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3641A - 电气线束的柔性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气线束的柔性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3641A
CN110753641A CN201880025034.2A CN201880025034A CN110753641A CN 110753641 A CN110753641 A CN 110753641A CN 201880025034 A CN201880025034 A CN 201880025034A CN 110753641 A CN110753641 A CN 110753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harness assembly
insulator
connection end
electrical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50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3641B (zh
Inventor
凯文·迈克尔·科克利
马尔科姆·布朗
乔斯·华雷斯
杨冬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k Corp filed Critical Cor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753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3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3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3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92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ons to contact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12Low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13Inner panel, e.g. characterised by carrying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4Flexible cables, conductors, or cords, e.g. trailing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65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
    • H01R12/6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 deformable terminals, e.g. crimp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01R43/20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with a panel 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01Thermal arrangements, e.g. for cooling, heating or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8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specially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e.g. using folded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10/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410/115Electric wiring; Electric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54Flat-harness manufa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42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arrangements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conduction
    • H01B7/421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arrangements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conduction for heat dissip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04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general
    • H05K2201/0129Thermoplastic polymer, e.g. auto-adhesive layer; Shaping of thermoplastic polym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37Materials
    • H05K2201/0154Polyimid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2Fillers; Particles; Fibers; Reinforcement materials
    • H05K2201/0203Fillers and particles
    • H05K2201/0206Materials
    • H05K2201/0209Inorganic, non-metallic p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4Assemblies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2201/041Stacked PCBs, i.e. having neither an empty space nor mounted components in betwee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5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PCs]
    • H05K2201/052Branch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009Substrate related
    • H05K2201/09063Holes or slots in insulating substrate not used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89Non-printed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02Details related to mechanical or acoustic processing, e.g. drilling, punching, cutting, using ultrasound
    • H05K2203/0228Cutting, sawing, milling or shear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11Working of insulating substrates or insulating layers
    • H05K3/0044Mechanical working of the substrate, e.g. drilling or punching
    • H05K3/0052Depaneling, i.e. dividing a panel into circuit boards; Working of the edges of circuit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2Secondary treatment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8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6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ly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8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parallel to each 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电气线束组件以及形成这样的线束组件的方法。线束组件包括导体迹线,该导体迹线包括宽度与厚度的比值至少为2的导体引线。该比值提供了较低的厚度轮廓,并增强了从线束到环境的热传递。在一些例子中,导体迹线可以由金属薄片形成。该薄片可用于形成线束的其他部件。导体迹线还包括与导体引线成整体的连接端部。连接端部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可以小于导体迹线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从而允许将连接端部直接机械地和电地连接至线束组件的连接器。可以对连接端部进行折叠、成形、切开重排等,以减小其宽度与厚度的比值,该比值可以接近于1。

Description

电气线束的柔性电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根据35U.S.C.§119(e),本申请要求2018年1月12日提交的题为“电气线束的柔性电路”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616,567(案卷号为CLNKP010P3US)、2017年4月14日提交的题为“电气线束的柔性电路”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485,544号(案卷号:CLNKP010P2US)的权益,出于各种目的将它们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电力和控制信号通常使用成线束捆扎在一起的多根电线传输到车辆或任何其他机械或系统的各个部件。在常规的线束中,每根电线都可以具有圆形的横截面轮廓,并且可以单独地被绝缘套包围。每根电线的横截面尺寸是基于材料和该电线传输的电流来选择的。此外,在要求常规线束中的电线的横截面尺寸更大的电力传输期间,电阻发热和散热是需要关注的问题。结果,线束可能相当庞大、笨重并且制造成本高。但是,汽车、航空航天和其他行业努力寻求更小、更轻且更廉价的部件。
发明内容
提供了电气线束组件以及形成这样的线束组件的方法。线束组件包括导体迹线,该导体迹线包括宽度与厚度的比值至少为2的导体引线。该比值实现了较低的厚度轮廓,并增强了从线束到环境的热传递。在一些例子中,导体迹线可以由金属薄片形成。该金属薄片可用于形成线束的其他部件。导体迹线还包括与导体引线成整体的连接端部。连接端部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可以小于导体迹线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从而允许将连接端部直接机械地和电地连接至线束组件的连接器。可以对连接端部进行折叠、成形、切开重排等,以减小其宽度与厚度的比值,该比值可以接近于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气线束组件包括连接器和第一导体迹线。连接器包括第一接触接口和第一连接部分。第一导体迹线包括第一导体引线和第一连接端部。第一导体迹线的第一导体引线和第一连接端部是整体。第一导体引线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至少为2。第一导体迹线的第一连接端部电耦合至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分包括基部以及一个或多个接片。第一导体迹线的第一连接端部压接在第一连接部分的基部与一个或多个接片之间。除了使用接片进行压接之外或代替使用接片进行压接,第一导体迹线的第一连接端部可以焊接至基部上。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部分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二板与第一板平行并形成腔体。第一连接部分还包括偏压元件,该偏压元件从第一板朝向第二板伸到腔体中。第一导体迹线的第一连接端部伸到腔体中并与偏压元件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体迹线的第一连接端部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小于第一导体引线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第一连接端部可以进行折叠和/或重塑形状。第一连接端部可以切开成多股线,其中多股线捆扎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气线束组件还包括第二导体迹线,该第二导体迹线包括第二导体引线和第二连接端部。第二导体迹线的第二导体引线和第二连接端部可以是整体。第二导体引线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可以至少为0.5。第二导体引线的厚度和第一导体引线的厚度大致相等。第二导体引线与第一导体引线彼此不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体迹线的第二连接端部电耦合至连接器的多个连接部分。连接器可以包括电耦合多个连接部分的一个或多个跳线。第二导体引线可以比第一导体引线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端部是通过折叠第一导体迹线而形成的多层叠置物。第一连接端部是两层叠置物。
还提供了一种车门组件,其包括车门和电气线束组件。车门包括表面。电气线束组件直接与车门的表面对接。电气线束组件附接于车门的表面。电气线束组件可以在电气线束组件的至少50%的面积上与车门的表面共形(conformal)。电气线束组件可沿着电气线束组件与车门的表面之间的界面的至少50%附接于车门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气线束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体、第一导体迹线和第二绝缘体。第一导体迹线设置在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之间。第一绝缘体设置在第一导体迹线和车门的表面之间。可以使用导热的安装粘合剂将第一绝缘体粘附于车门的表面。导热的安装粘合剂可以是导热的压敏粘合剂(PSA)膜。第一绝缘体可以包括从由以下材料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料:聚酰亚胺(P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醋酸乙烯乙酯(EVA)、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氟乙烯(PVF)、聚酰胺(PA)、阻焊剂(soldermask)和聚乙烯醇缩丁醛(PVB)。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这些实施方式和其他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电气连接器组件。
图2A至图2C示出了形成导体迹线的连接端部的示例。
图3A至图3C示出了形成导体迹线的连接端部的另一个示例。
图4A示出了部分组装的电气线束组件的示例,该电气线束组件具有准备折叠并叠置在一起的不同部分。
图4B示出了图4A所示的电气线束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使用设置在连接部分的腔体中的偏压元件耦合至导体迹线的连接器的连接部分的示例。
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导体迹线的俯视示意图。
图7A和图7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图6所示的导体迹线的不同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8A至图8C示出了折叠导体迹线的连接端部的示例。
图9A至图9C示出了对导体迹线的连接端部进行成形的示例。
图10A至图10C示出了将导体迹线的连接端部的各个股线切开并捆扎的示例。
图11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导体迹线在其连接端部折叠并附接端子之前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1B示出了图11A所示的导体迹线的附接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1C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图11A所示的导体迹线在其连接端部折叠之后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1D示出了图11C所示的导体迹线的附接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1E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图11A和11C所示的导体迹线在附接端子之后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2A至图12C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导体迹线在其连接端部折叠之前的不同示例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3A至图13E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导体迹线的在其连接端部折叠之后的附接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4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四个导体迹线在它们的连接端部折叠和重新定位以及附接端子之前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4B示出了图14A所示的四个导体迹线在它们的连接端部折叠和重新定位以及附接端子之后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4C示出了导体迹线的示意性俯视图,该导体迹线位于平面外并且与连接器的位于不同水平的端子形成连接。
图14D和图14E示出了将三个导体迹线连接至端子之前和之后的这三个导体迹线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5A示出了具有部分形成的连接端部的导体迹线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5B示出了图15A的导体迹线现在具有完全形成的连接端部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6A示出了线束组件的示意性俯视图,该线束组件包括绝缘体以及粘附到绝缘体并由绝缘体支撑的多个导体引线。
图16B示出了包括三个绝缘体开口的绝缘体的示意性俯视图,这三个绝缘体开口将绝缘体分成四个绝缘体条带。
图16C示出了图16B所示的绝缘体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绝缘体的一端在平面内相对于另一端转动了90°。
图16E和图16F示出了图16C所示的绝缘体的位于不同位置的绝缘体条带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7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与形成互连电路的方法相对应的过程流程图。
图18A至图18C示出了具有连接器组件的电气线束组件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连接器组件具有和没有将线束组件的不同导体迹线互连的跳线。
图18D示出了图18C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将线束组件的不同导体迹线互连的多个跳线的布置。
图19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车门组件,其包括车门和电气线束组件,电气线束组件由车门机械地支撑并且与车门热耦合。
图19B和图19C示出了与门的表面实质上共形的电气线束组件。
图20示出了电气线束组件的扁平电线与车门之间的各种热传递方面。
图21A和图21B是示出了两导体引线之间的间隙的宽度的示意性俯视图和剖视图。
图22A和图22B是示出了基部子层以及表面子层的两个示例的导体迹线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2C是示出了基部子层和电绝缘涂层的导体迹线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3示出了支撑在同一承载膜上的两个线束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所提出的概念的透彻理解。所提出的概念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或全部的情况下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工艺操作,以免不必要地模糊所描述的概念。尽管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一些概念,但是应当理解,这些实施方式并非旨在是限制性的。
引言
电气线束在诸如车辆、器具、电子设备等各种应用中用于传递电力和/或信号。传统的线束通常利用由通过聚合物外壳绝缘的圆形的导电引线形成的圆形电线(例如,实心的圆形电线或圆形电线的绞合束)。这些圆形电线通常捆扎在一起形成线束。不幸的是,这些束可能难以通过狭窄的空间馈送。此外,圆形电线与周围的扁平结构的热连接差,因此在它们的操作过程期间几乎不进行散热。结果,通常用于这样的线束的电线的规格较大,以避免过度的电阻(焦耳)发热。这种电线的尺寸过大又增加了线束的尺寸、重量和成本,所有这些都是不希望的。
提供了使用扁平导体迹线而不是使用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电线形成的线束。这些导体迹线例如可以由箔片形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线束的所有迹线都可以由相同的箔片形成,从而简化了线束的生产,并且由于箔片的整体性质而实现了迹线之间的牢固的电连接。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形成的迹线可以具有共面的取向,或者更一般地,可以在线束的一些横截面中将迹线设置为一维阵列。扁平的导体迹线及其布置的组合允许形成既薄又有柔性并且能够热耦合至周围结构的线束。线束的厚度可以是导体迹线、一个或两个绝缘体以及一个或多个粘合剂层(如果使用)的厚度的组合。薄的线束,或者特别是薄而柔性的线束可以馈送通过可能不适合于传统的捆扎线束的狭窄空间。
由于导体迹线的总厚度小且取向共面,因此线束至少在垂直于线束平面的方向上可以是非常有柔性的。该柔性可以比由捆扎的电线形成的线束的柔性大得多。这种柔性可以用于使线束适应各种平面和非平面的表面,例如具有许多形貌变化的车门的内表面。例如,电气线束组件可在电气线束组件的至少50%的区域上或者更具体地在至少75%的区域上或者甚至至少90%的区域上与车门的表面共形。
最后,薄的柔性线束的保形性和小厚度实现了线束中的各个导体迹线的充分冷却。结果,与常规线束相比,在所提供的线束中可以使用具有较小横截面积的导体迹线。这种热耦合和小的电线横截面又导致线束的重量更轻、尺寸更小和成本更低。
形成与扁平的导体迹线的连接
在线束中使用扁平的导体迹线的一个挑战是在这样的迹线和其他部件(例如,连接器和其他迹线/电线)之间形成电连接,所述部件可能具有不同的尺寸,或者更具体而言具有较小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例如,用于电线线束的连接器可以使用正方形或圆形的接触接口,或更一般地具有相当的宽度和厚度(例如,宽度与厚度的比值约为1或者在0.5和2之间)。另一方面,提出的柔性电路中的导体迹线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可以至少为约2或至少为约5或甚至至少为约10。这样的导体迹线可以被称为扁平的导体迹线或扁平的电线,以将它们与圆形电线区分开。本文描述了用于形成与扁平的导体迹线的电连接的各种方法。
图1A和图1B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组件90。电连接器组件90可以是下面进一步描述的电气线束组件100的一部分。电连接器组件90包括连接器110和导体迹线140a,导体迹线140a也可以称为第一导体迹线140a,以与同一线束的其他导体迹线(如果存在)区分开。为简便起见,这些图中仅示出一条导体迹线。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该示例和其他示例适用于具有任意数量的导体迹线的线束和连接器组件。
连接器110包括第一接触接口120a和第一连接部分130a。第一接触接口120a可以用于形成由连接器组件90形成的外部连接件,并且可以是销、插座、接片等形式。第一接触接口120a和第一连接部分130a可以由相同的材料(例如,铜、铝等)制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接口120a和第一连接部分130a是整体。例如,第一接触接口120a和第一连接部分130a可以由相同的金属条带形成。
第一导体迹线140a包括第一导体引线150a和第一连接端部160a。第一连接端部160a电耦合至连接器110的第一连接部分130a。具体地,第一连接端部160a和第一连接部分130a可以彼此直接接触并且在连接器110的壳体内重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连接器耦合至不同的导体迹线。替代地,多个连接器可以耦合至相同的导体迹线。此外,单个连接器可以耦合至多根导体迹线。最后,多个连接器可以耦合至多根导体迹线,使得所有这些连接器和迹线都电互连。
第一导体引线150a远离连接器110延伸,例如延伸到另一个连接器,或在连接器组件90内形成其他一些电连接。第一导体引线150a的长度可以是至少约100毫米、至少约500毫米或甚至至少约3000毫米。第一导体引线150a可以使用例如图20中示意性示出并在下面描述的第一绝缘体142和第二绝缘体144而在一侧或两侧绝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体142和第二绝缘体144不延伸到第一连接端部160a,从而允许第一连接端部160a直接与第一连接部分130a对接。替代地,第一绝缘体142和第二绝缘体144中的一个可以与第一连接部分130a重叠,同时仍然露出第一连接端部160a的另一侧并且允许该侧直接与第一连接部分130a对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绝缘体142和第二绝缘体144中的一个绝缘体中的开口进行与第一连接部分130a的电连接。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体142和第二绝缘体144可以与第一连接部分130a重叠。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连接器110或者通过围绕第一连接端部160a的封装剂或密封剂来提供第一连接端部160a的外部绝缘。
如图1A和图1B所示,第一导体引线150a和第一连接端部160a都具有相同的厚度(例如,由相同的金属片形成)。第一连接端部160a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可以至少为0.5,或者更具体而言至少为约2或甚至至少为约5或甚至至少为约10。第一导体引线150a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10的第一连接部分130a包括基部132以及一个或多个接片134。具体而言,图1B示出了从基部132延伸的四个接片134(基部132每侧两个)。但是,可以使用任意数量的接片。第一导体迹线140a的第一连接端部160a压接在基部132和接片134之间。该压接提供连接部分130a和第一连接端部160a之间的电连接和机械耦合。机械耦合有助于确保在电气线束组件100的操作过程中保持电耦合。例如,第一连接部分130a和第一连接端部160a之间的连接可能经受机械应力、材料的蠕变(例如,当一种或两种材料包括铝时)等。此外,机械耦合可用于通过连接器110支撑第一导体迹线140a的第一连接端部160a。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体迹线140a的第一连接端部160a也被焊接或另外以其他方式连接至基部132,例如,如在图1A和图1B中的位置133处示意性所示。这种连接可以使用各种方式来进行,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电阻焊接、铜焊或软焊。这种连接有助于在第一连接端部160a和对接的基部132之间形成低电阻的稳定的电接触,并且可以被称为主要电连接,以区别于通过连接器110和第一导体迹线140a之间的直接接口所提供的电连接。这种主要电连接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端部160a和对接的基部132的材料的混合,并且在每个位置133处形成局部的整体结构。因此,如果稍后发生第一连接端部160a和对接的基部132的表面氧化或其他表面条件的变化,则这些变化将不会影响第一连接端部160a与对接的基部132之间的主要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在每个导体迹线140不够厚而不能形成这种连接的情况下,可以将多个导体迹线140叠置在一起,并且该叠置物耦合至连接器110的连接部分130。参照图2A至图2B,对第一导体迹线140a和第二导体迹线140b进行折叠以形成叠置物151。然后如图2C所示,将连接器110耦合至叠置物151。图3A至图3C示出了不同的折叠图案,其也产生第一导体迹线140a和第二导体迹线140b。尽管这些示例(在图2A至图3C中)示出了两条导体迹线的叠置形式,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通过折叠或其他方式将任意数量的导体迹线叠置在一起。此外,图2A至图2B及图3A至图3C示出了远离连接器110而接合在一起的第一导体迹线140a和第二导体迹线140b。替代地,第一导体迹线140a和第二导体迹线140b可以远离连接器110而完全分离并且仅在连接器110处形成电连接。此外,在一些例子中,第一导体迹线140a和第二导体迹线140b可以保持彼此电绝缘并且可以耦合至连接器的不同排或完全不同的连接器,这在下面参照图14A至图14C进一步描述。
图4A示出了电气线束组件100的示例,该电气线束组件00仅部分被组装,并且没有附接至其导体迹线的连接器。电气线束组件100包括用于连接器的附接的不同部分101a-101d。在该附接之前,这些不同部分101a-101d的各种组合可以通过与以上参照图2A至图2B以及图3A至图3C描述的方式类似的方式叠置在一起。例如,部分101a可以与部分101b叠置,使得部分101a的多根导体迹线140a-140c(在图4B中示出)与部分101b的对应的导体迹线重叠。通过类似的方式,部分101c准备好与部分101d叠置,使得它们对应的导体迹线重叠。例如,部分10la和101b可以朝向彼此折叠,并插入单个连接器中,该单个连接器能够接收两排或更多排导体迹线并与它们进行连接。在后一示例中,为了防止部分101a的导体迹线在连接器附近意外地接触部分101b,可以在两个部分101a和101b之间放置绝缘层。替代地,部分101a-10ld或类似部分可以折叠成使得绝缘层(也可以称为基部层)叠置在导体迹线的每个折叠端上。换言之,即使将导体迹线叠置起来,它们也保持电绝缘。
参照图5,其示出了电连接器组件90的一个示例,连接器110的第一连接部分130a包括第一板135和第二板137,第二板137和第一板135平行并形成腔体136。第一连接部分130a还包括偏压元件138,其从第一板135朝第二板137伸入腔体136中。第一导体迹线140a的第一连接端部160a伸入腔体136中并与偏压元件138接触。即使第一连接端部160a开始改变其形状(例如,蠕变),偏压元件138也保持与第一连接端部160a接触。偏压元件138可以是弹簧,或者更具体地是一组弹簧,例如板簧。替代地,连接器110整体上可以是弹簧加载的或可以形成为使得当第一连接端部160a插入到连接器110中时,连接器110压靠在第一连接端部160a上。
参照图6和图7A至图7B,第一导体迹线140a的第一连接端部160a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可以与第一导体引线150a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不同。例如,第一导体引线150a可以是箔条带,而第一连接端部160a可以构图或形成为其他某种形状(例如,由同一箔条带)。不同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允许第一连接端部160a形成与连接器的牢固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并且同时允许第一导体引线150a保持远离连接器的低厚度轮廓。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第一连接端部160a和第一导体引线150a的不同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例如,可以对第一连接端部160a进行折叠,例如,如图8A至图8C所示。在另一个示例中,可以对第一连接端部160a重塑形状,例如,如图9A至图9C所示。在又一个示例中,可以将第一连接端部160a切开成多股线,该些多股线被捆扎在一起,例如,如图10A至图10C中示意性所示。这样,第一连接端部160a可以作为箔条带160a”开始,箔条带160a”在形成第一连接端部160a之前经过中间成形阶段160a’。
折叠示例
图11A是在折叠连接端部160和将端子111(未被示出)附接至连接端部160之前的导体迹线140的示意性俯视图,导体迹线140包括导体引线150和连接端部160。端子111可以是上述连接器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整个连接器。在该示例中,连接端部160包括附接部分162、折叠部分164和过渡部分166,使得过渡部分166位于导体引线150和折叠部分164之间,而折叠部分164位于附接部分162和过渡部分166之间。折叠部分164和过渡部分166是可选的。在一些示例中,导体引线150与附接部分162直接对接。替代地,折叠部分164和过渡部分166中的一个位于导体引线150和附接部分162之间。
附接部分162包括多根股线161,多根股线161可以通过切开金属片而形成。图11B示出了附接部分162在其折叠之前的示意性剖视图。在这个阶段,股线161可以是共面的。
总体上,导体引线150和连接端部160可以是整体(例如,由相同的金属片形成)。连接端部160的所有部件可以是附接部分162、折叠部分164和过渡部分166(在该示例中),连接端部160的所有部件也是整体。可以使用各种加工技术来形成这些部分中的每一个,例如切开、模切、激光切割、喷水切割或冲压。
至少附接部分162的横截面形状以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的折叠部分164和过渡部分166的横截面形状在连接端部160的折叠期间发生改变,例如,如图11C和图11D所示。具体地,在折叠之前,对附接部分162进行重塑形状成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小于附接部分162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的捆束。更具体而言,股线161从它们的原始共面形状重排成新的布置。应该注意的是,当连接端部160被折叠时,导体引线150实质上保持相同。一旦连接端部160被折叠,端子111就可以被附接(例如,压接)至附接部分162,例如,如图11E中示意性所示。其他各种附接技术(例如,焊接、软焊)也在该范围内。
附接部分162直接与端子111对接并重叠,例如,如图11E中示意性所示。例如,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在折叠之前,附接部分162包括由狭缝和/或间隙分开的多根股线161。出于本公开的目的,狭缝被定义为两条相邻股线之间的具有零宽度或最小宽度但允许这些股线相对于彼此移出平面的间隔。间隙具有可测量的宽度,通常在形成线束161时通过去除材料来形成。图11A和图11B示出了形成附接部分162的六根股线161。然而,任何数量的股线161都在该范围内(两条、三条、四条、十条、二十条等)。在该示例中,所有股线161都具有相同的宽度(WS),并且任何一对相邻的股线161之间的间隙具有相同的宽度(WT),并且由相同的间隙分开。然而,如下面参照图13A至图13D进一步所述,线股161可具有不同的宽度和/或间隙。可以使用宽度和/或间隙的各种组合来确保捆束中的填充更紧密。附接部分162的总宽度(WT)是股线的所有宽度和间隙(如果存在这样的间隙)的所有宽度的组合。可以选择WS和WT,使得附接部分162中的导体材料的总横截面面积大于导体引线150的横截面面积,例如,以解释绞合的电线形状相对于扁平的导体的总体较差的散热。
当存在折叠部分164时,其延伸到端子111,但不与端子111重叠。折叠部分164还可包括股线161或其一部分。然而,当导体迹线140被折叠时,股线161的在折叠部分164和附接部分162中的部分的布置不同。具体地,股线161的在折叠部分164中的部分可能被扭曲和/或折叠以提供到股线的在附接部分162中的布置的过渡。股线161的在附接部分162中的部分可以彼此实质上平行(例如,沿着在X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对齐)。附接部分162中的这种平行布置允许在不制动股线161的情况下对附接部分162施加大的压接力,这又保持了股线161的机械完整性和连续性。此外,这种平行布置允许形成具有均匀的横截面(沿中心轴线)的捆束,这又提供了与端子111的最大对接面积。换言之,在附接部分162中避免了与扭曲和折叠相关联的凸起和其他突起。
过渡部分166可以有或者没有各个股线、间隙或狭缝。过渡部分166可以位于导体引线150和折叠部分164之间,并用于从导体引线150的较小宽度(WL)过渡到折叠部分164的较大宽度(WT)。过渡部分166有效地实现了保护股线161的根端免受应力。也可以使过渡部分166部分折叠。但是,折叠程度可以小于折叠部分164的程度。
图12A和图12B示出了具有不同长度的股线161的导体迹线140的两个示例。如上所述,股线161从它们的初始共面布置(例如,如图12A和图12B以及图11A和图11B所示)折叠成不同的(捆扎)形状(例如,图11C和图11D所示)。该折叠用于容纳端子111,端子111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通常比处于初始未被折叠状态的股线161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小。折叠过程涉及使股线161更靠近导体迹线140的中心轴线141。然而,一些股线161比较远离中心轴线141,需要比更靠近中心轴线14的股线161折叠得更多。为了适应折叠距离的这种差异,比较远离中心轴线141的股线161可以比更接近中心轴线141的股线161长。该长度差异可以通过例如图12A所示的股线161的不同曲率来提供。在该示例中,股线161在中心轴线141上的投影可以实质上相同。此外,股线161的自由端部可以实质上共面。出于本公开的目的,术语“实质上共面”定义为与共同平面的偏差小于5毫米或甚至小于2毫米。应该注意的是,股线161的自由端部在折叠期间和折叠之后可以保持实质上共面。
图12B示出了另一个示例,其中所有股线在它们的初始的扁平/折叠前的形状均是笔直的和/或实质上平行于中心轴线141。出于本公开的目的,术语“实质上平行”被定义为角度差小于10°或甚至小于5°。在该示例中,股线161的自由端部在折叠之前不共面。然而,在折叠之后,股线161的自由端部可以实质上共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股线161的自由端部在折叠后实质上不共面时,可以对这些自由端部进行修整,以确保新形成的端部(即,修整后的端部)实质上共面。然而,可以使用上述导体迹线140的各种特征来在导体迹线140的折叠之后无需修整就形成股线161的实质上共面的自由端部。替代地,修整操作可以与上面参照图12A和图12B所述的一个或两个特征结合使用。
图12C示出了导体迹线140的示例,其中股线161之间的间隙163以应力释放特征165终止。应力释放特征165可以没有尖锐的拐角(例如,曲率半径小于1毫米的拐角)。例如,应力释放特征165可以具有圆形轮廓,并且可以具有至少2毫米或甚至至少5毫米的最小半径。消除尖锐的拐角可以减小导体迹线140折叠时和折叠后的应力集中点。例如,股线161可以在导体引线150保持扁平的同时围绕中心轴线141弯曲、扭曲和/或折叠。
图13A至图13D示出了附接部分162中由股线161形成的捆束的不同示例。股线161具体形成并折叠以填充横截面轮廓167,该横截面轮廓在该示例中具有圆形轮廓。应当注意,在一些示例中,股线161由相同的金属片形成,因此具有相同的厚度。股线161的宽度以及因此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可以相同或不同。控制股线161的数量、每个股线161的宽度以及每个股线161的折叠取向可用于实现不同的填充率,例如,该填充率可高于作为对照的图13E所示的圆形电线161’的情况的填充率。出于本公开的目的,填充率定义为股线161的所有横截面面积的总和除以横截面轮廓167的面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填充率是至少约80%或甚至至少约90%。
图13A示出了由股线161形成的捆束的示例,股线161均具有相同的长方形横截面轮廓。此外,这些长方形横截面轮廓的取向是相同的(例如,所有长边彼此平行)。图13B示出了由均具有相同正方形横截面轮廓的股线161形成的捆束的示例。
图13C示出了由具有长方形横截面轮廓的股线161和具有正方形横截面轮廓的股线161形成的捆束的示例。尽管在该示例中仅示出了两种类型的轮廓,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同一捆束中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不同横截面轮廓。例如,形成同一捆束的所有股线161可具有不同的宽度。图13D示出了由均具有相同的长方形横截面轮廓的股线161形成的捆束的另一个示例。但是,与图13A所示的例子不同,这些长方形横截面轮廓的取向不同。例如,一些股线161相对于其他股线转动90°。股线161的任何旋转度都在该范围内。
图14A和图14B示出了在将四个导体迹线140连接至端子111之前和之后的这四个导体迹线140。上面参照图11A至图11E描述了连接端部160的折叠以及端子111到这些连接端部160的压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端子111在连接器内的最终位置所确定的端子111的位置可以与各个连接端部160的中心轴线141的位置不同。参照图14A和图14B,各个连接端部160的中心轴线141间隔得比端子111大。该较大的间隔可能是由于连接端部160由相同的金属片形成,而端子111可能必须定位于相同的紧凑的连接器中。为了适应这种差异,可以折叠导体引线150,以将其连接端部160与相应的端子111对齐。
如图14B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体引线150的折叠可导致一个或多个导体引线重叠。然而,远离连接端部160而总体绝缘(例如,覆盖在绝缘壳中或定位在绝缘层之间)的导体迹线140可以在其导体引线150重叠时保持电绝缘。例如,导体引线150可在重叠位置处绝缘(例如,一个或多个绝缘体层可定位在两个重叠导体引线150之间)。此外,如图14C所示,导体迹线140可以位于平面外(在Z方向上)并且与连接器110的处于不同水平(在Z方向上铺开)的不同端子形成连接。例如,第一导体迹线140a在第二导体迹线140b、第三导体迹线140c和第四导体迹线140d上方延伸,并且与连接器110的不同(较高)水平形成连接。此外,图14C示出了导体迹线140在其他方向上(在Y方向上)交叉的能力。在该示例中,第一导体迹线140a(在Y方向上)在第二导体迹线140b和第三导体迹线140c上交叉,并且大致在第四导体迹线140d上方形成连接。就将信号从车辆或任何其他类型的设备中的一个模块发送到另一个模块而言,该特征可提供额外的自由度。
图14D和图14E示出了在将三个导体迹线140a-140c连接至端子111a-11lc之前和之后的这三个导体迹线140a-140c。在将这些导体迹线140a-140c连接至端子111a-111c之前,导体迹线140a-140c可以在可弯曲的平面(例如,由绝缘体142或临时衬里限定)内延伸。当存在另外的绝缘体(例如,第二绝缘体144)时,绝缘体142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绝缘体142。然而,第一连接端部160a和第三连接端部160c之间的间隔(在X-Z截面内)可能不足以容纳连接端部160b。结果,如图14D所示,连接端部160b以预折叠的状态形成并且定位于第一导体引线150a和第三导体引线150c之间。当第一连接端部160a和第三连接端部160c连接至它们各自的端子111a和111c时,在这些连接端部160a和160c之间存在更多的可用空间,现在至少在折叠状态下可以容纳连接端部160b,如图14E所示。
图15A示出了具有部分形成的连接端部160的导体迹线140。在该示例中,股线161没有自由端部。该特征简化了连接端部160的处理、特别是将导体迹线140从一个支撑衬底转移到另一支撑衬底、折叠连接端部160和/或执行其他操作。在该阶段,股线161由桥接部169支撑。可以在折叠连接端部160之前或之后去除桥接部169
图15B示出了混合的导体迹线140的示例,混合的导体迹线140包括一个导体引线150和两个连接端部160a和160b。例如,一个连接端部160a可以用于电力传输(并被评定用于较大的电流),而另一个连接端部160b可以用于信号(并被评定用于较小的电流)。针对这些额定电流选择每个连接端部的尺寸,以容纳对应的连接器端子。
图16A示出了电气线束组件100,其包括绝缘体142和粘附至绝缘体142并由其支撑的多个导体引线150a-150c。绝缘体142包括允许操纵绝缘体142和对应的导体引线150a-150c的不同的绝缘体开口143a-143c。例如,绝缘体开口143c延伸到绝缘体142的一个边缘,并限定可以彼此独立地操纵的第一线束部分103a和第二线束部分103b。绝缘体开口143a和143b不延伸到边缘,但用于向第一线束部分103a提供额外的柔性,现在将参照图16B至16F说明这一点。
图16B示出了包括三个绝缘体开口143a-143c的绝缘体142,所述绝缘体开口将绝缘体分成四个绝缘体条带145a-145d。当绝缘体142是线束的一部分时,每个条带可以支撑单独的导体迹线(未被示出)。应当注意的是,当利用绝缘体142执行图16C所示的操纵时,绝缘体142是线束的一部分。
图16C示出了绝缘体142的一端在X-Y平面内相对于另一端转动90°。绝缘体开口143a-143c允许绝缘体142转动和弯曲,而各个绝缘体条带145a-145d没有明显的平面外扭曲。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由于绝缘体142的扁平轮廓(Z方向上的厚度较小)以及形成绝缘体142的材料的相对较低的面内柔性,因此如果没有绝缘体开口,这样的弯曲将是有困难的。增加绝缘体开口143a-143c允许四个绝缘体条带145a-145d中的每一个的不同路径,从而增加了柔性并减少了平面外扭曲。此外,选择每个绝缘体开口的特定宽度和长度实现每个绝缘体条带的特定的路径和取向。图16E和图16F表示在绝缘体142的不同位置处的绝缘体条带145a-145d的横截面。如这些图所示,可以使绝缘体条带145a-145d一起更靠近,并且在弯曲部的某个点(B-B)处围绕它们各自的中心轴线旋转90°。为了实现这种类型的取向,每个绝缘体开口的长度可以不同或者交错,例如,如图16B所示。
加工示例
图17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对应于形成电气线束或其各部分的方法1700的过程流程图。上面描述了电气线束的各种示例。方法1700可以从步骤1710期间将导体层压到支撑衬底开始。导体可以是金属片(例如金属箔)。导体的一些示例在下面参照图22A至图22C进行描述。
方法1700可以继续在步骤1720期间对导体进行构图。在该步骤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导体迹线。如上所述,导体迹线可以包括导体引线和第一连接端部。上面描述了在进一步处理之前的导体迹线及它们的布置的各种示例。对导体进行构图可涉及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冲孔、平板模切割(flat bed die cutting)、匹配金属模切、凸/凹模切、旋转模切、激光切割、激光烧蚀、喷水切割、机械加工或蚀刻。
方法1700可以继续在可选步骤1730期间对导体的附接部分进行成形。例如,如上面参照图8A至图10C所述,可以将各个股线折叠或以其他方式重排成宽度与厚度的比值比该步骤之前的小的形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完成步骤1730之后,附接部分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匹配端子的比值。此外,步骤1730可涉及上面参照图2A至图4B描述的不同导体迹线的叠置。
方法1700可以继续在步骤1740期间将连接器附接至附接部分。例如,如上面参照图1A至图1B所述,可以将连接器压接和/或焊接到端子上。在另一个示例中,如上面参照图5所述,可以在连接器端子和附接部分之间形成机械偏压的附接。
在一些示例中,步骤1740还包括将一个或多个端子附接至连接器的壳体的可选步骤1745。例如,端子可以插入塑料壳体中。在图14C中示出了在步骤1745期间形成的组件的示例。
方法1700可以继续在步骤1750期间将绝缘体附接至经过构图的导体。在一些示例中,在步骤1740之后执行步骤1750。替代地,在步骤1740之前执行步骤1750。在步骤1750期间附接的绝缘体可以是电气线束的永久部件。绝缘体的绝缘体材料的一些示例包括从由以下材料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料:聚酰亚胺(P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醋酸乙烯乙酯(EVA)、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氟乙烯(PVF)、聚酰胺(PA)、阻焊剂和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替代地,绝缘体可以包括粘合剂,诸如压敏粘合剂、热塑性粘合剂或热固性粘合剂。
方法1700可以继续在可选步骤1760期间展开导体迹线。上面参照图14A至图14B和图14D至图14E描述了该步骤的各个方面。可以在添加端子之前或之后执行导体迹线的展开。
方法1700可以继续在可选步骤1770期间将线束附接于承载装置(例如,散热器)。例如,承载装置可以是车门,这将在下面参照图19A至图19C进行描述。
跳线示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气线束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导体迹线140b,第二导体迹线140b又包括第二导体引线50b和第二连接端部160b。该示例在图18A中示意性示出。第二导体迹线140b的厚度和第一导体迹线140a的厚度可以大致相等(例如,在10%之内或甚至在5%之内,或者甚至相同)。例如,第一导体迹线140a和第二导体迹线140b可以由相同的箔片形成。此外,第一导体引线150a和第二导体引线150b由相同的材料形成。第二导体迹线140b和第一导体迹线140a可以彼此不接触。例如,第二导体迹线140b和第一导体迹线140a可以通过间隙分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体迹线140b的第二连接端部160b电耦合至连接器110的多个连接部分。例如,图18B示出了第二连接端部160b电耦合至连接器110的五个连接部分130b-130f。这样,与对应的接触接口120b-120f中的任何一个进行电连接将会导致与第二连接端部160b的电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连接部分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跳线170互连,例如,如图18B至图18D示意性所示。跳线170允许在连接器110内实现电流平衡,使得可以在第二连接端部160b的横截面上保持相对恒定的电流密度,从而允许将较薄的材料用于第二连接端部160b和第二导体迹线140b。
第二导体迹线140b可以具有比第一导体迹线140a更大的载流能力。更具体而言,第二导体迹线140b可以比第一导体迹线140a宽,例如,如图18B所示。为了适应迹线宽度的这种变化,连接部分130a-130f可以包括自上而下的压接连接器,例如零插入力(ZIF)连接器。类似地,连接器110可以被设计成容纳直径不等的电线180a、180b,如图18B至18C所示。因此,连接器110可以将宽度不等的导体迹线140a、140b互连至直径不等的电线180a、180b,而在任一个元件中的电流拥挤和/或焦耳热效应最小。
采用扁平线束的车门
图19A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包括车门210和电气线束组件100的车门组件200。电气线束组件100可以附接至车门210并由其机械地支撑。例如,可以将扁平的电气线束组件100粘附到车门210上。此外,在该示例中,电气线束组件100可以与车门210热连通。更具体而言,扁平的电气线束组件100的每个导体引线150(在图19A中隐藏在绝缘体下方)可以与车门210热连通。该热连通被用于从导体引线150散热,同时使电流流过导体引线150。更具体而言,该热连通允许使用横截面面积比传统线束的横截面面积小(例如,小30-90%)的导体引线150,传统线束利用具有与车门或车辆的其他部件的最小热连通的圆形电线。当导体引线150在通过电流时变热时,车门210为从导体引线150的散热提供了较大的热质。
电气线束组件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器(例如,图19A所示的连接器110a-110c),以用于连接至车门组件200的电气设备220和车门组件200的外部。电气设备220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扬声器、灯、门锁、窗户调节器、电动视镜等。上面描述了电气线束组件100的导体引线150与连接器110a-110c之间的连接。尽管上面的描述显示了电气线束组件100是车门组件200的一部分,但是电气线束组件100也可以用于其他应用,例如,其中可以使用散热器并且散热器可以热耦合至电气线束组件100的应用。例如,电气线束组件100可以用于各种器具(例如,冰箱、洗衣机/烘干机、加热设备、通风设备和空调)。
导体引线150的横截面面积的减小对应于导体引线150的重量的减小。例如,许多现代汽车使用1,000-4,000米、总重高达50公斤、甚至高达100公斤的电缆。重量的任何减少都有助于节省燃油,减少汽车的处理并节省成本。
此外,电气线束组件100的较小横截面面积和扁平轮廓的组合使电气线束组件100的厚度显著减小。具体地,减少了电气线束组件100对车门组件200的厚度的贡献。这样,与传统的圆形电线捆扎的线束相比,通过本文所述的电气线束组件100可以使车门组件200更薄。
例如,比较圆形电线和扁平的但与圆形电线的横截面面积相同而厚度与宽度的比值为1:10的导体引线150,厚度减小约62%;即,导体引线150的厚度约为圆形电线的厚度的38%。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导体引线150到环境的改善的散热,与导体引线150相比,可以进一步减小导体引线150的横截面面积。横截面面积的减小进一步减小了导体引线150的厚度。整体厚度的减小使汽车或任何其他车辆或机器的内部空间增加。在一些示例中,这种厚度减小允许将导体引线150通过较小的间隙馈送,该较小的间隙可能不适于馈送评定用于相同电流的圆形电线。
如上所述,电气线束组件100可以附接至车门210的表面212。此外,电气线束组件100可遵循表面212的轮廓。换言之,电气线束组件100可以是实质上保形的表面212,例如,如图19A和图19B中示意性所示。更具体而言,电气线束组件100可以在电气线束组件100的至少50%的区域上或者在至少75%的区域上或者甚至在至少50%的区域上与表面212共形。这种保形性确保了电气线束组件100的所有部分都与车门210热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门210的表面212可具有凹口214以容纳电气线束组件100,例如,如图19C中示意性所示。凹口214的深度可以与电气线束组件100的厚度实质上相同,使得电气线束组件100的顶表面104和围绕凹口214的表面212的一部分实质上共面。替代地,凹口可以更浅并且电气线束组件100的一部分可以突出到表面212的围绕凹口214的部分上方。
电气线束组件100可以包括第一绝缘体142和第二绝缘体144,使得导体引线150定位于第一绝缘体142和第二绝缘体144之间。图20是设置在车门210上的第一绝缘体142、导体引线150和第二绝缘体144的示意图。第一绝缘体142可包括将电气线束组件100粘附到车门210上的粘合剂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体142是导热的安装粘合剂,或者包括导热的安装粘合剂。该粘合剂可以具有至少约0.2W/mK(例如,约0.7W/mK)或甚至至少约1.0W/mK的热导率。例如,可以在填充有无机颗粒的介电膜中或导热的PSA膜中获得这种水平的热导率。
第一绝缘体142的其他例子包括但不限于:聚酰亚胺(P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醋酸乙烯乙酯(EVA)、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氟乙烯(PVF)、聚酰胺(PA)、阻焊剂和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可以选择第一绝缘体142的组分和厚度以使通过第一绝缘体142的散热最大化,防止对周围环境的介电击穿,充当对空气和湿气的足够的机械屏障以及使导体引线120的特征的扭曲最小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选择第一绝缘体142的厚度和组成(及其对应的粘合剂层,如果存在的话)以使由柔性电路传输的高频信号的吸收和反射损耗最小化,并提供与对接的电气部件的匹配阻抗。
第一绝缘体142的厚度可以在1微米至500微米之间,或者更具体地在10微米至125微米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体142在面对车门210的一侧上包括粘合剂层。粘合剂层的一些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聚烯烃粘合剂、聚酯粘合剂、聚酰亚胺粘合剂、丙烯酸类、环氧树脂、交联粘合剂、PSA和/或热塑性粘合剂。任选地,粘合剂层可以填充有导热的电绝缘的颗粒(例如,氧化铝),以促进通过粘合剂材料的热传递。
第二绝缘体144的材料组成可以与第一绝缘体142的材料组成相同或不同。例如,第一绝缘体142可以由比第二绝缘体144的材料更导热的材料制成。同时,第二绝缘体144可以由具有比第一绝缘体142更好的机械性能的材料制成,以在将线束施加到车门210时从外部保护导体引线150免受损坏和/或在将线束施加到车门210之前支撑电气线束组件100的导体引线150和其他部件。
第二绝缘体144的厚度可以与第一绝缘体142的厚度相同或不同。例如,一个绝缘体(例如,第二绝缘体144)可以用作主要结构支撑件,并且可以比另一个绝缘体更厚或由比另一个绝缘体在机械上更坚固的材料制成。同时,第一绝缘体142可以更薄以确保导体引线150和车门210之间的热传递。
第一绝缘体142和第二绝缘体144可以是没有任何开口的连续片。第一绝缘体142和第二绝缘体144可以延伸导体引线150的整个长度,同时允许连接端部160延伸超过第一绝缘体142和第二绝缘体144。替代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体144可以在连接端部160下方延伸并对连接端部160提供支撑,而第一绝缘体142可以使连接端部160露出,从而允许接近连接端部160的第一表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体142和第二绝缘体144可以密封在连接器110的绝缘外壳上。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并且除非另有说明,术语“绝缘体”是指电导率小于10S/cm的结构。术语“导体”是指电导率至少为约10,000S/cm的结构。术语“热导体”是指热导率至少为约0.2W/mK的结构。热导率小于0.1W/mK的结构可以称为“隔热体”。应该注意的是,热导体也可以是电导体,但并非必须如此。例如,诸如金刚石和氮化铝的一类电绝缘材料是良好的热导体。这些材料可以用作例如表面涂层。
电导体通常是导热的。术语“电热导体”是指电导率大于10,000S/cm且热导率大于10W/mK的结构。术语“电隔离”可以指的是两个电导体之间缺乏直接的或通过一个或多个其他电导体的物理连接。
参照图21A和图21B,第一导体引线150a和第二导体引线150b之间的间隙152的宽度可以在大约100微米至3毫米之间,或者更具体地在大约250微米至1毫米之间。由间隙152的宽度除以导体厚度(这是间隙52的有效深度)所定义的间隙152的纵横比可以小于约10,或者更具体地小于约5,或者甚至小于约2。间隙152可以是空的,或者填充有粘合剂。
第一绝缘体142以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绝缘体144保持第一导体引线150a和第二导体引线150b相对于彼此的取向。该特征可以用于保持第一导体引线150a与第二导体引线150b电绝缘。
电热导体的子层的示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22A所示,导体迹线140包括基部子层1002和表面子层1006。表面子层1006可以具有与基部子层1002不同的组成。第一绝缘体142或第二绝缘体144可以层压在表面子层1006上。更具体地,表面子层1006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直接与第一绝缘体142或第二绝缘体144(或用于将第一绝缘体142或第二绝缘体144附接至导体迹线140的粘合剂)对接。在这些示例中,表面子层1006设置在基部子层1002与第一绝缘体142或第二绝缘体144之间。可以具体选择表面子层1006以改善第一绝缘体142或第二绝缘体144对导体迹线140的粘附性,和/或用于如下所述的其他目的。
基部子层1002可以包括从由铝、钛、镍、铜、钢以及包括这些金属的合金组成的组中选择的金属。可以选择基部子层1002的材料以实现整个导体迹线140的期望的电导率和热导率,同时保持最小的成本。
表面子层1006可以包含从由锡、铅、锌、镍、银、钯、铂、金、铟、钨、钼、铬、铜、其合金、有机可焊性防腐剂(OSP)或其他导电材料组成的组中选择的金属。可以选择表面子层1006的材料以保护基部子层1002免于氧化,在形成与设备的电接触和/或热接触时提高表面电导率,改善对导体迹线140的粘附性,和/或用于其他目的。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表面子层1006的顶部上添加OSP涂层可以帮助防止表面子层1006本身随时间的氧化。
例如,铝可以用于基部子层1002。尽管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但当暴露于空气中时它会形成表面氧化物。氧化铝的导电性差,并且在导体迹线140和例如连接器110的连接部分130之间的界面处可能是不希望的。另外,在缺乏合适的表面子层的情况下,在铝的表面氧化物与许多粘合剂层之间实现良好的均匀的粘合可能是具有挑战性的。因此,在形成氧化铝之前用锡、铅、锌、镍、银、钯、铂、金、铟、钨、钼、铬或铜中的一种涂覆铝可减轻该问题,并允许将铝用作基部子层1002,而不损害电气线束组件100的导体迹线140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导电性或粘附性。
表面子层1006的厚度可以在约0.01微米至10微米之间,或者更具体地在约0.1微米至1微米之间。为了比较,基部子层1002的厚度可以在大约10微米至1000微米之间,或者更具体地在大约100微米至500微米之间。这样,基部子层1002可以按体积计为导体迹线140的至少约90%,或者更具体地为至少约95%或甚至为至少约99%。
尽管一部分表面子层1006可以层压到绝缘体上,但是表面子层1006的一部分可以保持暴露。该部分可用于形成导体迹线140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电接触和/或热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体迹线140还包括设置在基部子层1002与表面子层1006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子层1004。中间子层1004具有与基部子层1002和表面子层1006不同的组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中间子层1004可以帮助防止基部子层1002和表面子层1006之间的金属间形成。例如,中间子层1004可以包括从由铬、钛、镍、钒、锌和铜组成的组中选择的金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体迹线140可以包括轧制的金属箔。相比于与电沉积的箔和/或电镀金属相关联的垂直晶粒结构,轧制的金属箔的水平伸长的晶粒结构可以帮助对抗周期性负载条件下的导体迹线140中的裂纹扩展。这可以帮助延长电气线束组件100的疲劳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体迹线140包括电绝缘涂层1008,该电绝缘涂层1008形成导体迹线140的与器件侧表面1007相对的表面1009,例如,如图22C所示。该表面1009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电气线束组件100中保持暴露,并且可以用于从电气线束组件100去除热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整个表面1009在电气线束组件100中保持暴露。可以选择绝缘涂层1008以获得相对较高的热导率和相对较高的电阻率,并且可以包括从由二氧化硅、氮化硅、阳极氧化铝、氧化铝、氮化硼、氮化铝、金刚石和碳化硅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料。替代地,绝缘涂层可以包括复合材料,例如负载有导热的、电绝缘的无机颗粒的聚合物基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体迹线140是可焊接的。当导体迹线140包括铝时,可以将铝定位为基部子层1002,而表面子层1006可以由熔化温度高于焊料的熔化温度的材料制成。否则,如果表面子层1006在电路粘接期间熔化,则氧气可能会穿透表面子层1006并氧化基部子层1002中的铝。这继而可能降低两个子层的界面处的电导率,并可能导致失去机械粘附性。因此,对于在150-300℃的温度范围内施加的许多焊料,表面子层1006可以由锌、银、钯、铂、铜、镍、铬、钨、钼或金形成。
多线束处理示例
图23示出了支撑在同一承载膜2300上的电气线束组件100a和电气线束组件100b的示例。该示例简化了电气线束组件100a和电气线束组件100b在其生产、储存和初始应用期间的处理。例如,在将电气线束组件100a和电气线束组件100b与承载膜2300分开之前,可以形成与多个导体引线150a-150d的电连接。一旦从承载膜2300上移除了电气线束组件100a,则可以使用粘合剂层2310a将电气线束组件100a附接到其他支撑结构(例如,散热器)。切割开口2320可定位在电气线束组件100a和电气线束组件100b之间,以允许从承载膜2300独立地去除每个线束。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绝缘体部分142a和第一粘合剂层2310a可以可选地组合成单层,或者是分开的层。同样地,第二绝缘体部分142b和第二粘合剂层2310b可以可选地组合成单层,或者是分开的层。
结论
尽管出于清楚理解的目的已经详细描述了前述概念,但是将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某些改变和修改。应该注意的是,存在许多实现过程、系统和装置的替代方式。因此,本实施方式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Claims (20)

1.一种电气线束组件,其包括:
连接器,其包括第一接触接口和第一连接部分;以及
第一导体迹线,其包括第一导体引线和第一连接端部,其中:
所述第一导体迹线的所述第一导体引线和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是整体;
所述第一导体引线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至少为2;并且
所述第一导体迹线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电耦合至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线束组件,其中:
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包括基部以及一个或多个接片;并且
所述第一导体迹线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压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的所述基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线束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导体迹线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焊接至所述基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线束组件,其中:
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平行并形成腔体;
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还包括偏压元件,所述偏压元件从所述第一板朝向所述第二板伸到所述腔体中;并且
所述第一导体迹线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部伸到所述腔体中并与所述偏压元件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线束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导体迹线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一导体引线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线束组件,其中,对所述第一连接端部进行折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线束组件,其中,对所述第一连接端部进行重塑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线束组件,其中,将所述第一连接端部切开成多股线;并且
其中所述多股线捆扎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线束组件,其还包括第二导体迹线,该第二导体迹线包括第二导体引线和第二连接端部,其中:
所述第二导体迹线的所述第二导体引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端部是整体;
所述第二导体引线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至少为0.5;
所述第二导体引线的厚度和所述第一导体引线的厚度相等;并且
所述第二导体引线与所述第一导体引线彼此不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气线束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导体迹线的所述第二连接端部电耦合至所述连接器的多个连接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气线束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电耦合所述多个连接部分的一个或多个跳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气线束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导体引线比所述第一导体引线宽。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线束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是通过折叠所述第一导体迹线而形成的多层叠置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气线束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是两层叠置物。
15.一种车门组件,其包括:
车门,其包括表面;以及
电气线束组件,其直接与所述车门的所述表面对接,其中:
所述电气线束组件附接于所述车门的所述表面;
所述电气线束组件与所述车门的所述表面共形;并且
所述电气线束组件的宽度与厚度的比值至少为约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门组件,其中,所述电气线束组件沿着所述电气线束组件与所述车门的所述表面之间的界面的至少90%附接于所述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门组件,其中,所述线束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体、第一导体迹线和第二绝缘体,其中:
所述第一导体迹线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二绝缘体之间;并且
所述第一绝缘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导体迹线与所述车门的所述表面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门组件,其中,使用导热的安装粘合剂将所述第一绝缘体粘附于所述车门的所述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门组件,其中,所述导热的安装粘合剂是导热的压敏粘合剂(PSA)膜。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绝缘体包括从以下材料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料:聚酰亚胺(P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醋酸乙烯乙酯(EVA)、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氟乙烯(PVF)、聚酰胺(PA)、阻焊剂和聚乙烯醇缩丁醛(PVB)。
CN201880025034.2A 2017-04-14 2018-04-13 电气线束的柔性电路 Active CN1107536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85544P 2017-04-14 2017-04-14
US62/485,544 2017-04-14
US201862616567P 2018-01-12 2018-01-12
US62/616,567 2018-01-12
PCT/US2018/027512 WO2018191633A1 (en) 2017-04-14 2018-04-13 Flexible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harness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3641A true CN110753641A (zh) 2020-02-04
CN110753641B CN110753641B (zh) 2023-12-05

Family

ID=63790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5034.2A Active CN110753641B (zh) 2017-04-14 2018-04-13 电气线束的柔性电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0153570B2 (zh)
EP (1) EP3580097A4 (zh)
KR (1) KR102606536B1 (zh)
CN (1) CN110753641B (zh)
WO (1) WO201819163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8068A (zh) * 2020-09-25 2021-02-02 无锡光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抗氧化高导电的电动车线束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11443B2 (en) 2014-09-10 2019-02-19 Cellink Corporation Battery interconnects
KR102606536B1 (ko) 2017-04-14 2023-11-27 셀링크 코포레이션 전기 하니스 조립체
JP2019033160A (ja) * 2017-08-07 2019-02-2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基板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CN113228831A (zh) 2018-10-29 2021-08-06 塞林克公司 柔性混合互连电路
WO2020121434A1 (ja) * 2018-12-12 2020-06-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及び荷姿形態の配線部材
US11069994B2 (en) 2019-03-25 2021-07-20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Electrical cable assembl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and electrical terminal for same
WO2021011487A1 (en) 2019-07-16 2021-01-21 Cellink Corporation Terminal-free connectors and circuits comprising terminal-free connectors
WO2021011486A1 (en) 2019-07-16 2021-01-21 Cellink Corporation Terminal-free connectors and circuits comprising terminal-free connectors
DE102019127686A1 (de) * 2019-10-15 2021-04-15 Türk & Hillinger GmbH Durchführung für eine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 mit einer solchen Durchführung, System mit einer solchen Durchführ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olchen Durchführung
JP7358935B2 (ja) * 2019-11-21 2023-10-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JP7028854B2 (ja) * 2019-12-26 2022-03-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PL4100251T3 (pl) 2020-02-07 2024-05-20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Eslatyczny przewód płaski
JP7427798B2 (ja) * 2020-02-07 2024-02-05 サン-ゴバン グラス フランス 複合ペインと機能素子とを有する接続アセンブリ
US11515676B2 (en) * 2020-02-21 2022-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hermal mitigation for USB power delivery
DE102020105389A1 (de) 2020-02-28 2021-09-02 Airbus Operations Gmbh Steckeranordnung für Flachbandkabel
CN214823060U (zh) * 2020-12-11 2021-11-23 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柔性铝导电线体、导电件及汽车
US11791597B2 (en) * 2021-02-05 2023-10-17 Aptiv Technologies (2) S.À R.L. Flexible electrical bus ba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24512188A (ja) 2021-03-24 2024-03-19 セルリンク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多層フレキシブルバッテリー相互接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949178B2 (en) * 2021-12-15 2024-04-02 Gentherm Gmbh Function module for electrical applications
EP4225000A1 (en) * 2022-02-04 2023-08-09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Flexible electrical bus ba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751328B1 (en) 2022-02-22 2023-09-05 Cellink Corporation Flexible interconnect circuit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thereof
US11950377B1 (en) 2022-04-15 2024-04-02 Cellink Corporation Flexible interconnect circuits for battery pack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0799A (en) * 1976-02-09 1977-06-21 A P Products Incorporated Jumper connector
US6152763A (en) * 1996-09-10 2000-11-28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tact for termination to flat conductive member
US20090015976A1 (en) * 2004-05-31 2009-01-15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ower feed system for vehicle
CN203157898U (zh) * 2013-04-17 2013-08-28 上海普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连接器的车门扁平线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5199A (en) * 1977-02-11 1977-12-27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Flat cable wiring harnes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JPH0562527A (ja) * 1991-09-04 1993-03-12 Sanyo Kogyo Kk 平形配線ケーブル
US5406530A (en) 1992-03-20 1995-04-11 Kawasaki Steel Corporation Pseudo-random binary sequence measurement method
JPH07288041A (ja) * 1994-04-20 1995-10-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US5993247A (en) 1997-12-01 1999-11-3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ion for flex circuit device
US6309241B2 (en) * 2000-01-26 2001-10-30 Yazaki Corporation Branch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flat cable
JP3672784B2 (ja) * 2000-01-26 2005-07-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2002160591A (ja) 2000-11-27 2002-06-04 Yazaki Corp 車両用配線回路体
JP2003203699A (ja) 2002-01-08 2003-07-18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コネクタ接続構造
JP3939213B2 (ja) * 2002-07-17 2007-07-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における屈曲部の形成方法
JP2004127741A (ja) 2002-10-03 2004-04-22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コネクタ付き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固定方法及びコネクタ付き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固定構造
US6969807B1 (en) * 2004-07-20 2005-11-29 Advanced Flexible Circuits Co., Ltd. Planar type flexible cable with shielding structure
US7615713B2 (en) * 2006-12-05 2009-11-1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ounting structure for wiring harness
JP4834605B2 (ja) * 2007-05-15 2011-12-1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外導体端子
CN102292222A (zh) * 2009-01-28 2011-12-21 贝卡尔特公司 用作椭圆形绳芯部的弯皱且扁平的金属线
NL2003317C2 (nl) * 2009-07-31 2011-02-02 Draka Holding N V Kabelsysteem.
US20110122323A1 (en) * 2009-11-26 2011-05-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at cab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5902924B2 (ja) * 2011-11-11 2016-04-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端子の接続構造及び接続方法
WO2013102961A1 (ja) * 2012-09-28 2013-07-11 株式会社林工業所 誘導モータ用のバスバー
JP6411018B2 (ja) * 2012-10-03 2018-10-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組付け構造
US20150329069A1 (en) * 2014-05-14 2015-11-1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onductor harness assemby having a flexible sheath
WO2018175599A1 (en) 2017-03-21 2018-09-27 Cellink Corporation Flexible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harnesses
KR102606536B1 (ko) 2017-04-14 2023-11-27 셀링크 코포레이션 전기 하니스 조립체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0799A (en) * 1976-02-09 1977-06-21 A P Products Incorporated Jumper connector
US6152763A (en) * 1996-09-10 2000-11-28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tact for termination to flat conductive member
US20090015976A1 (en) * 2004-05-31 2009-01-15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ower feed system for vehicle
CN203157898U (zh) * 2013-04-17 2013-08-28 上海普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连接器的车门扁平线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8068A (zh) * 2020-09-25 2021-02-02 无锡光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抗氧化高导电的电动车线束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29449A1 (en) 2019-07-25
US10446956B2 (en) 2019-10-15
US20180301832A1 (en) 2018-10-18
US20190051999A1 (en) 2019-02-14
US10153570B2 (en) 2018-12-11
KR20190140452A (ko) 2019-12-19
EP3580097A1 (en) 2019-12-18
EP3580097A4 (en) 2020-12-30
US10348009B2 (en) 2019-07-09
CN110753641B (zh) 2023-12-05
WO2018191633A1 (en) 2018-10-18
KR102606536B1 (ko) 2023-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3641B (zh) 电气线束的柔性电路
US11532902B2 (en) Terminal-free connectors and circuits comprising terminal-free connectors
US11545773B2 (en) Terminal-free connectors and circuits comprising terminal-free connectors
CN116326219B (zh) 与柔性互连电路形成连接
US11876312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erminal-free circuit connectors and flexible multilayered interconnect circuits
US10431906B1 (en) Automotive wiring harness flat cable end termination
JP2001157343A (ja) 電気接続箱における回路形成方法および回路の接続構造
WO2018175599A1 (en) Flexible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harnesses
CN220543611U (zh) 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的结构
KR102210276B1 (ko) 라미네이티드 션트의 커넥터
JP4191128B2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と電子部品との接続構造
JP2018181720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73459A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78940B2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7423681A (zh) 用于大电流电路板的大电流元件
CN117079867A (zh) 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的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JP2002320311A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重ね合わせ接続部の絶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