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58399U - 杯盖和真空杯 - Google Patents

杯盖和真空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58399U
CN207658399U CN201721743682.0U CN201721743682U CN207658399U CN 207658399 U CN207658399 U CN 207658399U CN 201721743682 U CN201721743682 U CN 201721743682U CN 207658399 U CN207658399 U CN 207658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pressure release
stomata
outer barrel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436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Xianh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Xianh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Xianh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Xianh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436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58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58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583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杯盖和真空杯,杯盖包括盖体,盖体内设置有泄压组件和抽气组件,其中,泄压组件包括泄压座,泄压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盖体的第一底壁上设置有泄压孔和第一气孔,第一密封圈抵接在泄压孔上;抽气组件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外筒体可沿盖体的轴向方向往复移动,内筒体至外筒体的底壁之间形成抽气腔,泄压座内沿轴向方向设置有中空的通杆,通杆穿过外筒体的底壁并与内筒体固定连接,泄压座的第二底壁上设置第二气孔,第二气孔与第一气孔和气体通道连通,第二气孔上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的气体流动方向为自第一气孔向气体通道流动。真空杯包括杯盖和杯身。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杯拆卸方便,结构紧凑,携带方便,外观美观。

Description

杯盖和真空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容器,特别涉及一种拆卸简单的可抽真空的杯盖以及带有该杯盖的真空杯。
背景技术
食品和饮料与空气接触时,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从而腐蚀变质。为了延长食品和饮料的储存时间,人们往往将上述物质储存在封闭的容器中。但是,现有的封闭容器中还是会有空气的存在,依然会产生腐蚀作用,使得食品和饮料的保存时间不长,保鲜的质量也不可靠。
现有一种保鲜杯,在保鲜杯的杯盖上设有抽气口,抽气口具有自密封的功能,在抽气口上连接一个抽气筒,可以将保鲜杯中的空气抽出,从而实现真空保鲜。但是这种保鲜杯需要借助抽气筒才能实现抽真空,携带十分不便。
公开号为CN20603221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真空保鲜果汁杯”,该真空保鲜果汁杯包括杯身和杯盖,杯盖包括顶盖和底盖,底盖上设有第一气孔,顶盖上设有第一通孔;设置在杯盖上的气泵,气泵包括气泵定位筒、气泵内筒、气泵外筒和按压手柄,通过按压与气泵内筒连接的按压手柄将杯身内的空气排出。通过该真空保鲜果汁杯可以将杯身中的空气抽出,达到保鲜的作用,且气泵直接设置在杯盖上,携带方便。
然而,这种果汁杯的杯盖拆卸十分不便,很难对杯盖内部进行清洗。将果汁杯倒置时,杯身内的液体很容易从杯盖的第一气孔处泄漏。该果汁杯没有泄压装置,抽真空后杯盖难以打开,使用不便。该果汁杯的气泵外筒固定,气泵内筒在气泵外筒内往复移动,为了提高气泵的抽气效率,按压手柄推动气泵内筒在气泵外筒的顶壁与底壁之间往复移动,按压手柄的移动距离大,气泵在轴向方向的尺寸较大,从而提高了气泵的整体尺寸,使得整个杯盖的体积很大,不利于小型化。按压手柄始终从杯盖的上端伸出,不仅容易碰伤气泵,而且也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拆卸方便、尺寸小且便于携带的杯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的是提供一种带有上述杯盖的真空杯。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杯盖包括筒状的盖体,盖体内设置有泄压组件和抽气组件,其中,泄压组件包括筒状的泄压座,泄压座的外周壁与盖体的内周壁螺纹配合,泄压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盖体的第一底壁上设置有泄压孔和第一气孔,第一密封圈抵接在泄压孔上,第一气孔位于第一密封圈围成的区域内;抽气组件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外筒体可沿盖体的轴向方向往复移动,内筒体位于外筒体的内部,内筒体至外筒体的底壁之间形成抽气腔,内筒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上凸沿和下凸沿,上凸沿和下凸沿之间形成定位槽,定位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可在上凸沿和下凸沿之间往复移动,上凸沿上设置至少一个排气口,第二密封圈与外筒体的内周壁过盈配合,泄压座内沿轴向方向设置有中空的通杆,通杆的内部形成气体通道,通杆穿过外筒体的底壁并与内筒体固定连接,通杆上设置有与抽气腔连通的通孔,泄压座的第二底壁上设置第二气孔,第二气孔与第一气孔和气体通道连通,第二气孔上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的气体流动方向为自第一气孔向气体通道流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杯盖通过单向阀控制第二气孔的开闭,从而控制杯身内的空气可以进入抽气腔内,但是抽气腔内的空气不能进入杯身内,向盖体内按压外筒体时,内筒体固定不动,第二密封圈抵接在下凸沿上,将排气通道关闭,而此时抽气腔的体积增大,压强变小,杯身内的气压大于抽气腔内的气压,杯身内的空气依次经过第一气孔、第二气孔、气体通道和通孔后进入抽气腔内;当外筒体向上移动时,内筒体始终固定不动,外筒体向外移动,第二密封圈抵接在上凸沿上,由于上凸沿上设置有排气口,因此排气通道打开,外筒体向上移动时,抽气腔的体积变小,压强增大,抽气腔内的气压大于杯身内的气压,单向阀将第二气孔关闭,抽气腔内的空气只能通过排气通道排出。反复按压外筒体将杯身内的空气排尽,使得杯身内处于真空环境,提高杯身内果汁的保存时间。由于内筒体不动,外筒体往复移动,可以减小抽气组件在轴向方向的尺寸,从而减小杯盖的整体尺寸。通过旋转泄压座可将第一密封圈从泄压孔上移开,空气通过泄压孔进入杯身内,释放杯身内的真空,方便打开杯盖。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底壁向泄压座的内部延伸形成开口朝下的中空的第一凸台,第二气孔设置在第一凸台的第一顶壁的中部,第一凸台内设置有单向阀安装组件,单向阀安装组件包括阀座和固定环,单向阀设置在阀座上,固定环将阀座固定安装在第一顶壁的内侧。
可见,单向阀安装组件提高了单向阀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凸台上套设有开口朝下的中空的第二凸台,通杆贯穿设置在第二凸台的第二顶壁的中部。
可见,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设置方式充分利用了内部空间,有利于小型化。
进一步的方案是,外筒体的底壁向外筒体内部延伸形成开口朝下的中空的第三凸台,通杆从第三凸台的第三顶壁的中间穿过,第三顶壁与通杆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可见,设置第三密封圈提高了通杆与外筒体的接合处的密封性能,防止漏气。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凸台和外筒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第一端部抵接在第三顶壁的下端面上,复位弹簧的第二端部抵接在第二顶壁的上端面上,第二顶壁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圈,复位弹簧的第二端部位于限位圈内。
可见,限位圈防止复位弹簧发生偏移,复位弹簧使得外筒体可以自动复位,从而排出抽气腔内的空气。
进一步的方案是,盖体上还设置有自锁旋钮,外筒体的外周壁沿轴向方向上设置有滑槽,滑槽的上端部开口大于滑槽的下端部开口,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形成第一限位台阶,自锁旋钮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适配的锁定块,锁定块位于滑槽内,锁定块抵接在第一限位台阶上;外筒体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台阶,自锁旋钮上设置有与第二限位台阶相对应的限位部。
可见,通过自锁旋钮可以将外筒体压入盖体内,不让抽气组件从盖体的表面凸出,方便携带,防止碰伤抽气组件,且更加美观。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盖体包括外盖和内盖,外盖和内盖的之间形成环形间隙,内盖的下端外周壁上设置有第四密封圈,泄压座的外周壁与内盖的内周壁螺纹配合,泄压座的上端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环形的转动部,转动部的外周壁与外盖的外周壁位于同一圆周面上。
可见,转动部的外周壁与外盖的外周壁位于同一圆周面上,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也更加美观。
进一步的方案是,内盖的上端周壁上设置有环形凸沿和凸块,凸块位于环形凸沿的上方,凸块与环形凸沿之间形成卡槽,外盖的上端周壁上与卡槽相对应的设置有卡块,卡块卡接在卡槽内。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气孔的外侧设置有挡水阀,挡水阀由硅胶材料制成,挡水阀上设置有自封闭的切口,切口与第一气孔连通。
可见,挡水阀可以防止杯身内的液体进入杯盖内,却不影响杯身内的空气进入抽气腔内,起到防水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杯包括杯身和设置在杯身的开口端的杯盖,杯盖采用上述杯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杯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杯盖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杯盖实施例的内盖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杯盖实施例的泄压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杯盖实施例的抽气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杯实施例第一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杯实施例第二状态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杯实施例的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中,真空杯包括杯盖1和杯身2,杯身2可以由塑料、玻璃、不锈钢等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杯可以用来装饮料、水等,利用杯盖1对杯身2内进行抽真空,可以储存在其内的饮料进行保鲜,储存时间长。
参见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杯盖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杯盖1包括盖体、设置在盖体内的泄压组件和抽气组件,盖体包括外盖10和内盖11,内盖11的下端外周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安装凸块110,密封圈111通过设置在其内周壁上的环形凹槽1110套设在安装凸块110上,内盖11的底部安装有挡水阀112。泄压组件包括泄压座12,泄压座12的下端外周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安装凸块120,密封圈121通过设置在其内周壁上的环形凹槽1210套设在安装凸块120上。泄压座12的底部设置有单向阀安装组件,单向阀安装组件包括阀座122和固定环123,单向阀124设置在阀座122上,固定环123将阀座122固定安装在泄压座12的底部,泄压座12内沿轴向方向上设置有中空的通杆125。抽气组件包括下筒体13、上筒体14和内筒体15,其中,下筒体13和上筒体14构成抽气组件的外筒体,内筒体15位于外筒体的内部。内筒体15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上凸沿150和下凸沿151,上凸沿150和下凸沿151之间形成定位槽,定位槽内设置有密封圈152,密封圈152可在上凸沿150和下凸沿151之间往复移动,上凸沿150上设置至少一个排气口1500,密封圈152与下筒体13的内周壁过盈配合。上筒体14的外周壁沿轴向方向上设置有滑槽140,滑槽140的上端部开口大于滑槽的下端部开口,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形成第一限位台阶141。下筒体14的下端外周壁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台阶142,第二限位台阶142位设置在上筒体14的外周壁上的环形凸沿。下筒体13和泄压座1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套设在通杆125上,通杆125穿过下筒体13并与内筒体15固定连接。上筒体14上端还设置有自锁旋钮17和按压手柄18,上筒体14可从自锁旋钮17的中间穿过。自锁旋钮17的内周壁170上设置有与滑槽140相适配的锁定块171,锁定块171位于滑槽140内,锁定块171抵接在第一限位台阶141上。自锁旋钮14的内周壁170的底部抵接在第二限位台阶142的上端面上,内周壁170的底部形成第二限位台阶142的限位部。
参见图2和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杯盖实施例的内盖的剖视图。内盖11的上端与外盖10的上端连接,内盖11的上端周壁上设置有环形凸沿113和凸块114,凸块114的截面为半圆形,凸块114位于环形凸沿113的上方,凸块114与环形凸沿113之间形成卡槽115,外盖10的上端周壁上与卡槽115相对应的设置有卡块101,卡块101卡接在卡槽内,外盖10和内盖11的装卸十分方便。内盖11的底壁上设置有与杯身2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气孔116和设置在第一气孔116外侧的泄压孔117,内盖11的底壁在第一气孔116的外侧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槽118,挡水阀112安装在安装槽118上。 挡水阀112由硅胶材料制成,挡水阀112的底壁上设置有自封闭的切口,切口与第一气孔116连通。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挡水阀112的底壁上不设置切口,这样一来本发明的真空杯还可以当做保温杯使用。
参见图2和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杯盖实施例的泄压组件的剖视图。泄压座12的底壁向泄压座12的内部延伸形成开口朝下的中空的第一凸台126,第一凸台126的第一顶壁127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气孔128,单向阀安装组件设置在第一凸台126内,固定环123将阀座122固定安装在第一顶壁127的内侧。单向阀124从阀座122的中间穿过,单向阀124包括塞体部1240和卡接部1241,塞体部1240抵接在阀座122的上端面上,卡接部1241抵接在阀座122的下端面上。第一凸台126上套设有开口朝下的中空的第二凸台129,通杆125贯穿设置在第二凸台129的第二顶壁1290的中部,通杆125的内部形成气体通道1250,通杆125的上端设置有通槽1251。第二顶壁1290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圈1291,复位弹簧16位于限位圈1291内。泄压座12的上端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环形的转动部1200,转动部1200和泄压座12的上端外周壁之间设置有环形凹槽1201。
参见图2和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杯盖实施例的抽气组件的剖视图。下筒体13的底壁向外筒体内部延伸形成开口朝下的中空的第三凸台130,第三凸台130的中部设置有通孔1300,固定套132将密封圈131固定安装在通孔1300的外侧,通杆125从通孔1300穿过,密封圈131对通杆125和通孔130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防止漏气。内筒体15位于下筒体13和上筒体14之间, 内筒体15至下筒体13的底壁之间形成抽气腔100。下筒体13的上端部与上筒体14的下端部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台阶142位于上筒体14与下筒体13连接处的上端,第二限位台阶142的下端面抵接在内筒体15的上凸沿150的上端面上,密封圈152与定位槽之间留有间隙153。按压手柄18与上筒体14的上端固定连接。
参见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杯实施例第一状态的剖视图。组装好杯盖1后,将杯盖1盖在杯身2的上端开口处,杯身2的杯口位于外盖10和内盖11之间的环形间隙内,密封圈111将杯口密封,外盖10的内周壁与杯身2的外周壁螺纹配合。泄压座12的转动部1200的外周壁与外盖10的外周壁位于同一圆周面上。转动泄压座12使得密封圈121封堵住泄压孔117,转动自锁旋钮17使其由锁定状态转变为解锁状态,复位弹簧16在自身的回弹力作用下推动下筒体13带动上筒体14和按压手柄18一起向上移动,密封圈152受到下筒体13的内壁对其向上的摩擦力作用向下紧贴在上凸沿150上,由于上凸沿150上设置有排气口1500(参见图2),因此,在下凸沿151与下筒体13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密封圈152与定位槽之间的间隙153、排气口1500之间的排气通道处于打开状态,而内筒体15固定在通杆125上,内筒体15固定不动,下筒体13向上移动时抽气腔100的体积逐渐变小,压强增大,抽气腔100内的空气对单向阀124施加向下的压力,使得单向阀124的塞体部1240紧贴在阀座122的上端面上,从而将第二气孔128密封,抽气腔100内的空气只能经过排气通道排出。
参见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杯实施例第二状态的剖视图。当下筒体13和上筒体14移动至图7所示的位置时,第二限位台阶142抵接在自锁旋钮17的内周壁170的底部,抽气腔100内的空气排尽。沿图7所示的力F的方向向下推动按压手柄18,按压手柄18推动上筒体14和下筒体13向下移动,密封圈152受到下筒体13的内壁对其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向下紧贴在下凸沿151上,密封圈152将下凸沿151与下筒体13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密封,使得排气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内筒体15始终固定不动,抽气腔100的体积逐渐变大,压强变小,杯身2内的气压大于排气腔100内的气压,杯身2内的气体对挡水阀112的底壁施加向上的压力,使得挡水阀112的底壁上的切口1120打开,空气经过切口1120进入第一气孔116内,第一气孔116上方的空气对单向阀124施加向上的推力,使得单向阀124的塞体部1240与阀座122的上端面之间形成间隙,空气经过该间隙进入第二气孔128,再经过气体通道1250进入抽气腔100内。由此可见,单向阀124的气体流动方向为自第一气孔116向气体通道1250流动。按压至图6所示的第一状态下,撤销力F,下筒体13和上筒体14在复位弹簧16的弹力作用下再次向上移动,重复第一状态的过程。
每次向下按压按压手柄18时,抽气组件将杯身2的空气抽出;复位弹簧复位时,将抽气腔100内的空气排出,从而可以使得真空杯内获得高真空的环境,储存果汁的时间长,而且可以通过按压的力度感知真空杯内的真空度。直到将杯身2内的空气排尽,使得杯身2内处于真空环境,提高杯身2内的果汁的保存周期。通过内筒体固定、外筒体移动的方式可以节约抽气组件的体积,减小抽气组件在轴向方向上的尺寸,减小盖体的整体尺寸,有利于小型化。
当需要打开杯盖时,转动泄压座12,使得泄压座12向上移动一小段的距离,从而使得密封圈121从泄压孔117移开,空气经过泄压孔117进入杯身2内,释放杯身2内的真空环境,容易打开杯盖1。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实际应用时还可以有更多的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杯盖,包括筒状的盖体,所述盖体内设置有泄压组件和抽气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泄压组件包括筒状的泄压座,所述泄压座的外周壁与所述盖体的内周壁螺纹配合,所述泄压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盖体的第一底壁上设置有泄压孔和第一气孔,所述第一密封圈抵接在所述泄压孔上,所述第一气孔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围成的区域内;
所述抽气组件包括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外筒体可沿所述盖体的轴向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内筒体位于所述外筒体的内部,所述内筒体至所述外筒体的底壁之间形成抽气腔,所述内筒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上凸沿和下凸沿,所述上凸沿和所述下凸沿之间形成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可在所述上凸沿和所述下凸沿之间往复移动,所述上凸沿上设置至少一个排气口,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外筒体的内周壁过盈配合,所述泄压座内沿所述轴向方向设置有中空的通杆,所述通杆的内部形成气体通道,所述通杆穿过所述外筒体的底壁并与所述内筒体固定连接,所述通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抽气腔连通的通孔,所述泄压座的第二底壁上设置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第一气孔和所述气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气孔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气体流动方向为自所述第一气孔向所述气体通道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底壁向所述泄压座的内部延伸形成开口朝下的中空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顶壁的中部,所述第一凸台内设置有单向阀安装组件,所述单向阀安装组件包括阀座和固定环,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阀座上,所述固定环将所述阀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顶壁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台上套设有开口朝下的中空的第二凸台,所述通杆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台的第二顶壁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筒体的底壁向所述外筒体内部延伸形成开口朝下的中空的第三凸台,所述通杆从所述第三凸台的第三顶壁的中间穿过,所述第三顶壁与所述通杆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外筒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部抵接在所述第三顶壁的下端面上,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端部抵接在所述第二顶壁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二顶壁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圈,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端部位于所述限位圈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自锁旋钮,所述外筒体的外周壁沿所述轴向方向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上端部开口大于所述滑槽的下端部开口,所述上端部和所述下端部之间形成第一限位台阶,所述自锁旋钮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锁定块,所述锁定块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锁定块抵接在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上;
所述外筒体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自锁旋钮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相对应的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外盖和所述内盖的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所述内盖的下端外周壁上设置有第四密封圈,所述泄压座的外周壁与所述内盖的内周壁螺纹配合,所述泄压座的上端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环形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的外周壁与所述外盖的外周壁位于同一圆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盖的上端周壁上设置有环形凸沿和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环形凸沿的上方,所述凸块与所述环形凸沿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外盖的上端周壁上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孔的外侧设置有挡水阀,所述挡水阀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挡水阀上设置有自封闭的切口,所述切口与所述第一气孔连通。
10.真空杯,包括杯身和设置在所述杯身的开口端的杯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盖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杯盖。
CN201721743682.0U 2017-12-13 2017-12-13 杯盖和真空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58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43682.0U CN207658399U (zh) 2017-12-13 2017-12-13 杯盖和真空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43682.0U CN207658399U (zh) 2017-12-13 2017-12-13 杯盖和真空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58399U true CN207658399U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41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4368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58399U (zh) 2017-12-13 2017-12-13 杯盖和真空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58399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8942A (zh) * 2017-12-13 2018-04-06 珠海先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杯盖和真空杯
US20200359866A1 (en) * 2019-05-13 2020-11-19 Mosa Solutions, Inc. Vacuum pump lid for cannisters
TWI718037B (zh) * 2019-05-10 2021-02-01 皇冠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附蓋容器
CN114788631A (zh) * 2022-04-27 2022-07-26 氢电中科(广州)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自动泄压的富氢水杯
EP4116211A1 (en) * 2021-07-06 2023-01-11 Thermos K.K. Flask cap
CN116183505A (zh) * 2023-04-24 2023-05-30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一种玉米籽粒品质淀粉含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8942A (zh) * 2017-12-13 2018-04-06 珠海先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杯盖和真空杯
CN107878942B (zh) * 2017-12-13 2023-02-21 珠海先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杯盖和真空杯
TWI718037B (zh) * 2019-05-10 2021-02-01 皇冠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附蓋容器
US20200359866A1 (en) * 2019-05-13 2020-11-19 Mosa Solutions, Inc. Vacuum pump lid for cannisters
EP4116211A1 (en) * 2021-07-06 2023-01-11 Thermos K.K. Flask cap
CN114788631A (zh) * 2022-04-27 2022-07-26 氢电中科(广州)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自动泄压的富氢水杯
CN114788631B (zh) * 2022-04-27 2024-03-26 玄氢(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自动泄压的富氢水杯
CN116183505A (zh) * 2023-04-24 2023-05-30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一种玉米籽粒品质淀粉含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6183505B (zh) * 2023-04-24 2023-08-1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一种玉米籽粒品质淀粉含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58399U (zh) 杯盖和真空杯
CN107640444B (zh) 真空杯
US10968025B2 (en) Vacuum canister
CN107878942A (zh) 杯盖和真空杯
CN204682840U (zh) 泵压式气密粉盒
CN106185047A (zh) 真空保鲜果汁杯
WO2014005252A1 (zh) 带抽气装置的储物容器及其容器盖
CN206679593U (zh) 真空储物罐
WO2011035712A1 (zh) 一种保鲜盒
CN207497327U (zh) 真空杯
CN204056655U (zh) 一种泡沫泵
CN210383510U (zh) 一种杯盖及真空杯
CN204056736U (zh) 一种真空瓶
CN207658341U (zh) 罐盖和真空罐
CN110236338A (zh) 一种杯盖及真空杯
CN205931771U (zh) 抽真空结构、真空保鲜盖、密封柱芯和真空保鲜容器
EP3184461B1 (en) Bottle cover and bottle with the bottle cover
CN108639548A (zh) 滑轨式负压密封罐盖及滑轨式负压密封罐
CN204624270U (zh) 一种真空保鲜盒
CN209027184U (zh) 一种红酒真空保鲜柜
CN107616725B (zh) 一种杯盖组件及杯子
CN207712610U (zh) 容器盖和真空保鲜容器
CN207550881U (zh) 容器盖和真空保鲜容器
CN106043936A (zh) 抽真空结构、真空保鲜盖和真空保鲜容器
CN205186747U (zh) 一种便携式食品包装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7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