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84365A - 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84365A
CN110684365A CN201911006533.XA CN201911006533A CN110684365A CN 110684365 A CN110684365 A CN 110684365A CN 201911006533 A CN201911006533 A CN 201911006533A CN 110684365 A CN110684365 A CN 110684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
asphalt mixture
parts
paving
modu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65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李峰
潘友强
陈香
徐德根
关永胜
臧冬冬
盛晓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inoroa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Jiangsu Road Traff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inoroa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Jiangsu Road Traff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inoroa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Jiangsu Road Traff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inoroa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065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843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84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43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5/00Compositions of bituminous materials, e.g. asphalt, tar, pitc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7/00Properties characterising th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sition
    • C08L2207/06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 C08L2207/066LDPE (radical proc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7/00Properties characterising th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sition
    • C08L2207/20Recycled plasti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Working-Up Tar And Pitc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主剂100份,热塑性丁苯橡胶共聚物5‑20份,废旧塑料20‑40份,抗车辙母粒100‑200份,抗氧化剂1‑5份,其中,主剂由烯烃衍生物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的。通过本发明特定配比和加工工艺,复合后得到的超密实高模量改性剂能够在降低混合料孔隙率情况下依然具有较好的高低温性能和耐老化性能,制备工艺简单且经济性好,进一步应用于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能够延长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和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MAC)在法国使用已经超过30年的时间,其原理是通过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模量,减少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产生的变形,提高路面抗高温变形能力,从而改善路面的抗疲劳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目前关于高模量改性剂报道很多,其中法国产品PR PLASTS与德国产品Domix能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但是价格贵,且掺量较高,对沥青混合料孔隙率影响较小,因此有这些高模量改性剂制备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孔隙率均大于4%,混合料防水效果较差。国内有一些抗车辙剂产品,价格较为便宜,但是性能不稳定,尤其是动态模量方面和低温性能方面国内与国外差距较为明显。CN200810182751.4公开了一种道路用抗车辙改性沥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由沥青、SBS、SBR混合组成,该产品需要较高的碾压温度和应用极为不便,尤其是低温季节使用更加不方便,很难压实。CN200710178915.1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是聚乙烯树脂与聚丙烯树脂混合物,熔融指数低,不易分散,低温性能差,老化严重,在正常拌合温度下,该改性剂很难在沥青混合料中熔融,因此容易降低路面的耐久性。CN200910129486公开了一种新型抗车辙剂,采用了岩沥青、聚乙烯、硅藻土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工艺简单,但是造粒过程容易出现吃料困难等问题。专利CN201110141313采用低密度聚乙烯、软化剂、高密度聚乙烯和聚碳酸酯制备高模量改性剂,但是该改性剂不能降低拌合和成型温度,很难用于冬季低温环境,且混合料低温性能不足。CN200810132714.2公开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添加剂采用的原料包括聚乙烯、聚酯、聚丙烯、聚氯乙烯、氯化聚丙烯、橡胶、沥青、纤维素、助剂组成,原材料众多,另外沥青需要单独的加热与计量设备,工艺十分繁琐,此外上述报道制备的高模量改性剂,仅仅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有提升,但是会损伤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同时这些材料制备沥青混凝土孔隙率较大。致使沥青混凝土防水性能差,从而影响沥青路面耐久性。因此目前还未见报道关于采用特种超密实高模量添加剂用于孔隙率在1.5%-4%的超密实高模量防水混凝土铺装。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沥青改性剂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机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添加剂、制备方法及应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由该添加剂制备的超密实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凝土不仅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而且还具备防水功能,解决目前沥青混凝土存在的高温性能和防水性能不能兼备的难题,该技术应用可大幅度提升沥青路面铺装或者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使用寿命。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高模量混合料施工存在难以压实,拌合温度高,沥青混合料孔隙率大难以防水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克服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孔隙率大,抗车辙性能不足的问题,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按照质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主剂是由烯烃衍生物自由基聚合制得的聚合物。自由基聚合的材料分子量适中,容易控制生产时分子量,若分子量过大会造成改性剂温拌性能减弱,混合料不容易压实,孔隙率变大,从而影响混合料动稳定度等性能,若分子量过小会对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有影响,造成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降低,从而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
进一步的,主剂是由烯烃衍生物在脂类溶剂中通过过氧化物催化完成自由基聚合产生的聚合物。该聚合物由于具备特定结构和分子量,因此该聚合物具有润滑性能,在沥青混合中起到温拌作用,对于混合料压实度,控制超密实沥青混合料孔隙率起到显著作用。同时该材料可以提升沥青软化点,降低粗骨料之间距离,增大粗骨料之间的摩擦,因此对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抗水损害性能提升具有显著作用。
进一步的,脂类为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正丁酯、醋酸正戊脂、戊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壬酸乙酯、磷酸三脂等脂类溶剂中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过氧化物催化剂为过氧乙酸、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苯甲酰或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废旧塑料颗粒为废旧LLDPE塑料颗粒、废旧LDPE塑料颗粒、废旧HDPE塑料颗粒、废旧PP塑料颗粒或废旧聚苯乙烯塑料颗粒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热塑性丁苯橡胶共聚物为梳型热塑性丁苯嵌段共聚物、体型热塑性丁苯嵌段共聚物、线型热塑性丁苯嵌段共聚物或星型热塑性丁苯嵌段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A1.向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加入脂类溶剂、过氧化物催化剂,将烯烃衍生物在高温高压下通过脂类溶剂发生自由基聚合生成目标产物主剂;
A2.将主剂、热塑性丁苯橡胶共聚物、废旧塑料、抗车辙母粒、抗氧化剂混合后制备出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
进一步的,A1中压力为50-100Mpa、温度为49-300℃,反应时间为0.5h-7h。
进一步的,抗氧化剂为二芳基仲胺类抗氧剂、对苯二胺类抗氧剂或醛胺缩合物类抗氧剂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步骤A1和步骤A2为溶液反应,A1的具体反应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42953620000051
式II中R1和式III中R2与式I中的R1和R2具有相同的含义,其中R1=R2=H、R1=R2=CH3、R1=H,R2=CH3、R1=H,R2=CH3COO或者R1=CH3,R2=CH3COO;I为主剂分子结构式。
进一步的,抗车辙剂母粒为软化点在100℃-125℃的硬质沥青颗粒。软化点太低,对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提升不明显,软化点太高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
进一步的,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加热基质沥青、石料;
S2.将所述石料与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搅拌混合;
S3.在所述S2中加入所述基质沥青,搅拌混合并成型,制得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进一步的,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占所述沥青混合料质量的0.8%-1.2%。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所得添加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率,提升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合成添加剂用于制备沥青混合料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较为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
主剂100份、重均分子量为15万的星型SBS改性剂8份、废旧LLDPE塑料颗粒23份、软化点为100℃母粒150份和二芳基仲胺类抗氧剂3份。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制备:
A1.向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加入500ml乙酸乙酯及过氧乙酸,加温加压控制压力为55Mpa,温度55℃后,通入一定量的乙烯反应3h制备出分子量为2250的化合物主剂;
A2.将主剂100份、重均分子量为15万的星型SBS改性剂8份、废旧LLDPE塑料颗粒23份、软化点为100℃母粒150份和二芳基仲胺类抗氧剂3份混合后制备出超密实高模量改性剂。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应用:
S1.将改性沥青加热至155℃,将石料加热到175℃,石料配比为:1#(10~15mm):2#(5~14mm):3#(3~5mm):4#(0~3mm):矿粉为23:35:8:30:4;
S2.将加热后石料加入到165℃拌锅中,再将制备的超密高模量沥青改性剂0.8份加入到拌锅中,搅拌45s~50s,然后将沥青加入拌锅中,搅拌180s即可制备沥青混合料;
S3.将制备的混合料在160℃下成型,测试性能。
为了对比本发明制得的超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特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参数作为对比试验。
对比实施例1:法国PR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将改性沥青加热至155℃,将石料加热到175℃,石料配比为:1#(10~15mm):2#(5~14mm):3#(3~5mm):4#(0~3mm):矿粉为23:35:8:30:4,将加热后石料加入到165℃拌锅中,再将制备一定质量法国PR高模量改性剂加入到拌锅中,搅拌45s~50s,然后将改性沥青中加入拌锅中,搅拌180s即可制备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合料;最后将制备的高模量混合物料在165℃下成型,测试性能。
对实施例1制备的沥青混合料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并与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的法国PR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1制备的沥青混合料及对比实施例1的技术指标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24295362000007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应用实施例1超密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制备的沥青混合料各项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60℃动稳定度和低温弯曲破坏应变指标优于目前市场进口产品法国的PR。
实施例2: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改性剂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主剂100份、重均分子量为10万的线型SBS改性剂占温拌高模量主剂20份、废旧LDPE塑料颗粒20份,软化点为105℃母粒200份,对苯二胺类抗氧剂5份。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制备:
A1.向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加入500ml乙酸正丁酯及过氧化苯甲酰,加温加压控制压力为100Mpa,温度300℃后,通入一定量的丙烯反应7h制备出分子量为7653的化合物主剂;
A2.将主剂100份、重均分子量为10万的线型SBS改性剂占温拌高模量主剂20份、废旧LDPE塑料颗粒20份,软化点为105℃母粒200份,对苯二胺类抗氧剂5份混合后制备出超密实高模量改性剂。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应用方法:
S1.将改性沥青加热至155℃,将石料加热到175℃,石料配比为:1#(10~15mm):2#(5~14mm):3#(3~5mm):4#(0~3mm):矿粉为23:35:8:30:4;
S2.将加热后石料加入到165℃拌锅中;再将制备的超密高模量沥青改性剂1份加入到拌锅中,搅拌45s~50s,然后将沥青加入拌锅中,搅拌180s即可制备沥青混合料;
S3.将制备的混合料在160℃下成型,测试性能。
表2实施例2制备的沥青混合料与对比实施例1的技术指标测试结果
检测项目 实施例2制备改性剂 法国PR 标准
孔隙率 2.1 5.2 1.5-4.0
马歇尔稳定度(kN) 10.3 9.8 ≥8.0
60℃动稳定度(次/mm) 11480 10827 ≥6000
浸水残留稳定度(%) 89.2 85.6 ≥85
冻融劈裂强度比TSR(%) 85.1 80.1 ≥80
低温弯曲破坏应变(με) 2570 1964 ≥1900
从表2中可以看出,应用实施例2的超密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制备的温拌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其混合料孔隙率及高低温性能指标优于目前市场进口产品法国PR。
实施例3: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改性剂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主剂100份、重均分子量为7万的线型SBS改性剂18份、废旧聚苯乙烯塑料颗粒35份、软化点为110℃母粒180份,醛胺缩合物类抗氧剂3.5份。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制备:
A1.向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加入500ml乳酸乙酯及过氧化甲乙酮,加温加压控制压力为80Mpa,温度250℃后,通入一定量的乙烯与醋酸乙烯脂反应5.5h制备出分子量为4652的化合物主剂;
A2.将主剂100份、重均分子量为7万的线型SBS改性剂18份、废旧聚苯乙烯塑料颗粒35份、软化点为110℃母粒180份,醛胺缩合物类抗氧剂3.5份混合后制备出超密实高模量改性剂。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应用方法:
S1.将改性沥青加热至155℃,将石料加热到175℃,石料配比为:1#(10~15mm):2#(5~14mm):3#(3~5mm):4#(0~3mm):矿粉为23:35:8:30:4;
S2.将加热后石料加入到165℃拌锅中,再将制备的超密高模量沥青改性剂1.2份加入到拌锅中,搅拌45s~50s,然后将沥青加入拌锅中,搅拌180s即可制备沥青混合料;
S3.最后将制备的混合料在160℃下成型,测试性能。
对实施例3制备的沥青混合料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并与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的法国PR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见表3;
表3实施例3制备的沥青混合料与对比实施例1的技术指标测试结果
检测项目 实施例3制备改性剂 法国PR 标准
孔隙率 2.0 5.2 1.5-4.0
马歇尔稳定度(kN) 11.2 9.8 ≥8.0
60℃动稳定度(次/mm) 12450 10827 ≥6000
浸水残留稳定度(%) 88.6 85.6 ≥85
冻融劈裂强度比TSR(%) 84.3 80.1 ≥80
低温弯曲破坏应变(με) 2568 1964 ≥1900
从表3中可以看出,应用实施例3超密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制备的超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各项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其孔隙率和高低温性能均优于目前市场进口产品法国的PR。
实施例4: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改性剂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主剂100份、重均分子量为10万的1502SBR改性剂12份、废旧PP塑料颗粒20份、软化点为109℃母粒130份、对苯二胺类抗氧剂2.5份。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制备:
A1.向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加入500ml壬酸乙酯及过氧乙酸,加温加压控制压力为75Mpa,温度200℃后,按照1:1摩尔比例通入一定量的乙烯和丙烯反应4.5h制备出分子量为4758的化合物主剂;
A2.将主剂100份、重均分子量为10万的1502SBR改性剂12份、废旧PP塑料颗粒,其占主剂质量的20%、软化点为109℃母粒,其占主剂质量的130%,对苯二胺类抗氧剂占主剂质量的2.5%。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应用方法:
S1.将改性沥青加热至155℃,将石料加热到175℃,石料配比为:1#(10~15mm):2#(5~14mm):3#(3~5mm):4#(0~3mm):矿粉为23:35:8:30:4;
S2.将加热后石料加入到165℃拌锅中,再将制备的超密高模量沥青改性剂0.9份加入到拌锅中,搅拌45s~50s,然后将沥青加入拌锅中,搅拌180s即可制备沥青混合料;
S3.最后将制备的混合料在160℃下成型,测试性能。
对实施例4制备的沥青混合料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并与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的法国PR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见表4;
表4实施例4制备的沥青混合料与对比试验1的技术指标测试结果
检测项目 实施例4制备改性剂 法国PR 标准
孔隙率 1.8 5.2 1.5-4.0
马歇尔稳定度(kN) 9.8 9.8 ≥8.0
60℃动稳定度(次/mm) 13768 10827 ≥6000
浸水残留稳定度(%) 86.4 85.6 ≥85
冻融劈裂强度比TSR(%) 82.1 80.1 ≥80
低温弯曲破坏应变(με) 2744 1964 ≥1900
从表4中可以看出,应用实施例4的超密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制备的超密高模量改性沥青以及其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其低温和高温性能指标优于目前市场进口产品法国PR。
实施例5: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改性剂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主剂100份、重均分子量为8万的1588SBR改性剂17份、废旧LDPE塑料颗粒35份、软化点为100℃母粒140份,二芳基仲胺类抗氧剂2.5份。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制备:
A1.向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加入500ml磷酸三脂及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加温加压控制压力为70Mpa,温度180℃后,按照1:2摩尔比例通入一定量的丙烯和醋酸乙烯脂反应6h制备出分子量为6889的化合物主剂;
A2.将主剂100份、重均分子量为8万的1588SBR改性剂17份、废旧LDPE塑料颗粒35份、软化点为100℃母粒140份,二芳基仲胺类抗氧剂2.5份混合后制备出超密实高模量改性剂。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应用:
S1.将改性沥青加热至155℃,将石料加热到175℃,石料配比为:1#(10~15mm):2#(5~14mm):3#(3~5mm):4#(0~3mm):矿粉为23:35:8:30:4;
S2.将加热后石料加入到165℃拌锅中,再将制备的超密高模量沥青改性剂1.1份加入到拌锅中,搅拌45s~50s,然后将沥青加入拌锅中,搅拌180s即可制备沥青混合料;
S3.最后将制备的混合料在160℃下成型,测试性能。
为了对比本发明制得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特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参数作为对比试验。
对实施例5制备的沥青混合料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并与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的法国PR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见表5;
表5实施例5制备的沥青混合料与对比实施例1的技术指标测试结果
检测项目 实施例5制备改性剂 法国PR 标准
孔隙率 1.7 5.2 1.5-4.0
马歇尔稳定度(kN) 10.1 9.8 ≥8.0
60℃动稳定度(次/mm) 14578 10827 ≥6000
浸水残留稳定度(%) 85.8 85.6 ≥85
冻融劈裂强度比TSR(%) 80.7 80.1 ≥80
低温弯曲破坏应变(με) 2644 1964 ≥1900
从表5中可以看出,应用实施例5超密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制备的沥青混合料各项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其低温性能和高温性能指标优于目前市场进口产品法国的PR。
实施例6: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改性剂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主剂100份、重均分子量为9万的线型KLSBR改性剂9份、废旧HDPE塑料颗粒33份、软化点为105℃母粒160份,醛胺缩合物类抗氧剂1.5份。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制备:
A1.向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加入500ml丙酸乙酯及过氧乙酸,加温加压控制压力为85Mpa,温度170℃后,通入一定量的乙烯反应2.5h制备出分子量为3477的化合物主剂;
A2.将主剂100份、重均分子量为9万的线型KLSBR改性剂9份、废旧HDPE塑料颗粒33份、软化点为105℃母粒160份,醛胺缩合物类抗氧剂1.5份混合后制备出超密实高模量改性剂。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应用:
S1.将改性沥青加热至155℃,将石料加热到175℃,石料配比为:1#(10~15mm):2#(5~14mm):3#(3~5mm):4#(0~3mm):矿粉为23:35:8:30:4;
S2.将加热后石料加入到165℃拌锅中,再将制备的超密高模量沥青改性剂1.0份加入到拌锅中,搅拌45s~50s,然后将沥青加入拌锅中,搅拌180s即可制备沥青混合料;
S3.最后将制备的混合料在160℃下成型,测试性能。
为了对比本发明制得的超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特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参数作为对比试验。
对实施例6制备的沥青混合料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并与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的法国PR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见表6;
表6实施例6制备沥青混合料与对比实施例1的技术指标测试结果
检测项目 实施例6制备改性剂 法国PR 标准
孔隙率 2.3 5.2 1.5-4.0
马歇尔稳定度(kN) 10.4 9.8 ≥8.0
60℃动稳定度(次/mm) 12276 10827 ≥6000
浸水残留稳定度(%) 88.4 85.6 ≥85
冻融劈裂强度比TSR(%) 82.7 80.1 ≥80
低温弯曲破坏应变(με) 2818 1964 ≥1900
从表6中可以看出,应用实施例6的超密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制备的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其孔隙率、低温性能和高温抗车辙指标优于目前市场进口产品法国PR。
实施例7: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改性剂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主剂100份、重均分子量为10万的疏型SBS改性剂18份、废旧PP塑料颗粒38份、软化点为109℃母粒190份,对苯二胺类抗氧剂4.5份。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制备:
A1.向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加入500ml醋酸正戊脂及过氧化甲乙酮,加温加压控制压力为95Mpa,温度220℃后,通入一定量丙烯反应7h制备出分子量为5714的化合物主剂;
A2.主剂100份、重均分子量为10万的疏型SBS改性剂18份、废旧PP塑料颗粒38份、软化点为109℃母粒190份,对苯二胺类抗氧剂4.5份混合后制备出超密实高模量改性剂。
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应用:
S1.将改性沥青加热至155℃,将石料加热到175℃,石料配比为:1#(10~15mm):2#(5~14mm):3#(3~5mm):4#(0~3mm):矿粉为23:35:8:30:4;
S2.将加热后石料加入到165℃拌锅中,再将制备的超密高模量沥青改性剂1.0份加入到拌锅中,搅拌45s~50s,然后将沥青加入拌锅中,搅拌180s即可制备沥青混合料;
S3.最后将制备的混合料在160℃下成型,测试性能。
为了对比本发明制得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特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参数作为对比试验。
对实施例7制备的沥青混合料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并与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的法国PR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见表7;
表7实施例7制备的沥青混合料与对比实施例1的技术指标测试结果
从表7中可以看出,应用实施例7超密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制备沥青混合料各项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其孔隙率、低温性能和抗车辙性能技术指标优于目前市场进口产品法国的PR。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主剂 100份
热塑性丁苯橡胶共聚物 5-20份
废旧塑料 20-40份
抗车辙母粒 100-200份
抗氧化剂 1-5份,
所述主剂是由烯烃衍生物自由基聚合制得的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剂是由烯烃衍生物在脂类溶剂中通过过氧化物催化完成自由基聚合产生的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类为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正丁酯、醋酸正戊脂、戊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壬酸乙酯、磷酸三脂等脂类溶剂中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物催化剂为过氧乙酸、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苯甲酰或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旧塑料颗粒为废旧LLDPE塑料颗粒、废旧LDPE塑料颗粒、废旧HDPE塑料颗粒、废旧PP塑料颗粒或废旧聚苯乙烯塑料颗粒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丁苯橡胶共聚物为梳型热塑性丁苯嵌段共聚物、体型热塑性丁苯嵌段共聚物、线型热塑性丁苯嵌段共聚物或星型热塑性丁苯嵌段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7.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A1.向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加入脂类溶剂、过氧化物催化剂,将烯烃衍生物在高温高压下通过脂类溶剂发生自由基聚合生成目标产物主剂;
A2.将主剂、热塑性丁苯橡胶共聚物、废旧塑料、抗车辙母粒、抗氧化剂混合后制备出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车辙剂母粒为软化点在100℃-125℃的硬质沥青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加热基质沥青、石料;
S2.将所述石料与所述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搅拌混合;
S3.在所述S2中加入所述基质沥青,搅拌混合并成型,制得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占所述沥青混合料质量的0.8%-1.2%。
CN201911006533.XA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Pending CN1106843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6533.XA CN110684365A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06533.XA CN110684365A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84365A true CN110684365A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13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6533.XA Pending CN110684365A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8436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0566A (zh) * 2020-12-07 2021-07-23 南京兴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熔指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34172B2 (en) * 2008-12-17 2011-10-11 Foris Technologies, L.L.C. Asphalt compositions and products comprising tall oil derived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same
CN106633269A (zh) * 2015-11-02 2017-0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3250A (zh) * 2016-09-29 2017-05-10 江苏中路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粘温拌沥青改性剂及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
CN107383907A (zh) * 2017-08-22 2017-11-24 江苏中路交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拌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446210A (zh) * 2017-08-04 2017-12-08 江苏中路交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拌沥青抗车辙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34172B2 (en) * 2008-12-17 2011-10-11 Foris Technologies, L.L.C. Asphalt compositions and products comprising tall oil derived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same
CN106633269A (zh) * 2015-11-02 2017-0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3250A (zh) * 2016-09-29 2017-05-10 江苏中路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粘温拌沥青改性剂及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
CN107446210A (zh) * 2017-08-04 2017-12-08 江苏中路交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拌沥青抗车辙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383907A (zh) * 2017-08-22 2017-11-24 江苏中路交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拌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HMEDZADE, PERVIZ: "The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ison effects of SBS and SBS with new reactive terpolymer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bitumen",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
VAMEGH, MOSTAFA 等: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fatigue resistance of asphalt mixtures modified by SBR/PP polymer blends and SB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
交通部人事劳动司: "《公路工程(五)》", 31 December 1994, 人民交通出版社 *
史钊: "《公路、桥梁、隧道施工新技术、新工艺与验收规范实务全书》", 31 October 2002, 金版电子出版公司 *
高光涛 等: "LDPE/SBR复合改性沥青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塑料工业》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0566A (zh) * 2020-12-07 2021-07-23 南京兴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熔指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13150566B (zh) * 2020-12-07 2022-04-12 南京兴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熔指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添加剂及其制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eng et al. Production of a sustainable paving material through chemical recycling of waste PET into crumb rubber modified asphalt
CN102020860B (zh) 一种热储存稳定的橡塑复合物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
CN111073275A (zh) 一种生物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04835B (zh) 一种增韧剂组合物与一种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41073B (zh) 一种阻燃型动态硫化的pp/poe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80214A (zh) 稳定的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成型组合物
CN105254999A (zh) 一种耐划伤、高抗冲聚丙烯树脂材料及制备方法
Lu et al. Crosslinkable poly (vinyl acetate) emulsions for wood adhesive
CN106928565A (zh) 高光泽聚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3823A (zh) 一种直投式高粘附性沥青混合料改性剂及制备方法
CN110922730B (zh) 改性聚乳酸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84365A (zh) 一种超密实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铺装专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Menon et al. Processabi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tural rubber modified with cashewnut shell liquid and cashewnut shell liquid–formaldehyde resin
DE102011109807A1 (de) Modifiziertes Polymer auf Basis von konjugiertem Dien, Polymerzusammensetz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odifiziertem Polymer auf Basis von konjugiertem Dien
CN103289183A (zh) 一种热增强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4715A (zh) 一种适用于胶布机加工的交联耐候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制成的胶布及制造该胶布的方法
CN113461930A (zh) 一种酸酐及环氧类高分子扩链增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46210A (zh) 一种温拌沥青抗车辙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EP2987821B1 (en) Bitume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degraded waste rubber material
Dhanania et al. Phosphorylated cardanol prepolymer grafted guayule natural rubber: an advantageous green natural rubber
CN104530738B (zh) 一种pp/abs木塑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41004A (zh) 一种抗负荷耐疲劳型tpe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29495A (zh) 一种热塑性鞋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3907A (zh) 一种温拌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061683A (zh) 一种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高温性能的外掺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