CN110770804A - 警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警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0804A
CN110770804A CN201880020753.5A CN201880020753A CN110770804A CN 110770804 A CN110770804 A CN 110770804A CN 201880020753 A CN201880020753 A CN 201880020753A CN 110770804 A CN110770804 A CN 110770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unit
labyrinth seal
detection
alarm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07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70804B (zh
Inventor
岛津朋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zhi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zhi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zhi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zhix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70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0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70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0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1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undesired emission of substances, e.g. pollution alar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47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 G01N21/49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within a body or fluid
    • G01N21/53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within a body or fluid within a flowing fluid, e.g. smoke
    • G01N21/534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within a body or fluid within a flowing fluid, e.g. smoke by measuring transmission alone, i.e. determining opacity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08B17/103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 light e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 G08B17/107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 light emitt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for detecting light-scattering due to smoke

Landscapes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可维持待侦测物质的侦测精准度的警报装置。一检测单元,其通过将侦测光发射向侦测空间34来侦测烟雾,以侦测气体中包含的烟雾,及一内曲径式密封36,用于抑制环境光进入该侦测空间34,该内曲径式密封36设置成覆盖所含该侦测空间34的外缘,该侦测单元包括一用于发射侦测光的发光单元、及一用于接收由该发光单元所发射侦测光的光接收单元,并且该侦测空间34的一侧上的内曲径式密封36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平坦形状,其能够抑制由内曲径式密封36反射的侦测光进入该侦测空间34中的该光接收单元的视野RV。

Description

警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警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警报器安装在受监视区域的安装面上,以侦测受监视区域中的烟雾并发出警告(例如,专利文献1)。此警报器包括一壳体、一侦测单元、及一电路单元。在这些组件之中,该壳体收容该侦测单元和该电路单元,并且在该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允许该受监测区域中的烟雾流入该壳体的一开口。此外,该侦测单元侦测烟雾并包括多个曲径式密封壁、发光单元和光接收单元。在本说明书,该等多个曲径式密封涵盖用于侦测烟雾的空间(以下称为「侦测空间」),侦测空间侧上至少一或多个曲径式密封壁的侧表面形成为非平坦形状,并且曲径式密封壁之间设有间隙。此外,该发光单元发射光线朝向该侦测空间。此外,当从该发光单元发射的光线遭到流入该侦测空间的烟雾颗粒散射时,该光接收单元接收散射光。此外,该电路单元包括控制该警报器每一操作的控制单元。此外,当该光接收单元接收的光量超过预定临界时,该电路单元确定在该受监测区域中发生火灾。
引用清单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0-399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传统的警报器中,根据多个曲径式密封壁的形状和安装位置,由光从该发光单元直接入射的多个曲径式密封壁中的一部分所反射的光容易进入该侦测空间中该光接收单元的视野,因此担心该光接收单元所接收的光量可能变得过多。因此,鉴于维持烟雾侦测精准度的观点,存在改善的空间。
本发明系鉴于上述问题而体现,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像是烟雾这类要侦测物质的侦测精准度的警报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且达成目的,本申请提供一警报装置,其包括:一侦测单元,其通过将侦测光发射向侦测空间来侦测待侦测物质,以侦测含在空气内所待侦测物质;及一遮光单元,其抑制周围光线进入该侦测空间,该遮光单元设置成覆盖该侦测空间的一外缘,其中该侦测单元包括一用于发射该侦测光的发光单元;及一用于接收由该发光单元所发射的该侦测光的光接收单元,而且在该侦测空间一侧上的该遮光单元的一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一平坦形状,其能够抑制由该遮光单元反射的该侦测光进入侦测空间中的该光接收单元的视野。
上述的警报装置,其中在该侦测空间侧边上的该遮光单元的该侧表面的一平坦形状部分包括一第一入射部分,其上的该侦测光直接从该发光单元入射至该遮光单元内;及一第二入射部分,其上的该侦测光直接从该第一入射部分入射至该遮光单元内。
上述的警报装置,其中该遮光单元的整体形成为一多边形环的形状。
上述的警报装置,其中该遮光单元的整体形成为一矩形环的形状。
上述的警报装置,其中该遮光单元的整体形成为一矩形环的形状,该遮光单元中的四个角的一者附近形成为该平坦形状部分的第一入射部分,并且不面向该遮光单元内的该等四个角之中的该第一入射部分的一侧上转角的转角附近形成为该平坦形状部分的第二入射部分。
发明的效果
上述的警报装置,因为在该侦测空间一侧上的该遮光单元的一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一平坦形状,其能够抑制由该遮光单元反射的该侦测光进入侦测空间中的该光接收单元的视野,当相较于传统技术时,可抑制该侦测光进入所述视野。因此,因为可抑制该光接收单元接收由视野中存在的烟雾颗粒所散射的侦测光,因此可维持该警报装置的烟雾侦测精准度。
上述的警报装置,由于在该侦测空间侧边上的该遮光单元的该侧表面的该平坦形状部分包括一第一入射部分,其上的该侦测光直接从该发光单元入射至该遮光单元内;及一第二入射部分,其上的该侦测光直接从该第一入射部分入射至该遮光单元内,可避免侦测光在所述视野上的入射,直到侦测光由该第一入射部分和该第二入射部分反射至少两或多次,因此可进一步保持警报装置对烟雾的侦测精准度。
上述的警报装置,由于该遮光单元的整体形成为一多边形环的形状,使得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制造该遮光单元,并且该遮光单元的可制造性可获得改善。
上述的警报装置,由于该遮光单元的整体形成为一矩形环的形状,使得轻易制造该遮光单元,并且该遮光单元的可制造性可获得进一步改善。
上述的警报装置,由于该遮光单元中的四个角的一者附近形成为该平坦形状部分的第一入射部分,并且不面向该遮光单元内的该等四个角之中的该第一入射部分的一侧上转角的转角附近形成为该平坦形状部分的第二入射部分,并且即使当该整个遮光单元形成为该矩形环的形状,也可抑制侦测光进入所述视野,并且可保持该警报装置对烟雾的侦测精准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一警报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该警报装置的底视图;
图3为该警报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沿着图2中A-A线条的剖视图;
图5为从下方观看该警报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6为从上方观看该警报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7为附接基座的底视图;
图8为附接基座的平面图;
图9为后壳体的底视图;
图10为后壳体的平面图;
图11为后壳体的前视图;
图12为前壳体的平面图;
图13为前壳体的前视图;
图14为从上方观看一侦测器罩(未显示防虫网)的透视图;
图15为从下方观看该侦测器罩(未显示防虫网)的透视图;
图16为该侦测器罩(未显示防虫网)的平面图;
图17为该侦测器罩(未显示防虫网)的底视图;
图18为该侦测器罩(未显示防虫网)的侧视图;
图19为沿着图16中B-B线条的剖视图;
图20为沿着图16中C-C线条的剖视图;
图21为侦测器本体的底视图;
图22为侦测器本体的平面图;
图23为侦测器本体的前视图;
图24为电路单元的底视图;
图25为电路单元的平面图;
图26为电路单元的前视图;
图27为例示其中该侦测器罩(未显示防虫网)已附接至该侦测器本体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8为例示其中该侦测器罩(未显示防虫网)已附接至该侦测器本体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9为沿着图27中D-D线的剖视图;
图30为图29中E区附近部分的放大图;
图31为例示图30内气流的附图;
图32为沿着图28中F-F线条的剖视图;
图33为图32中G区附近部分的放大图(未显示外曲径式密封);
图34为例示图33内侦测光内部反射的附图;
图35为沿着图27中H-H线条的剖视图,并且为例示侦测光内部反射的另一附图;
图36为例示内曲径式密封组态修改的附图;
图37为例示内曲径式密封组态另一修改的附图;
图38为例示内曲径式密封组态另一修改的附图;
图39为例示内曲径式密封组态另一修改的附图;
图40为例示外曲径式密封组态修改的附图;
图41为例示内曲径式密封组态修改及外曲径式密封组态修改的附图。
此后,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警报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不过,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具体实施例。
参考符号清单
1 附接基座
2 壳体
3 侦测器罩
4 侦测器主体
5 电路单元
11 附接钩
12 主体
12A 壳体侧面对表面
12B 安装面侧面对表面
21 后壳体
22 前壳体
23 外部流入开口
31 顶板
31a 箭头
32 曲径式密封
33 防虫网
34 侦测空间
35 陷光器
36 内曲径式密封
36a 第一侧面件
36b 第二侧面件
36c 第三侧面件
36d 第四侧面件
36e 侧面件
36f 第一内流入开口
37 外曲径式密封
37a 第二内流入开口
37b 装配件
38 第一间隙
39 第二间隙
41 凸缘部分
42 倾斜部分
43 凸出部分
44 侦测器本体缺口部分
45 扬声器收容部分
46 元件罩
47 贯穿孔
51 电路板
52 发光单元
53 光接收单元
54 屏蔽
55 开关
65 凸部
71 第一入射部分
72 第二入射部分
81 第一转角
82 第二转角
83 第三转角
100 警报装置
111 螺丝孔
121 螺丝孔
122 接合部分
211 后壳体侧面对壁
211a 引导凹槽
212 后壳体侧外周壁
213a 狭缝
213b 狭缝
214 接合部分
221 前壳体侧露出壁
222 前壳体侧外周壁
222a 前壳体侧端部
223 按钮
224 螺丝柱
225 支撑件
400a 侦测器本体侧端部
411 定位凹槽
431 配置凹槽
611 组件壳体
612 组件壳体
613 组件壳体
613a 固定螺丝
613b 插入孔
614 组件壳体
614a 固定螺丝
614b 插入孔
615 组件壳体
616 组件壳体
621 短鳍片
622 短鳍片
623 短鳍片
631 长鳍片
632 长鳍片
641 防止件
642 防止件
651 凸部
652 凸部
653 凸部
654 凸部
655 凸部
656 凸部
657 凸部
658 凸部
659 凸部
900 安装面
CN1 电源连接器
BL 等分线
HL 想象线
F 箭头
L 箭头
LL 侦测光的发射范围
P1至P6 入射点
RV 视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首先,将说明所述具体实施例的基本概念,所述具体实施例一般是关于附接到一安装物件的安装面的警报装置,并且关于具有一附接面面向该安装面的警报装置。在本说明书,「警报装置」是发出警告的装置,具体为对受监测区域中气体内含的待侦测物质进行侦测、回报或警告的装置,并且对应于例如除侦测功能外,不仅包括具有回报功能或警告功能的瓦斯警报器或火灾警报器(烟雾警报器)的概念,还包括仅具有关于待侦测物质的至少部分侦测功能、回报功能或警告功能的瓦斯侦测器、火灾侦测器(烟雾侦测器)等的概念。「受监测区域」是要监测的区域,具体上为安装警报装置的区域,并且对应于例如包括房屋中的区域(例如,房间)、房屋以外建筑物内区域的概念。此外,「安装物件」是其上安装该警报装置的物件,并且其范例包括受监测区域中的天花板、壁部等。此外,「安装面」是其上安装该警报装置的该安装物件的表面,并且其范例包括受监测区域侧上天花板的表面(即天花板的下表面)、受监测区域侧上壁部的表面(即壁部的内侧)等。此外,「附接面」是该警报装置上提供的表面,并且具体上为在面向该安装面的情况下附接到该安装面的一表面。此外,「待侦测物质」是与侦测目标物对应的物质,具体上为包含在气体中的物质,并且对应于例如气体中的一氧化碳、烟雾等的概念。
在下面的具体实施例中,将描述「待侦测物质」为「烟雾」的情况,并且「警报装置」是在由于烟雾产生散射光的基础上发出警告的「火灾警报器(烟雾警报器)」,并且「监测区域」为「当作房屋内一区域的房间」。此外,如前述,「安装物件」的范例包括「天花板」、「壁部」等,并且将适当提出和描述「安装物件」是「壁部」的情况,而「安装物件」是「天花板」的情况如下所示。
(组态)
首先,将说明根据本具体实施例的警报装置的组态。图1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一警报装置的透视图,图2为该警报装置的底视图,图3为该警报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沿着图2中A-A线条的剖视图,图5为从下方观看该警报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及图6为从上方观看该警报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在下列说明当中,个别附图内说明的X-Y-Z方向为彼此正交的方向。尤其是,该Z轴为垂直方向(也就是重力作用的方向),并且该X方向和该Y方向为与该垂直方向正交水平方向。例如,Z方向被称为高度方向,+Z方向称为上侧(平面),-Z方向称为下侧(底面)。此外,在例示的警报装置100中,有关下面「X-Y-Z方向」的术语系用于描述各个组件相对位置关系(或方向)的方便表达方式。在下列说明当中,参考图4的案例2中侦测空间34的中心位置,远离侦测空间34的方向称为「外侧」,并且接近侦测空间34的方向称为「内侧」。
这些附图内例示的警报装置100为一警报单元,其侦测与包含在气体中待侦测物质相对应的烟雾并发出警告。具体上,如图3所示,警报装置100可通过附接到与该受监测区域内天花板下侧(-Z方向)(即下表面)上的表面相对应的安装面900来使用,或附接到与该受监测区域内壁部的一受监测区域侧上表面(即壁部的内侧)(以下为壁部安装面)相对应的安装面(未显示)。具体上,警报装置100包括一附接基座1、一壳体2、图5的一侦测器罩3、一侦测器本体4、及一电路单元5。在以下,将描述安装面900沿着XY平面(即水平方向)的方向扩展的情况,并且「壁部安装面」(未显示)在与安装面900垂直的方向(即垂直方向)上扩展。在以下,在说明警报装置100的整体组态的后,将说明每一组态的细节。
(组态-附接基座)
首先,图7为该附接基座的底视图,并且图8为该附接基座的平面图。图3中例示的附接基部1是将壳体2附接到安装面900或「壁部安装面」(未显示)的附接单元,具体上用在壳体2与安装面900或「壁部安装面」(未显示)之间,更具体包括图7的附接钩11和主体12。
(组态-附接基座-附接钩)
图7的附接钩11用于将附接基部1附接(即安装)到安装面900或「壁部安装面」(未显示),具体上是从主体12突出的突出件,并且包括例如螺丝孔111。螺丝孔111是让用于附接该附接基座1的附接螺丝(未显示)插入的孔。此外,通过将该附接螺丝连续插入螺丝孔111和安装面900或「壁部安装面」(未显示),附接基座1可附接到安装面900或「壁部安装面」(未显示)。
(组态-附接基座-主体)
图7的主体12为附接基座1的主体,例如,主体12沿着XY平面的方向扩展,具有预定直径的碟盘形状,并且与连接钩11一体成形并由树脂制成。更具体是,主体12包括图8的壳体侧面对表面12A和安装面侧面对表面12B。如图3所示,图7的壳体侧面对表面12A是在面对壳体2的状态下壳体2要附接其上的表面,并且安装面侧面对表面12B是在面对安装面900的状态下附接到安装面900的附接面(即沿着XY平面方向扩展的附接面)。此外,如图7所示,主体12包括一螺丝孔121与一接合部分122。螺丝孔121是让用于附接该附接基座1至安装面900的附接螺丝(未显示)插入的孔。此外,通过将该附接螺丝连续插入螺丝孔121和安装面900,附接基座1可附接到安装面900。此外,接合部分122是图3中壳体2要附接的附接单元,并且具体上与以下描述的图6中后壳体21的接合部分214接合。此主体12的外直径可为任意集合,例如,下面在假设下将外直径设定为与现有附接基部尺寸相似的尺寸(例如,约10cm)的情况下来说明。
(组态–壳体)
然后,图3中壳体2是收容图5中侦测器罩3、图5中侦测器主体4和电路单元5(此后要收容的物件)的收容单元,具体上通过附接基部1附接到安装面900,并且更具体上包括图5中后壳体21和前壳体22。
(组态–壳体-后壳体)
图9为后壳体的底视图,图10为后壳体的平面图及图11为后壳体的前视图。如图5所示,这些个别图中的后壳体21是第一收容单元,其收容来自附接基部1侧(即上侧(+Z方向))的「待收容物件」,及通过与前壳体22结合,在前壳体22与后壳体21之间形成下述图3中的外流入开口23之间隙。此外,后壳体21是外部引导单元,其引导气体从图4的壳体2外部(包括沿着安装面900移动的气体)移动到壳体2的内部,并且是内部引导单元,其引导气体从壳体2内部移动到下面描述的侦测空间34,并且具体上在侦测器主体4与后壳体21之间形成气体流动路径。
例如,图9至图11的后壳体21沿XY平面方向扩展,具有直径大于附接基座1的碟盘形状,并且整合形成为整体并由树脂制成(包括下面描述的「后壳体21的内部构件」)。更具体是,后壳体21包括后壳体侧面对壁211和后壳体侧外周壁212。图4的后壳体侧面对壁211形成在后壳体21中沿XY平面方向(即面向附接基部1)扩展的部分,并且包括图5的引导凹槽211a。引导凹槽211a是相对于图4中侦测空间34来引导气体的引导单元。此外,后壳体侧外周壁212是第一外壁,其形成在后壳体21中沿高度方向(Z方向)延伸的部分(外壁),并且朝向下侧(-Z方向)延伸,同时从后壳体侧面对壁211的外缘向外扩展。
另外,更具体是,图9的后壳体21包括组件壳体611至616、短鳍片621至623、长鳍片631和632、防止件641和642及凸部651至659(以下将组件壳体611至616、短鳍片621至623、长鳍片631和632、防止件641和642及凸部651至659统称为「后壳体21的内部构件」)。首先,每个组件壳体611至616都是收容警报装置100所内含组件的收容单元,并且具体上具有收容壁,其将一组件收容空间分隔对应于一空间来收容组件。此外,组件壳体611至616的每一者(具体上为组件壳体611至616的收容壁)是引导气体到图4中侦测空间34的引导单元,并且考虑到组件配置位置等来设置当成引导单元。此外,短鳍片621至623是将气体引导至图4中侦测空间34的引导单元,并且具体上为从图9中组件壳体611至613突出并延伸的突出件。此外,长鳍片631和632是将气体引导至图4中侦测空间34的引导单元,具体上为从下面描述的图9中凸部657和659延伸的部件,并且比短鳍片621还要长。此外,防止件641和642是将气体引导至图4中侦测空间34的引导单元,并且是防止通过以下所述图9所示狭缝213a和213b流入内部的气体所含灰尘侵入图4中侦测空间34的防止单元。图9的凸部651至659是将气体引导至侦测空间34的引导单元、强化后壳体21的强化单元,以及决定图6中前壳体22与后壳体21之间(即图3中的外流入开口23的宽度)高度方向(Z方向)上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决定单元。具体上,凸部651至659分隔图3中的外流入开口23和壳体2的内部,并且例如设置在后壳体侧面对壁211上。「外部流入开口23的宽度」表示外部流入开口23中从上端到下端的距离。此外,在以下描述中,当凸部651至659可不彼此区分时,凸部651至659则统称为「凸部65」。
(组态–壳体-前壳体)
图12为该前壳体的平面图,并且图13为该前壳体的前视图。如图5所示,这些图中的前壳体22是一第二收容单元,其收容来自附接基部1侧相反侧(即下侧(-Z方向))的「待收容物件」,其中「待收容物件」插入其间,并且具体上通过与后壳体21结合,在后壳体21与前壳体22之间形成一间隙,当成图3中的外流入开口23。在本说明书,「外部流入开口」23是允许壳体2外部气体流入壳体2的流入单元,特别是允许气体沿着壳体2外部上安装面900移动而流入壳体2的第一流入开口,并且是后壳体21与前壳体22之间沿XY平面方向延伸所形成的一间隙。考虑到防止灰尘、环境光或使用者手指的侵入、警报装置100外观给使用者的印象等,可任意设定外部流入开口23的宽度。在本说明书,例如,下面将说明假设宽度设定为3至5(mm)。此外,前壳体22是一外部引导单元,其引导气体从图4的壳体2外部(包括沿着安装面900移动的气体)移动到壳体2的内部。
例如,图12至图13的前壳体22沿XY平面方向扩展,具有直径大于后壳体21的碟盘形状,整合形成为整体并由树脂制成,并且更具体为包括一前壳体侧露出壁221和一前壳体侧外周壁222。首先,前壳体侧露出壁221形成在前壳体22中沿XY平面方向扩展的部分,即主要是露出让使用者看见。此外,图4的前壳体侧外周壁222是一第二外壁,其形成在前壳体22中沿高度方向(Z方向)延伸的部分(外壁),并且朝向上侧(+Z方向)延伸,同时从前壳体侧露出壁221的外缘向外扩展。
此外,更具体是,图6的前壳体22包括一按钮223、一螺丝柱224和一支撑件225。首先,按钮223是操作警报装置100的操作单元,并且具体上用于从前壳体22外部按压下面所描述图5中电路单元5的开关55。此外,图6的螺丝柱224是位置决定单元,其决定前壳体22和后壳体21之间在高度方向(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图3中外部流入开口23的宽度),以及固定单元,其相互固定图6中前壳体22和后壳体21。具体上,螺丝柱224设置在前壳体侧露出壁221上侧(+Z)的表面上。例如,螺丝柱224设置有预定螺丝孔并且在高度方向(Z方向)上具有竖立的柱形。此外,支撑件225是支撑侦测器主体4的支撑单元,并且具体上对应于设置在上侧(+Z)之上前壳体侧露出壁221的表面上的前壳体侧外周壁222侧上的多个突出件。
(组态–侦测器罩)
然后,图14为从上方观看一侦测器罩(未显示防虫网)的透视图,并且图15为从下方观看该侦测器罩(未显示防虫网)的透视图。图16为该侦测器罩(未显示防虫网)的平面图,图17为该侦测器罩(未显示防虫网)的底视图,并且图18为该侦测器罩(未显示防虫网)的侧视图。图19为沿着图16中B-B线条的剖视图,并且图20为沿着图16中C-C线条的剖视图。这些附图中的侦测器罩3用于运用散射光来侦测烟雾。如图5所示,侦测器罩3设置在后壳体与侦测器本体4之间,并包括顶板31、曲径式密封32和防虫网33。图4的「侦测空间」34为用于侦测烟雾的空间。顶板31是抑制环境光进入侦测空间34的构件。如图14、图16和图18至图20所示,顶板31形成为碟盘形状,其直径小于壳体2的直径,并设置成覆盖在侦测空间34的外缘中的上部外缘。另外,由于顶板31的上表面沿着下述发光单元52和光接收单元53平行配置的方向具有箭头31a,使得当组装警报装置100时可使用箭头。曲径式密封32是抑制环境光进入侦测空间34的构件。如图14、图15和图17至图20所示,曲径式密封32设置成在顶板31下方的侦测空间34的外缘中,基本上沿着高度方向(Z方向)覆盖的外缘。防虫网33是防止昆虫等进入侦测空间34,同时允许外部空气通过防虫网33的小孔进入侦测空间34的驱虫单元。防虫网33形成为环绕曲径式密封32外围的环形形状(具体上为下述的外曲径式密封37的外围),并且在其侧表面上具有尺寸上昆虫难以入侵的大量小孔。以下将说明侦测器罩3的组态细节。
(组态–侦测器本体)
然后,图21为侦测器本体的底视图,图22为侦测器本体的平面图以及图23为侦测器本体的前视图。如图4所示,这些相应图的侦测器主体4是配置侦测器罩3和阻止环境光进入侦测空间34的构件的配置单元。具体上,在保护从外部流入开口23流入壳体2的气体之后,侦测器主体4在后壳体21与侦测器本体4之间形成气体的流动路径,使得气体不会进入侦测器本体4与前壳体22之间。例如,侦测器本体4从图4的侦测器罩3侧沿XY平面的方向扩展到外部流入开口23侧,其直径大于侦测器罩3的顶板31的直径,并且如图6所示稍微小于前壳体22的直径,并且具有一部分遭切除的碟盘形状。此外,侦测器本体4具有内侧的部分从下侧(-Z方向)朝向上侧(+Z方向)凸出的形状,并且一体成形以及由树脂制成。「直径略小于前壳体22」的说法意味着侦测器本体4的直径是如图4所示,允许侦测器本体侧端部400a从内侧与前壳体侧端部222a接触(或接近)的「直径」。「侦测器本体侧端部」400a是侦测器本体4的外缘和外部流入开口23侧的边缘。
更具体是,图6的侦测器本体4包括图21至图23的一凸缘部分41、一倾斜部分42、一凸出部分43、一侦测器本体缺口部分44、一扬声器收容部分45、和一元件罩46。凸缘部分41是在侦测器本体4中沿着XY平面方向于外侧上扩展的部分,并且包括一定位凹槽411。定位凹槽411是一定位单元,其将后壳体21的凸部65相对于侦测器本体4定位。具体上,多个定位凹槽411设置在凸缘部分41的外缘上,并且从上侧(+Z侧)向下侧(-Z侧)凹陷。此外,倾斜部分42是从凸缘部分41连续出来的部分,并且是相对于凸缘部分41(沿着XY平面方向)朝向上侧(+Z方向)倾斜的部分,以将图4的侦测空间34设置成在外部流入开口23之上(+Z方向)。此外,凸出部分43是其上设置有侦测器罩3的部分,并且位于凸缘部分41上方(+Z方向)的部分,从倾斜部分42连续,并沿着XY平面方向扩展。图6的配置凹槽431形成于凸出部分43的上侧(+Z方向)的表面上。配置凹槽431是配置有侦测器罩3的部分,具体上为圆形凹槽,并且是直径符合侦测器罩3的外径的凹槽。此外,侦测器本体缺口部分44是形状切割成与下面描述组件壳体616的外形相对应的部分,以将组件壳体616提供给警报装置100。此外,扬声器收容部分45是从下侧(-Z方向)往上侧(+Z方向)凸出的部分,符合于所收容扬声器(未显示)的外形,以在侦测器本体4与前壳体22之间收容扬声器。此外,元件罩46从上侧(+Z方向)覆盖下述位于电路单元5中的发光单元52和光接收单元53,以防止灰尘积聚在发光单元52和光接收器53上,该元件罩形成于凸出部分43内的配置凹槽431中,并且具有光路径孔,用于在下述位于电路单元5的发光单元52和光接收单元53与图4中侦测空间34之间的光路径。此外,在本具体实施例内,每个部件的形状和安装位置都设定成使得从下述发光单元52发射的侦测光直接入射到下述内曲径式密封36,而不被光接收单元53直接接收。
(组态–电路单元)
然后,图24为电路单元的底视图,图25为电路单元的平面图以及图26为电路单元的前视图。这些图中的电路单元5是形成发出警告的电路的电路单元,更具体上包括电路板51、发光单元52、光接收单元53、屏蔽54、开关55、电源连接器CN1和控制单元(未显示)。电路板51是固接单元,其上固接警报装置100的每一元件。具体上,在预定位置上设置贯穿孔、围绕该贯穿孔的端子等,如此使用焊锡等将每个元件固接在上侧(+Z方向)上的固接表面上(下文称为上固接表面)或固接在下侧(-Z方向)上的固接表面(下文称为下固接表面)。发光单元52是发射侦测光的发光单元。具体上,如图4所示,发光单元52是固接在电路板51中上固接表面上的元件,以能够朝向设置在发光单元52上方(+Z方向)的侦测空间34发光,例如,发光二极体。光接收单元53是接收当从发光单元52发射的侦测光被流入侦测空间34的烟雾颗粒散射时所产生散射光的光接收单元。具体上,光接收单元53是固接在电路板51中上固接表面上的元件,以能够接收来自设置在发光单元53上方(+Z方向)的侦测空间34的光,例如,光二极体。图26的屏蔽54是以电磁屏蔽光接收单元53的屏蔽单元,是相对于电路板51支撑光接收单元53的支撑单元,具体上为固接在电路板51中上固接表面上的导电元件,并且由例如金属形成。图24的开关55是操作警报装置100的操作单元,具体上为固接在电路板51中下固接表面上的元件,并且例如是按钮开关。图25的电源连接器CN1是提供电源电压给警报装置100的供电单元,具体上用于从当成电源的电池(未显示)供应电源电压,并且固接在电路板51中上固接表面上。控制单元控制警报装置100的每个操作,并且具体上固接在电路板51中上固接表面(或下固接表面)上。在此电路单元5中,当光接收单元53接收的光量超过预定临界时,控制单元确定在受监测区域中已经发生火灾。发光单元52和光接收单元53对应于申请专利范围中的「侦测单元」。
(组态–侦测器罩组态的细节)
然后,将说明侦测器罩3的组态细节。下面描述的方案应用于侦测器罩3的顶板31和曲径式密封32的配置。
(组态–侦测器罩组态的细节–顶板)
首先,将说明侦测器罩3的顶板31的配置。如图15、图17和图19所示,在侦测空间34侧上(图15所示顶板31的下表面)顶板31的侧表面上形成陷光器35。陷光器35漫射直接或间接从发光单元52入射的光。如图15、图17和图19所示,陷光器35形成在与顶板31下表面上的侦测空间34对应的部分中,并且具体上形成为使得对应至侦测空间34的部分具有在沿着发光单元52和光接收单元53平行配置方向连续的凸凹形状。如此,由于从发光单元52进入的侦测光可由陷光器35漫射,因此相较于在顶板31上没有形成陷光器35并且顶板31的入射侦测光原样反射而没有漫射的情况,可衰减和反射侦测光。因此,即使当光接收单元53直接接收由陷光器35反射的侦测光时,也可保持警报装置100的烟雾侦测精准度。
(组态–侦测器罩组态的细节–曲径式密封)
然后,将说明侦测器罩3的曲径式密封32的配置。图27为例示其中该侦测器罩(未显示防虫网)已附接至该侦测器本体的状态的平面图,并且图28为例示其中该侦测器罩(未显示防虫网)已附接至该侦测器本体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9为沿着图27中D-D线的剖视图,并且图30为图29中E区附近部分的放大图。如图15、图17、图19、图20、图29和图30所示,曲径式密封32包括内曲径式密封36和外曲径式密封37。
(组态–侦测器罩组态的细节–曲径式密封–内曲径式密封)
内曲径式密封36是遮光单元,其基本上沿高度方向(Z方向)覆盖侦测空间34的外缘。如图15和图17所示,内曲径式密封36由矩形环(具体上为方形环)形成,并且具体上包括位于发光单元52侧(图17的右侧)上的第一侧面件36a和第二侧面件36b,及位于光接收单元53侧(图17的左侧)上的第三侧面件36c和第四侧面件36d(更具体是,每个侧面件由光滑的板状体所形成)。第一侧面件36a连接到第二侧面件36b和第三侧面件36c,第四侧面件36d连接到第二侧面件36b和第三侧面件36c(当不需要特别区分侧面件时,第一侧面件36a、第二侧面件将部件36b、第三侧面件36c和第四侧面件36d简称为「侧面件36e」)。此外,内曲径式密封36设置成使得内曲径式密封36中开口侧的一端部(图19中所示内曲径式密封36的上端部)与顶板31接触。
此外,如图15、图19和图20所示,内曲径式密封36具有第一内流入开口36f。第一内流入开口36f是允许气体流入侦测空间34的第一开口。如图15、图19和图20所示,第一内流入开口36f是内曲径式密封36内开口侧端部的开口(图19所示内曲径式密封36的下端部),并且其平面形状形成为矩形形状。
在本说明书,第一内流入开口36f的尺寸和安装位置是任意的。然而,在所述具体实施例中,设定尺寸和安装位置让气体可流入侦测空间34的中心。具体上,如图15、图17、图19和图20所示,第一内流入开口36f的尺寸设定为略小于内曲径式密封36的下端部外形的尺寸。此外,如图15、图17、图19和图20所示,第一内流入开口36f的安装位置设定在第一内流入开口36f的中心点与假想XY平面中侦测空间34的中心重合的位置上。此外,对于第一内流入开口36f和侦测器本体4的安装位置,在所述具体实施例中,侦测器本体4设置在可防止环境光通过第一内流入开口36f直接进入侦测器本体4的位置上。具体上,如图30所示,侦测器本体4设置在面对第一内流入开口36f的位置上,以及在与第一内流入开口36f隔开第一间隙38的位置上。更具体是,侦测器本体4设置成使得侦测器本体4的凸出部分43位于第一内流入开口36f的正下方,其间具有第一间隙38。在所述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间隙38的高度设定为允许期望量气体经由第一内流入开口36f流入侦测空间34的长度。具体上,该高度可根据内曲径式密封36、第一内流入开口36f和侦测器本体4的形状而不同,因此根据实验结果等来设定。以下将说明内曲径式密封36的组态细节。
(组态–侦测器罩组态的细节–曲径式密封–外曲径式密封)
此外,外曲径式密封37覆盖第一间隙38。如图14、图15、图17至图20和图28至图30所示,外曲径式密封37形成环形体,允许内曲径式密封36内接于外曲径式密封37,并且设置成使得外曲径式密封37的一开口侧端部(图19中所示外曲径式密封37的上端部)接触顶板31。
在本说明书,内曲径式密封36和外曲径式密封37的具体结构在所述具体实施例中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针对与允许烟雾流入侦测空间34的气体流入性能相关的特征,外曲径式密封37设置在能够阻止侦测器罩3之外气体通过第一间隙38和第一内流入开口36f流入侦测空间34而不撞击内曲径式密封36的位置。具体来说,如图19所示,外曲径式密封37设置在假想线HL上与第一间隙38相隔第二间隙39的位置上,该假想线与第一内流入开口36f的方向(Z方向)正交,并且侦测器本体4彼此面对(即沿水平方向的假想线HL)并穿过第一间隙38。更具体是,外曲径式密封37设置在水平外部位置,该位置通过第二间隙39与内曲径式密封36相隔,并且整个第一间隙38由外曲径式密封37覆盖。在所述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间隙39的宽度设定为允许期望量气体流入第一间隙38,并且外曲径式密封37体积缩小。具体上,该宽度可根据内曲径式密封36和外曲径式密封37的形状而不同,因此根据实验结果等来设定。根据此配置,当侦测器罩3的外气体如下述通过第二内流入开口37a流入第二间隙39时,允许侦测器罩3的外气体在撞击内曲径式密封36之后流入第一间隙38,因此可抑制灰尘流入侦测空间34。
此外,针对有关用于抑制环境光进入侦测空间34的遮光性能的特征,外曲径式密封37设置在能够利用内曲径式密封36和外曲径式密封37抑制环境光进入侦测空间34的位置处。具体上,如图19所示,类似于有关气流性能的特征,外曲径式密封37设置在水平外部位置,该位置通过第二间隙39与内曲径式密封36相隔,并且整个第一间隙38由外曲径式密封37覆盖。根据此配置,即使当侦测器罩3之外光线试图进入侦测空间34时,此外部光线也可被内曲径式密封36或外曲径式密封37阻挡,因此可抑制环境光进入侦测空间34。
此外,针对进一步改善上述气体流入性能和遮光性能的特征,如图19、图29和图30所示,内曲径式密封36和外曲径式密封37系形成使得内曲径式密封36和外曲径式密封37沿着与内流入开口36f和侦测器本体4彼此面对的方向(Z方向)正交的方向(水平方向)彼此重叠。具体上,内曲径式密封36和外曲径式密封37是形成使得外曲径式密封37除了面对第一间隙38的部分之外,整个部分与内曲径式密封36重叠。与内曲径式密封36和外曲径式密封37没有形成为彼此重叠的情况相比,根据此配置在侦测器罩3之外气体通过下述第二内流入开口37a流入第二间隙39的情况下,可允许气体可靠地撞击内部曲径式密封36,因此可进一步抑制灰尘流入侦测空间34。此外,与内曲径式密封36和外曲径式密封37没有形成为彼此重叠的情况相比,即使当侦测器罩3之外光线试图进入侦测空间34时,外曲径式密封36或外曲径式密封37能够可靠地屏蔽外部光线,因此可进一步抑制环境光进入侦测空间34。
此外,针对增加流入侦测空间34的气体量的特征,如图14、图15、图18、图19和图28至图30所示,多个第二内流入开口37a形成于内曲径式密封36和外曲径式密封37彼此重叠的部分中(更具体是,外曲径式密封37与内曲径式密封36重叠的部分中)。在本说明书,第二内流入开口37a是允许侦测器罩3之外气体流入第二间隙39的第二开口。第二内流入开口37a为任意形状。在所述具体实施例中,该形状设定为能确保外曲径式密封37强度的形状。具体上,如图14、图15、图18和图19所示,第二内流入开口37a的宽度设定为比内曲径式密封36的每一侧面件36e的宽度短,并且第二内流入开口37a的高度设定为与外曲径式密封37和内曲径式密封36重叠部分的高度大致相同或较低。此外,第二内流入开口37a的安装位置为任意的。在所述具体实施例中,安装位置设定在来自水平方向的气体可流入第二间隙39的位置。具体上,如图15、图19和图30所示,安装位置设定在外曲径式密封37与内曲径式密封36重叠部分中,面对内曲径式密封36的每一侧面件36e的部分(更具体是,两个第二内流入开口37a设置在面向内曲径式密封36的每个侧面件36e的部分中)。根据此构造,允许侦测器罩3之外气体依次通过第二内流入开口37a、第二间隙39、第一间隙38和第一内流入开口36f流入侦测空间34。特别是,由于第二内流入开口37a的形状可根据外曲径式密封37与内曲径式密封36重叠部分的形状来设定,因此可增加流入侦测空间34的气体量。
此外,以此方式构成的侦测器罩3的方法是任意的。在所述具体实施例中,侦测器罩3形成为使得侦测器本体4的结构简化。具体上,如图19、图29和图30所示,顶板31、内曲径式密封36和外曲径式密封37相互一体成形,而侦测器本体4与内曲径式密封36、外曲径式密封37和顶板31则分开形成。在此情况下,侦测器罩3和侦测器本体4之间的连接方法是任意的。在所述具体实施例中,期望采用允许在不使用诸如螺丝这类连接构件的情况下连接的之法。具体上,通过将形成在外曲径式密封37下端部上图18所示的装配件37b插入在侦测器本体4的凸出部分43中形成的装配孔(未显示)内,侦测器罩3用可分离方式连接到侦测器本体4。相较于侦测器本体4和内曲径式密封36(或外曲径式密封37)相互一体形成的情况,根据此形成方法,可简化侦测器本体4的结构,并且提高侦测器本体4的可制造性。
用于决定遮光性能的设计参数(例如,内曲径式密封36和外曲径式密封37的安装角度、高度等)和用于决定气体流入性能的设计参数(例如,第一间隙38的高度、第二间隙39的宽度等)可通过上述侦测器罩3彼此分开。因此,相较于传统技术,可提高侦测器罩3的设计自由度。
(组态–侦测器罩的动作)
然后,将说明上述设置的侦测器罩3的动作。侦测器罩3的动作大致分为使气体流入侦测空间34的动作(以下称为「气体流入动作」)和抑制环境光进入侦测空间34的动作(遮光动作)。
(组态–侦测器罩的动作-气体流入动作)
首先,将说明气体流入动作。图31为例示图30所示气流的附图。图31的箭头F表示根据预定实验或模拟的结果,含烟雾气体流动的方向。此外,警报装置100可将沿着安装面900移动的气体,从壳体2之外每个方向引导到警报装置100的内部以及侦测空间34。在本说明书,例如将描述引导到警报装置100内部的气体沿着图31中箭头F引导到侦测空间34的情况。
如图31所示,首先,引导到警报装置100内部的侦测器罩3之外的气体通过位于图31左侧的第二内流入开口37a流入第二间隙39。随后,当流入第二间隙39的气体撞击内曲径式密封36时,气体流动方向从水平方向变为往下方向。如此,气体沿着第二间隙39受引导至下侧。在此情况下,由于流入第二间隙39的气体中所含有至少一部分灰尘通过撞击内曲径式密封36而下落,并停留在第二间隙39的下端部,因此可抑制灰尘流入侦测空间34。随后,受引导到下侧的气体基本上沿着往下方向移动通过第二间隙39,然后流入第一间隙38。随后,流入第一间隙38的气体基本上沿水平方向移动通过第一间隙38,然后气体通过第一内流入开口36f流入侦测空间34。随后,流入侦测空间34的气体往侦测空间34内部移动,然后气体通过第一内流入开口36f流出至第一间隙38。随后,流出至第一间隙38的气体基本上沿水平方向移动通过第一间隙38,并且当气体撞击外曲径式密封37时,气体的流动方向从水平方向变为往上方向,从而沿第二间隙39将气体引导到上侧。随后,受引导到上侧的气体基本上沿着往上方向移动通过第二间隙39,然后气体通过位于图31右侧的第二内流入开口37a流出到外曲径式密封37之外。
通过此动作,侦测器罩3之外气体可依次通过第一内流入开口36f、第一间隙38、第二间隙39和第二内流入开口37a,可靠地引导到侦测空间34,并且可由警报装置100侦测到烟雾。此外,当流入第二间隙39的气体撞击内曲径式密封36时,可抖落包含在气体中的灰尘,因此可抑制灰尘流入侦测空间34。
(组态–侦测器罩的动作-遮光动作)
然后,将说明遮光动作。进入警报装置100内部的侦测器罩3之外光线由侦测器罩3和设置来覆盖侦测空间34的侦测器本体4阻止进入侦测空间34。特别是,由于第一间隙38由设置在侦测器罩3中的外曲径式密封37覆盖,因此外部光线依序由第一间隙38和第一内流入开口36f阻止进入侦测空间34。此外,尽管第二内流入开口37a设置在外曲径式密封37中,但是第二内流入开口37a可设置在外曲径式密封37与内曲径式密封36的重叠部分中。因此,即使当外部光线通过第二内流入开口37a进入第二间隙39,外部光线也可在入射到内曲径式密封36之后朝向侦测器罩3之外反射。因此,阻止外部光线进入侦测空间34。
(组态–内曲径式密封组态的细节)
然后,将说明侦测器罩3的内曲径式密封36的配置细节。图32为沿着图28中F-F线条的剖视图,并且图33为图32中G区附近部分的放大图(未显示外曲径式密封37)。图34为例示图33内侦测光内部反射的附图,并且图35为沿着图27中H-H线条的剖视图,并且为例示侦测光内部反射的另一附图。下面显示的方案应用于内曲径式密封36的配置(主要是内曲径式密封36的形状)。
在所述具体实施例中,内曲径式密封36位于侦测空间34侧上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平坦形状,其能够抑制由内曲径式密封36反射的侦测光进入光的视野RV(图34和图35中所示的虚线部分,以下简称为「视野RV」)。在本说明书,「视野RV」指的是与在侦测空间34一部分中光接收单元53可接收光线的视野范围对应的部分。在所述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将从发光单元52发射的侦测光描述为具有预定宽度,该宽度随距发光单元52的距离增加而变宽。
具体上,内曲径式密封36的平坦形状部分包括在内曲径式密封36中的侦测光直接从发光单元52入射的部分71(以下称为「第一入射部分71」)和在内曲径式密封36中的侦测光直接从第一入射部分71入射的部分72(以下称为「第二入射部分72」)。在这些部分中,在内曲径式密封36的四个角中任一附近形成为第一入射部分71。更具体是,如图32和图33所示,在内曲径式密封36中由第三侧面件36c和第四侧面件36d形成的转角81(以下称为「第一转角81」)的附近(即第一转角81侧的第三侧面件36c和第四侧面件36d中每一者的一部分)形成为第一入射部分71。此外,内曲径式密封36中的四个转角之间不与第一入射部71侧上一转角相对的转角附近形成为第二入射部分72。更具体是,如图32和图33所示,由第一侧面件36a和第三侧面件36c形成的转角82(以下称为「第二转角82」)附近(即第二转角82侧上的第三侧面件36c的一部分)以及由第二侧面件36b和第四侧面件36d所形成的转角83(以下称为「第三转角83」)附近(第三侧面件36c侧上的第四侧面件36d的一部分)的每一者形成为第二入射部分72。
此外,内曲径式密封36和发光单元52(或发光单元52侧上的元件罩46的光路径孔)的安装位置是任意的。在所述具体实施例中,内曲径式密封36和发光单元52都安装在下述的位置上。也就是,首先,设置内曲径式密封36和发光单元52(或发光单元52侧上的元件罩46的光路径孔),使得直接从发光单元52入射至第一入射部分71上的侦测光朝向第二入射部分72反射。具体地,如图33和图34所示,内曲径式密封36和发光单元52(或发光单元52侧上的元件罩46的光路径孔)设置成使得当从发光单元52发射来的侦测光直接入射至第一转角81侧上对应至第一入射部分71的第三侧面片36c的一部分(例如,下述的图34中入射点P1等),入射的侦测光反射朝向第三转角83侧上对应至第二入射部分72的第四侧面片36d的一部分(例如,下述的图34中入射点P2等)。此外,内曲径式密封36和发光单元52(或发光单元52侧上的元件罩46的光路径孔)设置在允许直接从发光单元52发射的侦测光,均匀入射至第三侧面件36c与第四侧面件36d每一者的第一入射部分71上的位置。具体上,如图33所示,内曲径式密封36和发光单元52(或发光单元52侧上的元件罩46的光路径孔)设置在将第一转角81的角度平分的等分线BL与假想XY平面内的发光单元52(或发光单元52侧上的元件罩46的光路径孔)重叠的位置处。
根据此配置,当相较于传统技术时,可抑制侦测光进入视野RV。因此,可以抑制光接收单元52接收由视野RV中存在的烟雾颗粒所散射的散射光(侦测光),因此可维持警报装置100的烟雾侦测精准度。此外,即使当整个内曲径式密封36形成为矩形环的形状时,也可避免侦测光入射于视野RV上,直到侦测光被第一入射部分71及第二入射部分72反射至少两或多次,因此可进一步维持警报装置100的烟雾侦测精准度。
(组态–内曲径式密封的动作)
然后,将说明如上述构成的内曲径式密封36的动作。在本说明书,图34和图35的箭头L例示根据预定模拟结果的侦测光行进方向。
首先,从发光单元52发射的侦测光直接入射在内曲径式密封36的整个第一入射部分71上。然而,在入射侦测光中,直接入射在与第一入射部分71对应的第一转角81侧上的第三侧面件36c的部分P1(以下称为「入射点P1」)上的侦测光会产生内反射,如下所述。具体上,如图34和图35所示,首先,入射在入射点P1上的侦测光朝向第四侧面件36d侧反射。随后,朝向第四侧面件36d侧反射的侦测光入射在与第二入射部分72对应的第三转角83侧上的第四侧面件36d的部分P2上(以下称为「入射点P2」),而没有进入视野RV,然后朝向顶板31侧反射。随后,朝向顶板31侧反射的侦测光进入顶板31的入射点P2的附近P3(以下称为「入射点P3」),而不进入视野RV,然后朝向第二侧面件36b侧反射。随后,朝向第二侧面件36b侧反射的侦测光在不进入视野RV的情况下,进入第三转角83侧上的第二侧面件36b的部分P4(以下称为「入射点P4」),然后朝向第三侧面件36c侧反射。随后,朝向第三侧面件36c侧反射的侦测光在不进入视野RV的情况下,进入第二转角82侧上的第三侧面件36c的部分P5(以下称为「入射点P5」)。
如前述,当从发光单元52发射的侦测光直接入射至第一入射部分71上时,侦测光可反复多次反射而不进入视野RV。如此,可有效衰减该侦测光。因此,即使当光接收单元53接收到反复反射的侦测光时,也可防止光接收单元53接收的光量变得过量,因此可维持警报装置100的烟雾侦测精准度。
(组装方法)
然后,将说明组装警报装置100的方法。首先在图6中,每一元件都固接在电路单元5的电路板51上。具体上,在电路板51配置并固定至预定夹具的状态下,使用例如焊锡等来固接每个元件。
随后,侦测器罩3设置在侦测器本体4上。具体上,侦测器罩3压配并设置在配置凹槽431内。
随后,按钮223和电路板51设置在前壳体22上,并且其上设置有侦测器罩3的侦测器本体4设置在前壳体22上。具体上,关于侦测器本体4的配置,电路板51的发光单元52和光接收单元53由侦测器本体4的元件罩46适当覆盖住,并且侦测器本体4的定位凹槽441支撑(放置)在前壳体2的支撑件225上。
随后,后壳体21设置在前壳体22上。具体上,图5所示后壳体21的组件壳体613和614通过侦测器本体4的贯穿孔47面对及接触图6所示前壳体22的螺丝柱224,并且后壳体21的凸部65设置在侦测器本体4的定位凹槽441内。
随后,后壳体21固定至前壳体22。具体上,固定螺丝613a和614a插入与后壳体21中组件壳体613和614连通的插入孔613b和614b中,并且图5的组件壳体613和614及图6的螺丝柱224使用所插入的固定螺丝613a和614a扭紧在一起并彼此固定。在此情况下,侦测器本体4的定位凹槽44通过前壳体2的支撑件225和后壳体21的凸部65插入固定,并且如图3所示形成外部流入开口23。以此方式,完成警报装置100的组装。
(安装方法)
然后,将说明安装警报装置100的方法。首先,附接基座1附接至图4的安装面900。具体上,通过在安装面侧面对表面12B面向安装面900的状态下,通过图6的螺丝孔121将附接螺钉旋入安装面900来附接该附接基座1。
随后,将通过上述「组装方法」组装的图4中警报装置100的壳体2附接至该附接基座1。具体上,通过接合图6中后壳体21的接合部分214与图5中附接基座1的接合部分122,来附接壳体2。如此,完成警报装置100的安装。
(具体实施例的效果)
如上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因为在内曲径式密封36内侦测空间34侧上的该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一平坦形状,其能够抑制由内曲径式密封36反射的侦测光进入侦测空间34内光接收单元53的视野RV,当相较于传统技术时,可抑制侦测光进入视野RV。因此,因为可抑制光接收单元53接收由视野RV中存在的烟雾颗粒所散射的侦测光,因此可维持警报装置100的烟雾侦测精准度。
此外,由于在侦测空间36侧上内曲径式密封36的该侧表面的该平坦形状部分包括第一入射部分71,其上侦测光直接从发光单元52入射至内曲径式密封36内,及包括第二入射部分72,其上侦测光直接从第一入射部分71入射至内曲径式密封36内,可避免侦测光在视野RV上的入射,直到侦测光由第一入射部分71和第二入射部分72反射至少两或多次,因此可进一步保持警报装置100对烟雾的侦测精准度。
此外,由于整个内曲径式密封36形成为矩形环的形状,因此可轻松制造内曲径式密封36,并且可提高内曲径式密封36的可制造性。
此外,由于内曲径式密封36中的四个角的一者附近形成为该平坦形状部分的第一入射部分71,并且不面向内曲径式密封36内的该等四个角的中的第一入射部分71一侧上转角的转角附近形成为该平坦形状部分的第二入射部分72,并且即使当该内曲径式密封36形成为该矩形环的形状,也可抑制侦测光进入视野RV,并且可保持该警报装置100对烟雾的侦测精准度。
[对具体实施例的修改]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可在权利要求范围中描述的每一发明技术构思的范围内,随意修改和改善本发明的具体组态和装置。此后将说明此修改。
(关于要解决的问题和发明效果)
首先,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和本发明效果不限于上述内容,并且可根据本发明的实现环境和详细组态的细节而不同。此外,只可解决一些问题,或只能达到一些效果。
(关于分散和整合)
此外,上述组态在功能上为概念性,并且可不如所示那样进行实体配置。也就是说,每个部分的特定形式的分散与整合不限于所示形式,并且其全部或一些可构在功能上或实体上分散或整合在任意单元中。例如,警报装置100的壳体2和附接基座1可一体成形,并且一体成形的壳体可直接附接到受监测区域的安装面。
(关于待侦测的物质)
在所述具体实施例中,已描述「待侦测物质」是烟雾,并且「警报装置」是「火灾警报器(烟雾警报器)」。不过,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待侦测物质」例如是「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而「警报装置」是「瓦斯警报器」的情况。
(关于内曲径式密封)
所述具体实施例描述内曲径式密封36由矩形环形成。不过,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图36和图37为例示内曲径式密封36的组态修改的附图。例如,由于希望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将内曲径式密封36形成一形状,因此内曲径式密封36可由除矩形环之外的多边形环所形成。例如,内曲径式密封36可由如图36所示的六边形环等形成,或者由如图37所示的菱形环形成。
此外,所述具体实施例描述内曲径式密封36和发光单元52设置在将第一转角81的角度平分的等分线BL与假想XY平面内的发光单元52重叠的位置处。不过,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例如,当发光单元52的安装条件受限时,内曲径式密封36和发光单元52可设置在等分线BL与发光单元52彼此不重叠的位置处。
此外,所述具体实施例描述第一入射部分71和第二入射部分72形成于内曲径式密封36中。不过,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例如,这些部分可形成于侦测器本体4的外曲径式密封37、顶板31或凸出部分43中。
此外,所述具体实施例描述内曲径式密封36形成为内接在外曲径式密封37中。不过,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图38和图39为例示内曲径式密封36的另一组态修改的附图。例如,如图38和图39所示,内曲径式密封36可形成为不内接在外曲径式密封37中。在此情况下,内曲径式密封36和由环形体形成的外曲径式密封37可配置成如图38所示的同心圆,或者配置成如图39所示的非同心圆(即偏心位置)。
(关于外曲径式密封)
所述具体实施例描述外曲径式密封37由环形体形成。不过,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图40为例示外曲径式密封37的组态修改的附图。图41为例示内曲径式密封36的组态修改以及外曲径式密封37的组态修改的附图。例如,如图40和图41所示,外曲径式密封37可由具有多个第二内流入开口37a的矩形环体所形成。在此情况下,内曲径式密封36可由如图40所示的矩形环体形成,或者由如图41所示的环形体所形成。
附注
如附注第1项的警报装置为一警报装置,包括一侦测单元,其通过将侦测光发射向侦测空间来侦测待侦测物质,以侦测含在空气内所待侦测物质;及一遮光单元,其抑制周围光线进入该侦测空间,该遮光单元设置成覆盖该侦测空间的一外缘,其中该侦测单元包括一用于发射该侦测光的发光单元、及一用于接收由该发光单元所发射的该侦测光的光接收单元,及在该侦测空间一侧上的该遮光单元的一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一平坦形状,其能够抑制由该遮光单元反射的该侦测光进入该侦测空间中的该光接收单元的视野。
附注第2项的警报装置的如附注第1项的警报装置,其中在该侦测空间侧边上的该遮光单元的该侧表面的一平坦形状部分包括一第一入射部分,其上的该侦测光直接从该发光单元入射至该遮光单元内;及一第二倾斜部分,其上的该侦测光直接从该第一入射部分入射至该遮光单元内。
附注第3项的警报装置的如附注第1或2项的警报装置,其中该遮光单元的整体形成为一多边形环的形状。
附注第4项的警报装置的如附注第3项的警报装置,其中该遮光单元的整体形成为一矩形环的形状。
附注第5项的警报装置的如附注第2项的警报装置,其中该遮光单元的整体形成为一矩形环的形状,该遮光单元中的四个角的一者附近系形成为该平坦形状部分的第一入射部分,并且不面向该遮光单元内的该等四个角之中的该第一入射部分的一侧上转角的转角附近是形成为该平坦形状部分的第二入射部分。
附注的效果
如附注第1项的警报装置,因为在该侦测空间一侧上的该遮光单元的一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一平坦形状,其能够抑制由该遮光单元反射的该侦测光进入该光接收单元的视野,当相较于传统技术时,可抑制该侦测光进入所述视野。因此,因为可抑制该光接收单元接收由视野中存在的烟雾颗粒所散射的侦测光,因此可维持该警报装置的烟雾侦测精准度。
如附注第2项的警报装置,由于在该侦测空间侧边上的该遮光单元的该侧表面的该平坦形状部分包括一第一入射部分,其上的该侦测光直接从该发光单元入射至该遮光单元内;及一第二倾斜部分,其上的该侦测光直接从该第一入射部分入射至该遮光单元内,可避免侦测光在所述视野上的入射,直到侦测光由该第一入射部分和该第二入射部分反射至少两或多次,因此可进一步保持警报装置对烟雾的侦测精准度。
如附注第3项的警报装置,由于该遮光单元的整体形成为一多边形环的形状,使得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制造该遮光单元,并且该遮光单元的可制造性可获得改善。
如附注第4项的警报装置,由于该遮光单元的整体形成为一矩形环的形状,使得轻易制造该遮光单元,并且该遮光单元的可制造性可获得进一步改善。
如附注第5项的警报装置,由于该遮光单元中的四个角的一者附近是形成为该平坦形状部分的第一入射部分,并且不面向该遮光单元内的该等四个角之中的该第一入射部分的一侧上转角的转角附近是形成为该平坦形状部分的第二入射部分,并且即使当该整个遮光单元形成为该矩形环的形状,也可抑制侦测光进入所述视野,并且可保持该警报装置对烟雾的侦测精准度。

Claims (5)

1.一种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侦测单元,其通过将一侦测光发射向一侦测空间来侦测一待侦测物质,以侦测空气中包含的待侦测的物质;及
一遮光单元,其抑制周围光线进入该侦测空间,该遮光单元设置成覆盖该侦测空间的一外缘,
其中该侦测单元包括一用于发射侦测光的发光单元、及用于接收由该发光单元所发射的该侦测光的一光接收单元;及
在该侦测空间一侧上的该遮光单元的一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一平坦形状,其能够抑制由该遮光单元反射的该侦测光进入该侦测空间中的该光接收单元的视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侦测空间侧边上的该遮光单元的该侧表面的一平坦形状部分包括一第一入射部分,其上的该侦测光直接从该发光单元入射至该遮光单元内;一第二倾斜部分,其上的该侦测光直接从该第一入射部分入射至该遮光单元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光单元的整体形成为一多边形环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光单元的整体形成为一矩形环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警报装置,
其特征在于,该遮光单元的整体形成为一矩形环的形状;
该遮光单元中的四个转角的任一者附近形成为该平坦形状部分的该第一入射部分;及
一转角的附近没有面对该遮光单元中的四个转角的中的该第一入射部分的一侧上的一转角之处形成为该平坦形状部分的该第二入射部分。
CN201880020753.5A 2017-01-26 2018-01-24 警报装置 Active CN1107708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2263 2017-01-26
JP2017-012263 2017-01-26
PCT/JP2018/002167 WO2018139499A1 (ja) 2017-01-26 2018-01-24 警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0804A true CN110770804A (zh) 2020-02-07
CN110770804B CN110770804B (zh) 2022-06-17

Family

ID=62978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0753.5A Active CN110770804B (zh) 2017-01-26 2018-01-24 警报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50113B2 (zh)
EP (1) EP3576062A4 (zh)
JP (1) JP7016324B2 (zh)
CN (1) CN110770804B (zh)
TW (1) TWI763774B (zh)
WO (1) WO20181394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30225A1 (ja) * 2017-06-14 2018-12-20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警報装置
US11385211B2 (en) * 2019-04-05 2022-07-12 Hochiki Corporation Detector
US11790746B2 (en) * 2021-02-02 2023-10-17 Carrier Corporation Smoke entry solution for multi wave multi angle safety device
US20220397513A1 (en) * 2021-06-14 2022-12-15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Clamps for applying an immobilizing force to a photodetector,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60697A (ja) * 1990-10-25 1992-06-0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光散乱式粒子検知センサ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24298A (en) * 1977-03-14 1978-11-07 Electro Signal Lab, Inc. Optical smoke detector inlet screen
US4584485A (en) * 1983-08-22 1986-04-22 American District Telegraph Company Optical block in smoke detectors
CA2123155C (en) * 1994-05-09 1999-03-16 William J. Rattman Photoelectric smoke detector
US6057778A (en) * 1999-02-04 2000-05-02 Pittway Corporation Modular interchangeble cover system
TW566634U (en) * 2002-05-13 2003-12-11 Prec Instr Developement Ct Nat Sensitivity adjustment device of photoelectric smoke detector
DE102008009213B4 (de) * 2008-02-15 2010-09-02 Perkinelmer Optoelectronics Gmbh & Co.Kg Strahlungsleiter, Detektor, Herstellungsverfahren
JP5244496B2 (ja) 2008-08-07 2013-07-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警報器
US8742938B2 (en) * 2009-10-23 2014-06-03 Daniel P. Casey Multifunctional/modular smoke alarm device having particular housing features
FR2964743B1 (fr) * 2010-09-14 2015-06-26 Finsecur Circuit de detection de fumee, detecteur de fumee le comportant et dispositif d'alarme les comportant.
TWI442345B (zh) * 2011-10-12 2014-06-21 Shuo Hing Chen Intelligent fire escape system
WO2014016473A1 (fr) * 2012-07-24 2014-01-30 Finsecur S.A. Détecteur de fumée
WO2016042169A1 (de) * 2014-09-19 2016-03-24 Pwi-Pure System Ag Sicherheitssystem
TWM509055U (zh) * 2015-03-06 2015-09-21 Taipei Chengshih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智慧型滅火裝置
JP6620983B2 (ja) * 2015-12-28 2019-12-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粒子検出センサ
SG11202001809SA (en) * 2016-03-04 2020-03-30 Xenex Disinfection Services Inc Smoke detectors with light shields and alarm systems including such
TWI621846B (zh) * 2016-11-25 2018-04-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煙霧暗室及採用該煙霧暗室的煙霧偵測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60697A (ja) * 1990-10-25 1992-06-0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光散乱式粒子検知セン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39499A1 (ja) 2018-08-02
TWI763774B (zh) 2022-05-11
EP3576062A1 (en) 2019-12-04
JPWO2018139499A1 (ja) 2019-11-14
JP7016324B2 (ja) 2022-02-04
CN110770804B (zh) 2022-06-17
TW201828263A (zh) 2018-08-01
EP3576062A4 (en) 2020-09-02
US20200160688A1 (en) 2020-05-21
US10950113B2 (en)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0804B (zh) 警报装置
US10621845B2 (en) Alarm device
JP6899016B2 (ja) 火災警報器
EP2402920A2 (en) Combined heat and smoke detector
JP2018081521A (ja) 感知器
US10943453B2 (en) Alarm apparatus
JP3848488B2 (ja) 火災感知器
JP3977856B2 (ja) 火災感知器
JP2019207650A (ja) 煙感知器
TW201941170A (zh) 煙感測器
JP2023145735A (ja) 煙感知器
JP2009054063A (ja) 火災報知器
JP2020102036A (ja) 火災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