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25028A - 无纺织棉混棉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纺织棉混棉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25028A CN110725028A CN201910958717.XA CN201910958717A CN110725028A CN 110725028 A CN110725028 A CN 110725028A CN 201910958717 A CN201910958717 A CN 201910958717A CN 110725028 A CN110725028 A CN 1107250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tton
- roller
- mixing
- cotton mixing
-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3/00—Mixing, e.g. blending, fibres; Mixing non-fibrous materials with fib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纺织棉混棉装置,包括混合棉称重计量输送机构、混棉箱、混合棉输入机构、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打手驱动机构和混匀纤维输出机构,混合棉称重计量输送机构包括计量箱底架、计量箱、称重纤维输送装置和输送帘驱动装置,计量箱底架的前侧上部及后侧上部各设一对称重计量传感器、前侧和后侧底部各支承在一对称重计量传感器上,称重纤维输送装置设在计量箱上,输送帘驱动装置设在计量箱的前侧右端且与称重纤维输送装置连接,混合棉输入机构设在混棉箱的下部,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设在混棉箱腔的右侧,打手驱动机构设在混棉箱的右侧顶部,混匀纤维输出机构设在混棉箱的上部。保障计量的准确性;开松混合效果理想;提高效率;积木化效应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纺织棉混棉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前述的无纺织棉即为无纺织纤维,因而前述的混棉装置实质上为无纺织纤维混合装置。从混棉装置的字面释义可知,其功用是将不同的棉即不同的无纺织纤纺混合。
如业界所知,根据无纺织产品的不同,选择的纤维原料以及各纤维的配比也相应存在差异。无纺织纤包括天然纤维、化学纤维以及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的混合纤维,或者不同化学纤维彼此相混合的混合纤维,等等。化学纤维如涤纶纤维、锦纶纤维、腈纶纤维等等,天然纤维如棉纤维、聚乳酸纤维、麻纤维、蚕丝纤维,等等。
已有技术通常由工人将一定量的原料纤维引入开包机前段的输送帘即竹帘,纤维由输送帘输入至机箱内,再由机箱内的皮帘输送至钉帘,由钉帘带至机箱顶部的两个混棉辊(业界通常称其为“打手”),由两个混棉辊初步开松并搅匀,最后直接从落棉斗进入下一工序。这种作业方式的欠缺在于:只能适合对同一原料的纤维开松并搅匀,如果需使用多种不同的纤维,那么需要启用与纤维种类相同的前述装置;由于需要对前述开松并搅匀的几种纤维进行二次混合,因而一方面增加了设备的投用量,另一方面长化了即延长了工艺过程,再一方面影响混棉效率;由于不同的纤维各自在先前进行单独称重及单独搅匀,因而难以保障计量的准确性,使最终生产的无纺织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无纺织棉混棉装置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104278364A(混棉机)、CN205474161U(一种可除尘防火情的混棉机)、CN207567398U(一种无纺布用自动混棉机)、CN107916468B(一种新型布类混棉机)和CN208038613U(一种无纺布生产用混棉机),等等。由于并非限于前述例举的专利文献均未给出得以弥补本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技术问题的启示,因而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与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复数种无纺织纤维在同一工位依次进行先后计量而得以保障计量的准确性、有利于将完成了计量的复数种无纺织纤维同时进行开松并搅匀而得以保障理想的开松混合效果、有益于显著提高混棉效率而得以保障后续工序对无纺织纤维需求量要求、有便于发挥一机多用的功能而得以体现良好的集合化效果的无纺织棉混棉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无纺织棉混棉装置,包括一混合棉称重计量输送机构、一混棉箱、一混合棉输入机构、一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打手驱动机构和一混匀纤维输出机构,混合棉称重计量输送机构包括计量箱底架、计量箱、称重纤维输送装置和输送帘驱动装置,计量箱底架在对应于所述混合棉输入机构的左侧的位置支承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并且在该计量箱底架的前侧上部以及后侧上部各设置有一对称重计量传感器,计量箱的前侧底部支承在设置于计量箱底架的前侧上部的一对称重计量传感器上,而计量箱的后侧底部支承在设置于计量箱底架的后侧上部的一对称重计量传感器上,该计量箱的计量箱腔的上部、底部以及右端是不封闭的,称重纤维输送装置设置在计量箱上并且与计量箱的计量箱腔的底部相对应,输送帘驱动装置设置在计量箱的前侧右端并且与称重纤维输送装置传动连接,混合棉输入机构设置在混棉箱的下部,在混棉箱的高度方向的左侧下部构成有纤维让位通道,所述称重纤维输送装置与该纤维让位通道相对应,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设置在混棉箱的混棉箱腔的右侧,打手驱动机构设置在混棉箱的右侧顶部并且与所述的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传动连接,混匀纤维输出机构在对应于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混棉箱的上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称重纤维输送装置包括一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一称重纤维输送帘从动辊和一称重纤维输送帘,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通过主动辊轴座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计量箱的右端并且该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的前端的辊轴轴头伸展到计量箱的前侧,称重纤维输送帘从动辊通过从动辊轴座转动地支承在计量箱的左端,称重纤维输送帘对应于计量箱的底部,该称重纤维输送帘的右端套置在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上,而右端套置在称重纤维输送帘从动辊上,所述的输送帘驱动装置与所述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的前端的辊轴轴头传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输送帘驱动装置包括一输送帘驱动电机和一输送帘驱动减速箱,包括一输送帘驱动电机与输送帘驱动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输送帘驱动减速箱通过输送帘减速箱固定耳连同输送帘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计量箱的前侧右端,该输送帘驱动减速箱的输送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的前端的所述辊轴轴头传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计量箱的计量箱腔的前腔壁以及后腔壁的相向一侧的下部并且循着所述前腔壁以及后腔壁的长度方向各固定有一纤维防钻出条,该纤维防钻出条为橡胶条并且其底部与所述纤维输送帘的边缘部位贴触。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混棉箱的高度方向的左侧上部设置有一混棉箱左半截挡板,在该混棉箱左半截挡板上设置有一称重计量显示屏,设置于所述计量箱底架的前侧上部以及后侧上部的各一对称重计量传感器与该称重计量显示屏连接,在所述混棉箱左半截挡板的长度方向的下部设置有挡棉帘,该挡棉帘对应于所述混合棉称重计量输送机构的右端。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混合棉输入机构包括混合棉输入主动辊、混合棉输入从动辊、混合棉输入帘和混合棉输入帘传动装置,混合棉输入主动辊的前端和后端各通过轴承座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混棉箱的右端的前后对应箱壁上,并且该混合棉输入主动辊的混合棉输入主动辊前轴头伸展到混棉箱的前侧,在该混合棉输入主动辊前轴头上固定有一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混合棉输入主动辊的中部对应于所述混棉箱腔的下部右端,混合棉输入从动辊的前端和后端的从动辊轴轴头各转动地支承在从动辊轴轴头支承座上,该从动辊轴轴头支承座移动地设置在混合棉输入帘涨紧调整装置上,该混合棉输入帘涨紧调整装置设置在混棉箱的外壁上,混合棉输入帘的右端套置在混合棉输入主动辊上,而左端套置在混合棉输入从动辊上,混合棉输入帘传动装置在对应于所述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混棉箱的前侧外壁上并且与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传动连接;其中,在所述混棉箱腔内并且位于混棉箱腔的上部设置有一箱隔板,位于该箱隔板的右侧的空间构成为梯度式纤维混匀腔,所述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位于箱隔板的右侧并且与所述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传动连接,所述打手驱动机构以及所述混匀纤维输出机构在对应于梯度式纤维混匀腔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混棉箱的上部。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棉输入帘传动装置包括一混合棉输入帘驱动电机、一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和一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链轮,混合棉输入帘驱动电机与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连同混合棉输入帘驱动电机通过减速箱固定座在对应于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混棉箱的前侧外壁上,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链轮固定在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的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上,并且在该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链轮与所述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之间套置有一输入帘驱动传动链条。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包括星形剥棉辊、剥棉辊链轮、剥棉辊链轮传动链条、混棉辊运动皮带、第一双排皮带轮Ⅰ、第二双排皮带轮Ⅱ、单排皮带轮、混棉辊第一传动皮带Ⅰ、混棉辊第二传动皮带Ⅱ、第一混棉辊Ⅰ、第二混棉辊Ⅱ、第三混棉辊Ⅲ、第四混棉辊Ⅳ、第五混棉辊Ⅴ和下传动装置,星形剥棉辊对应于所述箱隔板的长度方向的下部,该星形剥棉辊的前端以及后端的星形剥棉辊轴头各转动地支承在星形剥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上,而该星形剥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固定在混棉箱的箱壁上,剥棉辊链轮在星形剥棉辊的前端的星形剥棉辊轴头上,剥棉辊链轮传动链条的上端套置在剥棉辊链轮上,而下端套置在所述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上,下传动装置包括一下传动电机和一下传动皮带轮,下传动电机固定在下传动电机座上,而该下传动电机座固定在所述混棉箱的后侧右端,下传动皮带轮固定在下传动电机的下传动电机轴上,第一混棉辊Ⅰ以平行于星形剥棉辊的状态对应于星形剥棉辊的右下方,该第一混棉辊Ⅰ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一混棉辊轴头Ⅰ各转动地支承在第一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Ⅰ上,而该第一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Ⅰ固定在混棉箱的箱壁上,在第一混棉辊Ⅰ的后端的第一混棉辊轴头Ⅰ上固定有一第一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Ⅰ,在所述的下传动皮带轮与该第一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Ⅰ之间套置有一驱动皮带,其中,第一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Ⅰ为双排皮带轮,在第一混棉辊Ⅰ的辊体上并且沿着第一混棉辊Ⅰ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一打棉刀齿Ⅰ、第二混棉辊Ⅱ以平行于第一混棉辊Ⅰ的状态对应于第一混棉辊Ⅰ的上方,该第二混棉辊Ⅱ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二混棉辊轴头Ⅱ各转动地支承在第二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Ⅱ上,该第二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Ⅱ固定在所述混棉箱的箱壁上,在该第二混棉辊Ⅱ的后端的第二混棉辊轴头Ⅱ上固定有一第二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Ⅱ,在第二混棉辊Ⅱ的辊体上并且沿着第二混棉辊Ⅱ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二打棉刀齿Ⅱ,混棉辊运动皮带的上端套置在第二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Ⅱ上,而混棉辊运动皮带的下端套置在所述第一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Ⅰ上,第三混棉辊Ⅲ在与所述第二混棉辊Ⅱ平行的状态下对应于第二混棉辊Ⅱ的左上方,该第三混棉辊Ⅲ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三混棉辊轴头Ⅲ各转动地支承在第三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Ⅲ上,该第三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Ⅲ固定在所述混棉箱的箱壁上,在第三混棉辊Ⅲ的辊体上并且沿着第三混棉辊Ⅲ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三打棉刀齿Ⅲ,第四混棉辊Ⅳ在与所述第三混棉辊Ⅲ平行的状态下对应于第三混棉辊Ⅲ的左上方,该第四混棉辊Ⅳ的前端和后端的第四混棉辊轴头Ⅳ各转动地支承在第四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Ⅳ上,该第四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Ⅳ固定在所述混棉箱的箱壁上,在第四混棉辊Ⅳ的辊体上并且沿着第四混棉辊Ⅳ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四打棉刀齿Ⅳ,第五混棉辊Ⅴ在与所述第四混棉辊Ⅳ平行的状态下对应于第四混棉辊Ⅳ的左上方,该第五混棉辊Ⅴ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五混棉辊轴头Ⅴ各转动地支承在第五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Ⅴ上,该第五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Ⅴ固定在所述混棉箱的箱壁上,在第五混棉辊Ⅴ的辊体上并且沿着第五混棉辊Ⅴ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五打棉刀齿Ⅴ,第一双排皮带轮Ⅰ固定在所述第三混棉辊Ⅲ的前端的第三混棉辊轴头Ⅲ上,第二双排皮带轮Ⅱ固定在第四混棉辊Ⅳ的前端的第四混棉辊轴头Ⅳ上,单排皮带轮固定在第五混棉辊Ⅴ的前端的第五混棉辊轴头Ⅴ上,混棉辊第一传动皮带Ⅰ的一端套置在第一双排皮带轮Ⅰ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双排皮带轮Ⅱ上,混棉辊第二传动皮带Ⅱ的一端套置在第二双排皮带轮Ⅱ上,另一端套置在单排皮带轮上,对应于所述梯度式纤维混匀腔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混棉箱的上部的所述打手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双排皮带轮Ⅰ传动连接;其中,在所述混棉箱的前侧设置有一皮带轮防护罩,所述第一双排皮带轮Ⅰ、第二双排皮带轮Ⅱ以及单排皮带轮位于皮带轮防护罩内;所述的混匀纤维输出机构在对应于所述第五混棉辊Ⅴ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混棉箱的上部。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打手驱动机构包括一混棉辊驱动电机、一混棉辊驱动主动皮带轮和一混棉辊驱动皮带,混棉辊驱动电机在对应于梯度式纤维混匀腔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混棉箱的上部,混棉辊驱动主动皮带轮固定在混棉辊驱动电机的混棉辊驱动电机轴上,混棉辊驱动皮带的上端套置在混棉辊驱动主动皮带轮上,而混棉辊驱动皮带的下端套置在所述的第一双排皮带轮Ⅰ上。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混匀纤维输出机构包括一混匀纤维输出罩和一混匀纤维输出风机,混匀纤维输出罩在对应于所述第五混棉辊Ⅴ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混棉箱的上部并且该混匀纤维输出罩的混匀纤维输出罩腔与所述梯度式纤维混匀腔相通,混匀纤维输出风机设置在混匀纤维输出罩的顶部,该混匀纤维输出风机的混匀纤维引入口与所述混匀纤维输出罩腔相通,而混匀纤维输出风机的混匀纤维引出口与纤维输出管路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可由混合棉称重计量输送机构对有待于引入混合箱的复数种不同材料的无纺织纤维原料依次先后计量,因而得以保障计量的准确性;之二,由于能将由混合棉称重计量输送机构将完成了称重计量的复数种不同材料的无纺织纤维由混合棉输入机构一并引入混棉箱,供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同时开松混匀,因而得以保障理想的开松混合效果;之三,由于混合棉称重计量输送机构处于称重计量的工作状态时,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处于对先前由混合棉输入机构输入的纤维的开松混合状态,因而能以接力式工作而得以提高开松混棉效率,满足后道工序对无纺织纤维的需求量要求;之四,由于将称重计量、开松混合以及纤维输出等有机地集合于一体,因而具有良好的积木化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下传动装置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混合棉称重计量输送机构1、一混棉箱2、一混合棉输入机构3、一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4、打手驱动机构5和一混匀纤维输出机构6,混合棉称重计量输送机构1包括计量箱底架11、计量箱12、称重纤维输送装置13和输送帘驱动装置14,计量箱底架11呈框架状的构造,该计量箱底架11在对应于前述混合棉输入机构3的左侧的位置支承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并且在该计量箱底架11的前侧上部以及后侧上部各设置有一对称重计量传感器111,计量箱12的前侧底部支承在设置于计量箱底架11的前侧上部的一对称重计量传感器111上,而计量箱12的后侧底部支承在设置于计量箱底架11的后侧上部的一对称重计量传感器111上,该计量箱12的计量箱腔121的上部、底部以及右端是不封闭的,称重纤维输送装置13设置在计量箱12上并且与计量箱12的计量箱腔121的底部相对应,输送帘驱动装置14设置在计量箱12的前侧右端并且与称重纤维输送装置13传动连接,混合棉输入机构3设置在混棉箱2的下部,在混棉箱2的高度方向的左侧下部构成有一用于供完成了称重计量的纤维向混棉箱2的方向输送的纤维让位通道21,前述称重纤维输送装置13与该纤维让位通道21相对应,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4设置在混棉箱2的混棉箱腔22的右侧,打手驱动机构5设置在混棉箱2的右侧顶部并且与前述的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4传动连接,混匀纤维输出机构6在对应于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4的位置设置在前述混棉箱2的上部。
前述的称重纤维输送装置13包括一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131、一称重纤维输送帘从动辊132和一称重纤维输送帘133,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131通过主动辊轴座转动地支承在前述计量箱12的右端并且该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131的前端的辊轴轴头伸展到计量箱12的前侧,称重纤维输送帘从动辊132通过从动辊轴座1321转动地支承在计量箱12的左端的辊轴座调整架1322上,称重纤维输送帘133对应于计量箱12的底部,该称重纤维输送帘133的右端套置在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131上,而右端套置在称重纤维输送帘从动辊132上,前述的输送帘驱动装置14与前述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131的前端的辊轴轴头传动连接。
由图1所示,前述称重纤维输送帘从动辊132的前端以及后端的称重纤维输送帘从动辊轴头1323各转动地支承在前述辊轴座1321上,而辊轴座1321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前述的辊轴座调整架1322上,并且在对应于该辊轴座调整架1322的位置设置有一输送帘涨紧调整螺栓13221,该输送帘涨紧调整螺栓13221与设置在计量箱12的外壁上的螺栓座123螺纹配合并且输送帘涨紧调整螺栓13221的左端与前述辊轴座1321的右侧连接,因此通过对输送帘涨紧调整螺栓13221的调整而可带动辊轴座1321向左或向右移动,由辊轴座1321通过称重纤维输送帘从动辊轴头1323带动称重纤维输送帘从动辊132相应移动,从而使称重纤维输送帘133获得工艺所需的涨紧效果。
请继续见图1,前述的输送帘驱动装置14包括一输送帘驱动电机141和一输送帘驱动减速箱142,包括一输送帘驱动电机141与输送帘驱动减速箱142传动配合并且由输送帘驱动减速箱142通过输送帘减速箱固定耳1421连同输送帘驱动电机141固定在前述计量箱12的前侧右端,该输送帘驱动减速箱142的输送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与前述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131的前端的前述辊轴轴头传动连接。
假设需使用涤纶纤维、腈纶纤维和聚乳酸纤维三种纤维,那么由在线作业人员将开包后的涤纶纤维投入前述称重纤维输送帘133上,由前述称重计量传感器111称重并在下面还要提及的称重计量显示屏231上显示,接着依次将开包的腈纶纤维以及聚乳酸纤维依次投入称重纤维输送帘133上,按前述相同方式称重计量且在前述称重计量显示屏上显示。待三种纤维依次完成了称重计量后,当要送入下面将要描述的混棉箱2时,那么在由图1所示的设置于混棉箱2的前侧的控制器25的控制下使输送帘驱动装置14的输送帘驱动电机141工作,由输送帘驱动电机141带动输送帘驱动减速箱142,由输送帘驱动减速箱142带动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131,由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131带动称重纤维输送帘133,从而由称重纤维输送帘133围绕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131以及称重纤维输送帘从动辊132形成一个移运平面而将前述依次经称重的三种纤维从纤维让位通道21引入混棉箱2,更确切地讲引入混合纤维输入机构3。
由图1所示,在前述计量箱12的计量箱腔121的前腔壁以及后腔壁的相向一侧的下部并且循着前述前腔壁以及后腔壁的长度方向各通过纤维防钻出条固定螺钉1221固定有一纤维防钻出条122,该纤维防钻出条122为橡胶条并且其底部与前述纤维输送帘133的边缘部位贴触。
在前述混棉箱2的高度方向的左侧上部设置有一混棉箱左半截挡板23,在该混棉箱左半截挡板23上设置有一上面已提及的称重计量显示屏231,设置于前述计量箱底架11的前侧上部以及后侧上部的各一对称重计量传感器111通过线路与该称重计量显示屏231连接,在前述混棉箱左半截挡板23的长度方向的下部设置有挡棉帘232,该挡棉帘232对应于前述混合棉称重计量输送机构1的右端。前述纤维让位通道21即为挡棉帘232的区域。
继续见图1,前述的混合棉输入机构3包括混合棉输入主动辊31、混合棉输入从动辊32、混合棉输入帘33和混合棉输入帘传动装置34,混合棉输入主动辊31的前端和后端各通过轴承座转动地支承在前述混棉箱2的右端的前后对应箱壁上,并且该混合棉输入主动辊31的混合棉输入主动辊前轴头311伸展到混棉箱2的前侧,在该混合棉输入主动辊前轴头311上固定有一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3111,混合棉输入主动辊31的中部对应于前述混棉箱腔22的下部右端,混合棉输入从动辊32的前端和后端的从动辊轴轴头321各转动地支承在从动辊轴轴头支承座3211上,该从动辊轴轴头支承座3211移动地设置在混合棉输入帘涨紧调整装置35上,该混合棉输入帘涨紧调整装置35设置在混棉箱2的外壁上,混合棉输入帘33的右端套置在混合棉输入主动辊31上,而左端套置在混合棉输入从动辊32上,混合棉输入帘传动装置34在对应于前述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3111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前述混棉箱2的前侧外壁上,并且与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3111传动连接;其中,在前述混棉箱腔22内并且位于混棉箱腔22的上部设置有一箱隔板221,位于该箱隔板221的右侧的空间构成为梯度式纤维混匀腔2211,前述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4位于箱隔板221的右侧并且与前述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3111传动连接,前述打手驱动机构5以及前述混匀纤维输出机构6在对应于梯度式纤维混匀腔2211的位置设置在前述混棉箱2的上部。
由于前述混合棉输入从动辊32的设置及调整方式与前述称重纤维输送帘从动辊132相同,因而不再赘述。
请继续见图1,前述混合棉输入帘传动装置34包括一混合棉输入帘驱动电机341、一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342和一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链轮343,混合棉输入帘驱动电机341与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342传动配合并且由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342连同混合棉输入帘驱动电机341通过减速箱固定座3421在对应于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3111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前述混棉箱2的前侧外壁上,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链轮343固定在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342的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上,并且在该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链轮343与前述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3111之间套置有一输入帘驱动传动链条344。
当前述混合棉称重计量输送机构1的称重纤维输送装置13的称重纤维输送帘133将输送至混合棉输入机构3的混合棉输入帘33上时,由该混合棉输入帘33向混棉箱2内的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4的方向输送,具体是:混合棉输入帘驱动电机341工作,由其带动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342,由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链轮343带动输入帘驱动传动链条344,由该输入帘驱动传动链条344带动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3111,由该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3111带动混合棉输入主动辊31,由该混合棉输入主动辊31带动混合棉输入帘33,从而将混合棉输入帘围绕混合棉输入主动辊31与混合棉输入从动辊32之间形成一个移运平面并将纤维输向下面即将详细说明的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4。在前述过程中,由于剥棉辊链轮传动链条42b套置在剥棉辊链轮42a与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3111之间,因此在前述混合棉输入帘33运动的同时,前述的星形剥棉辊41也同时工作。
请参见图2和图3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4包括星形剥棉辊41、剥棉辊链轮42a、剥棉辊链轮传动链条42b、混棉辊运动皮带42c、第一双排皮带轮Ⅰ42d、第二双排皮带轮Ⅱ42e、单排皮带轮42f、混棉辊第一传动皮带Ⅰ42g、混棉辊第二传动皮带Ⅱ42h、第一混棉辊Ⅰ43、第二混棉辊Ⅱ44、第三混棉辊Ⅲ45、第四混棉辊Ⅳ46、第五混棉辊Ⅴ47和下传动装置48,星形剥棉辊41对应于前述箱隔板221的长度方向的下部,该星形剥棉辊41的前端以及后端的星形剥棉辊轴头411各转动地支承在星形剥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4111上,而该星形剥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4111固定在混棉箱2的箱壁上,剥棉辊链轮42a在星形剥棉辊41的前端的星形剥棉辊轴头411上,剥棉辊链轮传动链条42b的上端套置在剥棉辊链轮42a上,而下端套置在前述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3111上,下传动装置48包括一下传动电机481和一下传动皮带轮482,下传动电机481固定在下传动电机座483上,而该下传动电机座483固定在前述混棉箱2的后侧右端,下传动皮带轮482固定在下传动电机481的下传动电机轴4811上,第一混棉辊Ⅰ43以平行于星形剥棉辊41的状态对应于星形剥棉辊41的右下方,该第一混棉辊Ⅰ43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一混棉辊轴头Ⅰ431各转动地支承在第一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Ⅰ4311上,而该第一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Ⅰ4311固定在混棉箱2的箱壁上(箱壁的外侧,以下同),在第一混棉辊Ⅰ43的后端的第一混棉辊轴头Ⅰ431上固定有一第一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Ⅰ4312,在前述的下传动皮带轮482与该第一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Ⅰ4312之间套置有一驱动皮带4821,其中,第一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Ⅰ4312为双排皮带轮,在第一混棉辊Ⅰ43的辊体上并且沿着第一混棉辊Ⅰ43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一打棉刀齿Ⅰ432、第二混棉辊Ⅱ44以平行于第一混棉辊Ⅰ43的状态对应于第一混棉辊Ⅰ43的上方,该第二混棉辊Ⅱ44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二混棉辊轴头Ⅱ441各转动地支承在第二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Ⅱ4411上,该第二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Ⅱ4411固定在前述混棉箱2的箱壁上,在该第二混棉辊Ⅱ44的后端的第二混棉辊轴头Ⅱ441上固定有一第二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Ⅱ4412,在第二混棉辊Ⅱ44的辊体上并且沿着第二混棉辊Ⅱ44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二打棉刀齿Ⅱ442,混棉辊运动皮带42c的上端套置在第二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Ⅱ4412上,而混棉辊运动皮带42c的下端套置在前述第一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Ⅰ4312上,第三混棉辊Ⅲ45在与前述第二混棉辊Ⅱ44平行的状态下对应于第二混棉辊Ⅱ44的左上方,该第三混棉辊Ⅲ45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三混棉辊轴头Ⅲ451各转动地支承在第三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Ⅲ4511上,该第三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Ⅲ4511固定在前述混棉箱2的箱壁上,在第三混棉辊Ⅲ45的辊体上并且沿着第三混棉辊Ⅲ45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三打棉刀齿Ⅲ452,第四混棉辊Ⅳ46在与前述第三混棉辊Ⅲ45平行的状态下对应于第三混棉辊Ⅲ45的左上方,该第四混棉辊Ⅳ46的前端和后端的第四混棉辊轴头Ⅳ461各转动地支承在第四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Ⅳ4611上,该第四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Ⅳ4611固定在前述混棉箱2的箱壁上,在第四混棉辊Ⅳ46的辊体上并且沿着第四混棉辊Ⅳ46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四打棉刀齿Ⅳ462,第五混棉辊Ⅴ47在与前述第四混棉辊Ⅳ46平行的状态下对应于第四混棉辊Ⅳ46的左上方,该第五混棉辊Ⅴ47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五混棉辊轴头Ⅴ471各转动地支承在第五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Ⅴ4711上,该第五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Ⅴ4711固定在前述混棉箱2的箱壁上,在第五混棉辊Ⅴ47的辊体上并且沿着第五混棉辊Ⅴ47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五打棉刀齿Ⅴ472,第一双排皮带轮Ⅰ42d即第一双槽道皮带轮固定在前述第三混棉辊Ⅲ45的前端的第三混棉辊轴头Ⅲ451上,第二双排皮带轮Ⅱ42e即第二双槽道皮带轮固定在第四混棉辊Ⅳ46的前端的第四混棉辊轴头Ⅳ461上,单排皮带轮42f即单槽道皮带轮固定在第五混棉辊Ⅴ47的前端的第五混棉辊轴头Ⅴ471上,混棉辊第一传动皮带Ⅰ42g的一端套置在第一双排皮带轮Ⅰ42d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双排皮带轮Ⅱ42e上,混棉辊第二传动皮带Ⅱ42h的一端套置在第二双排皮带轮Ⅱ42e上,另一端套置在单排皮带轮42f上,对应于前述梯度式纤维混匀腔2211的位置设置在前述混棉箱2的上部的前述打手驱动机构5与前述第一双排皮带轮Ⅰ42d传动连接;其中,在前述混棉箱2的前侧设置有一皮带轮防护罩24,前述第一双排皮带轮Ⅰ42d、第二双排皮带轮Ⅱ42e以及单排皮带轮42f位于皮带轮防护罩24内;前述的混匀纤维输出机构6在对应于前述第五混棉辊Ⅴ47的位置设置在前述混棉箱2的上部。
由于在第一混棉辊Ⅰ43的辊体上构成有第一打棉刀齿Ⅰ432、在第二混棉辊Ⅱ44的辊体上构成有第二打棉刀齿Ⅱ442、在第三混棉辊Ⅲ45上构成有第三打棉刀齿Ⅲ452、在第四混棉辊Ⅳ46上构成有第四打棉刀齿Ⅳ462以及在第五混棉辊Ⅴ47的辊体上构成有第五打棉刀齿Ⅴ472,因而可将这些混棉辊称为打手,即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打手。
在下传动装置48的下传动电机481的工作下,由该下传动电机481的下传动电机轴4811带动下传动皮带轮482,由下传动皮带轮482通过驱动皮带4821带动第一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Ⅰ4312,由第一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Ⅰ4312通过混棉辊运动皮带42c带动第二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Ⅱ4412,从而使第一混棉辊Ⅰ43以及第二混棉辊Ⅱ44工作即进行混棉。
上面已提及,第一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Ⅰ4312采用双排皮带轮,即双槽道皮带轮。
请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的打手驱动机构5包括一混棉辊驱动电机51、一混棉辊驱动主动皮带轮52和一混棉辊驱动皮带53,混棉辊驱动电机51在对应于梯度式纤维混匀腔2211的位置固定在前述混棉箱2的上部,混棉辊驱动主动皮带轮52固定在混棉辊驱动电机51的混棉辊驱动电机轴511上,混棉辊驱动皮带53的上端套置在混棉辊驱动主动皮带轮52上,而混棉辊驱动皮带53的下端套置在前述的第一双排皮带轮Ⅰ42d上。
当混棉辊驱动电机51工作时,由其混棉辊驱动电机轴511带动混棉辊驱动皮带53,由混棉辊驱动皮带53带动第一双排皮带轮Ⅰ42d,从而使第三混棉辊Ⅲ45转动,由辊体上的第三打棉刀齿Ⅲ452混棉,由于混棉辊第一传动皮带Ⅰ42g套置在第一双排皮带轮Ⅰ42d与第二双排皮带轮Ⅱ42e之间,因而由混棉辊第一传动皮带Ⅰ42g带动第二双排皮带轮Ⅱ42e,由第二双排皮带轮Ⅱ42e带动第四混棉辊Ⅳ46,由第四混棉辊Ⅳ46的辊体上的第四打棉刀齿Ⅳ462混棉,又由于混棉辊第二传动皮带Ⅱ42h套置在第二双排皮带轮Ⅱ42e与单排皮带轮42f之间,因而由混棉辊第二传动皮带Ⅱ42h带动单排皮带轮42f,使第五混棉辊Ⅴ47的辊体上的第五打棉刀齿Ⅴ472混棉。
前述的混匀纤维输出机构6包括一混匀纤维输出罩61和一混匀纤维输出风机62,混匀纤维输出罩61在对应于前述第五混棉辊Ⅴ47的位置设置在前述混棉箱2的上部并且该混匀纤维输出罩61的混匀纤维输出罩腔611与前述梯度式纤维混匀腔2211相通,混匀纤维输出风机62设置在混匀纤维输出罩61的顶部,该混匀纤维输出风机62的混匀纤维引入口621与前述混匀纤维输出罩腔611相通,而混匀纤维输出风机62的混匀纤维引出口622与纤维输出管路连接。
在混匀电机输出风机62(配有电机)的工作下,处于开松并混匀状态的并且位于前述箱隔板221的左侧的无纺织纤维进入混匀纤维输出罩61的混匀纤维输出罩腔611内,并由混匀纤维输出风机62的混匀纤维引入口 621引出,再从混匀纤维引出口622引出,最终由与混匀纤维引出口622连接的管路引入下一工序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无纺织棉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混合棉称重计量输送机构(1)、一混棉箱(2)、一混合棉输入机构(3)、一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4)、打手驱动机构(5)和一混匀纤维输出机构(6),混合棉称重计量输送机构(1)包括计量箱底架(11)、计量箱(12)、称重纤维输送装置(13)和输送帘驱动装置(14),计量箱底架(11)在对应于所述混合棉输入机构(3)的左侧的位置支承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并且在该计量箱底架(11)的前侧上部以及后侧上部各设置有一对称重计量传感器(111),计量箱(12)的前侧底部支承在设置于计量箱底架(11)的前侧上部的一对称重计量传感器(111)上,而计量箱(12)的后侧底部支承在设置于计量箱底架(11)的后侧上部的一对称重计量传感器(111)上,该计量箱(12)的计量箱腔(121)的上部、底部以及右端是不封闭的,称重纤维输送装置(13)设置在计量箱(12)上并且与计量箱(12)的计量箱腔(121)的底部相对应,输送帘驱动装置(14)设置在计量箱(12)的前侧右端并且与称重纤维输送装置(13)传动连接,混合棉输入机构(3)设置在混棉箱(2)的下部,在混棉箱(2)的高度方向的左侧下部构成有纤维让位通道(21),所述称重纤维输送装置(13)与该纤维让位通道(21)相对应,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4)设置在混棉箱(2)的混棉箱腔(22)的右侧,打手驱动机构(5)设置在混棉箱(2)的右侧顶部并且与所述的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4)传动连接,混匀纤维输出机构(6)在对应于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4)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混棉箱(2)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织棉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称重纤维输送装置(13)包括一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131)、一称重纤维输送帘从动辊(132)和一称重纤维输送帘(133),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131)通过主动辊轴座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计量箱(12)的右端并且该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131)的前端的辊轴轴头伸展到计量箱(12)的前侧,称重纤维输送帘从动辊(132)通过从动辊轴座转动地支承在计量箱(12)的左端,称重纤维输送帘(133)对应于计量箱(12)的底部,该称重纤维输送帘(133)的右端套置在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131)上,而右端套置在称重纤维输送帘从动辊(132)上,所述的输送帘驱动装置(14)与所述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131)的前端的辊轴轴头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纺织棉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帘驱动装置(14)包括一输送帘驱动电机(141)和一输送帘驱动减速箱(142),包括一输送帘驱动电机(141)与输送帘驱动减速箱(142)传动配合并且由输送帘驱动减速箱(142)通过输送帘减速箱固定耳(1421)连同输送帘驱动电机(141)固定在所述计量箱(12)的前侧右端,该输送帘驱动减速箱(142)的输送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称重纤维输送帘主动辊(131)的前端的所述辊轴轴头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纺织棉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计量箱(12)的计量箱腔(121)的前腔壁以及后腔壁的相向一侧的下部并且循着所述前腔壁以及后腔壁的长度方向各固定有一纤维防钻出条(122),该纤维防钻出条(122)为橡胶条并且其底部与所述纤维输送帘(133)的边缘部位贴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织棉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棉箱(2)的高度方向的左侧上部设置有一混棉箱左半截挡板(23),在该混棉箱左半截挡板(23)上设置有一称重计量显示屏(231),设置于所述计量箱底架(11)的前侧上部以及后侧上部的各一对称重计量传感器(111)与该称重计量显示屏(231)连接,在所述混棉箱左半截挡板(23)的长度方向的下部设置有挡棉帘(232),该挡棉帘(232)对应于所述混合棉称重计量输送机构(1)的右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织棉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棉输入机构(3)包括混合棉输入主动辊(31)、混合棉输入从动辊(32)、混合棉输入帘(33)和混合棉输入帘传动装置(34),混合棉输入主动辊(31)的前端和后端各通过轴承座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混棉箱(2)的右端的前后对应箱壁上,并且该混合棉输入主动辊(31)的混合棉输入主动辊前轴头(311)伸展到混棉箱(2)的前侧,在该混合棉输入主动辊前轴头(311)上固定有一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3111),混合棉输入主动辊(31)的中部对应于所述混棉箱腔(22)的下部右端,混合棉输入从动辊(32)的前端和后端的从动辊轴轴头(321)各转动地支承在从动辊轴轴头支承座(3211)上,该从动辊轴轴头支承座(3211)移动地设置在混合棉输入帘涨紧调整装置(35)上,该混合棉输入帘涨紧调整装置(35)设置在混棉箱(2)的外壁上,混合棉输入帘(33)的右端套置在混合棉输入主动辊(31)上,而左端套置在混合棉输入从动辊(32)上,混合棉输入帘传动装置(34)在对应于所述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3111)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混棉箱(2)的前侧外壁上并且与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3111)传动连接;其中,在所述混棉箱腔(22)内并且位于混棉箱腔(22)的上部设置有一箱隔板(221),位于该箱隔板(221)的右侧的空间构成为梯度式纤维混匀腔(2211),所述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4)位于箱隔板(221)的右侧并且与所述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3111)传动连接,所述打手驱动机构(5)以及所述混匀纤维输出机构(6)在对应于梯度式纤维混匀腔(2211)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混棉箱(2)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纺织棉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棉输入帘传动装置(34)包括一混合棉输入帘驱动电机(341)、一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342)和一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链轮(343),混合棉输入帘驱动电机(341)与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342)传动配合并且由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342)连同混合棉输入帘驱动电机(341)通过减速箱固定座(3421)在对应于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3111)的右侧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混棉箱(2)的前侧外壁上,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链轮(343)固定在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342)的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上,并且在该混合棉输入帘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链轮(343)与所述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3111)之间套置有一输入帘驱动传动链条(34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纺织棉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度式纤维混匀机构(4)包括星形剥棉辊(41)、剥棉辊链轮(42a)、剥棉辊链轮传动链条(42b)、混棉辊运动皮带(42c)、第一双排皮带轮Ⅰ(42d)、第二双排皮带轮Ⅱ(42e)、单排皮带轮(42f)、混棉辊第一传动皮带Ⅰ(42g)、混棉辊第二传动皮带Ⅱ(42h)、第一混棉辊Ⅰ(43)、第二混棉辊Ⅱ(44)、第三混棉辊Ⅲ(45)、第四混棉辊Ⅳ(46)、第五混棉辊Ⅴ(47)和下传动装置(48),星形剥棉辊(41)对应于所述箱隔板(221)的长度方向的下部,该星形剥棉辊(41)的前端以及后端的星形剥棉辊轴头(411)各转动地支承在星形剥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4111)上,而该星形剥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4111)固定在混棉箱(2)的箱壁上,剥棉辊链轮(42a)在星形剥棉辊(41)的前端的星形剥棉辊轴头(411)上,剥棉辊链轮传动链条(42b)的上端套置在剥棉辊链轮(42a)上,而下端套置在所述主动辊前轴头双排链轮(3111)上,下传动装置(48)包括一下传动电机(481)和一下传动皮带轮(482),下传动电机(481)固定在下传动电机座(483)上,而该下传动电机座(483)固定在所述混棉箱(2)的后侧右端,下传动皮带轮(482)固定在下传动电机(481)的下传动电机轴(4811)上,第一混棉辊Ⅰ(43)以平行于星形剥棉辊(41)的状态对应于星形剥棉辊(41)的右下方,该第一混棉辊Ⅰ(43)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一混棉辊轴头Ⅰ(431)各转动地支承在第一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Ⅰ(4311)上,而该第一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Ⅰ(4311)固定在混棉箱(2)的箱壁上,在第一混棉辊Ⅰ(43)的后端的第一混棉辊轴头Ⅰ(431)上固定有一第一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Ⅰ(4312),在所述的下传动皮带轮(482)与该第一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Ⅰ(4312)之间套置有一驱动皮带(4821),其中,第一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Ⅰ(4312)为双排皮带轮,在第一混棉辊Ⅰ(43)的辊体上并且沿着第一混棉辊Ⅰ(43)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一打棉刀齿Ⅰ(432)、第二混棉辊Ⅱ(44)以平行于第一混棉辊Ⅰ(43)的状态对应于第一混棉辊Ⅰ(43)的上方,该第二混棉辊Ⅱ(44)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二混棉辊轴头Ⅱ(441)各转动地支承在第二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Ⅱ(4411)上,该第二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Ⅱ(4411)固定在所述混棉箱(2)的箱壁上,在该第二混棉辊Ⅱ(44)的后端的第二混棉辊轴头Ⅱ(441)上固定有一第二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Ⅱ(4412),在第二混棉辊Ⅱ(44)的辊体上并且沿着第二混棉辊Ⅱ(44)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二打棉刀齿Ⅱ(442),混棉辊运动皮带(42c)的上端套置在第二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Ⅱ(4412)上,而混棉辊运动皮带(42c)的下端套置在所述第一混棉辊驱动皮带轮Ⅰ(4312)上,第三混棉辊Ⅲ(45)在与所述第二混棉辊Ⅱ(44)平行的状态下对应于第二混棉辊Ⅱ(44)的左上方,该第三混棉辊Ⅲ(45)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三混棉辊轴头Ⅲ(451)各转动地支承在第三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Ⅲ(4511)上,该第三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Ⅲ(4511)固定在所述混棉箱(2)的箱壁上,在第三混棉辊Ⅲ(45)的辊体上并且沿着第三混棉辊Ⅲ(45)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三打棉刀齿Ⅲ(452),第四混棉辊Ⅳ(46)在与所述第三混棉辊Ⅲ(45)平行的状态下对应于第三混棉辊Ⅲ(45)的左上方,该第四混棉辊Ⅳ(46)的前端和后端的第四混棉辊轴头Ⅳ(461)各转动地支承在第四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Ⅳ(4611)上,该第四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Ⅳ(4611)固定在所述混棉箱(2)的箱壁上,在第四混棉辊Ⅳ(46)的辊体上并且沿着第四混棉辊Ⅳ(46)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四打棉刀齿Ⅳ(462),第五混棉辊Ⅴ(47)在与所述第四混棉辊Ⅳ(46)平行的状态下对应于第四混棉辊Ⅳ(46)的左上方,该第五混棉辊Ⅴ(47)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五混棉辊轴头Ⅴ(471)各转动地支承在第五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Ⅴ(4711)上,该第五混棉辊轴头支承轴承座Ⅴ(4711)固定在所述混棉箱(2)的箱壁上,在第五混棉辊Ⅴ(47)的辊体上并且沿着第五混棉辊Ⅴ(47)的长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第五打棉刀齿Ⅴ(472),第一双排皮带轮Ⅰ(42d)固定在所述第三混棉辊Ⅲ(45)的前端的第三混棉辊轴头Ⅲ(451)上,第二双排皮带轮Ⅱ(42e)固定在第四混棉辊Ⅳ(46)的前端的第四混棉辊轴头Ⅳ(461)上,单排皮带轮(42f)固定在第五混棉辊Ⅴ(47)的前端的第五混棉辊轴头Ⅴ(471)上,混棉辊第一传动皮带Ⅰ(42g)的一端套置在第一双排皮带轮Ⅰ(42d)上,另一端套置在第二双排皮带轮Ⅱ(42e)上,混棉辊第二传动皮带Ⅱ(42h)的一端套置在第二双排皮带轮Ⅱ(42e)上,另一端套置在单排皮带轮(42f)上,对应于所述梯度式纤维混匀腔(2211)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混棉箱(2)的上部的所述打手驱动机构(5)与所述第一双排皮带轮Ⅰ(42d)传动连接;其中,在所述混棉箱(2)的前侧设置有一皮带轮防护罩(24),所述第一双排皮带轮Ⅰ(42d)、第二双排皮带轮Ⅱ(42e)以及单排皮带轮(42f)位于皮带轮防护罩(24)内;所述的混匀纤维输出机构(6)在对应于所述第五混棉辊Ⅴ(47)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混棉箱(2)的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纺织棉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手驱动机构(5)包括一混棉辊驱动电机(51)、一混棉辊驱动主动皮带轮(52)和一混棉辊驱动皮带(53),混棉辊驱动电机(51)在对应于梯度式纤维混匀腔(2211)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混棉箱(2)的上部,混棉辊驱动主动皮带轮(52)固定在混棉辊驱动电机(51)的混棉辊驱动电机轴(511)上,混棉辊驱动皮带(53)的上端套置在混棉辊驱动主动皮带轮(52)上,而混棉辊驱动皮带(53)的下端套置在所述的第一双排皮带轮Ⅰ(42d)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纺织棉混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匀纤维输出机构(6)包括一混匀纤维输出罩(61)和一混匀纤维输出风机(62),混匀纤维输出罩(61)在对应于所述第五混棉辊Ⅴ(47)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混棉箱(2)的上部并且该混匀纤维输出罩(61)的混匀纤维输出罩腔(611)与所述梯度式纤维混匀腔(2211)相通,混匀纤维输出风机(62)设置在混匀纤维输出罩(61)的顶部,该混匀纤维输出风机(62)的混匀纤维引入口(621)与所述混匀纤维输出罩腔(611)相通,而混匀纤维输出风机(62)的混匀纤维引出口(622)与纤维输出管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58717.XA CN110725028A (zh) | 2019-10-10 | 2019-10-10 | 无纺织棉混棉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58717.XA CN110725028A (zh) | 2019-10-10 | 2019-10-10 | 无纺织棉混棉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25028A true CN110725028A (zh) | 2020-01-24 |
Family
ID=69219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58717.XA Pending CN110725028A (zh) | 2019-10-10 | 2019-10-10 | 无纺织棉混棉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25028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43429A1 (de) * | 1999-04-09 | 2000-10-11 | Schuller GmbH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trangartigen Faserverbundes aus Glasfasern und Glasfaserfaserverbund |
CN102605482A (zh) * | 2011-12-09 | 2012-07-25 | 常熟市飞龙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 预混棉装置 |
CN103614814A (zh) * | 2013-11-29 | 2014-03-05 | 苏州骏熠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混棉机 |
CN106435842A (zh) * | 2016-10-13 | 2017-02-22 | 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 开包机 |
CN106521721A (zh) * | 2016-10-29 | 2017-03-22 | 汕头三辉无纺机械厂有限公司 | 一种称重式开包机 |
CN206799817U (zh) * | 2017-04-19 | 2017-12-26 | 怡星(无锡)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投料称重及混棉机均匀喂入装置 |
CN107675298A (zh) * | 2017-10-05 | 2018-02-09 | 李先登 | 深度混棉喂给机 |
-
2019
- 2019-10-10 CN CN201910958717.XA patent/CN11072502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43429A1 (de) * | 1999-04-09 | 2000-10-11 | Schuller GmbH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trangartigen Faserverbundes aus Glasfasern und Glasfaserfaserverbund |
CN102605482A (zh) * | 2011-12-09 | 2012-07-25 | 常熟市飞龙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 预混棉装置 |
CN103614814A (zh) * | 2013-11-29 | 2014-03-05 | 苏州骏熠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混棉机 |
CN106435842A (zh) * | 2016-10-13 | 2017-02-22 | 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 开包机 |
CN106521721A (zh) * | 2016-10-29 | 2017-03-22 | 汕头三辉无纺机械厂有限公司 | 一种称重式开包机 |
CN206799817U (zh) * | 2017-04-19 | 2017-12-26 | 怡星(无锡)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投料称重及混棉机均匀喂入装置 |
CN107675298A (zh) * | 2017-10-05 | 2018-02-09 | 李先登 | 深度混棉喂给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GB2326888A (en) | Regulated drawing system for fibre material | |
CN1193918C (zh) | 用来拖动用于纤维材料的喂给装置的设备 | |
CH659487A5 (de)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mischen von textilfasern. | |
CN211036206U (zh) | 无纺织棉混棉装置 | |
CN102704047A (zh) | 多种纤维混合机 | |
CN209268407U (zh) | 桑蚕养殖用喂食装置 | |
CN100591813C (zh) | 适用于多仓混棉机的混合输出机构 | |
CN110725028A (zh) | 无纺织棉混棉装置 | |
CN107772520A (zh) | 一种预混合饲料配料混合设备及饲料生产系统 | |
CN201095665Y (zh) | 适用于多仓混棉机的混合输出机构 | |
CN217725418U (zh) | 一种饲料添加剂的预混料用称重计量设备 | |
WO2023010591A1 (zh) | 排种测量装置、排种测试平台系统及检测排种质量的方法 | |
CN116219633A (zh) | 一种粗旦涤纶高弹丝无纺材料制备工艺及生产线 | |
JPH05501289A (ja) | 準備機から得られる紡績設備―制御信号の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 | |
CN216378519U (zh) | 用于加工纺织纤维的装置 | |
CN221797770U (zh) | 一种混棉机配棉装置 | |
CN203754875U (zh) | 自动喂棉箱 | |
CN202671739U (zh) | 多种纤维混合机 | |
CN207659567U (zh) | 一种针帘式开包机 | |
CN218561715U (zh) | 混棉机 | |
JP2663237B2 (ja) | 秤量式混綿混紡方法 | |
CN217258235U (zh) | 一种挤出机多组份称重矢量配料机 | |
CN218756225U (zh) | 一种混合环式的交叉混纺系统 | |
JPH03137231A (ja) | 織物せんいの最適な準備処理方法および回路装置 | |
CN218539913U (zh) | 一种全自动精准称重配棉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