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19061941A1 - 中医问诊设备及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医问诊设备及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9061941A1
WO2019061941A1 PCT/CN2018/071574 CN2018071574W WO2019061941A1 WO 2019061941 A1 WO2019061941 A1 WO 2019061941A1 CN 2018071574 W CN2018071574 W CN 2018071574W WO 2019061941 A1 WO2019061941 A1 WO 2019061941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ser
tcm
image information
consult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8/0715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张贯京
葛新科
王海荣
高伟明
张红治
Original Assignee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19061941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9061941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54Diagnosis based on concepts of traditional oriental medicine

Definitions

  • TCM constitutional identification that is, the human body as the cognitive object, from the physical stat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hysical classification, grasp the overall elements of health and diseas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so as to develop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principles, select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 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methods, and the intervention of "appropriate measures”.
  • the main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TCM consultation device and a TCM consultatio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which aims to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TCM consultation equipment cannot realize remote TCM consultation.
  • FIG. 1 is a schematic structural diagram of a preferred embodiment of an operating environment for inventing a TCM consultation device.
  • Figure 2 is a schematic view showing the structure of a preferred embodiment of the TCM consultation apparatu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Chinese medicine consultation device 01 includes at least a whole machine frame 1, a four-diagnosis information collection device 2, a Chinese medicine consultatio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3, and a touch screen 4.
  • the whole machine frame 1 is used to carry the four-diagnosis information collection device 2, the Chinese medicine consultatio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3, and the touch screen 4.
  • the whole machine frame includes a work surface 11, a main chassis 12, and a base 13.
  • the four-diagnostic information collecting device 2 includes at least a scanner 21 for collecting user hand image information, and a camera 22 for collecting user tongue image information, facial image information, body shape information, skin information, and eye conjunctival information, for collecting A pulse meter 23 for user pulse information, and a microphone 24 for voice interaction with a Chinese medicine practitioner.
  • the TCM consultatio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3 is a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data acquisition,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functions.
  • the touch screen 4 is used to implement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user and the health management platform 03.
  • Information, body information, skin information and conjunctival information are transmitted to the Chinese medicine consultatio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3, and the TCM medical data processing device 3 determines the type of the information collected according to the collected information, for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collected information.
  • the texture, the area, and the like of the image determine whether the information collected in the time is tongue image information, face image information, body shape information, skin information, or eye conjunctival information.
  • the information is classified and transmitted to the health management platform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31.
  • the Chinese medicine doctor comprehensively judges the physical health of the user according to the user's physical type and the four medical information.
  • the microphone 24 is used for interacting with a remote Chinese medicine doctor, and the Chinese medicine doctor judges the health condition of the user through the voice of the user.
  • FIG. 3 is a schematic flow chart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lied to the TCM medical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various steps of the TCM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re implemented by a computer software program stored in a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in the form of computer program instructions (for example, the TCM consultatio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3)
  • the storage medium may include: a read only memory, a random access memory, a magnetic disk or an optical disk, or the like.
  • the TCM consultatio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3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31, a processor 32 adapted to implement various program instructions, and a memory 33 adapted to store a plurality of program instructions.
  • the program instructions are loaded by the processor 32 and perform the following steps:
  • the first preset value is greater than the second preset value, for example, the first preset value is 60, and the second preset value is 40.
  • the user goes to the pulse diagnosis device 23 with the right hand arm, and obtains the pulse information of the user through the pulse diagnosis device 23 and transmits the pulse information to the Chinese medicine consultatio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3.
  • the pulse information of the user is collected by the existing pulse diagnosis device 23, and the pulse diagnosis device 23 composes the pulse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factors such as the location, frequency, intensity, rhythm and pulse wave shape of the patient's body surface beat.
  • the TCM consultatio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3 temporarily stores the pulse information of the user and stores it in the memory 33.
  • S6 acquiring the hand image information of the user collected by the scanner
  • S7 transmitting the physique type and the four-diagnosis information of the user to a health management platform communica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Chinese medicine consultatio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3;
  • the four-diagnosis information includes the image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type, pulse information, and Hand image information;

Abstract

一种中医问诊设备及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中医问诊设备(01)包括整机框架(1)、四诊信息采集装置(2)、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3)以及触摸屏(4)。四诊信息采集装置(2)包括用于采集用户手象信息的扫描仪(21),用于采集用户图像信息的摄像机(22),用于采集用户脉象信息的脉诊仪(23),以及用于与中医医生进行语音交互的麦克风(24)。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3)用于根据用户的体质辨识信息判断该用户的体质类型,根据四诊信息采集装置(2)采集的用户图像信息判断该图像信息的信息类型,根据该用户的体质类型、图像信息、信息类型、脉象信息、手象信息以及中医问诊结果生成该用户的健康评估报告。

Description

中医问诊设备及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中医问诊设备及中医问诊数据处 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中医体质辨识, 即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 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 , 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的手段, 从而制定防治原则, 选择 相应的治疗、 预防、 养生方法, 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 "亿万苍生, 九种体质 , 人各有质, 体病相关; 体质平和, 健康之源, 体质偏颇, 百病之因。 "中医体 质辨识为中医体质与易发健康风险的宏观对应幵辟了新的标准化途径, 在此基 础上综合运用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体病相关、 体质可分、 体质可调"的中 医体质学说理论和中医调理方案, 可以实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目 标。
[0003] 现有的中医问诊设备仅提供了符合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标准的中医体质辨 识量表供用户填写, 从而获得用户的体质类型。 然而体质辨识量表的结果必要 吋仍需要专业中医医生进行判断, 尤其是出现几种体质同吋存在的情况, 需要 中医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结合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综合判断。 目前的望闻 问切的结果都是通过中医医生面见患者吋获得的, 当患者在远程需要中医问诊 吋, 非常不方便。
[0004] 因此, 如何设计一种中医问诊设备, 为用户使用提供便利, 可以实现远程中医 体质辨识以及中医问诊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问诊设备及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旨在 解决现有中医问诊设备无法实现远程中医问诊的技术问题。
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问诊设备。
[0007] 所述中医问诊设备通过通信网络与健康管理平台连接, 所述中医问诊设备包括 整机框架、 四诊信息采集装置、 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以及触摸屏, 其中,
[0008] 所述整机框架用于承载所述四诊信息采集装置、 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以及触 摸屏;
[0009] 所述四诊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用于采集用户手象信息的扫描仪, 用于采集用户图 像信息的摄像机, 用于采集用户脉象信息的脉诊仪, 以及用于与中医医生进行 语音交互的麦克风, 所述扫描仪、 摄像机、 脉诊仪、 麦克风和触摸屏均与所述 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
[0010] 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用户的体质辨识信息判断该用户的体质类 型, 根据四诊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的用户图像信息判断该图像信息的信息类型, 接收健康管理平台发送的该用户的中医问诊结果, 以及根据该用户的体质类型 、 图像信息、 信息类型、 信息类型、 脉象信息、 手象信息以及中医问诊结果生 成该用户的健康评估报告。
[0011] 作为较佳实施例, 所述信息类型包括舌象信息、 面象信息、 体型信息、 皮肤信 息和眼睛结膜信息。
[0012] 作为较佳实施例, 所述触摸屏用于显示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供用户填写, 显 示通过扫描仪采集的用户手象信息, 显示通过摄像机采集的图像信息, 显示通 过脉诊仪采集的用户脉象信息, 以及显示远程中医医生的视讯信息; 所述触摸 屏还用于显示用户基本信息录入界面。
[0013] 作为较佳实施例, 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还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并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新建或者更新用户的电子健康档案。
[0014] 作为较佳实施例, 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还用于根据用户的请求打印所述 健康评估报告。
[001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 置包括通信接口、 适于实现各种程序指令的处理器以及适于存储多条程序指令 的存储器, 所述程序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下步骤: [0016] 获取用户输入的体质辨识信息;
[0017] 根据所述体质辨识信息判断该用户的体质类型;
[0018] 获取该用户的图像信息, 并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判断该图像信息的信息类型; [0019] 获取该用户的脉象信息和手象信息;
[0020] 发送该用户的体质类型、 图像信息、 信息类型、 脉象信息和手象信息至与所述 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通讯连接的健康管理平台;
[0021] 接收健康管理平台发送的该用户的中医问诊结果, 根据体质类型、 图像信息、 信息类型、 脉象信息、 手象信息以及中医问诊结果生成该用户的健康评估报告
[0022] 作为较佳实施例, 所述程序指令由处理器加载还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身 份信息, 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新建或者更新用户的电子健康档案。
[0023] 作为较佳实施例, 所述程序指令由处理器加载还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用户的请 求打印所述健康评估报告。
[0024] 作为较佳实施例, 所述信息类型包括舌象信息、 面象信息、 体型信息、 皮肤信 息和眼睛结膜信息。
[002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 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 程序指令, 所述程序指令由计算机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下步骤:
[0026] 获取用户输入的体质辨识信息;
[0027] 根据所述体质辨识信息判断该用户的体质类型;
[0028] 获取该用户的图像信息, 并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判断该图像信息的信息类型; [0029] 获取该用户的脉象信息和手象信息;
[0030] 发送该用户的体质类型、 图像信息、 信息类型、 脉象信息和手象信息至与所述 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通讯连接的健康管理平台;
[0031] 接收健康管理平台发送的该用户的中医问诊结果, 根据体质类型、 图像信息、 信息类型、 脉象信息、 手象信息以及中医问诊结果生成该用户的健康评估报告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有益效果 [0032] 相较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中医问诊设备及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为用 户提供中医体质辨识量表, 能够判断用户的体质类型, 通过四诊信息采集装置 获取图像信息、 脉象信息以及手象信息, 并传输至远程健康管理平台供中医医 生进行综合判断, 根据该用户的体质类型、 图像信息、 信息类型、 脉象信息以 及手象信息以及健康管理平台发送的中医问诊结果生成该用户的健康评估报告 , 可以实现远程中医体质辨识以及远程中医问诊。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说明
[0033] 图 1为本发明中医问诊设备运行环境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0034] 图 2为本发明中医问诊设备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 3为应用于本发明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中的中医问诊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 示意图。
实施该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0036]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 图及较佳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 特征及其功效进行详细说 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 本发明。
[0037]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问诊设备, 该中医问诊设备除了为 用户提供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标准的中医体质辨识量表外, 通过四诊信息 采集装置获取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信息, 并通过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的通信 接口传输给健康管理平台供中医医生进行综合判断, 可以实现远程中医体质辨 识以及远程中医问诊。 传统的望闻问切为: 望诊是用肉眼观察病人外部的神、 色、 形、 态, 以及各种排泄物 (如痰、 粪、 脓、 血、 尿、 月经和血带等) , 来 推断疾病的方法; 闻诊是通过医生的听觉和喚觉, 收集病人说话的声音和呼吸 咳嗽散发出来的气味等, 作为判断病证的参考; 问诊是医生通过跟病人或知情 人, 了解病人的主观症状、 疾病发生及演变过程、 治疗经历等情况, 作为诊断 依据的方法; 切诊主要是切脉, 也包括对病人体表一定部位的触诊, 中医切脉 大多是用手指切按病人的桡动脉处 (腕部的寸口) , 根据病人体表动脉搏动显 现的部位、 频率、 强度、 节律和脉波形态等因素组成的综合征象, 来了解病人 所患病证的内在变化。 上述通过望闻问切获得用户的健康体征信息本申请简称 为四诊信息。
[0038] 参照图 1所示, 图 1为发明中医问诊设备运行环境较佳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参 照图 2所示, 图 2为本发明中医问诊设备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中医问诊设备 01通过通信网络 02与健康管理平台 03连接。
[0040]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中医问诊设备 01至少包括整机框架 1、 四诊信息采集装置 2 、 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以及触摸屏 4。 所述整机框架 1用于承载所述四诊信息 采集装置 2、 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以及触摸屏 4, 所述整机框架包括工作台面 11、 主机箱 12、 底座 13。 所述四诊信息采集装置 2至少包括用于采集用户手象信 息的扫描仪 21, 用于采集用户舌象信息、 面象信息、 体型信息、 皮肤信息和眼 睛结膜信息的摄像机 22, 用于采集用户脉象信息的脉诊仪 23, 以及用于与中医 医生进行语音交互的麦克风 24。 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为具有数据采集、 处理和通讯功能的计算设备。 所述触摸屏 4用于实现用户与健康管理平台 03的信 息交互。
[0041] 参照图 2所示, 图 2为本发明中医问诊设备 01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2] 所述扫描仪 21、 摄像机 22、 脉诊仪 23、 麦克风 24、 触摸屏 4与所述中医问诊数 据处理装置 3电连接, 具体地, 所述扫描仪 21、 摄像机 22、 脉诊仪 23以及麦克风 24可以通过 USB接口、 串口等接口与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电连接, 所述 触摸屏 4可以通过视频接口与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电连接。
[0043] 参照图 1和图 2所示, 所述扫描仪 21、 摄像机 22、 脉诊仪 23、 麦克风 24以及触摸 屏 4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 11上。 具体地, 所述脉诊仪 23设置于所述台面的右边位 置, 便于用户将右手手臂深入所述脉诊仪 23, 通过所述脉诊仪 23获得该用户的 脉象信息并传输至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 所述扫描仪 21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 11的中间位置, 便于用户将手放置于扫描仪 21上, 通过扫描仪 21采集用户手象 信息并传输至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 所述摄像机 22和所述麦克风 24依次设置 于所述工作台面 11的左边位置, 所述摄像机 22用于采集用户舌象信息、 面象信 息、 体型信息、 皮肤信息和眼睛结膜信息, 并传输至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 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根据采集的信息判断该次采集的信息的类型, 例如 , 根据采集的图像的纹理、 区域等信息判断该次采集的信息是舌象信息、 面象 信息、 体型信息、 皮肤信息还是眼睛结膜信息, 在判断出信息的类型后通过通 信接口 31分类传输至健康管理平台 03供中医医生根据用户的体质类型以及四诊 信息综合判断该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 所述麦克风 24用于与远程中医医生进行 语音信息交互, 中医医生通过用户的声音判断用户的健康状况。 在其他实施例 中, 所述摄像机 22和所述麦克风 24可以集成为一个设备。 所述触摸屏 4设置于所 述扫描仪 21的后方位置, 所述触摸屏 4用于显示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供用户填 写, 接收用户在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输入的体质辨识信息并发送至中医问诊 数据处理装置 3进行信息处理以得到该用户的体质类型, 显示通过扫描仪 21采集 的用户手象信息, 显示通过摄像机 22采集的用户舌象信息、 面象信息、 体型信 息、 皮肤信息和眼睛结膜信息, 显示通过脉诊仪 23采集的用户脉象信息, 以及 显示远程中医医生的视讯信息; 所述触摸屏 4还用于显示用户基本信息录入界面
[0044] 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设置于所述主机箱 12内, 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 装置 3包括通信接口 31、 适于实现各种程序指令的处理器 32以及适于存储多条程 序指令的存储器 33。 所述通信接口 31用于将用户的体质类型和四诊信息发送至 与所述中医问诊设备 01通讯连接的健康管理平台 03, 供与所述健康管理平台 03 通讯连接的医生用户端根据用户的体质类型和四诊信息生成健康干预方案或供 所述健康管理平台 03通讯连接的家属用户端实吋了解用户的身体健康状况。
[0045]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 所述中医问诊设备 01还包括与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 置 3电连接的打印机 26。 所述打印机 26设置于所述主机箱 12的侧面, 具体地, 所 述主机箱 12的侧面设置一个能够容纳所述打印机 26的凹槽, 所述打印机 26通过 可拆卸的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凹槽内。 可拆卸的固定装置可以是滑槽和滑轨配 合的装置, 也可以是挂孔和挂钩配合的方式。 凹槽的设计, 一方面将打印机 26 隐藏于主机箱 12内, 使得所述中医问诊设备 01的外观美观, 另一方面节约空间 。 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根据该用户的体质类型以及采集的四诊信息生成 健康评估报告。 所述打印机 26用于打印用户的健康评估报告, 以供用户及吋了 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0046]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 所述中医问诊设备 01还包括与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 置 3电连接的读卡器 25, 所述读卡器 25用于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并发送至中医 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 所述读卡器 25可以是身份证读卡器或 IC卡读卡器。 具体地 , 当用户初次进行自助中医问诊吋, 通过读卡器 25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并为 用户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在触摸屏 4上显示需要用户录 入的基本信息界面并显示中医体质辨识量表供用户填写, 以便记录用户的基本 信息和生活习惯信息, 同吋根据中医体质辨识量表填写结果确定用户的体质类 型。 当用户已经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后, 再次进行中医问诊吋, 通过读卡器 25读 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将本次的四诊信息记录在用户的电子健康档案中, 丰富该 用户的电子健康档案。
[0047] 作为较佳实施例, 所述中医问诊设备 0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箱 12侧边的把手 120, 所述把手 120方便用于灵活推动所述中医问诊设备 01。
[0048] 作为较佳实施例, 所述中医问诊设备 01还包括设置于底座 13上的脚轮 130, 所 述脚轮 130方便用户灵活移动所述中医问诊设备 01。 所述脚轮 130的数量可以为 多个, 例如两个或四个。
[0049] 本发明提供的中医问诊设备, 为用户提供中医体质辨识量表, 通过中医问诊数 据处理装置判断用户的体质类型, 通过四诊信息采集装置获取图像信息、 脉象 信息以及手象信息, 并传输至远程健康管理平台供中医医生进行综合判断, 根 据该用户的体质类型、 图像信息、 信息类型、 脉象信息以及手象信息以及健康 管理平台发送的中医问诊结果生成该用户的健康评估报告, 可以实现远程中医 体质辨识以及远程中医问诊。
[0050] 参照图 3所示, 图 3为应用于本发明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中的中医数据处理方 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中医数据处理方法的各种步骤通过计算 机软件程序来实现, 该计算机软件程序以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 可读存储介质 (例如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的存储器 33) 中, 存储介质可以包 括: 只读存储器、 随机存储器、 磁盘或光盘等。 [0051] 结合图 1,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包括通信接口 31、 适于 实现各种程序指令的处理器 32以及适于存储多条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33, 所述程 序指令由处理器 32加载并执行如下步骤:
[0052] S1 : 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新建或者更新电子健康档案; [0053] 具体地, 获取通过读卡器 25读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当用户初次进行自助中医 问诊吋, 通过读卡器 25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并为用户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中 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在触摸屏 4上显示需要用户录入的基本信息界面并显示中 医体质辨识量表供用户填写, 以便记录用户的基本信息和生活习惯信息。 当用 户已经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后, 再次进行中医问诊吋, 通过读卡器 25读取用户的 身份信息, 将本次的四诊信息记录在用户的电子健康档案中, 丰富该用户的电 子健康档案。
[0054] S2: 获取该用户在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输入的体质辨识信息;
[0055] S3: 根据所述体质辨识信息判断该用户的体质类型;
[0056] 具体地, 将体质类型分为: 平和型体质、 气虚型体质、 阴虚性体质、 阳虚型体 质、 痰湿型体质、 湿热型体质、 血瘀型体质、 气郁型体质、 特禀型体质。 针对 每种体质设计不同的量表, 根据用户的输入的答案计算该种体质的得分, 根据 得分判断该用户的体质类型, 并将体质类型暂存至存储器 33中。 当某个用户的 某种体质得分高于第一预设值吋, 判断该用户为该种体质类型; 当某种体质得 分位于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之间吋, 判断该用户有该种体质类型的倾向; 当某种体质得分低于第二预设值吋, 判断该用户不属于该种体质类型。 所述第 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例如: 所述第一预设值为 60, 所述第二预设值 为 40。
[0057] 例如, 某个用户在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输入的体质辨识信息计算出的结果如 表 1所示, 根据每种体质类型得分, 该用户属于阳虚型体质、 湿热型体质、 血瘀 型体质、 阴虚性体质, 有气郁型体质、 气虚型体质以及痰湿型体质倾向。
[0058] 表 1某个用户的体质辨识结果
[] [表 1]
Figure imgf000011_0001
[0059] S4: 获取通过摄像机采集的该用户的图像信息, 并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判断该图 像信息的信息类型; 所述信息类型包括舌象信息、 面象信息、 体型信息、 皮肤 信息和眼睛结膜信息;
[0060] 具体地, 根据采集的该用户的图像的纹理、 区域等信息判断该次采集的信息是 舌象信息、 面象信息、 体型信息、 皮肤信息还是眼睛结膜信息。 舌象信息、 面 象信息、 体型信息、 皮肤信息和眼睛结膜信息有不同的纹理和区域, 根据图像 的纹理和区域即可判断出本次采集的图像的信息类型, 该信息类型与对应的参 考图像对应暂存至存储器 33中。
[0061] S5: 获取通过脉诊仪采集的该用户的脉象信息;
[0062] 具体地, 用户将右手手臂深入脉诊仪 23, 通过所述脉诊仪 23获得该用户的脉象 信息并传输至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现有的脉诊仪 23来采 集该用户的脉象信息, 脉诊仪 23根据病人体表动脉搏动显现的部位、 频率、 强 度、 节律和脉波形态等因素组成脉象信息。 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获取到该用 户的脉象信息后暂存至存储器 33中。
[0063] S6: 获取通过扫描仪采集的该用户的手象信息;
[0064] 具体地, 用户将手掌朝下放置于扫描仪 21上, 扫描仪 21通过自动扫描用户的手 掌信息, 获取用户的手象信息, 并传输至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 中医问诊数 据处理装置 3获取到该用户的手象信息后暂存至存储器 33中。
[0065] S7: 发送该用户的体质类型和四诊信息至与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通讯 连接的健康管理平台; 所述四诊信息包括所述图像信息和信息类型、 脉象信息 以及手象信息;
[0066] 具体地, 通过通信接口 31将上述暂存的用户的体质类型、 图像信息和信息类型 、 脉象信息以及手象信息发送至与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通讯连接的健康 管理平台 03, 供登录该健康管理平台 03的中医医生根据上述信息给出中医问诊 结果。
[0067] S8: 接收健康管理平台 03发送的该用户的中医问诊结果, 根据体质类型、 四诊 信息以及中医问诊结果生成该用户的健康评估报告;
[0068] 具体地, 所述健康评估报告根据预先设定的报告模板自动生成, 所述报告模板 包括用户基本信息栏、 本次问诊信息栏、 本次中医问诊结果栏、 中医医生签字 栏。 用户基本信息栏将用户在基本信息界面填写的基本信息按照信息类型展现 出来; 本次问诊信息栏将暂存于存储器 33中的体质类型、 舌象信息、 面象信息 、 体型信息、 皮肤信息、 眼睛结膜信息、 脉象信息、 手象信息, 按照信息类型 、 信息内容分别展示出来。 本次中医问诊结果栏将中医问诊结果展现出来。 在 其他实施例中, 当获取到用户的身份信息后, 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就根据报 告模板自动生成该用户的健康评估报告, 在用户进行中医问诊的过程中, 中医 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获取到用户的信息吋, 一方面对该信息进行处理, 另一方面 将对应的信息 (包括原始信息和处理后的信息) 写入于健康评估报告中, 待用 户问诊完成后, 健康评估报告就会自动生成, 节省吋间, 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0069] S9: 根据用户的请求打印所述健康评估报告。
[0070] 当健康评估报告生成后, 用户可以按下打印按钮对该健康评估报告进行打印, 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3获取到用户的打印请求信息后, 启动打印机 26, 对该健 康评估报告进行打印。
[0071]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 所述程序指令由处理器 32加载还执行如下步骤:
[0072] 接收中医问诊健康管理平台 03发送的健康干预方案。 所述健康干预方案包括健 康管理目标、 膳食处方、 运动处方、 用药建议及心理调整方案等, 并将所述干 预方案写入健康评估报告中。
[0073]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 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功能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0074] 相较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中医问诊设备及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为用 户提供中医体质辨识量表, 能够判断用户的体质类型, 通过四诊信息采集装置 获取图像信息、 脉象信息以及手象信息, 并传输至远程健康管理平台供中医医 生进行综合判断, 根据该用户的体质类型、 图像信息、 信息类型、 脉象信息以 及手象信息以及健康管理平台发送的中医问诊结果生成该用户的健康评估报告 , 可以实现远程中医体质辨识以及远程中医问诊。

Claims

权利要求书
一种中医问诊设备, 所述中医问诊设备通过通信网络与健康管理平台 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医问诊设备包括整机框架、 四诊信息采集 装置、 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以及触摸屏, 其中, 所述整机框架用于 承载所述四诊信息采集装置、 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以及触摸屏; 所 述四诊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用于采集用户手象信息的扫描仪, 用于采集 用户图像信息的摄像机, 用于采集用户脉象信息的脉诊仪, 以及用于 与中医医生进行语音交互的麦克风, 所述扫描仪、 摄像机、 脉诊仪、 麦克风和触摸屏均与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电连接; 所述中医问 诊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根据用户的体质辨识信息判断该用户的体质类型 , 根据四诊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的用户图像信息判断该图像信息的信息 类型, 接收健康管理平台发送的该用户的中医问诊结果, 以及根据该 用户的体质类型、 图像信息、 信息类型、 脉象信息、 手象信息以及中 医问诊结果生成该用户的健康评估报告。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医问诊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类型包括 舌象信息、 面象信息、 体型信息、 皮肤信息和眼睛结膜信息。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医问诊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摸屏用于显 示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界面供用户填写, 显示通过扫描仪采集的用户手 象信息, 显示通过摄像机采集的图像信息, 显示通过脉诊仪采集的用 户脉象信息, 以及显示远程中医医生的视讯信息; 所述触摸屏还用于 显示用户基本信息录入界面。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医问诊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医问诊数据 处理装置还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新建或者 更新用户的电子健康档案。
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中医问诊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医问诊数据 处理装置还用于根据用户的请求打印所述健康评估报告。
一种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包括通信接 口、 适于实现各种程序指令的处理器以及适于存储多条程序指令的存 储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下步骤: 获 取用户输入的体质辨识信息; 根据所述体质辨识信息判断该用户的体 质类型; 获取该用户的图像信息, 并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判断该图像信 息的信息类型; 获取该用户的脉象信息和手象信息; 发送该用户的体 质类型、 图像信息、 脉象信息和手象信息至与所述中医问诊数据处理 装置通讯连接的健康管理平台; 接收健康管理平台发送的该用户的 中医问诊结果, 根据体质类型、 图像信息、 信息类型、 脉象信息、 手 象信息以及中医问诊结果生成该用户的健康评估报告。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 指令由处理器加载还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并根据所 述身份信息新建或者更用户的新电子健康档案。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 指令由处理器加载还执行如下步骤: 根据用户的请求打印所述健康评 估报告。
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 类型包括舌象信息、 面象信息、 体型信息、 皮肤信息和眼睛结膜信息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 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程序指令,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指令由计算机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 用户输入的体质辨识信息; 根据所述体质辨识信息判断该用户的体质 类型; 获取该用户的图像信息, 并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判断该图像信息 的信息类型; 获取该用户的脉象信息和手象信息; 发送该用户的体质 类型、 图像信息、 信息类型、 脉象信息和手象信息至与所述中医问诊 数据处理装置通讯连接的健康管理平台; 接收健康管理平台发送的该 用户的中医问诊结果, 根据体质类型、 图像信息、 信息类型、 脉象信 息、 手象信息以及中医问诊结果生成该用户的健康评估报告。
PCT/CN2018/071574 2017-09-30 2018-01-05 中医问诊设备及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WO2019061941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4155.4A CN107736875A (zh) 2017-09-30 2017-09-30 中医问诊设备及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CN201710944155.4 2017-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61941A1 true WO2019061941A1 (zh) 2019-04-04

Family

ID=61237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8/071574 WO2019061941A1 (zh) 2017-09-30 2018-01-05 中医问诊设备及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36875A (zh)
WO (1) WO20190619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940887U (zh) * 2017-09-30 2018-10-09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中医问诊设备
CN109316165A (zh) * 2018-09-30 2019-02-1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一种可穿戴式中医切诊设备
CN109259730A (zh) * 2018-10-09 2019-01-25 广东数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舌诊的预警分析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9431469A (zh) * 2018-12-20 2019-03-08 上海医修哥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医无创体外智能快检系统及中医无创体外智能快检装置
CN109770875A (zh) * 2019-03-27 2019-05-21 上海铀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分类器的人体体质辨识方法及系统
CN110432864B (zh) * 2019-07-19 2020-05-12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中医体质动态变化辨识方法及系统
CN110703965A (zh) * 2019-10-11 2020-01-17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一种中医健康状态智能辨识软件及电子设备
CN111048202A (zh) * 2019-12-12 2020-04-21 苏州杰胜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中医诊断系统及其方法
CN112168141B (zh) * 2020-01-20 2024-03-22 广州海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问诊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06660A (zh) * 2020-08-24 2020-12-01 武夷学院 一种医疗陪伴机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28058A (ja) * 2007-07-24 2009-02-12 Saieco:Kk 舌診システム、舌診装置、舌診方法、舌診プログラム
CN101596098A (zh) * 2009-06-29 2009-12-09 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 现代中医“未病”信息综合分析系统
CN102397058A (zh) * 2010-09-13 2012-04-04 尤虎 中医体检仪
CN104825142A (zh) * 2015-05-25 2015-08-12 肖志东 人体信息远程采样观察系统
CN107169300A (zh) * 2017-05-27 2017-09-15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治未病服务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28058A (ja) * 2007-07-24 2009-02-12 Saieco:Kk 舌診システム、舌診装置、舌診方法、舌診プログラム
CN101596098A (zh) * 2009-06-29 2009-12-09 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 现代中医“未病”信息综合分析系统
CN102397058A (zh) * 2010-09-13 2012-04-04 尤虎 中医体检仪
CN104825142A (zh) * 2015-05-25 2015-08-12 肖志东 人体信息远程采样观察系统
CN107169300A (zh) * 2017-05-27 2017-09-15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体质辨识的中医治未病服务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ANG, KONG: "Remote and Intelligent Diagnosis System of TCM", CHINA MASTER'S THESES FULL-TEXT DATABASE, 15 March 2016 (2016-03-15), pages 8 - 54, ISSN: 1674-024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6875A (zh) 2018-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61941A1 (zh) 中医问诊设备及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US9122773B2 (en) Medical information display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KR102020598B1 (ko) 생체신호 센서 기반 정신질환 진단 및 치유를 위한 바이오피드백 시스템
US20170071481A1 (en) Wearable device for pulse reading
US7364544B2 (en) System for improving vascular systems in humans using biofeedback and network data communication
US20150230751A1 (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stethoscop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gram, measurement system, control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170007126A1 (en) System for conducting a remote physical examination
CN107818822A (zh) 中医治未病辅助诊疗系统及其数据处理装置
JP2008176816A (ja) 健康状態によるアバター映像の生成方法及び装置
CN109065162A (zh) 一种综合性智能化诊断系统
TWI497334B (zh) 健康資料收集整合利用裝置及系統
CN106803017A (zh) 一种苯丙胺类药物成瘾人员的渴求度评估方法
US20160015272A1 (en) Palpation evaluation or diagnosis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WO2019100584A1 (zh) 基于中医四诊仪的中医治未病管理系统及方法
WO2019061942A1 (zh) 远程中医问诊设备
TWI684443B (zh) 針灸輔助系統
CN111403041A (zh) 基于虚拟标准病人的诊断流程模拟系统
Chen et al. Using ultrasonography measurements to determine the depth of the GB 21 acupoint to prevent pneumothorax
EP3782546B1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 acupuncture point and/or a meridian
WO2019071836A1 (zh) 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系统及其数据处理装置
CN107330271A (zh) 一种基于云端大数据物联网和智能画像技术的医疗体检方法及其装置
Huang The influence of Sports Dance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Health detection
US20180325447A1 (en) Multi-testing medical/ambiofeedback unit with graphic interface
CN108335738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公共卫生体检系统
CN113674823A (zh) 一种互联网智能化体检管理系统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88636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32PN Ep: public notification in the ep bulletin as address of the adressee cannot be established

Free format text: NOTING OF LOSS OF RIGHTS PURSUANT TO RULE 112(1) EPC (EPO FORM 1205 DATED 10.09.2020)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88636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