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9734B - 印刷装置以及电压决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以及电压决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9734B
CN110549734B CN201910451905.3A CN201910451905A CN110549734B CN 110549734 B CN110549734 B CN 110549734B CN 201910451905 A CN201910451905 A CN 201910451905A CN 110549734 B CN110549734 B CN 1105497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drive waveform
printing
range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19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9734A (zh
Inventor
萱原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549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9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9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97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74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stacked structure type, deformed by compression/extension and disposed on a diaphrag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using a specific wave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0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aiming at correcting other param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5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detecting presence or properties of a dot on pa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93Dot-size modulation by changing the size of the dro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95Dot-size modulation by changing the number of drops per do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41J2/155Arrangement thereof for lin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B41J2/2146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for line print he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027Test patterns and calib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419Manifo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扩大设置有可调节电压范围的印刷装置中的液滴的浓度的调节范围的印刷装置以及电压决定方法。印刷装置(100)具备:芯片(52),其具有喷嘴(54);控制部(1),其包括使液滴从喷嘴(54)喷出的驱动信号生成部(4a),控制部(1)通过第一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V0)施加于芯片(52)上,从而在介质(M)上进行印刷,并根据被印刷于介质(M)上的点的浓度和目标浓度,来判断是否能够通过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变更来实现目标浓度,当即使通过第一驱动波形而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的电压(Vmax)也未达到目标浓度时,变更为第二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VH)。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以及电压决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以及电压决定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喷墨方式的印刷装置,其具备具有喷嘴的芯片,并通过向芯片施加电压而使液滴向纸或薄膜等介质喷出,从而对图像等进行印刷。在这种印刷装置中,尽管施加了预定的电压,但有时会因芯片的个体差而使被喷出的液滴的量不同,从而无法获得目标浓度。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作为印刷装置的图像输出装置,该装置将对作为预定的电压的标准值加减预定的差值后所得到的测量用电压施加在作为芯片的喷墨头上,并决定为了从被印刷的图像的油墨浓度来实现作为目标浓度的预定的浓度而应当向芯片施加的电压。由此,记载了能够对油墨浓度进行调节的情况。
但是,在施加在芯片上的电压较高的情况下,易于产生烟雾。在施加在芯片上的电压较低的情况下,易于产生弯液面变得不稳定而使液体未从喷嘴被喷出的所谓的漏点。因此,在芯片中设定了作为可施加电压的范围的可调节电压范围。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印刷装置中,难以实施超过该可调节电压范围的浓度调节。即,存在液滴的浓度的调节范围较窄的课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840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芯片,其具有喷嘴;控制部,其包括电压施加部,所述电压施加部通过将被设定于所述芯片中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施加于第一驱动波形以及第二驱动波形中的任意一方上,从而使液滴从所述喷嘴喷出,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波形,所述第二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包括与所述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在内的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波形,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施加于所述芯片,从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所述控制部根据被印刷于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点的浓度和目标浓度,来判断是否能够通过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变更来实现所述目标浓度,当即使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波形而施加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的电压也未达到所述目标浓度时,变更为所述第二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
本申请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芯片,其具有喷嘴;控制部,其包括电压施加部,所述电压施加部通过将被设定于所述芯片中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施加于第一驱动波形以及第二驱动波形中的任意一方上,从而使液滴从所述喷嘴喷出,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波形,所述第二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包括与所述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在内的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波形,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施加于所述芯片,从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所述控制部根据被印刷于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点的浓度和目标浓度,来判断是否能够通过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变更来实现所述目标浓度,当即使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波形而施加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的电压也未达到所述目标浓度时,变更为所述第一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
在上述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第一尺寸范围和所述第二尺寸范围局部重复。
上述的印刷装置优选为,还具备测量部,所述测量部用于对被印刷于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点的浓度进行测量。
本申请的电压决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其为在如下的印刷装置中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施加的电压的方法,所述印刷装置具备:芯片,其具有喷嘴;控制部,其包括电压施加部,所述电压施加部通过将被设定于所述芯片中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施加于第一驱动波形以及第二驱动波形中的任意一方上,从而使液滴从所述喷嘴喷出,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波形,所述第二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包括与所述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在内的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波形,所述电压决定方法具有: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施加于所述芯片从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工序;根据被印刷于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点的浓度和目标浓度,来判断是否能够通过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变更来实现所述目标浓度的判断工序;当即使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波形而施加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的电压也未达到所述目标浓度时,变更为所述第二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的决定工序。
本申请的电压决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其为在如下的印刷装置中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施加的电压的电压决定方法,所述印刷装置具备:芯片,其具有喷嘴;控制部,其包括电压施加部,所述电压施加部通过将被设定于所述芯片中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施加于第一驱动波形以及第二驱动波形中的任意一方上,从而使液滴从所述喷嘴喷出,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波形,所述第二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包括与所述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在内的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波形,所述电压决定方法具有: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施加于所述芯片从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工序;根据被印刷于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点的浓度和目标浓度,来判断是否能够通过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变更来实现所述目标浓度的判断工序;当即使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波形而施加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的电压也未达到所述目标浓度时,变更为所述第一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的决定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表示头单元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表示芯片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表示印刷装置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5为对用于印刷图像的图像处理进行说明的图。
图6为对向压电振子施加的驱动波形进行说明的图。
图7为对从喷嘴被喷出的液滴的点尺寸进行说明的图。
图8为对电压决定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9为表示电压VH与亮度L*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0为表示电压VH与亮度L*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1为表示电压VH与亮度L*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2为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压决定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3为表示电压VH与亮度L*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4为表示电压VH与亮度L*之间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在以下的各图中,为了将各层及各部件设为可识别的程度的大小,从而使各层及各部件的尺寸与实际情况不同。
另外,在图1至图3中,为了便于说明,作为相互正交的三个轴而图示了X轴、Y轴以及Z轴,并将图示了轴向的箭头标记的顶端侧设为“+侧”,将基端侧设为“-侧”。将与X轴平行的方向称为“X轴方向”,将与Y轴平行的方向称为“Y轴方向”,将与Z轴平行的方向称为“Z轴方向”。
实施方式1
印刷装置的结构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印刷装置100具备移动部20、头单元50、加热部60、作为测量部的摄像部70、控制部1。
移动部20为了在介质M上印刷图像,从而执行介质M以及头单元50的移动。移动部20具有副扫描部40和主扫描部30。副扫描部40在用空心的箭头标记表示的输送方向上对介质M进行输送,并使该介质M穿过头单元50的附近和加热部60的附近。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沿着重力方向的上下方向设为Z轴。将穿过头单元50的附近时的介质M的输送方向设为Y轴。另外,将与Z轴以及Y轴的双方交叉的方向设为X轴。另外,将沿着介质M的输送方向的位置关系称为“上游侧”和“下游侧”。
副扫描部40具有放卷部41、支承部42、多个输送辊对43和收卷部44。支承部42与头单元50对置,并从下方对在输送方向上被输送的介质M进行支承。放卷部41被配置在头单元50的上游侧。放卷部41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机而使被卷绕成卷筒状的印刷前的介质M进行旋转,并沿着支承部42进行馈送。多个输送辊对43被配置于头单元50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并对介质M进行夹持。输送辊对43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机而进行旋转,从而将支承部42上的介质M向作为输送方向的Y轴方向的+侧进行输送。收卷部44被配置于后文所述的加热部60的下游侧。收卷部44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机而进行旋转,从而将与支承部42分离的印刷后的介质M收卷成卷筒状。并且,在正式印刷装置100中,作为介质M,例如使用了具有64英寸(Inch)左右的宽度的聚氯乙烯类薄膜等。
主扫描部30使滑架32相对于介质M而沿着作为主扫描方向的X轴方向进行移动。主扫描部30具有引导轴31和滑架32。引导轴31由两根棒状部件构成,并以长度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的方式而被配置。引导轴31对滑架32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而进行支承。主扫描部30具有使滑架32进行移动的未图示的移动机构。作为移动机构,例如,能够采用使滚珠螺杆和滚珠螺母组合而成的机构、或直线引导机构等。而且,在主扫描部30中,作为用于使滑架32进行移动的动力源而具有未图示的滑架电机。滑架32通过滑架电机而被驱动,并沿着引导轴31而在X轴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头单元50被搭载于滑架32上,并与介质M对置。因此,头单元50伴随着滑架32的往复动作而在X轴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
加热部60在介质M的输送方向上被配置于头单元50的下游侧。加热部60对穿过头单元50后的介质M进行加热,以使被喷出到介质M上的油墨的溶剂成分蒸发并干燥。加热部60在内部具有未图示的发热体,通过吹送被加热后的空气并放射红外线,从而对介质M进行加热。并且,可以省略被加热后的空气的吹送和红外线的放射中的一方,也可以将其他的任意方式的加热装置作为加热部60来使用。另外,加热部60的沿着X轴方向的长度被构成为,与介质M的X轴方向的宽度相等、或者长于该介质M的X轴方向的宽度。
摄像部70为了对被印刷在介质M上的点的浓度进行测量,从而对被形成于介质M上的点组、即被印刷于介质M上的图像进行摄像。点的浓度通过由摄像部70摄像获得的图像数据、和后文所述的CPU3的运算,从而以亮度L*来表示。摄像部70被配置于滑架32的与介质M对置的面上,并在滑架32于X轴方向上移动时对介质M进行摄像。摄像部70的摄像范围的沿着X轴方向的长度短于介质M的X轴方向的宽度。摄像部70通过在与滑架32一起在X轴方向上进行移动的同时连续地进行摄像,从而对介质M中的X轴方向的全部区域进行摄像。在本实施方式中,摄像部70由区域传感器构成。并且,也可以代替区域传感器而由行传感器构成。
图2为表示头单元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接下来,参照图2而对头单元50的结构进行说明。并且,图2为从作为Z轴方向的-侧的下表面观察头单元50时的示意图。
头单元50具备喷出黑色(K)、蓝绿色(C)、品红色(M)、黄色(Y)、灰色(LK)、淡蓝绿色(LC)这6种颜色的油墨的6个喷嘴列51。各喷嘴列51由具有喷嘴54的4个芯片52构成。#1~#400的400个喷嘴54沿着Y轴方向而以预定的喷嘴间距被设置在芯片52中。4个芯片52以被设置于相邻的芯片52的下端和上端处的一部分喷嘴54的X轴方向上的位置相互重叠的方式,而沿着Y轴方向被错开排列。芯片52将例如硅晶片作为基本材料,并通过应用了半导体工艺的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制造工艺来进行制造。并且,头单元50的结构为一个示例,并未被限定于此。
图3为表示芯片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接下来,参照图3,对芯片52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芯片52具备使多个压电振子142、固定板143以及柔性电缆144等单元化后获得的振子单元140、可对该振子单元140进行收纳的外壳141、与外壳141的顶端面接合的流道单元150。外壳141为,形成有顶端和后端均被开放的收纳空部145的合成树脂制的块状部件,在收纳空部145内收纳固定有振子单元140。
压电振子142被形成为在纵向上细长的梳齿状。该压电振子142为,以使压电体和内部电极交替地层叠的方式而被构成的层叠型的压电振子,且为在作为与层叠方向正交的纵向的Z轴方向上可伸缩的纵振动模式的压电振子。而且,各压电振子142的顶端面与流道单元150的岛部146接合。并且,该压电振子142以与电容器同样的方式进行工作。即,在信号的供给被停止的情况下,压电振子142的电位被保持在即将停止之前的电位上。
流道单元150通过以下方式而被构成,即,隔着流道形成基板153而将喷嘴板155配置在流道形成基板153的一个面侧、即Z轴方向的-侧,并将弹性板154配置在成为与喷嘴板155相反的一侧的另一个面侧、即Z轴方向的+侧,并进行层叠。喷嘴板155经由粘合部件而与流道形成基板153接合。作为粘合部件,能够采用环氧类粘合剂或丙烯酸类粘合剂等。
喷嘴板155由沿着Y轴方向而形成有多个喷嘴54的较薄的不锈钢或硅而构成。流道形成基板153为,形成有由共用油墨室156、油墨供给口157、压力室158以及喷嘴连通口159构成的一系列的油墨流道的板状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硅晶片的蚀刻处理来制作该流道形成基板153。弹性板154为,在不锈钢制的支承板152上对树脂薄膜151进行层叠加工后获得的双层结构的复合板材,且以环状地去除与压力室158对应的部分的支承板152的方式而形成岛部146。
在该芯片52中,从共用油墨室156穿过压力室158而到达喷嘴54的一系列的油墨流道针对每个喷嘴54而被形成。而且,通过对压电振子142进行充电或放电,从而使压电振子142发生变形。即,该纵振动模式的压电振子142通过充电而在振子长度方向上收缩,通过放电而在振子长度方向上伸长。因此,当通过充电而使电位上升时,岛部146被向压电振子142侧拉伸,岛部146周围的树脂薄膜151发生变形,从而使压力室158膨胀。另外,当通过放电而使电位下降时,压力室158收缩。
这样,由于能够根据电位而对压力室158的容积进行控制,因此,能够使压力室158内的油墨产生压力变动,从而能够从喷嘴54喷出油墨。例如,通过在使恒定容量(基准容积)的压力室158临时膨胀后急剧收缩,从而使油墨以液滴的方式被喷出,并在介质M上形成点。
并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了纵振动型的压电振子142的结构,但并未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将下电极、压电体层和上电极层叠形成后获得的挠曲变形型的压电振子。
图4为表示印刷装置的概要结构的框图。接下来,参照图4,对印刷装置100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
印刷装置100根据从图4所示的印刷控制装置110输入的印刷数据而在介质M上印刷图像。
印刷控制装置110具备打印机控制部111、输入部112、显示部113、存储部114等。作为印刷控制装置110,能够使用个人电子计算机等。印刷控制装置110也可以为被设置于与印刷装置100相同的壳体上的结构。
打印机控制部111实施输入部112、显示部113的控制、或使印刷装置100实施印刷的印刷任务的控制,并与印刷装置100的控制部1协同工作而对印刷系统120的整体进行控制。在使印刷控制装置110进行动作的软件中,包括对印刷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一般的图像处理应用程序软件(以下,称为应用程序)、以及生成用于使印刷装置100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的打印机驱动程序软件(以下,称为打印机驱动程序)。
打印机控制部111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15、或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定用途集成电路)116、DSP(Digital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117、存储器118、接口部(I/F)119等,并实施印刷系统120整体的集中管理。显示部113例如由液晶显示器构成。在显示部113中,在打印机控制部111的控制下,显示了从输入部112被输入的信息、或在印刷装置100中进行印刷的图像等。
输入部112由与键盘或信息输入设备连接的端口、被设置于显示部113(液晶显示器)的表面上的触摸面板等构成。输入部112也作为取得图像数据的图像取得部而发挥功能。
显示部113通过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按钮等而显示各种命令的选择项,并且,用户通过输入部112而对命令进行选择,从而输入各种命令。
存储部114为硬盘驱动器(HDD)或存储卡等可改写的存储介质,并存储有印刷控制装置110进行动作的软件(在打印机控制部111中进行动作的程序)、印刷的图像、以及与印刷任务相关的信息等。
存储器118为,确保对CPU115实施动作的程序进行存储的区域、以及实施动作的工作区域等的存储介质,并通过RAM、EEPROM等存储元件而被构成。
印刷装置100具有实施被设置于印刷装置100中的各部分的控制的控制部1。控制部1被构成为,包括接口部(I/F)2、CPU3、控制电路4、存储器5等。
接口部2用于在对输入信号或图像进行处理的印刷控制装置110与控制部1之间实施数据的发送或接收,并接收在印刷控制装置110中被生成的印刷数据等。
CPU3为,用于根据各种的输入信号处理、和被存储于存储器5中的程序以及从印刷控制装置110接收到的印刷数据而实施印刷装置100整体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
存储器5为,用于确保对CPU3的程序进行存储的区域以及工作区域等的存储介质,并具有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存储元件。
控制电路4为,根据印刷数据以及CPU3的运算结果而生成用于对主扫描部30、副扫描部40、摄像部70等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的电路。
另外,CPU3实施由摄像部70摄像而得的、被印刷于介质M上的点的图像数据处理,并求出成为点的浓度的指标的CIELAB颜色空间的亮度L*
控制电路4包括作为电压施加部的驱动信号生成部4a、喷出信号生成部4b、移动信号生成部4c。
驱动信号生成部4a为,生成对芯片52所具备的压电振子142进行驱动的后文所述的第一驱动波形以及第二驱动波形中的任意一方的驱动波形的电路。通过对所生成的驱动波形施加电压,从而从喷嘴54喷出液滴。
喷出信号生成部4b为,根据印刷数据以及CPU3的运算结果而生成进行喷出油墨的喷嘴54的选择、喷出定时的控制等的控制信号的电路。
移动信号生成部4c为,根据印刷数据以及CPU3的运算结果而生成对主扫描部30、副扫描部40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的电路。
控制部1通过根据从控制电路4输出的控制信号而实施在从喷嘴54喷出油墨的同时使滑架32在作为主扫描方向的X轴方向上进行移动的主扫描,从而在X轴方向上形成点排列的光栅线。另外,控制部1根据从控制电路4输出的控制信号而实施使介质M向作为输送方向的Y轴方向的+侧进行移动的副扫描。通过交替地实施该主扫描和副扫描,从而使基于图像数据的所期望的图像被印刷于介质M上。
并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以卷筒至卷筒的方式而供给长条的介质M的印刷装置100的结构,但并未被限定于此。例如,印刷装置可以为以单页的方式供给以预先被切断为预定的长度后的单页纸的结构,也可以为将印刷后的介质M收纳在代替收卷部44而被安装的未图示的排出筐内的结构。
图像处理
图5为对用于印刷图像的图像处理进行说明的图。接下来,参照图5,对印刷数据的生成处理进行说明。向介质M进行的印刷通过从印刷控制装置110向印刷装置100发送印刷数据而被开始实施。印刷数据通过打印机驱动程序而被生成。
打印机驱动程序从应用程序接收在输入部112处所取得的图像数据(例如,文本数据或全彩色的图像数据等),并转换为印刷装置100的控制部1可解释的形式的印刷数据,并且将印刷数据向控制部1输出。在将来自应用程序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印刷数据时,打印机驱动程序实施分辨率转换处理、颜色转换处理(生成ICC配置文件)、半色调处理、光栅化处理、命令附加处理等。即,作为由软件(或者硬件)所实施的功能,打印机驱动程序具备根据图像数据而实施半色调处理的半色调处理部、根据被实施半色调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而生成印刷数据的印刷数据生成部等(省略图示)。
步骤S1的分辨率转换处理为,将从应用程序中输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在介质M上进行印刷时的分辨率(印刷分辨率)的处理。例如,在印刷分辨率被指定为720×720dpi的情况下,将从应用程序中接收到的矢量形式的图像数据转换为720×720dpi的分辨率的位图形式的图像数据。分辨率转换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各像素数据由被配置成矩阵状的像素构成。各像素具有RGB颜色空间的例如256灰度的灰度值。也就是说,分辨率转换后的像素数据表示相对应的像素的灰度值。
将与被配置成矩阵状的像素中的在预定的方向上排列的一列的量的像素相对应的像素数据称为光栅数据。并且,与光栅数据相对应的像素排列的预定的方向与对图像进行印刷时的头单元50的移动方向(主扫描方向)相对应。
步骤S2的颜色转换处理为,从RGB颜色空间中转换为CMYK颜色空间的数据的处理。作为实施该转换的系统,使用了颜色管理系统。颜色管理系统使用记述了这些颜色空间的对应关系的配置文件(例如,ICC(InternationalColor Consortium,国际色彩协会)配置文件)而对颜色空间进行转换。颜色空间转换通过如下方式实施,即,从依赖于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特定的设备的非独立颜色空间(RGB颜色空间)转换为不依赖于设备的独立颜色空间(例如,CIELAB颜色空间),此后,转换为输出侧的印刷装置100的颜色空间(CMYK颜色空间)。
CMYK色为蓝绿色(C)、品红色(M)、黄色(Y)、黑色(K),CMYK色系空间的图像数据为与印刷装置100所具有的油墨的颜色相对应的数据。因此,例如,在印刷装置100使用CMYK色系的4种油墨的情况下,打印机驱动程序根据RGB数据而生成CMYK色系的4维空间的图像数据。该颜色转换处理根据使RGB数据的灰度值和CMYK色系数据的灰度值相对应后获得的表格(颜色转换查找表LUT)而被实施。并且,颜色转换处理后的像素数据为由CMYK色系空间表示的例如256灰度的CMYK色系数据。
步骤S3的半色调处理为,将高灰度数(256灰度)的油墨量数据转换为印刷装置100可形成的灰度数的数据的处理。半色调处理通过半色调处理部而被实施。通过该半色调处理,而使表示256灰度的油墨量数据被转换为表示2灰度(有点、无点)的1位数据、或表示4灰度(无点、小点、中点、大点)的2位数据。具体而言,根据灰度值(0~255)和点生成率对应的点生成率表格,而求出与灰度值对应的点的生成率,在所获得的生成率中,利用抖动法或误差扩散法等,而以点被分散地形成的方式制作像素数据。也就是说,半色调处理后的像素数据为1位或2位的数据,该像素数据成为表示各像素中的点的形成(点的有无、点的大小)的数据。例如,在2位(4灰度)的情况下,如与无点对应的点灰度值[00]、与小点的形成对应的点灰度值[01]、与中点的形成对应的点灰度值[10]、以及与大点的形成对应的点灰度值[11]那样被转换为四个阶段。并且,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0以有点、无点的2个灰度来进行印刷,因此,在色调处理中,生成1位数据。
步骤S4的光栅化处理为,将排列为矩阵状的像素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1位的数据)按照印刷时的点形成顺序而重新排列的处理。在光栅化处理中,包括将半色调处理后的由像素数据构成的图像数据分配给各主扫描的循环分配处理,所述主扫描为,头单元50在往复移动的同时喷出液滴的动作。当循环分配完毕时,被分配了对构成印刷图像的各光栅线进行形成的实际的喷嘴54。
步骤S5的命令附加处理为,对被光栅化处理后的数据附加与印刷方式相应的命令数据的处理。作为命令数据,具有例如与介质M的输送方式(向输送方向进行移动的移动量或速度等)相关的输送数据等。光栅化处理以及命令附加处理在印刷数据生成部中被实施,并生成了印刷数据。
步骤S6的印刷数据发送处理为,将所生成的印刷数据经由接口部119而向印刷装置100发送的处理。
由打印机驱动程序而产生的从步骤S1至步骤S6的处理在CPU115的控制下通过ASIC116以及DSP117而被实施(参照图4)。
接下来,对从各芯片52的喷嘴54喷出的液滴的大小进行说明。图6为对向压电振子施加的驱动波形进行说明的图。图7为对从喷嘴喷出的液滴的点尺寸进行说明的图。并且,在图7中,利用圆形标记的面积示出了点尺寸发生变化的图像。
如图6所示,在半色调处理中生成的像素数据为有点的情况下,驱动信号生成部4a针对每个芯片52而生成使压电振子142进行驱动的第一驱动波形以及第二驱动波形中的任意一方的驱动波形。在半色调处理中被生成的像素数据为无点的情况下,不生成驱动波形。从喷嘴54被喷出的液滴的大小(以下,称为点尺寸)能够根据驱动波形的种类和电压VH而进行变更。例如,第一驱动波形在预定的期间T内被反复实施3次使压电振子142位移的电压VH的变化。第二驱动波形在预定的期间T内被反复实施4次使压电振子142位移的电压VH的变化。预定的期间T与喷嘴54以1个像素的量而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期间相对应。例如,在印刷分辨率为720dpi的情况下,期间T相当于用于供喷嘴54相对于介质M而移动1/720英寸的期间。并且,在预定的期间T内被反复的电压VH的变化的次数为一个示例,并未被限定于此。
图7表示向第一驱动波形以及第二驱动波形施加的电压VH与点尺寸之间的关系。从各芯片52的喷嘴54被喷出的液滴的点尺寸与向各驱动波形施加的电压VH成比例地发生变化。在各芯片52中,设定了作为可施加电压VH的范围的可调节电压范围。可调节电压范围为,烟雾难以产生且不产生漏点的电压VH的范围,且预先针对各芯片52并通过实验而被设定,并被存储于存储器5中。
驱动信号生成部4a通过将被设定于芯片52上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VH施加在第一驱动波形上,从而使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液滴从喷嘴54喷出。另外,驱动信号生成部4a通过将被设定于芯片52上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VH施加在第二驱动波形上,从而使包括大于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的尺寸在内的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液滴从喷嘴54喷出。而且,第一尺寸范围和第二尺寸范围局部重复。具体而言,作为将可调节电压范围的最大电压Vmax施加在第一驱动波形上时被喷出的小点的、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尺寸,大于作为将可调节电压范围的最小电压Vmin施加在第二驱动波形上时被喷出的大点的、第二尺寸范围的最小点尺寸。
电压决定方法
接下来,对为了调节油墨浓度而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施加的电压的电压决定方法进行说明。图8为对电压决定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如上所述,在芯片52通过应用了半导体工艺的MEMS制造工艺而被制造出的情况下,有时会因芯片52的个体差而使从喷嘴54被喷出的液滴的点尺寸不同。由于点尺寸与浓度成比例,因此,即使在第一驱动波形中施加了预定的电压的情况下,针对每个芯片52而被喷出的点的浓度也会不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0中实施印刷的情况下,在正式印刷之前,通过第一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施加在所述芯片52上并实施预印刷,并求出被印刷后的图像的点的浓度,从而决定为了实现目标浓度而应在正式印刷中向芯片52施加的驱动波形以及电压。
对决定在正式印刷中印刷的电压的电压决定方法进行详细叙述。并且,该电压决定方法是针对形成头单元50的喷出相同颜色的喷嘴列51的4个芯片52中的每一个芯片52而被实施的。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用于将喷出K油墨的4个芯片52的油墨浓度设为目标浓度的电压决定方法进行说明。
步骤S101为,通过第一驱动波形而施加预定的电压V0并在介质M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工序。控制部1的驱动信号生成部4a通过第一驱动波形而施加预定的电压V0。喷出K油墨的4个芯片52根据从控制部1的喷出信号生成部4b被输出的控制信号而从喷嘴54喷出液滴,移动部20根据从控制部1的移动信号生成部4c被输出的控制信号而使介质M和头单元50相对移动,从而在介质M上印刷K油墨的点。
步骤S102为对被印刷在介质M上的点的浓度进行测量的浓度测量工序。控制部1对摄像部70进行驱动,并对通过点而被印刷在介质M上的图像进行摄像。控制部1的CPU3将摄像到的图像数据转换为CIELAB颜色空间,并求出作为点的浓度的指标的点的亮度Lm。由此,根据作为被印刷在介质M上的点的浓度的点的亮度Lm的测量,而能够持续地实施以下说明的步骤。并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浓度,对使用了CIELAB颜色空间的亮度L*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CIELUV颜色空间的亮度L*等。
步骤S103为,根据被印刷在介质M上的点的浓度和目标浓度来判断是否能够通过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变更来实现目标浓度的判断工序。目标浓度为,在第一驱动波形上施加电压VH而在介质M上印刷点时欲实现的所期望的浓度。各颜色的目标浓度作为目标亮度Lt而被预先存储于存储器5中。如上所述,点尺寸与电压VH成比例。例如,当使电压VH升高时,液滴的点尺寸变大,点的浓度变浓。即,作为浓度的指标来使用的亮度L*通过相对于电压VH而大致直线性地减少的一次函数来表示,其系数被预先存储于存储器5中。
图9至图11为表示电压VH与亮度L*之间的关系的图。图9以及图10表示目标亮度Lt位于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情况的一个示例。图11表示目标亮度Lt位于可调节电压范围以外的情况下的一个示例。CPU3根据在步骤S102中求出的点的亮度Lm和系数而对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Vmax以及下限Vmin时所获得的亮度L*进行计算,并与目标亮度Lt进行比较。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在CPU3判断为通过第一驱动波形的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调节而能够实现目标亮度Lt的情况(步骤S103:“是”)下,进入步骤S104。如图11所示,在通过第一驱动波形而欲获得目标亮度Lt时,电压VH成为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电压Vmax以上,在CPU3判断为通过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调节而无法实现目标亮度Lt的情况(步骤S103:“否”)下,进入步骤S105。
步骤S104为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VH的决定工序。如图9以及图10所示,CPU3根据点的亮度Lm与目标亮度Lt之间的差异、和系数而求出以第一驱动波形而实现目标亮度Lt的电压Vs,并将之决定为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电压VH。
步骤S105为,当即使通过第一驱动波形而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的电压Vmax也未达到作为目标浓度的目标亮度Lt时,变更为第二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VH的决定工序。如图11所示,在即使在第一驱动波形上施加上限值的电压Vmax也未达到目标亮度Lt的情况下,CPU3将驱动波形变更为第二驱动波形。CPU3根据在步骤S102中求出的、通过第一驱动波形而施加了预定的电压V0时的点的亮度Lm,而对通过第二驱动波形来施加预定的电压V0时的点的亮度Lm’进行计算。
如上所述,第一驱动波形和第二驱动波形在预定的期间T内使压电振子142位移的电压VH的变化次数不同。在电压VH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第二驱动波形而被喷出的大点的点尺寸根据电压VH的变化的次数差而被求出。由于点尺寸与作为浓度的亮度L*成比例,因此,CPU3能够根据点的亮度Lm而对点的亮度Lm’进行计算。CPU3根据点的亮度Lm’和目标亮度Lt的差异和系数,而求出以第二驱动波形来实现目标亮度Lt的电压Vs,并将之决定为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电压VH。并且,在即使通过第一驱动波形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的电压Vmin也未达到目标亮度Lt的情况下,CPU3将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电压VH决定为下限值的电压Vmin。
由于印刷装置100以及电压决定方法在即使向喷出小点的第一驱动波形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的电压Vmax也未达到目标亮度Lt时,变更为喷出大点的第二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VH,因此,能够扩大作为从芯片52被喷出的液滴的浓度的亮度L*的调节范围。
通过向第一驱动波形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VH而从喷嘴54被喷出的小点的第一尺寸范围、和通过向第二驱动波形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VH而从喷嘴54被喷出的大点的第二尺寸范围具有局部重复的范围。由此,能够适当地扩大作为液滴的浓度的亮度L*的调节范围。
通过相对于喷出K油墨的4个芯片52而实施步骤S103至步骤S105,从而能够使从K油墨的喷嘴列51被喷出的液滴的点的浓度一致。
并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头单元50而例示了被搭载于往复移动的滑架32上并在介质M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喷出液滴的串行头类型,但也可以为由多个芯片52构成、且以在介质M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固定的方式被排列的行式头类型。
另外,虽然对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0具备摄像部70并根据摄像部70摄像到的图像数据而求出亮度L*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不具备摄像部70的结构。也可以为,用户利用分光测色计等对在预印刷中被印刷于介质M上的图像的亮度L*进行计测,并将该值从输入部112输入的结构。
如以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以及电压决定方法,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印刷装置100的控制部1在正式印刷之前,以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第一驱动波形而施加预定的电压V0,从而在介质M上实施预印刷。对被预印刷的点的亮度Lm和目标亮度Lt进行比较,当即使向第一驱动波形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的电压Vmax也未达到目标亮度Lt时,控制部1从第一驱动波形变更为喷出大点的第二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VH。由此,能够扩大作为从芯片52被喷出的液滴的浓度的亮度L*的调节范围。
通过向第一驱动波形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VH而从喷嘴54被喷出的小点的第一尺寸范围、和通过向第二驱动波形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VH而从喷嘴54被喷出的大点的第二尺寸范围具有局部重复的范围。由此,能够适当地扩大作为液滴的浓度的亮度L*的调节范围。
印刷装置100具备用于对点的浓度进行测量的作为测量部的摄像部70。控制部1根据在摄像部70中被摄像到的图像数据而求出成为点的浓度的指标的亮度L*。由此,能够持续地实施从作为被印刷于介质M上的点的浓度的点的亮度Lm的测量起、至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VH的决定为止的处理。
本实施方式的电压决定方法在正式印刷之前的印刷工序中,以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第一驱动波形而施加预定的电压V0,从而在介质M上实施预印刷。在判断工序中,对被预印刷出的点的亮度Lm和目标亮度Lt进行比较,当即使向第一驱动波形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的电压Vmax也未达到目标亮度Lt时,在决定工序中,控制部1从第一驱动波形变更为喷出大点的第二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VH。由此,能够扩大作为从芯片52被喷出的液滴的浓度的亮度L*的调节范围。
实施方式2
图12为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电压决定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参照图12,对为了调节油墨浓度而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施加的电压的电压决定方法进行说明。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202由于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步骤S102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步骤S201为,通过第二驱动波形来施加预定的电压V0从而在介质M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工序。控制部1的驱动信号生成部4a通过第二驱动波形而施加预定的电压V0。喷出K油墨的4个芯片52根据从控制部1的喷出信号生成部4b被输出的控制信号而从喷嘴54喷出液滴,移动部20根据从控制部1的移动信号生成部4c被输出的控制信号而使介质M和头单元50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在介质M上印刷K油墨的点。
步骤S203为,根据被印刷在介质M上的点的浓度和目标浓度,来判断是否能够通过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变更来实现目标浓度的判断工序。目标浓度为,当向第二驱动波形施加电压VH并在介质M上印刷点时欲实现的所期望的浓度。各颜色的目标浓度作为目标亮度Lt而被预先存储于存储器5中。如上所述,点尺寸与电压VH成比例。例如,当使电压VH升高时,液滴的点尺寸将变大,且点的浓度变浓。即,作为浓度的指标来使用的亮度L*通过相对于电压VH而直线性地减少的一次函数来表示,其系数被预先存储于存储器5中。
图13以及图14为表示电压VH与亮度L*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3表示目标亮度Lt位于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情况的一个示例。图14表示目标亮度Lt位于可调节电压范围以外的情况下的一个示例。CPU3根据在步骤S202中求出的点的亮度Lm和系数而对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Vmax以及下限Vmin时所获得的亮度L*进行计算,并与目标亮度Lt进行比较。如图13所示,在CPU3判断为通过第二驱动波形的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调节而能够实现目标亮度Lt的情况(步骤S203:“是”)下,进入步骤S204。如图14所示,在通过第二驱动波形而欲获得目标亮度Lt时,电压VH成为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下限电压Vmin以下,在CPU3判断为无法通过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调节而实现目标亮度Lt的情况(步骤S203:“否”)下,进入步骤S205。
步骤S204为,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使用的正式电压VH的决定工序。如图13所示,CPU3根据点的亮度Lm与目标亮度Lt之间的差异、和系数,而求出通过第二驱动波形来实现目标亮度Lt的电压Vs,并将之决定为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电压VH。
步骤S205为,当即使通过第二驱动波形而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的电压Vmin也未达到作为目标浓度的目标亮度Lt时,变更为第一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VH的决定工序。如图14所示,在即使向第二驱动波形施加下限值的电压Vmin也未达到目标亮度Lt的情况下,CPU3将驱动波形变更为第一驱动波形。CPU3根据在步骤S202中求出的、通过第二驱动波形而施加预定的电压V0时的点的亮度Lm,而对通过第一驱动波形来施加预定的电压V0时的点的亮度Lm’进行计算。
如上所述,第一驱动波形和第二驱动波形在预定的期间T内使压电振子142位移的电压VH的变化次数不同。在电压VH相同的情况下,在第一驱动波形中喷出的小点的点尺寸根据电压VH的变化的次数差而被求出。由于点尺寸与作为浓度的亮度L*成比例,因此,CPU3能够根据点的亮度Lm而对点的亮度Lm’进行计算。CPU3根据点的亮度Lm’和目标亮度Lt的差异和系数,而求出通过第一驱动波形来实现目标亮度Lt的电压Vs,并将之决定为在正式印刷中所使用的电压VH。并且,在即使通过第二驱动波形而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的电压Vmax也未达到目标亮度Lt的情况下,CPU3将在正式印刷中所使用的电压VH决定为上限值的电压Vmax。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0以及电压决定方法由于在即使通过喷出大点的第二驱动波形而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的电压Vmin也未达到目标亮度Lt时,变更为喷出小点的第一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VH,因此,能够扩大作为从芯片52被喷出的液滴的浓度的亮度L*的调节范围。
如以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以及电压决定方法,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印刷装置100的控制部1在正式印刷之前,通过用于喷出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第二驱动波形而施加预定的电压V0,从而在介质M上实施预印刷。对被预印刷出的点的亮度Lm和目标亮度Lt进行比较,当即使向第二驱动波形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的电压Vmin也未达到目标亮度Lt时,控制部1从第二驱动波形变更为喷出小点的第一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使用的正式电压VH。由此,能够扩大作为从芯片52被喷出的液滴的浓度的亮度L*的调节范围。
本实施方式的电压决定方法在正式印刷之前的印刷工序中,通过用于喷出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第二驱动波形而施加预定的电压V0,从而在介质M上实施预印刷。在判断工序中,对被预印刷出的点的亮度Lm和目标亮度Lt进行比较,在即使向第二驱动波形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的电压Vmin也未达到目标浓度Lt时,在决定工序中,控制部1从第二驱动波形变更为喷出小点的第一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使用的正式电压。由此,能够扩大从芯片52被喷出的液滴的浓度的调节范围。
并且,本发明并未被限定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对上述的实施方式附加各种变更或改良等。以下,对改变例进行叙述。另外,关于与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位,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改变例1
改变例1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的驱动信号生成部4a通过向第一驱动波形施加被设定于芯片52中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VH,从而使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液滴从喷嘴54喷出。另外,驱动信号生成部4a通过向第二驱动波形施加被设置于芯片52上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VH,从而使包括与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在内的第二尺寸范围的中点的液滴从喷嘴54喷出。
由于CPU3在即使向喷出小点的第一驱动波形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的电压Vmax也未达到目标亮度Lt时,从第一驱动波形变更为喷出中点的第二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VH,因此,能够扩大作为从芯片52被喷出的液滴的浓度的亮度L*的调节范围。
改变例2
改变例2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的驱动信号生成部4a通过向第一驱动波形施加被设定于芯片52中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VH,从而使第一尺寸范围的中点的液滴从喷嘴54喷出。另外,驱动信号生成部4a通过向第二驱动波形施加被设定于芯片52中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VH,从而使包括与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在内的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液滴从喷嘴54喷出。
由于CPU3在即使向喷出中点的第一驱动波形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的电压Vmax也未达到目标亮度Lt时,从第一驱动波形变更为喷出大点的第二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使用的正式电压,因此,能够扩大作为从芯片52被喷出的液滴的浓度的亮度L*的调节范围。
改变例3
改变例3所涉及的印刷装置100的驱动信号生成部4a通过向第一驱动波形施加被设定于芯片52中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VH,从而使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液滴从喷嘴54喷出。另外,驱动信号生成部4a通过向第三驱动波形施加被设定于芯片52上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VH,从而使包括与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在内的第三尺寸范围的中点的液滴从喷嘴54喷出。另外,驱动信号生成部4a通过向第二驱动波形施加被设定于芯片52上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VH,从而使包括与第三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在内的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液滴从喷嘴54喷出。
CPU3在即使向喷出中点的第三驱动波形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的电压Vmin也未达到目标亮度Lt时,从第三驱动波形变更为喷出小点的第一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VH。CPU3在即使通过喷出中点的第三驱动波形而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的电压Vmax也未达到目标亮度Lt时,从第三驱动波形变更为喷出大点的第二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由此,能够进一步扩大作为从芯片52被喷出的液滴的浓度的亮度L*的调节范围。
以第一驱动波形和可调节电压范围而被喷出的小点的第一尺寸范围、与以第三驱动波形和可调节电压范围而被喷出的中点的第三尺寸范围局部重复。而且,中点的第三尺寸范围、与以第二驱动波形和可调节电压范围而被喷出的大点的第二尺寸范围局部重复。由此,能够恰当地扩大作为液滴的浓度的亮度L*的调节范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其他的装置也可以具有印刷控制装置110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另外,也可以为印刷装置具有印刷控制装置110的全部功能的结构。在所涉及的结构中,也能够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以下,对从实施方式被导出的内容进行记载。
本申请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芯片,其具有喷嘴;控制部,其包括电压施加部,所述电压施加部通过将被设定于所述芯片中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施加于第一驱动波形以及第二驱动波形中的任意一方上,从而使液滴从所述喷嘴喷出,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波形,所述第二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包括与所述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在内的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波形,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施加于所述芯片,从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并根据被印刷于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点的浓度和目标浓度,来判断是否能够通过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变更来实现所述目标浓度,当即使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波形而施加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的电压也未达到所述目标浓度时,变更为所述第二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
根据该结构,印刷装置具备:具有喷嘴的芯片、和包括施加用于从喷嘴喷出液滴的电压的电压施加部在内的控制部。控制部在正式印刷之前,通过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第一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施加于芯片,从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而且,控制部在根据被印刷的点的浓度和目标浓度而判断为即使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的电压也无法实现目标浓度时,变更为用于喷出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第二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使用的正式电压。即,控制部在正式印刷中,向能够从喷嘴喷出与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的大点的第二驱动波形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正式电压,从而实现液滴的目标浓度。根据该结构,能够扩大设置有可调节电压范围的印刷装置中的、液滴的浓度的调节范围。
本申请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芯片,其具有喷嘴;控制部,其包括电压施加部,所述电压施加部通过将被设定于所述芯片中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施加于第一驱动波形以及第二驱动波形中的任意一方上,从而使液滴从所述喷嘴喷出,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波形,所述第二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包括与所述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在内的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波形,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施加于所述芯片,从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并根据被印刷于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点的浓度和目标浓度,来判断是否能够通过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变更来实现所述目标浓度,当即使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波形而施加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的电压也未达到所述目标浓度时,变更为所述第一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
根据该结构,印刷装置具备具有喷嘴的芯片、和包括施加用于从喷嘴喷出液滴的电压的电压施加部在内的控制部。控制部在正式印刷之前,通过用于喷出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第二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施加于芯片,从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而且,控制部在根据被印刷后的点的浓度和目标浓度而判断为即使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的电压也无法实现目标浓度时,变更为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第一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即,控制部在正式印刷中,向能够从喷嘴喷出与第二尺寸范围的最小点相比而较小的尺寸的小点的第一驱动波形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正式电压,从而实现液滴的目标浓度。根据该结构,能够扩大设定有可调节电压范围的印刷装置中的、液滴的浓度的调节范围。
在上述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第一尺寸范围和所述第二尺寸范围局部重复。
根据该结构,通过第一驱动波形而被喷出的液滴的第一尺寸范围、和通过第二驱动波形而被喷出的液滴的第二尺寸范围局部重复。由于液滴的尺寸与浓度成比例,因此,能够适当地扩大液滴的浓度的调节范围。
上述的印刷装置优选为,还具备测量部,所述测量部用于对被印刷于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点的浓度进行测量。
根据该结构,印刷装置具备用于对点的浓度进行测量的测量部,因此,能够持续地实施从被印刷于介质上的点的浓度的测量起至正式电压的决定为止的处理。
本申请的电压决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其为在如下的印刷装置中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施加的电压的电压决定方法,所述印刷装置具备:芯片,其具有喷嘴;控制部,其包括电压施加部,所述电压施加部通过将被设定于所述芯片中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施加于第一驱动波形以及第二驱动波形中的任意一方上,从而使液滴从所述喷嘴喷出,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波形,所述第二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包括与所述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在内的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波形,所述电压决定方法具有: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施加于所述芯片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工序;根据被印刷于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点的浓度和目标浓度,来判断是否能够通过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变更来实现所述目标浓度的判断工序;当即使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波形而施加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的电压也未达到所述目标浓度时,变更为所述第二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使用的正式电压的决定工序。
根据该方法,在印刷工序中,控制部在正式印刷之前,通过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第一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施加于芯片,从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在判断工序中,控制部根据被印刷出的点的浓度和目标浓度,来判断是否能够通过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变更来实现目标浓度。在决定工序中,控制部在判断为即使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上限值的电压也无法实现目标浓度时,变更为用于喷出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第二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即,控制部在实施正式印刷的工序中,向能够从喷嘴喷出与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的大点的第二驱动波形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正式电压,从而实现液滴的目标浓度。根据该电压决定方法,能够扩大设定有可调节电压范围的印刷装置中的、液滴的浓度的调节范围。
本申请的电压决定方法的特征在于,其为在如下的印刷装置中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施加的电压的电压决定方法,所述印刷装置具备:芯片,其具有喷嘴;控制部,其包括电压施加部,所述电压施加部通过将被设定于所述芯片中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施加于第一驱动波形以及第二驱动波形中的任意一方上,从而使液滴从所述喷嘴喷出,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波形,所述第二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包括与所述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在内的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波形,所述电压决定方法具有: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施加于所述芯片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工序;根据被印刷于所述介质上的所述点的浓度和目标浓度,来判断是否能够通过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变更来实现所述目标浓度的判断工序;当即使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波形而施加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的电压也未达到所述目标浓度时,变更为所述第一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使用的正式电压的决定工序。
根据该方法,在印刷工序中,控制部在正式印刷之前,通过用于喷出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第二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施加于所述芯片,从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在判断工序中,控制部根据被印刷出的点的浓度和目标浓度,来判断是否能够通过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变更来实现目标浓度。在决定工序中,控制部在判断为即使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下限值的电压也无法实现目标浓度时,变更为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第一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使用的正式电压。即,控制部在实施正式印刷的工序中,向能够从喷嘴喷出与第二尺寸范围的最小点相比而较小的尺寸的小点的第一驱动波形施加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正式电压,从而实现液滴的目标浓度。根据该电压决定方法,能够扩大设定有可调节电压范围的印刷装置中的、液滴的浓度的调节范围。
符号说明
1…控制部;2、119…接口部;3、115…CPU;4…控制电路;4a…作为电压施加部的驱动信号生成部;4b…喷出信号生成部;4c…移动信号生成部;5、118…存储器;20…移动部;30…主扫描部;32…滑架;40…副扫描部;43…输送辊对;50…头单元;51…喷嘴列;52…芯片;54…喷嘴;60…加热部;70…作为测量部的摄像部;100…印刷装置;110…印刷控制装置;111…打印机控制部;112…输入部;113…显示部;114…存储部;116…ASIC;117…DSP;120…印刷系统;140…振子单元;142…压电振子;155…喷嘴板。

Claims (8)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芯片,其具有喷嘴;
控制部,其包括电压施加部,所述电压施加部通过将被设定于所述芯片中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施加于第一驱动波形以及第二驱动波形中的任意一方上,从而使液滴从所述喷嘴喷出,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波形,所述第二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包括与所述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在内的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波形,
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施加于所述芯片,从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
所述控制部根据通过以所述第一驱动波形施加所述预定的电压而被印刷于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小点的浓度,来判断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波形来实现目标浓度所需的电压是否在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内,
当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波形来实现所述目标浓度所需的电压为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的电压以上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波形来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施加的正式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尺寸范围和所述第二尺寸范围局部重复。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测量部,所述测量部用于对被印刷于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小点的浓度进行测量。
4.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芯片,其具有喷嘴;
控制部,其包括电压施加部,所述电压施加部通过将被设定于所述芯片中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施加于第一驱动波形以及第二驱动波形中的任意一方上,从而使液滴从所述喷嘴喷出,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波形,所述第二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包括与所述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在内的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波形,
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施加于所述芯片,从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
所述控制部根据被印刷于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大点的浓度和目标浓度,来判断是否能够通过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变更来实现所述目标浓度,
当即使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波形而施加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的电压也未达到所述目标浓度时,变更为所述第一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使用的正式电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尺寸范围和所述第二尺寸范围局部重复。
6.如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测量部,所述测量部用于对被印刷于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大点的浓度进行测量。
7.一种电压决定方法,其为在如下的印刷装置中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施加的电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芯片,其具有喷嘴;
控制部,其包括电压施加部,所述电压施加部通过将被设定于所述芯片中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施加于第一驱动波形以及第二驱动波形中的任意一方上,从而使液滴从所述喷嘴喷出,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波形,所述第二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包括与所述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在内的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波形,
所述电压决定方法具有:
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施加于所述芯片从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工序;
根据通过以所述第一驱动波形施加所述预定的电压而被印刷于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小点的浓度,来判断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波形来实现目标浓度所需的电压是否在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判断工序;
当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波形来实现所述目标浓度所需的电压为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的电压以上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波形来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施加的正式电压的决定工序。
8.一种电压决定方法,其为在如下的印刷装置中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施加的电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芯片,其具有喷嘴;
控制部,其包括电压施加部,所述电压施加部通过将被设定于所述芯片中的可调节电压范围的电压施加于第一驱动波形以及第二驱动波形中的任意一方上,从而使液滴从所述喷嘴喷出,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第一尺寸范围的小点的波形,所述第二驱动波形为用于喷出包括与所述第一尺寸范围的最大点相比而较大的尺寸在内的第二尺寸范围的大点的波形,
所述电压决定方法具有:
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波形而将预定的电压施加于所述芯片从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的印刷工序;
根据被印刷于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大点的浓度和目标浓度,来判断是否能够通过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变更来实现所述目标浓度的判断工序;
当即使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波形而施加所述可调节电压范围的下限值的电压也未达到所述目标浓度时,变更为所述第一驱动波形并决定在正式印刷中所使用的正式电压的决定工序。
CN201910451905.3A 2018-05-31 2019-05-28 印刷装置以及电压决定方法 Active CN1105497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4420 2018-05-31
JP2018104420A JP7052568B2 (ja) 2018-05-31 2018-05-31 印刷装置および電圧決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9734A CN110549734A (zh) 2019-12-10
CN110549734B true CN110549734B (zh) 2022-11-08

Family

ID=68693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1905.3A Active CN110549734B (zh) 2018-05-31 2019-05-28 印刷装置以及电压决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3268B2 (zh)
JP (1) JP7052568B2 (zh)
CN (1) CN1105497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21043B2 (ja) 2019-09-25 2023-08-04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印刷装置における調整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74998B2 (ja) * 1995-09-29 2005-07-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JP3289624B2 (ja) * 1996-11-25 2002-06-10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駆動装置
JP3674248B2 (ja) * 1997-07-01 2005-07-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噴射装置の駆動装置
US6629739B2 (en) * 1999-12-17 2003-10-07 Xerox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op size switching in ink jet printing
KR100470579B1 (ko) * 2002-11-02 2005-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기록 장치의 제어장치 및 제어방법
JP2004284064A (ja) * 2003-03-19 2004-10-14 Seiko Epson Corp 印加電圧値決定方法、画像出力装置、印加電圧値決定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257547B2 (ja) * 2006-11-06 2009-04-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の製造方法及び駆動方法
JP5782984B2 (ja) * 2011-10-20 2015-09-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6461557B2 (ja) * 2014-05-19 2019-01-30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6755510B2 (ja) * 2015-11-30 2020-09-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9734A (zh) 2019-12-10
JP7052568B2 (ja) 2022-04-12
JP2019209483A (ja) 2019-12-12
US10913268B2 (en) 2021-02-09
US20190366711A1 (en) 2019-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4190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582482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補正方法および画像補正プログラム
EP2463106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processing image, and computer program
US20110141528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600561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補正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9981463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discharging apparatus, liquid discharging apparatus, and device driver
US7645010B2 (en) Ink ejection amount measurement method and ink ejection amount measurement system
CN110549734B (zh) 印刷装置以及电压决定方法
JP2018001639A (ja) 記録装置
US10821743B2 (en) Record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thod
US9352558B2 (en) Line type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line type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device driver, and printing system
JP3835045B2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8036903A (ja) 記録ヘッド及び位置ずれ補正装置
CN110315846B (zh)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US11772377B2 (en) Head drive device, head device, printing device, and head drive method
JP3849634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20070046731A1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and ejection control method
JP3791480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16529088A (zh) 记录头以及记录装置
JP2009012337A (ja) 流体吐出システム及び流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8154069A (ja) 記録装置
JP2004034435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7024232A (ja) 液滴吐出装置、液滴吐出装置の調整方法
JP2004174906A (ja)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