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1885A - 精整面板和包括精整面板的精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精整面板和包括精整面板的精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1885A
CN110691885A CN201880001290.8A CN201880001290A CN110691885A CN 110691885 A CN110691885 A CN 110691885A CN 201880001290 A CN201880001290 A CN 201880001290A CN 110691885 A CN110691885 A CN 110691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ishing
frame
coupling
plat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12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91885B (zh
Inventor
辛正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eun-Deco
Original Assignee
Joeun-De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eun-Deco filed Critical Joeun-Deco
Publication of CN110691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1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91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18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整板和包括该精整板的精整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具有隔热结构和下述一种结构的精整面板以及包括该精整面板的精整装置,其中,隔热结构应用于形成精整面板的支承框架,从而防止冷凝和热传递;以及在所述的一种结构中,支承肋朝向在彼此相邻的精整面板之间所形成的填充空间部突出,从而在用于将填充材料注入到填充空间部中的注入装置与支承肋接触的状态下方便、快速并精确地将填充材料注入到填充空间部中,并且通过允许填充材料和支承肋在填充材料硬化时彼此接触并联接,来增加精整面板之间的联接力。

Description

精整面板和包括精整面板的精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整面板和包括精整面板的精整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具有隔热结构和下述一种结构的精整面板以及包括该精整面板的精整装置,其中,隔热结构应用于形成精整面板的支承框架以防止冷凝和热传递,以及在所述的一种结构中,支承肋朝向在彼此相邻的精整面板之间形成的填充空间部突出,以在用于将填充材料注入到填充空间部中的注入装置与支承肋接触的状态下方便、快速并精确地将填充材料注入到填充空间部中,并且通过允许填充材料和支承肋在填充材料硬化时彼此接触并联接,来增加精整面板之间的联接力。
背景技术
通常,加工成矩形平面形状的天然石材,例如大理石、花岗岩等,被广泛用作建造建筑物的内墙和外墙的精整材料。
天然石材通过以独立结构在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上连续地附接而使建筑物显得奢华。
在这种情况下,构造天然石材料的方法包括湿法和干法。在干法中,多个固定装置以规则的距离安装在墙壁上,并且多个天然石材固定到固定装置上以安装在墙壁上。
在这种情况下,固定装置的一侧通过固定构件固定到墙壁,并且固定装置的另一侧通过固定构件固定到天然石材的后表面、固定到穿过天然石材的固定构件、或者配置成固定天然石材的上端和下端。这样,将天然石材安装在墙壁上,以便使建筑物显得漂亮。
然而,由于加工成具有预定厚度的天然石材(例如大理石、花岗岩等)很重,使固定装置的数量增加,因此工作时间和成本增加。特别是天然石材使建筑物显得漂亮,但不提供有效的隔热。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第10-2015-0076819号韩国公开专利公报中披露了用于干法和湿法的固定型隔热精整面板以及使用该精整面板精整墙壁的方法。
在用于干法和湿法的固定型隔热精整面板以及使用该精整面板精整墙壁的方法中,精整面板包括具有紧固孔的固定板,紧固孔联接到形成在前面的板的四个边缘处的弯曲侧板的端部,并且使用该精整面板精整墙壁的方法如下。联接到精整面板的固定单元的壁联接部螺纹联接到墙壁或固定杆。精整面板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间隙隔热材料。间隙隔热材料的表面由堵缝材料堵缝。
然而,如上所述,由于传统的精整面板和墙壁精整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精整面板固定到固定杆,而固定杆通过零件固定到墙壁,因此可以增加用于精整面板的精整力,但是精整面板可能会损坏。传统的精整面板和墙壁精整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在精整面板之间的间隙填充有间隙隔热材料并且将堵缝材料插入到间隙隔热材料的表面中,由于精整面板的收缩或膨胀或堵缝材料的收缩或膨胀,精整面板之间产生间隙,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水或湿气可以被引入到精整面板之间的间隙中,并且堵缝材料可以与精整面板的间隙分离。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精整面板以及包括该精整面板的精整装置,所述精整面板具有形成在精整面板的安装框架和联接框架之间的隔热框架,以有效地阻挡从联接框架传递到安装框架或从安装框架传递到联接框架的热量,以便防止由室内外温差引起的冷凝。
另外,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精整面板,所述精整面板具有形成在精整面板的安装框架与联接框架之间的填充空间部,使得用于密封和联接精整面板的填充材料(例如,硅树脂)注入到该填充空间部中或者使得密封材料(例如,填料等)安装在该填充空间部中,以阻挡和防止精整面板之间的水渗漏。
另外,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精整面板,该精整面板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形成在安装框架上的支承肋朝向形成在精整面板的安装框架与联接框架之间的填充空间部突出,以在用于将填充材料注入到填充空间部中的注入装置与支承肋接触的状态下方便、快速且精确地将填充材料注入到填充空间部中,并且当填充材料硬化时,通过填充材料与支承肋的接触以及填充材料与支承肋的联接来增加精整面板之间的联接力并防止水分或雨水的渗透。
另外,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精整面板,该精整面板具有形成在联接框架与安装框架之间的带有一个封闭侧的凹槽,以形成用于防止冷凝和阻挡热传递的隔热框架,其中,该凹槽填充聚氨酯泡沫以形成隔热框架,切割支承框架的闭合该凹槽的一部分,并且注入到精整面板之间的间隙中的填充材料渗透到在支承框架被部分地切割后所产生的间隙或空间中,从而将填充材料用作介质以通过增加填充材料与精整面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来增加精整面板之间的联接力。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这样一种精整面板,其包括精整板和支承框架,精整板安装在支承框架上,其中,支承框架包括安装框架和联接框架,精整板安装在安装框架中,联接框架安装在安装框架下方并且联接到配置成夹持精整面板的夹持夹部,并且,安装框架的外边缘从联接框架的外边缘向内设置,使得支承框架配置成台阶状,从而形成填充空间部,填充空间部中填充有填充材料,填充材料在精整面板彼此相邻设置时联接精整面板并密封精整面板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精整面板的安装框架可以包括底部、侧壁部和连接部,其中,精整板的下边缘区域部分地安装在底部上,侧壁部从底部的外边缘向上延伸以与安装在底部上的精整板的侧表面接触,并且连接部从底部向下延伸,并且,联接框架可以包括联接部和裙部,联接部形成在连接部的一端以与底部平行,并且裙部从联接部的外边缘向下延伸以远离联接部并联接到夹持夹部。
根据本发明的精整面板的安装框架还可以包括支承肋,该支承肋配置成从连接部的外侧或侧壁部的外侧在平行于底部和联接部的方向上突出并且与侧壁部或连接部交叉,其中,支承肋可以突出小于侧壁部或连接部的外侧与联接部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精整面板的支承框架还可以包括隔热框架,隔热框架由隔热材料制成并联接彼此分离的安装框架和联接框架。安装框架可以包括底部和侧壁部,其中,精整板的下边缘区域部分地安装在底部上并且底部具有下部分,隔热框架的上部分联接到底部的下部分,并且侧壁部从底部的外边缘向上延伸以与安装在底部上的精整板的侧表面接触。联接框架可以包括联接部和裙部,其中,联接部具有上部分,隔热框架的下部分联接到联接部的上部分,并且裙部从联接部的外边缘向下延伸以远离联接部并联接到夹持夹部。安装框架还可以包括支承肋,支承肋从底部的外边缘或侧壁部的外侧在平行于联接部和底部的方向上延伸并与侧壁部交叉,并且支承肋可以小于联接部的外边缘与侧壁部的外侧或底部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精整面板的安装框架还可以包括加固肋,加固肋从底部的内边缘延伸以增加对精整板的支承力。
根据本发明的精整面板还可以包括安装在精整板的下部分和支承框架的内侧上的隔热板,并且联接框架还可以包括从联接部的内边缘延伸的安装肋,使得隔热板的下边缘区域部分地安装在安装肋上。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精整装置,该精整装置包括安装在墙壁上的基框架、安装在基框架上的夹持夹部、联接到夹持夹部的精整面板以及具有配置成将精整面板联接到并按压向夹持夹部的一端和固定到基框架的另一端的加固支架,其中,精整面板可以包括精整板和支承框架,精整板安装在支承框架上,支承框架可以包括安装框架和联接框架,其中,精整板安装在安装框架中,联接框架形成在安装框架的下部分,并且夹持夹部配置成夹持精整面板并形成在安装框架的下部分,并且,安装框架的外边缘从联接框架的外边缘向内设置,使得支承框架可以配置成台阶状,从而形成填充空间部,填充空间部中填充有填充材料,填充材料在精整面板彼此相邻设置时联接精整面板并密封精整面板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精整装置的安装框架可以包括底部、侧壁部和连接部,精整板的下边缘区域部分地安装在底部上,侧壁部从底部的外边缘向上延伸以与安装在底部上的精整板的侧表面接触,连接部从底部向下延伸,并且联接框架可以包括联接部和裙部,联接部形成在连接部的一端并平行于所述底部,裙部从联接部的外边缘向下延伸以远离联接部的外边缘并联接到夹持夹部。
根据本发明的精整装置的安装框架还可以包括支承肋,支承肋配置成从连接部的外侧或侧壁部的外侧在平行于底部和联接部的方向上突出并与侧壁部或连接部交叉,其中,支承肋可以配置成突出小于侧壁部或连接部的外侧与联接部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精整装置的支承框架还可以包括隔热框架,隔热框架由隔热材料制成并联接彼此分离的安装框架和联接框架。安装框架可以包括底部和侧壁部,其中,精整板的下边缘区域部分地安装在底部上并且底部具有下部分,隔热框架的上部分联接到底部的下部分,并且侧壁部从底部的外边缘向上延伸以与精整板的侧表面接触。联接框架可以包括联接部和裙部,其中,联接部具有上部分,隔热框架的下部分联接到联接部的上部分,并且裙部从联接部的外边缘向下延伸以远离联接部并联接到夹持夹部。安装框架还可以包括支承肋,支承肋从底部的外边缘或侧壁部的外侧在平行于联接部和底部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与侧壁部交叉,并且支承肋可以小于侧壁部的外侧或底部的外边缘与联接部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精整装置的安装框架还可以包括从底部的内边缘延伸的加固肋,从而增加对精整板的支承力。
根据本发明的精整装置还可以包括隔热板,隔热板安装在精整板下方并安装在支承框架的内侧上,其中,联接框架还可以包括从隔热板的联接部的内边缘延伸的安装肋,使得隔热板的下边缘区域部分地安装在安装肋上。
根据本发明的精整装置的夹持夹部可以包括联接到基框架的基板和具有联接至基板的一侧和配置成夹持精整板的联接框架的另一侧的夹构件,其中,基板可以包括安装板和加固板,安装板具有安装孔,夹构件从下侧到上侧插入到安装孔中以竖直地穿过安装孔,加固板联接到安装板的下侧以支承夹构件,从而防止夹构件从安装板向下脱离,并且安装板可以包括防脱离凹槽,夹构件的突起围绕安装孔从安装板的下表面向上进入到防脱离凹槽中,从而防止夹构件从安装板向上脱离。
根据本发明的精整装置的安装板可以包括围绕安装孔从安装板的上表面向上倾斜延伸的防脱离突起,从而防止夹构件从安装板向上脱离,并且防脱离突起配置成与夹构件抵触。
有益效果
一种精整面板,其具有形成在精整面板的安装框架与联接框架之间的填充空间部,使得用于密封和联接精整面板的填充材料(例如,硅树脂)注入到该填充空间部中或者密封材料(例如,填料等)安装在该填充空间部中,从而阻挡和防止精整面板之间的水渗漏。
精整面板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形成在安装框架上的支承肋朝向形成在精整面板的安装框架与联接框架之间的填充空间部突出,从而在用于将填充材料注入到填充空间部中的注入装置与支承肋接触的状态下方便、快速且精确地将填充材料注入到填充空间部中,并且当填充材料硬化时,通过填充材料与支承肋的接触以及填充材料与支承肋的联接来增加精整面板之间的联接力。
精整面板具有形成在精整面板的安装框架与联接框架之间的隔热框架,以有效地阻挡从联接框架传输到安装框架或从安装框架传输到联接框架的热量,以防止由室内外温差引起的冷凝。
精整面板具有形成在联接框架与安装框架之间的带有一个封闭侧的凹槽,以形成用于防止冷凝和阻挡热传递的隔热框架,使得槽填充有聚氨酯泡沫以形成隔热框架,切割支承框架的闭合该凹槽的一部分,并且注入到精整面板之间的间隙中的填充材料渗透到在支承框架被部分地切割后所产生的间隙或空间中,从而将填充材料用作介质以通过增加填充材料与精整面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来增加精整面板之间的联接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的局部剖面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的局部剖面立体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图5和图6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8是示出了图5至图7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的夹持夹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参见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包括精整板110和支承框架120,精整板110安装在支承框架120上。
精整板110具有预定的厚度和矩形形状。精整板110可以由木材、金属、合成树脂、合成木材、石材等形成,并且可以使用粘合剂固定到支承框架120。
支承框架120包括安装框架130和连接框架140,其中,精整板100安装在安装框架130上,连接框架140形成在安装框架130下方并且联接到夹持精整面板的夹持夹部。
安装框架130包括底部131、侧壁部133和连接部,其中,精整板110的下边缘区域部分地安装在底部131上,侧壁部133从底部131的外边缘向上延伸以与安装在底部131上的精整板110的侧表面接触,连接部从底部131向下延伸。
底部131是精整板110安放和安装的部分,并且底部131的长度大于其宽度且具有预定的厚度。四个底部131彼此连接并且具有矩形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具有形成于其中的中空空间。
底部131具有与精整板110的下表面接触或者压靠在精整板110的下表面上的平坦的上表面。当使用粘合剂将精整板110联接到底部131时,底部131的上表面具有沿底部131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多个凹槽,使得可以将预定量的粘合剂插入其中。
底部131的内端还包括加固肋132,加固肋132从底部131内边缘延伸预定长度,以通过增加与精整板110的接触面积来增加对精整板110的支承力。
当具有比由木材或合成树脂形成的精整板110相对高重量的由石材、金属等形成的精整板110安装在安装框架130上时,加固肋132允许精整板110由底部131更稳定地支承。
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135和第二连接部136,其中,第一连接部135从底部131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并且第二连接部136在朝向底部131的内边缘与第一连接部135间隔预定距离的位置处平行于第一连接部135延伸,其中,连接部是具有与底部131连接的一端和与联接框架140的联接部141连接的另一端的部分。
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部具有在彼此间隔开的第一连接部135与第二连接部136之间形成有间隙或空间的结构,然而在其他方面,第一连接部135与第二连接部136可以一体地形成,使得连接部135与第二连接部136之间的空间被填充。
联接框架140包括联接部141和裙部145,其中,联接部141与底部131平行地形成在连接部的端部处裙部145从联接部141的外边缘向下延伸以远离联接部141。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支承框架120具有台阶结构,其中安装框架130的外边缘从联接框架140的外边缘向内设置,使得当精整面板彼此相邻时在精整面板之间形成填充空间部,该填充空间部由联接和密封精整面板的填充材料填充,以防止异物或水渗透。
在安装框架130与联接框架140之间的台阶结构中,联接框架140的区域大于安装框架130的区域,因此,在注入填充材料之前,联接框架140和下面描述的支承肋134暴露在精整面板的外侧。
联接框架140的联接部141的宽度比安装框架130的底部131的宽度长,并且底部131的内端和联接部141的内端在一条直线上竖直地设置,因此可以在联接框架140与安装框架130之间形成台阶结构。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的安装框架130还包括支承肋134,支承肋134在平行于底部131和联接部141的方向上从连接部的外侧或底部131的外边缘延伸预定长度并且与侧壁部133或连接部交叉。
支承肋134突出小于侧壁部133的外侧或连接部的外侧与联接部141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支承肋134不突出到联接框架140的裙部145之外,并且优选的是,当精整面板彼此相邻时,相邻的精整面板的支承肋134具有预定的长度,从而不相接触且彼此间隔开。
当精整面板彼此相邻地设置和安装,并且通过硅胶枪(未示出)等将填充材料101填充于形成在精整面板之间的填充空间部S时,支承肋134引导并支承硅胶枪的移动,使得工人能够在硅胶枪以硅胶枪的端部与支承肋134接触的状态下沿支承肋134移动时注入填充材料101,因此填充材料101可以容易地注入并且可以稳定且均匀地注入填充空间部S中。
另外,当填充材料101注入到填充空间部S中时,填充材料101从形成在支承肋134下方的填充空间部S注入,因此,支承肋134允许填充空间部S被完全填充而没有间隙或孔隙。
另外,支承肋134与注入到且联接到填充空间部S的填充材料101接触,以在填充材料101硬化之后与填充材料101牢固地联接。将填充构件用作介质可以增加两个精整面板之间的联接力,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精整面板之间的分离或移动。
另外,在由底部131和加固肋132支承的精整板110下方还安装有隔热板160,且隔热板160的上部分与加固肋132的下表面紧密接触,并且隔热板160的侧表面与第二连接部136紧密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a在图3和图4中示出。
参见图3和图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a包括精整板110a和支承框架120a,精整板110a安装在支承框架120a上。
支承框架120a包括安装框架130a、隔热框架150a和联接框架140a,其中,精整板110a安装在安装框架130a上,隔热框架150a联接到安装框架130a的下部分并且由隔热材料形成,联接框架140a联接到隔热框架150a的下部分。
安装框架130a包括底部131a和侧部135a,其中,精整板110a的下边缘区域部分地安装在底部131a上,并且底部131a具有隔热框架150a所联接到下部分,以及侧部135a从底部131a的外边缘向上延伸以与精整板110a的侧表面接触。
精整板110a的下边缘区域部分地安装在底部131a的上部分,并且隔热框架150a连接到底部131a的下部分。底部131a的上部分形成为平坦的以与精整板110a的下表面接触或者压靠在精整板110a的下表面上。另外,在底部131a的下部分形成有第一连接槽,隔热框架150a的上侧插入或联接到第一连接槽。设置多个第一连接槽,并且多个第一连接槽中的每个可以形成为燕尾形状。
另外,在底部131a的内端处还设置有从底部131a的内边缘延伸的加固肋132a,以增加对精整板110a的支承力。
当具有比由木材或合成树脂形成的精整板110a的重量相对高重量的、由石材或金属形成的精整板110a安装在安装框架130a上时,加固肋132a允许安装框架130a更稳定地支承精整板110a。
另外,隔热板160a安装在由底部131a和加固肋132a支承的精整板110a的下侧上,并且隔热板160a的上部分与加固肋132a的下表面紧密接触,并且隔热板160a的侧表面与隔热框架150a和联接框架140a紧密接触。
在底部131a的外边缘的下端上还设置有向下延伸预定长度的第一延伸突起133a,以增加与隔热框架150a的联接力和接触面积并且防止隔热框架150a脱离。
侧部135a在与底部131a交叉的方向上从底部131a的外边缘向上延伸以围绕精整板110a的侧表面,从而与精整板110a的侧表面接触。
隔热框架150a的上侧联接到安装框架130a,并且隔热框架150a的下侧联接到联接框架140a。
与第一连接槽的形状对应的第一插入突起151形成在隔热框架150a的上侧,以插入或联接到安装框架130a的第一连接槽,并且与第二连接槽的形状对应的第二插入突起152形成在隔热框架150a的下侧,以插入或联接到形成在联接框架140a的联接部141a上的第二连接槽。
隔热框架150a由诸如氨基甲酸乙酯或环氧树脂的隔热材料形成,以阻挡热量从联接框架140a传递到安装框架130a或者从安装框架130a传递到联接框架140a。
联接框架140a联接到隔热框架150a的下侧,并且联接到安装在墙壁W上的夹持夹部500a以将精整面板100a支承到墙壁W。
联接框架140a包括联接部141a和裙部145a。
联接部141a形成为与安装框架130a的底部131a平行,并包括第二连接槽,隔热框架150a的第二插入突起152插入第二连接槽中。设置多个第一连接槽,并且每个第一连接槽可以形成为燕尾形状。
另外,在联接部141a的外边缘的上端上设置有向上延伸预定长度的第二延伸突起143a,以增加与隔热框架150a的联接力和接触面积并且防止隔热框架150a脱离。第二延伸突起143a形成在与第一延伸突起133a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形成为与第一延伸突起133a对应的结构。
联接部141a的第二延伸突起143a和底部131a的第一延伸突起133a彼此连接(例如,图1和图2中的第一延伸部135的结构),以允许底部131a与联接部141之间的间隙在以注入的方式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精整面板100的支承框架120a时填充有用于形成隔热框架150a的聚氨酯泡沫,而是通过去除连接第一延伸突起133a和第二延伸突起143a的预定部分而形成(例如,通过去除图1和图2中的第一延伸部135的中央侧的预定部分)。填充材料可以注入到或者可以渗透到的间隙或空间形成在被去除的部分中。
联接部141a的第二延伸突起143a和底部131a的第一延伸突起133a允许填充材料填充在去除连接第一延伸突起133a和第二延伸突起143a的预定部分时形成的间隙或空间,并且第二延伸突起143a与填充材料之间以及第一延伸突起133a与填充材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将填充材料用作介质可以增加精整面板之间的联接力,并且通过引入支承框架中的填充材料可防止湿气或水被引入精整面板中。
裙部145a从联接部141a的外边缘延伸以远离联接部141a,并且裙部145a包括形成在其端部内侧的突出部146a。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a的支承框架120a具有台阶结构,其中,安装框架130a的外边缘从联接框架140a的外边缘向内设置从而形成这样的填充空间部S,其中,用于密封隔热框架150a之间的间隙并且连接彼此相邻设置的精整面板100a的填充材料101(更具体地,隔热框架150a)更容易从精整面板100a的外侧注入该填充空间部S中。
因此,在安装框架130a与联接框架140a之间的台阶结构中,联接框架140a的区域大于安装框架130a的区域,因此在注入填充材料101之前,联接框架140a和以下描述的支承肋134a暴露在精整面板100a的外侧。
在联接框架140a与安装框架130a之间的台阶结构中,联接框架140a的联接部141a的宽度大于安装框架130a的底部131a的宽度,并且底部131a的内端和联接部141a的内端在一条直线上竖直地设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a的安装框架130a还包括支承肋134a,支承肋134a在平行于底部131a和联接部141a的方向上以预定长度从底部131a的外边缘延伸,并且与侧壁135a交叉。优选地,支承肋134a不突出到联接框架140a的裙部145a之外,并且当精整面板彼此相邻设置时,支承肋134a形成为适当的长度,以不和与其相邻的精整面板100a的支撑肋134a接触并与之间隔开。
当精整面板100a彼此相邻地设置和安装,然后通过硅胶枪(未示出)等将填充材料101填充于形成在精整面板100a之间的填充空间部S时,支承肋134a引导并支承硅胶枪的移动,使得工人能够在硅胶枪以硅胶枪的端部与支承肋134a接触的状态下沿支承肋134移动时注入填充材料101,因此填充材料101可以容易地注入并且可以稳定且均匀地注入填充空间部S中。另外,当将填充材料101注入到填充空间部S中时,填充材料101从形成在支承肋134a下方的填充空间部S注入,因此支承肋134a允许填充空间部S被完全填充而没有间隙或孔隙。
另外,支承肋134a与注入到填充空间部S的填充材料101接触并联接,以在填充材料101硬化之后与填充材料101牢固地联接。可以增加两个精整面板之间的联接力,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精整面板之间的分离或移动。
图5至图8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1,该精整装置1包括参见图3和图4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a。参见图5至图8,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1包括基框架200a、安装在基框架200a中的夹持夹部500a、联接到夹持夹部500a的精整面板100a和将精整面板100a固定至夹持夹部500a的加固支架70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1应用了参见图3和图4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a,并且将省略重复的描述。与此不同,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1将应用参见图1和图2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
基框架200a包括安装在墙壁W上的支承管210a和安装在支承管210a中的引导框架250a。
支承管210a形成为空的矩形管形状,所具有的四个表面中具有附接到墙壁W的一个表面或底表面,并且通过
Figure BDA0001795614790000131
形角构件215固定到墙壁W,其中,每个形角构件215的一端固定到支承管210a并且每个
Figure BDA0001795614790000133
形角构件215的另一端固定到壁。
多个支承管210a竖直地安装在墙壁W上,以彼此横向地分开设置。与图中所示的不同,支承管210a可以安装在底部上,并且可以水平地安装在墙壁W上且彼此竖直地分开设置。
安装在与支承管210a面对墙壁W的一个表面相对的表面上的引导框架250a在支承管210a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通过固定件P固定到支承管210a。引导框架250a可以比支承管210a短。
引导框架250a包括固定板部211a和一对联接肋215a,其中,固定板部211a具有夹持夹部500a插入并安装到其中的一侧并且设置在支承管210a的另一个表面上,一对联接肋215a在固定板部211a面向支承管210a的一个表面上从固定板部211a的两侧向下延伸并联接到支承管210a以与支承管210a的侧表面接触。联接肋215a彼此间隔开与支承管210a的宽度相对应的宽度。
在固定板部211a的两端处形成有向上延伸以弯曲的弯曲肋212a,并且弯曲肋212a支承插入并安装在其中的夹持夹部500a,并且分离突起213a在固定板部211a的纵向方向形成在固定板部211a的面对联接肋215a的一个表面上,其中,分离突起213a突起以将夹持夹部500a支撑为与固定板部211a间隔开并进行支承使得夹持夹部500a的边缘侧与弯曲肋212a的下部分紧密接触。
夹持夹部500a包括基板510a和多个夹构件550,其中,基板510a插入联接到基框架200a的引导框架250a,夹构件550具有联接到基板510a的一侧和夹持精整面板100a的另一侧。
基板510a包括安装板511a和加固板515a,其中,安装板511a具有安装孔513a,夹构件550a竖直地穿过安装孔513a以从下部分插入安装到上部分,加固板515a联接到安装板511a的下侧,以防止夹构件550a从安装板511a向下脱离并支承夹构件550a。
基板510a可以插入到引导框架250a中,并且可以朝向形成在引导框架250a的一侧中的开口移动,然后以预定角度旋转。
安装板511a具有预定的厚度,具有包括平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平坦的矩形板形状,并且具有圆形的边缘部分。
防脱离凹槽512a形成在安装板511a上,以防止夹构件550a从安装板511a向上脱离,其中,夹构件550a的抓握部552a围绕安装孔513a从安装板511a的下表面向上进入到防脱离凹槽512a中。
多个安装孔513a在安装板511a处设置成穿过安装板511a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使得夹构件550a从下侧朝向上侧插入安装。安装孔513a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如图所示,安装孔513a的内周表面垂直于安装板511a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竖立地形成。与此不同,安装孔513a的内周表面的宽度向上逐渐变窄以与夹构件550a的按压肋555a的外周表面接触,并且以与按压肋555a的倾斜度相对应的倾斜度形成。
下面描述的用于联接安装板511a和加固板515a的多个联接孔围绕安装孔513a在安装板511a上形成为彼此间隔开。
防止夹构件550a从安装板511a向上脱离的防脱离凹槽512a和防脱离突起514a形成在安装板511a处。
防脱离凹槽512a形成为使得夹构件550a的一部分(具体地,夹构件550a的抓握部552a)从安装板511a的下表面围绕安装孔513a以预定深度向上进入到防脱离凹槽512a中。通过安装板511a防止夹构件550a的进入防脱离凹槽512a的抓握部552a从安装板551a向上移动。
防脱离突起514a从安装板511a的上表面围绕安装孔513a向上倾斜,以便与按压肋555a抵触。
防脱离凹槽512a和防脱离突起514a两者均可以形成在安装板511a上,但是防脱离凹槽512a和防脱离突起514a中的至少一项可以形成在可以形成在安装板511a上。
联接到安装板511a下侧的用以支承夹构件550a以防止安装在安装板511a的安装孔513a中的夹构件550a从安装板511a向下脱离的加固板515a具有预定的厚度以对应于安装板511a的外观,具有包括平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平坦的矩形形状以及略微圆形的边缘部。
联接突起形成在加固板515a上与安装板511a的联接孔对应的位置处,并且第二固定孔形成在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位置处使得固定螺栓、固定件等从中穿过。
联接突起的长度比安装板511a的厚度长,并且联接突起穿过安装板511a的联接孔,然后联接突起的一端向一侧弯曲以面向安装板511a的上表面,因此安装板511a可以联接到加固板515a。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将联接突起和联接孔的结构用作联接安装板511a和加固板515a的结构,但是与此不同,安装板511a和加固板515a可以使用铆钉构件、固定件P等彼此联接,并且可以通过焊接或点焊彼此固定。
夹构件550a具有联接至基板510a的一侧和夹持精整面板100a的裙部145a的另一侧,夹构件550a可以包括安装部551a和按压肋555a,并且可以设置在四个独立的方向上。
安装部551a形成为与安装孔513a对应的尺寸和形状,并且形成为具有一个边缘比另一个边缘长的矩形形状。安装部551a包括在纵向方向上朝向两端延伸预定长度的抓握部552a,以进入防脱离凹槽512a。安装部551a的厚度小于或等于安装板511a的厚度。
按压肋555a从安装部551a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延伸预定长度,以远离安装部551a,并且按压肋555a形成为在端部彼此靠近的方向上倾斜,并且弯曲部在按压肋555a的端部处沿彼此远离的方向形成,使得裙部145容易地进入按压肋555a之间的间隙。
加固支架700安装在夹持夹部500a之间,并且加固支架700的上端被联接成朝向夹持夹部500a按压精整面板100a,而加固支架700的下端通过固定件P固定到引导框架250a和支承管210a。
加固支架700包括按压框架710、延伸框架720和固定框架730。
按压框架710形成为钩状结构,以从彼此相邻设置的精整面板100a的联接部141a的上侧向下按压联接部141a。
延伸框架720通过精整面板100a的裙部145之间的间隙从按压框架710a的一端朝向引导框架250a延伸预定长度。
固定框架730从延伸框架720的一端延伸以弯曲,以与引导框架250a的固定部分211a紧密接触并且通过固定件P固定到引导框架250a的固定板部211a。在这种情况下,紧固的固定件P穿过引导框架250a的固定板部211a和支承管210a并紧固到其上。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1包括填充空间部S,该填充空间部S形成在通过夹持夹部500a和加固支架700安装和固定至彼此的精整面板100a之间,并且在填充空间部S中安装有填充构件或密封构件,或者在填充空间部S中注入诸如氨基甲酸乙酯、环氧树脂、硅树脂等的填充材料101。
注入到精整面板100a之间的间隙中的填充材料101有效地阻挡异物、水、灰尘等被引入到精整面板100a之间的间隙中。另外,注入填充材料101以连接精整面板100a两侧的联接框架140a、隔热框架150a和支承肋134a,使得精整面板100a彼此牢固地联接,并且注入填充材料101以包围加固支架700的按压框架710,使得加固支架700更稳定地联接到精整面板100a。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1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上述精整面板100a,在该精整装置1中,当使用硅胶枪等将填充材料101注入到填充空间部S中时,工人通过在硅胶枪以硅胶枪的端部与支承肋134a接触的状态下沿支承肋134a移动时注入填充材料101,可以更容易地执行填充材料101的注入工作,并且可以将填充材料101均匀地注入到填充空间部S中,并且在将填充材料101注入到填充空间部S中时,当通过允许填充材料101从形成在支承肋134a下方的填充空间部S注入而将填充材料101注入到填充空间部S中时,可以允许填充空间部S完全填充而没有间隙或孔隙。
另外,通过允许形成在安装框架130a的底部131a上的支承肋134a与注入到填充空间部S中的填充材料101接触并联接到填充材料101来在填充材料101硬化之后增加精整面板100a之间的联接力,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1可以有效地防止精整面板100a的分离或移动。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1中,通过加固支架700朝向支承管210a和引导框架250a按压并且固定精整面板100a,因此可以增加精整面板100a的固定力,并且设置在精整面板100a之间的填充空间部S中的按压框架710与注入到精整面板100a之间的填充空间部S中的填充材料101接触并联接,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精整框架之间的联接力。
同时,图9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b。参见图9,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b包括精整板110b和支承框架120b,精整板110b安装在支承框架120b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b的精整板110b和支承框架120b具有与参见图3和图4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a的精整板110a和支承框架120a相同的结构,其中,在结构中省略了形成在支承框架120a中的加固肋132a。
同时,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b的精整板110b和支承框架120b可以具有与参见图1和图2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的精整板110和支承框架120相同的结构。
另外,形成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b的联接框架140b还包括安装肋144b,用于在安装于安装框架130b上的精整板110b的下部分上安装隔热板160b。
安装肋144b从联接部141b的内边缘向下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延伸以在平行于联接部141b和底部131b的方向上弯曲,使得隔热板160b的下边缘区域部分地安装在安装肋144b的上表面上。
除了安装肋144b之外,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b具有与参照图4和图5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a相同的结构和配置,以具有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a对应的效果,因此将省略相关描述。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2,该精整装置2包括参见图9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b。
参见图10,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2包括安装在墙壁W上的基框架200b、安装在基框架200b上的夹持夹部500b、联接到夹持夹部500b的精整面板100b以及将精整面板100b固定到夹持夹部500b的加固支架700。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2的精整面板100b应用了参见图9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精整面板100b,并且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2的基框架200b、夹持夹部500b和加固支架700具有与参见图5至图8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精整装置1相同的配置,因此将省略相关描述。
已经参见附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精整面板和包括该精整面板的精整装置,但是这些仅是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其他等同的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真正技术保护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精整面板,包括:
精整板;以及
支承框架,所述精整板安装在所述支承框架上,
其中,所述支承框架包括:
安装框架,所述精整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中;以及
联接框架,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下方并且联接到夹持夹部,所述夹持夹部配置成夹持所述精整面板;以及
所述安装框架的外边缘从所述联接框架的外边缘向内设置,使得所述支承框架配置成台阶状,从而形成填充空间部,所述填充空间部中填充有填充材料,所述填充材料在所述精整面板彼此相邻设置时联接所述精整面板并密封所述精整面板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整面板,其中,所述安装框架包括:
底部,所述精整板的下边缘区域部分地安装在所述底部上;
侧壁部,从所述底部的外边缘向上延伸以与安装在所述底部上的所述精整板的侧表面接触;以及
连接部,从所述底部向下延伸,以及
所述联接框架包括联接部和裙部,所述联接部形成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以与所述底部平行,所述裙部从所述联接部的外边缘向下延伸以远离所述联接部并联接到所述夹持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整面板,其中,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支承肋,所述支承肋配置成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或所述侧壁部的外侧在平行于所述底部和所述联接部的方向上突出并与所述侧壁部或所述连接部交叉,
其中,所述支承肋突出小于所述侧壁部或所述连接部的外侧与所述联接部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整面板,其中,所述支承框架还包括隔热框架,所述隔热框架由隔热材料制成并且联接彼此分离的所述安装框架和所述联接框架,
所述安装框架包括底部和侧壁部,其中,所述精整板的下边缘区域部分地安装在所述底部上并且所述底部具有下部分,所述底部的下部分联接到所述隔热框架的上部分,所述侧壁部从所述底部的外边缘向上延伸以与安装在所述底部上的所述精整板的侧表面接触,
所述联接框架包括联接部和裙部,其中,所述联接部具有上部分,所述隔热框架的下部分联接到所述联接部的上部分,所述裙部从所述联接部的外边缘向下延伸以远离所述联接部并且联接到所述夹持夹部,
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支承肋,所述支承肋从所述底部的外边缘或所述侧壁部的外侧在平行于所述联接部和所述底部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所述侧壁部交叉,以及
所述支承肋小于所述联接部的外边缘与所述侧壁部的外侧或所述底部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精整面板,其中,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加固肋,所述加固肋从所述底部的内边缘延伸以增加对所述精整板的支承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精整面板,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精整板的下部分和所述支承框架的内侧上的隔热板,
其中,所述联接框架还包括从所述联接部的内边缘延伸的安装肋,使得所述隔热板的下边缘区域部分地安装在所述安装肋上。
7.精整装置,包括:
基框架,安装在墙壁上;
夹持夹部,安装在所述基框架上;
精整面板,联接到所述夹持夹部;以及
加固支架,所述加固支架的一端配置成将所述精整面板联接到并且按压向所述夹持夹部,且所述加固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到所述基框架,
其中,所述精整面板包括精整板和支承框架,所述精整板安装在所述支承框架上,
所述支承框架包括安装框架和联接框架,其中,所述精整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中,所述联接框架形成在所述安装框架的下部分上,并且所述夹持夹部配置成夹持所述精整面板并且形成在所述安装框架的下部分上,以及
所述安装框架的外边缘从所述联接框架的外边缘向内设置,使得所述支承框架配置成台阶状,从而形成填充空间部,所述填充空间部中填充有填充材料,所述填充材料在所述精整面板彼此相邻设置时联接所述精整面板并密封所述精整面板之间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整装置,其中,所述安装框架包括底部、侧壁部和连接部,所述精整板的下边缘区域部分地安装在所述底部上,所述侧壁部从所述底部的外边缘向上延伸以与安装在所述底部上的所述精整板的侧表面接触,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底部向下延伸,以及
所述联接框架包括联接部和裙部,其中,所述联接部形成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处且平行于所述底部,所述裙部从所述联接部的外边缘向下延伸以远离所述联接部的外边缘并且联接到所述夹持夹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精整装置,其中,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支承肋,所述支承肋配置成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或所述侧壁部的外侧在平行于所述底部和所述联接部的方向上突出并与所述侧壁部或所述连接部交叉,
其中,所述支承肋配置成突出小于所述侧壁部或所述连接部的外侧与所述联接部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整装置,其中,所述支承框架还包括隔热框架,所述隔热框架由隔热材料制成并且联接彼此分离的所述安装框架和所述联接框架,
所述安装框架包括底部和侧壁部,其中,所述精整板的下边缘区域部分地安装在所述底部上并且所述底部具有下部分,所述隔热框架的上部分联接到所述底部的下部分,所述侧壁部从所述底部的外边缘向上延伸以与所述精整板的侧表面接触,
所述联接框架包括联接部和裙部,其中,所述联接部具有上部分,所述隔热框架的下部分联接到所述联接部的上部分,以及所述裙部从所述联接部的外边缘向下延伸以远离所述联接部并联接到所述夹持夹部,
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支承肋,所述支承肋从所述底部的外边缘或所述侧壁部的外侧在平行于所述联接部和所述底部的方向上延伸并与所述侧壁部交叉,以及
所述支承肋小于所述侧壁部的外侧或所述底部的外边缘与所述联接部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精整装置,其中,所述安装框架还包括加固肋,所述加固肋从所述底部的内边缘延伸以增加对所述精整板的支承力。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精整装置,还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安装在所述精整板下方并安装在所述支承框架的内侧上,
其中,所述联接框架还包括从所述隔热板的所述联接部的内边缘延伸的安装肋,使得所述隔热板的下边缘区域部分地安装在所述安装肋上。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整装置,其中,所述夹持夹部包括:
基板,联接到所述基框架;以及
夹构件,所述夹构件的一侧联接至所述基板,并且所述夹构件的另一侧配置成夹持所述精整板的所述联接框架,
其中,所述基板包括安装板和加固板,其中,所述安装板具有安装孔,所述夹构件从下侧到上侧插入到所述安装孔中以竖直地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加固板联接到所述安装板的下侧以支承所述夹构件,从而防止所述夹构件从所述安装板向下脱离,以及
所述安装板包括防脱离凹槽,所述夹构件的突起围绕所述安装孔从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向上进入到所述防脱离凹槽中,从而防止所述夹构件从所述安装板向上脱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精整装置,其中,所述安装板包括防脱离突起,所述防脱离突起围绕所述安装孔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向上倾斜延伸,从而防止所述夹构件从所述安装板向上脱离,并且所述防脱离突起配置成与所述夹构件抵触。
CN201880001290.8A 2018-05-03 2018-05-03 精整面板和包括精整面板的精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6918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KR2018/005155 WO2019212076A1 (ko) 2018-05-03 2018-05-03 마감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마감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1885A true CN110691885A (zh) 2020-01-14
CN110691885B CN110691885B (zh) 2021-07-27

Family

ID=68386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129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691885B (zh) 2018-05-03 2018-05-03 精整面板和包括精整面板的精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91885B (zh)
WO (1) WO2019212076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5075A (zh) * 2002-03-19 2003-10-01 格赖恩挤压技术有限公司 成型装置,尤其是精整板
KR20090006395U (ko) * 2007-12-24 2009-06-29 김인영 건물의 외장패널 부착용 프레임 어셈블리
CN103380063A (zh) * 2010-12-08 2013-10-30 巴西金属包装业罐头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容器的闭合装置
KR20170120773A (ko) * 2016-04-22 2017-11-01 주식회사 조은데코 천장마감패널 어셈블리
KR101802445B1 (ko) * 2017-03-21 2017-11-29 주식회사 조은데코 마감패널 고정장치
KR101826888B1 (ko) * 2017-07-11 2018-02-08 신성한 결합 및 분리 가능한 지지바 및 이를 구비한 건물구조체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13816A (ja) * 2002-01-28 2003-07-30 Hokuriku Alcon:Kk パネル押え構造
KR101281884B1 (ko) * 2011-07-08 2013-07-03 (주) 희림종합건축사사무소 장식판 단열패널을 이용한 커튼월시스템
KR101161112B1 (ko) * 2011-09-23 2012-06-28 주식회사 조은이노텍 패널조립구조체
KR101398676B1 (ko) * 2013-12-10 2014-05-27 주식회사 조은데코 천정 마감용 패널 고정구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5075A (zh) * 2002-03-19 2003-10-01 格赖恩挤压技术有限公司 成型装置,尤其是精整板
KR20090006395U (ko) * 2007-12-24 2009-06-29 김인영 건물의 외장패널 부착용 프레임 어셈블리
CN103380063A (zh) * 2010-12-08 2013-10-30 巴西金属包装业罐头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容器的闭合装置
KR20170120773A (ko) * 2016-04-22 2017-11-01 주식회사 조은데코 천장마감패널 어셈블리
KR101802445B1 (ko) * 2017-03-21 2017-11-29 주식회사 조은데코 마감패널 고정장치
KR101826888B1 (ko) * 2017-07-11 2018-02-08 신성한 결합 및 분리 가능한 지지바 및 이를 구비한 건물구조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12076A1 (ko) 2019-11-07
CN110691885B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47754B1 (ko) 벽체 마감 시공용 프레임 조립체
KR101065282B1 (ko) 건물벽 석재 고정장치 및 그 고정장치를 이용한 시공공법
JP6531334B2 (ja) 振動吸収用耐震パネルを備えた壁体断熱システム組立体
KR102061277B1 (ko) 마감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마감장치
KR101445639B1 (ko) 건축물용 알루미늄 단열 하지틀 및 설치방법
KR101239383B1 (ko) 외단열 패널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축물의 외단열 시공방법
KR102212515B1 (ko) 오메가홈 하지 멀리언 및 접합클립으로 구성된 테라코타 세라믹 패널용 내진 하지철물 유닛 및 그의 시공방법
KR101937711B1 (ko) 마감재 건식시공 시스템
KR20200142351A (ko) 마감패널 고정브라켓 및 이를 구비한 외벽마감장치
EP3318686A1 (en) Vacuum insulating material providing assembly and vacuum insulating material providing method using same
CN114341445B (zh) 外装板设置结构
KR102034184B1 (ko) 건물 외장벽체 마감용 마감패널의 시공방법
RU2587658C1 (ru) Комплект профилей для фасадного ограждения из стекла
CN110691885B (zh) 精整面板和包括精整面板的精整装置
KR102021445B1 (ko) 장식 루버 결합이 용이한 구조를 갖는 오픈조인트 내진 패널조립체
KR102262124B1 (ko) 마감재 건식 시공 시스템
KR102069762B1 (ko) 오픈조인트 패널용 하지틀 방수조립체
KR102277966B1 (ko) 가스켓이 생략된 오픈조인트 패널조립체
JP4588254B2 (ja) 開口部改装用額縁
KR20220056625A (ko) 건축물 외장용 기능성 복합판넬 결합장치
KR102274452B1 (ko) 조립식 건축 외장패널
KR101040234B1 (ko) 데크 어셈블리
KR100940096B1 (ko) 실내외 벽면 마감용 미장패널 설치구조
KR101990911B1 (ko) 건축구조물용 마감패널의 결합구조
KR102304057B1 (ko) 외벽마감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