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7764A - 用于提供冠心病延续性护理的远程医疗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提供冠心病延续性护理的远程医疗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7764A
CN110517764A CN201910806874.9A CN201910806874A CN110517764A CN 110517764 A CN110517764 A CN 110517764A CN 201910806874 A CN201910806874 A CN 201910806874A CN 110517764 A CN110517764 A CN 1105177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atient
data
measure
medical interven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068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7764B (zh
Inventor
吴瑛
陈玉玲
邓颖
吴芳琴
岳鹏
刘溢思
张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80687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77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7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7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7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77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1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drugs or medications, e.g. for ensuring correct administration to patien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physical therapies or activities, e.g. physiotherapy, acupressure or exercis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nutrition control, e.g. die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提供冠心病延续性护理的远程医疗系统及方法,远程医疗系统包括彼此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和服务终端,第一终端配置为至少采集患者的用于生活干预措施的生活状态数据和用于医疗干预措施的生理指标数据,服务终端配置为能够对生活状态数据和生理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得到相应的医疗干预措施和生活干预措施。在服务终端得到与生活状态数据或所述生理指标数据相关联的异常数据的情况下,第二终端配置为采集患者的周边病理数据并将其反馈至服务终端以对异常数据进行确认;通过与第一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以提醒第一终端执行医疗干预措施,使得异常数据和周边病理数据能够传输至第一终端,以至少对异常数据进行再次确认。

Description

用于提供冠心病延续性护理的远程医疗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供冠心病延续性护理的远程医疗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冠心病是威胁人们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之一。有研究发现虽然冠心病患者在院期间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与照护,但出院后仍存在并发症及病情复发的风险。而延续性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它将患者在院期间的护理服务延续至院外家庭康复中,以便保证治疗的依从性与质量,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有效的用于提供冠心病延续性护理的远程医疗系统及方法。例如,公开号为CN106096294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医院外延续护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接收医疗终端发送的病人的诊断信息和医嘱信息,根据所述诊断信息和所述医嘱信息生成居家护理计划,将所述居家护理计划发送至患者终端;接收所述患者终端根据所述居家护理计划返回的护理确认信息以及作息时间,根据所述护理确认信息和所述作息时间生成护理提醒任务;将所述护理提醒任务发送至所述患者终端,以使所述患者终端执行所述护理提醒任务。通过该发明提供的医院外延续护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当患者离开医院在医院外进行康复时,对患者的院外康复过程进行管理,实现医疗服务延续到患者真正康复的目标。例如,公开号为CN108962404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远程医疗系统及其方法,包括应用服务器以及与应用服务器相互通讯的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端;该发明提供的远程医疗系统及其方法通过网络实现智能化、操作便捷的远程医疗方式,使患者通过手机等便携移动终端即可完成线上咨询、问诊、处方、假条、缴费、购药等操作,享受一站式、全流程的医疗服务,节省了患者看病的时间及费用,提高了就医的效率;该远程医疗系统及其方法还可以实现在系统内医生之间进行单人定向会诊和多人研讨式会诊,增加对疑难重症诊断的准确性,方便了患者的治疗,从而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例如,公开号为CN101800778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及远程医疗服务方法,包括负责采集病人信息的便携式医疗仪,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发送诊断信息的手持式诊断终端和存储病人信息和诊断信息的远程医疗服务器;所述便携式医疗仪、手持式诊断终端分别与远程医疗服务器网络连接,所述便携式医疗仪将采集到的病人信息经远程医疗服务器储存后传输给手持式诊断终端;所述手持式诊断终端接收病人信息并发送诊断信息经远程医疗服务器存储后传输给便携式医疗仪。该系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便利性,实现患者寻医、医生诊断的可移动性,而且医护人员与患者间可双向通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临床诊断,不必拘泥于医院范围内,提高了效率。但是上述远程医疗系统均不能将患者的异常情况提前告知医护人员,不利于医护人员进行及时的随访。
此外,一方面由于申请人所理解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与审查部门必然有所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依据审查指南相关规定随时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如本文所用的词语“模块”描述任一种硬件、软件或软硬件组合,其能够执行与“模块”相关联的功能。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供冠心病延续性护理的远程医疗系统,彼此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和服务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配置为至少采集患者的用于生活干预措施的生活状态数据和用于医疗干预措施的生理指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执行所述生活干预措施;所述服务终端配置为能够对所述生活状态数据和所述生理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得到相应的医疗干预措施和生活干预措施,并将所述医疗干预措施和所述生活干预措施反馈至所述第一终端,所述远程医疗系统还包括第二终端,在所述服务终端基于所述分析处理以得到与所述生活状态数据或所述生理指标数据相关联的异常数据的情况下,用于提醒执行所述医疗干预措施的所述第二终端配置为:采集患者的周边病理数据并将其反馈至所述服务终端以对所述异常数据进行确认;通过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以提醒所述第一终端执行所述医疗干预措施,使得所述异常数据和所述周边病理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第一终端,以至少对所述异常数据进行再次确认。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终端提醒所述第一终端执行所述医疗干预措施至少包括如下步骤:来自第二终端的周边病理数据与来自所述服务终端或经所述第一终端确认的异常数据能够汇总至所述服务终端;所述第一终端能够基于所述周边病理数据、所述异常数据或所述生理指标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服务终端中提取针对相应患者的医疗干预措施,其中,所述医疗干预措施在得到所述第二终端批准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对该患者执行所述医疗干预措施。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终端还配置为按照如下方式提醒所述第一终端执行所述医疗干预措施:对应不同患者的不同的第一终端能够分别获取至少两个患者的情绪状态数据,并将其汇总至所述服务终端,由服务终端对每一个患者当前的情绪状态进行情绪评分;在第一患者的情绪评分低于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一患者执行生活干预措施以调整该第一患者的情绪状态;在该第一患者的情绪评分仍低于设定阈值并且当前时刻处于该第一患者的服药时间范围内的情况下,由所述服务终端确定情绪评分高于设定阈值的至少一个第二患者;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所述第二终端能够与第一患者以及第二患者分别对应的第一终端均建立通信连接,使得第二患者所对应的第一终端能够向所述第一患者执行生活干预措施;在第二设定时间内,所述第二终端能够根据第一患者的情绪状态以提醒与第一患者对应的第一终端调整其执行的所述医疗干预措施。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终端配置为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所述生活干预措施:在患者佩戴能够对患者的对健康产生影响的第一行为进行监测的第一外部设备的情况下,第一外部设备采集的患者的对健康产生影响的第一因素能够传输至所述服务终端以生成戒烟方案,其中,所述戒烟方案在经过所述第二终端的批准后,能够提供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供其执行;或者在患者佩戴能够对患者的运动行为进行监测的第二外部设备的情况下,第二外部设备采集的患者的运动状态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服务终端以生成运动方案,其中,所述运动方案在经过所述第二终端的批准后,能够提供至所述第一终端以供其执行。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设定时间周期内,基于来自第二终端或来自第一终端的主动请求,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能够建立至少一次通信连接,其中:所述服务终端能够记录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数据以及第一终端的使用对象数据,并基于所述时间数据和所述使用对象数据确定通信连接建立的时间表;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一终端能够基于所述时间表以发起所述主动请求,使得所述第二终端和所述第一终端之间能够建立所述通信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服务终端基于所述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异常数据时,所述第一终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能够响应于所述异常数据而分别发起所述主动请求,使得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能够建立所述通信连接,并以此对所述时间表进行修正。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医疗干预措施至少依据基于服药依从率、所述服务终端上的历史记录和/或由所述第一终端获取的患者个性化信息以及相应病理数据来生成,所述医疗干预措施的生成至少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服药依从率和/或患者个性化信息来确定绝对禁止条件;在满足绝对禁止条件的情况下,结合相应病理数据来提取出应由药剂师额外审核的限制条件,并将其发送至药剂师;根据服务终端上的其他患者服药的历史记录来生成建议禁止条件,其中,其他患者服药的历史记录是由服务终端根据相似病理数据来检索获得的;或者根据服务终端上的药剂师对于其他患者的历史记录的批注信息来生成建议禁止条件,其中,批注信息至少包括不良反应及过敏症状的描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提供冠心病延续性护理的远程医疗方法,所述远程医疗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配置能够采集患者的用于生活干预措施的生活状态数据和用于医疗干预措施的生理指标数据的第一终端,以及能够对所述生活状态数据和所述生理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得到相应的医疗干预措施和生活干预措施,并将所述医疗干预措施和所述生活干预措施反馈至所述第一终端的服务终端;配置用于提醒执行所述医疗干预措施的第二终端,使得在所述服务终端基于所述分析处理以得到与所述生活状态数据或所述生理指标数据相关联的异常数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终端能够采集患者的周边病理数据并将其反馈至所述服务终端以对所述异常数据进行确认,并且通过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以提醒所述第一终端执行所述医疗干预措施,使得所述异常数据和所述周边病理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第一终端,以至少对所述异常数据进行再次确认。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远程医疗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来自第二终端的周边病理数据与来自所述服务终端或经所述第一终端确认的异常数据能够汇总至所述服务终端;所述第一终端能够基于所述周边病理数据、所述异常数据或所述生理指标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服务终端中提取针对相应患者的医疗干预措施,其中,所述医疗干预措施在得到所述第二终端批准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对该患者执行所述医疗干预措施。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远程医疗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对应不同患者的不同的第一终端能够分别获取至少两个患者的情绪状态数据,并将其汇总至所述服务终端,由服务终端对每一个患者当前的情绪状态进行情绪评分;在第一患者的情绪评分低于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一患者执行生活干预措施以调整该第一患者的情绪状态;在该第一患者的情绪评分仍低于设定阈值并且当前时刻处于该第一患者的服药时间范围内的情况下,由所述服务终端确定情绪评分高于设定阈值的至少一个第二患者;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所述第二终端能够与第一患者以及第二患者分别对应的第一终端均建立通信连接,使得第二患者所对应的第一终端能够所述第一患者执行生活干预措施;在第二设定时间内,所述第二终端能够根据第一患者的情绪状态以提醒与第一患者对应的第一终端调整其执行的所述医疗干预措施。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的远程医疗系统包括可以个性化、智能化的对例如是运动、饮食、戒烟等健康行为进行管理的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服务终端。通过第一终端采集患者的健康行为数据,经过服务终端分析,生成个性化的信息推送,以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改变和维持,从而改善患者的例如是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危险因素,降低患者发生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再入院率及死亡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的远程医疗系统的模块化框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第一终端 2:第二终端 3:服务终端
1a:服药管理模块 1b:症状管理模块 1c:戒烟管理模块
1d:饮食管理模块 1e:运动管理模块 1f:第一通信模块
1g:第一存储模块 1h:数据输入模块 1i:第一中央处理模块
1j:查询模块 2a:数据采集模块 2b:宣传管理模块
2c:随访管理模块 2d:交互模块 2e:第二通信模块
2f:第二存储模块 2g:第二中央处理模块
3a:措施库 3b:知识库 3c:监测模块
3d:第三通信模块 3e:第三中央处理模块 3f:第三存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供冠心病延续性护理的远程医疗系统,至少包括第一终端1、第二终端2和服务终端3。第一终端1和第二终端2均能够按照例如是无线通信的方式通信地耦合至服务终端3。第一终端1供患者进行使用。第二终端2供医护人员使用。服务终端3可以是具有云端服务器的云端管理中心。第一终端1能够对患者自身的用于生活干预措施的生活状态数据和用于医疗干预措施的生理指标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并将收集的生活状态数据和生理指标数据传输至服务终端3,使得服务终端3能够根据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形成相应的生活干预措施和医疗干预措施。生成的医疗干预措施和生活干预措施能够反馈至第一终端1后,进而通过可视化的呈现形式进行显示以指导患者执行干预措施。例如,生活干预措施和医疗干预措施可以通过例如是视频、漫画、动画、图片或趋势图等多种呈现形式进行展示。生活干预措施用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进行干预。例如,生活干预措施能够干预患者的对健康产生影响的第一行为、运动行为或饮食行为。医疗干预措施用于对患者执行医疗救助。例如,可以通过医疗干预措施使得患者执行服药操作以到达医疗救助的目的。优选的,第一终端可以用于执行生活干预措施或医疗干预措施。第二终端能够用于提醒第一终端执行医疗干预措施。例如,第二终端可以提醒第一终端在何时、通过何种方式执行医疗干预措施,进而便于患者根据提醒正确完成医疗干预措施。
优选的,生活状态数据是指由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产生的行为数据,其至少包括患者的对健康产生影响的第一因素、运动状态数据和饮食数据。具体的,对健康产生影响的第一因素至少包括患者每天的吸烟数量数据和患者在戒烟过程中遇到的戒烟障碍数据。运动状态数据至少包括患者的运动类型数据、运动时长数据和运动轨迹数据。饮食数据至少包括患者的饮食种类数据、饮食时间规律数据和饮食习惯数据。生理指标数据是指由患者的病理因素产生的行为数据,其至少包括服药状态数据、症状状态数据和体征数据。具体的,服药状态数据至少包括服药时间数据、服药依从率、复查复诊时间数据、副作用数据和疗效数据。症状状态数据至少包括临床体征数据、症状数据和合并症数据。体征数据至少包括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等数据。
优选的,服务终端3能够基于分析处理得到与生活状态数据或生理指标数据相关联的异常数据。例如,当患者每天的吸烟数量超出设定值时,便能够生成相应的异常数据以表明患者存在吸烟行为异常。在服务终端3得到异常数据时,第二终端2能够采集患者的周边病理数据并将其反馈至服务终端3以对异常数据进行确认,并且通过与第一终端1之间的通信连接以提醒第一终端1执行医疗干预措施,使得异常数据和周边病理数据能够传输至第一终端1,以至少对异常数据进行再次确认。具体的,周边病理数据至少包括患者的医嘱数据、病历数据、检验数据、检查数据和评估数据等能够明确患者病情的数据信息。医嘱数据至少包括医生针对患者的病历提供的例如是口服药、输液药、日常护理等嘱咐信息。病历数据至少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病史、个人史、家族史、通科体查、专科体查、诊断、病程记录以及手术等相关数据。检验数据至少包括化验报告单和图片报告单等数据。评估数据至少包括饮食、运动、戒烟、用药等健康行为数据以及例如是血压、血糖的相关健康指标数据。例如,第二终端能够通过患者的例如是医嘱数据或病历数据等周边病理数据确认患者当前的病情严重程度或规定的最大抽烟数量,从而对关于吸烟数量的异常数据进行比对确认,可以初步判定异常数据的可靠性。医疗干预措施能够至少包括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随访操作。服务终端在对异常数据初步确定完成后,能够将其确认情况反馈至第二终端的医护人员,进而医护人员能够基于反馈情况,通过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的通信连接以执行例如是随访操作的医疗干预措施,通过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随访,医护人员能够对异常数据进行再次确认,进而达到异常数据确诊的目的。
优选的,第二终端2提醒第一终端1执行医疗干预措施至少包括如下步骤:来自第二终端2的周边病理数据与来自服务终端3或经第一终端1确认的异常数据能够汇总至服务终端3。服务终端3中可以针对不同的病症提前预设若干医疗干预措施。例如,针对冠心病患者,可以设定服药指导等医疗干预措施。第一终端1能够基于周边病理数据、异常数据或生理指标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从服务终端3中提取针对相应患者的医疗干预措施。例如,第一终端1能够根据例如是病症类型、医嘱数据等选择符合患者的医疗干预措施。医疗干预措施在得到第二终端2批准的情况下,第一终端1对该患者执行医疗干预措施。通过第一终端的批准,能够保证第一终端自行筛选的医疗干预措施的安全可靠性。
优选的,在设定时间周期内,基于来自第二终端2或来自第一终端1的主动请求,第二终端2与第一终端1之间能够建立至少一次通信连接。例如,在例如是一周的设定时间周期内,第二终端2或第一终端1均可以发起主动请求以实现两者的通信连接。一次主动请求可以触发一次通信连接。服务终端3能够记录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数据以及第一终端1的使用对象数据,并基于时间数据和使用对象数据确定通信连接建立的时间表。第二终端2或第一终端1能够基于时间表以发起主动请求,使得第二终端2和第一终端1之间能够建立通信连接。具体的,第一终端1与第二终端2建立通信连接能够实现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随访。第二终端2配置为能够基于患者或者疾病种类等条件对随访记录进行分类。例如,第二终端2可以将不同患者的随访记录进行单独存储以形成单独分类的随访记录,进而当需要查询该患者的随访记录时,只需通过例如是键盘的输入设备输入患者的例如是姓名、身份证等身份数据便可以对其随访记录进行查询。或者第二终端可以将同一疾病的随访记录进行单独存储以形成单独分类存储。第一终端1的使用对象数据可以是患者的例如是姓名或身份证等身份数据。基于时间数据和使用对象数据能够确定通信连接建立的时间表。例如,在一周内,建立了7次通信连接,即平均一天一次,进而时间表可以制定为在未来的一周按照一天一次的频率促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优选的,第二终端2还配置为基于时间表制定随访提醒策略以保证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第二终端2对每一位患者按时随访。例如,时间表可以将随访的频率设定为一周一次,进而在第二终端2检测到距离上一次的随访时间接近7天时便会按照推送的方式为医护人员呈现需要进行随访的患者名单。
优选的,在服务终端3基于分析处理得到异常数据时,第一终端1和/或第二终端2能够响应于异常数据而分别发起主动请求,使得第一终端1和第二终端2能够建立通信连接,并以此对时间表进行修正。具体的,服务终端3能够将异常数据反馈至第一终端1和第二终端2。第一终端1和/或第二终端2在接收到异常数据后,能够分别对其进行确认,进而能够发起主动请求,使得第一终端1和第二终端2能够建立通信连接。该次通信连接的建立时间能够加入时间表以改变通信连接建立的频率。未来设定时间周期内,则按照更新后的时间频率建立通信连接。例如,时间表初始限定的通信连接建立的频率为1次/天。第一终端1和/或第二终端2基于异常数据在一天内新增1次通信连接后,在未来的例如是2天内可以将通信连接的频率更改为2次/天。患者出现异常数据,表明患者需要更多的医疗指导,进而通过更加频繁的通信连接,能够使得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优选的,在第一终端上,生活状态数据以第一方式提示,生理指标数据以第二方式提示的。在第二终端上,生活状态数据以第二方式提示,生理指标数据以第一方式提示的,其中,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是彼此不同的,特别是至少在颜色和/或声音方面彼此不同。第一方式是以更为明显的、易于关联至危险的方式提示的。例如,第二方式的显示颜色可以是红色,第一方式的显示颜色可以是蓝色。第一终端的使用者为患者,第二终端的使用者为医护人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其生活状态数据更为关注,医护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更为关注,通过差异化的显示,能够便于不同的对象直观获取其重点关注的内容。
优选的,第二终端2还配置为对生理指标数据进行监测以确定设定时间周期内的数据变化情况,进而能够得到异常数据,并且将该异常数据推送至医护人员,从而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根据异常数据进行针对性地随访。例如,在例如是一周的设定时间周期内,患者的例如是脉搏会由于病理因素而产生多次异常,第二终端2便能够将例如是脉搏异常的发生时间、脉搏异常数值等数据通过推送的方式展示给医护人员,进而医护人员可以进行针对性的随访。
优选的,服务终端3至少配置有措施库3a和知识库3b。措施库3a用于提供能够降低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行为干预措施,其包括针对不同健康行为改变阶段的个性化护理计划。知识库3b至少包括病症名称以及其相对应的健康生活方式。例如,针对冠心病,其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包括少抽烟、健康饮食和中等强度的适量运动。例如,S1:利用预设的知识库在诊断信息和医嘱信息中提取预设的诊断项目和医嘱项目。S2:根据提取的诊断项目和医嘱项目在预设的措施库中进行检索,确定与提取的诊断项目和医嘱项目相匹配的案例。措施库中存储有大量针对不同健康行为改变阶段的个性化护理计划。S3:将确定的案例对应的护理计划作为标准护理计划发送至第二终端以进行审核,当第二终端的医护人员审核无误后再反馈至第一终端以供患者执行。服务终端3配置为至少依据患者的属性数据以及其关注数据从措施库3a和/或知识库3b中筛选相关信息,并按照患者制定的推送时间将相关信息推送至第一终端1。患者的属性数据至少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情等数据信息。关注数据是指患者的所关注的内容。具体的,患者可以通过第一终端按照关键词检索的方式对服务终端3进行访问。例如,冠心病患者由于其自身病情的需要而需要通过服务终端3获取关于冠心病的日常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而该患者可以通过第一终端通过输入关键词“冠心病”从服务终端中检索得到所有与该关键词相关联的数据信息。进而服务终端3可以根据患者的历史检索记录或者历史浏览记录从措施库和/或知识库中筛选相关的信息为该患者推送。
优选的,服务终端3还配置为至少依据性别、年龄、健康数据对患者进行筛选分组以得到若干个分组病人,基于分析得到的每一组分组病人的共性和行为习惯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并对措施库和/或知识库进行完善。
为了便于理解,将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服务终端的工作原理进行论述。
第一终端1配置给患者使用,第二终端2配置给护理团队使用。患者在处于院外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其生活状态数据和生理指标数据输入第一终端1中。第一终端1将其收集的数据传输至服务终端3后,服务终端3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得到一系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状态数据的生活干预措施或改善生理指标数据的医疗干预措施,并将得到生活干预措施和/或医疗干预措施推送反馈至第一终端1以为患者提供决策支持,患者依据推送的措施能够对其自身行为或患病状况进行改变而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第二终端2与第一终端1之间能够建立通信连接,进而达到相互提醒的目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再次参见图1,第一终端1至少包括服药管理模块1a、症状管理模块1b、戒烟管理模块1c、饮食管理模块1d、运动管理模块1e、第一通信模块1f、第一存储模块1g、数据输入模块1h、第一中央处理模块1i和查询模块1j。服药管理模块1a、症状管理模块1b、戒烟管理模块1c、饮食管理模块1d、运动管理模块1e、第一通信模块1f、第一存储模块1g、查询模块1j和数据输入模块1h均连接至第一中央处理模块1i。通过第一中央处理模块1i能够对患者的各种访问需求进行管理,进而调度相应的模块进行执行。
优选的,第一终端1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f与第二终端2或服务终端3建立通信连接,使得第一终端1能够从第二终端2或服务终端3中获取患者的医嘱数据。医嘱数据能够存储第一存储模块1g中以供第一中央处理模块1i调用处理,进而使得第一中央处理模块1i至少能够确定患者的服药数据和复查复诊数据。服药数据可以是医嘱上指出的患者的服药间隔时间、服药种类或服药量等数据信息。复查复诊数据可以是医嘱上指出的患者的复查复诊时间。第一中央处理模块1i能够将服药数据和复查复诊数据传输至服药管理模块1a,使得服药管理模块1a能够依据服药数据对患者执行医疗干预措施,并且使得服药管理模块1a能够依据复查复诊数据对患者执行复诊提醒措施和预约挂号措施。医疗干预措施能够包括复诊提醒措施、预约挂号措施或随访操作中的至少一个。具体的,医疗干预措施是指在患者到达需要服药的时刻时,可以通过例如是声光报警的方式提醒患者服药,并且向患者输出显示服药种类和服药量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服药依从性。复诊提醒措施是指在患者达到需要复诊的时刻时,通过例如是声光报警的方式提醒患者需要进行复诊,并且将预约挂号请求自动传输至第二终端或服务终端以实现挂号。优选的,患者或患者家属可以通过数据输入模块1h将患者服药后的疗效感知、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等服药状态数据录入第一存储模块1g中。服药状态数据能够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f传输至第二终端2或服务终端3,以便于护理团队进行诊断或制定干预措施。同时,第一终端1与第二终端2之间可以随时建立通信连接以实现患者与护理团队的双向沟通。
优选的,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能够通过数据输入模块1h将患者日常临床体征数据、症状数据、合并症数据等症状状态数据录入第一存储模块1g中。合并症数据至少包括合并症的诊断数据、治疗经过数据和用药数据。第二终端2能够通过症状管理模块1b对症状状态数据进行调用访问,进而使得护理团队能够实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优选的,在患者佩戴戒烟手环、戒烟打火机或智能烟盒等能够对患者的对健康产生影响的第一行为进行监测的第一外部设备的情况下,第一外部设备采集的例如是抽烟时间、抽烟频率等对健康产生影响的第一因素能够传输至服务终端3以生成戒烟方案。在戒烟方案经过第二终端2的批准后,能够推送至第一终端1的戒烟管理模块1c以供执行。例如,戒烟方案可以是在患者的频繁抽烟时间周期内向患者推送其子女的照片、或者为其播放其子女对其戒烟成功的期望语音、或者为其播放其戒烟许诺的语音,进而能够从心理上抑制其抽烟冲动。可以理解的是,戒烟方案可以由药物治疗方案和心理治疗方案组成以到达更好的戒烟效果。
优选的,在患者佩戴例如是手环等能够对患者的运动行为进行监测的第二外部设备的情况下,手环采集的患者的运动类型数据、运动时长数据和运动轨迹数据等运动状态数据能够传输至服务终端3以生成运动方案。运动方案在得到第二终端2的批准后能够推送至第一终端1的运动管理模块1e以供执行。例如,运动管理模块1e能够依据患者的医嘱数据、自身状态对患者当前的运动状态数据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风险。即通过评估能够对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该项运动、运动时长是否过长等风险因素进行判断。最终为患者推送运动类型、运动时长均适合患者当前身体状态的运动方案。
优选的,患者能够通过数据输入模块1h将其日常饮食数据、饮食喜好数据、饮食习惯数据等饮食数据录入第一存储模块1g中,使得饮食管理模块1d能够基于饮食数据为患者推送符合其个人喜好并且有利于其康复的饮食方案。同时,护理团队也可以通过第二终端2对饮食数据进行访问,使得护理团队能够实时给出相应的饮食指导建议。
优选的,患者通过查询模块1g能够对第一存储模块1g中存储的所有数据进行访问以便于患者了解自身状态或者获取各种康复方案。患者还能够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f与第二终端2建立通信连接,使得患者和护理团队之间能够通过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实时交流。
优选的,服药管理模块1a、症状管理模块1b、戒烟管理模块1c、饮食管理模块1d和运动管理模块1e均可以是具备相应管理功能的服务器或硬件产品。例如,运动管理模块1e可以是用于记录存储运动时长、运动轨迹并对其进行分析以获得运动数据报表的智能手表或服务器。第一通信模块1f、第二通信模块和第三通信模块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通信芯片。第一存储模块1g、第二存储模块和第三存储模块可以是具有数据存储功能的存储芯片或存储器。交互模块2d数据输入模块1h和查询模块1j可以是键盘、语音交互器。第一中央处理模块1i、第二中央处理模块和第三中央处理模块可以是具有综合运算处理功能的中央处理器,进而能够实现对各模块的调度管理。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对前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再次参见图1,第二终端2至少包括数据采集模块2a、宣传管理模块2b、随访管理模块2c、交互模块2d、第二通信模块2e、第二存储模块2f和第二中央处理模块2g。数据采集模块2a、宣传管理模块2b、随访管理模块2c、交互模块2d、第二通信模块2e和第二存储模块2f均连接至第二中央处理模块2g。通过第二中央处理模块2g能够对护理团队的各种访问需求进行管理,进而调度相应的模块进行执行。
优选的,护理团队能够通过数据采集模块2a将患者的体征数据、医嘱数据、病历数据、检验数据、检查数据和评估数据等生理指标相关的数据录入第二存储模块2f中,并且生理指标相关的数据能够通过第二通信模块2e传输至服务终端3以便于服务终端3进行分析处理。例如,数据采集模块2a可以是例如是键盘的文字录入器或者例如是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器。
优选的,第二存储模块2f中可以预设有针对不同疾病的宣教内容。例如,针对冠心病,宣教内容可以包括冠心病的简介、常见的预防措施、常见的治疗措施等有助于患者了解冠心病或有助于患者康复治疗的指导内容。宣传管理模块2b能够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制定宣教方案。例如,冠心病患者对第二终端进行访问时可以对针对冠心病的饮食注意事项进行浏览咨询,进而宣传管理模块2b能够基于其访问记录筛选饮食相关的内容为该冠心病患者进行推送。
优选的,随访管理模块2c配置为能够读取时间数据、使用对象数据和时间表,使得随访管理模块2c能够根据时间表确定的随访频率促使第二终端发出主动请求,以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优选的,随访管理模块2c能够通过第二通信模块2e对第一存储模块1g进行访问,使得护理团队能够获取患者近期的生活数据,进而能够及时发现患者近期的异常,进而能够根据发现的异常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随访操作。近期的生活数据至少包括生活状态数据、生理指标数据和生理指标相关的数据。具有针对性的随访操作是指护理团队可以基于其发现的异常对患者发起针对性的随访提问以使得随访操作更加有效。
优选的,护理团队能够通过交互模块2d发布各种交互信息以供患者查阅使用。例如,护理团队能够通过交互模块2d发布活动信息、活动的位置以及参加人员等信息。或者护理团队能够将康复患者的例如是饮食经验、戒烟经验等进行发布。通过交互模块2d能够向患者展示各种丰富多彩的康复内容、康复活动,进而到达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优选的,服务终端3还包括监测模块3c、第三通信模块3d、第三存储模块3f和第三中央处理模块3e。措施库3a、知识库3b、监测模块3c、第三存储模块3f和第三通信模块3d均连接至第三中央处理模块3e。服务终端3能够通过第三通信模块3d与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通过第三中央处理模块3e能够对护理团队或患者的各种访问需求进行管理,进而调度相应的模块进行执行。通过第三存储模块3f能够对服务终端3接收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存储。例如,第一终端可以将患者的生活状态数据和生理指标数据传输至第三存储模块3f进行存储。第二终端可以将周边病理数据传输至第三存储模块3f进行存储。监测模块3c配置按照进行对比的方式对生活状态数据、生理指标数据或周边病理数据进行识别判断以确定其中的异常数据以生成异常报警,并且将生成相应的异常报警反馈至第二终端2。例如,正常人的心跳次数为60~100次/分,当采集的患者的心跳次数为120次/分时,监测模块通过对比而判断患者的心跳异常,进而生成心跳异常报警并传输至第二终端2以提醒护理团队。
优选的,宣传管理模块2b和随访管理模块2c可以是具备相应管理功能的服务器或硬件产品。例如,宣传管理模块2b可以是能够基于使用者的兴趣爱好或浏览记录为其推送相关信息的服务器。措施库3a和知识库3b可以是具有数据存储功能的存储器。监测模块3c可以是具有数据对比功能的数据处理芯片或服务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对前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远程医疗系统配置为按照如下方式对患者进行医疗干预措施:
S1:对应不同患者的不同的第一终端1能够分别获取至少两个患者的情绪状态数据,并将其汇总至服务终端3,由服务终端3对每一个患者当前的情绪状态进行情绪评分。
具体的,每一个患者均可以有一个独立的居住环境,例如,每一个患者均可以居住在其自己的房屋中。第一终端1布置在患者的居住环境中以按照采集患者的生理参数、图像数据或语音图像数据。例如,服务终端3可以配置为按照如下方式对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情绪评分:
A1:在设定时间周期内采集患者的面部表情图片,并提取面部表情图片中的微表情。例如,第一终端可以包括图像采集器,图像采集器设置在患者的居住环境中,进而实现对患者面部表情图片的采集。患者的微表情的具体种类如表1所示。
表1
编号 微表情 编号 微表情
1 内眉上扬 11 嘴角下拉
2 外眉上扬 12 下嘴唇下压
3 眉毛下压 13 下巴缩紧
4 上眼睑上扬 14 嘴唇褶皱
5 脸颊抬起 15 嘴唇伸展
6 眼睑收紧 16 嘴唇收缩
7 鼻子蹙皱 17 嘴唇压紧
8 上唇上扬 18 上下嘴唇分开
9 嘴角上扬 19 下颚下拉
10 收紧嘴角
A2:在设定时间周期内,按照预设的微表情所对应的情绪值计算患者的情绪评分。每一个微表情所对应的情绪值如表2所示。例如,在5min中的设定时间周期内,能够得到若干个出现过的微表情,进而计算在5min中的所有微表情所对应的情绪值之和以作为患者的情绪评分。设定阈值可以根据设定时间周期的长短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划分。
表2
S2:在第一患者的情绪评分低于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对第一患者执行生活干预措施以调整第一患者的情绪状态。
具体的,第一患者的情绪评分低于设定阈值表明第一患者的情绪处于低落的状态,此时其可能受情绪影响而对服药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导致服药失败或服药的有效性降低。进而第一终端1可以对第一患者执行生活干预措施以调整第一患者的情绪状态,以使得第一患者的情绪评分高于设定阈值。第一患者的情绪评分高于设定阈值表明第一患者的情绪处于积极高兴的状态,此时其对服药产生抵触的可能性较低,进而使得服药的有效性提高。
优选的,生活干预措施至少包括声音刺激、图像刺激和交互刺激。声音刺激是指通过向患者播放声音的方式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例如,可以向患者播放其喜爱的音乐、相声、京剧等。图像刺激是指通过向患者播放图像的方式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例如,可以向患者播放其喜爱的电视剧、视频等。交互刺激是指通过让患者与第三方建立语音或视频沟通的方式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第三方可以是患者的家人或亲属。患者在情绪低落时通过与第三方的语音或视频沟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孤寂感,进而能够有效改善其情绪状态。
S3:在该第一患者的情绪评分仍低于设定阈值并且当前时刻处于该第一患者的服药时间范围内的情况下,由服务终端3确定情绪评分高于设定阈值的至少一个第二患者,其中,在第一设定时间内,第二终端2能够与第一患者以及第二患者分别对应的第一终端1均建立通信连接,使得第二患者所对应的第一终端1能够对第一患者执行生活干预措施。在第二设定时间内,第二终端2能够根据第一患者的情绪状态以提醒与第一患者对应的第一终端1调整其执行的医疗干预措施。
具体的,当前时刻均属于第一患者和第二患者的服药时间范围,第一患者由于情绪处于低落状态而导致服药效果较差,而第二患者由于情绪处于积极高兴状态。因此,在第一设定时间内,第二终端能够与第一患者和第二患者分别对应的第一终端均建立通信连接。即,实现医护人员对至少两个患者同时执行随访操作,并且使得第二患者所对应的第一终端能够对第一患者执行生活干预措施。通过上述方式,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一者,现有技术中,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随访基本是按照间隔一定时间周期执行的,其往往导致对患者的随访出现不可靠的状态,即随访并未发生在患者出现异常或可能导致异常的时刻,而患者的服药不可靠往往是导致其出现康复异常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本发明在监测患者具有服药不可靠的风险时便对该患者进行随访,由于此时已发现患者具有服药不可靠的风险,进而护理团队能够针对近期的服药状况进行针对性的随访,并且由于随访时间早于护理团队内部制定的随访时间,使得护理团队能够提前发现患者的异常并及时制定补救措施。二者,现有技术中,护理团队对患者的随访基本是一对一执行的,即使按照一对多执行,其往往也挑选病情相似的患者进行同时随访以节省随访时间,而本发明建立一对多的随访操作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建立协同的服药监督机制。具体的,在现有技术中,第一患者由于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对服药产生抵触情绪时,医护人员、第一患者的亲人等第三方对第一患者的规劝往往导致第一患者产生更强烈的抵触情绪,此时,往往与第一患者处于相同处境下的第二患者的规劝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抵触情绪。因此,本发明通过筛选出情绪状态较好的第二患者与第一患者和护理团队建立通信连接,通过第二患者的积极导向能够有效地改善第一患者的服药抵触情绪,同时,由于第二患者的介入,能够改善第一患者与护理团队的医患关系。
优选的,在第二设定时间内,通过第二患者对应的第一终端对第一患者执行生活干预措施后,第一患者的情绪状态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进而第二终端能够提醒与第一患者对应的第一终端对其执行的医疗干预措施进行调整。例如,第一患者的情绪状态改善后,可以将医疗干预措施所涉及的服药时间进行提前或推后。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对前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优选的,患者通过第一终端1能够与第二终端2进行无线通信或者对服务终端3进行访问,使得患者能够通过第一终端1实时在线咨询医护人员关于疾病相关的问题。服务终端3的知识库3b或措施库3a能够配备知识图谱技术,使得患者在进行访问时,能够根据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智能回答。
优选的,第一终端1的第一存储模块1g还能够存储患者家属的个人信息。患者家属的个人信息至少包括姓名、手机号码,进而由服务终端3生成的医疗干预措施能够推送至患者家属的手机号码,进而使得患者家属能够协助患者执行相应的医疗干预措施。
优选的,第一中央处理模块1i配置为能够对患者输入的体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展示相应时间段内的趋势变化图。体征数据至少可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和体重。例如,当患者在一个月内,每个一周输入一次体重数据时,第一中央处理模块1i能够根据输入的体重数据得到在该一个月内的体重变化图,进而能够直观地显示出患者的体重变化趋势。
优选的,第一终端1还能够根据患者输入的服药相关数据、运动相关数据、戒烟相关数据或饮食相关数据,从措施库或知识库中筛选相关的信息进行个性化推送,进而使得患者能够根据推送的信息优化病症的治疗过程。例如,当患者输入例如是需要服用A剂量的B药物时,措施库或知识库中与B药物相关的例如是B药物的服用注意事项、服药过敏症状等信息便会推送至患者,进而能够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风险。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对前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优选的,医疗干预措施至少依据基于服药依从率、药理学原理的药物配伍关系、服务终端3上的历史记录和/或由第一终端1获取的患者个性化信息以及相应病理数据来生成。药物配伍关系是指不能够同时服用的两种或多种药物组合形成的配伍禁忌数据。通过多种药物的组合服用能够起到增加治疗效果的作用。例如,在口服亚铁盐时可以同时服用维生素C以增加亚铁盐的吸收效果。同时,不同的药物在组合服用时也会产生药物的物理性状变化、药物产生化学变化而分解失效、药物组合后产生更强的毒副作用等不利于治疗的缺陷,进而需要禁止个别药物的组合服用。例如阿莫西林与茶碱类药物共同服用时会产生分解失效,进而配伍禁忌数据便可以包括不能与阿莫西林同时服用的其他药物。服务终端3上的历史记录是指患者服药后的疗效感知、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等治疗数据。患者个性化信息至少包括能够引起患者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种类的数据。病理数据至少包括医护人员针对该患者的病情为其提供的处方单、服药注意事项等能够指导患者进行正确服药的数据信息。服药依从率是指患者用药与医嘱的重合程度。一般而言,用药方案越复杂,患者对用药方案的理解就越差,从而导致服药依从率较差。用药方案的复杂程度可以表现在用药的品种数、用药的次数、给药途径的复杂性、剂量和疗程的长短等方面。通过上述方式,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一者,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在设定时刻提醒患者进行服药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在此基础上能够针对服药过程中常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醒,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患者服药的作用。例如,在患者面对复杂的用药方案时,多种药品各自的包装盒上一般会注明药品的用法或用量,同时由于药品采用多剂量的包装方式,此时由于服药种类较多且使用剂量不同,会导致患者的服药依从率降低,因此,本发明的医疗干预措施能够基于该服药方案自身复杂程度导致的服药依从率较低的特点为患者指出服药依从率较低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而能够对患者进行指导,能够起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二者,常见的过敏药物的名称存在多样性,例如,青霉素具有盘尼西林、配尼西林等别名,医生在就诊过程中会按照其个人习惯使用不同的药物名称询问患者的过敏情况,而患者会由于对不同名称的不熟悉而导致将过敏药物误答为非过敏药物,进而导致医生开具的药物中便会存在导致患者过敏的过敏药物。本发明能够记录患者的过敏药物的所有名称,因此在患者服药时,能够对药方中的药物种类进行精确判断,在药方中存在过敏药物时会进行提醒。由于患者能够在其日常治疗过程中通过患者终端持续的更新其服药后的反应或者新发现的过敏药物,即患者的过敏史能够通过患者终端进行实时更新,相比于医生当面询问,本发明能够更容易发现过敏药物。
优选的,医疗干预措施的生成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服药依从率、药物配伍和/或患者个性化信息来确定绝对禁止条件。
具体的,绝对禁止条件是指在满足该条件下,需要提醒患者停止服药,若继续服药将导致患者产生例如是死亡、中毒的重大治疗事故。绝对禁止条件能够根据药物配伍和患者个性化信息来进行确定。
S2:在满足绝对禁止条件的情况下,结合相应病理数据来提取出应由药剂师额外审核的限制条件,并将其发送至药剂师。
具体的,满足绝对禁止条件表明由医护终端所对应的医生为患者提供的处方单存在产生重大治疗事故的风险,例如,医生在就诊过程中,并不能知悉患者现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种类,因此医生在为期开具处方单时可能导致处方单中的某种药物会与患者当前服用的药物产生物理性状变化或化学变化,因此,此时需要由药剂师重新对处方单中的药物组合进行审核确定以避免产生配伍禁忌。药剂师额外审核的限制条件至少包括患者的处方单和当前服药数据。
S3:根据服务终端3上的其他患者服药的历史记录来生成建议禁止条件,其中,其他患者服药的历史记录是由服务终端3根据相似病理数据来检索获得的。
具体的,生成建议禁止条件是指当其他相似患者在服用该患者的处方单上的药物后产生了例如是过敏反应、配伍禁忌等医疗事故时,需要根据其他相似患者所发生的医疗事故为患者、医生或药剂师提供提醒,以使得患者、医生或药剂师能够明确当前处方单的风险程度。
S4:根据服务终端3上的药剂师对于其他患者的历史记录的批注信息来生成建议禁止条件,其中,批注信息至少包括不良反应及过敏症状的描述。
具体的,可以为药剂师提供使用医护终端的使用权限,进而药剂师也能够通过医护终端对服务终端3上不同患者的关于治疗过程的历史记录进行访问,进而能够对历史记录进行例如是记录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及其相应的过敏症状描述,进而形成药剂师关于患者历史记录的批注信息。在现有技术中,医生通过诊断为患者开具处方单,药剂师根据处方单完成药物调配。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医生并不能将患者的所有信息进行了解,导致其处方单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通过医生和药剂师的配合,能够更好地降低产生医疗事故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用于提供冠心病延续性护理的远程医疗系统,至少包括:
彼此通信连接的第一终端(1)和服务终端(3);
所述第一终端(1)配置为至少采集患者的用于生活干预措施的生活状态数据和用于医疗干预措施的生理指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执行所述生活干预措施;
所述服务终端(3)配置为能够对所述生活状态数据和所述生理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得到相应的医疗干预措施和生活干预措施,并将所述医疗干预措施和所述生活干预措施反馈至所述第一终端(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程医疗系统还包括第二终端(2),在所述服务终端(3)基于所述分析处理以得到与所述生活状态数据或所述生理指标数据相关联的异常数据的情况下,用于提醒执行所述医疗干预措施的所述第二终端(2)配置为:
采集患者的周边病理数据并将其反馈至所述服务终端(3)以对所述异常数据进行确认;
通过与所述第一终端(1)之间的通信连接以提醒所述第一终端(1)执行所述医疗干预措施,使得所述异常数据和所述周边病理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第一终端(1),以至少对所述异常数据进行再次确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2)提醒所述第一终端(1)执行所述医疗干预措施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来自第二终端(2)的周边病理数据与来自所述服务终端(3)或经所述第一终端(1)确认的异常数据能够汇总至所述服务终端(3);
所述第一终端(1)能够基于所述周边病理数据、所述异常数据或所述生理指标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服务终端(3)中提取针对相应患者的医疗干预措施,其中,所述医疗干预措施在得到所述第二终端(2)批准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1)对该患者执行所述医疗干预措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远程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2)还配置为按照如下方式提醒所述第一终端(1)执行所述医疗干预措施:
对应不同患者的不同的第一终端(1)能够分别获取至少两个患者的情绪状态数据,并将其汇总至所述服务终端(3),由服务终端(3)对每一个患者当前的情绪状态进行情绪评分;
在第一患者的情绪评分低于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一终端(1)向所述第一患者执行生活干预措施以调整该第一患者的情绪状态;
在该第一患者的情绪评分仍低于设定阈值并且当前时刻处于该第一患者的服药时间范围内的情况下,由所述服务终端(3)确定情绪评分高于设定阈值的至少一个第二患者;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所述第二终端(2)能够与第一患者以及第二患者分别对应的第一终端(1)均建立通信连接,使得第二患者所对应的第一终端(1)能够向所述第一患者执行生活干预措施;
在第二设定时间内,所述第二终端(2)能够根据第一患者的情绪状态以提醒与第一患者对应的第一终端(1)调整其执行的所述医疗干预措施。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远程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1)配置为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所述生活干预措施:
在患者佩戴能够对患者的对健康产生影响的第一行为进行监测的第一外部设备的情况下,第一外部设备采集的患者的对健康产生影响的第一因素能够传输至所述服务终端(3)以生成戒烟方案,其中,所述戒烟方案在经过所述第二终端(1)的批准后,能够提供至所述第一终端(1)以供其执行;或者
在患者佩戴能够对患者的运动行为进行监测的第二外部设备的情况下,第二外部设备采集的患者的运动状态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服务终端(3)以生成运动方案,其中,所述运动方案在经过所述第二终端(1)的批准后,能够提供至所述第一终端(1)以供其执行。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远程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设定时间周期内,基于来自第二终端(2)或来自第一终端(1)的主动请求,所述第二终端(2)与所述第一终端(1)之间能够建立至少一次通信连接,其中:
所述服务终端(3)能够记录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数据以及第一终端(1)的使用对象数据,并基于所述时间数据和所述使用对象数据确定通信连接建立的时间表;
所述第二终端(2)或所述第一终端(1)能够基于所述时间表以发起所述主动请求,使得所述第二终端(2)和所述第一终端(1)之间能够建立所述通信连接。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远程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服务终端(3)基于所述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异常数据时,所述第一终端(1)和/或所述第二终端(2)能够响应于所述异常数据而分别发起所述主动请求,使得所述第一终端(1)和所述第二终端(2)能够建立所述通信连接,并以此对所述时间表进行修正。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远程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干预措施至少依据基于服药依从率、所述服务终端(3)上的历史记录和/或由所述第一终端(1)获取的患者个性化信息以及相应病理数据来生成,所述医疗干预措施的生成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服药依从率和/或患者个性化信息来确定绝对禁止条件;
在满足绝对禁止条件的情况下,结合相应病理数据来提取出应由药剂师额外审核的限制条件,并将其发送至药剂师;
根据服务终端(3)上的其他患者服药的历史记录来生成建议禁止条件,其中,其他患者服药的历史记录是由服务终端(3)根据相似病理数据来检索获得的;或者
根据服务终端(3)上的药剂师对于其他患者的历史记录的批注信息来生成建议禁止条件,其中,批注信息至少包括不良反应及过敏症状的描述。
8.用于提供冠心病延续性护理的远程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医疗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配置能够采集患者的用于生活干预措施的生活状态数据和用于医疗干预措施的生理指标数据的第一终端(1),以及能够对所述生活状态数据和所述生理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得到相应的医疗干预措施和生活干预措施,并将所述医疗干预措施和所述生活干预措施反馈至所述第一终端(1)的服务终端(3);
配置用于提醒执行所述医疗干预措施的第二终端(2),使得在所述服务终端(3)基于所述分析处理以得到与所述生活状态数据或所述生理指标数据相关联的异常数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终端(2)能够采集患者的周边病理数据并将其反馈至所述服务终端(3)以对所述异常数据进行确认,并且通过与所述第一终端(1)之间的通信连接以提醒所述第一终端(1)执行所述医疗干预措施,使得所述异常数据和所述周边病理数据能够传输至所述第一终端(1),以至少对所述异常数据进行再次确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程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医疗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来自第二终端(2)的周边病理数据与来自所述服务终端(3)或经所述第一终端(1)确认的异常数据能够汇总至所述服务终端(3);
所述第一终端(1)能够基于所述周边病理数据、所述异常数据或所述生理指标数据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服务终端(3)中提取针对相应患者的医疗干预措施,其中,所述医疗干预措施在得到所述第二终端(2)批准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1)对该患者执行所述医疗干预措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远程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医疗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对应不同患者的不同的第一终端(1)能够分别获取至少两个患者的情绪状态数据,并将其汇总至所述服务终端(3),由服务终端(3)对每一个患者当前的情绪状态进行情绪评分;
在第一患者的情绪评分低于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一终端(1)向所述第一患者执行生活干预措施以调整该第一患者的情绪状态;
在该第一患者的情绪评分仍低于设定阈值并且当前时刻处于该第一患者的服药时间范围内的情况下,由所述服务终端(3)确定情绪评分高于设定阈值的至少一个第二患者;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所述第二终端(2)能够与第一患者以及第二患者分别对应的第一终端(1)均建立通信连接,使得第二患者所对应的第一终端(1)能够所述第一患者执行生活干预措施;
在第二设定时间内,所述第二终端(2)能够根据第一患者的情绪状态以提醒与第一患者对应的第一终端(1)调整其执行的所述医疗干预措施。
CN201910806874.9A 2019-08-28 2019-08-28 用于提供冠心病延续性护理的远程医疗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05177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6874.9A CN110517764B (zh) 2019-08-28 2019-08-28 用于提供冠心病延续性护理的远程医疗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6874.9A CN110517764B (zh) 2019-08-28 2019-08-28 用于提供冠心病延续性护理的远程医疗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7764A true CN110517764A (zh) 2019-11-29
CN110517764B CN110517764B (zh) 2022-06-07

Family

ID=68628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06874.9A Active CN110517764B (zh) 2019-08-28 2019-08-28 用于提供冠心病延续性护理的远程医疗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77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35521A1 (zh) * 2020-12-25 2022-06-3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监护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6294A (zh) * 2016-06-17 2016-11-09 湖南格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医院外延续护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29814A (zh) * 2016-03-24 2017-10-03 深圳中迈数字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根据慢性病患者信息进行干预的方法及系统
CN107682455A (zh) * 2017-11-06 2018-02-09 上海林康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跟踪患者服药行为的云端监听系统及方法
CN108009390A (zh) * 2017-09-02 2018-05-08 成都市双流区贸园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慢性疾病医嘱依从性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180279880A1 (en) * 2016-11-30 2018-10-04 Anthony J. Bacchi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patient monitoring and care
CN109460749A (zh) * 2018-12-18 2019-03-12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患者监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9814A (zh) * 2016-03-24 2017-10-03 深圳中迈数字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根据慢性病患者信息进行干预的方法及系统
CN106096294A (zh) * 2016-06-17 2016-11-09 湖南格尔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医院外延续护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80279880A1 (en) * 2016-11-30 2018-10-04 Anthony J. Bacchi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patient monitoring and care
CN108009390A (zh) * 2017-09-02 2018-05-08 成都市双流区贸园医院有限公司 一种慢性疾病医嘱依从性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682455A (zh) * 2017-11-06 2018-02-09 上海林康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跟踪患者服药行为的云端监听系统及方法
CN109460749A (zh) * 2018-12-18 2019-03-12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患者监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35521A1 (zh) * 2020-12-25 2022-06-3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监护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7764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06265A1 (en) Real time biometric recording, information analytics, and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5260588B (zh) 一种健康守护机器人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WO2020229705A1 (en) Remote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hospitals and cities
CN106529182A (zh) 一种云医院
CN110853723A (zh) 一种智能药品指导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9394247A (zh) 一种多特征融合的就诊用户情绪监控方法
WO2020021542A1 (en) Means and methods for personalized behavioral health assessment system and treatment
CN109068974A (zh) 具有改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征的阿片样物质+设备组合产品
CN106446591A (zh) 一种基于医疗系统的智能随访管理系统
CN109065162A (zh) 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
CN112735610A (zh) 一种院后随访系统及随访方法
CN111145916A (zh) 一种智能推荐手术方案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3871026A (zh) 一种医疗风险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1161886A (zh) 一种手术方案智能指导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3130026A (zh) 一种互联网处方审核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介质
CN116504373A (zh) 数智病房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CN110459311B (zh) 用于患者服药远程监控的服药提醒系统及方法
CN111028936A (zh) 一种医疗检查及检验合理合规性分析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3506622A (zh) 一种智能诊断分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2233745A (zh) 一种抗微生物药物智能推荐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JP2016018224A (ja) 健康状態予測診断利用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CN111128401A (zh) 一种智能推荐手术项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0942819A (zh) 一种手术项目智能审核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220293238A1 (en) Proposal system, proposal method, and program
KR102379956B1 (ko) 대사증후군의 자가관리 지원 서비스 제공시스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서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