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23404A - 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23404A
CN110723404A CN201910952230.0A CN201910952230A CN110723404A CN 110723404 A CN110723404 A CN 110723404A CN 201910952230 A CN201910952230 A CN 201910952230A CN 110723404 A CN110723404 A CN 1107234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plate
sub
partitio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22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浩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9522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234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23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234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acks or bags
    • B65D33/16End- or aperture-clos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65D33/1616Elements constricting the neck of the bag
    • B65D33/1633Closed rings maintaining the constricted neck around an element, e.g. used as a handle or suspension means, with the element integral or non-integral with the 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环和密封套,所述密封环包括依次连接的内表面、顶面和外表面,所述密封套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包括盖体、塞体和侧板,所述塞体和所述侧板凸设在所述盖体的同侧,所述侧板环绕设置于所述塞体的外围,所述塞体伸入所述密封环内与所述内表面密封配合,所述盖体与所述顶面密封配合,所述侧板与所述外表面直接或间接配合以固定所述密封套。本申请所述密封装置用于密封塑料袋的袋口,提高塑料袋的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袋因其廉价、重量轻、容量大和便于收纳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中,用以对日常用品或食品进行封装。目前,物品放置在塑料袋内后,往往采用打结的方式对塑料袋的袋口进行密封,而打结的方式密封的袋口密封性能较差,物品很容易从塑料袋的袋口中掉落或漏洒,严重影响了塑料袋的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装置,用于对密封塑料袋的袋口,提高塑料袋的密封效果。
本申请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环和密封套,所述密封环包括依次连接的内表面、顶面和外表面,所述密封套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包括盖体、塞体和侧板,所述塞体和所述侧板凸设在所述盖体的同侧,所述侧板环绕设置于所述塞体的外围,所述塞体伸入所述密封环内与所述内表面配合,所述盖体与所述顶面密封配合,所述侧板与所述外表面直接或间接配合以固定所述密封套。
其中,所述盖体与所述顶面通过密封垫片密封配合。
其中,所述密封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内表面之间的底面,所述密封套还包括密封底座,所述密封底座包括底板和隔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贯穿所述底板的通孔,所述隔板凸设在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底板与所述底面配合,所述通孔与所述密封环的环空处连通,所述侧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隔板上以固定所述密封底座,其中,所述环孔处为所述密封环所包围的中空区域。
其中,所述侧板通过所述隔板与所述外表面间接配合,所述密封底座还包括侧框,所述侧框与所述隔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侧框环绕设置于所述隔板的外围,所述侧框朝向所述隔板的表面与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塞体的表面配合。
其中,所述隔板朝向所述侧框的表面与所述底板的夹角等于或大于90度。
其中,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塞体的表面与所述盖体的夹角等于或大于所述隔板朝向所述侧框的表面与所述底板的夹角。
其中,所述底板上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与所述密封环的通孔连通,所述塞体穿过所述密封环伸入所述收容槽内,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底面配合。
其中,所述密封底座包括第一子底座和第二子底座,所述第一子底座包括第一子底板和第一子隔板,所述第二子底座包括第二子底板和第二子隔板,所述第一子底座与所述第二子底座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子底板和所述第二子底板形成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子隔板和所述第二子隔板形成所述隔板。
其中,所述密封盖上设有贯穿所述盖体和所述塞体的收容孔,所述收容孔包括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出气口和与所述出气口相对设置的进气口,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阀门组件,所述阀门组件用以控制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之间的连通状态。
其中,所述阀门组件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于所述收容孔内,用以限定气体沿所述出气口向所述进气口的方向流动。
其中,所述阀门组件包括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用以控制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气体流动。
其中,所述塞体与所述内表面通过密封圈密封配合。
其中,所述塞体朝向所述侧板的表面与所述盖体之间的夹角等于或大于90度。
其中,所述盖体背离所述塞体的表面上设有把手。
其中,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锁紧盖,所述锁紧盖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密封盖的外周面。
本申请所述密封装置密封塑料袋的袋口时,塑料袋的袋口穿过所述密封环后,穿过所述密封环的部分展开后反向包覆所述密封环,再将所述密封盖的塞体伸入所述密封环中与所述内表面配合,所述盖体与所述顶面密封配合,所述侧板与所述外表面直接或间接配合以将所述密封盖固定于所述密封环上,实现对塑料袋袋口的密封,由于所述盖体与所述顶面密封配合,阻隔了气体和液体的流动,使塑料袋和外界环境完全隔绝,塑料袋内的物品无法从袋口掉落或漏洒,提高了塑料袋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密封装置中密封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密封装置中密封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密封装置中密封底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密封底座中底板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时密封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密封底座中底板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时密封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所述密封底座中隔板在另一实施方式下密封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所述密封盖中侧板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密封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密封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密封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密封装置中密封底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密封装置的使用步骤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密封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密封装置一种使用方式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密封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密封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装置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所示密封装置100可密封塑料袋的袋口,阻隔塑料袋与外界环境中空气和液体之间的相互流动。其中,塑料袋可以为常规的塑料袋或者由塑料膜围设形成的塑料容器。
密封装置100包括密封环10和密封套20。密封环10包括依次连接的内表面101、顶面102和外表面103。密封套20包括密封盖21,密封盖21包括盖体22、塞体23和侧板24,塞体23和侧板24凸设在盖体22的同侧,侧板24环绕设置于塞体23的外围,塞体23伸入密封环10内与内表面101配合,盖体22与顶面102密封配合,侧板24与外表面103直接配合以固定密封套20。
请一并参阅图2,图2是图1所示密封装置100中密封环1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密封环10为圆形环状结构。密封环10包围的中空区域为环空处11,即密封环10的内表面101环设形成密封环10的环空处11,塞体23伸入环空处11与内表面101配合。外表面103与内表面101相对设置,为密封环10背离环空处11的表面,即为密封环10的外周面,外表面103上设有第一卡槽1031。顶面102连接在内表面101与外表面103之间,顶面102与盖体22密封配合。其中,密封环10还包括连接在内表面101和外表面103之间的底面104,底面104与顶面102相对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环也可以为方形或异形环状结构,本申请对所述密封环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3,图3是图1所示密封装置100中密封盖21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密封套20即为密封盖21。密封盖21由盖体22、塞体23和侧板24组成。本实施例中,盖体22、塞体23和侧板24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以省去盖体22、塞体23和侧板24三者之间的装配工序,降低密封盖21的制备成本,提高密封盖21的结构紧凑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盖体、所述塞体和所述侧板也可以为通过组装方式形成的一体式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盖体22为圆形板状结构。盖体22包括密封面221和外观面222。密封面221为盖体22中朝向密封环10的表面。盖板22的密封面221上设有密封垫片223,盖板22通过密封垫片223与顶面102密封配合。具体的,密封垫片223连接于塞体23和侧板24之间,且与顶面102的大小相匹配。在固定密封盖21的过程中,盖体22朝向密封环10移动至密封垫片223与顶面102接触后,盖体22继续移动会挤压密封垫片223使其变形,使密封垫片223夹持于盖板22的密封面221和顶面102之间,此时密封垫片223能填充密封面221和顶面102之间的间隙,阻隔气体和液体在密封面221和顶面102之间流动,提高盖体22与密封环10之间的密封效果。外观面222与密封面221相对设置,外观面222为盖体22中背离密封环10的表面。外观面222上设有把手224。本实施例中,把手224为凸设于外观面222上的块状结构。在固定密封盖21的过程中,可手握把手224对密封盖21进行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把手也可以为其他供手持握的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塞体23凸设于密封面221的中间区域,且沿外观面222向密封面221的方向延伸。具体的,塞体23为与密封环10的环空处11尺寸相匹配的结构。塞体23的径向尺寸略小于或等于密封环10中环空处11的径向尺寸,以使塞体23能伸入环空处11与内表面101配合。本实施例中,塞体23为实心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塞体也可以为空心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塞体23包括背离盖体22的自由端23a。沿外观面222朝向密封面221的方向上,即沿塞体23的延伸方向上,自由端23a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以便于塞体23伸入密封环10的环空处1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塞体也可以为圆柱体结构,或者,所述塞体也可以为沿所述塞体的延伸方向上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圆台形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塞体23的外周面231上套设有密封圈232,塞体23伸入环空处11通过密封圈232与内表面101密封配合。在固定密封盖21过程中,塞体23朝向密封环10移动伸入环空处11内时,塞体23会挤压密封圈232而使其产生形变,使密封圈232夹持于塞体23的外周面231与内表面101之间,此时密封圈232能填充外周面231和内表面101之间的间隙,阻隔气体和液体在外周面231和内表面101之间流动,提高塞体23与密封环10之间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密封圈232与密封垫片223为采用硅胶一体成型的硅胶垫片,不仅可以增加密封装置100的密封效果,还可提高密封装置100的结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垫片和所述密封圈也可以与所述密封盖一体成型,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密封装置的结构稳定性,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侧板24设于密封面221的边缘,且围绕盖体22的周缘设置。侧板24包括相对设置的内接面241和外接面242。内接面241为侧板24中朝向塞体23的表面,内接面241上凸设有卡勾243,卡勾243卡持于密封环10的第一卡槽1031内,实现侧板24与外表面103的直接配合以将密封盖21固定于密封环10上。本实施例中,内接面241垂直于密封面221。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内接面可以不与所述密封面垂直,而与所述密封面的夹角大于90度,即沿所述外观面向所述密封面的方向上,所述侧板的厚度逐渐减小,在此结构下,所述侧板的内接面与所述密封环的外表面接触,而使所述侧板能抵持在所述密封环上,对所述密封环产生压力而挤压所述密封环,提高所述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
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装置100密封塑料袋时,先将需要密封的物品放置于塑料袋中,再将塑料袋的袋口穿过密封环10的环空处11,将塑料袋中穿过环空处11的部分展开后翻折即反向铺设,以使密封环10包覆于塑料袋内,随后手握盖体22上的把手224将密封盖21盖合于密封环10上,此时盖体22会朝向密封环10移动而挤压位于密封面221上的密封垫片223,同时塞体23向下伸入到密封环10的环空处11内,而挤压位于外周面231的密封圈232,直至卡勾243卡持于密封环10的第一卡槽1031内,实现密封盖21与密封环10的锁持固定,此时密封垫片223被挤压变形而夹紧位于盖体22和密封环10之间的塑料袋部分使盖体22与顶面102密封配合,且密封圈232被挤压变形而夹紧位于密封环10与塞体23之间的塑料袋部分使塞体23与内表面101密封配合,实现对塑料袋的袋口的有效密封。此时塑料袋内和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无法经由塞体23的外周面231和密封环10的内表面101之间的间隙和盖体22的密封面221和密封环10的顶面102之间的间隙进行流动交换,将塑料袋内的环境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绝开来。
需要说明的是,当塑料袋需要封存的物品为气体、液体或等可穿过密封环10中环空处11的物品时,可以先将塑料袋的袋口穿过密封环10的环空处11,塑料袋的袋口穿过环空处11后,将塑料袋的袋口展开后反向铺设袋口附近的塑料部分以覆盖密封环10的外表面103,使密封环10包覆于塑料袋内,此时可通过环空处11向塑料袋内放置需封存的物品,随后手握密封盖21上的把手224使卡勾243卡持于密封环10的第一卡槽1031内,实现密封盖21与密封环10的锁持固定,即实现了塑料袋的密封。
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将塑料袋内的物品进行真空保存时,在密封盖21盖合于密封环10之前,可以先通过环空处11对塑料袋进行抽气,使塑料袋内部趋近于真空,再进行密封盖21与密封环10的锁持固定,以将袋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离开来,延长塑料袋内物品的存放时间。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密封装置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密封装置100与上述实施例所示密封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侧板24与外表面103间接配合以固定密封套20。具体的,密封套20还包括密封底座25,密封底座25包括底板26和隔板27,底板26上设有贯穿底板26的通孔261,隔板27凸设于底板26的一侧,底板26与底面104配合,通孔261与密封环10的环空处11连通,侧板24可拆卸地安装于隔板27上以固定密封底座25。
本实施例中,密封套20包括密封盖21和密封底座25。密封底座25由底板26和隔板27组成。具体的,底板26和隔板27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以省去底板26和隔板27之间的装配工序,简化密封底座25的制备工艺,提高密封底座25的结构紧凑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和所述隔板也可以为通过组装方式形成的一体式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5,图5为图4所示密封装置100中密封底座25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底板26为方形板状结构,底板2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62和第二表面263,通孔261贯穿第一表面262和第二表面263。具体的,第一表面262为底板26中朝向密封环10的表面,通孔261设于第一表面262的中间区域。第一表面262与底面104配合,通孔261位于环空处11的正下方,即通孔261的轴心线与密封环10的轴心线重合。本实施方式中,通孔261与环空处11的孔径尺寸相同。塞体23穿过环空处11伸入通孔261内,且与通孔261的孔壁配合,以夹持位于塞体23与通孔261的孔壁之间的塑料袋,增加塑料袋与外界环境中气体和液体流通的路径,加大气体和液体流通的难度,提高密封装置100的密封效果。
请参阅图6,图6为图4所示密封底座25中底板26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时密封装置100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所示密封底座25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密封底座25的不同之处在于,通孔261的孔径尺寸小于环空处11的孔径尺寸。塞体23背离盖体22的塞底面233与第一表面262配合,以夹持位于塞底面233与第一表面262之间的塑料袋,增加塑料袋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和液体流通的路径,加大气体和液体流通的难度,提高密封装置100的密封效果。
请参阅图7,图7为图4所示密封底座25中底板26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时密封装置100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所示密封底座25与上述另一种实施方式所示密封底座25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表面262上设有收容槽264,收容槽264与密封环10的环空处11连通,塞体23穿过密封环10伸入收容槽264内。塞体23的塞底面233与收容槽264的槽底面265配合,以夹持位于塞底面233与槽底面265之间的塑料袋,增加塑料袋与外界环境中气体和液体流通的路径,加大气体和液体流通的难度,提高密封装置100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收容槽264环绕设置于通孔261的外围,且与通孔261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也可以与所述通孔间隔设置,而不与所述通孔连通,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塞体23与收容槽264之间可以以任意的形状的密封配合,例如曲线形、矩形、锯齿形或其他可以增加所述塞体23和收容槽264之间接触面积的形状。
复参图5,本实施例中,隔板27为沿第二表面263向第一表面262方向延伸的立体环形结构。隔板27凸设于第一表面262的边缘区域,且环绕设置于通孔261的外围。具体的,隔板27包括外贴合面271和内贴合面272。外贴合面271为隔板27背离通孔261的表面,外贴合面271上设有第二卡槽273。内贴合面272与外贴合面271相对设置,即内贴合面272为隔板27朝向通孔261的表面,内贴合面271与密封环10的外表面103配合。侧板24上的卡勾243卡持于第二卡槽273内,以使侧板24与外表面103间接配合以固定密封底座25与密封盖21。本实施方式中,外贴合面271和内贴合面272都垂直于底板26,即外贴合面271和内贴合面272与底板26的夹角等于90度,也即外贴合面271与第一表面262的夹角等于90度。
其中,第二卡槽273为贯穿外贴合面271和内贴合面272的通槽。具体的,第二卡槽273为弧形滑槽。隔板27上开设有与第二卡槽273连通的缺口274。侧板24上的卡勾243从缺口274处进入第二卡槽273内,随后顺着第二卡槽273的延伸方向旋转密封盖21,直至侧板24卡勾243卡持于第二卡槽273的底部,即可将侧板24安装于隔板27上,此时侧板24通过隔板27抵持于密封环10的外表面103,即与密封环10的外表面103间接配合,以使密封环10夹持于隔板27与塞体23之间,固定密封套20。
参见图8,图8是图4所示密封底座25中隔板27在另一实施方式下密封装置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隔板27的外贴合面271与底板26的夹角大于90度,即外贴合面271与第一表面262的夹角大于90度,也即沿隔板27的延伸方向上,隔板27的厚度逐渐增加,以便于侧板24插入隔板27的外侧,实现与隔板27的卡持固定。
参见图9,图9是图4所示密封盖21中侧板24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密封装置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侧板24的内接面241与盖体22的夹角大于90度,即内接面241与密封面221的夹角大于90度,也即沿侧板24的延伸方向上,侧板24的厚度逐渐减小,以便于侧板24插入隔板27的外侧,实现与隔板27的卡持固定。具体的,侧板24的内接面241与盖体22的夹角大于隔板27的外贴合面271与底板26的夹角,即外贴合面271比内接面241更加陡峭,以在侧板24插入隔板27的外侧使卡勾243卡持于第二卡槽273的过程中压紧隔板27,减小侧板24与隔板27之间的间隙,加大了气体和液体在侧板24与隔板27之间流动的难度,提高侧板24与隔板27之间的密封性能。
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装置100密封塑料袋的袋口时,先将需要密封的物品放置于塑料袋中,再将塑料袋的袋口穿过依次密封底座25的通孔261和密封环10的环空处11,将塑料袋中穿过环空处11的部分展开后翻折,并使塑料袋的袋口反向穿过密封底座25的通孔261,使密封环10包覆于塑料袋内,随后将密封环10放于底板26的第一表面262,使密封环10的外表面103和底面104分别与隔板27的内贴合面272和底板26的第一表面262配合,再手握密封盖21上的把手224将侧板24插入隔板27的外侧,此时侧板24的卡勾243穿过缺口274进入第二卡槽273内,此时盖体22会朝向密封环10移动而不断挤压位于密封面221上的密封垫片223,同时塞体23向下伸入到密封环10的环空处11内,随后旋转密封盖21直至卡勾243卡持于隔板27的第二卡槽273内,以固定密封套20,此时密封环10夹持于盖体22和底板25之间,夹紧了位于密封环10与盖体22和底板25之间的塑料袋部分,且密封环10夹持于塞体23与隔板27之间,夹紧了位于密封环10与塞体23和隔板27之间的塑料袋部分,实现对塑料袋的袋口的有效密封。此时塑料袋内和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无法经由塞体23的外周面231和密封环10的内表面101之间的间隙、盖体22的密封面221和密封环10的顶面102之间的间隙、隔板27的内贴合面272与密封环10的外表面103之间的间隙以及底板26的第一表面262与密封环10的底面104之间的间隙进行流动交换,将塑料袋内的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完全隔离开来。
需要说明的是,当塑料袋需要封存的物品为气体、液体或等可穿过密封环10中环空处11的物品时,可以先将塑料袋的袋口穿过依次密封底座25的通孔261和密封环10的环空处11,将塑料袋中穿过环空处11的部分展开后反向铺设,并使塑料袋的袋口反向穿过密封底座25的通孔261,使密封环10包覆于塑料袋内,随后将密封环10放于底板26的第一表面262,此时可通过环空处11和通孔261向塑料袋内放置需封存的物品,随后手握密封盖21上的把手224将侧板24的卡勾243旋转卡持于隔板27的第二卡槽273内,实现对塑料袋袋口的密封。
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将塑料袋内的物品进行真空保存时,在密封盖21盖合于密封环10之前,可以先通过环空处11和通孔261对塑料袋进行抽气,使塑料袋内部趋近于真空,再进行密封盖21与密封底座25的锁持固定,以将袋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离开来,延长塑料袋内物品的存放时间。
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密封装置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所示密封装置100与上述第二种密封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密封底座25还包括侧框28,侧框28与隔板27间隔设置于底板26的同一侧,侧框28环绕设置于隔板27的外围,侧框28朝向隔板27的表面与侧板24背离塞体23的表面配合。具体的,侧框28设于第一表面262的边缘,且围绕底板25的周缘设置。侧框28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281和第二侧面282。第一侧面281为侧框28朝向隔板27的表面,第一侧面281与侧板24的外接面242配合,以阻隔外界气体和液体通过第一侧面281和外接面242之间的间隙进行流动交换,提高密封装置100对塑料袋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密封底座25由底板26、隔板27和侧框28组成。具体的,底板26、隔板27和侧框28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以省去三者之间的装配工序,简化密封底座25的制备工艺,提高密封底座25的结构紧凑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所述隔板和所述侧框也可以为通过组装方式形成的一体式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11和图12,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密封装置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所示密封装置100中密封底座25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密封装置100与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密封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密封装置100中的密封底座25包括第一子底座25a和第二子底座25b。第一子底座25a包括第一子底板26a和第一子隔板27a,第二子底座25b包括第二子底板26b和第二子隔板27b,第一子底座25a和第二子底座25b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以使第一子底板26a和第二子底板26b形成底板26,第一子隔板27a和第二子隔板27b形成隔板27。
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底座25a和第二子底座25b的形状相同。第一子底座25a还包括第一侧框28a,第一侧框28a包括第一端面251a和第二端面252a。第一端面251a与底板26的夹角小于90度,且第一端面251a上凸设有卡扣253a。第二端面252a与第一子底板26a的夹角大于90度,且第二端面252a上凹设有卡扣槽254a。第二子底座25b还包括第二侧框28b,第二侧框28b包括第三端面251b和第四端面252b。第三端面251b与第二子底板26b的夹角小于90度,且第三端面251b上凸设有卡扣253b。第四端面252b与第二子底板26b的夹角大于90度,且第四端面252b上凹设有卡扣槽254b。具体的,第一子底座25a的卡扣253a卡持于第二子底座25a的卡扣槽254b内,且第二子底座25a的卡扣253b卡持于第一子底座25a的卡扣槽254a内,以将第一子底座25a和第二子底座25b拼接形成密封底座25。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底座和所述第二子底座的形状也可以不同,而且两者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的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所述第一子底座和所述第二子底座能拼接形成完整的所述密封底座即可。
请参阅图13,图13为图11所示密封装置100的使用步骤示意图。
在使用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密封装置100密封塑料袋时,先将需要密封的物品放置于塑料袋中,再将塑料袋的袋口穿过密封环10的环空处11,将塑料袋中穿过环空处11的部分展开后翻折,使密封环10包覆于塑料袋内,随后将第一子底座25a和第二子底座25b在密封环10的下方拼接形成密封底座25使塑料袋的袋口反向穿过密封底座25的通孔261,再将密封环10放于底板26的第一表面262,使密封环10的外表面103和底面104分别与隔板27的内贴合面272和底板26的第一表面262配合,再一只手抓握密封底座25,另一只手用力朝下拉扯塑料袋,使塑料袋的袋口部分稳固地夹持在密封环10和密封底座25之间,随后通过环空处11和通孔261对塑料袋进行抽气,使塑料袋内部趋近于真空后,再手握密封盖21上的把手224将侧板24插入隔板27和边框28之间,旋转密封盖21,此时侧板24的卡勾243穿过缺口274进入第二卡槽273内,此时盖体22会朝向密封环10移动而不断挤压位于密封面221上的密封垫片223,同时塞体23向下伸入到密封环10的环空处11内,随后旋转密封盖21直至卡勾243卡持于隔板27的第二卡槽273内,以固定密封套20,此时密封环10夹持于盖体22和底板25之间,夹紧了位于密封环10与盖体22和底板25之间的塑料袋部分,且密封环10夹持于塞体23与隔板27之间,夹紧了位于密封环10与塞体23和隔板27之间的塑料袋部分,实现对塑料袋的袋口的有效密封。此时塑料袋内和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无法经由塞体23的外周面231和密封环10的内表面101之间的间隙、盖体22的密封面221和密封环10的顶面102之间的间隙、隔板27的内贴合面272与密封环10的外表面103之间的间隙以及底板26的第一表面262与密封环10的底面104之间的间隙进行流动交换,将塑料袋内的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完全隔离开来。
需要说明的是,当塑料袋需要封存的物品为气体、液体或等可穿过密封环10中环空处11的物品时,可以先将塑料袋的袋口穿过依次密封底座25的通孔261和密封环10的环空处11,将塑料袋中穿过环空处11的部分展开后反向铺设,并使塑料袋的袋口反向穿过密封底座25的通孔261,使密封环10包覆于塑料袋内,随后将密封环10放于底板26的第一表面262,此时可通过环空处11和通孔261向塑料袋内放置需封存的物品,随后手握密封盖21上的把手224将侧板24的卡勾243旋转卡持于隔板27的第二卡槽273内,实现对塑料袋袋口的密封,此时袋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离开来,有利于延长塑料袋内物品的存放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当不需要将塑料袋内的物品进行真空保存时,在密封盖21盖合于密封环10之前,可以省去通过环空处11和通孔261对塑料袋进行抽气这一步骤,直接进行密封盖21与密封底座25的锁持固定,具体的使用方法可依据需求来进行适应性调整,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密封装置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一种密封装置100与上述四种实施例所示密封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密封盖21上设有贯穿盖体22和塞体23的收容孔29,收容孔29包括与底板26的通孔261连通的出气口291和与出气口291相对设置的进气口292。具体的,收容孔29沿垂直于盖体22的方向贯穿盖体22、塞体23和密封环10。进一步的,密封装置100还包括阀门组件30,阀门组件30用以控制出气口291和进气口292之间的连通状态。
本实施例中,阀门组件30包括控制阀门31,控制阀门31用以控制进气口292与出气口291之间的气体流动。本申请实施例所示密封装置100密封塑料袋口后,还可以通过控制控制阀门30的开关来切换对塑料袋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连通状态,提高了密封装置100的使用灵活性。
当打开收容孔29上的控制阀门31时,收容孔29为塑料袋内部和外界环境连接的唯一通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可沿进气口292流动至出气口291处进入塑料袋内,塑料袋内的气体也可沿出气口291流动至进气口292处进入外界环境中,此时可利用气泵通过收容孔29可对塑料袋内部进行抽真空,抽真空完成后,关闭控制阀门31,可使塑料袋内部环境趋于真空状态。当需要对塑料袋进行充气时,可打开控制阀门31,利用充气筒通过收容孔29对塑料袋内部充气,当塑料袋内的气体达到目标需求量时,关闭控制阀门31,以重新密封塑料袋。
可以理解的是,当密封在塑料袋中的物品为液体时,由于塑料袋口通过密封装置100进行密封,液体很难从密封装置100的其他位置进入或排出。当需要吸取塑料袋内的液体时,此时可打开控制阀门31后,在收容孔29中插入吸管200,吸管200会依次穿过收容孔29和通孔261伸入塑料袋中,可以方便的将塑料袋中的液体吸取出来,且不会发生漏洒情况,如图15所示;当不需要吸取塑料袋中的液体时,可以取出吸管200,关闭控制阀门31,重新将塑料袋内的空间与外界环境隔绝开来,重新密封塑料袋。
请参阅图16,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密封装置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所示密封装置100与上述第五种实施例所示密封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阀门组件30还包括单向阀32,单向阀32设于收容孔29内,用以限定气体沿出气口291向进气口292的方向流动。具体的,单向阀32设于控制阀门31靠近出气口291的一侧。
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装置100对塑料袋进行密封后,通过收容孔29对塑料袋内部进行抽真空的过程中,单向阀32的存在会阻碍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从进气口292进入收容孔29中从出气口291流入塑料袋内部,而塑料袋内部的气体可快速地从出气口291进入收容孔29中从进气口292进入外界环境中,加快对塑料袋的抽真空速率,实现对塑料袋的快速抽真空。
参阅图17,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密封装置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一种密封装置100与上述五种实施例所示密封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密封装置100还包括锁紧盖40,锁紧盖40可拆卸地套设于密封盖21的外周面。
本实施例中,密封盖21的侧板24与密封环10的外表面103密封配合。具体的,侧板24的内接面241上设有密封垫圈244,侧板24的外接面242上设有外螺纹。锁紧盖40可拆卸地套设于密封盖21的侧板24上。锁紧盖40为环形板状结构。锁紧盖40包括内环面401,内环面401上设有与侧板24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锁紧盖40与侧板24通过螺纹锁紧的过程中,锁紧盖40会挤压内接面241上的密封垫圈244而使其变形,使密封垫圈244夹持于侧板24的内接面241与密封环10的外表面103之间,此时密封垫圈244能填充内接面241与外表面103之间的间隙,阻隔气体和液体在内接面241与外表面103之间流动,提高侧板24与密封环10之间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密封圈232、密封垫片223和密封垫圈244为采用硅胶一体成型的硅胶垫片,不仅可以增加密封装置100的密封效果,还可提高密封装置100的结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垫片和所述密封垫圈也可以为与所述密封盖一体成型的结构,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密封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装置100的使用方法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装置100的使用方法的区别仅在于,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装置100时,在将密封盖21盖在密封环10上并进行压紧后,还需要使用锁紧盖40通过内环面401与外接面242之间的螺纹对密封盖21进行锁紧,在锁紧过程中,密封垫圈244会被挤压变形而夹紧位于侧板24与密封圈10之间的塑料袋部分,使气液体更难进入或排出塑料袋,达到更加良好的密封效果。此时塑料袋内和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无法经由塞体23的外周面231和密封环10的内表面101之间的间隙、盖体22的密封面221和密封环10的顶面102之间的间隙以及侧板24的内接面241和密封环10的外表面103之间的间隙进行流动交换,实现了对塑料袋的袋口的有效密封。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环和密封套,所述密封环包括依次连接的内表面、顶面和外表面,所述密封套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包括盖体、塞体和侧板,所述塞体和所述侧板凸设在所述盖体的同侧,所述侧板环绕设置于所述塞体的外围,所述塞体伸入所述密封环内与所述内表面配合,所述盖体与所述顶面密封配合,所述侧板与所述外表面直接或间接配合以固定所述密封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顶面通过密封垫片密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内表面之间的底面,所述密封套还包括密封底座,所述密封底座包括底板和隔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贯穿所述底板的通孔,所述隔板凸设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底板与所述底面配合,所述通孔与所述密封环的环空处连通,所述侧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隔板上以固定所述密封底座,其中,所述环空处为所述密封环所包围的中空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通过所述隔板与所述外表面间接配合,所述密封底座还包括侧框,所述侧框与所述隔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同一侧,所述侧框环绕设置于所述隔板的外围,所述侧框朝向所述隔板的表面与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塞体的表面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朝向所述侧框的表面与所述底板的夹角等于或大于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塞体的表面与所述盖体的夹角等于或大于所述隔板朝向所述侧框的表面与所述底板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与所述密封环的环空处连通,所述塞体穿过所述所述密封环伸入所述收容槽内,与所述收容槽的槽底面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底座包括第一子底座和第二子底座,所述第一子底座包括第一子底板和第一子隔板,所述第二子底座包括第二子底板和第二子隔板,所述第一子底座与所述第二子底座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子底板和所述第二子底板形成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子隔板和所述第二子隔板形成所述隔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上设有贯穿所述盖体和所述塞体的收容孔,所述收容孔包括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出气口和与所述出气口相对设置的进气口,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阀门组件,所述阀门组件用以控制所述出气口和所述进气口之间的气体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于所述收容孔内,用以限定气体沿所述出气口向所述进气口的方向流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包括控制阀门,所述控制阀门用以控制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的连通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与所述内表面通过密封圈密封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朝向所述侧板的表面与所述盖体之间的夹角等于或大于90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背离所述塞体的表面上设有把手。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锁紧盖,所述锁紧盖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密封盖的外周面。
CN201910952230.0A 2019-09-29 2019-09-29 密封装置 Pending CN1107234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2230.0A CN110723404A (zh) 2019-09-29 2019-09-29 密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2230.0A CN110723404A (zh) 2019-09-29 2019-09-29 密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23404A true CN110723404A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20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2230.0A Pending CN110723404A (zh) 2019-09-29 2019-09-29 密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2340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1321A (zh) * 2020-11-26 2021-03-05 江西捷美软包装有限公司 纳米防渗透蒸煮袋及其纳米粘结结构
CN112478420A (zh) * 2020-11-26 2021-03-12 江西捷美软包装有限公司 耐高温高阻隔蒸煮袋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9362A (en) * 1968-11-05 1971-06-29 Paul A Zamarra Disposable syringe
CN1093329A (zh) * 1992-01-22 1994-10-12 韦基特有限公司 密封装置
CN2545113Y (zh) * 2002-05-13 2003-04-16 惠州市天绿香纯天然日用化工有限公司 用于液体包装的软嘴
CN101723123A (zh) * 2008-10-16 2010-06-09 威尔顿工业公司 倾倒及密封组件以及使用该倾倒及密封组件的方法
CN108382710A (zh) * 2016-06-12 2018-08-10 云和漫行者玩具有限公司 一种能减少接触空气取料的化工原料软包装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9362A (en) * 1968-11-05 1971-06-29 Paul A Zamarra Disposable syringe
CN1093329A (zh) * 1992-01-22 1994-10-12 韦基特有限公司 密封装置
CN2545113Y (zh) * 2002-05-13 2003-04-16 惠州市天绿香纯天然日用化工有限公司 用于液体包装的软嘴
CN101723123A (zh) * 2008-10-16 2010-06-09 威尔顿工业公司 倾倒及密封组件以及使用该倾倒及密封组件的方法
CN108382710A (zh) * 2016-06-12 2018-08-10 云和漫行者玩具有限公司 一种能减少接触空气取料的化工原料软包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1321A (zh) * 2020-11-26 2021-03-05 江西捷美软包装有限公司 纳米防渗透蒸煮袋及其纳米粘结结构
CN112478420A (zh) * 2020-11-26 2021-03-12 江西捷美软包装有限公司 耐高温高阻隔蒸煮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23404A (zh) 密封装置
MX2012005407A (es) Conjunto de válvula de encaje a presión y paja y procedimiento de uso del mismo.
JP2003182755A (ja) 真空保存用瓶栓
TWM353909U (en) Ventilation device of sealing jar
WO2004101027A3 (en) Dispenser and apparatus for fillling a dispenser
CN207658399U (zh) 杯盖和真空杯
US20020070292A1 (en) Cleaning liquid dispensing apparatus for a shower head
KR20150024095A (ko) 용기 마개
US10336488B1 (en) Vacuum seal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16036097U (zh) 一种可单向排气的密封袋
CN201802578U (zh) 多用途抽真空器
CN113353435A (zh) 一种可单向排气的密封袋
US20090223174A1 (en) System, air valv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ir evacuation of plastic sealable storage bags
CN218477781U (zh) 一种多功能喷射混合双舱瓶
KR20160048635A (ko) 밀폐 용기
CN104843306A (zh) 托盘弯曲吸管盖
JP3113972U (ja) 防湿の密封袋
CN203359191U (zh) 一种抽真空卡扣快插吸嘴
CN215110728U (zh) 一种单向气阀装置
CN216233846U (zh) 一种瓶塞、液体容器及冰箱
US20120128274A1 (en) Storage container with vacuum
CN214932188U (zh) 一种真空密封罐
CN216735526U (zh) 防回吸的流体倒出包装容器
CN220097005U (zh) 一种内置柔性袋的容器
CN217945935U (zh) 一种一口杯酒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9a-2a, dongle garden, 1023 Buxin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21

Applicant after: Chen Haoneng

Address before: 518000 513, building 11, Shenzhen B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park, No.16, Keji South Road, high tech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en Haoneng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