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9665A - 一种移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9665A
CN110509665A CN201910954221.5A CN201910954221A CN110509665A CN 110509665 A CN110509665 A CN 110509665A CN 201910954221 A CN201910954221 A CN 201910954221A CN 110509665 A CN110509665 A CN 1105096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print head
component
printing
loc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42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虎
吴春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s Intelligent Robot Changsh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s Intelligent Robot Changsh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s Intelligent Robot Changsha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ns Intelligent Robot Changsh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5422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96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9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96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F17/001Pad 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3/00Indicating, counting, warning,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印机,包括:安装有左移印头和右移印头的支撑架;对位平台,安装于支撑架上,用于将所述承印件与所述左移印头和所述右移印头对位;定位平台,用于对所述承印件定位;旋转平台,固定于对位平台上,用于带动承印件向左右两侧旋转,包括支撑座和左右旋转驱动器,定位平台转动连接于支撑座上,左右旋转驱动器用于驱动定位平台转动,定位平台的转动轴沿水平方向。采用该移印机,首先通过定位平台实现对承印件水平及竖直方向内的精确定位。再通过旋转平台带动定位平台向左侧或右侧偏转规定角度,以与左移印头或右移印头配合进行左侧部分或右侧部分的移印,进而能够实现对承印件的有效移印。

Description

一种移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眼镜移印机。
背景技术
移印机是一种油墨印刷设备,适用于塑胶、玩具、玻璃、金属、陶瓷、电子、IC封等,目前已成为各种物体表面印刷和装饰的一种主要设备。
移印机时首先将油墨喷涂在蚀刻板上,然后将多余的油墨刮掉,留在被蚀区域的油墨中的溶剂挥发并形成胶状的表面。然后,胶头下降到蚀刻板上吸上油墨。最后,通过胶头将其中的大部分油墨转印到需印刷物体上。
由于现有的移印机一般针对的是平整的待印刷物体,对于眼镜,特别是3D眼镜,由于需要对左右镜片分别移印,因而仅具有单个移印头的移印机难以满足左右镜片的移印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镜移印机,该眼镜移印机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移印机无法实现眼镜、尤其是3D眼镜等左右两半部需要单独移印的承印件移印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安装有用于对承印件的左侧部分移印的左移印头和用于对所述承印件的右侧部分移印的右移印头;
对位平台,安装于支撑架上,用于将所述承印件与所述左移印头和所述右移印头对位;
定位平台,用于对所述承印件定位;
旋转平台,固定于所述对位平台上,用于带动所述承印件向左右两侧旋转,包括支撑座和左右旋转驱动器,所述定位平台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左右旋转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平台转动,所述定位平台的转动轴沿水平方向。
优选地,上述移印机中,所述左移印头与所述右移印头分别沿左右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且所述左移印头与所述右移印头能够沿上下方向升降运动。
优选地,上述移印机中,还包括左上墨组件和右上墨组件,所述左上墨组件与所述右上墨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对位平台的左右两侧,且分别与所述左移印头和所述右移印头在上下方向上正对设置。
优选地,上述移印机中,所述左上墨组件包括用于给所述左移印头上墨的左油盅组件、用于将所述左移印头上油墨吹干的左热风盒和用于所述左移印头上油墨清洁的左清洁机构;所述右上墨组件包括用于给所述右移印头上墨的右油盅组件、用于将所述右移印头上油墨吹干的右热风盒和用于所述右移印头上油墨清洁的右清洁机构。
优选地,上述移印机中,所述对位平台为XXY对位平台。
优选地,上述移印机中,所述定位平台包括用于从承印件的侧边夹住所述承印件以定位的竖直定位平台和用于下压所述承印件并水平定位的水平定位平台。
优选地,上述移印机中,所述竖直定位平台包括底座和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多个用于从承印件的侧边夹住所述承印件以定位的竖直定位部件;
所述水平定位平台,安装于所述竖直定位平台上方,包括环状定位板,所述竖直定位部件位于所述环状定位板的中空处,所述中空处用于放置所述承印件,所述环状定位板上相对的侧边上分别安装有水平定位部件,与所述环状定位板连接的设有水平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环状定位板向所述竖直定位平台移动以使所述水平定位部件下压所述承印件并水平定位。
优选地,上述移印机中,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至少一对所述竖直定位部件,每对所述竖直定位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滑动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与竖向驱动部件连接以向另一所述竖直定位部件移动,进而夹住所述承印件以定位。
优选地,上述移印机中,所述竖直定位部件包括Y向定位部件,所述竖向驱动部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Y向定位部件沿Y向移动的Y向驱动部件,所述Y向定位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Y向滑台,每对所述Y向定位部件中的一个其所述Y向滑台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沿X方向间隔分布的Y向定位杆,另一个的所述Y向滑台上转动连接有调整部件,且转动轴方向沿Z向,所述调整部件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沿X方向间隔分布的所述Y向定位杆。
优选地,上述移印机中,所述竖直定位部件包括X向定位部件,所述竖向驱动部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X向定位部件沿X向移动的X向驱动部件,所述X向定位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X向滑台和安装在所述X向滑台上的X向定位杆。
本发明提供的移印机包括支撑架、对位平台、旋转平台和定位平台。其中,支撑架上安装有用于对承印件的左侧部分移印的左移印头和用于对承印件的右侧部分移印的右移印头;对位平台,固定于支撑架上,用于将承印件与左移印头和右移印头对位;定位平台,用于对承印件定位;旋转平台,固定于对位平台上,用于带动承印件向左右两侧旋转,包括支撑座和旋转台,定位平台转动连接于支撑座上,左右旋转驱动器用于驱动定位平台转动,定位平台的转动轴沿水平方向。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移印机,首先通过定位平台实现对承印件水平及竖直方向内的精确定位。以先进行左侧部分移印为例说明,承印件固定后,旋转平台带动定位平台向左侧偏转规定角度。而后,对左移印头上墨,通过对位平台调整将左移印头与承印件对位,而后左移印头对承印件的左侧部分进行移印。左镜片移印完成后,旋转平台带动定位平台右侧偏转规定角度,对右移印头上墨,通过对位平台调整将右移印头与承印件对位,而后右移印头对承印件的右侧部分进行移印。或者,也可以先进行右侧部分移印再进行左侧部分移印。综上,采用该移印机,能够对眼镜、尤其是3D眼镜等左右两侧需要单独移印的承印件有效移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移印机进行右侧移印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移印机进行左侧移印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定位平台、旋转平台及XXY对位平台的水平上下料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对应的左侧旋转示意图;
图5为图3对应的右侧旋转示意图;
图6为竖直定位平台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竖直定位平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Y向定位部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定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眼镜放置示意图;
图12为定位平台安装于旋转平台的示意图;
图13为旋转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XXY对位平台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竖直定位平台1,上支持板11,下支持板12,中间防撞块13,X向支持座14,X向导轨15,X向丝杆16,第二可调块17,第一可调块18,X向马达19,固定套110,伸缩杆111,X向定位杆112,X向螺母113,X向感应器114,Y向支持座115,Y向同步轮116,Y向丝杆117,Y向同步带118,Y向马达119,限转结构120,Y向定位杆121,第一Y向感应器122,Y向导轨123,调整部件124,第二Y向感应器125,Y向螺母126,Y向滑台127,X向滑台128;
水平定位平台2,环状定位板21,前后定位杆22,左右定位杆23,导套24,导柱25,水平旋转驱动器26,Z向丝杆27,水平同步带28,水平同步轮29,水平感应器210,滑块211,滑块导轨212,拨杆213;
旋转平台3,支撑座31,旋转底座32,调节块33,调节旋钮34,限位部件35,限位块36,旋转轴承37,旋转感应器38,旋转到位感应片39,左右旋转驱动器310,旋转同步带311,旋转同步轮312;
XXY对位平台4,十字运动滑块41,马达42;
支撑架5,左移印头51,右移印头52,左油盅组件53,左热风盒54,左清洁机构55,右油盅组件56,右热风盒57,右清洁机构58,产品热风盒59;
眼镜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印机,以有效的实现眼镜、尤其是3D眼镜等左右两侧需要单独移印的承印件的移印。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5,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移印机进行右侧移印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移印机进行左侧移印的示意图;图3-图15为图1中各部件的局部结构图。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移印机包括支撑架5、对位平台、旋转平台3和定位平台。以下各实施例中均以承印件为眼镜6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承印件并不局限于眼镜6,也可以为其他需要对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分别移印的承印件,或者平整的承印件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承印件的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指承印件需要分别单独移印的左右两个部分,并不局限于以中线为界划分,对于眼镜,则左侧部分指左镜片,右侧部分指右镜片。
其中,支撑架5上安装有用于对眼镜6的左镜片移印的左移印头51和用于对眼镜6的右镜片移印的右移印头52。支撑架5为移印机的主体支撑部件,用于安装其他组件,其具体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优选采用框架结构,空间占用小,重量轻,且便于观察各组件运动情况。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支撑箱体等结构。本申请中,眼镜6具体可以为3D眼镜。
对位平台,固定于支撑架5的中部,优选左右居中设置。具体的,对位平台可以为XXY对位平台4,实现眼镜6位置的微调,以与左移印头51或右移印头52精确对位。XXY对位平台4内包含3个装有马达42的十字运动滑台41,其中2个做X轴方向运动,1个做Y轴方向运动;若2个X轴方向马达42同方向驱动,对位平台就能沿X轴正负方向运动,若1个Y轴方向马达42单独驱动,对位平台就能沿Y轴正负方向运动,若3个马达42同时驱动,则可以令对位平台以某一旋转点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运动。XXY对位平台4的详细结构及工作原理请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通过XXY对位平台4,能够实现产品位置与左移印头51或右移印头52上图案的精密对位。
旋转平台3,包括支撑座31和左右旋转驱动器310,支撑座31固定于对位平台上,定位平台转动连接于支撑座31上,左右旋转驱动器310用于驱动定位平台转动,定位平台的转动轴沿水平方向。旋转平台3用于带动眼镜6水平向左右两侧旋转,也就是定位平台的转动轴对应眼镜6安装的前后方向,优选与眼镜6的左右对称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支撑座31的具体结构此处不作限定,只需使得其能够支撑定位平台并与定位平台转动连接即可。优选的,支撑座31包括相对的两个立柱,定位平台转动连接于两个立柱之间,转动轴沿水平方向。具体的,定位平台与支撑座31之间通过旋转轴承37连接,以保证定位平台转动的顺滑及平稳。旋转平台3具体可以包括与立柱转动连接的旋转底座32,旋转底座32用于安装定位平台,定位平台通过固定于旋转底座32上方以相对立柱转动。
定位平台通过左右旋转驱动器310驱动,实现向左侧或右侧旋转,以对眼镜6的左镜片或右镜片进行移印。具体的,左右旋转驱动器310可以采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能够精确控制速度,进而提高定位平台控制的精度,如在定位平台旋转即将到位时,降低速度,以精确控制定位平台转动到规定角度。左右旋转驱动器310具体可以通过旋转同步带311及旋转同步轮312的传动带动定位平台转动,或者也可以直接通过左右旋转驱动器310驱动定位平台转动。
眼镜6由定位平台精确定位后,通过移印机的固定组件固定。固定组件优选真空吸附组件,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以固定,安全可靠。眼镜6固定后,定位平台各部件具体可复位,解除对眼镜6的夹持作用。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移印机,首先通过定位平台实现对眼镜水平及竖直方向内的精确定位。以先进行左镜片移印为例说明,眼镜固定后,旋转平台3带动定位平台向左侧偏转规定角度。而后,对左移印头51上墨,通过对位平台调整将左移印头51与眼镜6对位,而后左移印头51对眼镜6的左镜片进行移印。左镜片移印完成后,旋转平台3带动定位平台右侧偏转规定角度,对右移印头52上墨,通过对位平台调整将右移印头52与眼镜6对位,而后右移印头52对眼镜6的右镜片进行移印。或者,也可以先进行右镜片移印再进行左镜片移印。综上,采用该移印机,实现了对眼镜6的有效移印。
进一步地,左移印头51与右移印头52分别沿左右方向滑动安装于支撑架5的顶部,且左移印头51与右移印头52能够在水平方向移动且能够沿上下方向升降运动。左移印头51和右移印头52安装于支撑架5上,且能够在水平方向移动,进而能够在旋转平台3上方与左上墨组件上方之间往返移动,及在旋转平台3上方与右上墨组件上方之间往返运动。且左移印头51和右移印头52能能够沿上下方向升降运动,进而能够进行上墨及移印。左移印头51和右移印头52各自的具体移动安装方式及驱动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移印头的安装及驱动方式,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左移印头51通过左丝杆与左电机连接,右移印头52通过右丝杆与右电机连接,且丝杆均沿上下方向设置,则左电机带动左丝杆转动,进而与左丝杆配合的左移印头51沿左丝杆上下移动,右电机带动右丝杆转动,进而与右丝杆配合的右移印头52沿右丝杆上下移动。左电机与右电机具体可以为伺服电机。通过丝杆传动及电机控制,便于精确控制左移印头51与右移印头52的上下方向升降运动。根据需要,左移印头51与右移印头52也可以分别与伸缩缸连接以实现上下方向升降运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左上墨组件和右上墨组件。左上墨组件与右上墨组件分别安装于支撑架5上XXY对位平台4的左右两侧,且分别与左移印头51和右移印头52在上下方向上正对设置。也就是左移印头51与右移印头52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在左上墨组件与XXY对位平台4之间及右上墨组件与XXY对位平台4之间往返移动。通过将左移印头51与左上墨组件在上下方向正对设置,右移印头52与右上墨组件在上下方向正对设置,左移印头51与右移印头52通过左右移动到固定位置后,下移即可进行对应上墨操作,从而便于左移印头51与右移印头52的移动控制。具体的,支撑架5上可以设置支架导轨,左移印头51与右移印头52分别通过移印头滑块与支架导轨配合。当然,左上墨组件、右上墨组件及XXY对位平台4的位置也并不局限于上述设置,具体可根据空间条件等相应布置,则相应的设置左移印头51与右移印头52的升降及行走路径即可。
左上墨组件用于对左移印头51上墨,右上墨组件用于对右移印头52上墨。二者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中常规的上墨组件,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优选的,左上墨组件包括用于左移印头51上墨的左油盅组件53、用于将左移印头51上油墨吹干的左热风盒54和用于左移印头51上油墨清洁的左清洁机构55;右上墨组件包括用于右移印头52上墨的右油盅组件56、用于将右移印头52上油墨吹干的右热风盒57和用于右移印头52上油墨清洁的右清洁机构58。则左上墨组件对左移印头51上墨时,首先左油盅组件53的油盅在与玻璃移印图案匹配的凹槽内上墨,然后通过刮刀刮走多余的油墨;左移印头51水平移动至左油盅上方后下降至油盅凹槽内取墨,然后上升移动至左热风盒54处将油墨吹干,当油墨吹干至规定程度时,左移印头51完成上墨,进而对眼镜6左镜片进行移印。右移印头52的上墨过程与左移印头51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左清洁机构55、左油盅组件53和左热风盒54可以在支撑架5上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以便于对左移印头51进行对应操作。右清洁机构58、右油盅组件56和右热风盒57可以在支撑架5上从右到左依次排列,以便于对右移印头52进行对应操作。为了对眼镜6移印后图案进行干燥,定位平台上可以设置产品热风盒59。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定位平台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限位部件35,对位平台上对应限位部件35分别固定有用于与限位部件35相抵以限位的限位块36。通过限位部件35与限位块36的设置,在定位平台左右侧旋转时,以左侧旋转为例,当其向左旋转至定位平台左侧的限位部件35与对应限位块36相抵时,定位平台进一步向左的位移被限制。也就是通过限位部件35与限位块36的设置,实现定位平台角度的精确限位。定位平台在左右旋转驱动器310的带动下旋转到位后,也就是限位部件35与限位块36相抵后,则可以通过左右旋转驱动器310的力矩,如伺服力矩或其他压紧机构的压紧保持在该位置。限位部件35具体可以采用轴承。
进一步地,限位部件35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于定位平台上,且能够通过调节部件锁止于滑动行程的不同位置。通过调节部件将限位部件35锁止在滑动行程的不同位置,也就是调节限位部件35在定位平台侧面的安装高度,从而调整定位平台转动至限位部件35与限位块36相抵的极限位置时对应定位平台的旋转角度,以满足不同的旋转角度要求。
具体的,定位平台的左右两侧分别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有调节块33,定位平台上转动安装有调节旋钮34,调节旋钮34的底端与调节块33螺纹连接,限位部件35固定于调节块33上。也就是调节部件包括调节块33和调节旋钮34,调节旋钮34正反向转动时,调节块33相应相对定位平台上移或下移。如此设置,能够实现调节块33及限位部件35位置的连续可调,进而对定位平台角度限位的精度更高。根据需要,调节部件也可以为卡扣等可拆卸固定件。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感应定位平台转动角度的旋转感应器38,左右旋转驱动器310与旋转感应器38分别电连接于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旋转感应器38的感应结果控制左右旋转驱动器310。通过设置旋转感应器38,控制器根据旋转感应器38反馈的定位平台的转动角度控制左右旋转驱动器310,提高了旋转控制精度。具体的,在支撑座31上对应定位平台转动到左侧及右侧的极限位置分别设置旋转感应器38,定位平台上对应设置能够被旋转感应器38感应的旋转到位感应片39,则在左右旋转驱动器310带动定位平台转动的过程中,当旋转感应器38感应到旋转到位感应片39时,控制器控制左右旋转驱动器310停止继续带动定位平台旋转,则定位平台保持在该角度下。或者旋转感应器38也可以采用编码器等能够直接监测定位平台转过角度的感应器,以直接根据定位平台转过的角度进行旋转控制。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定位平台包括用于从眼镜6的侧边夹住眼镜6以定位的竖直定位平台1和用于下压眼镜6并水平定位的水平定位平台2。也就是竖直定位平台1能够从眼镜6的侧边夹住眼镜6,实现竖直方向上的定位。水平定位平台2能够由上至下下压眼镜6,实现水平方向上的定位。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及下文提到的上下方向,也就是竖直方向,在水平方向内相垂直的两方向记为X向和Y向时,则上下方向即为与X向和Y向均垂直的Z向,X向为左右方向,Y向为前后方向。
具体的,竖直定位平台1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上的多个用于从眼镜6的侧边夹住眼镜6以定位的竖直定位部件;水平定位平台2,安装于竖直定位平台1上方,包括环状定位板21,竖直定位部件位于环状定位板21的中空处,环状定位板21上相对的侧边上分别安装有水平定位部件,环状定位板21能够向竖直定位平台1移动以使水平定位部件下压眼镜6并水平定位。
也就是竖直定位平台1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多个竖直定位部件,用于从眼镜6的侧边夹住眼镜6以在竖直方向上定位。水平定位平台2安装于竖直定位平台1上方,竖直定位平台1与支撑座31转动连接,水平定位平台2随竖直平台一起相对支撑座31转动。
水平定位平台2包括环状定位板21,环状定位板21的内部中空,用于放置眼镜6,竖直定位部件位于环状定位板21的中空处,以便作用于眼镜6。环状定位板21上相对的侧边上分别安装有水平定位部件,优选的在环状定位板21上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水平定位部件,左右两侧也分别设置水平定位部件,通过前后左右方向对眼镜6的水平方向进行定位。当然,根据需要在仅通过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便可对眼镜6的水平方向定位时,也可以仅在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设置水平定位部件。
环状定位板21能够向竖直定位平台1移动以使水平定位部件下压眼镜6并水平定位,也就是环状定位板21能够相对竖直定位平台1上下移动移动,以使水平定位部件下移以下压眼镜6,使其保证水平放置,也就是对其水平方向定位。
通过竖直定位部件与水平定位部件的设置,将眼镜6放置到竖直定位部件之间夹紧,可实现产品竖直方向的精密定位。而后水平定位部件从眼镜6上方随环状定位板21下移,压紧在眼镜6边缘上方,从而实现产品水平面的定位,即产品Z方向和XY轴旋转3个自由度的精密定位。竖直定位部件松开时,水平定位部件可随着松开。综上,定位平台能够实现产品的精密居中定位,以满足眼镜6的移印要求。
进一步地,与环状定位板21连接的设有用于驱动环状定位板21移动的水平驱动部件。水平驱动部件与环状定位板21连接,用于驱动环状定位板21向竖直定位平台1移动以使水平定位部件下压眼镜6并水平定位,也就是通过水平驱动部件带动环状定位板21上下移动,则与环状定位板21连接的水平定位部件也相应上下移动,具体可以通过水平驱动部件带动环状定位板21下移以下压眼镜6,使其保证水平放置,也就是对其水平方向定位。
具体的,水平定位部件包括安装于环状定位板21上前后两侧的前后定位杆22和安装于环状定位板21上左右两侧的左右定位杆23。也就是,环状定位板21上前后两侧对应眼镜6的中线分别安装有水平延伸的前后定位杆22,且环状定位板21上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右定位杆23,左右定位杆23均包括竖直杆段和水平杆段,竖直杆段的底端与环状定位板21连接,顶端与水平杆段固定连接,水平杆段朝向眼镜6的放置位置。也就是水平定位杆包括前后定位杆22和左右定位杆23,前后定位杆22即位于环状定位板21上前后相对的两侧,且前后延伸。左右定位杆23即位于环状定位板21左右相对的两侧,由于眼镜6平放时左右两侧高度高于中部高度,故左右定位杆23包括竖直杆段和水平杆段,通过水平杆段作用于眼镜6,通过竖直杆段增加水平杆段的高度,具体高度根据眼镜6的形状相应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通过前后左右方向和左右方向共同对眼镜6的水平方向进行定位,进一步保证了定位精度。
进一步地,环状定位板21与底座之间通过套装且能够上下相对移动的导套24与导柱25连接。也就是导套24套设在导柱25上,且二者能够相对移动,环状定位板21与底座中的一者与导套24固定连接,另一者与导柱25固定连接,进而环状定位板21相对竖直定位平台1移动时,导柱25与导套24能够对环状定位板21相对底座的移动一起导向作用,使其移动更为平稳。
更进一步地,水平驱动部件包括水平旋转驱动器26和连接于水平旋转驱动器26的输出轴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Z向丝杆27,环状定位板21上固定连接有与Z向丝杆27配合的Z向螺母。也就是环状定位板21通过Z向丝杆螺母组件与水平旋转驱动器26的输出轴连接,进而水平旋转驱动器26输出的扭矩带动Z向丝杆27转动,Z向丝杆27的转动又带动Z向螺母沿Z向丝杆27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与Z向螺母固定连接的环状定位板21上下移动。Z向丝杆27与Z向螺母的具体结构及配合请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环状定位板21与Z向螺母固定连接,既包括二者通过焊接、卡接等常规的固定方式连接,也包括二者为一体式结构,即环状定位板21具有与Z向丝杆27配合的螺纹部。通过丝杆传动,环状定位板21的下压精度更高,进而进一步提高了眼镜6水平定位的精度。
具体的,水平旋转驱动器26为水平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能够精确控制速度,进而提高环状定位板21移动控制的精度,如在环状定位板21即将下压到位时,降低速度,以精确控制环状定位板21下降到规定高度。水平旋转驱动器26具体可以通过水平同步带28及水平同步轮29的传动带动Z向丝杆27转动,进而带动环状定位板21上下移动,或者也可以直接通过水平旋转驱动器26驱动Z向丝杆27转动。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感应环状定位板21移动的水平感应器210,水平驱动部件与水平感应器210分别电连接于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水平感应器210的感应结果控制水平驱动部件的启停。通过设置水平感应器210,控制器根据水平感应器210反馈的环状定位板21的移动控制水平驱动部件,提高了移动控制精度。具体的,在竖直定位平台1上对应环状定位板21的上下极限位置分别设置水平感应器210,环状定位板21上对应设置能够被水平感应器210感应的水平感应片,则在水平驱动部件带动环状定位板21移动的过程中,当水平感应器210感应到水平感应片时,控制器控制水平驱动部件停止继续带动环状定位板21同向移动,则环状定位板21保持在该高度下。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竖直定位平台1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至少一对竖直定位部件,每对竖直定位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滑动安装于底座上并与竖向驱动部件连接以向另一竖直定位部件移动,进而夹住眼镜6以定位。
也就是竖直定位平台1包括底座,该底座的具体结构与上文竖直定位平台1具有底座的实施中的底座相同,其用于安装竖直定位部件。底座具体可以包括上支持板11、下支持板12以及环绕在上支持板11与下支持板12之间四周的侧板。
每对竖直定位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滑动安装于底座上并与竖向驱动部件连接以向另一竖直定位部件移动,进而能够从相对的反向上向眼镜6施加作用力,以将其夹住定位。需要说明的是,每对竖直定位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滑动安装于底座上,指每对竖直定位部件既可以均滑动安装于底座上,也可以一个竖直定位部件滑动安装于底座上,另一个固定于底座上。具体竖直定位部件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竖直定位部件包括Y向定位部件和X向定位部件,竖向驱动部件包括用于驱动Y向定位部件沿Y向移动的Y向驱动部件,和用于驱动X向定位部件沿X向移动的X向驱动部件。通过设置相垂直的Y向定位部件和X向定位部件,可实现产品XY方向和Z轴旋转3个自由度的精密定位。根据需要,定位部件也可以仅包括Y向定位部件或X向定位部件。
进一步地,竖直定位部件包括Y向定位部件,竖向驱动部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Y向定位部件沿Y向移动的Y向驱动部件,Y向定位部件包括安装于底座上的Y向滑台127,每对Y向定位部件中的一个其Y向滑台127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沿X方向间隔分布的Y向定位杆121,另一个的Y向滑台127上转动连接有调整部件124,且转动轴方向沿Z向,调整部件124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沿X方向间隔分布的Y向定位杆121。也就是Y向定位部件沿Y向相对布置,且Y向定位部件通过Y向滑台127安装于底座上。具体的,每对Y向定位部件中,至少一个的Y向滑台127沿Y向滑动安装于底座上,优选的,相对的两Y向定位部件的Y向滑台127均滑动安装于底座上。
每对Y向定位部件中的一个的Y向滑台127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Y向定位杆121,且至少两个Y向定位杆121沿X方向间隔分布。另一个的Y向滑台127上转动连接调整部件124,调整部件124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Y向定位杆121,且至少两个Y向定位杆121沿X方向间隔分布。进而Y向驱动部件驱动Y向定位部件向另一Y向定位部件移动时,也就是两Y向滑台127相靠近,以通过Y向定位杆121夹住眼镜6。通过不可绕Z向轴转动的Y向定位杆121可提供可靠支撑定位左右,同时,由于另一侧的Y向定位杆121通过调整部件124转动安装于Y向滑台127上,故随两Y向滑台127相靠近,调整部件124能够根据眼镜6的边缘自动旋转以使两Y向定位杆121与眼镜6边缘贴紧,因此在眼镜6边缘存在加工误差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将眼镜6夹住定位。调整部件124具体可以为连接杆,杆状结构空间占用小,则至少两个Y向定位杆121可以固定于连接杆的两端。另外,调整部件124上至少两Y向定位杆121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调整部件124上设置的至少两个Y向定位杆121与调整部件124的旋转中心优选等间距设置。
另外,若Y向定位部件直接采用一个板状结构接触以定位眼镜6的一个侧面,当板状结构加工误差较大时,难以保证该板状结构与眼镜6的接触面积。故通过Y向定位杆121夹住眼镜6以定位,各Y向定位杆121可以分别与眼镜6侧面上不同位置保持良好接触,进而保证定位效果,同时有利于节约连接部的制作材料,降低加工难度。
进一步地,转动连接有调整部件124的Y向滑台127上设有用于限制调整部件124的摆角范围的限转结构120。通过限转结构120的设置,可以将调整部件124的摆动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调整部件124能够更加快速地调整至Y向定位杆121贴住眼镜6的状态,无需在定位过程中大幅度摆动。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限转结构120包括分别设置在调整部件124两侧的限位块,当调整部件124绕其旋转中心摆动至与限位块相抵时即不能继续原向转动。又或者,限转结构120可以包括连接在调整部件124上的编码器和固定在Y向滑台127上的气缸,气缸与编码器均电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编码器对调整部件124转动角度的检测控制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以挡住调整部件124,从而避免调整部件124沿原方向继续转动。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竖直定位部件包括X向定位部件,竖向驱动部件包括用于驱动X向定位部件沿X向移动的X向驱动部件,对于X向定位部件,其具体可以包括安装于底座上的X向滑台128和安装在X向滑台128上的X向定位杆112。也就是X向定位部件通过X向滑台128安装于底座上。具体的,X向定位部件沿X向相对布置,且每对X向定位部件中,至少一个X向定位部件的X向滑台128沿X向滑动安装于底座上,优选的,相对的两X向定位部件的X向滑台128均滑动安装于底座上。X向滑台128上安装有X向定位杆112,通过定位杆夹住眼镜6以定位,各X向定位杆112可以分别与眼镜6侧面上不同位置保持良好接触,进而保证定位效果,同时有利于节约连接部的制作材料,降低加工难度。具体X向定位杆112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具体的,与Y向滑台127配合的可以设置Y向导轨123,与X向滑台128配合的可以设置X向导轨15。
通过Y向定位部件和X向定位部件配合,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共同作用以夹住眼镜6以定位,实现X方向、Y方向及Z向旋转3个自由度的精密定位,避免眼镜6在该方向上发生晃动,能够有效提高定位的可靠性,有利于实现对眼镜6的精密居中定位,进而满足移印要求。
具体请参考图7,图7中眼镜6仅以简图示意。底座上沿Y向相对的滑动安装有两个Y向滑台127,一个Y向滑台127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沿X方向间隔分布的Y向定位杆121,另一个Y向滑台127上转动连接有调整部件124,且转动轴方向沿Z向,调整部件124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沿X方向间隔分布的Y向定位杆121;底座上沿X向相对的滑动安装有两个X向滑台128,且每个X向滑台128上分别固定有X向定位杆112。通过两个X向定位杆112从左右两侧夹住眼镜6,四个Y向定位杆121从前后两侧夹住眼镜6,实现对眼镜6的精密重复定位。对于眼镜6等左右长度较大,前后宽度较小的承印件,通过上述结构即可实现高效精确定位。
进一步地,X向定位杆112在X向滑台128上沿Y方向的固定位置可调。也就是通过调整X向定位杆112在X向滑台128上Y方向的固定位置,使其能够满足不同规格眼镜6的定位要求,提高适用性。
具体而言,请参考图7,X向定位杆112固定在第一可调块18上,第一可调块18固定在第二可调块17上,第二可调块17固定在X向滑台128上,通过第一可调块18沿Y向螺钉连接在第二可调块17上的不同位置实现对X向定位杆112的固定位置的调节。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X向定位部件与Y向定位部件的Z向高度可调。从而可以提高该居中定位平台的适用性,根据眼镜6在Z向的位置和厚度适应性调整定位部的位置。
具体地,X向定位部件包括X向定位杆112,Y向定位部件包括Y向定位杆121,且X向定位杆112和Y向定位杆121均为伸缩杆件,以此实现对应的定位部在Z向的高度调节。以X向定位杆112为例,如图7所示,X向定位杆112包括安装在X向滑台128上的固定套110和可相对于该固定套110Z向伸出或回缩的伸缩杆111,伸缩杆111与固定套110具体可以螺纹连接、卡接连接或者采用其他方式连接,以在调整好Z向相对位置后固定在一起。又或者,X向定位部件与Y向定位部件在Z向的高度调节也可以通过设置Z向伸缩的气缸实现,该气缸优选由其电连接的控制器进行控制。
另外,请参考图6,底座具体包括由上支持板11、设置在上支持板11Z向上下方的下支持板12、设置在上支持板11与下支持板12之间的侧板构成的盒体,对安装于底座内的各部件进行防护。上支持板11上可以设置承印治具和设置在承印治具上的治具底板,眼镜6设置在治具底板上。上支持板11上Z向贯穿设置用于为对应的X向定位杆112及Y向定位杆121提供活动空间的导向孔,各X向定位杆112及Y向定位杆121可以经对应的导向孔伸出盒体之外以对眼镜6进行定位。由于X向定位杆112及Y向定位杆121是Z向高度可调的,在不工作时,可以使各X向定位杆112及Y向定位杆121回缩至盒体内,有利于延长定位柱的使用寿命。
为了起到有效防护作用,上述各实施例中,底座上位于每对定位部件之间分别设置有中间防撞块。具体的,底座上位于每对X向定位部件之间及每对Y向定位部件之间分别设置有中间防撞块13。优选地,中间防撞块13可以为弹性结构,以减少撞击损伤。中间防撞块13将各朝向眼镜6运动的各定位部隔开,可以对定位部件进行有效保护,减少定位部将之间的撞击损伤。如图8所示,由于中间防撞块13的设置,每对X向定位部件之间及每对Y向定位部件之间不会直接发生撞击。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X向驱动部件包括X向旋转驱动器和连接于X向旋转驱动器的输出轴的沿X向延伸的X向丝杆16,与X向丝杆16配合的设置有X向螺母113,X向定位部件与X向螺母113固定连接以随X向丝杆16的转动而X向移动;Y向驱动部件包括Y向旋转驱动器和连接于Y向旋转驱动器的输出轴的沿Y向延伸的Y向丝杆117,与Y向丝杆117配合的设置有Y向螺母126,Y向定位部件与Y向螺母126固定连接以随Y向丝杆117的转动而Y向移动。
也就是X向定位部件通过丝杆螺母组件与X向旋转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进而X向旋转驱动器输出的扭矩带动X向丝杆16转动,X向丝杆16的转动又带动X向螺母113沿X向丝杆16左右移动,进而与X向螺母113固定连接的X向定位部件左右移动。具体的,X向丝杆16与X向螺母113的具体结构及配合请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X向定位部件与X向螺母113既可以通过焊接、卡接等常规的固定方式连接,也包括二者为一体式结构,即X向定位部件具有与丝杆配合的螺纹部。通过丝杆传动,X向定位部件的移动精度更高,进而进一步提高了眼镜6水平定位的精度。Y向定位部件的移动与X向定位部件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X向旋转驱动器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能够精确控制速度,进而提高定位平台控制的精度,如在X向定位部件移动即将到位时,降低速度,以精确控制X向定位部件移动到规定位置。Y向旋转驱动器具体可以通过Y向同步带118及Y向同步轮116的传动带动Y向定位部件移动,或者也可以直接通过Y向旋转驱动器驱动Y向定位部件移动。
优选的,相对的两X向定位部件均沿X向滑动安装于底座上,相对的两Y向定位部件均沿Y向滑动安装于底座上。则具体可以对应每个X向定位部件分别设置X向驱动部件,对应每个Y向定位部件分别设置Y向驱动部件。优选的,相对的两X向定位部件通过传动部件与同一X向驱动部件连接以同步移动,相对的两Y向定位部件通过传动部件与同一Y向驱动部件连接以同步移动。
具体的,在采用丝杆传动时,X向驱动部件包括一个X向旋转驱动器和连接于X向旋转驱动器的输出轴的丝杆螺母组件,丝杆螺母组件可以将旋转运动转为直线运动。丝杆螺母组件的X向丝杆16包括两个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两个X向定位部件分别连接于两个螺纹段的螺母上,以使两个X向定位部件沿X方向同步反向运动,从而夹住并定位眼镜6或松开眼镜6。
如此设置,可以有效提高对定位部的驱动效率,且有利于节约能源以及设备占空间。同时,在一对定位部件中,当一个定位部件的运动距离确定后,由于同步运动,另一个定位部件的运动距离也相应确定,便于对定位部件运动距离的控制。
具体而言,如图7和图8所示,X向驱动部件包括X向马达19和X向丝杆螺母组件,X向丝杆螺母组件包括X向丝杆16、X向导轨15和X向螺母113。为便于X向丝杆16的安装,可以设置X向支持座14。X向丝杆16、X向导轨15均沿X向延伸,X向螺母113滑动连接在沿X向延伸的X向导轨15上,以避免X向螺母113在X向丝杆16上旋转运动,且X向螺母113螺纹连接在X向丝杆16上,X向马达19的旋转运动可以经X向丝杆16的传动以及X向导轨15的限位转变为X向螺母113的直线运动。X向马达19的输出轴与X向丝杆16可以通过同步带组件传动连接,也可以通过联轴器或者其他方式直接固定连接。两个X向定位部件分别固定在两个X向螺母113上。相应地,Y向驱动部件包括Y向马达119和Y向丝杆螺母组件,具体构造可以参考以上对X向马达19和X向丝杆螺母组件的描述,不再赘述,其中,两个Y向螺母126上分别连接Y向定位部件。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分别感应X向驱动部件连接的X向定位部件的位置及与Y向驱动部件连接的Y向定位部件位置的定位部件感应器,X向驱动部件、Y向驱动部件、定位部件感应器分别电连接于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定位部件感应器的感应结果控制对应的X向驱动部件及Y向驱动部件的启停。即,定位部件感应器能够感应是否有定位部件运动到其感应范围内。X向驱动部件、Y向驱动部件、定位部件感应器分别电连接于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定位部件感应器的感应结果控制对应的X向驱动部件或Y向驱动部件的启停。通过定位部件感应器的设置,为控制器控制X向定位部件及Y向定位部件的移动距离提供便利,能够保证每个眼镜6均被定位在相同的位置处。
一种具体应用中,请参考图8,对于与Y向驱动部件连接的Y向定位部件,在底座上对应该Y向定位部件,沿着Y向依次设置有第一Y向感应器122、第二Y向感应器125,第二Y向感应器125相对于第一Y向感应器122更靠近另一Y向定位部件。该Y向定位部件上固定设置有于Y向感应器相配合的Y向感应片。则在该Y向定位部件靠近另一Y向定位部件的运动过程中,当第二Y向感应器125感应到Y向感应片时,控制器控制Y向马达119停转,相对的两个Y向定位部件夹住眼镜6;在需要松开眼镜6时,控制器控制Y向马达119反向启动,两Y向定位部件相远离,当第一Y向感应器122感应到Y向感应片时,控制器控制Y向马达119停转,Y向定位部件停止运动。其中,在两Y向定位部件同步运动的情况下,只需在其中一个Y向定位部件的一侧对应设置Y向感应器即可。对于X向定位也可以参考上述设置感应器,这里不再赘述。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环状定位板21上分别滑动安装有与各水平定位部件配合的滑块211,水平定位部件固定于滑块211上,与竖向驱动部件连接的定位部件上固定连接有拨杆213,拨杆213的顶端与对应的滑块211滑动连接以带动滑块211同步移动,且拨杆213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滑块211滑动。具体的,与X向驱动部件连接的X向定位部件上及与Y向驱动部件连接的Y向定位部件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拨杆213,拨杆213的顶端与对应的滑块211滑动连接以带动滑块211同步移动,且拨杆213能够沿竖直方向相对滑块211滑动。也就是水平定位部件通过滑块211滑动安装于环状定位板21上,且滑块211与拨杆213配合,拨杆213的顶端与对应的滑块211滑动连接,进而X向驱动部件带动X向定位部件移动时,X向定位部件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拨杆213同步移动,拨杆213带动与之配合的滑块211同步X向移动,则对应的水平定位部件水平移动至眼镜6边缘的上方,以便于后续环状定位板21下移时对眼镜6进行下压定位。具体的,滑块211上设置有滑块导轨212以与环状定位板21滑动连接。
同理,Y向驱动部件带动Y向定位部件移动时,Y向定位部件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拨杆213同步移动,拨杆213带动与之配合的滑块211同步Y向移动,则对应的水平定位部件水平移动至眼镜6边缘的上方,以便于后续环状定位板21下移时对眼镜6进行下压定位。通过拨杆213的设置,将X向定位部件和Y向定位部件分别与对应的水平定位部件的X向及Y向移动同步,则X向定位部件和Y向定位部件夹住眼镜6时,水平定位部件同步移动至眼镜6边缘上方,而当X向定位部件和Y向定位部件松开眼镜6时,则水平定位部件同步移动至眼镜6边缘以外,以便于眼镜6的转移。水平定位部件滑动安装,便于眼镜6的转移。另外,水平定位部件随X向定位部件和Y向定位部件同步移动,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具体的,在环状定位板21上沿前后方向滑动安有前后定位杆22,沿左右方向滑动安装有左右定位杆23的情况下,则Y向驱动部件带动Y向定位部件移动时,Y向定位部件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拨杆213同步移动,拨杆213带动与之配合的滑块211同步Y向移动,则前后定位杆22水平移动至眼镜6边缘的上方,X向驱动部件带动X向定位部件移动时,X向定位部件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拨杆213同步移动,拨杆213带动与之配合的滑块211同步X向移动,则对应的左右定位杆23水平移动至眼镜6边缘的上方。根据需要,各前后定位杆22和左右定位杆23也可以分别与定位杆驱动部件连接以分别相向移动以位于眼镜6上方。如此设置,前后定位杆22及左右定位杆23可以在定位杆驱动部件的驱动作用下,在X向定位部件和Y向定位部件夹住眼镜6时,移动至眼镜6的边缘上方,以便于后续环状定位板21下移时对眼镜6进行下压定位。而当X向定位部件和Y向定位部件松开眼镜6时,则定位杆驱动部件带动水平定位部件移动至眼镜6边缘以外,以便于眼镜6的转移。具体定位杆驱动部件可以为如上所述的X向驱动部件及Y向驱动部件,根据需要也可以单独设置用于分别驱动各水平定位部件的水平定位驱动部件。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5),安装有用于对承印件的左侧部分移印的左移印头(51)和用于对所述承印件的右侧部分移印的右移印头(52);
对位平台,安装于支撑架(5)上,用于将所述承印件与所述左移印头(51)和所述右移印头(52)对位;
定位平台,用于对所述承印件定位;
旋转平台(3),固定于所述对位平台上,用于带动所述承印件向左右两侧旋转,包括支撑座(31)和左右旋转驱动器(310),所述定位平台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31)上,所述左右旋转驱动器(310)用于驱动所述定位平台转动,所述定位平台的转动轴沿水平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移印头(51)与所述右移印头(52)分别沿左右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5)的顶部,且所述左移印头(51)与所述右移印头(52)能够沿上下方向升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上墨组件和右上墨组件,所述左上墨组件与所述右上墨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架(5)上所述对位平台的左右两侧,且分别与所述左移印头(51)和所述右移印头(52)在上下方向上正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墨组件包括用于给所述左移印头(51)上墨的左油盅组件(53)、用于将所述左移印头(51)上油墨吹干的左热风盒(54)和用于对所述左移印头(51)上油墨清洁的左清洁机构(55);所述右上墨组件包括用于给所述右移印头(52)上墨的右油盅组件(56)、用于将所述右移印头(52)上油墨吹干的右热风盒(57)和用于对所述右移印头(52)上油墨清洁的右清洁机构(5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平台为XXY对位平台(4)。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平台包括用于从承印件的侧边夹住所述承印件以定位的竖直定位平台(1)和用于下压所述承印件并水平定位的水平定位平台(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定位平台(1)包括底座和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多个用于从承印件的侧边夹住所述承印件以定位的竖直定位部件;
所述水平定位平台(2),安装于所述竖直定位平台(1)上方,包括环状定位板(21),所述竖直定位部件位于所述环状定位板(21)的中空处,所述中空处用于放置所述承印件,所述环状定位板(21)上相对的侧边上分别安装有水平定位部件,所述环状定位板(21)能够向所述竖直定位平台(1)移动以使所述水平定位部件下压所述承印件并水平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至少一对所述竖直定位部件,每对所述竖直定位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滑动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与竖向驱动部件连接以向另一所述竖直定位部件移动,进而夹住所述承印件以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定位部件包括Y向定位部件,所述竖向驱动部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Y向定位部件沿Y向移动的Y向驱动部件,所述Y向定位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Y向滑台(127),每对所述Y向定位部件中的一个其所述Y向滑台(127)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沿X方向间隔分布的Y向定位杆(121),另一个的所述Y向滑台(127)上转动连接有调整部件(124),且转动轴方向沿Z向,所述调整部件(124)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沿X方向间隔分布的所述Y向定位杆(12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定位部件包括X向定位部件,所述竖向驱动部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X向定位部件沿X向移动的X向驱动部件,所述X向定位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X向滑台(128)和安装在所述X向滑台(128)上的X向定位杆(112)。
CN201910954221.5A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移印机 Pending CN1105096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4221.5A CN110509665A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移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4221.5A CN110509665A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移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9665A true CN110509665A (zh) 2019-11-29

Family

ID=68634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4221.5A Pending CN110509665A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移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966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1925A (zh) * 2020-05-19 2020-10-13 陆升(福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制品印花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CN113580754A (zh) * 2021-09-14 2021-11-02 宏阜精密零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多面自动移印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32462Y (zh) * 2009-07-06 2010-03-31 东泰精密模具(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塑胶产品表面印刷的移印机夹具
CN206749252U (zh) * 2017-04-25 2017-12-15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移印设备
CN207028494U (zh) * 2017-03-30 2018-02-23 苏州世康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呼气阀盖的自动化印刷生产线
WO2018130908A1 (de) * 2017-01-11 2018-07-19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Tampondruckmaschine
CN208232572U (zh) * 2018-04-19 2018-12-14 东莞市宏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旋转调节的移印机
CN109094186A (zh) * 2018-10-13 2018-12-28 东莞市优印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3d玻璃移印机及其移印方法
CN208602073U (zh) * 2018-05-25 2019-03-15 东莞市顺林模型礼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位3d移印平台
CN208664604U (zh) * 2018-08-01 2019-03-29 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异步双头3d玻璃印刷装置
CN211335095U (zh) * 2019-10-09 2020-08-25 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移印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32462Y (zh) * 2009-07-06 2010-03-31 东泰精密模具(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塑胶产品表面印刷的移印机夹具
WO2018130908A1 (de) * 2017-01-11 2018-07-19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Tampondruckmaschine
CN207028494U (zh) * 2017-03-30 2018-02-23 苏州世康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呼气阀盖的自动化印刷生产线
CN206749252U (zh) * 2017-04-25 2017-12-15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移印设备
CN208232572U (zh) * 2018-04-19 2018-12-14 东莞市宏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旋转调节的移印机
CN208602073U (zh) * 2018-05-25 2019-03-15 东莞市顺林模型礼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位3d移印平台
CN208664604U (zh) * 2018-08-01 2019-03-29 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异步双头3d玻璃印刷装置
CN109094186A (zh) * 2018-10-13 2018-12-28 东莞市优印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3d玻璃移印机及其移印方法
CN211335095U (zh) * 2019-10-09 2020-08-25 蓝思智能机器人(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移印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1925A (zh) * 2020-05-19 2020-10-13 陆升(福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制品印花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CN113580754A (zh) * 2021-09-14 2021-11-02 宏阜精密零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多面自动移印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59421B1 (ko) 전자 부품 실장 장치
CN110509665A (zh) 一种移印机
CN108462017B (zh) 一种电机碳刷自动化组装下料设备
CN111791607B (zh) 一种基板及其吸附调节装置和喷墨打印设备
CN208376022U (zh) 一种3d打印机加工平台
CN111620093A (zh) 一种高速摆盘机
CN211075074U (zh) 移印机
JP5895130B2 (ja)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及びスクリーン印刷方法
CN211335095U (zh) 一种移印机
CN110836763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检测调节装置
CN211195340U (zh) 一种移印机的定位与对位模组
KR20120098497A (ko) 전자부품 실장장치 및 전자부품 실장방법
CN211109785U (zh) 一种移印机定位及对位模组
CN209352190U (zh) 一种电池片移载放置装置
CN114211186A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加工用智能焊接装置
CN106304674B (zh) 高速贴片头
CN207303062U (zh) 一种用于硅片影像定位装置的中转机构
KR102340087B1 (ko) 실장 장치 및 실장 방법
CN110817393A (zh) 一种移印机定位及对位模组
JP3853402B2 (ja) チップボンディング装置
CN109774297A (zh) 丝网调整机构及丝网印刷机
CN220375746U (zh) 一种采用多点定位的自动抓板机
CN215360425U (zh) 一种硅片印刷机的横向印刷平台结构
CN110739258A (zh) 一种晶片取片分离装置及方法
CN218706964U (zh) 一种应用在螺母机的上料装置及螺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