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7029B -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7029B
CN110607029B CN201910954658.9A CN201910954658A CN110607029B CN 110607029 B CN110607029 B CN 110607029B CN 201910954658 A CN201910954658 A CN 201910954658A CN 110607029 B CN110607029 B CN 1106070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monium polyphosphate
master batch
functional master
retardant
polyolefin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46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7029A (zh
Inventor
李翰卿
汪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annap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annap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annap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annap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546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070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07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7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7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70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20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 C08J3/22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using masterbatch techniques
    • C08J3/226Compounding polymers with additives, e.g. colouring using masterbatch techniques using a polymer as a carri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J2323/06Poly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3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4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J2423/06Poly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4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4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J24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J24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J2425/12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unsaturated nitri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27/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J2427/1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08J2427/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tetrafluoroethyl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13/00Use of mixtures of ingredients not covered by one singl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08K13/06Pretreated ingredients and ingredients covered by the main groups C08K3/00 - C08K7/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2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321Phosphates
    • C08K2003/322Ammonium phosphate
    • C08K2003/323Ammonium polyphosph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6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more than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77Six-membered rings
    • C08K5/3492Triazines
    • C08K5/34928Sal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10Encapsulated ingredi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塑料改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功能母粒以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为磷系阻燃剂,所述功能母粒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55.0~65.0 wt.%、氮系阻燃剂25.0~35.0 wt.%、载体树脂7.0~11.0 wt.%、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聚四氟乙烯0.5~1.0 wt.%、分散剂0.5~1.0 wt.%、润滑剂0.3~0.5 wt.%;本发明所制备的功能母粒与传统阻燃功能母粒相比,显著提高了聚磷酸铵的热稳定性,增强了其耐水性,从而更有效地提升了聚磷酸铵对聚烯烃树脂的阻燃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改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烯烃树脂是一类在全球使用量最大的通用塑料,由于聚烯烃树脂是极易燃塑料,其在用家电器、工业电子电器、汽车等交通工具领域应用时,往往需要实施阻燃改性来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塑料阻燃改性可通过加入阻燃剂并经过双螺杆挤出机的熔融共混来实现。阻燃剂能够阻止聚烯烃树脂塑料被引燃并抑制火焰传播,可有效提高其抗燃烧性能。按阻燃元素类别分类,阻燃剂通常可分为卤系(卤系又分为氯系和溴系)、磷系、锑系、镁系、硼系、钼系等等。虽然当前溴系阻燃剂被公认为是具有适用性广、使用方便、阻燃效果优异、能够对大多数通用塑料实施高阻燃效率的最有效阻燃剂,但火灾发生时,这类含溴阻燃材料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的腐蚀性卤化氢气体,造成二次危害,目前在很多阻燃应用领域已逐步推广使用无卤阻燃材料。无卤阻燃剂以磷氮系化合物和金属氢氧化物为主,其阻燃的塑料在燃烧时发烟量小,不产生有毒有害、腐蚀性气体,被称为无公害阻燃剂,也成为未来塑料阻燃技术发展的方向。聚磷酸铵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磷系阻燃剂、也是膨胀型无卤阻燃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塑料的无卤阻燃改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然而,聚磷酸铵同样存在热稳定性和耐水解性较低、流动性低、分散性差,与被改性聚合物界面粘结性差等问题,尤其聚磷酸铵对水敏感,其吸湿性强,用来改性塑料后其吸附水易从材料内部迁移出来,不但导致材料阻燃性受损,也带力学性能和电性能下降。
要克服聚磷酸铵阻燃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采用化学结构稳定、材质致密的有机高分子或无机材料作为壁材,通过化学反应方法对聚磷酸铵进行包覆,即可有效保护聚磷酸铵免受外界光、氧、水等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又可在与塑料共混热机械加工过程中隔绝其相互之间及其它粉体添加剂之间相互摩擦、延缓其热分解。由此可见,采用惰性材料包覆方法是有效改善聚磷酸铵品质及应用效果的简易而有效的途径。例如中国专利CN103980541A和CN105419391A分别公开了采用蜜胺树脂和三聚氰胺氰脲酸盐为壁材包覆聚磷酸铵及其实施方法,被有机树脂包覆后的聚磷酸其热性能和耐水性得到显著提高,在应用于塑料阻燃时,材料的阻燃有获得明显提升。另外,秦兆鲁等在《氢氧化铝包覆改性聚磷酸铵及其在阻燃聚丙烯中的应用研究》(无机材料学报,2015,30(12),1267~1272)一文中报导了采用氢氧化铝为壁材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对聚磷酸铵实施包覆,不仅有效解决了其耐水性问题,还能在阻燃材料燃烧过程中促进形成更完整的炭层结构,从而更显著提升材料的阻燃性。然而,上述方面均为间层包覆,聚合物包覆层也存在结构疏松,在材料热机械加工过程中保护层易剥落等问题,对聚磷酸铵在阻燃聚烯烃树脂塑料中的应用相当不利。
而且聚磷酸铵阻燃塑料改性加工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聚磷酸铵及相关的阻燃协效剂(如氮系阻燃剂和成炭剂)往往是粉体,且添加量较大,直接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共混时,由于物料在挤出机的机筒内的停留时间有限,很难将聚合物熔融与阻燃剂充分混合。此外,由于共混挤出过程中大量阻燃剂粉体相互间机械摩擦产生内热,不仅会引发阻燃剂分解导致阻燃效果受损,还会造成改性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聚磷酸铵在无卤阻燃聚烯烃树脂改性应用过程中存在吸湿性强、热稳定性差、界面粘结性弱、阻燃性能损失大、流动性低、分散性差等应用缺陷,以及其在因双螺杆直接共混挤出加工过程中因粉体摩擦导致热降解导致阻燃效能和物理机械下降等问题,同时克服传统聚合物或无机壁材单层包覆聚磷酸铵无法提供足够保护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具有阻燃增效且材质致密的壁材对聚磷酸铵实施多重复合包覆,然后将其与相应的阻燃协效剂及助剂低温密炼,制备成聚烯烃树脂无卤阻燃改性专用的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的制备方法。
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是通过塑料功能母粒的方式来制备改性塑料,即首先利用密炼机的低温和长时间捏合功效,将不耐温的磷系、氮系阻燃剂及其它助剂、低堆积密度难喂料的阻燃协效剂粉体、易吸水助剂、液体和胶体助剂等混合并分散均匀,然后再经单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制备成含有高浓度阻燃剂的阻燃功能母粒。在塑料阻燃改性加工实施过程中,将阻燃功能母粒与塑料原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实施熔融共混和挤出造粒,不但能更有效提高以聚磷酸铵为代表的磷系阻燃剂及其相关的阻燃协效剂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增强了阻燃效果,消除磷系阻燃剂与阻燃协效剂直接相互摩擦生热造成的材料热分解,还能够减少加工车间的粉尘污染。正是这些综合技术优势,使得采用阻燃功能母粒来制备阻燃改性塑料的方法成为当前塑料阻燃改性技术发展领域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改性塑料绿色加工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标,本发明首先采用锌离子掺杂的铝溶胶为原料对聚磷酸铵颗粒进行包覆,由于聚磷酸铵的Zeta 电位为负值,铝溶胶的Zeta 电位为正值,可通过溶胶-凝胶反应自然形成以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为壳、聚磷酸铵为核的“核-壳”结构微胶囊颗粒;然后利用植酸(又名:肌醇六磷酸,一个含六个磷酸基团的环状化合物)极易与二价和三价金属离子反应形成难溶物的特点,采用植酸与该微胶囊壳层中的锌/铝离子发生钝化反应,形成坚硬致密的包覆层;接着加入磷酸氢锆[Zr(HPO4)2·H2O,一种具有介孔结构的片状无机纳米材料],其分子中的锆离子同样会与植酸发生钝化反应,其表面羟基官能团与植酸中的羧基官能团还能进行置换,形成化学键结合体,从而实现对聚磷酸铵的多重复合包覆。将所包覆的聚磷酸铵与阻燃协效剂、载体、分散剂等助剂混合,最后通过密炼机串联单螺杆挤出机制备成聚烯烃树脂无卤阻燃改性专用料的阻燃功能母粒。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所述功能母粒以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为磷系阻燃剂,所述功能母粒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55.0~65.0 wt.%、氮系阻燃剂25.0~35.0 wt.%、载体树脂7.0~11.0 wt.%、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聚四氟乙烯0.5~1.0 wt.%、分散剂0.5~1.0 wt.%、润滑剂0.3~0.5 wt.%。
进一步的,所述氮系阻燃剂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和三聚氰胺多聚磷酸盐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树脂为高流动聚丙烯、无规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高流动聚丙烯的熔体流动指数大于50.0 g/10 min。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硬酯酸、硬酯酸钙、硬酯酸锌、油酸酰胺、介酸酰胺中的一种,其中优选硬酯酸钙。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剂为聚乙烯蜡、乙撑双硬脂酰胺和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其中优选聚乙烯蜡。
进一步的,所述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为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植酸和磷酸氢锆包覆的聚磷酸铵。
进一步的,所述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聚磷酸铵、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均匀,然后滴加氨水,将反应液pH值调节为碱性,促使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发生溶胶-凝胶反应,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后结束反应;然后洗涤、过滤,烘干,得到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
(2)将上述包覆聚磷酸铵分散在醇类有机溶剂中;同时将植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并将其均匀滴加到含有包覆聚磷酸铵的醇类有机溶剂悬浮液,加热搅拌均匀,使植酸与包覆聚磷酸铵的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外壳发生钝化反应,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磷酸氢锆粉体,在相同温度下搅拌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然后洗涤、过滤,烘干,得到多重复合无机材料包覆聚磷酸铵。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加热搅拌温度为35~40℃,氨水采用匀速滴加,氨水的质量分数为10.0~12.5 wt.%,反应液pH值控制为7.5~8.5,滴加完后继续搅拌3~4 h后结束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15~125℃烘箱内干燥8~10 h,得到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醇类有机溶剂为异丙醇、正丙醇、异丁醇或正丁醇中的一种,其中优选异丙醇,植酸溶液的浓度为0.4~0.5 g/ml的溶液,植酸的滴加为匀速滴加,加热搅拌的温度为30~35℃,植酸溶液加完继续搅拌1.5~2 h后,加入磷酸氢锆粉体,在相同温度下搅拌2.5~3 h后停止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15~125℃烘箱内干燥10~12小时,得到多重复合无机材料包覆聚磷酸铵。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聚磷酸铵、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的质量比为120:7:1~120:9:2,所述步骤(2)中,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植酸和磷酸氢锆的质量比为120:3:5~120:4.5:5。
制备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称取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氮系阻燃剂、高流动聚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聚四氟乙烯、无规聚丙烯、分散剂和润滑剂,并将其投入高速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密炼机内进行热混炼,得到团状共混物;密炼机的混炼温度为140~160℃,混炼时间为15~20分钟;
(2)将步骤(1)中获得的团状共混物通过锥形喂料机喂入单螺杆挤出机,经融熔挤出并造粒,获得所述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50~200转/分钟,机筒温度为160~180℃。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针对聚磷酸铵易吸水、易水解、热稳定性差、流动性低、分散性差,以及传统壁材无法提供足够保护等缺陷,选择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无机物对其进行包覆,然后利用植酸与锌/铝离子钝化作用形成致密坚实的保护层,然后将具有介孔结构的磷酸氢锆纳米片通过植酸钝化和离子交换吸附双重作用形成聚磷酸铵微胶囊的最外层结构,从而形成多重复合无机包覆层。相比于传统聚合物或单层无机材料包覆层,这一多重复合无机包覆层对聚磷酸铵具有更好的热防护作用,尤其是植酸钝化的多重无机壳体为聚磷酸铵提供了比传统聚合物和无机壁材更坚固致密的无机包覆层,可更有效地保护被包覆的聚磷酸铵,显著提高其热分解温度。因此,所包覆的聚磷酸铵可获得更优异的热稳定性。
(2)由于在包覆聚磷酸铵的壁材中引入大量含磷材料,更多磷元素的引入可在无卤阻燃改性聚烯烃树脂复合物燃烧过程中,更有效促进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物燃烧物表面绸密炭层的形成,更显著增强阻燃聚合物燃烧过程中表面炭层的致密性和结构稳定性,阻止燃烧物内部与氧气接触,使阻燃剂发挥增效的阻燃作用,从而更有效提高聚烯烃树脂的阻燃性能。
(3)通过在聚磷酸铵最外包覆层中引入具有介孔结构的磷酸氢锆,由于磷酸氢锆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表面电荷密度大,且呈现稳定的层状结构,富含OH 基团,可以发生离子交换反应,且离子交换容量较大,可在阻燃塑料热加工过程中对各种小分子挥发物产生较大吸附作用,其本身在无卤阻燃体系中也能发挥阻燃增效的作用。
(4)设计了与聚烯烃树脂相容性好、阻燃剂粉体分散性好的母粒配方,并通过密炼机在低温下长时间混炼获得阻燃功能母粒,使阻燃剂粉体即取得了优异预分散效果,又避免了高温热机械加工所导致的磷系阻燃剂分解,从而在后续的聚烯烃树脂双螺杆熔融挤出改性加工中,获得更好的分散效果和优势的阻燃性能;同时,减少了直接与阻燃剂粉体共混造成的物理机械性能损失,从而取得一举两得的改性效果。
(5)本发明的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与传统聚烯烃塑料阻燃功能母粒相比,提高了聚磷酸铵的阻燃效果,能够以更少的母粒添加量取得与传统阻燃功能母粒相同的阻燃效果,并可有效降低改性聚烯烃树脂基无卤阻燃复合物的力学性能损失。
(6)本发明所制备的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功能母粒,即可与用于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均聚丙烯或共聚丙烯的双螺杆熔融挤出功能化改性,亦可将其按一定配比与相关聚烯烃树脂简单混合后直接应用于制品的注塑成型。还可根据客户不同的性能要求灵活调配阻燃增效功能母粒与其它功能母粒的组合方式及其与树脂原料的配比,来调整其性能和成本,快速、简便地达到产品目标要求,实践塑料改性配方与加工工艺最优化设计理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原料质量配比如下:
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65.0 kg
三聚氰胺氰脲酸盐 25.0 kg
高流动聚丙烯 5.0 kg
无规聚丙烯 3.0 kg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聚四氟乙烯 1.0 kg
硬酯酸 500.0 g
乙撑双硬脂酰胺 500.0 g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中所使用的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如下:
向带搅拌和控温装置的搪瓷反应釜内加入230 L无水乙醇、120 kg聚磷酸铵、7 kg铝溶胶、1 kg氧化锌溶胶,搅拌均匀并加至40℃,然后均速滴加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0wt.%的氨水,并将反应液pH值控制在7.5~8.5,促使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发生溶胶-凝胶反应,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3.5 h后结束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5℃烘箱内干燥8小时,得到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在另外一个玻璃容器内,将3 kg植酸溶于6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5 g/ml的溶液,将120 kg所获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和230 L异丙醇投入到搪瓷反应釜内,搅拌均匀并加至30℃;并将其均匀滴加到搪瓷反应釜内,在35℃下搅拌均匀,然后均速滴加所配置的植酸水溶液,使植酸与包覆聚磷酸铵的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外壳发生钝化反应,继续搅拌2 h后,加入4.5 kg磷酸氢锆粉体,在相同温度下搅拌3 h后停止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0℃烘箱内干燥12 h,得到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按上述质量配比要求称取所有原料,并将其投入高速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密炼机内进行热混炼,密炼机的混炼温度为145℃,混炼时间为18分钟,然后将所得到团状共混物,通过锥形喂料机喂入单螺杆挤出机,经融熔挤出并造粒,获得所述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机筒温度分段控制在160~180℃。
实施例2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原料质量配比如下:
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55.0 kg
三聚氰胺氰脲酸盐 35.0 kg
高流动聚丙烯 5.0 kg
无规聚丙烯 3.2 kg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聚四氟乙烯 500.0 g
油酸酰胺 1.0 kg
聚乙烯蜡 300.0 g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中所使用的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如下:
向带搅拌和控温装置的搪瓷反应釜内加入230L无水乙醇、120kg聚磷酸铵、8 kg铝溶胶、1.5 kg氧化锌溶胶,搅拌均匀并加至35℃,然后均速滴加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1.5wt.%的氨水,并将反应液pH值控制在7.5~8.5,促使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发生溶胶-凝胶反应,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4 h后结束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0℃烘箱内干燥10小时,得到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在另外一个玻璃容器内,将3.6 kg植酸溶于9 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4 g/ml的溶液,将120 kg所获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和230 L异丙醇投入到搪瓷反应釜内,搅拌均匀并加至30℃;并将其均匀滴加到搪瓷反应釜内,在30℃下搅拌均匀,然后均速滴加所配置的植酸水溶液,使植酸与包覆聚磷酸铵的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外壳发生钝化反应,继续搅拌2 h后,加入5 kg磷酸氢锆粉体,在相同温度下搅拌3 h后停止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0℃烘箱内干燥9 h,得到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的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质量配比要求称取所有原料,并将其投入高速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密炼机内进行热混炼,密炼机的混炼温度为155℃,混炼时间为20分钟,然后将所得到团状共混物,通过锥形喂料机喂入单螺杆挤出机,经融熔挤出并造粒,获得所述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65转/分钟,机筒温度分段控制在160~180℃。
实施例3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原料质量配比如下:
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60.0 kg
三聚氰胺氰脲酸盐 29.0 kg
高流动聚丙烯 7.0 kg
无规聚丙烯 2.0 kg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聚四氟乙烯 700.0 g
硬酯酸锌 1.0 kg
聚二甲基硅氧烷 300.0 g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中所使用的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如下:
向带搅拌和控温装置的搪瓷反应釜内加入230 L无水乙醇、120 kg聚磷酸铵、7.5kg铝溶胶、2 kg氧化锌溶胶,搅拌均匀并加至37℃,然后均速滴加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2.5wt.%的氨水,并将反应液pH值控制在7.5~8.5,促使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发生溶胶-凝胶反应,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4 h后结束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5℃烘箱内干燥8h,得到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在另外一个玻璃容器内,将3 kg植酸溶于6 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5 g/ml的溶液,将120 kg所获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和230 L正丙醇投入到搪瓷反应釜内,搅拌均匀并加至33℃;并将其均匀滴加到搪瓷反应釜内,在33℃下搅拌均匀,然后均速滴加所配置的植酸水溶液,使植酸与包覆聚磷酸铵的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外壳发生钝化反应,继续搅拌1.5 h后,加入4.8 kg磷酸氢锆粉体,在相同温度下搅拌3 h后停止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15℃烘箱内干燥12 h,得到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按上述质量配比要求称取所有原料,并将其投入高速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密炼机内进行热混炼,密炼机的混炼温度为160℃,混炼时间为20分钟,然后将所得到团状共混物,通过锥形喂料机喂入单螺杆挤出机,经融熔挤出并造粒,获得所述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200转/分钟,机筒温度分段控制在160~180℃。
实施例4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原料质量配比如下:
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62.0 kg
三聚氰胺多聚磷酸盐 26.0 kg
高流动聚丙烯 7.0 kg
无规聚丙烯 3.0 kg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聚四氟乙烯 1.0 kg
硬酯酸钙 600.0 g
乙撑双硬脂酰胺 400.0 g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中所使用的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如下:
向带搅拌和控温装置的搪瓷反应釜内加入230 L无水乙醇、120 kg聚磷酸铵、9 kg铝溶胶、1 kg氧化锌溶胶,搅拌均匀并加至40℃,然后均速滴加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1.5wt.%的氨水,并将反应液pH值控制在7.5~8.5,促使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发生溶胶-凝胶反应,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3.5 h后结束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5℃烘箱内干燥8 h,得到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在另外一个玻璃容器内,将4.5 kg植酸溶于9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5 g/ml的溶液,将120 kg所获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和230 L正丁醇投入到搪瓷反应釜内,搅拌均匀并加至35℃;并将其均匀滴加到搪瓷反应釜内,在35℃下搅拌均匀,然后均速滴加所配置的植酸水溶液,使植酸与包覆聚磷酸铵的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外壳发生钝化反应,继续搅拌2 h后,加入4.6 kg磷酸氢锆粉体,在相同温度下搅拌3 h后停止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5℃烘箱内干燥11小时,得到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按上述质量配比要求称取所有原料,并将其投入高速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密炼机内进行热混炼,密炼机的混炼温度为152℃,混炼时间为20分钟,然后将所得到团状共混物,通过锥形喂料机喂入单螺杆挤出机,经融熔挤出并造粒,获得所述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60转/分钟,机筒温度分段控制在160~180℃。
实施例5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原料质量配比如下:
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56.0 kg
三聚氰胺多聚磷酸盐 32.0 kg
高流动聚丙烯 6.5 kg
无规聚丙烯 3.5 kg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聚四氟乙烯 800.0 kg
油酸酰胺 700.0 g
聚二甲基硅氧烷 500.0 g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中所使用的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如下:
向带搅拌和控温装置的搪瓷反应釜内加入230L无水乙醇、120kg聚磷酸铵、8.5 kg铝溶胶、2 kg氧化锌溶胶,搅拌均匀并加至40℃,然后均速滴加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2.0wt.%的氨水,并将反应液pH值控制在7.5~8.5,促使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发生溶胶-凝胶反应,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4 h后结束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0℃烘箱内干燥10h,得到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在另外一个玻璃容器内,将3.2 kg植酸溶于8 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4 g/ml的溶液,将120 kg所获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和230 L异丁醇投入到搪瓷反应釜内,搅拌均匀并加至35℃;并将其均匀滴加到搪瓷反应釜内,在35℃下搅拌均匀,然后均速滴加所配置的植酸水溶液,使植酸与包覆聚磷酸铵的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外壳发生钝化反应,继续搅拌2 h后,加入4.8 kg磷酸氢锆粉体,在相同温度下搅拌3 h后停止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5℃烘箱内干燥11 h,得到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的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质量配比要求称取所有原料,并将其投入高速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密炼机内进行热混炼,密炼机的混炼温度为147℃,混炼时间为20分钟,然后将所得到团状共混物,通过锥形喂料机喂入单螺杆挤出机,经融熔挤出并造粒,获得所述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55转/分钟,机筒温度分段控制在160~180℃。
实施例6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原料质量配比如下:
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58.0 kg
三聚氰胺氰脲酸盐 30.0 kg
高流动聚丙烯 6.0 kg
无规聚丙烯 4.0 kg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聚四氟乙烯 600.0 g
硬酯酸锌 900.0 g
乙撑双硬脂酰胺 500.0 g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中所使用的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如下:
向带搅拌和控温装置的搪瓷反应釜内加入230 L无水乙醇、120 kg聚磷酸铵、7.5kg铝溶胶、1.5 kg氧化锌溶胶,搅拌均匀并加至38℃,然后均速滴加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5wt.%的氨水,并将反应液pH值控制在7.5~8.5,促使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发生溶胶-凝胶反应,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3.5 h后结束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5℃烘箱内干燥8小时,得到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在另外一个玻璃容器内,将3.5 kg植酸溶于7 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5 g/ml的溶液,将120 kg所获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和230 L异丙醇投入到搪瓷反应釜内,搅拌均匀并加至30℃;并将其均匀滴加到搪瓷反应釜内,在30℃下搅拌均匀,然后均速滴加所配置的植酸水溶液,使植酸与包覆聚磷酸铵的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外壳发生钝化反应,继续搅拌1.5 h后,加入4 kg磷酸氢锆粉体,在相同温度下搅拌3 h后停止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15℃烘箱内干燥12 h,得到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的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质量配比要求称取所有原料,并将其投入高速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密炼机内进行热混炼,密炼机的混炼温度为152℃,混炼时间为16分钟,然后将所得到团状共混物,通过锥形喂料机喂入单螺杆挤出机,经融熔挤出并造粒,获得所述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60转/分钟,机筒温度分段控制在160~180℃。
实施例1-6中的功能母粒适用于聚丙烯树脂,为验证本发明所制备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对聚丙烯的改性效果,将实施例1-6所制备的阻燃增效功能母粒按27 wt.%的质量百分比与聚丙烯树脂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挤出造料,再注射成型燃烧测试样条,然后进行阻燃性能检测。与此同时,按照实施例1-6中所获功能母粒相同组分及配比,但采用相同牌号但未经包覆的聚磷酸铵为主体阻燃剂,经相同工艺制备成阻燃功能母粒作为对照例1-6,再将其按相同质量百分比与聚丙烯树脂混合、并经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加工后注塑成型测试样条,对其阻燃性能进行检测。所有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6所制备功能母粒与相同配方但采用未经包覆聚磷酸铵所制备功能母粒所改性的聚丙烯复合物的性能对照。
表1
Figure RE-GDA0002271710200000161
通过对表1中数据的参考表明,在组分及配比完全相同情况下,采用本发明 实施例所制备聚丙烯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来改性的聚丙烯复合物的阻 燃性能,要明显优于采用未经包覆聚磷酸铵所制备无卤阻燃功能母粒改性的聚 丙烯复合物。此外,从流动性螺旋线长度测试结果也发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改 性的聚丙烯复合物,其流动性明显较对比照例要高。由此可见,利用本发明的 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极大地提高了聚磷酸铵磷系阻燃剂对聚丙烯树脂的阻 燃改性效果、有效克服了其耐水性差导致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变差的缺陷,同 时提高了改性聚丙烯复合物的熔体流动性并增强其加工性能,从而为无卤阻燃 改性技术的发展进步、实现塑料改性绿色加工的可持续化发展理念做出了贡献。
实施例7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原料质量配比如下:
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65.0 kg
三聚氰胺氰脲酸盐 25.0 kg
低密度聚乙烯 8.0 kg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聚四氟乙烯 1.0 kg
硬酯酸 500.0 g
乙撑双硬脂酰胺 500.0 g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中所使用的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如下:
向带搅拌和控温装置的搪瓷反应釜内加入230 L无水乙醇、120 kg聚磷酸铵、7 kg铝溶胶、1 kg氧化锌溶胶,搅拌均匀并加至40℃,然后均速滴加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0wt.%的氨水,并将反应液pH值控制在7.5~8.5,促使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发生溶胶-凝胶反应,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3.5 h后结束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5℃烘箱内干燥8小时,获得到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在另外一个玻璃容器内,将3 kg植酸溶于6 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5 g/ml的溶液,将120 kg所获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和230 L异丙醇投入到搪瓷反应釜内,搅拌均匀并加至30℃;并将其均匀滴加到搪瓷反应釜内,在35℃下搅拌均匀,然后均速滴加所配置的植酸水溶液,使植酸与包覆聚磷酸铵的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外壳发生钝化反应,继续搅拌2 h后,加入4.5 kg磷酸氢锆粉体,在相同温度下搅拌3 h后停止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0℃烘箱内干燥12 h,获得到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的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质量配比要求称取所有原料,并将其投入高速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密炼机内进行热混炼,密炼机的混炼温度为115℃,混炼时间为18分钟,然后将所得到团状共混物,通过锥形喂料机喂入单螺杆挤出机,经融熔挤出并造粒,获得所述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80转/分钟,机筒温度分段控制在150~160℃。
实施例8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原料质量配比如下:
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55.0 kg
三聚氰胺氰脲酸盐 35.0 kg
低密度聚乙烯 8.5 kg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聚四氟乙烯 500.0 g
油酸酰胺 700.0 g
聚乙烯蜡 300.0 g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中所使用的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如下:
向带搅拌和控温装置的搪瓷反应釜内加入230L无水乙醇、120kg聚磷酸铵、8 kg铝溶胶、1.5 kg氧化锌溶胶,搅拌均匀并加至35℃,然后均速滴加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1.5wt.%的氨水,并将反应液pH值控制在7.5~8.5,促使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发生溶胶-凝胶反应,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4 h后结束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0℃烘箱内干燥10小时,获得到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在另外一个玻璃容器内,将3.6 kg植酸溶于9 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4 g/ml的溶液,将120 kg所获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和230 L异丙醇投入到搪瓷反应釜内,搅拌均匀并加至30℃;并将其均匀滴加到搪瓷反应釜内,在30℃下搅拌均匀,然后均速滴加所配置的植酸水溶液,使植酸与包覆聚磷酸铵的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外壳发生钝化反应,继续搅拌2 h后,加入5 kg磷酸氢锆粉体,在相同温度下搅拌3 h后停止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0℃烘箱内干燥9 h,获得到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的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质量配比要求称取所有原料,并将其投入高速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密炼机内进行热混炼,密炼机的混炼温度为115℃,混炼时间为20分钟,然后将所得到团状共混物,通过锥形喂料机喂入单螺杆挤出机,经融熔挤出并造粒,获得所述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65转/分钟,机筒温度分段控制在150~160℃。
实施例9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原料质量配比如下:
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60.0 kg
三聚氰胺氰脲酸盐 29.0 kg
低密度聚乙烯 9.0 kg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聚四氟乙烯 700.0 g
硬酯酸锌 1.0 kg
聚二甲基硅氧烷 300.0 g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中所使用的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如下:
向带搅拌和控温装置的搪瓷反应釜内加入230 L无水乙醇、120 kg聚磷酸铵、7.5kg铝溶胶、2 kg氧化锌溶胶,搅拌均匀并加至37℃,然后均速滴加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2.5wt.%的氨水,并将反应液pH值控制在7.5~8.5,促使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发生溶胶-凝胶反应,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4 h后结束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5℃烘箱内干燥8h,获得到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在另外一个玻璃容器内,将3 kg植酸溶于6 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5 g/ml的溶液,将120 kg所获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和230 L正丙醇投入到搪瓷反应釜内,搅拌均匀并加至33℃;并将其均匀滴加到搪瓷反应釜内,在33℃下搅拌均匀,然后均速滴加所配置的植酸水溶液,使植酸与包覆聚磷酸铵的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外壳发生钝化反应,继续搅拌1.5 h后,加入4.8 kg磷酸氢锆粉体,在相同温度下搅拌3 h后停止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15℃烘箱内干燥12 h,获得到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的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质量配比要求称取所有原料,并将其投入高速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密炼机内进行热混炼,密炼机的混炼温度为120℃,混炼时间为20分钟,然后将所得到团状共混物,通过锥形喂料机喂入单螺杆挤出机,经融熔挤出并造粒,获得所述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200转/分钟,机筒温度分段控制在150~160℃。
实施例10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原料质量配比如下:
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62.0 kg
三聚氰胺多聚磷酸盐 26.0 kg
低密度聚乙烯 10.0 kg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聚四氟乙烯 1.0 kg
硬酯酸钙 600.0 g
乙撑双硬脂酰胺 400.0 g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中所使用的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如下:
向带搅拌和控温装置的搪瓷反应釜内加入230 L无水乙醇、120 kg聚磷酸铵、9 kg铝溶胶、1 kg氧化锌溶胶,搅拌均匀并加至40℃,然后均速滴加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1.5wt.%的氨水,并将反应液pH值控制在7.5~8.5,促使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发生溶胶-凝胶反应,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3.5 h后结束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5℃烘箱内干燥8 h,获得到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在另外一个玻璃容器内,将4.5 kg植酸溶于9 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5 g/ml的溶液,将120 kg所获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和230 L正丁醇投入到搪瓷反应釜内,搅拌均匀并加至35℃;并将其均匀滴加到搪瓷反应釜内,在35℃下搅拌均匀,然后均速滴加所配置的植酸水溶液,使植酸与包覆聚磷酸铵的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外壳发生钝化反应,继续搅拌2 h后,加入4.6 kg磷酸氢锆粉体,在相同温度下搅拌3 h后停止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5℃烘箱内干燥11小时,获得到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的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质量配比要求称取所有原料,并将其投入高速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密炼机内进行热混炼,密炼机的混炼温度为125℃,混炼时间为20分钟,然后将所得到团状共混物,通过锥形喂料机喂入单螺杆挤出机,经融熔挤出并造粒,获得所述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60转/分钟,机筒温度分段控制在150~160℃。
实施例11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原料质量配比如下:
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56.0 kg
三聚氰胺多聚磷酸盐 32.0 kg
低密度聚乙烯 10.0 kg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聚四氟乙烯 800.0 kg
油酸酰胺 700.0 g
聚二甲基硅氧烷 500.0 g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中所使用的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如下:
向带搅拌和控温装置的搪瓷反应釜内加入230L无水乙醇、120kg聚磷酸铵、8.5 kg铝溶胶、2 kg氧化锌溶胶,搅拌均匀并加至40℃,然后均速滴加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2.0wt.%的氨水,并将反应液pH值控制在7.5~8.5,促使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发生溶胶-凝胶反应,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4 h后结束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0℃烘箱内干燥10h,获得到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在另外一个玻璃容器内,将3.2 kg植酸溶于8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4 g/ml的溶液,将120 kg所获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和230 L异丁醇投入到搪瓷反应釜内,搅拌均匀并加至35℃;并将其均匀滴加到搪瓷反应釜内,在35℃下搅拌均匀,然后均速滴加所配置的植酸水溶液,使植酸与包覆聚磷酸铵的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外壳发生钝化反应,继续搅拌2 h后,加入4.8 kg磷酸氢锆粉体,在相同温度下搅拌3 h后停止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5℃烘箱内干燥11 h,获得到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的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质量配比要求称取所有原料,并将其投入高速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密炼机内进行热混炼,密炼机的混炼温度为110℃,混炼时间为20分钟,然后将所得到团状共混物,通过锥形喂料机喂入单螺杆挤出机,经融熔挤出并造粒,获得所述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55转/分钟,机筒温度分段控制在150~160℃。
实施例12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原料质量配比如下:
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58.0 kg
三聚氰胺氰脲酸盐 30.0 kg
低密度聚乙烯 10.0 kg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聚四氟乙烯 600.0 g
硬酯酸锌 900.0 g
乙撑双硬脂酰胺 500.0 g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中所使用的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如下:
向带搅拌和控温装置的搪瓷反应釜内加入230 L无水乙醇、120 kg聚磷酸铵、7.5kg铝溶胶、1.5 kg氧化锌溶胶,搅拌均匀并加至38℃,然后均速滴加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5wt.%的氨水,并将反应液pH值控制在7.5~8.5,促使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发生溶胶-凝胶反应,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3.5 h后结束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25℃烘箱内干燥8小时,获得到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在另外一个玻璃容器内,将3.5 kg植酸溶于7 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浓度为0.5 g/ml的溶液,将120 kg所获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和230 L异丙醇投入到搪瓷反应釜内,搅拌均匀并加至30℃;并将其均匀滴加到搪瓷反应釜内,在30℃下搅拌均匀,然后均速滴加所配置的植酸水溶液,使植酸与包覆聚磷酸铵的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外壳发生钝化反应,继续搅拌1.5 h后,加入4 kg磷酸氢锆粉体,在相同温度下搅拌3 h后停止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15℃烘箱内干燥12 h,获得到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
上述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的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质量配比要求称取所有原料,并将其投入高速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密炼机内进行热混炼,密炼机的混炼温度为125℃,混炼时间为16分钟,然后将所得到团状共混物,通过锥形喂料机喂入单螺杆挤出机,经融熔挤出并造粒,获得所述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60转/分钟,机筒温度分段控制在150~160℃。
实施例7-12中的功能母粒适用于聚乙烯树脂,为验证本发明所制备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对聚乙烯的改性效果,将实施例7-12所制备的阻燃增效功能母粒按27 wt.%的质量百分比与聚乙烯树脂混合,经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挤出造料,再注射成型燃烧测试样条,然后进行阻燃性能检测。与此同时,按照实施例7-12中所获功能母粒相同组分及配比,但采用相同牌号但未经包覆的聚磷酸铵为主体阻燃剂,经相同工艺制备成阻燃功能母粒作为对照例7-12,再将其按相同质量百分比与聚乙烯树脂混合、并经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加工后注塑成型测试样条,对其阻燃性能进行检测。所有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RE-GDA0002271710200000241
通过对表2中数据的参考表明,在组分及配比完全相同情况下,采用本发明 实施例所制备聚乙烯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来改性的聚乙烯复合物的阻 燃性能,要明显优于采用未经包覆聚磷酸铵所制备无卤阻燃功能母粒改性的聚 乙烯复合物。此外,从流动性螺旋线长度测试结果也发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改 性的聚乙烯复合物,其流动性明显较对比照例要高。由此可见,利用本发明的 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极大地提高了聚磷酸铵磷系阻燃剂对聚乙烯树脂的阻 燃改性效果、有效克服了其耐水性差导致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变差的缺陷,同 时提高了改性聚乙烯复合物的熔体流动性并增强其加工性能,从而为无卤阻燃 改性技术的发展进步、实现塑料改性绿色加工的可持续化发展理念做出了贡献。表2实施例7-12所制备功能母粒与相同配方但采用未经包覆聚磷酸铵所制备 功能母粒所改性的聚乙烯复合物的性能对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母粒以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为磷系阻燃剂,所述功能母粒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55.0~65.0 wt.%、氮系阻燃剂25.0~35.0 wt.%、载体树脂7.0~11.0 wt.%、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聚四氟乙烯0.5~1.0 wt.%、分散剂0.5~1.0 wt.%、润滑剂0.3~0.5wt.%;
所述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为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植酸和磷酸氢锆包覆的聚磷酸铵;
所述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聚磷酸铵、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加热搅拌均匀,然后滴加氨水,将反应液pH值调节为碱性,促使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发生溶胶-凝胶反应,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后结束反应;然后洗涤、过滤,烘干,得到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
(2)将上述包覆聚磷酸铵分散在醇类有机溶剂中;同时将植酸溶于去离子水中,并将其均匀滴加到含有包覆聚磷酸铵的异丙醇悬浮液,加热搅拌均匀,使植酸与包覆聚磷酸铵的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外壳发生钝化反应,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磷酸氢锆粉体,在相同温度下搅拌一段后停止反应,然后洗涤、过滤,烘干,得到多重复合无机材料包覆聚磷酸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树脂为高流动聚丙烯、无规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高流动聚丙烯的熔体流动指数大于50.0 g/10 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氮系阻燃剂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和三聚氰胺多聚磷酸盐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硬酯酸、硬酯酸钙、硬酯酸锌、油酸酰胺、介酸酰胺中的一种,所述润滑剂为聚乙烯蜡、乙撑双硬脂酰胺和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热搅拌温度为35~40℃,氨水采用匀速滴加,氨水的质量分数为10.0~12.5 wt.%,反应液pH值控制为7.5~8.5,滴加完后继续搅拌3~4 h后结束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15~125℃烘箱内干燥8~10 h,得到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醇类有机溶剂为异丙醇、正丙醇、异丁醇或正丁醇中的一种,植酸溶液的浓度为0.4~0.5 g/ml的溶液,植酸的滴加为匀速滴加,加热搅拌的温度为30~35℃,植酸溶液加完继续搅拌1.5~2 h后,加入磷酸氢锆粉体,在相同温度下搅拌2.5~3 h后停止反应,然后用清水洗涤、过滤,在115~125℃烘箱内干燥10~12 h,得到多重复合无机材料包覆聚磷酸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聚磷酸铵、铝溶胶和氧化锌溶胶的质量比为120:7:1~120:9:2,所述步骤(2)中,锌离子掺杂氢氧化铝包覆聚磷酸铵、植酸和磷酸氢锆的质量比为120:3:4~120:4.5:5。
8.制备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比称取多重复合包覆聚磷酸铵、氮系阻燃剂、载体树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聚四氟乙烯、分散剂和润滑剂,并将其投入高速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密炼机内进行热混炼,得到团状共混物;密炼机的混炼温度为140~160℃,混炼时间为15~20分钟;
(2)将步骤(1)中获得的团状共混物通过锥形喂料机喂入单螺杆挤出机,经融熔挤出并造粒,获得所述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50~200转/分钟,机筒温度为160~180℃。
CN201910954658.9A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6070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4658.9A CN110607029B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4658.9A CN110607029B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7029A CN110607029A (zh) 2019-12-24
CN110607029B true CN110607029B (zh) 2022-12-27

Family

ID=68894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4658.9A Active CN110607029B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070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6270A (zh) * 2020-12-18 2021-04-13 佛发(昆山)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透明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85428B (zh) * 2021-12-03 2023-09-19 江苏万纳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改性用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7534A (zh) * 2009-11-05 2010-06-02 宁波一舟塑胶有限公司 菱镁矿微粉辅助阻燃的膨胀无卤阻燃电子线外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85859A (zh) * 2009-05-11 2010-11-1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阻燃微胶囊及其应用
CN102492218A (zh) * 2011-11-29 2012-06-13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膨胀型阻燃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4595A (zh) * 2013-10-23 2014-02-05 上海富元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无卤阻燃剂、无卤阻燃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250391A (zh) * 2014-09-26 2014-12-31 安徽合聚阻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烷交联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5016A (zh) * 2015-11-05 2016-01-20 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专用高效无卤阻燃剂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04519A (zh) * 2016-01-25 2016-04-20 上海捷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替代含溴阻燃的无卤环保阻燃聚烯烃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17715A (zh) * 2017-12-28 2018-06-05 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阻燃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5469A (zh) * 2019-01-08 2019-05-03 石家庄煜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p环保无卤阻燃母粒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5859A (zh) * 2009-05-11 2010-11-1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阻燃微胶囊及其应用
CN101717534A (zh) * 2009-11-05 2010-06-02 宁波一舟塑胶有限公司 菱镁矿微粉辅助阻燃的膨胀无卤阻燃电子线外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92218A (zh) * 2011-11-29 2012-06-13 深圳市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膨胀型阻燃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4595A (zh) * 2013-10-23 2014-02-05 上海富元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无卤阻燃剂、无卤阻燃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250391A (zh) * 2014-09-26 2014-12-31 安徽合聚阻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烷交联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5016A (zh) * 2015-11-05 2016-01-20 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专用高效无卤阻燃剂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04519A (zh) * 2016-01-25 2016-04-20 上海捷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替代含溴阻燃的无卤环保阻燃聚烯烃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17715A (zh) * 2017-12-28 2018-06-05 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卤阻燃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5469A (zh) * 2019-01-08 2019-05-03 石家庄煜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p环保无卤阻燃母粒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7029A (zh) 2019-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1341B (zh) 一种尼龙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Wu et al. Microencapsulated ammonium polyphosphate with urea–melamine–formaldehyde shell: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its flame retardance in polypropylene
WO2019100592A1 (zh) 玻纤增强尼龙用无卤阻燃复配体系及其在无卤阻燃玻纤增强尼龙材料中的应用
Wang et al. Performance of an intumescent‐flame‐retardant master batch synthesized by twin‐screw reactive extrusion: effect of the polypropylene carrier resin
CN110483898B (zh) 一种高流动性耐析出无卤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07029B (zh) 一种聚烯烃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15937B (zh) 一种聚苯醚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11087B (zh) 一种阻燃聚酯泡沫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07066B (zh) 一种聚甲醛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38713A (zh) 一种硬脂胺改性聚磷酸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91243A (zh) 一种尼龙树脂改性专用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43098A (zh) 一种聚乙烯改性专用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15936B (zh) 一种苯乙烯系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1336B (zh)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改性专用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84267B (zh) 一种苯乙烯基树脂改性专用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57096B (zh) 一种环保型抗静电阻燃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90207A (zh) 一种无卤阻燃母粒的生产方法
CN108250573B (zh) 一种耐热氧老化的无卤环保阻燃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1228A (zh) 一种聚丙烯改性专用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77698B (zh) 一种聚酯工程塑料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91325B (zh) 一种聚碳酸酯树脂改性专用无卤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0113B (zh) 一种无卤阻燃抗菌pet/pa6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6460B (zh) 一种防喷霜析出的环保型阻燃塑料母料及制备方法
CN110669281B (zh) 一种聚碳酸酯及其合金改性专用阻燃增效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66536A (zh) 一种无载体耐候pp阻燃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