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2518B - 后部线缆管理 - Google Patents

后部线缆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2518B
CN110622518B CN201880011651.7A CN201880011651A CN110622518B CN 110622518 B CN110622518 B CN 110622518B CN 201880011651 A CN201880011651 A CN 201880011651A CN 110622518 B CN110622518 B CN 110622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housing
cable
guide arm
po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16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22518A (zh
Inventor
武内健一郎
陆海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tical Communication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tical Communication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tical Communication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tical Communication Hold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22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2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22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2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3Patch panels for monitoring, interconnecting or testing circuits, e.g. patch bay, patch field or jack field; Patching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系统(100),其包括壳体(2)、托盘(331)和引导臂(700)。托盘具有多个端口(7),每个端口具有能够连接至后部线缆(RC、RC’)的后部面。托盘以可移动的方式与壳体接合,并且托盘具有基本上位于壳体内部的第一位置和基本上位于壳体外部的第二位置。引导臂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自由端部,第一端部在所述多个端口与壳体的后部之间以可枢转的方式附接至托盘,第二自由端部与第一端部相反。引导臂适于从第一旋转位置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在第一旋转位置中,引导臂基本上平行于壳体的后部,当托盘从第一位置转换至第二位置时,自由端部在第二旋转位置中指向壳体的后部。

Description

后部线缆管理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2月14日提交的名称为“Rear Cable Management(后部线缆管理)”的美国专利申请No.15/432,281的权益,该美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对联接至通信连接器、转接器和/或端口的线缆进行及布线及管理的装置和系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配线板装置的后部线缆布线及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通信机柜和机架中,多个线缆通过连接器、例如转接器彼此互连。线缆组织单元通常具有支承连接器的托盘或搁架或类似平台。线缆组织单元的示例包括配线板。
配线板容纳线缆连接器,并且配线板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机架安装式的。配线板通常是双面的;配线板的前部提供与相对较短的电线或线缆的连接,并且配线板的后部通常提供与相对较长的电线或线缆的连接。这种设置有助于在不干扰后部的连接的情况下临时改变配线板的前部的性能。有时,连接至配线板的前部的线缆可以将不同的配线板互连,并且可以是相对较短的或者可以是较长线缆的一部分。配线板有助于设备的互连、监控和电路测试,而无需花费较大的切换设备。
配线板的早期应用是用于电话交换机,其中,电话交换机仍在使用,虽然是以更自动化的形式。配线板也广泛用于娱乐产业,例如用于录音和电视演播室中。配线板还在音乐厅中用于管理设备——例如麦克风、扬声器和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配线板不仅因其便利性和相对成本效益而且也因为配线板使得更容易地识别诸如反馈、接地回路和静电之类的问题而受到重视。
传统的光纤线缆组织单元包括光纤搁架,光纤搁架具有位于搁架的前部配线侧上的单个配线板或多个模块化面板。希望提供连接器端口密度——即,每单位体积的区域的用于提供连接的位置或端口的数量——增大的配线板。为此,越来越多地使用较小尺寸的连接器。
可以使用各种光纤连接器,其中,订户连接器(SC)和朗讯连接器(LC)是最常见的。各类型的连接器之间的差异包括尺寸和机械联接方法。例如,SC连接器使用圆形2.5毫米套圈来固定单根光纤并使用推/拉式配合机构。LC连接器的套圈的尺寸是SC连接器的套圈的尺寸的一半,测得仅为1.25mm。LC连接器使用保持突片机构,该保持突片机构类似于家用电话连接器上的保持突片机构。
在数据通信和电信应用中,小型连接器、例如LC正逐渐取代传统的连接器、例如SC。小型连接器相对于较大尺寸连接器的主要优点是能够为每单位机架空间提供更多数量的光纤。由于LC连接器的尺寸大约是SC连接器的尺寸的一半,因此通过使用LC连接器而不是SC连接器,可以在等量的空间内放置几乎两倍数量的连接器。
然而,存在与使用较小的连接器相关的缺点。随着更多连接器被放置在等量的空间内,触及连接器——这通常用手执行——可能存在挑战。成人手指通常具有16mm至20mm的直径。一些人可能手指较大或畸形。因此,使用小连接器、例如具有1.25mm直径套圈的LC对于手较大或较不灵巧的技术人员而言可能尤其是成问题的。通常,LC连接器通过塑料夹以双工构型保持在在一起。虽然以双工构型保持较小尺寸的连接器可以使技术人员更容易触及和/或移除LC连接器,但这也意味着两个连接器必然受到任何给定维护程序的影响。
一直需要新的装置和系统来便于触及由通信配线装置和系统支承的通信转接器和/或线缆以及对这些装置内的线缆进行保持和组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通信系统包括壳体、托盘和引导臂。托盘具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具有后部面。托盘以可移动的方式与壳体接合,并且托盘具有基本上位于壳体内部的第一位置和基本上位于壳体外部的第二位置。引导臂具有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在多个端口与壳体后部之间以可枢转的方式附接至托盘。引导臂具有与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自由端部,并且引导臂适于从第一旋转位置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在第一旋转位置中,引导臂基本上平行于壳体的后部,在第二旋转位置中,自由端部指向壳体的后部。在通信系统的安装状态下,多个后部线缆分别连接至多个端口的后部面。引导臂的长度构造成在通信系统的安装状态下联接至后部线缆,使得:当托盘从第一位置转换至第二位置时,后部线缆在引导臂的所有旋转位置中沿与引导臂的自由端部所指向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
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线缆套管,线缆套管具有联接至引导臂的第一部分和连接至壳体的后部的第二部分,线缆套管适于将后部线缆保持在线缆套管中。线缆套管可以是分体式套管。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后部线缆。后部线缆可以通过壳体的后部中的开口离开,该开口定位在壳体的第一侧部上。引导臂的第一端部可以定位成与壳体的第一侧部对准。后部线缆可以联接至一个或更多个连接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连接器定位在壳体的后部上。多个端口可以包括定位在托盘的相反两个侧部上的最外端口以及定位在最外端口之间的最内端口,后部线缆中的联接至最外端口的第一后部线缆的长度大于第二后部线缆中的联接至最内端口的第二后部线缆的长度。后部线缆中的每个后部线缆可以操作性地联接至线缆引导件,该线缆引导件定位在托盘的内侧-外侧中央部处。线缆引导件可以定位在多个端口的远侧并且定位在引导臂的近侧。托盘可以包括位于托盘的第一侧部上的第一销,并且引导臂可以包括开孔,开孔适于将第一销接纳在该开孔中。托盘可以包括位于托盘的与托盘的第一侧部相反的第二侧部上的第二销,引导臂的开孔适于将第二销接纳在开孔中。壳体的后部可以铰接地联接至壳体的侧部,使得壳体的后部能够在关闭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枢转,在打开状态下,所述后部的相对面能够由使用者触及。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通信系统包括托盘、壳体和引导臂。托盘具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具有后部面。壳体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第一槽和第二槽各自构造成滑动地接纳托盘,第一槽水平地邻近第二槽。第一槽从壳体的中间部分延伸至壳体的第一外侧端部,并且第二槽从壳体的中间部分延伸至壳体的第二外侧端部。引导臂包括第一端部以及与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自由端部。托盘包括位于托盘的第一侧部上的第一连接器以及位于托盘的第二侧部上的第二连接器。托盘的第二侧部与托盘的第一侧部相反。引导臂的第一端部适于与第一连接器联接,使得:当具有引导臂的托盘与第一槽滑动接合时,引导臂的自由端部适于随着托盘滑出第一槽而朝向壳体的第一外侧端部旋转。引导臂的第一端部适于与第二连接器连接,使得:当具有引导臂的托盘与第二槽滑动接合时,引导臂的自由端部适于随着托盘滑出第二槽而朝向壳体的第二外侧端部旋转。
引导臂的第一端部可以包括开孔。第一连接器可以是第一销,第二连接器可以是第二销,第一销和第二销各自适于通过开孔与引导臂的第一端部接合。该系统还可以包括线缆套管,该线缆套管具有联接至引导臂的第一部分。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多个后部线缆,后部线缆中的每个后部线缆适于联接至多个端口中的一个端口的相应后部面。多个端口可以包括定位在托盘的相反两个侧部上的最外端口以及定位在最外端口之间的最内端口,后部线缆中的联接至最外端口的第一后部线缆的长度大于后部线缆中的连接至最内端口的第二后部线缆的长度。后部线缆中的每个后部线缆可以操作性地联接至线缆引导件,该线缆引导件定位在托盘的位于托盘的第一侧部与托盘的第二侧部之间的中央部处。
附图说明
仅作为描述,本文将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在附图中:
图1A是以第一状态示出的包括多个配线板装置的通信配线系统的前视立体图;
图1B是以第二状态示出的图1A的通信配线系统;
图1C是壳体和线缆槽的前视立体图,壳体中没有放置配线板装置;
图2A是图1A的配线板装置中的以第一状态示出的一个配线板装置;
图2B是以第二状态示出的图2A的配线板装置;
图2C是图2B的指示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3A是包括多个附接构件的配线板装置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立体图;
图3B是图3A的配线板装置的立体图,其中线缆已经与附接构件中的一个附接构件分开;
图3C是图3A的附接构件中的以第一状态示出的一个附接构件的立体图;
图3D是图3A的附接构件中的以第二状态示出的一个附接构件的立体图;
图4A至图4C是具有处于不同操作状态的线缆引导件的线缆管理系统的顶部剖视图;
图4D是图4A至图4C的线缆管理系统的立体图;
图5A是具有处于不同操作状态的后部线缆引导件的线缆管理系统的顶部剖视图;
图5B是具有后部线缆引导件的线缆管理系统的另一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5C是具有壳体延伸构件的图5A的线缆管理系统的顶部剖视图;
图6A是图5A的线缆管理系统的顶部剖视图,其中后部线缆具有交错长度构型;
图6B是图5C的线缆管理系统的顶部剖视图,其中后部线缆具有交错长度构型;
图6C是具有交错长度构型的后部线缆的隔离视图;
图6D是图6A的线缆管理系统的某些部件的定位的可切换性的示意图;
图7是具有铰接的后部壳体部段的图6A的线缆管理系统的顶部剖视图;以及
图8是图5B的线缆管理系统的顶部剖视图,其中后部线缆具有交错长度构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特定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在附图和随后的描述中,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或相同的元件,术语“近侧”是指装置的在使用期间最接近操作者或使用者的端部,而术语“远侧”是指装置的在使用期间距操作者或使用者较远的端部。
现在参照图1A至图1C,通信配线系统100可以包括壳体2,例如机架或机柜。壳体2可以限定长度L、高度H和宽度W1。壳体2可以支承一个或更多个配线板装置110,每个装置110与引导轨道2b(图1C)保持竖向对准,多个装置110也可以设置成沿着壳体2的至少一个侧部竖向对准。线缆槽4可以邻近壳体2定位,例如定位在近侧拐角、远侧拐角处,或者设置在近侧拐角与远侧拐角之间。可以连接至系统100的框架(框架可以包括例如杆、壁和其他支承件)的线缆槽4可以构造成将竖向延伸穿过线缆槽4的多个线缆C接纳在线缆槽4中。线缆槽4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形式来容纳和引导线缆,包括例如多个引导环、凹槽或其他中空通道。
每个配线板装置110可以包括多个转接器或端口7,每个端口7具有用于将线缆C(图1B)紧固在其中的插槽5。端口7的插槽5可以操作性地联接至一个或更多个线缆C,例如,插槽5可以是单工或双工构型。端口7可以包括安装部分51,安装部分51框住端口7并便于将端口7或插槽5紧固至连接装置,例如轨道41、43(图2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端口7的安装部分51可以与端口7一体形成,或者可以是联接至插槽5的单独部件,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安装部分51可以形成连接装置的与插槽5连接的部分,如下所述。
配线板装置110可以包括位于配线板装置110的任一端部上的突片11,以便于使用者抓握或处理配线板装置110。由壳体2支承的端口7的数量密度可以壳体2的尺寸的函数。如图1A所示,端口7——每个端口具有宽度x和高度y——可以布置成行和列,其中端口7的行数与高度H直接相关,并且端口7的列数与宽度W1直接相关。
通信配线系统100能够在第一状态(图1A)与第二状态(图1B)之间转换。在第一状态中,一个或更多个配线板装置110可以相对于壳体2的近侧端部或面P定位在第一位置。如图1A所示,配线板装置110可以相对于壳体2的面P基本上齐平。在第二状态中,一个或更多个配线板装置110可以沿箭头Z的方向向近侧布置成远离壳体2的近侧端部或面P。由于配线板装置110向近侧移动,端口7可以转变成彼此间隔开间隙或间隔距离d(图1B)。
配线板装置110能够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如图2A和2B中最佳地示出的。配线板装置110可以包括杆19,这便于通过将杆19中的一个杆紧固在壳体2的相对侧部2a中的每个侧部上而将配线板装置安装在壳体2内。包括第一臂部段21和第二臂部段31的铰接臂构件114可以以可滑动的方式连接至杆19。第一臂部段21可以包括槽25,槽25构造成并适于接收穿过槽25的销27。销27可以将第一臂部段21紧固至杆19,同时允许第一臂部段21沿着槽25的长度相对于杆19滑动。铰接臂114的第一臂部段21和第二臂部段31可以通过铰链33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至彼此,从而便于第二臂部段31相对于第一臂部段21旋转。
端口7可以可操作地联接至连接装置16。当连接装置16从等于宽度W1(图2A)的第一长度向第二扩展宽度W2(图2B)转变时,端口7可以移动或者能够移动成以间隔开的关系定位。在实施方案中,端口7间隔开。端口7可以以相等的间隙或间隔距离d等距地间隔开。然而,在第二状态下,相邻端口7之间的间隔距离d可以不同、即是不均匀的。另外,各个端口7可以沿着连接装置16的长度滑动或移动,从而便于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来调节相邻端口7之间的间隙或间隔距离d。
可以设想,铰接臂构件114可以包括唇缘(未示出),该唇缘沿着杆19的一部分或基本上整个长度与杆19内限定的凹槽(未示出)相互作用,以提供增加的稳定性以及铰接臂构件114相对于杆19的受控运动。
如图2C中最佳地示出的,连接装置16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伸缩轨道41、43,所述一个或更多个伸缩轨道41、43能够滑动以调节连接装置16的总长度。尽管如图2C所示具有两个平行的轨道41、43,但是可以使用单个轨道。应当指出的是,连接装置16的总长度越大,相邻端口7之间可实现的间隙或间隔距离d越大。平行轨道41、43中的每个轨道可以分别包括交替部段41a、41b和43a、43b。部段41a、43a可以构造成并适于分别在部段41b、43b内滑动,其中端口7可以联接至部段41b、43b,以实现连接装置16的伸长或缩短。弹性或偏置构件(未示出)可以放置在轨道41、43中的每个轨道的挖空中央部内,以将连接装置16相应地偏置至第一尺寸W1或第二尺寸W2中的一者。
部段41b、43b可以限定开口周缘,使得端口7将不会阻碍交替部段41a、41b和43a、43b相对于彼此的移动,使得端口7可以移动得更靠近彼此。另外,交替部段41a、41b和43a、43b的长度可以选择成便于将端口7放置成彼此靠近,使得相邻端口彼此接触。各个端口7可以以各种方式紧固至轨道41、43,或者可以与轨道41、43一体地形成。可以设想,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轨道41、43可以用不同的连接装置代替。在实施方案中,轨道41、43可以用弹性带代替。可以使用各种其他构型来实现配线板装置中的端口之间的横向间隔、角度间隔或其他间隔以改进对端口的触及,例如在美国专利公开No.2014/0355217、No.2014/0357118和No.2014/0354131中更详细描述的那些,上述美国专利的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参引并入本文中。
例如,参照图3A至图3D对配线板装置的另一实施方案进行描述。配线板装置210可以包括彼此相邻定位的多个附接构件232。每个附接构件232可以包括可动构件246,可动构件246能够相对于另一附接构件232的可动构件旋转或枢转。相邻构件232的可动构件246可以操作性地联接至彼此以允许可动构件246中的一个可动构件相对于另一个可动构件旋转。在实施方案中,可动构件246可以以卡扣配合连接的方式彼此联接,该卡扣配合连接允许可动构件246相对于彼此径向移动。至少两个紧固构件244可以紧固至多个附接构件232的相反端部并将附接构件232紧固至托盘231。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紧固构件244可以定位在各个可动构件246之间。每个可动构件246可以操作性地联接至一个或更多个线缆C1,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线缆C1仅部分地示出。可动构件246可以包括线缆转接器或连接器249,线缆转接器或连接器249可以包括可以操作性地联接至一个线缆C1的前表面249a和可以操作性地联接至另一线缆C1的后表面249b。可动构件246可以包括插槽247,连接器249可以以可释放的方式紧固在插槽247中,使得连接器249可以与附接构件232分离。
可动构件246可以定位成与托盘231的边缘231a间隔开一距离,以允许可动构件246相对于托盘231旋转。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托盘231可以包括位于可动构件246处的切口(未示出),以便于可动构件246相对于托盘231移动的范围。托盘231可以具有沿其长度延伸的轴线z、沿其高度延伸的轴线y、以及沿其宽度延伸的轴线x。紧固构件244可以与沿着托盘231的长度延伸的轴线z同轴对准。多个紧固构件244可以沿着托盘231的宽度定位成沿着轴线x延伸的一排。
如图3C至图3D所示,紧固构件244和附接构件232的可动构件246可以在枢转点248处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至彼此,使得可动构件246可以相对于紧固构件244径向移动以在可动构件246与紧固构件244之间限定角度G。特别地,可动构件246可以在y轴与z轴之间径向枢转,并且可以在可动构件246与紧固构件244之间限定角度G。当紧固至托盘231时,可动构件246可以沿逆时针方向T枢转,但是可以通过托盘231禁止沿相反的顺时针方向枢转。然而,如上所述,托盘中的切口231可以减小托盘231与可动构件246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于可动构件246相对于托盘231的更大范围的移动。在实施方案中,角度G可以在约0度与约135度之间的范围内调节。在另一实施方案中,角度G可以在约0度与约90度之间的范围内调节。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动构件246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以使配线板装置210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转变,在第一状态中,可动构件246的前表面251基本上共面,并且构件246中的相邻构件间隔开第一距离或彼此接触,在第二状态中,各个相邻构件246的前表面251根据相邻构件246中的一个构件相对于另一个相邻构件246枢转或旋转的角度G而处于不同平面中,其中另一个构件246可以处于或可以不处于与第一状态相同的位置。
壳体内也可以支承多个配线板装置210(参见图1A至图1C),并且多个配线板装置210能够沿着轴线z的方向移入壳体2中或从壳体2移出。一旦与壳体2间隔开,可动构件246可以相对于紧固构件244枢转,从而将连接器249的表面249a、249b与任何相邻的连接器249分隔开,使得线缆C1可以更加可触及并且更容易由使用者抓握以将线缆C1从可动构件246的线缆转接器或连接器249脱离(如图3B所示)。
如上面结合图1A至图1C所指出的,多个线缆C可以联接至特定配线板装置的端口7,线缆C竖向地延伸穿过线缆槽4。用于对配线板系统的线缆C进行布线及管理的多个系统描述如下。
前部线缆管理系统300的一个实施方案在图4A至图4D中示出。线缆管理系统300以及本文所述的线缆管理系统的其他实施方案可以与任何合适的配线板装置一起使用,包括本文所述的合适装置和美国专利公开No.2014/0355217、No.2014/0357118和No.2014/0354131中所描述的合适装置,上述美国专利的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参引并入本文中。线缆管理系统300在图4A至图4D中示出为与类似于配线板装置210的配线板装置310一起使用,配线板装置210与配线板装置310具有下面更详细描述的某些差异。线缆管理系统300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线缆引导件400,线缆引导件400相对于壳体2具有固定位置。在图4A至图4D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线缆管理系统300包括安装至壳体2的每个侧部的线缆引导件400,但是其中一个或更多个线缆引导件400相对于壳体2具有固定位置的任何构型都是合适的。线缆C可以从端口7通过或经由线缆引导件400布线至线缆槽4(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线缆目的地),使得作为端口7所附接的托盘331从壳体2中拉出,位于托盘331的不同位置处的线缆C中保持合适的松弛量。在美国专利申请No.15/270,234中更详细地描述了线缆引导件400,该美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参引并入本文中。
图4A示出了线缆管理系统300的顶部剖视图,线缆管理系统300包括壳体2,壳体2具有竖向堆叠的多个第一托盘331,所述多个第一托盘331邻近竖向堆叠的多个第二托盘331(仅每组有一个托盘331在图4A中可见的)。托盘331在图4A中示出为处于安装或收纳位置,在安装或收纳位置中,托盘331完全或基本上完全定位在壳体2内。托盘331能够相对于壳体2滑动,使得当处于拉出状态时,如图4B中的右侧托盘331所示,端口7更容易被使用者触及。在图4A至图4D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端口7在端口7的后部处枢转地连接至托盘331,使得端口7可以相对于彼此侧向摆动(参见图4C),以在托盘处于拉出位置时产生额外的空间。一组线缆C连接至端口7的前端部或近侧端部并通过线缆引导件400布线到线缆槽4中。具有枢转端口的配线板系统在美国专利No.8,939,792中更详细地描述,该美国专利的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参引并入本文中。
每个端口7可以包括连接至前端部的前部线缆C和连接至后端部的后部线缆C。在图4A至图4D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前部线缆组联接至端口7的近侧端部并穿过线缆引导件400并进入线缆槽4中。后部线缆组C联接至端口7的远侧端部并进入壳体2的后部。这些后部线缆C可以连接至壳体2的后部的模块中的电子部件、连接至壳体2的后壁中的连接器,该连接器提供与壳体外部的其他线缆的连接,或者这些后部线缆C可以穿过壳体2后部中的开口。下面结合图5A至图8更详细地描述用于这些和类似的后部线缆的线缆管理系统。
通常,当线缆附接至配线板通信式系统中的滑动托盘上的端口时,对系统的前侧或近侧侧部附近的线缆的管理可能变得困难。例如,对于联接至一组端口的前部的线缆,当托盘从收纳位置移至拉出位置时,前部线缆中的松弛从最小增加到最大。当托盘处于线缆具有最大松弛的位置时,如果松弛过多,则可能增加线缆被卡住或以其他方式干扰系统的部件的可能性。此外,当托盘处于拉出位置时,过多的松弛可能使得较难以操纵线缆。松弛过少也可能使操纵线缆的能力复杂化,例如通过限制端口移动远离彼此的能力使操纵线缆的能力复杂化,并且可能以其他方式增加对线缆施加有害应力的风险。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线缆管理系统300结合线缆引导件400可以以简单有效的方式提供线缆管理,包括松弛管理。
如图4B至图4C所示,端口7在Z方向上具有最大可滑动距离D1,最大可滑动距离D1表示由图4B中的左侧托盘331表示的收纳位置与由图4B中的右侧托盘331表示的拉出位置之间的距离。线缆引导件400的搁架定位在最外侧端口7的外侧。此外,当托盘331处于收纳位置时,搁架可以在Z方向上定位在距端口7的近侧端部距离D2处,并且当托盘331处于拉出位置时,搁架可以在Z方向上定位在距端口7的近侧端部距离D3处。在图示的系统300中,距离D2大于距离D3,距离D2和D3的总和等于距离D1。利用这种构型,可以在系统300中管理前部线缆C,其中前部线缆C在一个端部C1处连接至端口7的前部,并且每个前部线缆由线缆引导件400在前部线缆的距前部线缆的一个端部C1预定长度的部分处支承于搁架处。在这种线缆连接布置中,当托盘331被拉出直到托盘331行进了距离D2时,前部线缆C中的松弛增加,其中端口7的近侧端部与线缆引导件400的搁架横向对准。此时,线缆中的松弛最大,因为线缆在相应地距端部C1预定长度的部分处保持支承在线缆引导件处。当使用者继续将托盘331进一步向近侧拉动至由图4B中的右侧托盘331表示的完全缩回位置时,随着线缆变得绷紧,松弛开始减少,线缆再次在相应地距端部C1预定长度的部分处保持支承在线缆引导件400处。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示例中,线缆引导件400可以在Z方向上定位在不同的距离处。例如,当托盘331处于收纳位置以及处于拉出位置时,线缆引导件400的搁架可以定位在端口7的前面的近侧。
在图4A至图4D中所示的构型中,当托盘331处于拉出位置时,与托盘331处于收纳位置时相比,前部线缆C中存在较多松弛。当托盘331处于收纳位置时,由于端口7位于壳体2的前部内或与壳体2的前部齐平,因此通常不操纵前部线缆C。因为当托盘331处于收纳状态时通常不操纵前部线缆C,因此前部线缆C可以相对拉紧,以帮助以有组织的方式保持线缆C。另一方面,如果使用者想要操纵前部线缆C,则使用者通常可以将托盘331转换至拉出位置。此外,当处于拉出位置时,端口7能够相对于彼此横向移动分开(和/或在类似于图3A的配线板装置210的系统中竖向分开)以使得使用者更好地触及端口7,如图4C所示。由于这些原因,当托盘331处于拉出状态时,希望在前部线缆C中保留至少一些松弛。然而,松弛理想地是允许端口7的运动和前部线缆C的操纵的最小量。因此,当托盘331处于拉出位置时,期望前部线缆C中的松弛不是最大的。应当指出的是,在托盘的拉出位置中,当端口7中的一个端口从诸如图4B的左侧托盘所示的正常位置操纵时,连接至所述一个端口的一个前部线缆C可以移动,使得一个前部线缆C的该部分不定位在线缆引导件处,并且因此不由线缆引导件支承。然而,当端口7返回至正常位置时,一个前部线缆C的连接至端口7的部分可以返回至所述一个前部线缆C的该部分定位在线缆引导件处并由线缆引导件支承的状态。上述每个条件都满足图4A至图4C中所示的线缆管理系统300和线缆引导件400。还应当理解的是,当线缆引导件400以不同的方式定位时,仍然可以提供有效的线缆管理。例如,即使线缆引导件400的搁架在托盘331的所有位置都定位在端口7的前面的前端,也可以以有效且相对简单的方式提供松弛管理和线缆组织。利用该构型,当托盘331处于拉出位置时,线缆C可以具有最大松弛,该最大松弛理想地足以操纵端口7处的线缆C,当托盘331被推入收纳位置中时,松弛减少。结合图4A至图4D所描述的构型还可以帮助在托盘331的移动期间限制或消除线缆C在线缆槽4内的移动、以及在线缆引导件400与线缆槽4之间的移动。
如上所述,除了对配线板装置的前侧或近侧侧部的线缆进行管理之外,可能优选的是对管理延伸至配线板装置的后部并穿过配线板装置的后部的线缆进行管理。图5A示出了线缆管理系统600的实施方案,线缆管理系统600可以包括位于壳体的左侧部上的托盘331L和位于壳体的右侧部上的托盘331R。应当理解的是,即使图5A中示出了单独的托盘331L、331R,实际上多个托盘可以以竖向堆叠的构型定位。线缆管理系统600可以包括对系统的前部处的线缆进行管理的线缆管理系统元件的一些或全部特征,例如包括线缆引导件400以帮助对从端口7的前部延伸的线缆进行管理。线缆管理系统600还包括对从端口7的后部延伸的后部线缆RC进行管理的特征。应当理解的是,下面描述的用于后部线缆管理的特征可以具有或不具有对从端口7的前部延伸的前部线缆进行管理的特征。
在图5A中所示的处于系统600的安装状态的线缆管理系统600的实施方案中,多个或后部线缆RC可以从端口7的后部延伸。每个后部线缆RC可以被引导至特定托盘的一侧,并从托盘的后部穿过到达配线板装置的后部。在该示例中,托盘331R的后部线缆RC各自朝向配线板装置310R的后部的右侧被引导至托盘331R的后部的右侧。类似地,托盘331L的后部线缆RC各自朝向配线板装置310L的后部的左侧被引导至后部托盘331L的左侧。当用于参考后部线缆管理系统时,术语“内侧”指的是较接近配线板装置310L和310R之间的中线的位置,而术语“外侧”指的是较远离该中线的位置。换言之,用于每个配线板装置310L和310R的后部线缆被引导至相应的托盘331L和331R的外侧侧部,并且可以在相应的外侧侧部处离开壳体的后部。
仍然参照图5A,线缆管理系统600可以包括引导后部线缆RC的位置的引导臂700。特别地,第一臂700可以联接至托盘331R的后部外侧部分,并且第二臂700可以联接至托盘331L的后部外侧部分。每个引导臂700可以以可枢转的方式联接至相应的托盘,例如通过销或其他构件联接至相应的托盘,使得引导臂可以相对于托盘旋转。后部线缆RC可以延伸超过相应托盘的后部并且与相应的引导臂700接触。托盘331L在图5A中以收纳状态示出。在收纳状态下,引导臂700可以基本上平行于托盘331L的近侧面延伸。在该位置中,后部线缆RC可以沿着臂700向内侧延伸,然后向后弯曲并朝向配线板装置310L的后部的外侧侧部延伸,后部线缆RC在配线板装置310L的后部的外侧侧部处离开壳体。托盘331R在图5A中以拉出状态或操作状态示出。在托盘331R从收纳位置转换至拉出状态时,引导臂700绕其与托盘331R的连接部枢转,并且引导臂延伸,使得引导臂的自由端部指向壳体的后部。后部线缆RC的一部分可以直接或操作性地联接至引导臂700的一部分,使得在引导臂的所有旋转位置中,后部线缆RC沿与引导臂的自由端部所指向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引导臂700可以朝向图5A中对于配线板装置310L所示的旋转位置或者图5A中对于配线板装置310R所示的旋转位置偏置。然而,引导臂700也可以是自由的或者基本上自由地绕与相应的托盘331L、331R的可枢转连接部旋转。还应当理解的是,后部线缆RC可以优选地构造成使得在从相应托盘的后部延伸的区域中,线缆通常彼此一起移动。例如,后部线缆RC可以捆扎在一起,例如用一个或更多个系带捆扎在一起,或者在诸如分体式套管的套管中捆扎在一起。在美国专利公开No.2016/0375567中更详细地描述了分体式套管,该美国专利的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参引并入本文中。在一些情况下,后部线缆RC可以具有足够的刚度,使得在托盘的后部和配线板装置的后部之间的区域中,线缆RC以很小的下垂或没有下垂的方式延伸,因此,无需对线缆RC进行额外的支承来避免该区域中的线缆下垂。
除了引导臂700之外,托盘331L和331R的后部可以包括其他引导结构,以帮助对从每个端口7的后部延伸至相应引导臂700的各个后部线缆RC进行引导。在所示实施方案中,在靠近每个托盘331L、331R的后部的外侧侧部上设置圆形支承件710,使得各个线缆可以沿着圆形支承件的侧部被引导,优选地在保持最小弯曲半径的同时沿着圆形支承件的侧部被引导,然后到达相应的引导臂700。支承件710可以设置在每个托盘331L、331R的内侧侧部和外侧侧部两者上,使得托盘331R也可以定位安装在壳体的左侧部处,并且托盘331L也可以定位安装在壳体的右侧部处,如下面更详细地论述的。
图5B示出了图5A的左侧配线板装置310L的放大视图。应当理解的是,后部线缆RC实际上可以从配线板装置的壳体的后部离开,或者替代性地连接至壳体的后部处的任何所需的连接器。例如,如图5B所示,后部线缆RC可以在托盘331L的后部与配线板设备310L的后部之间的大部分距离处捆扎在一起,但是也可以分开以连接至位于外壳的后部附近的一个或更多个单独的连接器7’。
图5C示出了线缆管理系统600,该线缆管理系统600具有位于附接至壳体的后部的壳体延伸部中的附加连接器模块7”,使得后部线缆RC可以在配线板装置310L、310R的后部外侧侧部处离开壳体并且进入壳体延伸部中,使得后部线缆RC可以根据需要附接至连接器模块7”。图5C还提供了可以用于辅助引导和管理后部线缆RC的线缆套管720的更清楚的视图。线缆套管720可以是连续管或分体式套管。分体式线缆套管720可以包括沿着套管的长度纵向延伸的狭缝,使得套管可以包绕后部线缆RC,而不是使线缆滑过没有狭缝的管。如果使用套管720,则可能优选的是,套管的至少一部分沿着臂700的一些长度固定,例如通过粘合剂、钩环紧固件或通过任何其它合适的方式固定。利用这种构型,套管720以及支承在套管内的后部线缆RC可以在臂720于相应的托盘移入或移出壳体时旋转的同时与相应的臂720一起移动。类似地,也可以优选的是,邻近后部线缆RC离开壳体的点(直接或通过后连接器),将套管700的一部分联接至壳体的后部。
在图5A至图5C中所示的线缆管理系统600的实施方案中,各个后部线缆RC可以各自具有不同的长度。例如,参照图5C,托盘331R的最左侧(或最内侧)连接器7处的后部线缆RC可能需要是后部线缆中的最长的后部线缆,其中托盘331R的最右侧(或者最外侧)连接器处的后部线缆需要是最短的。这种构型可能是由于后部电缆RC在引导臂700连接至托盘331R的点处聚集之前所采用的路径。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后部线缆RC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这可以提供额外的益处,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
图6A示出了图5A的线缆管理系统600,其中后部线缆RC’具有交错长度构型。图6B示出了具有附加模块7”的线缆管理系统600,附加模块7”可以与图5C中所示的相同。应当理解的是,为了清楚地说明,图6A至图6D中省略了用于前部线缆管理的特征。鉴于图5A至图5C中的后部线缆RC采用从端口7的后部直接到达支承件710的路径,图6A至图6D中的后部线缆RC’各自从端口7的后部延伸至引导件730,然后延伸至支承件710。引导件730可以是用于将后部线缆RC联接至引导件730的线缆夹、钩环带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结构。引导件730还可以包括从相应的托盘331R、331L向上延伸的一个或更多个竖向翅片。竖向翅片可以帮助确保后部线缆RC’保持最小弯曲半径,例如防止后部线缆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后部线缆在穿过引导件730时过于急剧地转向。优选地,引导件730基本上位于每个托盘331R、331L的内侧-外侧中央部。在所示实施方案中,每个托盘331R、331L上包括十二个端口7。利用这种构型,从最左侧端口和最右侧端口7的后部延伸的后部线缆RC’可以各自是最长的线缆。从邻近最左侧端口和最右侧端口的端口7的后部延伸的后部线缆RC’可以略短。该模式可以持续直到最中间的两个端口7为止,最中间的两个端口7可以包括比从任何其他端口延伸的后部线缆短的后部线缆RC’。
图6C示出了线缆管理系统600的端口7、后部线缆RC’、引导臂700和线缆套管720,为清楚起见,省略了其他部件。尽管示出了十二个端口7,但是应当理解的是,交错的后部线缆RC’长度构型可以与任何数量的端口7一起使用。例如,如果使用偶数(n)个端口7,则第一端口和第n端口可以联接至最长的后部线缆RC’,第二端口和第n-1端口具有略短的线缆,依此类推,直到具有长度最短的后部线缆的第n/2端口和第(n/2)+1端口为止。如果使用奇数(n)个端口7,则除了最中间端口具有长度最短的后部线缆RC’之外,系统可以遵循相同的模式。
交错的后部线缆RC’长度构型可以提供易于安装在配线板壳体中的左侧托盘或右侧托盘处的益处,如下所述。仍然参照图6C,臂700可以包括开孔702。开孔702可以构造成与从托盘331L或331R延伸的相应销接合。而且,如上所述,每个托盘331L和331R可以在托盘的后部的外侧侧部和内侧侧部上包括这样的销。应当理解的是,其他接合特征可以是合适的,例如臂700上的销,该销配装在托盘331L、331R中的相应开孔内。利用这种构型,安装在壳体的左侧托盘槽或右侧托盘槽处的托盘可以毫无困难地切换至壳体的另一侧托盘槽。例如,图6D的顶部示出了在收纳状态下处于图6A中所示的托盘331R的位置中的托盘331。后部线缆RC’从端口7的后部延伸至引导件730(图6D中未标记),并且延伸至托盘331的右侧部上的支承件710。后部线缆RC’然后延伸到线缆套管720中,线缆套管720的一部分附接至臂700,然后附接至壳体的后部。如果使用者期望将托盘331的安装从右侧托盘槽位置切换至如图6A所示的托盘331L的左侧托盘槽位置,则后部线缆RC’的交错长度构型可以允许这种切换。如图6D的底部所示,臂700可以从销704抬起,并且臂700相对于配线板壳体的中线的安装位置可以颠倒,使得开孔702在托盘331的左侧部上的销706上延伸。后部线缆RC’可以重新定位成围绕托盘331的左侧部而不是托盘的右侧部上的引导件710延伸。如图6D的顶部所示,代替后部线缆RC’在右侧离开壳体的后部,在图6D的底部所示的新位置,后部线缆在左侧离开壳体的后部。臂700的安装位置的使得臂700容易安装在配线板壳体中的左侧托盘或右侧托盘处的这种切换在没有后部线缆RC’的交错长度构型的情况下可能是困难的或不可能的。
图7示出了对图6A中所示的实施方案稍作修改的线缆管理系统600。特别地,配线板装置310R的后壁312R和配线板装置310L的后壁312L可以各自设置有铰接连接部。如所示出的,后壁312R、312L可以各自通过定位在配线板装置310R与310L之间的中线处或附近的铰链725铰接地联接至相应的配线板装置。利用这种构型,后壁312R、312L可以从壳体的后部打开,以便触及每个托盘331L、331R的后部。如上所述,每个线缆套管720的一部分可以紧固至相应的后壁312R、312L,使得在特定的后壁摆动至打开状态时,例如通过图7中的后壁312L所示的,相应的线缆套管可以随后壁移动。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文描述的各种线缆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单独的模块,每个模块包括竖向堆叠在其中的多个托盘331L或331R。在图7的实施方案中,每个模块包括三个竖向堆叠的托盘331L或331R,使得敞开的后壁312L提供通向该单元的所有三个托盘331L的后部的通路。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每个模块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数量的托盘。
图8示出了与图5B中所示的线缆管理系统类似的线缆管理系统600,但该线缆管理系统600具有交错的后部线缆RC’构型和替代形式的线缆套管720’。特别地,后部线缆RC’从端口7的后部面延伸至引导件730和支承件710。后部线缆RC’从支承件710延伸穿过第一纵向端部线缆套管720’,第一纵向端部线缆套管720’的一部分操作性地联接至引导臂700,例如通过粘合剂、夹子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紧固件操作性地联接至引导臂700。一个后部线缆RC’或一组后部线缆RC’可以穿过线缆套管720’的第二纵向端部延伸至后部连接器7’中的一个后部连接器,后部连接器7’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形式,包括例如多纤维推进-推出(“MPO”)连接器。第二后部线缆RC’或第二组后部线缆RC’可以在第一纵向端部与第二纵向端部之间延伸穿过线缆套管720’的外侧壁中的开口。如果线缆套管720’是分体式套管,则第二后部线缆RC’或第二组后部线缆RC’可以延伸穿过套管的开口。在其他示例中,可以在线缆套管720’的侧壁中设置单独的孔或开孔,使得第二后部线缆RC’或第二组后部线缆RC’可以延伸穿过线缆套管720’的侧壁中的开口并延伸至后部连接器7’中的第二后部连接器。类似地,第三后部线缆RC’或第三组后部线缆RC’可以在第一纵向端部与第二纵向端部之间延伸穿过线缆套管720’的外侧壁中的开口并延伸至第三后部连接器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组后部线缆RC’和第三组后部线缆RC’可以延伸穿过线缆套管720’的侧壁中的同一开口。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二组后部线缆RC’和第三组后部线缆RC’可以在线缆套管的第一纵向端部与第二纵向端部之间延伸穿过线缆套管720’的外侧壁中的单独的开口。
尽管已经参考特定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案仅仅是对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的说明。因此,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对说明性实施方案进行多种修改,并且可以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设计其他布置结构。

Claims (20)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壳体;
托盘,所述托盘具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具有后部面,所述托盘以可移动的方式与所述壳体接合,并且所述托盘具有基本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位置和基本上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二位置;以及
引导臂,所述引导臂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自由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多个端口与所述壳体的后部之间的可枢转连接部处以可枢转的方式附接至所述托盘,所述第二自由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所述引导臂适于从第一旋转位置旋转至第二旋转位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位置中,所述引导臂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后部,在所述第二旋转位置中,所述自由端部指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后部,
其中,在所述通信系统的安装状态下,多个后部线缆分别连接至所述多个端口的所述后部面,且所述多个后部线缆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引导臂,并且在所述通信系统的卸载状态下,所述多个后部线缆可操作地与所述引导臂断开联接,
其中,所述引导臂的长度构造成在所述通信系统的安装状态下联接至所述后部线缆,使得:在所述通信系统的安装状态下,当所述托盘从所述第一位置转换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后部线缆在所述引导臂的所有旋转位置中沿与所述引导臂的所述自由端部所指向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引导臂基本上自由地绕所述可枢转连接部旋转,使得在所述通信系统的卸载状态下,托盘从所述第一位置转换至所述第二位置不引起所述引导臂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线缆套管,所述线缆套管具有联接至所述引导臂的第一部分和联接至所述壳体的所述后部的第二部分,所述线缆套管适于将所述后部线缆保持在所述线缆套管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线缆套管是分体式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所述后部线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后部线缆通过所述壳体的所述后部中的开口离开,所述开口定位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引导臂的所述第一端部定位成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部对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后部线缆联接至一个或更多个连接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连接器定位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后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端口包括定位在所述托盘的相反两个侧部上的最外端口以及定位在所述最外端口之间的最内端口,所述后部线缆中的联接至所述最外端口的第一后部线缆的长度大于所述后部线缆中的联接至所述最内端口的第二后部线缆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后部线缆中的每个后部线缆操作性地联接至线缆引导件,所述线缆引导件定位在所述托盘的内侧-外侧中央部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当所述托盘处于所述第二旋转位置,所述线缆引导件定位成比所述多个端口距所述壳体的后部更近,并且比所述引导臂距所述壳体的后部更远。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托盘包括位于所述托盘的第一侧部上的第一销,以及所述引导臂包括开孔,所述开孔适于将所述第一销接纳在所述开孔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托盘包括位于所述托盘的与所述托盘的所述第一侧部相反的第二侧部上的第二销,所述引导臂的所述开孔被适配成能够将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第二销中的任一个接纳在所述开孔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后部铰接地联接至所述壳体的侧部,使得所述壳体的所述后部能够在关闭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枢转,在所述打开状态下,所述后部的相对面能够由使用者触及。
14.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托盘,所述托盘具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具有后部面;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各自构造成滑动地接纳所述托盘,所述第一槽水平地邻近所述第二槽,所述第一槽从所述壳体的中间部分延伸至所述壳体的第一外侧端部,以及所述第二槽从所述壳体的所述中间部分延伸至所述壳体的第二外侧端部;以及
引导臂,所述引导臂包括第一端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自由端部,
其中,所述托盘包括位于所述托盘的第一侧部上的第一连接器以及位于所述托盘的第二侧部上的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托盘的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托盘的所述第一侧部相反,
其中,所述引导臂的所述第一端部适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联接,使得:当具有所述引导臂的所述托盘与所述第一槽滑动接合时,所述引导臂的所述自由端部适于随着所述托盘滑出所述第一槽而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外侧端部旋转,以及
其中,所述引导臂的所述第一端部适于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联接,使得:当具有所述引导臂的所述托盘与所述第二槽滑动接合时,所述引导臂的所述自由端部适于随着所述托盘滑出所述第二槽而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外侧端部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引导臂的所述第一端部包括开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是第一销,所述第二连接器是第二销,所述引导臂的所述第一端部被适配成能够通过所述开孔与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第二销中任一个接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线缆套管,所述线缆套管具有联接至所述引导臂的第一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多个后部线缆,所述后部线缆中的每个后部线缆适于联接至所述多个端口中的一个端口的相应后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端口包括定位在所述托盘的相反两个侧部上的最外端口以及定位在所述最外端口之间的最内端口,所述后部线缆中的联接至所述最外端口的第一后部线缆的长度大于所述后部线缆中的联接至所述最内端口的第二后部线缆的长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后部线缆中的每个后部线缆操作性地联接至线缆引导件,所述线缆引导件定位在所述托盘的位于所述托盘的第一侧部与所述托盘的第二侧部之间的中央部处。
CN201880011651.7A 2017-02-14 2018-02-13 后部线缆管理 Active CN1106225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432,281 2017-02-14
US15/432,281 US10291969B2 (en) 2017-02-14 2017-02-14 Rear cable management
PCT/US2018/017924 WO2018152080A1 (en) 2017-02-14 2018-02-13 Rear cable manag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2518A CN110622518A (zh) 2019-12-27
CN110622518B true CN110622518B (zh) 2022-06-07

Family

ID=63105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1651.7A Active CN110622518B (zh) 2017-02-14 2018-02-13 后部线缆管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91969B2 (zh)
CN (1) CN110622518B (zh)
WO (1) WO20181520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6188A (zh) * 2016-10-27 2019-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熔配盘、配线架及光缆交接箱
US10699823B2 (en) * 2018-06-29 2020-06-30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able assembly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1119284B2 (en) 2018-08-31 2021-09-14 Go!Foton Holdings, Inc. Integrated connector cable
US10440852B1 (en) * 2019-01-23 2019-10-08 Ciena Corporation Cable management system in an air-cooled housing
CN114097044A (zh) * 2019-07-08 2022-02-25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连接器化尾纤端接电缆组件
US10998703B1 (en) * 2020-02-26 2021-05-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able routing and bend radius defining tool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0788B2 (ja) * 2002-01-16 2007-01-2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余長吸収構造
CN101017968A (zh) * 2005-12-27 2007-08-1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束线安装结构
CN101617541A (zh) * 2007-01-19 2009-12-30 Adc电信公司 具有侧向滑动适配器阵列的适配器面板
CN102027650A (zh) * 2008-05-12 2011-04-20 爱德龙通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电缆管理面板
CN102202155A (zh) * 2010-03-25 2011-09-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
CN103975264A (zh) * 2011-10-07 2014-08-06 Adc电信公司 带有缆线松弛管理的可滑动光纤连接模块
CN105074525A (zh) * 2013-01-29 2015-11-18 泰科电子瑞侃有限公司 光纤分布系统
CN105074526A (zh) * 2013-02-05 2015-11-18 Adc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光缆松弛管理装置的可滑动通信托盘
CN205488871U (zh) * 2016-01-08 2016-08-17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电缆收纳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65979A (en) 1955-10-14 1958-12-23 Teletype Corp Extensible cable structure
US4353518A (en) 1980-12-22 1982-10-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able retractor
US4688885A (en) 1985-05-28 1987-08-25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At&T Bell Laboratories Lightwave component package
AT383898B (de) 1985-07-05 1987-09-10 Gebauer & Griller Einrichtung zur loesbaren kupplung zweier lichtleiter
US5100221A (en) 1990-01-22 1992-03-31 Porta Systems Corp. Optical fiber cable distribution frame and support
EP0446572B1 (de) 1990-03-13 1995-01-11 KRONE Aktiengesellschaft Anschlussleiste für die Fernmelde- und Datentechnik
JP3186293B2 (ja) 1992-02-26 2001-07-1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の配線切替装置及びその配線切替方法
US5731546A (en) 1996-03-15 1998-03-24 Molex Incorporated Telecommunications cable management tray with a row of arcuate cable guide walls
US5775755A (en) 1997-03-19 1998-07-07 Duratech, Inc. Tube gripper device
DE19745568C2 (de) * 1997-10-15 2000-01-05 Rolf Deerberg Vorrichtung zur Führung von Kabeln und Schläuchen
US6537106B1 (en) 1998-06-05 2003-03-25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patch panel with angled connector modules
US6160946A (en) 1998-07-27 2000-12-12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Outside plant fiber distribu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263141B1 (en) 1998-09-09 2001-07-17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Optical fiber cable management device including storage tray
US6070742A (en) 1998-10-28 2000-06-06 Dell Usa, L.P. Multi-segment, nesting, low profile cable management arm
US6334792B1 (en) 1999-01-15 2002-01-01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onnector including reduced crosstalk spring insert
US6293707B1 (en) 1999-02-19 2001-09-2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atch panel with pivoting bracket assembly
US6556763B1 (en) 1999-03-01 2003-04-29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frame with connector modules
US6424781B1 (en) 1999-03-01 2002-07-23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frame with pivoting connector panels
US6356697B1 (en) 1999-05-04 2002-03-12 Sumitomo Electric Lightwave Corp. Optical fiber cable distribution shelf with pivotably mounted trays
US6327139B1 (en) 2000-03-21 2001-12-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equipment rack having cable management arms with flexible linkage
US6557943B2 (en) * 2000-08-29 2003-05-06 Omron Corp. Cable guide structure
US6772887B2 (en) 2000-12-19 2004-08-10 The Siemon Company Rack mountable fiber splice and patch enclosure
US6442030B1 (en) * 2001-04-26 2002-08-27 Central Industrial Supply Company, Inc. Server system rack drawer with keyboard, flat panel display and electronic switch
US6392149B1 (en) 2001-09-13 2002-05-21 Sun Micro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outing cables
CN2503628Y (zh) 2001-11-13 2002-07-31 超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端子板块构造
US6736670B2 (en) 2001-11-16 2004-05-18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Angled RJ to RJ patch panel
CN2511052Y (zh) 2001-12-14 2002-09-11 超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插线面板的悬挂式整线架
AU2003277315A1 (en) 2002-10-11 2004-05-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rawer for the management of optical fibers
US7086539B2 (en) 2002-10-21 2006-08-08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High density panel with rotating tray
US6902069B2 (en) 2002-10-23 2005-06-07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ck cable management
US7410138B2 (en) 2003-03-14 2008-08-12 Tgr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Llc Display adjustably positionable about swivel and pivot axes
US6870734B2 (en) 2003-05-30 2005-03-22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Fiber containment system
US7198409B2 (en) 2003-06-30 2007-04-03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Fiber optic connector holder and method
US7233731B2 (en) 2003-07-02 2007-06-19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connection cabinet
US6944389B2 (en) 2003-11-26 2005-09-13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Connector housing having a sliding tray with a hingeable portion
ES2336224T3 (es) 2004-03-08 2010-04-09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Terminal de acceso de fibras.
US7460375B2 (en) 2004-05-07 2008-12-02 Rackable Systems, Inc. Interface assembly
US7218827B2 (en) 2004-06-18 2007-05-15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Multi-position fiber optic connector holder and method
WO2006012389A1 (en) 2004-07-22 2006-02-02 Panduit Corp. Front access punch down patch panel
US7712615B2 (en) 2004-10-15 2010-05-11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Support slide assembly for cable management arm
WO2006054279A1 (en) 2004-11-17 2006-05-26 Fiberzone Networks Ltd. Optical crossbar switch
US7362941B2 (en) 2005-01-21 2008-04-22 Cooper Technologies, Inc. Cable management system
US7460758B2 (en) 2005-06-03 2008-12-02 Telect Inc. Fiber management system
US7352945B2 (en) 2005-08-29 2008-04-01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Outside plant enclosure with pivoting fiber trays
US20070082522A1 (en) * 2005-10-11 2007-04-12 Pierre Bonvallat Carrier and an assembly including a carrier and a telecommunications module
KR100586827B1 (ko) 2005-11-02 2006-06-08 코스텔(주) 빌트인 다기능 티브이 장치
US7816602B2 (en) 2006-02-13 2010-10-19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Fiber distribution hub with outside accessible grounding terminals
US7418181B2 (en) 2006-02-13 2008-08-26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Fiber optic splitter module
JP2007272124A (ja) 2006-03-31 2007-10-18 Fujitsu Ltd プラグインユニット
US7343078B2 (en) 2006-06-29 2008-03-11 Commscope Solutions Properties, Llc Patch panels with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that are rota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US7335056B1 (en) 2006-10-19 2008-02-26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RJ to RJ swing panel
US7455548B2 (en) 2006-10-19 2008-11-25 Adc Telecommunication, Inc. Rotatable connector modules with inverted jacks
JP2010519589A (ja) 2007-02-26 2010-06-03 ファイバーゾーン ネットワークス リミティッド 光学式クロスバースイッチ
US7499622B2 (en) 2007-02-28 2009-03-03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Fiber optic drop terminals for multiple dwelling units
US7756379B2 (en) 2007-08-06 2010-07-13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Fiber optic enclosure with internal cable spool
ES2500054T3 (es) 2007-09-06 2014-09-29 Prysmian S.P.A. Sistema modular y procedimientos para conectar una red de comunicación externa con una red de usuario de un edificio
US8861918B2 (en) 2007-09-07 2014-10-14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Fiber optic adapter module and tray
US8463091B2 (en) 2007-10-15 2013-06-11 Telescent Inc. Methods to reconfigure all-fiber optical cross-connects
US8179684B2 (en) 2007-10-29 2012-05-15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Sliding adapter panel with living hinge and forward/rearward locking
US7746667B1 (en) 2007-12-05 2010-06-29 Central Industrial Supply Company Telescoping support crossbar for a cable management arm
CA2711669A1 (en) 2008-01-07 2009-07-16 Chatsworth Products, Inc. Cable management accessories
US7822311B2 (en) 2008-02-22 2010-10-26 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 High density telecommunications chassis with cable management structure
US7795533B2 (en) * 2008-07-03 2010-09-14 Panduit Corp. In-ceiling zone cabling enclosure
GB0812268D0 (en) 2008-07-04 2008-08-13 Tyco Electronics Raychem Nv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optical fibre distribution systems
US8175425B2 (en) 2008-08-21 2012-05-0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automated patch panel
US8155490B2 (en) 2008-09-30 2012-04-10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Fiber optic cable furcation assemblies and methods
US7762839B2 (en) 2008-12-22 2010-07-27 Surtec Industries, Inc. Patch panel assembly
US7874869B2 (en) 2009-03-26 2011-01-25 Cisco Technology, Inc. Reconfigurable patch panel
WO2010144310A1 (en) 2009-06-08 2010-12-16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High density patching system for cable and optical fiber
EP3978974A1 (en) 2009-09-28 2022-04-06 TE Connectivity Nederland B.V. Sealing enclosure for a connector on a cable, such as a standardised fibre-optic connector
US8923013B2 (en) 2010-02-12 2014-12-30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ommunications bladed panel systems
WO2011163464A2 (en) 2010-06-23 2011-12-29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assembly
US8410364B2 (en) 2010-07-21 2013-04-02 Birchbridge Incorporated Universal rack cable management system
EP2708036B1 (en) 2011-05-13 2018-07-11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Pivotable cover for sliding tray and sliding tray including the cover
US8939792B2 (en) 2012-01-27 2015-01-27 Go!Foton Holdings, Inc. Patch panel assembly
CN105074524A (zh) 2012-12-07 2015-11-18 康宁光电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接头保持件和光纤管理特征件的光纤模块
US9728945B2 (en) 2013-03-13 2017-08-08 Go!Foton Holdings, Inc. Patch panel assembly
US9823432B2 (en) 2013-03-19 2017-11-21 Adc Czech Republic, S.R.O. Moveable bend control and patch cord support for telecommunications panel
WO2014189720A1 (en) 2013-05-21 2014-11-27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Gang fiber adaptor and assemblies thereof
US9462356B2 (en) 2013-05-29 2016-10-04 Go!Foton Holdings, Inc. Patch panel assembly
US9344776B2 (en) 2013-05-29 2016-05-17 Go!Foton Holdings, Inc. Patch panel tray assembly
US9151920B2 (en) 2014-03-07 2015-10-06 Go!Foton Holdings, Inc. High density optics and electronics enclosure housing system with cable management
US9207420B2 (en) 2014-04-21 2015-12-08 Priority Electronics Ltd. Enclosure for fiber optic splitter
US9578779B2 (en) 2015-04-16 2017-02-21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Front rack cabl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pparatus
TWI556711B (zh) 2015-05-05 2016-11-01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理線裝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70788B2 (ja) * 2002-01-16 2007-01-2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余長吸収構造
CN101017968A (zh) * 2005-12-27 2007-08-1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束线安装结构
CN101617541A (zh) * 2007-01-19 2009-12-30 Adc电信公司 具有侧向滑动适配器阵列的适配器面板
CN102027650A (zh) * 2008-05-12 2011-04-20 爱德龙通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电缆管理面板
CN102202155A (zh) * 2010-03-25 2011-09-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
CN103975264A (zh) * 2011-10-07 2014-08-06 Adc电信公司 带有缆线松弛管理的可滑动光纤连接模块
CN105074525A (zh) * 2013-01-29 2015-11-18 泰科电子瑞侃有限公司 光纤分布系统
CN105074526A (zh) * 2013-02-05 2015-11-18 Adc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光缆松弛管理装置的可滑动通信托盘
CN205488871U (zh) * 2016-01-08 2016-08-17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电缆收纳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52080A1 (en) 2018-08-23
US20180235094A1 (en) 2018-08-16
US10291969B2 (en) 2019-05-14
CN110622518A (zh) 2019-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2518B (zh) 后部线缆管理
JP6660979B2 (ja) パッチパネルアセンブリ
JP7189982B2 (ja) ケーブル配線装置
US20170192191A1 (en) Fiber optic solutions for migration between duplex and parallel multi-fiber solutions allowing for full fiber utilization
US9581781B2 (en) Patch panel pivoting tray cable retention mechanisms
US9462356B2 (en) Patch panel assembly
US9441762B2 (en) Cable guide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173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