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9136A - 全自动服装折叠机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服装折叠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9136A
CN110589136A CN201910753571.5A CN201910753571A CN110589136A CN 110589136 A CN110589136 A CN 110589136A CN 201910753571 A CN201910753571 A CN 201910753571A CN 110589136 A CN110589136 A CN 110589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rod
rack
clothes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35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535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891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89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91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44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by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3/0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 B65B63/04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for folding or winding articles, e.g. gloves or stockings
    • B65B63/045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for folding or winding articles, e.g. gloves or stockings for folding garments, e.g. stockings, shi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1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 B65G15/12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with two or more endless belts
    • B65G15/2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endless surfaces with parallel longitudinal axes, or a multiplicity of parallel elements, e.g. ropes defining an endless surface with two or more endless belts arranged side by side, e.g. for conveyance of flat articles in vertical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9/00Rollers, e.g. drive roller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corporated in roller-ways or other type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 B65G39/02Adaptations of individual rollers and supports therefor
    • B65G39/07Other adaptations of sleeves
    • B65G39/071Other adaptations of sleeves for aligning belt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34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89/00Apparatus f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stapling
    • D06F89/02Apparatus f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stapling of textile articles to be worn, e.g. shi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服装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服装折叠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压布机构、折布机构、定位机构、翻布机构和输出段,压布机构位于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折布机构在机架上的位置与压布机构的位置相对应,定位机构在机架上位于服装离开折布机构的位置,翻布机构在机架上对应于定位机构所在的位置,输出段在机架上位于第二输送机构输出端的位置。本发明具有输送条不会发生偏移、输送效果较好、折叠宽度调节方便、调节精度较好、折叠平整度较好、折叠一致性较好、美观性较好、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效率较高、人工劳动强度较小和能够适应大产量需求的特点。

Description

全自动服装折叠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服装折叠机。
背景技术
中国是服装生产和消费的大国,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生育政策的放宽,整个服装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处于对成本和质量的考虑,服装生产行业逐渐走向全自动化,因此折叠机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折叠机服装加工辅助设备,控制布料传送系统的速度和定位,测定布料长度并计算折叠长度,通过气流的喷射和折刀来完成水平折叠和交叉折叠,常见种类有无纺布折叠机、抹布折叠机、擦布折叠机和湿巾折叠机等。
现有折叠机使用的输送机构,其由若干输送条构成的输送带是单纯的绷紧在两个滚筒上的,输送条在滚筒上缺少适当的限定,当工作时间长了之后,输送条有可能会在滚筒上发生偏移,这样会使得输送条相对应两个滚筒之间的水平线发生倾斜,更严重的时候,相邻的输送条之间还会发生拥挤,影响整个输送机构的表面平整度和输送效果;输送机构输送服装的输送速度通常是很快的,现有输送机构与下一个工序设备之间的衔接处往往都不是平滑过度连接,服装离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之后有一个自然向下掉落的趋势,这样就存在输送机构与下一个工序设备之间不能良好过度的隐患,轻则使得原本折叠好的服装进入下一个工序设备时发生褶皱,重在输送的服装有可能在输出端处发生扎堆,进而使得原本折叠好的服装变乱,需要返工重新折叠。
现有折叠机使用的压紧机构,其压板大多是固定且不可调节的,这就导致其在针对不同大小的衣服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压板,导致工作效率差,即使有一些折叠机的压板可调,其调节起来也是不方便,调节精度也较差。
现有折叠机使用的横向折叠机构,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杠杆机构配合合叶把服装的袖子往中间折叠,初步达到折叠的效果,但无法确保服装的平整度,影响美观。
现有折叠机中的纵向折叠方式,是使用一根横杆的上下运动来对服装进行定位,然后工作人员将服装翻折,横杆的上下运动与输送机构对服装的输送相配合,工作人员将服装折叠为需要的大小,这种非全自动化的折叠作业,也是费时和麻烦的,使得整个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较大,很难适应大产量的生产需求,其折叠后的一致性也较差,影响美观和销售。
因此,现有折叠机,存在输送条会发生偏移、输送效果较差、折叠宽度调节不方便、调节精度较差、折叠平整度较差、折叠一致性较差、美观性较差、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人工劳动强度较大和不能适应大产量需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折叠机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服装折叠机,它具有输送条不会发生偏移、输送效果较好、折叠宽度调节方便、调节精度较好、折叠平整度较好、折叠一致性较好、美观性较好、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效率较高、人工劳动强度较小和能够适应大产量需求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全自动服装折叠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压布机构、折布机构、定位机构、翻布机构和输出段,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在机架上位于第一输送机构输出端的位置,所述压布机构位于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折布机构在机架上的位置与压布机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定位机构在机架上位于服装离开折布机构的位置,所述翻布机构在机架上的位置位于定位机构的旁边,所述输出段在机架上位于第二输送机构输出端的位置。本发明沿着服装的移动方向依次由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输出段构成,在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相应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服装从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被输送至输出段的输出端;在第二输送机构输送前半段的位置设置了压布机构和折布机构,压布机构负责将第二输送机构上的未折叠服装压住不让移动,折布机构负责将服装的两侧向服装的中部折起,完成服装的横向折叠,折布机构的驱动装置、压布机构的驱动装置、第一输送机构的驱动装置和第二输送机构的驱动装置之间协同配合良好,实现对服装的横向折叠;在第二输送机构输送后半段,服装离开压布机构和折布机构的位置设置了定位机构和翻布机构,定位机构实现对第二输送机构输送后半段上的服装进行定位限定,翻布机构与定位机构相配合,实现对服装的纵向折叠,定位机构的驱动装置、翻布机构的驱动装置、第一输送机构的驱动装置和第二输送机构的驱动装置之间协同配合良好,实现对服装的纵向折叠,各个机构均使用相应的驱动装置驱动,使得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服装折叠效率,大大的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成本,能够适应大产量的生产需求;输出段的单独设置,能够使得折叠好的服装良好的输送到下一工序设备,折叠好的服装在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输出时不因卡顿而出现褶皱。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相平行,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设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分别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相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由若干第一输送条构成,所述机架上转动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下部,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设有若干组限位块,一组限位块对应一条第一输送条,所述第一输送条位于一组限位块之间,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滚筒和/或第二滚筒的端部相连接。本发明中的第一输送带由若干第一输送条构成,相邻第一输送条之间留有间隙,第一输送带不是由一大片第一输送条构成,节省了第一输送带的材料使用量,节省了材料成本,相邻第一输送条之间的间隙,便于第一输送带顶部和底部之间的通风透气,使得第一输送机构处的空气干燥,使得未折叠的服装在第一输送带上具有较好的输送环境;本发明通过在机架上设置第一转动杆,又在第一转动杆上设置若干组限位块,使得每一个第一输送条都位于一组限位块之间,限位块对第一输送条进行限定,即使第一输送带工作多长时间,第一输送条都不会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发生偏移,具有长久的、良好的输送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若干第一输送条等间隔设置,所述限位块为限位橡胶轮,所述第一输送带为编织输送带。编织输送带和服装之间能够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能够对服装进行良好的输送,且不会对服装产生损伤;限位橡胶轮较为柔和,在对第一输送条进行良好限定的同时,不会对第一输送条的两侧产生过份的磨损,在第一输送条转动的同时,限位橡胶轮可以同步转动,也可以不转动,在限位橡胶轮随着第一转动杆同步转动的时候,压根就不会对第一输送条的两侧产生任何磨损,在限位橡胶轮不转动的时候,柔和的材质也不会对第一输送条的两侧产生过份的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链条与齿轮相配合的结构与第一滚筒和/或第二滚筒的端部相连接。选用伺服电机作为第一驱动装置,是因为伺服电机技术成熟,稳定性好,性价比高,能够提供稳定的动力。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滚动筒和第二滚动筒,所述第一滚动筒和第二滚动筒相平行,所述第一滚动筒和第二滚动筒之间设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分别与第一滚动筒和第二滚动筒相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由若干第二输送条构成,所述第一滚动筒和第二滚动筒上对应设有若干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第二输送条相对应,所述第二输送条设置在环形槽内,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一滚动筒和/或第二滚动筒的端部相连接。本发明中的第二输送带由若干第二输送条构成,相邻第二输送条之间留有间隙,第二输送带也不是由一大片第二输送条构成,节省了第二输送带的材料使用量,节省了材料成本,相邻第二输送条之间的间隙,便于第二输送带顶部和底部之间的通风透气,使得第二输送机构处的空气干燥,使得未折叠的服装在第二输送带上具有较好的输送环境;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滚动筒和第二滚动筒上对应设有若干环形槽,将第二输送条限定在相应的环形槽内,这样即使第二输送带工作多长时间,第二输送条都不会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发生偏移,具有长久的、良好的输送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若干第二输送条等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带为橡皮筋输送带。第二输送条的宽度小于第一输送条的宽度,使得第二输送带相对于第一输送带更为细腻,橡皮筋输送带提供的摩擦力大于编织输送带提供的摩擦力,使得服装在第二输送带上的输送稳定性更好,保证服装在第二输送带上不会发生任何额外的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链条与齿轮相配合的结构与第一滚动筒和/或第二滚动筒的端部相连接。选用伺服电机作为第二驱动装置,是因为伺服电机技术成熟,稳定性好,性价比高,能够提供稳定的动力。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可以为同一驱动装置,也可以为两个不同的驱动装置,当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为同一驱动装置,为同一伺服电机时,只需要通过链条与齿轮相配合的结构,将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和滚筒、滚动筒一起连接起来就好了,伺服电机带动链条转动,就可以一起带动滚筒和滚动筒同步转动了;当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为不同驱动装置时,只需要保证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之间转动的同步就好了。
作为优选,所述压布机构包括一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一组第一支撑板之间转动设有多边形支撑杆,所述多边形支撑杆的一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三驱动装置,所述连接板与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多边形支撑杆上设有一组第二支撑板,所述一组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一组移动块,所述一组移动块之间设有宽度调节件,所述移动块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位于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本发明通过设置能够转动的多边形支撑杆,通过第三驱动装置带动多边形支撑杆的往复转动,来实现压板对服装的压紧和松开,整体结构简单,对服装的压紧和松开效果较好,其中充分利用了多边形支撑杆的截面多边形特点,来控制压板抬起的距离,使得压板在抬起时不至于抬的过高,而压下时,压的也能比较紧;本发明通过在第二支撑杆上设置一组移动块,通过宽度调节件来调节两个移动块在第二支撑杆上的相对距离,进而调节两个压板之间的相对距离,这样可以通过调节两个压板之间的距离来适应于不同大小的衣服,整个宽度调节较为方便,无需更换不同的压板了。其中第三驱动装置可以为气缸,也可以为伺服电机,只要能够实现多边形支撑杆的往复转动就好了。
作为优选,所述宽度调节件包括连板,所述连板通过锁紧件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顶部,所述连板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片,所述连片的端部转动连接在相对应的移动块上。连板和两个连片构成的宽度调节件,结构简单,在调节时,只需要松动锁紧件,便可以解除连板与第二支撑杆之间的固定,通过转动连板就可以调节两个移动块之间的距离,宽度调节较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连板上设有把手块。把手快在连板上位于靠近连板端部的位置,把手块用于对连板的方便转动调节,进而调节两个压板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件为锁紧螺杆。锁紧螺杆上设有压片,通过锁紧螺杆的转动可以实现压片对连板的固定和解除固定,结构简单,锁紧和解锁操作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多边形支撑杆为正多边形支撑杆,所述多边形支撑杆的截面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充分利用正多边形支撑杆面与面、棱与棱之间的距离不同,来实现压板相对于输送带高度的调节,无需使用额外的调节装置来进行压板高度的调节,设计巧妙,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连接块连接。连接块与连接板之间为铰接,当第三驱动装置为气缸时,将气缸的直线作用力较好的转换为对多边形支撑杆的来回转动作用力。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为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块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刻度。第二支撑杆上的最小刻度为毫米,可以根据实际折叠服装大小的需求,精确调整两个移动块之间的距离,进而精确调整两个压板之间的距离,具有了调节精度较高的特点。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截面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所述第二支撑杆两端转动设置在一组第二支撑板之间。第二支撑杆的截面设置为正多边形的结构,既便于移动块在第二支撑杆上稳定的滑动,不会出现移动块相对于第二支撑杆转动的情况,又便于较好的设置刻度,其中刻度可以设置在其中一个面上,也可以设置在多个面上,甚至可以在每一个面上都设置刻度,使得观察第二支撑杆上的刻度更方便,准确的调整两个压板之间的距离;第二支撑杆与一组第二支撑板之间设计为能够相对转动的结构,可以通过第二支撑杆的转动来辅助调节压板相对于输送带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多边形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由第一连接片和第一连接杆构成,所述第一连接片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有腰型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在多边形支撑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设在腰型孔的内部。连接杆在腰型孔内活动设置,第一连接片支撑在第一连接杆上,随着多边形支撑杆的往复转动,第一连接杆也会上下往复运动,多边形支撑杆的往复转动通过第一连接杆放大后变为第一连接杆拨动第一连接片上下运动,第一连接片带动第二支撑杆上下运动,进而压板相对于输送带上下运动,由于第二支撑杆是转动设置的,当压板压到输送带所在的位置时,压板会适当回调,处于一个相对平整的下压状态,使得压板具有了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的特点。
作为优选,所述折布机构包括支撑滑杆,所述支撑滑杆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支撑滑杆上滑动设有一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远离第二输送带的一侧设有调节块,所述支撑板上靠近第二输送带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块,所述多个第一固定块中至少有两个第一固定块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上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折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支板,所述第二支板上转动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自由端与第二固定块、第一支板上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端或折板连接。本发明中两个支撑板能够在支撑滑杆上相对靠近或远离的滑动,通过调节两个调节块可以调整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折板能够对不同大小的服装均进行良好的横向折叠;本发明中的第一气缸和第一支板均为转动设置,当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控制折板的折叠工作时,第一支板相对于第一固定块转动设置,折板也相对于第一支板转动设置,折板的运动轨迹为圆弧线形,第一气缸的转动设置也是为了适应折板的圆弧轨迹运动,折板的圆弧轨迹运动对服装有更为顺滑的折叠作用力,使得服装折叠后的平整度较好,服装折叠后的状态,和起初折板的圆弧轨迹运动对服装折叠后的预想状态一致,具有了一致性较好的特点,折叠后服装的折叠住,以及整体服装的折叠半完成状态也较为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块上设有调节螺孔,所述调节螺孔内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支撑滑杆相平行,两个调节螺孔的螺纹方向相反。位于两个支撑板上的调节块上均设置调节螺孔,并且两个调节块上的调节螺孔的螺纹方向相反,通过一根调节螺杆的转动就可以调节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靠近和远离,调节方式较为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上靠近第二输送带的一侧设有多组第一固定块,所述多组第一固定块中至少有两组第一固定块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每组第一固定块之间转动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支板。更优选,第一固定块有两组,每一组固定块之间均转动设置连杆,四个第一固定块成梯形排布,距离较长的一组第一固定块之间的连杆上固定两个第一支板,距离较短的一组第一固定块之间的连杆上固定一个第一支板,距离较长的一组第一固定块对应一组第二固定块,一组第二固定块之间转动设置连杆,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连接在一组第二固定块之间的连杆上,距离较短的一组第一固定块对应一组第二固定块或一个第二固定块,当距离较短的一组第一固定块对应一组第二固定块时,该一组第二固定块之间也转动设置连杆,对应的第一支板的端部连接在连杆上,使得第一气缸的推动作用力,较为稳定的转换为折板的圆弧轨迹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滑杆有多根,多根支撑滑杆在机架上平行设置。更优选,支撑滑杆有两根,两根支撑滑杆位于靠近支撑板两侧的位置,两根支撑滑杆能对支撑板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使得支撑板安装平稳,能够在支撑滑杆上顺利的来回滑动调节,两根支撑滑杆就能满足相应的功能需求,数量不会太多,不会额外的增加支撑滑杆的耗材,不会增加整个设备的复杂程度。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板在支撑板上位于远离第二输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板在支撑板上倾斜设置。第二支板相对于支撑板的倾斜角度为30~60度;第二支板在支撑板上位于远离第二输送带的一侧是为了便于第一气缸的较好安装,倾斜角度的设计是为了将第一气缸的推动作用力更好的作用在相应的连接部件上,使得第一气缸的推动作用力、各连接部件的转动以及折板的圆弧轨迹运动能够协同配合良好。
作为优选,所述折板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方,所述折板与支撑板相对应,所述折板与支撑板相平行,多个第二固定块均设置在折板上靠近第二输送带的一侧。折板与支撑板相对应设置,便于折板能够随着支撑板的调节进行相应距离调节,折板处于水平状态,在自身圆弧形轨迹运动作用下,能够将圆弧形轨迹作用力作用在待折叠的服装上,转换为对服装的横向折叠作用力。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组挡板,所述一组挡板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一组挡板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两侧,所述挡板上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设有滑动块,所述机架上与滑动块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滑动块连接,所述滑动块的侧部转动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设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位置与挡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设有压杆。本发明通过设置一根滑杆来对滑动块进行支撑和导向,通过第二气缸活塞杆的伸缩运动来为滑动块在滑杆上的来回往复运动提供驱动力,在弹性块的重量作用下,第二连接板和压杆处于相对竖直的状态,当滑动块随着第二气缸活塞杆的伸出向前移动时,弹性块碰到挡板,第二连接板相对于滑动块转动,压杆压下对服装进行定位,当滑动块随着第二气缸活塞杆收回时,在弹性块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压杆重新竖起,接触对服装的压下定位,两侧两个压杆的运动均由相应的第二气缸控制,自动化程度较好,对服装的定位效果较好;弹性块的弹性能够降低碰撞到挡板上时发出的碰撞噪音。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块上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为L形,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连接板连接。L形的第一连接板为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和滑动块之间提供了良好的连接,使得第二气缸活塞杆的驱动作用力,平稳的以直线方向提供给滑动块,使得滑动块能够在水平的滑杆上来回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块为橡胶弹性轮。橡胶弹性轮的弹性能够降低碰撞到挡板上时发出的碰撞噪音,也能实现与挡板之间的稳定碰撞。
作为优选,所述压杆为弯折杆,压杆的弯折方向朝向第二输送带。更优选,所述压杆的弯折角度为90~150度;最优选,所述压杆的弯折角度为110~130度。将压杆设置为弯折杆,以及具体弯折角度的设计,均是为了在第二连接板带动压杆的转动作用下,实现对服装的稳定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块上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的位置与第二连接板上靠近弹性块的位置相对应。挡块是为了防止第二连接板的过度转动,当第二连接板转动到弹性块抵挡在挡块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便不会在继续伸出,保持压杆对服装的定位适当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翻布机构包括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转动杆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下两层之间,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端部连接有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设有若干翻布杆。本发明通过第四驱动装置带动第二转动杆往复转动,来实现翻布杆对服装的纵向折叠作业,属于自动翻折,不再是以前的人工翻折,提高了整个服装的折叠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和人工劳动成本,能够适用大批量的服装折叠要求。其中第四驱动装置可以为气缸,也可以为伺服电机,当第四驱动装置为气缸时,需要设置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分布在第二转动杆的两侧,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设置齿轮,两个气缸通过来回拉动链条带动齿轮,来实现第二转动杆的来回往复转动,进而实现翻折作业;当第四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时,只需再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端设置齿轮,驱动电机的正转和倒转,实现第二转动杆的来回往复转动,进而实现翻折作业。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设有一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U形,所述固定块上设有U形槽,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端部转动设置在U形槽内。U形固定块已经U形槽既能够对第二转动杆进行良好的支撑,实现第二转动杆的稳定转动,又便于第二转动杆的安装和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若干翻布杆在第二转动杆上等间隔设置,所述翻布杆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下两层之间。等间隔设置的若干翻布杆,能够使得作用在服装上翻折作用力均匀,实现对服装纵向良好翻折。
作为优选,所述翻布杆为弯折杆,所述弯折杆的弯折方向朝向于第二输送带的上部,所述翻布杆位于相邻第二输送条之间,所述弯折杆的低端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下部,所述弯折杆的高端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部。更优选,所述翻布杆的弯折角度为100~160度;最优选,所述翻布杆的弯折角度为110~140度。翻布杆设置为弯折杆,以及具体弯折角度设计,能够实现对服装的更好翻折。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段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二支撑杆在机架上相对于第一支撑杆位于靠近输出端的位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高度低于第二支撑杆的高度,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下两层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若干导出杆,所述导出杆位于相邻第二输送条之间。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其中第一支撑杆的高度低于第二支撑杆的高度,第一支撑杆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下两层之间,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若干导出杆,导出杆位于相邻第二输送条之间,整体设置为一个桥的形状,当折叠好的服装快要从第二输送带上输出时,折叠好的服装在自身输送惯性作用力的作用下,到达若干导出杆上,由于导出杆为平滑结构,导出杆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也为平滑连接,通过导出杆的引导,折叠好的服装沿着斜向上的方向飞出,克服了服装离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时自然向下掉落的趋势,折叠好的服装下落之后整个跌落到下一个工序设备上,不会因为服装过度不流畅而发生褶皱,更不会在输出端处发生扎堆。
作为优选,所述导出杆为弯折杆,所述导出杆的高端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部。更优选,所述导出杆的弯折角度为100~160度;最优选,所述导出杆的弯折角度为110~140度;导出杆的弯折处圆滑,导出杆的高端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部,使得折叠好的服装能够从导出杆的高端顺利、良好、没有任何阻挡的飞出至下一个工序设备上,使得整个输送机构具有了更好的输送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沿着服装的移动方向依次由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输出段构成,在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相应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服装从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被输送至输出段的输出端;在第二输送机构输送前半段的位置设置了压布机构和折布机构,压布机构负责将第二输送机构上的未折叠服装压住不让移动,折布机构负责将服装的两侧向服装的中部折起,完成服装的横向折叠,折布机构的驱动装置、压布机构的驱动装置、第一输送机构的驱动装置和第二输送机构的驱动装置之间协同配合良好,实现对服装的横向折叠;在第二输送机构输送后半段,服装离开压布机构和折布机构的位置设置了定位机构和翻布机构,定位机构实现对第二输送机构输送后半段上的服装进行定位限定,翻布机构与定位机构相配合,实现对服装的纵向折叠,定位机构的驱动装置、翻布机构的驱动装置、第一输送机构的驱动装置和第二输送机构的驱动装置之间协同配合良好,实现对服装的纵向折叠,各个机构均使用相应的驱动装置驱动,使得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服装折叠效率,大大的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成本,能够适应大产量的生产需求;输出段的单独设置,能够使得折叠好的服装良好的输送到下一工序设备,折叠好的服装在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输出时不因卡顿而出现褶皱;
(2)第一输送带由若干第一输送条构成,相邻第一输送条之间留有间隙,第一输送带不是由一大片第一输送条构成,节省了第一输送带的材料使用量,节省了材料成本,相邻第一输送条之间的间隙,便于第一输送带顶部和底部之间的通风透气,使得第一输送机构处的空气干燥,使得未折叠的服装在第一输送带上具有较好的输送环境;本发明通过在机架上设置第一转动杆,又在第一转动杆上设置若干组限位块,使得每一个第一输送条都位于一组限位块之间,限位块对第一输送条进行限定,即使第一输送带工作多长时间,第一输送条都不会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发生偏移,具有长久的、良好的输送效果;
(3)第二输送带由若干第二输送条构成,相邻第二输送条之间留有间隙,第二输送带也不是由一大片第二输送条构成,节省了第二输送带的材料使用量,节省了材料成本,相邻第二输送条之间的间隙,便于第二输送带顶部和底部之间的通风透气,使得第二输送机构处的空气干燥,使得未折叠的服装在第二输送带上具有较好的输送环境;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滚动筒和第二滚动筒上对应设有若干环形槽,将第二输送条限定在相应的环形槽内,这样即使第二输送带工作多长时间,第二输送条都不会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发生偏移,具有长久的、良好的输送效果;
(4)通过设置能够转动的多边形支撑杆,通过第三驱动装置带动多边形支撑杆的往复转动,来实现压板对服装的压紧和松开,整体结构简单,对服装的压紧和松开效果较好,其中充分利用了多边形支撑杆的截面多边形特点,来控制压板抬起的距离,使得压板在抬起时不至于抬的过高,而压下时,压的也能比较紧;通过在第二支撑杆上设置一组移动块,通过宽度调节件来调节两个移动块在第二支撑杆上的相对距离,进而调节两个压板之间的相对距离,这样可以通过调节两个压板之间的距离来适应于不同大小的衣服,整个宽度调节较为方便,无需更换不同的压板了。其中第三驱动装置可以为气缸,也可以为伺服电机,只要能够实现多边形支撑杆的往复转动就好了;
(5)两个支撑板能够在支撑滑杆上相对靠近或远离的滑动,通过调节两个调节块可以调整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折板能够对不同大小的服装均进行良好的横向折叠;第一气缸和第一支板均为转动设置,当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控制折板的折叠工作时,第一支板相对于第一固定块转动设置,折板也相对于第一支板转动设置,折板的运动轨迹为圆弧线形,第一气缸的转动设置也是为了适应折板的圆弧轨迹运动,折板的圆弧轨迹运动对服装有更为顺滑的折叠作用力,使得服装折叠后的平整度较好,服装折叠后的状态,和起初折板的圆弧轨迹运动对服装折叠后的预想状态一致,具有了一致性较好的特点,折叠后服装的折叠住,以及整体服装的折叠半完成状态也较为美观;
(6)通过设置一根滑杆来对滑动块进行支撑和导向,通过第二气缸活塞杆的伸缩运动来为滑动块在滑杆上的来回往复运动提供驱动力,在弹性块的重量作用下,第二连接板和压杆处于相对竖直的状态,当滑动块随着第二气缸活塞杆的伸出向前移动时,弹性块碰到挡板,第二连接板相对于滑动块转动,压杆压下对服装进行定位,当滑动块随着第二气缸活塞杆收回时,在弹性块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压杆重新竖起,接触对服装的压下定位,两侧两个压杆的运动均由相应的第二气缸控制,自动化程度较好,对服装的定位效果较好;弹性块的弹性能够降低碰撞到挡板上时发出的碰撞噪音;
(7)通过第四驱动装置带动第二转动杆往复转动,来实现翻布杆对服装的纵向折叠作业,属于自动翻折,不再是以前的人工翻折,提高了整个服装的折叠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和人工劳动成本,能够适用大批量的服装折叠要求。其中第四驱动装置可以为气缸,也可以为伺服电机,当第四驱动装置为气缸时,需要设置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分布在第二转动杆的两侧,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设置齿轮,两个气缸通过来回拉动链条带动齿轮,来实现第二转动杆的来回往复转动,进而实现翻折作业;当第四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时,只需再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端设置齿轮,驱动电机的正转和倒转,实现第二转动杆的来回往复转动,进而实现翻折作业;
(8)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其中第一支撑杆的高度低于第二支撑杆的高度,第一支撑杆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下两层之间,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若干导出杆,导出杆位于相邻第二输送条之间,整体设置为一个桥的形状,当折叠好的服装快要从第二输送带上输出时,折叠好的服装在自身输送惯性作用力的作用下,到达若干导出杆上,由于导出杆为平滑结构,导出杆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也为平滑连接,通过导出杆的引导,折叠好的服装沿着斜向上的方向飞出,克服了服装离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时自然向下掉落的趋势,折叠好的服装下落之后整个跌落到下一个工序设备上,不会因为服装过度不流畅而发生褶皱,更不会在输出端处发生扎堆;导出杆的弯折处圆滑,导出杆的高端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部,使得折叠好的服装能够从导出杆的高端顺利、良好、没有任何阻挡的飞出至下一个工序设备上,使得整个输送机构具有了更好的输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第一输送机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第一输送机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第一输送机构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第一输送机构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第二输送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折布机构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折布机构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折布机构处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压布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折布机构处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折布机构处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折布机构处的第六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折布机构处的第七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中折布机构处的第八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中定位机构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中定位机构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00-机架,200-第一输送机构,201-第一滚筒,202-第二滚筒,203-第一输送带,204-第一输送条,205-第一转动杆,206-限位块,300-第二输送机构,301-第一滚动筒,302-第二滚动筒,303-第二输送带,304-第二输送条,305-环形槽,400-压布机构,401-第一支撑板,402-多边形支撑杆,403-连接板,404-第二支撑板,405-第二支撑杆,406-移动块,407-宽度调节件,4071-连板,4072-锁紧件,4073-连片,4074-把手块,408-压板,409-连接块,410-第一连接件,4101-第一连接片,4102-第一连接杆,4103-腰型孔,500-折布机构,501-支撑滑杆,502-支撑板,503-调节块,5031-调节螺孔,5032-调节螺杆,504-第一固定块,505-第一支板,506-第二固定块,507-折板,508-第二支板,509-连杆,600-定位机构,601-挡板,602-滑杆,603-滑动块,604-第二连接板,605-弹性块,606-压杆,607-第一连接板,608-挡块,609-第二气缸,700-翻布机构,701-第二转动杆,702-翻布杆,703-固定块,704-U形槽,800-输出段,801-第一支撑杆,802-第二支撑杆,803-导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全自动服装折叠机,包括机架100,机架上设有第一输送机构200、第二输送机构300、压布机构400、折布机构500、定位机构600、翻布机构700和输出段800,第二输送机构在机架上位于第一输送机构输出端的位置,压布机构位于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折布机构在机架上的位置与压布机构的位置相对应,定位机构在机架上位于服装离开折布机构的位置,翻布机构在机架上对应于定位机构所在的位置,输出段在机架上位于第二输送机构输出端的位置。第一输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如图3所示的第一滚筒201和第二滚筒202,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相平行,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设有第一输送带203,第一输送带分别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相连接,第一输送带由如图4和图6所示的若干第一输送条204构成,机架上转动设有如图5所示的第一转动杆205,第一转动杆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下部,第一转动杆上设有如图7所示的若干组限位块206,一组限位块对应一条第一输送条,第一输送条位于一组限位块之间,机架上设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滚筒和/或第二滚筒的端部相连接。若干第一输送条等间隔设置,限位块为限位橡胶轮,第一输送带为编织输送带。第一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链条与齿轮相配合的结构与第一滚筒和/或第二滚筒的端部相连接。第二输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滚动筒301和第二滚动筒302,第一滚动筒和第二滚动筒相平行,第一滚动筒和第二滚动筒之间设有如图8所示的第二输送带303,第二输送带分别与第一滚动筒和第二滚动筒相连接,第二输送带由若干第二输送条304构成,第一滚动筒和第二滚动筒上对应设有若干环形槽305,环形槽与第二输送条相对应,第二输送条设置在环形槽内,机架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一滚动筒和/或第二滚动筒的端部相连接。若干第二输送条等间隔设置,第二输送带为橡皮筋输送带。第二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链条与齿轮相配合的结构与第一滚动筒和/或第二滚动筒的端部相连接。
压布机构包括如图9所示的一组第一支撑板401,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机架上,一组第一支撑板之间转动设有如图11所示的多边形支撑杆402,多边形支撑杆的一端设有连接板403,连接板上设有第三驱动装置,连接板与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第三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多边形支撑杆上设有一组第二支撑板404,一组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杆405,第二支撑杆上设有一组移动块406,一组移动块之间设有宽度调节件407,移动块上设有如图12所示的压板408,压板位于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宽度调节件包括连板4071,连板通过锁紧件4072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顶部,连板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片4073,连片的端部转动连接在相对应的移动块上。连板上设有把手块4074。锁紧件为锁紧螺杆。多边形支撑杆为正多边形支撑杆,多边形支撑杆的截面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块409,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连接块连接。第三驱动装置为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块连接。第二支撑杆上设有刻度,第二支撑杆的截面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第二支撑杆两端转动设置在一组第二支撑板之间。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件410与多边形支撑杆连接,第一连接件由第一连接片4101和第一连接杆4102构成,第一连接片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上,第一连接片上设有腰型孔4103,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在多边形支撑杆上,第一连接杆穿设在腰型孔的内部。
折布机构包括如图10所示的支撑滑杆501,支撑滑杆设置在机架上,支撑滑杆上滑动设有如图13所示的一组支撑板502,支撑板上远离第二输送带的一侧设有调节块503,支撑板上靠近第二输送带的一侧设有如图17所示的多个第一固定块504,多个第一固定块中至少有两个第一固定块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板505,第一支板上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如图16所示的第二固定块506,第二固定块上设有如图14所示的折板507,支撑板上设有如图15所示的第二支板508,第二支板上转动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自由端与第二固定块、第一支板上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端或折板连接。调节块上设有调节螺孔5031,调节螺孔内设有调节螺杆5032,调节螺杆与支撑滑杆相平行,两个调节螺孔的螺纹方向相反。支撑板上靠近第二输送带的一侧设有多组第一固定块,多组第一固定块中至少有两组第一固定块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每组第一固定块之间转动设有连杆509,连杆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支板。支撑滑杆有多根,多根支撑滑杆在机架上平行设置。支撑板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下方,第二支板在支撑板上位于远离第二输送带的一侧,第二支板在支撑板上倾斜设置。折板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方,折板与支撑板相对应,折板与支撑板相平行,多个第二固定块均设置在折板上靠近第二输送带的一侧。
定位机构包括一组挡板601,一组挡板设置在机架上,一组挡板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两侧,挡板上设有滑杆602,滑杆上设有滑动块603,机架上与滑动块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气缸609,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滑动块连接,滑动块的侧部转动设有第二连接板604,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设有弹性块605,弹性块的位置与挡板的位置相对应,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设有如图18所示的压杆606。滑动块上设有第一连接板607,第一连接板为L形,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连接板连接。弹性块为橡胶弹性轮。压杆为弯折杆,压杆的弯折方向朝向第二输送带。滑动块上设有挡块608,挡块的位置与第二连接板上靠近弹性块的位置相对应。翻布机构包括如图19所示的第二转动杆701,第二转动杆转动设置在机架上,转动杆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下两层之间,第二转动杆的端部连接有第四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第二转动杆上设有若干翻布杆702。机架上设有一组固定块703,固定块为U形,固定块上设有U形槽704,第二转动杆的端部转动设置在U形槽内。若干翻布杆在第二转动杆上等间隔设置,翻布杆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下两层之间。翻布杆为弯折杆,弯折杆的弯折方向朝向于第二输送带的上部,翻布杆位于相邻第二输送条之间,弯折杆的低端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下部,弯折杆的高端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部。输出段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801和第二支撑杆802,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设置在机架上,第二支撑杆在机架上相对于第一支撑杆位于靠近输出端的位置,第一支撑杆的高度低于第二支撑杆的高度,第一支撑杆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下两层之间,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若干导出杆803,导出杆位于相邻第二输送条之间。导出杆为弯折杆,导出杆的高端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使用同一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安装在机架100上,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安装驱动齿轮,第一滚筒201、第二滚筒202、第一滚动筒301和第二滚动筒302为沿着服装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第二滚筒和第一滚动筒并列排布在一起,第二滚筒和第一滚动筒与伺服电机对应的端部也设置齿轮,通过驱动链条的方式,伺服电机带动第二滚筒和第一滚动筒同步转动,第二滚筒通过第一输送带203带动第一滚筒转动,第一滚动筒通过第二输送带303带动第二滚动筒转动,实现第一输送机构200和第二输送机构300的输送工作,第一转动杆205能够随着第一输送带一起转动,限位块206能够对第一输送条204进行限定,防止第一输送条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上发生移动,环形槽305能够对第二输送条304产生限定,能够防止第二输送条在第一滚动筒和第二滚动筒上发生移动,未折叠的服装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向前输送,然后又过度到第二输送带上;当未折叠的服装被输送到第二输送带上的合适位置,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停止动作,第三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齿轮与多边形支撑杆402端部的齿轮相配合,带动多边形支撑杆的往复转动,多边形支撑杆为正四边形支撑杆,由于正四边形支撑杆对面距离和对棱距离不同,正四边形支撑杆的往复转动通过第二支撑板404处放大,带动两个压板408升起和降下,将第二输送带303上的未折叠服装压住,第二支撑杆405主要是通过第一连接杆4102挑起的,当两个压板408轻轻的压在第二输送带和未折叠服装上时,由于第二支撑杆405相对于第二支撑板404是转动设置的,两个压板能够调整处于水平状态,对未折叠服装起到更好的按压,拧松锁紧螺杆之后可以用手拉动把手块4074,连板4071会相对于第二支撑杆转动,调整两个移动块406之间的距离,进而根据服装的大小和想要折叠后服装的大小要求,精确的调整两个移动块之间距离,从而精确的调整两个压板408之间的距离,之后再次拧紧锁紧螺杆完成固定即可,压板对未折叠的服装按压稳定之后,第一气缸开始动作,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带动两个第二固定块506之间的连杆509运动,此时第一支板505将会相对于支撑板502摆动,两个折板507将会先后做圆弧轨迹运动,从而顺利的将位于折板上的服装横向折起,为了适应整个摆动效果,第一气缸自身也会在第二支板508上进行适应性转动,可以根据两个压板之间的距离,和需要折叠成服装的大小,通过转动调节螺杆5032来调整两个支撑板502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两个折板之间的距离,折板将其上的服装依次以圆弧轨迹甩出,在压板的限定作用下,服装完成横向的相对折叠,然后折板507和压板408均退回起初的位置,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控制第二输送带303继续转动,输送折叠完一半的服装到达压杆606所在的位置,此时两个第二气缸开始动作,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推动第一连接板607来回运动,第一连接板带动滑动块603在滑杆602上来回滑动,当活塞杆伸出运动,弹性块605碰撞到挡板601上,第二连接板604相对于滑动块603转动,两个压杆压下到折叠完一半的服装上进行定位,第四驱动装置为第四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驱动轴上的驱动齿轮通过齿轮间的配合带动第二转动杆701来回往复转动,翻布杆702将服装纵向折起,与压杆一起完成对服装的纵向折叠,当还需要对服装进行进一步纵向折叠时,压杆抬起,第二输送带303将服装继续向前输送一段后停止,压杆再次压下定位,翻布杆再次进行纵向翻折,直到完成对服装要求的折叠大小后,两个压杆抬起回到起始位置,翻布杆放下到起始位置,第二输送带继续开始输送,在第二输送带输送的惯性作用力之下,折叠好的服装顺着导出杆803沿着斜向上的趋势飞出,落下后到达下一个包装工序,人员对折叠好的服装进行塑料袋包装,或者是进行其他的相关作业。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沿着服装的移动方向依次由第一输送机构200、第二输送机构300和输出段800构成,在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相应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服装从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被输送至输出段的输出端;在第二输送机构输送前半段的位置设置了压布机构400和折布机构500,压布机构负责将第二输送机构上的未折叠服装压住不让移动,折布机构负责将服装的两侧向服装的中部折起,完成服装的横向折叠,折布机构的驱动装置、压布机构的驱动装置、第一输送机构的驱动装置和第二输送机构的驱动装置之间协同配合良好,实现对服装的横向折叠;在第二输送机构输送后半段,服装离开压布机构和折布机构的位置设置了定位机构600和翻布机构700,定位机构实现对第二输送机构输送后半段上的服装进行定位限定,翻布机构与定位机构相配合,实现对服装的纵向折叠,定位机构的驱动装置、翻布机构的驱动装置、第一输送机构的驱动装置和第二输送机构的驱动装置之间协同配合良好,实现对服装的纵向折叠,各个机构均使用相应的驱动装置驱动,使得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服装折叠效率,大大的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成本,能够适应大产量的生产需求;输出段800的单独设置,能够使得折叠好的服装良好的输送到下一工序设备,折叠好的服装在第二输送机构300的输出端输出时不因卡顿而出现褶皱;(2)第一输送带203由若干第一输送条204构成,相邻第一输送条之间留有间隙,第一输送带不是由一大片第一输送条构成,节省了第一输送带的材料使用量,节省了材料成本,相邻第一输送条之间的间隙,便于第一输送带顶部和底部之间的通风透气,使得第一输送机构处的空气干燥,使得未折叠的服装在第一输送带上具有较好的输送环境;本发明通过在机架100上设置第一转动杆205,又在第一转动杆上设置若干组限位块206,使得每一个第一输送条都位于一组限位块之间,限位块对第一输送条204进行限定,即使第一输送带工作多长时间,第一输送条都不会在第一滚筒201和第二滚筒202之间发生偏移,具有长久的、良好的输送效果;
(3)编织输送带和服装之间能够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能够对服装进行良好的输送,且不会对服装产生损伤;限位橡胶轮较为柔和,在对第一输送条204进行良好限定的同时,不会对第一输送条的两侧产生过份的磨损,在第一输送条转动的同时,限位橡胶轮可以同步转动,也可以不转动,在限位橡胶轮随着第一转动杆205同步转动的时候,压根就不会对第一输送条的两侧产生任何磨损,在限位橡胶轮不转动的时候,柔和的材质也不会对第一输送条的两侧产生过份的磨损;选用伺服电机作为第一驱动装置,是因为伺服电机技术成熟,稳定性好,性价比高,能够提供稳定的动力;(4)第二输送带303由若干第二输送条304构成,相邻第二输送条之间留有间隙,第二输送带也不是由一大片第二输送条构成,节省了第二输送带的材料使用量,节省了材料成本,相邻第二输送条之间的间隙,便于第二输送带顶部和底部之间的通风透气,使得第二输送机构300处的空气干燥,使得未折叠的服装在第二输送带303上具有较好的输送环境;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滚动筒301和第二滚动筒302上对应设有若干环形槽305,将第二输送条304限定在相应的环形槽内,这样即使第二输送带工作多长时间,第二输送条都不会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发生偏移,具有长久的、良好的输送效果;(5)第二输送条304的宽度小于第一输送条204的宽度,使得第二输送带303相对于第一输送带203更为细腻,橡皮筋输送带提供的摩擦力大于编织输送带提供的摩擦力,使得服装在第二输送带上的输送稳定性更好,保证服装在第二输送带上不会发生任何额外的移动;选用伺服电机作为第二驱动装置,是因为伺服电机技术成熟,稳定性好,性价比高,能够提供稳定的动力。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可以为同一驱动装置,也可以为两个不同的驱动装置,当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为同一驱动装置,为同一伺服电机时,只需要通过链条与齿轮相配合的结构,将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和滚筒、滚动筒一起连接起来就好了,伺服电机带动链条转动,就可以一起带动滚筒和滚动筒同步转动了;当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为不同驱动装置时,只需要保证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之间转动的同步就好了;(6)通过设置能够转动的多边形支撑杆402,通过第三驱动装置带动多边形支撑杆的往复转动,来实现压板408对服装的压紧和松开,整体结构简单,对服装的压紧和松开效果较好,其中充分利用了多边形支撑杆的截面多边形特点,来控制压板抬起的距离,使得压板在抬起时不至于抬的过高,而压下时,压的也能比较紧;本发明通过在第二支撑杆405上设置一组移动块406,通过宽度调节件407来调节两个移动块在第二支撑杆上的相对距离,进而调节两个压板408之间的相对距离,这样可以通过调节两个压板之间的距离来适应于不同大小的衣服,整个宽度调节较为方便,无需更换不同的压板了。其中第三驱动装置可以为气缸,也可以为伺服电机,只要能够实现多边形支撑杆402的往复转动就好了;(7)连板4071和两个连片4073构成的宽度调节件407,结构简单,在调节时,只需要松动锁紧件4072,便可以解除连板4071与第二支撑杆405之间的固定,通过转动连板就可以调节两个移动块之间的距离,宽度调节较为方便;把手块4074在连板上位于靠近连板4071端部的位置,把手块用于对连板的方便转动调节,进而调节两个压板之间的距离;锁紧螺杆上设有压片,通过锁紧螺杆的转动可以实现压片对连板4071的固定和解除固定,结构简单,锁紧和解锁操作简单;充分利用正多边形支撑杆面与面、棱与棱之间的距离不同,来实现压板408相对于输送带高度的调节,无需使用额外的调节装置来进行压板高度的调节,设计巧妙,结构简单;连接块409与连接板403之间为铰接,当第三驱动装置为气缸时,将气缸的直线作用力较好的转换为对多边形支撑杆的来回转动作用力;第二支撑杆405上的最小刻度为毫米,可以根据实际折叠服装大小的需求,精确调整两个移动块406之间的距离,进而精确调整两个压板408之间的距离,具有了调节精度较高的特点;第二支撑杆的截面设置为正多边形的结构,既便于移动块406在第二支撑杆上稳定的滑动,不会出现移动块406相对于第二支撑杆405转动的情况,又便于较好的设置刻度,其中刻度可以设置在其中一个面上,也可以设置在多个面上,甚至可以在每一个面上都设置刻度,使得观察第二支撑杆上的刻度更方便,准确的调整两个压板408之间的距离;第二支撑杆405与一组第二支撑板404之间设计为能够相对转动的结构,可以通过第二支撑杆的转动来辅助调节压板相对于输送带的距离;第一连接杆4102在腰型孔4103内活动设置,第一连接片4101支撑在第一连接杆4102上,随着多边形支撑杆402的往复转动,第一连接杆4102也会上下往复运动,多边形支撑杆的往复转动通过第一连接杆放大后变为第一连接杆4102拨动第一连接片4101上下运动,第一连接片带动第二支撑杆405上下运动,进而压板408相对于输送带上下运动,由于第二支撑杆是转动设置的,当压板压到输送带所在的位置时,压板会适当回调,处于一个相对平整的下压状态,使得压板具有了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的特点;
(8)两个支撑板502能够在支撑滑杆501上相对靠近或远离的滑动,通过调节两个调节块503可以调整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折板507能够对不同大小的服装均进行良好的横向折叠;本发明中的第一气缸和第一支板505均为转动设置,当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控制折板507的折叠工作时,第一支板相对于第一固定块504转动设置,折板507也相对于第一支板转动设置,折板的运动轨迹为圆弧线形,第一气缸的转动设置也是为了适应折板的圆弧轨迹运动,折板的圆弧轨迹运动对服装有更为顺滑的折叠作用力,使得服装折叠后的平整度较好,服装折叠后的状态,和起初折板的圆弧轨迹运动对服装折叠后的预想状态一致,具有了一致性较好的特点,折叠后服装的折叠住,以及整体服装的折叠半完成状态也较为美观;(9)位于两个支撑板502上的调节块503上均设置调节螺孔5031,并且两个调节块上的调节螺孔的螺纹方向相反,通过一根调节螺杆5032的转动就可以调节两个支撑板502之间的靠近和远离,调节方式较为简单;第一固定块504有两组,每一组固定块之间均转动设置连杆509,四个第一固定块成梯形排布,距离较长的一组第一固定块504之间的连杆509上固定两个第一支板505,距离较短的一组第一固定块之间的连杆上固定一个第一支板,距离较长的一组第一固定块对应一组第二固定块506,一组第二固定块之间转动设置连杆509,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连接在一组第二固定块之间的连杆上,距离较短的一组第一固定块对应一组第二固定块或一个第二固定块,当距离较短的一组第一固定块对应一组第二固定块时,该一组第二固定块之间也转动设置连杆,对应的第一支板505的端部连接在连杆509上,使得第一气缸的推动作用力,较为稳定的转换为折板507的圆弧轨迹运动;支撑滑杆501有两根,两根支撑滑杆位于靠近支撑板502两侧的位置,两根支撑滑杆能对支撑板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使得支撑板安装平稳,能够在支撑滑杆上顺利的来回滑动调节,两根支撑滑杆就能满足相应的功能需求,数量不会太多,不会额外的增加支撑滑杆的耗材,不会增加整个设备的复杂程度;第二支板508相对于支撑板502的倾斜角度为30~60度;第二支板508在支撑板502上位于远离第二输送带303的一侧是为了便于第一气缸的较好安装,倾斜角度的设计是为了将第一气缸的推动作用力更好的作用在相应的连接部件上,使得第一气缸的推动作用力、各连接部件的转动以及折板507的圆弧轨迹运动能够协同配合良好;折板507与支撑板502相对应设置,便于折板能够随着支撑板的调节进行相应距离调节,折板处于水平状态,在自身圆弧形轨迹运动作用下,能够将圆弧形轨迹作用力作用在待折叠的服装上,转换为对服装的横向折叠作用力;(10)通过设置一根滑杆602来对滑动块603进行支撑和导向,通过第二气缸活塞杆的伸缩运动来为滑动块在滑杆上的来回往复运动提供驱动力,在弹性块605的重量作用下,第二连接板604和压杆606处于相对竖直的状态,当滑动块603随着第二气缸活塞杆的伸出向前移动时,弹性块605碰到挡板601,第二连接板604相对于滑动块转动,压杆压下对服装进行定位,当滑动块随着第二气缸活塞杆收回时,在弹性块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压杆重新竖起,解除对服装的压下定位,两侧两个压杆606的运动均由相应的第二气缸控制,自动化程度较好,对服装的定位效果较好;弹性块605的弹性能够降低碰撞到挡板601上时发出的碰撞噪音;(11)L形的第一连接板607为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和滑动块603之间提供了良好的连接,使得第二气缸活塞杆的驱动作用力,平稳的以直线方向提供给滑动块,使得滑动块603能够在水平的滑杆602上来回往复运动;橡胶弹性轮的弹性能够降低碰撞到挡板601上时发出的碰撞噪音,也能实现与挡板之间的稳定碰撞;将压杆606设置为弯折杆,以及具体弯折角度的设计,均是为了在第二连接板604带动压杆606的转动作用下,实现对服装的稳定定位;挡块608是为了防止第二连接板604的过度转动,当第二连接板转动到弹性块抵挡在挡块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便不会在继续伸出,保持压杆对服装的定位适当时间;(12)通过第四驱动装置带动第二转动杆701往复转动,来实现翻布杆702对服装的纵向折叠作业,属于自动翻折,不再是以前的人工翻折,提高了整个服装的折叠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和人工劳动成本,能够适用大批量的服装折叠要求。其中第四驱动装置可以为气缸,也可以为伺服电机,当第四驱动装置为气缸时,需要设置两个气缸,两个气缸分布在第二转动杆701的两侧,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设置齿轮,两个气缸通过来回拉动链条带动齿轮,来实现第二转动杆的来回往复转动,进而实现翻折作业;当第四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时,只需再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端设置齿轮,驱动电机的正转和倒转,实现第二转动杆的来回往复转动,进而实现翻折作业;(13)U形固定块703已经U形槽704既能够对第二转动杆701进行良好的支撑,实现第二转动杆的稳定转动,又便于第二转动杆的安装和拆卸;等间隔设置的若干翻布杆702,能够使得作用在服装上翻折作用力均匀,实现对服装纵向良好翻折;翻布杆设置为弯折杆,以及具体弯折角度设计,能够实现对服装的更好翻折;(14)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杆801和第二支撑杆802,其中第一支撑杆的高度低于第二支撑杆的高度,第一支撑杆位于第二输送带303的上下两层之间,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若干导出杆803,导出杆位于相邻第二输送条304之间,整体设置为一个桥的形状,当折叠好的服装快要从第二输送带上输出时,折叠好的服装在自身输送惯性作用力的作用下,到达若干导出杆803上,由于导出杆为平滑结构,导出杆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也为平滑连接,通过导出杆的引导,折叠好的服装沿着斜向上的方向飞出,克服了服装离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时自然向下掉落的趋势,折叠好的服装下落之后整个跌落到下一个工序设备上,不会因为服装过度不流畅而发生褶皱,更不会在输出端处发生扎堆;导出杆803的弯折处圆滑,导出杆的高端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部,使得折叠好的服装能够从导出杆的高端顺利、良好、没有任何阻挡的飞出至下一个工序设备上,使得整个输送机构具有了更好的输送效果。

Claims (10)

1.全自动服装折叠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输送机构(200)、第二输送机构(300)、压布机构(400)、折布机构(500)、定位机构(600)、翻布机构(700)和输出段(800),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在机架上位于第一输送机构输出端的位置,所述压布机构位于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折布机构在机架上的位置与压布机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定位机构在机架上位于服装离开折布机构的位置,所述翻布机构在机架上对应于定位机构所在的位置,所述输出段在机架上位于第二输送机构输出端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服装折叠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滚筒(201)和第二滚筒(202),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相平行,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设有第一输送带(203),所述第一输送带分别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相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由若干第一输送条(204)构成,所述机架上转动设有第一转动杆(205),所述第一转动杆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下部,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设有若干组限位块(206),一组限位块对应一条第一输送条,所述第一输送条位于一组限位块之间,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滚筒和/或第二滚筒的端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服装折叠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滚动筒(301)和第二滚动筒(302),所述第一滚动筒和第二滚动筒相平行,所述第一滚动筒和第二滚动筒之间设有第二输送带(303),所述第二输送带分别与第一滚动筒和第二滚动筒相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由若干第二输送条(304)构成,所述第一滚动筒和第二滚动筒上对应设有若干环形槽(305),所述环形槽与第二输送条相对应,所述第二输送条设置在环形槽内,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一滚动筒和/或第二滚动筒的端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服装折叠机,其特征是:所述压布机构包括一组第一支撑板(401),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一组第一支撑板之间转动设有多边形支撑杆(402),所述多边形支撑杆的一端设有连接板(403),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三驱动装置,所述连接板与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多边形支撑杆上设有一组第二支撑板(404),所述一组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杆(405),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一组移动块(406),所述一组移动块之间设有宽度调节件(407),所述移动块上设有压板(408),所述压板位于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服装折叠机,其特征是:所述宽度调节件包括连板(4071),所述连板通过锁紧件(4072)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顶部,所述连板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连片(4073),所述连片的端部转动连接在相对应的移动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服装折叠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刻度,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截面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所述第二支撑杆两端转动设置在一组第二支撑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服装折叠机,其特征是:所述折布机构包括支撑滑杆(501),所述支撑滑杆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支撑滑杆上滑动设有一组支撑板(502),所述支撑板上远离第二输送带的一侧设有调节块(503),所述支撑板上靠近第二输送带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块(504),所述多个第一固定块中至少有两个第一固定块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板(505),所述第一支板上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506),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折板(507),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支板(508),所述第二支板上转动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自由端与第二固定块、第一支板上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端或折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服装折叠机,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组挡板(601),所述一组挡板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一组挡板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两侧,所述挡板上设有滑杆(602),所述滑杆上设有滑动块(603),所述机架上与滑动块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气缸(609),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滑动块连接,所述滑动块的侧部转动设有第二连接板(604),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设有弹性块(605),所述弹性块的位置与挡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部设有压杆(606)。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服装折叠机,其特征是:所述翻布机构包括第二转动杆(701),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转动杆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下两层之间,所述第二转动杆的端部连接有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设有若干翻布杆(702)。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服装折叠机,其特征是:所述输出段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801)和第二支撑杆(802),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二支撑杆在机架上相对于第一支撑杆位于靠近输出端的位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高度低于第二支撑杆的高度,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上下两层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若干导出杆(803),所述导出杆位于相邻第二输送条之间。
CN201910753571.5A 2019-08-15 2019-08-15 全自动服装折叠机 Pending CN1105891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3571.5A CN110589136A (zh) 2019-08-15 2019-08-15 全自动服装折叠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3571.5A CN110589136A (zh) 2019-08-15 2019-08-15 全自动服装折叠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9136A true CN110589136A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54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3571.5A Pending CN110589136A (zh) 2019-08-15 2019-08-15 全自动服装折叠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89136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9750A (zh) * 2020-01-10 2020-05-19 朱金宝 一种面膜折叠压缩装置
CN111332558A (zh) * 2020-02-28 2020-06-26 安徽豹子头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衬衫折叠打包装置
CN111397341A (zh) * 2020-03-23 2020-07-10 杭州查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往复运动进行翻转保证烘干均匀的双面烘干装置
CN112357255A (zh) * 2020-11-23 2021-02-12 张鸿连 一种工业用自动整理纺织衣物的设备
CN112977982A (zh) * 2021-02-12 2021-06-18 李明剑 一种口罩机用无纺布的传输折叠机构
CN115369636A (zh) * 2022-09-01 2022-11-22 浙江瑞峰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折衣机
CN116654402A (zh) * 2023-07-27 2023-08-29 潍坊玛迪蓝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生产线的服装翻面折叠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1196B1 (ja) * 1999-02-15 2000-08-28 洋左右 前嶋 衣類の和畳み装置
CN102887249A (zh) * 2012-09-18 2013-01-23 邱德强 一种服装自动折叠机
CN202896919U (zh) * 2012-10-22 2013-04-24 邱德强 一种服装自动包装机
KR20140136354A (ko) * 2013-05-20 2014-11-28 최태성 의류 자동 포장 장치
CN206318138U (zh) * 2016-09-12 2017-07-11 深圳市领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自动折叠机
CN207467860U (zh) * 2017-09-21 2018-06-08 南通互联智造智能工业有限公司 全自动折叠机折叠机构
CN207698899U (zh) * 2017-11-28 2018-08-07 南通互联智造智能工业有限公司 全自动服装折叠机压紧机构
CN108557191A (zh) * 2018-05-10 2018-09-21 盐城市寻球远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自动折叠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1196B1 (ja) * 1999-02-15 2000-08-28 洋左右 前嶋 衣類の和畳み装置
CN102887249A (zh) * 2012-09-18 2013-01-23 邱德强 一种服装自动折叠机
CN202896919U (zh) * 2012-10-22 2013-04-24 邱德强 一种服装自动包装机
KR20140136354A (ko) * 2013-05-20 2014-11-28 최태성 의류 자동 포장 장치
CN206318138U (zh) * 2016-09-12 2017-07-11 深圳市领创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自动折叠机
CN207467860U (zh) * 2017-09-21 2018-06-08 南通互联智造智能工业有限公司 全自动折叠机折叠机构
CN207698899U (zh) * 2017-11-28 2018-08-07 南通互联智造智能工业有限公司 全自动服装折叠机压紧机构
CN108557191A (zh) * 2018-05-10 2018-09-21 盐城市寻球远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装自动折叠机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9750A (zh) * 2020-01-10 2020-05-19 朱金宝 一种面膜折叠压缩装置
CN111169750B (zh) * 2020-01-10 2021-07-16 江门市雅姿晴日用百货有限公司 一种面膜折叠压缩装置
CN111332558A (zh) * 2020-02-28 2020-06-26 安徽豹子头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衬衫折叠打包装置
CN111332558B (zh) * 2020-02-28 2021-11-23 安徽豹子头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衬衫折叠打包装置
CN111397341A (zh) * 2020-03-23 2020-07-10 杭州查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往复运动进行翻转保证烘干均匀的双面烘干装置
CN111397341B (zh) * 2020-03-23 2021-08-17 杭州查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往复运动进行翻转保证烘干均匀的双面烘干装置
CN112357255A (zh) * 2020-11-23 2021-02-12 张鸿连 一种工业用自动整理纺织衣物的设备
CN112977982A (zh) * 2021-02-12 2021-06-18 李明剑 一种口罩机用无纺布的传输折叠机构
CN112977982B (zh) * 2021-02-12 2022-07-01 惠州市华尔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机用无纺布的传输折叠机构
CN115369636A (zh) * 2022-09-01 2022-11-22 浙江瑞峰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折衣机
CN116654402A (zh) * 2023-07-27 2023-08-29 潍坊玛迪蓝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生产线的服装翻面折叠装置
CN116654402B (zh) * 2023-07-27 2023-09-29 潍坊玛迪蓝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生产线的服装翻面折叠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9136A (zh) 全自动服装折叠机
CN211167705U (zh) 一种全自动服装折叠机中的压布机构
CN211167704U (zh) 一种全自动服装折叠机中的折布机构
CN211168485U (zh) 一种全自动服装折叠机中的服装输送装置
CN206798553U (zh) 型材换向输送装置
CN101624130B (zh) 自移式皮带机尾部
CN201633939U (zh) 折叠机
CN212953456U (zh) 一种纸张自动折页机
CN211391952U (zh) 一种全自动服装折叠机
CN107055190B (zh) 一种布料折叠用输送折叠机构
CN208853839U (zh) 一种立式锯床用原料移位装置
CN211167703U (zh) 一种全自动服装折叠机中的纵向折叠机构
CN206886374U (zh) 一种布料折叠用输送折叠机构
CN203282541U (zh) 浆板单刀切板理纸机
CN101863324A (zh) 折叠机
CN113353373A (zh) 一种自动调整规格的成型装置
CN206842691U (zh) 一种自动接料的布料折叠用输送折叠机构
CN208962748U (zh) 一种压花机
CN208664578U (zh) 一种滚筒高度可调式印刷机
CN106892297A (zh) 一种自动接料的布料折叠用输送折叠机构
CN110525878A (zh) 一种冲压生产线用皮带机
CN203651056U (zh) 编织袋自动裁缝机
CN210339275U (zh) 伸缩皮带输送机构
CN111409353B (zh) 一种全自动印刷生产线
CN104708849A (zh) 编织袋自动裁缝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