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2079A - 微针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与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针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与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32079A
CN110732079A CN201811003126.9A CN201811003126A CN110732079A CN 110732079 A CN110732079 A CN 110732079A CN 201811003126 A CN201811003126 A CN 201811003126A CN 110732079 A CN110732079 A CN 110732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needle
region
retention
tissue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031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铭凯
陈敏彪
周文祺
林赐恩
王寒柏
王伯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mk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amk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mk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amkang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CN110732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20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4/00Computer-aided surgery; Manipulators or robo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urgery
    • A61B34/10Computer-aided planning, simulation or modelling of surgical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8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B29C33/3835Designing moulds, e.g. using CAD-C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8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B29C33/3842Manufacturing moulds, e.g. shaping the mould surface by machi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526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743Type of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of treatment sites
    • A61B2017/00747Dermatolog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4/00Computer-aided surgery; Manipulators or robo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urgery
    • A61B34/10Computer-aided planning, simulation or modelling of surgical operations
    • A61B2034/101Computer-aided simulation of surgical operations
    • A61B2034/102Modelling of surgical devices, implants or prosthesis
    • A61B2034/104Modelling the effect of the tool, e.g. the effect of an implanted prosthesis or for predicting the effect of ablation or bur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4/00Computer-aided surgery; Manipulators or robo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urgery
    • A61B34/10Computer-aided planning, simulation or modelling of surgical operations
    • A61B2034/101Computer-aided simulation of surgical operations
    • A61B2034/105Modelling of the patient, e.g. for ligaments or b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23Drug applicators using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53Methods for producing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61Methods for using micronee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83/00Use of polymers hav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in the main chain,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53Medical equipment;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L2031/7544Injection needles, syrin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56Microarticles, nano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微针元件,适用于目标组织。目标组织包括具有第一区域参数的第一区域以及具有第二区域参数的第二区域。微针元件包括基板以及连接基板的微针阵列。微针阵列包括对应第一区域的第一微针与对应第二区域的第二微针。基板具有微针阵列的对应目标组织的组织表面的曲率。第一微针具有对应第一区域参数的第一组态,第二微针具有对应第二区域参数的第二组态,第一组态相异于第二组态。前述组态是选自由长度、分布密度、直径以及载药量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针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一种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

Description

微针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与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微针技术,特别是一种微针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与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药物的提供而言,口服为普遍的摄取方式,但因肝脏初次代谢或消化不良,使药物的吸收时间变长和效果变差。而利用静脉注射等皮下注射方法虽可把物质直接传输至血液中,但此方法需要专门或受训练的人士操作,否则,可能会引起多项不良反应。
微针(micro-needle)作为新一代经皮传输系统,能有效把活性物质以一定速率传输至皮下或血液中,降低物质吸收变异性和保持血液中活性物质的浓度。此外,微针可为无痛的治疗流程,降低使用者的抗拒。
发明内容
然而,传统微针为平面型,大大降低其灵活性。再者,传统微针中,针的大小、形状也是固定,无法针对不同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调整,因而无法达至最佳成效。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依据直向剖面资料与横向剖面资料生成皮肤模型,其中皮肤模型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区域参数,第二区域具有第二区域参数;依据皮肤模型取得微针模型,其中微针模型包括微针阵列,微针阵列包括第一微针以及第二微针,第一微针对应第一区域,第二微针对应第二区域,第一微针具有对应第一区域参数的第一组态,第二微针具有对应第二区域参数的第二组态,并且第一组态相异于第二组态,前述组态是选自由长度、分布密度、直径以及载药量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取得微针模具,其中微针模具包括多个针座,针座对应微针阵列。
再者,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微针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依据直向剖面资料以及横向剖面资料取得皮肤模型,其中皮肤模型包括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区域参数,第二区域具有第二区域参数;依据皮肤模型取得微针元件,其中微针元件包括基板以及连接基板的微针阵列,基板具有微针阵列的对应皮肤模型的模型表面的曲率,微针阵列包括第一微针以及第二微针,第一微针对应第一区域,第二微针对应第二区域,第一微针具有第一组态,第二微针具有第二组态,第一组态对应第一区域参数,第二组态对应第二区域参数,第一组态相异于第二组态,前述组态是选自由长度、分布密度、直径以及载药量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
再者,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微针元件,其适用于目标组织。目标组织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区域参数,第二区域具有第二区域参数。微针元件包括基板以及连接基板的微针阵列。微针阵列包括对应第一区域的第一微针以及对应第二区域的第二微针。基板具有微针阵列的对应目标组织的组织表面的曲率。第一微针具有第一组态,第二微针具有第二组态,第一组态对应第一区域参数,第二组态对应第二区域参数,第一组态相异于第二组态。前述组态是选自由长度、分布密度、直径以及载药量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微针模型还包括基板,基板连接微针阵列,基板具有微针阵列的对应皮肤模型的模型表面的曲率。进一步地,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应用光学相干涉断层扫描技术扫描目标组织的组织表面而取得前述曲率,而模型表面对应组织表面。或者,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应用三维扫描技术扫描目标组织的组织表面而取得前述曲率,而模型表面对应组织表面。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前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应用干涉扫描技术取得目标组织的直向剖面资料以及横向剖面资料。进一步地,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干涉扫描技术为光学相干涉断层扫描技术。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皮肤模型还包括多个第一保留单元以及一第二保留单元,第一区域对应第一保留单元的至少其中之一,第二区域对应第一保留单元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第二保留单元。皮肤模型的模型表面到最接近模型表面的第一保留单元的距离大于第一微针的长度,模型表面到第二保留单元的距离大于第二微针的长度,并且第一微针的长度大于第二微针的长度。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皮肤模型还包括不可插入区域以及第三保留单元。微针阵列还包括无微针区,不可插入区域对应无微针区。在不可插入区域中,模型表面到第三保留单元的距离小于10mm。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保留单元为皮下结缔组织,第二保留单元及第三保留单元包括选自由血管组织、腺体组织以及淋巴组织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
借此,透过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微针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与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可依据不同使用者的体型、部位与需求,对应其皮下组成的分布变化来制作微针模具,再依据此微针模具生成可具有不同长短与粗细的微针元件,而微针元件的微针也可对应目标组织而具有不同组态,因而有不同长度、分布密度、直径(粗细)、载药量(可容纳不同量的活性物质),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皮肤模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微针模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微针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微针元件的制造方法的示例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微针元件的示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1是绘示本发明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请再一并参照图2至图4,图2是本发明的皮肤模型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微针模型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微针模具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包括:皮肤模型取得步骤S103、微针模型取得步骤S105以及微针模具取得步骤S107,各步骤依序说明如下。
首先,为皮肤模型取得步骤S103:利用直向剖面资料与横向剖面资料取得皮肤模型。其中,如图2所示,皮肤模型500包括第一区域510以及第二区域520,第一区域510具有第一区域参数,第二区域520具有第二区域参数。
直向剖面资料与横向剖面资料是从被扫描组织(下称目标组织)取得,并且直向剖面资料与横向剖面资料可以是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在本示例中,直向剖面资料为前述目标组织的至少一个直向剖面图,而横向剖面资料为前述目标组织的多个横向剖面图。并且,直向剖面图是从目标组织的侧视图的方向进行剖面,而横向剖面图则是从目标组织的俯视图的方向进行剖面。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前述的直向剖面资料与横向剖面资料取得目标组织的组成单元分布情形。以图2为例,第一保留单元501分别位于皮肤模型500的各区块底层,而第二保留单元502则位于皮肤模型500的右下区块中,至于皮肤模型500的右上区块及左上区块除了一样具有第一保留单元501以外,模型表面处还另外具有第三保留单元503。在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第一保留单元501为皮下结缔组织,而第二保留单元502与第三保留单元503包括选自由血管组织、腺体组织以及淋巴组织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换句话说,在此,皮肤模型500由于具有不同的组成单元分布而可进一步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而这些区域具有不同的区域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并不一定需要生成实体可见的皮肤模型。也就是说,可以在电子装置中,根据直向剖面信息与横向剖面信息产生皮肤模型,并显示于电子装置的显示萤幕上以供检视。
再来是微针模型取得步骤S105:依据皮肤模型取得微针模型。具体来说,由于前述皮肤模型500已提供了目标组织的组成单元的分布情形,因此可以基于此皮肤模型500取得微针模型60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微针模型600可以是储存在电子装置中的微针模型档案。即,可以在电子装置中,根据皮肤模型的电子档案对应产生微针模型的电子档案,并将其显示于电子装置的显示萤幕上以供检视。
在本实施例中,微针模型600也可以是实体可见的微针模型制品。需要说明,本实施例的微针模型制品是用来后续作为后续翻模的工具,而非最后用于使用者的产品,因此,此处称为微针模型以作区隔。另外,微针模型600的材质也未加以限制。
本实施例中,微针模型600包括微针阵列620,且微针阵列620包括第一微针621以及第二微针622,第一微针621对应第一区域510,第二微针622对应第二区域520,第一微针621具有第一组态,第二微针622具有第二组态。第一组态对应第一区域参数,第二组态对应第二区域参数,且第一组态相异于第二组态。前述组态是选自由长度、分布密度、直径以及载药量(即微针的活性物质承载量)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而图3的组态是以微针长度呈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组态对应区域参数」指的是组态与区域参数相互匹配。举例来说,区域参数可插入的深度,而组态是微针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各区域的微针数量是一,但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在各区域对应配置多根微针。此时,区域参数可以是区域的血管密度,而组态可以是微针的分布密度。
类似地,在本实施例中,并不一定需要生成实体可见的微针模型。也就是说,可以在电子装置中,根据皮肤模型产生相对应的微针模型,并显示于电子装置的显示萤幕上以供检视。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皮肤模型500还包括多个第一保留单元501以及第二保留单元502。第一区域510对应第一保留单元501的至少其中之一,而第二区域520对应第一保留单元501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第二保留单元502。皮肤模型500的模型表面到最接近模型表面的第一保留单元501的距离大于第一微针621的长度,而模型表面到第二保留单元502的距离大于第二微针622的长度,且第一微针621的长度大于第二微针622的长度。在此,「区域对应保留单元」指的是该保留单元位于该区域内。
因此,当将微针模型600对应于皮肤模型500时,第一微针621是对应于第一区域510,而第二微针622则对应于第二区域520。由于该皮肤模型500是根据目标组织的组成单元分布所构成,当皮肤模型500的第一区域510有第一保留单元501时,即表示该目标组织的对应部位无法再被插入(例如该第一保留单元501为皮下结缔组织),因此,皮肤模型500的模型表面到最接近模型表面的第一保留单元501的距离必须大于第一微针621的长度,第一微针621插入第一区域510时才不会接触第一保留单元501。同理,第二区域520除了有第一保留单元501以外尚有第二保留单元502,而第二保留单元502相较第一保留单元501更为接近皮肤模型500的模型表面,且模型表面到第二保留单元502的距离大于第二微针622的长度,即表示该目标组织的对应部位无法再被插入(例如该第二保留单元502为血管)。
最后,则是微针模具取得步骤S107:取得微针模具,其中微针模具700包括多个针座701,针座701对应微针阵列620(即针座701用以容纳微针阵列620),如图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微针模具700可以是储存在电子装置中的微针模具档案。即,可以在电子装置中,根据微针模型的电子档案对应产生微针模具的电子档案,并将其显示于电子装置的显示萤幕上以供检视。
在本实施例中,微针模具700也可以是实体可见的微针模具制品。举例来说,可以利用三维列印技术进一步根据前述微针模具档案生成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微针模具制品,但并不以此为限,也可透过其他模具技术生成微针模具制品。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微针模具制品的材质可以是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但并不以此为限。另外,微针模具制品还可具有便于脱模的结构,以利后续脱模作业。
借此,可以对应不同使用者的皮下组成的分布变化来制作微针模具700,再依据此微针模具700制作微针元件,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进一步地,当微针模具700制作完成时,可以将糖类或其他的适当生物可分解材料注入微针模具700的针座701,并透过调整压力、温度等参数形成微针元件。
请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还包括目标组织组成单元分布取得步骤S101:应用干涉扫描技术取得目标组织的直向剖面资料及横向剖面资料。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光学相干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以下简称OCT)技术取得目标组织的直向剖面资料与横向剖面资料,但并不以此为限。
OCT技术是一种光学讯号获取与处理的方式,其可以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对光学散射介质(例如目标组织)进行扫描,透过目标组织对光线的反射而非破坏性地提供目标组织的截面图像,在此,目标可以是人体,但并不以此为限;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藉由OCT技术扫描人体组织,以获取直向剖面资料以及横向剖面资料。另外,此处所扫描的人体组织可以是人体手臂的一部分,但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是人体其他部位。
请再次参照图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皮肤模型500还包括不可插入区域530及第三保留单元503,微针阵列620还包括无微针区623,而不可插入区域530对应无微针区623,其中,在不可插入区域530中,模型表面到第三保留单元503的距离小于10mm。以图2为例,不可插入区域530为皮肤模型500的左上区块及右上区块。在这些区块中,第三保留单元503与模型表面的距离小于10mm。也就是说,第三保留单元503十分接近模型表面,因而不适合配置微针,因此,在微针阵列620上对应设置无微针区623,以配合目标组织的组成单元分布情形。
请参照图3及图6,图6是本发明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请先参照图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微针模型600还包括基板610,基板610具有第一表面611以及相反于第一表面611的第二表面612,而微针阵列620连接第一表面611,且第一表面611对应皮肤模型500的模型表面的曲率。也就是说,基板610具有微针阵列620的对应模型表面的曲率,因而可贴合于模型表面。请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还包括曲率取得步骤S106:扫描目标组织的组织表面而取得该曲率。其中,模型表面对应组织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光学相干涉断层扫描技术取得前述曲率,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则是应用三维扫描技术扫描目标组织的组织表面而取得该曲率。相比于利用光学干涉原理所得到的曲率,透过三维列印技术所得到的曲率具有较高的解析度,使得后续制成的微针元件更能密切贴合于目标组织的组织表面。借此,透过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所制作出的微针元件可以贴合在目标组织,因而当微针元件贴覆于使用者身上后,微针元件内的活性物质可以被妥善地输送至适当的部位。
本实施例中,由于微针模型600的第一表面611具有曲率,微针模型600的基板610可以是非平面,并且微针阵列620的各微针也可以是呈现非平行地排列,使得第一微针621与第二微针622相对于基板610的角度可依据目标组织的体表曲率的状况为相同或不同。
请参照图7及图8,图7是绘示本发明微针元件的制造方法的示例实施例的流程图,图8为本发明微针元件的示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请一并参照图2、图7及图8,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揭示一种微针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目标组织单元分布取得步骤S301、皮肤模型取得步骤S303以及微针元件取得步骤S305。
首先,是目标组织组成单元分布取得步骤S301:应用干涉扫描技术取得目标组织的直向剖面资料及横向剖面资料。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光学相干涉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OCT,以下简称OCT)技术取得目标组织的直向剖面资料与横向剖面资料,但并不以此为限。
接着,为皮肤模型取得步骤S303:利用直向剖面资料与横向剖面资料取得皮肤模型。其中,如图2所示,皮肤模型500包括第一区域510以及第二区域520,第一区域510具有第一区域参数,第二区域520具有第二区域参数。
最后,是微针元件取得步骤S305:依据皮肤模型取得微针模型。本实施例中,微针元件800包括基板810以及微针阵列820,基板810具有第一表面811以及相反于第一表面811的第二表面812,微针阵列820连接第一表面811,且第一表面811对应皮肤模型500的模型表面的曲率。微针阵列820包括第一微针821以及第二微针822,第一微针821对应皮肤模型500的第一区域510,第二微针822对应皮肤模型500的第二区域520,第一微针821具有第一组态,第二微针822具有第二组态。第一组态对应第一区域参数,第二组态对应第二区域参数,且第一组态相异于第二组态。前述组态是选自由长度、分布密度、直径以及载药量(即活性物质承载量)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是生成可以直接贴覆于使用者身上的微针元件而不是用来做为翻模使用的微针模型。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制作微针元件的材料可以为糖类或其他的适当生物可分解材料,因而后续可以直接施用于使用者的目标组织而被吸收、分解。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目标组织的组成单元分布情形,利用三维列印技术生成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微针元件,但并不以此为限,也可透过其他模具技术生成微针元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前述模型表面的曲率是应用光学相干涉断层扫描技术扫描目标组织的组织表面而取得该曲率。其中,模型表面对应组织表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前述模型表面的曲率是应用三维扫描技术扫描目标组织的组织表面而取得该曲率,模型表面对应组织表面。在此,模型表面对应组织表面是指,模型表面与组织表面具有相同的外观轮廓以及曲率变化。
本实施例中,由于微针元件800的第一表面811具有曲率,微针元件800的基板810可以是非平面,且微针阵列820的各微针也可以是呈现非平行地排列,使得第一微针821与第二微针822相对于基板810的角度可依据目标组织的体表曲率的状况为相同或不同。
类似地,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皮肤模型500还包括多个第一保留单元501以及一个第二保留单元502。第一区域510是对应第一保留单元501的至少其中之一,而第二区域520对应第一保留单元501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第二保留单元502。第一区域510所对应的第一保留单元501可以与第二区域520所对应的第一保留单元501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皮肤模型500的模型表面到最接近模型表面的第一保留单元501的距离大于第一微针821的长度,而模型表面到第二保留单元502的距离大于第二微针822的长度,且第一微针821的长度大于第二微针822的长度。
类似地,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皮肤模型500还包括不可插入区域530及第三保留单元503,微针阵列820还包括无微针区823,而不可插入区域530对应无微针区823。其中,在不可插入区域530中,模型表面到第三保留单元503的距离小于10mm。
借此,透过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微针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与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可依据不同使用者的体型、部位与需求,对应其皮下组成的分布变化来制作微针模具,再依据此微针模具生成可具有不同长短与粗细的微针元件,而微针元件的微针也可对应目标组织而具有不同组态,因而有不同长度、分布密度、直径(粗细)、载药量(可容纳不同量的活性物质),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标记说明
S101 目标组织组成单元分布取得步骤
S103 皮肤模型取得步骤
S105 微针模型取得步骤
S106 曲率取得步骤
S107 微针模具取得步骤
S301 目标组织组成单元分布取得步骤
S303 皮肤模型取得步骤
S305 微针元件取得步骤
500 皮肤模型
501 第一保留单元
502 第二保留单元
503 第三保留单元
510 第一区域
520 第二区域
530 不可插入区域
600 微针模型
610 基板
611 第一表面
612 第二表面
620 微针阵列
621 第一微针
622 第二微针
623 无微针区
700 微针模具
701 针座
800 微针元件
810 基板
811 第一表面
812 第二表面
820 微针阵列
821 第一微针
822 第二微针
823 无微针区

Claims (20)

1.一种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包括:
依据直向剖面资料与横向剖面资料取得皮肤模型,其中所述皮肤模型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区域参数,所述第二区域具有第二区域参数;依据所述皮肤模型取得微针模型,其中所述微针模型包括微针阵列,所述微针阵列包括第一微针以及第二微针,所述第一微针对应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微针对应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微针具有第一组态、所述第二微针具有第二组态,所述第一组态对应所述第一区域参数,所述第二组态对应所述第二区域参数,所述第一组态相异于所述第二组态,所述多个组态是选自由长度、分布密度、直径以及载药量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取得微针模具,其中所述微针模具包括多个针座,所述多个针座对应所述微针阵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应用干涉扫描技术取得目标组织的所述直向剖面资料以及所述横向剖面资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干涉扫描技术为光学相干涉断层扫描技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皮肤模型还包括多个第一保留单元以及第二保留单元,所述第一区域对应所述多个第一保留单元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第二区域对应所述多个第一保留单元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所述第二保留单元,所述皮肤模型的模型表面到最接近所述模型表面的所述第一保留单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微针的长度,所述模型表面到所述第二保留单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微针的长度,并且所述第一微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微针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皮肤模型还包括不可插入区域以及第三保留单元,所述微针阵列还包括无微针区,所述不可插入区域对应所述无微针区;其中,在所述不可插入区域中,所述模型表面到所述第三保留单元的距离小于1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保留单元为皮下结缔组织,所述第二保留单元及所述第三保留单元包括选自由血管组织、腺体组织以及淋巴组织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微针模型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微针阵列,所述基板具有所述微针阵列的对应所述皮肤模型的模型表面的曲率。
8.如权利要求第7所述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应用光学相干涉断层扫描技术扫描目标组织的组织表面而取得所述曲率,其中所述模型表面对应所述组织表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应用三维扫描技术扫描目标组织的组织表面而取得所述曲率,其中所述模型表面对应所述组织表面。
10.一种微针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
依据直向剖面资料以及横向剖面资料取得皮肤模型,其中所述皮肤模型包括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区域参数,所述第二区域具有第二区域参数;以及
依据所述皮肤模型取得微针元件,其中所述微针元件包括基板以及连接所述基板的微针阵列,所述基板具有所述微针阵列的对应所述皮肤模型的模型表面的曲率,所述微针阵列包括第一微针以及第二微针,所述第一微针对应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微针对应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微针具有第一组态,所述第二微针具有第二组态,所述第一组态对应所述第一区域参数,所述第二组态对应所述第二区域参数,所述第一组态相异于所述第二组态,所述多个组态是选自由长度、分布密度、直径以及载药量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应用干涉扫描技术取得目标组织的所述直向剖面资料以及所述横向剖面资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干涉扫描技术为光学相干涉断层扫描技术。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皮肤模型还包括多个第一保留单元以及第二保留单元,所述第一区域对应所述多个第一保留单元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第二区域对应所述多个第一保留单元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所述第二保留单元,所述模型表面到最接近所述模型表面的所述第一保留单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微针的长度,所述模型表面到所述第二保留单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微针的长度,并且所述第一微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微针的长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皮肤模型还包括不可插入区域以及第三保留单元,所述微针阵列还包括无微针区,所述不可插入区域对应所述无微针区;其中,在所述不可插入区域中,所述模型表面到所述第三保留单元的距离小于10mm。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保留单元为皮下结缔组织,所述第二保留单元及所述第三保留单元包括选自由血管组织、腺体组织以及淋巴组织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应用光学相干涉断层扫描技术于目标组织的组织表面而取得所述曲率,其中所述模型表面对应所述组织表面。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应用三维扫描技术于目标组织的组织表面而取得所述曲率,其中所述模型表面对应所述组织表面。
18.一种微针元件,适用于目标组织,所述组织目标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区域参数,所述第二区域具有第二区域参数,所述微针元件包括:
基板;以及
微针阵列,连接所述基板,所述微针阵列包括:
第一微针,对应所述第一区域;以及
第二微针,对应所述第二区域;
其中,所述基板具有所述微针阵列的对应所述目标组织的组织表面的曲率,所述第一微针具有第一组态,所述第二微针具有第二组态,所述第一组态对应所述第一区域参数,所述第二组态对应所述第二区域参数,所述第一组态相异于所述第二组态,所述些组态系选自由长度、分布密度、直径以及载药量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个。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微针元件,其中所述目标组织还包括多个第一保留单元以及第二保留单元,所述第一区域对应所述多个第一保留单元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第二区域对应所述多个第一保留单元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所述第二保留单元,所述目标组织的组织表面到最接近所述组织表面的所述第一保留单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微针的长度,所述组织表面到所述第二保留单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微针的长度,并且所述第一微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微针的长度。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微针元件,其中所述目标组织还包括不可插入区域以及第三保留单元,所述微针阵列还包括无微针区,所述不可插入区域对应所述无微针区;其中,在所述不可插入区域中,所述组织表面到所述第三保留单元的距离小于10mm。
CN201811003126.9A 2018-07-19 2018-08-30 微针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与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07320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5028 2018-07-19
TW107125028A TWI698263B (zh) 2018-07-19 2018-07-19 微針元件的製造方法與微針模具的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2079A true CN110732079A (zh) 2020-01-31

Family

ID=64797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03126.9A Pending CN110732079A (zh) 2018-07-19 2018-08-30 微针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与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23174A1 (zh)
JP (1) JP6731024B2 (zh)
CN (1) CN110732079A (zh)
TW (1) TWI6982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1732B (zh) * 2020-08-12 2021-10-01 淡江大學學校財團法人淡江大學 微針元件的製造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7707A (ja) * 2005-08-02 2007-02-15 Nabtesco Corp 皮膚用針
JP2008228958A (ja) * 2007-03-20 2008-10-0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針状体および針状体製造方法
CN101607111A (zh) * 2008-06-19 2009-12-23 陈青山 透皮给药微针阵列与软性成形面膜的集成方法及集成结构
CN102007066A (zh) * 2008-02-07 2011-04-06 昆士兰大学 贴片制造
CN104661695A (zh) * 2012-09-13 2015-05-27 阿米尔·亚夫拉罕 用于皮肤改善的递送装置和方法
CN104667420A (zh) * 2011-09-13 2015-06-03 Ndm科技有限公司 透皮药物输送装置
CN104797287A (zh) * 2012-11-16 2015-07-22 3M创新有限公司 力控施用装置以及将微针装置施用到皮肤的方法
CN105030657A (zh) * 2015-09-08 2015-11-1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可植入式多功能复合型蚕丝蛋白微针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JP2015226649A (ja) * 2014-05-30 2015-12-17 株式会社ワークス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構造体及びマイクロニードル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7530534A (zh) * 2015-04-17 2018-01-02 佐治亚科技研究公司 具有可分离微针的药物递送装置
US20180161252A1 (en) * 2016-11-23 2018-06-14 University Medical Pharmaceuticals Corp. Microneedle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402131D0 (en) * 2004-01-30 2004-03-03 Isis Innovation Delivery method
US20120027837A1 (en) * 2010-07-27 2012-02-0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ultilayer coating compositions, coated substrates and methods thereof
AU2012296556B2 (en) * 2011-08-15 2016-08-11 Conformis, Inc. Revision systems, tools and methods for revising joint arthroplasty implants
JP6434193B2 (ja) * 2016-05-31 2018-12-05 Nissha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ア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241563B2 (en) * 2016-12-22 2022-02-08 Johnson & Johnson Consumer Inc. Microneedle array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7707A (ja) * 2005-08-02 2007-02-15 Nabtesco Corp 皮膚用針
JP2008228958A (ja) * 2007-03-20 2008-10-0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針状体および針状体製造方法
CN102007066A (zh) * 2008-02-07 2011-04-06 昆士兰大学 贴片制造
CN101607111A (zh) * 2008-06-19 2009-12-23 陈青山 透皮给药微针阵列与软性成形面膜的集成方法及集成结构
CN104667420A (zh) * 2011-09-13 2015-06-03 Ndm科技有限公司 透皮药物输送装置
CN104661695A (zh) * 2012-09-13 2015-05-27 阿米尔·亚夫拉罕 用于皮肤改善的递送装置和方法
CN104797287A (zh) * 2012-11-16 2015-07-22 3M创新有限公司 力控施用装置以及将微针装置施用到皮肤的方法
JP2015226649A (ja) * 2014-05-30 2015-12-17 株式会社ワークス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構造体及びマイクロニードル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7530534A (zh) * 2015-04-17 2018-01-02 佐治亚科技研究公司 具有可分离微针的药物递送装置
CN105030657A (zh) * 2015-09-08 2015-11-1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可植入式多功能复合型蚕丝蛋白微针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US20180161252A1 (en) * 2016-11-23 2018-06-14 University Medical Pharmaceuticals Corp. Microneedle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11021A (ja) 2020-01-23
JP6731024B2 (ja) 2020-07-29
TWI698263B (zh) 2020-07-11
US20200023174A1 (en) 2020-01-23
TW201836660A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conomidou et al. A novel 3D printed hollow microneedle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for controlled, personalized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US1018286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earable injection guides
KR102140553B1 (ko) 바늘 형상체 및 바늘 형상체 제조 방법
EP3144030B1 (en) Transdermal absorption she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ransdermal absorption sheet
KR102074603B1 (ko) 몰드의 제작 방법, 패턴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전주 금형의 제작 방법, 및 전주 금형을 이용한 몰드의 제작 방법
US11318292B2 (en) Microneedle patch for transdermal injections
US10537722B2 (en) Microneedle and microneedle assembly
US10799691B2 (en) Needle assembly for transdermal administration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KR102145659B1 (ko) 적층 방식을 이용한 마이크로 니들 제조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Ogundele et al.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Microneedles, their fabrication and current trends in delivery methods
Sirbubalo et al. 3D printing—A “Touch-Button” approach to manufacture microneedles for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CN110732079A (zh) 微针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与微针模具的制造方法
JP6571586B2 (ja) モールドの作製方法、パター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電鋳金型の作製方法、及び電鋳金型を用いたモールドの作製方法
KR20240007890A (ko) 마이크로니들 어레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Ozyilmaz et al. An overview on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3D printing of microneedles
JP2009207733A (ja) 針状体
KR102531521B1 (ko) 마이크로 니들을 이용한 경사 주사침 세트 및 경사 주사침
KR20200115425A (ko) 캔들형 마이크로 구조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17179615A1 (ja)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アレイ及び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アレイの製造方法
JP6533189B2 (ja) パターンアレイシート成形用型の製造方法、及び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アレイの製造方法
KR102372815B1 (ko) 피부 부착 박막의 제조를 위한 성형몰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피부 부착 박막 제조 방법
JP6537072B2 (ja) モールド及びパター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16870349A (zh) 一种3d打印中空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
Aldawood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Microneedles for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JP2010075374A (ja) 針状体デバイスおよび針状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