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8879A - 一种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8879A
CN110508879A CN201910740785.9A CN201910740785A CN110508879A CN 110508879 A CN110508879 A CN 110508879A CN 201910740785 A CN201910740785 A CN 201910740785A CN 110508879 A CN110508879 A CN 110508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lap
tooth
point
worm
inter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407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08879B (zh
Inventor
丁爽
吴伟伟
俞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7407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88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8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8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08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8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FMAKING GEARS OR TOOTHED RACKS
    • B23F13/00Making worms by methods essentially requiring the use of machines of the gear-cutting type
    • B23F13/02Making worms of cylindrical 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通过参数化环面蜗杆齿面与蜗杆外轮廓表面迭代求交得到左齿面齿顶交线和右齿面齿顶交线;根据切槽车刀宽度、飞边轴向范围、飞边径向范围以及飞边螺旋线规划出均匀的飞边轨迹;取切槽车刀对称线与切削刃交点为刀位点,将螺旋轨迹空间点坐标转化为极坐标形式,再根据均匀分布的螺旋轨迹离散点极坐标,生成车削飞边数控代码;飞边曲面与圆台面和蜗杆齿面的迭代求交,将所求交点与蜗杆左齿面齿顶交线和蜗杆右齿面齿顶交线拼接起来构成新的左齿面齿顶交线和右齿面齿顶交线;连接齿顶交线各离散点处的倒棱特征离散点构造出倒棱轨迹;倒棱车削数控代码输出;本方法加工效率高、误差小。

Description

一种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齿轮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
背景技术
环面蜗杆加工完成后,在蜗杆两端啮出区存在很薄、尖锐的齿面,在啮合过程中容易变形并且不具有明显的承载作用,为了防止变形扭曲后刮伤齿轮齿面,需要进行两端飞边加工,去除齿厚特薄区域。此外,为了防止在啮合过程中蜗杆副齿顶毛刺刮伤蜗杆齿面而导致传动不平稳和应力集中,需要进行蜗杆倒棱加工。飞边和倒棱工序不仅可以避免啮合过程中的齿面刮伤,而且具有美观作用。
在齿轮倒棱领域,圆柱齿轮、锥齿轮已有了相对成熟的方法和装备,而环面蜗杆由于齿顶曲线形状复杂,外轮廓曲面特征种类较多,两端齿顶曲线不对称,导致倒棱自动加工比较难以实现。现在普遍采用的是人工飞边和倒棱方法,通用性好但加工效率低,并且飞边和倒棱均匀性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以提高蜗杆的加工效率和加工效率。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参数化环面蜗杆齿面与蜗杆外轮廓表面迭代求交:定义交点判别函数,根据判别函数确定交点所在齿面网格单元,再通过数值迭代方法迭代计算出交点所对应的齿面参数值,得到左齿面齿顶交线和右齿面齿顶交线;
步骤2、计算飞边轨迹:首先确定飞边起始点与飞边终止点;根据同侧齿的飞边起点和终点定义飞边螺旋线;飞边轴向宽度范围为飞边终止平面与左齿面齿顶交线和右齿面齿顶交线交点的轴向距离;飞边起点与飞边终点的半径之差为飞边径向范围;根据切槽车刀宽度、飞边轴向范围、飞边径向范围以及飞边螺旋线规划出均匀的飞边轨迹;
步骤3、飞边车削数控代码输出:加工时采用切槽车刀,取切槽车刀对称线与切削刃交点为刀位点,将螺旋轨迹空间点坐标转化为极坐标形式,再根据均匀分布的螺旋轨迹离散点极坐标,根据锥螺纹车削指令,生成车削飞边数控代码;
步骤4、飞边曲面与圆台面和蜗杆齿面的迭代求交,将所求交点与蜗杆左齿面齿顶交线和蜗杆右齿面齿顶交线拼接起来构成新的左齿面齿顶交线和右齿面齿顶交线;
步骤5、倒棱轨迹计算:通过齿顶交线上离散点的z坐标值判断新的左齿面齿顶交线和右齿面齿顶交线上离散点相邻曲面特征:蜗杆齿面、圆弧环面、圆柱面、圆台面或者飞边曲面;将离散点的相邻两曲面切矢量投影到过离散点及蜗杆轴线的平面上,获得两投影切矢量;根据倒棱特征以及曲面投影切矢量建立倒棱特征的参数化方程,连接齿顶交线各离散点处的倒棱特征离散点构造出倒棱轨迹;
步骤6、倒棱车削数控代码输出:加工时采用切槽刀,取切槽刀两侧刀尖圆弧中心为刀位点将均匀分布的倒棱轨迹点坐标转化为极坐标形式,将倒棱轨迹离散点处的法矢量投影到车削XZ平面,再将倒棱轨迹极坐标沿车削XZ平面的投影法矢量方向偏置刀尖圆弧半径以获得倒棱车削轨迹刀位点;根据锥螺纹车削指令,生成车削倒棱数控代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结合技术方案,通过理论建模和求解的方式能够得到环面蜗杆复杂的齿顶曲线和飞边曲面。通过环面蜗杆倒棱轨迹和飞边轨迹的理论计算,基于锥螺纹车削指令能够实现环面蜗杆的自动车削飞边和齿顶倒棱,飞边和倒棱均匀性得到保证。
(2)本发明所述的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使用普通数控车床即能满足动作要求,易于与环面蜗杆数控车削加工相集成,无需更换机床和附加人力,通用性强、效率高、成本低,可避免毛刺、飞边刮伤蜗杆副,提高传动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流程框图。
图2是环面蜗杆毛坯图。
图3是飞边和倒棱车削前环面蜗杆三维图。
图4(a-b)分别是飞边车削前、车削后环面蜗杆零件特征图。
图5是飞边车削前蜗杆齿面与齿顶轮廓交线示意图。
图6是飞边轨迹示意图。
图7是飞边车削后新的齿顶交线示意图。
图8(a-b)是齿顶交点相邻两曲面轴截面上投影切矢量图。
图9是倒棱螺旋轨迹及点法矢量仿真图。
图10是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仿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
结合图1,本发明的一种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参数化环面蜗杆齿面S(u,v)与蜗杆外轮廓表面迭代求交,u、v指齿面的变量参数:具体包括蜗杆齿面与蜗杆外轮廓表面的圆弧环面1、圆柱面2以及圆台面3之间的数值迭代求交。
首先定义交点判别函数,根据判别函数确定交点所在齿面网格单元,再通过数值迭代方法迭代计算出交点所对应的齿面参数值,得到左齿面齿顶交线4和右齿面齿顶交线5,如图5所示。
环面蜗杆齿面与环面蜗杆外轮廓表面迭代求交的具体方法为:
结合图2、图3,针对蜗杆齿面与圆弧环面1、圆柱面2以及圆台面3的求交分别定义判别函数:
其中,f1、f2、f3分别指蜗杆齿面与圆弧环面1求交判别函数、蜗杆齿面与圆柱面2求交判别函数、蜗杆齿面与圆台面3求交判别函数,xw、yw、zw分别指蜗杆齿面网格点对应的x轴坐标值、y轴坐标值和z轴坐标值,坐标系的建立如图2所示,坐标原点设定在蜗杆轴线与垂直于蜗杆轴线的中间平面的交点处,z坐标轴方向为蜗杆轴向,x、y轴坐标方向指向蜗杆径向,三坐标轴两两相互垂直。a指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副的中心距,Ra指环面蜗杆的齿顶圆半径,Rcy指圆柱半径,Lcy指圆柱与圆台交线距坐标原点的距离,γ指圆台母线与轴线的交角。
根据参数化环面蜗杆齿面方程计算得到蜗杆齿面离散网格点矩阵Q。判别函数的使用取决于网格点的z轴坐标值是否在对应几何特征体范围内,计算齿面网格点的判别函数值f,若f>0,标记该点的uv=1,若f<0,则标记该点的uv=-1,uv指网格点的特征变量。如果uvi,j*uvi+1,j<0,则在顶点Qi,j与Qi+1,j之间存在交点,Q表示网格点矩阵,下标指网格点所在网格点矩阵的行数和列数。uvi,j指第i行、第j列网格点的特征变量值,uvi+1,j指第i+1行、第j列网格点的特征变量值,Qi,j指第i行、第j列网格点,Qi+1,j指第i+1行、第j列网格点。
对于曲面网格单元边与特征体的交点参数,可以采用牛顿迭代法计算,具体方法如下:v=vi,j,u1=ui,j,u2=ui+1,j,vi,j指第i行、第j列网格点对应的齿面v参数,ui,j指第i行、第j列网格点对应的齿面u参数,ui+1,j第i+1行、第j列网格点对应的齿面u参数,[u1,u2]指交点蜗杆齿面u参数所在区间。迭代公式u=u2-(u2-u1)/(h2-h1)*h2;h2、h1指网格单元顶点对应的判别函数值,可由式(1)、(2)、(3)计算得到,将u赋值给u2构成新的u参数区间进行迭代。当u2-u1<ε时,迭代终止,ε指迭代收敛精度。取u=(u1+u2)/2,v=vi,j即所求交点对应的蜗杆齿面参数,根据蜗杆齿面参数化方程获取对应的交点及法矢量。
步骤2、计算飞边轨迹:
步骤2.1、结合图4(a)、(b),确定飞边区域。结合图5-图6,首先确定飞边起始点与飞边终止点,飞边的起点为齿顶交线4和5上的绝对值最大点,飞边的终点为自定义的飞边终止平面与齿顶交线的交点,且与飞边起点在同侧齿顶交线上。
取飞边终止平面与坐标x轴的夹角为λ,定义判别函数为:
f4=xInpx+yInpy+zInpz (4)
其中xI、yI、zI分别指齿顶交线上点的x轴坐标值、y轴坐标值和z轴坐标值,npx、npy、npz分别指飞边终止平面的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法矢量;
再根据步骤1中所述迭代方法求得齿顶交线与飞边终止平面的交点,即飞边终点。以齿顶交线上绝对值最大的点为飞边起点,取相同齿侧的飞边终点构成飞边螺旋线,飞边螺旋线为一条空间曲线,径向和轴向空间点均发生变化,径向为二维阿基米德螺旋线,轴向为等距螺旋线。飞边轴向宽度范围为飞边终止平面与左齿面齿顶交线4和右齿面齿顶交线5交点的轴向距离。飞边起点与飞边终点的半径之差为飞边径向范围。
2.2、根据切槽车刀宽度、飞边轴向范围、飞边径向范围以及飞边螺旋线规划出均匀的飞边轨迹。
根据飞边起点坐标(xo,yo,zo)和终点坐标(xt,yt,zt)建立飞边螺旋线方程:
θF为螺旋线变量,θF∈(θot),xF、yF、zF分别指飞边螺旋线轨迹x轴、y轴、z轴坐标值。将飞边螺旋线沿轴向、径向在飞边轴向范围和飞边径向范围内分层铺开即可得到飞边轨迹。
步骤3、飞边车削数控代码输出:加工时采用切槽车刀,取切槽车刀对称线与切削刃交点为刀位点,将螺旋轨迹空间点坐标(xF,yF,zF)转化为极坐标(rFF,zF)形式,θF=atan(yF/xF)。再根据均匀分布的螺旋轨迹离散点极坐标,根据锥螺纹车削指令,生成车削飞边数控代码。
以FANUC系统为例:
G32X(2*rF(i+1))Z(zF(i+1))F(max(rF(i+1)-rF(i),zF(i+1)-zF(i))/(θF(i+1)F(i))*2π),下标(i+1)和(i)指飞边轨迹线上的第i+1和第i个点,G32指锥螺纹车削指令,X、Z指车床运动轴指令,F指螺距指令。
步骤4、飞边曲面与圆台面3和蜗杆齿面的迭代求交,将所求交点与蜗杆左齿面齿顶交线4和蜗杆右齿面齿顶交线5拼接起来构成新的左齿面齿顶交线6和右齿面齿顶交线7,如图7所示。
首先针对飞边曲面与蜗杆齿面和圆台面3的求交,分别定义判别函数:
其中,f5、f6分别指飞边曲面与蜗杆齿面以及圆台面3的求交判别函数。xw、yw分别指齿面网格点x轴和y轴坐标值,xcone、ycone分别指圆台面3网格点x轴和y轴坐标值,Rspir指对应网格点的飞边曲面曲率半径。
再根据步骤1所述方法确定交点所在网格单元并采用上述迭代方法计算出交点的参数值,代入蜗杆齿面和圆台面参数化方程即可得到飞边后的齿顶交点。
然后将所求交点与蜗杆左齿面齿顶交线4和蜗杆右齿面齿顶交线5拼接起来构成新的左齿面齿顶交线6和右齿面齿顶交线7。
步骤5、倒棱轨迹计算:
结合图8a、图8b、图9:通过齿顶交线上离散点的z坐标值判断新的左齿面齿顶交线6和右齿面齿顶交线7上离散点相邻曲面特征:蜗杆齿面、圆弧环面1、圆柱面2、圆台面3或者飞边曲面。
将离散点Qxyzd=(xd,yd,zd)T的相邻两曲面切矢量vxyz1=(vx1,vy1,vz1)T和vxyz2=(vx2,vy2,vz2)T代入式(8)投影到过离散点及蜗杆轴线的平面上,获得两投影切矢量pvxyz1=(pvx1,pvy1,pvz1)T和pvxyz2=(pvx2,pvy2,pvz2)T
其中,Mt指投影矩阵,θd=atan(yd/xd),vaxyz1和vaxyz2指投影中间变量,vaxyz1(1)和vaxyz1(3)分别指vaxyz1矢量的第一个和第三个元素,vaxyz2(1)和vaxyz2(3)分别指vaxyz2矢量的第一个和第三个元素。
倒棱直线特征的两个端点坐标Pend1和Pend2可由式(9)计算得到:
其中Qxyzd指齿顶交线上的离散点,pvxyz1和pvxyz2指两投影切矢量,Bd指倒棱宽度,θa指两切矢量之间的夹角。
根据倒棱特征的两个端点Pend1、Pend2可给出倒棱特征参数化方程式(10),从而获得倒棱特征上的均匀离散点Pt,沿蜗杆轴向连接对应的离散点即可得到倒棱轨迹。
Pt=Pend1+t*(Pend2-Pend1) (10)
t为插值变量,t∈(0,1)
步骤6、倒棱车削数控代码输出:加工时采用切槽刀,取切槽刀两侧刀尖圆弧中心为刀位点。将均匀分布的倒棱轨迹点坐标(xD,yD,zD)转化为极坐标(rDD,zD)形式,θD=atan(yD/xD),将倒棱轨迹离散点处的法矢量由投影矩阵Mt投影到车削XZ平面,再将倒棱轨迹离散点极坐标沿车削XZ平面的投影法矢量方向偏置刀尖圆弧半径以获得倒棱车削轨迹刀位点。根据锥螺纹车削指令,生成车削倒棱数控代码。
以FANUC系统为例:
G32X(2*rD(i+1))Z(zD(i+1))F(max(rD(i+1)-rD(i),zD(i+1)-zD(i))/(θD(i+1)D(i))*2π),下标(i+1)和(i)指飞边轨迹线上的第i+1和第i个点,G32指锥螺纹车削指令,X、Z指车床运动轴指令,F指螺距指令。
结合图10,本发明所述的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倒棱和飞边均匀。本发明所述的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使用普通数控车床即能满足动作要求,易于与环面蜗杆数控车削加工相集成,通用性强、效率高、成本低,可避免毛刺、飞边刮伤蜗杆副,提高传动平稳性。

Claims (5)

1.一种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参数化环面蜗杆齿面与蜗杆外轮廓表面迭代求交:定义交点判别函数,根据判别函数确定交点所在齿面网格单元,再通过数值迭代方法迭代计算出交点所对应的齿面参数值,得到左齿面齿顶交线和右齿面齿顶交线;
步骤2、计算飞边轨迹:首先确定飞边起始点与飞边终止点;根据同侧齿的飞边起点和终点定义飞边螺旋线;飞边轴向宽度范围为飞边终止平面与左齿面齿顶交线和右齿面齿顶交线交点的轴向距离;飞边起点与飞边终点的半径之差为飞边径向范围;根据切槽车刀宽度、飞边轴向范围、飞边径向范围以及飞边螺旋线规划出均匀的飞边轨迹;
步骤3、飞边车削数控代码输出:加工时采用切槽车刀,取切槽车刀对称线与切削刃交点为刀位点,将螺旋轨迹空间点坐标转化为极坐标形式,再根据均匀分布的螺旋轨迹离散点极坐标,根据锥螺纹车削指令,生成车削飞边数控代码;
步骤4、飞边曲面与圆台面和蜗杆齿面的迭代求交,将所求交点与蜗杆左齿面齿顶交线和蜗杆右齿面齿顶交线拼接起来构成新的左齿面齿顶交线和右齿面齿顶交线;
步骤5、倒棱轨迹计算:通过齿顶交线上离散点的z坐标值判断新的左齿面齿顶交线和右齿面齿顶交线上离散点相邻曲面特征:蜗杆齿面、圆弧环面、圆柱面、圆台面或者飞边曲面;将离散点的相邻两曲面切矢量投影到过离散点及蜗杆轴线的平面上,获得两投影切矢量;根据倒棱特征以及曲面投影切矢量建立倒棱特征的参数化方程,连接齿顶交线各离散点处的倒棱特征离散点构造出倒棱轨迹;
步骤6、倒棱车削数控代码输出:加工时采用切槽刀,取切槽刀两侧刀尖圆弧中心为刀位点将均匀分布的倒棱轨迹点坐标转化为极坐标形式,将倒棱轨迹离散点处的法矢量投影到车削XZ平面,再将倒棱轨迹极坐标沿车削XZ平面的投影法矢量方向偏置刀尖圆弧半径以获得倒棱车削轨迹刀位点;根据锥螺纹车削指令,生成车削倒棱数控代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参数化蜗杆齿面与蜗杆外轮廓表面迭代求交的具体方法为:
针对蜗杆齿面与圆弧环面、圆柱面以及圆台面的求交分别定义判别函数:
其中xw、yw、zw分别指蜗杆齿面网格点对应的x轴坐标值、y轴坐标值和z轴坐标值,a指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副的中心距,Ra指环面蜗杆的齿顶圆半径,Rcy指圆柱半径,Lcy指圆柱与圆台交线距坐标原点的距离,γ指圆台母线与轴线的交角;
根据参数化环面蜗杆齿面方程计算得到蜗杆齿面离散网格点矩阵Q;若uvi,j*uvi+1,j<0,则在顶点Qi,j与Qi+1,j之间存在交点;
其中uvi,j指第i行、第j列网格点的特征变量值,uvi+1,j指第i+1行、第j列网格点的特征变量值,Qi,j指第i行、第j列网格点,Qi+1,j指第i+1行、第j列网格点;
采用牛顿迭代法计算曲面网格单元边与特征体的交点参数,根据蜗杆齿面参数化方程获取对应的交点及法矢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计算飞边轨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首先确定飞边起始点与飞边终止点,飞边的起点为齿顶交线4和5上的绝对值最大点,飞边的终点为自定义的飞边终止平面与齿顶交线的交点,且与飞边起点在同侧齿顶交线上;
2.2、根据切槽车刀宽度、飞边轴向范围、飞边径向范围以及飞边螺旋线规划出均匀的飞边轨迹:
根据飞边起点坐标(xo,yo,zo)和终点坐标(xt,yt,zt)建立飞边螺旋线方程:
θF为螺旋线变量,θF∈(θot),xF、yF、zF分别指飞边螺旋线轨迹x轴、y轴、z轴坐标值;a指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副的中心距;将飞边螺旋线沿轴向、径向在飞边轴向范围和飞边径向范围内分层铺开即可得到飞边轨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飞边曲面与圆台面和蜗杆齿面的迭代求交,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1、针对飞边曲面与蜗杆齿面和圆台面的求交,分别定义判别函数:
其中,f5、f6分别指飞边曲面与蜗杆齿面以及圆台面的求交判别函数;xw、yw分别指齿面网格点x轴和y轴坐标值,xcone、ycone分别指圆台面网格点x轴和y轴坐标值,Rspir指对应网格点的飞边曲面曲率半径;
步骤4.2、确定交点所在网格单元并采用迭代方法计算出交点的参数值,代入蜗杆齿面和圆台面参数化方程即可得到飞边后的齿顶交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倒棱轨迹计算,具体方法如下:
将离散点Qxyzd=(xd,yd,zd)T的相邻两曲面切矢量vxyz1=(vx1,vy1,vz1)T和vxyz2=(vx2,vy2,vz2)T代入式(8)投影到过离散点及蜗杆轴线的平面上,获得两投影切矢量pvxyz1=(pvx1,pvy1,pvz1)T和pvxyz2=(pvx2,pvy2,pvz2)T
其中Mt指投影矩阵,vaxyz1和vaxyz2指投影中间变量,vaxyz1(1)和vaxyz1(3)分别指vaxyz1矢量的第一个和第三个元素,vaxyz2(1)和vaxyz2(3)分别指vaxyz2矢量的第一个和第三个元素;
倒棱直线特征的两个端点坐标Pend1和Pend2可由式(9)计算得到:
其中Qxyzd指齿顶交线上的离散点,pvxyz1和pvxyz2指两投影切矢量,Bd指倒棱宽度,θa指两切矢量之间的夹角;根据倒棱特征的两个端点Pend1、Pend2可给出倒棱特征参数化方程,Pt=Pend1+t*(Pend2-Pend1),t为插值变量,从而获得倒棱特征上的均匀离散点Pt,沿蜗杆轴向连接对应的离散点即可得到倒棱轨迹。
CN201910740785.9A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 Active CN1105088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0785.9A CN110508879B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0785.9A CN110508879B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8879A true CN110508879A (zh) 2019-11-29
CN110508879B CN110508879B (zh) 2020-07-07

Family

ID=68625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40785.9A Active CN110508879B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887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6645A (zh) * 2020-06-24 2020-09-15 中国航发中传机械有限公司 基于离散点数据的螺旋锥齿轮的建模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4260515A (zh) * 2021-12-23 2022-04-01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精度双蜗轮加工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443733A1 (ru) * 1972-05-23 1974-09-2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2628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глобоидных черв ков
CN101234441A (zh) * 2008-02-29 2008-08-06 中国农业大学 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加工方法
JP2008264884A (ja) * 2007-04-16 2008-11-06 Shin Ei Tech:Kk 鼓形ウ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CN102430817A (zh) * 2011-10-27 2012-05-02 上海交通大学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五轴侧铣加工方法
JP2012192476A (ja) * 2011-03-16 2012-10-11 Shin Ei Tech:Kk 鼓形ウォームギヤの製造方法
CN104139219A (zh) * 2013-11-26 2014-11-12 上海拓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五轴联动砂轮磨削加工方法
CN104148745A (zh) * 2014-08-12 2014-11-19 西华大学 环面蜗杆齿面在线检测与修正加工方法
CN104308279A (zh) * 2014-08-27 2015-01-28 薛明 基于数学建模宏程序加工直廓环面蜗杆的方法及其产品
CN106270812A (zh) * 2016-08-30 2017-01-04 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车床加工环面蜗杆螺旋面的方法
CN107971582A (zh) * 2017-11-24 2018-05-01 上海合纵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平面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精度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443733A1 (ru) * 1972-05-23 1974-09-2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2628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глобоидных черв ков
JP2008264884A (ja) * 2007-04-16 2008-11-06 Shin Ei Tech:Kk 鼓形ウォームの製造方法
CN101234441A (zh) * 2008-02-29 2008-08-06 中国农业大学 硬齿面环面蜗杆渐开线齿轮副的环面蜗杆加工方法
JP2012192476A (ja) * 2011-03-16 2012-10-11 Shin Ei Tech:Kk 鼓形ウォームギヤの製造方法
CN102430817A (zh) * 2011-10-27 2012-05-02 上海交通大学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五轴侧铣加工方法
CN104139219A (zh) * 2013-11-26 2014-11-12 上海拓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五轴联动砂轮磨削加工方法
CN104148745A (zh) * 2014-08-12 2014-11-19 西华大学 环面蜗杆齿面在线检测与修正加工方法
CN104308279A (zh) * 2014-08-27 2015-01-28 薛明 基于数学建模宏程序加工直廓环面蜗杆的方法及其产品
CN106270812A (zh) * 2016-08-30 2017-01-04 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车床加工环面蜗杆螺旋面的方法
CN107971582A (zh) * 2017-11-24 2018-05-01 上海合纵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平面包络环面蜗杆齿面精度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6645A (zh) * 2020-06-24 2020-09-15 中国航发中传机械有限公司 基于离散点数据的螺旋锥齿轮的建模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1666645B (zh) * 2020-06-24 2023-07-25 中国航发中传机械有限公司 基于离散点数据的螺旋锥齿轮的建模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4260515A (zh) * 2021-12-23 2022-04-01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精度双蜗轮加工方法
CN114260515B (zh) * 2021-12-23 2024-01-23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精度双蜗轮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8879B (zh) 2020-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739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free-form optimization of bevel and hypoid gears
CN100418027C (zh) 一种螺旋线制导的曲面数控加工方法
JP5300886B2 (ja) スグバカサ歯車を作る鍛造型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5817716B (zh) 通过对角线展成法对工件的齿轮制造机械加工的方法
CN105817713B (zh) 用于制造具有被校正齿轮齿几何形状和/或被修正表面结构的工件的方法
CN106774153B (zh) 一种s形球头铣刀的轮廓度补偿方法
CN105499712A (zh) 一种超大模数少齿数圆柱齿轮加工方法
CN109782627B (zh) 一种微铣刀参数一体化设计方法
CN111666645B (zh) 基于离散点数据的螺旋锥齿轮的建模方法、系统及介质
US915214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data for the formation of a tooth flank by milling a workpiece on a machine tool
CN101733482B (zh) 基于加工精度指标标定的圆弧端齿数控加工方法
CN110508879A (zh) 一种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车削飞边和倒棱方法
CN112705794A (zh) 一种用于摆线轮加工的剐齿刀具及其设计方法
CN107322059B (zh) 基于通用数控铣床的环面蜗轮滚刀cad/cam方法
CN109530768B (zh) 一种叶片叶尖削边减薄区的加工方法
CN106735612B (zh) 一种改善珩齿加工的方法
CN112123038B (zh) 一种插齿刀后刀面双参数单面成形磨削方法
CN110421217B (zh) 一种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的高效精密数控车削方法
CN112989517A (zh) 一种采用平行砂轮磨削球头后刀面的轨迹求解方法
CN105156634B (zh) 渐开线直齿齿轮修形的优化方法
CN106815399B (zh) 基于负变位平衡剃齿的非等边剃齿刀齿形设计方法
CN106513864B (zh) 一种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五轴高效加工方法
CN111553037B (zh) 一种基于虚拟范成加工的螺旋转子建模方法
CN201579498U (zh) 一种细齿插齿刀
CN110110420B (zh) 一种弧面蜗杆齿面加工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