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1697B - 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1697B
CN110511697B CN201910848700.9A CN201910848700A CN110511697B CN 110511697 B CN110511697 B CN 110511697B CN 201910848700 A CN201910848700 A CN 201910848700A CN 110511697 B CN110511697 B CN 1105116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ified
hot melt
melt adhesive
parts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87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1697A (zh
Inventor
聂健良
谷文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Fe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Fe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Fe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Fe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487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16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1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1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1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16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70/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3/02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J1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4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ther atoms than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 C09J123/0853Vinylace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06Silv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tanium
    • C08K2003/2241Titanium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由按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各组分组成: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ε‑己内酯:调节剂: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增粘剂:抗菌剂:抗氧剂=40~80:5~25:1~8:1~15:7~25:0.1~1:0.2~2。本发明的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粘结力、良好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以及良好的抗菌性能;且生产加工稳定性好,打印或使用挤出流畅,可广泛应用于包装、汽车电器零部件以及服装制鞋等产业领域中,尤其是电子元器件等细小精细的器件粘接。

Description

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目前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成型制造技术,这是一种精准且凸显个性化的快速成形技术,具有个性化程度高、成型体积小、成本低、污染低、使用方便等优点。近几年,3D打印技术快速兴起并逐渐得到多方面的应用,应用比较热门的主要有教育科研领域、医药领域、电子机械仪器领域及家具饰品等领域。而除此之外,3D打印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慢慢的开始融合并推广到其他的领域当中,以3D打印技术或其产品的优点来优化其他领域的制作流程、工艺、方法或设计,以达到工业优化和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热熔胶也是各式各样,但针对3D打印技术和3D打印市场而开发的热熔胶的相关研究或报道目前极少。
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0310102.7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用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胶料原料包括:聚酯多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丁二酸、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石蜡、纳米级碳酸钙和纳米级氧化锌。该发明原料体系采用聚酯多元醇,需要引入扩链剂,且在反应之前聚酯多元醇还需脱水处理,工艺较为复杂;且该发明各原料配比没有详细说明,较难产业化,又只提及可用于3D打印,并未报道任何3D打印线材的具体制备工艺。
中国专利申请CN201810301718.2公开了一种改性EVA热熔胶,胶料按重量份计包括:80-100份EVA树脂、25-35份增粘树脂、10-22份混合改性蜡、8-12份填料、2-4份氧化剂、5-15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5-10份超细玻璃纤维、10-15份芒硝和3-8份偶联剂。其中,在原料配方选择方面,采用C5石油树脂和萜烯树脂混合作为增粘树脂,最终根据其方法得到的改性EVA热熔胶并没有介绍或涉及到单螺杆生产工艺及拉条的方法,也没有描述其可能在3D打印技术领域上的应用。
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0520803.3公开了一种热熔胶,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50-100份、聚氧化丙烯二醇60-80份、羟丙甲基纤维素15-30份、增粘树脂10-50份、催化剂0.1-2份,该专利也没有描述其可能在3D打印技术领域上的应用。
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0420234.5公开了一种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20-30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20重量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20-30重量份增粘剂、2-5重量份石蜡、1-3重量份抗氧剂以及10-25重量份琥珀。该专利原料选择方面,其所述的增粘剂为松香树脂或萜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其最终得到的热熔胶并没有介绍或涉及到单螺杆生产工艺及拉条的方法,也没有描述其可能在3D打印技术领域上的应用。
因此,现有技术均没有公开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配方体系,也没有介绍生产实际使用的打印线材的制备工艺。本发明的技术人员通过创造性地劳动发明了一种采用改性膨润土与改性松香微粒复合增粘的独特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并开发出适用于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线材制备工艺,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针对热熔胶与3D打印技术结合以改善热熔胶的持久粘性和热熔胶在部分领域应用时浪费或不利于产品制造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材料制备方法,能够更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中提供的制备方法与传统的制备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既是对3D打印技术或产品的一个丰富与补充,也是对传统制造制备工艺的一个补充,而不是对传统工艺的取代。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由按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各组分组成:
Figure BDA000219617795000002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相对分子量为2000-8000,其中醋酸乙烯酯含量为15%-40%;
所述的聚ε-己内酯的相对分子量为3000-8000;
所述的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为苯乙烯含量为25-35%的线型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所述的增粘剂为改性膨润土微粒或松香微粒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的增粘剂为改性膨润土微粒和松香微粒的复合增粘体系;
所述的调节剂为改性蜡或过氧化二异丙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抗菌剂为纳米银颗粒抗菌剂或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抗菌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抗氧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或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改性膨润土微粒为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膨润土微粒、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膨润土微粒、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膨润土微粒或十八酸酰胺改性膨润土微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微粒粒径为至少300目;
所述的松香微粒为氢化加成改性松香微粒、氧化改性松香微粒、羧基化改性松香微粒或酯化改性松香微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松香微粒的尺寸为至少100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前述任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膨润土改性:
采用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十八酸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改性剂在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的条件下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并将改性得到的改性膨润土进行干燥,细化,最终得到粒径尺寸为至少300目的改性膨润土微粒;
2)混合造粒:
a)将一定比例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ε-己内酯、调节剂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0-65℃、转速设置为300-1000r/min、时间设置为2-15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一;
b)将一定比例的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增粘剂、抗菌剂、抗氧剂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0-65℃、转速设置为200-1000r/min、时间设置为2-15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二;
c)将所述预混料一和所述预混料二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65℃、转速设置为300-10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3-15min至混合均匀,得到均匀混合物;
d)将得到的所述均匀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或三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混合挤出并造粒,得到造粒粒子;
3)挤出成型:将得到的所述造粒粒子干燥,并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挤出,经过牵引拉条冷却成型,得到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线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膨润土的改性方法为:将膨润土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预搅拌,再按膨润土:乙醇-水溶液:改性剂=100:3-8:1-6质量比将改性剂、乙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搅拌,温度设置为40-90℃,先以100-3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3min,再以300-7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10min,再以100-2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5min,然后自然冷却取出,研磨、细化后经过300目或300目以上孔径的筛子筛选,最终得到改性膨润土微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d)所述均匀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或三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混合挤出并造粒的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10-145℃、二区115-150℃、三区120-160℃、四区120-160℃、五区115-155℃、机头区110-150℃、熔体温度110-145℃,双螺杆转速为10~20r/min,切粒速度为7~18r/min。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挤出成型工艺的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20-160℃、二区130-165℃、三区130-160℃、机头一区125-155℃、机头二区110-155℃,单螺杆转速为50~180r/min,牵引速度为10~55r/min。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所述复合材料经过挤出、牵引拉条冷却成型后,还包括红外测试线材温度,冷热风双重吹气风干,十字双激光检测线径,线材限径装置限制线径过大不良品,离子风机中和线材表面产生的静电,力敏传感电机转动收集线材的步骤。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前述的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在包装、汽车电器零部件和/或服装制鞋产业领域中的应用,优选的,可用于电子元器件中细小精细器件的粘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本发明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聚ε-己内酯作为热熔胶的基体,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为相容交联物质,增加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与聚ε-己内酯之间的相容性,增强其交联程度,从而提高了热熔胶体基体或整体的粘结性;此外,本发明的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既改良了力学性能和粘结性能,还使得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不容易被微生物破坏基体结构和持久粘性。
(2)本发明采用改性膨润土与改性松香来增加热熔胶与被粘接物之间的粘性,单一加入改性膨润土或改性松香都可以促进热熔胶的粘结性,主要机理是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改性膨润土或改性松香在热熔粘接被粘物时,由于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改性膨润土和改性松香相对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聚ε-己内酯的分子量比较小,且更容易粘接或缠结或“钻入”到被粘结物的表面和微孔缝隙中,而另一端则与基体相容及缠结在一起,大大的提高了本热熔胶的持久粘结性能。而本发明经过大量的实验探索,创造性地将改性膨润土与改性松香同时应用在本发明的热熔胶体系中,更是发挥出了复合增粘的协同效应,如图2所示,其中机理是在于改性膨润土和改性松香在单独自身具有增粘的同时,改性膨润土对改性松香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即能起到很强的粘结能力,主要是因为膨润土中具有丰富的羟基基团,能与改性松香中的羧基等基团产生化学键或形成氢键作用,也因此使得该两种增粘小分子具有更长“触角”,更有利于与基体分子或其他分子链相互缠结或交联,大大的提高了热熔胶的初粘粘结能力和持久粘结能力。
(3)本发明中抗菌剂为复合光催化抗菌剂,主要为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银在光催化的条件作用下产生的协同作用,二氧化钛与纳米银在光催化的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较好的光催化自清洁功能,与纳米银颗粒结合形成复合光催化剂。其光生电子和空穴能快速迁移到纳米银颗粒上,提高了光生量子效率,从而能大大提高3D打印产品的表面自清洁和抗菌抑菌功能。
(4)本发明根据3D打印的特性,不断优化原辅材料的配方配比的设计和加工的工艺,最终得到较优的制备方法和配方。由于目前3D打印中的部分材料的粘性或层间粘性不够,则可采用砌砖的模式利用本热熔胶将其更好的粘接起来,使其能达到更好的力学性能;也由于目前市场上很多热熔胶都是棒状且熔融挤胶粘合东西时对小面积的被粘物来说用量太大,如电路板上的部分元器件等。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线条状改性热熔胶并采用如3D打印笔或三维点胶设备或类似的新设备等即可大大的避免了用胶过量的情况,既节约了材料的用量,也更加精准的方便了操作技术人员的工作或简化了产品的生产流程或工艺,对能源节约和工业优化具有很好的推进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增粘机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更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展开说明,但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并不限于这种特定的形式或步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理解的是,以下的说明内容即使不做任何调整或修正,也可以直接适用于在此未指明的其他类似复合材料的组分或制备方法。
如图1所示,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膨润土改性:
首先采用改性试剂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十八酸酰胺中的至少一种的改性剂在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的条件下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并将改性得到的改性膨润土进行干燥,细化,最终得到粒径尺寸为300目或300目以上的改性膨润土微粒。其中,膨润土:乙醇-水溶液:改性剂=100:3-8:1-6,所述膨润土的改性方法为:将膨润土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预搅拌,再按膨润土:乙醇-水溶液:改性剂=100:3-8:1-6质量比将改性剂、乙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搅拌,温度设置为40-90℃,先以100-3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3min,再以300-7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10min,再以100-2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5min,然后自然冷却取出,研磨、细化后经过300目或300目以上孔径的筛子筛选,最终得到改性膨润土微粒。
2)混合造粒:
a)将40-80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5-25重量份聚ε-己内酯、1-8重量份调节剂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0-65℃、转速设置为300-1000r/min、时间设置为2-15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一。
b)将1-15重量份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7-25重量份增粘剂、0.1-1重量份抗菌剂、0.2-2重量份抗氧剂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0-65℃、转速设置为200-1000r/min、时间设置为2-15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二。
c)将步骤a)得到的预混料一和步骤b)得到的预混料二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65℃、转速设置为300-10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3-15min至混合均匀,得到均匀混合物。
d)将步骤c)得到的所述均匀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或三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混合挤出并造粒,其中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10-145℃、二区115-150℃、三区120-160℃、四区120-160℃、五区115-155℃、机头区110-150℃、熔体温度110-145℃,双螺杆转速为10~20r/min,切粒速度为7~18r/min,并得到造粒粒子。
3)挤出成型:
将步骤2)得到的造粒粒子干燥,并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挤出,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20-160℃、二区130-165℃、三区130-160℃、机头一区125-155℃、机头二区110-155℃,单螺杆转速为50~180r/min,牵引速度为10~55r/min,经过牵引拉条冷却成型,红外测试线材温度,冷热风双重吹气风干,十字双激光检测线径,线材限径装置限制线径过大等不良品,离子风机中和线材表面产生的静电,力敏传感电机转动收集线材,最后得到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材料。
所述的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可应用于3D打印技术领域及热熔胶领域,可应用到包装、电子产品粘合等应用领域中。
本发明制备的线材单丝的平均直径约为1.70-12mm,直径误差在±0.05mm以内。其中线材平均直径优选1.75mm,但线材平均直径并不限于1.75mm。
实施例1
1)膨润土改性:将100重量份膨润土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预搅拌,再按膨润土:乙醇-水溶液:改性剂=100:3:1质量比将改性剂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搅拌,温度设置为40℃,先以1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min,再以3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min,再以1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min,然后自然冷却取出,研磨、细化后经过300目孔径的筛子筛选,最终得到改性膨润土微粒。
2)混合造粒:首先,将75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5重量份聚ε-己内酯、2重量份改性蜡和0.4过氧化二异丙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2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一;其次,将2重量份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重量份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膨润土、5重量份氢化改性松香、0.1重量份纳米银颗粒、0.2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颗粒、0.2重量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1重量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3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二;然后,将预混料一和预混料二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50℃、转速设置为5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5min至混合均匀,得到均匀混合物;最后,将均匀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或三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混合挤出并造粒,其中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20℃、二区127℃、三区135℃、四区135℃、五区130℃、机头区130℃、熔体温度125℃,双螺杆转速为16r/min,切粒速度为9.4r/min,并得到造粒粒子。
3)挤出成型:将得到的造粒粒子干燥,并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挤出,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35℃、二区150℃、三区150℃、机头一区146℃、机头二区145℃,单螺杆转速为90r/min,牵引速度为32r/min,经过牵引拉条冷却成型,红外测试线材温度,冷热风双重吹气风干,十字双激光检测线径,线材限径装置限制线径过大等不良品,离子风机中和线材表面产生的静电,力敏传感电机转动收集线材,最后得到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
实施例2
1)膨润土改性:将100重量份膨润土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预搅拌,再按膨润土:乙醇-水溶液:改性剂=100:4:2质量比将改性剂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搅拌,温度设置为45℃,先以15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5min,再以35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4min,再以12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5min,然后自然冷却取出,研磨、细化后经过300目孔径的筛子筛选,最终得到改性膨润土微粒。
混合造粒:首先,将70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重量份聚ε-己内酯、2重量份改性蜡和0.4过氧化二异丙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2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一;其次,将2重量份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重量份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膨润土、5重量份氢化改性松香、0.1重量份纳米银颗粒、0.2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颗粒、0.2重量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1重量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3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二;然后,将预混料一和预混料二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50℃、转速设置为5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5min至混合均匀,得到均匀混合物;最后,将均匀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或三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混合挤出并造粒,其中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20℃、二区127℃、三区135℃、四区135℃、五区130℃、机头区130℃、熔体温度125℃,双螺杆转速为16r/min,切粒速度为9.4r/min,并得到造粒粒子。
挤出成型:将得到的造粒粒子干燥,并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挤出,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35℃、二区150℃、三区150℃、机头一区146℃、机头二区145℃,单螺杆转速为90r/min,牵引速度为32r/min,经过牵引拉条冷却成型,红外测试线材温度,冷热风双重吹气风干,十字双激光检测线径,线材限径装置限制线径过大等不良品,离子风机中和线材表面产生的静电,力敏传感电机转动收集线材,最后得到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
实施例3
1)膨润土改性:将100重量份膨润土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预搅拌,再按膨润土:乙醇-水溶液:改性剂=100:4:2质量比将改性剂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搅拌,温度设置为50℃,先以14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min,再以4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4min,再以15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min,然后自然冷却取出,研磨、细化后经过300目孔径的筛子筛选,最终得到改性膨润土微粒。
2)混合造粒:首先,将60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20重量份聚ε-己内酯、2重量份改性蜡和0.4过氧化二异丙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2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一;其次,将2重量份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重量份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膨润土、5重量份氢化改性松香、0.1重量份纳米银颗粒、0.2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颗粒、0.2重量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1重量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3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二;然后,将预混料一和预混料二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50℃、转速设置为5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5min至混合均匀,得到均匀混合物;最后,将均匀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或三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混合挤出并造粒,其中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20℃、二区127℃、三区135℃、四区135℃、五区130℃、机头区130℃、熔体温度125℃,双螺杆转速为16r/min,切粒速度为9.4r/min,并得到造粒粒子。
3)挤出成型:将得到的造粒粒子干燥,并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挤出,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35℃、二区150℃、三区150℃、机头一区146℃、机头二区145℃,单螺杆转速为90r/min,牵引速度为32r/min,经过牵引拉条冷却成型,红外测试线材温度,冷热风双重吹气风干,十字双激光检测线径,线材限径装置限制线径过大等不良品,离子风机中和线材表面产生的静电,力敏传感电机转动收集线材,最后得到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
实施例4
1)膨润土改性:将100重量份膨润土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预搅拌,再按膨润土:乙醇-水溶液:改性剂=100:5:3质量比将改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搅拌,温度设置为55℃,先以18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min,再以45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5min,再以15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min,然后自然冷却取出,研磨、细化后经过300目孔径的筛子筛选,最终得到改性膨润土微粒。
2)混合造粒:首先,将69.9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重量份聚ε-己内酯、2重量份改性蜡和0.4过氧化二异丙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2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一;其次,将2重量份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重量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膨润土、5重量份氢化改性松香、0.2重量份纳米银颗粒、0.2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颗粒、0.2重量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1重量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3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二;然后,将预混料一和预混料二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50℃、转速设置为5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5min至混合均匀,得到均匀混合物;最后,将均匀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或三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混合挤出并造粒,其中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20℃、二区127℃、三区135℃、四区135℃、五区130℃、机头区130℃、熔体温度125℃,双螺杆转速为16r/min,切粒速度为9.4r/min,并得到造粒粒子。
3)挤出成型:将得到的造粒粒子干燥,并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挤出,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35℃、二区150℃、三区150℃、机头一区146℃、机头二区145℃,单螺杆转速为90r/min,牵引速度为32r/min,经过牵引拉条冷却成型,红外测试线材温度,冷热风双重吹气风干,十字双激光检测线径,线材限径装置限制线径过大等不良品,离子风机中和线材表面产生的静电,力敏传感电机转动收集线材,最后得到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
实施例5
1)膨润土改性:将100重量份膨润土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预搅拌,再按膨润土:乙醇-水溶液:改性剂=100:6:4质量比将改性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搅拌,温度设置为60℃,先以2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5min,再以4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6min,再以16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min,然后自然冷却取出,研磨、细化后经过300目孔径的筛子筛选,最终得到改性膨润土微粒。
2)混合造粒:首先,将69.9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重量份聚ε-己内酯、2重量份改性蜡和0.4过氧化二异丙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2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一;其次,将2重量份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重量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膨润土、5重量份氢化改性松香、0.2重量份纳米银颗粒、0.2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颗粒、0.2重量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1重量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3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二;然后,将预混料一和预混料二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50℃、转速设置为5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5min至混合均匀,得到均匀混合物;最后,将均匀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或三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混合挤出并造粒,其中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20℃、二区127℃、三区135℃、四区135℃、五区130℃、机头区130℃、熔体温度125℃,双螺杆转速为16r/min,切粒速度为9.4r/min,并得到造粒粒子。
3)挤出成型:将得到的造粒粒子干燥,并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挤出,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35℃、二区150℃、三区150℃、机头一区146℃、机头二区145℃,单螺杆转速为90r/min,牵引速度为32r/min,经过牵引拉条冷却成型,红外测试线材温度,冷热风双重吹气风干,十字双激光检测线径,线材限径装置限制线径过大等不良品,离子风机中和线材表面产生的静电,力敏传感电机转动收集线材,最后得到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
实施例6
1)膨润土改性:将100重量份膨润土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预搅拌,再按膨润土:乙醇-水溶液:改性剂=100:7:5质量比将改性剂硬脂酸酰胺、乙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搅拌,温度设置为65℃,先以22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min,再以45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7min,再以17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4min,然后自然冷却取出,研磨、细化后经过300目孔径的筛子筛选,最终得到改性膨润土微粒。
2)混合造粒:首先,将69.9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重量份聚ε-己内酯、2重量份改性蜡和0.4过氧化二异丙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2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一;其次,将2重量份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重量份硬脂酸酰胺改性膨润土、5重量份氢化改性松香、0.2重量份纳米银颗粒、0.2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颗粒、0.2重量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1重量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3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二;然后,将预混料一和预混料二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50℃、转速设置为5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5min至混合均匀,得到均匀混合物;最后,将均匀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或三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混合挤出并造粒,其中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20℃、二区127℃、三区135℃、四区135℃、五区130℃、机头区130℃、熔体温度125℃,双螺杆转速为16r/min,切粒速度为9.4r/min,并得到造粒粒子。
3)挤出成型:将得到的造粒粒子干燥,并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挤出,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35℃、二区150℃、三区150℃、机头一区146℃、机头二区145℃,单螺杆转速为90r/min,牵引速度为32r/min,经过牵引拉条冷却成型,红外测试线材温度,冷热风双重吹气风干,十字双激光检测线径,线材限径装置限制线径过大等不良品,离子风机中和线材表面产生的静电,力敏传感电机转动收集线材,最后得到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
实施例7
1)膨润土改性:将100重量份膨润土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预搅拌,再按膨润土:乙醇-水溶液:改性剂=100:8:6质量比将改性剂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搅拌,温度设置为70℃,先以25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min,再以5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8min,再以18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5min,然后自然冷却取出,研磨、细化后经过300目孔径的筛子筛选,最终得到改性膨润土微粒。
2)混合造粒:首先,将67.9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重量份聚ε-己内酯、2重量份改性蜡和0.4过氧化二异丙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2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一;其次,将2重量份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重量份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膨润土、7重量份氢化改性松香、0.1重量份纳米银颗粒、0.3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颗粒、0.2重量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1重量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3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二;然后,将预混料一和预混料二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50℃、转速设置为5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5min至混合均匀,得到均匀混合物;最后,将均匀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或三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混合挤出并造粒,其中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20℃、二区127℃、三区135℃、四区135℃、五区130℃、机头区130℃、熔体温度125℃,双螺杆转速为16r/min,切粒速度为9.4r/min,并得到造粒粒子。
3)挤出成型:将得到的造粒粒子干燥,并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挤出,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35℃、二区150℃、三区150℃、机头一区146℃、机头二区145℃,单螺杆转速为90r/min,牵引速度为32r/min,经过牵引拉条冷却成型,红外测试线材温度,冷热风双重吹气风干,十字双激光检测线径,线材限径装置限制线径过大等不良品,离子风机中和线材表面产生的静电,力敏传感电机转动收集线材,最后得到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
实施例8
1)膨润土改性:将100重量份膨润土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预搅拌,再按膨润土:乙醇-水溶液:改性剂=100:6:5质量比将改性剂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搅拌,温度设置为75℃,先以26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min,再以55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8min,再以18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min,然后自然冷却取出,研磨、细化后经过300目孔径的筛子筛选,最终得到改性膨润土微粒。
2)混合造粒:首先,将64.9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重量份聚ε-己内酯、2重量份改性蜡和0.4过氧化二异丙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2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一;其次,将2重量份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重量份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膨润土、10重量份氢化改性松香、0.1重量份纳米银颗粒、0.3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颗粒、0.2重量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1重量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3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二;然后,将预混料一和预混料二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50℃、转速设置为5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5min至混合均匀,得到均匀混合物;最后,将均匀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或三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混合挤出并造粒,其中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20℃、二区127℃、三区135℃、四区135℃、五区130℃、机头区130℃、熔体温度125℃,双螺杆转速为16r/min,切粒速度为9.4r/min,并得到造粒粒子。
3)挤出成型:将得到的造粒粒子干燥,并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挤出,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35℃、二区150℃、三区150℃、机头一区146℃、机头二区145℃,单螺杆转速为90r/min,牵引速度为31r/min,经过牵引拉条冷却成型,红外测试线材温度,冷热风双重吹气风干,十字双激光检测线径,线材限径装置限制线径过大等不良品,离子风机中和线材表面产生的静电,力敏传感电机转动收集线材,最后得到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
实施例9
1)膨润土改性:将100重量份膨润土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预搅拌,再按膨润土:乙醇-水溶液:改性剂=100:5:4质量比将改性剂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搅拌,温度设置为80℃,先以28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min,再以6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9min,再以19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5min,然后自然冷却取出,研磨、细化后经过400目孔径的筛子筛选,最终得到改性膨润土微粒。
2)混合造粒:首先,将59.9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重量份聚ε-己内酯、2重量份改性蜡和0.4过氧化二异丙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2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一;其次,将2重量份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重量份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膨润土、15重量份氢化改性松香、0.1重量份纳米银颗粒、0.3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颗粒、0.2重量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1重量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3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二;然后,将预混料一和预混料二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50℃、转速设置为5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5min至混合均匀,得到均匀混合物;最后,将均匀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或三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混合挤出并造粒,其中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20℃、二区127℃、三区135℃、四区135℃、五区130℃、机头区130℃、熔体温度125℃,双螺杆转速为16r/min,切粒速度为9.4r/min,并得到造粒粒子。
3)挤出成型:将得到的造粒粒子干燥,并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挤出,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35℃、二区150℃、三区150℃、机头一区146℃、机头二区145℃,单螺杆转速为90r/min,牵引速度为31r/min,经过牵引拉条冷却成型,红外测试线材温度,冷热风双重吹气风干,十字双激光检测线径,线材限径装置限制线径过大等不良品,离子风机中和线材表面产生的静电,力敏传感电机转动收集线材,最后得到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
实施例10
1)膨润土改性:将100重量份膨润土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预搅拌,再按膨润土:乙醇-水溶液:改性剂=100:6:3质量比将改性剂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搅拌,温度设置为90℃,先以3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min,再以7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0min,再以2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5min,然后自然冷却取出,研磨、细化后经过350目孔径的筛子筛选,最终得到改性膨润土微粒。
2)混合造粒:首先,将59.9重量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重量份聚ε-己内酯、2重量份改性蜡和0.4过氧化二异丙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2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一;其次,将2重量份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5重量份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膨润土、10重量份氢化改性松香、0.3重量份纳米银颗粒、0.1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颗粒、0.2重量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0.1重量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转速设置为350r/min、时间设置为3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二;然后,将预混料一和预混料二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50℃、转速设置为5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5min至混合均匀,得到均匀混合物;最后,将均匀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或三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混合挤出并造粒,其中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20℃、二区127℃、三区135℃、四区135℃、五区130℃、机头区130℃、熔体温度125℃,双螺杆转速为16r/min,切粒速度为9.4r/min,并得到造粒粒子;
3)挤出成型:将得到的造粒粒子干燥,并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挤出,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35℃、二区150℃、三区150℃、机头一区146℃、机头二区145℃,单螺杆转速为90r/min,牵引速度为31r/min,经过牵引拉条冷却成型,红外测试线材温度,冷热风双重吹气风干,十字双激光检测线径,线材限径装置限制线径过大等不良品,离子风机中和线材表面产生的静电,力敏传感电机转动收集线材,最后得到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
性能评测:
实施例1~实例10中全部材料配方中所添加的原辅材料的用量以及测试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具体实施例用量及测试评价结果
Figure BDA0002196177950000151
注明:
(1)表1中粘接性能是对垂直拉裂、横向冲裂、弯曲强度的综合性评价。以纯EVA为参照物,对测试件垂直拉裂评价40、横向冲裂评价40以及弯曲强度评价20,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三种,其中:
不合格,评价在90(不含90)以下;
合格,评价在90-100(含90,含100)之间;
良好,评价在100(不含100)以上;
(2)表1中打印性能主要是对打印出料流畅性、制品收缩翘边性、制品粘结剥层性(单层,0.4mm喷嘴)的综合评价,主要分为不合格、良好的两个等级,其中:
不合格,不流畅、翘边、剥层中的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出现都视为不合格;
良好,流畅、不翘边、不剥层三者同时符合;
(3)表1中抗菌性能主要通过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测试,主要分为较差、合格、良好三个等级,其中:
较差,抗菌率在80%(不含80%)以下;
合格,抗菌率在80%-90%内(含80%和不含90%);
良好,抗菌率在90%(含90%)以上。
由表1的检测数据可知,本发明的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与常见的EVA相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粘结性能,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可广泛应用于3D打印技术领域及热熔胶领域,特别是应用到包装、电子产品粘合等应用领域中。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由按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各组分组成: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40~80;
聚ε-己内酯 5~25;
调节剂 1~8;
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1~15;
增粘剂 7~25;
抗菌剂 0.1~1;
抗氧剂 0.2~2;
其中:所述的增粘剂为改性膨润土微粒或松香微粒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调节剂为改性蜡或过氧化二异丙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抗菌剂为纳米银颗粒抗菌剂或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抗菌剂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相对分子量为2000-8000,其中醋酸乙烯酯含量为15%-40%;
所述的聚ε-己内酯的相对分子量为3000-8000;
所述的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为苯乙烯含量为25-35%的线型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所述的抗氧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或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膨润土微粒为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膨润土微粒、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膨润土微粒、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膨润土微粒或十八酸酰胺改性膨润土微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微粒粒径为至少300目;
所述的松香微粒为氢化加成改性松香微粒、氧化改性松香微粒、羧基化改性松香微粒或酯化改性松香微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松香微粒的尺寸为至少100目。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膨润土改性:
采用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十八酸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改性剂在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的条件下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并将改性得到的改性膨润土进行干燥,细化,最终得到粒径尺寸为至少300目的改性膨润土微粒;
2)混合造粒:
a)将一定比例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ε-己内酯、调节剂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0-65℃、转速设置为300-1000r/min、时间设置为2-15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一;
b)将一定比例的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增粘剂、抗菌剂、抗氧剂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0-65℃、转速设置为200-1000r/min、时间设置为2-15min的混合机中预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二;
c)将所述预混料一和所述预混料二分别加入到温度设置为45-65℃、转速设置为300-1000r/min的混合机中混合3-15min至混合均匀,得到均匀混合物;
d)将得到的所述均匀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或三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混合挤出并造粒,得到造粒粒子;
3)挤出成型:将得到的所述造粒粒子干燥,并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挤出,经过牵引拉条冷却成型,得到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线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膨润土的改性方法为:将膨润土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预搅拌,再按膨润土:乙醇-水溶液:改性剂=100:3-8:1-6质量比将改性剂、乙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可加热的高速混合搅拌机中搅拌,温度设置为40-90℃,先以100-3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3min,再以300-7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10min,再以100-2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2-5min,然后自然冷却取出,研磨、细化后经过300目或300目以上孔径的筛子筛选,最终得到改性膨润土微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d) 所述均匀混合物加入到双螺杆或三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混合挤出并造粒的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10-145℃、二区115-150℃、三区120-160℃、四区120-160℃、五区115-155℃、机头区110-150℃、熔体温度110-145℃,双螺杆转速为10~20r/min,切粒速度为7~18r/min。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挤出成型工艺的加工温度设置为:一区120-160℃、二区130-165℃、三区130-160℃、机头一区125-155℃、机头二区110-155℃,单螺杆转速为50~180r/min,牵引速度为10~55r/min。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复合材料经过挤出、牵引拉条冷却成型后,还包括红外测试线材温度,冷热风双重吹气风干,十字双激光检测线径,线材限径装置限制线径过大不良品,离子风机中和线材表面产生的静电,力敏传感电机转动收集线材的步骤。
9.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在包装、汽车电器零部件和/或服装制鞋产业领域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用于电子元器件中细小精细器件的粘接。
CN201910848700.9A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105116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8700.9A CN110511697B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8700.9A CN110511697B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1697A CN110511697A (zh) 2019-11-29
CN110511697B true CN110511697B (zh) 2021-04-06

Family

ID=68630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8700.9A Active CN110511697B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16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7064B (zh) * 2021-06-17 2022-06-10 广东川奥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耐磨跑道地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04292B2 (en) * 2014-04-09 2018-06-26 Nike, Inc. Selectively applied adhesive particulate on nonmetallic substrates
RU2699129C2 (ru) * 2014-09-05 2019-09-03 ХЕНКЕЛЬ АйПи ЭНД ХОЛДИНГ ГМБХ Композиции термоплавкого клея и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CN105670254A (zh) * 2016-02-24 2016-06-15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用于热熔型3d打印的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567113A (zh) * 2016-03-07 2016-05-11 上海海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CN106366972A (zh) * 2016-09-26 2017-02-01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3d打印专用胶带
CN106334792A (zh) * 2016-11-02 2017-01-18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金属低温3d打印材料的制备及其打印成型方法
CN106674934A (zh) * 2016-11-30 2017-05-17 宁夏共享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用高粘结性聚乳酸材料
US10316184B2 (en) * 2016-12-30 2019-06-11 Nano And Advanced Materials Institute Limited Low printing temperature filaments for 3D printing
CN107011851A (zh) * 2017-05-05 2017-08-04 广东泰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3d打印用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11027B (zh) * 2018-05-11 2020-12-04 河北方大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高速自动标签模切收卷机的环保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1697A (zh) 2019-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2772A (zh) 一种轻质抗翘曲连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WO2015165363A1 (zh) 一种用于3d打印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CN101705063B (zh) 一种铝塑板高分子粘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7708B (zh) 一种3d打印用长链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679205A (zh) 一种高强度抗翘曲的聚烯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64997B (zh) 一种3d打印用长链尼龙复合材料
CN103774272B (zh) 一种超薄轻质面料用抗紫外尼龙6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1140B (zh) 一种碳纤维废丝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8798B (zh) 一种淀粉/纤维素/pbat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63183A (zh) 一种低雾值聚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8679A (zh) 一种新型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2267A (zh) 一种实心木塑快装墙板及其生产工艺
CN110511697B (zh) 一种可3d打印用改性热熔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702580A (zh) 全生物降解淀粉基原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2491A (zh) 一种可3d打印用阻燃抗菌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964815B (zh) 一种微观分散均匀的高性能纳米增强尼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25205A (zh) 粉煤灰纤维棉增强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4220A (zh) 耐热abs
CN109721786B (zh) 一种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15730A (zh) 一种用抗水解剂改性的聚酯纤维及其生产方法
CN109575543A (zh) 一种可降解的木竹塑复合泡沫包装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3174069A (zh) 一种生物质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77004B (zh) 用于乙烯基聚合物的增强增韧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74537B (zh) 一种黑色光屏蔽母粒、黑色光屏蔽聚酯膜及制备方法
CN103724674B (zh) 一种淀粉透明填充母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