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9331A - 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9331A
CN110629331A CN201910333597.4A CN201910333597A CN110629331A CN 110629331 A CN110629331 A CN 110629331A CN 201910333597 A CN201910333597 A CN 201910333597A CN 110629331 A CN110629331 A CN 110629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lity data
machine
fiber
fiber bundle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35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正毅
里见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29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93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32Counting, measuring, recording or register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5/00Carding machines or accessories; Card clothing; Burr-crushing or removing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carding or other preliminary-treatment machines
    • D01G15/02Card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02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imparting twist by a fluid, e.g. air vortex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以及存储介质,纤维处理方法具备:梳理工序,使用1台或多台梳理机从原料生成纤维束;并条工序,使用1台或多台并条机对由梳理工序生成的纤维束进行并条;气流纺纱工序,使用1台或多台气流纺纱机对由并条工序并条的纤维束进行精纺而生成纱线;第一获取工序,获取与由梳理工序生成的纤维束的品质相关的第一品质数据;第二获取工序,获取与由并条工序并条后的纤维束的品质相关的第二品质数据;第三获取工序,获取与由气流纺纱工序生成的纱线的品质相关的第三品质数据;及异常判别工序,当由气流纺纱机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基于各品质数据,判别原料、梳理机、并条机及气流纺纱机中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

Description

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与纤维处理方法相关的技术,公知有日本特开平4-7269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在日本特开平4-7269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中,在经过梳理工序、并条工序以及气流纺纱工序(自由端纺纱工序或者气流喷射纺纱工序)来生产纱线的纤维车间中,对各工序、各机体、各锭子的每个赋予识别标号。在将产品落纱并朝下一工序供给该产品时,存储进行落纱的机体编号、产品的批次编号、以及供给对象的机体编号。由此,能够追踪中间产品或者最终产品通过的场所方面以及时间方面的历史记录。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即便最终获得的纱线不良,也无法判断纱线不良这一事实与原料以及各工序之间的相关性,无法获知原料以及各工序的机械(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的异常。在该情况下,存在用于消除异常的行动延迟的顾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知原料、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的异常的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处理方法,具备:梳理工序,使用1台或者多台梳理机从原料生成纤维束;并条工序,使用1台或者多台并条机对通过梳理工序生成的纤维束进行并条;气流纺纱工序,使用1台或者多台气流纺纱机对通过并条工序并条的纤维束进行精纺而生成纱线;第一获取工序,获取与通过梳理工序生成的纤维束的品质相关的第一品质数据;第二获取工序,获取与通过并条工序并条的纤维束的品质相关的第二品质数据;第三获取工序,获取与通过气流纺纱工序生成的纱线的品质相关的第三品质数据;以及异常判别工序,当由气流纺纱机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基于第一品质数据、第二品质数据以及第三品质数据,判别原料、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
关于原料以及各工序的机械的异常,发现其与同各工序关联地获取的品质数据的关系存在相关性。因此,当由气流纺纱机生成的纱线不良时,基于第一品质数据、第二品质数据以及第三品质数据来判别存在异常的原料以及各工序的机械。由此,能够获知原料、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的异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处理方法中,也可以形成为,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由气流纺纱机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基于第一品质数据、第二品质数据以及第三品质数据,判别该纱线的原料、生成该纱线的1台或者多台气流纺纱机、对朝该气流纺纱机供给的纤维束进行并条的1台或者多台并条机、以及生成朝该并条机供给的纤维束的1台或者多台梳理机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由此,能够获知与不良纱线的生成有关的处理路径中的原料、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的异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处理方法中,也可以形成为,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由气流纺纱机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基于第一品质数据、第二品质数据以及第三品质数据,判别该纱线的原料、生成该纱线的1台气流纺纱机、对朝该气流纺纱机供给的纤维束进行并条的1台并条机、以及生成朝该并条机供给的纤维束的1台梳理机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在该情况下,与不良纱线的生成有关的机械的数量少,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获知与不良纱线的生成有关的处理路径中的原料、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的异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处理方法中,也可以形成为,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由气流纺纱机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基于第一品质数据、第二品质数据以及第三品质数据,推定产生的异常的原因。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获知原料、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中的异常的具体原因。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处理方法中,也可以形成为,第一品质数据是与纤维束所包含的粒结的数量以及纤维束的粗细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关的数据,第二品质数据是与纤维束的粗细相关的数据,第三品质数据是与纱线的疵点以及粗细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关的数据。在该情况下,能够高精度地获知原料、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的异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处理方法中,也可以形成为,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由气流纺纱机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还基于梳理机的设定数据以及并条机的设定数据,判别原料、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关于原料以及各工序的机械的异常,发现除了与同各工序相关联地获取的品质数据的关系存在相关性之外,还与梳理机以及并条机的各设定数据的关系也存在相关性。因此,通过进一步基于梳理机的设定数据以及并条机的设定数据,能够高精度地获知原料、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的异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处理方法中,也可以形成为,梳理机的设定数据是与纤维束的生成速度以及从纤维束除去的粒结的除去量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相关的数据,并条机的设定数据是与并条机的自调匀整器以及纤维束的并条速度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相关的数据。在该情况下,能够高精度地获知原料、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的异常。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处理方法也可以具备报告工序,在该报告工序中,根据通过异常判别工序判别的判别结果,进行催促进行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调整或者维修的报告。由此,相对于原料、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的异常,例如操作人员能够迅速地行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处理方法中,也可以形成为,在报告工序中,在显示部进行催促进行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调整或者维修的显示。由此,操作人员能够确认催促进行设定调整或者维修的报告的具体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处理方法也可以形成为,具备:第一工序,设定第三品质数据的变动的管理界限值即第一阈值以及比第一阈值小的第二阈值;第二工序,在第一工序之后,变更梳理机以及并条机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数据;以及第三工序,在第二工序之后,当第三品质数据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返回第二工序,当第三品质数据为第一阈值以下且比第二阈值大的情况下,使梳理机以及并条机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数据返回此前最近一次的第二工序前的设定数据,当第三品质数据为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梳理机以及并条机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数据返回初次的第二工序前的设定数据。由此,能够以由气流纺纱机生成的纱线的品质的变动作为指标,调查针对梳理机以及并条机中的至少任一个的期望的设定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处理方法中,异常判别工序也可以由气流纺纱机的控制装置实施。通过利用配置在工序的下游的气流纺纱机的控制装置进行异常判别,容易进行追溯工序的设定调整或者维修的确认。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处理系统具备:1台或者多台梳理机,生成纤维束;1台或者多台并条机,对由梳理机生成的纤维束进行并条;1台或者多台气流纺纱机,对由并条机并条的纤维束进行精纺而生成纱线;第一品质数据获取部,获取与生成的纤维束的品质相关的第一品质数据;第二品质数据获取部,获取与并条的纤维束的品质相关的第二品质数据;第三品质数据获取部,获取与生成的纱线的品质相关的第三品质数据;以及异常判别部,当由气流纺纱机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基于第一品质数据、第二品质数据以及第三品质数据,判别原料、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
在该纤维处理系统中,也与上述纤维处理方法同样,当由气流纺纱机生成的纱线不良时,基于第一品质数据、第二品质数据以及第三品质数据来判别存在异常的原料以及各工序的机械。由此,能够获知原料、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的异常。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存储介质是存储有纤维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纤维处理系统具备:1台或者多台梳理机,生成纤维束;1台或者多台并条机,对由梳理机生成的纤维束进行并条;1台或者多台气流纺纱机,对由并条机并条的纤维束进行精纺而生成纱线;第一品质数据获取部,获取与生成的纤维束的品质相关的第一品质数据;第二品质数据获取部,获取与并条的纤维束的品质相关的第二品质数据;以及第三品质数据获取部,获取与生成的纱线的品质相关的第三品质数据,纤维处理程序构成为,在上述纤维处理系统中,使计算机执行如下的异常判别处理:当由气流纺纱机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基于第一品质数据、第二品质数据以及第三品质数据,判别原料、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
在该存储介质中,利用所存储的纤维处理程序,与上述纤维处理方法同样,当由气流纺纱机生成的纱线不良时,基于第一品质数据、第二品质数据以及第三品质数据,判别存在异常的原料以及各工序的机械。由此,能够获知原料、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的异常。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获知原料、梳理机、并条机以及气流纺纱机的异常的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图3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处理程序的图。
图4是举例示出异常判别用的映射表的表格。
图5是举例示出粒结的数量与时间的相关性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纤维处理系统1具备多台梳理机10、多台并条机30、多台气流纺纱机50、以及控制器70。
梳理机10对在梳理工序的前工序中通过开清棉机生成的棉卷进行梳理(梳棉),生成纤维束。例如,梳理机10利用梳栉切削片状的棉卷而将纤维分离,将棉卷所包含的垃圾以及短纤维等除去。之后,梳理机10将在垃圾以及短纤维的除去后残留的纤维平行地合纱且凝集,生成带状的纤维束(粗梳条)。梳理机10具有牵伸装置。牵伸装置设置在梳理机10的下游侧,对生成的纤维束进行牵伸(拉伸)。牵伸装置对纤维束进行开松而提高纤维束的平行度。梳理机10将由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束收容于条筒(例如圆筒容器)。通过梳理机10的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束在被收容于条筒的状态下被朝下一工序移送。
并条机30将通过梳理机10生成的纤维束进行并条。例如,并条机30将6条或者8条纤维束一并牵伸至6倍或者8倍,使纤维笔直而将纤维束的粗细的不均除去。并条机30将并条后的纤维束收纳于条筒。通过并条机30并条的纤维束在被收纳于条筒的状态下被朝下一工序移送。
气流纺纱机50对通过并条机30并条的纤维束进行精纺而生成纱线。气流纺纱机50对通过并条机30并条的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纱线,并卷取该纱线而形成卷装。气流纺纱机50例如是气流喷射纺纱机或者自由端纺纱机。气流喷射纺纱机通过捻回空气流对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纱线。气流纺纱机50也可以利用具有多个牵伸辊对的牵伸部对纤维束进行牵伸。自由端纺纱机在通过分梳辊或者空气流将纤维束的纤维分离后,一边使该纤维再次凝集一边加捻而生成纱线。
控制器70是计算机,具有:执行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等的处理器(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由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以及硬盘等构成的存储部72(参照图3);以及由网卡或者无线通信模块构成的通信控制部。在存储部72存储有处理所需要的数据或者数据库。
控制器70是对纤维处理系统1的整体进行管理或控制的上位控制器。例如,控制器70由配置有纤维处理系统1的纤维车间的中央管理计算机构成。控制器70与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进行通信,对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进行管理或控制。控制器70可以由一个装置构成,也可以由多个装置构成。在控制器70由多个装置构成的情况下,多个装置通过经由因特网或者内部网等通信网络连接而在逻辑上构建一个控制器70。
在这样的纤维处理系统1中,实施具备以下工序的纤维处理方法:梳理工序(梳棉工序),使用梳理机10从原料生成纤维束;并条工序,使用并条机30对通过梳理工序生成的纤维束进行并条;以及气流纺纱工序,使用气流纺纱机50对通过并条工序并条的纤维束进行精纺而生成纱线。
在纤维处理系统1中,由梳理机10生成并被朝气流纺纱机50供给的纤维束在并条机30仅通过1次(1次通过)。在纤维处理系统1中,由2台梳理机10生成的纤维束被朝1台并条机30供给,由1台并条机30并条后的纤维束被朝2台气流纺纱机50供给。
纤维处理系统1也可以具备:条卷装置,实施条卷工序;以及精梳机,实施精梳工序。在该情况下,纤维处理方法具备条卷工序以及精梳工序。在条卷工序中,将由梳理机10生成的18条~24条带状的纤维束形成1张片状并卷取,生成条卷。在精梳工序中,利用梳栉切削由条卷装置生成的条卷,将垃圾以及短纤维除去,将除去后残留的纤维平行地合纱,生成匀称的纤维束。通过精梳工序生成的纤维束被朝并条机30供给。
纤维处理系统1也可以代替气流纺纱机50而具备实施粗纺工序的粗纺机、实施精纺工序的环锭细纱机、以及实施络纱工序的自动络纱机。在该情况下,纤维处理方法代替气流纺纱工序而具备粗纺工序、精纺工序以及络纱工序。在粗纺工序中,使用粗纺机从通过并条工序并条的纤维束生成粗纱。在精纺工序中,使用环锭细纱机从通过粗纺工序生成的粗纱生成纱线。在络纱工序中,利用自动络纱机卷取通过精纺工序生成的纱线而形成卷装。
在纤维处理系统1中,梳理机10具备牵伸装置,但梳理机10也可以不具备牵伸装置。纤维处理系统1形成为纤维束在并条机30通过1次的1次通过的结构,但也可以形成为纤维束在并条机30通过2次的2次通过的结构,也可以形成为纤维束在并条机30通过3次以上的3次通过以上的结构。
其次,参照图2对纤维处理系统1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
纤维处理系统1具有获取与所生成的纤维束的品质相关的第一品质数据的第一品质数据获取部11。第一品质数据包括与纤维束所包含的粒结的数量相关的数据和与纤维束的粗细相关的数据。例如第一品质数据获取部11是设置在梳理机10的下游侧的传感器。作为第一品质数据获取部11,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传感器。第一品质数据获取部11只要能够获取与纤维束的粒结相关的数据和与纤维束的粗细相关的数据中的任一个即可。
纤维处理系统1具有获取与并条的纤维束的品质相关的第二品质数据的第二品质数据获取部31。第二品质数据包含与纤维束的粗细相关的数据。例如第二品质数据获取部31是设置在并条机30的下游侧的传感器。作为第二品质数据获取部31,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传感器。
纤维处理系统1具有获取与生成的纱线的品质相关的第三品质数据的第三品质数据获取部51。第三品质数据包含与纱线的疵点(粗节以及/或者粒结)相关的数据和与纱线的粗细相关的数据。例如第三品质数据获取部51是设置在气流纺纱机50中的气流纺纱装置与纱线拉出装置(纱线贮存辊或者送出辊对)之间的传感器。作为第三品质数据获取部51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传感器。
控制器70作为功能结构包含异常判别部71。异常判别部71实施异常判别工序。在异常判别工序中,首先,判定由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是否不良。由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是否不良能够根据气流纺纱机50的第三品质数据获取部51获取的第三品质数据来判定。例如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由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的小疵点的个数增加的情况下、以及由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的粗细产生变动的情况下中的至少任一个的情况下,判定为该纱线不良。
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由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基于第一品质数据、第二品质数据以及第三品质数据,判别原料、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由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还基于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以及并条机30的设定数据,判别原料、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
原料是指纤维处理系统1生成的纱线的原料。例如原料是压缩捆包并输送来的原棉(并不限定于棉)。与梳理机10的设定相关的设定数据包含与纤维束的生成速度(生产速度)的设定相关的数据、和与粒结(长结)的除去量的设定相关的数据。与梳理机10的设定相关的设定数据能够从该梳理机10获取。与并条机30的设定相关的设定数据包含与并条机30的自调匀整器的设定相关的数据和与纤维束的并条速度(生产速度)相关的数据。与并条机30的设定相关的设定数据能够从该并条机30获取。
自调匀整器是调整并条机30中的牵伸速度的系统。具体地说,并条机30的最上游的牵伸辊对中的一方设置成相对于另一方能够根据纤维束的粗细而移动。基于该变位量来检测纤维束的粗细。若插入有粗纤维束,则加快最上游的牵伸辊的速度。若插入有细纤维束,则减缓最上游的牵伸辊的速度。
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由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基于第一品质数据、第二品质数据以及第三品质数据来推定产生的异常的原因。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由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还基于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以及并条机30的设定数据,推定产生的异常的原因。
在本实施方式的异常判别工序中,如后面即将叙述的那样,当由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使用异常判别用的映射表M(参照图4),确定异常部位以及推定出的异常的原因。异常判别用的映射表M被存储于控制器70的存储部72。
控制器70实施报告工序。在报告工序中,根据通过异常判别判别出的判别结果,进行催促实施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调整或者维修的报告。报告是催促实施用于消除通过异常判别工序推定出的异常的原因的设定调整或者维修的通知。作为报告,例如能够举出具有异常的原因的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中的至少任一个的报告灯的点亮或者闪烁。在报告工序中,在显示部90进行催促实施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调整或者维修的显示。显示部90例如是平板电脑等便携终端的监视器。显示部90能够与控制器70通信。
在控制器70中设定有第三品质数据的变动的管理界限值即第一阈值、和比第一阈值小(严格)的第二阈值。控制器70在操作人员变更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时,当第三品质数据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使得能够输入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的再次变更,当第三品质数据为第一阈值以下且比第二阈值大的情况下,使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返回此前最近一次变更前的设定数据,当第三品质数据为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返回初次变更前的设定数据(详细情况后述)。
在纤维处理系统1中,2台梳理机10、1台并条机、2台气流纺纱机50构建纤维的处理路径相同的1个路径组U。当由某一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在该气流纺纱机50所隶属的路径组U中实施异常判别工序。在该情况下,可以省略另1台气流纺纱机50的异常判别。
具体地说,当由某一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基于该气流纺纱机50所隶属的路径组U中的第一~第三品质数据和梳理机10以及并条机30的设定数据,判别该气流纺纱机50所隶属的路径组U中的纱线的原料、气流纺纱机50、并条机30以及梳理机10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即、当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判别该纱线的原料、生成该纱线的气流纺纱机50、将朝该气流纺纱机50供给的纤维束并条的并条机30、以及生成朝该并条机30供给的纤维束的梳理机10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纤维的处理路径相同的路径组U(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的对应关系)的信息被预先确定并存储于控制器70的存储部72(参照图3)。控制器70也可以也基于气流纺纱机50的设定数据进行上述判别。
如图3所示,在控制器70的存储部72内存储有纤维处理程序P。存储部72是收纳纤维处理程序P的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控制器70通过将该纤维处理程序P读入至处理器上并加以执行来实现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程序P包含异常判别模块P1。异常判别模块P1使控制器70执行上述的异常判别工序所涉及的异常判别处理。纤维处理程序P也可以在被固定地记录在例如CD-ROM、DVD-ROM、半导体存储器等有形的记录介质的基础上提供。或者,纤维处理程序P也可以作为数据信号而经由通信网络提供。
其次,对由纤维处理系统1实施的纤维处理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在纤维处理方法中,如上所述,使用梳理机10从原料生成纤维束(梳理工序)。使用并条机30将生成的纤维束并条(并条工序)。使用气流纺纱机50对并条的纤维束进行精纺而生成纱线(气流纺纱工序)。利用第一品质数据获取部11获取第一品质数据(第一获取工序)。利用第二品质数据获取部31获取第二品质数据(第二获取工序)。利用第三品质数据获取部51获取第三品质数据(第三获取工序)。
在纤维处理方法中,当由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参照图4所示的映射表M,基于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并条机30的设定数据、第一品质数据、第二品质数据以及第三品质数据,判别不良的该纱线通过的处理路径中的异常部位(异常判别工序)。在异常判别工序中,也可以还推定异常原因。
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是不良的该纱线通过的处理路径中的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并条机30的设定数据是不良的该纱线通过的处理路径中的并条机30的设定数据。第一品质数据是不良的该纱线通过的处理路径中的梳理机10生成的纤维束的品质数据。第二品质数据是不良的该纱线通过的处理路径中的并条机30并条的纤维束的品质数据。第三品质数据是不良的该纱线的品质数据。
在映射表M中,作为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包含纤维束的生成速度以及从纤维束除去的粒结的除去量。作为第一品质数据,包含利用梳理机1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纤维束所包含的粒结的数量以及纤维束的粗细的变动。作为并条机30的设定数据,包含纤维束的并条速度以及自调匀整器的设定变更的有无。也可以除了自调匀整器的设定变更的有无之外、或者代替于此,作为并条机30的设定数据,包含牵伸辊的隔距(牵伸方向上的多个牵伸辊间的距离)以及/或者牵伸比(牵伸方向上的多个牵伸辊的周速度之比)。作为第二品质数据,包含利用并条机3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纤维束的粗细的变动。作为第三品质数据,包含利用气流纺纱机5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纱线的小疵点个数以及粗细的变动。
映射表M的“增加”以及“变更”意味着预先确定的规定值以上的变化。映射表M的“-”意味着无变动(相对于预先确定的规定值并未变动)。将梳理机10的设定中的粒结除去量设定为“变更为减少设定”是指,加宽梳理机10的主滚筒与顶部盖板间的距离、加宽主滚筒与固定盖板间的距离、以及调整除尘刀的角度(缩窄吸引开口的大小)中的至少任一个。
梳理机10的梳针(齿)是在主滚筒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的、末端尖锐的角锥形状的部分。梳理机10的落纱部是从主滚筒朝牵伸装置或者条筒引导纤维束的装置。并条机30的牵伸装置不适当的状态是指牵伸比以及/或者牵伸辊的隔距不适当的状态。气流纺纱机50的牵伸部整体的异常是指在除了前上辊之外的牵伸部整体的某处存在异常(牵伸辊的隔距以及/或者飞花的堆积等)。
如图所示,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由梳理机1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纤维束所包含的粒结的数量增加、由气流纺纱机5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纱线的小疵点个数以及粗细产生变动,除此以外的数据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判别为异常部位是原料,推定异常的原因是原料品质降低。具体地说,例如是由梳理机10处理前的纤维束的原料的异常,或者即便该纤维束的原料没有异常也是该纤维束的温度以及/或者湿度的管理的异常。或者,当由梳理机1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纤维束所包含的粒结的数量增加、由气流纺纱机5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纱线的小疵点个数以及粗细产生变动,除此以外的数据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判别为异常部位是梳理机10,推定异常的原因是梳针的磨损。在该情况下,在后述的报告工序中,可以使设置在产生梳针的磨损的主滚筒的附近的异常灯点亮或者闪烁等,也可以使显示部90显示催促进行梳针的维修(由操作人员进行的研磨或者更换)的消息。或者,在梳理机10具备梳针的研磨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研磨装置对梳针进行研磨。
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利用梳理机1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纤维束的粗细产生变动、利用并条机3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纤维束的粗细产生变动、利用气流纺纱机5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纱线的粗细增加,除此以外的数据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判别为异常部位为梳理机10,推定异常的原因是落纱部的异常。
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利用并条机3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纤维束的粗细产生变动、利用气流纺纱机5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纱线的粗细产生变动,除此以外的数据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判别为异常部位为并条机30,推定异常的原因是牵伸部的异常。在该情况下,在后述的报告工序中,可以使设置于并条机30的牵伸部的异常灯点亮或者闪烁等,也可以使显示部90显示催促进行牵伸部的维修(由操作人员进行的清扫等)、或者进行牵伸比以及/或者隔距的调整等的消息。
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梳理机10的生成速度的设定快速变更、利用梳理机1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纤维束所包含的粒结的数量增加、利用气流纺纱机5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纱线的小疵点个数以及粗细产生变动,除此以外的数据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判别为异常部位为梳理机10,推定异常的原因是粒结除去的减少。
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梳理机10的生成速度的设定快速变更、利用梳理机1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纤维束的粗细产生变动、利用并条机3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纤维束的粗细产生变动、利用气流纺纱机5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纱线的小疵点个数增加,除此以外的数据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判别为异常部位为梳理机10,推定异常的原因是牵伸装置的异常。在该情况下,在后述的报告工序中,可以在显示部90显示催促将梳理机10的牵伸装置的牵伸速度返回之前的设定的消息。
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梳理机10的粒结除去量的设定朝减少除去量的设定变更、利用梳理机1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纤维束所包含的粒结的数量增加、利用气流纺纱机5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纱线的小疵点个数以及粗细产生变动,除此以外的数据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判别为异常部位为梳理机10,推定异常的原因是粒结除去量的减少。在该情况下,在后述的报告工序中,可以使显示部90显示催促以加快生产速度的方式对设定进行变更、加宽梳理机10的主滚筒与顶部盖板之间的距离、加宽主滚筒与固定盖板之间的距离、以及调整除尘刀的角度中的至少任一个的消息。
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并条机30的并条速度的设定快速变更、利用气流纺纱机5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纱线的粗细产生变动,除此以外的数据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判别为异常部位为并条机30,推定异常的原因是并条机30的牵伸装置不适当。在该情况下,在后述的报告工序中,使显示部90显示催促进行牵伸比以及/或者牵伸辊的隔距的变更的消息。
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并条机30的自调匀整器的设定变更、利用气流纺纱机5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纱线的粗细产生变动,除此以外的数据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判别为异常部位为并条机30,推定异常的原因是并条机30的牵伸装置不适当。在该情况下,在后述的报告工序中,使显示部90显示催促进行自调匀整器的设定的调整的消息。
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利用气流纺纱机5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纱线的小疵点个数以及粗细产生变动,除此以外的数据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判别为异常部位为气流纺纱机50,推定异常的原因是气流纺纱机50的牵伸部整体的异常。在该情况下,在后述的报告工序中,可以使显示部90显示除前上辊之外的牵伸部整体的某处异常(牵伸辊的隔距以及/或者飞花的堆积等)。更具体地说,使显示部90显示催促进行牵伸部的清扫的消息。
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利用气流纺纱机5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纱线的小疵点个数增加,除此以外的数据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判别为异常部位为气流纺纱机50,推定异常的原因是气流纺纱机50的前上辊的异常。在该情况下,在后述的报告工序中,可以使显示部90显示催促进行前上辊的维修(由操作人员进行的前上辊的研磨)或者更换的消息。
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当利用气流纺纱机5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纱线产生变动,除此以外的数据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判别为异常部位为气流纺纱机50,推定异常的原因是气流纺纱机50牵伸部整体的异常。在该情况下,在后述的报告工序中,可以使显示部90显示除前上辊之外的牵伸部整体的某处异常(牵伸辊的隔距以及/或者飞花的堆积等)。更具体地说,可以使显示部90显示催促进行牵伸部的清扫的消息。
在纤维处理方法中,根据异常判别工序的判别结果,进行催促进行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调整或者维修的报告(报告工序)。在报告工序中,利用控制器70使显示部90显示催促进行设定调整或者维修的各种信息。
在纤维处理方法中,能够以后工序的变化作为指标来调查前工序的最佳的设定。即,首先,操作人员经由控制器70的操作输入部设定第三品质数据的变动的管理界限值即第一阈值、和比第一阈值小的第二阈值(第一工序)。操作人员经由梳理机10或控制器70的操作输入部来变更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第二工序)。
当第三品质数据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返回第二工序。当第三品质数据为第一阈值以下且为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器70使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返回比此前最近一次的第二工序靠前的设定数据。当第三品质数据为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控制器70使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返回比初次的第二工序靠前的设定数据(第三工序)。
在这样的以后工序的变化作为指标来调查前工序的设定的第一工序、第二工序以及第三工序中,其处理的所有工序可以由操作人员手动进行,其处理的所有工序也可以由控制器70自动进行。也可以第一工序、第二工序以及第三工序的处理的一部分由操作人员手动进行,第一工序、第二工序以及第三工序的处理的其他部分由控制器70自动进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利用梳理机1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纤维束所包含的粒结的数量增加、利用气流纺纱机50的传感器检测出的纱线的小疵点个数以及粗细产生变动,除此以外的数据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判别为异常部位为原料,推定异常原因是原料的品质降低,或者,判别为异常部位为梳理机10,推定异常原因是梳针的磨损。上述判别结果存在能够基于梳理机10的维修历史记录以及过去的粒结的数量的变化趋势容易地区分的可能性。
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在粒结的数量的变化趋势D0中,根据梳理机10的维修周期而粒结的数量增加。数据D1大致沿着粒结的数量的变化趋势D0,因此能够判别原料品质没有问题,原因在于梳理机10的梳针磨损。数据D2从变化趋势D0大幅偏离,因此能够判别原料自身存在问题。
以上,在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1以及纤维处理程序P中,当利用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不良时,基于第一品质数据、第二品质数据以及第三品质数据,高精度地判别存在异常的原料以及各工序(梳理工序、并条工序以及气流纺纱工序)的机械。这是因为发现:原料以及各工序的机械的异常同与各工序关联地获取的品质数据的关系存在相关性。因此,在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1以及纤维处理程序P中,能够获知原料、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的异常。
在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1以及纤维处理程序P中,当利用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能够判别该纱线的原料、生成该纱线的气流纺纱机50、对朝该气流纺纱机50供给的纤维束进行并条的并条机30、以及生成朝该并条机30供给的纤维束的梳理机10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由此,能够获知与不良纱线的生成有关的处理路径中的原料、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的异常。
在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1以及纤维处理程序P中,当利用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基于第一品质数据、第二品质数据以及第三品质数据,推定所产生的异常的原因。在该情况下,能够也获知原料、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中的异常的具体原因。
在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1以及纤维处理程序P中,第一品质数据是与纤维束所包含的粒结的数量以及纤维束的粗细相关的数据,第二品质数据是与纤维束的粗细相关的数据,第三品质数据是与纱线的疵点以及粗细相关的数据。在该情况下,能够高精度地获知原料、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的异常。另外,第一品质数据只要是与纤维束所包含的粒结的数量以及纤维束的粗细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关的数据即可。第三品质数据只要是与纱线的疵点以及粗细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关的数据即可。
在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1以及纤维处理程序P中,当利用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还基于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以及并条机30的设定数据,判别原料、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发现:关于原料以及各工序的机械的异常,除了同与各工序关联地获取的品质数据的关系存在相关性之外,与梳理机10以及并条机30的各设定数据的关系也存在相关性。因此,通过进一步基于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以及并条机30的设定数据,能够高精度地获知原料、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的异常。
在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1以及纤维处理程序P中,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是与纤维束的生成速度以及从纤维束除去粒结的除去量的设定相关的数据。并条机30的设定数据是与并条机30的自调匀整器以及纤维束的并条速度的设定相关的数据。在该情况下,能够获知原料、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的异常。例如,能够掌握梳理机10中的纤维束的生成速度过快而导致的异常、梳理机10中的粒结的除去量过少而导致的异常、由并条机30的自调匀整器导致的纤维束的粗细检测的异常、并条机30中的并条速度不适当而导致的异常。另外,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只要是与纤维束的生成速度以及从纤维束除去粒结的除去量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相关的数据即可。并条机30的设定数据只要是与并条机30的自调匀整器以及纤维束的并条速度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相关的数据即可。
在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1以及纤维处理程序P中,根据所判别出的判别结果,进行催促进行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调整或者维修的报告。由此,针对原料、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的异常,例如操作人员能够迅速地行动。
在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1以及纤维处理程序P中,使显示部90进行催促进行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调整或者维修的显示。由此,操作人员能够确认催促进行设定调整或者维修的报告的具体内容。
纤维处理方法具备:第一工序,设定第一阈值以及第二阈值;第二工序,在第一工序之后,变更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以及第三工序,在第二工序之后,当第三品质数据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返回第二工序,当第三品质数据为第一阈值以下且比第二阈值大的情况下使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返回此前最近一次的第二工序之前的设定数据,当第三品质数据为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返回初次的第二工序之前的设定数据。由此,能够以利用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的品质的变动为指标而调查梳理机10的优选的设定数据。
在第二工序以及第三工序中,也可以代替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或者除了梳理机10的设定数据之外,变更并条机30的设定数据。若以配置有纤维处理系统1的纤维车间整体进行考虑,若提高梳理机10的生产速度、不提高并条机30的生产速度,则存在产生等待由并条机30处理的纤维束(粗梳条)的可能性。关于这点,如果即便产生这样的纤维束也无妨,则可以仅调整梳理机10的生产速度、或者仅调整并条机30的生产速度。
以上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例如,各结构的材料以及形状并不限于上述的材料以及形状,能够采用各种各样的材料以及形状。本发明可以在不变更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可以适当组合。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的至少一部分任意组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纤维车间的中央管理计算机构成控制器70,但也可以利用气流纺纱机50的控制装置、并条机30的控制装置、梳理机10的控制装置、或者平板电脑等便携终端的控制装置来构成控制器7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由1台梳理机10、1台并条机以及1台气流纺纱机来构建纤维的处理路径相同的1个路径组U。在该情况下,在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1以及纤维处理程序P中,当利用气流纺纱机50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判别该纱线的原料、生成该纱线的1台气流纺纱机50、对朝该气流纺纱机50供给的纤维束进行并条的1台并条机30、以及生成朝该并条机30供给的纤维束的1台梳理机10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由此,与不良纱线的生成有关的机械的数量少,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获知与不良纱线的生成有关的处理路径中的原料、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的异常。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纤维的处理路径相同的路径组U的信息被存储于控制器70的存储部72,基于所存储的该信息来确定相同处理路径中的各工序的机械。但是,相同处理路径中的各工序的机械的确定并不限定于该例,只要能够确定在各工序通过哪个机械即可。例如,也可以使用对条筒赋予的ID标签或者条形码确定异常的原因。梳理机10也可以在利用纤维束装满一个条筒的时刻将第一品质信息与该条筒建立关联地朝控制器70发送而进行管理。并条机30也可以在利用纤维束装满一个条筒的时刻将第二品质信息与该条筒建立关联地朝控制器70发送而进行管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三品质数据可以是气流纺纱机50的多个纺纱单元中的平均的品质数据,也可以是每个纺纱单元(以锭子为单位)的品质数据。在第三品质数据为每个纺纱单元的品质数据的情况下,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可以判别纺纱单元、对朝该纺纱单元供给的纤维束进行并条的1台或者多台并条机30、以及生成朝该并条机30供给的纤维束的1台或者多台梳理机10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异常判别工序中,可以判别原料、梳理机10、并条机30、以及气流纺纱机50中的产生异常的一个,也可以判别它们中的产生异常的两个以上。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报告,在显示部90进行催促进行设定调整或者维修的显示,但也可以代替显示部90中的显示、或者除了显示部90中的显示之外,在各工序的机械所具有的显示装置的至少一个、或者移动式的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或者,也可以印刷记载有与该报告相关的信息的纸。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测定器在梳理工序与并条工序之间获取通过梳理工序生成的纤维束的品质(第一品质数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梳理机10可以为1台或者多台。并条机30可以为1台或者多台。气流纺纱机50可以为1台或者多台。在由异常判别部71实施的异常判定工序中,只要能够判别原料、1台或者多台梳理机10、1台或者多台并条机30、以及1台或者多台气流纺纱机50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中央管理计算机构成控制器70,但也可以利用气流纺纱机50的控制装置构成控制器70。在该情况下,气流纺纱机50的控制装置包含异常判别部71,利用气流纺纱机50的控制装置实施异常判别工序。通过利用配置在工序的下游的气流纺纱机50的控制装置进行异常判别,容易进行追溯工序的设定调整或者维修的确认。

Claims (14)

1.一种纤维处理方法,具备:
梳理工序,使用1台或者多台梳理机从原料生成纤维束;
并条工序,使用1台或者多台并条机对通过上述梳理工序生成的上述纤维束进行并条;
气流纺纱工序,使用1台或者多台气流纺纱机对通过上述并条工序并条的上述纤维束进行精纺而生成纱线;
第一获取工序,获取与通过上述梳理工序生成的上述纤维束的品质相关的第一品质数据;
第二获取工序,获取与通过上述并条工序并条的上述纤维束的品质相关的第二品质数据;
第三获取工序,获取与通过上述气流纺纱工序生成的上述纱线的品质相关的第三品质数据;以及
异常判别工序,当由上述气流纺纱机生成的上述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第一品质数据、上述第二品质数据以及上述第三品质数据,判别上述原料、上述梳理机、上述并条机、以及上述气流纺纱机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处理方法,其中,
在上述异常判别工序中,当由上述气流纺纱机生成的上述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第一品质数据、上述第二品质数据以及上述第三品质数据,判别该纱线的上述原料、生成该纱线的1台或者多台上述气流纺纱机、对朝该气流纺纱机供给的上述纤维束进行并条的1台或者多台上述并条机、以及生成朝该并条机供给的上述纤维束的1台或者多台上述梳理机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处理方法,其中,
在上述异常判别工序中,当由上述气流纺纱机生成的上述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第一品质数据、上述第二品质数据以及上述第三品质数据,判别该纱线的上述原料、生成该纱线的1台上述气流纺纱机、对朝该气流纺纱机供给的上述纤维束进行并条的1台上述并条机、以及生成朝该并条机供给的上述纤维束的1台上述梳理机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方法,其中,
在上述异常判别工序中,当由上述气流纺纱机生成的上述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第一品质数据、上述第二品质数据以及上述第三品质数据,推定产生的上述异常的原因。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方法,其中,
上述第一品质数据是与上述纤维束所包含的粒结的数量以及上述纤维束的粗细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关的数据,
上述第二品质数据是与上述纤维束的粗细相关的数据,
上述第三品质数据是与上述纱线的疵点以及粗细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关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方法,其中,
在上述异常判别工序中,当由上述气流纺纱机生成的上述纱线不良的情况下,还基于上述梳理机的设定数据以及上述并条机的设定数据,判别上述原料、上述梳理机、上述并条机、以及上述气流纺纱机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纤维处理方法,其中,
上述梳理机的设定数据是与上述纤维束的生成速度以及从上述纤维束除去的粒结的除去量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相关的数据,
上述并条机的设定数据是与上述并条机的自调匀整器以及上述纤维束的并条速度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相关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方法,其中,
具备报告工序,在该报告工序中,根据通过上述异常判别工序判别的判别结果,进行催促进行上述梳理机、上述并条机以及上述气流纺纱机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调整或者维修的报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纤维处理方法,其中,
在上述报告工序中,在显示部进行催促进行上述梳理机、上述并条机以及上述气流纺纱机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调整或者维修的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方法,其中,
具备:
第一工序,设定上述第三品质数据的变动的管理界限值即第一阈值以及比上述第一阈值小的第二阈值;
第二工序,在上述第一工序之后,变更上述梳理机以及上述并条机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数据;以及
第三工序,在上述第二工序之后,当上述第三品质数据比上述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返回上述第二工序,当上述第三品质数据为上述第一阈值以下且比上述第二阈值大的情况下,使上述梳理机以及上述并条机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数据返回此前最近一次的上述第二工序前的设定数据,当上述第三品质数据为上述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上述梳理机以及上述并条机中的至少任一个的设定数据返回初次的上述第二工序前的设定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方法,其中,
上述异常判别工序由上述气流纺纱机的控制装置实施。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方法,其中,
在上述异常判别工序中,当由上述气流纺纱机生成的纱线不良的情况下,使用存储于存储部的异常确定用的映射表,判别上述原料、上述梳理机、上述并条机、以及上述气流纺纱机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
13.一种纤维处理系统,具备:
1台或者多台梳理机,生成纤维束;
1台或者多台并条机,对由上述梳理机生成的上述纤维束进行并条;
1台或者多台气流纺纱机,对由上述并条机并条的上述纤维束进行精纺而生成纱线;
第一品质数据获取部,获取与生成的上述纤维束的品质相关的第一品质数据;
第二品质数据获取部,获取与并条的上述纤维束的品质相关的第二品质数据;
第三品质数据获取部,获取与生成的上述纱线的品质相关的第三品质数据;以及
异常判别部,当由上述气流纺纱机生成的上述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第一品质数据、上述第二品质数据以及上述第三品质数据,判别原料、上述梳理机、上述并条机、以及上述气流纺纱机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
14.一种存储介质,是存储有纤维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其中,
纤维处理系统具备:
1台或者多台梳理机,生成纤维束;
1台或者多台并条机,对由上述梳理机生成的上述纤维束进行并条;
1台或者多台气流纺纱机,对由上述并条机并条的上述纤维束进行精纺而生成纱线;
第一品质数据获取部,获取与生成的上述纤维束的品质相关的第一品质数据;
第二品质数据获取部,获取与并条的上述纤维束的品质相关的第二品质数据;以及
第三品质数据获取部,获取与生成的上述纱线的品质相关的第三品质数据,
上述纤维处理程序构成为,
在上述纤维处理系统中,使计算机执行如下的异常判别处理:当由上述气流纺纱机生成的上述纱线不良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第一品质数据、上述第二品质数据以及上述第三品质数据,判别原料、上述梳理机、上述并条机、以及上述气流纺纱机中的产生异常的至少任一个。
CN201910333597.4A 2018-06-25 2019-04-24 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6293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9845A JP2020002479A (ja) 2018-06-25 2018-06-25 繊維処理方法、繊維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繊維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8-119845 2018-06-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9331A true CN110629331A (zh) 2019-12-31

Family

ID=66826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3597.4A Pending CN110629331A (zh) 2018-06-25 2019-04-24 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587637A1 (zh)
JP (1) JP2020002479A (zh)
CN (1) CN11062933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8055A1 (en) * 2022-06-20 2023-12-28 Btsr International S.P.A.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one or more textile machines in a plant and editing the operational parameters associated with the textile machin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1340A (en) * 1990-04-24 1995-01-10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Quality control system in a spinning mill
CN103510217A (zh) * 2012-06-29 2014-01-1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及纤维机械的周期性不匀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01781A (ja) * 2015-06-05 2017-01-0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システム、自動ワインダ、精紡機及び糸巻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1340A (en) * 1990-04-24 1995-01-10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Quality control system in a spinning mill
CN103510217A (zh) * 2012-06-29 2014-01-1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及纤维机械的周期性不匀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87637A1 (en) 2020-01-01
JP2020002479A (ja) 2020-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1444B (zh) 纱线卷绕系统、自动络纱机、精纺机以及纱线卷绕方法
EP1574607B1 (en)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fiber bundle in spinning machine
JPH03167324A (ja) 紡績工場の生産ラインの作動法および装置
EP3293295B1 (en) Measurement system for a machine that processes a continuous strand like textile material
CN111691028A (zh) 带监控系统的粗纱机
CN104775295A (zh) 纱线处理预测装置、纱线处理装置以及纱线处理预测方法
CN110626824B (zh) 条筒判定装置、纤维处理系统和条筒判定方法
CN112111824A (zh) 光学监测纺织机的方法以及监测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CN110629331A (zh) 纤维处理方法、纤维处理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6507908A (zh) 用于连续检测纺纱机中的纱线缺陷的设备和方法
EP1057907A1 (en) Spinning mill processing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JP7328997B2 (ja) 自動のリング精紡設備及びリング精紡設備を自動で運転する方法
JP4484187B2 (ja) 精紡機において集束された糸を製造する際の集束機能を監視する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10629335A (zh) 异常检测方法、纤维处理系统、纺纱机、存储介质
EP4170076A1 (en) An electronic device for adjusting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f a winding machine of a spinning mill and a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same
CN108285062A (zh) 纱线信息取得装置、纱线卷取机以及纤维机械系统
CN112593316B (zh) 计算装置、空气纺纱机以及纤维屑产生量输出方法
EP3587636A1 (en) Periodic unevenness detecting method, textile processing system, spinning machine, and periodic unevenness detecting program
EP3686330B1 (en) Spinning method, spinning machine, and spinning program
CN112442768B (zh) 纺纱机的管理装置以及带管理装置的纺纱机
CN111663210A (zh) 空气消耗量计算装置、纺纱机、纺纱系统及空气消耗量计算方法
US6553826B1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the quality of textile strips
CN113355776B (zh) 操作纺纱机的方法和纺纱机
JP2018177449A (ja) 管理装置及び糸巻取システム
CN116971063A (zh) 运行梳理机的方法、梳理机和纺纱准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