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6130A - 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6130A
CN110526130A CN201910907132.5A CN201910907132A CN110526130A CN 110526130 A CN110526130 A CN 110526130A CN 201910907132 A CN201910907132 A CN 201910907132A CN 110526130 A CN110526130 A CN 110526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container
bearing part
protection device
suspe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71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鉴
邓茂涛
代文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r Rai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ir Rai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ir Rai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ir Rai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71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261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26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61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22Rigid members, e.g. L-shaped members, with parts engaging the under surface of the loads; Crane hooks
    • B66C1/223Rigid members, e.g. L-shaped members, with parts engaging the under surface of the loads; Crane hooks for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9/00Cranes comprising trolleys or crabs running on fixed or movable bridges or gantries
    • B66C19/007Cranes comprising trolleys or crabs running on fixed or movable bridges or gantries for 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所述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包括驱动部件、转动杆和承载件,转动杆与承载件连接,驱动部件驱动转动杆转动,带动承载件摆动。当吊具吊运集装箱时,通过把承载件摆动到与集装箱底部接触并形成承托保护,有效提高集装箱底部的承载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能装载货物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运输工具。
在悬挂式轨道运输系统中,集装箱大多是通过连接于动车下方的吊具完成吊装,并通过动车进行吊装运输;悬挂式轨道运输系统中,吊具运输集装箱时,集装箱的底部通常处于悬空的状态,但现有的集装箱通常在强度设计时,其底部并非承载主要部件,通常的集装箱的强度承载主件是其顶部及侧面,这主要是由于集装箱传统的运输方式是车辆承载运输,其底面是被车辆承载及固定,因此导致现有集装箱在强度设计时,其底部的承载力度并不能非常理想到满足悬挂式轨道运输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包括吊具和吊运保护装置,吊运保护装置包括驱动部件、至少两个转动杆和承载件;
吊具上设置有转动支点,转动杆转动连接于转动支点,连接位置为转动杆上端与下端之间;转动杆的上端与驱动部件连接;转动杆的下端与承载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转动杆在驱动部件驱动下绕转动支点在平行运行方向的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承载件的长度大于集装箱垂直走行方向的底边长度;
吊运保护装置在驱动部件的作用下至少呈两种状态,分别是待装载状态、装载及运输状态;
待装载状态下,承载件位于集装箱走行方向的前后边的外侧;
装载及运输状态下,承载件位于集装箱的下端并与集装箱的底面承载接触。
可选的,所述吊运保护装置设置有空载状态;所述空载状态下,承载件位于吊具的下端并与吊具接触。
可选的,所述转动杆是连杆结构,包括主动杆和从动杆。
可选的,主动杆转动连接于转动支点,主动杆上端与驱动部件连接,主动杆下端与从动杆的上端铰接式连接,从动杆的下端与承载件的两端分别连接。
可选的,承载件任意位置的转动半径大于转动支点至集装箱底边的垂直距离。
可选的,两个转动杆的上端之间连接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长度大于集装箱垂直运行方向的底边长度。
可选的,所述装载及运输状态下,承载件的长度方向与集装箱的运行方向垂直。
可选的,所述转动杆设有限位孔,吊具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为伸缩式结构,限位杆与限位孔匹配。
可选的,承载件与集装箱的接触部分设置弹性接触层。
可选的,转动支点预设在集装箱的角件的正上方。
通过上述设置,所述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对集装箱形成承托保护,可有效承托住集装箱的底部,从而提高集装箱的底部支撑强度,减少集装箱底部的脱落可能。另外,在空载状态下,该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的承载件在驱动部件作用下摆动到吊具下端,并和吊具的下部表面接触;或者转动杆和承载件在限位杆的作用下被固定住。通过上述设置,在吊运保护装置处于空载状态时,转动杆和承载件的位置被限制固定,转动杆和承载件不会随意摆动,并且降低了吊运保护装置的整体重心和所占用的空间大小,提高了空载状态时的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实施例1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实施例1设有连接轴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实施例1未设有连接轴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实施例1的转动杆的转动半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实施例1从待装载状态到装载及运输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实施例1处于空载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实施例2的正视图;
图8为图7中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9为图7中实施例2限位孔与限位杆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实施例2从待装载状态到装载及运输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实施例3的部分正视图;
图12为图11中实施例3从装载及运输状态到待装载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轨道梁、200-转动杆、210-主动杆、220-从动杆、230-限位孔、300-驱动部件、310-连接轴、400-承载件、500-吊具、510-转动支点、520-限位杆、530突出部、600-集装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本申请所述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主要应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具体的,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包括轨道梁100和运载集装箱600的吊具500,吊具500下方吊运集装箱600,并通过动车在轨道梁100下行走,完成对集装箱600装载运输任务,本申请所述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主要包括吊具500和吊运保护装置,所述吊具500为常规设置,本申请不做赘述。
所述吊运保护装置包括转动杆200、驱动部件300和承载件400,其中,转动杆200至少设置有两个。优选转动杆200设置有两个,转动杆200设置于吊具600运行方向的两侧边,并且两转动杆200关于吊具500的中轴面对称,该中轴面指的是吊具500平行于运行方向的中轴面,并且该中轴面为竖直面。
如图9所示,在吊具500上设有转动支点510,两侧转动杆200与转动支点510旋转式连接,其连接位置设置于两个转动杆200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其实现方式可以是:在吊具500上设有转动支点510,该转动支点510底部固定于吊具500上表面,并设置在吊具500沿运行方向的两侧位置,更为优选的,转动支点510底部固定于吊具500上表面沿吊具500运行方向的两侧位置,并且设置于集装箱600的角件位置正上方,通过该设置,转动杆200的转动半径相对最小。转动支点510上部为铰接头,铰接头设有铰接杆,铰接杆一端与铰接头铰接式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杆200固定式连接。铰接杆在铰接头中旋转,带动转动杆200转动,通过上述方式,转动杆200与旋转支点510旋转式连接。
驱动部件300设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吊具500运行方向的两侧,转动杆200的上端与同侧驱动部件300连接,所述驱动部件300可以是液压装置。液压装置包括底座,液压杆套筒和液压杆,液压杆的底座固定于吊具500上表面,且位于吊具500沿运行方向的侧边,液压杆套筒与底座铰接式连接,可沿连接位做一定范围的转动,液压杆为伸缩式结构,液压杆底部设置于液压杆套筒中,液压杆的顶部与转动杆200上端铰接式连接,可沿连接位做一定范围的转动。所述驱动部件300还可以是其他类似结构与组合。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驱动部件300设有一个,设置于吊具500上表面中部,两个转动杆200的上端同时与所述驱动部件300连接,所述驱动部件300可以是液压装置。液压装置包括底座,液压杆套筒和液压杆,液压杆的底座固定于吊具500上表面中部,液压杆套筒与底座铰接式连接,可沿连接位做一定范围的转动,液压杆为伸缩式结构,液压杆底部设置于液压杆套筒中。液压装置还设有连接轴310,所述液压杆的顶部与连接轴310铰接式连接,可沿连接位做一定范围的转动,所述连接轴310两端连接转动杆200上部,连接轴310的长度大于集装箱600垂直运行方向的底边长度。
如图3所示,两个转动杆200下端与承载件400连接,具体的,所述承载件400可以是例如一长板状结构,其长度大于集装箱600的宽度,该宽度指集装箱600垂直于运行方向的底边的长度。其连接方式优选为旋转式连接,即承载件400可绕两连接位的连线旋转。所述承载件400为承受集装箱600底部的主体,因此承载件400应当具备一定的强度,优选承载件400为钢材料,钢材料具备成本低和强度高的优点;更为优选的,在钢材料的承载件400与集装箱600接触一面设有弹性接触层,该弹性接触层可以是橡胶或其他弹性体,通过该设置,可以缓冲承载件400和集装箱600在运行时的不规则振动,提高运行的稳定性;还可以减少承载件在状态变化时与集装箱底部之间的摩擦力度。上述优选两转动杆200关于吊具500平行于运行方向的中轴面对称,在该条件下,承载件400与运行方向垂直。
如图4所示,通过上述设置,驱动部件300驱动转动杆200转动,转动杆200绕转动支点510在平行于吊具500运行方向的竖直平面内旋转,并且带动承载件400跟随转动杆200转动。需要注意的是,承载件400任意位置的旋转半径R大于转动支点510到集装箱600底边的垂直距离L,即承载件400在从集装箱600外侧旋转到集装箱600底部时,不会发生位置的干涉。
所述吊运保护装置在驱动部件300的驱动下存在四种状态,分别是空载状态、待装载状态、装载及运输状态以及过渡态,具体的:
空载状态下,承载件400位于吊具500的下端并与吊具500接触,还可以是,承载件400位于吊具500的下方,与吊具500不接触;
待装载状态下,承载件400位于集装箱600走行方向的前后边的外侧;
装载及运输状态下,承载件400位于集装箱600的下端并与集装箱600的底面承载接触。
过渡态指该吊运保护装置在空载状态、待装载状态和装载及运输状态之间切换时的状态。
通过上述设置,在吊具500吊运集装箱600时,该吊运保护装置的承载件400与集装箱600底部接触并形成承托,可有效提高集装箱600底部的支撑强度。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所述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的几种具体结构和实施办法。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所述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以下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变形、替换等无创在性劳动得到的新结构和/或实施办法均落入本专利申请文件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3~图6所示,本申请所述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主要包括吊具500和吊运保护装置,吊运保护装置包括转动杆200、驱动部件300和承载件400,其中,所述转动杆200为直杆,转动杆200设置有两个,转动杆200设置于吊具500运行方向的两侧边,并且两转动杆200关于吊具500的中轴面对称,该中轴面指的是吊具500平行于运行方向的中轴面,并且该中轴面为竖直面。
在吊具500上设有转动支点510,两侧转动杆200与转动支点510旋转式连接,其连接位置设置于两个转动杆200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其实现方式是:在吊具500上设有转动支点510,转动支点510底部固定于吊具500上表面沿吊具500运行方向的两侧位置,并且设置于集装箱600的角件位置正上方。转动支点510上部为铰接头,铰接头设有铰接杆,铰接杆一端与铰接头铰接式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杆200固定式连接。铰接杆在铰接头中旋转,带动转动杆转动,通过上述方式,转动杆200与旋转支点旋转式连接。
驱动部件300设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吊具500运行方向的两侧,转动杆200的上端与同侧驱动部件300连接,所述驱动部件300是液压装置。液压装置包括底座,液压杆套筒和液压杆,液压杆的底座固定于吊具500上表面,且位于吊具500沿运行方向的侧边,液压杆套筒与底座铰接式连接,可沿连接位做一定范围的转动,液压杆为伸缩式结构,液压杆底部设置于液压杆套筒中,液压杆的顶部与转动杆200上端铰接式连接,可沿连接位做一定范围的转动。
两个转动杆200下端与承载件400连接,承载件400可绕两连接位的连线旋转,所述承载件400与运行方向垂直。具体的,所述承载件400可以是例如一长板状结构,其长度大于集装箱600的宽度,该宽度指集装箱600垂直于运行方向的底边的长度。所述承载件400为承受集装箱600底部的主体,承载件400应当具备一定的强度;因此,承载件400为钢材料,在钢材料的承载件400与集装箱600接触一面设有弹性接触层,该弹性接触层是橡胶,通过该设置,可以缓冲承载件400和集装箱600在运行时的不规则振动,提高运行的稳定性。
通过上述设置,驱动部件300驱动转动杆200转动,转动杆200绕转动支点510在平行于吊具500运行方向的竖直平面内旋转,并且带动承载件400跟随转动杆200转动。需要注意的是,承载件400任意位置的旋转半径R大于转动支点510到集装箱600底边的垂直距离L,即承载件400在从集装箱600外侧旋转到集装箱600底部时,不会发生位置的干涉。
所述吊运保护装置在驱动部件300的驱动下存在四种状态,分别是空载状态、待装载状态、装载及运输状态以及过渡态,具体的:
空载状态下,承载件400位于吊具500的下端并与吊具500接触;
待装载状态下,承载件400位于集装箱600走行方向的前后边的外侧;
装载及运输状态下,承载件400位于集装箱600的下端并与集装箱600的底面承载接触。
过渡态指该吊运保护装置在空载状态、待装载状态和装载及运输状态之间切换时的状态。
如图5所示,该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工作步骤如下:
1)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处于待装载状态,承载件400位于集装箱600走行方向的前后边的外侧;
2)驱动部件300驱动转动杆200转动,带动承载件400摆动,承载件400逐渐摆动到集装箱600底部;
3)承载件400摆动到集装箱600底部,并与集装箱600底部接触,承载件400对集装箱600底部形成承托保护。
通过上述步骤,所述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对集装箱600形成承托保护,可在集装箱600发生脱底时,承载件400有效的承托住脱落的底部,从而避免集装箱600底部脱落,造成物品损失和高空坠物造成危险。
如图6所示,在空载状态下,该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的承载件400在驱动部件300作用下位于吊具500下端,并和吊具500的下部表面接触,通过该设置,在吊具500处于空载状态时,转动杆500和承载件400的位置被限制固定,通过该设置,在吊具500处于空载状态并处于运行状态时,转动杆500和承载件400不会随意摆动,并且降低了装置的整体重心和所占用的空间大小,提高了吊具500空载状态运行的稳定性。
实施例2
如图7-图10所示,本申请所述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主要包括吊具500和吊运保护装置,吊运保护装置包括转动杆200、驱动部件300和承载件400,其中转动杆200设置有两个,转动杆200设置于吊具500运行方向的两侧边,并且两转动杆200关于吊具500的中轴面对称,该中轴面指的是吊具500平行于运行方向的中轴面,并且该中轴面为竖直面。
在吊具500上设有转动支点510,两侧转动杆200与转动支点510旋转式连接,其连接位置设置于两个转动杆200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其实现方式是:转动支点510底部固定于吊具500上表面,沿吊具500沿运行方向的两侧位置,并且设置于集装箱600的角件位置正上方。转动支点510上部为铰接头,铰接头设有铰接杆,铰接杆一端与铰接头铰接式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杆200固定式连接。铰接杆在铰接头中旋转,带动转动杆200转动,通过上述方式,转动杆200与转动支点510旋转式连接。
如图9所示,所述转动杆200设有主动杆210和从动杆220,主动杆210与转动支点510旋转式连接,主动杆210的上端与驱动部件300连接,主动杆210的下端与从动杆220的上端铰接式连接,两侧从动杆220的下端与承载件400连接。驱动部件300直接驱动主动杆210转动,并带动从动杆220和承载件400运动。
所述吊具500设有限位杆520,所述限位杆520为可伸缩式结构,垂直于吊具500运行方向的侧面,其长度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另外,从动杆220上设有限位孔230,该限位孔230的大小和形状与限位杆520匹配,限位杆520可插入到限位孔230中,并且在驱动部件300驱动主动杆210转动,带动从动杆220运动的过程中,存在某一位置,限位杆520伸长,从动杆220的限位孔230和限位杆520匹配连接,并且,此时承载件400位于集装箱600的底部,承载件400与集装箱600底部接触,从动杆220被限制挂靠在限位杆520上,当限位杆520缩短,从动杆220即可继续运动。通过上述设置,加强了承载件400对集装箱600底部的承托保护作用,并且,在吊具500未装载集装箱600时,从动杆220和主动杆210在限位杆520的作用下被固定住,不会随意摆动,提高了吊具500空载时的运行稳定性。
驱动部件300设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吊具500运行方向的两侧,转动杆200的上端与同侧驱动部件300连接,所述驱动部件300是液压装置。液压装置包括底座,液压杆套筒和液压杆,液压杆的底座固定于吊具500上表面,且位于吊具500沿运行方向的侧边,液压杆套筒与底座铰接式连接,可沿连接位做一定范围的转动,液压杆为伸缩式结构,液压杆底部设置于液压杆套筒中,液压杆的顶部与主动杆210上端铰接式连接,可沿连接位做一定范围的转动。
两个转动杆200下端与承载件400旋转式连接,承载件400可绕两连接位的连线旋转,所述承载件400与运行方向垂直。具体的,所述承载件400可以是例如一长板状结构,其长度大于集装箱600的宽度,该宽度指集装箱600垂直于运行方向的底边的长度。所述承载件400为承托集装箱600底部的主体,承载件400应当具备一定的强度,因此,承载件400为钢材料,在钢材料的承载件400与集装箱600接触一面设有弹性接触层,该弹性接触层是橡胶,通过该设置,可以缓冲承载件400和集装箱600在运行时的不规则振动,提高运行的稳定性。
通过上述设置,驱动部件300驱动主动杆210转动,主动杆210绕转动支点510在平行于吊具500运行方向的竖直平面内旋转,并且带动从动杆220和承载件400跟随主动杆210摆动。需要注意的是,承载件400与从动杆220和主动杆210的连接位置的距离大于转动支点510到集装箱600底边的垂直距离L,即支撑件400在从集装箱600外侧摆动到集装箱600底部时,不会发生位置的干涉。
所述吊运保护装置在驱动部件300的驱动下存在四种状态,分别是空载状态、待装载状态、装载及运输状态以及过渡态,具体的:
空载状态下,承载件400位于吊具500的下方,与吊具500不接触,限位杆520伸长插入到从动杆220的限位孔中230;
待装载状态下,承载件400位于集装箱600走行方向的前后边的外侧;
装载及运输状态下,承载件400位于集装箱600的下端并与集装箱600的底面承载接触。
过渡态指该吊运保护装置在空载状态、待装载状态和装载及运输状态之间切换时的状态。
如图10所示,该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工作步骤如下:
1)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处于待装载状态,承载件400位于集装箱600走行方向的前后边的外侧;
2)驱动部件300驱动主动杆210转动,带动从动杆220和承载件400摆动,承载件400逐渐摆动到集装箱600底部;
3)承载件400摆动到集装箱600底部,并与集装箱600底部接触,承载件400对集装箱600底部形成承托保护;
4)限位杆520伸长插入到从动杆220的限位孔230中。
通过上述步骤,所述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对集装箱600形成承托保护,可提高对集装箱底部的承载强度。
实施例3
如图11所示,本申请所述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主要包括吊具500和吊运保护装置,吊运保护装置包括转动杆200、驱动部件300和承载件400,其中,转动杆200设置有两个,转动杆200设置于吊具500运行方向的两侧边,并且两转动杆200关于吊具500的中轴面对称,该中轴面指的是吊具500平行于运行方向的中轴面,并且该中轴面为竖直面。
所述转动杆200不是直杆,其具有一个拐点,拐点两侧的转动杆200互相垂直,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拐点不是数学中定义的点,在本实施例中特指转动杆相互垂直的两部分的连接位置。
在吊具500上设有转动支点510,两侧转动杆200与转动支点510旋转式连接,其连接位置设置于两个转动杆200的上端,其实现方式是:在吊具500上设有转动支点510,转动支点510底部固定于吊具500上表面沿吊具500运行方向的两侧位置,并且设置于集装箱600的角件位置正上方。转动支点510上部为铰接头,铰接头设有铰接杆,铰接杆一端与铰接头铰接式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杆200固定式连接。铰接杆在铰接头中旋转,带动转动杆200转动,通过上述方式,转动杆200与旋转支点510旋转式连接。
驱动部件300设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吊具500运行方向的两侧,转动杆200与同侧驱动部件300连接,所述驱动部件300是液压装置。液压装置包括底座,液压杆套筒和液压杆,液压杆的底座固定于吊具500沿运行方向的侧边。具体的,吊具500在四个对角处设有突出部530,突出部530相对于吊具500在垂直吊具500运行方向上向外凸出,并且突出部530设有连接面:该连接面竖直并垂直于吊具500的运行方向,该连接面位于突出部530面向吊具500中部的一侧。所述液压杆的底座固定于上述连接面,液压装置的液压杆套筒与底座铰接式连接,可沿连接位做一定范围的转动,液压杆为伸缩式结构,液压杆底部设置于液压杆套筒中,液压杆的顶部与转动杆200铰接式连接,其连接位置为转动杆的拐点处,液压杆可沿连接位做一定范围的转动。
两个转动杆200下端与承载件400连接,承载件400可绕两连接位的连线旋转,所述承载件400与运行方向垂直。具体的,所述承载件400可以是例如一长板状结构,其长度大于集装箱600的宽度,该宽度指集装箱600垂直于运行方向的底边的长度。所述承载件400为承托集装箱600底部的主体,承载件400应当具备一定的强度,因此,承载件400为钢材料,在钢材料的承载件400与集装箱600接触一面设有弹性接触层,该弹性接触层是橡胶,通过该设置,可以缓冲承载件400和集装箱600在运行时的不规则振动,提高运行的稳定性。
通过上述设置,驱动部件300驱动转动杆200转动,转动杆200绕转动支点510在平行于吊具500运行方向的竖直平面内旋转,并且带动承载件400跟随转动杆200转动。需要注意的是,承载件400摆动到集装箱600垂直运行方向的竖直面时,承载件400到转动支点510的垂直距离大于转动支点510到集装箱600底面的垂直距离L,即承载件400在从集装箱600外侧摆动到集装箱600底部时,不会发生位置的干涉。
所述吊运保护装置在驱动部件300的驱动下存在四种状态,分别是空载状态、待装载状态、装载及运输状态以及过渡态,具体的:
空载状态下,承载件400位于吊具500的下端并与吊具500接触;
待装载状态下,承载件400位于集装箱600走行方向的前后边的外侧;
装载及运输状态下,承载件400位于集装箱600的下端并与集装箱600的底面承载接触。
过渡态指该吊运保护装置在空载状态、待装载状态和装载及运输状态之间切换时的状态。
如图12所示,该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工作步骤如下:
1)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处于待装载状态,承载件400位于集装箱600走行方向的前后边的外侧;
2)驱动部件300驱动转动杆200转动,带动承载件400摆动,承载件400逐渐摆动到集装箱600底部;
3)承载件400摆动到集装箱600底部,并与集装箱600底部接触,承载件400对集装箱600底部形成承托保护。
通过上述步骤,所述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对集装箱600形成承托保护,可有效提高集装箱底部的承载强度。
在空载状态下,该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的承载件400在驱动部件300作用下位于吊具500下端,并和吊具500的下部表面接触,通过该设置,在吊具500处于空载状态时,转动杆200和承载件400的位置被限制固定,通过该设置,在吊具500处于空载状态并处于运行状态时,转动杆200和承载件400不会随意摆动,并且降低了装置的整体重心和所占用的空间大小,提高了吊具500空载状态运行的稳定性。
通过上述步骤,所述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对集装箱600形成承托保护,可有效提高集装箱底部的承载强度。
本申请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系统及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中的方法基本相似于方法的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申请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申请的限制,如来替代,本申请仅结合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申请的宗旨,也应属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500)和吊运保护装置,吊运保护装置包括驱动部件(300)、至少两个转动杆(200)和承载件(400);
吊具(500)上设置有转动支点(510),转动杆(200)转动连接于转动支点(510),连接位置为转动杆(200)上端与下端之间;转动杆(200)的上端与驱动部件(300)连接;转动杆(200)的下端与承载件(400)的两端分别连接;转动杆(200)在驱动部件(300)驱动下绕转动支点在平行运行方向的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承载件(400)的长度大于集装箱(600)垂直走行方向的底边长度;
吊运保护装置在驱动部件(300)的作用下至少呈两种状态,分别是待装载状态、装载及运输状态;
待装载状态下,承载件(400)位于集装箱(600)走行方向的前后边的外侧;装载及运输状态下,承载件(400)位于集装箱(600)的下端并与集装箱(600)的底面承载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保护装置设置有空载状态;所述空载状态下,承载件(400)位于吊具(500)的下端并与吊具(500)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00)是连杆结构,包括主动杆(210)和从动杆(2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杆(210)转动连接于转动支点(510),主动杆(210)上端与驱动部件(300)连接,主动杆(210)下端与从动杆(220)的上端铰接式连接,从动杆(220)的下端与承载件(400)的两端分别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件(400)任意位置的转动半径大于转动支点(510)至集装箱(600)底边的垂直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转动杆(200)的上端之间连接设置有连接轴(310),所述连接轴(310)的长度大于集装箱(600)垂直运行方向的底边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及运输状态下,承载件(400)的长度方向与集装箱(600)的运行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00)设有限位孔(230),吊具(500)设有限位杆(520),限位杆(520)为伸缩式结构,限位杆(520)与限位孔(230)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件(400)与集装箱(600)的接触部分设置弹性接触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支点预设在集装箱的角件的正上方。
CN201910907132.5A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 Pending CN1105261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7132.5A CN110526130A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7132.5A CN110526130A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6130A true CN110526130A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69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7132.5A Pending CN110526130A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261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3353A (zh) * 2020-12-31 2021-03-30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轨动车吊具及控制系统、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66218B1 (ko) * 2005-08-05 2007-01-10 정경자 타워식 컨테이너 적재시스템의 로더장치
KR20090013510A (ko) * 2007-08-02 2009-02-05 선일터미날주식회사 컨테이너 및 벌크화물 하역장치
KR20120083075A (ko) * 2011-01-17 2012-07-25 울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컨테이너 크레인의 스프레더
CN107879247A (zh) * 2017-12-27 2018-04-06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及吊运系统
CN109052166A (zh) * 2018-08-28 2018-12-21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化港口集装箱堆场的高架桥式起重机大车
CN109466564A (zh) * 2018-12-29 2019-03-15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集装箱转运用悬吊机构
CN208747496U (zh) * 2018-07-25 2019-04-16 孙聪 一种骑跨式铁路集装箱专用装卸设备
CN210655891U (zh) * 2019-09-24 2020-06-02 深圳空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66218B1 (ko) * 2005-08-05 2007-01-10 정경자 타워식 컨테이너 적재시스템의 로더장치
KR20090013510A (ko) * 2007-08-02 2009-02-05 선일터미날주식회사 컨테이너 및 벌크화물 하역장치
KR20120083075A (ko) * 2011-01-17 2012-07-25 울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컨테이너 크레인의 스프레더
CN107879247A (zh) * 2017-12-27 2018-04-06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及吊运系统
CN208747496U (zh) * 2018-07-25 2019-04-16 孙聪 一种骑跨式铁路集装箱专用装卸设备
CN109052166A (zh) * 2018-08-28 2018-12-21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化港口集装箱堆场的高架桥式起重机大车
CN109466564A (zh) * 2018-12-29 2019-03-15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集装箱转运用悬吊机构
CN210655891U (zh) * 2019-09-24 2020-06-02 深圳空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3353A (zh) * 2020-12-31 2021-03-30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轨动车吊具及控制系统、控制方法
CN112573353B (zh) * 2020-12-31 2022-05-24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轨动车吊具及控制系统、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75437U (zh) 一种货物自动卸载系统
CN107879247B (zh) 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及吊运系统
CN104591065B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抱桶倾倒装置
KR20130132979A (ko) 스태커에 연결되는 트리퍼의 지지 구조 및 주행식 하역 장치
CN110526130A (zh) 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
CN105947936A (zh) 一种叉车的旋转货叉
CN104003211A (zh) 一种轨移式双垂直螺旋卸船机
CN214326851U (zh) 用于提升机的货物阻挡机构
CN108580320A (zh) 一种布匹自动分类线
US20090159548A1 (en) Overhead crane
CN210655891U (zh) 一种集装箱运输吊运保护装置
CN210736025U (zh) 一种集装箱端墙自动上总装台装置
CN105151671B (zh) 一种驱动设备及输送系统
CN205555442U (zh) 一种物流用垂直分流装置
CN107200272B (zh) 一种用于吊具升降工位的扶正机构
CN205442332U (zh) 一种涂料提升倾倒装置用倾倒输送架体
CN205653030U (zh) 一种低散射载体的吊装架
CN212605349U (zh) 一种物料推车
CN106629473A (zh) 剪刀式升降机
CN208576614U (zh) 一种厢式货车的背挂式液压升降尾板
CN207119644U (zh) 一种钢类线材自动翻转上料装置
CN107539712B (zh) 一种提手整料上料装置
CN215402846U (zh) 一种固定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
CN206203373U (zh) 吊装作业平移装置
CN220412611U (zh) 一种可单手操作吊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