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47757A - 眼屈光力测量设备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眼屈光力测量设备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47757A
CN110547757A CN201910464191.XA CN201910464191A CN110547757A CN 110547757 A CN110547757 A CN 110547757A CN 201910464191 A CN201910464191 A CN 201910464191A CN 110547757 A CN110547757 A CN 110547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eye
refractive power
reliability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41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47757B (zh
Inventor
边光春
山藤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w Beautiful Co Is
Original Assignee
How Beautiful Co I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w Beautiful Co Is filed Critical How Beautiful Co Is
Publication of CN110547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7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47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477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08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16Opera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B3/0033Operational featur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put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16Opera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B3/0041Operational featur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display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03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determining refraction, e.g. refractometers, skia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10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 A61B3/12Objective types, i.e.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perceptions or reactions for looking at the eye fundus, e.g. ophthalmoscop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测量设备朝受检眼的眼底投射测量光并接受来自眼底的反射光,并且基于光接收信号对受检眼的眼屈光力进行测量。而且对测量值的可靠度进行判定。具体而言,以不定次数连续执行基于光接收信号对眼屈光力进行测量的处理,直到符合结束条件为止。每次执行处理时将所获得的眼屈光力的测量值与表示测量值的可靠度的信息共同显示在显示器上。

Description

眼屈光力测量设备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眼屈光力测量设备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用于测量眼的屈光力的测量设备。为了获得正确的测量值,优选在适当地对准受检眼相对于测量系统的位置的状态下以及在受检眼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测量。因此,以往的测量设备具有用于检测受检眼的对准状态的功能以及使视标处于雾视状态的功能。测量设备以例如对准状态适当作为条件来测量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在进行眼屈光力的主测量之前进行预测量,并基于预测量的测量结果使视标处于雾视状态,由此使受检眼放松。
还已知有如日本特开平10-94516号公报公开的对眼屈光力进行多次连续测量的测量设备。该测量设备计算测量值的可靠度,并基于计算出的可靠度的信息选择性地将可靠度较高的测量值显示在显示部。或者,该测量设备基于可靠度的信息对每次的测量值进行加权,并将测量值的加权平均值显示在显示部。
发明内容
眼屈光力的测量不仅以大人为对象,还以儿童作为对象。由于儿童好动不安而难以对儿童的眼睛进行准确的测量。例如,为了使视标处于雾视状态,需要对受检眼进行屈光力的预测量。但是,如果为了切实地形成雾视状态而等待对准状态变准确的话,则在进行预测量之前需要耗费时间。
当被检查者为儿童时,对准状态会剧烈变动。由于该变动而导致较多出现即使在等待对准状态变准确后再进行预测量在预测量时的对准状态也不准确的情况。
即使进行规定次数的连续测量,其所有的测量值或大部分的测量值的可靠度也可能较低,从而有可能需要再次进行连续测量。测量所要的时间拖得越长,儿童越会出现不配合测量的倾向。该倾向也会加大对儿童进行适当测量的难度。
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希望能够提供充分适合于包括儿童在内的好动不安的被检查者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以及方法。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具有光投射部、光接收部、以及控制部。光投射部构成为朝受检眼的眼底投射测量光。光接收部构成为接收来自眼底的反射光。
控制部构成为,以不定次数连续执行基于来自光接收部的光接收信号对受检眼的眼屈光力进行测量的处理,直到符合结束条件为止。控制部还构成为,每次执行处理时对眼屈光力的测量值的可靠度进行判断。控制部还构成为,每次执行处理时将测量值与表示可靠度的信息共同显示在显示器上。
本公开的发明人发现,对于好动不安的被检查者而言,待对准状态变准确后进行的零散性测量从提高精度的观点来看并未起到有效的作用。相比零散性的测量,通过连续进行眼屈光力的测量更能够增加每单位时间的测量次数。其结果为,会提高可在短时间获得更多可靠度较高的测量值的可能性。
根据本公开,还能够有助于检查者基于显示器的显示信息切实地掌握有关是否正在进行准确的测量的状况。根据对该状况的掌握,检查者可对状况进行适当的应对,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完成适当的检查。因此,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能够提供充分适合于好动不安的被检查者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在不进行自动雾视的情况下开始连续执行上述处理。自动雾视可以指,使呈现于受检眼中的视标处于雾视状态。自动雾视还可以指,基于受检眼的眼屈光力的预测量值而使视标处于雾视状态。自动雾视也可以指,通过使受检眼与视标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来使视标处于雾视状态。
对于好动不安的被检查者而言,自动雾视的效果不佳。为了适当地进行自动雾视,通常需要待对准状态变准确后对眼屈光力进行预测量。该情形下,会在主测量开始之前耗费时间。如果在不进行自动雾视的情况下开始连续执行上述处理,则能够迅速进行眼屈光力的连续测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测量设备可以具有输入部,该输入部构成为输入来自于操作者的指令。控制部可以构成为,以通过输入部输入了开始指令作为条件而开始连续执行上述处理。上述符合结束条件可以是通过输入部输入了结束指令。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在从通过输入部输入开始指令起直至输入结束指令为止的期间连续执行上述处理。
基于结束指令结束连续测量能够实现以下控制,即,令测量设备持续地进行连续测量直至获得所需的测量结果为止,而在获得了所需的测量结果的情况下迅速地结束测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控制部可以构成为,以预先规定的多个显示形式中的与可靠度相对应的显示形式将测量值显示在显示器上。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以预先规定的多个颜色中的与可靠度相对应的颜色将测量值显示在显示器上。基于颜色表示可靠度,使检查者易于掌握检查状况。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将通过多次执行处理而获得的眼屈光力的测量值一览显示在显示器的列表显示区域。通过一览显示,检查者能够深入掌握基于连续测量的眼部检查的状况。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控制部可以构成为,每次执行处理时将由该次处理所获得的眼屈光力的测量值添加到列表显示区域。
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当列表显示区域的空间不够用来显示眼屈光力的新的测量值时,控制部将从列表显示区域中删除已显示在列表显示区域的眼屈光力的测量值中可靠度最低的测量值。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将通过多次执行处理而获得的眼屈光力的多个测量值中的最新的测量值显示在显示器的临时显示区域。控制部还可以构成为,将所获得的眼屈光力的多个测量值中可靠度为基准以上的测量值一览显示在显示器的列表显示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控制部可以构成为,按照与显示在列表显示区域内的多个测量值各自的可靠度相对应的顺序排列该多个测量值。根据该构成,能够清晰易懂地提供检查者所要求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可以具有检测部,该检测部构成为对受检眼的位置进行检测。测量值的可靠度根据受检眼相对于测量系统的位置偏差量而变化。因此,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基于由检测部检测到的受检眼的位置判断测量值的可靠度。
控制部还可以构成为,基于光接收信号所表示的反射光的空间分布判断可靠度。可根据反射光的空间分布,作为其中一例可根据接收光的图像品质来判断测量值的可靠度。因此,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更确切地判断可靠度。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控制部可以构成为,以多个运行模式中的任意一个运行模式来测量眼屈光力。多个运行模式可以包含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在第一运行模式下,控制部可以在执行自动雾视后基于来自光接收部的光接收信号测量眼屈光力。在第二运行模式下,控制部可以在不执行自动雾视的情况下开始连续执行上述处理。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控制部可以构成为,在第一运行模式下的运行开始后,当符合特定条件时,取代第一运行模式而开始第二运行模式下的运行,由此,在不执行自动雾视的情况下开始连续执行上述处理。控制部可以构成为,以在第一运行模式下眼屈光力的测量产生失败的情况作为条件而开始第二运行模式下的运行。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以第一运行模式的眼屈光力的测量值的可靠度低于规定标准的情况作为条件而开始第二运行模式下的运行。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可以提供一种由计算机执行的眼屈光力测量方法。眼屈光力测量方法可以包括:以不定次数连续执行以下处理,直到符合结束条件为止,所述处理为,从构成为朝受检眼的眼底投射测量光并接收来自眼底的反射光的光学系统获取光接收信号,并基于光接收信号对受检眼的眼屈光力进行测量;每次执行处理时对眼屈光力的测量值的可靠度进行判断;以及每次执行处理时将测量值与表示可靠度的信息共同显示在显示器上。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可以提供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眼屈光力测量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以及/或者记录有该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测量设备的光学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示出测量设备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3是示出控制装置所执行的主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控制装置所执行的第一测量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控制装置所执行的第二测量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控制装置所执行的反复测量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显示在显示器上的画面的构成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控制装置所执行的列表更新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关于与可靠度相对应的测量值的显示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控制装置所执行的模式切换处理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测量设备;3…设备的光学系统;7…控制系统;
11、12…照明光源;20…观察用摄像元件;22…视标光源;24…视标;
34…对准光源;36、38…对准检测传感器;40…测量光源;
54…测量用摄像元件;61…第1驱动装置;62…第2驱动装置;
63…第3驱动装置;64…第4驱动装置;70…控制装置;71…处理器;
73…存储器;75…显示器;79…输入界面;750…画面;
751…实时显示区域;755…列表显示区域;E…受检眼;
OS1…观察光学系统;OS2…视标光学系统;OS3…对准检测光学系统;
OS4…眼屈光力测量光学系统;OS41…投射光光学系统;
OS42…接收光光学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作为一例的本公开所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备1是眼屈光力测量设备。测量设备1透过窗W朝受检眼E的眼底投射测量光。并且接收与测量光相对应的来自于眼底的反射光。基于光接收信号来测量受检眼E的屈光力(以下也称为眼屈光力)。
如图1所示,测量设备1具有设备的光学系统3和控制系统7。设备的光学系统3具有观察光学系统OS1、视标光学系统OS2、对准检测光学系统OS3、以及眼屈光力测量光学系统OS4。
观察光学系统OS1设置成用于观察受检眼E的前眼部。视标光学系统OS2设置成用于呈现视标24。对准检测光学系统OS3设置成用于检测受检眼E相对于设备的光学系统3的位置。眼屈光力测量光学系统OS4设置成用于测量受检眼E的屈光力。
观察光学系统OS1主要包括:照明光源11、12;透镜14;热反射镜16、透镜18;以及观察用摄像元件20。照明光源11、12构成为照射例如波长为780nm的红外光。热反射镜16构成为使来自照明光源11、12的红外光透过热反射镜16。热反射镜16还构成为对来自对准光源34、测量光源40、以及视标光源22的光进行反射。
在观察光学系统OS1中,由照明光源11、12照射的并在受检眼E的前眼部处被反射的红外光经由透镜14并透过热反射镜16,然后经由透镜18而被引导到观察用摄像元件20上。
视标光学系统OS2主要包括:视标光源22、视标24、透镜26、半反射镜28、反射镜30、热反射镜32、热反射镜16、以及透镜14。由该说明可知,视标光学系统OS2包括与观察光学系统OS1共用的若干个光学部件。
视标光源22构成为照射例如波长为400~700nm的可见光。视标24配置成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由控制系统7控制视标24的移动。
半反射镜28构成为使来自视标光源22的光透过半反射镜28,并且对来自对准光源34的光进行反射。热反射镜32构成为,使来自视标光源22以及对准光源34的光透过热反射镜32,并且对来自测量光源40的光进行反射。
在视标光学系统OS2中,由视标光源22发出的光经由视标24并透过透镜26、半反射镜28之后,在反射镜30处反射。然后,由反射镜30反射的光透过热反射镜32并在热反射镜16处反射,之后经由透镜14向受检眼E照射。
对准检测光学系统OS3主要包括:对准光源34、半反射镜28、反射镜30、热反射镜32、热反射镜16、透镜14、以及对准检测传感器36、38(换言之即轮廓传感器)。
对准光源34构成为照射例如波长为810nm的红外光。来自对准光源34的光在半反射镜28处反射并在反射镜30处反射。反射光透过热反射镜32并在热反射镜16处反射后,经由透镜14向受检眼E照射。该照射光在受检眼E的角膜处反射并被引导至对准检测传感器36、38。
眼屈光力测量光学系统OS4包括:投射光光学系统OS41和接收光光学系统OS42。投射光光学系统OS41主要包括:测量光源40、透镜42、反射镜44、穿孔镜46、平行平面板48、热反射镜32、热反射镜16、以及透镜14。
接收光光学系统OS42主要包括:透镜50、环形透镜52、测量用摄像元件54、以及与投射光光学系统OS41共用的光学部件。共用的光学部件为:透镜14、热反射镜16、热反射镜32、平行平面板48、以及穿孔镜46。
测量光源40由例如干涉性较高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D)构成。测量光源40构成为发射例如波长为880nm的红外光作为测量光束。测量用摄像元件54构成为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由控制系统7控制测量用摄像元件54的移动。
平行平面板48配置在投射光光学系统OS41和接收光光学系统OS42所共用的光路上。具体而言,平行平面板48呈倾斜的状态,以使得测量光束向距受检眼E的瞳孔中心有规定距离的位置入射,并且平行平面板48在该倾斜的状态下配置成以共用光路的光轴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由控制系统7控制平行平面板48的旋转。通过平行平面板48的旋转,使测量光束在受检眼E的瞳孔上沿周向旋转。该旋转能够抑制由于使用干涉性较高的光源而产生的斑点噪声。平行平面板48配置在例如与受检眼E的瞳孔共轭的位置处。
来自测量光源40的光束经由透镜42并在反射镜44处反射,并且穿过穿孔镜46的中央部的孔和平行平面板48而在热反射镜32以及热反射镜16处反射。由热反射镜16反射的光束经由透镜14向受检眼E的眼底照射。由受检眼E的眼底反射的光束经由透镜14而在热反射镜16以及热反射镜32处反射并从平行平面板48穿过。穿过了平行平面板48的光束在穿孔镜46中的环状的透镜部分反射后,经由透镜50以及环形透镜52而被引导至测量用摄像元件54。
具有上述结构的设备的光学系统3配置成其整体能够在XYZ方向上位移。由控制系统7控制设备的光学系统3的位移。为了对准受检眼E与设备的光学系统3的位置而进行位移。在此所述的X方向对应于左右方向,Y方向对应于上下方向,Z方向对应于前后方向,前后方向对应于光轴方向。
如图2所示,控制系统7具有第1驱动装置61、第2驱动装置62、第3驱动装置63、第4驱动装置64、控制装置70、显示器75、以及输入界面79。
第1驱动装置61构成为,由控制装置70控制第1驱动装置61,以使视标24在光轴方向上进行移动。第2驱动装置62构成为,由控制装置70控制第2驱动装置62,以使平行平面板48绕光轴中心进行旋转。
第3驱动装置63构成为,由控制装置70控制第3驱动装置63,以使测量用摄像元件54在光轴方向上进行移动。第4驱动装置64构成为,由控制装置70控制第4驱动装置64,以使设备的光学系统3在XYZ方向上进行移动。
在控制装置70连接着第1驱动装置61、第2驱动装置62、第3驱动装置63、第4驱动装置64、显示器75、输入界面79、观察用摄像元件20、对准检测传感器36、38、以及测量用摄像元件54。
控制装置70具有处理器71和存储器73。存储器73包括ROM、RAM、以及闪速存储器。处理器71执行以下处理,即,按照记录在存储器73的计算机程序对测量设备1进行控制以实现各种功能。
显示器75具有例如液晶显示器(LCD)。由控制装置70控制显示器75,以向检查者显示各种信息。输入界面79具有供检查者操作测量设备1的操作杆以及按键开关。输入界面79发挥输入部或操作部的功能。输入界面79向控制装置70输入来自检查者的指令信号。
虽未进行图示,不过,控制系统7还可以具有用于将测量结果作为印刷品而提供给检查者的印刷装置。控制系统7还可以具有用于向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提供测量结果的数据通信装置。
从观察用摄像元件20向控制装置70输入用于表示前眼部摄影图像的影像信号。控制装置70基于该影像信号将前眼部的摄影图像显示在显示器75上(参照图7)。
此外,还从对准检测传感器36、38向控制装置70输入检测信号。检测信号表示由对准检测传感器36、38接收到的角膜反射光(光斑)的接收光分布。
控制装置70基于来自对准检测传感器36、38的检测信号计算受检眼E相对于设备的光学系统3的三维位置坐标(即XYZ位置坐标),以作为对准指标。控制装置70根据需要基于该对准指标对第4驱动装置64实施控制,由此进行设备的光学系统3与受检眼E之间的对准。
此外,还从测量用摄像元件54向控制装置70输入在测量用摄像元件54上形成的环形图像的光接收信号,也就是与由受检眼E的眼底反射的测量光束相对应的环形图像的光接收信号。控制装置70根据该光接收信号所表示的环形图像来测量受检眼E的屈光力。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70检测环形图像的坐标。控制装置70基于检测到的环形图像的位置坐标并利用最小二乘法等对环形图像进行椭圆拟合。控制装置70根据拟合的椭圆形状计算S(球镜度数)、C(散光度数)、以及A(散光轴位角度)的屈光值,以作为与受检眼E的屈光力相关的测量值。控制装置70将计算出的受检眼E的测量值显示在显示器75上。控制装置70将该测量值作为历史测量数据保存在存储器73中。
为了例如在检查结束后应来自检查者的要求而向检查者提供测量结果,将历史测量数据保存在存储器73中,尤其是保存在闪速存储器中。例如,对历史测量数据进行保存,以将历史测量数据作为印刷物而出示给检查者,或向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转发历史测量数据。
接下来,对控制装置70为进行眼屈光力的测量而执行的处理的细节进行说明。控制装置70构成为反复执行图3所示的主控制处理。在主控制处理中,控制装置70待机到由检查者通过输入界面79输入开始指令为止(S110)。若输入了开始指令(S110:是),则控制装置70对选自多个测量模式中的测量模式是否为连续测量模式进行判断(S120)。
控制装置70可通过在显示器75上显示用于模式选择的图形用户界面,来经由输入界面79受理检查者对测量模式进行指定的操作。
若控制装置70判断所指定的测量模式不是连续测量模式(S120:否),则会执行与通常测量模式相对应的第一测量处理(S130)。若控制装置70判断所指定的测量模式是连续测量模式(S120:是),则执行与连续测量模式相对应的第二测量处理(S140)。之后,结束主控制处理。
在第一测量处理(S130)中,控制装置70在执行了自动雾视之后对受检眼E的屈光力进行测量。
如图4所示,若控制装置70开始进行第一测量处理,则对受检眼E的屈光力进行预测量(S210)。在预测量中,对受检眼E的屈光力进行测量,以适当地形成雾视状态。具体而言,控制装置70基于上述对准指标控制第4驱动装置64,由此,对设备的光学系统3相对于受检眼E的于XYZ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即,对准设备的光学系统3与受检眼E的位置。
然后,控制装置70点亮测量光源40,并且在使平行平面板48旋转的同时使斑点状的点光源像投影到受检眼E的眼底上。投影到眼底的点光源像经反射并通过环形透镜52而在测量用摄像元件54成像为环状。此时,控制装置70使测量用摄像元件54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以在测量用摄像元件54上形成最细且最亮的环形图像。并且,控制装置70根据该环形图像对受检眼E的屈光力进行预测量。
在结束了预测量(S210)后,控制装置70基于由预测量获得的屈光力的测量值而执行自动雾视(S220)。即,控制装置70通过使视标24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而将视标24置于与受检眼E的眼底共轭的位置。然后,控制装置70通过使视标24移动与适当的屈光度相对应的距离,而形成视标24相对于受检眼E的雾视状态(S220)。
控制装置70在该雾视状态下进行主测量(S230)。即,与预测量相同,控制装置70点亮测量光源40,并在测量用摄像元件54上形成环形图像。并基于测量用摄像元件54的光接收信号,对受检眼E的屈光力进行测量。
然后,控制装置70在显示器75上显示屈光力的测量值,并将该测量值作为历史测量数据保存在存储器73中(S240)。之后,结束第一测量处理(S130)。
在图5示出的第二测量处理(S140)中,控制装置70在不进行预测量以及自动雾视的情况下对受检眼E的屈光力进行连续测量。若控制装置70开始进行第二测量处理,则不会通过预测量来测量受检眼E的屈光力,更不会基于该测量值执行自动雾视,而是将视标24以及测量用摄像元件54固定在标准位置(S310)。标准位置是预先规定的位置。
根据其他的示例,控制装置70也可以取代标准位置而是将视标24以及测量用摄像元件54固定在由检查者通过输入界面79指定的位置上。控制装置70也可以通过对第4驱动装置64进行控制,而将设备的光学系统3配置在标准位置或配置在由检查者通过输入界面79指定的位置上。
之后,控制装置70反复地连续执行图6所示的反复测量处理(S320)直至检查者通过输入界面79输入结束指令为止。如果输入了结束指令(S330:是),则控制装置70结束第二测量处理,并由此结束屈光力的连续测量。
若开始进行反复测量处理,则控制装置70会获取环形图像(S410)。即,控制装置70点亮测量光源40,以在测量用摄像元件54上形成环形图像。并且,控制装置70从测量用摄像元件54获取表示该环形图像的测量用摄像元件54的光接收信号。
此外,控制装置70还会获取在形成环形图像时的受检眼E的对准指标(S420)。在S420中,控制装置70获取对准检测传感器36、38的检测信号。并且,控制装置70基于该检测信号计算受检眼E相对于设备的光学系统3的三维位置坐标,以作为对准指标。
然后,控制装置70根据在S410中获取的光接收信号所表示的环形图像计算屈光力的测量值(S430)。测量值包括与受检眼E相关的S(球镜度数)、C(散光度数)、以及A(散光轴角度)的屈光值。
另外,控制装置70对在S430中算出的最新的测量值的可靠度进行计算(S440)。计算出的可靠度可以是下列分数Z1、Z2、Z3、Z4中的任意一个分数,或者可以是分数Z1、Z2、Z3、Z4中的二者以上的加权和。
分数Z1是基于受检眼E与设备的光学系统3之间的对准误差的分数。可将对准误差作为受检眼E相对于设备的光学系统3的三维位置坐标P=(X,Y,Z)与基准位置P0=(X0,Y0,Z0)之间的误差D(dX,dY,dZ)=P-P0而进行计算。分数Z1被定义成,对准误差(绝对值)越大,分数Z1显示的值越小;而对准误差越小,分数Z1显示的值越大。例如,分数Z1可以是由算式Z1=-|D|所计算出的在对准误差(绝对值)前添加负号的值。
分数Z2是基于由测量用摄像元件54接收到的环形图像的欠缺量的分数。欠缺量对应于构成由测量用摄像元件54检测到的环形图像的点的数量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分数Z2被定义成,欠缺量越大,分数Z2显示的值越小;而欠缺量越小,分数Z2显示的值越大。
分数Z3是基于由测量用摄像元件54检测到的环形图像的失真的大小的分数。失真的大小对应于环形图像与理论形状之间的误差。分数Z3被定义成,失真越大,分数Z3显示的值越小;而失真越小,分数Z3显示的值越大。
分数Z4是基于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或测量值与中央值之间的差值的分数。分数Z4被定义成,差值越大,分数Z4显示的值越小;而差值越小,分数Z4显示的值越大。在屈光力的连续测量的过程中,在获得规定个数以上的测量值之后能够计算出分数Z4。
并且,控制装置70将测量值的显示颜色确定为与算出的可靠度相对应的颜色(S450)。例如,控制装置70按照预先规定的判定基准来判断测量值的可靠度处于“高”、“中”、“低”中的哪一个标准。
当可靠度为“低”时,控制装置70将显示颜色确定为第1颜色(例如“红色”)。当可靠度为“中”时,控制装置70将显示颜色确定为与第1颜色不同的第2颜色(例如“白色”)。当可靠度为“高”时,控制装置70将显示颜色确定为与第1颜色以及第2颜色均不同的第3颜色(例如“蓝色”)。
之后,控制装置70将在S430中计算出的最新的屈光力测量值以在S450中确定的颜色显示在显示器75的实时显示区域751(S460)。由此,将最新的测量值的可靠度作为颜色信息与该测量值共同显示在显示器75上。
在第二测量处理中,控制装置70可在显示器75上显示图7示出的画面750。该画面750包括实时显示区域751、操作对象显示区域753、以及列表显示区域755。
由控制装置70对显示器75进行控制,由此,将受检眼E的前眼部的最新的摄影图像(实时动态图像)与最新的屈光力测量值共同显示在实时显示区域751。当在实时显示区域751显示有上一次的测量值时,控制装置70可以对显示器75进行控制,以取代该上一次的测量值而将最新的测量值显示在实时显示区域751(S460)。
在操作对象显示区域753显示包括多个操作对象在内的图形用户界面。在列表显示区域755一览显示通过连续测量获得的多个测量值。具体而言,在列表显示区域755一览显示可靠度为基准以上的测量值。
控制装置70对最新的测量值的可靠度是否为基准以上进行判断(S470)。并且,当判断可靠度为基准以上时(S470:是),执行图8所示的列表更新处理(S480)。由此,在列表显示区域755一览显示包括最新的测量值在内的且可靠度为基准以上的测量值。
当判断可靠度小于基准时(S470:否),控制装置70不在列表显示区域755添加显示最新的测量值,而是结束该反复测量处理。并且,只要未输入有来自检查者的结束指令(S330:否),控制装置70便会再次执行反复测量处理(S320)。
接下来,参照图8对在S480中控制装置70所执行的列表更新处理的细节进行说明。若开始进行列表更新处理,则控制装置70对列表显示区域755中是否存在用来添加显示最新的测量值的空闲区域进行判断(S510)。若判断存在空闲区域(S510:是),则控制装置70将执行S530的处理。
若判断不存在空闲区域(S510:否),则控制装置70将从列表显示区域755中删除显示在列表显示区域755的测量值群组中的可靠度最低的测量值,也就是删除测量值列表中可靠度最低的测量值(S520)。当存在多个可靠度最低的测量值时,控制装置70将从列表显示区域755中删除可靠度最低且最旧的测量值(S520)。然后执行S530的处理。
在S530中,控制装置70在列表显示区域755添加显示最新的测量值。控制装置70可以以在S450中确定的与可靠度相对应的颜色将测量值添加显示在列表显示区域755。根据其中一例,将包括最新的测量值在内的多个测量值按照时间序列排列并一览显示在列表显示区域755。
控制装置70也可以取代S530的处理而是执行S535的处理。在S535中,控制装置70以按照可靠度排列并一览显示测量值的方式将最新的测量值添加显示在列表显示区域755。
然后,控制装置70将添加显示在列表显示区域755的测量值作为历史测量数据保存在存储器73中(S540),并结束列表更新处理(S480)。
根据第二测量处理,对受检眼E的屈光力进行连续测量。并且,如图9所示,当每次测量结束,以与可靠度相对应的颜色将最新的测量值显示在实时显示区域751。由此,将可靠度的信息与最新的测量值共同实时显示在显示器75上。
并且,当可靠度为基准以上时,在列表显示区域755添加显示最新的测量值,由此,最新的测量值连同可靠度为基准以上的旧测量值一览显示在显示器75上。根据图9的示例,可靠度为基准以上对应于可靠度为“中”以上。
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备1为了对好动不安的被检查者尤其是对儿童的受检眼E进行测量而设置有连续测量模式,其十分有效。
在测量眼屈光力时,优选进行自动雾视,以使受检眼E放松。但是,对于好动不安的被检查者而言,由于受检眼E与设备的光学系统3之间的对准状态不稳定,因此,难以适当地进行自动雾视,或者耗费时间。与沉稳的成人相比,自动雾视的效果不佳。而且,测量时间拖得越长,儿童越不配合测量。
考虑到上述问题,在连续测量模式(第二测量处理)中,从检查者通过输入界面79输入开始指令到输入结束指令这一期间,不进行预测量以及自动雾视,而是迅速开始进行屈光力的连续测量。通过该连续测量,能够增加每单位时间的测量次数,从而能够短时间获取更多的在准确的对准状态下测出的可靠度较高的测量值。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备1,在连续测量的过程中,在每次测量结束时将该次的测量值依次显示在显示器75上也是十分有效的。此时,以与可靠度相对应的显示形式,具体而言,以与可靠度相对应的颜色将测量值显示在显示器75上。由此,将可靠度的信息连同测量值一并显示在显示器75上。
因此,检查者能够基于显示器75的显示信息切实地掌握有关是否正在进行准确的测量的状况。根据对该状况的掌握,检查者可对状况进行适当的应对,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完成适当的检查。具体而言,可以令测量设备1持续地进行连续测量直至获得所需的测量结果为止,而在获得所需的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可以输入结束指令并迅速地结束连续测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不进行自动雾视的连续测量在短时间获得较多的测量值。并且,通过实时显示的测量值以及可靠度,可令检查者易于在连续测量过程中掌握是否在进行着准确的测量。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备1充分适合于好动不安的被检查者。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可靠度较高的测量值也显示在列表显示区域755,因此,检查者能够深入掌握基于连续测量的眼部检查的状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画面750所显示的测量值的列表写满时,为了尽量将对检查者而言具有价值的信息保留在列表中,优先从列表内删除可靠度较低的测量值以及较旧的测量值。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清晰易懂地一览显示检查者所要求的屈光力的测量信息。尤其是,根据按照可靠度依次将测量值一览显示在列表显示区域755的示例(S535),能够更清晰易懂地提供检查者所要求的信息。
此外,在其中一例中,基于受检眼E的位置和反射光的空间分布来判定可靠度。具体而言,根据受检眼E的对准误差、环形图像的欠缺量以及失真的大小来判定可靠度。根据该构成,能够更准确地对可靠度进行判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来自检查者的指令切换执行连续测量模式和通常测量模式。根据上述对模式的切换,能够分别针对儿童和成人进行更适当的屈光力测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便捷性更高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采用各种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于来自输入界面79的检查者的结束指令而结束连续测量。不过,控制装置70也可以以不依照结束指令来结束连续测量的方式运行。例如,控制装置70可以以如下方式运行,即,在连续测量开始后,以获得了规定数量的可靠度为基准以上的测量值为条件来结束连续测量。
也可以将可靠度小于基准的测量值显示在列表显示区域755。当显示器75的显示面积较小时,也可以考虑不设置列表显示区域755。
即,测量设备1可以构成为,虽然对测量值进行实时显示,但是不进行一览显示。该情形下,测量设备1可以将每次的测量值保存在存储器73中,并在检查结束后将测量值的列表与可靠度的信息一并以例如印刷品的形式提供给检查者。也可以将该测量值的列表作为数字型数据由测量设备1提供给外部的信息处理装置。
测量设备1也可以构成为,当进行连续测量时,将第1画面显示在显示器75上,并且在连续测量结束后将第2画面显示在显示器75上。第1画面不具备列表显示区域755而是由上述实时显示区域751构成。第2画面取代实时显示区域751而由列表显示区域755构成。即,测量设备1也可以构成为,仅在连续测量结束后才将测量值的列表显示在显示器75上。
也可以不按照所说明的次序执行控制装置70所执行的处理。对于即使更换执行顺序也能够产生相同结果的多个步骤的执行顺序,不限于如上所述的顺序。也可以并发执行若干个步骤。
例如,控制装置70可以构成为,并发执行从测量用摄像元件54获取光接收信号并计算屈光力的测量值的处理、以及基于来自对准检测传感器36、38的检测信号计算对准指标的处理。该情形下,为了以良好的精度计算出测量时的对准指标,对准检测传感器36、38可以以比由测量用摄像元件54执行的摄像动作的周期更短的周期执行检测动作。
控制装置70也可以以比计算屈光力的测量值的周期更短的周期反复计算对准指标。例如,控制装置70可以以约200毫秒的周期计算屈光力的测量值,并以约20毫秒的周期计算对准指标。
测量设备1还可以构成为,能够同时测量上述被检查者的双眼的屈光力或者能够依照检查者的指令来切换测量上述被检查者的双眼的屈光力。因此,测量设备1可以对应于左右眼而多重具备与设备的光学系统3以及控制系统7中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应的结构。该情形下,可以在显示器75上以实时显示和列表显示中的至少一种形式显示左右眼的屈光力的测量值。
测量设备1也可以构成为,在开始进行通常测量模式下的运行之后,当符合特定条件时,将测量模式从通常测量模式自动切换成连续测量模式。
例如,控制装置70也可以构成为,在执行第一测量处理(S130)的过程中,反复并发执行图10所示的模式切换处理,并且,在不符合特定条件时(S610:否)继续执行第一测量处理,而在符合特定条件时(S610:是),中断第一测量处理(S620)并开始执行第二测量处理(S630)。特定条件可以是基于测量产生失败的条件、以及/或者基于测量值的可靠度的条件。
例如,测量设备1可以构成为,在通常测量模式下连续多次产生测量失败的情况下,将测量模式自动切换成连续测量模式。测量设备1也可以构成为,在只获得了可靠度低于规定标准的测量值(例如可靠度为“低”的测量值)的情况下,将测量模式自动切换成连续测量模式。
或者,测量设备1也可以构成为,将“是否切换成连续测量模式?”等用来建议向连续测量模式切换的信息显示在显示器75上。然后,测量设备1能够根据来自检查者的指令而将测量模式从通常测量模式切换成连续测量模式。
除此以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1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功能可以分散到多个构成元素中设置。多个构成元素所具有的功能可以统合到1个构成元素中。可以省略上述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一部分。由记载在权利要求中的语句所确定的技术思想包含的所有形态均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最后对用语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投射光光学系统OS41对应于光投射部的一例;接收光光学系统OS42对应与光接收部的一例,对准检测光学系统OS3对应于检测部的一例。输入界面79对应于输入部的一例。

Claims (16)

1.一种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光投射部,所述光投射部构成为朝受检眼的眼底投射测量光;
光接收部,所述光接收部构成为接收来自所述眼底的反射光;以及
控制部,并且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
以不定次数连续执行基于来自所述光接收部的光接收信号对所述受检眼的眼屈光力进行测量的处理,直到符合结束条件为止,并且
每次执行所述处理时对所述眼屈光力的测量值的可靠度进行判断,
每次执行所述处理时将所述测量值与表示所述可靠度的信息共同显示在显示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不进行自动雾视的情况下开始连续执行所述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输入部,所述输入部构成为输入来自于操作者的指令,并且
所述控制部在从通过所述输入部输入开始指令起到通过所述输入部输入结束指令为止的期间连续执行所述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预先规定的多个显示形式中的与所述可靠度相对应的显示形式将所述测量值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由此,将所述测量值与表示所述可靠度的信息共同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预先规定的多个颜色中的与所述可靠度相对应的颜色将所述测量值显示在所述显示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通过多次执行所述处理而获得的所述眼屈光力的多个测量值一览显示在所述显示器的列表显示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每次执行所述处理时将由该次处理所获得的所述眼屈光力的测量值添加到所述列表显示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列表显示区域的空间不够用来显示所述眼屈光力的新的测量值时,所述控制部从所述列表显示区域中删除已显示在所述列表显示区域的所述眼屈光力的测量值中所述可靠度最低的测量值。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将通过多次执行所述处理而获得的所述眼屈光力的多个测量值中的最新的测量值显示在所述显示器的临时显示区域,并且将所述可靠度为基准以上的测量值一览显示在所述显示器的列表显示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按照与显示在所述列表显示区域内的多个测量值各自的可靠度相对应的顺序排列该多个测量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部,所述检测部构成为对所述受检眼的位置进行检测,并且
所述控制部基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受检眼的位置判断所述可靠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还基于所述光接收信号所表示的所述反射光的空间分布判断所述可靠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以多个运行模式中的任意一个运行模式来测量所述眼屈光力,
所述多个运行模式包含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
在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所述控制部在执行自动雾视后基于来自所述光接收部的光接收信号测量所述眼屈光力;在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下,所述控制部在不执行自动雾视的情况下开始连续执行所述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运行开始后,当符合特定条件时,取代所述第一运行模式而开始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下的运行,并在不执行所述自动雾视的情况下开始连续执行所述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在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所述眼屈光力的测量产生失败的情况和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所述眼屈光力的测量值的可靠度低于规定标准的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作为条件,而开始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下的运行。
16.一种通过计算机执行的眼屈光力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不定次数连续执行以下处理,直到符合结束条件为止,所述处理为,从构成为朝受检眼的眼底投射测量光并接收来自所述眼底的反射光的光学系统获取光接收信号,并基于所述光接收信号对所述受检眼的眼屈光力进行测量;
每次执行所述处理时对所述眼屈光力的测量值的可靠度进行判断;以及
每次执行所述处理时将所述测量值与表示所述可靠度的信息共同显示在显示器上。
CN201910464191.XA 2018-05-31 2019-05-30 眼屈光力测量设备以及方法 Active CN1105477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4694A JP7182771B2 (ja) 2018-05-31 2018-05-31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JP2018-104694 2018-05-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47757A true CN110547757A (zh) 2019-12-10
CN110547757B CN110547757B (zh) 2024-06-28

Family

ID=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5039A (en) * 1993-02-10 1996-09-10 Nikon Corporation Eye measuring apparatus having an automatic fogging produc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thereof
JPH09285448A (ja) * 1996-04-25 1997-11-04 Nikon Corp 手持ち型眼科機器
JPH11225962A (ja) * 1998-02-10 1999-08-24 Nikon Corp 他覚式屈折力測定装置
JP2000070223A (ja) * 1998-08-31 2000-03-07 Nikon Corp 他覚式測定装置
JP2001149315A (ja) * 1999-11-25 2001-06-05 Nikon Corp 他覚測定装置及び他覚測定方法
CN1518948A (zh) * 2003-02-03 2004-08-11 ������������ʽ���� 眼科装置
CN1838908A (zh) * 2003-06-30 2006-09-27 株式会社来易特制作所 眼屈光力测定装置
US20070070293A1 (en) * 2005-09-27 2007-03-29 Nidek Co., Ltd. Eye refractive power measurement apparatus
JP2007125260A (ja) * 2005-11-04 2007-05-24 Nidek Co Ltd 眼科装置
CN101322642A (zh) * 2007-06-12 2008-12-17 株式会社来易特制作所 眼屈折力测量装置
US20110128498A1 (en) * 2009-12-02 2011-06-02 Nidek Co., Ltd. Eye refractive power measurement apparatus
CN105473056A (zh) * 2013-07-02 2016-04-06 麻省理工学院 确定眼处方的装置和方法
CN105496351A (zh) * 2015-12-30 2016-04-20 深圳市莫廷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目验光装置及验光方法
CN105611869A (zh) * 2013-04-29 2016-05-25 卡尔蔡司光学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儿童的眼睛的屈光特性的方法和系统
EP3175776A1 (en) * 2015-12-01 2017-06-07 Nidek Co., Ltd Optometry apparatus and optometry program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5039A (en) * 1993-02-10 1996-09-10 Nikon Corporation Eye measuring apparatus having an automatic fogging produc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thereof
JPH09285448A (ja) * 1996-04-25 1997-11-04 Nikon Corp 手持ち型眼科機器
JPH11225962A (ja) * 1998-02-10 1999-08-24 Nikon Corp 他覚式屈折力測定装置
JP2000070223A (ja) * 1998-08-31 2000-03-07 Nikon Corp 他覚式測定装置
JP2001149315A (ja) * 1999-11-25 2001-06-05 Nikon Corp 他覚測定装置及び他覚測定方法
CN1518948A (zh) * 2003-02-03 2004-08-11 ������������ʽ���� 眼科装置
CN1838908A (zh) * 2003-06-30 2006-09-27 株式会社来易特制作所 眼屈光力测定装置
US20070070293A1 (en) * 2005-09-27 2007-03-29 Nidek Co., Ltd. Eye refractive power measurement apparatus
JP2007125260A (ja) * 2005-11-04 2007-05-24 Nidek Co Ltd 眼科装置
CN101322642A (zh) * 2007-06-12 2008-12-17 株式会社来易特制作所 眼屈折力测量装置
US20110128498A1 (en) * 2009-12-02 2011-06-02 Nidek Co., Ltd. Eye refractive power measurement apparatus
CN102085089A (zh) * 2009-12-02 2011-06-08 尼德克株式会社 眼屈光力测量设备及屈光不正检测设备和方法
CN105611869A (zh) * 2013-04-29 2016-05-25 卡尔蔡司光学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儿童的眼睛的屈光特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05473056A (zh) * 2013-07-02 2016-04-06 麻省理工学院 确定眼处方的装置和方法
EP3175776A1 (en) * 2015-12-01 2017-06-07 Nidek Co., Ltd Optometry apparatus and optometry program
CN105496351A (zh) * 2015-12-30 2016-04-20 深圳市莫廷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目验光装置及验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208590A (ja) 2019-12-12
US11064880B2 (en) 2021-07-20
EP3574821B1 (en) 2022-09-14
JP2023001373A (ja) 2023-01-04
US20190365221A1 (en) 2019-12-05
JP7182771B2 (ja) 2022-12-05
EP3574821A1 (en) 2019-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85858B2 (ja)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US8985773B2 (en)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and ophthalmologic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2023001373A (ja)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JP6071304B2 (ja) 眼科装置及びアライメント方法
JPH1119040A (ja) 検眼装置
US20170100033A1 (en) Ophthalmologic apparatus
US20140218685A1 (en) Eye refractive power measuring apparatus
US7506980B2 (en) Ophthalmic apparatus
JP2006280614A (ja)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JP4749836B2 (ja) 眼科装置
JPH10216088A (ja) 眼科装置
JPH11128167A (ja)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JP4136690B2 (ja) 眼科装置
CN110547757B (zh) 眼屈光力测量设备以及方法
JP4136691B2 (ja) 眼科装置
JP2013022122A (ja) 眼特性の測定方法及び眼科装置
JP2005137662A (ja) 眼科測定装置
JP4136689B2 (ja) 眼科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594447B2 (ja) 眼科装置
JP2008073415A (ja) 眼科装置
JP4653576B2 (ja)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WO2016129499A1 (ja) 眼屈折力測定装置
JP2017051430A (ja) 眼科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7086163A (ja) 眼科装置
JP2018153547A (ja) 眼科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