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1595B - 车辆运输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运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1595B
CN110621595B CN201880022169.3A CN201880022169A CN110621595B CN 110621595 B CN110621595 B CN 110621595B CN 201880022169 A CN201880022169 A CN 201880022169A CN 110621595 B CN110621595 B CN 1106215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upport structure
container
vehicle
side mem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21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21595A (zh
Inventor
W.佩内
M.克利夫-史密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 Carrier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r Carrier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GB170486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01704867D0/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GB170544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01705447D0/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GB170603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01706034D0/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GB1712410.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01712410D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 Carrier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r Carrier Internation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21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1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21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1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85/6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vehicles in assembled or dismantled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6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 B60P3/07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for carrying roa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6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 B60P3/08Multilevel-deck construction carrying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7/00Securing or covering of load on vehicles
    • B60P7/06Securing of load
    • B60P7/13Securing freight containers or forwarding containers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65D88/02Large containers rigid
    • B65D88/12Large containers rigid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
    • B65D88/129Transporter frames for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2585/6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vehicles in assembled or dismantled form
    • B65D2585/680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vehicles in assembled or dismantled form specific machines, engines or vehicles
    • B65D2585/686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vehicles in assembled or dismantled form specific machines, engines or vehicles vehicles
    • B65D2585/6867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chines, engines, or vehicles in assembled or dismantled form specific machines, engines or vehicles vehicles automob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在运输或储存期间将车辆一个支承在另一个上方的支承结构,该结构包括:基部框架(12),该基部框架(12)具有四个角柱(13),该四个角柱(13)在使用中时大体上竖直地延伸以支承分离的上部框架(14),在所述上部框架(14)上能够以升高的运输位置支承上部车辆;以及一个或多个分离的下部框架(15),其被布置成在使用中时位于基部框架内,在所述下部框架(15)上能够支承下部车辆。当上部车辆提升到其上部运输位置时,上部框架被向上引导到角柱,并且与角柱相关联的支承装置(23、24、25、29、30、31)将上部框架相对于角柱紧固在其运嵌套输位置中。基部框架、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当不在使用中时通过向下折叠角柱以及叠起基部框架、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而能够以叠起状态运输,使得在上部和下部和基部框架在嵌套配置的情况下它们占据较少空间。

Description

车辆运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船运集装箱中或用于递送到客户的拖车上或车辆储存区域中将车辆一个支承在另一个上方的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这样的结构是公知的并且基本上具有两种类型。第一类型,在其中将支承结构固定到船运集装箱的内部,以及每个对的上部车辆然后被装载到集装箱中的结构上,以及然后使用绞盘或其它装置被提升到其上部运输位置,因此,当在装载下方的下部车辆之前将上部车辆提升并固定在其运输位置中时,需要装载车辆的操作者在上部车辆下方工作。在第二类型的结构中,每个对的至少上部车辆装载到结构上并提升到船运集装箱外部的至少部分提升的位置中,以及然后将结构装载到集装箱中,以及然后使用叉车或类似的机器将下部车辆装载在上部车辆下方,而没有操作者需要在任何点处在提升的上部车辆下方工作。
两种类型的结构都具有其优点和缺点。关于第一类型结构的主要关注点是当上部车辆被提升并固定到其运输位置时,装载上部车辆的操作者在上部车辆下面工作的需要。在另一方面,这样的结构倾向于不太笨重,并且因此当不在使用中时更容易且经济地运输回到它们的船籍港(home port)。第二类型结构虽然使用更安全,但是显著地遭受当不在使用中时更笨重以运输回到其船籍港,使得这样的结构使用起来相当地更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第二类型的支承结构,当不在使用中时,该支承结构能够被叠起(collapse)成相当地更紧凑的体积以用于运输回到其船籍港。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运输或储存期间将车辆一个支承在另一个上方的支承结构,该结构包括基部框架,该基部框架具有四个角柱,其在使用中时大体上竖直地延伸以支承分离的上部框架,在其上能够以升高的运输位置支承上部车辆;以及一个或多个分离的下部框架,其被布置成在使用中时位于基部框架内,在其上能够支承下部车辆,当上部车辆提升到其上部运输位置时上部框架被向上引导到角柱,以及与角柱相关联的支承装置,其用于将上部框架相对于角柱紧固在其运输位置中,基部框架、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当不在使用中时通过向下折叠角柱以及叠起基部框架、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而能够以叠起状态运输,使得在上部和下部和基部框架在嵌套配置的情况下它们占据较少空间。
这样的结构能够用于在船运集装箱中、在车辆拖车上或在车辆储存区域中将车辆一个支承在另一个上方。
分离的下部框架或多个框架能够被移动到基部框架外部的定位,以及然后被装载有下部车辆且移动到基部框架内的定位以用于运输。
基部框架可以具有两个间隔的侧部构件,所述侧部构件在结构的纵向上延伸并承载角柱,所述侧部轨道在一个端部处通过横构件联结。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可各自具有侧部轨道,所述侧部轨道在结构的纵向上延伸并且在每个端部处分别通过用于上部车辆和下部车辆的前部轮和后部轮的支承区域连接。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可以具有相同的配置。因此,任一框架能够用作上部框架或下部框架。
当结构不在使用中时,角柱可相对于例如结构定位在其中的船运集装箱或拖车横向向下折叠。可替换地,当结构不在使用中时,角柱可相对于集装箱或拖车纵向向下折叠。在另一变型中,当所述结构不在使用中时,角柱中的两个相对于船运集装箱纵向向下折叠,并且角柱中的两个相对于结构定位在其中的集装箱横向向下折叠。
这些可替换方案中的任一种都给出了特别紧凑的结构。角柱可通过相对于横构件向内旋转基部框架的侧部构件而横向折叠,使得角柱向内转动到处于包含侧部构件的水平面中。
角柱具有支柱撑杆,所述支柱撑杆在使用中时抵抗作用在结构上的分流负荷。
上部框架可以通过支承装置以套筒的形式枢转地安装在角柱中的两个上,所述套筒沿角柱向上和向下滑动并且其具有孔,螺栓或销能够穿过所述孔延伸到提供在角柱的侧部中的孔中,以允许上部框架的一个端部在柱上的竖直位置的调整。上部框架的一个端部可以通过在上部框架的端部上的两个钩枢转地安装在两个柱上,其钩在从每个相应套筒延伸的突出部周围。上部框架的另一个端部可具有一个或多个狭槽,螺栓或销能够穿过所述狭槽延伸到提供在另外两个角柱的侧部中的孔中,以允许上部框架的另一个端部在柱上的竖直位置的调整。
基部框架和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侧部构件可以是纵向伸缩的,以适应不同的车辆轮基部,并且用于当不在使用中时叠起以占据较小的纵向空间。
基部框架和/或上部和下部框架构件的侧部构件的长度的纵向伸缩调整可以由延伸穿过一个伸缩部分中的相邻孔的阵列中的一个以及协作伸缩部分中的一系列不同间隔的孔中所选的一个的螺栓或销来提供,以给出伸缩部分的有效长度的精细调整。
延伸穿过提供在每个套筒中的孔的阵列中的一个以及在协作角柱中的一系列不同间隔的孔中所选的一个的螺栓或销可以用于给出套筒在柱上的高度的精细调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支承结构,在其中基部框架一个端部处的角柱中的两个被设计为用作撑杆,并且主要承担由提升的上部车辆生成的静态竖直载荷,并且在基部框架的另一个端部处的另外两个角柱被设计为用作主角柱并且承担由提升的上部车辆生成的竖直、横向和纵向负荷。
两个撑杆角柱可相对于基部框架纵向折叠,且在基部框架的另一个端部处的另外两个主角柱优选横向折叠,但可相对于基部框架纵向折叠。
上部框架在一个端部具有用于上部车辆的两个轮的轮支承区域,并且另一个轮支承区域能够相对于上部框架纵向移动,以允许不同轮基部的上部车辆承载在上部框架上,而没有上部框架需要伸缩。
位于最接近集装箱的封闭端部的基部框架的端部处的角柱提供有用于相对于这些角柱提升上部框架的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可以是竖直螺钉和螺母机构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提升装置,诸如链式起重机、液压油缸或电动马达。
上部框架的一个端部可以具有弹簧装载的闩锁,当上部框架已经提升到其期望的运输高度时,所述弹簧装载的闩锁卡扣到提供在相关联的角柱上的高度能够调整的支座中或后。上部框架的另一个端部可以具有一对闩锁,该对闩锁与竖直螺钉和螺母机构的螺母接合,并且因此上部框架经由这些闩锁与竖直地能够移动的螺母之间的接触而提升。接合螺母的闩锁可以具有叉,叉接合螺钉和螺母机构的螺母上的突出部。
基部框架的侧部构件的端部可以包括伸缩延伸部,当其延伸出侧部构件时接触集装箱的端部壁或柱或相邻支承结构上的类似延伸部,以形成支承结构的连续链,所述支承结构的延伸部彼此接触以将支承结构纵向地刚性地定位在其中正使用支承结构的集装箱内。
下部框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下部车辆轮支承台车,其在基部框架的侧部构件之间延伸并且固定到侧部构件或固定到在其中正使用支承结构的集装箱的地板。
在仅具有一个下部车辆轮支承台车的结构中,在其上下部车辆的前部轮或后部轮被固定,通过使用叉车搬运车或类似的车辆将不在地面的台车上的轮提升,以及然后将下部车辆在一个轮支承台车上推到集装箱中,能够将下部车辆装载到集装箱中。
每个轮支承区域或轮台车可以提供有带附接点,以使得支承在轮支承区域或台车上的轮能够由在轮的顶部上方延伸的带捆绑。
支承结构可以被设计成与基部框架、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一个在另一个上方叠起和堆叠,以及使得一系列这样的堆叠结构能够转而在船运集装箱中一个在另一个上方以列堆叠,并且一系列这样的列能够在船运集装箱中一个在另一个后面堆叠以用于运输到所需的目的地。取决于支承框架的设计,30或更多个这种车辆支承结构能够在标准四十英尺船运集装箱中以高达5列堆叠来运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将车辆一个支承在另一个上方的支承结构,该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伸缩区段,以允许该结构当不在使用中时能够以叠起状态运输,该或每个伸缩区段的长度通过提供延伸穿过一个伸缩区段中的相邻孔的阵列中的一个以及在协作伸缩区段中的一系列不同间隔的孔中所选的一个的螺栓或销而能够调整,以给出伸缩区段的有效长度的精细调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两部分伸缩结构构件,在其中结构构件的长度通过提供延伸穿过一个伸缩部分中的相邻孔的阵列中的一个以及结构构件的另一部分中的一系列不同间隔的孔中所选的一个的螺栓或销而能够调整,以给出结构构件的有效长度的精细调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将上部车辆装载到下部车辆上方以在船运集装箱中运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支承结构,所述支承结构包括具有两对大体上竖直延伸的角柱的基部框架,在其上上部框架能够以升高的运输位置支承上部车辆,以及一个或多个分离的下部框架,其被布置成位于基部框架内,在其上能够支承下部车辆,
将上部框架上的上部车辆的一个端部相对于基部框架在一对角柱上提升到其运输位置,
将上部车辆在基部框架和上部框架上装载到集装箱中,其中上部车辆的另一个端部脱离地面但相对于基部框架在其期望的运输高度下方,
当在集装箱内时,将上部车辆的另一个端部提升到其期望的运输高度,
将下部车辆装载到集装箱外部的定位处的一个或多个下部框架上,以及然后
将支承在下部框架或多个框架上的下部车辆装载到集装箱内的上部车辆下方的位置中。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车辆支承结构上在船运集装箱中一个在另一个上方装载的车辆对A1、B1和A2、B2;
图2至图9示出了在图1中示出的车辆的装载中的各种阶段;
图10示出了图1至图9中使用的车辆支承结构的部分,其中其上部框架提升到其基部框架上方的运输位置,并且其下部框架被省略;
图11示出了在其叠起状态下的车辆支承结构的基部框架;
图12示出了准备好运输的彼此的顶部上堆叠的一个的车辆支承结构的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
图13示出了堆叠的准备好运输的整个车辆支承结构,其中基部框架在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顶部上;
图14示出了装载在船运集装箱的端部中的图13的堆叠结构;
图15示出了十个这样的堆叠结构将如何在标准40英尺船运集装箱中的以列一个配合在另一个顶部上;
图16示出了五个这样的堆叠的支承结构的列如何能够在标准的40英尺船运集装箱中运输;图17示出了支承结构的上部框架/下部框架的一个端部的细节,其示出了辊/轮和车辆轮支承区域;
图18、19和21示出了支承结构的上部框架/下部框架的另一个端部的细节,其示出了叉车吊座(lifting socket)布置和车辆轮支承区域;
图20示出了在基部框架的伸缩侧部构件上使用的游标状的销紧固布置的细节;
图22示出了基部框架的一个角和来自基部框架角柱的上部框架的支承的细节;
图23示出了用于在其角柱上提供上部框架的高度的游标状调整的套筒和销布置的细节;
图24示意性地示出了在侧部构件和角柱套筒上使用的游标状调整的操作原理;
图25示出了从角柱套筒上的上部框架的枢转安装的下方的视图;
图26和27分别示出了基部框架和上部框架以及下部框架的侧部构件的端部的细节以及它们如何能够被固定到船运集装箱的地板或固定到竖直角柱;
图28示出了横向延伸的楔的细节,该楔能够用于定位基部框架或下部框架以防止在集装箱内的移动;
图29示出了用于支承结构的基部框架的辊/轮布置的细节;
图30A和30B示意性地示出了辊和轮如何能够当相关联的框架是水平时被定向成脱离地面/地板而当相关联的框架倾斜以用于装载时操作;
图31示出了当堆叠时上部和下部框架的定位;
图32示出了紧固在下部框架的侧部构件之间的横向延伸的楔;
图3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辆支承结构的可替换形式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34示出了图33的结构的一个端部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3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辆支承结构的又一可替换形式的透视图,其中角柱不仅横向而且纵向折叠;
图36A至36D示出了图35中示出的结构的角的透视图,其示出了角柱中的一个的横向折叠;
图37A和37B示出了图35中示出的结构的另一角的透视图,其示出了角柱中的一个的纵向折叠;
图38示出了在图36A至36D中示出的结构的相同角,其中上部框架进一步沿着柱向上提升;
图39至42示出了在车辆装载过程中的不同点处的支承结构的透视图;
图43示出了用于装载到船运集装箱中以用于运输的叠起支承结构的列的透视图,以及
图44示出了用于船运集装箱中的三个车辆的可替换装载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图1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车辆支承结构11上装载到船运集装箱10中的车辆对A1、B1和A2、B2。
车辆A1、B1和A2、B2的装载顺序在图2至图9中示出,并且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每个支承结构11具有基部框架12,该基部框架12具有四个角柱13,所述角柱13当在使用中时大体上竖直地延伸以支承上部框架14,在该上部框架14上能够以升高位置将上部车辆A1或A2支承在下部框架15上方,所述下部框架15被布置成当在使用中时位于基部框架12内,在所述下部框架上能够支承下部车辆B1或B2。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各自优选地分别具有用于上部车辆和下部车辆的前部轮和后部轮的支承区域14a、15a。为了最大化便捷,上部框架14和下部框架15在构造上能够是相同的,使得它们在其使用中能够完全互换。
根据本发明,如稍后将更详细地描述的,基部框架12和上部框架14和下部框架15被设计为当不在使用中时通过向下折叠角柱13以及叠起基部框架12、上部框架14和下部框架15而能够以叠起状态(参见图13)运输,使得在上部和下部框架在基部框架下方或之内嵌套成堆叠配置的情况下它们相对于船运集装箱纵向地占据较少空间。典型地,如图14至图16中所示出,八个或更多堆叠的叠起支承结构的五列能够容纳在标准的40英尺船运集装箱中。
基部框架12(参见图10)具有侧部构件16,所述侧部构件16被布置成当在集装箱中时纵向延伸,并且成两个部分16a和16b,其被布置成纵向伸缩以用于调整来适合于要运输的车辆的尺寸,并且用于当不在使用中时叠起以占据较小的纵向空间。这些侧部构件16在一个端部处通过横构件17(参见图22)连接,其具有伸缩地延伸到侧部构件16的端部中的突出臂18。
基部框架柱13通过支柱撑杆13a支承在侧部构件16上,支柱撑杆13a抵抗相对于在使用结构期间该结构定位其中的集装箱纵向地作用的分流负荷。
类似地,上部框架14和下部框架15还具有两个部分侧部构件19a、19b(参见图10),其布置成当在集装箱中时纵向延伸,并且被布置成纵向伸缩的,以用于对要运输的车辆的尺寸的调整,并且用于当不在使用中时叠起以占据较小的纵向空间。
基部框架12的侧部构件16a、16b的长度的纵向伸缩调整由延伸穿过一个伸缩侧部构件部分16a中的相邻孔21的阵列中的一个以及协作伸缩侧部构件部分16b中的一系列间隔的孔22中所选的一个的螺栓或销20(参见图20)提供,以给出侧部构件的有效长度的游标状调整。基部框架12的侧部构件16的这种游标状调整也用于调整上部框架14和下部框架15的侧部构件19a和19b的有效长度以及上部框架14在角柱13上的高度。下面关于示出在角柱13上使用的布置的图23和24来详细描述该调整的操作原理。
侧部构件19a中的孔21由壁状突出部21a(参见图20)环绕,壁状突出部21a与任何相邻且堆叠的上部/下部框架构件14、15的下侧中的切口21b协作,以帮助当不在使用中时将框架保持在堆叠配置中(参见图31)。
通过将侧部构件部分16b伸缩到部分16a中并且通过相对于集装箱(当结构不在使用中时该结构定位其中)横向地向下折叠基部框架的角柱13(参见图11)来叠起基部框架12。通过在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横构件17的突出臂上将矩形截面侧部构件16a、16b向内旋转通过90度来实现角柱的这种横向折叠。突出臂18然后完全插入侧部构件16b的端部中,使得基部框架如图11中所示完全叠起,并且销插入穿过侧部构件16b中的孔22和突出臂18中的孔18a中,以将横构件固定到基部框架12(参见图22)。通过旋转横构件17的突出臂18上的整个侧部构件来折叠角柱,当被叠起以准备好堆叠时,基部框架的有效竖直尺度保持相同。
可替换地,角柱能够在侧部构件16上枢转,使得它们能够相对于当结构不在使用中时结构定位在其中的集装箱纵向向下折叠(例如,参见图35至43中所示的构造)。
上部框架14的侧部轨道19的一个端部19b通过套筒13b枢转地安装在角柱13中的两个上,所述套筒13b沿着角柱向上和向下滑动并且其具有孔23,螺栓或销24通过所述孔23能够延伸到提供在角柱13的侧部中的孔25中,以允许以类似于侧部构件16a、16b和19a、19b的调整的游标状方式调整套筒在柱上的竖直位置。套筒13b具有T形突出部26,在其上方侧部构件部分19b中的钩状切口27被钩住,以允许上部框架14相对于其被支承在其上的角柱13枢转。保持器28(参见图25中的虚线细节28)经由螺纹孔28a固定在切口27的开放端部上方,以防止切口27从突出部26解除接合。
在图24A至24C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对角柱13上的套筒13b的位置的游标状调整的操作的原理。如果套筒13b仅具有一个孔并且角柱具有一系列间隔的孔25,则可能的高度调整将简单地是孔25之间的距离“D”。通过在套筒中具有为分开的距离“d”的多个间隔的孔23(在所示出的示例中为三个孔),从附图24A到24C能够看出,套筒13b的高度能够以小得多的为“i”的增量进行调整,其中“i”=D-d,并且因为理想地d=D-D/n(其中N是套筒13b中的孔23的数量),那么i=D-[D-(D/N)]即i=D/N。因此大大地增加了车辆在上部框架上的高度的调整的灵活性。
上部框架14的另一个端部具有一个或多个狭槽29,螺栓或销30穿过所述狭槽29能够延伸到提供在其它角柱13的侧部中的孔31中,以允许调整上部框架的另一个端部在柱上的竖直位置。狭槽29还能够与螺栓或销30一起使用,所述螺栓或销30在上部框架14相对于基部框架12的提升的早期部分期间延伸穿过柱支承角撑板42中的狭槽41(参见图10)。还提供孔29a,螺钉、钉子或其它紧固件通过所述孔29a能够被驱动以在用作下部框架时将框架固定到集装箱的木制地板。
上部框架14和下部框架15的端部提供有用于叉车或类似机器的叉齿的吊座32a、32b和32c。如从图18和19能够看出,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一个端部可以提供有两组吊座32a和32b,一组32b在一个端部32b'处封闭,以防止延伸穿过吊叉齿的座而导致可能的对所支承的车辆的损坏,并且座的另一组32a是开放端部的。
每个轮支承区域14a、15a提供有带附接点33和捆绑绞盘34(参见图21),以使得支承在支承区域上的轮能够通过在轮的顶部上方延伸的带而被捆绑到支承区域上。轮支承区域14a可以是如附图中所示出的连续的片金属板,或者可以具有开放构造,包括例如相对于集装箱横向地延伸的两个间隔的杆,并且允许车辆轮部分地在杆之间突出,从而允许车辆在支承框架上安放较低,使得上部框架能够被进一步提升,从而为下面的车辆留下更多的余地。当用作下部框架时,这样的间隔杆可以被板覆盖,下部车辆轮胎安放在该板上,以保护轮胎免于在集装箱的地板上摩擦。
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具有开放构造(即,在轮支承区域之间的定位处的侧部构件之间没有横向梁),使得安装在集装箱中的下面的任何车辆能够嵌套在侧部构件之间。
基部框架横构件17相对于基部框架的其余部分能够伸缩地调整,以将基部框架纵向定位在集装箱内抵靠集装箱的端部壁或相邻的车辆支承结构。
可替换地,该结构可以通过横向延伸的楔构件35(参见图28)相对于集装箱纵向地定位,所述楔构件35经由孔36被旋拧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到集装箱的木制地板。楔构件具有凸缘37,横构件17能够定位在该凸缘37下。该楔构件35还能够用于通过在侧部构件16之间横向地固定楔构件35来相对于基部框架12定位下部框架15,所述固定通过延伸穿过楔构件上的孔38的螺栓或销,所述螺栓或销接合侧部构件16b中的孔22或侧部构件16a中的侧部孔16d,如图32中所示。基部框架还能够通过钉子、螺钉或其它装配件固定到船运集装箱的木制地板,所述钉子、螺钉或其它装配件延伸穿过下部框架中的孔39到集装箱的木制地板中。附加的紧固板16c(参见图10)也提供在具有孔的基部框架侧部构件16上,基部框架穿过所述孔能够再次使用钉子、螺钉或其它紧固件固定到集装箱的地板上,以将基部框架保持向下。
横构件17和楔构件35都有助于防止框架在集装箱内部时围绕竖直轴线旋转,并且因此减少在运输期间任何支承的车辆接触集装箱的内壁的可能性。具有其凸缘37的楔构件35还防止集装箱内的框架的竖直移动,从而控制框架及其货物的弹跳。
基部框架、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可以提供有辊或轮,以允许具有或不具有装载在其上的车辆的这些框架被推入或拉出集装箱。图17示出了安装在上部框架14或下部框架15的端部上的这样的辊/轮40,并且在图29中示出了安装在基部框架12的横构件17上的辊/轮41。这些辊/轮40、41被安装,如在图30A、30B中示意性地示出的,使得如果上部框架、下部框架或基部框架水平安置在集装箱的地面或地板上(图30A),则辊/轮脱离地面或地板,使得框架是稳定的,并且如果框架的一个端部提升(图30B),则辊/轮接触地面或地板以便于集装箱的装载/卸载。
图2至图9中所示的装载顺序如下。最初,上部框架14在一个端部处经由钩状切口27和保持器28并且经由延伸穿过基部框架中的狭槽41和上部框架中的狭槽29的螺栓30安装在基部框架12(参见图2)上。如果需要,车辆A1然后使用临时坡道倒车(reverse)到上部框架14(图3)上,并且使用在带附接点33和绞盘34之间的轮上方延伸的带被捆扎到轮支承区域14a。然后使用叉车将车辆的后端部提升(图4),其中所述叉车的叉齿延伸到座33中到达其意图的运输高度。然后,使用上部框架14中的叉车接合座32a或32b将车辆A1装载到集装箱中,其中基部框架的前部部分由叉车提升,使得基部框架的辊/轮41能够接合地面和集装箱地板,以便于装载到图5中所示出的位置。在横构件17的角上的成角度的引导表面18B(参见图22)帮助将基部框架12引导到集装箱中。如果需要,能够在基部框架上提供其它引导构件。在图5位置中,基部框架12的横构件17在横向延伸的楔构件35的凸缘37下方接合,该楔构件35通过延伸穿过孔36的螺钉或其它紧固件而被旋拧或以其它方式装配到集装箱的木制地板。该楔构件35控制基部框架朝向集装箱的端部的纵向移动,并且因此防止在集装箱壁上对支承的车辆的损坏。可替换地,能够通过使横构件17的突出臂18从基部框架的侧部构件16b延伸出到与集装箱的端部壁的基部接触来控制车辆朝向集装箱的端部的移动。基部框架还通过延伸穿过侧部构件16a中的孔39的螺钉或其它紧固件固定到集装箱的地板。
然后使用叉车F将车辆A1的前部提升到其运输位置(图6)。
然后,下部框架15位于如图7中所示的集装箱外部,并且如果需要,则使用临时坡道将车辆B1驱动到下部框架(图8)上,并且使用带附接点33和棘轮34将车辆B1捆扎到轮支承区域15a。车辆B1的后部然后通过叉车F接合框架15的座32a或32b而被提升为脱离地面,使得下部框架15的辊/轮40接触地面,以便于将下部框架和车辆B1装载到车辆A1下方的位置中,如图9中所示。下部框架15上的成角度的引导表面19c(参见图17)帮助将下部框架引导到基部框架中。如果需要,能够在下部框架上提供其它引导构件。然后,通过例如固定在基部框架的侧部构件16之间的楔构件35(参见图32)并且通过延伸穿过下部框架中的孔29a的螺钉或其它紧固件,相对于集装箱/基部框架纵向地定位下部框架。
然后重复上述装载顺序,以将车辆A2和B2装载到图1中所示出的位置。
上述支承结构能够用于将不同数量的车辆装载到船运集装箱中。例如,能够通过不装载车辆A2并且简单地将车辆B2装载在固定到集装箱的地板的下部框架构件15上来装载三个车辆而不是图1中所示出的四个车辆。类似地,其中集装箱的长度或车辆的尺寸准许时可以装载五个车辆,通过将装载在下部框架构件15上的第五车辆添加到上述车辆A1、B1、A2、B2。
图33和图34示出了可替换的支承框架结构,在其中竖直柱13提供有支柱撑杆13a。上部框架14被示出为安置在基部框架12内部并且准备在一个端部处在套筒13b上向上和向下滑动柱13,并且具有布置成接收螺栓30的狭槽29,所述螺栓30还接合提供在其它撑杆13a上的凸缘31a上的孔31。如在图34中能够见到,上部框架的横构件14c具有叉车座32c和定位突出部40和孔口41,其能够与基部框架12和下部框架15上的对应突出部和孔口协作以在支承结构叠起以用于运输时相对于彼此定位框架。基部框架12的横构件17还具有叉车叉齿座43a和43b,座43a被示出为在其操作延伸位置中,并且座43b在其更紧凑的叠起位置中。
图35至图3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承框架结构的又一形式,其中基部框架50在基部框架的最靠近在其中车辆要被运输的集装箱的封闭端部的端部处具有主角柱51,以及在基部框架的另一个端部处具有撑杆角柱52。这里示出的主柱51在框架叠起用于运输时横向折叠,并且撑杆柱52纵向折叠(参见图36和37)。主柱51被设计成抵抗由支承在上部框架54上的车辆施加在基部框架50上的竖直纵向和横向负荷,所述车辆的轮在49处画出轮廓。撑杆柱52不太坚固并且主要仅支承由上部车辆施加在基部框架50上的竖直负荷。
主柱51在这里被示出为经由坚固的铰链55在基部框架50上横向枢转,并且当柱51提升到它们的竖直位置时,柱51的底部51a接触基部框架的侧部构件56,以提供对柱相对于侧部构件的移动的附加阻力。铰链55典型地设计为承受重量为2500Kg的上部汽车在2.6g的加速度下提升1米高的纵向分流。图36A至36D示出了每个柱51包括内部螺钉和螺母机构,在其中能够通过使用例如由电钻供电的座或手动地使用扳手转动每个柱51的顶部处的螺母59来旋转在其上接合提升螺母58的竖直螺钉57。旋转该螺母59使提升螺母58取决于螺母59的旋转的方向沿上或下移动螺钉57。上部框架54通过闩锁60与提升螺母58连接,当柱51在其竖直位置中时,闩锁60能够延伸穿过每个柱的侧部中的狭槽61,以通过闩锁60上的叉63接合螺母58上的突出部62(参见图36C和图36D)。叉63与突出部62的这种接合不仅使上部框架与提升螺母58连接,从而允许上部框架的端部通过旋转螺母59而提升和降低,而且因为闩锁60延伸穿过柱狭槽61而限制柱相对于基部框架50横向移动。螺钉57的螺纹的节距使得不需要进一步的锁定以防止螺钉松开并允许提升螺母58在具有上部车辆期间降低上部框架。能够使用用于相对于基部框架提升上部框架的其它形式的提升装置,而不是使用叉车。例如,链式起重机、液压油缸或电动马达能够安装在角柱上。
另一对柱,在基部框架的另一个端部处的撑杆柱52在枢转销70上纵向折叠(参见图37A和37B)。当撑杆柱52提升到其竖直位置时,它们进入提供在上部框架侧部构件的端部中的切口71中。上部框架提供有弹簧装载的闩锁72。图37A示出了已经由叉车提升到其运输位置的上部框架54的端部,并且示出了弹簧装载的闩锁72,该弹簧装载的闩锁72使用分别延伸穿过桩靴(shoe)和柱中的孔76和77的销75被接合在先前已经位于柱52上的所需高度处的提供在渐尖桩靴74上的肩部73上方。柱和桩靴中的孔设定在游标定位中,以提供精细调整并使柱中所需的孔的数量最小化。当弹簧装载的闩锁72向上行进到渐尖桩靴74时,弹簧装载的闩锁72被按压入,以及然后卡扣在肩部73的上方中,以防止上部框架被降低,而闩锁72不用克服它们的弹簧装载从上方的肩部73被手动地抽出。这提供了上部框架的该端部在其所需运输位置中的半自动紧固(参见图42)。能够在每个柱52上以较低的高度提供第二渐尖桩靴74,如果需要其作为在上部框架的吊起期间的安全止动件。
在该支承框架构造中,上部框架54在一个端部处具有一体形成的轮支承区域78,并且另一对轮支承区域由具有支承另一对车辆轮的间隔的横构件80的轮台车框架79提供。轮台车79具有凸缘81,所述凸缘81沿着上部框架54的侧部构件滑动,并且能够使用销螺栓或其它紧固件固定到在所需位置处的侧部构件以迎合不同轮基部的车辆。支承结构的该版本的下部框架还能够由一个或两个分离的轮台车79提供,所述轮台车提供有脚轮、辊或滑道以帮助将下部车辆移动到其在基部框架内的运输位置中。轮支承区域78和轮台车79还提供有捆绑点和捆绑带等,以使安装在这些部件上的轮能够在适当的位置上被捆绑。例如,申请人的共同在审的PCT专利申请编号WO2017/129934描述和要求保护了轮台车,其具有配合在上部框架和基部框架的侧部构件之间的一些修改,其能够用作本发明的台车79。
在可替换的配置中,主柱51可相对于基部框架纵向折叠,且撑杆柱52也可相对于基部框架纵向或横向折叠。
图39至42示出了在装载有将被运输的上部车辆和下部车辆期间在各种位置中的支承结构。在图39中,角柱51和52已经竖直地展现,并且上部框架54的能够移动的轮台车79已经取决于要运输的上部车辆49的轮基部(仅以轮廓示出)而位于所需的位置处。然后,将上部车辆49倒车到上部框架54上,并将其捆绑到轮支承区域78和台车79上。注意,当上部框架被降低时,上部框架54的横轨道和轮支承区域78被布置成处于靠近地板或实际上在其上,使得大多数车辆能够在不需要坡道的情况下被驱动到它们上和驱动离开它们。上部框架横轨道、轮台车和轮支承区域的深度典型地小于60mm。此外,在该位置,闩锁能够容易地滑动通过狭槽并且在螺母上滑动到柱中,并且提供次要安全特征,因为柱现在由于闩锁阻挡柱铰链移动而不能够被意外地撞击。在支承框架仍然在集装箱外部或者至少充分接近集装箱的入口以用于通过装载操作到达竖直螺钉57的螺母59的情况下,上部车辆49然后使用竖直螺钉57在角柱51上提升,使得上部车辆的后部现在在其在基部框架50上方的意图运输高度处。确保定位撑杆81从基部框架50的端部延伸。这些撑杆81通过销(未示出)保持在它们的延伸位置,所述销被推动穿过每个撑杆的顶部中的孔阵列(未示出),其在受到冲击时停止每个撑杆在每个基部框架构件内部滑动回去。这些撑杆81通过与集装箱的端部壁、门、门柱或前部柱接触或者与相邻基部框架上的类似撑杆81接触而将支承框架纵向地定位在集装箱内的前部和/或后部,从而确保车辆将不会接触集装箱的壁或集装箱中的任何相邻车辆(参见图40)。能够领会的是,上部车辆的纵向定位因此能够相对于具有其展开的撑杆的基部框架的总长度进行调整,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具有其展开的撑杆的基部框架的总长度。因此,长度不同的集装箱,诸如20ft、25ft、40ft、45ft、48ft、53ft能够填充有支承结构的连续链,其展开的撑杆彼此接触,以将支承结构刚性地定位在集装箱内,以防止集装箱内的纵向移动。此外,撑杆81的使用使得车辆能够被装载到集装箱外部的支承结构上,以及然后被推入其在集装箱内的运输位置中,而不需要使用支承结构和集装箱之间的内部紧固件或捆绑来相对于集装箱定位支承结构。这加速了将车辆装载到集装箱中。撑杆81的这种使用也能够用于本发明的图1至34中所示出的结构中。
使用叉车搬运车将上部车辆80的前部提升到角柱52上,其中其叉齿接合到上部框架54的横构件54a下方,到达脱离基部框架的临时高度,但不在其意图的运输高度处,使得车辆能够容易地在横跨集装箱的门延伸的横构件下方通过。下部系列的孔82提供在柱52上,以用于在将支承框架和上部车辆装载到集装箱中的期间临时固定桩靴74(这里未示出)并且因此相对于柱52固定上部车辆49。
当已经通过叉车以其叉齿接合在横构件54a下方来将支承框架和上部车辆推到集装箱中时,上部车辆49如上所述使用渐尖柱靴74和协作弹簧装载闩锁72提升到其在柱52上的完全运输高度(参见图41)。下部车辆83被驱动到和捆绑到轮台车79上,以及然后被手动地或通过叉车推到其在基部框架50内的运输位置中。下部台车然后被固定到基部框架50的侧部轨道,以相对于支承结构定位下部车辆。如果仅一个轮台车79用于下部框架,则下部车辆的前部轮被装载到和捆绑到该单个台车上,并且下部车辆83的后部轮然后由叉车提升,并且下部车辆然后被推动到其在基部框架50内的运输位置中。
在支承结构的基部框架或上部框架上不提供叉车座,并且设想,如果需要,叉车叉齿能够装配有已知的连接设备,以便于与便捷框架横构件接合,并且防止叉齿相对于横构件滑动。
图43示出了如图35至42中所示的以其准备好用于在标准船运集装箱上运输的叠起运输配置的支承结构的列。单独支承结构相对于船运集装箱在纵向意义上的长度使得三个这样的列能够在标准40英尺船运集装箱中被端部至端部地装载,而不需要使支承结构的基部框架、上部框架或下部框架伸缩。如从图39和图43可见,上部框架54安置在基部框架50内,并且上部框架和/或下部框架上使用的轮台车能够便捷地储存在上部框架的侧部构件之间,因为下部框架没有纵向延伸的侧部构件。因此,叠起的支承结构的竖直深度或堆叠高度是浅的,从而允许多达13个叠起的支承结构一个堆叠在另一个的顶部上,同时仍然能够使用在基部框架的前部端部上的叉车和辊通过标准9英尺6英寸高船运集装箱的门口装载。如果将三列叠起的支承结构装载到超过40英尺长的集装箱中,则能够展开最底部支承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上的撑杆81以停止列在集装箱内的移动。另外,由于上部框架已经位于基部框架内部,所以一旦形成下部框架的轮台车已被移除,它就立即准备被装载有上部车辆。因此,由于上部框架在装载上部车辆之前不需要复位,所以在上部框架上对辊不存在需要。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均安全操作的车辆支承结构的若干形式,因为车辆到支承结构上的所有装载能够在没有必须在提升的车辆下冒险的装载操作的情况下完成。此外,支承结构能够叠起,以用于以非常紧凑的形式运输回到船籍港,这显著地降低了结构的返回运输成本,这使得结构变得显著更经济地操作。
上述侧部构件16和19以及支承套筒13a的游标状调整也能够用于控制不同车辆支承结构中以及还有除了车辆支承结构之外的应用中的其它伸缩部件的有效长度。
设想上述各种支承结构的框架能够以向前或向后的配置使用,使得如果它们能够如对于上部和下部车辆所描述的那样使用,并且然后另一个上部车辆装载在反向框架上,使得当被推入到集装箱中时,其被支承在下部车辆之上和上方。以这种方式,奇数数量的车辆能够紧凑地在集装箱内运输,并且下部车辆能够更长,并且车辆能够更高达20%。图44示出了用于在40英尺标准集装箱中装载三辆汽车的这样的反向布置。
还设想的是,在支承结构能够被承载在开放侧部的集装箱和拖车中的情况下,承载上部汽车的柱能够被做得足够坚固以支承横向负荷;或者在不这样的情况下,所述柱对角地捆扎在基部侧部轨道上,以提供横向强度和刚度。
在开放侧部的集装箱和拖车通过叉车搬运车从侧部装载的情况下,叉车搬运车能够与基部侧部轨道接合以将整个框架和一个或两个汽车吊起,并将它们斜向地插入穿过开放侧部。
如将领会的那样,上文关于图1到34中所示出的构造所公开的许多特征能够用于图35到44中所示出的构造中,且反之亦然。例如,图30A和30B中所示出的辊布置和图23和24A至24C中所示出的游标状类型的伸缩调整能够用于图35至图44中所示出的结构中,并且图36A至36D的竖直螺钉和螺母提升机构(或一些其它合适的提升装置)能够用于图1至图34中所示出的结构中以相对于基部框架提升上部框架。

Claims (29)

1.一种用于在运输或储存期间将车辆一个支承在另一个上方的支承结构(11),所述支承结构包括基部框架,所述基部框架具有四个角柱,其在使用中时大体上竖直地延伸以支承上部框架,在其上能够以升高的运输位置将上部车辆支承在下部车辆上方,当所述上部车辆提升到其上部运输位置时,所述上部框架被向上引导到所述角柱,以及与所述角柱相关联的支承装置用于将所述上部框架相对于所述角柱紧固在其运输位置中,所述支承结构当不在使用中时能够以叠起状态运输,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被固定到所述基部框架的纵向延伸的侧部构件(16a,16b)上,并且通过相对于所述基部框架向内旋转所述侧部构件和角柱而横向向下折叠,使得当所述支承结构被叠起时所述角柱和侧部构件(16a,16b)处于包含所述侧部构件的水平面中,以便当所述支承结构不在使用中时在所述基部框架与所述上部框架在嵌套配置的情况下占据较少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分离的下部框架(15)或多个框架能够被移动到所述基部框架外部的位置,以及然后被装载有所述下部车辆且移动到所述基部框架内的位置以用于运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结构,在其中所述上部框架具有纵向延伸的侧部构件(19a,19b),所述上部车辆的前部轮和后部轮的支承区域(14a)在所述上部框架的所述侧部构件(19a,19b)之间延伸,所述上部车辆的所述前部轮和后部轮的所述支承区域之间的纵向间隔能够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结构,在其中所述下部框架(15)具有纵向延伸的侧部构件(19a,19b),所述下部车辆的前部轮和后部轮的支承区域(14a)在所述下部框架(15)的所述侧部构件(19a,19b)之间延伸,所述下部车辆的所述前部轮和后部轮的所述支承区域之间的纵向间隔能够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结构,在其中所述基部框架和/或上部框架和/或下部框架(15)的侧部构件是纵向伸缩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上部框架的一个端部通过支承装置以套筒(13b)的形式枢转地安装在所述角柱中的两个上,所述套筒(13b)沿所述角柱向上和向下滑动并且其具有孔(23),螺栓或销能够穿过所述孔(23)延伸到提供在所述角柱的侧部中的孔(25)中,以允许所述上部框架的所述一个端部在所述角柱上的竖直位置的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上部框架的所述一个端部通过所述上部框架的所述一个端部上的两个钩(27)而枢转地安装在两个角柱上,所述钩(27)围绕从每个相应套筒(13b)延伸的突出部(26)钩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上部框架的另一个端部具有一个或多个狭槽(29),螺栓或销能够通过所述狭槽(29)延伸到提供在另外两个角柱的侧部中的孔(31)中,以允许所述上部框架的另一个端部在所述另外两个角柱上的竖直位置的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基部框架的所述侧部构件(16a,16b)和/或所述上部框架的所述侧部构件(19a,19b)和/或下部框架(15)的所述侧部构件(19a,19b)的长度的纵向伸缩调整由延伸穿过一个伸缩部分中的相邻孔(21)的阵列中的一个以及协作伸缩部分中的一系列不同间隔的孔(22)中所选的一个的螺栓或销提供,以给出所述伸缩部分的有效长度的精细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螺栓或销延伸穿过提供在每个套筒(13b)中的孔(23)的阵列中的一个和协作的所述角柱中的一系列不同间隔的孔(25)中所选的一个,以给出所述套筒(13b)在所述角柱上的高度的精细调整。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基部框架具有横构件(17),所述横构件(17)在所述基部框架的所述侧部构件(16a,16b)之间延伸,所述横构件(17)的每个端部具有在所述基部框架的相邻的所述侧部构件(16a,16b)的端部内部纵向延伸的突出臂(18),以允许所述横构件的纵向位置取决于所述突出臂(18)插入到所述基部框架的所述侧部构件中的深度而被调整,以用于将所述基部框架纵向地定位在集装箱(10)内抵靠所述集装箱的端部壁或相邻的支承结构(11),所述基部框架的所述侧部构件(16a,16b)在所述支承结构叠起时在所述突出臂(18)上向内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支承结构(11)通过第一横向延伸的楔构件(35)相对于集装箱(10)纵向定位,所述楔构件(35)被固定到所述集装箱的地板。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下部框架(15)通过固定在所述基部框架的侧部构件(16a,16b)之间的第二横向延伸的楔构件(35)和/或通过延伸穿过所述下部框架(15)中的孔(29a)到集装箱(10)的地板中的装配件来相对于所述基部框架定位。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结构,在其中所述支承结构(11)通过延伸穿过所述基部框架的所述侧部构件(16a,16b)中的孔或由所述基部框架的所述侧部构件(16a,16b)的紧固板(16c)承载的孔的装配件而被相对于集装箱(10)纵向地定位。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基部框架、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15)提供有辊或轮(40,41),以允许所述基部框架、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15)被推入到具有或不具有装载在其上的车辆的集装箱(10)或从具有或不具有装载在其上的车辆的集装箱(10)被拉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辊或轮(40,41)被定向成使得当所述基部框架、上部框架或下部框架(15)安置在平坦表面上时,则所述辊或轮(40,41)脱离所述平坦表面以增加所述基部框架、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15)的稳定性,并且当远离所述辊或轮(40,41)的所述基部框架、上部框架或下部框架(15)的一个端部被提升至脱离所述平坦表面时,则所述辊或轮接触所述平坦表面以便于将所述支承结构装载到所述集装箱(10)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基部框架的所述角柱中的两个或全部提供有用于相对于所述角柱提升所述上部框架的提升装置(57,58,59)。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提升装置是竖直螺钉和螺母机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基部框架的所述侧部构件的端部包括伸缩延伸部,其在延伸出所述侧部构件时接触集装箱(10)的端部壁或柱或相邻支承结构上的伸缩延伸部,以形成支承结构的连续链,所述支承结构的伸缩延伸部彼此接触以在其中使用所述支承结构的所述集装箱(10)内纵向地刚性地定位所述支承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结构,在其中所述上部框架在一个端部处具有一体形成的轮支承区域(78),且另一个轮支承区域通过纵向地能够移动的轮支承台车提供,所述纵向地能够移动的轮支承台车横向地延伸在所述上部框架的侧部构件之间,并固定到所述上部框架的侧部构件。
2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下部框架包括一个或多个下部车辆轮支承台车,其在所述基部框架的所述侧部构件之间延伸并且能够被固定到所述基部框架的侧部构件和/或固定到其中使用所述支承结构的集装箱的地板。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支承结构,仅具有一个下部车辆轮支承台车,在其上所述下部车辆的前部轮或后部轮被固定,使得所述下部车辆能够通过使用叉车搬运车提升不在地面的所述轮支承台车上的轮、以及然后将所述下部车辆在所述轮支承台车上推到所述集装箱(10)中而被装载到所述集装箱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上部框架在叠起时安置在所述基部框架内部,并且所述轮支承台车安置在所述上部框架的所述侧部构件之间以减小叠起的支承结构的堆叠高度。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上部框架具有在所述支承结构的纵向延伸的侧部构件(19a,19b),并且在所述上部框架的轮支承构件之间的位置处没有横梁在所述上部框架的侧部构件之间延伸,使得定位在所述上部框架下方的任何车辆或货物能够嵌套在所述支承结构的所述上部框架的侧部构件(19a,19b)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被设计成使得所述基部框架、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能够一个在另一个上方被叠起以及堆叠,并且使得一系列这样的堆叠的支承结构能够转而在集装箱(10)中一个在另一个上方以列堆叠,并且一系列这样的列能够在所述集装箱中一个在另一个之后堆叠,以便运输到所需的目的地。
2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基部框架、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具有定位突出部(21a),其接合相邻堆叠的基部框架、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中的协作凹部或孔口(21b),以防止堆叠的基部框架、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在所述支承结构在用于运输的叠起状态下时的移动。
2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当装载有上部车辆时,当定位在集装箱内部时,能够调整所述上部框架在所述角柱上的高度以及调整所述基部框架的侧部构件(16a,16b)的总长度,而不需要任何人在所述上部车辆下工作。
2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承结构,其中所述上部车辆能够被装载到所述集装箱外部的所述上部框架上,并且所述支承结构然后由所述支承结构的所述伸缩延伸部推动到所述集装箱(10)内的其运输位置中,并且纵向地定位在所述集装箱内,而不需要使用所述支承结构和所述集装箱之间的内部紧固件或捆绑以相对于所述集装箱定位所述支承结构,因此加速所述集装箱的装载。
29.一种用于在运输或储存期间将车辆一个支承在另一个上方的支承结构(11),所述支承结构包括基部框架,所述基部框架具有四个角柱,所述角柱在使用中时大体上竖直地延伸以支承上部框架,在其上能够以升高的运输位置将上部车辆支承在下部车辆上方,当所述上部车辆提升到其上部运输位置时,所述上部框架被向上引导到所述角柱,以及与所述角柱相关联的支承装置(13b,23,24,26)用于将所述上部框架相对于所述角柱紧固在其运输位置中,所述支承结构(11)当不在使用中时通过向下折叠所述角柱而能够以叠起状态运输,所述支承结构特征在于,其能够被纵向地伸缩地叠起,使得当不在使用中时在所述基部框架、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在嵌套配置的情况下其占据较少空间。
CN201880022169.3A 2017-03-27 2018-03-23 车辆运输结构 Active CN1106215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704867.9 2017-03-27
GBGB1704867.9A GB201704867D0 (en) 2017-03-27 2017-03-27 A frame for transporting cars in containers
GBGB1705447.9A GB201705447D0 (en) 2017-04-05 2017-04-05 A frame for transporting cars in containers
GB1705447.9 2017-04-05
GBGB1706034.4A GB201706034D0 (en) 2017-04-13 2017-04-13 A frame for transporting cars in containers
GB1706034.4 2017-04-13
GBGB1712410.8A GB201712410D0 (en) 2017-08-02 2017-08-02 Vehicle transport structures
GB1712410.8 2017-08-02
PCT/GB2018/000045 WO2018178610A1 (en) 2017-03-27 2018-03-23 Vehicle transport structur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1595A CN110621595A (zh) 2019-12-27
CN110621595B true CN110621595B (zh) 2022-06-28

Family

ID=61972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2169.3A Active CN110621595B (zh) 2017-03-27 2018-03-23 车辆运输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61269B2 (zh)
EP (1) EP3601101B1 (zh)
CN (1) CN110621595B (zh)
WO (1) WO20181786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26062A1 (de) * 2018-10-19 2020-04-2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Transportrahmen und Verfahren zum Transportieren einer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sowie Verwendung eines solchen Transportrahmens
KR102143197B1 (ko) * 2020-03-11 2020-08-11 (주)에프엠코퍼레이션 리프트 기능을 갖는 자동차용 쇼링장치
US11084539B1 (en) * 2020-03-27 2021-08-10 T-Mobile Usa, Inc. Stackable transport frame
CN113860220A (zh) * 2021-09-26 2021-12-31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动车组车箱大部件运输装配车
CN114873024A (zh) * 2022-04-22 2022-08-09 南京中车物流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内装二次骨架可循环利用包装设备
GB202207853D0 (en) 2022-05-27 2022-07-13 Clive Smith Martin Rolling container platform
CN116280753B (zh) * 2023-03-17 2024-02-02 连云港东粮码头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存放运输用调节式车架及带有其的集装箱车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0271A (en) * 1980-05-19 1982-01-12 Peter Canellis Disposable dunnage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vehicles
DE4442375C1 (de) * 1994-11-29 1996-03-14 Weber Hans Joachim Container zur Aufnahme und zum Transport von schweren Lasten, insbesondere Motorräder
US5924248A (en) * 1995-08-02 1999-07-20 Kar-Tainer International Inc. Collapsible frame device
US6196776B1 (en) * 1999-09-09 2001-03-06 Salmon Pienaar Multiple automobile transport system
WO2002057113A1 (en) 2001-01-19 2002-07-25 Hannes Fourie A collapsible framework
CN200985185Y (zh) * 2006-12-14 2007-12-05 武汉理工大学 用于集装箱运输轿车时使用的可调立体车架
CN201095494Y (zh) * 2007-08-31 2008-08-06 武汉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集装箱运输汽车的专用支架
US7837420B2 (en) * 2007-09-26 2010-11-23 Joseph Patrick Dusik Vehicl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rack
CN101920825A (zh) * 2009-06-11 2010-12-22 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运车箱及利用该运车箱装运汽车的方法
JP5827289B2 (ja) * 2013-09-20 2015-12-02 株式会社ロッコー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貨物用ラック
GB201420504D0 (en) * 2014-11-19 2014-12-31 Clive Smith Martin Removable frame systems for vehicle shipping
FR3046577B1 (fr) 2016-01-07 2019-07-05 Lohr Industrie Palette repliable a deux niveaux de chargement
CN206476335U (zh) 2017-01-24 2017-09-08 大连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汽车运输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01101A1 (en) 2020-02-05
US11661269B2 (en) 2023-05-30
WO2018178610A1 (en) 2018-10-04
CN110621595A (zh) 2019-12-27
EP3601101B1 (en) 2024-05-01
US20200102143A1 (en)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1595B (zh) 车辆运输结构
EP3065595B1 (en) A container roll out warehousing system, method of storing cargo
US10654396B2 (en) Motorcycle carrier with retractable wheels
US10723605B2 (en) Forklift adapter
US11643125B2 (en) Dolly for attachment to a vehicle hitch
US20120163940A1 (en) Transport system
US20130213913A1 (en) Transport Device and Transport Means Therewith
JP2017512270A (ja) フレームワーク要素のためのコンテナ
JPS58170642A (ja) 積荷保持装置
US5924248A (en) Collapsible frame device
KR20040103337A (ko) 운송 장치
WO2010115222A2 (en) Support platform
EP0842341B1 (en) Collapsible frame device
US20170291623A1 (en) Motorcycle Carrier with Retractable Wheels
US20220281501A1 (en) Layover bracket system
WO2017129934A1 (en) Vehicl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sub-frames therefor and methods of loading vehicles into a shipping container
GB2093806A (en) Handling equipment for iso containers
WO2023227852A1 (en) A racking system for cars in a container
AU2005203201A1 (en) A trolley
GB2561331A (en) Pallet support apparatus
GB2558175A (en) Safety barrier
GB2331285A (en) Vehicle boot loading unit
ZA201103100B (en) Support platfor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