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4057A - 发动机进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进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94057A
CN110594057A CN201910915639.5A CN201910915639A CN110594057A CN 110594057 A CN110594057 A CN 110594057A CN 201910915639 A CN201910915639 A CN 201910915639A CN 110594057 A CN110594057 A CN 110594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engine
passage
in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156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国
王伟
金晖
李玉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156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940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94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40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242Devices or means connected to or integrated into air intakes; Air intakes combined with other engine or vehicle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314Materials for intake systems
    • F02M35/10321Plastics; Composites; Rub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4Intake manifo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进气歧管和气缸盖,所述进气歧管包括内插气道及进气歧管本体,所述内插气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歧管本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内插气道的第二端密封插装在所述气缸盖的进气道内,所述内插气道的材料为导热系数低的材料,所述进气歧管本体固定在所述气缸盖的外壁上。本发明中通过使用导热系数低的内插气道作为发动机气缸盖进气道的一部分,由于内插气道的导热系数低,这样便可降低发动机气缸盖进气道对气体的加热效应,进而提升发动机容积效率。

Description

发动机进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油耗和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提高发动机的输出性能成为了各大汽车厂商研究的重点,而在提高发动机输出性能的诸多手段中,提高发动机容积效率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一般来讲,影响发动机容积效率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气缸进气门处气体温度的高低。通常,进气门处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密度越低,则进入气缸的气体质量流量越低,进入气缸的氧气量就越少。
相关技术中的发动机进气系统是通过空滤器将气体进行过滤清洁,并引入到进气歧管之中,再通过进气歧管的分歧将气体传输至各个气缸盖的进气道,进而进入气缸内部。
然而,发动机在实际工作时,气缸盖的进气道壁面温度非常高,气缸盖的进气道壁面会对气体进行加热,导致气体密度减小,从而降低了进入气缸的气体质量流量而影响发动机的容积效率,最终影响发动机性能输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可以降低发动机气缸盖进气道处的高温对发动机容积效率的影响。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进气歧管和气缸盖,所述进气歧管包括内插气道及进气歧管本体,所述内插气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歧管本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内插气道的第二端密封插装在所述气缸盖的进气道内,所述内插气道的材料为导热系数低的材料,所述进气歧管本体固定在所述气缸盖的外壁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内插气道包括内插管及密封件,所述内插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歧管本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内插管的第二端密封插装在所述气缸盖的进气道内,所述密封件套装在所述内插管的外壁靠近第二端的外壁上,所述密封件夹装在所述内插管和所述气缸盖的进气道之间。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内插管的外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密封件装设在所述凹槽内。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气缸盖靠近所述进气歧管的一侧设有内插孔,所述内插孔与所述气缸盖的进气道连通,且所述内插孔的外径大于所述气缸盖的进气道的外径,所述内插管的第二端插装在所述内插孔内。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内插管的外壁靠近第二端的位置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安装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将所述内插管定位在所述内插孔中。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孔为螺纹孔,所述定位件为销钉,所述定位件螺纹装设在定位孔内。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内插管与所述气缸盖内插孔之间为间隙配合。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内插孔靠近所述进气歧管本体的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内插孔远离所述进气歧管本体的一端的外径。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内插气道的第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内插气道的第二端的外径。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内插气道为塑胶注塑而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系统时,由于内插气道直接插装在气缸盖的进气道内,所以气体由内插气道直接进入气缸内部。又由于内插气道采用导热系数低的材料制作,所以内插气道内壁的温度远远低于发动机气缸盖的进气道温度,以至于气体在流经内插进气道时温度上升较慢,这就大大地降低了气缸盖的进气道对气体的加热效应,进而提升发动机容积效率。尤其是当发动机处于低速运转时,气体的流动速度慢,气缸盖的进气道对气体的加热时间长。而内插气道可以有效减少气缸盖的进气道对气体的加温,进而保证进入气缸的气体初始温度低,降低了气缸内压缩上止点时刻工质温度,也降低了发动机在低速时的爆震倾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系统中内插管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内插气道的放大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进气歧管;11、内插气道;111、内插管;1111、凹槽;112、密封件;1112、定位孔;1113、定位件;
2、气缸盖;21、进气道;22、内插孔;
3、火花塞孔;4、气门导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如图1所示,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进气歧管1和气缸盖2,进气歧管1包括内插气道11及进气歧管本体(图未示),内插气道11的第一端与进气歧管本体的出气口连通,内插气道11的第二端密封插装在发动机气缸盖2的进气道21内,内插气道11的材料为导热系数低的材料,进气歧管本体固定在气缸盖的外壁上。
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系统时,首先将内插式进气歧管的内插气道插入在发动机气缸盖的进气道内,然后将内插式进气歧管的进气歧管本体固定在动机气缸盖上的法兰面上,气体在通过进气歧管本体的分流后对应进入到内插气道及发动机气缸盖进气道内。由于内插气道直接插装在气缸盖的进气道内,所以气体由内插气道直接进入气缸内部,又由于内插气道采用导热系数低的材料制作,所以内插气道内壁的温度远远低于发动机气缸盖的进气道温度,以至于气体在流经内插进气道时温度上升较慢,这就大大地降低了气缸盖的进气道对气体的加热效应,进而提升发动机容积效率。尤其是当发动机处于低速运转时,气体的流动速度慢,气缸盖的进气道对气体的加热时间长。而内插气道可以有效减少气缸盖的进气道对气体的加温,进而保证进入气缸的气体初始温度低,降低了气缸内压缩上止点时刻工质温度,也降低了发动机在低速时的爆震倾向。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气缸盖2还包括火花塞孔3及气门导杆孔4,火花塞孔3设置在气缸盖2的中部,火花塞孔3用于装设火花塞,气门导杆孔4设置在偏离气缸盖2的中部位置处,气门导杆孔4用于装设气门导杆,气缸盖2的进气道21设置在气门导杆孔4一侧,气缸盖2的进气道21的出气端与气门导杆孔4连通。
可选地,内插气道11为塑胶注塑而成,该塑胶为耐高温塑胶。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气缸盖2一般都是金属所制,气缸盖2的进气道21内壁也是金属,而内插气道11采用耐高温塑胶制作,由于耐高温塑胶的导热系数只有金属的1/500-1/600,所以这可以大大降低气缸盖2的进气道21对气体的加热效应,进而提升发动机容积效率。
可选地,内插气道11的第一端的外径大于内插气道11的第二端的外径。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内插气道11的第一端的外径大于内插气道11的第二端的外径一方面可以方便内插气道11的第一端与进气歧管本体的出气口相连,同时便于内插气道11的第二端插入在气缸盖2的进气道21中,另一方面,也可以便于内插管111与气缸盖2的进气道21之间配合,保证气体在进入气缸盖2的进气道21入口处顺畅通过,进而提高进气流量。
继续参见图1,可选地,内插气道11包括内插管111及密封件112,内插管111的第一端与进气歧管本体的出气口连通,内插管111的第二端密封插装在气缸盖2的进气道21内,密封件112套装在内插管111的外壁靠近第二端的外壁上,密封件112夹装在内插管111和气缸盖的进气道21之间。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内插管111的设置能够简单方便的实现内插气道11与气缸盖2的进气道21之间的插装配合,并且通过内插管111与气缸盖2的进气道21之间的插接方式保证进气歧管与气缸盖2的进气道21之间良好的配合度,同时也能够通过设置导热系数低的内插管而降低相关技术中气缸盖2的进气道21对气体的加热效应,进而提升发动机容积效率。密封件112的设置可保证内插管111与气缸盖2的进气道21之间良好的密封性,保证发动机气缸内部气体经过内插管111与气缸盖2的进气道21之间的接合处时不会发生气体泄漏。
再次参见图1,可选地,内插管111为圆弧弯管。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内插管111为圆弧弯管可以便于气体能够顺畅的从进气歧管本体的出气口中进入到气缸盖2的进气道21内,防止气体在气缸盖2的进气道21中滞留而影响发动机的容积效率。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内插管111为耐高温塑胶管,内插管111的靠近第二端的外壁上装设有密封件112,密封件112与气缸盖2的进气道21之间为过盈配合,进而保证内插管111与气缸盖2的进气道21之间紧密接触,气密性良好,无气体泄漏。
示例性地,内插管111截面为圆形,密封件112可以为O型圈,O型圈可以简单方便地将内插管111与气缸盖2的进气道21之间进行密封,进而保证两者之间有良好的气密性。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系统中内插管的放大图,结合图2,可选地,内插管111靠近其第二端的外壁上开设有凹槽1111,密封件112装设在凹槽1111内。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凹槽1111的设置便于保证密封件112稳固的固定在内插管111的外壁上,不至于因为一些意外发生而使得密封件112发生偏移或掉落,使得内插管111与气缸盖2的进气道21之间气密性良好而无气体泄漏。
可选地,气缸盖2靠近进气歧管的一侧设有内插孔22,内插孔22与气缸盖2的进气道21连通,且内插孔22的外径大于气缸盖2的进气道21的外径,内插管111的第二端插装在内插孔22内,且内插管111与气缸盖2的进气道21连通。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内插孔22的设置便于气缸盖2与内插管111之间能够进行良好地装配,保证内插管111的第二端与气缸盖2的进气道21之间的位置度,降低气体在进入发动机气缸中的沿程损失,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容积效率。
可选地,内插管111靠近其第二端的外壁上设有定位孔1112,定位孔1112上安装有定位件1113,定位件1113将内插管111定位在气缸盖2的内插孔22上。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定位孔1112及定位件1113的设置便于将内插管111牢牢地装配与气缸盖2的内插孔22进行固定,避免在使用中因为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而出现两者脱离的情况。
可选地,定位孔1112为螺栓孔,定位件1113为销钉,定位件1113螺纹装设在定位孔1112内。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螺栓孔与销钉之间的配合可以简单方便的将内插管111固定在内插孔22内,保证内插管111与气缸盖2的进气道21固定装配。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内插气道的放大图,可选地,内插管111与发动机内插孔22之间为间隙配合。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内插管111与内插孔22之间保证一定间隙,不直接接触,这样设置可以有效地将内插管111中的气体与气缸盖2的进气道21之间进行隔热,因为空气的热容小,所以空气可以作为天然的保温层,避免发动机气缸盖中的高温快速传递至内插管111中。
可选地,内插孔22靠近进气歧管本体一端外径大于内插孔22远离进气歧管本体一端的外径。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内插孔22靠近进气歧管本体一端的外径大于远离进气歧管本体一端的外径可以保证气体在气缸盖2的进气道21入口处顺畅通过,进而提高进气流量,进一步地避免因为气体进入气缸盖2的进气道21时会不顺畅而影响发动机的容积效率。
下面介绍一下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工作方式:
当气体在经过进气歧管本体后进入发动机气缸中时,首先气体经过进气歧管的内插气道,然后再经过发动机气缸盖的进气道,再经过进气门进入发动机的气缸之中;由于本发明中的进气歧管的内插气道采用导热系数低的材料制作,所以内插气道内壁的温度远远低于发动机气缸盖进气道内的温度,以至于气体在流经内插气道时温度上升较慢,这就大大地降低了相关技术中发动机气缸盖的进气道对气体的加热效应,进而提升发动机容积效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进气歧管(1)和气缸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包括内插气道(11)及进气歧管本体,所述内插气道(11)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歧管本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内插气道(11)的第二端密封插装在所述气缸盖(2)的进气道(21)内,所述内插气道(11)的材料为导热系数低的材料,所述进气歧管本体固定在所述气缸盖(2)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气道包括内插管(111)及密封件(112),所述内插管(111)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歧管本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内插管(111)的第二端密封插装在所述气缸盖(2)的进气道内,所述密封件(112)套装在所述内插管(111)的外壁靠近第二端的外壁上,所述密封件(112)夹装在所述内插管(111)和所述气缸盖的进气道(2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管(111)的外壁上设有凹槽(1111),所述密封件(112)装设在所述凹槽(11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2)靠近所述进气歧管的一侧设有内插孔(22),所述内插孔(22)与所述气缸盖的进气道(21)连通,且所述内插孔(22)的外径大于所述气缸盖的进气道(21)的外径,所述内插管(111)的第二端插装在所述内插孔(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管(111)的外壁靠近第二端的位置上设有定位孔(1112),所述定位孔(1112)上安装有定位件(1113),所述定位件(1113)用于将所述内插管(111)定位在所述内插孔(22)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112)为螺纹孔,所述定位件(1113)为销钉,所述定位件(1113)螺纹装设在定位孔(11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管(111)与所述气缸盖内插孔(22)之间为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孔(22)靠近所述进气歧管本体的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内插孔(22)远离所述进气歧管本体的一端的外径。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气道(11)的第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内插气道(11)的第二端的外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气道(11)为塑胶注塑而成。
CN201910915639.5A 2019-09-26 2019-09-26 发动机进气系统 Pending CN1105940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5639.5A CN110594057A (zh) 2019-09-26 2019-09-26 发动机进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5639.5A CN110594057A (zh) 2019-09-26 2019-09-26 发动机进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4057A true CN110594057A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63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15639.5A Pending CN110594057A (zh) 2019-09-26 2019-09-26 发动机进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94057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2256A (ja) * 1995-09-07 1997-03-18 Daihatsu Motor Co Ltd 多気筒内燃機関における吸気装置
US6026774A (en) * 1997-06-27 2000-02-22 Daihatsu Motor Co., Ltd.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an intake tube to a cylinder head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7113482A (ja) * 2005-10-20 2007-05-10 Toyota Motor Corp 樹脂インテークマニホールド
CN201236749Y (zh) * 2008-06-30 2009-05-1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进气道
CN108457779A (zh) * 2018-02-28 2018-08-28 安徽航瑞航空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
US20180347522A1 (en) * 2015-11-19 2018-12-06 Nissan Motor Co., Ltd. Air intake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8950738U (zh) * 2018-08-30 2019-06-07 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铝制进气歧管气道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2256A (ja) * 1995-09-07 1997-03-18 Daihatsu Motor Co Ltd 多気筒内燃機関における吸気装置
US6026774A (en) * 1997-06-27 2000-02-22 Daihatsu Motor Co., Ltd.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an intake tube to a cylinder head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7113482A (ja) * 2005-10-20 2007-05-10 Toyota Motor Corp 樹脂インテークマニホールド
CN201236749Y (zh) * 2008-06-30 2009-05-1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进气道
US20180347522A1 (en) * 2015-11-19 2018-12-06 Nissan Motor Co., Ltd. Air intake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8457779A (zh) * 2018-02-28 2018-08-28 安徽航瑞航空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
CN208950738U (zh) * 2018-08-30 2019-06-07 曼胡默尔滤清器(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铝制进气歧管气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40806B2 (ja) 吸気装置
US6039033A (en) Apparatus of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valv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0594057A (zh) 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09586539U (zh) 一种egr冷却器进气管连接结构
KR20070002939A (ko) 엔진 벤틸레이션계의 결빙방지 니플
CN213684264U (zh) 一种集成自加热功能的曲轴箱通风系统结构
CN211314326U (zh) 一种hc计量喷射系统
CN210660359U (zh) 一种集成egr通道的进气管
CN208669444U (zh) 一种发动机气缸头
CN108087160B (zh) 耐高温egr阀
CN206555029U (zh) 一种斯特林发动机气体管理器
CN208534651U (zh) 铸造egr阀
CN217462368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气缸头
CN211500827U (zh) 一种egr阀及冷却器总成
CN203584622U (zh) 双气门式废气再循环阀
CN112648102B (zh) 一种轻便电喷踏板摩托车发动机缸头
CN217176763U (zh) 发动机缸盖本体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563763U (zh) 一种通机用化油器
CN220581144U (zh) 一种内燃机的汽缸头
CN208687220U (zh) 防气堵输油管接头
CN219344834U (zh) 发动机缸盖的进气结构及发动机
US2637307A (e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CN208252246U (zh) 高集成度发动机进气连接管
CN211852007U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结构
CN216142837U (zh) 一种进气歧管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