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2734A -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62734A
CN110762734A CN201911054272.9A CN201911054272A CN110762734A CN 110762734 A CN110762734 A CN 110762734A CN 201911054272 A CN201911054272 A CN 201911054272A CN 110762734 A CN110762734 A CN 1107627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volume
natural
indoor unit
vol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42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荣丹
宋强
孟庆良
刘景升
刘江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542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627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62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273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4933 priority patent/WO202108245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1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air supply to heat-exchangers or bypass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存在的冷风或热风以较大的风速直接吹出,导致人体的舒适感较差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通过调节自然风的风量实现了对混合风的温度和速度的调节,可以在空调室内机刚开启时使室内温度快速升高或降低,随后根据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时间,以及室内温度值、设定温度值和混风温度值来对自然风的风量进行调节,以使得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更加舒适。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技术日益成熟,用户对空调器的综合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常见的空调室内机的内部设置有风道,风道的两侧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在空调室内机的内部还设置有风机和换热器,风机将室内风由进风口吸入风道内,风道内的室内风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形成换热风,换热风直接由出风口排出。
但是,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在进行制冷或者制热时,空调室内机吹出的换热风的温度一般会与室内温度差别较大;并且冷风或热风以较大的风速直接吹出,导致人体的舒适感较差。另一方面,室内的热空气容易房间上部堆积,室内的冷空气容易在房间的下部沉积,导致影响室内温度的调节效果。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存在的冷风或热风以较大的风速直接吹出,导致人体的舒适感较差,以及冷空气在室内下部堆积或热空气在室内上部堆积导致影响室内温度的调节效果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室内机设置有自然风道、换热风道与混风区,所述自然风道将由室内吸入的自然风引入至所述混风区,所述换热风道将形成的换热风引入所述混风区,所述自然风和所述换热风在所述混风区混合形成混合风后排到室内,其中,由室内吸入的所述自然风的风量可调节;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内温度值;基于所述室内温度值和设定温度值对所述自然风的风量进行调节。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计算所述室内温度值与所述设定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基于所述差值调节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其中,所述风量状态包括零风量、中间风量、最大风量。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基于所述差值调节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包括:若所述差值大于等于第一温差阈值时,则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零风量;若所述差值介于所述第一温差阈值和第二温阈值之间时,或者所述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则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中间风量;若所述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差阈值时,或所述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或所述空调室内机除霜时,则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最大风量;其中,所述第一温差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差阈值。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中间风量包括第一中间风量和第二中间风量,所述第一中间风量小于所述第二中间风量;所述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中间风量包括:先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所述第一中间风量;获取所述混合风的混风温度值;基于所述混风温度值判断自然风的风量状态是否需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基于所述混风温度值判断自然风的风量状态是否需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包括:当所述室内温度值与所述混风温度值的差值大于等于第三温差阈值时,则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基于所述混风温度值判断自然风的风量状态是否需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还包括:当所述空调室内机制冷,且所述混风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预设值时,则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的情况还包括:当所述空调室内机制热,且所述混风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预设值时,则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空调室内机上设置有与所述自然风道连通的引风口,所述引风口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引风口、第二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零风量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引风口、第二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均关闭;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最大风量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引风口、第二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均开启。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当所述空调室内机制冷时,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中间风量的方法包括:当需要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一中间风量时,将所述第一引风口打开;当需要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时,将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二引风口打开。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当所述空调室内机制热时,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中间风量的方法包括:当需要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一中间风量时,将所述第三引风口打开;当需要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时,将所述第二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打开。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通过调节自然风的风量实现了对混合风的温度和速度的调节,可以在空调室内机刚开启时使室内温度快速升高或降低,随后根据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时间,以及室内温度值、设定温度值和混风温度值来对自然风的风量进行调节,以使得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更加舒适。
此外,由于热空气位于室内的上部,冷空气位于室内的下部,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中间风量时,如果空调室内机为制冷模式,则先将第一引风口打开,以更有效的将室内的热空气吸入空调室内机进行制冷;如果空调室内机为制热模式,则先将第三引风口打开,以更有效的将室内的冷空气吸入空调室内机进行制热,从而改善空调室内机对室内温度的调节效果,防止冷热堆积。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诱引出风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引风面板和出风面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第一挡风构件将第一引风面板上的引风孔闭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第一挡风构件将第一引风面板上的引风孔打开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储气构件;2-诱引构件;21-引风口;22-出风口;23-引风面板;231-第一引风面板;232-第二引风面板;233-第三引风面板;24-出风面板;3-气体增速结构;4-第一挡风构件;41-电机;42-连杆;43-折页;5-引风孔;6-出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本实施方式是结合用于与室内机的送风口连接的诱引出风装置对发明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进行介绍的,但是这并非旨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发明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其他应用场景。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室内机和引出风装置可以形成具有整体结构的空调室内机,或者,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还可以用于具有自然风道、换热风道和混风区的其他空调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存在的冷风或热风以较大的风速直接吹出,导致人体的舒适感较差,以及冷空气在室内下部堆积或热空气在室内上部堆积导致影响室内温度的调节效果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下面以诱引出风装置为例对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还可以适用于具有自然风道、换热风道和混风区的其他空调设备。
如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该诱引出风装置包括储气构件1和诱引构件2,储气构件1与室内机的排出换热风的送风口相连通,室内机将形成的换热风送入储气构件1,储气构件1与诱引构件2之间设置有气体增速结构3;诱引构件2上设置有两个引风口21和一个出风口22,参阅图2中的方位,两个引风口21分布设置在诱引构件2的左右两侧,出风口22则设置在两个引风口21之间。
换热风经过气体增速结构3后的流速较高而产生文丘里效应,使得诱引构件2内形成负压,并将室内空气通过引风口21吸入诱引构件2形成自然风,自然风与气体增速结构3排出的换热风混合形成混合风,混合风经过出风口22再排回到室内。
需要说明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气体增速结构3的具体结构;例如,可以将气体增速结构3设置为截面面积小于送风口的截面面积的通孔结构,当然,气体增速结构3也可以是如风机等具有吸气功能的电器件。
当气体增速结构3为截面面积小于送风口的截面面积的通孔结构时,由于在相同时间内通过气体增速结构3的冷风或者热风的体积与通过送风口的冷风或者热风的体积是相同的,而气体增速结构3的横截面积小于送风口的横截面积,所以冷风或者热风通过气体增速结构3的速度大于其通过送风口的速度,从而实现气体的增速并因此在诱引构件2内形成负压以将室内的空气诱引到诱引构件2内。
如图2和3所示,设置在诱引构件2的左右两侧的两个引风口21处均设置有引风面板23,并且出风口22处设置有出风面板24;其中,引风面板23上设置有多个引风孔5,出风面板24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6。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引风面板23包括第一引风面板231、第二引风面板232和第三引风面板233,并且第一引风面板231、第二引风面板232和第三引风面板233的数量均为两个。参阅图3中的方位,设置在出风面板24的左侧的第一引风面板231、第二引风面板232和第三引风面板233从上到下依次相连,并且设置在出风面板24的右侧的第一引风面板231、第二引风面板232和第三引风面板233也从上到下依次相连,出风面板24设置在两组引风面板之间。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虽然诱引构件2上仅设置有一个出风口和两个引风口;但是,当引风面板23和出风面板24安装到位时,第一引风面板231、第二引风面板232和第三引风面板233对应的下方空间就分别对应一个引风口,即这三个引风口是完全连通的。此时,引风面板23被划分为六部分,并分别对应下方的六个引风口,与第一引风面板231对应的为第一引风口,以此类推;当然,这六个引风口都是相互连通的。引风面板23与诱引构件2之间形成有一个引风腔体,出风面板24与诱引构件2之间形成有一个出风腔体,引风腔体通过气体增速结构3与储气构件1连通,并通过出风口22与出风腔体连通。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引风面板231处设置有第一挡风构件4,第一挡风构件4能够封闭第一引风口,即,使设置在第一引风面板231上的引风孔5不再引风。需要说明的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第一挡风构件的结构;优选地,第一挡风构件4可以设置成类似于百叶窗的结构,将多个折页43分别与第一引风面板231通过铰接轴(图中未示出)铰接,折页43的另一端和连杆42连接,电机41驱动连杆42伸缩时,使折页43绕第一引风面板的铰接轴转动,以实现将第一引风面板231上的引风孔5打开和闭合的目的。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第一挡风构件4将第一引风面板231上的引风孔5闭合的状态示意图;如图5为本实施例的第一挡风构件4将第一引风面板231上的引风孔5打开的状态示意图。
当然,第一挡风构件还可以设置成移动挡板的结构,只要第一挡风构件能够封闭第一引风口即可。同理,在第二引风面板232处设置有第二挡风构件(图中未示出),以及在第三引风面板233处设置有第三挡风构件(图中未示出)。第一挡风构件、第二挡风构件和第三挡风构件均可分别由电机驱动,以实现引风口的开启和关闭,且电机可以由控制器进行控制。第二挡风构件和第三挡风构件可以和前述说明的第一挡风构件的结构相同。
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当诱引出风装置安装到位的情况下,引风面板23和出风面板24均呈竖直方向设置,并且第一引风面板231、第二引风面板232和第三引风面板233沿竖直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即与第一引风面板231相对应的第一引风口、与第二引风面板232相对应的第二引风口和与第三引风面板233相对应的第三引风口依次上下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诱引出风装置的安装方式作任何限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行设定其具体安装方式。此外,上述空调器还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室内温度,控制器能够获取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室内温度,并且控制器还能够控制空调器的运行情况,例如,控制第一挡风构件、第二挡风构件和第三挡风构件的动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设置有自然风道、换热风道与混风区,自然风道将由室内吸入的自然风引入至混风区,换热风道将形成的换热风引入混风区,自然风和换热风在混风区混合形成混合风后排到室内,其中,由室内吸入的自然风的风量可调节;如图1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S100、获取室内温度值;
S200、基于室内温度值和设定温度值对自然风的风量进行调节。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可以适用于空调室内机及用于空调室内机(上述称为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等,可以应用的只要能够将未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的自然风和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形成的换热风混合后排到室内的其他装置均可应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诱引出风装置中,引风口21与气体增速结构3的出风口之间即形成自然风道,气体增速结构3即形成换热风道,自然风和换热风混合后由出风口22排出。
可以通过温度感应器获取室内温度值并可将获取的室内温度值反馈给空调室内机的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室内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可以通过流量控制阀等器件对自然风的风量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通过调节自然风的风量实现了对混合风的温度和速度的调节,可以在空调室内机刚开启时使室内温度快速升高或降低,随后根据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时间,以及室内温度值和设定温度值来对自然风的风量进行调节,以使得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更加舒适。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控制方法还包括:计算室内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基于差值调节自然风的风量状态;其中,风量状态包括零风量、中间风量、最大风量。
示例性地,本实施方式中所指的室内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之间的差值为室内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之差的绝对值,这样一来,可以同时兼顾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的控制。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上述差值分为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分别控制,此时室内温度值减去设定温度值所得的差值对应制冷模式的控制,设定温度值减去室内温度值所得的差值则对应制热模式的控制。当该差值较大时,为了使室内温度实现快速调节,可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零风量;当该差值较小时,为了使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更缓和、舒适,可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最大风量。中间风量作为零风量和最大风量之间的过渡,以使室内温度的高效调节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更缓和、舒适二者的效果取得均衡。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基于差值调节自然风的风量状态包括:若差值大于等于第一温差阈值时,则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零风量;若差值介于第一温差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时,或者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则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中间风量;若差值小于等于第二温差阈值时,或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或空调室内机除霜时,则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最大风量;其中,第一温差阈值大于第二温差阈值。
示例性地,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室内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分别与第一温差阈值和第二温差阈值进行比较,使得当室内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差别较大时,即差值大于等于第一温差阈值时,为了实现对室内温度的快速调节,可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零风量,换热风直接排到室内。
此外,当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一般这时室内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差别也很小,即差值小于等于第二温差阈值时,室内温度值已经很接近设定温度值,可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最大风量,以使得在对室内空气温度进行调节的同时,还可以使空调室内机吹出的风更舒适,避免冷风或热风直吹人体的问题。
当空调室内机进行除霜时,为保证空调室内机对室内空气温度的有效调节,以及空调室内机出风的舒适度,也可以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最大风量。
当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一般已经很大程度上对室内温度进行了调节,这时的室内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的差值也介于第一温差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为了继续保持对室内空气温度的有效调节,同时兼顾出风的舒适度,可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中间风量。其中,中间风量可以设置为最大风量的1/2,或者将中间风量设置成多个值,随着对室内空气调节时间的延长,以及室内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的差值的减小,逐渐的增大自然风的风量。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中间风量包括第一中间风量和第二中间风量,第一中间风量小于第二中间风量;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中间风量包括:先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一中间风量;获取混合风的混风温度值;基于混风温度值判断自然风的风量状态是否需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
示例性地,可以将中间风量设置为第一中间风量和第二中间风量两个等级,且第一中间风量小于第二中间风量。空调室内机在对室内空气温度进行调节时,在满足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中间风量的条件下,先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一中间风量,然后根据对室内空气调节时间的延长,以及室内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的差值的减小,当混风温度值达到一定条件时再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基于混风温度值判断自然风的风量状态是否需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包括:当室内温度值与混风温度值的差值大于等于第三温差阈值时,则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
示例性地,在室内温度值与混风温度值的差值介于第一温差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时(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中间风量的条件),进一步地,如果室内温度值与混风温度值的差值大于等于第三温差阈值,这时混合风与室内空气温度差别较大,造成空调室内机出风的舒适度较差,为了提高空调室内机出风的舒适度,则可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以通过增大混合风中自然风的比例,来提高空调室内机出风的舒适度。其中,室内温度值与混风温度值的差值为二者之差的绝对值。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基于混风温度值判断自然风的风量状态是否需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还包括:当空调室内机制冷,且混风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预设值时,则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
示例性地,当空调室内机制冷时,即室内温度值大于设定温度值时,第一温度预设值可以设定为制冷状态下混合风的舒适度较高的某一温度,如果混风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预设值,可能造成空调室内机出风的舒适度较弱,则可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以增大空调室内机出风的舒适度。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的情况还包括:当空调室内机制热,且混风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预设值时,则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
示例性地,当空调室内机制热时,即室内温度值小于设定温度值时,第二温度预设值可以设定为制热状态下混合风的舒适度较高的某一温度,如果混风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预设值,可能造成空调室内机出风的舒适度较弱,则可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以增大空调室内机出风的舒适度。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空调室内机上设置有与自然风道连通的引风口,引风口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引风口、第二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控制方法还包括: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零风量的方法包括:将第一引风口、第二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均关闭;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最大风量的方法包括:将第一引风口、第二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均开启。
示例性地,以如图3所示的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为例,第一引风面板231、第二引风面板232和第三引风面板233分别对应第一引风口、第二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第一引风面板231处设置有第一挡风构件(图中未示出),第二引风面板232处设置有第二挡风构件(图中未示出),第三引风面板233处设置有第三挡风构件(图中未示出),分别实现第一引风口、第二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的开启和关闭。当诱引出风装置安装到位的情况下,引风面板23和出风面板24均呈竖直方向设置,并且第一引风面板231、第二引风面板232和第三引风面板233沿竖直方向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当将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说明的诱引出风装置时,以及具有上述诱引出风装置的结构的空调室内机时,可以理解的是,从引风口进入自然风时,会使换热风的动能及风速降低;自然风与换热风混合后,会一定程度上减小混合风与室内空气温度的差别,从而使得空调室内机吹出的混合风更舒适。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当空调室内机制冷时,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中间风量的方法包括:当需要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一中间风量时,将第一引风口打开;当需要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时,将第一引风口和第二引风口打开。
示例性地,当空调室内机制冷时,室内的热空气位于室内上部,第一引风口的位置靠上,打开第一引风口,关闭第三引风口,可以更有效的将室内的热空气吸入空调室内机进行制冷,从而改善空调室内机对室内空气温度的调节效果。随着空调室内机的运行,当需要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时,打开第一引风口和第二引风口,同时关闭第三引风口,以进一步地提高空调室内机出风的舒适度。
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当空调室内机制热时,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中间风量的方法包括:当需要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一中间风量时,将第三引风口打开;当需要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时,将第二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打开。
示例性地,当空调室内机制热时,室内的冷空气位于室内下部,第三引风口的位置靠下,打开第三引风口,关闭第一引风口,可以更有效的将室内的冷空气吸入空调室内机进行制热,从而改善空调室内机对室内温度的调节效果。随着空调室内机的运行,当需要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时,打开第三引风口和第二引风口,同时关闭第二引风口,以进一步地提高空调室内机出风的舒适度。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文详细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详细步骤,但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步骤进行组合、拆分及调换顺序,如此修改后的技术方案并没有改变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因此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将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作为程序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室内机设置有自然风道、换热风道与混风区,所述自然风道将由室内吸入的自然风引入至所述混风区,所述换热风道将形成的换热风引入所述混风区,所述自然风和所述换热风在所述混风区混合形成混合风后排到室内,其中,由室内吸入的所述自然风的风量可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室内温度值;
基于所述室内温度值和设定温度值对所述自然风的风量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室内温度值与所述设定温度值之间的差值;
基于所述差值调节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其中,所述风量状态包括零风量、中间风量、最大风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差值调节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包括:
若所述差值大于等于第一温差阈值时,则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零风量;
若所述差值介于所述第一温差阈值和第二温差阈值之间时,或者所述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则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中间风量;
若所述差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差阈值时,或所述空调室内机的运行时间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或所述空调室内机除霜时,则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最大风量;
其中,所述第一温差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差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风量包括第一中间风量和第二中间风量,所述第一中间风量小于所述第二中间风量;所述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中间风量包括:
先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所述第一中间风量;
获取所述混合风的混风温度值;
基于所述混风温度值判断自然风的风量状态是否需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混风温度值判断自然风的风量状态是否需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包括:
当所述室内温度值与所述混风温度值的差值大于等于第三温差阈值时,则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混风温度值判断自然风的风量状态是否需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还包括:
当所述空调室内机制冷,且所述混风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预设值时,则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的情况还包括:
当所述空调室内机制热,且所述混风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预设值时,则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室内机上设置有与所述自然风道连通的引风口,所述引风口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引风口、第二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零风量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引风口、第二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均关闭;
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最大风量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引风口、第二引风口和第三引风口均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室内机制冷时,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中间风量的方法包括:
当需要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一中间风量时,将所述第一引风口打开;
当需要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时,将所述第一引风口和所述第二引风口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室内机制热时,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中间风量的方法包括:
当需要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一中间风量时,将所述第三引风口打开;
当需要将所述自然风的风量状态调节为第二中间风量时,将所述第二引风口和所述第三引风口打开。
CN201911054272.9A 2019-10-31 2019-10-31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7627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4272.9A CN110762734A (zh) 2019-10-31 2019-10-31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PCT/CN2020/094933 WO2021082453A1 (zh) 2019-10-31 2020-06-08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4272.9A CN110762734A (zh) 2019-10-31 2019-10-31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2734A true CN110762734A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35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4272.9A Pending CN110762734A (zh) 2019-10-31 2019-10-31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62734A (zh)
WO (1) WO202108245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2453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14484723A (zh) * 2022-02-11 2022-05-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出风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03143A (ko) * 1998-06-26 2000-01-15 전주범 에어컨의 자연풍 제어방법
CN103196214A (zh) * 2013-04-08 2013-07-10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控制空调室内机的方法及空调室内机
CN108716714A (zh) * 2018-04-24 2018-10-30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混风控制方法
CN109373530A (zh) * 2018-09-30 2019-02-2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345774A (zh) * 2019-08-01 2019-10-18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脱硫脱硝系统中氨气混合器的风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26386A (ja) * 1991-11-01 1993-05-21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3747687B2 (ja) * 1999-05-12 2006-02-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CN100559095C (zh) * 2004-11-05 2009-11-11 王舒娴 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控制机构
CN103185387B (zh) * 2013-03-28 2015-10-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出风温度控制方法
CN105605736B (zh) * 2016-01-06 2019-03-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送风方法
CN108019899B (zh) * 2016-11-02 2020-11-2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引风控制方法
CN210951771U (zh) * 2019-09-27 2020-07-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诱引出风装置
CN110762734A (zh) * 2019-10-31 2020-02-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03143A (ko) * 1998-06-26 2000-01-15 전주범 에어컨의 자연풍 제어방법
CN103196214A (zh) * 2013-04-08 2013-07-10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控制空调室内机的方法及空调室内机
CN108716714A (zh) * 2018-04-24 2018-10-30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混风控制方法
CN109373530A (zh) * 2018-09-30 2019-02-2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345774A (zh) * 2019-08-01 2019-10-18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脱硫脱硝系统中氨气混合器的风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会明,黄旭有主编: "《汽车空调维修技术》", 31 March 2015, pages: 218 - 219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2453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14484723A (zh) * 2022-02-11 2022-05-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出风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82453A1 (zh) 2021-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3805B2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US7987680B2 (en) Air conditioner
US20130048267A1 (en)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5733951B2 (ja) 空気式放射パネル装置
US20190203971A1 (en) Heat exchange-type ventilation device
JP5268668B2 (ja) 空気調和機
KR20090117043A (ko) 공기조화시스템
AU2016330563A1 (en) Air-conditioning device and indoor unit
CN110762734A (zh)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JP2006162173A (ja) 空気調和機
US11493231B2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JP4370461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CN113606667A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JP2006250386A (ja) 換気空調装置
KR100334931B1 (ko) 공조기용실내기의취출각제어방법
JP2020067203A (ja) 室内空調システム
JP7292245B2 (ja) 熱交換型換気装置
US20220186976A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JP2007232264A (ja) 空気調和機
KR20230102807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JPH04217733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6481079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JPH02309150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5335643A (zh) 换气空气调节系统
WO2017056365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