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4898A - 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4898A
CN110504898A CN201910778889.9A CN201910778889A CN110504898A CN 110504898 A CN110504898 A CN 110504898A CN 201910778889 A CN201910778889 A CN 201910778889A CN 110504898 A CN110504898 A CN 110504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ctor
voltage
induction motor
phase
action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788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04898B (zh
Inventor
刘小虎
袁志方
孙兆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LA
Original Assignee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LA filed Critical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LA
Priority to CN2019107788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48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4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4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04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4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05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damping motor oscillations, e.g. for reducing hunt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P27/08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H02P27/12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ulsing by guiding the flux vector, current vector or voltage vector on a circle or a closed curve, e.g. for direct torque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五相电机的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图;依据矢量的幅值,将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分为4种矢量,分别是大矢量UH、中矢量UM、小矢量UL和零矢量U0;根据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图划分扇区,分析五相电压与扇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引入控制时间比例系数k,求解各个空间矢量的作用时间;以开关损耗最小为原则,给出输出电压矢量的作用顺序,控制电压空间矢量按照预定的轨迹运行。本发明从五相电压矢量合成的角度,引入控制时间比例系数的概念,给出了各矢量作用时间的计算方法,确定了各矢量的作用时间,并以开关损耗最小为原则,给出了输出电压矢量的作用顺序。

Description

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涉及到五相电机,具体涉及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与传统三相传动系统相比,五相传动系统有许多优点:相数的冗余使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相数的增加使电机的输出转矩脉动幅值大大减小;在电压受到限制的应用中,五相电机能实现低压大功率。五相电机一般由五相逆变器供电,而逆变器采用的PWM算法直接关系五相电机拖动系统的性能。
现有技术中,不少学者提出了不少算法,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有的学者采用正弦脉宽调制(SPWM)算法,该算法直接移植三相SPWM算法,由1个载波信号与5个基波信号比较,5个基波的相位差为72度,比较器输出驱动5相逆变桥;该算法实现方便,但是缺点也较为明显,那就是直流电压利用率偏低,同时输出波形还受载波比N的影响。还有的学者采用电流滞环脉宽(CHBPWM)调制方式,该算法直接用5相电流的实际值与参考值进行滞环比较,但是滞环宽度的选择存在较大困难,滞环宽度过大,输出电流谐波太大;而滞环宽度过小,则导致开关频率过大,影响逆变器的安全。还有学者提出了五相电机空间矢量算法,该算法具有直流电压利用率高、线电压输出谐波小的优势,但是五相空间矢量算法非常复杂,在矢量合成时存在大量冗余电压,求解各矢量作用时间存在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从五相电压矢量合成的角度,引入控制时间比例系数的概念,给出了各矢量作用时间的计算方法,确定了各矢量的作用时间,并以开关损耗最小为原则,给出了输出电压矢量的作用顺序。
为此,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从五相电压矢量合成的角度出发,求解各矢量的作用时间,控制电压空间矢量按照预定的轨迹运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构建五相电机的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图;
步骤二,依据矢量的幅值,将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分为4种矢量,分别是大矢量UH、中矢量UM、小矢量UL和零矢量U0
步骤三,根据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图划分扇区,分析五相电压值,发现五相电压与扇区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四,引入控制时间比例系数k,求解各个空间矢量的作用时间;
步骤五,以开关损耗最小为原则,给出输出电压矢量的作用顺序,控制电压空间矢量按照预定的轨迹运行。
优选地,步骤一中,五相电机采用典型的五相电压型PWM逆变器进行控制,所述五相电压型PWM逆变器包括5个上桥臂和5个下桥臂,当上桥臂处于开的状态时,下桥臂处于关断状态,只用上桥臂的开关状态表示整个逆变电路的工作状态,共有32种状态,对应32个空间矢量,由这32个空间矢量构成五相电机的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图。
优选地,步骤二中,零矢量的矢量幅值为零,对应两种状态,分别是5个上桥臂全开或者全关;中矢量的矢量幅值等于逆变器的输入电压Vdc,大矢量的矢量幅值等于逆变器输入电压Vdc的1.618倍,小矢量的矢量幅值等于逆变器输入电压Vdc的0.618倍。
优选地,所述大矢量、中矢量、小矢量分别位于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图的十条半径上,并将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图划分为10个扇区。
优选地,步骤三中,五相电压与扇区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下式进行计算
p=16sign(va)+8sign(vb)+4sign(vc)+2sign(vd)+sign(ve)
式中va、vb、vc、vd、ve为五相电机中a,b,c,d,e五相线电压;根据p值查表得到扇区号。
优选地,所述扇区号为1到10,对应的p值分别为25、17、19、3、7、6、14、12、28、24。
优选地,步骤四中,控制时间比例系数k表示零矢量U0作用时间与中矢量UM作用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0表示零矢量作用时间,t1、t5分别表示1扇区和5扇区中矢量的作用时间。
优选地,各个空间矢量的作用时间的计算过程如下:
当只有UH类型作用时,计算可得t′2与t′3,及零矢量作用时间t′0
根据控制时间比例系数k计算零矢量作用时间t0,及两个电压方向作用时间T1、T2
根据每相作用效果列写方程组解得
同理可以解得
其中:VM=Vdc,α=72°,TPWM为PWM的周期,β对应扇区基本矢量的夹角,M表示调制度,VH表示大矢量的幅值电压,VM表示中矢量的幅值电压,ti(i=0~5)表示作用时刻,ti′(i=0~5)表示作用时间。
优选地,通过曲线拟合,得到M、k的关系为:
k=195.5e-11.68M+52.33e-2.841M(0<M≤1.309)。
优选地,步骤五中,在每次开关状态进行转变时,只令一个开关状态发生改变,只需要UH、UM、U0类型;为了有效减低谐波分量,尽量使产生的PWM波对称,需要对零矢量进行平均分配;通过在各个扇区内安排使用不同的开关顺序,可以得到对称的预期波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多个空间矢量划分为四类:大矢量、中矢量、小矢量和零矢量,引入中矢量与零矢量的作用时间比值系数的概念,根据电压调制度确定比值系数,进而确定其他矢量的作用时间,并以开关损耗最小为原则,给出了输出电压矢量的作用顺序。
(2)简化了算法,减少了矢量合成时的冗余电压,方便了求解各个矢量的作用时间。
(3)降低了计算难度,减少了计算成本,提高了五相电机的可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典型的五相电压型PWM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图。
图3是电压矢量合成示意图。
图4是M=0.8,k=1时的控制信号PWM波形图。图中横坐标为时间,单位为秒;纵坐标为电压V,归一化PU。
图5是M=0.8,k=5.4时的控制信号PWM波形图。图中横坐标为时间,单位为秒;纵坐标为电压V,归一化PU。
图6是调制参数k与M的关系图。图中横坐标为调制度M,纵坐标为系数k。
图7是第一扇区电压空间矢量PWM波形图。图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五相的PWM波形。
图8是基波对k值的影响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调制度M,纵坐标为系数k。
图9是载波对k值的影响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调制度M,纵坐标为系数k。
图10是时间比值系数k对控制信号波形影响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时间,单位为秒;纵坐标为电压V,归一化PU。
图11是五相电机仿真模型。
图12是五项调制信号波形图(M=1,k=3.06)。图中横坐标为时间,单位为秒;纵坐标为电压V,归一化PU。
图13是电机的磁链轨迹图(M=1,k=2.88)。图中横坐标为电机磁链d轴分量,纵坐标为电机磁链q轴分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的具体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从五相电压矢量合成的角度,给出了各矢量作用时间的计算方法以及各矢量的作用顺序。首先将多个空间矢量划分为四类,大矢量、中矢量、小矢量和零矢量,引入中矢量与零矢量的作用时间比值系数k的概念,根据电压调制度m确定k值,进而确定其他矢量的作用时间,并以开关损耗最小为原则,给出了输出电压矢量的作用顺序。
1.五相电压空间矢量。
图1是典型的五相电压型PWM逆变器,通过控制这种逆变器功率开关的的开关状态以及开关时间,就可以控制电压空间矢量能够按照预定的轨迹运行。
图1中共有十个功率开关管,a、b、c、d、e分别表示5个上桥臂的开关状态。当上桥臂处于开的状态(状态为1),下桥臂必定处于关断状态,故可以只用上桥臂的开关状态表示整个逆变电路的工作状态。5个桥臂只有“1”或“0”的状态,所以a、b、c、d、e可以形成00000、00001、00010、00011、……、11100、11101、11110、11111共32种状态。由于00000及11111输出电压为零,这里称为零状态。
由这32个空间矢量可以构成如图2所示的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图。
图中每相邻两相矢量间隔72°,且两个零矢量的幅值为零位于正中心的位置。由余弦定理可得同理可得其它电压矢量幅值,依据矢量的幅值,可以分为4种矢量,如表1所示:
表1电压空间矢量幅值
让这三十个电压空间矢量单独输出,则可以形成正十边形的旋转磁场,若要形成近似于圆形的旋转磁场,则需要相邻的电压矢量进行线性组合,从而得到更多的开关状态。
在第1扇区内如图3所示,U1H、U1M、U1L、U2H、U2M、U2L分别表示两个相邻方向的六个电压空间矢量,Uout是输出的参考电压矢量,其幅值代表电压幅值,旋转速度就是输出正弦电压的角频率。这里用t1H、t1M、t1L、t2H、t2M、t2L表示这六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则有如下关系
在其他九个扇区中,仍然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线性组合,如此下去,只要通过调节六个电压作用时间t1H、t1M、t1L、t2H、t2M、t2L的长短就能够保证输出电压Uout幅值不变,只要TPWM足够小,这输出电压空间矢量就是一个近似的圆形。
2.各电压矢量作用时间。
按照图2将其划分为10个区域,只有当知道Uout是在哪一个扇区时,才能知道用那两个方向的电压矢量去合成输出电压矢量Uout。通过分析五相电压值,可以发现五相电压与扇区有着紧密联系。这里取
p=16sign(va)+8sign(vb)+4sign(vc)+2sign(vd)+sign(ve) (2)
式中va、vb、vc、vd、ve为a,b,c,d,e五相线电压。
根据p值可以查表2得到扇区号。
表2扇区查询表
p 25 17 19 3 7 6 14 12 28 24
扇区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由于t0~t5各个时刻之间相互耦合,通过公式(1)求解各个矢量的作用时间不易求解,这里引入控制时间比例系数即U0作用时间与UM作用时间的比值。各功率开关的开关时间可由下列步骤计算得到:
步骤1:当只有UH类型作用时,计算可得t′2与t′3,及零矢量作用时间t′0
步骤2:根据控制时间比例系数k计算零矢量作用时间t0,及两个电压方向作用时间T1、T2
步骤3:根据每相作用效果可以列写方程组解得
同理可以解得
其中:VM=Vdc,α=72°,TPWM为PWM的周期,β对应扇区基本矢量的夹角。
在不同的调制度下,虽然可以满足近似圆形的旋转的空间矢量控制,但是控制信号PWM波形却有显著不同,在控制时间比例系数k取不同的值时,有些会出现较大的畸变。当取M=0.8时,在控制时间比例系数k取不同值时的控制信号PWM波形如图4和图5所示。
为使得控制波形尽可能接近正弦波,即使波形的THD指数最小,通过计算可得控制时间比例系数k的取值与M的关系,如图6所示。
通过曲线拟合,M、k关系近似为:
k=195.5e-11.68M+52.33e-2.841M(0<M≤1.309) (7)
在多相系统控制中,为了减少开关损耗,在每次开关状态进行转变时,只令一个开关状态发生改变,因此只需要UH、UM、U0类型。并且,为了有效减低谐波分量,尽量使产生的PWM波对称,则需要对零矢量进行平均分配。当U(11101)切换至U(11111)时,只需改变d相上下一对切换开关,若由U(11101)切换至U(11110)则需改变b、e相上下两对切换开关,增加了一倍的切换损失。因此要改变电压矢量U(11101)、U(11111)、U(11110)的大小,需配合零电压矢量U(11111)。通过在各个扇区内安排使用不同的开关顺序,可以得到对称的预期波形。在各个扇区内开关顺序如表3所示:
表3各扇区功率开关顺序
扇区 开关顺序 扇区 开关顺序
1 -a-b-e-c-d-c-e-b-a- 6 -d-c-e-b-a-b-e-c-d-
2 -b-a-c-e-d-e-c-a-b- 7 -d-e-c-a-b-a-c-e-d-
3 -b-c-a-d-e-d-a-c-b- 8 -e-d-a-c-b-c-a-d-e-
4 -c-b-d-a-e-a-d-b-c- 9 -e-a-d-b-c-b-d-a-e-
5 -c-d-b-e-a-e-b-d-c- 10 -a-e-b-d-c-d-b-e-a-
在如表3中通断顺序下,电压空间矢量PWM波形便可得出,以第一扇区为例,其波形如图7所示。
由图7中可知,每相每个PWM波输出只让功率开关器件开关一次,且每个PWM波都是从零矢量U(00000)开始,零矢量U(00000)结束,零矢量U(11111)插在中间,并且零矢量U(00000)与零矢量U(11111)时间相同。
实施例
为了证实本发明所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通过仿真进行验证。
(一)控制时间比值系数k正确性仿真。
为了验证式(7)的唯一性,通过分别在30Hz、40Hz、50Hz、60Hz、70Hz基波和5kHz、10kHz与15kHz的载波频率下进行仿真,发现载波与基波频率对时间比值系数k不产生影响,结果分别如图8和图9所示。
通过在M=1时,对不同k值分别进行仿真计算,通过查看波形及傅里叶变换对波形进行分析,在式(7)k=195.5e-11.68M+52.33e-2.841M(0<M≤1.309)计算时候,控制信号的THD达到最小,即波形最接近正弦波,得到如下的控制波形和各个波形的THD参数,分别如图10、表4所示:
表4控制时间比值系数k对控制信号THD参数的影响
M k THD
1 0.5 50.10%
1 1 30.20%
1 2 11.51%
1 3.1 7.01%
1 4 9.88%
1 10 21.40%
(二)电机控制仿真。
为验证本发明所述控制方法,在simulink上搭建模型进行仿真,仿真控制框图如图11所示。
其中fs为载波频率(10kHz),fre为基波频率(50Hz),M为调制度,fai为电机磁链,Vabcde为电机五相电压。
svpwm模块通过输入量及反馈量,计算得到五相的pwm的占空比,pwm_generate模块产生中心对称的pwm波,IGBT模块通过控制IGBT模块逆变生成五相交流电,最后在五相电机上,并反馈五相电压及磁链。
通过设置参数进行仿真,得到波形如图12所示,可见五相逆变器的调制信号及五相逆变器输出的电压均为正弦波,且畸变率较小,电机的磁链的轨迹近似为圆形,如图13所示,能够较好地对五相电机进行控制。
五相电机空间矢量算法的难点在于由6个矢量进行合成,存在大量冗余电压矢量,在确定各矢量作用时间时存在困难。本发明以中矢量为关键点,引入中矢量与零矢量的作用时间比,当输出电压幅值增大时,增加中矢量作用时间。以输出电压的畸变率为目标,通过计算拟合比例系数,合理分配中矢量的作用时间。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系数的有效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五相电压矢量合成的角度出发,求解各矢量的作用时间,控制电压空间矢量按照预定的轨迹运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构建五相电机的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图;
步骤二,依据矢量的幅值,将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分为4种矢量,分别是大矢量UH、中矢量UM、小矢量UL和零矢量U0
步骤三,根据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图划分扇区,分析五相电压值,发现五相电压与扇区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四,引入控制时间比例系数k,求解各个空间矢量的作用时间;
步骤五,以开关损耗最小为原则,给出输出电压矢量的作用顺序,控制电压空间矢量按照预定的轨迹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五相电机采用典型的五相电压型PWM逆变器进行控制,所述五相电压型PWM逆变器包括5个上桥臂和5个下桥臂,当上桥臂处于开的状态时,下桥臂处于关断状态,只用上桥臂的开关状态表示整个逆变电路的工作状态,共有32种状态,对应32个空间矢量,由这32个空间矢量构成五相电机的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零矢量的矢量幅值为零,对应两种状态,分别是5个上桥臂全开或者全关;中矢量的矢量幅值等于逆变器的输入电压Vdc,大矢量的矢量幅值等于逆变器输入电压Vdc的1.618倍,小矢量的矢量幅值等于逆变器输入电压Vdc的0.618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矢量、中矢量、小矢量分别位于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图的十条半径上,并将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图划分为10个扇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五相电压与扇区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下式进行计算
p=16sign(va)+8sign(vb)+4sign(vc)+2sign(vd)+sign(ve)
式中va、vb、vc、vd、ve为五相电机中a,b,c,d,e五相线电压;根据p值查表得到扇区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区号为1到10,对应的p值分别为25、17、19、3、7、6、14、12、28、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控制时间比例系数k表示零矢量U0作用时间与中矢量UM作用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0表示零矢量作用时间,t1、t5分别表示1扇区和5扇区中矢量的作用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空间矢量的作用时间的计算过程如下:
当只有UH类型作用时,计算可得t′2与t′3,及零矢量作用时间t′0
根据控制时间比例系数k计算零矢量作用时间t0,及两个电压方向作用时间T1、T2
根据每相作用效果列写方程组解得
同理可以解得
其中:VM=Vdc,α=72°,TPWM为PWM的周期,β对应扇区基本矢量的夹角,M表示调制度,VH表示大矢量的幅值电压,VM表示中矢量的幅值电压,ti(i=0~5)表示作用时刻,ti′(i=0~5)表示作用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曲线拟合,得到M、k的关系为:
k=195.5e-11.68M+52.33e-2.841M(0<M≤1.309)。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在每次开关状态进行转变时,只令一个开关状态发生改变,只需要UH、UM、U0类型;为了有效减低谐波分量,尽量使产生的PWM波对称,需要对零矢量进行平均分配;通过在各个扇区内安排使用不同的开关顺序,可以得到对称的预期波形。
CN201910778889.9A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 Active CN1105048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8889.9A CN110504898B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8889.9A CN110504898B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4898A true CN110504898A (zh) 2019-11-26
CN110504898B CN110504898B (zh) 2021-01-22

Family

ID=68588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78889.9A Active CN110504898B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489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1406A (zh) * 2020-06-19 2020-09-25 福州大学 一种五相逆变器无扇区划分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方法
CN113037167A (zh) * 2021-05-20 2021-06-2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提高电压利用率的五相pmsm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14465551A (zh) * 2022-03-03 2022-05-10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五相无轴承薄片电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优化控制策略
CN117394731A (zh) * 2023-12-11 2024-01-12 深圳研控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五相电机的控制方法、电机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65406A1 (ja) * 2009-11-27 2011-06-03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交流電動機の駆動制御装置及び基準磁束演算装置
CN106026833A (zh) * 2016-06-23 2016-10-1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空间矢量的五相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
CN106787918A (zh) * 2017-01-16 2017-05-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五相逆变器随机svpwm调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65406A1 (ja) * 2009-11-27 2011-06-03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交流電動機の駆動制御装置及び基準磁束演算装置
CN106026833A (zh) * 2016-06-23 2016-10-1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空间矢量的五相双转子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
CN106787918A (zh) * 2017-01-16 2017-05-3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五相逆变器随机svpwm调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洪周: "五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 《CNKI》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1406A (zh) * 2020-06-19 2020-09-25 福州大学 一种五相逆变器无扇区划分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方法
CN111711406B (zh) * 2020-06-19 2022-03-11 福州大学 一种五相逆变器无扇区划分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方法
CN113037167A (zh) * 2021-05-20 2021-06-2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提高电压利用率的五相pmsm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13037167B (zh) * 2021-05-20 2021-09-0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提高电压利用率的五相pmsm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14465551A (zh) * 2022-03-03 2022-05-10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一种五相无轴承薄片电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优化控制策略
CN117394731A (zh) * 2023-12-11 2024-01-12 深圳研控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五相电机的控制方法、电机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394731B (zh) * 2023-12-11 2024-02-20 深圳研控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五相电机的控制方法、电机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4898B (zh) 2021-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4898A (zh) 一种五相电机空间矢量计算方法
CN104242775B (zh) 双逆变器供电的开放式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零序电流抑制方法
CN101295935B (zh) 一种可抑制谐波的优化pwm调制方法
CN101505111B (zh) 一种三电平空间矢量的过调制方法及系统
CN102624319B (zh) 控制三次谐波电压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038091B (zh) 基于svpwm的三电平变流器直流侧中点电压平衡控制方法
CN105827176B (zh) 抑制双y移30度六相电机共模电压的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CN106788027A (zh) 一种基于最优二矢量组合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Ye et al. Research on power-balance control strategy of CHB multilevel inverter based on TPWM
CN101505112A (zh) 级联中点箝位多电平逆变器的一种spwm脉冲旋转控制方法
CN109617496A (zh) 一种基于同轴线双矢量合成中间矢量的六相svpwm方法
CN110417333B (zh) 一种开关频率半基波周期分段随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
CN108471248B (zh) 基于α’-β’坐标的星形级联逆变器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CN105978439B (zh) 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系统及采用此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6546851A (zh) 一种mmc换流阀运行试验电路的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Bu et al. Four-degree-of-freedom overmodulation strategy for five-phase space vector pulsewidth modulation
CN106787805A (zh) 不平衡负载下五相六桥臂双级矩阵变换器载波pwm控制策略
CN105703634B (zh) 一种三电平变流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方法
CN105978377A (zh) 基于shepwm的变流器中点电压平衡控制方法
CN109980971A (zh) 考虑电位平衡和谐波抑制的三电平牵引逆变器控制方法
CN105703648B (zh) 一种三电平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CN108418461A (zh) 一种三角形连接级联h桥逆变器的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CN110350815A (zh) 一种用于对称奇数相两电平逆变器的锯齿载波pwm调制方法
CN106602914A (zh) 基于两电平svpwm调制方法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控制简化方法
CN109617442A (zh) 不平衡负载下四桥臂双输出逆变器载波pwm调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