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2611B - 用于清洁容器和设施内部空间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清洁容器和设施内部空间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2611B
CN110662611B CN201880034031.5A CN201880034031A CN110662611B CN 110662611 B CN110662611 B CN 110662611B CN 201880034031 A CN201880034031 A CN 201880034031A CN 110662611 B CN110662611 B CN 1106626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conveying
container
explosive mixture
mix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40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2611A (zh
Inventor
M·布尔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g and Clean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ang and Clean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g and Clean GmbH filed Critical Bang and Clean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0662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2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2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2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7/00Clean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single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08B7/0007Clean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single group in this subclass by explo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8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1/00Hoses, i.e. flexible pipes
    • F16L11/04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rubber or flexible plastics
    • F16L11/08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rubber or flexible plastics with reinforcements embedded in the wall
    • F16L11/088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rubber or flexible plastics with reinforcements embedded in the wall comprising a combination of one or more layers of a helically wound cord or wire with one or more braided lay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1/00Hoses, i.e. flexible pipes
    • F16L11/14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rigid material, e.g. metal or hard plastics
    • F16L11/15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rigid material, e.g. metal or hard plastics corruga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1/00Hoses, i.e. flexible pipes
    • F16L11/14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rigid material, e.g. metal or hard plastics
    • F16L11/16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rigid material, e.g. metal or hard plastics wound from profiled strips or ban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1/00Hoses, i.e. flexible pipes
    • F16L11/20Double-walled hoses, i.e. two concentric ho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48Devices for removing water, salt, or sludge from boilers; Arrangements of cleaning apparatus in boilers; Combinations thereof with boilers
    • F22B37/486Devices for removing water, salt, or sludge from boi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25/00Devices or methods for removing incrustations, e.g. slag, metal deposits, dust; Devices or methods for preventing the adherence of sla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7/00Cleaning by vibration or pressure waves
    • F28G7/005Cleaning by vibration or pressure waves by explosions or detonations; by pressure waves generated by combustion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2Cleaning pipes or tubes or systems of pipes or tubes
    • B08B9/027Cleaning the internal surfaces; Removal of blockages
    • B08B9/04Cleaning the internal surfaces; Removal of blockages using cleaning devices introduced into and moved along the pipes
    • B08B9/043Cleaning the internal surfaces; Removal of blockages using cleaning devices introduced into and moved along the pipes moved by externally powered mechanical linkage, e.g. pushed or drawn through the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25/00Devices or methods for removing incrustations, e.g. slag, metal deposits, dust; Devices or methods for preventing the adherence of slag
    • F27D25/006Devices or methods for removing incrustations, e.g. slag, metal deposits, dust; Devices or methods for preventing the adherence of slag using explosi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2Heat utilisation in combustion or incineration of was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 Adornments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10.1‑10.8)以及一种通过爆炸技术去除容器或设施(51.1‑51.6)的内部空间(71)中的沉积物的方法。所述设备(10.1‑10.8)包括用于提供爆炸性混合物或其起始成分的供应装置(37),以及连接到供应装置(37)并用于将输送爆炸性混合物至清洁位置的输送管道(1.2‑1.3)。所述输送管道(1.2‑1.3)至少在局部设计为输送软管。

Description

用于清洁容器和设施内部空间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容器和设施内部空间的领域。它涉及用于通过爆炸技术清除容器和设施内部空间的沉积物的设备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该设备包括用于提供爆炸性混合物或其起始成分的供应装置,以及用于将爆炸性混合物输送到清洁地点的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连接到供应装置。
该设备和方法特别用于清洁其内壁上结块或沉积的污垢和沉渣的焚化设施。
焚化设施的内部空间,例如直接或间接进行焚化/燃烧过程的废物焚化设施或热电站的内部空间,或布置在此类设施下游的废热锅炉的内部空间在其运行过程中或多或少会结垢。
这种污垢具有无机成分并且通常是由于灰烬颗粒在壁上的沉积而产生的。高温烟道气区的表层通常非常坚硬,因为在较冷的锅炉壁上固化时,它们以熔融形式保持粘附在墙壁上或在墙壁上熔化或通过在较低温度下熔化或凝结的物质粘附在一起。这样的表层很难去除,并且通过已知的清洁方法不能充分去除。
这导致形成燃烧室的锅炉为了清洁必须周期性地被停止使用并冷却。为此,通常需要在锅炉中安装脚手架,因为这种锅炉通常具有极大的尺寸。此外,这需要几天或几周的操作中断,并且由于灰尘和污垢的大量出现对清洁人员来说是极不舒适且不健康的。伴随安装的操作中断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可避免会发生的一个后果是,由于巨大温度变化而对容器材料本身造成损坏。除清洁和维修成本外,由于生产或收入损失而导致的设备停车成本是重要的成本因素。
关闭设备时使用的常规清洁方法包括击打锅炉、使用蒸汽喷射鼓风机,水喷射鼓风机/烟尘喷射器以及喷砂。
此外,已知一种清洁方法,利用该清洁方法通过引入和点燃爆炸物体来清洁运行中的冷却或热锅炉。利用在公开文献EP1067349中描述的方法,通过冷却的喷枪将爆炸物体带到结垢的加热表面附近,爆炸装药在这里被点燃。由于爆炸的影响,以及由于冲击波产生的壁振动,热表面结块被崩飞。与常规清洁方法相比,使用此方法可以显著缩短清洁时间。采取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可以在焚烧炉或燃烧炉运行期间进行清洁,也就是说仍在容器处于高温状态下进行清洁。因此,可以在数小时内以这种方式清洁锅炉,而不会发生操作中断,而传统的清洁方法需要几天的时间。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使用爆炸物。除了爆炸物的高成本之外,还必须承担安全方面的巨额费用,例如在储存爆炸物时,以避免事故或盗窃。此外,将爆炸材料引入热的容器中需要绝对可靠和有效的冷却系统,以防止爆炸物过早爆炸。此外,在许多国家/地区,只有在获得特殊授权的情况下才允许处理爆炸物,同时由于危险性和可能的滥用而遵守严格的条件。这可能会妨碍日常工作。
由EP1362213B1已知另一种清洁方法,该清洁方法同样利用用于产生爆炸的机构。然而,根据该方法代替爆炸物,而是将可以使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充胀的容器囊体附接到清洁喷枪的末端。然后,喷枪与空的容器囊体一起被引入锅炉空间,并被放置在待清洁位置附近。随后,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充胀容器囊体。通过点燃容器囊体中的气体混合物产生爆炸,并且该爆炸的冲击波导致锅炉壁上的积垢脱离。容器囊体通过爆炸被切碎并燃烧。因此,它代表了一种消耗材料。
与前述的使用爆炸物的爆炸技术相比,该方法和相关的设备具有以下优点:该方法在操作上是廉价的。因此例如与爆炸物相比,包含氧气和可燃气体(例如乙烯)的气体混合物的起始成分便宜。此外,与爆炸物相比,所提及的气体的采购和处理不需要特殊的许可或资格,因此,经过相应培训的任何人都可以实施该方法。
此外,还有利的是,起始成分通过单独的供给管道被输送到清洁喷枪,因此直到触发爆炸之前不久在清洁喷枪中才产生危险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与爆炸物相比,处理气体混合物中各个成分的危险确实要低得多,因为它们最多可单独燃烧但不爆炸性。
然而,如在EP1362213B1中描述的用清洁喷枪进行处理的缺点在于,容器内部空间的作用半径受到限制。尽管可以通过较大的喷枪长度来增大作用半径,但是这导致在使用较长的清洁喷枪时无法应对需要较小半径以到达难以接近的位置的情况。此外,更长的清洁喷枪虽然增加了作用半径,但是这样的清洁喷枪也更笨重,因此在操作上也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更改公开文献EP1362213B中描述的清洁设备,使得清洁设备能更容易地接近待清洁位置,甚至可以更容易更简单地到达难以接近的位置。
此外,清洁设备的操作将被简化并且更安全,灵活性也将增加。
该目的通过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来实现。本发明的进一步进展和特定实施例由附加技术特征、说明书和附图得出。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输送管道至少局部被设计为输送软管。
本发明中的术语“软管”应理解为挠性的长形中空体。软管的挠性不同于管子(管路)。在本文中,挠性尤其是指输送软管可以在所有方向上偏离其纵轴或偏离纵向。
特别地,术语“软管”不限于特定的材料或材料组。因此,软管例如可以是塑料或金属或其组合。
特别地,输送软管包括圆滑的非常特别是圆形的基本横截面。
输送管道或输送软管形成封闭的输送通道,爆炸性混合物可通过该通道输送。从供给侧供应装置到输送管道或输送软管的清洁侧排出口进行输送。
特别地,“供给侧”是指朝着供应装置布置或布置在供应装置处。特别地,“清洁侧”是指在操作位置中朝向待清洁位置或位于清洁位置。
输送通道可形成圆形横截面。
输送通道(最大直径)可以是60毫米或更小、50毫米或更小、40毫米或更小、30毫米或更小、或者甚至20毫米或更小。
(最大)直径可以是5毫米或更大、10毫米或更大、20毫米或更大、甚至30米或更大。
如果输送通道是由塑料软管设计的,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如下文更详细所述,那么由于输送通道光滑的内壁,可以将输送通道的最大直径设计地更小,并因此减小由爆炸性混合物导致的压力损失或流阻。
在这种情况下,输送通道的最大直径可以是20毫米或更小,特别是10毫米或更小,非常特别是5毫米或更小。
根据本发明的输送软管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应用。一方面,输送软管可以用于桥接供应装置或配量单元或入口装置和待清洁容器或设施的引入开口之间的距离。
与传统的清洁喷枪相比,在每次改变待清洁容器或设施中的引入开口的情况下,不需要每次都带有供应装置或配量单元或入口装置。可以通过适当长的输送软管简单且适宜地到达用于从不同侧面清洁容器或设施的内部空间的各种引入开口,而无需携带供应装置或配量单元或入口装置。
另一方面,输送软管可以用于在待清洁容器或设施内侧扩大作用半径。借助输送软管,容器或设施内侧的较大区域之前可以被单个引入开口覆盖。
容器或设施的清洁可以在线进行,也就是说,在设施正在运行的情况下并且因此在几百摄氏度的高温下进行清洁,或者在停止或减少运行下离线并且因此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清洁。
输送软管的结构以及所应用的材料可以不同,由于对热稳定性(抗热性)有不同的要求,具体取决于输送软管的应用目的,例如在待清洁容器或设施之外,或在待清洁但离线的容器或设施内,或在待清洁且在线的容器或设施内。这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处理。
特别地,输送软管包括不透气软管或由不透气软管组成。
根据另一改进,不透气或气密的软管形成用于爆炸性混合物的(封闭的)输送通道。
根据特定的实施例,不透气软管由塑料制成或包括塑料。塑料可以例如是硬质塑料或热塑性塑料。塑料可以是例如聚氯乙烯(PVC)、聚氨酯(PUR)或聚四氟乙烯(PTFE)。
所述的塑料软管可以包括增强纤维,该增强纤维被集成到其中。这些可以作为织物片状结构例如编织物存在。增强纤维尤其用于增加软管的拉伸强度和/或压力强度。
然而,不透气软管也可以由金属组成,如下面进一步说明的。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输送软管以多层的方式构成。特别地,输送软管可以包括彼此不同的材料和/或结构性质的数个软管。
可以在两个软管之间,特别是在两个不透气或不透液的软管之间形成冷却通道,特别是环形冷却通道。冷却介质可以例如通过入口(例如入口喷嘴(入口短管))被供给到冷却通道中。入口可以布置在输送软管上,也可以布置在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上。
冷却通道尤其用于冷却在清洁侧连接到输送软管上的连接部件,例如管体或喷枪体和/或容器囊体,在高温应用(在线应用)下,将其插入待清洗的容器或设施的热的内部空间。
但是,上述冷却通道也可以用于冷却输送软管。由于输送通道中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点燃,该软管变热。此外,在在线应用的情况下,即当必须将输送软管插入待清洁容器或设施的热的内部空间时,输送软管也会变热。
冷却介质通过冷却通道被递送到输送软管的清洁侧端。
根据第一变型,冷却通道包括在输送软管的清洁侧端处的排出口,使得冷却介质排出到外侧,并且例如连接部件和/或容器囊体从外侧被冷却。
如果连接部件是管体(管路)的情况,然后根据第二种变型,冷却介质可以通过排出口在输送软管的清洁侧端的区域中引入到管体内侧,特别是引入输送软管和管体之间的连接区域或联接区域中,并从内侧冷却该管体。排出口尤其在清洁侧端区段处伸入输送软管的输送通道中。
在这两种变型中,特别是在排出口的区域中布置有阀。特别地,该阀是机械控制的。特别地,该阀被设计为止回阀,并且尤其是防止液体或气体介质从外侧渗透到冷却通道中。
冷却介质的供给控制可以通过布置在供给侧的受控进入阀来实现。
尤其是,多层输送软管的(多个)软管彼此松散地插入。可以例如为了进行更换而将位于内部的软管再次从输送软管中拉出。
特别地,输送软管可以包括第一软管和位于内部的第二软管,该第二软管被第一软管包围并且是不透气的。
输送软管可以包括软管,特别是防护软管,该软管包括一个或多个后面的特征或防护功能:
-抗压性;
-拉伸强度。
该软管(在下文中称为第一软管)特别是相对于从内侧径向向外定向的压力而言是抗压的。这种径向作用的压力例如在点燃输送通道中的爆炸性混合物时产生,并且产生不希望的回燃。通过这种方式,保护了位于内部的软管免受径向作用的压力所造成的损坏。
此外,第一软管在轴向作用的拉伸方面也可以是抗拉的。由此保护了位于内部的软管免受由轴向作用的拉力产生的损害。
第一软管或防护软管可以执行的其它或替代的防护功能是:
-防护热(例如与热的设施零部件接触)、火焰和辐射;
-防护外界的机械作用,例如摩擦、突然弯曲、穿孔等。
特别地,第一软管是金属,例如钢。
第一软管可以是编结软管(编织软管)。特别地,编结软管是金属,例如钢。特别地,编结软管是金属丝编织物。
如上面已经提到的,特别是输送软管包含不透气的即气密的软管。为了区分,该软管在下文中称为第二软管,特别是被第一软管围绕的位于内部的软管。
根据实施例变型,第二软管可以是波纹软管。波纹软管是由刚性材料例如金属制成的软管,其直径以波状方式变化并且由于波纹而变得柔性。外弧处的波在弯曲时会展开,而内弧处的波会同时被挤压在一起。
特别地,波纹软管包括环形波纹。金属波纹软管也俗称波纹管。
波纹软管尤其是金属的,例如钢(防锈钢或不锈钢)。波纹软管可以铬钢的。
波纹软管可以通过焊接或液压改形(塑性)的方式由基础型材中制得。
特别地,金属波纹软管在热应用中用作抗热、不透气或不透液的软管。
相比于上面提到的由塑料制成或包含塑料的不透气软管,尽管有不透气性,但波纹软管尤其不能形成输送通道,这是由于波纹轮廓和在软管内侧所引起的高表面粗糙度。
因此,输送软管可以包括形成输送通道的另一软管。因此,在多层结构的情况下,为了区分,该软管在下文中称为第三软管。特别地,第三软管可以被第二软管包围。
特别地,第三软管的特征在于其内壁具有不均匀性,即粗糙度小于第二软管。
通过第三软管的应用,与波纹软管相比,其流动阻力要大大减小,该波纹软管的内壁以设计固有的波纹方式来设计。通过尽可能光滑的内壁来减小输送通道中的流动阻力,以允许较小的横截面用于输送通道。输送软管的总直径也可以以此方式保持较小。
特别地,第三软管是卷绕软管。尤其是,该线绕软管是金属的,例如钢(防锈钢或不锈钢)。线绕软管可以是铬钢的。
卷绕软管由松散地互相钩挂的线圈组成。因此,他们是柔性的。可以将卷绕软管制造成具有钩形轮廓或波纹轮廓,例如搭扣轮廓。由于轮廓的松散缠合,没有特殊密封措施的卷绕软管不是气密或液密的。
然而,这对于本发明不是绝对必要的,因为第三软管主要是为了确保尽可能光滑的内壁并且不一定是密封性的。特别地,通过第二软管确保密封性。
然而,第三软管也可以是塑料或包括塑料的不透气软管,如下面进一步说明的。关于塑料软管或包括塑料的软管的更多设计细节,请参照下面的相应公开内容。
根据如上所述的输送软管的进一步改进,该输送软管包括用于输送冷却介质的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间接或直接围绕输送通道或围绕形成输送通道的软管。
根据进一步改进,由于第三软管同样是不透气的或不透液的,因此可以在第二软管和第三软管之间形成所述环形通道。
根据进一步改进,输送软管包括位于外部的软管,为了区分,下文中称为第四软管。特别地,第四软管是不透液的即是液密的。特别地,第四软管也是不透气的即气密的。
特别地,第四软管是最外面的软管。最外面的软管形成输送软管的外表面。
如果没有设置第四软管,则尤其是第一软管形成最外面的软管。
特别地,第四软管围绕第一软管。位于内部的第一软管和位于外部的第四软管之间形成用于冷却介质的环形冷却通道。
第四软管同样可以是波纹软管。特别地,波纹软管是上述类型的。如上所述,波纹软管特别是金属的。
在金属(例如钢)波纹软管的实施例中的第四软管,特别是在出于清洁目的需要将输送软管插入容器或设施的热的内部空间的情况下使用。因此,第四软管必须是抗热的,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是耐热的。
第四软管也可以是塑料的。特别地,第四软管具有弹性特性,从而赋予其必要的挠性。第四塑料软管可包括增强纤维。这些可以作为织物片状结构例如编织物存在。
当不需要抗热或耐热时,可以使用第四塑料软管。例如,如果输送软管未插入待清洁容器或设施的热的内部空间,则属于这种情况。
根据另一种变型,输送软管尽管被引入待清洁容器或设施的内部空间,但容器或设施没有运行(离线应用),并且内部空间相应地已冷却,因此不需要抗热性或耐热性。
第四软管可以由弹性体组成,例如三元乙丙橡胶(EPDM)。替代地,第四软管可以包括弹性体,例如三元乙丙橡胶(EPDM)。
前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软管以指定的方式引入彼此中。这意味着它们在横截面中彼此同心布置。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如上所述,输送软管由塑料例如聚氨酯、聚氯乙烯或聚四氟乙烯(PTFE)构成。输送软管也可以包括塑料例如聚氨酯、聚氯乙烯或聚四氟乙烯(PTFE)的软管。软管也可以包括上述塑料。
塑料例如聚氨酯、聚氯乙烯或聚四氟乙烯(PTFE)的软管特别形成输送通道。特别地,所提及的软管是不透气的,如所提到的。
根据该实施例的输送软管同样可以以多层的方式构成。特别地,最里面的软管是塑料例如聚氨酯、聚氯乙烯或聚四氟乙烯(PTFE)的软管或包括塑料的软管。
特别地,根据该实施例的输送软管可以包括引入彼此中的多个例如两个或三个具有不同材料和/或结构性质的软管。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并且类似于上面已进一步描述的带有卷绕软管的变型,塑料例如聚氨酯、聚氯乙烯或聚四氟乙烯(PTFE)的软管可以被引入防护软管中,即被防护软管包围。防护软管执行上述防护功能中的一项或多项。
防护软管可以是金属的。
防护软管可以是特别是抗压编结软管。特别地,编结软管是金属的,例如钢。特别地,编结软管是金属丝编织物。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塑料软管可以被液密的并且可能还是气密的软管包围,该软管与塑料软管一起形成环形冷却通道,这在上面进一步提到。
特别地,液密且尤其也是气密的软管是金属的,例如钢。
所述软管可以是塑料的或包括塑料。
提到的软管可以例如是波纹软管。波纹软管可以根据上面进一步描述的类型来设计。
特别地,所提及的软管可以布置在防护软管和形成输送通道的位于内部的塑料软管之间。
根据特别进一步的改进,防护软管和用于形成环形冷却通道的不透液或不透气的软管由一条相同的软管构成。
如上所述,塑料的不透气软管可以松散地插入到围绕该(多个)软管的一个或多个软管中。这样可以简单快速地更换(由于磨损)塑料软管。
当待清洁容器或设施已经冷却或在待清洁容器或设施外侧,为克服供应装置与待清洁容器的进入口之间的距离时,特别离线应用中使用塑料软管。
代替经由环形冷却通道,冷却介质还可以另外经由单独的冷却软管被输送至在清洁侧连接至输送软管的部件和/或容器囊体。该冷却软管可以例如布置在两个软管之间的输送通道中或环形通道中。冷却软管的直径尤其是最里面的软管的直径的一部分,例如几毫米,特别是最大5毫米。冷却软管仅以这种方式占据输送通道的横截面的一小部分或在环形通道的环形间隙中具有空间。
这种冷却软管尤其是塑料的。
输送软管的长度可以是几米。输送软管的长度可以例如为5米或以上,尤其是10米或以上。基本上,输送软管的长度可以达到100米甚至超过100米。
输送软管尤其用作供应装置或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与清洁侧排出口之间的管道延伸部。
入口装置可以包括混合单元或由其组成。特别地,混合单元的特征在于,由引入混合单元中的起始成分在其中产生爆炸性混合物。
入口装置可以包括配量配件。特别地,配量配件用于将由配量单元提供的爆炸性混合物或其起始成分特别是以受控的配量方式引入输送软管。
入口装置可以包括配量配件以及混合单元或由它们组成。
容器囊体可以布置在形成排出口的输送管道的清洁侧端处,该容器囊体可以接收至少一部分经由排出口从输送管道流出的爆炸性混合物。由容器囊体接收的爆炸性混合物的量针对容器囊体的接收体积。
容器囊体是柔性的。容器囊体可以是一个袋(包)。容器囊体可以是纸制、塑料制或纸和塑料的组合。容器囊体可以以单层或多层方式构成。
除了容器囊体,设备还可以设计成使得至少一部分爆炸性混合物通过输送管道端部的排出口引入容器或设施的内部空间,并在内部空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云。
特别地,云的特征在于内部空间没有通过物理手段或障碍物例如容器囊体相对于周围大气来界定。相反,云的边缘区域与周围的大气直接接触。
特别地,承担特定功能的连接部件布置在输送软管的清洁侧端处。连接部件尤其形成用于爆炸性混合物的输送通道。这代表了输送软管的输送通道的延伸。特别地,连接部件形成用于爆炸性混合物的清洁侧排出口。
特别地,连接部件是金属的,例如钢。
根据实施变型的连接部件可以是引导管。特别地,该引导管被设计为喷枪体。
特别地,引导管被设计为手持件,并且用于在容器或设施的内部空间手动放置容器囊体或爆炸性混合物云。在应用容器囊体时,该容器囊体尤其紧固在引导管上。紧固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
特别是在输送软管没有插入容器或设施内部空间时使用引导管。因此,引导管被设计成插入待清洁容器或设施的内部空间,特别是以手动方式插入。在此,引导管允许向清洁位置对准并放置排出口。
引导管的长度可以为0.5米或更长,或1米或更长。特别地,引导管可以具有2米或更长的长度,并且非常特别地可以具有3米或更长的长度,例如4米。
特别地,引导管可通过例如快速联接器的联接器可拆卸地紧固到输送软管。这允许在清洁期间简单且快速地更换具有不同长度的引导管。因此在清洁期间,由于使用者能够取决于容器或设施内待清洁位置的可及性或距离而落在匹配的引导管上,从而享有高度的灵活性。
特别地,引导管被设计为简单的管。这意味着引导管特别以单壁方式设计。特别地,这意味着引导管仅形成单个通道。因此,与具有集成冷却通道的传统多壁清洁喷枪相比,引导管(即使具有更大的长度)也非常轻巧,因此非常易于管理。
如上面已经进一步描述的那样,可以通过冷却介质进行冷却,该冷却介质通过输送软管中的冷却通道供给并且从外侧施加到引导管上或者供给到引导管的输送通道中。
然而,引导管也可以以多壁的方式构成并且包括围绕输送通道的环形冷却通道。环形冷却通道可以在清洁侧敞开,以便冷却介质可以排出到外侧,并且例如冷却容器囊体。
特别地,引导管的环形冷却通道可通过软管连接器与输送软管的环形冷却通道连接,因此冷却介质可以从输送软管的冷却通道中输送到引导管的冷却通道中。
引导管也可以替代地包括连接装置(例如连接喷嘴)用于连接用于冷却介质的供给管道并且用于将冷却介质供给到冷却通道或输送通道中。这意味着冷却介质不是通过输送软管而是通过单独的供给管道直接供给到引导管。
用于连接容器囊体的容器连接元件可以形成在引导管的清洁侧端部区段中。
根据另一种实施例变型,在输送软管的清洁侧端处布置有用于连接容器囊体的容器连接元件。容器连接元件相应地形成用于爆炸性混合物的排出口。
当将输送软管插入待清洁容器或设施的内部空间时,该实施例变型特别适用。
容器连接元件可包括防护管、防护钟或防护笼,用于接收尚未膨胀的、即被压在一起或折叠在一起/塌缩的容器囊体。此外,这同样适用于布置在引导管上的容器连接元件。
软管联接器特别是快速联接器(用于免工具地将连接部件例如上述引导管或容器连接元件连接在输送软管上)可以设置在输送软管的清洁侧端处。
连接部件也可以是另外的软管,例如定位软管,其(例如类似于引导管或喷枪体)将被插入待清洁容器或设施中。
连接部件也可以是分配单元,在该分配单元上可以依次连接多个输出的定位软管,所述定位软管被引入待清洁容器或设施中,并且通过该定位软管可以固定在容器或设施的内部空间中的清洁爆炸或容器囊体的位置。相关的清洁方法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说明。
特别地,定位软管是塑料的或包括塑料,例如PVC或PUR。但是定位软管也可以是金属的。
特别地,软管联接器通过将部件粘合在一起而允许免工具的连接。也可以想到需要插入旋转运动以进行连接的卡口连接。此外,螺钉连接也是可能的。
特别地,软管联接器还具有能够以免工具的方式可再次拆卸的连接的特征。
此外,软管联接器可以设计成将冷却介质从输送软管的冷却通道引导到连接部件特别是引导管的冷却通道中。
输送管道或输送软管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供应装置。
可以设想输送软管从供应装置特别是从配量单元或从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延伸直到清洁侧的排出口或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具有排出口并连接到输送软管上。
输送软管可以在供给侧通过旋转接头与设备的部件特别是与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连接。特别地,旋转接头允许输送软管绕其纵向轴线旋转。通过这种方式避免了在移动输送软管时不可避免地产生的扭力。
旋转接头可以与联接器特别是快速联接器一起设计。
爆炸性混合物特别是由至少一种第一和第二起始成分在设备中产生。
爆炸性混合物尤其是气态的。起始成分尤其同样是气态的。但是,起始成分也可以是液体,特别是如果这些成分在压力下处于压力罐中。液体起始成分例如直到产生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才能进入气态。
特别地,爆炸性混合物包括燃料。代表第一起始成分的燃料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特别地,燃料可以是快速蒸发的液体。燃料可以是例如选自乙炔、乙烯、甲烷、乙烷、丙烷、汽油、石油等可燃碳氢化合物的组。
爆炸性混合物还特别地包括氧化剂,例如气态氧或含氧气体,这代表第二起始成分。这意味着,爆炸性混合物特别是由作为燃料的第一起始成分和是氧化剂的第二起始成分形成。
混合成爆炸性混合物的起始成分本身可以已经是混合物,例如气体混合物或液体混合物。
特别地,在供应装置和输送软管之间布置有混合单元或具有混合单元的入口装置,用于由供应装置提供的至少两个起始成分产生爆炸性混合物。
起始成分分别从供应装置特别是从配量单元输送到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并经由单独的供应管道例如软管管道被供给到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中。供应管道相应地连接到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
供应管道的长度最多为3米。
但是,供应管道也可以设计得更长一些,并且长度可以例如达到为15或30米。当配量配件与混合单元一起布置在入口装置中时,这种较长的供应管道特别适合,该入口装置尤其不是供应装置或配量单元的一部分。
特别地,混合单元形成混合区域,在该混合区域中被引入混合单元中的起始成分被混合成爆炸性混合物。混合单元形成用于起始成分的各自供给通道,并且这些供给通道延伸进入混合区域。
随后将爆炸性混合物从混合单元供给到输送管道中,并输送到输送管道的清洁侧排出口。
入口装置或混合装置可以进一步设计成将冷却介质供给到冷却通道,特别是输送管道的环形冷却通道中。
冷却介质基本上可以是或包括气体例如空气或液体特别是水。冷却介质尤其是液体-气体混合物,例如水-空气混合物。
冷却介质或冷却介质的各个起始成分(例如水和空气,例如压缩空气)分别通过相应的供应管道(例如软管管道)被输送到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并且并供给到其中。供应管道相应地连接到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例如水和/或空气的冷却介质的供给由控制装置经由相应的配件来控制。这些配件可以布置在配量单元或混合单元中,或者布置在入口装置中。
冷却介质或冷却介质的各个起始成分尤其可以同样通过供应管道从供应装置输送到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
此外,可以在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中布置用于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点燃装置。关于有效点燃的点燃装置的部件布置在混合区域中或在混合区域之后的混合单元中。
除其他外,供应装置包括压力容器/压力罐,起始成分从该压力容器/压力罐通过供应管道被输送到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
根据另一改进,供应装置包括用于配量供应爆炸性混合物或其起始成分的配量单元。
此外,配量单元也可以设计成用于提供冷却介质。
因此,已经提到的供应管道从配量单元通向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
特别地,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布置在提及的配量单元和输送软管之间。
特别地,配量单元被设计为装置,例如作为移动装置。配量单元可以相应地安装在辊子或轮子上。特别地,配量单元的起始成分被容纳在罩体中。
前述压力罐特别地被设计为配量罐,其以固定的剂量提供起始成分,使得起始成分可以以化学配量比在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中混合成爆炸性混合物。配量容器尤其是配量单元的一部分。这意味着,配量容器尤其布置在配量单元中。
继而,从压缩气瓶向配量容器供给起始成分。因此,配量单元通过供应管道连接到压缩气瓶。
该设备还包括用于控制该方法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尤其控制爆炸性混合物或其起始成分到输送管道或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中的配量引入。此外,控制装置还控制经由其引发爆炸的点燃装置。控制装置还控制冷却介质到输送管道或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中的供给。
特别地,控制装置同样布置在配量单元中。该控制装置可以包括输入单元。输入单元可以布置在配量单元中。
作为在配量单元中布置的输入单元的补充或替代,与配量单元相比,可移动的输入单元通过缆索或无缆索方式进行连接,并且还可以提供配量单元的远程输入。
输入单元可以包括操作按钮、输入键盘或触敏屏幕(触摸屏)。输入单元还可以包括输出机构,例如屏幕或显示灯。
如已经提到的,设备尤其包括配量配件用于气态混合物或起始成分的配量引入。每个配量配件分配给起始成分。配量配件尤其包括用于控制起始组分流量的阀。
配量配件可以布置在配量单元中。然而,配量配件也可以布置在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上。
主要地,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也可以集成到配量单元中。特别地,配量配件以及混合单元可以集成到配量单元中。因此,输送软管也可以(直接)连接到配量单元上。
属于本发明的清洁方法基于以下原理:通过输送管道将爆炸性混合物带到清洁位置附近,以使爆炸性混合物尽可能靠近清洁位置爆炸。
清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输送管道中提供气态爆炸性混合物,以及
-将气态爆炸性混合物输送到输送管道的清洁侧排出口;
-通过点燃装置控制爆炸性混合物的点燃,其中使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为此,起始成分通过供应管道从供应装置或特别是从配量单元引入到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中,并且在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中彼此混合成爆炸性混合物。
压力罐中处于超压状态的起始成分在引入入口装置或混合装置时会进入较低的环境压力,通过这种方式它们获得了必要的动能,以用于它们通过供应管道的输送或爆炸性混合物通过输送管道的输送。
混合单元形成混合区域,其中起始成分彼此混合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性混合物从混合区被引入输送管道,进而进入输送软管,并在该管道中或在该软管中进一步沿排出口方向被输送。
特别地,在该方法的实施例中提供了用于接收爆炸性混合物的容器囊体。
特别地,容器囊体填充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该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从输送管道的排出口离开。
为此,在将爆炸性混合物提供到输送管道中之前,将容器囊体附接到输送管道的清洁侧排出口。
根据方法变型,通过从输送管道的排出口离开的爆炸性混合物在待清洁容器或设施的内部空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云。
根据特定变型,该方法包括以下另外的步骤:
-在待清洗的容器或设施内部空间的不同位置处放置几根定位软管,每个定位软管上都有容器囊体,该容器囊体被附接在定位软管上;
-将定位软管直接或间接平行或相继地连接到输送管道上;
-相继向连接的定位软管中注入气态爆炸性混合物,并向容器囊体中供应爆炸性混合物,并以此按顺序相继产生多次清洁爆炸。
特别地,爆炸性混合物通过点燃装置被点燃以触发爆炸。特别地,在混合区域中或混合单元连接的区域中进行点燃。
点燃可以在关闭配量配件之后直接进行,即在完成将起始成分引入混合单元中后立即进行。当要在容器或设施的内部空间产生爆炸性混合物云时,尤其如此。
还可以想到以延迟的方式被触发点燃,例如直到引入起始成分之后在混合单元中的超压下降至低于0.5巴,特别是降至0.25巴以下才进行。
由点燃引发的爆炸从混合单元通过输送管道传送到排出口,并在传送到排出口之后触发容器囊体或云中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爆炸。在使用容器囊体的情况下,爆炸将其破坏。
爆炸和表面的冲击例如被冲击波振动的容器壁或管壁会炸掉壁上的结块和炉渣,从而清洁表面。
清洁所必需的爆炸强度以及因此所应用的混合物的起始成分的量针对污垢的类型以及结垢容器的尺寸和类型。可以并且优选地选择爆炸的配量和强度,以使得不会损坏设备。应用物质的最佳配量的可能性一方面降低了清洁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对设备和人员的危险和损伤风险。
基本上,爆炸性混合物也可以直接由供应装置例如由压力罐提供并导入输送管道,同时放弃混合单元。但是,通常出于安全技术和实际原因,不考虑使用此替代解决方案。
上述的清洁周期可以分为不同的运行周期。在第一个周期中,打开或关闭(多个)配量配件,例如来自压力罐的起始成分在压力下被引入混合单元而在那里彼此混合,并作为爆炸性混合物进一步通过输送管道被引入排出口。
在将预定量的起始成分引入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后,再次关闭配量配件。紧随其后,在另一个周期中,启动点燃,使爆炸性混合物形成的总体积爆炸。
爆炸之后,可以通过在随后的清洁周期中重新打开配量配件来重新产生爆炸性混合物。
有效地,在爆炸之后且在新的清洁周期之前,用吹扫气体吹扫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的吹扫用于将残留物,例如水蒸气和燃烧气体从输送通道中清除。吹扫例如可以用空气或氧气进行。
输送通道的吹扫还可以包括冷却。为此,特别地,液体冷却介质(例如水)可以附加地供给到输送软管的输送通道中。
特别地,冷却介质通过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上合适的入口(例如入口喷嘴)被供给到输送通道中。但是,冷却介质也可以通过输送软管上的入口(例如入口喷嘴)被供给到输送通道中。
冷却介质的入口尤其布置在点燃装置之后的下游。由此避免了点燃装置不期望的潮湿。
如果形成输送通道的软管或壁对液体(例如水)不可渗透,并且特别是形成光滑的内壁,视情况而定用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之类的塑料软管将液态冷却介质供给到输送通道是特别合适的。
尤其是,将液体冷却介质供给到输送通道中用于保护软管免受过高的热负荷,特别是如果软管由塑料制成的话。
因此,为了冷却软管,例如可以在点燃之后将液态的冷却介质直接供给到输送通道中。由于基本上将尽可能少的湿度/水分引入系统中,因此冷却介质的供给量保持较低。供给的液体冷却介质尤其蒸发,并因此从周围吸收热量。因此,液体冷却介质只能以例如0.1至1秒的时间、特别是0.1秒的时间来供给。
通过这种方式,塑料软管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在不希望的回燃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液体冷却介质供给到输送通道,但是回燃并非总是可以避免的。例如在下文中描述的传感器在早期检测到这样的回燃。在此,液体冷却介质的供给也用于直接冷却形成输送通道的软管,并因此保护其免受过高的热负荷。
液体冷却介质供给到输送通道可以在用吹扫气体吹扫输送通道之前和/或期间进行。另外,也可以将液体冷却介质供给到输送通道,这独立于用吹扫气体吹扫输送通道。
温度传感器可以布置在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中,以监测清洁周期。特别地,温度传感器布置在混合区域中。温度传感器检测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中或混合区域中的温度值。
压力传感器可以布置在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中,同样用于监控清洁周期。特别地,压力传感器在流动方向上在混合区域的上游布置在第一起始成分(燃料)或第二起始成分(氧化剂)的供给通道中。压力传感器检测供给通道中的压力值。
特别是,这两个传感器用于回燃的早期检测。当爆炸性混合物在排出口区域或输送管道中自行点燃时,会发生回燃。结果,爆炸性混合物从排出口被点燃,直接回到混合区域。相应地,由于回燃,在混合单元中会出现高压和高温,它们分别由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
在将起始成分引入到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中时,已经可以进行回燃。在发生回燃的情况下,重要的是立即关闭配量配件或相关的阀,以避免在入口装置或混合装置或供应装置中可能的损坏。
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被联接到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尤其包括存储器可编程控制(MPC控制)。控制装置会衡量传感器数据,并在确定回燃时启动相应的步骤,例如关闭配量配件并终止当前的清洁周期。
为了避免损坏配件,可以在配量配件的下游在入口装置或混合装置中布置所谓的止回阀。这些止回阀确保了由回燃触发的压力冲击不会作用在配量配件上并损坏配量配件。
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导入辅具,其首先简化或甚至允许将输送软管引入容器或设施的内部空间。
由于输送软管横向于其纵向方向没有固有的稳定性,因此将其引入容器或设施内部空间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必须由位于容器或设施内部空间的人员用手引入或引导输送软管。然而,在每种情况下这都是不可能或不希望的。
因此,输送软管必须例如被引导通过难以接近的中间空间,以便将其带入待清洁的内部空间。因为通孔可以彼此错开地布置,所以实际上不可能将输送软管直线穿过中间空间。
为此,该设备现在可以在导入辅具的第一实施例中包括挠性管,通过该挠性管,输送软管可以引导穿过待清洁容器或设施内部空间的通道。为此,挠性管形成特别是封闭的导向通道。输送软管被引导通过该导向通道。
特别地,挠性管的特征在于,尽管挠性管是柔性的,但是其以半刚性的方式设计。挠性管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从其纵轴弯出,但是即使在重力的作用下也保持在其弯曲位置。特别地,挠性管由金属例如钢制成。挠性管可以例如是螺旋金属软管。
挠性管可以由操作人员铺设一次,并因此以与引入路径的路线相对应的方式弯曲。一旦将挠性管铺设了一次,例如桥接了中间空间,那么输送软管可以被引导穿过挠性管,并再次频繁地任意撤回。这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在应用容器囊体的情况下,为了紧固新的容器囊体,必须在每次清洁过程中将输送软管从内部空间抽出并再次引入内部空间。
此外,可能有必要以不同的程度将输送软管从侧面引入容器或设施的内部空间。如果没有导入辅具,这同样是不可能的,因为由于重力,没有任何导向的输送软管会偏离其横向引入方向。
为此,在导入辅具的第二实施例中的设备可以包括引入管,通过该引入管可以将输送软管经由开口引入待清洁容器或设施的内部空间。为此,引入管尤其形成封闭的导向通道。输送软管的插入深度可由引管的插入位置确定。
特别地,引入管以笔直的方式设计。特别地,引入管是金属(例如钢)制的。
引入管在其清洁侧开口处可以包括用于输送软管的向下定向的弧形支架。弧形支架用作突然弯曲(扭结)防护,并防止了输送软管突然弯曲(扭结)到底部。
挠性管和引入管可包括用于冷却挠性管或引入管内侧的输送软管的冷却装置。因此,挠性管或引入管可以被设计成双壁的并且包括围绕导向通道的环形冷却通道。冷却介质(例如水)被供给到冷却通道中。
挠性管或引入管可包括连接装置(例如连接喷嘴)用于连接用于冷却介质的供给管道并且用于将冷却介质供给到冷却通道中。
拉索系统,借助该缆索系统可以将带有容器囊体或排出口的输送软管在内部空间竖直上下牵拉,拉索系统可以被提供用于将带有容器囊体的输送软管定位在待清洁容器或设施内部空间。
拉索系统也可以设计成使得带有容器囊体或带有排出口的输送软管可以在内部空间水平移位。
拉索系统特别地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牵引机构以及一个或多个偏转辊。柔性牵引机构可以是缆索、绳索、带、条、缆索或链条。
拉索系统可以被设计为简单的拉索或包括这种简单的拉索。
拉索系统也可以设计成滑轮或包括滑轮。
拉索系统(特别是设计为滑轮)还可用于将替代性清洁剂(例如爆炸物)带入容器或设施的内部空间,并将其定位在容器或设施的内部空间。
由于输送软管,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允许迄今未达到的大范围,而不必因此使供应装置或配量单元重复移位。
可以通过复杂的引入路径将柔性输送软管引导进入待清洁容器或待清洁设施的内侧,这是常规清洁喷枪无法做到的。
由于输送软管的特殊结构,尽管其具有柔性,但它还是非常坚固的,并且根据实施例的变型,输送软管既抗压又抗热。此外,输送通道的光滑内壁允许爆炸性混合物在不导致压力损失的情况下进行长距离输送。
由于与常规清洁喷枪相比,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不再布置在手持件(例如喷枪体)上,而是在流动方向上位于输送软管的上游,因此大大简化了操作。因此,没有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并且设计为手持件的喷枪体的重量显著小于具有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的常规清洁喷枪。
就像根据本发明的供应装置或配量单元一样,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不再需要不断地移位。
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远离手持件的布置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因为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时不再需要直接在入口装置处或混合单元处。关于这一点,应该注意,考虑到整个系统,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最容易发生安全方面的故障,例如发生回燃。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在附图中表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更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主题。在每种情况下以示意图方式示出: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输送软管的剖视图;
图1b是根据图1a的输送软管的波纹软管的剖视图;
图1c是根据图1a的输送软管的细节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冷却通道的输送软管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冷却通道的输送软管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b是根据图3a的输送软管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清洁设备的供给侧区域;
图5a是根据第一构造的根据图4的清洁设备的清洁侧区域:
图5b是根据第二构造的根据图4的清洁设备的清洁侧区域;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清洁设备的实施例变型;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清洁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变型;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清洁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变型;
图9a是根据本发明的清洁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变型;
图9b是根据图9a的实施例变型的更改;
图10a是根据本发明的清洁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变型;
图10b是从挠性管的区域看的根据图10a的清洁设备的细节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清洁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变型;
图12是引入管的另一实施例变型的侧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清洁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变型的剖视图;
图14a是根据本发明的清洁设备的另一实施例变型;
图14b是根据图14a的实施例变型的分配单元的剖视图。
基本上,图中相同的零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图中未示出某些特征。所描述的实施例示例是本发明的主题的示例,并且没有限制作用。
实施方式
在图1a至1c中示出的输送软管1.1包括具有金属波纹轮廓的、位于内部的卷绕软管6。卷绕软管6形成用于爆炸性混合物的输送通道3。卷绕软管6形成光滑的内壁,该内壁仅被螺旋延伸的槽中断,波纹轮廓沿着该槽彼此啮合。褶皱轮廓彼此松散地插入,使得卷绕软管6具有必要的挠性。但是,由于这一原因,卷绕软管6也不是气密的。
金属的波纹软管5(同心地)围绕着卷绕软管6,以确保必要的气密性。波纹软管5的波纹设计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挠性。
金属的编结软管4围绕波纹软管5,以承受在爆炸性混合物点燃期间产生的径向向外作用的压力。除了径向压力之外,编结软管4还承受轴向作用即沿着纵向轴线L的拉力。编结软管4防止卷绕软管6或波纹软管5由于上述压力和张力而变形。
根据图1a,输送软管1.1在清洁侧设置有软管联接器2,该软管联接器允许免工具地将连接部件连接到输送软管1.1上。
所描述的输送软管1.1代表基本实施例,其不包括单独的冷却通道,因此只能通过将冷却介质引导到输送通道3中而从内部进行冷却。
由于输送软管1.1完全由金属制成,因此它是抗热的或耐高温的,而且在待清洁容器或设施内部普遍存在的恶劣环境条件下、特别是在设施操作期间进行清洁时也非常坚固。
图2示出了具有冷却通道39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基于根据图1a-1c的基本实施例。类似于根据图1a-1c的基本实施例的输送软管1.2包括位于内部的卷绕软管6、(同心地)围绕卷绕软管6的波纹软管5、以及(同心地)围绕波纹软管5的编结软管4。有关更多细节,请参照有关图1a-1c的描述。
相比于根据图1a-1c的基本实施例,输送软管1.2包括另一个由三元乙丙橡胶(EPDM)制成的位于外部的软管7.1,该软管(同心)围绕编结软管4。提到的软管7.1是液体密封的。
由于EPDM的位于外部的软管具有材料固有的弹性特性,因此具有柔韧性,因此相比于卷绕软管或波纹软管,它不需要具有任何特殊的外部几何形状。
在位于外部的软管7.1和编结软管4之间形成环形的冷却通道39,在该冷却通道中,冷却介质9可以从输送软管1.2的供给侧端被输送到其清洁侧端。
混合单元12同样形成输送通道以及冷却通道,其输送通道以及冷却通道被连接到输送通道3和输送软管1.2的冷却通道39,混合单元在供应侧连接到输送软管1.2上(仅示意性地示出)。
由于EPDM的位于外部的软管7.1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热性或耐热性,输送软管1.2的该实施例也不适用于引入待清洁容器或设施的热的内部,特别是在操作中。
所提到的输送软管1.2特别地用作在待清洁内部的外侧的管道延伸部,或者用于待清洁容器或设施的适当冷却的内部。
在图3a-3b中示出了输送软管1.3的另一实施例,该输送软管同样基于根据图1a-1c的基本实施例并且形成冷却通道39。
根据图3a至图3b的实施例与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位于外部的软管7.2不是由塑料构成而是由金属制成的波纹软管。位于外部的波纹软管7.2可以以与波纹软管5相同的方式构成,该波纹软管5围绕卷绕软管6并确保必要的气体密封。波纹软管7.2因此是液密的。
因此,环形冷却通道39同样形成在位于外部的波纹软管7.2和编结软管4之间。
由于带有冷却通道39的输送软管1.3完全由金属制成,因此这是抗热的并且是耐热的,并且可以用于待清洁容器或设施(所述设施例如正在运行)的热内部的热应用中。
混合单元12同样形成输送通道以及冷却通道,其输送通道和冷却通道被连接到输送通道3和送软管1.3的冷却通道39,混合装置在供应侧(仅示意性地示出)连接到输送软管1.3上。
在图3b中示出了用于(冷却的)输送软管1.3的典型结构,该输送软管被引入待清洁容器或设施的内部。
容器连接元件38连接到输送软管1.3的清洁侧端,在容器连接元件38上附接有容器囊体8。容器连接元件38包括具有清洁侧排放口的输送通道,爆炸性混合物通过该输送通道从输送软管1.3通向容器囊体8中。
输送软管1.3与容器囊体8一起被引入待清洁容器或设施的内部。但是,直到在待清洁容器或设施的内部,容器囊体8才充满爆炸性混合物,所述混合物沿流动方向S通过输送通道3供给。
在输送软管1.3的清洁侧端处的冷却通道39具有排出口,冷却介质9从该排出口流出并冷却连接部件,例如容器连接元件38或容器囊体8。
图4从供应装置37的区域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0.1。供应装置37包括具有配量容器22、23的配量单元21,配量容器22、23用于供应混合单元12,该混合单元12在下游连接到配量单元21上,该混合单元具有用于产生爆炸性混合物的第一和第二起始成分。第一和第二起始成分通过供应管道17、18被供给到混合单元12。依次通过供应管道27、28从未集成在配量单元21中的气体瓶25、26向配量容器22、23供给相应的起始成分。
配量单元21被设计为辊子上的移动装置,这是为了简化设施中设备10.1的操作。
此外,配量单元21经由相应的供应管道29、30从外部供应水以及压缩空气。这些部件对于产生冷却介质是必需的。
配量单元还包括到外部电源的连接导线36,用于供电。
此外,在配量单元21中布置有用于控制清洁方法的控制装置24。此外,通过控制装置24控制将起始成分引入混合单元12中。
混合单元12在下游连接到配量单元21上。例如乙烯之类的气体燃料形式的第一成分通过第一供应管道17被引入混合单元12的第一进料通道14中。
例如氧气的气态氧化剂形式的第二成分经由第二供应管道18被引入到混合单元12的第二进料通道15中。两个进料通道14、15在混合区域13中伸出,在其中将两种成分混合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经由旋转接头11连接到混合单元12上的输送软管1.2在下游连接到混合单元12上。爆炸性混合物通过输送通道从混合区域13引入到与其连接的输送软管1.2的输送通道3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料通道15围绕第一进料通道14环形地布置。然而,这种布置不是绝对必要的。
此外,混合单元12包括点燃装置31,该点燃装置31具有有效点燃的成分,所述成分被布置在混合区域中或随后到混合区域中。点燃装置31经由连接导线32连接至配量单元21或关联的控制装置24。点燃装置21或点燃过程通过控制装置24控制。
混合单元12还包括冷却通道16,冷却通道16环形地围绕混合区域13或围绕与其连接的混合单元12的输送通道。
冷却通道16通过旋转接头连接件11与输送软管1.2的冷却通道39连接。
冷却介质9由水和空气组成,它们分别通过单独的供应管道19、20从配量单元21供给到冷却通道16中。冷却介质9的供给同样通过控制装置24控制。
即使混合单元12包括冷却装置,也可以连接不包括用于引入冷却介质9的冷却通道39的输送软管。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没有冷却介质9被供给到混合单元12中。
在两个进料通道14、15上分别布置有止回阀33,该止回阀33用于防止将混合单元12上游的压力冲击引入到起始成分的供应管道17、18中。
此外,在混合区域中布置有温度传感器35,该温度传感器35用于在清洁周期中检测温度过程中的特性。
出于相同的目的,压力传感器34沿着流动方向S布置在混合区域13上游的第一进料通道14中。这是为了检测清洁周期中压力过程中的特性。这种特性例如在所谓的回燃情况下发生。
由于压力传感器非常灵敏,因此将其布置在供给管道14中,与混合区域13相比,这里发生的任何压力冲击都被减弱,因此不会损坏压力传感器34。
图5a和5b从清洁侧区域以两种构造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0.1。
在两种情况下,设备10.1均包括输送软管1.2,该输送软管在供应侧连接至混合单元12(见图4)。
根据图5a的第一构造,其上紧固有容器囊体8的容器连接元件38(例如以连接喷嘴的形式)连接到输送软管1.2的清洁侧端上。已经在图3b的框架内描述了此构造。参照相应的描述。
根据该构造,输送软管1.2与容器囊体8一起被引入待清洁容器或设施的内部。但是,容器囊体8直到在内部中才充满爆炸性混合物,该爆炸性混合物沿流动方向S通过输送通道3供给。
根据图5b的第二种构造,设计成手持件的引导管42连接到输送软管1.2的清洁侧端上。
引导管42包括输送通道,爆炸性混合物通过该输送通道从输送软管1.3被引导到容器囊体8中。引导管42在清洁侧端包括容器连接元件43,所述元件43包括排出口,并且容器囊体8紧固在该排出口上。
根据该构造,只有引导管42和容器囊体8被引入,而输送软管1.2没有被引入到待清洁容器或设施的内部。但是,容器囊体8直到在内部中才才填充爆炸性混合物,该爆炸性混合物沿流动方向S通过输送通道3供给。
引导管42和容器连接元件38在两种构造中的每一种中均经由软管联接器44连接至输送软管1.2。引导管42或容器连接元件38可以以此方式紧固到软管端部。
输送软管1.2的冷却通道39在输送软管1.3的清洁侧端通过软管联接器与引导管42的输送通道连接。因此,冷却介质从输送软管1.2通过引导管42引导,并通过清洁侧排放口离开。排出的冷却介质9冷却容器囊体8,并可能冷却引导管42上的容器连接元件43。
如果在图4和图5a-b中描述的设备10.1在冷却介质9下运行,则为此可以使用根据图2的输送软管1.2或根据图3a-3b的输送软管1.3。
但是,设备10.1也可以在没有冷却介质9的情况下运行,从而可以使用根据图1a-1c的输送软管1.1。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0.2的实施例变型。设备10.2具有根据图4的设备10.1的供给侧结构以及根据图5b的设备的清洁侧结构。这里不再重复描述设备,而可以参照与图4和5b有关的相关描述部分。
如图6所示,只有设计成手持件的引导管42与容器囊体8一起被引入内部52.1,以清洁设施51.1的内部52.1。
具有管道延长功能的输送软管1.1布置在待清洁内部的外侧,并桥接配量单元21或混合单元12与设施中的作业开口之间的距离。因此,输送软管1.1不需要冷却。尽管如此,除了根据图1a-1c的未冷却的输送软管1.1之外,还可以使用冷却的输送软管1.2、1.3,特别是在给定热应用的情况下冷却容器囊体8,如图2和图3a-3b中所述。由于与根据图3a-3b的冷却的输送软管1.3相比,根据图2的冷却的输送软管1.2的操作更简单,因此倾向于在该构造中使用根据图2的输送软管1.2。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0.3的另一实施例变型。设备10.3具有根据图4的设备10.1的供给侧结构以及根据图5a的设备的清洁侧结构。在此,不再重复描述设备,而可以参照与图4和5a有关的相关描述部分。
从图7可以看出,输送软管1.3与容器囊体8一起被引入待清洁内部52.2,以清洁内部52.2。输送软管1.3根据图3a-3b设计并且包括冷却剂。在此,不再重复描述输送软管1.3,而可以参照与图3a-3b有关的相关描述部分。
但是,如果待清洁的内部52.2因为该设施由于清洁而无法运行而冷却下来,那么除了根据图3a-3b的冷却输送软管1.3,还可以使用根据图1a-1c的未冷却输送软管1.1。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应用根据图2的输送软管2。这也适用于根据图8、9、10a-10b和11的实施例。
设备10.3与根据图6的设备10.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缺少呈引导管42形式的手持件,通过该手持件,容器囊体8可以定位在内部52.2中。
替代地,提供具有拉索81和转向辊82的拉索系统80.1,借助于该系统,带有容器囊体8的输送软管可以从设施51.2的外侧从上方下降到待清洁位置。转向辊布置在设施51.2的外侧并且布置在待清洁内部52.2的上方。拉索81被引导穿过待清洁内部52.2上方的开口进入该内部52.2。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0.4的另一实施例变型。设备10.4与根据图7的设备10.3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拉索系统80.2的结构。
拉索系统80.2包括布置在内部空间52.3的顶部区域中的转向辊82以及布置在内部52.3的底部上的转向辊82,并且这些转向辊允许拉索81被引导穿过内部52.2的下部区域中的开口。由于这些转向辊82,带有容器囊体8(此处尚未膨胀)的输送软管1.3可以通过拉索81穿过下部开口而在内部52.2中升降,拉索81经由两个转向辊82偏转。
图9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0.5的另一实施例变型。同样,设备10.5与根据图7和8的设备10.3和10.4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拉索系统80.3的结构。
拉索系统80.3的基本结构对应于根据图8的拉索系统80.2。在此,相比于图8,布置在内部空间52.4的顶部区域中的转向辊82不是以固定的方式组装的。相反,所述的转向辊82紧固在基本上水平对准的导引索83上并可借此水平移动。
如同拉索81一样,导引索83同样可以从下部开口操作。
因此,带有容器囊体8的输送软管1.3可以经由拉索81通过下部开口而在设施51.4的内部52中升降。具有容器囊体8的输送软管1.3可以另外通过导引索83水平移位。以这种方式,输送软管1.3可以到达待清洁的内部52.4中的每个位置。
当然,不同结构的拉索系统也是可能的。也可以应用滑轮作为拉索系统的特殊形式。
图9b中示出了根据图9a的拉索系统的替代解决方案。代替布置在内部空间52.4的地面上的转向辊,设备10.6包括设计为挠性管70.1的导入辅具,该导入辅具具有90°的曲率,并且输送软管1.3通过该导入辅具从水平的引入方向竖直向上偏转。挠性管70.1的结构及其特性详细描述在参照的一般叙述部分中。
根据图10a-10b、11和12的设备10.7-10.8分别包括用于将输送软管1.3引入设施51.5、51.6的内部52.5、52.6中的导入辅具。在这种情况下,输送软管1.3的实施例的重要性较小。
图10a-10b示出了导入辅具,其被设计为挠性管70.2。挠性管70.2的结构及其特性详细描述在参照的发明内容部分中。
根据图10a-10b,输送软管1.3从上方穿过中间空间53被引入待清洁设施51.5的内部52.5。由于通孔彼此水平地偏移,所以输送软管1.3不能竖直地降低到内部52.5中。
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挠性管70.2,所述挠性管在两个通孔之间的中间空间53中组装一次。挠性管70.2可能必须沿着中间空间53中的通道被引导,使得挠性管70.2具有弓形的路线。
现在可以不费力地将输送软管1.3引入或降低到内部52.3中,并经由挠性管70.2再次从中间空间53中拉出,以清洁内部52.5。
挠性管70.2具有的优点是,输送软管1.3可以多次从内部52.5中抽出并通过挠性管70.2再次引入内部52.5,以用于在每个清洁周期中更换容器囊体8。在没有助手站在中间空间53中的情况下,每次必须手动引导输送软管1.3。
根据图11和12的实施例,带有容器囊体8的输送软管1.3通过侧向开口横向地引入到待清洁设施51.6的内部52.6中。然而,如图3b和5a所示,水平引入长度在没有引导管的情况下受到给定构造的限制。此外,存在输送软管1.3在引入时突然弯曲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引入管60.1,利用通过开口的部段将所述引入管推入内部52.6中。引入管60.1的结构及其特性详细描述在参照的发明内容部分。
输送软管1.3被推动通过引入管60.1的封闭的导向通道63并被水平引导通过该通道。现在可以通过引入管60.1的插入位置确定输送软管1.3的水平引入深度。
此外,在清洁侧开口处的引入管60.1包括用于输送软管1.3的向下定向的弧形支架61。弧形支架61为输送软管1.3形成了突然弯曲的保护。
图12所示的引入管60.2的特征在于用于冷却引入管60.2的冷却装置。引入管60.2形成冷却通道64,该冷却通道64环形地围绕导向通道63布置并且经由连接喷嘴62供给冷却介质9。冷却介质9可以从清洁侧排放口流出。也可以提供封闭的冷却回路。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实施例包括仅部分示出的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101。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101的结构(除了冷却介质供给之外)可以类似于根据图4的实施例来构成。
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101包括用于将冷却介质103引入输送通道93中的入口喷嘴85。入口喷嘴95布置在点燃装置(未示出)的下游。
输送软管91通过与旋转接头105联接的软管连接到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101上。输送软管91包括朝向软管联接器105的软管密封件97。
引导管100在输送软管91的清洁侧端处通过软管联接器106连接到输送软管91上。引导管形成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排出口。输送软管91还包括在软管联接器106前面的软管密封件98。
输送软管91包括位于内部的塑料软管92,该软管形成输送通道93。塑料软管92被金属(例如钢)或塑料制成的波纹软管94包围,它们一起形成环形冷却通道107。波纹软管94又被防护软管104(例如以软管编织的形式)包围。
冷却介质可以通过输送软管91上的入口喷嘴96被供给到冷却通道107中,并且可以沿着清洁设备的清洁侧端的方向来输送。
在清洁侧软管联接器98的区域中,在输送软管91上布置有止回阀99,冷却介质可以通过该止回阀被引入输送通道93中。因此,冷却介质102在清洁侧软管联接器98的区域中进入引导管100的内侧,并且能够从内侧冷却该引导管。
代替连接喷嘴95,冷却介质103也可以在入口装置处或在混合单元101处被引入到输送通道93中,类似于根据图4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清洁设备的实施例变型(如图14a和14b所示),其具有供应装置或配量单元202、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203以及输送软管204,该实施例变型特别地应用于废热锅炉200(具有水平延伸的管束206)中,例如这些管束布置在燃气和蒸汽联合发电站或热电联产发电站中的燃气轮机或内燃机的下游。这种废热锅炉200的任务是利用上游发生的过程的热废气来用于产生蒸汽或者(较不普遍地)用于回收热水。
然而,本实施例的变型也非常普遍地适用于待清洁容器和设施的内部。
具有水平管束206的废热锅炉200在被清洁时具有以下缺点:相比于竖直延伸管束的情况,带有容器囊体的输送软管不能从上向下降低,因此不能定位在内部的不同位置(例如参见图10b)。
为了完全彻底清洁水平管束,清洁喷枪或喷枪体或带有容器囊体的输送软管,每个清洁步骤必须通过侧向检修口手动重新定位在废热锅炉200的内部,位于两个管束206之间的不同清洁位置处。
为此,操作人员每次必须重新爬入废热锅炉200的内部201中,并将带有容器囊体的清洁设备放置在新的位置,以实施进一步的清洁步骤。
这是非常棘手、困难且费时的。此外,每个清洁步骤(即爆炸)都会形成粉尘。因此,操作人员不能立即进行下一个清洁步骤,而必须等到粉尘沉降下来之后才能进入废热锅炉200的内部201。清洁由此被额外延迟。
根据本实施例的变型,分配单元205现在通过联接器(例如软管联接器)连接到输送软管204的清洁侧端上。
分配单元205包括多个出口,在此是其中的五个和六个,用于定位软管207a-207f的平行连接。定位软管207a-207f分别经由联接器(例如软管联接器)可拆卸地连接至出口。
在该实施例变型的框架内公开的联接器尤其被设计为快速联接器。
然而,带有分配单元205的输送软管204被布置在待清洁容器或废热锅炉200的外部,而定位软管207a-207f被引入容器内部201。容器囊体209a-209f分别连接到定位软管207a-207f,特别是连接到它们的清洁侧端。这可以通过连接部件来实现。
现在可以将各个定位软管207a-207f上的容器囊体209a-209f定位在容器内部201内的不同位置处,特别是在废热锅炉200的两个水平管束之间的不同位置处。
定位软管207a-207f为此可以设计得不同长。
在分配单元205中将可切换阀208a-208f分配给连接到分配单元205的每个定位软管207a-207f。以这种方式,爆炸性混合物可以被引入每个定位软管207a-207f,这独立于其它定位软管207a-207f以及供应或填充有爆炸性混合物的容器囊体209a-209f。爆炸性混合物从输送软管204供给到分配单元205。阀208a-208f可经由控制装置切换。
现在,所描述的清洁设备允许每个都具有连接的容器囊体209a-209f的多个定位软管207a-207f以一个顺序定位在容器内部201的不同位置处。
在将定位软管207a-207f与容器囊体209a-209f一起定位之后,容器囊体209a-209f通过定位软管207a-207f供应并填充爆炸性混合物,并以受控的方式按顺序相继爆炸。
因此,按序实施一系列清洁步骤。在此,不再需要在各个清洁步骤之间进入容器内部201。
然而,也可以想到的是多个定位软管或甚至所有定位软管被同时注入爆炸性混合物,并且相应地还可以同时向多个或所有容器囊体209a-209f供应或填充爆炸性混合物并使其爆炸。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分配单元中的一个可控的通用阀向多个或全部定位软管注入爆炸性混合物。
根据替代实施例,无需分配单元即可解决问题。相反,定位软管是连续地即相继地经由单个联接器手动地联接到输送软管上,并且在实施清洁步骤之后,每个定位软管都与输送软管再次分离,以实施清洁步骤相继顺序。

Claims (41)

1.一种通过爆炸技术清除容器或设施(51.1-51.6,200)的内部空间(52.1-52.6, 201)中的沉积物的设备(10.1-10.8),包括用于提供至少两种起始成分的供应装置(37)、连接至所述供应装置(37)且具有清洁侧排出口并用于将爆炸性混合物输送至清洁位置的输送管道,和用于从由所述供应装置(37)提供的所述至少两种起始成分来产生爆炸性混合物的混合单元(12)被布置在所述供应装置(37)和所述输送管道之间,还包括用于控制点燃所述爆炸性混合物的点燃装置(3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管道至少在局部被设计为输送软管(1.1-1.3,91,204),其用作所述混合单元和所述清洁侧排出口之间的管道延伸部,其中所述输送软管(1.1-1.3,91,204)以多层方式构成,并且包括第一软管(4,94)和第二软管(5,92),所述第一软管在点燃所述爆炸性混合物时对所述输送软管(1.1-1.3,91,204)的输送通道中的径向作用压力是耐压的,所述第二软管布置在所述第一软管(4,94)内并被所述第一软管(4,94)包围并且是不透气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不透气的所述第二软管(5,92)由塑料制成或包含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气的第二软管(92)形成用于爆炸性混合物的输送通道(9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94,92)之间形成环形冷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管(4)是金属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管(4)是编结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软管(5)是波纹软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软管由金属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软管(1.1-1.3,91,204)包括第三软管(6),所述第三软管布置在所述第二软管内(5)并被所述第二软管(5)包围并且与第二软管(5)相比其内壁具有减小的不平坦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软管(6)是卷绕软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软管(1.1-1.3,9.1,204)包括位于外部的第四软管(7.1,7.2),所述第四软管围绕所述第一软管(4)并且是不透液的,其中在第一软管(4)和第四软管(7.1,7.2)之间形成用于冷却介质的环形冷却通道(39)。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软管(7.2)是波纹软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软管(7.1)是塑料软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软管(7)由弹性体组成或包含该弹性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软管(7)由三元乙丙橡胶(EPDM)组成或包含三元乙丙橡胶(EPDM)。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入口装置被布置在所述供应装置(37)和所述输送软管(1.1-1.3,91,204)之间并且所述入口装置包括所述混合单元(12),所述混合单元(12)形成混合区域(13)。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装置包含用于将起始成分受控地配量引入混合单元(12)的配量配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装置或所述混合单元(12)包括用于点燃所述爆炸性混合物的点燃装置(31)。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12)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35),该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35)布置在混合区域(13)中并且用于测量所述混合区域(13)中的温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12)包括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34)用于测量压力。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34)在流动方向(S)上布置在所述混合区域(13)上游并且用于测量所述混合区域(13)上游的压力。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10.1-10.8)各自包括用于配量引入至少两种起始成分的配量配件,其中所述配量配件
-被包含在配量单元(21)中,或
-在所述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12)中。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12)包括配量配件,其布置在起始成分的进料通道(14,15)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量配件在流动方向(S)上在所述混合区域(13)的上游布置在起始成分的进料通道(14,15) 上。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12)包括止回阀(33),其布置在起始成分的进料通道(14,15) 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33)在流动方向(S)上在所述混合区域(13)的上游布置在起始成分的进料通道(14,15) 上。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应装置(37)包括用于配量提供至少两种起始成分的配量单元(21)。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连接部件(38,42)的软管联接器(44)布置在所述输送软管(1.1-1.3,91,204)的清洁侧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38,42)的所述连接是免工具的。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软管(1.1-1.3,91,204)在供给侧通过旋转接头连接件(11)可旋转地连接到设备(10.1-10.8)的部件上。
3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软管(1.1-1.3,91,204)在供给侧通过旋转接头连接件(11)可旋转地连接至入口装置或混合单元(12)上。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引导管(42)布置在所述输送软管(1.1-1.3,91,204)的清洁侧端处。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容器囊体(8)的容器连接元件(38)布置在所述输送软管(1.1-1.3,91,204)的清洁侧端。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定位软管(207a-207f)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所述输送软管(1.1-1.3,91,204)的清洁侧端。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挠性管(70.1-70.2),所述输送软管(1.1-1.3,91,204)通过该挠性管能被引导通过待清洁的容器或设施(51.1-51.6,200)内部空间(52.1-52.6,201)的通路。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10.1-10.8)包括引入管(60),所述输送软管(1.1-1.3,91,204)通过该引入管能经由开口被引入待清洁的容器或设施(51.1-51.6,200)的内部空间(52.1-52.6,201),其中通过所述引入管(60)的插入位置能确定所述输送软管(1.1-1.3,91,204)进入内部空间(52.1-52.6,201)的水平引入深度。
38.一种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0.1-10.8)通过爆炸技术去除容器和设施(51.1-51.6,200)内部空间(52.1-52.6,201)的沉积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在输送管道中提供爆炸性混合物,以及
-将所述爆炸性混合物输送到所述输送管道的清洁侧排出口;
-通过点燃装置(31)控制爆炸性混合物的点燃,其中使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将容器囊体(8)附接至所述输送管道的清洁侧排出口;
-用爆炸性混合物填充所述容器囊体(8),所述爆炸性混合物通过所述输送管道的清洁侧排出口离开。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所述爆炸性混合物通过所述输送管道的至少一个清洁侧排出口流入待清洁的容器或设施(51.1-51.6,200)的内部空间(52.1-52.6,201),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云。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在待清洁的容器或设施(51.1-51.6,200)的内部空间(52.1-52.6,201)的不同位置处定位数个定位软管(207a-207f),每个定位软管都带有附接至所述定位软管(207a-207f)的容器囊体(209a-209f);
-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将定位软管(207a-207f)并联或串联地连接到输送管道(204)上;
-向连接的定位软管(207a-207f)依序地注入爆炸性混合物,并向所述容器囊体(209a-209f)供应爆炸性混合物,并借此依序进行数次清洁爆炸。
CN201880034031.5A 2017-05-24 2018-05-24 用于清洁容器和设施内部空间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106626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00682/17A CH713804A1 (de) 2017-05-24 2017-05-24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ntfernen von Ablagerungen in Innenräumen von Behältern oder Anlagen.
CH00682/17 2017-05-24
PCT/EP2018/063618 WO2018215582A1 (de) 2017-05-24 2018-05-24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reinigen von innenräumen von behältern und anlag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2611A CN110662611A (zh) 2020-01-07
CN110662611B true CN110662611B (zh) 2023-05-02

Family

ID=59227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4031.5A Active CN110662611B (zh) 2017-05-24 2018-05-24 用于清洁容器和设施内部空间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0)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3901B2 (zh)
EP (1) EP3630379B1 (zh)
JP (1) JP7178369B2 (zh)
KR (1) KR20200010467A (zh)
CN (1) CN110662611B (zh)
AR (1) AR111957A1 (zh)
AU (1) AU2018274168B2 (zh)
BR (1) BR112019023747B1 (zh)
CA (1) CA3061838A1 (zh)
CH (1) CH713804A1 (zh)
EA (1) EA201992702A1 (zh)
GE (1) GEP20227394B (zh)
IL (1) IL270737B2 (zh)
PH (1) PH12019502441A1 (zh)
PL (1) PL3630379T3 (zh)
RS (1) RS65381B1 (zh)
SA (1) SA519410422B1 (zh)
TW (1) TWI803494B (zh)
WO (1) WO2018215582A1 (zh)
ZA (1) ZA2019074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2541A (zh) * 2019-06-10 2019-08-09 福建省中瑞装备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库高效清洁系统
FI130431B (en) * 2019-06-12 2023-08-28 Lassila & Tikanoja Oyj Device and method for cleaning with explosive material
EP4160134A1 (en) * 2021-09-30 2023-04-05 Conservator Tyche Beheer B.V. Device for and method of cleaning the internals of install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4618A (en) * 1974-08-26 1976-01-27 Controls Southeast, Inc. Jacketed pipe assembly formed of corrugated metal tubes
US4384595A (en) * 1981-09-14 1983-05-24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Hose construction
JPS6088189A (ja) 1983-10-15 1985-05-17 株式会社白新 板巻捺染方式における表裏糸同時捺染法
JPS6088189U (ja) * 1983-11-22 1985-06-1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セルフシ−ル可撓性流体輸送管
DE3600100C1 (en) * 1986-01-04 1987-04-09 Schubert Werner Pipe cleaning device for removing coarse soiling
US5129429A (en) * 1989-09-11 1992-07-14 Dayco Products, Inc. Flexible hose construction
US5196648A (en) * 1991-05-30 1993-03-23 Jet Research Center, Inc. Method for deslagging a cyclone furnace
US6321690B1 (en) * 1997-01-17 2001-11-27 North American Industrial Services, In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line explosive deslagging
US5769034A (en) 1997-01-17 1998-06-23 Zilka; Frank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line explosive deslagging
DE29701625U1 (de) * 1997-01-31 1997-03-20 Witzenmann Metallschlauchfab Flexibles Leitungselement für Abgasleitungen
DE29707908U1 (de) * 1997-05-02 1998-09-03 Witzenmann Metallschlauchfab Flexibles Leitungselement
AU9395798A (en) * 1997-09-19 1999-04-12 Total Containment, Inc Improved flexible hose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6334466B1 (en) * 1998-10-09 2002-01-01 The Gates Corporation Abrasion-resistant material handling hose
WO2002084193A1 (de) * 2001-04-12 2002-10-24 Bang & Clean Gmbh Verfahren zum reinigen von verbrennungseinrichtungen
US20040060608A1 (en) * 2002-09-27 2004-04-01 Dormont Manufacturing Company Flexible fluid lin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brazed end fittings
US7571745B2 (en) * 2004-05-28 2009-08-11 Westfalia Metallschlauchtechnik Gmbh & Co. Kg Exhaust-gastight decoupling element from stripwound hoses
FR2889285A1 (fr) * 2005-08-01 2007-02-02 Nobel Plastiques Soc Par Actio Canalisation stationnaire souterraine pour transport de carburant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EP1854558B1 (de) * 2006-05-08 2013-09-18 Suttner GmbH Ventilanordnung
JP2008202906A (ja) * 2007-02-22 2008-09-04 General Electric Co <Ge> パルスデトネーション燃焼器清浄化装置および運転方法
US20090277479A1 (en) * 2008-05-09 2009-11-12 Lupkes Kirk R Detonative Cleaning Apparatus
JP2009281463A (ja) * 2008-05-21 2009-12-03 Kuraray Plast Co Ltd 耐圧柔軟コルゲートホース
JP5758087B2 (ja) * 2010-06-02 2015-08-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NL2007314C2 (nl) * 2011-08-29 2013-03-04 BWAdvise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reinigen van industriele installatiecomponenten.
US20130056034A1 (en) * 2011-09-07 2013-03-07 Bha Group, Inc. Self driven rotating pulse detonation cleaning system
CH705845A2 (de) * 2011-12-07 2013-06-14 Bang & Clean Gmbh Mit einem explosionsfähigen Gemisch auftreibbare, flexible Behälterhülle für eine Vorrichtung und ein Verfahren zum Entfernen von Ablagerungen in Behältnissen mittels Sprengtechnologie.
CN203002709U (zh) * 2012-12-14 2013-06-19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汽爆式管道高效清堵装置
CH707256A1 (de) * 2012-12-20 2014-06-30 Bang & Clean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Reinigen von Verbrennungseinrichtungen.
BR112015019123B1 (pt) * 2013-02-11 2020-11-17 Bang & Clean Gmbh método e dispositivo para a limpeza de espaços internos de reservatórios e disposições
US8997794B2 (en) * 2013-04-18 2015-04-07 Sung-Kyu Chang Vibration absorbing pipe for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CN103322343A (zh) 2013-06-27 2013-09-25 江苏博格东进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保温式防爆金属软管
CH709242A1 (de) * 2014-02-11 2015-08-14 Bang & Clean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von Innenräumen von Behältern und Anlagen mittels Explosionstechnologie.
CN106594411B (zh) * 2017-01-03 2020-02-07 上海瑞皇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乙烯聚丙烯增强复合双壁波纹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3494B (zh) 2023-06-01
GEP20227394B (en) 2022-07-11
IL270737A (en) 2020-01-30
PL3630379T3 (pl) 2024-05-13
BR112019023747B1 (pt) 2023-04-11
ZA201907492B (en) 2021-04-28
CN110662611A (zh) 2020-01-07
JP7178369B2 (ja) 2022-11-25
CH713804A1 (de) 2018-11-30
EA201992702A1 (ru) 2020-03-18
KR20200010467A (ko) 2020-01-30
EP3630379A1 (de) 2020-04-08
US11583901B2 (en) 2023-02-21
BR112019023747A2 (pt) 2020-05-26
PH12019502441A1 (en) 2020-10-05
SA519410422B1 (ar) 2022-11-29
AU2018274168B2 (en) 2023-07-27
TW201900292A (zh) 2019-01-01
IL270737B1 (en) 2023-04-01
CA3061838A1 (en) 2019-10-29
AU2018274168A1 (en) 2019-11-28
EP3630379B1 (de) 2024-01-03
WO2018215582A1 (de) 2018-11-29
EP3630379C0 (de) 2024-01-03
JP2020527687A (ja) 2020-09-10
RS65381B1 (sr) 2024-04-30
IL270737B2 (en) 2023-08-01
AR111957A1 (es) 2019-09-04
US20200094296A1 (en) 2020-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2611B (zh) 用于清洁容器和设施内部空间的装置和方法
CA2937691C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leaning interiors of receptables and installations
US8157921B2 (en) Apparatus for cleaning heat exchanging surfaces, assembly having a heat installation and an apparatus for cleaning heat exchanging surfaces of the heat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a supply line and a heating installation
RU228051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очистки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внутри резервуара
EP2634380B1 (en) Gas turbine burner fuel feeding system
JP4012536B2 (ja) 容器の内部面洗浄装置および内部面洗浄方法
CN212841655U (zh) 一种锅炉管道氧化皮综合清理装置
JP2008272747A (ja) 容器の内部面を洗浄する洗浄装置および洗浄方法
EA040254B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очистки внутренних пространств резервуаров и установок
KR102303668B1 (ko) 가스배관 퍼지용 이동형 플레어 스택
Sugawa et al. Flame length and width produced by ejected propane gas fuel from a pipe
JP2005152896A (ja) 容器の内部面洗浄装置および内部面洗浄方法
JP3974611B2 (ja) 容器の内部面洗浄装置および内部面洗浄方法
JP2005186061A (ja) 爆轟洗浄の連通を提供する装置および容器の洗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