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1143B - 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设计方法及介质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设计方法及介质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1143B
CN110611143B CN201910944419.5A CN201910944419A CN110611143B CN 110611143 B CN110611143 B CN 110611143B CN 201910944419 A CN201910944419 A CN 201910944419A CN 110611143 B CN110611143 B CN 1106111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dielectric filter
capacitive coupling
blind hole
coupl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444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11143A (zh
Inventor
谢懿非
欧阳洲
丁海
林显添
邸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444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1114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8959 priority patent/WO202106292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611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1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11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1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02Dielectric waveguide filter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设计方法及介质滤波器,容性耦合结构包括介质块及金属层。一方面,需要调整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容性耦合带宽时,通过改变第一盲孔的底壁与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H1来相应调整即可,具体例如生产制造窄频段的介质滤波器,通过增大第一盲孔的底壁与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H1来减小容性耦合的带宽,可以选取数值足够大的间距H1来加工窄频段的介质滤波器,因而能便于生产加工,生产效率较高;另一方面,锥形孔段的孔壁相对于第一表面倾斜设置,这样既便于将金属层形成于第一盲孔的孔壁上,又方便采用切割工具(包括刀具与激光等等)在锥形孔段的金属层上进行加工操作,进而能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设计方法及介质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波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设计方法及介质滤波器。
背景技术
介质滤波器是一种采用介质谐振腔经过多级耦合而取得选频作用的微波滤波器。介质滤波器的表面覆盖着金属层,电磁波被限制在介质体内,形成驻波振荡。传统地,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包括介质体。介质体设有介质腔,介质腔的底壁上贯穿设置有通孔,并在通孔的孔壁、介质腔的底壁、或介质腔的表面上的金属层设置有封闭式环形缺口,以实现容性耦合的目的。然而,对于窄频段的介质滤波器,当需要减小容性耦合的带宽时,则相应减小通孔的深度H1大小,在通孔的深度H1大小减小到0.1mm时,将导致不便于在介质体上制造形成通孔及封闭式环形缺口,生产难度较大,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设计方法及介质滤波器,它能够便于生产制造,降低生产难度,并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包括:介质块,所述介质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的底壁上设有延伸到所述第二表面的调节通孔,所述第一盲孔包括锥形孔段,所述锥形孔段的内径在第一盲孔的底壁至第一盲孔的口部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及金属层,所述金属层铺设于所述介质块的外壁、所述第一盲孔的孔壁以及调节通孔的孔壁上。
上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一方面,在锥形孔段与调节通孔的配合下,间距H1的数值越大时,容性耦合带宽越小,这样需要调整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容性耦合带宽时,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盲孔的底壁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H1来相应调整即可,具体例如生产制造窄频段的介质滤波器,通过增大第一盲孔的底壁与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H1来减小容性耦合的带宽,可以选取数值足够大的间距H1来加工窄频段的介质滤波器,因而能便于生产加工,生产效率较高;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盲孔包括锥形孔段,相对于孔壁垂直于第一表面的直通孔而言,锥形孔段的孔壁相对于第一表面倾斜设置,这样既便于将金属层形成于第一盲孔的孔壁上,又方便采用切割工具(包括刀具与激光等等)在锥形孔段的金属层上进行加工操作,进而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不改变排腔的前提下,可以将产品的左右零点的平衡度改变。
一种介质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采用了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包括如下步骤:当需要调整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容性耦合带宽时,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盲孔的底壁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H1来相应调整。
上述的介质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一方面,在锥形孔段与调节通孔的配合下,间距H1的数值越大时,容性耦合带宽越小,这样需要调整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容性耦合带宽时,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盲孔的底壁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H1来相应调整即可,具体例如生产制造窄频段的介质滤波器,通过增大第一盲孔的底壁与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H1来减小容性耦合的带宽,可以选取数值足够大的间距H1来加工窄频段的介质滤波器,因而能便于生产加工,生产效率较高;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盲孔包括锥形孔段,相对于孔壁垂直于第一表面的直通孔而言,锥形孔段的孔壁相对于第一表面倾斜设置,这样既便于将金属层形成于第一盲孔的孔壁上,又方便采用切割工具(包括刀具与激光等等)在锥形孔段的金属层上进行加工操作,进而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不改变排腔的前提下,可以将产品的左右零点的平衡度改变。
一种介质滤波器,包括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
上述的介质滤波器,一方面,在锥形孔段与调节通孔的配合下,间距H1的数值越大时,容性耦合带宽越小,这样需要调整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容性耦合带宽时,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盲孔的底壁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H1来相应调整即可,具体例如生产制造窄频段的介质滤波器,通过增大第一盲孔的底壁与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H1来减小容性耦合的带宽,可以选取数值足够大的间距H1来加工窄频段的介质滤波器,因而能便于生产加工,生产效率较高;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盲孔包括锥形孔段,相对于孔壁垂直于第一表面的直通孔而言,锥形孔段的孔壁相对于第一表面倾斜设置,这样既便于将金属层形成于第一盲孔的孔壁上,又方便采用切割工具(包括刀具与激光等等)在锥形孔段的金属层上进行加工操作,进而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不改变排腔的前提下,可以将产品的左右零点的平衡度改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在A-A处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1在A-A处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图4在A-A处的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仰视图;
图7为图4在A-A处的另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8为图4在A-A处的又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9为图4在A-A处的再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10为图4在A-A处的再又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传统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S参数曲线图;
图13~图28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S参数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包括介质块10及金属层20。所述介质块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一表面11上设有第一盲孔13,所述第一盲孔13的底壁上设有延伸到所述第二表面12的调节通孔14,所述第一盲孔13包括锥形孔段131。所述锥形孔段131的内径在第一盲孔13的底壁至第一盲孔13的口部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金属层20铺设于所述介质块10的外壁、所述第一盲孔13的孔壁以及调节通孔14的孔壁上。
上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一方面,在锥形孔段131与调节通孔14的配合下,间距H1的数值越大时,容性耦合带宽越小,这样需要调整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容性耦合带宽时,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盲孔13的底壁与所述第二表面12之间的间距H1来相应调整即可,具体例如生产制造窄频段的介质滤波器,通过增大第一盲孔13的底壁与第二表面12之间的间距H1来减小容性耦合的带宽,可以选取数值足够大的间距H1来加工窄频段的介质滤波器,因而能便于生产加工,生产效率较高;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盲孔13包括锥形孔段131,相对于孔壁垂直于第一表面11的直通孔而言,锥形孔段131的孔壁相对于第一表面11倾斜设置,这样既便于将金属层20形成于第一盲孔13的孔壁上,又方便采用切割工具(包括刀具与激光等等)在锥形孔段131的金属层20上进行加工操作,进而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不改变排腔的前提下,可以将产品的左右零点的平衡度改变。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盲孔13的底壁上设有延伸到第二表面12的调节通孔14,也就是说,第一盲孔13的底壁的部分区域加工形成延伸到第二表面12的调节通孔14,这样调节通孔14的口径大小小于第一盲孔13的底壁的面积大小,如此,第一盲孔13的侧壁与调节通孔14的侧壁形成阶梯状结构,第一盲孔13与调节通孔14相连通所形成的通孔为阶梯状的通孔。
进一步地,请再参阅图2及图3,所述锥形孔段131的孔壁的金属层20上设有封闭式环形缺口15。如此,一方面,通过调整封闭式环形缺口15在锥形孔段131的孔壁上的设置位置,即改变封闭式环形缺口15与第一盲孔13的孔口端面之间的间距H0时,便能相应调整对称零点的平衡度。同时,在不改变排腔的前提下,可以将产品的左右零点的平衡度改变。
需要解释的是,封闭式环形缺口15的两端相互连通,形成例如封闭形式的圆环状、封闭形式的方形环状或封闭形式的椭圆形环状。而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设有相对的两端,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的相对两端之间有间隔,并没有相互连通,也就是,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例如为非封闭形式的圆环状、非封闭形式的方形环状或非封闭形式的椭圆形环状。此外,封闭式环形缺口15、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处没有铺设金属层20并露出介质块10的壁面。具体而言,封闭式环形缺口15、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处的金属层20通过移除的方式露出介质块10的壁面,当然,介质块10对应于封闭式环形缺口15、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的壁面也可以不进行电镀或喷涂金属层20,从而露出介质块10的壁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图10,所述第一盲孔13的孔壁的金属层20、所述调节通孔14的孔壁的金属层20、所述第一表面11的金属层20与所述第二表面12的金属层20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绕所述第一盲孔13设置的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7至图9,所述第一盲孔13的孔壁的金属层20上设有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如此,一方面,在保证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带宽达到预设值的条件下,由于在第一盲孔13的孔壁的金属层20上设有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后,可以一定程度地增大封闭式环形缺口15的宽度,例如将封闭式环形缺口15的宽度从0.1mm增加到1mm或2mm,由于宽度为1mm以上的封闭式环形缺口15能便于采用刀具加工,即便于在锥形孔段131的孔壁上形成封闭式环形缺口15;另一方面,在第一盲孔13的孔壁的金属层20上设有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能用于调整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带宽。需要说明的是,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在第一盲孔13的孔壁上的开设位置不进行限制。
此外,可选地,请参阅图10,所述调节通孔14的孔壁的金属层20上设有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如此,也可以将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形成于调节通孔14的孔壁上。
另外,可选地,请再参阅图6,所述第一表面11与所述第二表面12的其中一表面上设有绕所述第一盲孔13设置的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如此,也可以将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形成于第一表面11或第二表面12上,并绕所述第一盲孔13设置即可,这样相对于在第一盲孔13的孔壁上形成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更方便生产制造。
进一步地,参阅图6,所述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一盲孔13的轴线的连线为第一边界线161,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盲孔13的轴线的连线为第二边界线162,所述第一边界线161与所述第二边界线162之间的夹角为β,且0°<β<360°。如此,沿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的长度方向,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由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的间隔设置,从而实现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绕第一盲孔13的部分周向设置而不是完整地绕第一盲孔13的周向设置。同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边界线161与第二边界线162之间的夹角β,从而对容性耦合带宽进行调节,β角度发生变化时,容性耦合带宽的宽与窄相应发生变化。β可以为45°、90°、135°、180°、225°、250°、300°或其他使得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能够与封闭式环形缺口15相互配合而对容性耦合带宽进行调节的角度。
作为与上述实施例相变形的方案,所述封闭式环形缺口15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封闭式环形缺口15沿着所述第一盲孔13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同样地,作为与上述实施例相变形的方案,所述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也可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沿着所述第一盲孔13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当然,封闭式环形缺口15与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也可均为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或图9,所述第一盲孔13还包括内径大小保持不变的直通孔段132,所述直通孔段132与所述锥形孔段131的口部相连通。如此,第一盲孔13的孔壁靠近于第二表面12的一部分是相对于第一表面11倾斜的斜壁,另一部分则可以是相对于第一表面11垂直的直壁。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锥形孔段131可以是一个锥形孔段131,也可以是孔壁倾斜度不同的两个以上锥形孔段131依次连通形成,还可以是两个以上锥形孔段131与一个以上直通孔段132组合形成,只要锥形孔段131的孔径满足于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或整体上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即可。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第一盲孔13不包括直通孔段132,第一盲孔13为锥形孔段131,如此,无需将第一盲孔13设置有直通孔段132,直接在介质块10上开设形成锥形盲孔即可,制作加工较为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通孔14的口部的孔壁、所述第一盲孔13的口部孔壁133均倒斜角设置或倒圆角设置。具体可参阅图5至图10,所述调节通孔14的口部的孔壁、所述第一盲孔13的口部的孔壁133例如为45度斜孔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参阅图2,所述锥形孔段131的孔壁与所述第一盲孔1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且5°<a<85°。进一步地,15°<a<75°。
具体而言,所述锥形孔段131的孔壁与所述第一盲孔1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如此,一方面,能便于将金属层20铺设形成于锥形孔段131的孔壁上,另一方面,也便于在锥形孔段131的孔壁上的金属层20采用切割工具(包括刀具与激光等等)开设出封闭式环形缺口15与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进而能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锥形孔段131的孔壁与所述第一盲孔1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不限于是5°~85°,在大于0°且小于90°的范围内也可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表面11上还设有间隔的两个第二盲孔17,所述第一盲孔13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盲孔17之间,所述金属层20还铺设于所述第二盲孔17的孔壁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3,反过来设置也可,所述第二表面12上还设有间隔的两个第二盲孔17,所述调节通孔14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盲孔17之间,所述金属层20还铺设于所述第二盲孔17的孔壁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至图10,类似于第一盲孔13的口部的孔壁133设计方式,第二盲孔17的口部的孔壁也可以设置倒斜角或倒圆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介质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采用了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包括如下步骤:当需要调整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容性耦合带宽时,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盲孔13的底壁与所述第二表面12之间的间距H1来相应调整。
上述的介质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一方面,在锥形孔段131与调节通孔14的配合下,间距H1的数值越大时,容性耦合带宽越小,这样需要调整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容性耦合带宽时,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盲孔13的底壁与所述第二表面12之间的间距H1来相应调整即可,具体例如生产制造窄频段的介质滤波器,通过增大第一盲孔13的底壁与第二表面12之间的间距H1来减小容性耦合的带宽,可以选取数值足够大的间距H1来加工窄频段的介质滤波器,因而能便于生产加工,生产效率较高;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盲孔13包括锥形孔段131,相对于孔壁垂直于第一表面11的直通孔而言,锥形孔段131的孔壁相对于第一表面11倾斜设置,这样既便于将金属层20形成于第一盲孔13的孔壁上,又方便采用切割工具(包括刀具与激光等等)在锥形孔段131的金属层20上进行加工操作,进而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不改变排腔的前提下,可以将产品的左右零点的平衡度改变。
请参阅图14与图19,图14为一实施例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下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该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可参阅图2、图3、图5至图11,H0为1.3mm,H1为2.35mm时的S参数曲线图;图19为一实施例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下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该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可参阅图2、图3、图5至图11,H0为1.3mm,H1为2.45mm时的S参数曲线图。比较图14与图19可知,当H0均为1.3mm时,H1变大,左右两零点仍较为对称,但相应的耦合带宽变小。
一般地,采用改变介质滤波器的排腔设计的方式来调整对称零点平衡度。然而,重新进行设计排腔结构时,一方面增大排腔设计工作量,排腔设计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改变排腔结构后,将使得介质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受到严重影响。如此可见,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对称零点平衡度的调节相当困难,进而导致生产效率较低,最终大大限制了介质滤波器的应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需要改变对称零点的平衡度时,通过改变封闭式环形缺口15与第一盲孔13的孔口端面之间的间距H0来相应调整。
请参阅图12,图12为传统的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下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S参数曲线图,传统的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下的介质滤波器的耦合通孔的整个孔壁垂直于介质块10的表面,从图12可以看出,左右两个对称零点高低不平,如果需要进行对称零点平衡度调整时,则需要通过调整排腔结构设计来实现。
请参阅图13,图13为一实施例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下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该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可参阅图2、图5、图7、图9至图11,H0为1.08mm,H1为2.3mm时的S参数曲线图,从图13可以看出,左右两个对称零点呈现出左低右高的效果,左右两个零点的差值由传统的18.8dB变成为0.98dB,趋近于平衡。
请参阅图14,图14为一实施例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下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该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可参图2、图5、图7、图9至图11,H0为1.3mm,H1为2.35mm时的S参数曲线图,从图14可以看出,左右两个对称零点呈现出左低右高的效果,左右两个零点的差值为0.03B,更趋近于平衡,并小于H0为1.08mm时的左右两个零点的差值,即左右两个零点的差值进一步减小。
请参阅图15,图15为一实施例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下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该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可参阅图2、图5、图7、图9至图11,H0为1.76mm,H1为2.35mm时的S参数曲线图,从图15可以看出,左右两个对称零点呈现出左高右低的效果,左右两个零点的差值为2.16dB。
请参阅图16,图16为一实施例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下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该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可参阅图2、图5、图7、图9至图11,H0为1.83mm,H1为2.35mm时的S参数曲线图,从图16可以看出,左右两个对称零点呈现出左高右低的效果,左右两个零点的差值为6.79dB。
请参阅图17,图17为一实施例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下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该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可参阅图2、图5、图7、图9至图11,H0为1.83mm,H1为2.4mm时的S参数曲线图,从图17可以看出,左右两个对称零点呈现出左高右低的效果,左右两个零点的差值为6.59dB。
请参阅图18,图18为一实施例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下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该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可参阅图2、图5、图7、图9至图11,H0为1.83mm,H1为2.45mm时的S参数曲线图,从图18可以看出,左右两个对称零点呈现出左高右低的效果,左右两个零点的差值为7.67dB。
请参阅图19,图19为一实施例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下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该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可参阅图2、图5、图7、图9至图11,H0为1.3mm,H1为2.45mm时的S参数曲线图,从图19可以看出,左右两个对称零点呈现出左低右高的效果,左右两个零点的差值为0.367dB。
请参阅图20,图20为一实施例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下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该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可参阅图2、图5、图7、图9至图11,H0为1.25mm,H1为2.45mm时的S参数曲线图,从图20可以看出,左右两个对称零点呈现出左低右高的效果,左右两个零点的差值为3.75dB。
请参阅图21,图21为一实施例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下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该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可参阅图2、图5、图7、图9至图11,H0为1.2mm,H1为2.45mm时的S参数曲线图,从图20可以看出,左右两个对称零点呈现出左低右高的效果,左右两个零点的差值为10.36dB。
请参阅图22,图22为一实施例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下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该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可参阅图2、图5、图7、图9至图11,H0为1.13mm,H1为2.45mm时的S参数曲线图,从图22可以看出,左右两个对称零点呈现出左低右高的效果,左右两个零点的差值为18.75dB。
也就是说,在H1不变的情况下,H0从一个较大的数值,逐渐降低到左右零点相互平衡时对应的数值的过程中,左右两个零点的差值逐渐减小,且呈现出例如左高右低的效果;H0从左右零点相互平衡时对应的数值进一步减小时,左右两个零点的差值逐渐增大,且呈现出例如左低右高的效果。
请参阅图23,图23为一实施例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下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该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可参阅图3、图8及图11,H0为1.21mm,H1为2.45mm时的S参数曲线图,图3与图8中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相对于图2、图5、图7、图9及图10中的而言,锥形孔段131的朝向相反,从图23可以看出,左右两个对称零点趋近于平衡,左右两个零点的差值为0.06dB。也就是说,在锥形孔段131的朝向相反时,在不改变排腔的前提下,也可以将产品的左右零点的平衡度改变。类似地,改变H0的大小时,亦有以上平衡调节的效果,进一步可参阅图24与图25。
请参阅图24,图24为一实施例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下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该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可参阅图3、图8及图11,H0为1.35mm,H1为2.45mm时的S参数曲线图,从图24可以看出,左右两个零点呈现出左高右低的效果。
请参阅图25,图25为一实施例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下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该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可参阅图3、图8及图11,H0为1.11mm,H1为2.45mm时的S参数曲线图,从图25可以看出,左右两个零点呈现出左低又高的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盲孔13的孔壁的金属层20、调节通孔14的孔壁的金属层20、第一表面11的金属层20与第二表面12的金属层20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绕第一盲孔13设置的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
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一盲孔13的轴线的连线为第一边界线161,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盲孔13的轴线的连线为第二边界线162,所述第一边界线161与所述第二边界线162之间的夹角为β。
当需要调整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容性耦合带宽时,通过改变非封闭式环形缺口16的大小来改变β,相应调整容性耦合带宽。
具体而言,当需要减小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容性耦合带宽时,则增大β,可参阅图26至图28。其中,图26示意出的是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中H0为1.25mm,β为260度时的S参数曲线图;图27示意出的是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中H0为1.25mm,β为290度时的S参数曲线图;图28示意出的是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中H0为1.25mm,β为310度时的S参数曲线图。从图26至图28可以看出,在H0均相同时,β分别为260°、290°与310°时,容性耦合带宽分别为30dB、40dB及50dB,也就是说,当增大β时,能减小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容性耦合带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参阅图11,一种滤波器,包括以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滤波器为4腔以上双零点对称结构的介质滤波器,例如可以是4腔双零点对称结构的介质滤波器,5腔双零点对称结构的介质滤波器,6腔双零点对称结构的介质滤波器,7腔双零点对称结构的介质滤波器,或者8腔双零点对称结构的介质滤波器。
上述的介质滤波器,一方面,在锥形孔段131与调节通孔14的配合下,间距H1的数值越大时,容性耦合带宽越小,这样需要调整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容性耦合带宽时,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盲孔13的底壁与所述第二表面12之间的间距H1来相应调整即可,具体例如生产制造窄频段的介质滤波器,通过增大第一盲孔13的底壁与第二表面12之间的间距H1来减小容性耦合的带宽,可以选取数值足够大的间距H1来加工窄频段的介质滤波器,因而能便于生产加工,生产效率较高;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盲孔13包括锥形孔段131,相对于孔壁垂直于第一表面11的直通孔而言,锥形孔段131的孔壁相对于第一表面11倾斜设置,这样既便于将金属层20形成于第一盲孔13的孔壁上,又方便采用切割工具(包括刀具与激光等等)在锥形孔段131的金属层20上进行加工操作,进而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不改变排腔的前提下,可以将产品的左右零点的平衡度改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介质块,所述介质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的底壁上设有延伸到所述第二表面的调节通孔,所述第一盲孔包括锥形孔段,所述锥形孔段的内径在第一盲孔的底壁至第一盲孔的口部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及
金属层,所述金属层铺设于所述介质块的外壁、所述第一盲孔的孔壁以及调节通孔的孔壁上;
当需要调整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的容性耦合带宽时,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盲孔的底壁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间距H1来相应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段的孔壁的金属层上设有封闭式环形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孔的孔壁的金属层、所述调节通孔的孔壁的金属层、所述第一表面的金属层与所述第二表面的金属层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绕所述第一盲孔设置的非封闭式环形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封闭式环形缺口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一盲孔的轴线的连线为第一边界线,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盲孔的轴线的连线为第二边界线,所述第一边界线与所述第二边界线之间的夹角为β,且0°<β<36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式环形缺口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封闭式环形缺口沿着所述第一盲孔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非封闭式环形缺口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非封闭式环形缺口沿着所述第一盲孔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孔还包括内径大小保持不变的直通孔段,所述直通孔段与所述锥形孔段的口部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通孔的口部的孔壁、所述第一盲孔的口部孔壁均倒斜角设置或倒圆角设置;所述锥形孔段的孔壁与所述第一盲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a,且5°<a<85°。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上还设有间隔的两个第二盲孔,所述第一盲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盲孔之间,所述金属层还铺设于所述第二盲孔的孔壁上;或者,所述第二表面上还设有间隔的两个第二盲孔,所述调节通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盲孔之间,所述金属层还铺设于所述第二盲孔的孔壁上。
9.一种介质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包括如下步骤:当需要改变对称零点的平衡度时,通过改变封闭式环形缺口与第一盲孔的孔口端面之间的间距H0来相应调整。
10.一种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
CN201910944419.5A 2019-09-30 2019-09-30 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设计方法及介质滤波器 Active CN1106111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4419.5A CN110611143B (zh) 2019-09-30 2019-09-30 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设计方法及介质滤波器
PCT/CN2019/118959 WO2021062924A1 (zh) 2019-09-30 2019-11-15 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设计方法及介质滤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4419.5A CN110611143B (zh) 2019-09-30 2019-09-30 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设计方法及介质滤波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1143A CN110611143A (zh) 2019-12-24
CN110611143B true CN110611143B (zh) 2021-07-23

Family

ID=68894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4419.5A Active CN110611143B (zh) 2019-09-30 2019-09-30 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设计方法及介质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11143B (zh)
WO (1) WO20210629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0840B (zh) * 2019-09-30 2021-06-25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介质滤波器的平衡度调节方法及滤波器
CN111403863A (zh) * 2020-04-03 2020-07-10 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电容耦合调节方法
CN111403865A (zh) * 2020-04-03 2020-07-10 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抑制远端谐波的设计方法
CN111774741B (zh) * 2020-08-14 2022-03-29 长春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尖端亮点导向的复合孔的激光打孔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4706A (ja) * 1998-10-20 2000-04-28 Murata Mfg Co Ltd 誘電体フィルタ、誘電体デュプレクサ及び通信機装置
EP0789414B1 (en) * 1996-02-09 2003-07-30 Ngk Spark Plug Co., Ltd. Dielectric filter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same
CN209217169U (zh) * 2019-02-13 2019-08-06 深圳市国人射频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
CN110148819A (zh) * 2019-06-20 2019-08-20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介质波导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及介质波导滤波器
CN110265753A (zh) * 2019-07-16 2019-09-20 深圳市国人射频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35805A (ja) * 1988-11-16 1990-05-24 Toko Inc 誘電体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2000151210A (ja) * 1998-11-06 2000-05-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誘電体フィルタ
CN109755700A (zh) * 2019-03-07 2019-05-14 苏州波发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滤波器的电容耦合结构
CN110034362A (zh) * 2019-05-14 2019-07-19 苏州波发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易于调试对称零点的介质滤波器耦合结构
CN110224207A (zh) * 2019-07-04 2019-09-10 江苏灿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负耦合结构的介质滤波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89414B1 (en) * 1996-02-09 2003-07-30 Ngk Spark Plug Co., Ltd. Dielectric filter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resonance frequency of the same
JP2000124706A (ja) * 1998-10-20 2000-04-28 Murata Mfg Co Ltd 誘電体フィルタ、誘電体デュプレクサ及び通信機装置
CN209217169U (zh) * 2019-02-13 2019-08-06 深圳市国人射频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
CN110148819A (zh) * 2019-06-20 2019-08-20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介质波导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及介质波导滤波器
CN110265753A (zh) * 2019-07-16 2019-09-20 深圳市国人射频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1143A (zh) 2019-12-24
WO2021062924A1 (zh) 2021-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1143B (zh) 介质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设计方法及介质滤波器
CN110148819B (zh) 介质波导滤波器的容性耦合结构及介质波导滤波器
WO2017088174A1 (zh) 介质滤波器,收发信机及基站
KR101740292B1 (ko) 대역폭 조정을 위한 방법 및 구조물을 갖는 유전체 도파관 필터
CN109546270B (zh) 一种滤波器
CN109687072B (zh) 滤波器
US5537082A (en) Dielectric resonator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degree of coupling
CN110048200B (zh) 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容性耦合结构
CN110783668B (zh) 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电容耦合调节方法
CN110112518B (zh) 双模介质波导滤波器
WO2021077505A1 (zh) 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容性耦合带宽调节方法
JP2016184831A (ja) 誘導性アイリス結合導波管フィルタ
US10541457B2 (en) Bandpass filter having resonant holes formed in a block, where the resonant holes include hollowed-out sub regions
KR20130080821A (ko) 다중 모드 대역 통과 필터
CN110600840B (zh) 介质滤波器的平衡度调节方法及滤波器
CN210142706U (zh) 双工器、介质滤波器及其容性耦合结构
CN110504517B (zh) 介质波导谐振器及其端口耦合量调节方法与滤波器
KR102591629B1 (ko) 다중 모드 초고주파 필터
CN211404693U (zh) 通信装置及介质波导滤波器
CN210468053U (zh) 通信装置及介质波导滤波器
CN211879574U (zh) 通信装置及窄带宽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US20230420822A1 (en) Radio Frequency Resonator Structure
CN111162352A (zh) 通信装置、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7060028A (zh) 一种介质滤波器
CN105190989B (zh) 与带通滤波器一起使用的可调节的耦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7

Address after: 51073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nbi Road No. 6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73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nbi Road No. 6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