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1741A - 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1741A
CN110661741A CN201810686589.3A CN201810686589A CN110661741A CN 110661741 A CN110661741 A CN 110661741A CN 201810686589 A CN201810686589 A CN 201810686589A CN 110661741 A CN110661741 A CN 110661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frequency
signal
frequency
synchronous carrier
sig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865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1741B (zh
Inventor
陈国海
吕云屏
杨博
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865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61741B/zh
Priority to KR1020207008206A priority patent/KR102351590B1/ko
Priority to EP19826530.8A priority patent/EP3661145A4/en
Priority to JP2020519774A priority patent/JP7370970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9/093003 priority patent/WO202000147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661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1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1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1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28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49Demodulators
    • H04L27/26524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demodulation
    • H04L27/26526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or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de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demodulation with inverse FFT [IFFT] or inverse DFT [IDFT] de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receiv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6Frame synchronisation, e.g. packet synchronisation,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witching point detection or subfram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24Carrier regulation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2027/0026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3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cting errors in frequency or ph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所述发送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点获取同步载频信息,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用于为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设置同步载频信道;第一接入点发送同步载频信息给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生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所述同步载频信号用于设置第二接入点的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且所述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为固定值;第一接入点在所述同步载频信道上发送同步载频信号。本方法第二接入点根据同步载频信息确定同步载频信道,并对接收到的同步载频信号进行处理,由于获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之间频差为固定值,所以输出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相同,从而消除了不同接入点之间的频偏。

Description

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是指:通过增加无线收发机的天线数量,使无线信号在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多根天线上传输,进而成倍地增加无线通信系统速率的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升MIMO的性能,提出了一种网络MIMO(或称分布式MIMO),该网络MIMO通过多个独立接入点(Access Point,AP)间的协作,将所有AP上的天线视为是一个大AP上的天线,由于多个独立AP分布的物理位置分散,进而使得多个AP上的天线间的相关性较小,从而通过增加AP的数量可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但是,在实际部署MIMO网络的AP时,由于提供参考时钟的各个晶振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各个AP之间存在载频差。具体地,由于各个AP中晶振提供的参考时钟不可能完全一样,使得相位发生旋转,发射的信号不断存在相位误差的累加,导致接收端获得的信号相对相位也在不断地旋转,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上升,接收端无法解码。其中,由于相位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AP间载频频差越大,相位差变化越快,误码率越高。
因此,对于本领域人员来说,需要一种技术方案来支撑网络MIMO中各个分布式的AP实现载频同步,以便提升网络MIMO的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以实现分布式网络中各个接入点之间的频率同步,进而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中,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点获取同步载频信息,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用于为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设置同步载频信道;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所述第一接入点生成两个或两个同步载频信号,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用于板帮助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设置其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且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为固定值;并在所述同步载频信道上发送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
本方面提供的方法,第一接入点通过向分布式网络中的接入点下发同步载频信息,以告知网络中的接收端AP其将要发送的同步载频信号的同步载频信道,然后第一接入点再在该同步载频信道上发送频率差固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从而保证接收端AP在接收并处理所述固定频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后得到频率相同的参考时钟,并将该参考时钟作为工作信道的参考时钟,从而使得了各个接收端AP的工作信道的参考时钟相同,进而消除了不同AP之间由于晶振提供的参考时钟不同导致的频差,本方法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包括: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和同步载频信号信息,所述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包括: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与载频频点对应的信道号;所述同步载频信号信息包括: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同步载频信号的个数和各个同步载频信号间的频率差;或者与每个所述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对应的子载波编号。
其中,所述同步载频射频信息是同步载频信道使用的,作为同步载频信道的RFPLL参数;所述同步载频信号信息是工作信道使用的,作为Fref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同步载频信息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点的应用层通过UDP或者TCP发送同步载频信息指示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所述同步载频信息指示中包含所述同步载频信息;或者,所述第一接入点的MAC层发送第一帧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所述第一帧中携带有所述同步载频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帧可以是802.11帧的一种,可选的,可以是802.11中的action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入点生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包括:第一接入点以模拟域的方式生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步载频信号,具体地过程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点获取本地晶振的频率;将所述本地晶振的频率输入给至少两个锁相环PLL,经过每个所述PLL后得到一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将所有所述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通过合路器合成一路信号并输出,将从所述合路器输出的一路信号输入至混频器进行处理,将所述经过混频器处理后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其中,所述合路器用于将多路信号合成一路信号,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
本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第一接入点通过模拟域方式生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由于该方式计算量小,只占用较小的处理资源,所以能够方便、快速地生成同步载频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入点生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包括:第一接入点以数字域的方式生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步载频信号,具体地过程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所有子载波中选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载波,设置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载波的幅度值为预设值,以及设置除了所述选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载波之外,其余的子载波的幅度值为零;将所有所述子载波通过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生成时域信号,所述时域信号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分量;将所述时域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进行数模转换并输出;将经过所述数模转换器输出的转换信号通过混频器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转换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将所述经过混频器处理后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
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点以数字域方式生成同步载频信号,在这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子载波来确定不同载频信号的频率差,选择方式灵活多样,并且在实际运行中还可以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点通过所述同步载频信道或者工作信道发送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同步载频信号接收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网络中,所述方法包括:第二接入点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点的同步载频信息;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确定同步载频信道;所述第二接入点在所述同步载频信道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且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为固定值。
本方面提供的方法,第二接入点通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点的同步载频信息,能够确定同步载频信道,并在该同步载频信道上接收第一接入点发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由于这些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固定,所以第二接入点根据这些同步载频信号处理后得到的工作无线的参考时钟为固定值。进而实现了,对于不同的第二接入点只要接收到第一接入点发送的具有固定频差的同步载频信号,就能在处理后得到具有固定值的工作无线的参考时钟,达到了同源的目的,避免了晶振的差异导致提供的参考时钟不同,消除了频差。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包括同步载频射频信息,所述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包括: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与载频频点对应的信道号;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确定同步载频信道,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所述信道号确定所述同步载频信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包括同步载频信号信息,所述同步载频信号信息包括: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同步载频信号的个数和各个同步载频信号间的频率差;或者与每个所述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对应的子载波编号;
所述第二接入点在接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同步载频信号的个数和各个同步载频信号间的频率差、或者所述子载波编号,确定各个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频率差设置第二接入点工作信道的无线参数,以及设置使用同步载频信号处理后的信号作为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入点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点的同步载频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点的应用层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点的同步载频信息指示,所述同步载频信息指示中包含所述同步载频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接入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点的第一帧,所述第一帧中携带有所述同步载频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点对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配置用于工作无线的射频锁相环RFPLL参数,得到第一载频;以及所述第二接入点按照所述第一载频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接入点按照所述第一载频发送数据,具体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点与所述分布式MIMO中的其它接入点按照所述第一载频联合发送数据,其中,所述分布式MIMO中的其它接入点发送数据时,使用的时钟信号频率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相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入点对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时钟信号,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点将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经过低噪音放大器放大,然后将所述放大后的信号经过混频器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放大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将经过所述混频器处理后的信号通过功分器输出两路相同的信号,以及将所述两路相同的信号经过乘法器得到第一混合信号;将所述第一混合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入点对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时钟信号,包括:所述第二接入点将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经过低噪音放大器放大,在将所述放大后的信号经过混频器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放大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将经过所述混频器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以及在数字域进行相乘处理得到第二混合信号;将所述第二混合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同步载频信息,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用于为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设置同步载频信道;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设置其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且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为固定值;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同步载频信道上发送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包括: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和同步载频信号信息,所述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包括: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与载频频点对应的信道号;所述同步载频信号信息包括: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同步载频信号的个数和各个同步载频信号间的频率差;或者与每个所述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对应的子载波编号。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UDP或者TCP发送同步载频信息指示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所述同步载频信息指示中包含所述同步载频信息;或者,通过MAC层发送第一帧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所述第一帧中携带有所述同步载频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本地晶振的频率,将所述本地晶振的频率输入给至少两个锁相环PLL,经过每个所述PLL后得到一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将所有所述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通过合路器合成一路信号并输出,将从所述合路器输出的一路信号输入至混频器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以及,将所述经过混频器处理后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在所有子载波中选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载波,设置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载波的幅度值为预设值,以及设置除了所述选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载波之外,其余的子载波的幅度值为零;将所有所述子载波通过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生成时域信号,所述时域信号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分量;将所述时域信号依次通过数模转换器进行数模转换并输出,将经过所述数模转换器输出的转换信号通过混频器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转换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以及,将所述经过混频器处理后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同步载频信道或者工作信道发送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同步载频信号接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点的同步载频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确定同步载频信道;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同步载频信道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且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为固定值。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包括同步载频射频信息,所述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包括: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与载频频点对应的信道号;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所述信道号确定所述同步载频信道。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包括同步载频信号信息,所述同步载频信号信息包括: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同步载频信号的个数和各个同步载频信号间的频率差;或者与每个所述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对应的子载波编号;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接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之前,根据所述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同步载频信号的个数和各个同步载频信号间的频率差、或者所述子载波编号,确定各个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根据所述频率差设置第二接入点工作信道的无线参数,以及设置使用同步载频信号处理后的信号作为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应用层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点的同步载频信息指示,所述同步载频信息指示中包含所述同步载频信息;或者,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点的第一帧,所述第一帧中携带有所述同步载频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时钟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配置用于工作无线的RFPLL参数,得到第一载频;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载频发送数据。例如,发送单元与分布式MIMO中的其它接入点按照所述第一载频联合发送数据,其中,所述分布式MIMO中的其它接入点发送数据时,使用的时钟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相同。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经过低噪音放大器放大,将所述放大后的信号经过混频器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放大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将经过所述混频器处理后的信号通过功分器输出两路相同的信号,以及将所述两路相同的信号经过乘法器得到第一混合信号;将所述第一混合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经过低噪音放大器放大,再将所述放大后的信号经过混频器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放大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将经过所述混频器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以及在数字域进行相乘处理得到第二混合信号;将所述第二混合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接入点,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和指令,所述处理器可以执行所述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程序或指令,从而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各种实现方式中的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或者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各种实现方式中的同步载频信号接收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实现包括本申请提供的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例如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指令。在计算机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可实现包括本申请提供的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在发送端,第一接入点通过向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发送同步载频信息,以指示每个第二接入点其将要发送的同步载频信号所在的信道,然后在该指示的同步载频信道上发送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在接收端,每个第二接入点先根据同步载频信息确定同步载频信道,再在该同步载频信道上接收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并对这些同步载频信号进行处理,由于这些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固定,所以处理后得到频率相同的参考时钟,并将该参考时钟作为工作信道的参考时钟,进而消除了不同接入点之间由于晶振提供的参考时钟不同导致的频差,本方法实现了不同接入点见的频率同步,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1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2的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3的示意图;
图1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4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点间没有频偏的分布式MIMO原理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点间存在频偏的分布式MIMO原理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分析推导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同源参考时钟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模拟域生成同步载频信号的流程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模拟域接收同步载频信号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数字域接收同步载频信号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802.11帧类型的示意图;
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802.11帧类型中不同代码的帧的示意图;
图10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同步载频信号信息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数字域生成同步载频信号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载频信道上的信号为AP提供了同源无线的参考时钟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载频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点AP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入点AP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说明之前,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技术术语和应用场景进行介绍和说明。
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的无线通信场景,所述MIMO可以理解为:一种通过增加无线收发机的天线数量,使无线信号在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多根天线上传输,进而成倍增加无线通信系统速率的技术。
本申请所述的分布式MIMO(或称网络MIMO):相比于传统的MIMO技术,发射机的多根天线都集中在一个设备上,不同的设备之间独立工作;而分布式MIMO的发射机则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且这些发射机能够协同工作和管理,进而在接收机一侧可以被看做不同位置的发射机如同一个设备一样工作。
下面介绍本申请应用的系统架构或场景。
本申请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分布式MIMO技术进行无线通信的场景下,每个分布式MIMO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至少包括一个天线,每个移动台(station,STA)至少包括一个天线。分布式MIMO中各个AP间的距离本申请不予限制,可以是1米,10米或者是数百米,数公里等。分布式MIMO中的AP间可通过有线(以太网线,光纤)进行连接,这些设备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交换机进行连接。如图1a所示的应用场景1:有线连接各个AP与交换机或者所述交换机所在的后传网(Backhaul),其中,参考AP为分布式MIMO AP中的一个。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中,各个AP之间也可以通过无线进行连接,如图1b所示的应用场景2:无线连接各个AP与Backhaul,其中,参考AP为分布式MIMO AP中的一个。在这两种情况下,参考AP用于向分布式MIMO中的其它AP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另外,上述应用场景1和应用场景2中的参考AP还可以是分布式MIMO系统之外的一个独立AP。如图1c所示的应用场景3:有线连接各个AP与交换机或者所述交换机所在的后传网,其中,参考AP(ref AP)为单独的AP。如图1d所示的应用场景4:无线连接各个AP与后传网,独立参考AP。其中,该参考AP可以用于在同步载频信道上发送同步载频信号,以及与分布式MIMO中的各个AP进行数据传输。分布式MIMO AP可用于接收并处理来自参考AP的同步载频信号,以及将处理后的输出信号作为该AP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
其中,无线信号(wireless signal)可以是WiFi(802.11)或者是LTE(3G,4G,5G)中的信号。在MIMO中的各个AP与后传网无线连接的应用场景下,用于无线连接的无线信号可以和分布式MIMO AP与STA通信的无线信号类型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此外,本申请还可以应用于上述四种应用场景的各自演进和相关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予限定。
为了提高网络的吞吐量,从WIFI 802.11n(帧结构类型)开始使用MIMO技术来提升无线的吞吐率,其中,802.11帧会随着版本更新,更新后包括具有多种类型,且更新后的802.11帧的类型可以兼容更新前的类型,以保证更新的设备发送的数据帧能够被未更新设备接收和解析。在不同类型的802.11帧中,802.11n和802.11ac最大可以支持4条流传输,802.11ax最大可以支持8条流传输。由于在一个AP上使用了同源的时钟,各个天线间会存在很小或者不存在载频差。但在实际环境部署时受到AP尺寸限制及同一个AP上多个天线间的强相关(相互干扰)等因素,导致AP上天线数量不能太多,例如目前的工艺水平要求天线数量不超过8条。
为进一步提升MIMO的性能,提出了网络MIMO或者称为分布式MIMO,该网络MIMO通过多个独立AP间的协作,将所有AP上的天线视为是一个AP上的天线,由于多个AP的物理位置分散,多个天线间的相关性小,所以通过增加AP数量能够容易和简单地增加网络的吞吐率。
如图2a所示,理想情况下,当AP间不存在载频频偏时,原理和单个设备上实现MIMO上的原理是一样的,在发送端,需要发送的原始数据,比如用“p”表示,通过预编码乘以传输信道的逆,获得传输的数据x,并发送至接收端;在接收端,传输数据x经过传输信道后(形成对角阵),接收端单独解码获得所述原始数据p。
但是,实际分布式MIMO部署如图2b所示,AP1和AP2之间是存在频偏的。例如由于AP1和AP2各自使用的独立晶振不能完全相同,会产生频差。例如图2b中,由于相位旋转,发射的信号不断存在相位误差的累加,如下公式,方框内容表示AP间产生的载频频差。
Figure BDA0001711805730000081
经过信道作用后,接收端的信号表示为:
Figure BDA0001711805730000082
此时,接收端上获得信号的相对相位在不断旋转,误码率上升,导致接收端无法解码。因此需要有技术来支撑网络MIMO中各个分布式的AP实现载频同步,提升网络MIMO的吞吐量。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意在消除分布式MIMO中各个AP间的载频频偏,并且部署的多个AP不受外部环境限制,以及不增加额外的成本。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3,提供了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分布式MIMO中的各种应用场景。在上述各应用场景中至少包括:第一接入点和第二接入点,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为参考AP,用于向分布式MIMO中所有第二接入点发送同步载频信息和同步载频信号,具体地,所述方法包括:
301:第一接入点获取同步载频信息,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用于为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设置同步载频信道。即参考AP和分布式MIMO AP交互同步载频信息。
所述第一接入点获取同步载频信息,包括:第一接入点从其它设备中接收所述同步载频信息,或者,第一接入点自己生成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并获取该同步载频信息,本实施例对获取同步载频信息的具体方式不予限定。
其中,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包括: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和同步载频信号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载频射频信息,用于为分布式MIMO AP确定发送同步载频信号的同步载频信道。可选的,所述同步载频射频信息中包括:载频频点或者信道号,例如802.11中的信道号,该信道号对应了某个频点和一定带宽的射频资源信息。
所述同步载频信号信息,用于向分布式MIMO AP提供待发送的同步参考信号的相关信息,所述同步载频信号信息中包括: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同步载频信号的个数和各个同步载频信号间的频率差;或者与每个所述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对应的子载波编号等。例如,包括: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也可对应是802.11中子载波编号),两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差,信号的数量,子载波编号等。
302: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
所述发送同步载频信息的方式可以是广播,还可以单播发送给各个第二接入点。
301和302为第一接入点与分布式MIMO AP的第二接入点之间同步载频信息交互的过程。其中,AP间同步载频信息交互可以通过802.11帧进行交互,也可以通过应用层进行交互,或者是AP上设定为一些固定的值;当前802.11帧中还没有对应的类型来交互此类信息,可以通过扩展现有的Action类型帧的代码(code)实现;具体地上述各种方式的交互过程,本申请将在后续的具体实施例中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详细赘述。
303:第二接入点接收所述同步载频信息,根据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确定同步载频信道。
具体地,如果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包括同步载频射频信息,且所述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包括: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与载频频点对应的信道号,则所述第二接入点可以根据所述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所述信道号确定所述同步载频信道。
例如,如果同步载频射频信息中指示载频的中心频率是2.412GHz,或者载频频点是802.11中的一个信道号,其中,每个所述信道号对应了一个频点和一定带宽的射频资源信息,则第二接入点根据同步载频射频信息确定出同步载频信道的频率为2.412GHz,或者是所述802.11中信道号所指示的信道。
此外,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同步载频信息设置相关参数。
具体地,例如,分布式MIMO AP1或AP2接收到同步载频信息后,设置同步载频无线的接收参数(如接收频率,接收频宽),并且设置工作信道的无线参数,设置接收/发送数据的参考时钟频率,该频率可用于设置射频锁相环(Radio Frequency Phase-Locked Loop,RFPLL)的参数。此外,方法还包括,分布式MIMO AP设置使用同步载频信号处理后信号作为工作无线的参考时钟。
304:第一接入点生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设置其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且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为固定值。
所述同步载频信号为至少两个不同频率信号,其中,每个所述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可随时间变化,也可以固定不变,但是必须满足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固定,例如10MHz。
305:第一接入点在所述同步载频信道上发送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
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可以是在802.11对应的子载波上,也可以是多个独立的单音信号,所述单音信号是指只含有一个频率分量的信号。
可选的,第一接入点生成并发送同步载频信号的过程可以通过模拟域实现,也可以通过数字域实现。具体采用模拟域还是数字域的实现过程将在后续具体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306:第二接入点在同一同步载频信号上接收所述同步载频信号,并对接收的同步载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接入点工作信道的射频参考时钟。
所述第二接入点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点的至少两个同步载频信号,并对接收的同步载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为所述固定值的频率差;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配置RFPLL得到第一载频。
其中,所述载频可定义为:载波或者载频(载波频率)是一个物理概念,可以指一个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单位Hz。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可以使用载波来传递信息,例如将数字信号调制到一个高频载波上然后再在空中发射出去。
其中,所述第二接入点可以通过模拟域或者数字域的方式来接收和处理同步载频信号。
下面解释如何从包含有两个或两个同步载频信号的混合信号中获得工作信道RFPLL的参考时钟。
如图4a所示,接收端在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与发送端发送的信号频率不一致,主要原因是晶振OSC1和晶振OSC2是2个独立的晶振,其参考时钟不同,所以导致输出的频率也不同,不同步变化,存在差异。但是分布式MIMO AP上获得两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差固定的,始终相等。
例如,以角速度w表示为:
w2'-w1'=w2-w1
其中,w1表示发送的第一同步载频信号的角速度,w2表示发送的第二同步载频信号的角速度,w1’表示接收的第一同步载频信号的角速度,w2’表示接收的第二同步载频信号的角速度。
对接收到的两个同步载频信号做相乘处理,具体处理过程如下:
Srx*Srx=(cos(w1't+Q1')+cos(w2't+Q2'))*(cos(w1't+Q1')+cos(w2't+Q2'))
其中,Srx表示接收的同步载频信号,Q表示初始相位,t表示时间。
简化处理各个相位部分后得到频率分量,如下:
Srx*Srx=(cos(w1't)+cos(w2't))*(cos(w1't)+cos(w2't))
=cos(w1't)*cos(w1't)+2*cos(w2't)*(cos(w1't)+cos(w2't)*cos(w2't))
=A1*cos(w2't-w1't)+A2*cos(2w1't)+A3*cos(2w2't)+A4*cos(w1't+w2't)+C
其中,A表示幅值,C为常量。
存在w2'-w1'=w2-w1,上式演变如下,其中w2-w1为工作信道射频期望的参考时钟。
w2'-w1'=A1*cos(w2t-w1t)+A2*cos(2w1't)+A3*cos(2w2't)+A4*cos(w1't+w2't)+C
通过带通滤波器滤除直流分量和高频分量后,只剩下w2-w1频率分量的信号,其他分量都被滤除了。经过带通滤波器后输出信号为A1*cos(w2t-w1t)。
本方法确定的分布式MIMO AP的工作信道的参考时钟不受本地晶振的影响,接收的同步载频信号在处理之后,得到的频率分量都是f2-f1,且为固定值,进而使得所有分布式MIMO AP的工作信道的射频参考时钟与同源类似,避免了AP间的频差。
图4b所示,REPLL1和REPLL2分别是经过AP1和AP2的处理后输出的载频,其中,由于
wref1=w2′-w1′=w2-w1
wref2=w2″-w1″=w2-w1
所以,最终AP1和AP2获得同样频率的参考时钟,当分布式MIMO中有更多个AP时,按照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每个AP最后输出的信号作为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都是相同频率的。
307:第二接入点按照所述第一载频发送数据。具体地,包括:分布式MIMO中的各个AP按照所述第一载频联合发送数据。
第二接入点与分布式MIMO中的其它接入点按照第一载频联合发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载频为分布式MIMO的AP经过REPLL处理之后输出的载频,所述分布式MIMO中的其它接入点发送数据时,使用的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相同。即所有分布式MIMO的AP均采用相同的频率进行数据传输,进而实现了数据的同步发送。
进一步地,307中包括多个分布式MIMO的AP间先需要进行时间同步、预编码操作后,在同一时刻发送数据,具体同步联合发送数据的过程与现有的联合发送步骤相同,本申请对此不详细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发送端,第一接入点通过向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发送同步载频信息,以指示每个第二接入点其将要发送的同步载频信号所在的信道,然后在该指示的同步载频信道上发送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在接收端,每个第二接入点先根据同步载频信息确定同步载频信道,再在该同步载频信道上接收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并对这些同步载频信号进行处理,由于这些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固定,所以处理后得到频率相同的参考时钟,并将该参考时钟作为工作信道的参考时钟,进而消除了不同接入点之间由于晶振提供的参考时钟不同导致的频差,本方法实现了不同接入点见的频率同步,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相比于利用GPS时钟作为参考时钟减小AP间的频偏的方法,不受外部环境限制,例如不受室内、室外建筑物遮挡的影响,应用范围广泛,可适应不同的环境。并且,该方法相比于利用时钟板部署时钟线来消除频偏而言,节约了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接入点,即参考AP可以是分布式MIMO AP中的一个,或者是分布式MIMO之外的一个独立AP(不参与网络MIMO)。如果参考AP若是分布式MIMO AP中的一个AP,其工作信道的参考时钟可以是本AP同步载频信号的参考时钟,也可以是同步载频信号处理后恢复出的时钟信号。所述第二接入点是泛指一类接入点,即属于分布式MIMO AP的统称,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入点中包括MIMO AP1和MIMO AP2。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的处理得到分布式MIMO AP间的第一载频间的频差很小(一般小于数Hz),或者当频差为零时,有效地消除了各个AP间的频差。
实施例一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通过应用层交互同步载频信息,参考AP使用模拟域生成和发射含有两个频率的同步载频信号,分布式MIMO AP使用模拟域接收参考AP发射出来同步载频信号,并对其处理和输出,作为工作无线的参考时钟。
如图5所示,具体方法如下:
501:参考AP(第一接入点)的应用层和分布式MIMO AP的应用层之间交互同步载频信息,其中,所述同步载频信息中携带:参考AP的射频中心频率是2.412GHz,第一个信号频率为1MHz,第二个信号频率为11MHz。
可选的,参考AP的应用层可以通过UDP/TCP协议发送同步载频信息指示给分布式MIMO AP,其中,所述同步载频信息指示中包含所述同步载频信息。
其中,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所述TCP用于提供IP环境下的数据可靠传输。
具体地,参考AP的应用层向分布式MIMO AP(第二接入点)应用层发送同步载频信息指示,分布式MIMO AP应用层接收后反馈指示确认信息。所述同步载频信息指示可以是从参考AP上的应用层发出,也可以是由独立的第三方发出。
所述同步载频信息中包括: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是802.11中的信道号),同步载频信号信息(具体频率值,频差或者802.11中的子载波编号)等。
502:第二接入点AP1接收所述同步载频信息指示,并设置同步载频无线接收参数,具体包括:设置接收中心频率为2.412GHz,与参考AP发送的同步射频信息中的频率相同。所述中心频率可以根据分布式MIMO AP的晶振频率设置同步载频无线的RFPLL,例如,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接收带宽为20MHz。
另外,第二接入点AP1还可以设置使用对所述同步载频信号处理后输出的信号作为工作无线的参考时钟。
同理地,分布式MIMO中的第二接入点AP2也执行上述步骤502的接收和设置动作,具体过程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503:参考AP利用模拟域的方式生成并发送同步载频信号。
具体过程包括:参考AP获取本地晶振的频率,将所述本地晶振的频率经过至少两个锁相环PLL得到输出频率,其中,所述输出频率包括: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两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差;参考AP将所述输出频率依次通过合路器和混频器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以及参考AP将经过混频器处理后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
例如,参考AP根据本地晶振的输出频率,设置两个PLL的参数,分别为锁相环1(PLL1)和锁相环2(PLL2),使得两个PLL的输出频率分别为1MHz和11MHz,设置同步载频无线的发射频点在2.412GHz。
参考AP模拟域发送两个同步载频信号:
如图6a所示,同一个晶振(oscillator)的输出参考信号给锁相环1和锁相环2,该参考信号经过锁相环1后输出一个频率f1(w1=2πf1),所述参考信号经过锁相环2后输出一个频率f2(w2=2πf2),其中,输出频率f1和f2可以通过同步载频信号信息承载并传输给分布式MIMO AP,或者将输出频率f1和f2的频率差通过所述同步载频信号信息下发给分布式MIMO AP。
输出频率f1和f2经过合路器(combiner)再输出给混频器,混频器将输入信号与本振信号(是一个高频信号f0)混合后,然后通过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最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其中,经过功率放大器后发射的两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为f0+f1,f0+f2。
504:AP1通过模拟域方式接收两个同步载频信号,对这两个同步载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时钟信号。
具体包括:AP1将两个同步载频信号经过低噪音放大器放大,然后再将所述放大后的信号经过混频器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放大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将经过所述混频器处理后的信号通过功分器输出至少两路相同的信号,以及将所述至少两路相同的信号经过乘法器得到第一混合信号;将所述第一混合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例如,AP1将接收的同步载频信号经过低噪音放大器(LNA)和混频模块作用,获得了含有固定频率差为10MHz的两个频率信号,经过功分器形成两路同样信号的输出,两路输出输入模拟信号乘法器,输出含有4个频率的混合信号,再经带通滤波器处理,仅留下10MHz的信号,即第一时钟信号(f2-f1),然后即将该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作为AP1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
如图6b所示,参考AP发射出的信号经过传播后经过接收天线耦合到LNA,经过本地的混频器获得f+f1和f+f2的两个单音信号,其中f=f0’-f0;然后经过带通滤波器消除其他干扰信号,再送至功率分配器(功分器),分出两路含有同样频率的信号,输出送给乘法器;乘法器输出含有4个频率的单音信号和直流信号,分别是f2-f1,2f+2f1,2f+f1+f2和2f+2f2,将这些输出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器滤波,剩余f2-f1频率的信号(期望信号)输出,即输出第一时钟信号,本实施例中,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为10MHz。
AP1将第一时钟信号作为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并利用该射频时钟参考信号配置RFPLL得到第一载频。
同理地,分布式MIMO中的AP2也接收和处理同步载频信号,并得到第一时钟信号为10MHz,设置该第一时钟信号为AP2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并得到第一载频。
505:AP1和AP2按照所述第一载频联合发送数据,其中,分布式MIMO中的AP1和AP2均使用相同频率的射频参考时钟。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参考AP通过模拟域方式生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由于该方式计算量小,只占用较小的处理资源,所以能够方便、快速地生成同步载频信号。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通过应用层交互同步载频信号信息,参考AP使用模拟域发射含有两个频率的同步载频信号,分布式MIMO AP使用数字域接收参考AP发射出来信号,并处理后作为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MIMO AP是通过数字域接收参考AP发送的同步载频信号,并处理生成第一时钟信号输出。
具体地,参见附图7,该方法包括:
701:参考AP的应用层和分布式MIMO AP的应用层交互同步载频信息,参考AP的射频中心频率是2.412GHz,第一个信号频率为1MHz,第二个信号频率为11MHz。
702:分布式MIMO AP接收同步载频信息后,设置同步载频无线接收参数,接收中心频率2.412GHz(根据AP的晶振频率设置同步载频无线的RFPLL),设置接收带宽为20MHz;设置使用同步载频信号的处理信号作为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
另外,分布式MIMO的AP根据同步载频信息中的信道号,或中心频率确定待发送的同步载频信道。
703:参考AP以模拟域的方式生成并发送两个同步载频信号。
参考AP根据本地晶振的输出频率,设置两个PLL的参数,使得两个PLL的输出频率为1MHz和11MHz,设置同步载频无线的发射频点在2.412GHz,具体地生成和发送过程可参见实施例一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704:AP1以数字域方式接收两个同步载频信号,并处理这两个同步载频信号,以及将处理后的信号作为AP1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
具体地,AP1将两个同步载频信号经过低噪音放大器放大,然后将所述放大后的信号经过混频器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放大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将经过所述混频器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以及在数字域进行相乘处理得到第二混合信号;将所述第二混合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处理得到第一时钟信号。
具体地,AP1将接收的同步载频信号经过LNA和混频模块作用获得了含有频率差为10MHz的两个频率信号,再将这两个频率信号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后,在数字域进行相乘输出含有4个频率的混合信号,再滤波处理留下10MHz的信号,设为第一时钟信号,最后将该第一时钟信号设置为AP1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
如图8所示,参考AP发射出的信号经过传播后,经过接收天线耦合到LNA,经过本地的混频器获得f+f1和f+f2的两个单音信号,其中f=f0’-f0;然后经过数字滤波,得到含f1’和f2’的两个同步载频信号的混合信号,通过数字域相乘,带通滤波器滤波后输出第一时钟信号f2-f1,作为MIMO AP工作无线的参考时钟。
分布式AP1和AP2都按照第一时钟信号设置RFPLL,并输出第一载频。
705:分布式AP1和AP2均按照第一载频联合发送数据。
本实施例中,接收端的AP通过数字域方式生成同步载频信号,在这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子载波来确定不同载频信号的频率差,选择方式灵活多样,并且在实际运行中还可以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比如,在选择并模拟了一组频率的同步载频信号后,发现受环境影响导致消除载频频差的效果不理想时,可以再重新不同的子载波,确定不同的频率差,使得重新模拟同步后的AP间载频频差满足网络的需求。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802.11帧交互同步载频信息,参考AP使用数字域发射含有两个频率的同步载频信号,分布式MIMO AP使用模拟域接收参考AP发射出来信号,并处理后作为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
如图9所示,方法具体包括:
901:参考AP的MAC层和分布式MIMO AP的MAC层交互同步载频信息,可选的,在MAC层上通过802.11帧进行同步载频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其中,所述同步载频信息中包括的信息有:参考AP的射频中心频率是5.745GHz,第一子载波编号为“-21”,第二子载波编号为“7”,由于每个子载波编号对应一个频率,所以根据第一子载波和第二子载波的编号可以计算出两个频率的频差,本实施例中,第一子载波和第二子载波之间对应的频率差为8.75Mhz(8750=(7-(-21))*312.5KHz)。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802.11帧的一种实现方式是通过802.11action帧,所述802.11action帧有两种大类型,一种是需要反馈确认的,一种是无需反馈确认的,具体区分可以根据802.11帧中的字段Subtype的值来确定。
参见图10a,示出了部分802.11帧的类型和子类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802.11action帧既可以是需要反馈确认的类型,也可以采用无需反馈确认的类型。如果采用无需反馈确认的802.11action帧,则通过MAC层或者应用层发送一个确认包。
其中,Bx表示位数,例如,B1表示第一位。
进一步地,所选用的802.11action帧是具有预留空间,或可以承载信息的帧。具体地,可以通过扩展action帧的代码(code)来实现,如图10b所示,802.11action帧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code,例如code编码从14至255,其中,某些code的action帧中不设置信息内容,作为预留帧,比如编码16和编码18-125,进而可以使用这种code的action帧来承载同步载频信号信息。
如图10c所示,采用code 21的802.11action帧中承载同步载频信号信息,在“Action Details”中描述载波中心频率为5GHz,第一信号的频率为1KHz,第二信号的频率为10001KHz(10MHz+1KHz)。需要说明的是,在为802.11action帧配置同步载频信号信息时,还可以使用不同的格式,只要可以表达类似信息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格式不予限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参考AP在于分布式MIMO AP进行同步射频信息交互的过程中,可以分开发送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和同步载频信号信息,其中,这两种信息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发送,或者采用不同的方式发送。例如,参考AP可以通过802.11中的子载波编号方式下发第一同步载频信号和第二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以及频率差,对应于802.11n,802.11ac帧,相邻子载波间的频差为312.5KHz。所述同步载频射频信息中的载波中心频率可以采用802.11帧中信道号来表示,因为不同的信道号在各个国家对应于某个具体中心频率,频宽一定的无线资源,所以通过下发信道号可以确定接收载频的中心频率。
本实施例中,以802.11帧的方式传输同步载频信息可以避免参考AP和分布式AP在应用层之间的交互,分布式AP能够快速确定同步载频信道,并设置相关参数,节约了传输时间,提高了传输效率。
902:AP1接收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后,设置同步载频无线接收参数。AP1设置接收中心频率为5.745GHz,设置接收带宽为20MHz;以及设置使用同步载频信号的处理信号作为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以及准备按照信道号对应的信道接收参考AP发送的同步载频信号。
903:参考AP以数字域方式生成并发送两个同步载频信号。
903具体包括:参考AP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载波;将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载波通过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IDFT)生成时域信号,所述时域信号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分量;将所述时域信号先通过数模转换器(DA)进行数模转换,然后再将转换后的信号经过混频器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将所述经过混频器处理后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
其中,所述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的具体变化过程可以参考离散傅里叶变化的过程,本实施对此不详细赘述。
本实施例中,设置同步载频信号的发射频点为5.745GHz。
如图11所示,参考AP在64个子载波(256个子载波)中选定两个子载波,具体地可以根据同步载频信号信息来确定选择哪些子载波,然后将选择的两个子载波赋予一个固定的信号,比如a+bi,所述a+bi为预设值,其他子载波的幅度值设置为0,然后通过IDFT运算变换成时域信号(信号中包含2个频率分量,f1和f2),然后经过DA转换送入混频器,经过混频器后的信号频率包含分量f0+f1和f0+f2,再经过功率放大器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904:AP1以模拟域的方式接收两个同步载频信号,处理这两个同步载频信号,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作为AP1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
具体地,AP1接收两个同步载频信号,然后将接收的信号经过LNA和混频模块作用获得了含有相差8.75Mhz的两个频率信号,经过功分器形成两路同样信号的输出,两路输出输入模拟信号乘法器,输出含有4个频率的混合信号,再经带通滤波器处理,仅留下8.75Mhz信号,输出作为工作无线的参考时钟,即设置REPLL输出第一载频。
905:AP1和AP2按照设置的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联合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参考AP采用数字域方式生成同步载频信号,可以灵活设置和选择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差,避免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另外,利用模拟域接收可以快速确定和设置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进一步地提高了AP间的同步效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应用层交互同步载频信息,参考AP使用模拟域发射含有两个频率的同步载频信号,分布式MIMO AP使用模拟域接收参考AP发射出来信号,并在处理后将其作为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
如图1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的信令流程图。具体地,所述方法包括:
1201至1203的过程与实施例三中的901至903均相同,详细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三的描述,本实施例此处不详细赘述。
1204:AP1以数字域的方式接收同步载频信号,处理这些同步载频信号,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作为AP1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
具体包括:AP1将接收的两个同步载频信号经过低噪音放大器放大,然后再将所述放大后的信号经过混频器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放大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将经过所述混频器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以及在数字域进行相乘处理得到第二混合信号;将所述第二混合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处理得到第一时钟信号。
例如,AP1和AP2将接收的同步载频信号经过LNA和混频模块作用,获得了含有频差为8.75MHz的两个频率信号,再将这两个信号经过数字采样,相乘后输出含有4个频率的混合信号,所述混合信号再经带通滤波器处理,仅留下8.75MHz信号,即第一时钟信号,然后将该第一时钟信号所为AP1和AP2工作无线的参考时钟。
1205:AP1和AP2按照设置的无线工作的参考时钟联合发送数据。
本实施例中,参考AP和分布式网络的AP分别按照数据域的方式生成和接收同步载频信号,通过选择不同的子载波来确定不同载频信号的频率差,选择方式灵活多样,并且在实际运行中还可以避免外界环境的干扰。
本方法,由于在发送端参考AP设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具有固定的频率差,所以在接收端的AP处理后最终剩余固定频率差的信号,并将该信号作为工作信道的射频参考时钟,达到了不同分布式AP以相同参考时钟同步传输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分布式MIMO接入点间传输数据的载频同步,消除了不同接入点之间由于晶振提供的参考时钟不同导致的频偏,本方法实现了不同接入点见的频率同步,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此外,本方法不需要在网络MIMO中配置时钟板就能够达到分布式MIMO中的各个AP具有相同的工作信道的射频参考时钟(f=f2-f1),相当于配置一个虚拟晶振或时钟板为各个AP提供参考时钟,如图13所示,本方法节约了配置时钟板为各个AP提供同源时钟的成本开销,并有效地消除了AP间的频偏,提高了载频间同步的精确度,使得分布式MIMO中的各个AP更容易部署。另外,本方法相比于传统的以GPS时钟作为同源的参考时钟来解决AP间频偏的方法,可以避免GPS时钟部署受环境限制的缺陷,不担心建筑物遮挡GPS信号,配置更灵活、可靠。
参见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同步载频信号发送装置可以是前述任意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入点或者参考AP,用于实现前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
如图14所示,所述发送装置14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401,生成单元1402和发送单元1403,此外,所述发送装置140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例如存储单元等,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获取单元1401,用于获取同步载频信息,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用于为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设置同步载频信道;
发送单元1403,用于发送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
生成单元1402,用于生成两个或两个同步载频信号,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设置其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且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为固定值;
所述发送单元1403,还用于在所述同步载频信道上发送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
其中,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包括: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和同步载频信号信息;所述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包括: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与载频频点对应的信道号;所述同步载频信号信息包括: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同步载频信号的个数和各个同步载频信号间的频率差;或者与每个所述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对应的子载波编号。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1403,具体用于通过UDP或者TCP发送同步载频信息指示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所述同步载频信息指示中包含所述同步载频信息;或者,通过MAC层发送第一帧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所述第一帧中携带有所述同步载频信息。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生成单元1402,具体用于获取本地晶振的频率,将所述本地晶振的频率经过至少两个锁相环PLL得到输出频率,所述输出频率包括: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两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差;将所述输出频率通过合路器合成一路信号并输出,将从所述合路器输出的一路信号输入至混频器进行处理,以及,将所述经过混频器处理后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
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单元1402,具体用于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载波,设置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载波的幅度值为预设值,以及设置除了所述选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载波之外,其余的子载波的幅度值为零;将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载波通过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生成时域信号,所述时域信号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分量;将所述时域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进行数模转换并输出,将经过所述数模转换器输出的转换信号通过混频器进行处理,以及,将所述经过混频器处理后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
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1402,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同步载频信道或者工作信道发送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
发送装置140涉及的具体技术特征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描述,可以参考上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同步载频信号接收装置。所述同步载频信号接收送装置可以是前述任意实施例中的第二接入点或者分布式MIMO AP,用于实现前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
如图15所示,所述发送装置15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501,确定单元1502和发送单元1503,此外,所述发送装置150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例如存储单元等,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接收单元1501,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点的同步载频信息;处理单元1502,用于根据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确定同步载频信道;所述接收单元1501,还用于在所述同步载频信道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且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为固定值。
其中,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包括同步载频射频信息,所述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包括: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与载频频点对应的信道号;
所述确定单元15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所述信道号确定所述同步载频信道。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包括同步载频信号信息,所述同步载频信号信息包括: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同步载频信号的个数和各个同步载频信号间的频率差;或者各个载频的子载波号;
所述确定单元1502,还用于在接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之前,根据所述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同步载频信号的个数和各个同步载频信号间的频率差、或者各个载频的子载波号确定各个同步载频信号间的频率差;根据所述频率差设置第二接入点工作信道的无线参数,以及设置使用同步载频信号处理后的信号作为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1501,具体用于通过应用层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点的同步载频信息指示,所述同步载频信息指示中包含所述同步载频信息;或者,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点的第一帧,所述第一帧中携带有所述同步载频信息。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1502,还用于对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为所述固定值的频率差;根据所述第一时钟信号配置RFPLL得到第一载频;所述发送单元1503,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载频发送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单元1503,具体用于与分布式MIMO中的其它接入点按照所述第一载频联合发送数据,其中,所述分布式MIMO中的其它接入点发送数据时,使用的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相同。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1502,具体用于将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依次经过低噪音放大器放大,将所述放大后的信号经过混频器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将经过所述混频器处理后的放大信号通过功分器输出至少两路相同的信号,以及将所述至少两路相同的信号经过乘法器得到第一混合信号;将所述第一混合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1502,具体用于将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依次经过低噪音放大器放大,将所述放大后的信号经过混频器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将经过所述混频器处理后的放大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以及在数字域进行相乘处理得到第二混合信号;将所述第二混合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接收装置150涉及的具体技术特征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描述,可以参考上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接入点AP,如图16所示,所述接入点包括晶振或晶体1601、同步载频无线模块1602、时钟选择模块1603和无线工作模块1604。其中,同步载频无线模块为新增功能模块,可以利用工作载频信号,接收和发送同步载频信号。
所述晶振1601向同步载频无线模块提供同步无线参考时钟,时钟选择模块1603用于向工作无线模块1604提供工作无线的参考时钟。所述时钟选择模块1603还用于选择同步无线参考时钟或者工作无线参考时钟作为接入点使用的工作信道的参考时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接入点可以是分布式MIMO中的AP,还可以是MIMO网络之外的独立AP,即参考AP。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7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接入点AP中包括:处理器171、收发器172和存储器173,所述AP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处理器171为AP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接入点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73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以执行基站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数据。
所述处理器171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可以仅包括CPU,也可以是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及收发模块中的控制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组合。
所述收发器172可以包括接收机、发射机与天线等部件;用于接收或发送同步载频信息和同步载频信号,以及与STA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地,所述收发器172可以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模块、蓝牙模块、基带(base band)模块等通信模块,以及该通信模块对应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用于进行无线局域网络通信、蓝牙通信、红外线通信及/或蜂窝式通信系统通信。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控制AP中的各组件的通信,并且可以支持直接内存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
在本申请的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器172中的各种收发模块一般以集成电路芯片(integrated circuit chip)的形式出现,并可进行选择性组合,而不必包括所有收发模块及对应的天线组。例如,收发器172可以仅包括基带芯片、射频芯片以及相应的天线以在一个蜂窝通信系统中提供通信功能。经由所述收发模块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例如无线局域网接入或WCDMA接入,所述终端可以连接至蜂窝网(cellular network)或因特网(Internet)。
所述存储器17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来控制执行。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同步载频信号的发送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示例性地,在本申请图14所示的装置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1401和发送单元1403所要实现的功能可以由所述AP的收发器172实现,或者由处理器171控制的收发器172实现;所述确定单元1402所要实现的功能则可以由所述处理器171实现。
示例性地,在本申请图15所示的装置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1501和发送单元1503所要实现的功能可以由所述AP的收发器172实现,或者由处理器171控制的收发器172实现;所述确定单元1502所要实现的功能则可以由所述处理器171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图16所示的AP中,所述同步载频无线模块、时钟选择模块和工作无线模块的功能都可以由所述处理器171和收发器172来实现,例如,同步载频无线模块的收发功能由所述收发器172来实现,处理功能由所述处理器171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单元”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17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例如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指令。在计算机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各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
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络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站点、计算机或服务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等。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系统,如图1a至1d所示,该系统可以是MIMO网络,具体地,所述MIMO网络中包括交换机、至少两个接入点AP、至少一个终端,其中,每个AP可以与交换机有线或者无线连接,各个AP与终端之间也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
所述至少两个AP中包括一个参考AP和分布式MIMO AP,所述参考AP用于向各个分布式MIMO AP下发同步载频信息和至少两个同步载频信号,所述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为固定值,使得各个分布式MIMO AP根据接收的同一信道的同步载频信号,确定用于无线工作的射频参考时钟,使得不同AP之间的参考时钟相同,进而消除由晶振提供的参考时钟差异导致AP间产生载频差的问题。
所述终端又称站点或移动台(station,STA),用户设备,用户终端,客户端等,是用户访问MIMO网络使用的终端。具体地,终端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或者移动互联网设备等。WLAN终端是任意有WLAN站点功能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cellphone),智能手机(smartphone),计算机(computer),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和电子书阅读器(e-book reader)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装置、接收装置的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20)

1.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点获取同步载频信息,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用于为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设置同步载频信道;
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
所述第一接入点生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设置其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且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为固定值;
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所述同步载频信道上发送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包括: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和同步载频信号信息,
所述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包括: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与载频频点对应的信道号;
所述同步载频信号信息包括: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同步载频信号的个数和各个同步载频信号间的频率差;或者与每个所述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对应的子载波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点生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点获取本地晶振的频率;
将所述本地晶振的频率输入给至少两个锁相环PLL,经过每个所述PLL后得到一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
将所有所述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通过合路器合成一路信号并输出;
将从所述合路器输出的一路信号输入至混频器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
将所述经过混频器处理后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点生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所有子载波中选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载波,设置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载波的幅度值为预设值,以及设置除了所述选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载波之外,其余的子载波的幅度值为零;
将所有所述子载波通过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生成时域信号,所述时域信号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分量;
将所述时域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进行数模转换并输出;
将经过所述数模转换器输出的转换信号通过混频器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转换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
将所述经过混频器处理后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
5.一种同步载频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接入点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点的同步载频信息;
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确定同步载频信道;
所述第二接入点在所述同步载频信道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且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为固定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包括同步载频射频信息,所述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包括: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与载频频点对应的信道号;
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确定同步载频信道,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所述信道号确定所述同步载频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包括同步载频信号信息,所述同步载频信号信息包括: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同步载频信号的个数和各个同步载频信号间的频率差;或者与每个所述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对应的子载波编号;
所述第二接入点在接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同步载频信号的个数和各个同步载频信号间的频率差、或者所述子载波编号,确定各个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
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频率差设置第二接入点工作信道的无线参数,以及设置使用同步载频信号处理后的信号作为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点对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时钟信号;
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配置用于工作无线的射频锁相环RFPLL参数,得到第一载频;
所述第二接入点按照所述第一载频发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入点对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时钟信号,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点将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经过低噪音放大器放大,将所述放大后的信号经过混频器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放大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
将经过所述混频器处理后的信号通过功分器输出两路相同的信号,以及将所述两路相同的信号经过乘法器得到第一混合信号;
将所述第一混合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入点对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时钟信号,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点将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经过低噪音放大器放大,再将所述放大后的信号经过混频器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放大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
将经过所述混频器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以及在数字域进行相乘处理得到第二混合信号;
将所述第二混合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11.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同步载频信息,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用于为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设置同步载频信道;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给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用于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设置其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且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为固定值;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同步载频信道上发送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包括: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和同步载频信号信息,
所述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包括: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与载频频点对应的信道号;
所述同步载频信号信息包括: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同步载频信号的个数和各个同步载频信号间的频率差;或者与每个所述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对应的子载波编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本地晶振的频率,将所述本地晶振的频率输入给至少两个锁相环PLL,经过每个所述PLL后得到一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将所有所述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通过合路器合成一路信号并输出,将从所述合路器输出的一路信号输入至混频器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以及,将所述经过混频器处理后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在所有子载波中选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载波,设置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载波的幅度值为预设值,以及设置除了所述选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载波之外,其余的子载波的幅度值为零;将所有所述子载波通过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生成时域信号,所述时域信号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分量;将所述时域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进行数模转换并输出,将经过所述数模转换器输出的转换信号通过混频器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转换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以及,将所述经过混频器处理后输出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得到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
15.一种同步载频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点的同步载频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同步载频信息确定同步载频信道;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同步载频信道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点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入点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且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为固定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包括同步载频射频信息,所述同步载频射频信息包括: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与载频频点对应的信道号;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载频的中心频率或者所述信道号确定所述同步载频信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载频信息包括同步载频信号信息,所述同步载频信号信息包括: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同步载频信号的个数和各个同步载频信号间的频率差;或者与每个所述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对应的子载波编号;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接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之前,根据所述每个同步载频信号的频率、或者同步载频信号的个数和各个同步载频信号间的频率差、或者所述子载波编号,确定各个同步载频信号之间的频率差;根据所述频率差设置第二接入点工作信道的无线参数,以及设置使用同步载频信号处理后的信号作为工作无线的射频参考时钟。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送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对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第一时钟信号,根据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配置用于工作无线的射频锁相环RFPLL参数,得到第一载频;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载频发送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经过低噪音放大器放大,将所述放大后的信号经过混频器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放大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将经过所述混频器处理后的信号通过功分器输出两路相同的信号,以及将所述两路相同的信号经过乘法器得到第一混合信号;将所述第一混合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步载频信号经过低噪音放大器放大,再将所述放大后的信号经过混频器处理,其中,所述混频器用于将输入到所述混频器的放大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合后输出;将经过所述混频器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模拟数字转换、以及在数字域进行相乘处理得到第二混合信号;将所述第二混合信号经过带通滤波处理得到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CN201810686589.3A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661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6589.3A CN110661741B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KR1020207008206A KR102351590B1 (ko) 2018-06-28 2019-06-26 동기 캐리어 주파수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와, 동기 캐리어 주파수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19826530.8A EP3661145A4 (en) 2018-06-28 2019-06-26 SYNCHRONOUS CARRIER FREQUENCY SIGNAL SEND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AND SYNCHRONOUS CARRIER FREQUENCY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20519774A JP7370970B2 (ja) 2018-06-28 2019-06-26 同期キャリア周波数信号送信方法、受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PCT/CN2019/093003 WO2020001476A1 (zh) 2018-06-28 2019-06-26 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6589.3A CN110661741B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1741A true CN110661741A (zh) 2020-01-07
CN110661741B CN110661741B (zh) 2022-03-29

Family

ID=68986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6589.3A Active CN110661741B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661145A4 (zh)
JP (1) JP7370970B2 (zh)
KR (1) KR102351590B1 (zh)
CN (1) CN110661741B (zh)
WO (1) WO2020001476A1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3433A (zh) * 1995-02-06 1998-09-16 Adc长途电讯有限公司 使用奇偶校验位的通信信道监控方法
US20050136835A1 (en) * 2003-12-17 2005-06-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 relay device
US20070002878A1 (en) * 2005-06-29 2007-01-04 Broadcom Corporation, A California Corporation Multiple protoco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band transceiver
CN1969197A (zh) * 2004-02-17 2007-05-23 加迪公司 具有移动基站的超宽带导航系统
CN101145827A (zh) * 2006-09-12 2008-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Td-scdma系统中多载频小区的信道分配方法
CN101895321A (zh) * 2010-07-30 2010-11-24 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多发多收无线通信系统射频频偏预校正的方法
CN102474838A (zh) * 2009-07-23 2012-05-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设备同步
US20130315211A1 (en) * 2012-05-25 2013-11-28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Airsync: enabling distributed multiuser mimo with full multiplexing gain
US20140211779A1 (en) * 2013-01-31 2014-07-31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alable synchronization for distributed multiuser mimo
CN103986565A (zh) * 2014-06-06 2014-08-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时钟信号的无线低抖动传输方法
US20140369243A1 (en) * 2012-01-27 2014-1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Nodes in a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Scenario
CN104242922A (zh) * 2014-09-16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及其频率合成装置
CN105490980A (zh) * 2015-12-11 2016-04-13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频偏估计方法和系统
CN106685875A (zh) * 2015-11-11 2017-05-17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同步装置
CN107040295A (zh) * 2016-01-30 2017-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u-mimo系统中上行频偏估计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US9851430B2 (en) * 2014-07-11 2017-12-2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wireless sign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60181B2 (ja) 1998-11-10 2008-10-01 株式会社東芝 信号伝送方法及び中継装置
JP2001144643A (ja) 1999-11-17 2001-05-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受信装置、送受信装置および送受信方法
JP2010219746A (ja) 2009-03-16 2010-09-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伝送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KR101886336B1 (ko) * 2012-09-12 2018-08-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이의 무선 통신 방법
WO2015168829A1 (zh) * 2014-05-04 2015-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收发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3433A (zh) * 1995-02-06 1998-09-16 Adc长途电讯有限公司 使用奇偶校验位的通信信道监控方法
US20050136835A1 (en) * 2003-12-17 2005-06-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 relay device
CN1969197A (zh) * 2004-02-17 2007-05-23 加迪公司 具有移动基站的超宽带导航系统
US20070002878A1 (en) * 2005-06-29 2007-01-04 Broadcom Corporation, A California Corporation Multiple protoco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band transceiver
CN101145827A (zh) * 2006-09-12 2008-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Td-scdma系统中多载频小区的信道分配方法
CN102474838A (zh) * 2009-07-23 2012-05-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设备同步
CN101895321A (zh) * 2010-07-30 2010-11-24 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多发多收无线通信系统射频频偏预校正的方法
US20140369243A1 (en) * 2012-01-27 2014-1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Nodes in a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Scenario
US20130315211A1 (en) * 2012-05-25 2013-11-28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Airsync: enabling distributed multiuser mimo with full multiplexing gain
US20140211779A1 (en) * 2013-01-31 2014-07-31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alable synchronization for distributed multiuser mimo
CN103986565A (zh) * 2014-06-06 2014-08-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时钟信号的无线低抖动传输方法
US9851430B2 (en) * 2014-07-11 2017-12-2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wireless signal
CN104242922A (zh) * 2014-09-16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及其频率合成装置
CN106685875A (zh) * 2015-11-11 2017-05-17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同步装置
CN105490980A (zh) * 2015-12-11 2016-04-13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频偏估计方法和系统
CN107040295A (zh) * 2016-01-30 2017-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u-mimo系统中上行频偏估计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ORIA VLAD BALAN等: ""AirSync:Enabling Distributed Multiuser MIMO With Full Spatial Multiplexing"",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TON)》 *
INGBERTSIGOVICH: ""Mobile Station (MS)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Part 1: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3GPP TS51.010-1》 *
闵绪: ""基于MIMO平台的车联网实时精确定位算法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43443A (ko) 2020-04-27
CN110661741B (zh) 2022-03-29
JP2020536466A (ja) 2020-12-10
EP3661145A1 (en) 2020-06-03
WO2020001476A1 (zh) 2020-01-02
EP3661145A4 (en) 2020-12-09
KR102351590B1 (ko) 2022-01-13
JP7370970B2 (ja) 2023-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036555A1 (en) DM-RS GROUPING AND CSI REPORTING FOR CoMP
US816052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ensating for using a transmitter to calibrate a receiver for channel equalization
US11751071B2 (en) Management of GNB in 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 framework
WO2015130448A1 (en) Frequency adjustment of signals
US816016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RF energy in MIMO systems using polar modulation and 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s
CN103973349A (zh) 一种信号干扰的抑制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CN103748956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电协作装置、系统和方法
JP5829469B2 (ja) 集積回路システム
US886801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JP6652130B2 (ja) 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90549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plurality of modulated signals
CN109314872A (zh) 用于csi-rs的控制信令的装置和方法
CN108781440A (zh) 用于上行链路子带波束形成的系统和方法
EP3758239A2 (en)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0661741B (zh) 一种同步载频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US869330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tter, receiv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5336183A (zh) 用于波束成形的收发器相移
TW201724784A (zh) 相位同步電路、rf前端電路、無線收發電路、便攜式無線通訊終端裝置
CN115699983A (zh) 标示同时发送接收或非同时发送接收约束的机制
JP2014187428A (ja) 受信回路及び受信方法
KR101400926B1 (ko) 신호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1573828B1 (ko) 이중대역 송수신기
US786513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low-complexity multi-beam repeater
US20230195045A1 (en) Digital-to-time converter (dtc) non-linearity predistortion
JP2022152620A (ja) 無線送受信機及び無線送受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