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4071A - 激光雷达保护罩及激光雷达 - Google Patents

激光雷达保护罩及激光雷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64071A
CN110764071A CN201911040346.3A CN201911040346A CN110764071A CN 110764071 A CN110764071 A CN 110764071A CN 201911040346 A CN201911040346 A CN 201911040346A CN 110764071 A CN110764071 A CN 1107640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column
air guide
cover
channel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03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锐
范宗涛
王波雷
胡静生
谭程
张家立
苑玉泉
张彦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403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640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64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40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48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7/00
    • G01S7/48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arrang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 G01S7/481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arrang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common to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 G01S7/4813Hou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激光雷达保护罩及激光雷达,涉及激光雷达技术领域,可用于自动驾驶车辆。具体实现方案为:通过将透光视窗设置于顶盖与底盖之间,且顶盖、底盖及透光视窗形成容纳腔,用于容纳激光雷达的电器元件;并且通过导气装置对加压气流导流以使加压气流朝向透光视窗喷射以冲刷透光视窗,从而对透光视窗进行清洁,防止雨雪、沙尘附着在透光视窗上影响激光雷达的感知能力,提高了激光雷达对特殊天气环境的适应能力。

Description

激光雷达保护罩及激光雷达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激光雷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激光雷达保护罩。
背景技术
自动驾驶车辆通常使用激光雷达进行障碍物感知,以激光为信号源,通过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距离、方位、速度、姿态等信息,具有分辨率高、抗有源干扰能力强、低空探测性能好、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
但是激光雷达工作时容易受天气和地域环境的影响,如遇到下雨、下雪或沙尘天气时,不但空气中的雨水、雪或沙尘对激光雷达有影响,同时附着在激光雷达表面的雨雪和沙尘也会大大降低激光雷达的感知能力,导致障碍物识别误差大或无法识别。
申请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激光雷达保护罩及激光雷达,以对激光雷达保护罩的透光视窗进行清洁,防止雨雪、沙尘附着在透光视窗上影响激光雷达的感知能力,可用于自动驾驶车辆。
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激光雷达保护罩,包括:顶盖、底盖、透光视窗以及导气装置;
所述透光视窗设置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之间,且所述顶盖、所述底盖及所述透光视窗形成容纳腔,用于容纳激光雷达的电器元件;
所述导气装置用于对加压气流导流以使所述加压气流朝向所述透光视窗喷射以冲刷所述透光视窗。
通过导气装置对加压气流导流以使加压气流朝向透光视窗喷射以冲刷透光视窗,从而对透光视窗进行清洁,防止雨雪、沙尘附着在透光视窗上影响激光雷达的感知能力,提高了激光雷达对特殊天气环境的适应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装置包括导气通道和导气罩;
所述导气罩设在所述顶盖上,与所述顶盖之间形成有导气间隙;所述导气罩边缘具有向下翻折设置的导流边,所述导流边与所述顶盖的边缘形成朝向所述透光视窗的喷气出口;
所述导气通道与所述导气间隙连通,以使所述加压气体通过所述导气通道进入所述导气间隙,并由所述喷气出口朝向所述透光视窗喷射。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通道由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导气管道形成,所述导气管道的下端开口开设于所述底盖,所述导气管道的上端开口开设于所述顶盖。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盖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且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具有贯通所述底盖的第一通道;
所述顶盖包括顶板以及设置于顶板上且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具有贯通所述顶盖的第二通道;
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形成所述导气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还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开口处;
所述导气罩朝向所述顶盖的表面上还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槽连接,且所述连接部上具有第一通气槽,以使从所述第二通道开口处排出的所述加压气流通过所述第一通气槽进入所述导气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柱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柱内、或所述第二连接柱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内;
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盖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且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具有贯通的第一通道;
所述顶盖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具有通孔;
所述导气罩朝向所述顶盖的表面上还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具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顶端封堵;
所述第三连接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柱露出所述顶盖之上的部分设置有与第三通道连通的第二通气槽,使得所述加压气流经由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以及所述第二通气槽进入所述导气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柱插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柱内、或所述第三连接柱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内;
所述第三连接柱与所述通孔之间、以及第三连接柱与所述第一连接柱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在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具有通孔;
所述导气罩朝向所述顶盖的表面上还具有连接部;
所述底盖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且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具有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连接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三通气槽、或者所述第一连接柱露出所述顶盖之上的部分设置有第三通气槽,以使所述加压气流经由所述第一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气槽进入所述导气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申请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激光雷达,包括:
如第一个方面所述的激光雷达保护罩;
电器元件,设置于所述激光雷达保护罩内。
本申请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激光雷达保护罩,包括:
罩体,所述罩体具有透光视窗;
导气装置,用于对加压气流导流以使所述加压气流朝向所述透光视窗喷射以冲刷所述透光视窗。
上述申请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将透光视窗设置于顶盖与底盖之间,且顶盖、底盖及透光视窗形成容纳腔,用于容纳激光雷达的电器元件;并且通过导气装置对加压气流导流以使加压气流朝向透光视窗喷射以冲刷透光视窗,从而对透光视窗进行清洁,防止雨雪、沙尘附着在透光视窗上影响激光雷达的感知能力,提高了激光雷达对特殊天气环境的适应能力。
上述可选方式所具有的其他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保护罩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保护罩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激光雷达保护罩中底盖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激光雷达保护罩中顶盖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激光雷达保护罩中导气罩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底盖; 11-底板;
12-第一连接柱; 13-第一通道;
14-第一卡槽; 20-顶盖;
21-顶板; 22-第二连接柱;
23-第二通道; 24-安装槽;
25-第二卡槽; 30-透光视窗;
40-导气装置; 41-导气罩;
42-导气通道; 43-导流边;
44-导气间隙; 45-喷气出口;
46-连接部; 47-第一通气槽;
50-容纳腔; 61-密封圈;
62-密封圈; 6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雷达保护罩,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保护罩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所述激光雷达保护罩具体包括:底盖10、顶盖20、透光视窗30以及导气装置40。
具体的,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保护罩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激光雷达保护罩中底盖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的激光雷达保护罩中顶盖的示意图;图5是图2所示的激光雷达保护罩中导气罩的示意图。
其中,所述透光视窗30设置于所述顶盖20与所述底盖10之间,且所述顶盖20、所述底盖10及所述透光视窗30形成容纳腔50,用于容纳激光雷达的电器元件;
所述导气装置40用于对加压气流导流以使所述加压气流朝向所述透光视窗30喷射以冲刷所述透光视窗3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光雷达保护罩可适用于固态激光雷达(如相控阵、Flash、MEMS等),当然也适用于机械式激光雷达或者其他雷达。激光雷达的电器元件设置于容纳腔50内。优选的,为了保护激光雷达的电器元件,延长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容纳腔50可以为密封的容纳腔,在必要的位置设置密封圈、密封垫等,如密封圈61、62、63等,可防止灰尘、湿气的进入。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对于360度扫描的激光雷达,顶盖20、底盖10及透光视窗30可形成一个圆柱形的容纳腔50,也即顶盖20和底盖10为圆形、透光视窗30形成圆柱形的侧壁(环形)。具体的,底盖10上表面边缘设置第一卡槽14,顶盖20下表面边缘设置第二卡槽25、透光视窗30的下端端插接于第一卡槽14内,透光视窗30的上端插接于第二卡槽25内。进一步的,第一卡槽14内和第二卡槽25内可设置密封圈、密封垫等,如图2中的密封圈62和密封圈63,以保证容纳腔50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可由空气泵等装置产生加压气流,并通过导气装置40对加压气流导流,使加压气流朝向透光视窗30喷射,这样在下雨、下雪或者沙尘天气时加压气流可冲刷透光视窗30,对透光视窗30进行清洁,防止雨雪、沙尘附着在透光视窗30上影响激光雷达的感知能力。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空气泵的开启可由车辆中的用户控制,也可由车辆控制系统在识别天气状况为下雨、下雪或者沙尘天气时自动控制空气泵开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导气装置40包括导气通道42和导气罩41;所述导气罩41盖设在所述顶盖20上,与所述顶盖20之间形成有导气间隙44;所述导气罩41边缘具有向下翻折设置的导流边43,所述导流边43与所述顶盖20的边缘形成朝向所述透光视窗30的喷气出口45;所述导气通道42与所述导气间隙44连通,以使所述加压气体通过所述导气通道42进入所述导气间隙44,并由所述喷气出口45朝向所述透光视窗30喷射。
在本实施例中,导气罩41可如图5所示,导气罩41为圆形,且边缘向下翻折形成导流边43,导气罩41盖设在顶盖20上时,导流边43可包覆顶盖20的边缘,导气罩41与顶盖20具有一定的间隙形成导气间隙44,导流边43与顶盖20的边缘形成喷气出口45,喷气出口45的大小、出气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以更好的冲击透光视窗30,实现对透光视窗30进行有效的清洁。具体的,加压气流的流向可以如下,导气通道42连接空气泵,空气泵产生的加压气流通过导气通道42,进入导气间隙44,沿着导气间隙44流向喷气出口45,从喷气出口45朝向透光视窗30喷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导气通道42可由穿设于所述容纳腔50内的导气管道形成(例如,在如图2的实施例中,导气管道由第一连接柱12以及第二连接柱22共同构成,而导气通道由第一连接柱12的第一通道13以及第二连接柱22的第二通道23共同构成),所述导气管道的下端开口开设于所述底盖10,所述导气管道的上端开口开设于所述顶盖20。当然,导气通道并不限于上述的举例的形式,也可以由任意形式的管道形成,例如一体式的管道、分体式的管道、硬质管道、软质管道、直管道、弯管道等等,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对于大部分的激光雷达通常设置在一平台之上,例如汽车车顶,因此其空气泵可设置于激光雷达下方某一位置,而导气装置40位于激光雷达上方,也即需要将加压气体引导至激光雷达上方,为了防止对激光雷达的遮挡,导气通道42穿设于容纳腔50内部。优选的,导气通道42设置于容纳腔50的中心,激光雷达的电器元件可围绕导气通道42设置,可实现360度扫描。同样的,为了保护激光雷达的电器元件,延长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容纳腔50由顶盖20、底盖10、透光视窗30以及导气通道42构成,该容纳腔50可以为密封的容纳腔,在必要的位置设置密封圈、密封垫等,可防止灰尘、湿气的进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对于悬挂设置的激光雷达,其空气泵可设置于激光雷达上方某一位置,而导气装置40位于激光雷达上方,因此导气通道可直接从导气罩41上方连接空气泵,而不需要从容纳腔50内部穿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于导气通道42穿设于容纳腔50内情况,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盖10包括底板11以及设置于底板11上且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柱12,所述第一连接柱12具有贯通所述底盖10的第一通道13;所述顶盖20包括顶板21以及设置于顶板21上且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柱22,所述第二连接柱22具有贯通所述顶盖20的第二通道23;所述第一连接柱12与所述第二连接柱22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通道13和所述第二通道23连通形成所述导气通道42。
在本实施例中,底盖10和顶盖2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柱12和第二连接柱22连接,其中第一连接柱12中心具有沿着第一连接柱12高度方向设置的贯穿的通道,第二连接柱22中心具有沿着第二连接柱22高度方向设置的贯穿的通道,第一连接柱12可插设于第二连接柱22内、或第二连接柱22可插设于第一连接柱12内,第一连接柱12和第二连接柱2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不限于过盈配合或者螺纹连接;也可在第一连接柱12与第二连接柱2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1,通过密封圈61使得第一连接柱12和第二连接柱22相连接,且能够使容纳腔50形成密封的容纳腔。优选的,第一连接柱12设置于底板11的中心位置,第二连接柱22设置于顶板21的中心位置,与第一连接柱12位置相对。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12和第二连接柱22连接,可以使得第一通道13和第二通道23连通形成导气通道42,从而使得加压气流可从激光雷达保护罩下方穿过容纳腔50引流至上方,并进入到导气间隙44。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21的上表面还具有安装槽24,所述安装槽24位于所述第二通道23开口处;所述导气罩41朝向所述顶盖20的表面上还具有连接部46,所述连接部46与所述安装槽24连接,且所述连接部46上具有第一通气槽47,以使从所述第二通道23开口处排出的所述加压气流通过所述第一通气槽47进入所述导气间隙44。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4可为环形的安装槽24,设置在顶板21的上表面、第二通道23开口周围,导气罩41的连接部46则具有与安装槽24配合的连接部46,该连接部46开设多个第一通气槽47,当连接部46插入安装槽24后,加压气流可从第二通道23开口处排出,进入到安装槽24与连接部46之间的空间,并通过第一通气槽47进入导气间隙4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于导气通道穿设于容纳腔内情况,在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盖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且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具有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顶盖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具有通孔;所述导气罩朝向所述顶盖的表面上还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具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顶端封堵;所述第三连接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柱露出所述顶盖之上的部分设置有与第三通道连通的第二通气槽,使得所述加压气流经由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以及所述第二通气槽进入所述导气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在顶盖的顶板上开设一通孔,该通孔可使得导气罩向下延伸的第三连接柱穿过,第三连接柱与底盖底板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柱连接,从而可将顶盖夹在导气罩和透光视窗之间,从而实现顶盖、底盖、透光视窗、以及导气罩之间的连接和固定。与上一实施例相类似的,第一连接柱中心具有沿着第一连接柱高度方向设置的贯穿的通道,但是第三连接柱内部虽然也具有沿第三连接柱高度方向设置的通道,但该第三通道并不是贯通导气罩的,其目的是将加压气流导流至导气间隙,而不是要穿过导气罩,因此第三通道顶端封堵,并且在第三连接柱露出所述顶盖之上的部分设置有与第三通道连通的第二通气槽,也即第三连接柱位于容纳腔内部的部分不具有通气槽,可以使得第一通道、第三通道以及第二通气槽连通,使加压气流从经由第一通道、第三通道以及第二通气槽进入导气间隙,同时加压气流并不进入到容纳腔内。
本实施例中,同样的第一连接柱可插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柱内、或第三连接柱插设于第一连接柱内;第一连接柱和第三连接柱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不限于过盈配合或者螺纹连接;也可在第一连接柱与第三连接柱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使得第一连接柱和第三连接柱相连接,且能够使容纳腔形成密封的容纳腔,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性,在第三连接柱与通孔之间、以及第三连接柱与第一连接柱之间均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于导气通道穿设于容纳腔内情况,在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具有通孔;所述导气罩朝向所述顶盖的表面上还具有连接部;所述底盖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且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具有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连接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三通气槽、或者所述第一连接柱露出所述顶盖之上的部分设置有第三通气槽,以使所述加压气流经由所述第一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气槽进入所述导气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在顶盖的顶板上开设一通孔,而底板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柱的高度高于顶盖,可从该通孔出向上伸出,导气罩的连接部可与第一连接柱的顶部连接,从而可将顶盖夹在导气罩和透光视窗之间,从而实现顶盖、底盖、透光视窗、以及导气罩之间的连接和固定。与上一实施例相类似的,第一连接柱中心具有沿着第一连接柱高度方向设置的贯穿的通道,使得加压气流从激光雷达保护罩下方穿过容纳腔引流至上方;而为了使加压气流从第一通道上方出口进入到导气间隙,可在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三通气槽,也可在第一连接柱露出顶盖之上的部分设置有第三通气槽,从而连通至导气间隙,使加压气流经由第一通道以及第三通气槽进入所述导气间隙,同时使得加压气流并不进入到容纳腔内。
同样的,连接部与第一连接柱的顶部连接方式不限于过盈配合或者螺纹连接。此外,为了保证容纳腔的密封性,可在第一连接柱与顶盖的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导气通道穿设于容纳腔内情况,顶盖、底盖、透光视窗、以及导气罩之间的连接和固定可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也可在顶盖和底盖均开设通孔,将导气罩向下延伸的第三连接柱穿过顶盖和底盖的通孔,在第三连接柱中形成第三通道,第三通道的顶端封堵,第三连接柱露出顶盖之上的部分设置有与第三通道连通的第二通气槽,同样也可实现上述申请目的。其他的设计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保护罩,通过将透光视窗设置于顶盖与底盖之间,且顶盖、底盖及透光视窗形成容纳腔,用于容纳激光雷达的电器元件;并且通过导气装置对加压气流导流以使加压气流朝向透光视窗喷射以冲刷透光视窗,从而对透光视窗进行清洁,防止雨雪、沙尘附着在透光视窗上影响激光雷达的感知能力,提高了激光雷达对特殊天气环境的适应能力。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雷达,本实施例的激光雷达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所提供的激光雷达保护罩、以及电器元件,所述电器元件设置于所述激光雷达保护罩内。其中,所述激光雷达可以为固态激光雷达(如相控阵、Flash、MEMS等),也可以机械式激光雷达,当然也可以为其他雷达。所述激光雷达保护罩具体包括:顶盖、底盖、透光视窗以及导气装置。所述激光雷达可用于自动驾驶车辆。
其中,所述透光视窗设置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之间,且所述顶盖、所述底盖及所述透光视窗形成容纳腔,用于容纳激光雷达的电器元件;
所述导气装置用于对加压气流导流以使所述加压气流朝向所述透光视窗喷射以冲刷所述透光视窗。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导气装置包括导气通道和导气罩;
所述导气罩设在所述顶盖上,与所述顶盖之间形成有导气间隙;所述导气罩边缘具有向下翻折设置的导流边,所述导流边与所述顶盖的边缘形成朝向所述透光视窗的喷气出口;
所述导气通道与所述导气间隙连通,以使所述加压气体通过所述导气通道进入所述导气间隙,并由所述喷气出口朝向所述透光视窗喷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导气通道由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导气管道形成,所述导气管道的下端开口开设于所述底盖,所述导气管道的上端开口开设于所述顶盖。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盖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且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具有贯通所述底盖的第一通道;
所述顶盖包括顶板以及设置于顶板上且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具有贯通所述顶盖的第二通道;
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形成所述导气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还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开口处;
所述导气罩朝向所述顶盖的表面上还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槽连接,且所述连接部上具有第一通气槽,以使从所述第二通道开口处排出的所述加压气流通过所述第一通气槽进入所述导气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柱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柱内、或所述第二连接柱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内;
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盖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且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具有贯通的第一通道;
所述顶盖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具有通孔;
所述导气罩朝向所述顶盖的表面上还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具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顶端封堵;
所述第三连接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柱露出所述顶盖之上的部分设置有与第三通道连通的第二通气槽,使得所述加压气流经由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以及所述第二通气槽进入所述导气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柱插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柱内、或所述第三连接柱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内;
所述第三连接柱与所述通孔之间、以及第三连接柱与所述第一连接柱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在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具有通孔;
所述导气罩朝向所述顶盖的表面上还具有连接部;
所述底盖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且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具有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连接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三通气槽、或者所述第一连接柱露出所述顶盖之上的部分设置有第三通气槽,以使所述加压气流经由所述第一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气槽进入所述导气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施例提供的激光雷达,通过将透光视窗设置于顶盖与底盖之间,且顶盖、底盖及透光视窗形成容纳腔,以用于容纳激光雷达的电器元件;并且通过导气装置对加压气流导流以使加压气流朝向透光视窗喷射以冲刷透光视窗,从而可对透光视窗进行清洁,防止雨雪、沙尘附着在透光视窗上影响激光雷达的感知能力,提高了激光雷达对特殊天气环境的适应能力。
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激光雷达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底盖、透光视窗以及导气装置;
所述透光视窗设置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之间,且所述顶盖、所述底盖及所述透光视窗形成容纳腔,用于容纳激光雷达的电器元件;
所述导气装置用于对加压气流导流以使所述加压气流朝向所述透光视窗喷射以冲刷所述透光视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雷达保护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气装置包括导气通道和导气罩;
所述导气罩设在所述顶盖上,与所述顶盖之间形成有导气间隙;所述导气罩边缘具有向下翻折设置的导流边,所述导流边与所述顶盖的边缘形成朝向所述透光视窗的喷气出口;
所述导气通道与所述导气间隙连通,以使所述加压气体通过所述导气通道进入所述导气间隙,并由所述喷气出口朝向所述透光视窗喷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雷达保护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气通道由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导气管道形成,所述导气管道的下端开口开设于所述底盖,所述导气管道的上端开口开设于所述顶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雷达保护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盖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且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具有贯通所述底盖的第一通道;
所述顶盖包括顶板以及设置于顶板上且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具有贯通所述顶盖的第二通道;
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形成所述导气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雷达保护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的上表面还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开口处;
所述导气罩朝向所述顶盖的表面上还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槽连接,且所述连接部上具有第一通气槽,以使从所述第二通道开口处排出的所述加压气流通过所述第一通气槽进入所述导气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激光雷达保护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柱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柱内、或所述第二连接柱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内;
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雷达保护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盖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且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具有贯通的第一通道;
所述顶盖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具有通孔;
所述导气罩朝向所述顶盖的表面上还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具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顶端封堵;
所述第三连接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柱露出所述顶盖之上的部分设置有与第三通道连通的第二通气槽,使得所述加压气流经由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以及所述第二通气槽进入所述导气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雷达保护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柱插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柱内、或所述第三连接柱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内;
所述第三连接柱与所述通孔之间、以及第三连接柱与所述第一连接柱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雷达保护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具有通孔;
所述导气罩朝向所述顶盖的表面上还具有连接部;
所述底盖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且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具有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连接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三通气槽、或者所述第一连接柱露出所述顶盖之上的部分设置有第三通气槽,以使所述加压气流经由所述第一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气槽进入所述导气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雷达保护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1.一种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激光雷达保护罩;
电器元件,设置于所述激光雷达保护罩内。
12.一种激光雷达保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体,所述罩体具有透光视窗;
导气装置,用于对加压气流导流以使所述加压气流朝向所述透光视窗喷射以冲刷所述透光视窗。
CN201911040346.3A 2019-10-29 2019-10-29 激光雷达保护罩及激光雷达 Pending CN1107640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0346.3A CN110764071A (zh) 2019-10-29 2019-10-29 激光雷达保护罩及激光雷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0346.3A CN110764071A (zh) 2019-10-29 2019-10-29 激光雷达保护罩及激光雷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4071A true CN110764071A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34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0346.3A Pending CN110764071A (zh) 2019-10-29 2019-10-29 激光雷达保护罩及激光雷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6407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8721A (zh) * 2020-03-04 2020-06-19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视窗以及激光雷达
CN111812617A (zh) * 2020-07-28 2020-10-23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组件
CN112660072A (zh) * 2020-12-03 2021-04-1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基座、激光雷达装置及自动驾驶车辆
CN113156398A (zh) * 2020-12-31 2021-07-23 北京北科天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壳框架一体化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激光雷达
CN117970351A (zh) * 2024-04-01 2024-05-03 深圳光谦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测距传感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1036011Y (es) * 1996-12-23 1997-12-16 Bono Bernardino Bono Tapon para valvula de ruedas de vehiculos automoviles.
CN101241182A (zh) * 2007-02-06 2008-08-13 电装波动株式会社 测量物体方向和距离的激光雷达设备
US20180177371A1 (en) * 2013-04-11 2018-06-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nsor module and robot cleaner having the same
CN207946518U (zh) * 2018-01-29 2018-10-09 深圳市智意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传感器保护罩及清洁机器人顶壳
CN108802709A (zh) * 2017-05-04 2018-11-13 法拉第未来公司 改进型激光雷达外壳
CN109017689A (zh) * 2017-06-08 2018-12-1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对车辆传感器进行清洁
CN109894333A (zh) * 2019-04-19 2019-06-18 福建富兰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雷达外表面喷淋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9917392A (zh) * 2019-01-08 2019-06-21 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雷达系统、清洗装置及其应用
CN209215603U (zh) * 2018-09-30 2019-08-06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扫描设备的保护装置
CN110208772A (zh) * 2019-05-27 2019-09-06 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保护罩和激光雷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1036011Y (es) * 1996-12-23 1997-12-16 Bono Bernardino Bono Tapon para valvula de ruedas de vehiculos automoviles.
CN101241182A (zh) * 2007-02-06 2008-08-13 电装波动株式会社 测量物体方向和距离的激光雷达设备
US20180177371A1 (en) * 2013-04-11 2018-06-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ensor module and robot cleaner having the same
CN108802709A (zh) * 2017-05-04 2018-11-13 法拉第未来公司 改进型激光雷达外壳
CN109017689A (zh) * 2017-06-08 2018-12-1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对车辆传感器进行清洁
CN207946518U (zh) * 2018-01-29 2018-10-09 深圳市智意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传感器保护罩及清洁机器人顶壳
CN209215603U (zh) * 2018-09-30 2019-08-06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扫描设备的保护装置
CN109917392A (zh) * 2019-01-08 2019-06-21 江苏日盈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雷达系统、清洗装置及其应用
CN109894333A (zh) * 2019-04-19 2019-06-18 福建富兰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雷达外表面喷淋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10208772A (zh) * 2019-05-27 2019-09-06 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保护罩和激光雷达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8721A (zh) * 2020-03-04 2020-06-19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视窗以及激光雷达
CN111308721B (zh) * 2020-03-04 2022-05-10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视窗以及激光雷达
CN111812617A (zh) * 2020-07-28 2020-10-23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组件
CN112660072A (zh) * 2020-12-03 2021-04-1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基座、激光雷达装置及自动驾驶车辆
EP3872522A3 (en) * 2020-12-03 2022-01-19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Lidar base, lidar device and autonomous vehicle
CN113156398A (zh) * 2020-12-31 2021-07-23 北京北科天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壳框架一体化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激光雷达
CN117970351A (zh) * 2024-04-01 2024-05-03 深圳光谦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测距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64071A (zh) 激光雷达保护罩及激光雷达
KR101042302B1 (ko) 차량 외부 영상 장치용 하우징
CN106945612A (zh) 无人驾驶汽车的传感器集成装置
EP3045969B1 (en) Camera module for vehicle comprising a vent hole closed by a membrane
JP2019112055A (ja) 広角イメージセンサ外面清掃用、統合的自動車システムとしてのコンパクト薄型ノズルアセンブリとコンパクト流体回路
JP2019038534A (ja) 複数の画像センサを同時に清掃するための統合的複数画像センサ及びレンズ洗浄ノズル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の方法
US8896698B2 (en) Front end mounted video camera for vehicle
KR20190132511A (ko) 광학 또는 광전자 디바이스의 투명한 커버를 세정하기 위한 세정 디바이스
CN112550227A (zh) 用于清洁传感器设备的表面的清洁设备
US11336808B2 (en) Roof antenna of a vehicle having a reversing camera
US11965969B2 (en) Cleaning apparatus for cleaning a surface of a sensor apparatus
US20020005941A1 (en) Casing for reflection measurement device
EP3872522B1 (en) Lidar base, lidar device and autonomous vehicle
CN113472986B (zh) 一种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2047157U (zh) 一种测距及全向路况监控行车记录仪
CN213862163U (zh) 车用传感器的清洗装置及自动驾驶车辆
CN211481365U (zh) 一种运输车行程安全监控装置
CN100488347C (zh) 一种用于户外机柜/箱中的风道防护结构
JP2007060130A (ja) レドーム
KR101783864B1 (ko) 차량용 카메라
CN214918847U (zh) 一种车载传感器表面清洁系统
US20220410816A1 (en) Roof Arrangement, Roof Module, and Motor Vehicle Having a Sealing Arrangement
CN215663349U (zh) 车载视觉采集模组及无人车
KR102543207B1 (ko) 후측방 인지용 라이다 범퍼 어셈블리
CN216526294U (zh) 汽车周边环境探测装置、汽车周边环境探测系统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