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5912A - 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 - Google Patents

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5912A
CN110695912A CN201810753528.4A CN201810753528A CN110695912A CN 110695912 A CN110695912 A CN 110695912A CN 201810753528 A CN201810753528 A CN 201810753528A CN 110695912 A CN110695912 A CN 110695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entral
nut
expansion sleeve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535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乐
佘金胜
李鸿
彭武
曾刚
练兴元
肖林
杜江
周光亮
陈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535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959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95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59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02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25B27/023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using scre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属于整体式天然气压缩机维修领域。该取出工具包括:胀套、螺杆、固定支座和第一螺母。本发明通过将螺杆的第一端依次穿过第三中心通孔和第二中心通孔,且在螺杆与第二中心通孔螺纹连接后,将胀套的底部置于气门座圈内,并将固定支座罩在气门座圈上。此时,旋紧螺杆与第二中心通孔,以在至少一条第一开孔的基础上,通过螺杆的第一端促使胀套的底部的外径扩大,从而卡住喷射阀本体的气门座圈。此时,在旋紧第一螺母的过程中,由于固定支座的限位作用,螺杆相对于第一螺母向上运动,并同步带动胀套向靠近第一螺母的方向运动,以将气门座圈带出喷射阀本体,提高了气门座圈的维修效率。

Description

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整体式天然气压缩机维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
背景技术
在气藏的开发过程中,随着气藏开发的不断深入,气藏的产能越来越小,气藏的压力也越来越低。因此,对处于开采中后期的气藏,为了提高气藏的采收率,可以对气藏采取增压开采措施。目前,主要是通过整体式天然气压缩机对气藏采取增压措施。然而,整体式天然气压缩机的喷射阀的气门座圈属于易损件,气门座圈的维修频次较高。在对气门座圈进行维修时,由于气门座圈采用镶嵌设计,导致取出比较困难,现有维修方式均采用敲击、破坏的方法进行取出维修,降低了气门座圈的维修效率,且对喷射阀本体易造成损坏,并且,在敲击、破坏等维修作业中因工具使用不当易造成人员伤害。因此,亟需一种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基于该取出工具可以提高喷射阀本体上气门座圈的维修效率,同时避免在维修过程中对操作人员造成的伤害。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所述取出工具包括:胀套、螺杆、固定支座和第一螺母;
所述胀套的底部设置有内腔,所述胀套的底部的端面设置有第一中心通孔,所述胀套的底部的侧面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条开孔且每条开孔延伸至所述胀套的底部的端面,所述胀套的顶部的端面设置有第二中心通孔,所述第一中心通孔、所述内腔和所述第二中心通孔连通;
所述固定支座呈筒状结构,所述固定支座的顶部的端面设置有第三中心通孔,所述固定支座的侧壁设置有开孔;
所述胀套位于所述固定支座的内部,所述螺杆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中心通孔和所述第二中心通孔后位于所述内腔的内部,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二中心通孔螺纹连接,在通过所述开孔将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二中心通孔旋紧时,所述螺杆的第一端紧固在所述第一中心通孔处,以基于所述至少一条开孔扩大所述胀套的底部的外径,所述螺杆的第二端裸露在所述固定支座的外部,且与所述第一螺母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中心通孔呈圆柱状结构,所述螺杆的第一端设置有倒立的圆台,所述第一中心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圆台的最小外径且小于所述圆台的最大外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中心通孔的上部边缘设置有第一倒角。
可选地,所述第一中心通孔呈倒立的圆台状结构,所述螺杆的第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中心通孔的最小内径且小于所述第一中心通孔的最大内径。
可选地,所述螺杆的第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二倒角。
可选地,所述取出工具还包括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螺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螺杆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胀套的横截面包括至少两条直边,所述至少两条直边中存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边。
可选地,所述固定支座的底部端面设置有外翻沿,所述外翻沿上设置有螺纹孔。
可选地,所述取出工具还包括垫片,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三中心通孔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所述垫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通过将螺杆的第一端依次穿过固定支座上的第三中心通孔和胀套上的第二中心通孔,且在螺杆与第二中心通孔螺纹连接后,将胀套的底部置于气门座圈内,并将固定支座罩在气门座圈上。此时,旋紧螺杆与第二中心通孔,以在至少一条第一开孔的基础上,通过螺杆的第一端促使胀套的底部的外径扩大,从而卡住喷射阀本体的气门座圈。此时,在旋紧第一螺母的过程中,由于固定支座的限位作用,螺杆相对于第一螺母向上运动,并同步带动胀套向靠近第一螺母的方向运动,以将气门座圈带出喷射阀本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胀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账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账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账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胀套;2:螺杆;3:固定支座;4:第一螺母;5:第二螺母;6:垫片;7:胀芯;
11:内腔;12:第一中心通孔;13:第一开孔;14:第二中心通孔;15:第一倒角;16:直边;17:凹槽;21:圆台;22:第二倒角;23:多边形凸台;31:第三中心通孔;32:第二开孔;33:外翻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取出工具包括:胀套1、螺杆2、固定支座3和第一螺母4。
胀套1的底部设置有内腔11,胀套1的底部的端面设置有第一中心通孔12,胀套1的底部的侧面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开孔13且每条第一开孔13延伸至胀套1的底部的端面,胀套1的顶部的端面设置有第二中心通孔14,第一中心通孔12、内腔11和第二中心通孔14连通。固定支座3呈筒状结构,固定支座3的顶部的端面设置有第三中心通孔31,固定支座3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孔32。胀套1位于固定支座3的内部,螺杆2的第一端依次穿过第三中心通孔31和第二中心通孔14后位于内腔11的内部,螺杆2与第二中心通孔14螺纹连接,在通过第二开孔32将螺杆2与第二中心通孔14旋紧时,螺杆2的第一端紧固在第一中心通孔12处,以基于至少一条第一开孔13扩大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螺杆2的第二端裸露在固定支座3的外部,且与第一螺母4连接。
其中,胀套1的底部处于自然状态时,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小于气门座圈的内径,以便于胀套1的底部可以顺利穿过气门座圈。每条第一开孔13沿胀套1的外表面延伸至内腔11的内表面。在螺杆2的第一端紧固在第一中心通孔12处时,为了便于扩大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至少一条第一开孔13可以沿胀套1的圆周均匀分布。比如,至少一条第一开孔13包括三条第一开孔13时,任一相邻两条第一开孔13之间的圆周夹角可以为120度。固定支座3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或矩形,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只要固定支座3的底部可以罩在喷射阀本体的气门座圈上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螺杆的第一端依次穿过第三中心通孔、第二中心通孔,且在螺杆与第二中心通孔螺纹连接后,将胀套的底部置于气门座圈内,并将固定支座罩在气门座圈上。此时,旋紧螺杆与第二中心通孔,以在至少一条第一开孔的基础上,通过螺杆的第一端促使胀套的底部的外径扩大,从而卡住喷射阀本体的气门座圈。此时,在旋紧第一螺母的过程中,由于固定支座的限位作用,螺杆相对于第一螺母向上运动,并同步带动胀套向靠近第一螺母的方向运动,以将气门座圈带出喷射阀本体。
在取出喷射阀本体的气门座圈时,操作人员可以使用工具穿过第二开孔32并卡住胀套1的顶部,进而旋转螺杆2以将螺杆2与第二中心通孔14旋紧。在旋转螺杆2时,为了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螺杆2上的横截面可以为正六边形、或矩形,以便于操作人员可以将工具卡在正六边形或矩形的两条平行直边上。当然,参见图1,该取出工具还可以包括第二螺母5,第二螺母5与螺杆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以便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二螺母5旋转螺杆2。
其中,第二螺母5可以与螺杆2以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当然,第二螺母5也可以与螺杆2一体成型,以避免在旋转第二螺母5时,第二螺母5与螺杆2之间发生断裂现象。
操作人员在通过工具卡住胀套1的顶部时,为了便于操作,参见图2,胀套1的横截面包括至少两条直边16,至少两条直边16中存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边16。此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工具卡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边16上,以对胀套1进行固定。
在旋进螺杆2与第二中心通孔14时,螺杆2的第一端可以对账套1的底部产生膨胀作用,从而促使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扩大,由于胀套1可以为刚性材料,在扩大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时的阻力可能较大,因此,为了保证在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发生较小变化后即可卡住气门座圈,处于自然状态时的胀套1的底部可以与气门座圈间隙接触。当然,胀套1还可以为其他硬质材料,只要在旋紧螺杆2与第二中心通孔14时,可以基于至少一条第一开孔12扩大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且在胀套1带出气门座圈时,胀套1的外表面不会发生弹性形变即可。
为了便于将螺杆2的第一端紧固在胀套1上的第一中心通孔11处,且方便扩大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参见图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中心通孔12可以呈圆柱状结构,螺杆2的第一端可以设置有倒立的圆台21,第一中心通孔12的内径大于圆台21的最小外径且小于圆台21的最大外径。其中,倒立的圆台21是指外径小的一端朝向胀套1,外径大的一端朝向螺杆2的圆台。倒立的圆台21可以与螺杆2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为一体式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由于圆台21的最小外径小于第一中心通孔12的内径,在旋紧螺杆2与第二中心通孔14时,圆台很容易深入第一中心通孔12内,由于圆台21的最大外径大于第一中心通孔12的内径,因此,在继续旋进螺杆2与第二中心通孔14时,可以通过圆台21对第一中心通孔12产生膨胀作用,以促使账套1的底部的外径扩大。
在圆台21深入第一中心通孔12时,由于第一中心通孔12的上部边缘为直角,导致圆台21的侧面与第一中心通孔12的边缘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此时,可能需要很大的外力旋紧螺杆2与第二中心通孔14。而在外力较大时,很容易损坏螺杆2或第二中心通孔14上丝扣。因此,参见图3,可以在第一中心通孔12的上部边缘设置第一倒角15,以减小圆台21的侧面与第一中心通孔12的边缘之间的摩擦力。其中,第一倒角15可以是圆弧倒角,也可以是直倒角,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参见图4,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中心通孔12呈倒立的圆台状结构,螺杆2的第一端的外径大于第一中心通孔12的最小内径且小于第一中心通孔12的最大内径。其中,第一中心通孔12上内径最大的一端位于内径最小的一端的上部。
由于螺杆2的第一端的外径小于第一中心通孔12的最大内径,在旋紧螺杆2与第二中心通孔14时,螺杆2的第一端很容易深入第一中心通孔12内,由于螺杆2的第一端的外径大于第一中心通孔12的最小内径,因此,在继续旋进螺杆2与第二中心通孔14时,可以将螺杆2的第一端紧固在第一中心通孔12内,以对第一中心通孔12产生膨胀作用,从而促使账套1的底部的外径扩大。
在螺杆2的第一端深入第一中心通孔12时,由于螺杆2的第一端的端面的边缘为直角,导致螺杆2的第一端的边缘与第一中心通孔12的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此时,可能需要很大的外力旋紧螺杆2与第二中心通孔14。而在外力较大时,很容易损坏螺杆2或第二中心通孔14上丝扣。因此,参见图4,可以在螺杆2的第一端的端面设置第二倒角22,以减小螺杆2的第一端的边缘与第一中心通孔12的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其中,第二倒角22可以是圆弧倒角,也可以是直倒角。
在账套1的底部的外径扩大且卡住气门座圈后,可以通过旋紧第一螺母4取出气门座圈。然而,在旋紧第一螺母4的过程中,第一螺母4对固定支座3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从而很容易造成固定支座3发生偏移,进而导致螺杆2发生倾斜。因此,在账套1的底部的外径扩大且卡住气门座圈后,可以将罩在气门座圈上的固定支座3固定在喷射阀本体上。参见图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支座3的底部端面可以设置有外翻沿33,外翻沿33上设置有螺纹孔34。这样,操作人员可以基于螺纹孔34将固定支座3固定在喷射阀本体上,从而避免固定支座3发生偏斜。当然,固定支座3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喷射阀本体上,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对固定支座3进行固定后,可以旋紧第一螺母4以带动螺杆2向上运动,进而带动胀套向靠近第一螺母4的方向运动,以带出气门座圈。在旋紧第一螺母4时,第一螺母4的外径可以大于第三中心通孔31的内径。当然,第一螺母4的外径也可以小于第三中心通孔31的内径,此时,参见图3或图4,该取出工具还包括可以垫片6,第一螺母4与第三中心通孔3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垫片6。其中,垫片6的外径大于第三中心通孔31的内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取出气门座圈时,第一螺母4与固定支座3的顶部之间的作用力较大,垫片6还可以降低固定支座3的顶部与第一螺母4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分散第一螺母4对固定支座3的顶部的压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螺杆的第一端依次穿过第三中心通孔、第二中心通孔,且与第二中心通孔螺纹连接后,将胀套的底部置于气门座圈内,将固定支座罩在气门座圈上,同时,通过外翻沿上布置的螺纹孔,将固定支座固定在喷射阀本体上。之后,使用工具穿过第二开孔并卡住胀套,再旋转第二螺母以旋紧螺杆与第二中心通孔,并保证螺杆的第一端紧固在第一中心通孔处。此时,可以在至少一条第一开孔的基础上,促使胀套的底部的外径扩大,从而卡住喷射阀本体的气门座圈。之后,旋紧第一螺母,在旋紧第一螺母的过程中,由于固定支座的限位作用,螺杆相对于第一螺母向上运动,并同步带动胀套向靠近第一螺母的方向运动,以将气门座圈带出喷射阀本体,提高了气门座圈的维修效率,同时避免在敲击或破坏作业过程中因工具使用不当对操作人员造成的伤害。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胀套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6和图7,该取出工具包括:胀套1、螺杆2、固定支座3、第一螺母4、第二螺母5和胀芯7,胀套1的底部的端面设置有凹槽17,胀套1的底部的侧面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开孔13且每条第一开孔13延伸至胀套1的底部的端面,胀套1上沿轴向设置有第一中心通孔12。固定支座3呈筒状结构,固定支座3沿轴向设置有第三中心通孔31。胀芯7与螺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胀芯7的中心线和螺杆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螺杆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中心通孔12、第一螺母4、第三中心通孔31和第二螺母5,以将固定支座3罩在胀套1和胀芯7上,第一螺母4用于将胀芯7紧固在凹槽17的开口处,以基于至少一条第一开孔13扩大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
其中,胀芯7的外径和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均小于气门座圈的内径,以便于胀芯7和胀套1的底部可以顺利穿过气门座圈。胀芯7与螺杆2之间还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工艺加工制成,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在通过第一螺母4将胀芯7紧固在胀套1的底部的凹槽内时,可以促使胀套1的底部变形为圆台状,从而在胀套1随着胀芯7向喷射阀本体的外部移动时可以卡住气门座圈。固定支座3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或矩形,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只要固定支座3的底部可以罩在喷射阀本体的气门座圈上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胀芯和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后,将胀芯穿过气门座圈置于喷射阀本体的内部,螺杆依次穿过胀套上的第一中心通孔和第一螺母,并保证胀套的底部穿过气门座圈位于喷射阀本体的内部,通过旋紧第一螺母将胀芯紧固在胀套的底部的凹槽的开口处,以基于至少一条开孔扩大胀套的底部的外径。之后,将螺杆依次穿过固定支座上的第三中心通孔和第二螺母,并通过第二螺母将固定支座固定在喷射阀本体上,此时固定支座罩在胀套和胀芯上。继续旋紧第二螺母,在第二螺母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螺杆向远离喷射阀本体的方向移动,在螺杆移动的过程中带动胀芯和胀套同步移动。由于胀套的底部的外径扩大后可以卡住气门座圈,从而在胀套移动的过程中取出气门座圈,提高了气门座圈的维修效率,同时避免在敲击或破坏作业过程中因工具使用不当对操作人员造成的伤害。
在紧固第一螺母4时,为了便于基于至少一条第一开孔13扩大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至少一条第一开孔13可以沿胀套1的圆周均匀分布。其中,每条第一开孔13沿胀套1的外表面延伸至凹槽17的内表面。
在通过胀芯7促使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扩大时,账套1的材料和结构尺寸可以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详细赘述。
在旋紧第一螺母4以将胀芯7紧固在胀套1的底部的凹槽17的开口处时,为了便于将胀芯7导入凹槽17的内部,且方便胀芯7扩大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参见图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凹槽17可以呈圆柱状结构,胀芯7可以呈圆台状结构,凹槽17的内径大于胀芯7的最小外径且小于胀芯7的最大外径。由于胀芯7的最小外径小于凹槽17的内径,也即是,胀芯7的顶端的外径小于凹槽17的内径,在旋紧第一螺母4时可以顺利将胀芯7的顶端沿凹槽17的开口导入凹槽17的内部。另外,由于胀芯7的最大外径大于凹槽17的内径,也即是,胀芯7的底端的外径大于凹槽17的内径,在胀芯7的顶端导入凹槽17的内部且继续旋紧第一螺母4时,可以将胀芯7的底部卡在凹槽17的开口处,又由于胀套1的底部的侧面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开孔13且每条第一开孔13延伸至胀套1的底部的端面,因此,通过胀芯7的底部可以撑开凹槽17以使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变大。
参见图8,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凹槽17可以呈圆台状结构,胀芯7可以呈圆柱状结构,胀芯7的外径大于凹槽17的底部的内径且小于凹槽17的开口处的内径。由于胀芯7的外径小于凹槽17的开口处的内径,在旋紧第一螺母4时可以顺利将胀芯7沿凹槽17的开口导入凹槽17的内部。另外,由于胀芯7的外径大于凹槽17的底部的内径,在胀芯7导入凹槽17的内部且继续旋紧第一螺母4时,可以将胀芯7的顶部顶在凹槽17的内壁,又由于胀套1的底部的侧面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开孔13,且每条第一开孔13延伸至胀套1的底部的端面,因此,通过胀芯7的顶部可以撑开凹槽17以使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变大。
参见图9,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胀套1的底部的端面向凹槽17内设置有第一倒角15,胀芯7的顶部呈锥面结构,第一倒角15的角度小于胀芯7上锥面结构的锥角,胀芯7的顶部的最小外径小于胀套1的底部的端口的外径,胀芯7的顶部的最大外径大于胀套1的底部的最小内径。由于胀芯7的顶部的最小外径小于胀套1的底部的端口的外径,也即是,胀芯7的顶端的外径小于胀套1的底部的端口的外径,在旋紧第一螺母4时可以顺利将胀芯7的顶部导入胀套1的底部的端口处。另外,由于胀芯7的顶部的最大外径大于胀套1的底部的最小内经,也即是,胀芯7的顶部的最大外径大于凹槽17的内径,在胀芯7的顶部导入胀套1的底部的端口处且继续旋紧第一螺母4时,可以将胀芯7的顶部卡在凹槽17的开口处,又由于胀套1的底部的侧面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开孔13,且每条第一开孔13延伸至胀套1的底部的端面,因此,通过胀芯7的顶部可以撑开凹槽17以使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变大。
参见图9,为了避免在通过上述三种方式旋紧第一螺母4时,螺杆2与第一螺母4发生同步移动,可以在螺杆2上远离胀芯7的一端设置多边形凸台23,以便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该多边形凸台23卡住螺杆2,避免螺杆2与第一螺母4发生同步移动。参见图10和图11,在旋紧第一螺母4的过程中,胀套1的横截面可以包括至少两条直边16,至少两条直边16中存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边16。此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工具卡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边16上,以避免胀套1发生偏斜。
在旋紧第二螺母5以将固定支座3固定在喷射阀本体上时,在固定支座3的底部与喷射阀本体接触后,为了避免在继续旋紧第二螺母5时导致固定支座3发生偏移,进而带动螺杆2和胀芯7发生偏斜,参见图5,固定支座3的底部端面可以设置有外翻沿33,外翻沿33上设置有螺纹孔34,以便于操作人员可以基于螺纹孔34将固定支座3固定在喷射阀本体上,从而避免固定支座3发生偏斜。当然,固定支座3除了可以为如图5所示的设置有外翻沿33的结构外,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将固定支座3固定在喷射阀本体上后,继续旋紧第二螺母5,此时,在第二螺母5旋紧的过程中带动螺杆2向远离喷射阀本体的方向移动,为了避免螺杆2在带动胀芯7同步移动时螺杆2与胀芯7之间发生断裂,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增加胀芯7与螺杆2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减小螺杆2与胀芯7之间断裂的可能性。当然,还可以在胀芯7与螺杆2一体成型加工时,在胀芯7与螺杆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变径短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参见图5,在螺杆2带动胀芯7和胀套1发生同步移动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在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扩大后,在外力较大时不足以卡住气门座圈,固定支座3的侧面上与第一螺母4对应的位置处可以设置有第二开孔32,以便于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设置的第二开孔32继续旋紧第一螺母4,以继续扩大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
需要说明的是,在旋紧第一螺母4和第二螺母5时,由于第一螺母4与胀套1的顶部之间的作用力较大,第二螺母5与固定支座3的顶部之间的作用力较大,为了避免胀套1的顶部的端面和固定支座3的顶部的端面发生擦伤现象,且为了分散第一螺母4对胀套1的顶部的压力,以及第二螺母5对固定支座3的顶部的压力,参见图12,该取出工具还可以包括垫片6,第一螺母4与胀套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垫片6,且第二螺母5与固定支座3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垫片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将一体成型的胀芯和螺杆,将胀芯的一端穿过气门座圈置于喷射阀本体的内部,螺杆的一端依次穿过胀套上的第一中心通孔和第一螺母,并保证胀套的底部穿过气门座圈位于喷射阀本体的内部。在旋紧第一螺母的过程中,将胀芯的前部导入之凹槽的内部,并在继续旋紧第一螺母后将胀芯紧固在胀套的底部的凹槽的开口处,以基于至少一条开孔扩大胀套的底部的外径,此时,胀套的底部可以被气门座圈卡在喷射阀本体的内部。之后,将螺杆的一端依次穿过固定支座上的第三中心通孔和第二螺母,并通过第二螺母将固定支座固定在喷射阀本体上,并通过外翻沿上设置的螺纹孔将固定支座固定在喷射阀本体上,此时固定支座罩在胀套和胀芯上。继续旋紧第二螺母,在第二螺母旋转的过程中,可以再次旋紧第一螺母,进一步地通过胀芯扩大胀套的底部的外径,且在第二螺母被旋紧的过程中带动螺杆向远离喷射阀本体的方向移动,在螺杆移动的过程中带动胀芯和胀套同步移动。由于胀套的底部的外径扩大后可以卡住气门座圈,从而在胀套移动的过程中取出气门座圈,提高了气门座圈的维修效率,同时避免在敲击或破坏作业过程中因工具使用不当对操作人员造成的伤害。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出工具包括:胀套(1)、螺杆(2)、固定支座(3)和第一螺母(4);
所述胀套(1)的底部设置有内腔(11),所述胀套(1)的底部的端面设置有第一中心通孔(12),所述胀套(1)的底部的侧面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开孔(13)且每条第一开孔(13)延伸至所述胀套(1)的底部的端面,所述胀套(1)的顶部的端面设置有第二中心通孔(14),所述第一中心通孔(12)、所述内腔(11)和所述第二中心通孔(14)连通;
所述固定支座(3)呈筒状结构,所述固定支座(3)的顶部的端面设置有第三中心通孔(31),所述固定支座(3)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开孔(32);
所述胀套(1)位于所述固定支座(3)的内部,所述螺杆(2)的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三中心通孔(31)和所述第二中心通孔(14)后位于所述内腔(11)的内部,所述螺杆(2)与所述第二中心通孔(14)螺纹连接,在通过所述第二开孔(32)将所述螺杆(2)与所述第二中心通孔(14)旋紧时,所述螺杆(2)的第一端紧固在所述第一中心通孔(12)处,以基于所述至少一条第一开孔(13)扩大所述胀套(1)的底部的外径,所述螺杆(2)的第二端裸露在所述固定支座(3)的外部,且与所述第一螺母(4)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通孔(12)呈圆柱状结构,所述螺杆(2)的第一端设置有倒立的圆台(21),所述第一中心通孔(12)的内径大于所述圆台(21)的最小外径且小于所述圆台(21)的最大外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通孔(12)的上部边缘设置有第一倒角(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通孔(12)呈倒立的圆台状结构,所述螺杆(2)的第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中心通孔(12)的最小内径且小于所述第一中心通孔(12)的最大内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的第一端的端面设置有第二倒角(2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出工具还包括第二螺母(5),所述第二螺母(5)与所述螺杆(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母(5)与所述螺杆(2)一体成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套(1)的横截面包括至少两条直边(16),所述至少两条直边(16)中存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边(16)。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3)的底部端面设置有外翻沿(33),所述外翻沿(33)上设置有螺纹孔(34)。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出工具还包括垫片(6),所述第一螺母(4)与所述第三中心通孔(3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所述垫片(6)。
CN201810753528.4A 2018-07-10 2018-07-10 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 Pending CN1106959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3528.4A CN110695912A (zh) 2018-07-10 2018-07-10 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3528.4A CN110695912A (zh) 2018-07-10 2018-07-10 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5912A true CN110695912A (zh) 2020-01-17

Family

ID=69192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53528.4A Pending CN110695912A (zh) 2018-07-10 2018-07-10 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9591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49789A1 (de) * 2008-06-09 2009-12-17 Flaig, Hartmut Spreizhülse und verbindung
CN204135988U (zh) * 2014-09-26 2015-02-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6135发动机气门座圈取出装置
CN204985226U (zh) * 2015-07-18 2016-01-20 宁波永诚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车修壁虎
WO2016019919A1 (zh) * 2014-08-08 2016-02-11 杨东佐 一种膨胀紧固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膨胀紧固连接组件
CN205290807U (zh) * 2015-11-16 2016-06-08 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汽门阀座取出工具
CN106345872A (zh) * 2016-11-03 2017-01-25 襄阳顺特阳光科技有限公司 管端起筋机
CN208592791U (zh) * 2018-07-10 2019-03-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49789A1 (de) * 2008-06-09 2009-12-17 Flaig, Hartmut Spreizhülse und verbindung
WO2016019919A1 (zh) * 2014-08-08 2016-02-11 杨东佐 一种膨胀紧固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膨胀紧固连接组件
CN204135988U (zh) * 2014-09-26 2015-02-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6135发动机气门座圈取出装置
CN204985226U (zh) * 2015-07-18 2016-01-20 宁波永诚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车修壁虎
CN205290807U (zh) * 2015-11-16 2016-06-08 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汽门阀座取出工具
CN106345872A (zh) * 2016-11-03 2017-01-25 襄阳顺特阳光科技有限公司 管端起筋机
CN208592791U (zh) * 2018-07-10 2019-03-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22142B1 (ko) 파손볼트 추출용 공구
KR101848972B1 (ko) 헤드 교환식 절삭 공구
US10041522B2 (en) Blind rivet and sealing structure using same
US20010009056A1 (en) Casting repair apparatus and method
KR20030022146A (ko) 나사 교체 시스템 및 장치
CN110695912A (zh) 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
CN204686782U (zh) 一种柴油机喷油器铜套的安装拆卸工具
CN107283358A (zh) 孔用钢丝挡圈安装装置
CN201376257Y (zh) 变扭器油泵滚针轴承的拆卸工具
KR102246420B1 (ko) 금형 냉각 라인 간편 밀폐용 압입 공구
CN211202560U (zh) 一种膨胀防脱螺栓
CN212683806U (zh) 一种直角可转动油嘴装配专用工具
CN210817597U (zh) 一种新型冲击孔锯
CN208592791U (zh) 喷射阀气门座圈的取出工具
CN201621167U (zh) 具有可拆卸尾部的螺套
RU2013105452A (ru) Режущие инструменты, корпуса инструментов и пластины для них
CN210702624U (zh) 一种用于加工通孔球的装置
CN101660337B (zh) 自切底锚栓
CN102441867A (zh) 断头螺丝取出器
CN206205864U (zh) 大位移井射孔用射孔弹
CN211778406U (zh) 正反螺纹膨胀丝
CN211779260U (zh) 阀体堵塞
CN209483771U (zh) 可拆卸式自攻膨胀螺栓
CN217748915U (zh) 冲孔针
CN203438181U (zh) 一种丝锥断丝取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