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5162A - 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5162A
CN109065162A CN201810775341.4A CN201810775341A CN109065162A CN 109065162 A CN109065162 A CN 109065162A CN 201810775341 A CN201810775341 A CN 201810775341A CN 109065162 A CN109065162 A CN 1090651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health
medic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753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安然
张静
郭清
周红梅
王建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od Beauty Food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od Beauty Food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od Beauty Food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Food Beauty Food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753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6516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65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51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electronic clinical trials or questionnair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5/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reports, e.g. 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thereof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1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drugs or medications, e.g. for ensuring correct administration to patien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nutrition control, e.g. diet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9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alternative medicines, e.g. homeopathy or oriental medicin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16H3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for handling medical images, e.g. DICOM, HL7 or PAC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7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references
    • G16H7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references relating to drugs, e.g. their side effects or intended usag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其包括下列系统组成: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四诊仪系统、可穿戴设备系统、生物沟通系统、智能健康管家系统、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的集成创新,快速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体系,全面诊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结合数据库存储的营养学规则,并依据传统中医理论辩证施治提供精准食疗的处方及中医特色外治方案,以建立心智情绪管理+精准食疗+中医特色外治技术+生活方式的监督新医学模式,也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机器人,大小不同的诊断设备等,方便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公司及家庭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化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2012年卫生部公布的《中国慢性疾病防止工作计划2012-2015》,表明我国慢性疾病人数正在迅速上升,确诊的有2.6亿人,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公众生命和健康的主要问题;同时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到2025年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届时现有的医疗水平和资源将难以满足需求;可穿戴式医疗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方式,开创了医学监护、临床治疗和先进医疗仪器工业的新局面;以传统医疗仪器支撑的单一、静态医疗模式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以穿戴式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远程医疗、社区医疗和家庭医疗将起着重要作用;
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对病因、病性、病位以及病机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
中医四诊中,望诊通过观察病人形体、面色、舌体、舌苔,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主要通过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问诊通过询问患者或其家属,了解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以及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即为脉诊,是医师运用指端之触觉,在病者的手腕挠动脉处进行触、摸、按、压,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医也逐渐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通过远程医疗,医师不需要与患者面对面即可进行诊断,为患者提供方便;而现有的中医远程诊断系统及其仪器功能较为单一,都只关注在切诊中,没有配合望诊、闻诊和问诊一起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此外,现有的远程脉诊仪器不够灵活,都只在患者端用机械仪器对寸、关、尺三处的脉搏进行浮、中、沉等施压,再将脉搏压力信号发送至医师端计算机供医师分析,但是当医师根据不同脉象情况进行多次切脉时,无法把医师施加的压力远程地反馈到患者的挠动脉处;
在医疗环境中,各种角色(医生、患者、第三人等)之间的沟通多数都基于某一疾病或者某一病历来进行;病历文件对于医生、患者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载体;一份完整的病历应包括文字、图片、视频、语音信息,除此之外,还有一类特别的医疗数据,就是DICOM格式的数据信息,它来自于X-Ray,CT,MR,PET-CT/MR,超声,DSA,口腔CT等医院内一切以影像检查及治疗为基础的设备;而现阶段,上述提到的几种沟通环节,有些无法达成有效沟通,或者是难以达成有效沟通,并且最终形成的沟通结果有时难以及时的归档保存,从而造成有效信息的损失;
目前国内中医诊断设备仅以中医四诊仪为主,这些设备的技术水平停留在2010年的水平,虽国家在大力推动中医诊疗设备的发展,但这些设备在政府买单后,由于得不到医生的认可,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因此设计一种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系统,全面判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并针对用户当前的健康状况提供精准食疗的处方及中医特色外治方案,建立心智情绪管理+精准食疗+中医特色外治技术+生活方式的监督新医学模式,从而达到中医治未病的效果成为亟函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包括下列系统组成: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四诊仪系统、可穿戴设备系统、生物沟通系统、智能健康管家系统、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的集成创新,快速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系统,全面诊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结合数据库存储的营养学规则,并依据传统中医理论辩证施治提供精准食疗的处方及中医特色外治方案,以建立心智情绪管理+精准食疗+中医特色外治技术+生活方式的监督新医学模式,也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机器人,大小不同的诊断设备等,方便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公司及家庭使用。
发明内容
实现本发明目的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其包括下列系统组成: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四诊仪系统、可穿戴设备系统、生物沟通系统、智能健康管家系统、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的集成创新,快速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系统,全面诊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结合数据库存储的营养学规则,并依据传统中医理论辩证施治提供精准食疗的处方及中医特色外治方案,以建立心智情绪管理+精准食疗+中医特色外治技术 +生活方式的监督新医学模式,也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机器人,大小不同的的诊断设备等,方便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公司及家庭使用;
1、中医体质辨识系统:所述中医体质辨识系统通过通信网络与健康管理平台连接,所述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系统包括中医四诊仪、数据处理装置和触摸屏;所述中医四诊仪用于采集用户的健康状态信息,并将所述健康状态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触摸屏用于显示由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生成的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接收用户在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输入的体质辨识信息并发送至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接收用户的体质辨识信息,根据所述体质辨识信息确定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并将所述体质辨识结果发送至健康管理平台;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用于接收中医四诊仪采集的健康状态信息,并将所述健康状态信息发送至健康管理平台;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用于接收健康管理平台发送的医生根据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和健康状态信息评估用户的健康风险等级以及根据健康风险等级输出对应的干预方案;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用于根据该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健康状态信息、健康风险等级以及干预方案生成健康评估报告;本发明提供的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系统,通过中医体质辨识量表获取用户的健康状态辨识信息,通过中医四诊仪采集健康状态信息,数据处理装置根据用户的健康状态辨识信息确定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并发送体质辨识结果和健康状态信息至健康管理平台供医生根据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以及健康状态信息评估患者的健康风险等级,获取所述健康风险等级,根据健康风险等级输出对应的干预方案;实施本发明,能够全面判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并针对用户当前的健康状况系统将自动生成精准食疗的处方及中医特色外治方案,从而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2、中医四诊仪系统:所述中医四诊仪系统用于将望诊采集子系统、闻诊采集子系统、问诊采集子系统、脉诊采集子系统得到的信息数据,采用深度学习相关理论和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与集子系统、脉诊采集子系统得到的信息数据,采用深度学习相关理论和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与诊断结果数据库进行关联,得到诊断结果与药物或处方数据库关联,给出建议处方;所述望诊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患者的面部、舌体等局部及全身图像信息,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1)视频信号采集模块,以摄像头作为视频采集设备,由计算机控制照明系统以提供稳定光源;(2)视频信号处理模块,接收来自摄像头的视频信号,首先在不影响后续处理的前提下从中截取面部、舌头等关键部位图像,随后借助于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图像识别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对眼睛、鼻子、舌头、脸颊等重要部位进行定位和划分;再根据相关图像处理算法,提取视频信号中可以辅助专业人员诊断的信息;生成具体的视频信息分析报告,并且存储至自身专家库或者云端数据库,以供综合分析子系统进行后续处理;所述闻诊采集子系统,用于对患者语音、呼吸、咳嗽等声音信息进行采集,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音频信号采集模块,以麦克风作为音频采集设备;(2)音频信号处理模块,接收来自麦克风的音频信号,借助于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音频识别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将患者的音色、音高、音调等信息存储至自身专家库或者云端数据库,以供综合分析子系统进行后续处理;所述问诊采集子系统,采用交互问答方式获取患者症状信息;系统已经将中医问诊常用到的问题预先设定好,患者就诊时,系统通过语音问询配合文字提示引导患者以选择或者填空的形式录入个人生理状况相关信息,或可选地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提取患者的其他信息;问诊结果中可能包含生活习惯、症状表现以及过往病史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在问诊环节中患者还可以手动录入关于望诊、闻诊和脉诊这几个部分的生理信息,作为对其他三个子系统诊断信息的补充;对于问诊信息同样要进行归纳处理,制作问诊信息分析报告,并且存储至自身专家库或者云端数据库,以供综合分析子系统进行后续处理;所述脉诊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患者的脉搏信号,包括寸、关、尺的浮、中、沉脉搏信号,并进行信号的预处理,包含以下几个模块: (1)脉搏信号采集模块,由单片机控制的脉搏传感器和小型气动加减压装置组成;所述脉搏传感器分三组附着于一个柔性护腕上,每组由64个微桥传感器标准单元布置成的8×8方形微桥传感器阵列组成;患者通过佩戴该护腕实现传感器与人手取脉位置之间的软接触,使得传感器的三个触头与寸、关、尺三个位置紧密契合,从而检测三个脉搏压力信号;所述小型气动加减压装置,位于传感器与护腕之间由单片机控制,能够对寸、关、尺三个脉位施以不同的压力,模拟医生“三指并齐”、“举、按、寻、循、俯、仰、总按”的取脉手法,帮助传感器获取不同切脉指力下的脉搏信号;(2)脉搏信号处理与信号调理电路模块,接收来自传感器的压力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再由单片机控制的一转换模块输出至计算机,由相关软件生成对应的可视化的脉搏波形图,然后借助于脉搏信号处理算法对脉搏数字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主波上升斜率、脉搏周期、重搏波高度等信息;生成脉搏信息分析报告,并且存储至自身专家库或者云端数据库,以供综合分析子系统进行后续处理;其中四诊仪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数据预处理模块;它的功能包括:首先对于来自前述各个子系统的各种包含患者生理信息的信号进行数据的降噪、压缩、特征提取和离散化;随后对数据信息进行初级建模并且存储于自身专家库或者云端数据库;并且根据过往收集到的大量中医治疗成功案例中各种常见病症的诊断方法对患者生理特征进行科学分类;(2)数据分析模块;它的作用是构造一个函数,输入患者的相关生理信息,输出患者的病理信息,实现患者生理信息和病理信息的双向关联;查询诊断结果数据库,给出诊断结果;并且通过算法从与药物或处方数据库中选择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给出建议处方;(3)结果展示模块;它负责将最终的诊断结果、治疗建议添加时间标签并反馈给患者,其内容包括:个人档案以及就诊季节和时间信息;该患者的视频信息分析报告;该患者的音频信息分析报告;该患者的问诊信息分析报告;该患者的脉搏信息分析报告;该患者的最终的诊断结果、个性化诊疗方案以及健康指导建议;当综合分析子系统与其它子系统共同集成为一体置于本地时,还应当包含自身专家库;自身专家库应当包含就诊病历库、诊断结果数据库和药物或处方数据库;自身专家库应当定期进行系统数据的维护和更新,将保存的个人就诊记录和电子病历定期提交给总服务器;而当综合分析子系统被置于云端,供多个终端通过网络共享时,还应当包含云端数据库;云端数据库除了具备自身专家库的所有功能之外,还负责收集管理用户的信息以及系统数据的维护和更新,及时将自身专家库保存的个人就诊记录和电子病历定期提交给总服务器,实现全网络下的数据共享;
3、可穿戴设备系统由穿戴式生理参数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通用计算机监护系统组成,整个系统包含的硬件有:多个可穿戴式生理参数采集模块、“体域网”模块和通用计算机;具体包括如下内容:(1)穿戴式生理参数采集系统将心电传感器、血氧脉搏传感器和体温传感器以并联方式粘贴或佩戴在用户身上,实现人体心电、血氧、脉搏、体温四大生理参数实时监护;心电模块连接对应纽扣式贴片电极,心电信号经ADC转换后,再滤波处理,最后通过UART口发给蓝牙4.0模块;为保证心电的实时性,数据包每秒发送513个,且心电模块不休眠;血氧脉搏模块佩戴在用户手腕上,指夹探头将血氧、脉搏信号采集后通过导线传到手腕上的控制板上,控制板将数据处理、打包,最后通过UART口发送到ZigBee模块上;为节约血氧脉搏模块电池能量,系统平时都处于休眠状态,每5分钟被唤醒一次,检测、发送一次血氧、脉搏数据;体温模块粘贴在用户腋下,体温传感器的数据由ZigBee模块直接读取并周期性发送到“体域网”中,为节约血氧脉搏模块电池能量,系统平时都处于休眠状态,每10分钟被唤醒一次,并执行体温采集与发送任务;(2)数据传输系统,本系统的硬件支持是“体域网”模块;“体域网”模块指的是由蓝牙4.0模块和ZigBee模块组成的短距离、超低功耗无线通信网络模块;该系统需要一对蓝牙4.0模块,经过配置后,模块与连接心电传感器UART口连接,焊接在心电模块上;主模块经串口转USB后插在通用计算机 USB口上;该系统还需要三个ZigBee模块,其中两个为终端节点,一个为协调器节点,且各ZigBee模块的控制芯片为CC2530射频芯片;两个终端节点分别连接血氧脉搏传感器的 UART口和体温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输出口,剩下的协调器节点同样经串口转USB后插在通用计算机USB口上;(3)通用计算机监护系统;该系统的硬件支持为通用计算机,软件则采用NI LabVIEW 2013;LabVIEW具有直观、编程简单等特点,且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LabVIEW程序又被称为VI,即虚拟仪器,可在通用计算机、工控机、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硬件平台稳定运行;整个系统软件的应用开发具有很好的资源以及较低的开发难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该系统无需其他费用,只需有家庭或个人的电脑即可;第二,采用 LabVIEW编写的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清晰、美观;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体域网”数据收发,生理参数的显示、报警和存储,远程传输;通用计算机监护系统工作模式有以下三种:第一,“自由模式”,该模式不需要联网,只是将“体域网”传输过来的生理参数进行显示;第二,“监护模式”,该模式需要连接Internet网络进行自动监护,并设置被监护生理参数的报警值,同时系统会将所有生理参数数据保存在执行监护程序的计算机上,一旦出现险情,系统会自动报警通知医院、患者家属或特定医疗机构并上传此次监护数据到特定服务器;第三,“远程模式”,该模式需要连接Internet网络,一旦执行该模式,系统会产生一个URL地址,只要在其他已联网移动设备中输入该URL地址即可实时看到使用者生理参数信息;
多功能智能手环系统,包括蓝牙通信模块、核心处理器模块、传感器信息采集模块、大数据中心、定位模块、支付模块、核心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至核心处理器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装置进行供电;所述传感器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心率传感器、计步传感器、体温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和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所述心率传感器用于记录使用者心率情况,所述计步传感器用于记录使用者运动情况,所述体温传感器用于记录使用者体温情况,所述血压传感器用于记录使用者血压情况,所述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用于测量体内血氧浓度,所述心率传感器、计步传感器、体温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和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均连接至核心处理模块,核心处理模块将检测的数据存储并上传至大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处理中心的数据对比分析对人体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传递给核心处理模块,核心处理模块将信息传递给显示模块,将分析结果直观的供给使用者使用,所述大数据处理中心还连接至检测装置,将分析结果发送给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为手机、电脑等装置,检测装置一般佩戴在子女位置,这样子女就能够实时的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
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检测使用者的心跳、血压、血氧浓度和体温,并将以上数据信息上传到大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对比分析对使用者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分析结果发送给检测设备,检测设备为手机、电脑等可显示终端,可以从检测终端上实时了解使用者的身体状况,方便了忙于工作的子女对父母等老人的照顾;本发明能够实现支付功能,方便使用者的使用,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避免了携带现金带来的不安全性,能够安全、方便的进行消费;
本发明具有安全定位的功能,使用者能够实时的将个人位置信息传递给检测设备,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具有更大的益处,子女可以通过检测设备实时观察父母的位置,以便出现紧急情况时候能够及时的出现;
上述所述用户生理体征采集装置为可穿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下述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优选具有如下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睡眠监测、心率监测、计步、活动强度识别、运动量统计、脉象监测、血压监测、智能血糖仪、智能眼镜、运动追踪器、智能心电图测量仪、助听器、血氧仪,也包括血压计、血糖仪、耳温枪、血氧饱和仪等;
上述设备采集到的信息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给所述健康管理系统,无线传输方式优选蓝牙、红外和wifi等;
4、生物沟通系统: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或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是获取医疗信息的交互方法,通过身份信息存储单元、医疗信息单元对病人形成完整的患者档案,并存储于云端服务器;该技术是获取医疗信息的系统,该系统在各个与医疗相关的沟通环境中,基于提供完整且结构化的病历,来提高沟通质量,提高沟通效率;生命体内的生理变化过程是由一种具有频率振荡特征的信息系统所控制;人体和谐频率振荡信息系统的维持取决于细胞、器官、组织乃至整个机体的频率共振能力;当病理性物质(如重金属、毒素、病毒、细菌等)进入生物体内,细胞间稳定的频率系统受到干扰,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运动异常,原子、分子、细胞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甚至破坏,频率信息的传导变得不连贯和不恰当时,即会出现“病理性频率波”;如果生物体内频率系统的自我稳定机制不能消除这些病理性频率波时,生物体就会出现相应的亚健康状态和症状;与客户体内现有的生物频率进行共振和AI演算,在算法支持下,系统会得到几百种亚健康高危因素的现状结果,结合功能医学和顺势疗法的亚健康理论评估体系,得出真正的原因和趋势;无创评估包括:腺体功能下降或衰退;甲状腺功能、扁桃体、舌下腺评估;毒性压力超标,如重金属等;口腔神经、胃肠系统评估;眼压(眼内)、视网膜评估;脂肪肌肉皮肤等组织评估营养素不平衡或缺失,如B族等;情绪/心理压力的长期超负荷;菌群超标不平衡,如念珠菌等;内分泌干扰物,如草甘膦等;脊柱-颈椎、胸椎、腰椎劳损程度;经络-三焦经、督脉等拥堵状况;睡眠、炎症、水合、激素等大系统的应激状态;器官腺体、肾上腺、重金属、细菌、激素、维生素、菌群评估;给出具体到荷尔蒙层面的成分组织,如:DHEA(脱氢表雄酮)、睾酮、黄体酮、褪黑素、血清素、益生菌、白色念珠菌等,这些是真正能快速改善亚健康症状的物质,与普通检测设备给出的多运动、早点睡等建议相比会更专业,在客户服用上会更有效果。解放愧疚和恐惧,让更好的振动频率情绪有出路;
5、智能健康管家系统;智能健康管家系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连接有站台,所述站台内设置有体重传感器,所述基座上端通过支柱与主机相连接,所述主机内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连接有硬盘,所述主机设置有生物电阻抗测量装置,所述生物电阻抗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两根生物电阻抗测量电极棒,所述主机上端还设置有超声波测量装置,所述体重传感器、所述生物电阻抗测量装置、所述超声波测量装置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超声波测量装置与所述主机之间通过可伸缩方式连接,即通过调节超声波测量装置与主机之间的距离以控制超声波测量装置与站台之间的距离,实现了身高量程的改变;所述主机上端还连接有显示屏,所述主机上设置有扬声器、摄像头,所述显示屏、所述扬声器、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板电连接,其配合人脸识别软件可实现对同一监测对象的跟踪调查;所述主机侧面还设置有血压测量装置,所述血压测量装置与所述主机转动连接,所述血压测量装置与所述板电连接,通过上述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配合现有的血压测量装置,实现了对血压测量的兼顾;
智能健康管家系统还包括以下内容:用户生理体征采集装置,其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理体征;用户信息问询单元,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收集用户身体状态信息;用户信息分析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生理体征信息和自身状态信息分析判断用户的当前状态;用户状态解析单元,用于解析用户当前状态的概况、原因、机理和风险膳食组方生成单元,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结合数据库,系统将自动生成精准食疗的处方及中医特色外治方案,从而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6、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本发明是一种中西医临床用智能化诊断系统,包括诊断器和控制器,所述的诊断器的外壳内设置有中医诊断模块、放大电路Ⅰ、西医诊断模块、放大电路Ⅱ、储存模块、无线信号传递模块;所述的中医诊断模块与放大电路Ⅰ形成串联电路,并与西医诊断模块和放大电路Ⅱ串联后的电路形成并联电路后,通过储存模块与无线信号传递模块串联;所述的控制器分别通过电路连接有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和显示屏,其中,所述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无线信号传递模块无线信号连接,并将无线信号传递模块的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反映在显示屏上;
放大电路Ⅰ与放大电路Ⅱ由电源VCC、电阻Rb、电阻Re、电阻Rs、电容C1、电容C2和三极管VT组成,电阻Rs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T的基极、电阻Rb的一端连接,电阻Rb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T的集电极、电源VCC连接,三极管 VT的发射级和电容C2的一端、电阻Re的一端连接,电阻Re的另一端接地;
本发明电子或生物识别技术是一种获取医疗信息的交互方法;电子或生物识别技术来获取医疗信息的系统,包括:身份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户填写、采集身份识别信息;医疗信息单元,用于存储患者的病情信息、诊断信息,形成患者档案;身份识别单元,通过识别患者的身份识别信息,以确定相应的患者档案;信息交互单元,用于患者、医生、第三人进行相互沟通,形成医疗建议;云端服务器,用于控制上述数据的云端存储、调取、配置、管理;通过身份信息存储单元、医疗信息单元对每一个病人形成完整的患者档案,并存储于云端服务器;通过身份识别单元能够从云端服务器实时调取相应的患者档案,并形成用于传播的访问链接、医疗信息二维码或传播接口介质用户直接通过访问连接、扫描医疗信息二维码或访问传播接口介质来实时查看患者的医疗信息,并能够同时在信息交互单元内形成多用户的信息交流;所述身份信息存储单元存储的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联系方式、身份证号、出生日期、地址、头像、指纹、声纹、身体特征;所述声纹由患者说出对应的语句,录制成功后,所述声纹信息存入所述患者档案;所述身体特征选择患者侧身位置,录制患者的侧身行走视频,对视频进行数据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数据及视频存入所述患者档案;所述系统还包括智能移动端,该智能移动端获取身份识别信息后,将进行智能匹配,匹配出所述患者档案,并显示出患者的完整医疗信息内容;所述患者档案内存储有患者信息、临床信息、临床诊断信息、病历照片、医疗影像资料;所述医疗影像资料包括DICOM影像,其以影像序列为单位存储在所述患者档案中,并以基于JavaScript实现的DICOM解析器进行解析并展示;患者信息及特征存储,包括:(1)身份信息存储单元存储的信息,用户可在系统中建立患者档案,并填写患者信息添加患者档案的内容;(2)用户录制患者指纹时,须将患者手指放在指纹识别处,放置并移开,重复此步骤至指纹录制成功;录制成功后,该指纹信息存入患者档案;(3)用户录制患者身体特征时,选择患者侧身位置,点击录制按钮,软件将自动录制患者的侧身行走15秒视频,录制成功后,该身体特征将进行数据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数据及视频存入患者档案;患者档案内存储有患者信息、临床信息、临床诊断信息、病历照片、医疗影像资料用户可在系统中创建病历信息;
本发明电子或生物识别技术是获取医疗信息的系统,能够简单有效的分享系统内的病历,方便于患者、用户、医护人员等及时获取病历信息;其分享的方式包含2种:直接发送电子病历的访问链接;将电子病历的访问链接转化成二维码,可以通过扫码访问;
本发明电子或生物识别技术是获取医疗信息的系统,还包括智能移动端,该智能移动端获取身份识别信息后,将进行智能匹配,匹配出所述患者档案,并显示出患者的完整医疗信息内容;通过智能移动端扫码,即可获取医疗信息二维码在服务器中所指代的完整病历内容;如在使用时,用户打开系统客户端或自带扫描二维码功能的第三方软件,点击扫一扫,将二维码置入扫描区域,即可打开并查看电子病历可以在微信中通过点击分享过来的链接,查看电子病历信息;本发明通过电子和或生物扫描方式,获取规范完整地病历信息,包含标准化 DICOM数据,并且根据扫描实施者意愿随时进入专业交互环境;使得医疗专业交互对象便捷迅速的反复利用相关信息达成专业和或商业目的,同时实现数据沉淀及精准分析;患者通过此方式,快速获得自己规范完整的医疗病历,并且可以长期保有,反复利用实时更新,系统了解自身疾病的详细情况线上医生通过此方式更加便捷的获取规范完整病历数据,更加客观清晰的了解相关患者的情况,提高医疗沟通效率,实时追踪患者疾病发展情况,提供准确的诊疗意见;医疗企业通过此方式获得去除患者隐私信息后的完整医疗数据及我平台数据分析结果,更加及时精确地了解相关市场信息,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优质产品及服务;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康管理系统和方法,其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自身情况,科学、精确地定制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提供膳食指导计划、推送养生食品产品、指导精准农业生产;
一种健康管理系统和方法,包括用户生理体征采集装置,其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理体征用户信息问询单元,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收集用户身体状态信息用户信息分析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生理体征信息和自身状态信息分析判断用户的当前状态用户状态解析单元,用于解析用户当前状态的概况、原因、机理和或风险膳食组方生成单元,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结合数据库存储的营养学规则,并依据传统中医理论辩证施治,提供精准食疗的处方及中医特色外治方案,以建立心智情绪管理+精准食疗+中医特色外治技术+生活方式的监督新医学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个系统的简略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中医体质诊疗、四诊仪系统系统结构图
图3是中医综合诊疗系统的工作方式流程图
图4中医综合诊疗系统的诊断工作方式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基于通用计算机的多功能穿戴式医疗监护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生物沟通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是健康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以下实施案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它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
实施案例一
实现本发明目的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其包括下列系统组成: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四诊仪系统、可穿戴设备系统、生物沟通系统、智能健康管家系统、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的集成创新,快速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体系,全面诊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结合数据库存储的营养学规则,并依据传统中医理论辩证施治提供精准食疗的处方及中医特色外治方案,以建立心智情绪管理+精准食疗+中医特色外治技术+生活方式的监督新医学模式,也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机器人,大小不同的的诊断设备等,方便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公司及家庭使用。
实施案例二
实现本发明目的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其包括下列系统组成: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四诊仪系统、可穿戴设备系统、生物沟通系统、智能健康管家系统的集成创新,快速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体系,全面诊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结合数据库存储的营养学规则,并依据传统中医理论辩证施治提供精准食疗的处方及中医特色外治方案,以建立心智情绪管理+精准食疗+中医特色外治技术+生活方式的监督新医学模式,也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机器人,大小不同的的诊断设备等,方便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公司及家庭使用。
实施案例三
实现本发明目的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其包括下列系统组成: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四诊仪系统、生物沟通系统、智能健康管家系统的集成创新,快速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体系,全面诊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结合数据库存储的营养学规则,并依据传统中医理论辩证施治提供精准食疗的处方及中医特色外治方案,以建立心智情绪管理+精准食疗+中医特色外治技术+生活方式的监督新医学模式,也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机器人,大小不同的的诊断设备等,方便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公司及家庭使用。

Claims (3)

1.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下列系统组成: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四诊仪系统、可穿戴设备系统、生物沟通系统、智能健康管家系统、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的集成创新,快速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体系,全面诊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结合数据库存储的营养学规则,并依据传统中医理论辩证施治提供精准食疗的处方及中医特色外治方案, 以建立心智情绪管理+精准食疗+中医特色外治技术+生活方式的监督新医学模式,也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机器人,大小不同的诊断设备等,方便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公司及家庭使用;
所述中医体质辨识系统,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ZYYXH/T157-2009《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要求进行问诊,并对9种基本体质及44种复合体质进行自动判别;
为临床提供依据,并可得出个体的健康状况,包括体质类型、体质特征、发病倾向、环境适应力等;
所述中医四诊仪系统用于采集用户的健康状态信息,并将所述健康状态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装置;
触摸屏用于显示由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生成的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接收用户在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输入的体质辨识信息并发送至数据处理装置;
所述可穿戴设备系统,包括基于通用计算机的多功能穿戴式医疗监护系统、数据传输系统、通用计算机监护系统;
基于通用计算机的医疗仪器,生理参数的显示、报警、存储功能都在通用计算机上完成;包括但不限于下述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优选具有如下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睡眠监测、心率监测、计步、活动强度识别、运动量统计、脉象监测、血压监测、智能血糖仪、智能眼镜、运动追踪器、智能心电图测量仪、助听器、血氧仪,也包括血压计、血糖仪、耳温枪、血氧饱和仪等;
上述设备采集到的信息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给所述健康管理系统,无线传输方式优选蓝牙、红外和wifi等;
所述生物沟通系统提供一种电子或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是获取医疗信息的交互方法,通过身份信息存储单元、医疗信息单元对病人形成完整的患者档案,并存储于云端服务器;该技术是获取医疗信息的系统,该系统在各个与医疗相关的沟通环境中,基于提供完整且结构化的病历,来提高沟通质量,提高沟通效率;生命体内的生理变化过程是由一种具有频率振荡特征的信息系统所控制;人体和谐频率振荡信息系统的维持取决于细胞、器官、组织乃至整个机体的频率共振能力;当病理性物质(如重金属、毒素、病毒、细菌等)进入生物体内,细胞间稳定的频率系统受到干扰,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运动异常,原子、分子、细胞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甚至破坏,频率信息的传导变得不连贯和不恰当时,即会出现“病理性频率波”;如果生物体内频率系统的自我稳定机制不能消除这些病理性频率波时,生物体就会出现相应的亚健康状态和症状;与客户体内现有的生物频率进行共振和AI演算,在算法支持下,系统会得到几百种亚健康高危因素的现状结果,结合功能医学和顺势疗法的亚健康理论评估体系,得出真正的原因和趋势;无创评估包括:腺体功能下降或衰退;甲状腺功能、扁桃体、舌下腺评估;毒性压力超标,如重金属等;口腔神经、胃肠系统评估;眼压(眼内)、视网膜评估;脂肪肌肉皮肤等组织评估营养素不平衡或缺失,如B族等;情绪/心理压力的长期超负荷;菌群超标不平衡,如念珠菌等;内分泌干扰物,如草甘膦等;脊柱-颈椎、胸椎、腰椎劳损程度;经络-三焦经、督脉等拥堵状况;睡眠、炎症、水合、激素等大系统的应激状态;器官腺体、肾上腺、重金属、细菌、激素、维生素、菌群评估;给出具体到荷尔蒙层面的成分组织,如: DHEA(脱氢表雄酮)、睾酮、黄体酮、褪黑素、血清素、益生菌、白色念珠菌等;
所述智能健康管家系统,用户生理体征采集装置,其用于采集用户的生理体征用户信息问询单元,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收集用户身体状态信息用户信息分析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生理体征信息和自身状态信息分析判断用户的当前状态用户状态解析单元,用于解析用户当前状态的概况、原因、机理和风险膳食组方生成单元,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结合数据库存储的营养学规则,并依据传统中医理论辩证施治提供精准食疗的处方及中医特色外治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系统组成: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四诊仪系统、可穿戴设备系统、生物沟通系统、智能健康管家系统的集成创新,快速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体系,全面诊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结合数据库存储的营养学规则,并依据传统中医理论辩证施治提供精准食疗的处方及中医特色外治方案, 以建立心智情绪管理+精准食疗+中医特色外治技术+生活方式的监督新医学模式,也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机器人,大小不同的诊断设备等,方便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公司及家庭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列系统组成: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中医四诊仪系统、生物沟通系统、智能健康管家系统的集成创新,快速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体系,全面诊断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结合数据库存储的营养学规则,并依据传统中医理论辩证施治提供精准食疗的处方及中医特色外治方案, 以建立心智情绪管理+精准食疗+中医特色外治技术+生活方式的监督新医学模式,也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机器人,大小不同的的诊断设备等,方便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公司及家庭使用。
CN201810775341.4A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 Pending CN1090651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5341.4A CN109065162A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5341.4A CN109065162A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5162A true CN109065162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816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75341.4A Pending CN109065162A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65162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1883A (zh) * 2019-04-29 2019-08-09 南京泓时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方位体检系统
CN110960193A (zh) * 2019-12-12 2020-04-07 苏州杰胜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面部和舌部图像采集的中医诊断分析系统及其方法
CN111079420A (zh) * 2019-12-19 2020-04-28 天津新开心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文本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45856A (zh) * 2019-12-31 2020-05-1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疗信息远程共享设备
CN111161877A (zh) * 2019-11-28 2020-05-15 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慢性病三方共管健康管理系统
CN111243728A (zh) * 2019-12-27 2020-06-05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一种智能中医四诊信息融合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430026A (zh) * 2020-03-16 2020-07-17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糖代谢异常人群分类及健康管理系统
CN111584040A (zh) * 2020-04-15 2020-08-25 宁波巨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中医专家智能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12509672A (zh) * 2020-12-14 2021-03-16 河南经方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辩证治疗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12669963A (zh) * 2019-10-15 2021-04-16 许桂林 智能健康机、健康数据生成方法以及健康数据管理系统
CN112750520A (zh) * 2020-12-31 2021-05-04 四川桑瑞思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3407A (zh) * 2015-05-28 2015-10-21 南昌大学 基于通用计算机的多功能穿戴式医疗监护系统
CN107025377A (zh) * 2017-04-05 2017-08-08 苏华巍 一种健康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7169306A (zh) * 2017-06-30 2017-09-15 远影医疗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或生物识别技术来获取医疗信息的系统及交互方法
US20180008159A1 (en) * 2015-11-05 2018-01-11 Fuzhou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of remote ecg monitoring, remote disease screening, and early-warning system based on wavelet analysis
CN107705835A (zh) * 2017-10-11 2018-02-16 广州市尚冻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食品食疗匹配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装置和系统
CN107818822A (zh) * 2017-10-14 2018-03-20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及其数据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3407A (zh) * 2015-05-28 2015-10-21 南昌大学 基于通用计算机的多功能穿戴式医疗监护系统
US20180008159A1 (en) * 2015-11-05 2018-01-11 Fuzhou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of remote ecg monitoring, remote disease screening, and early-warning system based on wavelet analysis
CN107025377A (zh) * 2017-04-05 2017-08-08 苏华巍 一种健康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7169306A (zh) * 2017-06-30 2017-09-15 远影医疗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或生物识别技术来获取医疗信息的系统及交互方法
CN107705835A (zh) * 2017-10-11 2018-02-16 广州市尚冻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食品食疗匹配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装置和系统
CN107818822A (zh) * 2017-10-14 2018-03-20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及其数据处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俞洁等: "大数据技术在中医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中医杂志》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1883A (zh) * 2019-04-29 2019-08-09 南京泓时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方位体检系统
CN112669963A (zh) * 2019-10-15 2021-04-16 许桂林 智能健康机、健康数据生成方法以及健康数据管理系统
CN112669963B (zh) * 2019-10-15 2024-05-17 许桂林 智能健康机、健康数据生成方法以及健康数据管理系统
CN111161877A (zh) * 2019-11-28 2020-05-15 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慢性病三方共管健康管理系统
CN110960193A (zh) * 2019-12-12 2020-04-07 苏州杰胜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面部和舌部图像采集的中医诊断分析系统及其方法
CN111079420A (zh) * 2019-12-19 2020-04-28 天津新开心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文本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079420B (zh) * 2019-12-19 2023-04-07 天津新开心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文本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243728A (zh) * 2019-12-27 2020-06-05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一种智能中医四诊信息融合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145856A (zh) * 2019-12-31 2020-05-1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疗信息远程共享设备
CN111430026A (zh) * 2020-03-16 2020-07-17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糖代谢异常人群分类及健康管理系统
CN111584040A (zh) * 2020-04-15 2020-08-25 宁波巨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中医专家智能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12509672A (zh) * 2020-12-14 2021-03-16 河南经方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医辩证治疗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12750520A (zh) * 2020-12-31 2021-05-04 四川桑瑞思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5162A (zh) 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
CN104902806B (zh) 神经病理的评估系统及方法
Suganyadevi et al. An IoT‐based diet monitoring healthcare system for women
CN110544541B (zh) 一种老年生活及健康状态的监护及评价系统
CN110584601B (zh) 一种老人认知功能监测和评估系统
CN112890816A (zh) 一种个人用户的健康指数评分方法和装置
WO201508948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rrhythmia tracking and scoring
CN206601705U (zh) 一种基于远程数据获取与分析的医疗健康系统
CN108231188A (zh) 用于评估和干预的生活质量参数的无接触和最小接触监控
CN106618481A (zh) 中医智能诊断专家系统
CN101596098A (zh) 现代中医“未病”信息综合分析系统
CN108814565A (zh)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和深度学习的智能中医健康检测梳妆台
CN112669967A (zh) 一种主动式健康医疗决策辅助方法及设备
Rattanyu et al. Emotion monitoring from physiological signals for service robots in the living space
US20240047060A1 (en) Handheld Medical Robot Workstation and Applic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System
CN109715049A (zh) 用于创伤性脑损伤的多模态生理刺激和评估的协议和签名
CN107516019A (zh) 无创健康预测系统及方法
CN104574245A (zh) 健康一体机
CN109074423A (zh) 用于捕获和呈现具有认知障碍的对象的生活时间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13593693A (zh) 远程健康管理平台
CN110428893A (zh) 一种远程医疗生命体征数据采集装置
CN115910333A (zh) 一种基于穿戴设备的生命力增减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08364690A (zh) 一种多功能生命体征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674823A (zh) 一种互联网智能化体检管理系统及其应用
CN113876302A (zh) 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的中医调治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