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0194A - 一种石灰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灰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90194A
CN110590194A CN201910950846.4A CN201910950846A CN110590194A CN 110590194 A CN110590194 A CN 110590194A CN 201910950846 A CN201910950846 A CN 201910950846A CN 110590194 A CN110590194 A CN 1105901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h discharging
ash
hopper
pipe
co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08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90194B (zh
Inventor
周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eish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eish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eish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eish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508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901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90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0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90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01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00Lime, magnesia or dolomite
    • C04B2/10Preheating, burning calcining or cooling
    • C04B2/12Preheating, burning calcining or cooling in shaft or vertical furna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 Muffle Furnaces And Rotary Kil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包括窑体和卸灰装置,卸灰装置由上而下为依次连接的承接斗、出灰机、第一卸灰斗和第二卸灰斗,卸灰装置上连接有鼓风机,鼓风机上连接有鼓风管;第一卸灰斗呈圆锥状,且圆锥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第一卸灰斗的下端为圆锥形的尖锐端,第二卸灰斗的上端连接有进料阀,第一卸灰斗的下端与第二卸灰斗上的进料阀连接,鼓风管远离鼓风机的一端与第一卸灰斗的侧面连接,鼓风管远离鼓风机一端的轴线与第一卸灰斗外侧面相切,在第一卸灰斗一侧设置有出煤灰箱,出煤灰箱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出煤灰管和第二出煤灰管。其能够减少生产出来的石灰内部煤粉量,提高了石灰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石灰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灰石生成生石灰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石灰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生石灰通常由石灰石煅烧后生成,传统的生产工艺是将石灰石和燃料装入石灰窑,在预热至850℃后开始分解,达到1200℃的时候完成煅烧,最后经过冷却,之后卸出窑外。石灰窑主要由窑体、上料装置、布料装置、燃烧装置、卸灰装置、除尘装置以及电控装置组成。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石灰竖窑,石灰竖窑采用逆流预热煅烧原理,石灰在窑内的热工过程是在窑内自上而下依次经过预热区、煅烧区、冷却区,助燃空气自下而上与物料逆向运动,在上述区域内做不同的热工过程。助燃空气在窑底进入,首先与下降到冷却段已经煅烧好的石灰进行预热,在预热的同时完成冷却,紧固热交换预热后的热空气进入煅烧区,在煅烧区内提高煅烧温度完成助燃作用,由煅烧区流出的含有二氧化碳成分的高温气流进入预热区,高温气流与进入窑内的石料和燃料再次进行热交换,在热交换的同时降低了自身的温度,减少了出窑废气所带出的热能,节约能源。
目前竖直窑炉在烧制石灰的过程中,将原料和煤粉混合后,一并从竖直窑炉上端投入炉体内,因为各种因素,与原料混合的煤粉往往达不到完全燃烧的效果,部分煤粉会凝结成为煤渣,掺杂在烧制出来的石灰内。在石灰出灰时,将石灰倒入一个开满小孔的导向滑槽内,并通过在导向滑槽的外侧面上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使电机不断振动,从而将颗粒较小的煤粉筛下,提高生产出来的石灰品质。但是因为刚生产出来的石灰质地较脆,容易在振动下开裂,变成颗粒较小的石灰碎粒,从导向滑槽上的小孔漏下,导致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其能够减少生产出来的石灰内部煤粉量,提高了石灰的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包括窑体和卸灰装置,所述的卸灰装置固定安装在窑体的下端处,卸灰装置由上而下为依次连接的承接斗、出灰机、第一卸灰斗和第二卸灰斗,卸灰装置上连接有鼓风机,鼓风机上连接有鼓风管;第一卸灰斗呈圆锥状,且圆锥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第一卸灰斗的下端为圆锥形的尖锐端,第二卸灰斗的上端连接有进料阀,第一卸灰斗的下端与第二卸灰斗上的进料阀连接,鼓风管远离鼓风机的一端与第一卸灰斗的侧面连接,鼓风管远离鼓风机一端的轴线与第一卸灰斗外侧面相切,在第一卸灰斗一侧设置有出煤灰箱,出煤灰箱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出煤灰管和第二出煤灰管,第一出煤灰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卸灰斗连接,第一出煤灰管与第一卸灰斗连接的一端高于鼓风管与第一卸灰斗连接的一端,且第一出煤灰管与第一卸灰斗连接一端的轴线与第一卸灰斗外侧面相切,第二出煤灰管的另一端与承接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在倒入窑体内后燃烧,最终落至窑体下端成为石灰,此时石灰呈小块状,且掺杂有未完全燃烧的煤粉。石灰从窑体下端落至承接斗,并接着下落至第一卸灰斗内时,此时进料阀关闭,且鼓风机源源不断的将风从鼓风管吹入第一卸灰斗内。因为窑体内需要大量的助燃空气,鼓风机的功率高且风速快,很容易在呈圆锥形的第一卸灰斗内形成旋转的旋风,并不断的吹动下落的石灰发生翻转,使石灰表面上的煤粉与石灰分离。鼓风机吹入的风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旋风靠近中间的部分,其穿过出灰机并回到卸灰斗,并最终进入窑体内;第二部分风为旋风的外围部分,第二部分风通过第一出煤灰管进入到出煤灰箱内,并通过第二出煤灰管回到卸灰斗内,并最终进入窑体内。因为煤粉的重量相对于鼓风机鼓入的空气来说重量更重,煤粉会积聚在旋风的外围。第一部分风相对第二部分风更为洁净,降低出现煤灰再次掺杂在烧制好的石灰内现象的概率,第二部分孔风在经过出煤灰箱时,因为第一出煤灰管和第二出煤灰管均连接在出煤灰箱的上侧,重量较重的煤灰更容易落在出煤灰箱内,从而达到减少生产出来的石灰内部煤粉量,进而提高了石灰的质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鼓风管与第一卸灰斗外侧面连接的位置位于第一卸灰斗外侧面的下端,且鼓风管与第一卸灰斗连接一端的轴线指向第一卸灰斗的上端,所述的第一出煤灰管与第一卸灰斗连接的一端位于第一卸灰斗侧面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鼓风管连接在第一卸灰斗的底端上,能够使鼓风机吹入的风更为全面的吹过整个第一卸灰斗内,能够更好的将石灰上的煤灰吹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出煤灰箱上端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出灰阀和第二出灰阀,第二出灰阀的高度高于第一出灰阀的高度,第一出灰管与第一出灰阀连接,第二出灰管与第二出灰阀连接,出煤灰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排灰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煤灰箱内的煤灰积攒到一定量时,通过关闭第一出灰阀和第二出灰阀,使出煤灰箱与承接斗和第一卸灰斗不连通,之后打开排灰阀,将出煤灰箱内的煤灰排出。之后关闭排灰阀,并打开第一出灰阀和第二出灰阀,使处煤灰箱正常收集煤灰。这样的结构更为安全,窑体内部依然保持很好的密封状态,不易出现窑体内气体泄漏导致出现事故的现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承接斗底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下料筒,第一卸灰斗包括料斗本体和密封设置在料斗本体上端的密封盖,各个下料筒在密封盖上的投影均位于同一圆上,且该圆的圆心位于第一卸灰斗的轴线上,相邻两个下料筒之间的间距相等,密封盖上开设有数量与下料筒数量相等的下料孔,下料筒和下料孔一一对应,下料筒在密封盖的投影位于该下料筒所对应的下料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接斗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下料筒,物料通过下料筒进入到第一卸灰斗内。该结构使石灰在落入第一卸灰斗内的时候,不直接从第一卸灰斗的轴线处落下,并且将石灰分为多股,不易出现因为大量的石灰倒入第一卸灰斗内,导致出现风向紊乱,无法很好的形成旋风,降低除石灰中煤粉的现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密封盖的下侧面上固定设置有限位件,所述的限位件呈圆锥形,其轴线与第一卸灰斗的轴线重合,且限位件远离密封盖的一端为圆锥形的尖锐端,限位件在密封盖的上的投影位于下料筒在密封盖的上的投影所在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件的作用下,第一卸灰斗内的空间能够更好的对鼓风机鼓入的风进行导向,从而更容易形成旋风。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出灰管内安装有排风扇,排风扇所吹出的风向由第二出灰管与第二出灰阀连接的一端到第二出灰管与承接斗连接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风扇在工作的时候,不断的向第二出灰管与承接斗连接的一端吹风,在吹风的过程中,出煤灰箱内的气压降低,因此第一卸灰斗内的气体被抽入出煤灰箱内,第一卸灰斗内的气体能够更容易进入出煤灰箱内,提高了清除煤灰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出灰管上开设有穿设槽,在穿设槽内穿设有链条,在第二出灰管的外侧面上安装有风扇电机,且风扇电机通过链条带动排风扇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第二出灰管是直接与承接斗连接的,因此将风扇电机设置在第二出灰管外侧,降低风扇电机所受到的影响,提高了风扇电机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出煤灰箱还上安装有料位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位计能够检测出煤灰箱内的煤灰量,便于人们进行检测和监控,从而便于人们及时的清理出煤灰箱内积蓄的煤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能够减少生产出来的石灰内部煤粉量,提高了石灰的质量;
2.能够检测出煤灰箱内的煤灰量,便于人们进行检测和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卸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图3中C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窑体;2、卸灰装置;3、承接斗;31、下料筒;4、出灰机;41、活动板;42、伸缩推杆;5、第一卸灰斗;51、密封盖;52、下料孔;53、限位件;6、第二卸灰斗;61、进料阀;7、鼓风机;71、鼓风管;8、出煤灰箱;81、第一出灰阀;82、第二出灰阀;83、第一出煤灰管;84、第二出煤灰管;9、排风扇;91、穿设槽;92、风扇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其包括窑体1和安装在窑体1下端上的卸灰装置2。卸灰装置2上而下为依次连接的承接斗3、出灰机4、第一卸灰斗5和第二卸灰斗6。
参照图2和图3,承接斗3的上端与窑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承接斗3的底面上焊接有四个下料筒31,下料筒31呈圆台状,且下料筒31与承接斗3底面连接的一端横截面大于远离承接斗3底面的一端。各个下料筒3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中,各个投影的圆心均位于同一圆环上,且该圆环的圆心位于窑体1的轴线上。相邻两个下料筒31之间的距离相等。出灰机4包括四组出灰单元,每组出灰单元均与一个下料筒31对应,一组出灰单元包括一块活动板41和一个伸缩推杆42,活动板41与其所对应的下料筒31的下端抵接,伸缩推杆42固定连接在活动板41上,且伸缩推杆42的另一端位于其所连接的活动盖板远离承接斗3横截面中心点的一侧,伸缩推杆42完全伸展时活动板41位于下料筒31的正下方。
参照图3和图4,第一卸灰斗5呈圆锥形,第一卸灰斗5的轴线与窑体1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内,第一卸灰斗5的下端为圆锥形的尖端。在第一卸灰斗5的顶面上焊接有密封盖51,密封盖51上开设有四个下料孔52,每个下料孔52均与一个下料筒31对应,且下料筒31的底端在密封盖51上的投影位于其所对应的下料孔52内。在密封盖51的底面上焊接有空心的限位件53,限位件53呈圆锥形,限位件53的下端为圆锥形的尖端。且限位件53的轴线与第一卸灰斗5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限位件53的母线与轴线之间的夹角大小等于第一卸灰斗5的母线与轴线之间的夹角大小,且限位件53的底面直径小于位置相对的两个下料孔52之间的间距。第二卸灰斗6的上端安装有进料阀61,第一卸灰斗5的下端与进料阀61密封连接。
参照图3和图5,在第一卸灰斗5的一侧安装有鼓风机7,鼓风机7上连接有鼓风管71,鼓风管71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卸灰斗5的下端上。鼓风管71与第一卸灰斗5连接的一端与第一卸灰斗5外侧面相切,鼓风管71与第一卸灰斗5连接一端的轴线与第一卸灰斗5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这一端的轴线指向第一卸灰斗5的上端。在第一卸灰斗5相对的一侧安装有出煤灰箱8,出煤灰箱8上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出灰阀81和第二出灰阀82,第一出灰阀81的高度低于第二出灰阀82的高度,在第一出灰阀8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出煤灰管83,第一出煤灰管83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卸灰斗5侧面的上端,且第一出煤灰管83与第一卸灰斗5外侧面相切。第二出灰阀8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出煤灰管84,第二出煤灰管84的另一端连接至承接斗3。在出煤灰箱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灰阀,且出煤灰箱8上固定安装有料位计。
参照图3和图5,第二出煤灰管84为方管,在第二出煤灰管8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排风扇9,且排风扇9在转动时,其所吹向的风向由第二出灰管与第二连接阀连接的一端至第二出灰管与承接斗3连接的一端。在第二出煤灰管84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穿设槽91和风扇电机92,穿设槽91位于排风扇9的上侧,风扇电机92位于穿设槽91的一侧,风扇电机92和排风扇9之间设置有链条,且风扇电机92通过链条带动排风扇9转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原料在倒入窑体1内后燃烧,最终落至窑体1下端成为石灰,此时石灰呈小块状,且掺杂有未完全燃烧的煤粉。石灰从窑体1下端落至承接斗3,在出灰机4的作用下,通过下料筒31将石灰倒入第一卸灰斗5内。在限位件53的作用下,使第一卸灰斗5顶面中心处的位置被填充,且鼓风机7源源不断的将风从鼓风管71吹入第一卸灰斗5内,很容易在呈圆锥形的第一卸灰斗5内形成旋转的旋风,并不断的吹动下落的石灰发生翻转,使石灰表面上的煤粉与石灰分离。此时进料阀61关闭,且鼓风机7吹入的风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旋风的中间部分,其穿过出灰机4并回到卸灰斗,并最终进入窑体1内;第二部分风为旋风的外围部分,第二部分风通过第一出煤灰管83进入到出煤灰箱8内,并通过第二出煤灰管84回到卸灰斗内,并最终进入窑体1内。因为煤粉的重量相对于鼓风机7鼓入的空气来说重量更重,煤粉会积聚在旋风的外围。第一部分风相对第二部分风更为洁净,降低出现煤灰再次掺杂在烧制好的石灰内现象的概率,第二部分孔风在经过出煤灰箱8时,因为第一出煤灰管83低于第二出煤灰管84,且第一出煤灰管83和第二出煤灰管84均连接在出煤灰箱8的上侧,重量较重的煤灰更容易落在出煤灰箱8内,从而达到减少生产出来的石灰内部煤粉量,进而提高了石灰的质量。设置在出煤灰箱8上的料位计能够检测出煤灰箱8内的煤灰量,便于人们进行检测和监控,从而便于人们及时的清理出煤灰箱8内积蓄的煤灰。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包括窑体(1)和卸灰装置(2),所述的卸灰装置(2)固定安装在窑体(1)的下端处,其特征在于:卸灰装置(2)由上而下为依次连接的承接斗(3)、出灰机(4)、第一卸灰斗(5)和第二卸灰斗(6),卸灰装置(2)上连接有鼓风机(7),鼓风机(7)上连接有鼓风管(71);第一卸灰斗(5)呈圆锥状,且圆锥的轴线平行于水平面,第一卸灰斗(5)的下端为圆锥形的尖锐端,第二卸灰斗(6)的上端连接有进料阀(61),第一卸灰斗(5)的下端与第二卸灰斗(6)上的进料阀(61)连接,鼓风管(71)远离鼓风机(7)的一端与第一卸灰斗(5)的侧面连接,鼓风管(71)远离鼓风机(7)一端的轴线与第一卸灰斗(5)外侧面相切,在第一卸灰斗(5)一侧设置有出煤灰箱(8),出煤灰箱(8)的上端连接有第一出煤灰管(83)和第二出煤灰管(84),第一出煤灰管(83)的另一端与第一卸灰斗(5)连接,第一出煤灰管(83)与第一卸灰斗(5)连接的一端高于鼓风管(71)与第一卸灰斗(5)连接的一端,且第一出煤灰管(83)与第一卸灰斗(5)连接一端的轴线与第一卸灰斗(5)外侧面相切,第二出煤灰管(84)的另一端与承接斗(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鼓风管(71)与第一卸灰斗(5)外侧面连接的位置位于第一卸灰斗(5)外侧面的下端,且鼓风管(71)与第一卸灰斗(5)连接一端的轴线指向第一卸灰斗(5)的上端,所述的第一出煤灰管(83)与第一卸灰斗(5)连接的一端位于第一卸灰斗(5)侧面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煤灰箱(8)上端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出灰阀(81)和第二出灰阀(82),第二出灰阀(82)的高度高于第一出灰阀(81)的高度,第一出灰管与第一出灰阀(81)连接,第二出灰管与第二出灰阀(82)连接,出煤灰箱(8)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排灰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接斗(3)底部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下料筒(31),第一卸灰斗(5)包括料斗本体和密封设置在料斗本体上端的密封盖(51),各个下料筒(31)在密封盖(51)上的投影均位于同一圆上,且该圆的圆心位于第一卸灰斗(5)的轴线上,相邻两个下料筒(31)之间的间距相等,密封盖(51)上开设有数量与下料筒(31)数量相等的下料孔(52),下料筒(31)和下料孔(52)一一对应,下料筒(31)在密封盖(51)的投影位于该下料筒(31)所对应的下料孔(5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51)的下侧面上固定设置有限位件(53),所述的限位件(53)呈圆锥形,其轴线与第一卸灰斗(5)的轴线重合,且限位件(53)远离密封盖(51)的一端为圆锥形的尖锐端,限位件(53)在密封盖(51)的上的投影位于下料筒(31)在密封盖(51)的上的投影所在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出灰管内安装有排风扇(9),排风扇(9)所吹出的风向由第二出灰管与第二出灰阀(82)连接的一端到第二出灰管与承接斗(3)连接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出灰管上开设有穿设槽(91),在穿设槽(91)内穿设有链条,在第二出灰管的外侧面上安装有风扇电机(92),且风扇电机(92)通过链条带动排风扇(9)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灰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煤灰箱(8)还上安装有料位计。
CN201910950846.4A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石灰生产系统 Active CN1105901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0846.4A CN110590194B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石灰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0846.4A CN110590194B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石灰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0194A true CN110590194A (zh) 2019-12-20
CN110590194B CN110590194B (zh) 2021-10-08

Family

ID=68865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0846.4A Active CN110590194B (zh) 2019-10-08 2019-10-08 一种石灰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9019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2152Y (zh) * 2002-04-19 2003-07-23 潘志成 石灰窑
KR20050045208A (ko) * 2003-11-10 2005-05-1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회전식 소성로에서의 생석회 제조방법
CN102923487A (zh) * 2012-10-31 2013-02-13 山西蓝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分离装置的煤粉储仓
CN207981625U (zh) * 2017-12-13 2018-1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一种具有煤灰成分分离功能的煤灰收集系统
CN208898757U (zh) * 2018-10-17 2019-05-24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旋风分离式煤粉分流喷枪及低NOx石灰生产设备
CN209098515U (zh) * 2018-10-17 2019-07-12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旋流叶片分离式煤粉分流喷枪及低NOx石灰生产设备
CN209735164U (zh) * 2018-12-18 2019-12-06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除尘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2152Y (zh) * 2002-04-19 2003-07-23 潘志成 石灰窑
KR20050045208A (ko) * 2003-11-10 2005-05-1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회전식 소성로에서의 생석회 제조방법
CN102923487A (zh) * 2012-10-31 2013-02-13 山西蓝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分离装置的煤粉储仓
CN207981625U (zh) * 2017-12-13 2018-1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一种具有煤灰成分分离功能的煤灰收集系统
CN208898757U (zh) * 2018-10-17 2019-05-24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旋风分离式煤粉分流喷枪及低NOx石灰生产设备
CN209098515U (zh) * 2018-10-17 2019-07-12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旋流叶片分离式煤粉分流喷枪及低NOx石灰生产设备
CN209735164U (zh) * 2018-12-18 2019-12-06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除尘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90194B (zh) 2021-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9363B (zh) 用于液态熔渣干式离心粒化及余热回收的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19161639A1 (zh) 一种用于液态熔渣干式离心粒化及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07226627B (zh) 一种活性粉石灰二级悬浮煅烧装置
CN103934082A (zh) 新型矿渣粉磨系统
CN103759546A (zh) 电石炉净化灰返炉燃烧系统
CN105066718B (zh) 一种烧结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08302861U (zh) 一种新型高钙灰煅烧设备
CN203700206U (zh) 密闭式全自动化节能环保石灰窑
CN104591556B (zh) 一种全自动控制石灰立窑生产线
CN201242342Y (zh) 竖窑
CN110590194B (zh) 一种石灰生产系统
CN106186741B (zh) 活性石灰套筒竖窑
CN2562152Y (zh) 石灰窑
CN213835082U (zh) 预防麦尔兹窑锥形料斗焊接点开裂的密封装置
CN101870561B (zh) 大型自动化竖井式石灰窑
CN217109568U (zh) 生物燃料竖窑和赤泥磁化装置
CN109269308A (zh) 一种利用烧结烟气与烧结矿换热的竖式冷却器及方法
CN100561092C (zh) 双膛环形竖窑
CN201419158Y (zh) 卧式自动排渣式煤粉筛
WO2016119668A1 (zh) 适用于气流床气化的生物质预处理系统
CN111412753A (zh) 一种具有稳流整流特性的竖式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CN107335778A (zh) 一种精密铸造用型砂的生产工艺及装置
CN206069712U (zh) 活性石灰套筒竖窑
CN108917414A (zh) 一种气固换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1000262Y (zh) 重力式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