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3438B - 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3438B
CN110713438B CN201910455837.8A CN201910455837A CN110713438B CN 110713438 B CN110713438 B CN 110713438B CN 201910455837 A CN201910455837 A CN 201910455837A CN 110713438 B CN110713438 B CN 1107134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rylate
catalyst
meth
ethylene glyco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58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13438A (zh
Inventor
黄建朋
里光
朱丽娜
孙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shun Donglian Anxi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shun Donglian Anxi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shun Donglian Anxi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shun Donglian Anxi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558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134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13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3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13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34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03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reacting an ester group with a hydroxy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4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将乙二醇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照质量比1:4.0‑1:7.0加入到反应釜中,同时加入由阻聚剂和三种碱性催化剂复配的催化剂,采用反应精馏酯交换工艺进行反应,通过精馏纯化得到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所述催化剂A为钡、镁、钙的氧化物、催化剂B为氰酸钠/钾盐、催化剂C为钠/钾的醇盐。采用的碱性复配催化剂,投入量低,残留的固体废料量非常少;复配催化剂活性高,双酯化选择性好,产生的单酯量降低了2‑3%,产品收率可达90%以上,纯度可达到99.0%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甲基)丙烯酸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主要用在塑料、橡胶工业,用作乙烯-丙烯酸共聚物,ABS,丙烯酸片材、管材,玻璃纤维增强聚酯,PVC,离子交换树脂,无烟粉末包裹聚合,上釉等的交联剂,有其参与共聚的聚合物,硬度增加,耐热、耐候、耐溶剂和摩擦性提高,另外还用在人造大理石、牙科材料、乳液共聚物、造纸、橡胶过氧硬化改性剂、粘合剂、油墨、光学聚合物的交联剂。由于其分子两端均含有活泼的双键,经引发剂引发后容易交联固化,是厌氧胶配方中重耍的单体,在胶黏剂,机械,电子,医药以及真丝接枝共聚改性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最初的生产方法是由乙二醇和(甲基)丙烯酸在催化剂、阻聚剂及带水剂的作用下直接酯化制得,粗产品经过水洗,碱水洗,减压蒸馏除溶剂后得到产品。该方法需要用到有毒、易燃的苯或甲苯作为带水剂,反应后还要减压蒸馏除去带水剂,后处理工艺复杂。并且为了防止原料和产物的聚合,往往需要加入大量的阻聚剂,这样得到的产品通常颜色较深,影响产品的外观。陈浩俊等在“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合成新工艺的研究”中提到用空气代替有毒的带水剂,同时空气中的分子氧能起到助阻聚的作用,减少了阻聚剂的用量,但其反应过程中水能否及时从液相传质到气相对结果影响很大,且随着反应的逐渐放大,产生的水排出反应器的难度增大,需要延长反应时间才能提高收率。
近几年,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方法多选择了相对环保的酯交换工艺,所使用的催化剂包括碱金属盐类和碱土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组成的复合催化剂(CN200910048861.6“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制备方法”,催化剂的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 0.1%~5.0%,未提到产品收率)、对甲苯磺酸(O 623.624“酯交换法制备二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研究”,催化剂用量为乙二醇质量的14.5%,产品最高收率81.6%)、二丁基氧化锡[TQ225.24“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酯交换合成工艺研究”,催化剂用量为乙二醇质量的3%,回流反应10h,产品含量为93.8%(94.8%),收率为90.7%(90.6%)]、氨基化锂(LiNH2)和氯化锂(LiCl)的结合物(CN200710148929.9“制备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催化剂用量为乙二醇质量的0.1-1%,产品收率分别为89.81%、94.72%、88.85%,产品纯度分别为98.4%、98.8%、97.1%)等。从目前研究来看,使用碱金属盐类和碱土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组成的复合催化剂的固体碱性催化剂,反应投入量需在总量的1%以上,最多达到5%以上,极易产生大量的固体废料;固体酸性催化剂(对甲苯磺酸)投入量也较高(相当于总量的1.6%),且催化活性相对较低;有机锡类催化剂(二丁基氧化锡)价格偏高,且沸点低于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精馏时极易被蒸发出来;氨基化锂和氯化锂的结合物虽然投入量较少,且产品收率较高,但其在产品后生成的杂质较多,会造成产品后期分离的困难,较难获得高纯度的产品,另外,氨基化锂的价格较昂贵。综上所述,选择一种用量低、能够提高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收率的催化剂,同时降低其生产过程对于环境的污染是一个急需考虑的问题。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乙二醇按照一定质量比加入到反应釜中,同时加入由三种碱性催化剂复配的催化剂和阻聚剂,通过精馏纯化得到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与以往的的制备工艺相比,本发明采用的碱性复配催化剂,投入量低于0.1%,催化剂活性高,双酯化选择性好,产生的单酯量降低了2-3%,产品收率可达90%以上;而对活性降低固体催化剂的洗脱,使催化剂中的主要成分-氧化物可反复回用5次以上,固体废料量非常少。所述催化剂A为钡、镁、钙的氧化物、催化剂B为氰酸钠/钾盐、催化剂C为钠/钾的醇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酯交换方法的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该工艺摒弃了原工艺需要加入大量的碱性固体催化剂或者使用昂贵的锂盐类催化剂以获得较高收率的做法,通过在便宜的钡、镁、钙的氧化物和氰酸钠/钾盐中加入少量钠/钾的醇盐,在降低了催化剂的总体投入量的基础上,产品收率可达90%以上,纯度可达到99.0%以上。同时,通过对活性降低的固体物料洗脱后的重新回用,进一步降低了固体废料量,并回收了部分固体夹带的物料。
所述的复配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选自A类催化剂中的一种和B类催化剂中的一种和C类催化剂中的一种,A类催化剂包括氧化镁、氧化钡、氧化钙;催化剂B包括氰酸钠、氰酸钾;催化剂C包括叔丁醇钠、叔丁醇钾、甲醇钠、甲醇钾、乙醇钠、乙醇钾。
所述三种成分中钡、镁、钙的氧化物的质量百分含量10~70%、氰酸钠/钾盐的质量百分含量10~50%、钠/钾的醇盐的质量百分含量1~10%。
所述复配催化剂加入量为物料总量的0.01~0.1%。
所述的阻聚剂可使用酯交换常用的阻聚剂,可以是以下阻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包括对苯二酚、2,6-二硝基对甲酚(DNPC)、2-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 (DNBP)和对叔丁基邻苯二酚;B类阻聚剂包括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 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氮氧自由基和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亚磷酸三酯等。
所述的阻聚剂加入量为物料总量的0.1~1.0%。
所述的乙二醇与甲基丙烯酸甲酯配比为1:4.0-1:7.0。
所述的采用反应精馏酯交换工艺进行反应的反应温度控制在 80~130℃。
所述的脱除(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真空度控制在10~15kPa,塔顶温度控制在40~50℃;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蒸馏的真空度控制在0.01~ 2kPa,塔顶温度控制在80~130℃。
所述的袋式过滤机(南京博滤工业设备有限公司,BOLBF-CSC系列)是一种精巧、节能、高效、密闭,适应性强的过滤设备,该设备通过真空抽滤,滤液由进液口进入滤袋,将杂质颗粒截留到滤袋中,然后通过清液口流出,从而实现很好的固液分离。设备采用不锈钢材质,使用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所以不会改变物料的本身成分。有杂质的物料经过袋式滤芯后,所有≥40μm的杂质都留在滤芯中,本机单次过滤即可容纳500公斤的杂质,操作方便,滤袋可以反复使用。
具体做法:把一定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乙二醇一起加入反应釜后,以加入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乙二醇为基准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和阻聚剂,开启搅拌,加热升温,塔顶温度上升后,待塔顶温度稳定在63~65℃后,开启塔顶回流比,控制回流比使塔顶温度稳定在63~70℃,待釜温升至110~125℃之间,且塔顶温度有明显上升时停止加热,把反应液移到分层罐,降温,上层液体移至精馏釜减压蒸馏,下层固液混合物返回反应釜回用或移至催化剂再处理。精馏首先脱除过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然后脱除阻聚剂、重组分,即可从塔顶获得纯度为99.0%以上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
检测所得产品用气相色谱分析产品中EGDMA的含量,合成反应中EGDMA得率按下式计算:
精馏所得产品质量X产品中EGDMA含量
EGDMA得率=---------------------------------------×100%
理论生成EGDA的质量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和特点:
1、采用的碱性复配催化剂,投入量低,残留的固体废料量非常少;复配催化剂活性高,双酯化选择性好,产生的单酯量降低了2-3%,产品收率可达90%以上,纯度可达到99.0%以上。
通过对活性降低的固体催化剂进行处理,回收了被固体吸附的物料,使固体催化剂中的主要成分可反复回用,进一步降低了固体废料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简图。
图中所示,1为原料计量罐,2为分层罐,3为反应釜,4为反应塔,5为一级冷凝器,6为共沸物接收罐,7为精馏釜,8为精馏塔,9为一级冷凝器,10为二级精馏塔,11为轻组分接收罐,12为中间组分接收罐,13为产品接收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催化剂工艺是,取(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乙二醇按摩尔比为4.0~7.0∶1配料,一起加入反应釜内。然后加入相当于(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乙二醇的总质量0.01%~0.1%的催化剂以及相当于(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乙二醇的总质量0.1%~1.0%的阻聚剂,开启搅拌,加热升温,待塔顶温度稳定在63~65℃后,开启塔顶回流比,控制回流比使塔顶温度稳定在63~70℃,待釜温升至110~115℃之间,且塔顶温度有明显上升时停止加热,降温(控制在80~130℃),把反应液移到分层罐,降温,上层液体移至精馏釜减压蒸馏,下层固液混合物返回反应釜回用或移至催化剂再处理。精馏首先脱除过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真空度控制在10~15kPa,塔顶温度控制在40~50℃),然后脱除阻聚剂和重组分,即可获得纯度为99.0%以上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真空度控制在0.1~2kPa,塔顶温度控制在80~130℃)。
实施例1(采用文献中提供的加料比)
(1)在反应瓶中加入500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80g乙二醇,加入6.7g硫酸钾作为催化剂,加入0.7g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亚磷酸三酯作为阻聚剂。开启搅拌,加热升温,塔顶温度上升后,待塔顶温度稳定在63~65℃后,开启塔顶回流比,控制回流比使塔顶温度稳定在63~70℃,待釜温升至110~125℃之间,且塔顶温度有明显上升时停止加热,静置10-15min,把反应液移到分层瓶中,降温,上层液体移至精馏瓶减压蒸馏,下层固液混合物返回反应瓶回用或移至催化剂再处理。精馏首先脱除过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脱除阻聚剂和重组分,即可从塔顶获得纯度为99.0%以上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
FYY:甲醇0.11%,MMA61.36%,醇0.15%,产品28.82%,单8.7%,重组分0.66% 产品167g 产品收率65.49%
(2)在反应瓶中加入640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80g乙二醇,加入3.6g氢氧化钡作为催化剂,加入0.4g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亚磷酸三酯作为阻聚剂。开启搅拌,加热升温,塔顶温度上升后,待塔顶温度稳定在63~65℃后,开启塔顶回流比,控制回流比使塔顶温度稳定在63~70℃,待釜温升至110~125℃之间,且塔顶温度有明显上升时停止加热,静置10-15min,把反应液移到分层瓶中,降温,上层液体移至精馏瓶减压蒸馏,下层固液混合物返回反应瓶回用或移至催化剂再处理。精馏首先脱除过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脱除阻聚剂和重组分,即可从塔顶获得纯度为99.0%以上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
FYY:甲醇0.1%,MMA76.61%,醇4.44%,产品2.98%,单酯15.86% 产品20g 产品收率7.84%
(3)在反应瓶中加入741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80g乙二醇,加入10.7g催化剂(由碳酸氢钾和氢氧化钡按5∶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加入1.1g阻聚剂 由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亚磷酸三酯和对苯二酚按2∶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开启搅拌,加热升温,塔顶温度上升后,待塔顶温度稳定在63~65℃后,开启塔顶回流比,控制回流比使塔顶温度稳定在63~70℃,待釜温升至110~125℃之间,且塔顶温度有明显上升时停止加热,静置10-15min,把反应液移到分层瓶中,降温,上层液体移至精馏瓶减压蒸馏,下层固液混合物返回反应瓶回用或移至催化剂再处理。精馏首先脱除过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脱除阻聚剂和重组分,即可从塔顶获得纯度为99.0%以上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产品收率78.43%
FYY:甲醇0.14%,MMA61.22%,醇0.43%,产品25.91%,单酯11.85%,重组分0.41% 产品200g
(4)在反应瓶中加入486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80g乙二醇,加入17g催化剂(由氰酸钠和氢氧化镁按3∶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加入1.7g阻聚剂(由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和对苯二酚按2∶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开启搅拌,加热升温,塔顶温度上升后,待塔顶温度稳定在63~65℃后,开启塔顶回流比,控制回流比使塔顶温度稳定在63~70℃,待釜温升至110~125℃之间,且塔顶温度有明显上升时停止加热,静置10-15min,把反应液移到分层瓶中,降温,上层液体移至精馏瓶减压蒸馏,下层固液混合物返回反应瓶回用或移至催化剂再处理。精馏首先脱除过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脱除阻聚剂和重组分,即可从塔顶获得纯度为99.0%以上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
FYY:甲醇0.3%,MMA60.38%,醇0.66%,产品30.42%,单酯7.71%,重组分0.5% 产品189g 产品收率74.12%
(5)在反应瓶中加入800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80g乙二醇,加入45g催化剂(由氰酸钠和氢氧化镁按5∶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加入4.5g阻聚剂(由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和对苯二酚按2∶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开启搅拌,加热升温,塔顶温度上升后,待塔顶温度稳定在63~65℃后,开启塔顶回流比,控制回流比使塔顶温度稳定在63~70℃,待釜温升至110~125℃之间,且塔顶温度有明显上升时停止加热,静置10-15min,把反应液移到分层瓶中,降温,上层液体移至精馏瓶减压蒸馏,下层固液混合物返回反应瓶回用或移至催化剂再处理。精馏首先脱除过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脱除阻聚剂和重组分,即可从塔顶获得纯度为99.0%以上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
FYY:甲醇0.12%,MMA64.32%,醇0.40%,产品29.25%,单酯5.16%,重组分0.71% 产品182g 产品收率71.37%
(6)在反应瓶中加入800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80g乙二醇,加入8.8g催化剂碳酸钾,加入0.88g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亚磷酸三酯阻聚剂。开启搅拌,加热升温,塔顶温度上升后,待塔顶温度稳定在63~65℃后,开启塔顶回流比,控制回流比使塔顶温度稳定在63~70℃,待釜温升至110~125℃之间,且塔顶温度有明显上升时停止加热,静置10-15min,把反应液移到分层瓶中,降温,上层液体移至精馏瓶减压蒸馏,下层固液混合物返回反应瓶回用或移至催化剂再处理。精馏首先脱除过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脱除阻聚剂和重组分,即可从塔顶获得纯度为99.0%以上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
FYY:甲醇0.18%,MMA64.49%,醇0%,单酯3.71%,产品30.40%,重组分1.15% 产品205g 产品收率80.39%
(7)在反应瓶中加入800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80g乙二醇,加入45g催化剂(由氨基锂/氯化锂=3:1),加入4.5g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亚磷酸三酯阻聚剂。开启搅拌,加热升温,塔顶温度上升后,待塔顶温度稳定在63~65℃后,开启塔顶回流比,控制回流比使塔顶温度稳定在63~70℃,待釜温升至110~125℃之间,且塔顶温度有明显上升时停止加热,静置10-15min,把反应液移到分层瓶中,降温,上层液体移至精馏瓶减压蒸馏,下层固液混合物返回反应瓶回用或移至催化剂再处理。精馏首先脱除过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脱除阻聚剂和重组分,即可从塔顶获得纯度为99.0%以上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
FYY:甲醇0.08%,MMA60.30%,醇0%,单2.78%,产品33.00%,后3.19% 产品223g 产品收率86.53%
实施例2
(1)在反应瓶中加入800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80g乙二醇,加入0.88g催化剂(由氰酸钠、氧化镁和甲醇钾按总量的25%、60%、5%混合而成),加入4.5g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亚磷酸三酯阻聚剂。开启搅拌,加热升温,塔顶温度上升后,待塔顶温度稳定在63~65℃后,开启塔顶回流比,控制回流比使塔顶温度稳定在63~70℃,待釜温升至110~125℃之间,且塔顶温度有明显上升时停止加热,静置10-15min,把反应液移到分层瓶中,降温,上层液体移至精馏瓶减压蒸馏,下层固液混合物返回反应瓶回用或移至催化剂再处理。精馏首先脱除过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脱除阻聚剂和重组分,即可从塔顶获得纯度为99.0%以上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
FYY:甲醇0.12%,MMA59.56%,醇0%,单2.00%,产品37.37%,后0.78% 产品229.3g产品收率89.80%
(2)在反应瓶中加入800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80g乙二醇,加入0.79g催化剂(由硫氰酸钠、氧化钡和甲醇钠按总量的25%、70%、5%混合而成),加入4.5g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亚磷酸三酯阻聚剂。开启搅拌,加热升温,塔顶温度上升后,待塔顶温度稳定在63~65℃后,开启塔顶回流比,控制回流比使塔顶温度稳定在63~70℃,待釜温升至110~125℃之间,且塔顶温度有明显上升时停止加热,静置10-15min,把反应液移到分层瓶中,降温,上层液体移至精馏瓶减压蒸馏,下层固液混合物返回反应瓶回用或移至催化剂再处理。精馏首先脱除过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脱除阻聚剂和重组分,即可从塔顶获得纯度为99.0%以上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
FYY:甲醇0.11%,MMA61.58%,醇0%,单2.04%,产品35.23%,后0.89% 产品226.9g产品收率88.98%
(3)在反应瓶中加入800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80g乙二醇,加入0.79g催化剂(由氰酸钠、氧化镁(洗脱处理后)和乙醇钾按总量的24%、70%、6%混合而成),加入3.5g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亚磷酸三酯阻聚剂。开启搅拌,加热升温,塔顶温度上升后,待塔顶温度稳定在63~65℃后,开启塔顶回流比,控制回流比使塔顶温度稳定在63~70℃,待釜温升至110~125℃之间,且塔顶温度有明显上升时停止加热,静置10-15min,把反应液移到分层瓶中,降温,上层液体移至精馏瓶减压蒸馏,下层固液混合物返回反应瓶回用或移至催化剂再处理。精馏首先脱除过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脱除阻聚剂和重组分,即可从塔顶获得纯度为99.0%以上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
FYY:甲醇0.09%,MMA62.09%,醇0%,单2.11%,产品34.92%,后0.76% 产品221.8g产品收率86.98%
试验室精馏由于塔顶冷却器效果低于生产,因此会造成塔顶的一部分物理损耗。
(4)在反应釜中加入800k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80kg乙二醇,加入0.79kg催化剂(由氰酸钠、氧化钡和乙醇钾按总量的24%、70%、6%混合而成),加入4.5kg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亚磷酸三酯阻聚剂。开启搅拌,加热升温,塔顶温度上升后,待塔顶温度稳定在63~65℃后,开启塔顶回流比,控制回流比使塔顶温度稳定在63~70℃,待釜温升至110~125℃之间,且塔顶温度有明显上升时停止加热,静置10-15min,把反应液移到分层罐中,降温,上层液体移至精馏釜减压蒸馏,下层固液混合物返回反应釜回用或移至催化剂再处理。精馏首先脱除过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脱除阻聚剂和重组分,即可从塔顶获得纯度为99.0%以上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
FYY:甲醇0.26%,MMA60.32%,醇0%,单2.05%,产品35.89%,后0.81% 产品233kg 产品收率91.19%。
(5)在反应釜中加入774kg(甲基)丙烯酸甲酯和80kg乙二醇,加入0.68kg催化剂(由硫氰酸钾、氧化镁(洗脱处理后)和甲醇钠按总量的26%、70%、4%混合而成),加入3.5kg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亚磷酸三酯阻聚剂。开启搅拌,加热升温,塔顶温度上升后,待塔顶温度稳定在63~65℃后,开启塔顶回流比,控制回流比使塔顶温度稳定在63~70℃,待釜温升至110~125℃之间,且塔顶温度有明显上升时停止加热,静置10-15min,把反应液移到分层罐中,降温,上层液体移至精馏釜减压蒸馏,下层固液混合物返回反应釜回用或移至催化剂再处理。精馏首先脱除过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然后脱除阻聚剂和重组分,即可从塔顶获得纯度为99.0%以上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
FYY:甲醇0.11%,MMA60.86%,醇0%,单2.33%,产品36.00%,后0.65% 产品230kg 产品收率90.20%。

Claims (6)

1.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乙二醇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照质量比1:4.0-1:7.0加入到反应釜中,同时加入由阻聚剂和三种碱性催化剂复配的催化剂,采用反应精馏酯交换工艺进行反应,通过精馏纯化得到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所述催化剂A为钡、镁、钙的氧化物、催化剂B为氰酸钠/钾盐、催化剂C为钠/钾的醇盐,所述的催化剂选自A类催化剂中的一种和B类催化剂中的一种和C类催化剂中的一种,A类催化剂包括氧化镁、氧化钡、氧化钙;B类催化剂包括氰酸钠、氰酸钾;C类催化剂包括叔丁醇钠、叔丁醇钾、甲醇钠、甲醇钾、乙醇钠、乙醇钾,所述三种成分中钡、镁、钙的氧化物的质量百分含量70%、氰酸钠/钾盐的质量百分含量24~26%、钠/钾的醇盐的质量百分含量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乙二醇一起加入反应釜后,以加入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乙二醇为基准加入催化剂和阻聚剂,采用反应精馏酯交换工艺进行反应,开启搅拌,加热升温,塔顶温度上升后,待塔顶温度稳定在63~65℃后,开启塔顶回流比,控制回流比使塔顶温度稳定在63~70℃,待釜温升至110~125℃之间,且塔顶温度有明显上升时停止加热,把反应液移到分层罐,降温,上层液体移至精馏釜减压蒸馏,下层固液混合物返回反应釜回用或移至催化剂再处理;精馏首先脱除过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然后脱除阻聚剂、重组分,即可从塔顶获得纯度为99.0%以上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用反应精馏酯交换工艺进行反应的反应温度控制在 80~1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除(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真空度控制在10~15kPa,塔顶温度控制在40~50℃;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产品蒸馏的真空度控制在0.01~ 2kPa,塔顶温度控制在80~13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催化剂加入量为物料总量的0.01~0.1%,所述的阻聚剂加入量为物料总量的0.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聚剂使用酯交换的阻聚剂,是以下阻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包括对苯二酚、2,6-二硝基对甲酚(DNPC)、2-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 (DNBP)和对叔丁基邻苯二酚;B类阻聚剂包括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 2,2,6,6-四甲基-4-羟基哌啶-1-氧氮氧自由基和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亚磷酸三酯。
CN201910455837.8A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 Active CN1107134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5837.8A CN110713438B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5837.8A CN110713438B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3438A CN110713438A (zh) 2020-01-21
CN110713438B true CN110713438B (zh) 2022-04-15

Family

ID=69209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5837.8A Active CN110713438B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134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3199B (zh) * 2022-04-19 2024-02-23 潍坊科麦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aaem的连续化生产方法
CN115322119B (zh) * 2022-07-29 2023-09-29 抚顺顺能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乙二醇双(丙腈)醚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8404A (en) * 1997-08-11 1999-12-28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Corporation Acrylate monomer preparation using alkali metal alkoxides as ester interchange catalysts and bromide salt polymerization inhibitors
JP2002234859A (ja) * 2001-02-09 2002-08-23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2003081913A (ja) * 2001-09-11 2003-03-19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多官能(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CN101337888A (zh) * 2007-07-05 2009-01-07 罗姆有限公司 制备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
CN101514158A (zh) * 2009-04-03 2009-08-26 上海和创化学有限公司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03755565A (zh) * 2013-12-19 2014-04-30 抚顺安信化学有限公司 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05330537A (zh) * 2015-11-30 2016-02-17 抚顺东联安信化学有限公司 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8404A (en) * 1997-08-11 1999-12-28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Corporation Acrylate monomer preparation using alkali metal alkoxides as ester interchange catalysts and bromide salt polymerization inhibitors
JP2002234859A (ja) * 2001-02-09 2002-08-23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2003081913A (ja) * 2001-09-11 2003-03-19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多官能(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CN101337888A (zh) * 2007-07-05 2009-01-07 罗姆有限公司 制备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
CN101514158A (zh) * 2009-04-03 2009-08-26 上海和创化学有限公司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03755565A (zh) * 2013-12-19 2014-04-30 抚顺安信化学有限公司 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05330537A (zh) * 2015-11-30 2016-02-17 抚顺东联安信化学有限公司 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3438A (zh) 2020-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3438B (zh) 一种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
TWI471291B (zh) 由羰基化合物和氰化氫製備羧醯胺的方法
EP2694176B1 (de) Verfahren zur aufbereitung von abwässern und abgaskondensaten aus der polymerisation von vinylacetat und ethylen in wässrigem medium
CN107428771B (zh) 制备异山梨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
CN101027276A (zh) 连续制备烷基氨基丙烯酰胺的方法
JP2010532328A (ja) (メタ)アクリレートの製造法
CN102030641A (zh) 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03755565A (zh) 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的制备方法
CN104513161A (zh) 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
CN103058849A (zh) 一种合成甲基丙烯酸酐的间歇反应精馏工艺
EP1399409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th)acrylsäureestern
CN101475475B (zh) 丙烯酸烷氧基乙酯或甲基丙烯酸烷氧基乙酯合成方法
CN101486648A (zh)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的制备方法
CN106589189A (zh) 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聚丙烯酸五溴苄酯与三溴新戊醇配合制备的方法
CN1250767A (zh) 用于从氨基己腈和/或六亚甲基二胺中除去四氢氮杂䓬的顺序蒸馏方法
CN105481691B (zh) 双环戊烯基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3221381A (zh) N,n-取代氨基醇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8752201A (zh) 一种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的绿色合成工艺
CN102381996A (zh) 一种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的制备方法
CN105837448A (zh) 一种合成(甲基)丙烯酸酯类稀释剂的方法
CN111153796B (zh) 一种由精馏副产物制备紫外光固化活性稀释剂的方法
CN103755564A (zh) 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的制备方法
CN111286016B (zh) 聚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其制备方法及催化剂的应用
JP4099950B2 (ja) (メタ)アクリル酸シクロヘキシルの製造方法
WO2001030739A1 (fr)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meth)acrylates d'adamanty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