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0650B -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0650B
CN110770650B CN201780092211.4A CN201780092211A CN110770650B CN 110770650 B CN110770650 B CN 110770650B CN 201780092211 A CN201780092211 A CN 201780092211A CN 110770650 B CN110770650 B CN 110770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ojection type
projection
main body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22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70650A (zh
Inventor
中村浩之
铺田和夫
中山启
堀田宣孝
新治启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Hitachi Industry and Control Solu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ell Ltd
Hitachi Industry and Control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ell Ltd, Hitachi Industry and Control Solu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xell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70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0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70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0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52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shaping the light b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 H04N9/3194Testing thereof including sensor feedback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2Adjusting of projection optic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7Optical correction of image distortions, e.g. keysto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5Geometric adjustment, e.g. keystone or converge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b)包括: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其包括光源(11)和影像显示元件(13),用于生成要投影的影像;纵向转换器(3),其使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生成的影像以光轴为中心旋转90度;和投影透镜(2),其将由纵向转换器(3)旋转后的影像放大投影。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使通过影像显示元件(13)生成的影像中的OSD图像(42c、42d)的方向,在与纵向转换器(3)引起的影像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或者在相同的方向上旋转90度,来生成影像。由此,能够在纵向投影画面(40c、40d)中,将OSD图像显示在用户易于观看的方向上。

Description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影像进行投影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尤其涉及适合于进行纵向投影——投影影像为竖屏画面——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影像进行投影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投影仪)中,通常情况下投影影像由横屏画面(横向长)显示,不过存在例如像智能手机的屏幕那样要以竖屏画面(纵向长)进行显示(下称纵向投影)的需求。为了进行纵向投影,只要将通常横置状态下使用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以纵置状态使用,就能够从横屏画面改变为竖屏画面进行显示。另一方面,为了在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保持横置状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纵向投影,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使投影影像的方向改变的仰角镜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39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在以纵置状态使用的情况下会受到设置环境的限制,所以期望能够将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保持横置状态不变来进行纵向投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横屏(投影影像的长度方向(即长边方向)与水平方向平行)画面转换为竖屏(投影影像的长度方向与铅垂方向平行)画面,要设置用于使影像显示部生成的影像的纵横方向旋转90度的转换光学系统(在专利文献1中相当于仰角镜)。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显示的影像不仅包括输入的影像信息,还包括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内生成的OSD图像(On Screen Display图像,例如用于进行显示功能调节的菜单信息)等。从而,由于OSD图像也会因转换光学系统而与影像信息一起旋转,所以对用户而言菜单信息将变得不易阅读。该问题在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采用纵置状态进行纵向投影的情况下也是一样的,因为OSD图像也与影像信息一起旋转,所以菜单信息变得不易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在纵向投影时将OSD图像显示在用户易于阅读的方向上。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影像进行投影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包括: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其包括光源和影像显示元件,用于生成要投影的影像;纵向转换器,其使所述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生成的影像以光轴为中心旋转90度;和投影透镜,其将由所述纵向转换器旋转后的影像放大投影。所述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使通过所述影像显示元件生成的影像中的OSD(On Screen Display:屏上显示)图像的方向,在与所述纵向转换器引起的影像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或者在相同的方向上旋转90度来生成影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纵向投影时将OSD图像显示在用户易于阅读的方向上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使用形态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b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纵向投影的流程的图。
图4是表示纵向投影时OSD图像的显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使用形态的外观图。
图6是表示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c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纵向投影的流程的图。
图8是表示纵向投影时OSD图像的显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说明一种使用了转换光学系统(纵向转换器,portrait converter)的结构,其中转换光学系统用于将横屏画面转换为竖屏画面。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投影仪)的使用形态的外观图。(a)是以横屏画面显示所投影的影像的情况下(下称通常投影)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a的形态,将投影透镜2安装在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内使用。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出射的影像被投影透镜2放大,以横屏画面投影到未图示的屏幕(投影面)上。
(b)是以竖屏画面显示所投影的影像的情况下(纵向投影)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b的形态,在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内按纵向转换器3、投影透镜2的顺序安装使用。由此,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出射的影像被纵向转换器3从横屏画面转换为竖屏画面,以竖屏画面投影到屏幕上。
即,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能够在保持设置为横置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拆装纵向转换器3来切换(a)通常投影和(b)纵向投影。
纵向转换器3具有使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出射的横屏图像以光轴为中心旋转90度而转换为竖屏图像的图像角度转换部。该图像角度转换部例如由3个棱镜组合,来转换出射图像相对于入射图像的方向。此外,纵向转换器3包括中继透镜部和透镜移位机构部,中继透镜部使内置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的影像显示元件(液晶面板等)的实质上的位置从影像显示元件的真实配置位置转移至光行进方向上,透镜移位机构部对配置在图像角度转换部的出射侧的投影透镜2进行支承,使投影透镜2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移位。
在本实施例中,横置状态指的是10a的形态,是将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设置成投影影像的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状态。横置状态包括将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设置在桌上的放置设置,和设置在顶棚等上的吊装设置。在以下的说明中,为简单起见以放置设置的情况为主进行说明,不过在吊装设置的情况下基本动作也是一样的。此外,纵置状态指的是将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设置成投影影像的长度方向与铅垂方向平行的状态。
图2是表示进行纵向投影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b的内部结构的框图。此处划分为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纵向转换器3、投影透镜2,表示了各自的内部结构。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包括光源11、照明光学系统12、影像显示元件13、主体透镜移位驱动部14、光源驱动部15、主体控制部16、主体电源部17。因光源驱动部15的驱动而从光源11出射的照明光,经过包括RGB分色光学系统和中继光学系统等的照明光学系统12,照射到RGB液晶面板等影像显示元件13上生成RGB各自的影像。RGB各自的影像通过色彩合成光学系统成为彩色图像,由主体透镜移位驱动部14调节图像位置,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出射到纵向转换器3。
主体控制部16将要投影的影像的影像信号和装置内生成的OSD(On ScreenDisplay:屏上显示)图像发送至影像显示元件13。OSD图像例如相当于调节显示功能时使用的菜单信息等。此时,影像信号按输入的画面方向直接发送,但对于OSD图像,则在纵向投影的情况下使其旋转90度发送。其旋转方向按照从纵向转换器3内的透镜ID切换部33指示的ID号而决定,在与纵向转换器3实现的图像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或相同的方向上旋转。
纵向转换器3包括转换光学系统31、转换透镜移位驱动部32、透镜ID切换部33、转换器控制部34、姿态感测部35、转换器电源部36。
转换光学系统31由图像角度转换部和中继透镜部构成,图像角度转换部使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入射的横屏图像以光轴为中心旋转90度而转换为竖屏图像,中继透镜部使影像显示元件13的实质上的位置转移到光行进方向上。转换透镜移位驱动部32使由纵向转换器3支承的投影透镜2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移位,从而在上下/左右方向上调节影像在屏幕内的投影位置。
姿态感测部35例如使用姿态传感器,检测该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b的设置姿态,向转换器控制部34发送姿态检测信号。即,发送表示当前的姿态是放置设置还是吊装设置的检测信号。转换器控制部34在从姿态感测部35接收到姿态检测信号时,使透镜ID切换部33选择能够在当前的姿态下将OSD图像显示在正常阅读的方向上的ID号。透镜ID切换部33向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的主体控制部16指示所选择的ID号。主体控制部16按照指示向影像显示元件13发送与ID号对应的OSD图像。即,例如在放置设置的情况下,使OSD图像在与纵向转换器3实现的图像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90度,在吊装设置的情况下,使OSD图像在与纵向转换器3实现的图像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旋转90度。此时,也可以进一步使OSD图像的画面内显示位置移动至规定位置,或改变OSD图像的宽高比。
投影透镜2包括投影光学系统21、投影透镜ID22、画面尺寸调节驱动部23、聚焦调节驱动部24。投影光学系统21由投影用的多个透镜组构成,投影透镜ID22按ID号存储其透镜组的结构。转换器控制部34根据投影透镜ID22读取当前安装的投影透镜2(投影光学系统21)的ID号,按照其透镜特性控制转换透镜移位驱动部32。此外,画面尺寸调节驱动部23和聚焦调节驱动部24分别进行画面尺寸的调节和聚焦调节。
图3是表示纵向投影的流程的图。此处仅表示了纵向投影时的信号切换动作。
S101: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b完成影像投影的准备。
S102:利用姿态感测部35检测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b的设置姿态,将姿态检测信号发送至转换器控制部34。
S103:当转换器控制部34接收到姿态检测信号时,使透镜ID切换部33选择在当前姿态下能够将OSD图像显示在可阅读的方向上的ID号。
S104:透镜ID切换部33向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的主体控制部16指示所选择的ID号。基于指示,主体控制部16按照ID号使OSD图像旋转90度。
S105:进一步,主体控制部16使OSD图像的画面内显示位置移动至规定位置或者改变OSD图像的宽高比,再发送至影像显示元件13。
S106: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出射影像,开始投影。
这样,根据来自姿态感测部35的姿态检测信号在S104中使OSD图像旋转90度,于是,OSD图像能够在对用户来说正常的方向上显示,即在用户容易读取的方向上显示由OSD图像显示的字符等。此外,通过S105,能够使OSD图像显示在画面内的容易看到的位置上。
图4是表示纵向投影时OSD图像的显示例的图。此处所投影的影像是要以竖屏画面显示的纵向影像(portrait image),首先,以与影像显示元件13a的外观形状(宽高比形状)一致的方向输入影像。即,在该图中,将纵向影像以旋转90度后的状态输入至影像显示元件13a,对影像显示元件13a生成的影像进行投影。
(a)为通常投影状态,从横置状态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直接投影,在横长的投影区域40a(以点划线表示)显示投影影像41a(表情图标及其背景)和OSD图像42a(菜单信息)。当然,投影影像41a在用户看来为横向倒下的状态,但OSD图像42a则显示在能够读取字符等的正常方向上。
(b)为了进行比较,表示了现有的纵向投影,将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纵置,来在纵长的投影区域40b进行显示。影像显示元件如13b所示那样旋转90度。在这种情况下,投影影像41b被旋转显示,并且OSD图像42b也被旋转显示,因此对用户而言菜单信息不易读取。
(c)(d)表示本实施例的纵向投影,通过在横置状态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安装纵向转换器3来在纵长的投影区域40c、40d进行显示。影像显示元件如13c、13d所示那样为横置状态。由此,投影影像41c、41d被旋转显示。另一方面,OSD图像42c、42d因为在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的阶段实施了反方向的旋转,所以经由纵向转换器3显示的菜单信息以正常的方向显示。进一步,对于(d)的OSD图像42d,因为使其显示位置移动至规定的位置(此处与(a)的通常投影相同,为右下角的位置),所以对用户而言实现了容易观看的显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对进行纵向投影但不使用转换光学系统(纵向转换器)的情况下,使OSD图像显示得容易观看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投影仪)的使用形态的外观图。(a)为以横屏画面显示所投影的影像的通常投影的情况,将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c设置为横置状态。(b)为以竖屏画面显示所投影的影像的纵向投影的情况,将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c设置为纵置状态。此时,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c上没有安装实施例1(图1)中使用的纵向转换器3,投影透镜2被安装在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上。
图6是表示实施例2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c的内部结构的框图。与实施例1(图2)的结构相比较,取消了纵向转换器3,在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增加了姿态感测部18。姿态感测部18例如使用姿态传感器,检测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的设置状态,即是横置设置还是纵置设置,将检测信号发送到主体控制部16。主体控制部16在从姿态感测部18接收到纵置设置的检测信号时判断为正在进行纵向投影,使OSD图像旋转90度后发送至影像显示元件13。此时,也可以进一步使OSD图像的画面内显示位置移动至规定位置,或改变OSD图像的宽高比。或者,主体控制部16也可以预先准备纵向投影用的专用的OSD图像,在纵向投影时切换为专用的OSD图像。
图7是表示纵向投影的流程的图。此处仅表示了纵向投影时的信号切换动作。
S201: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10c完成影像投影的准备。
S202:利用姿态感测部18检测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的设置状态(横置设置或纵置设置)。姿态感测部18的检测信号发送到主体控制部16。
S203:主体控制部16根据来自姿态感测部18的检测信号判断是否为纵置设置。在纵置设置的情况下前进至S204,在横置设置的情况下前进至S206。
S204:在纵置设置的情况下,主体控制部16使OSD图像旋转90度。该旋转方向是与纵置设置时带来的投影影像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
S205:进一步,主体控制部16使OSD图像的画面内显示位置移动至规定位置或者改变OSD图像的宽高比,再发送至影像显示元件13。
S206: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出射影像,开始投影。
这样,在姿态感测部18检测到纵置设置的情况下,相应地在S204中使OSD图像旋转90度,于是,OSD图像能够在对用户来说正常的方向上显示。此外,通过S205,能够使OSD图像显示在画面内的容易看到的位置上。
图8是表示纵向投影时OSD图像的显示例的图。与实施例1(图4)一样,此处所投影的影像是要以竖屏画面显示的纵向影像,以与影像显示元件13a的外观形状一致的方向输入。
(a)为通常投影状态,从横置状态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直接投影,在横长的投影区域50a(以点划线表示)显示投影影像51a(表情图标及其背景)和OSD图像52a(菜单信息)。
(b)为了进行比较,表示了现有的纵向投影,将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纵置,来在纵长的投影区域50b进行显示。影像显示元件如13b那样旋转90度。在这种情况下,OSD图像42b也与投影影像41b一起旋转显示,因此对用户而言菜单信息不易读取。
(c)(d)表示本实施例的纵向投影,将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纵置,来在纵长的投影区域50c、50d进行显示。此时,就OSD图像52c、52d来说,因为在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纵置设置带来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对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1生成的OSD图像实施了旋转,所以纵置设置下显示的菜单信息为正常的方向。进一步,对于(c)的OSD图像52c,使其显示位置移动至规定的位置(此处为右下角的位置),对于(d)的OSD图像52d,改变图像宽高比(OSD图像尺寸),因此对用户而言实现了更易观看的显示。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不改变其思想的范围内实施。例如,向用户提示的OSD图像当然不仅限于菜单信息,还包括含有图像在内的任意的信息。此外,在纵向投影中投影画面的旋转角θ为90度以外的角度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OSD图像的旋转角为反方向的-θ,来显示对用户而言易于观看的OSD图像。进一步,纵向投影中的OSD图像的显示位置和外观也能够采用各种各样的组合,并且还能够由用户来选择显示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将横屏画面转换为竖屏画面而进行纵向投影的情况,不过,对于相反的转换也能够应用本发明。即,在通常投影为竖屏画面(纵向投影)而将该竖屏画面转换为横屏画面进行投影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OSD图像在反方向上旋转,来显示对用户而言易于观看的OSD图像。
此外,就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投影仪)的结构而言,以在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上安装有投影透镜和纵向转换器的结构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不过,即使采用仅设置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或者在该主体上安装投影透镜和纵向转换器的至少一者的结构,也能够在纵向投影中将OSD图像显示在用户易于观看的方向上,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
2:投影透镜,
3:纵向转换器,
10a、10b、10c: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投影仪),
11:光源,
13:影像显示元件,
16:主体控制部,
18:姿态感测部,
31:转换光学系统,
34:转换器控制部,
35:姿态感测部,
40a~40d、50a~50d:投影区域,
41a~41d、51a~51d:投影影像,
42a~42d、52a~52d:OSD图像(菜单信息)。

Claims (4)

1.一种对影像进行投影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其包括光源和影像显示元件,用于生成要投影的影像;
姿态感测部,其检测所述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的设置姿态;
纵向转换器,其使所述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生成的影像以光轴为中心旋转90度;和
投影透镜,其将由所述纵向转换器旋转后的影像放大投影,
所述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根据来自所述姿态感测部的姿态检测信号,在所述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采用放置设置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影像显示元件的方向,使通过所述影像显示元件生成的影像中的OSD(On Screen Display:屏上显示)图像的方向,在与所述纵向转换器引起的影像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90度来生成影像,并且,在所述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采用吊装设置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影像显示元件的方向,使所述OSD图像的方向在与所述纵向转换器引起的影像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旋转90度来生成影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还使所述旋转后的OSD图像的位置移动至规定的位置来生成影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主体还改变所述旋转后的OSD图像的宽高比来生成影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该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设置状态为,不经所述纵向转换器而从所述投影透镜投影的影像的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状态时,
通过所述纵向转换器从所述投影透镜投影竖屏画面的影像。
CN201780092211.4A 2017-07-12 2017-07-12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7706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25456 WO2019012637A1 (ja) 2017-07-12 2017-07-12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0650A CN110770650A (zh) 2020-02-07
CN110770650B true CN110770650B (zh) 2022-03-11

Family

ID=65002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2211.4A Active CN110770650B (zh) 2017-07-12 2017-07-12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86317B2 (zh)
JP (1) JP6915060B2 (zh)
CN (1) CN110770650B (zh)
WO (1) WO20190126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80701B2 (ja) * 2018-04-10 202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投射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621899B1 (ja) * 2018-11-13 2019-12-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射装置
JP7314873B2 (ja) * 2020-07-16 2023-07-2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虚像表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4573A (ja) * 2003-05-06 2005-01-27 Item 16 Kk 投影機映像処理装置
CN101676793A (zh) * 2008-09-17 2010-03-2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一投影系统的成像组件
JP2013110613A (ja) * 2011-11-22 2013-06-06 Canon Inc 画像投射装置
JP2015095085A (ja) * 2013-11-12 2015-05-18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249528A (zh) * 2015-06-11 2016-12-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53976A (ja) * 2002-07-22 2004-02-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投射型ビデオプロジェクタ−
JP2005148595A (ja) * 2003-11-19 2005-06-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投射型映像表示装置
JP2006058456A (ja) * 2004-08-18 2006-03-02 Casio Micronics Co Ltd 光学要素の諸症状による結像への悪影響を緩和する方法及び機構
JP2010122485A (ja) * 2008-11-20 2010-06-03 Seiko Epson Corp 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13003369A (ja) * 2011-06-17 2013-01-07 Seiko Epson Corp 投写光学系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5129787A (ja) * 2014-01-06 2015-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4573A (ja) * 2003-05-06 2005-01-27 Item 16 Kk 投影機映像処理装置
CN101676793A (zh) * 2008-09-17 2010-03-2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一投影系统的成像组件
JP2013110613A (ja) * 2011-11-22 2013-06-06 Canon Inc 画像投射装置
JP2015095085A (ja) * 2013-11-12 2015-05-18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249528A (zh) * 2015-06-11 2016-12-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15060B2 (ja) 2021-08-04
US10986317B2 (en) 2021-04-20
JPWO2019012637A1 (ja) 2020-03-19
WO2019012637A1 (ja) 2019-01-17
CN110770650A (zh) 2020-02-07
US20200204767A1 (en) 2020-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24807B2 (ja) 画像投射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972010B2 (en) Projector for projecting an image from a plurality of projectors
JP2012108479A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981187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CN110770650B (zh)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JP2004102009A (ja) 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2012165091A (ja) マルチ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437056B1 (ja) 画像投射装置
JP2014134729A (ja) 投影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083755A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2018214A (ja)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US9389493B2 (en) Projector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for projector with orientation correction
JP2012032554A (ja)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2018128486A (ja) 画像投影装置および画像投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5220478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347126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KR102531925B1 (ko) 프로젝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WO2016147236A1 (ja) 照明装置
JP2010197487A (ja) 表示装置
JP2012070031A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撮像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110058043A1 (en) Image output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06293124A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2017215474A (ja) 画像投影装置
JP2021189287A (ja) 画像投射装置
JP2019003450A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Ltd.

Patentee after: HITACHI INDUSTRY & CONTROL SOLU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HOLDINGS, Ltd.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INDUSTRY & CONTROL SOLUTION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5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MAXELL HOLDINGS, Ltd.

Patentee after: HITACHI INDUSTRY & CONTROL SOLU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Kyot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XELL, Ltd.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INDUSTRY & CONTROL SOLUTION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