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1312B - 光发送装置、光发送方法、光发送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光发送装置的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光发送装置、光发送方法、光发送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光发送装置的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41312B
CN110741312B CN201780091604.3A CN201780091604A CN110741312B CN 110741312 B CN110741312 B CN 110741312B CN 201780091604 A CN201780091604 A CN 201780091604A CN 110741312 B CN110741312 B CN 1107413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optical modulator
light
bias voltage
modu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16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41312A (zh
Inventor
佐野勇人
长谷川清智
白尾瑞基
上野雄锐
佐藤义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741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1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41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1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161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semiconductor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having a PN or PIN junction
    • G02F1/02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semiconductor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having a PN or PIN junction in an optical waveguide stru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semiconductor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having a PN or PIN j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04B10/505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 H04B10/5057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using a feedback signal generated by analysing the optical output
    • H04B10/50575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using a feedback signal generated by analysing the optical output to control the modulator DC bi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04B10/505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 H04B10/5059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using a feed-forward signal generated by analysing the optical or electrical input
    • H04B10/50595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using a feed-forward signal generated by analysing the optical or electrical input to control the modulator DC bi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04B10/54Intensity modulation
    • H04B10/541Digital intensity or amplitude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64Power contro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semiconductor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having a PN or PIN junction
    • G02F1/015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semiconductor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having a PN or PIN junction modulating the optical absorption
    • G02F1/015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semiconductor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having a PN or PIN junction modulating the optical absorption using electro-absorption effects, e.g. Franz-Keldysh [FK] effect or quantum confined stark effect [QC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04B10/505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 H04B10/5051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using a series, i.e. cascade, combination of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04B10/505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 H04B10/5053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using a parallel, i.e. shunt, combination of modul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光发送装置(100)具备:光发送器(200),其具有通过电场吸收效应使所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衰减而输出的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光调制器(220)对连续光进行脉冲振幅调制而输出;偏置电压生成部(350),其生成直流偏置电压并向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输出;调制用信号生成部(360),其生成脉冲振幅调制用的电信号并输出给光调制器(220);以及偏置电压控制部(340),其基于光调制器(220)中的光功率的吸收量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中的光功率的吸收量,指示偏置电压生成部(350)调整直流偏置电压。

Description

光发送装置、光发送方法、光发送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光发送 装置的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脉冲振幅调制(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来发送信息的光发送装置及光发送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1990年代的因特网的普及,因特网流量稳步增加。在2010年以后,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IoT(Internet of Things)的发展等,通信的大容量化也正在推进。预想该趋势在今后也持续发展,超级计算机内、数据中心内或数据中心间的光通信网络在今后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光通信网络中,共存有几百m~几km程度的比较短的距离的光纤通信、比该距离长的中距离的光纤通信等各种方式。为了实现这样的与各种传输距离及用途相应的光通信网络,在标准化组织等中进行了规格的标准化。
当前,在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P802.3bs中正在讨论作为下一代以太网(注册商标)的规格的400GbE(400Gbps Ethernet)。在以往的规格中,大多采用了NRZ(Non Return to Zero)调制方式,与此相对,在400GbE中,预计采用PAM4调制方式。例如,如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通过使用作为2值的振幅调制的以往的NRZ调制方式到作为4值的振幅调制的PAM4调制方式,相对于相同的调制速度能够实现2倍的传输容量。
在PAM4调制方式中,要求与传输的值对应地设定为4个阶段的值中的任意一个值的振幅被设定为,振幅彼此的间隔尽可能变大,并且在相同的变动范围内变动。例如,在将表示振幅的光功率的4个级别(level)从光功率最大的级别依次设为级别3、级别2、级别1、级别0的情况下,要求级别3与级别2的间隔、级别2与级别1的间隔及级别1与级别0的间隔分别尽可能变大、并且各间隔相等。当这些间隔变小时,数据传输时的错误率变大。此外,当间隔彼此之差变大时,传输特定值的数据的情况下的错误率增大。
这里,作为应用PAM4调制方式的光发送器之一,具有EML(Electro-absorptionModulated Laser diode:电场吸收型调制器集成型半导体激光器)。EML是由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与作为外部调制器的波导路构造的EA(Electro Absorption,电场吸收型)调制器构成的光发送器。在EML中,光源输出连续(CW:Continuous Wave)光。EA调制器是利用电场吸收效应的光调制器,使光源输出的连续光通过波导路之后输出。EA调制器在连续光通过波导路时,将调制用的电信号施加于波导路来变更波导路的光功率的透过率,由此,能够使输出的光的光功率低于输入时的光的光功率。波导路的光功率的透过率与所施加的电压的值对应地变化,因此,EA调制器在调制连续光时,需要变更施加于波导路的电压。通常的EA调制器成为将调制用的电信号和DC(Direct Current)偏置电压施加于波导路的结构,通过使调制用的电信号的电压变化而使向波导路施加的施加电压变化,从而使波导路的光功率的透过率变化。这里,EA调制器具有被称为消光曲线的特性,该消光曲线表示向波导路施加的施加电压与输出光的消光比或波导路的光功率的透过率之间的关系,DC偏置电压是考虑调制用的电信号可采用的电压与消光曲线而决定的。具体而言,DC偏置电压被设定为,使上述的各级别彼此的间隔尽可能变大,并且使各间隔相等。通过使向EA调制器的波导路施加的电压的变动范围、具体而言是将调制用的电信号的电压与DC偏置电压相加而得到的电压值的变动范围落入消光曲线成为接近线性这一特性的区域内,从而各级别彼此的间隔接近相等的状态。因此,理想上设定为,施加于EA调制器的DC偏置电压成为如下值:实际上施加于波导路的电压的变动范围落入消光曲线成为接近线性这一特性的区域内。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K.Szczerba,A.Larsson et al.,“4-PAM for High-Speed Short-Range Optical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s andNetworking,Vol.4,No.11,November 20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实际的光通信网络中使用利用了EA调制器的光发送器的情况下,由于光发送器的驱动条件的变化、环境条件的变化、经年劣化等而可能使EA调制器的消光曲线变化。当消光曲线变化时,最佳的DC偏置电压的条件会偏移,光发送器输出的光的4个阶段的光功率的级别也变化。其结果是,4个阶段的光功率的级别的间隔差变大,错误率增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防止传输品质劣化的光发送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的光发送装置具备光发送器,该光发送器具有通过电场吸收效应使所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衰减而将其输出的第1光调制器及第2光调制器,第1光调制器对连续光进行脉冲振幅调制而将其输出。此外,光发送装置具备:偏置电压生成部,其生成DC偏置电压并输出给第1光调制器及第2光调制器;第1调制用信号生成部,其生成脉冲振幅调制用的电信号并输出给第1光调制器;以及偏置电压控制部,其基于第1光调制器中的光功率的吸收量及第2光调制器中的光功率的吸收量,指示偏置电压生成部调整DC偏置电压。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光发送装置起到能够防止传输品质劣化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的控制部对施加于光发送器的DC偏置电压进行调整的动作的原理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器的结构例的图。
图5是示出实现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的硬件的结构例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的效果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光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8是示出构成实施方式3的光发送装置的光发送器的结构例的图。
图9是示出构成实施方式4的光发送装置的光发送器的结构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构成实施方式5的光发送装置的光发送器的光调制器的结构例的图。
图11是示出构成实施方式5的光发送装置的光发送器的观测用光调制器的结构例的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光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光发送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及光发送方法详细进行说明。另外,并不通过该实施方式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100构成光通信系统,经由光纤、无线空间等而与光接收装置之间收发光信号。
另外,实际的光系统通常构成为,具备光发送装置及光接收装置的光通信装置与通信对象的其他光通信装置之间相互收发光信号。在该情况下,图1所示的光发送装置100与省略了图示的光接收装置一起构成光通信装置,朝向具有相同结构的通信对象的光通信装置发送光信号。
光发送装置100具备光发送器200及控制部300。光发送器200使用从控制部300作为电信号而输入的数据信号对连续光进行调制,由此,生成将数据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的发送信号。数据信号是应被送至通信对象的光通信装置的信号。控制部300生成数据信号,并且生成施加于光发送器200的DC偏置电压。控制部300生成的数据信号被输入到光发送器200,作为调制用的电信号而使用。另外,有时在光发送器200专用的控制基板上实现控制部,也有时在光发送装置100整体的控制基板上实现控制部。
光发送器200具备连续光生成部210、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
连续光生成部210生成向通信对象的光通信装置发送的成为光信号的基础的连续光,并向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输出。
作为第1光调制器的光调制器220是能够利用电场吸收效应对输入的连续光进行光调制处理的EA调制器。光调制器220基于从控制部300输入的调制用的电信号及DC偏置电压,生成向通信对象的光通信装置发送的光信号。具体而言,光调制器220使用调制用的电信号及DC偏置电压,对从连续光生成部210输入的连续光进行作为4值脉冲振幅调制的PAM4调制,由此生成光信号。光调制器220是在通常的EML等中使用的光调制器。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光调制器220具有当所施加的电压变化时使光的透过率变化的波导路。光调制器220通过使向波导路施加的施加电压变化而使通过波导路的连续光的光功率变化,从而对连续光进行调制,作为光信号而输出。另外,当向波导路施加的施加电压变大时,光的透过率变小,光调制器220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也变小。
作为第2光调制器的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与光调制器220同样地,是能够利用电场吸收效应对输入的连续光进行光调制处理的EA调制器。但是,观测用光调制器230成为仅被施加DC偏置电压的结构。因此,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将从连续光生成部210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变更为与从控制部300施加的DC偏置电压的值对应的光功率而输出。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也与光调制器220同样地,具有当所施加的电压变化时使光的透过率变化的波导路。观测用光调制器230通过向波导路施加DC偏置电压而使通过波导路的连续光的光功率变化。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具有的波导路的表示光透过特性的消光曲线与光调制器220具有的波导路的消光曲线相同。
控制部300具备光吸收量计算部320、透过损耗计算部321、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观测用透过损耗计算部331、偏置电压控制部340、偏置电压生成部350及调制用信号生成部360。
作为第1光吸收量计算部的光吸收量计算部320计算在光发送器200的光调制器220进行的光调制中产生的光吸收量,即,向光调制器220输入的输入光的光功率与光调制器220的输出光的光功率的比率。光吸收量计算部320基于从光调制器220输出的、表示输入光的光功率的电信号和表示输出光的光功率的电信号来计算光吸收量。光吸收量计算部320也可以计算多次光吸收量,输出它们的平均值。光吸收量计算部320计算的光吸收量是第1光吸收量。
作为第1透过损耗计算部的透过损耗计算部321基于由光吸收量计算部320计算出的光吸收量,来计算光调制器220具有的波导路的每单位长度的光的透过损耗。另外,透过损耗的单位例如为“1/cm”或“dB/cm”。透过损耗计算部321预先保持有光调制器220具有的波导路的长度的信息。另外,光调制器220具有的波导路对应于后述的调制用波导路。
作为第2光吸收量计算部的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计算在光发送器200的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变更连续光的光功率的处理中产生的光吸收量,即,向观测用光调制器230输入的输入光的光功率与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输出光的光功率的比率。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基于从观测用光调制器230输出的、表示输入光的光功率的电信号和表示输出光的光功率的电信号来计算光吸收量。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也可以计算多次光吸收量,输出它们的平均值。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计算的光吸收量是第2光吸收量。
作为第2透过损耗计算部的观测用透过损耗计算部331基于由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计算出的光吸收量,来计算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具有的波导路的每单位长度的光的透过损耗。观测用透过损耗计算部331预先保持有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具有的波导路的长度的信息。另外,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具有的波导路对应于后述的观测用波导路。
偏置电压控制部340基于透过损耗计算部321计算出的每单位长度的光的透过损耗即第1透过损耗、以及观测用透过损耗计算部331计算出的每单位长度的光的透过损耗即第2透过损耗,来控制偏置电压生成部350生成的DC偏置电压。偏置电压控制部340基于第1透过损耗及第2透过损耗,指示偏置电压生成部350调整DC偏置电压,由此来控制偏置电压生成部350生成的DC偏置电压。
偏置电压生成部350生成向光发送器200的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施加的DC偏置电压。此外,偏置电压生成部350按照来自偏置电压控制部340的指示来变更所生成的DC偏置电压。
作为第1调制用信号生成部的调制用信号生成部360基于想要向通信对象的光通信装置发送的数据信号来生成调制用的电信号,并向光发送器200的光调制器220输出。调制用信号生成部360生成的调制用的电信号是脉冲振幅调制用的电信号,具有4个级别的电压。此外,调制用信号生成部360作为调制用的电信号而输出的电压的4个级别是以其平均级别为中心而上下对称的级别。
接下来,使用图2~图5来说明在光发送装置100中控制部300对施加于光发送器200的DC偏置电压适当地进行调整的动作。
图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的控制部300对施加于光发送器200的DC偏置电压进行调整的动作的原理的图。
图2示出向光发送器200的光调制器220施加的电压与光调制器220的波导路的功率透过率之间的关系。横轴示出向光调制器220施加的施加电压,纵轴示出波导路的功率透过率。光调制器220在被施加了功率透过率成为T0的电压的情况下,输出光功率为级别0的光,在被施加了功率透过率成为T1的电压的情况下,输出光功率为级别1的光,在被施加了功率透过率成为T2的电压的情况下,输出光功率为级别2的光,在被施加了功率透过率成为T3的电压的情况下,输出光功率为级别3的光。图2所示的功率透过率T0~T3分别对应于在控制部300的偏置电压生成部350生成的DC偏置电压为Vbias的情况下由光调制器220生成的光信号可采用的4个级别的光功率。
此外,在图2中,‘a’示出级别2与级别1之间的消光曲线的斜率,‘a+Δa3-2’示出级别3与级别2之间的消光曲线的斜率,‘a+Δa1-0’示出级别1与级别0之间的消光曲线的斜率。根据图2可知,当‘a’为负值且施加的电压变大时,输出光的光功率下降。‘TLinear’是与在如下情况时偏置电压生成部350生成的DC偏置电压对应的功率透过率,该情况为,在施加于光调制器220的电压(电信号)的变动范围内消光曲线的斜率能够假定为固定的‘a’的理想情况。‘TNonlinear’是与在如下情况时偏置电压生成部350生成的DC偏置电压对应的功率透过率,该情况为,在施加于光调制器220的电压的变动范围内消光曲线的斜率完全不成为线性的情况。图2所示的2个斜率‘a+Δa3-2’及‘a+Δa1-0’之间的差越小,DC偏置电压越接近理想值。VRF,p-p表示向光调制器220施加的施加电压的变动范围,即,将DC偏置电压与调制用的电信号的电压相加而得到的电压的变动范围。另外,由于DC偏置电压是固定的,因此,VRF,p-p与调制用的电信号的电压的变动范围一致。
在与DC偏置电压对应的功率透过率TNonlinear与TLinear之差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对偏置电压生成部350生成的DC偏置电压进行调整,使得与DC偏置电压对应的功率透过率接近TLinear。当将消光曲线的斜率完全不成为线性的情况及能够假定为固定的理想情况下的功率透过率的差分设为ΔT=TNonlinear-TLinear时,能够根据级别3与级别2之间的消光曲线的斜率(a+Δa3-2)、以及级别1与级别0之间的消光曲线的斜率(a+Δa1-0)的差分来推断ΔT。在施加DC偏置电压且以线性的消光曲线特性进行光调制时的光功率的平均值与在仅施加了DC偏置电压时输出的光信号的功率不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根据斜率a+Δa3-2与a+Δa1-0的差分而产生的功率透过率的差分与将VRF,p-p与Δa3-2-Δa1-0(斜率a+Δa3-2与a+Δa1-0的差分)相乘而得到的结果成比例。此外,根据Δa3-2-Δa1-0的正负的极性,能够判断级别3与级别2的间隔及级别1与级别0的间隔中的哪个间隔窄。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级别3与级别2的间隔称为第1间隔,将级别1与级别0的间隔称为第2间隔。EA调制器在所施加的DC偏置电压比理想的电压低时,无法进行消光曲线成为接近线性这一特性的区域内的光调制,对应于级别3的光功率与对应于级别2的光功率之差会变小,错误率增大。同样,EA调制器在所施加的DC偏置电压比理想的电压高时,对应于级别1的光功率与对应于级别0的光功率之差会变小,错误率增大。
光调制器220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与所施加的电信号的4个阶段的电压对应地以4个阶段进行变化。但是,通常,作为调制用的电信号的数据信号的值具有随机性,认为向光调制器220分别施加4个阶段的电压的频度在适当的观测时间内没有较大的差异。此外,如图2所示,DC偏置电压Vbias成为向光调制器220施加的施加电压的变动范围VRF,p-p的中央。因此,在将DC偏置电压Vbias设定为适当的值的情况下,光调制器220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的平均值成为接近在仅被施加DC偏置电压的情况下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的值。另一方面,在未将DC偏置电压Vbias设定为适当的值的情况下,4个级别的光功率中的、作为上述的第1间隔的较大的一侧的2个级别的间隔或者作为上述的第2间隔的较小的一侧的2个级别的间隔变窄。具体而言,第2个较大的级别的光功率接近最大的级别的光功率,或者,第2个较小的级别的光功率接近最小的级别的光功率。其结果是,消光曲线的光调制器220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的平均值会向级别较大的一侧或级别较小的一侧偏移,与在仅被施加DC偏置电压的情况下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之差变大。因此,通过比较在被施加调制用的电信号及DC偏置电压时光调制器220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与在仅被施加DC偏置电压时光调制器220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能够判断DC偏置电压是否为适当的值。另外,也能够代替光功率而使用功率透过率来判断DC偏置电压是否为适当的值。
但是,在运用中的光调制器中,无法同时观测被施加调制用的电信号及DC偏置电压时的输出光的光功率或功率透过率、以及仅被施加DC偏置电压时的输出光的光功率或功率透过率。对此,本实施方式的光发送器200构成为在光调制用的光调制器220的基础上还具备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由此,能够同时观测被施加调制用的电信号及DC偏置电压时的输出光的光功率或功率透过率、以及仅被施加DC偏置电压时的输出光的光功率或功率透过率,从而能够判断DC偏置电压是否为适当的值。
此外,通常,功率透过率依赖于用于使光功率变化的波导路的长度,该长度越长,光吸收量越大,功率透过率越低。因此,作为在判别上述的第1间隔及第2间隔中的哪一个间隔较窄的处理中使用的物理量,不使用功率透过率,而使用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使得能够任意地设定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波导路的长度。即便在使用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的情况下,也能够不改变地应用判别上述的第1间隔及第2间隔中的哪一个间隔较窄的原理。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的动作例的流程图,示出控制部300对施加于光发送器200的DC偏置电压进行调整的动作。
首先,在开始光发送装置100的运用之前,向控制部300设定表示光调制器220的特性的消光曲线中的、仅施加DC偏置电压时的透过损耗与施加DC偏置电压及调制用的电信号的电压时的透过损耗之间的偏移量(步骤S1)。所设定的偏移量是指,使用电压的变动范围为VRF-linear,p-p的电信号在消光曲线的线性区域中进行了光调制时的光调制器220中的透过损耗与仅施加了DC偏置电压时的光调制器220中的透过损耗的差分。这里,VRF-linear,p-p为比图2所示的上述的VRF,p-p小且能够无视消光曲线的非线性这一程度的电压范围。通过设定偏移量,能够提高如下处理中的判定精度:该处理为,在DC偏置电压的设定值适当的状态下,在仅施加了DC偏置电压时的功率透过率与光调制时即施加了DC偏置电压及调制用的电信号时的功率透过率不同的情况下,判定上述的第1间隔及第2间隔中的哪一个间隔窄。此外,为了在判定中具有任意性,设置偏移量也是有效的。偏移量的设定例如由使用者使用省略了图示的输入装置来设定。可以采用从预先准备的多个偏移量中选择而设定的结构。也可以针对多个DC偏置电压单独地设定偏移量。
接着,控制部300将预先决定的初始设定值的各种电压及电流和控制用的电信号提供给光发送器200,使光调制器220实施光调制(步骤S2)。具体而言,控制部300的偏置电压生成部350生成DC偏置电压并提供给光发送器200的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并且,调制用信号生成部360生成调制用的电信号并提供给光调制器220。此外,控制部300向连续光生成部210提供电流。其结果是,光发送器200的连续光生成部210开始连续光的生成,使生成的连续光输入到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光调制器220开始进行对从连续光生成部210输入的连续光进行光调制而生成光信号的动作。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开始进行使从连续光生成部210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按照与施加的DC偏置电压对应的功率透过率衰减的动作。
另外,步骤S1及步骤S2是在光发送装置100的运用开始时执行的步骤。光发送装置100在执行步骤S1及S2之后,重复执行步骤S3~S9,控制部300调整提供给光发送器200的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DC偏置电压。
在执行步骤S2之后,控制部300的光吸收量计算部320基于光发送器200输出的信息,来计算光调制器220中的光吸收量(步骤S3)。作为光发送器200输出的信息,能够示例表示向光调制器220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的电流或电压的信息、以及表示光调制器220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的电流或电压的信息。
接着,控制部300的透过损耗计算部321基于由光吸收量计算部320计算出的光吸收量和光调制器220具有的波导路的长度,来计算光调制器220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步骤S4)。光调制器220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是光调制器220具有的波导路中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
接着,控制部300的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基于观测用光调制器230输出的信息,来计算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中的光吸收量(步骤S5)。作为观测用光调制器230输出的信息,能够示例表示向观测用光调制器230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的电流或电压的信息、以及表示观测用光调制器230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的电流或电压的信息。
接着,控制部300的观测用透过损耗计算部331基于由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计算出的光吸收量和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具有的波导路的长度,来计算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步骤S6)。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是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具有的波导路中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
接着,控制部300的偏置电压控制部340基于在步骤S4中计算出的光调制器220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以及在步骤S6中计算出的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中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来控制偏置电压生成部350生成的DC偏置电压。
具体而言,偏置电压控制部340首先对光调制器220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加上偏移量而得到的值与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进行比较(步骤S7)。与光调制器220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相加的偏移量是在上述的步骤S1中设定的偏移量。另外,图3的步骤S7中记载的“透过损耗”是指“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
接着,偏置电压控制部340在光调制器220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加上偏移量而得到的值小于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透过损耗的情况下(步骤S7:是),向偏置电压生成部350进行指示,使得提高DC偏置电压。收到该指示的偏置电压生成部350提高要生成的DC偏置电压(步骤S8)。光调制器220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加上偏移量而得到的值小于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透过损耗的情况相当于图2所示的ΔT=TNonlinear-TLinear小于0的情况,即TNonlinear<TLinear的情况。
偏置电压控制部340在光调制器220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加上偏移量而得到的值为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透过损耗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7:否),向偏置电压生成部350指示降低DC偏置电压。收到该指示的偏置电压生成部350降低要生成的DC偏置电压(步骤S9)。光调制器220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加上偏移量而得到的值为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透过损耗以上的情况相当于图2所示的ΔT=TNonlinear-TLinear为0以上的情况,即TLinear≤TNonlinear的情况。
控制部300在执行步骤S8、S9之后返回步骤S3,继续进行动作。另外,在光调制器220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加上偏移量而得到的值与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透过损耗相同的情况下,即在ΔT=0的情况下,偏置电压控制部340也可以不向偏置电压生成部350指示DC偏置电压的变更。
这里,步骤S8及S9中的DC偏置电压的调整量也可以是预先决定的固定值,还可以根据ΔT的极性及绝对值来变更。在根据ΔT的极性及绝对值来变更的情况下,例如,偏置电压控制部340保持登记有多个调整量的表,从登记于表的调整量中选择与ΔT的极性及绝对值对应的调整量,指示偏置电压生成部350调整DC偏置电压。此外,偏置电压控制部340也可以在步骤S7中的判定结果相同的状态重复的情况下,在不超过预先决定的最大量的范围内阶段性地增加调整量。
接下来,对光发送器200的连续光生成部210、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器200的结构例的图。
光发送器200的连续光生成部210具备光源211及光分支部212。光源211是激光二极管(LD:Laser Diode),在被从外部提供注入电流时,生成成为光信号的基础的连续光。光分支部212将光源211生成的连续光分支到光调制器220与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光分支部212能够由光定向耦合器及多模干涉波导路等实现。
光发送器200的光调制器220具备调制用波导路221、以及作为光功率观测用的受光元件的监控光电二极管(PD:Photo Diode)222及监控光电二极管223。
向作为第1波导路的调制用波导路221施加由上述的控制部300的偏置电压生成部350生成的DC偏置电压Vbias及由控制部300的调制用信号生成部360生成的调制用的电信号的电压。调制用波导路221由透过率与施加的电压的值对应地变化的光学器件构成。
监控PD222与调制用波导路221的输入侧、即从连续光生成部210输入连续光的这一侧连接,观测向调制用波导路221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即,监控PD222构成为供向调制用波导路221输入的连续光的一部分分支地输入,将输入的连续光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与连续光的光功率对应的电流。
监控PD223与调制用波导路221的输出侧连接,对调制用波导路221调制连续光而生成的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观测。即,监控PD223构成为供调制用波导路221输出的光信号的一部分分支地输入,将输入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与光信号的光功率对应的电流。
监控PD222输出的电流及监控PD223输出的电流被输入到上述的控制部300的光吸收量计算部320。另外,监控PD222及223也可以将与观测到的光功率对应的电流转换成电压而输出。光吸收量计算部320使用监控PD222及223输出的电流或电压来计算光调制器220中的光吸收量。
光发送器200的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具备观测用波导路231、作为光功率观测用的受光元件的监控PD232及233、以及光终端部234。
向作为第2波导路的观测用波导路231施加由上述的控制部300的偏置电压生成部350生成的DC偏置电压Vbias。观测用波导路231由透过率与施加的电压的值对应地变化的光学器件构成。
监控PD232与观测用波导路231的输入侧、即从连续光生成部210输入连续光的这一侧连接,观测向观测用波导路231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即,监控PD232构成为供向观测用波导路231输入的连续光的一部分分支地输入,将输入的连续光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与连续光的光功率对应的电流。
监控PD233与观测用波导路231的输出侧、即与连接有连续光生成部210这一侧的相反侧连接,对通过观测用波导路231之后的连续光的光功率进行观测。即,监控PD233构成为供观测用波导路231输出的连续光的一部分分支地输入,将输入的连续光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与连续光的光功率对应的电流。
监控PD232输出的电流及监控PD233输出的电流被输入到上述的控制部300的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另外,监控PD232及233将与观测到的光功率对应的电流转换成电压而输出。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使用监控PD232及233输出的电流或电压来计算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中的光吸收量。
光终端部234由光终端器构成,将通过了观测用波导路231的连续光终止。
接下来,对光发送装置100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实现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的硬件的结构例的图。
光发送器200在具备上述结构的连续光生成部210、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基础上,还具备对光发送器200的各电子部件及光学器件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器240等。
控制部300能够通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系统LSI(Large ScaleIntegration)等处理器310、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ROM(Read Only Memory)等构成的存储器311、通信接口312、以及输入输出接口313来实现。处理器310、存储器311、通信接口312及输入输出接口313与总线314连接,能够经由总线314而相互地进行数据及控制信号这样的信号的交接。存储器311中存放有各种数据、程序等。通信接口312在与光发送装置100内部的省略了图示的各种部件之间收发数据、控制信号等时使用。此外,通信接口312也在与光发送装置100的外部的各种部件或装置之间收发数据、控制信号等时使用。
输入输出接口313在控制部300与经由电布线410~440而连接的光发送器200之间进行控制信号的收发等的情况下使用。输入输出接口313例如在控制部300向连续光生成部210输出用于产生光的注入电流的情况下使用。此外,在控制部300向光调制器220输出DC偏置电压及调制用的电信号的情况下、控制部300取得表示光功率的电流或电压的情况下,也使用输入输出接口313。此外,在控制部300向观测用光调制器230输出DC偏置电压的情况下、控制部300取得表示光功率的电流或电压的情况下,也使用输入输出接口313。此外,在控制部300向温度控制器240输出温度控制用的电流或电压的情况下,也使用输入输出接口313。
通过由处理器310执行存放于存储器311的、用于作为光发送装置100的各部而动作的程序,从而实现控制部300的光吸收量计算部320、透过损耗计算部321、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观测用透过损耗计算部331、偏置电压控制部340及调制用信号生成部360。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100中,光发送器200具备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控制部300基于对连续光进行PAM4调制时的光调制器220中的光功率的吸收量和不调制连续光的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中的光功率的吸收量,来控制向光发送器200输出的DC偏置电压。具体而言,控制部300向光调制器220提供DC偏置电压及调制用的电信号,计算光调制器220中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并且,向观测用光调制器230提供DC偏置电压,计算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中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此外。控制部300基于光调制器220中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和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中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进行调整,使得DC偏置电压接近理想值。由此,如以下所示,光发送装置100能够防止传输品质劣化。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的效果的图。在图6的左侧示出在将DC偏置电压设定为不适当的值的情况下由于消光曲线的非线性而使级别3与级别2的功率透过率之差小于级别1与级别0的功率透过率之差的状态。功率透过率之差关联到以光信号的4个阶段变化的光功率的级别彼此的间隔之差。在图6的左侧所示的状态下,相比于对应于功率透过率T2的光功率与对应于功率透过率T1的光功率的间隔、及对应于功率透过率T1的光功率与对应于功率透过率T0的光功率的间隔,对应于功率透过率T3的光功率与对应于功率透过率T2的光功率的间隔较窄。这里,通过进行上述的控制,能够检测光功率的级别彼此的间隔之差变大的状态而适当地调整DC偏置电压。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使DC偏置电压Vbias从左侧所示的状态增加而调整为Vbias’。由此,如图6的右侧所示,级别3与级别2的功率透过率之差增大。其结果是,对应于功率透过率T3的光功率与对应于功率透过率T2的光功率的间隔变大。这样,在光发送装置100中,控制部300确认施加于光发送器200的DC偏置电压是否为适当的值,在为不适当的值的情况下进行调整,使得接近适当的值。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光发送器200的驱动条件、环境条件等的变化、经年劣化这样的原因而成为DC偏置值偏离适当的值的状态,由此能够防止光信号的传输品质劣化。
实施方式2.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光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实施方式2的光发送装置100a是将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的控制部300置换成控制部300a而得到的结构。此外,控制部300a是向控制部300追加了第2调制用信号生成部即观测用信号生成部361而得到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控制部300a的观测用信号生成部361与调制用信号生成部360同样地,生成电压高速变化的电信号并向观测用光调制器230施加。但是,观测用信号生成部361生成的电信号的电压的变动范围、即4个阶段的输出电压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调制用信号生成部360生成的调制用的电信号的电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具体而言,观测用信号生成部361生成能够进行消光曲线的线性区域中的光调制的电信号,即,生成电压的变动范围落入消光曲线的线性区域的任意的电信号。
光发送装置100a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的动作的不同之处在于,观测用信号生成部361生成电信号,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使用DC偏置电压及由观测用信号生成部361生成的电信号来进行光调制,其他动作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100a与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同样地,能够由图5所示的结构的硬件实现。
对实施方式2的效果进行说明。除了向观测用光调制器230施加DC偏置电压之外还向观测用光调制器230施加能够进行消光曲线的线性区域中的光调制的电信号,由此,能够求出在消光曲线的线性区域中进行使用了高频电信号的光调制的情况下的透过损耗。在该情况下,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能够判定以4个阶段进行变化的光功率的间隔是否适当,能够调整为使DC偏置电压接近适当的值。
实施方式3.
图8是示出构成实施方式3的光发送装置的光发送器的结构例的图。实施方式3的光发送装置是将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的光发送器200置换成图8所示的结构的光发送器200b而得到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光发送器200b具备连续光生成部210b、以及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与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器200的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相同。但是,连接关系不同。
在光发送器200b中,连续光生成部210b具备光源211。光源211与构成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器200的连续光生成部210的光源211相同。
在光发送器200b中,连续光生成部210b、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串联连接,由连续光生成部210b生成的连续光在通过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之后被输入到光调制器220。另外,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顺序也可以相反。在该情况下,由连续光生成部210b生成的连续光在通过光调制器220之后被输入到观测用光调制器230。
连续光的光功率在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中减少。使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观测用波导路231的长度比光调制器220的调制用波导路221短,使得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中的光功率的减少量变少。
另外,由于在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监控PD233的监控结果与光调制器220的监控PD222的监控结果之间只存在能够忽略的程度的误差,因此,也可以采用将这些监控PD共用化而仅具备监控PD233及222中的任意一方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光发送器200b将共用化的监控PD的监控结果向控制部300的光吸收量计算部320及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输出。
本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同样地,能够由图5所示的结构的硬件实现。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以较少的部件数量来实现得到与实施方式1、2相同的效果的光发送装置。
实施方式4.
图9是示出构成实施方式4的光发送装置的光发送器的结构例的图。实施方式4的光发送装置是将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的光发送器200置换成图9所示的结构的光发送器200c而得到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光发送器200c具备连续光生成部210c和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与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器200的光调制器220及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相同。但是,连接关系不同。
在光发送器200c中,连续光生成部210c具备光源211c。光源211c是能够生成连续光的通常的光源,具有由对置的1对反射镜形成的谐振器构造。具有谐振器构造的光源容易从各个反射镜取出连续光。因此,光源211c从对置1对反射镜中的一方取出连续光并向光调制器220输出,从对置的反射镜中的另一方取出连续光并向观测用光调制器230输出。
另外,针对将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的光发送器200设为光发送器200c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光发送装置100a的光发送器200设为光发送器200c。
本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同样地,能够由图5所示的结构的硬件实现。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以较少的部件数量来实现得到与实施方式1、2相同的效果的光发送装置。
实施方式5.
在实施方式1~4的光发送装置中,基于使用光电二极管观测到的光功率来计算出光吸收量,但也可以基于在波导路中产生了光吸收的情况下产生的光电流的监控结果来计算光吸收量。在EA调制器中以与施加电压相应的吸收量对光进行吸收的波导路中,在对光进行吸收时,在施加电压的电极之间产生光电流。光电流成为与光的吸收量相应的值,因此,能够基于产生的光电流的观测结果来计算光吸收量。
实施方式5的光发送装置是将构成实施方式1~4的光发送装置的光发送器的光调制器及观测用光调制器置换成图10所示的光调制器220d及图11所示的观测用光调制器230d而得到的结构。
图10是示出构成实施方式5的光发送装置的光发送器的光调制器的结构例的图。图11是示出构成实施方式5的光发送装置的光发送器的观测用光调制器的结构例的图。
如图10所示,实施方式5的光调制器220d具备调制用波导路221及光电流监控器225。调制用波导路221与构成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光调制器220的调制用波导路221相同。光电流监控器225例如是电流传感器,对在调制用波导路221中产生的光电流进行观测。光电流监控器225将观测结果向光吸收量计算部320输出。光吸收量计算部320基于光电流监控器225观测到的电流的值,来计算调制用波导路221中的光吸收量。
如图11所示,实施方式5的观测用光调制器230d具备观测用波导路231、光终端部234及光电流监控器235。观测用波导路231及光终端部234与构成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观测用波导路231及光终端部234相同。光电流监控器235例如是电流传感器,对在观测用波导路231中产生的光电流进行观测。光电流监控器235将观测结果向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输出。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基于光电流监控器235观测到的电流的值,来计算观测用波导路231中的光吸收量。
本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同样地,能够由图5所示的结构的硬件实现。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中,基于在对光进行吸收时在波导路中产生的光电流的观测值来计算光的吸收量,基于计算出的光的吸收量来进行DC偏置电压的调整。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中,也得到与实施方式1~4的光发送装置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6.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光发送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实施方式6的光发送装置100e是将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的控制部300置换成控制部300e而得到的结构。
控制部300e具备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e、观测用透过损耗计算部331e、偏置电压控制部340e、偏置电压生成部350、调制用信号生成部360及观测用信号生成部361e。偏置电压生成部350及调制用信号生成部360与构成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的控制部300的偏置电压生成部350及调制用信号生成部360相同。
观测用信号生成部361e依次生成与从调制用信号生成部360输出的调制用的电信号可采用的电压分别相同的级别的电压,即与从调制用信号生成部360输出的4个级别的电压分别相同的级别的4个电压,并施加给观测用光调制器230。这里,观测用信号生成部361e在比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受光元件的响应时间长的时间内,向观测用光调制器230施加各级别的电压。
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e计算光发送器200的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在变更连续光的光功率的处理中产生的光吸收量,即,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中的光吸收量。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e基于从观测用光调制器230输出的表示光功率的电压值或电流值,来计算光吸收量。这里,向观测用光调制器230施加偏置电压生成部350生成的DC偏置电压及观测用信号生成部361e生成的电压,此外,观测用信号生成部361e生成的电压以4个阶段进行变化,因此,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中的光吸收量也以4个阶段进行变化。因此,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e对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中的4个阶段的光吸收量分别进行计算。
观测用透过损耗计算部331e基于由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e计算出的光吸收量,来计算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具有的观测用波导路231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观测用透过损耗计算部331e预先保持有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具有的观测用波导路231的长度的信息。如上所述,在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e中分别计算4个阶段的光吸收量,因此,观测用透过损耗计算部331e计算与4个阶段的光吸收量分别对应的观测用波导路231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
偏置电压控制部340e基于观测用透过损耗计算部331e计算出的4个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来控制偏置电压生成部350生成的DC偏置电压。
另外,光发送器200的光调制器220也可以不具备图4等示出的监控PD222及223。
此外,也可以将光发送器200置换成实施方式3~5中说明的结构的光发送器。
接下来,针对光发送装置100e的动作、具体而言是控制部300e适当地调整施加于光发送器200的DC偏置电压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光发送装置100e的动作例的流程图,示出控制部300e对施加于光发送器200的DC偏置电压进行调整的动作。另外,图13所示的步骤S1、S2、S8及S9是与图3所示的步骤S1、S2、S8及S9相同的处理,因此,针对这些处理省略说明。
在执行步骤S1及S2之后,控制部300e的观测用信号生成部361e生成与PAM4调制的4个符号值的中的1个符号值建立对应的电信号并输出给观测用光调制器230(步骤S13)。在将PAM4调制的4个符号值设为第1符号值~第4符号值的情况下,在该步骤S13中,观测用信号生成部361e例如生成与第1符号值建立对应的电压。这里,观测用信号生成部361e在比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受光元件的响应时间长的时间内,输出与第1符号值建立对应的电压。
接着,控制部300e的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e基于观测用光调制器230输出的信息,来计算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中的光吸收量(步骤S14)。作为观测用光调制器230输出的信息,能够示例表示向观测用光调制器230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的电流或电压的信息、以及表示观测用光调制器230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的电流或电压的信息。
接着,控制部300e的观测用透过损耗计算部331e基于由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e计算出的光吸收量和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具有的波导路的长度,来计算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步骤S15)。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是观测用光调制器230具有的观测用波导路231中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
接着,控制部300e针对剩余的3个符号值执行上述的步骤S13~S15(步骤S16)。例如,在最初的步骤S13~S15中对第1符号值进行了处理的情况下,针对第2符号值、第3符号值及第4符号值分别进行步骤S13~S15的处理。具体而言,控制部300e重复执行如下处理:观测用信号生成部361e生成与符号值建立对应的电信号,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0e对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中的光吸收量进行计算,观测用透过损耗计算部331e对观测用光调制器230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进行计算。
这里,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将在分别被施加了观测用信号生成部361e生成的4个阶段的电压的情况下由观测用光调制器230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的级别从较高的级别起依次设为级别3、级别2、级别1、级别0时,通过执行步骤S13~S16而得到针对各个级别0~级别3的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中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以下,将观测用光调制器230中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仅称为“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
当得到针对各个级别0~级别3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后,接着,控制部300e的偏置电压控制部340e基于每单位长度的各个透过损耗,来控制偏置电压生成部350生成的DC偏置电压。
具体而言,首先,偏置电压控制部340e求出光功率为级别3时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与光功率为级别2时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之差。以下,将其称为“级别3-级别2之间的透过损耗差”。接着,偏置电压控制部340e求出光功率为级别1时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与光功率为级别0时的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之差。以下,将其称为“级别1-级别0之间的透过损耗差”。接着,偏置电压控制部340e对级别3-级别2之间的透过损耗差加上步骤S1中设定的偏移量而得到的值与级别1-级别0之间的透过损耗差进行比较(步骤S17)。偏置电压控制部340e在“(级别3-级别2之间的透过损耗差+偏移量)<(级别1-级别0之间的透过损耗差)”成立的情况下(步骤S17:是),向偏置电压生成部350进行指示,使得提高DC偏置电压,执行步骤S8。“(级别3-级别2之间的透过损耗差+偏移量)<(级别1-级别0之间的透过损耗差)”成立的情况相当于图2所示的ΔT=TNonlinear-TLinear小于0的情况,即TNonlinear<TLinear的情况。
偏置电压控制部340e在“(级别3-级别2之间的透过损耗差+偏移量)<(级别1-级别0之间的透过损耗差)”不成立的情况下(步骤S17:否),向偏置电压生成部350进行指示,使得降低DC偏置电压,执行步骤S9。“(级别3-级别2之间的透过损耗差+偏移量)<(级别1-级别0之间的透过损耗差)”不成立的情况相当于图2所示的ΔT=TNonlinear-TLinear为0以上的情况,即TLinear≤TNonlinear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100e与实施方式1的光发送装置100同样地,能够由图5所示的结构的硬件实现。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100e中,控制部300e针对施加于光发送器200的4个阶段的电压分别计算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基于计算出的4个每单位长度的透过损耗,来调整施加于光发送器200的DC偏置电压。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发送装置100e中,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5的光发送装置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针对应用作为4值的振幅调制的PAM4调制方式的光发送装置进行了说明,但只是一例。在应用2值的振幅调制方式的光发送装置、应用信号值为偶数且比4值大的振幅调制方式的光发送装置中,也能够应用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及控制动作,从而DC偏置电压能够维持适当的值。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示出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例,也能够与其他公知的技术进行组合,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能够省略、变更结构的一部分。
标号说明
100、100a、100e光发送装置,200、200b、200c光发送器,210、210b、210c连续光生成部,211、211c光源,212光分支部,220、220d光调制器,221调制用波导路,222、223、232、233监控PD,225、235光电流监控器,230、230d观测用光调制器,231观测用波导路,234光终端部,300、300a、300e控制部,320光吸收量计算部,321透过损耗计算部,330、330e观测用光吸收量计算部,331、331e观测用透过损耗计算部,340偏置电压控制部,350偏置电压生成部,360调制用信号生成部,361、361e观测用信号生成部。

Claims (14)

1.一种光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光发送装置具备:
光发送器,其具有第1光调制器和第2光调制器,该第1光调制器通过电场吸收效应使所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衰减而将其输出,该第2光调制器通过电场吸收效应使所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衰减而将其输出,所述第1光调制器对连续光进行脉冲振幅调制而将其输出;
偏置电压生成部,其生成直流偏置电压并输出给所述第1光调制器及所述第2光调制器;
第1调制用信号生成部,其生成所述脉冲振幅调制用的电信号并输出给所述第1光调制器;以及
偏置电压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第1光调制器中的光功率的吸收量及所述第2光调制器中的光功率的吸收量,指示所述偏置电压生成部调整所述直流偏置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振幅调制用的电信号的电压以4个阶段进行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光调制器使从光源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衰减,将光功率衰减后的连续光输出,
所述第1光调制器对从所述第2光调制器输出的连续光进行脉冲振幅调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光调制器使从光源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衰减,将光功率衰减后的连续光输出,
所述第1光调制器对从所述第2光调制器输出的连续光进行脉冲振幅调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光源的对置的1对反射镜中的一方输出的连续光被输入到所述第1光调制器,
该光源具有由所述对置的1对反射镜形成的谐振器构造,
从所述对置的1对反射镜中的另一方输出的连续光被输入到所述第2光调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光源的对置的1对反射镜中的一方输出的连续光被输入到所述第1光调制器,
该光源具有由所述对置的1对反射镜形成的谐振器构造,
从所述对置的1对反射镜中的另一方输出的连续光被输入到所述第2光调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光发送装置还具备第2调制用信号生成部,该第2调制用信号生成部生成如下的调制用的电信号并输出给所述第2光调制器,其中,该调制用的电信号的电压在比所述第1调制用信号生成部生成的脉冲振幅调制用的电信号的电压的变动范围小的变动范围内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光发送装置具备:
第1光吸收量计算部,其计算所述第1光调制器中的光吸收量即第1光吸收量;
第1透过损耗计算部,其基于所述第1光吸收量,计算所述第1光调制器具有的第1波导路的每单位长度的光的透过损耗;
第2光吸收量计算部,其计算所述第2光调制器中的光吸收量即第2光吸收量;以及
第2透过损耗计算部,其基于所述第2光吸收量,计算所述第2光调制器具有的第2波导路的每单位长度的光的透过损耗,
所述偏置电压控制部基于所述第1波导路的每单位长度的光的透过损耗及所述第2波导路的每单位长度的光的透过损耗,指示所述偏置电压生成部调整所述直流偏置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光吸收量计算部基于表示向所述第1波导路输入的输入光的光功率的电压值、以及表示所述第1波导路的输出光的光功率的电压值,来计算所述第1光吸收量,
所述第2光吸收量计算部基于表示向所述第2波导路输入的输入光的光功率的电压值、以及表示所述第2波导路的输出光的光功率的电压值,来计算所述第2光吸收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光吸收量计算部基于在所述第1波导路中产生了光吸收的情况下产生的光电流的值,来计算所述第1光吸收量,
所述第2光吸收量计算部基于在所述第2波导路中产生了光吸收的情况下产生的光电流的值,来计算所述第2光吸收量。
11.一种光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光发送装置具备:
光发送器,其具有第1光调制器及第2光调制器,该第1光调制器及该第2光调制器通过电场吸收效应使所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衰减而将其输出,所述第1光调制器对连续光进行脉冲振幅调制而将其输出;
偏置电压生成部,其生成直流偏置电压并输出给所述第1光调制器及所述第2光调制器;
第1调制用信号生成部,其生成所述脉冲振幅调制用的电信号并输出给所述第1光调制器;
第2调制用信号生成部,其依次生成电压与由所述第1调制用信号生成部生成的电信号可采用的电压分别相同的电信号,并输出给所述第2光调制器;
光吸收量计算部,其依次计算所述第2调制用信号生成部生成的电信号分别被输入时的所述第2光调制器中的光吸收量;以及
偏置电压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光吸收量计算部计算出的光吸收量,指示所述偏置电压生成部调整所述直流偏置电压。
12.一种光发送方法,该光发送方法由光发送装置执行,
该光发送装置具备:
光发送器,其具备第1光调制器及第2光调制器,该第1光调制器及该第2光调制器通过电场吸收效应使所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衰减而将其输出;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光发送器,
其特征在于,该光发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骤,所述控制部向所述第1光调制器及所述第2光调制器输出直流偏置电压,并且向所述第1光调制器输出脉冲振幅调制用的电信号;
第2步骤,所述光发送器基于所述直流偏置电压及所述脉冲振幅调制用的电信号,利用所述第1光调制器生成进行了脉冲振幅调制的光信号;以及
第3步骤,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1光调制器中的光吸收量及所述第2光调制器中的光吸收量,对所述直流偏置电压进行调整。
13.一种光发送装置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发送装置具备光发送器,所述光发送器具有第1光调制器和第2光调制器,该第1光调制器通过电场吸收效应使所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衰减而将其输出,该第2光调制器通过电场吸收效应使所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衰减而将其输出,所述第1光调制器对连续光进行脉冲振幅调制而将其输出,
所述控制电路具备:
偏置电压生成部,其生成直流偏置电压并输出给所述第1光调制器及所述第2光调制器;
第1调制用信号生成部,其生成所述脉冲振幅调制用的电信号并输出给所述第1光调制器;以及
偏置电压控制部,其基于所述第1光调制器中的光功率的吸收量及所述第2光调制器中的光功率的吸收量,指示所述偏置电压生成部调整所述直流偏置电压。
14.一种光发送装置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发送装置具备光发送器,所述光发送器具有第1光调制器和第2光调制器,该第1光调制器通过电场吸收效应使所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衰减而将其输出,该第2光调制器通过电场吸收效应使所输入的连续光的光功率衰减而将其输出,所述第1光调制器对连续光进行脉冲振幅调制而将其输出,
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在由处理器执行时进行如下处理:
生成直流偏置电压并输出给所述第1光调制器及所述第2光调制器;
生成所述脉冲振幅调制用的电信号并输出给所述第1光调制器;以及
基于所述第1光调制器中的光功率的吸收量及所述第2光调制器中的光功率的吸收量,指示所述直流偏置电压的调整。
CN201780091604.3A 2017-06-21 2017-06-21 光发送装置、光发送方法、光发送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光发送装置的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7413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22909 WO2018235207A1 (ja) 2017-06-21 2017-06-21 光送信装置および光送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1312A CN110741312A (zh) 2020-01-31
CN110741312B true CN110741312B (zh) 2022-12-09

Family

ID=63708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1604.3A Active CN110741312B (zh) 2017-06-21 2017-06-21 光发送装置、光发送方法、光发送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光发送装置的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3908B2 (zh)
JP (1) JP6400235B1 (zh)
CN (1) CN110741312B (zh)
WO (1) WO20182352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9549A1 (ja) * 2018-08-23 2020-02-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送信装置、光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003580A (ja) * 2021-06-24 2023-01-17 住友電工デバイ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光トランシーバ、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光トランシーバ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2756A (ja) * 1999-02-02 2000-10-2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半導体装置
JP2003169024A (ja) * 2001-12-03 2003-06-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通信装置
JP2011002474A (ja) * 2009-06-16 2011-01-0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送信モジュールとその制御方法
JP2017003729A (ja) * 2015-06-09 2017-01-05 日本オクラロ株式会社 光信号生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26870A (en) * 1989-12-22 1992-06-30 Raynet Corporation Linear broadband signal generator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optical modulators
US5394260A (en) * 1992-02-03 1995-02-28 Kokusai Denshin Denwa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pulse generator
US5386109A (en) * 1992-08-19 1995-01-31 Fujitsu Limited Pre-amplifier for optical receiving and optical receiver using the same
JP2819080B2 (ja) * 1993-03-25 1998-10-30 国際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パルス発生装置
JP3736953B2 (ja) * 1997-10-20 2006-01-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界吸収型光変調器の駆動回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送信器
JP3810570B2 (ja) * 1998-12-24 2006-08-16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光パルス発生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828706B2 (ja) * 2000-03-07 2006-10-04 日本オプネクスト株式会社 光送信器及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US20050225826A1 (en) * 2004-04-12 2005-10-13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Electroabsorption modulator biasing
WO2006048944A1 (ja) * 2004-11-08 2006-05-1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光送信機およ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JP4552977B2 (ja) * 2007-07-13 2010-09-29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信号品質モニタ装置
JPWO2014034074A1 (ja) * 2012-08-29 2016-08-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送信回路及び光送信方法
US10036904B1 (en) * 2014-03-26 2018-07-31 Inphi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ed differential electro-absorption modulator device
US10042191B2 (en) * 2014-12-11 2018-08-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ptical Transmitter
US9838135B1 (en) * 2016-03-04 2017-12-05 Inphi Corporation Differential electro-absorption modulator (EAM) driver
US10171172B2 (en) * 2016-05-27 2019-01-01 Sumitomo Electric Device Innovations, Inc. Optical transmitter operable for pulse-amplitude modulation signal
US10135542B2 (en) * 2016-12-15 2018-11-20 Rockley Photonics Limited Optical modulator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2756A (ja) * 1999-02-02 2000-10-2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半導体装置
JP2003169024A (ja) * 2001-12-03 2003-06-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通信装置
JP2011002474A (ja) * 2009-06-16 2011-01-06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送信モジュールとその制御方法
JP2017003729A (ja) * 2015-06-09 2017-01-05 日本オクラロ株式会社 光信号生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56-Gb/s Optical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an InP HBT PAM4 Driver Compensating for Nonlinearity of Extinction Curve of EAM;Toshiki Kishi等;《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20170101;第35卷(第1期);75-8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1312A (zh) 2020-01-31
WO2018235207A1 (ja) 2018-12-27
US20200106527A1 (en) 2020-04-02
JP6400235B1 (ja) 2018-10-03
JPWO2018235207A1 (ja) 2019-06-27
US10903908B2 (en)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84323B2 (en) Optical transceiver with external laser source
US9606416B2 (en) Differential TWE MZM driver for silicon photonics
US918483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time skew in an optical transmitter
US11057114B2 (en) Optical loopback circuits for transceivers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763637B2 (en) Optical signal gene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and chip
CN108139617A (zh) 可插拔光模块和光通信系统
EP1919105A1 (en) Optical transmitter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20180343064A1 (en) Optical transmitter
CN110741312B (zh) 光发送装置、光发送方法、光发送装置的控制电路以及光发送装置的存储介质
Pavan et al.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51.56 Gbit/s PAM-4 at 905nm and impact of level dependent RIN
EP1404036A2 (en) Duob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 apparatus
EP1416654B1 (en) Duob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
JPH04132428A (ja) 光通信方式及びそこに用いられる受信装置
CN110149148B (zh) 通信系统和光收发器设备
US20230379060A1 (en) Optical transmitter
US6741761B2 (en) Method for achieving improved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ver fiber using a Mach-Zehnder modulator
US11493710B2 (en) Pluggable optical module,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method
JP6690736B2 (ja) プラガブル光モジュール及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JP6880333B2 (ja) 光送信装置、光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Soltani et al. Integrated silicon photonic reflective modulator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JP7124374B2 (ja) 光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141448A (ja) 光伝送システム
Lau et al. Bandwidth enhancement of electro-absorption modulated lasers by optical injection loc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