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6098A - 现代中医“未病”信息综合分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现代中医“未病”信息综合分析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96098A CN101596098A CNA2009100540634A CN200910054063A CN101596098A CN 101596098 A CN101596098 A CN 101596098A CN A2009100540634 A CNA2009100540634 A CN A2009100540634A CN 200910054063 A CN200910054063 A CN 200910054063A CN 101596098 A CN101596098 A CN 1015960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uter
- information
- microcirculation
- sick
- blo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代中医“未病”信息综合分析系统,它是以中医部颁公认的九种体质辨识为整合所有子程序数据的主导,充分利用计算机结合光电科技拾取和整合几种生命科学的全息胚胎理论(例如韩氏微循环全息观察法、末梢血分析法的八分图全息定位法、脉象定位法、睛血脉络定位法、手纹对比法等)的信息,重点对比人体的亚临床病变也即“未病”的中医体质辨识标准,创立一套临床可行的直观的信息化的人体早期生理突变的预测系统,因此对重大疾病能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此系统综合信息强,计算机信息化利于长期管理,便于长期跟踪自身对照,利于循证医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科技/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在生命健康的应用,特别是一种人体生理的相关中医诊断理念的信息拾取、储存和“未病”的预测。
背景技术
中医“治未病”(现代医学提出的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理念的巨大价值已经取得21世纪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目前国家中医药局正启动“治未病”健康工程。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治未病”工程目前主要是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体质辨识,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被概括为“以表知里”,认为人体表象信息(四诊信息)与疾病的本质(证候)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以传统的望、闻、问、切诊断法早期发现异常,然后进行中医药等传统疗法的干预。但是,不管是中医还是现代医学都承认在疾病发生早期,体证、指标(目前西医常规检查的项目)还没有异常之前,人体内部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化,人体内的许多疾病(如肿瘤、心脏病)往往首先在一些组织及器官内出现不易觉察的病理代谢和微循环改变,随后逐渐发展为实质性的组织器官病灶和代谢紊乱,然后才出现明显的临床病症,待到临床能明确诊断时,这些病症可能已经发展为中晚期,从而失去了早期治愈的机会。极富经验的名老中医可以通过辨识体质和辨证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然而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仍然十分困难,人们希望能给“未病”一个直观的具有信息化数码化的标准,而中医“治未病”的效果也需要一个中医药干预前后的数据对照。如果单凭中医医生以各自感悟和单传的所谓传统“四诊”法主观的用体质变化或“证”的变化来进行说明,说服力似嫌不足,也无法推广和让广大群众接受“治未病”的理念,为此,国家中医药局已将研发具有中医理念的诊断仪器作为重中之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传统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之间搭建桥梁,逐步搞清楚中医体质以及“证”相对应的客观信息的同时,创立一个以中医辨识体质为主导的综合多子系统“未病”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的平台,提供一种现代中医“未病”信息综合分析系统。
本发明属于国家中医药局倡导的“集成创新”思维。本系统的方案是对个人一般信息、现代医学常规检查的数据、中医“四诊”中的脉象、体貌、舌像、手像、睛络所得的数据、微循环检测所得的数据和布氏超高倍显像的“末梢血分析”数据结合中医的“问答”辨识程序后进行综合的计算机处理,两两对照,互补推导,取长补短,从中寻找到规律,比如体质和现代医学常规检查的关系,体质和微循环变异的关系,体质和末梢血分析中的成分和细胞变异的关系,微循环和脉象的关联,使“未病”的概念客观化,建立相应的判断标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则充分开发计算机现有附助设备(扫描仪和视频头)应用在中医“望诊”的潜能;二则以计算机接口链接综合现代光电科技在脉象仪检测、人体气血超高倍显微观察、微循环观察方面新技术新方法,以其子系统相互取长补短并加入中医对“未病”状态下相对取得公认的九种体质辨识进行图谱研究,在后续的开发中将逐步完善各种体质所对应的综合客观信息(比如微循环的改变与脉象的关系及相关体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现代中医“未病”诊断综合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计算机、具有数码扫描、复印和打印三合一的彩色激光打印机、计算机视频头或数码相机、中医脉象仪、微循环视频体式显微镜、超高倍布氏显微镜、CCD摄像头和四个子系统:手像、舌像、体征和睛络的“望诊”及相关的“闻”、“问”、“触”的中医“四诊”体证检测系统、甲皱微循环韩氏全息观察系统、末梢血分析系统和现代医学临床检查个人资料档案系统;
A.所述的计算机中存有各种正常人和已有生理改变的“未病”、“欲病”、“已病”、“乱病”患者的中医脉象波形图:脉象的位、数、形、势,识别脉图特征参数,包括手纹、手型和颜色的手像信息库、由计算机视频头或数码相机摄取的舌像、眼睛血经、面象、体态特异体征病例图、微循环图谱、末梢血分析系统中的鲜血和干血血象图谱、中医部颁的九种体质辨识评判表典、人工判断程序、患者现代医学诊断报告信息挡案;
B.所述的中医脉象仪与计算机连接,主要的是与微循环检测进行信息匹配和互补提示,人工号脉补充,为中医的诊技的“切”信息端口;
C.三合一激光彩色打印机的多用途使用:通过数字扫描扫描手像,病历,图片给计算机归档处理;复印书面检查报告、病历备案;精确打印图象报告;其中扫描部分功能亦作为中医“望诊”的部分;
D.所述的计算机视频头或用数码相机作为本系统开发的人体外部体征摄取手段,与系统计算机连接,摄取中医“望诊”信息,存储在个人档案以备分析;
E.甲皱微循环韩氏全息观察系统作为中医对人体气血盈亏的整体信息的观察窗口,其中包括伪立体假彩色微循环变倍显微图象处理系统和韩氏微循环观察法分析系统,微循环图象信号显微镜、CCD摄像头摄取后由A/D转换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相关图象处理;
F.末梢血分析系统通过超高倍布氏显微镜与图象处理系统连接,其鲜血片和干血片信息由显微镜系统摄取后经计算机专门图象处理后与计算机相连接,作为对人体信息的分子水平的细微观察,微循环检查相互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中医部颁公认的九种体质辨识为整合所有子程序数据的主导,充分利用计算机结合光电科技拾取和整合几种生命科学的全息胚胎理论(例如韩氏微循环全息观察法、末梢血分析法的八分图全息定位法、脉象定位法、睛血脉络定位法、手纹对比法等)的信息,重点对比人体的亚临床病变也即“未病”的中医体质辨识标准,创立一套临床可行的直观的信息化的人体早期生理突变的预测系统,因此对重大疾病能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此系统综合信息强,计算机信息化利于长期管理,便于长期跟踪自身对照,利于循证医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组成图;
图2为扫描的手像效果图;
图3为舌像效果图;
图4-1为患者甲的皮肤体证效果图;
图4-2为患者甲同时摄取的微循环特异图谱;
图5-1交感神经系统的分布;
图5-2一般内脏传入系统的意识性通路模式图;
图5-3中医经络学三焦经与无名指关联图;
图5-4中医经络学三焦经皮经与无名指中指关联图;
图6-1甲皱微循环韩氏全息观察法模式图(中指相同);
图6-2微循环特异图谱(胰腺癌早期病灶定位);
图7-1末梢血分析中的癌症特症图谱;
图7-2八分图;
图8现代中医“未病”信息综合分析系统操作流程图;
图9-1甲皱微循环韩氏全息观察法流程图;
图9-2韩氏观察法微循环特征谱详查子程序;
图10末梢血分析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其预测诊断疾病的原理如下:
1.预测主程序为国家中医药局颁布的九种体质辨识方法为主诊断程序,最后判别结果主要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等,其是在子程序检查结果后再进行医患间的公式问答程序,最后由计算机辅助由人工进行的体质判断,输入电脑作为主导。其系统图如图1所示,
2.中医体质辨识子项目(体证):
a.脉象检测:脉诊是通过经络气脉波动情况诊知炁流情况的诊术。脉诊有“三部九候二十八脉象”理论。寸、关、尺三部是易学天人地三才理论在脉诊上的应用,是脉波结构理论。每部都有浮、中、沉三个诊位,三部共九个诊位(九候),两手为六部十八候。每一要素有阴阳二性(长短、大小、快慢、高低等),共六个因素。五气(五波)共5×6=30种脉象,以一平直脉象为基准,无阴阳之别,故二十八种脉象即可概括反映全部脉象(五行气波动情况)。由脉诊(切)所得的脉象反映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状况,是观察体内功能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对识别病症,判断病情、分辨病机和推断预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医学独特的诊病方法,脉象的变化反应了五脏六腑气血盛衰。根据脉象的变化,可探测人体脏腑的气血、阴阳、生理与病理的状况。本系统诊脉分仪器测量和人工测量。仪器测量:选择智能型脉象仪,由单头(或三头、五头)脉象换能器、脉象放大器、A/D转换卡、计算机和脉象辩证分析软件等部分组成。能自动采集脉象信号,并将中医脉象的位、数、形、势和脉图的各项特征参数作自动分析处理,同时结合中医望诊、问诊(以人机对话形式),根据中医八纲辩证的思路,提示受试者的健康状况等内容。人工测脉:由固定医生完成后将感悟以文字输入程序。检测部位和标准:按部颁(目前暂定的)标准并逐步修改,测试部位为人体左右手腕部“寸、关、尺”,传统手势把脉或脉象换能器探头缚贴测试部位。人工测脉将感悟意会所得脉象说明输入程序,脉象仪数字信息由端口传入电脑程序,其主要作用为作为历次体检的前后脉象的自身对比以配合对微循环特异改变的诠释作为本发明的要点之一,脉象的诊察是中医独有的诊技,包含了诸多人体信息,如血液流动状态、血管硬度、内分泌状态和神经状态,尤其是诊法中利用左右手“寸、关、尺”反映的对侧脏器状况以断定患者疾病性质这一技术是很有理论价值但又是极难掌握的,其既是中医的瑰宝又是中医推广的瓶径。微循环的许多生理状况需借助脉象的解释去理解和启发,例如脉象与微循环血液流动状态,以脉象疾病的定位(见表1)与微循环韩氏观察法中的模式图定位(图6-1)互比,即脉象与微循环的特异改变关系,以此作为与微循环检测的两两互补,取长补短,删繁就简,去伪存真,推动脉象技术的应用和发扬光大。
b.扫描仪复制手像图。手像作为中医望诊的重要手段,手的形状、颜色、指纹掌纹含有很多的生命信息有待探讨,在生理发生重大改变前后会有所改变,中医将观察手像作为“望诊”手段之一,但目前缺乏大量的临床病理验证。本系统的手像图的存储有利于长期对比和探究,建立手像与相关生理的数据库。本子系统本着充分利用市售的三合一激光彩色打印机的扫描仪功能增添本诊断系统的功能。操作时将双手放置在扫描板上扫描即可,信息连入系统,见图2的扫描的手像效果图。
c.计算机视频头开发作为体症摄入器,作为中医的眼睛。CCD加LED光源配驱动程序作为市售计算机视频头已是很普遍成熟,器材的选择要光学性能好,变形小,色彩逼真。视频头可随意移动,利于摄入诊断所需患者体症图象。例如:颜面部位,眼部血管脉络,舌部形态、颜色、舌下静脉形态,身体形态(脊柱状态),皮肤状态等。见图3舌像效果图、图4-1患者甲的皮肤体证效果图、图4-2患者甲同时摄取的微循环特异图谱。
d.甲皱微循环韩氏全息观察系统通过观察人体左右手无名指、中指和左右足大趾甲皱部微循环的病理特征形态通过计算机检索病理数据库对患者进行预测,系统由双路投射互补谱线灯源、专用微循环变倍数码(视频)显微镜、CCD、计算机(含图象转换卡),监视器、三合一激光彩色打印机组成。患者将手指或脚趾至于显微镜下的指托器内,甲皱部涂上香柏油,在投射光的照明下,微循环的血管袢形态通过显微镜放大后由计算机处理成像,进入韩氏观察法程序处理,经过与机内病理病例数据库检索后经过计算生物学模型的处理,找出预测的结果。韩氏观察法为韩铁庄发明的微循环全息观察法,它包括特征法和全息模式图法,规定必须使用变倍显微镜系统观察。观察法的理论依据是现代医学解剖学的胸腹腔植物神经系统的传导和控制及途径见图5-1、图5-2,中医经络学中的三焦经见图5-3)和足厥阴肝经的传导和功能、人体自稳态和脊柱中心错位论和生物全息论的有机整合。人体无名指、中指甲皱部是三焦经的开窍点见图5-4,由于神经的调控和血液成分、组织液、淋巴液和内毒素等的作用,在某种条件下人体胸腹部脏器生理的微小改变会反映到甲皱微循环相应部位的血管形态特异,其大致规律按全息模式图6-1排列,左手反映右侧脏腑器官,右手反映左侧脏腑器官的生理信息并跟脊柱32节段相关。因此,韩氏观察法有别于国际通用的单独检查左手无名指的方法,强调胸腹腔部生理必须检查四个手指,头部疾病循“足厥阴肝经”窗口检查足大趾。检查法的机理建立在以上的韩氏观察法相关理论基础上。例如,中医的望疹和民间的指甲观病法实际就是体表和甲皱部微循环的改变反映到体色和指甲形态。此检查特点为无创性、直观性、操作简单、数据信息稳定可靠敏感,费用低,普及性强。检查经验表明:严重特异改变者肯定有疾病问题见图6-2微循环特异图谱、图4-2患者甲同时摄取的微循环特异图谱);无异常者一般健康,但有时有的病在微循环上不反映,因此要多项配合检查。此检测信息因为是人体生理复杂信号的反映,个体差异很大,判断的复杂性和生理信号因解剖学原因的敏感度不同造成信息反映的差异,但个体信息不易受干扰,生理痕迹长久保留,因此要多项配合检查。
e.“末梢血分析”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R.W.Bradford博士率先研制的。其超高倍显微分析系统,集显微光学、现代光电子学、医学影像学和多媒体计算机处理技术于一体,其核心技术应用了放大倍率智能控制系统和空间视频探测技术,实现了医学显微图像领域上的重大突破,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医学显微设备,分辨率保持在0.2微米。大大提高了显微物像的视觉分辨能力,其放大倍率可达15000倍,布氏显微镜主要应用于″末梢血″的亚健康评估和疾病诊断。应用先进的细胞形态学、氧自由基及全息胚理论超精微细察人体活细胞的免疫能力、氧化与营养状态及脏器功能。能在及时发现平时不为人们所重视的被喻为″隐性杀手″的各种疾病。通过检测人体血液红细胞、血小板数目、白细胞数目、组织的完整性分析了解到人体的一般病理、病毒、细菌感染、血脂、血清变化、癌症、寄生虫、免疫系统、营养状况等。通过HLB血液分析,了解癌症不同阶段,免疫系统状况、内分泌激素,维生素B、C,心脏功能关态,及过敏反应等。普查方法。该方法只需指尖一滴血,通过对干血片和活血片的分析观察,即能获知以上信息。本系统之所以将“末梢血分析”作为联机子系统检测其一是着眼于它的活血片中的红血球的变形、白血球的形态等所谓的变形能力与中医的“气血”和不同体质的关联。《素问?五脏生成论》中记载:“眼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说明器官只有得到健康的血液供应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微循环是指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在人体毛细血管和微淋巴管中的体液循环。它涵盖了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那么,微循环下降为什么会引起衰老呢?这是因为我们的血液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供应氧气营养、二是代谢废气废物。在血液中,血红细胞扮演着最为主要的角色。据测定,每毫升血液中就有大约450万~500万个红细胞。通过大量计算机显微血相检测我们发现:大多数青少年人的血红细胞都是圆润饱满、中间透亮、分散活跃的;而大多数中老年人的血红细胞往往干瘪灰暗、结团成串、变异畸型,呈现出脱水衰老的状况。研究表明,人体毛细血管的直径通常只有3.5微米,而正常血红细胞的直径为7.2微米,比毛细血管直径大一倍的血红细胞要想顺利流过毛细血管,就必须圆润饱满、分散活跃、中间透亮,具有很好的变形能力。反之,变异畸形、干瘪灰暗、缺乏活力、粘连在一起的血红细胞很难流到人体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和末端部位,从而造成微循环下降,一方面导致氧气和营养成份供应不足,另一方面又会导致体内废物和毒素、杂质无法正常排解,进而导致人体组织和器官种种衰老和病变现象的产生。其二尤其重要的是癌症病人特有的微生物菌团、纤维蛋白网形态或未知的衍生物;干血片中的氧毒素(ROTS)斑块图(见图7-1末梢血分析中的癌症特症图谱)的特征对肿瘤的早期发现和疗效的观察在临床上有特异性。其三,此系统有脏器损伤定位诊断法:按照氧化自由基理论,氧毒素反映到干血片不同区域的脏器位置的八分图(见图7-2),可较正确地提示某个区域哪个脏器发生病变,国内外已有大量个例但不完整,因此我们在此项目上建立不断更新的特有的癌症等病例数据库弥补其不足,并删繁就简突出癌症特异标示物的检查,同时对比微循环的模式图和脉象的传统定位,具有了临床可操作性。
总系统仪器主导程序以综合及整合以上各项子系统方法,消除各子程序单独使用出现的问题,取长补短,前后对比,以九种体质为基线整合个体的“未病”(遗传生理)的信息,作出判别。
本发明的现代中医“未病”诊断综合分析系统按以下操作步骤进行:
一.按图1可进行子系统单独并行的分别检查,分别存入总主导诊断系统。
二.甲皱微循环韩氏全息观察法系统操作步骤:
A,检测室温控制在26摄氏度,打开投射灯电源预热5分钟,启动所有电源;
B,启动计算机系统,调出微循环操作程序,并初始化;
C,输入被检者免冠头像和简历;
D,按系统检查程序提示要求将显微镜倍数调整到1倍或0.7倍(程序数据与显微镜适配);
E,按检查项目提示要求将相应手指放入显微镜载物台的指托架内,涂香柏油于甲皱部,将投射光对准甲皱部后调整显微镜焦距、栽物台和光强,直到在监视器(同时作相应调整)上取得较清晰微循环图像,计算机显示器上调整至清晰的微循环图像;
F.按提示要求观察和输入有关数据(如汗腺导管数、管袢数、渗出否、出血否等);
G.按提示要求分步摄取整体图像并存入数据库,按提示要求如有特异将其部分适度放大并注明放大倍数后存入数据库;
H.按提示要求对显微镜作规定倍数的调整,移动鼠标对准测量部位作管经、管袢长度、血液流速、白细胞数的测定,并作位置标定后自动存入数据库;
I.按提示更换手指作以上相应检测至四指(左右手无名指、中指)检测完成或注明增加检测其他手指的内容;
J.按提示要求拼接四指甲皱整体图像,如观察认为无大碍者可不作分析并存入个人档案;
K.有重大特异时按提示将整体图像数字处理后划分30节段,并将特异部分按所处位置和计算机内置病理病例数据库进行检索,并调出相关图像进行人工对比判别,同时人工比对韩氏观察法的模式图、参照“末梢血分析系统”干血片的“八分图”痕迹排列结果,参照脉象判断结果对微循环观察作出判断。
L.脑部生理的检测部位为左右足大趾甲皱部。特异者目前作为留挡资料与西医的脑部诊断对比。
M.输入被检者病历和询问相应问题后作文字和电子病历的记录;
N.由人工判别或将图像输入到辨别子程序作出判断,给出诊断结论。
三,末梢血分析系统操作步骤:
A.检测时,室温控制在26摄氏度左右,打开显微镜灯源预热1分钟,开启所有电源;
B.启动计算机调出检测程序,并初始化;
C.按医院生化检验程序对被检者左手小拇指端取末梢血一滴涂于载玻片中央并盖上盖玻片作为活血片,可立即上镜检查;同时将余血按由大(直径5mm)渐小(直径2mm)六滴均等涂于载玻片上并盖上盖玻片待干后作为干血片。
D.在鲜活的情况下立即对活血片进行观察,显微镜调整到相应放大倍数,调整焦距和照明条件,直至在监视器上看到血液中活动的细胞或某些组织结构的清晰形态;
E.对比计算机程序内置图像库中的各类图谱,对观察形态作出判别并将特选观察对象进行静动态摄录,存入个人档案。
F.对活血片的观察重点放在红细胞的形态变异、白细胞的变化和纤维蛋白组织的结构形态,尤其关注癌症病人活血中的微生物菌团和数量及某种衍生物的伴生,这些都要按程序提示以图片和文字形式存入挡案;
G.待干血片干后(大约半小时后),对干血片的六滴血进行观察;
H.观察血块中反应性氧中毒物质(ROTS)即自由基痕迹。
I.人工或应用特殊检索程序对比数据库中的相关图谱并调用“八分图法”(见图7-2)分析痕迹轨迹位置以定位损伤脏器的位置和程度。
J.将六滴血的图像和文字描述存入档案。
K.输入患者病史纪录、简历及提示问答纪录后进行检索,人工作出预测和判断。
四.体证检测系统的操作步骤:
A脉象检测分仪器检测和人工检测。
仪器检测:可按选购的仪器要求操作,信息存入主系统。要求按固定统一型号的仪器,以利前后对比尽量消除系统误差。
人工检测:要求长期为同一人号脉,参照传统中医号脉模式,将体会输入“体证检测系统”中“切脉”子系统。
B.手像留挡系统检测:按步骤操作计算机和三合一彩色打印机中扫描功能,将干净的双手平放到扫描平板上,并盖上仪器的上盖板。效果见图2。
C.体证数码视频检测:可按医生具体需要利用计算机匹配的视频摄像头配合合适的标准光源摄取患者体证图象后存入系统档案中,也可用数码相机代替。如舌像、面相、体型、皮肤、眼睛结膜状况等,作为“望诊”手段。见效果图3舌像效果图、图4-1为患者甲的皮肤体证效果图。
D.问答程序步骤:回答机内问答题目和特殊提问,存入子系统。
E.将西医检查报告扫描和文字输入,
五.现代中医“未病”信息综合分析(总)系统操作程序:
A.按图8操作流程可由程序自动或由人工将子系统的结果输入到综合评估程序。
B,由总程序对患者评估(九种体质),自动建立一般健康档案或“未病”等档案(也可由人工)。
C,视频数码摄像系统建立患者视频免冠头像形象立档案,即中医“望诊”电子档案。
D,将“未病”检查者的各子系统的检查图像和判断结果由人工分类输入早期生理突变辨别程序。
E,由程序计算模块作出预测和人工预测,两者均入档案。
F,由医师会诊后确立早期疑似病历(对患者保密),建立长期随诊方案。建立长期监测档案系统备案。建立一般“未病”医学健康挡案,进行保健指导。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能测出多种疾病于萌芽状态,有利于中西医的早治早防,医患各方都有视觉上的数码成像感受,能接受“未病”分析的结果。
2,系统功能删繁就简,只对重大生理改变进行判断和预测,有利于医学临床研究(癌症、心血管病)的重点突破。
3,计算机视频成像技术,电子光学显微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可实时摄取和存入患者的各类检测图像,定期进行相互比较,可对生理变化实施监控。尤其利于对疗效的评估。
4.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均有对疾病定位定性的功能,预测系统的程序将其整合综合判断有利于准确、稳定、误诊率低。
5.整个系统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测试重复性强。
6.系统图像清晰并且直观性强,易懂。
7.系统的配制和检测流程有利于中医得便普及推广,在大量临床数据库建立后,微循环韩氏全息检测系统和末梢血分析系统可进入社区进行中医诊断。
表1(传统中医对寸、关、尺三部脉对应脏腑的感悟)
切脉:朱肱:《南阳活人书》
凡初下指,先中指端按得关位(掌后高骨为关)。乃齐下前后二指,为三部脉,前指寸口也,后指尺部也。若人臂长,为疏下指,若人臂短,乃密下指。
Claims (1)
1.一种现代中医“未病”诊断综合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计算机、具有数码扫描、复印和打印三合一的彩色激光打印机、计算机视频头或数码相机、中医脉象仪、超高倍布氏显微镜、CCD摄像头和四个子系统:手像、舌像、体征和睛络的“望诊”及相关的“闻”、“问”、“触”的中医“四诊”体证检测系统、甲皱微循环韩氏全息观察系统、末梢血分析系统和现代医学临床检查个人资料档案系统;
A.所述的计算机中存有各种正常人和已有生理改变的“未病”、“欲病”、“已病”、“乱病”患者的中医脉象波形图:脉象的位、数、形、势,识别脉图特征参数,包括手纹、手型和颜色的手像信息库、由计算机视频头或数码相机摄取的舌像、眼睛血经、面象、体态特异体征病例图、微循环图谱、末梢血分析系统中的鲜血和干血血象图谱、中医部颁的九种体质辨识评判表典、人工判断程序、患者现代医学诊断报告信息挡案;
B.所述的中医脉象仪与计算机连接,主要的是与微循环检测进行信息匹配和互补提示,人工号脉补充,为中医的诊技的“切”信息端口;
C.所述的三合一激光彩色打印机多用途使用:通过数字扫描扫描手像,病历,图片给计算机归档处理;复印书面检查报告、病历备案;精确打印图象报告;其中扫描部分功能亦作为中医“望诊”的部分;
D.所述的计算机视频头或用数码相机作为本系统开发的人体外部体征摄取手段,与系统计算机连接,摄取中医“望诊”信息,存储在个人档案以备分析;
E.甲皱微循环韩氏全息观察系统作为中医对人体气血盈亏的整体信息的观察窗口,其中包括伪立体假彩色微循环变倍显微图象处理系统和韩氏微循环观察法分析系统,微循环图象信号在显微镜、CCD摄像头摄取后由A/D转换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相关图象处理;
F.末梢血分析系统通过超高倍布氏显微镜与图象处理系统连接,其鲜血片和干血片信息由显微镜系统摄取后经计算机专门图象处理后与计算机相连接,作为对人体信息的分子水平的细微观察,与微循环检查相互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540634A CN101596098B (zh) | 2009-06-29 | 2009-06-29 | 现代中医“未病”信息综合分析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0540634A CN101596098B (zh) | 2009-06-29 | 2009-06-29 | 现代中医“未病”信息综合分析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96098A true CN101596098A (zh) | 2009-12-09 |
CN101596098B CN101596098B (zh) | 2011-01-19 |
Family
ID=41417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05406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96098B (zh) | 2009-06-29 | 2009-06-29 | 现代中医“未病”信息综合分析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96098B (zh)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39206A (zh) * | 2012-02-10 | 2013-08-14 | 陈舒怡 | 中医体质仪 |
CN103284697A (zh) * | 2013-03-04 | 2013-09-11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唾液分泌、汗出、尿排泄生物学信息的气血津液网络动态辨识装置及方法 |
CN104083166A (zh) * | 2014-07-02 | 2014-10-08 | 高少斌 | 用于显示人体经络图像的采集及拼接方法 |
CN104825142A (zh) * | 2015-05-25 | 2015-08-12 | 肖志东 | 人体信息远程采样观察系统 |
TWI500411B (zh) * | 2012-12-19 | 2015-09-21 | Ind Tech Res Inst | 脈波與體質健康風險評估系統與方法 |
CN105117589A (zh) * | 2015-08-13 | 2015-12-02 | 丁琴 | 高仿真多媒体眼科医患沟通系统 |
CN105303036A (zh) * | 2015-09-30 | 2016-02-03 | 广西立扬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医学研究信息库的整合系统及方法 |
CN105631787A (zh) * | 2014-09-15 | 2016-06-01 | 郑州爱博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可细分型体质辨识管理系统 |
CN106503479A (zh) * | 2016-12-06 | 2017-03-15 | 郭福生 | 一种体质辨识系统及辨识方法 |
CN106510627A (zh) * | 2016-11-10 | 2017-03-22 | 北京工商大学 | 基于皮肤测量的阳虚体质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 |
CN106580287A (zh) * | 2016-12-09 | 2017-04-26 | 苏州奇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心理健康监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6909803A (zh) * | 2017-04-19 | 2017-06-30 | 四川省崇州锦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远程智能经络检查分析接收系统 |
CN108065910A (zh) * | 2016-11-10 | 2018-05-25 | 北京工商大学 | 基于皮肤测量的阴虚体质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 |
CN108065911A (zh) * | 2016-11-10 | 2018-05-25 | 北京工商大学 | 基于皮肤测量的湿热体质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 |
CN108630324A (zh) * | 2018-05-11 | 2018-10-09 | 康管家(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app的健康服务方法及系统 |
WO2019061941A1 (zh) * | 2017-09-30 | 2019-04-04 |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医问诊设备及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
US11934652B2 (en) | 2020-10-14 | 2024-03-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2009
- 2009-06-29 CN CN2009100540634A patent/CN10159609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39206A (zh) * | 2012-02-10 | 2013-08-14 | 陈舒怡 | 中医体质仪 |
TWI500411B (zh) * | 2012-12-19 | 2015-09-21 | Ind Tech Res Inst | 脈波與體質健康風險評估系統與方法 |
CN103284697A (zh) * | 2013-03-04 | 2013-09-11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唾液分泌、汗出、尿排泄生物学信息的气血津液网络动态辨识装置及方法 |
CN103284697B (zh) * | 2013-03-04 | 2016-05-11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唾液分泌、汗出、尿排泄生物学信息的气血津液网络动态辨识装置及方法 |
CN104083166A (zh) * | 2014-07-02 | 2014-10-08 | 高少斌 | 用于显示人体经络图像的采集及拼接方法 |
CN105631787A (zh) * | 2014-09-15 | 2016-06-01 | 郑州爱博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可细分型体质辨识管理系统 |
CN104825142A (zh) * | 2015-05-25 | 2015-08-12 | 肖志东 | 人体信息远程采样观察系统 |
CN105117589A (zh) * | 2015-08-13 | 2015-12-02 | 丁琴 | 高仿真多媒体眼科医患沟通系统 |
CN105117589B (zh) * | 2015-08-13 | 2018-03-23 | 丁琴 | 高仿真多媒体眼科医患沟通系统 |
CN105303036B (zh) * | 2015-09-30 | 2018-03-06 | 广西驰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医学研究信息库的整合系统及方法 |
CN105303036A (zh) * | 2015-09-30 | 2016-02-03 | 广西立扬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医学研究信息库的整合系统及方法 |
CN106510627A (zh) * | 2016-11-10 | 2017-03-22 | 北京工商大学 | 基于皮肤测量的阳虚体质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 |
CN108065910A (zh) * | 2016-11-10 | 2018-05-25 | 北京工商大学 | 基于皮肤测量的阴虚体质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 |
CN108065911A (zh) * | 2016-11-10 | 2018-05-25 | 北京工商大学 | 基于皮肤测量的湿热体质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 |
CN106503479A (zh) * | 2016-12-06 | 2017-03-15 | 郭福生 | 一种体质辨识系统及辨识方法 |
CN106580287A (zh) * | 2016-12-09 | 2017-04-26 | 苏州奇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心理健康监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6909803A (zh) * | 2017-04-19 | 2017-06-30 | 四川省崇州锦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远程智能经络检查分析接收系统 |
WO2019061941A1 (zh) * | 2017-09-30 | 2019-04-04 |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医问诊设备及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
CN108630324A (zh) * | 2018-05-11 | 2018-10-09 | 康管家(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app的健康服务方法及系统 |
US11934652B2 (en) | 2020-10-14 | 2024-03-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96098B (zh) | 2011-0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96098B (zh) | 现代中医“未病”信息综合分析系统 | |
Borsari et al. | Clinical indications for use of 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 for skin cancer diagnosis | |
Farnetani et al. | Skin cancer diagnosis with 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 reproducibility of feature recognition and accuracy of diagnosis | |
Altamura et al. | Assessment of the optimal interval for and sensitivity of short-term sequential digital dermoscopy monitoring for the diagnosis of melanoma | |
Ng et al. |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to biomedical sciences | |
CN109065162A (zh) | 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 | |
US20150320385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invasive health monitoring | |
US9596991B2 (en) | Self-exam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f-examination | |
JP6450085B2 (ja) | 健康状態検査装置 | |
Scope et al. | Correlation of dermoscopic structures of melanocytic lesions to 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 | |
Menzies et al. | Why perform dermoscopy?: The evidence for its role in the routine management of pigmented skin lesions | |
JP2006511880A (ja) | 生体外検査データを組み込む医療データ分析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2959579A (zh) | 医疗信息显示装置、操作方法及程序 | |
JP2006511881A (ja) | 統合医療知識ベース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Yélamos et al. | Handheld 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 for the detection of recurrent extramammary Paget disease | |
CN106503479A (zh) | 一种体质辨识系统及辨识方法 | |
CN104382570A (zh) | 数字化全自动健康状况检测装置 | |
WO2023012818A1 (en) | A non-invasive multimodal screening and assessment system for human health monitoring and a method thereof | |
Wagner et al. | Validation of a low-cost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system for psychophysiological research | |
CN109074423A (zh) | 用于捕获和呈现具有认知障碍的对象的生活时间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 |
Jamora et al. | Improved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ly dangerous pigmented skin lesions by computerized image analysis | |
Rubegni et al. | The role of dermoscopy and digital dermoscopy analysis in the diagnosis of pigmented skin lesions | |
CN208157077U (zh) | 利用望问模块实现中医体质辨识与饮食指导的智能机器人 | |
US20220157467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dicting wellness metrics | |
CN208111088U (zh) | 一种中医体质辨识与饮食指导的智能机器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