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5553B - 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5553B
CN110665553B CN201910908730.4A CN201910908730A CN110665553B CN 110665553 B CN110665553 B CN 110665553B CN 201910908730 A CN201910908730 A CN 201910908730A CN 110665553 B CN110665553 B CN 1106655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oplet
channel
sample
pipelin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87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5553A (zh
Inventor
林超
廖丽敏
何关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de Industrial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de Industrial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de Industrial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de Industrial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09087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655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65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5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5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5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包括芯片,具有稀释区域及检测区域;所述芯片设有微滴道及稀释道,所述微滴道自所述稀释区域延伸至所述检测区域,所述稀释道与所述微滴道在所述稀释区域连通;进样针,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滴道位于所述稀释区域的一端连通;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输送泵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稀释道连通;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输出口能够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滴道位于所述检测区域的一端连通。上述微滴检测进样系统,进样针直接通过管道与芯片连接,微滴样品直接从连接进样针与芯片的管道中流入至芯片上,有效缩短微滴样品从进样针流至芯片的路程,大大减少了对微滴样品的破损和融合,有效提高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滴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微流控液滴技术是在微流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控制微小体积液体的技术。该技术生成的液滴为纳升甚至皮升体积的微反应单元,己经应用于蛋白质结晶、细胞分析、快速酶反应动力学研究、数字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基因测序等领域。微流控液滴平台能够快速稳定的产生大小均匀的液滴,与传统的微孔板法相比,微流控液滴技术的筛选通量可以提高1000倍,因此,微流控液滴技术有巨大的潜力成为下一代的超高通量筛选平台。
在对微滴进行检测时,先需要进样系统将微滴样本抽取至检测区域,再通过光学检测设备对检测区域上的微滴样本进行检测;传统进样系统的进样管路上通常设有控制通断和转换方向的切换阀,会使得微滴在进入检测区域前经过更多的管路路径和管路接驳段,容易对微滴造成巨大的伤害,使得微滴在输送过程中被打碎,混合,造成检测困难,结果不精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传统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及使用方法。
一种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包括:
芯片,具有稀释区域及检测区域;所述芯片设有微滴道及稀释道,所述微滴道自所述稀释区域延伸至所述检测区域,所述稀释道与所述微滴道在所述稀释区域连通;
进样针,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滴道位于所述稀释区域的一端连通;
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输送泵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稀释道连通;
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输出口能够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滴道位于所述检测区域的一端连通。
上述微滴检测进样系统,进样针直接通过管道与芯片连接,微滴样品直接从连接进样针与芯片的管道中流入至芯片上,有效缩短微滴样品从进样针流至芯片的路程,大大减少了对微滴样品的破损和融合,有效提高检测精度;工作时,第一输送泵将第一输送泵内的液体从稀释道推送至微滴道,以对微滴道内聚团的微滴样品稀释成一个一个单独的微滴样品,稀释分离后的微滴样品再流入检测区域,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通断阀,所述通断阀的进液口能够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滴道位于所述检测区域的一端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排液管,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输出口能够通过管道与所述排液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切换阀,所述切换阀设有阀口F0、阀口F1、阀口F2及阀口F9;所述阀口F0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输出口连通;所述阀口F1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滴道位于所述检测区域的一端连通;所述阀口F2通过管道与所述通断阀的进液口连通;所述阀口F9与所述排液管连通;当所述切换阀处于状态A时,所述阀口F1与所述阀口F2、所述阀口F9与所述阀口F0两两相互连通;当所述切换阀处于状态B时,所述阀口F0与所述阀口F1相互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储液瓶,所述第一输送泵的输入口、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输入口能够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液瓶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废液瓶,所述废液瓶用于收集从所述通断阀、所述排液管及所述进样针排出的废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样针包括内针及外针,所述内针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滴道位于所述稀释区域的一端连通;微滴检测进样系统还包括抽送泵,所述抽送泵能够通过管道与所述外针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气体阀,气体阀的进气口用于与外界气体连通,气体阀的出气口与连接第一输送泵及所述稀释道的管道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稀释道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稀释道分别位于所述微滴道的两侧;所述第一输送泵与所述稀释道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分液件,分液件设有三个互相连通的接口,分液件的三个接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输送泵、两个所述稀释道连通。
一种微滴检测进样系统的使用方法,基于上述所述的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滴检测进样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进样的第一状态时,将微滴样品输送至所述进样针与所述微滴道相连的管道中;
在进样的第二状态时,将所述进样针与所述微滴道相连的管道中的微滴样品输送至微滴道内;同时,向位于所述稀释区的微滴道内注入稀释液,以将所述微滴道内聚团的微滴样品稀释成一个一个单独流至所述检测区域的微滴样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清洗的第一状态时,向所述微滴道内注入清洗液,所述微滴道内的一部分清洗液流向检测区域并从所述微滴道位于所述稀释区域的一端排出,所述微滴道内的另一部分清洗液流向所述进样针并从所述进样针排出;
在清洗的第二状态时,继续向所述微滴道内注入清洗液,所述微滴道内的清洗液朝所述进样针方向流动并从所述进样针排出,同时,间断性地向管路中提供气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微滴检测进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微滴检测进样系统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芯片10,稀释区域11,检测区域12,微滴道13,稀释道14,进样针20,内针21,外针22,第一输送泵30,三通管31,三通接头32,气体阀33,第二输送泵40,排液管41,切换阀50,通断阀60,废液瓶70,废液池80,抽液泵90,储液瓶91,抽送泵9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请参考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包括芯片10、进样针20、第一输送泵30及第二输送泵40。其中,芯片10具有稀释区域11及检测区域12;芯片10设有微滴道13及稀释道14,微滴道13自稀释区域11延伸至检测区域12,稀释道14与微滴道13在稀释区域11连通。进样针20通过管道与微滴道13位于稀释区域11的一端连通。第一输送泵30通过管道与稀释道14连通。第二输送泵40能够通过管道与微滴道13位于检测区域12的一端连通,即第二输送泵40与微滴道13存在连通和断开两种状态。
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工作时,进样针20插入至外界微滴样品容器中;在进样的第一状态时,第一输送泵30在管路中提供负压,以将外界微滴样品容器中的微滴样品从进样针20抽入至进样针20与微滴道13相连的管道中;在进样的第二状态时,第二输送泵40与微滴道13连通,第二输送泵40在管路中提供负压,以将进样针20与微滴道13相连的管道中的微滴样品抽入至微滴道13;同时,第一输送泵30在管路中提供正压,以将第一输送泵30内的液体从稀释道14推送至微滴道13,以对微滴道13内聚团的微滴样品稀释成一个一个单独的微滴样品,稀释分离后的微滴样品在第一输送泵30的推送及第二输送泵40的抽取下从稀释区流至检测区域12。
上述微滴检测进样系统,进样针20直接通过管道与芯片10的微滴道相连,从而在第一输送泵30与第二输送泵40配合下,外界微滴样品直接从进样针20、连接进样针20与芯片10的管道中流入至芯片10的微滴道内,有效缩短微滴样品从进样针20流至芯片10的路程,大大减少了对微滴样品的破损和融合,有效提高检测精度,特别是检测一些敏感试剂时,能明显提升检测精度;并且,通过第一输送泵30将第一输送泵30内的液体从稀释道14推送至微滴道13,以对微滴道13内聚团的微滴样品稀释成一个一个单独流向至检测区域12的微滴样品,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稀释道14的数量为两条,两条稀释道14分别位于微滴道13的两侧;第一输送泵30与稀释道14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分液件31,分液件31设有三个互相连通的接口,分液件31的三个接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一输送泵30、两个稀释道14连通;第一输送泵30内的液体通过分液件31分别从两个稀释道14流入至微滴道13,从而实现同时从两个方向对微滴道13内的聚团微滴进行分离,有利于提高对聚团微滴的分离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分液件31为三通接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分液件31也可以其他能够完成三路切换连通作用的结构,例如三通切向阀。
微滴检测进样系统还包括通断阀60,通断阀60的进液口能够通过管道与微滴道13位于检测区域12的一端连通,即通断阀60的进液口与微滴道13存在连通和断开两种状态。
当需要对进样系统进行清洗时,首先使通断阀60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微滴道13位于所述检测区域12的一端连通,控制通断阀60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处于清洗的第一状态;第一输送泵30将第一输送泵30中的液体经稀释道14输送至微滴道13内,进入微滴道13内的液体同时朝微滴道13的两端流动,即微滴道13内的一部分液体朝通断阀60方向流动并从通断阀60排出,微滴道13内的另一部分液体朝进样针20方向流动并从进样针20排出,以实现对芯片10、微滴进样段及微滴出样段进行清洗。
然后控制通断阀60处于关闭状态,此时进样系统进入清洗的第二状态;第一输送泵30继续将第一输送泵30内的液体经稀释道14输送至微滴道13内,由于通断阀60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微滴道13内的液体无法朝通断阀60方向流动,只能朝向进样针20方向流动并从进样针20排出,以实现微滴进样段进行专门清洗,进一步提高微滴进样段的清洁度,有效确保下次检测的精准度。
需要说的是,在进样的第一状态时,通断阀60的进液口也可以通过管道与微滴道13位于所述检测区域12的一端连通,此时控制通断阀60处于关闭状态;第一输送泵30进行抽液工作,以使第一输送泵30、芯片10及进样针20所连通的管路为负压,而由于通断阀60处于关闭状态,且进样针20与外界微滴样品连通,从而形成的负压将外界微滴样品从进样针20朝芯片10方向流动,经过预设时间后,外界微滴样品灌满进样针20与微滴道13相连的管道。
同样地,在进样的第二状态时,第二输送泵40通过管道与微滴道13位于检测区域12的一端连通,此时通断阀60的进液口与微滴道13断开或者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输送泵40进行抽液工作,以使第二输送泵40、微滴道13及进样针20所形成的管路中为负压,从而位于进样针20与微滴道13的管道中的微滴样品抽入至微滴道13,同时第一输送泵30进行推液工作,以使第一输送泵30内的液体流向稀释道14,液体稀释道14流向至微滴道13的过程中,将微滴道13内聚团的微滴样品稀释成一个一个单独的微滴样品,稀释分离后的微滴样品在第一输送泵30的正压及第二输送泵40的负压状态下流至检测区域12。
可选地,微滴检测进样系统还包括气体阀33,气体阀33的进气口用于与外界气体连通,气体阀33的出气口与连接第一输送泵30及稀释道14的管道相连通;在清洗的第二状态时,气体阀33处于交替开闭状态,以使外界空气进入第一输送泵30、芯片10及进样针20所形成管路中,管路中气体与液液的两相交界面能加强对管路冲击,能使得清洗更加彻底,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微滴剩余,保证清洗效果,保证前后两次检测结果的互不影响和独立性。
进一步地,微滴检测进样系统还包括三通管32,三通管32设置在第一输送泵30与稀释道14相连的管道上,且三通管32还通过管道与气体阀33的进气口连通,从而气体阀33打开时,外界气体经气体阀33、三通管32进入至第一输送泵30、稀释道14所形成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微滴检测进样系统还包括排液管41,第二输送泵40的输出口能够通过管道与排液管41连通,即第二输送泵40的输出口与排液管41存在连通和断开两种状态;当第二输送泵40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与排液管41连通时,第二输送泵40可以选择性进行推液工作;第二输送泵40进行推液工作时,将第二输送泵40中的液体朝排液管41方向输送,以实现对第二输送泵40的输出口及连通第二输送泵40的输出口的管道进行清洗,有效保证第二输送泵40的输出口及连通第二输送泵40的输出口的管道的清洁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样针20为内外双层针;具体地,进样针20包括内针21及外针22,且内针21与外针22相连通;内针21通过管道与微滴道13位于稀释区域12的一端连通;微滴检测进样系统还包括抽送泵92,抽送泵92能够通过管道与外针22连通,即抽送泵92与外针22存在连通和断开两种状态;当抽送泵92与外针22连通时,控制抽送泵92进行推液工作,抽送泵92中的液体朝内针21方向流动,以对外针22进行清洗。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滴检测进样系统还包括废液瓶70,废液瓶70用于收集从通断阀60、排液管41及进样针20排出的废液;具体地,废液瓶70通过管道与通断阀60的出液口连通,废液瓶70与排液管41连通;通过设置一个废液瓶70集中收集整个微滴检测进样系统排出的废液,有利于节约成本,且便于后续处理清洗液,且有利于空间占用。当然,另一些实施例中,可在通断阀60、排液管41及进样针20的附近各配备一个废液瓶,可有利于减少通断阀60、排液管41及进样针20连接废液瓶的管道长度,节省成本。
进一步地,微滴检测进样系统还包括废液池80,废液池80对应设置在进样针20的下方,废液池80通过管道与废液瓶70连通,废液池80用于盛接从进样针20流出的废液,然后废液池80内的废液流至废液瓶70。
更进一步地,微滴检测进样系统还包括抽液泵90,抽液泵90设置在废液瓶70与废液池80相连的管道上,抽液泵90用于将废液池80内的废液抽送至废液瓶70内。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样针20也可以直接通过管道与废液瓶70连通,以省略废液池80及抽液泵90,有利于节约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送泵30、第二输送泵40、抽送泵92中的液体来源有多种方式,可以是在工作前,直接向第一输送泵30、第二输送泵40、抽送泵92中注入液体;也可以是第一输送泵30、第二输送泵40、抽送泵92各连接一个液源;也可以是第一输送泵30、第二输送泵40、抽送泵92共同连接一个液源。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微滴检测进样系统还包括储液瓶91,储液瓶91用于盛放液体,该液体可同时作为清洗液和稀释液,该液体可以是油、水、酒精或其他液体。第一输送泵30的输入口、第二输送泵40的输入口能够分别通过管道与储液瓶91连通,即第一输送泵30的输入口与储液瓶91、第二输送泵40的输入口与储液瓶91存在连通和断开两种状态。第一输送泵30从储液瓶91抽取预设量的液体至第一输送泵30中,第二输送泵40从储液瓶91抽取预设量的液体至第二输送泵40中。抽送泵92能够与储液瓶91连通,即抽送泵92与储液瓶91存在连通和断开两种状态,当抽送泵92与储液瓶91连通时,抽送泵92从储液瓶91抽取预设量的液体至抽送泵92中。通过第一输送泵30、第二输送泵40及抽送泵92共用一个储液瓶91,有利于节约成本,同时减少空间占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多条管路的通断状态的改变,例如第二输送泵40与微滴道13之间的通断状态,通断阀60的进液口与微滴道13之间的通断状态,第二输送泵40与排液管41之间的通断状态,抽送泵92与外针22之间的通断状态,抽送泵92与储液瓶91之间的通断状态,可以是通过设置一个多通阀,通过多通阀的状态改变,来同时实现上述任一一条管路的通断状态的切换,将第二输送泵40、排液管41、通断阀60、微滴道13、抽送泵92、外针22、储液瓶91各与多通阀的一个阀口连通,通过切换多通阀的状态实现上述任一一条管路的通断状态的切换。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微滴检测进样系统还包括切换阀50,切换阀为多通阀,切换阀50设有阀口F0、阀口F1、阀口F2及阀口F9,阀口F0通过管道与第二输送泵40的输出口连通;阀口F1通过管道与微滴道13位于检测区域12的一端连通;阀口F2通过管道与通断阀60的进液口连通;阀口F9与排液管41连通。当切换阀50处于状态A时,阀口F1与阀口F2、阀口F9与阀口F0两两相互连通,从而通断阀60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微滴道13位于检测区域12的一端连通,第二输送泵40通过管道与排液管41连通;当切换阀50处于状态B时,阀口F0与阀口F1相互连通,从而第二输送泵40通过管道与微滴道13位于检测区域12的一端连通。
进一步地,切换阀50还设有阀口F4、阀口F5及阀口F6,阀口F4通过管道与储液瓶91连通,阀口F5与抽送泵92连通,阀口F6与外针22连通;当切换阀50处于状态B时,阀口F4与阀口F5相互连通,从而抽送泵92通过管道与储液瓶91连通,抽送泵92可从储液瓶91抽取预设量液体至抽送泵92中;当切换阀50处于状态A时,阀口F5与阀口F6连通,从而抽送泵92通过管道与外针22连通,抽送泵92能够将抽送泵92中的液体输送至外针22内。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阀50优选为十通阀,则切换阀50还包括阀口F3、阀口F7、阀口F8;从而可以理解地,当切换阀50处于状态A时,对切换阀50进行切换,阀口F1与阀口F2、阀口F3与阀口F4、阀口F5与阀口F6、阀口F7与阀口F8、阀口F9与阀口F0两两相互连通;当切换阀50处于状态B时,对切换阀50进行切换,阀口F0与阀口F1、阀口F2与阀口F3、阀口F4与阀口F5、阀口F6与阀口F7、阀口F8与阀口F9两两相互连通。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十通阀来实现多条管路的通断状态的同时改变,也可以利用三通切向阀和四通切向阀的组合来实现上述功能。例如将第二输送泵40、通断阀60、微滴道13和排液管41分别连接一个四通切向阀,抽送泵92、外针22及储液瓶91三者之间连接一个三通切向阀,以实现管路之间通断状态的切换;还可以是通过五个三通切向阀形成两两连通的切换阀,第二输送泵40、排液管41、通断阀60、微滴道13、抽送泵92、外针22、储液瓶91各与切换阀的一个阀口连通。
本发明的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将切换阀50与微滴道13远离进样针20的一端连通,即将切换阀50沿微滴样品流动方向位于芯片10的下游端,使得微滴样品不用经过任何切换装置就可以直接进入芯片10的检测区域12,即进样针20直接通过管道与芯片10连接,微滴样品直接从连接进样针20与芯片10的管道中流入至芯片10上,有效缩短微滴样品从进样针20流至芯片10的路程,大大减少了对微滴样品的破损和融合,有效提高检测精度,特别是检测一些敏感试剂时,能明显提升检测精度;工作时,第一输送泵30将第一输送泵30内的液体从稀释道14推送至微滴道13,以对微滴道13内聚团的微滴样品稀释成一个一个单独的微滴样品,稀释分离后的微滴样品再流入检测区域12,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
请参考图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滴检测进样系统的使用方法,基于上述所述的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微滴检测进样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进样的第一状态时,将微滴样品输送至进样针20与微滴道13相连的管道中。
具体地,在进样的第一状态时,第一输送泵30在管路中提供负压,以将外界的微滴样品经进样针20抽入至进样针20与微滴道13相连的管道中。
更具体地,在进样的第一状态时,切换阀50处于状态A,此时,阀口F1与阀口F2相互连通,阀口F9与阀口F0相互连通,控制气体阀33及通断阀60均处于关闭状态;进样针20的进液口插入在外界微滴样品容器中,第一输送泵30进行抽液工作,以使第一输送泵30、三通管31、三通接头32、稀释道14、微滴道13及进样针20所形成的管路中为负压,进而将微滴样品从进样针20抽入至连接进样针20与微滴道13的管道中。需要说的是,在进样的第一状态,第一输送泵30与储液瓶91断开连通。第一输送泵30、三通管31、三通接头32、稀释道14、微滴道13及进样针20所形成的管路中的负压最大值为一个大气压,有利于保护设备不受到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样的第一状态,第二输送泵40可选择工作或不工作,第二输送泵40工作时,第二输送泵40从储液瓶91内抽取预设量的清洗液,抽取后的清洗液经第二输送泵40、阀口F0、F9流入至废液瓶70内,以对储液瓶91、第二输送泵40、阀口F0、F9及废液瓶70所形成的管路进行清洗。
步骤S2:在进样的第二状态时,将进样针20与微滴道13相连的管道中的微滴样品输送至微滴道13内;同时,向位于稀释区11的微滴道13内注入稀释液,以将微滴道13内聚团的微滴样品稀释成一个一个单独流至检测区域12的微滴样品。
具体地,在进样的第二状态时,第二输送泵40在管路中提供负压,以将进样针20与微滴道13相连的管道中的微滴样品抽入至微滴道13;同时,第一输送泵30在管路中提供正压,以将第一输送泵30内的清洗液经稀释道14推送至微滴道13,以对微滴道13内聚团的微滴样品稀释成一个一个单独流至检测区域12的微滴样品。
更具体地,在进样的第二状态时,切换阀50处于状态B,阀口F0与阀口F1相互连通,气体阀33及通断阀60均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输送泵40通过管道与微滴道13位于检测区域12的一端连通,第二输送泵40进行抽液工作,第一输送泵30进行推液工作,通过调整第一输送泵30与第二输送泵40的速度比率,以使第二输送泵40、阀口F0、阀口F1、微滴道13及进样针20所形成的管路中为负压,以使第一输送泵30、三通管31、三通接头32、稀释道14、微滴道13及进样针20所形成的管路中为正压,从而将连接进样针20与微滴道13的管道中的微滴样品抽入至微滴道13,将第一输送泵30内的稀释液从稀释道14推送至微滴道13;在稀释区域11,从稀释道14流入微滴道11的稀释液将微滴道11内聚团的微滴样品稀释成一个一个单独的微滴,稀释分离后的微滴在第一输送泵30的正压推送和第二输送泵40的负压抽送下从稀释区域11流入至检测区域12。第二输送泵40、阀口F0、阀口F1、微滴道13及进样针20所形成的管路中的负压最大值为一个大气压,有效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输送泵40进行抽液之前,第一输送泵30先与储液瓶91连通,第一输送泵30将储液瓶91内的稀释液抽入至第一输送泵30内,从而无需人工向第一输送泵30内注入稀释液,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当第一输送泵30内抽入预设量的稀释液或第一输送泵30从储液瓶91内抽液一段时间后,第一输送泵30与储液瓶91断开连通,然后第一输送泵30再与稀释道14连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省略储液瓶91,在第一输送泵30工作前,可以直接向第一输送泵30内注入稀释液。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样的第二状态时,切换阀50处于状态B,阀口F4与阀口F5相互连通,抽送泵92进行抽液工作,以将储液瓶91内预设量的清洗液经阀口F4与阀口F5抽入至抽送泵92中。
步骤S3,在清洗的第一状态时,向微滴道13内注入清洗液,微滴道13内的一部分清洗液流向检测区域12并从微滴道13位于稀释区域11的一端排出,微滴道13内的另一部分清洗液流向进样针20并从进样针20排出。
具体地,第一输送泵30在管路中提供正压,以将第一输送泵30内的清洗液推送至微滴道13,微滴道13内的一部分清洗液朝通断阀60方向流动并从通断阀60排出,微滴道13内的另一部分清洗液朝进样针20方向流动并从进样针20排出。
更具体地,在清洗的第一状态时,切换阀50处于状态A,F1与F2连通,即通断阀60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微滴道13位于检测区域12的一端连通,且控制通断阀60处于打开状态以使微滴道13位于检测区域12的一端与外界连通,第一输送泵30从储液瓶91内抽取清洗液后,第一输送泵30再将清洗液经第一输送泵30、三通管31、三通接头32、稀释道14推送至微滴道13内;进入微滴道13内的清洗液同时朝微滴道13的两端流动,即微滴道13内的一部分液体经阀口F1、阀口F2及通断阀60流入至废液池80内,微滴道13内的另一部分清洗液经进样针20流入至废液池80内,然后抽液泵90再将废液池80内的废液抽入至废液瓶70内,以实现对芯片10、微滴进样段及微滴出样段进行清洗。
需要说明的是,在清洗的第一状态时,由于切换阀50处于状态A,则F5与F 6相互连通,抽送泵92在管路中提供正压,以将抽送泵92内的清洗液经F5、F 6推送至进样针20的外针内,以对进样针20的外针进行清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向抽送泵92内注入抽送泵92,从而在进样的第二状态时,抽送泵92无需通过阀口F4、阀口F5从储液瓶91抽取抽送泵92。
步骤S4,在清洗的第二状态时,继续向微滴道13内注入清洗液,微滴道13内的清洗液朝进样针20方向流动并从进样针20排出,同时,间断性地向管路中提供气体。
具体地,在清洗的第二状态时,第一输送泵30继续将第一输送泵30内的清洗液输送至微滴道13内,微滴道13内的清洗液朝向进样针20方向流动并从进样针20排出,同时气体阀33处于交替开闭状态。
更具体地,在清洗的第二状态时,切换阀50处于状态A,F1与F2连通通,F5与F6相互连通,控制通断阀60处于关闭状态以使微滴道13位于检测区域12的一端与外界断开连通,从而第一输送泵30推送至微滴道13内的液体无法经F2、F1从通断阀60排出,第一输送泵30推送至微滴道13内的液体只能从进样针20排出;抽送泵92继续在管路中提供正压,以将从储液瓶91内的液体经F5、F6推送至进样针20的外针内,以对进样针20的外针进行清洗。气体阀33处于交替开闭状态,实现间断性地向管路中提供气体,即外界空气通过气体阀33进入至第一输送泵30、三通接头32、三通管31、稀释道14、微滴道13及进样针20所形成的管路中,通过气液两相交界面加强对第一输送泵30、三通接头32、三通管31、稀释道14、微滴道13及进样针20所形成管路的冲击力,由利于提升清洗效果
本发明的微滴检测进样系统的使用方法,第一输送泵30先采用负压将外界微滴样品从进样针20抽入至连接进样针20与微滴道13的管道中,第二输送泵40再采用负压将连接进样针20与微滴道13的管道中的微滴样品抽入至微滴道13,同时第一输送泵30采用正压将第一输送泵30内的液体推送至微滴道13,以对微滴道13内聚团的微滴样品稀释成一个一个单独的微滴样品;稀释分离后的微滴样品在第二输送泵40的负压和第一输送泵30的正压下从稀释区域11流入至检测区域12,微滴样品在第一输送泵30及第二输送泵40的作用下运动,可以方便的调节检测速率,并避免管路堵塞造成的高压损坏装置。
微滴检测进样系统的使用方法进行清洗时,在清洗的第二状态下,气体阀33进行交替开闭,会让外界气体进入清洗管路中,实现使用两相交界面对管路进行深度清洗,有效保证清洗效果,对下次检测的精确度影响小。
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在清洗的第一状态时,同时对微滴道13、阀口F1、阀口F2及通断阀60所形成的管路和微滴道13及样针20所形成的管路进行清洗,在清洗的第二状态时,采用液气两相交界面专门对微滴道13及样针20所形成的管路进行清洗,实现分段清洗,有效提高清洗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片,具有稀释区域及检测区域;所述芯片设有微滴道及稀释道,所述微滴道自所述稀释区域延伸至所述检测区域,所述稀释道与所述微滴道在所述稀释区域连通;
进样针,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滴道位于所述稀释区域的一端连通;
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输送泵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稀释道连通;
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输出口能够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滴道位于所述检测区域的一端连通;在进样的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输送泵将外界的微滴样品经所述进样针抽入至所述进样针与所述微滴道相连的管道中;在进样的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输送泵将所述进样针与所述微滴道相连的管道中的微滴样品抽入至所述微滴道,同时,所述第一输送泵将自身内的液体经所述稀释道推送至所述微滴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断阀,所述通断阀的进液口能够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滴道位于所述检测区域的一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液管,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输出口能够通过管道与所述排液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换阀,所述切换阀设有阀口F0、阀口F1、阀口F2及阀口F9;所述阀口F0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输出口连通;所述阀口F1通过管道与所述微滴道位于所述检测区域的一端连通;所述阀口F2通过管道与所述通断阀的进液口连通;所述阀口F9与所述排液管连通;当所述切换阀处于状态A时,所述阀口F1与所述阀口F2、所述阀口F9与所述阀口F0两两相互连通;当所述切换阀处于状态B时,所述阀口F0与所述阀口F1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瓶,所述第一输送泵的输入口、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输入口能够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液瓶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液瓶,所述废液瓶用于收集从所述通断阀、所述排液管及所述进样针排出的废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阀,气体阀的进气口用于与外界气体连通,气体阀的出气口与连接第一输送泵及所述稀释道的管道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道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稀释道分别位于所述微滴道的两侧;所述第一输送泵与所述稀释道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分液件,分液件设有三个互相连通的接口,分液件的三个接口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输送泵、两个所述稀释道连通。
9.一种微滴检测进样系统的使用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滴检测进样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进样的第一状态时,将微滴样品输送至所述进样针与所述微滴道相连的管道中;
在进样的第二状态时,将所述进样针与所述微滴道相连的管道中的微滴样品输送至微滴道内;同时,向位于所述稀释区的微滴道内注入稀释液,以将所述微滴道内聚团的微滴样品稀释成一个一个单独流至所述检测区域的微滴样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滴检测进样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清洗的第一状态时,向所述微滴道内注入清洗液,所述微滴道内的一部分清洗液流向检测区域并从所述微滴道位于所述稀释区域的一端排出,所述微滴道内的另一部分清洗液流向所述进样针并从所述进样针排出;
在清洗的第二状态时,继续向所述微滴道内注入清洗液,所述微滴道内的清洗液朝所述进样针方向流动并从所述进样针排出,同时,间断性地向管路中提供气体。
CN201910908730.4A 2019-09-25 2019-09-25 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106655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8730.4A CN110665553B (zh) 2019-09-25 2019-09-25 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8730.4A CN110665553B (zh) 2019-09-25 2019-09-25 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5553A CN110665553A (zh) 2020-01-10
CN110665553B true CN110665553B (zh) 2021-11-09

Family

ID=69078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8730.4A Active CN110665553B (zh) 2019-09-25 2019-09-25 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655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0597B (zh) * 2022-02-17 2024-06-04 广东永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pcr的微滴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4778A (zh) * 2013-06-17 2013-10-09 孙卫国 一种微量进样装置及进样方法
CN106701556A (zh) * 2017-01-06 2017-05-24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数字pcr检测装置及其液路系统
CN106940378A (zh) * 2017-03-28 2017-07-11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数字pcr液滴检测的进液系统及数字pcr系统
CN106990257A (zh) * 2017-05-18 2017-07-28 易源易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流体试样供给模块
CN108970656A (zh) * 2017-05-31 2018-12-11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受试体处理芯片、受试体处理芯片的送液装置及送液方法
CN110244068A (zh) * 2019-05-06 2019-09-17 珠海意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芯片处理机构、芯片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70786B2 (en) * 2001-03-28 2007-09-18 Handylab,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cessing microfluidic samples of particle containing fluids
PT1776181E (pt) * 2004-01-26 2014-01-02 Harvard College Sistema e método para o fornecimento de fluidos
US7955864B2 (en) * 2005-08-22 2011-06-07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discrete volumes of a first fluid in contact with a second fluid, which are immiscible with each other
EP2212437A4 (en) * 2007-11-07 2011-09-28 Univ British Columbia MICROFLUIDIC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DEVICE
US9132394B2 (en) * 2008-09-23 2015-09-15 Bio-Rad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for detection of spaced droplets
CN104690047B (zh) * 2013-12-10 2016-08-24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液相色谱进样通道清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4778A (zh) * 2013-06-17 2013-10-09 孙卫国 一种微量进样装置及进样方法
CN106701556A (zh) * 2017-01-06 2017-05-24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数字pcr检测装置及其液路系统
CN106940378A (zh) * 2017-03-28 2017-07-11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数字pcr液滴检测的进液系统及数字pcr系统
CN106990257A (zh) * 2017-05-18 2017-07-28 易源易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流体试样供给模块
CN108970656A (zh) * 2017-05-31 2018-12-11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受试体处理芯片、受试体处理芯片的送液装置及送液方法
CN110244068A (zh) * 2019-05-06 2019-09-17 珠海意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芯片处理机构、芯片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5553A (zh) 2020-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28571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icrofluidic control of a first fluid in contact with a second fluid, wherein the first and second fluids are immiscible
CN102047124B (zh) 利用互连的多腔室装置的流体处理与传输
KR100738100B1 (ko) 액체 시편의 예비 처리 및 주입 장치 및 방법
US9630158B2 (en) Method of delivering PCR solution to microfluidic PCR chamber
US11478795B2 (en) Microfluid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nucleic acids
US11911763B2 (en) Microfluidic device and methods
CN108883413A (zh) 微流体网络装置
CN110665553B (zh) 微滴检测进样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8339578A (zh) 液滴进样器以及使用其的液滴进样方法
CN109490058B (zh) 一种适于液体混合的微流控系统及方法
CN111373026A (zh) 用于基因测序的流路装置、其工作方法及其测序仪
CN215162551U (zh) 流体系统及测序仪
CN106076446A (zh) 一种双支路实现间隔微液滴融合功能的微通道
US11504681B2 (en) Microfluidic mixing device and method
CN215525846U (zh) 进样系统及仪器
US20210031188A1 (en) Droplet ejectors to draw fluids through microfluidic networks
CN218901888U (zh) 一种单细胞基因组测序用微流控芯片
CN110643488A (zh) 微流控液滴操纵分割装置及其操纵分割方法
JP5121333B2 (ja) 分注装置
CN117597426A (zh) 流体系统、流体运输方法、基因测序仪及生化检验方法
CN113406348A (zh) 进样系统及仪器
CN110982882B (zh) 用于单细胞固定-隔离并原位核酸扩增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
CN117504762A (zh) 流体系统及流体系统控制方法
WO2024069182A1 (en) Microfluidic loader
WO2020032979A1 (en) Dual direction dispens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