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8514B -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8514B
CN110528514B CN201910838124.XA CN201910838124A CN110528514B CN 110528514 B CN110528514 B CN 110528514B CN 201910838124 A CN201910838124 A CN 201910838124A CN 110528514 B CN110528514 B CN 1105285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assembly
supporting platform
suppor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381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28514A (zh
Inventor
马惠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9108381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285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28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8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28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85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52Piles composed of separable parts, e.g. telescopic tubes ; Piles composed of seg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300/00Materials
    • E02D2300/0004Synthetics
    • E02D2300/0018Cement used as binder
    • E02D2300/002Concret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600/00Miscellaneous
    • E02D2600/20Miscellaneous comprising details of connection between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插接在桩孔中的插接柱,以及自下而上套设在插接柱外部的第一支承组件、第二支承组件、第三支承组件和第四支承组件,桩孔中浇筑混凝土;插接柱为圆柱体结构,插接柱的底部插入固定在桩孔的底部,插接柱的高度比桩孔的深度小15‑25cm;本发明采用组合式的结构设置,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组合桩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土木工程组合桩,房屋建筑工地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桩根据土体提供的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相对比例,可分为摩擦桩、端承桩和端承摩擦桩及摩擦端承桩四类,桩按桩直径的大小可分为大直径桩、中等直径桩、小直径桩三类,桩按桩身材料可分为混凝土桩、木桩、钢桩和组合桩等,根据成桩方法不同分为:挤土桩(如打入式预制桩)、部分挤土桩(如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和非挤土桩(如钻孔灌浇桩)等三种,桩按施工方法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
但现有的土木工程组合桩,不牢固,容易变形,导致组合桩不断摇晃给施工人员建筑带来不必要的危险,导致建筑上的误差,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并且现有的组合桩不方便移动,增加了人们的劳动力,也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采用组合式的结构设置,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组合桩的稳定性。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插接在桩孔中的插接柱,以及自下而上套设在插接柱外部的第一支承组件、第二支承组件、第三支承组件和第四支承组件,桩孔中浇筑混凝土。
进一步的,插接柱为圆柱体结构,插接柱的底部插入固定在桩孔的底部,插接柱的高度比桩孔的深度小15-25cm。
进一步的,第一支承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平台,第一支撑平台的底部呈圆周状的均匀固定一圈第一支承柱,第一支承柱的底部设有插接端子;
第一支承组件还包括多圈上下叠加设置的限位环,每个限位环均焊接固定在所有第一支承柱的外壁上;
第一支撑平台的中心处设有第一插接孔,第一插接孔的内径大于插接柱的外径;
第一支承组件套设在插接柱的外壁上,使插接端子插入固定在桩孔的底部,限位环的外壁与桩孔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1cm。
进一步的,第二支承组件包括第二上支撑平台和第二下支撑平台,第二上支撑平台和第二下支撑平台的中心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插接孔,第二插接孔的内径与第一插接孔的内径相同;
第二上支撑平台和第二下支撑平台之间通过多组连接组件加以连接,连接组件呈圆周状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连接组件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上连杆的顶部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上支撑平台上,下连杆的底部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下支撑平台上,上连杆的底部和下连杆的顶部之间通过销轴加以转动连接;
销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套设一个转接板,转接板的端部与一个压接组件固定连接;
第二支承组件套设在插接柱的外部,使第二下支撑平台压设在第一支撑平台上,同时使压接组件贴合桩孔的内壁设置。
进一步的,压接组件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垂直的固定在转接板的端部,第二压板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压板的外侧,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设有多个弹簧。
进一步的,第一压板为弧形板,第二压板为直板。
进一步的,第三支承组件包括内连接环,内连接环通过螺丝锁紧固定在插接柱的外壁上,内连接环上呈圆周状的均匀固定多个限位结构;
限位结构包括水平固定在内连接环上的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的长度大于第二插接孔的内径、小于第二上支撑平台的外径;第一限位杆的外侧端竖直的固定一个第三限位杆,第三限位杆上下两端分别向内翻折的形成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与插接柱之间的间隙为1-3cm;
每个第一限位杆的外壁上分别可转动的固定两个滚轮,滚轮可沿竖直方向转动;
第三支承组件套设在插接柱的外部,使位于底部的第二限位杆压设在第二上支撑平台上、且滚轮压设在桩孔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第四支承组件包括第四支撑平台,第四支撑平台的外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布多个第一压杆,第一压杆自下而上倾斜向外设置,第一压杆的顶部竖直的设有一个第二压杆,第二压杆贴合桩孔内壁设置;
第四支承组件套设在插接柱的外壁,使第四支撑平台压设在第二限位杆上。
进一步的,组合桩的施工方法如下:
1)挖桩孔;
2)将第一支承组件沿桩孔放置入底部,使插接端子插入固定在桩孔的底部;
3)将第二支承组件沿桩孔放入、使其压设在第一支承组件上;
4)将第三支承组件的内连接环固定在插接柱的外壁上,将插接柱穿过第二插接孔和第一插接孔插入桩孔中,敲击插接柱的顶部使第三支承组件压紧在第二支承组件上、使压接组件压紧在桩孔的内壁上;
5)向桩孔内注入第一次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没过第一限位杆;
6)预干3-5h后,将第四支承组件压设在第三支承组件上,向桩孔内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并待其干燥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组合式的结构设置,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组合桩的稳定性;
本发明施工时不需要校准对中,对精确度的要求不高,安装较为方便,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次浇筑混凝土时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次浇筑混凝土时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记
插接柱1、第一支承组件2、第二支承组件3、第三支承组件4、第四支承组件5、桩孔6;
第一支撑平台201、第一支承柱202、插接端子203、限位环204、第一插接孔205;
第二上支撑平台301、第二下支撑平台302、第二插接孔303、连接组件304、上连杆305、下连杆306、转接板307、第一压板308、第二压板309、弹簧310;内连接环401、限位结构402、第一限位杆403、第三限位杆404、第二限位杆405、滚轮406;
第四支撑平台501、第一压杆502、第二压杆503;
第一次浇筑混凝土601、第二次浇筑混凝土6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插接在桩孔中的插接柱1,以及自下而上套设在插接柱外部的第一支承组件2、第二支承组件3、第三支承组件4和第四支承组件5,桩孔6中浇筑混凝土。
进一步的,插接柱为圆柱体结构,插接柱的底部插入固定在桩孔的底部,插接柱的高度比桩孔的深度小15-25cm。
进一步的,第一支承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平台201,第一支撑平台的底部呈圆周状的均匀固定一圈第一支承柱202,第一支承柱的底部设有插接端子203;
第一支承组件还包括多圈上下叠加设置的限位环204,每个限位环均焊接固定在所有第一支承柱的外壁上;
第一支撑平台的中心处设有第一插接孔205,第一插接孔的内径大于插接柱的外径;
第一支承组件套设在插接柱的外壁上,使插接端子插入固定在桩孔的底部,限位环的外壁与桩孔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1cm。
进一步的,第二支承组件包括第二上支撑平台301和第二下支撑平台302,第二上支撑平台和第二下支撑平台的中心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插接孔303,第二插接孔的内径与第一插接孔的内径相同;
第二上支撑平台和第二下支撑平台之间通过多组连接组件304加以连接,连接组件呈圆周状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连接组件包括上连杆305和下连杆306,上连杆的顶部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上支撑平台上,下连杆的底部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下支撑平台上,上连杆的底部和下连杆的顶部之间通过销轴加以转动连接;
销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套设一个转接板307,转接板的端部与一个压接组件固定连接;
第二支承组件套设在插接柱的外部,使第二下支撑平台压设在第一支撑平台上,同时使压接组件贴合桩孔的内壁设置。
进一步的,压接组件包括第一压板308和第二压板309,第一压板垂直的固定在转接板的端部,第二压板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压板的外侧,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设有多个弹簧310。
进一步的,第一压板为弧形板,第二压板为直板。
进一步的,第三支承组件包括内连接环401,内连接环通过螺丝锁紧固定在插接柱的外壁上,内连接环上呈圆周状的均匀固定多个限位结构402;
限位结构包括水平固定在内连接环上的第一限位杆403,第一限位杆的长度大于第二插接孔的内径、小于第二上支撑平台的外径;第一限位杆的外侧端竖直的固定一个第三限位杆404,第三限位杆上下两端分别向内翻折的形成第二限位杆405,第二限位杆与插接柱之间的间隙为1-3cm;
每个第一限位杆的外壁上分别可转动的固定两个滚轮406,滚轮可沿竖直方向转动;
第三支承组件套设在插接柱的外部,使位于底部的第二限位杆压设在第二上支撑平台上、且滚轮压设在桩孔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第四支承组件包括第四支撑平台501,第四支撑平台的外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布多个第一压杆502,第一压杆自下而上倾斜向外设置,第一压杆的顶部竖直的设有一个第二压杆503,第二压杆贴合桩孔内壁设置;
第四支承组件套设在插接柱的外壁,使第四支撑平台压设在第二限位杆上。
进一步的,组合桩的施工方法如下:
1)挖桩孔;
2)将第一支承组件沿桩孔放置入底部,使插接端子插入固定在桩孔的底部;
3)将第二支承组件沿桩孔放入、使其压设在第一支承组件上;
4)将第三支承组件的内连接环固定在插接柱的外壁上,将插接柱穿过第二插接孔和第一插接孔插入桩孔中,敲击插接柱的顶部使第三支承组件压紧在第二支承组件上、使压接组件压紧在桩孔的内壁上;
5)向桩孔内注入第一次浇筑混凝土601,使混凝土没过第一限位杆;
6)预干3-5h后,将第四支承组件压设在第三支承组件上,向桩孔内第二次浇筑混凝土602、并待其干燥即可。明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6)

1.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为,包括插接在桩孔中的插接柱,以及自下而上套设在插接柱外部的第一支承组件、第二支承组件、第三支承组件和第四支承组件,桩孔中浇筑混凝土;插接柱为圆柱体结构,插接柱的底部插入固定在桩孔的底部,插接柱的高度比桩孔的深度小15-25cm;第一支承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平台,第一支撑平台的底部呈圆周状的均匀固定一圈第一支承柱,第一支承柱的底部设有插接端子;
第一支承组件还包括多圈上下叠加设置的限位环,每个限位环均焊接固定在所有第一支承柱的外壁上;
第一支撑平台的中心处设有第一插接孔,第一插接孔的内径大于插接柱的外径;
第一支承组件套设在插接柱的外壁上,使插接端子插入固定在桩孔的底部,限位环的外壁与桩孔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1cm;第二支承组件包括第二上支撑平台和第二下支撑平台,第二上支撑平台和第二下支撑平台的中心处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插接孔,第二插接孔的内径与第一插接孔的内径相同;
第二上支撑平台和第二下支撑平台之间通过多组连接组件加以连接,连接组件呈圆周状均匀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为,连接组件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上连杆的顶部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上支撑平台上,下连杆的底部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下支撑平台上,上连杆的底部和下连杆的顶部之间通过销轴加以转动连接;
销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套设一个转接板,转接板的端部与一个压接组件固定连接;
第二支承组件套设在插接柱的外部,使第二下支撑平台压设在第一支撑平台上,同时使压接组件贴合桩孔的内壁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为,压接组件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垂直的固定在转接板的端部,第二压板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压板的外侧,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设有多个弹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为,第三支承组件包括内连接环,内连接环通过螺丝锁紧固定在插接柱的外壁上,内连接环上呈圆周状的均匀固定多个限位结构;
限位结构包括水平固定在内连接环上的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的长度大于第二插接孔的内径、小于第二上支撑平台的外径;第一限位杆的外侧端竖直的固定一个第三限位杆,第三限位杆上下两端分别向内翻折的形成第二限位杆,第二限位杆与插接柱之间的间隙为1-3cm;
每个第一限位杆的外壁上分别可转动的固定两个滚轮,滚轮可沿竖直方向转动;
第三支承组件套设在插接柱的外部,使位于底部的第二限位杆压设在第二上支撑平台上、且滚轮压设在桩孔的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为,第四支承组件包括第四支撑平台,第四支撑平台的外壁上呈圆周状的均布多个第一压杆,第一压杆自下而上倾斜向外设置,第一压杆的顶部竖直的设有一个第二压杆,第二压杆贴合桩孔内壁设置;
第四支承组件套设在插接柱的外壁,使第四支撑平台压设在第二限位杆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为,组合桩的施工方法如下:
1)挖桩孔;
2)将第一支承组件沿桩孔放置入底部,使插接端子插入固定在桩孔的底部;
3)将第二支承组件沿桩孔放入、使其压设在第一支承组件上;
4)将第三支承组件的内连接环固定在插接柱的外壁上,将插接柱穿过第二插接孔和第一插接孔插入桩孔中,敲击插接柱的顶部使第三支承组件压紧在第二支承组件上、使压接组件压紧在桩孔的内壁上;
5)向桩孔内注入第一次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没过第一限位杆;
6)预干3-5h后,将第四支承组件压设在第三支承组件上,向桩孔内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并待其干燥即可。
CN201910838124.XA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Active CN1105285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8124.XA CN110528514B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38124.XA CN110528514B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8514A CN110528514A (zh) 2019-12-03
CN110528514B true CN110528514B (zh) 2020-12-08

Family

ID=68667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38124.XA Active CN110528514B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285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5187B (zh) * 2020-03-28 2021-07-06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港口淤泥质地基的搅拌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455981B (zh) * 2020-04-05 2021-11-16 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淤泥质地基的混凝土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13593B1 (ko) * 2013-04-15 2014-07-04 이강수 선단지지력 및 주면마찰력 확보가 가능한 복합파일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06545206U (zh) * 2017-03-07 2017-10-10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CN207828956U (zh) * 2018-02-05 2018-09-07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地基处理的桩基础的桩孔处理装置
CN208137389U (zh) * 2018-03-20 2018-11-23 李威 一种便于调节的土木工程用组合桩
CN208803461U (zh) * 2018-09-29 2019-04-30 汪仲卿 一种土木道路用组合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06206B2 (en) * 2010-10-08 2013-08-13 9267-9075 Quebec Inc. Composite pile formed of interconnected rigid hollow tub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13593B1 (ko) * 2013-04-15 2014-07-04 이강수 선단지지력 및 주면마찰력 확보가 가능한 복합파일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06545206U (zh) * 2017-03-07 2017-10-10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CN207828956U (zh) * 2018-02-05 2018-09-07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基于地基处理的桩基础的桩孔处理装置
CN208137389U (zh) * 2018-03-20 2018-11-23 李威 一种便于调节的土木工程用组合桩
CN208803461U (zh) * 2018-09-29 2019-04-30 汪仲卿 一种土木道路用组合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8514A (zh)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28514B (zh)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CN209798851U (zh) 一种静压桩基静载检测装置
CN110206023B (zh) 一种灌注桩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4652500B (zh) 转动式预应力管桩分段静载荷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08775995B (zh) 一种多功能加载架及桩抗震试验方法
CN215715456U (zh) 组合桩基础
CN211037086U (zh) 一种静载试验装置
CN213682088U (zh) 一种钻孔灌注桩的护筒结构
CN210720006U (zh) 一种砌体抗剪检测设备
CN208965605U (zh) 一种静载试桩反力系统
CN208379630U (zh) 软土地区古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
CN111593653A (zh) 预制拼装桥梁立柱定位装置
CN21962175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
CN220888702U (zh) 一种钢沉井装置
CN21306198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组合桩
CN220620171U (zh) 一种环桩组合的桥梁桩基
CN218204498U (zh) 一种钢管桩和拉森钢板桩的组合围堰
CN216766272U (zh) 一种土建施工用混凝土预埋件
CN210066799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承台与微型桩联合基础
CN215926048U (zh) 一种陆上锤击式钢制套筒风机基础结构
CN218667482U (zh) 一种基坑预制桩连接结构
CN218614686U (zh) 一种可变模型桩变截面位置的成桩装置
CN218861617U (zh) 一种桩基检测辅助装置
CN218204612U (zh) 一种静载荷试验配重挂载装置
JP7392697B2 (ja) 鋼管部材および建築物の沈下矯正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