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10959A - 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10959A
CN110510959A CN201910931960.2A CN201910931960A CN110510959A CN 110510959 A CN110510959 A CN 110510959A CN 201910931960 A CN201910931960 A CN 201910931960A CN 110510959 A CN110510959 A CN 1105109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ium oxide
paste material
injecting paste
nano aluminium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19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10959B (zh
Inventor
袁进科
裴向军
陈礼仪
陈杰
叶长文
温继伟
王胜
李之军
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is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9319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109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10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0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10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10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70Grouts, e.g. injection mixtures for cables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其包括:硅酸盐水泥89份‑96份、硅灰2份‑4份、纳米氧化铝1份‑3份、碱性激发剂0.5份‑3份和FDN减水剂0.5份‑1份。其制备方法包括:将硅酸盐水泥先与水混合后,分别加入硅灰、减水剂的水溶液、纳米氧化铝和碱性激发剂,搅拌均匀后制得注浆材料,再进行养护。本发明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通过纳米氧化铝在碱性激发剂、减水剂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注浆材料的早期强度、缩短其凝结时间,且确保其高结石率。其早期强度与水泥净浆相比,1d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提高145%,3d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提高132%,7d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提高75%。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注浆材料是在地层裂隙和孔隙中起充填和固结作用的主要物质,它是实现堵水或加固作用的关键。注浆材料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化学注浆材料和硅酸盐水泥注浆材料。化学注浆材料粘度低,凝结时间便于控制,不受颗粒尺寸影响,但化学注浆材料有一定的毒性,污染环境,费用高,且结石率低,形成的结石体强度低,耐久性也较差。而硅酸盐水泥注浆材料由于早期强度低、凝结时间长、结石率不高的问题,从而限制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硅酸盐水泥注浆材料早期强度低、凝结时间长、结石率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包括:按重量比计,硅酸盐水泥89份-96份、硅灰2份-4份、纳米氧化铝1份-3份、碱性激发剂0.5份-3份和FDN减水剂0.5份-1份。
本发明通过纳米氧化铝在碱性激发剂作用下与硅灰、减水剂协同作用对水泥基注浆材料起促早凝的作用和增强注浆材料的早期强度。
其中,关于促早凝作用:一方面,纳米氧化铝和硅灰具有比表面积大的优点,与水结合性好,添加之后使得注浆材料的流动性和可泵期降低;另一方面,纳米氧化铝颗粒和硅灰可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排出空隙中的水,减小“润滑”作用,使得浆体变得更密实,增加了颗粒间的“阻力”,导致流动度和可泵期降低,从而可以缩短凝结时间,起到促早凝的作用。此外,本发明的纳米氧化铝在碱性激发剂的作用下,具有更好的溶解度,加快了硅酸盐水泥中石膏的消耗,从而促进了铝酸三钙水解生成水化铝酸钙晶体。铝酸三钙水解反应速度极快,通常由水泥中掺有的石膏以控制其水解反应,但纳米氧化铝的溶解加快了石膏的消耗,因此缩短了凝结时间,起到了促早凝的作用。
关于增强注浆材料的早期强度:一方面,纳米氧化铝和硅灰为细颗粒可用于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缝隙,降低注浆材料的孔隙率,达到均匀密实状态,从而提高注浆浆体的强度。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碱性激发剂能促进纳米氧化铝的水化反应,纳米氧化铝的溶液作用加快了硅酸盐水泥中石膏的消耗,从而促进了铝酸三钙水化,从而提高注浆浆体的强度。而那些填充在水泥颗粒之间的纳米氧化铝在碱性激发剂的溶解下,同样促进铝酸三钙水化生成C-S-H凝胶和Ca(OH)2,降低了水泥颗粒之间的孔隙率,从而整体提高注浆浆体的强度。并且,硅灰为高细度无定型氧化硅(SiO2),具有较好的火山灰活性,在碱性激发剂作用下能更容易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CaO·SiO2·H2O,能降低注浆浆体中的钙硅比(C/S)和孔隙率,从而提高注浆浆体的强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硅酸盐水泥按重量份计,硅酸盐水泥92份-95份、硅灰2份-4份、纳米氧化铝1份-3份、碱性激发剂0.5份-2份和FDN减水剂0.5份-1份。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碱性激发剂包括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钡。
优选地,碱性激发剂为氢氧化钾。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硅酸盐水泥的平均粒径为20μm-30μm;纳米氧化铝的平均粒径为25nm-35nm;硅灰的平均粒径为0.1μm-0.5μm。
本发明采用粒径更小的硅灰充分填充水泥颗粒之间以及水泥颗粒与纳米氧化铝之间的空隙,以达到高密实状态,确保注浆材料的强度。
上述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的硅酸盐水泥先与水充分搅拌混合制得净浆,将硅灰掺入到净浆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得浆体;
(2)将上述的减水剂溶解到水中配成溶液,将溶液加入到浆体中搅拌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纳米氧化铝并充分搅拌混合,待纳米氧化铝充分分散到浆体后,加入碱性激发剂,搅拌均匀后制得注浆材料;
(3)将注浆材料在标准养护箱中养护1d-7d龄期。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注浆材料中,水灰比为0.5-1。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注浆材料中,水灰比为0.6。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3)的标准养护箱的温度为10℃-30℃,相对湿度为85%-90%。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通过纳米氧化铝在碱性激发剂、减水剂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注浆材料的早期强度、缩短其凝结时间,且确保其高结石率。其早期强度与水泥净浆相比,1d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提高145%,3d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提高132%,7d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提高7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需要说明的,本发明下面的实施例中碱性激发剂为氢氧化钾。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硅酸盐水泥94份、硅灰2份、纳米氧化铝3份、碱性激发剂0.5份和FDN减水剂0.5份。
本实施例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的硅酸盐水泥先与水充分搅拌混合制得净浆,将硅灰掺入到净浆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得浆体。
(2)将上述的减水剂溶解到水中配成溶液,将溶液加入到浆体中搅拌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纳米氧化铝并充分搅拌混合,待纳米氧化铝充分分散到浆体后,加入碱性激发剂,搅拌均匀后制得注浆材料;其中,注浆材料中,水灰比为0.6。
(3)将注浆材料在标准养护箱中分别养护1d、3d或7d龄期,其中,标准养护箱的温度为10℃,相对湿度为8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硅酸盐水泥92份、硅灰4份、纳米氧化铝3份、碱性激发剂0.5份和FDN减水剂0.5份。
本实施例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的硅酸盐水泥先与水充分搅拌混合制得净浆,将硅灰掺入到净浆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得浆体。
(2)将上述的减水剂溶解到水中配成溶液,将溶液加入到浆体中搅拌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纳米氧化铝并充分搅拌混合,待纳米氧化铝充分分散到浆体后,加入碱性激发剂,搅拌均匀后制得注浆材料;其中,注浆材料中,水灰比为0.6。
(3)将注浆材料在标准养护箱中分别养护1d、3d或7d龄期,其中,标准养护箱的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97%。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硅酸盐水泥91.5份、硅灰4份、纳米氧化铝3份、碱性激发剂1份和FDN减水剂0.5份。
本实施例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的硅酸盐水泥先与水充分搅拌混合制得净浆,将硅灰掺入到净浆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得浆体。
(2)将上述的减水剂溶解到水中配成溶液,将溶液加入到浆体中搅拌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纳米氧化铝并充分搅拌混合,待纳米氧化铝充分分散到浆体后,加入碱性激发剂,搅拌均匀后制得注浆材料;其中,注浆材料中,水灰比为0.6。
(3)将注浆材料在标准养护箱中分别养护1d、3d或7d龄期,其中,标准养护箱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硅酸盐水泥90.5份、硅灰4份、纳米氧化铝3份、碱性激发剂2份和FDN减水剂0.5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一致。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硅酸盐水泥89份、硅灰4份、纳米氧化铝3份、碱性激发剂3份和FDN减水剂1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一致。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硅酸盐水泥95份、硅灰2份、纳米氧化铝2份、碱性激发剂0.5份和FDN减水剂0.5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一致。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硅酸盐水泥96份、硅灰3份、纳米氧化铝1份、碱性激发剂0.5份和FDN减水剂1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一致。
对照例1
本实施例的注浆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硅酸盐水泥96.5份、硅灰0份、纳米氧化铝3份、碱性激发剂0.5份和FDN减水剂0.5份。
本对照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一致。
对照例2
本实施例的注浆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计,硅酸盐水泥92.5份、硅灰4份、纳米氧化铝3份、碱性激发剂0份和FDN减水剂0.5份。
本对照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一致。
对照例3
本对照例的注浆材料采用市面上普通硅酸盐注浆材料。
将上述实施例1-7和对照例1-3的注浆材料进行强度、流动度、结石率和凝结时间测试,其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强度试验:试验试模为40mm×40mm×40mm,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在立方体样品上测量1d、3d、7d抗压强度,位移速率为1mm/min。每批进行3次平行试验,记录平均强度值;流动度试验:参照GB 8076-2008进行,试验时装模不插捣,提起截锥圆模让浆料自然流动;结石率:将水泥净浆倒入100ml量筒中,静放至析出的水的量不在发生变化,得到其结石率。凝结时间:参照GB/T 1346-2011,并对其可泵期进行了测量。
表1施例1-7和对照例1-3的注浆材料性能测试表
从表1可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照例1的注浆材料,注浆材料的强度随着硅灰的掺量增大而增大,流动性随硅灰掺量增大而减小。
本发明实施例2-5的注浆材料,注浆材料的流动度随碱性激发剂掺量的增加出现降低的情况,相应的可泵期其随之降低。而注浆材料的凝结时间随碱性激发剂掺量的增加出现大幅缩短情况,但对初终凝时间间隔没有太大的影响,说明纳米氧化铝和碱性激发剂共同作用可以对注浆材料起到促早凝的作用。
实施例2和对照例2的注浆材料,实施例2的注浆浆体的凝结时间比对照例2的注浆浆体凝结时间缩短61%左右,促早凝效果明显。实施例2与对照例3的注浆材料,当KOH-NA协同硅灰与净浆复合,FDN和KOH的掺量都为0.5%时的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实施例2的1d注浆材料其抗压强度相对于对照例3的1d抗压强度提高145%,3d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提高132%,7d注浆材料抗压强度提高7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比计,硅酸盐水泥89份-96份、硅灰2份-4份、纳米氧化铝1份-3份、碱性激发剂0.5份-3份和FDN减水剂0.5份-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硅酸盐水泥92份-95份、硅灰2份-4份、纳米氧化铝1份-3份、碱性激发剂0.5份-2份和FDN减水剂0.5份-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激发剂包括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盐水泥的平均粒径为20μm-30μm;纳米氧化铝的平均粒径为25nm-35nm;硅灰的平均粒径为0.1μm-0.5μm。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的硅酸盐水泥先与水充分搅拌混合制得净浆,将硅灰掺入到净浆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得浆体;
(2)将上述的减水剂溶解到水中配成溶液,将溶液加入到浆体中搅拌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纳米氧化铝并充分搅拌混合,待纳米氧化铝充分分散到浆体后,加入碱性激发剂,搅拌均匀后制得注浆材料;
(3)将注浆材料在标准养护箱中养护1d-7d龄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注浆材料中,水灰比为0.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注浆材料中,水灰比为0.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标准养护箱的温度为10℃-30℃,相对湿度为85%-90%。
CN201910931960.2A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5109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1960.2A CN110510959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1960.2A CN110510959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0959A true CN110510959A (zh) 2019-11-29
CN110510959B CN110510959B (zh) 2021-02-09

Family

ID=68632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1960.2A Active CN110510959B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109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1163A (zh) * 2022-04-26 2022-08-12 湖南中岩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早强型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1353A (zh) * 2014-05-05 2014-07-30 上海力阳道路加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道路加固的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9227A (zh) * 2016-04-01 2016-08-17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快硬早强型纳米复合水泥基堵水加固材料
CN107814498A (zh) * 2016-09-13 2018-03-20 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有限公司 用于快速修补的纳米改性干混碱激发胶凝材料
CN109503103A (zh) * 2018-12-17 2019-03-22 南京绿色增材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韧性碱激发喷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1353A (zh) * 2014-05-05 2014-07-30 上海力阳道路加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道路加固的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9227A (zh) * 2016-04-01 2016-08-17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快硬早强型纳米复合水泥基堵水加固材料
CN107814498A (zh) * 2016-09-13 2018-03-20 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有限公司 用于快速修补的纳米改性干混碱激发胶凝材料
CN109503103A (zh) * 2018-12-17 2019-03-22 南京绿色增材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韧性碱激发喷射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尹海滨等: "纳米材料复掺对水泥净浆早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施惠生等: "《混凝土外加剂实用技术大全》", 31 January 2008,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高峰等: "《建筑材料科学基础》", 31 August 2016, 同济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1163A (zh) * 2022-04-26 2022-08-12 湖南中岩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早强型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91163B (zh) * 2022-04-26 2023-12-26 湖南中岩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早强型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10959B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44306B2 (ja) 硬化材、硬化材液、土質安定用薬液、該薬液の製造方法、及び地盤安定化工法
CN109095836A (zh) 一种用于3d打印建造的再生粉体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JP3607291B2 (ja) シリカ系水硬性結合剤のための凝固および硬化促進剤
CN108726956A (zh) 一种改性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27453B (zh) 一种海工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JP2003534227A (ja) 組成物及びコンクリート組成物の調製方法
MX2007006298A (es) Aditivo para concreto y mortero, proceso para la preparacion del mismo y su uso, asi como concreto o mortero que lo contengan.
CN109400076A (zh) 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JP2008094674A (ja) 鉄筋継手用充填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鉄筋継手充填施工方法
CN110040997B (zh) 一种偏高岭土纳米成核早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42238A (zh) 一种快凝快硬煤矸石碱激发快速修补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304872A (zh) 一种纳米改性水泥基水下不分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3119B (zh) 一种改性磷渣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29084A (zh)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
CN106431047B (zh) 聚羧酸减水剂用触变剂、触变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应用
CN104556770B (zh)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在含机制砂的混凝土中的用途
CN110510959A (zh) 一种基于纳米氧化铝的快凝早强型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9114A (zh) 一种自密实混凝土
KR100928402B1 (ko) 초고강도 콘크리트용 시멘트 결합재 및 이를 이용한콘크리트 제조방법
CN103813996B (zh) 表面活性剂‑‑用于生产水泥泡沫的经处理的颗粒材料
CN110156403A (zh) 一种用于渠道衬砌面板修复的水下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29393B (zh) 自密实c70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6991A (zh) 一种生态纳米改性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A3207540A1 (en) Calcium silicate-based hydraulic cement to form a composite material having reinforcing properties
JPH09118554A (ja) 高流動コンクリ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