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4227B - 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4227B
CN110504227B CN201910401169.0A CN201910401169A CN110504227B CN 110504227 B CN110504227 B CN 110504227B CN 201910401169 A CN201910401169 A CN 201910401169A CN 110504227 B CN110504227 B CN 1105042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refrigerant
flow
viewed
coo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011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04227A (zh
Inventor
新井雅之
采女贵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04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4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04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4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3/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 F28F13/06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 F28F13/12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by creating turbulence, e.g. by stirring, by increasing the force of circ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27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67Cooling facilitated by shape of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67Cooling facilitated by shape of device
    • H01L23/3672Foil-like cooling fins or heat sin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67Cooling facilitated by shape of device
    • H01L23/3675Cooling facilitated by shape of devic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 H01L23/473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by flowing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45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automotive electronic casings
    • H05K7/20872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2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oling heat generating elements, e.g.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or electric devices
    • F28D2021/0029Heat sin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4Arrangements for promoting turbulent flow of heat-exchange media, e.g. by plat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被冷却体的冷却效率提高的冷却器,该冷却器通过使制冷剂在制冷剂流路内流通,来对搭载于搭载部的被冷却体进行冷却,其中,所述冷却器具备配置于所述制冷剂流路内的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具备:多个第一面,它们以随着向沿着所述制冷剂流路的流动方向的第一方向行进而接近所述搭载部侧的方式形成;以及多个第二面,它们以随着向所述第一方向行进而远离所述搭载部的方式形成,多个所述第一面与多个所述第二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地配置。

Description

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具备冷却器的半导体装置,该冷却器通过对冷却液的导入口、排出口的连接部等的形状加以改良来减少其连接部等的压力损失(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5-079819号公报)。该半导体装置的冷却器具有:导入口及排出口,它们在壳体的相互对置的侧壁设置于对角的位置;导入路,其与导入口连接且形成于壳体内;排出路,其与排出口连接且形成于壳体内;以及导入路与排出路之间的冷却用流路。
在日本特开2015-079819号公报所记载的半导体装置的冷却器中,接近半导体元件(被冷却体)侧的制冷剂的流动、以及远离半导体元件(被冷却体)的制冷剂的流动未形成于冷却用流路内。因此,在日本特开2015-079819号公报所记载的半导体装置的冷却器中,有可能无法使半导体元件(被冷却体)的冷却效率充分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能够使被冷却体的冷却效率提高的冷却器。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冷却器通过使制冷剂在制冷剂流路内流通,来对搭载于搭载部的被冷却体进行冷却,其中,所述冷却器具备配置于所述制冷剂流路内的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具备:多个第一面,它们以随着向沿着所述制冷剂流路的流动方向的第一方向行进而接近所述搭载部侧的方式形成;以及多个第二面,它们以随着向所述第一方向行进而远离所述搭载部的方式形成,多个所述第一面与多个所述第二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地配置。
(2)在上述(1)所记载的冷却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面具有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以随着向所述第一方向行进而接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所述搭载部平行的第二方向的一侧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面具有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以随着向所述第一方向行进而接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的方式形成。
(3)在上述(2)所记载的冷却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形成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互错开的位置。
(4)在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冷却器中,也可以是,多个所述第一面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多个所述第二面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
(5)在上述(2)所记载的冷却器中,也可以是,所述散热部至少包括:第一散热片,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及第二散热片,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相邻配置,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散热片及所述第二散热片分别具备具有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和具有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一散热片及所述第二散热片中的一方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随着向所述第一方向行进而形成顺时针回旋的制冷剂的流动,所述第一散热片及所述第二散热片中的另一方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随着向所述第一方向行进而形成逆时针回旋的制冷剂的流动。
(6)在上述(5)所记载的冷却器中,也可以是,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的所述第一面交叠(overlap),或者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的所述第二面交叠。
(7)在上述(2)所记载的冷却器中,也可以是,所述被冷却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配置于配置有所述第一面的部位。
在上述(1)所记载的冷却器中,配置于制冷剂流路内的散热部具备:多个第一面,它们以随着向沿着制冷剂流路的流动方向的第一方向行进而接近被冷却体侧的方式形成;以及多个第二面,它们以随着向第一方向行进而远离被冷却体的方式形成。
因此,在上述(1)所记载的冷却器中,能够通过第一面形成接近被冷却体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并且通过第二面形成远离被冷却体的制冷剂的流动。其结果是,与未形成接近被冷却体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及远离被冷却体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不对被冷却体进行冷却而通过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的流动,使被冷却体的冷却效率提高。
在上述(2)所记载的冷却器中,也可以是,第一面具有上述的第一部分,第二面具有上述的第二部分。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一部分形成接近与第一方向正交且与搭载部平行的第二方向的一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并且通过第二部分形成接近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其结果是,与未形成接近第二方向的一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及接近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不对被冷却体进行冷却而通过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的流动,使被冷却体的冷却效率提高。
在上述(3)所记载的冷却器中,也可以是,第一面与第二面在沿第一方向观察时,形成于在第二方向上相互错开的位置。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通过第一面形成的接近被冷却体侧的制冷剂的流动与通过第二面形成的远离被冷却体的制冷剂的流动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在上述(4)所记载的冷却器中,也可以是,多个第一面在沿第一方向观察时,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与多个第一面在沿第一方向观察时未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接近被冷却体侧的制冷剂的流动集中增强。其结果是,能够减少不对被冷却体进行冷却而通过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的流动,使被冷却体的冷却效率提高。
在上述(4)所记载的冷却器中,也可以是,多个第二面在沿第一方向观察时,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与多个第二面在沿第一方向观察时未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将远离被冷却体的制冷剂的流动集中增强。其结果是,能够减少不对被冷却体进行冷却而通过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的流动,使被冷却体的冷却效率提高。
在上述(5)所记载的冷却器中,也可以是,在沿第一方向观察时随着向第一方向行进而形成顺时针回旋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散热部的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中的一方、与在沿第一方向观察时随着向第一方向行进而形成逆时针回旋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散热部的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中的另一方在第二方向上相邻配置。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与散热部不包含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的情况相比,能够将与第一方向交叉的制冷剂的流动增强,能够使被冷却体的冷却效率提高。
上述(6)所记载的冷却器中,也可以是,在沿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散热片的第一面与第二散热片的第一面交叠。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与在沿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散热片的第一面与第二散热片的第一面不交叠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接近被冷却体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增强,能够使被冷却体的冷却效率提高。
在上述(6)所记载的冷却器中,也可以是,在沿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散热片的第二面与第二散热片的第二面交叠。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与在沿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散热片的第二面与第二散热片的第二面不交叠的情况相比,能够将远离被冷却体的制冷剂的流动增强,能够使被冷却体的冷却效率提高。
在上述(7)所记载的冷却器中,也可以是,被冷却体在第二方向上,配置于配置有第一面的部位。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与被冷却体配置于第二方向上的未配置第一面的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使制冷剂的流动与搭载部中的搭载有被冷却体的部位碰撞,来使被冷却体的冷却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的一例的图。
图1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的一例的图。
图2是沿着图1B中的A-A线的冷却部的剖视图。
图3A是用于对散热片的截面形状的变化进行说明的图。
图3B是用于对散热片的截面形状的变化进行说明的图。
图3C是用于对散热片的截面形状的变化进行说明的图。
图3D是用于对散热片的截面形状的变化进行说明的图。
图3E是用于对散热片的截面形状的变化进行说明的图。
图3F是用于对散热片的截面形状的变化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沿着图1B中的A1-A1线的冷却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5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的一例的图。
图5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的一例的图。
图6是沿着图5B中的Q-Q线的冷却部的剖视图。
图7A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的一例的图。
图7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的一例的图。
图8是沿着图7B中的R-R线的冷却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的散热片的立体图。
图10A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的一例的图。
图10B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能够适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五实施方式的冷却器的车辆的一部分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冷却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图1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的一例的图。详细而言,图1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的被冷却体3与冷却部4的内部结构的关系等的图。图1B是仅将图1A中的冷却部4提取而示出的图。图2是沿着图1B中的A-A线的冷却部4的剖视图。图3A~3F是用于对散热片7A的截面形状的变化进行说明的图。详细而言,图3A是沿着图1B中的A-A线的散热片7A等的剖视图。图3B是沿着图1B中的B-B线的散热片7A等的剖视图。图3C是沿着图1B中的C-C线的散热片7A等的剖视图。图3D是沿着图1B中的D-D线的散热片7A等的剖视图。图3E是沿着图1B中的E-E线的散热片7A等的剖视图。图3F是沿着图1B中的F-F线的散热片7A等的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1B中的A1-A1线的冷却部4的局部剖视图。
在图1A~图4所示的例子中,冷却器2具备被冷却体3和对被冷却体3进行冷却的冷却部4。被冷却体3为需要冷却的公知的任意物体,例如为发热体。发热体中例如包括具有开关元件UH、UL、VH、VL、WH、WL、S1、S2(参照图11)的功率模块(功率半导体模块)21(参照图11)等。
冷却部4具备搭载部5、散热部6、以及壳体部8。在搭载部5的一侧(图1A的上侧)的面上搭载有被冷却体3。由搭载部5的另一侧(图1A的下侧)的面和壳体部8的内侧表面划分出制冷剂流路9。
散热部6经由搭载部5与被冷却体3热连接。散热部6配置于制冷剂流路9内。制冷剂在制冷剂流路9内流通。
第一方向D1(图2的左右方向、图3A~3F的左右方向、图4的上下方向)沿着制冷剂流路9内的制冷剂的主要流动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图3A~3F的左右方向、图4的上下方向)。即,在图1A~图4所示的例子中,制冷剂主要向第一方向D1的一侧(图2的朝右、图3A~3F的朝右、图4的朝上)在制冷剂流路9内行进(流动)。
在制冷剂流路9内流通的制冷剂对散热部6进行冷却,与此相伴,将与散热部6热连接的被冷却体3冷却。
若在制冷剂流路9内流通的制冷剂不对散热部6进行冷却而在制冷剂流路9内经过,则有可能无法充分地对被冷却体3进行冷却。
鉴于这一点,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如下述这样构成。
在图1A~图4所示的例子中,散热部6包括沿第一方向D1(图2的左右方向、图3A~3F的左右方向、图4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例如五个散热片7A、7B、7C、7D、7E。
在其他的例子中,散热部6也可以仅包括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一个散热片7A。
在图1A~图4所示的例子中,散热片7A在与第一方向D1正交且与搭载部5平行的第二方向D2(图1A、图1B及图4的左右方向)上与散热片7B相邻配置。散热片7B在第二方向D2上与散热片7C相邻配置。
散热片7C在第二方向D2上与散热片7D相邻配置。散热片7D在第二方向D2上与散热片7E相邻配置。图1B所示的第三方向D3为与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正交的高度方向。
在图1A~图4所示的例子中,散热片7A、7B、7C、7D、7E形成为螺旋形状(详细而言,公知的螺旋钻螺杆中的不存在中心轴部分的形状)。如后述那样,螺旋形状的散热片7A、7B、7C、7D、7E将制冷剂的流动沿图1B、图2及图3A~3F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D3)积极地引导(使其移动)。
在其他的例子中,散热片7A、7B、7C、7D、7E也可以形成为螺旋形状以外的形状。
在图1A~图4所示的例子中,例如在图1B中的位置P1处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3A~3F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的制冷剂首先与散热片7A的左侧的面6B碰撞。
如图1B、图2、图3D、图3E及图4所示,散热片7A的左侧的面6B以左侧的面6B的下侧部分B1(图3D及图3E的下侧的部分)位于比左侧的面6B中的上侧(图1B、图2、图3D及图3E的上侧)的部分靠进深侧(图2的右侧、图3D及图3E的右侧、图4的上侧)的位置的方式倾斜。
因此,与散热片7A的左侧的面6B碰撞之后的制冷剂的流动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成为从图1B中的位置P1绕散热片7A的中心轴线逆时针回旋的流动(参照图1A中的散热片7A上的箭头)。
与散热片7A的左侧的面6B碰撞而改变了流动的朝向的制冷剂接下来沿着散热片7A的左侧的面6B的下侧部分B1流动。
如图1B、图2及图4所示,散热片7A的左侧的面6B的下侧部分B1以下侧部分B1中的右侧(图1B及图4的右侧)的部分位于比下侧部分B1中的左侧(图1B及图4的左侧)的部分靠进深侧(图2的右侧、图4的上侧)的位置的方式倾斜。
因此,沿着散热片7A的左侧的面6B的下侧部分B1的制冷剂的流动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随着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成为绕散热片7A的中心轴线逆时针回旋的流动(参照图1A中的散热片7A上的箭头)。
沿着散热片7A的左侧的面6B的下侧部分B1流动的制冷剂接下来沿着散热片7A的右侧的面6A流动。
如图1B、图2、图3A、图3B、图3C及图4所示,散热片7A的右侧的面6A以右侧的面6A的上侧部分A1(图3A~图3C的上侧的部分)位于比右侧的面6A中的下侧(图1B、图2及图3A~图3C的下侧)的部分靠进深侧(图2的右侧、图3A~图3C的右侧、图4的上侧)的位置的方式倾斜。
因此,沿着散热片7A的右侧的面6A的制冷剂的流动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随着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成为绕散热片7A的中心轴线逆时针回旋的流动(参照图1A中的散热片7A上的箭头)。
沿着散热片7A的右侧的面6A中的下侧(图1B及图2的下侧)的部分流动的制冷剂接下来沿着散热片7A的右侧的面6A的上侧部分A1流动。
如图1B、图2及图4所示,散热片7A的右侧的面6A的上侧部分A1以上侧部分A1中的左侧(图1B及图4的左侧)的部分位于比上侧部分A1中的右侧(图1B及图4的右侧)的部分靠进深侧(图2的右侧、图4的上侧)的位置的方式倾斜。
因此,沿着散热片7A的右侧的面6A的上侧部分A1的制冷剂的流动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随着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成为绕散热片7A的中心轴线逆时针回旋的流动(参照图1A中的散热片7A上的箭头)。
沿着散热片7A的右侧的面6A的上侧部分A1流动的制冷剂接下来沿着散热片7A的左侧的面6B(详细而言,散热片7A中的、从图2的左侧起第二个左侧的面6B)流动。
如上所述,散热片7A的左侧的面6B以左侧的面6B的下侧部分B1位于比左侧的面6B中的上侧(图1B及图2的上侧)的部分靠进深侧(图2的右侧、图4的上侧)的位置的方式倾斜。
因此,沿着散热片7A的左侧的面6B的制冷剂的流动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随着向第一方向D1行进而成为绕散热片7A的中心轴线逆时针回旋的流动。
这样,在制冷剂流路9内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3A~3F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并与散热片7A的左侧的面6B或右侧的面6A碰撞后的制冷剂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一边绕散热片7A的中心轴线逆时针回旋,一边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3A~3F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流动)。
在图1A~图4所示的例子中,例如在图1B中的位置P2处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的制冷剂首先与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碰撞。
如图1B、图2及图4所示,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以左侧的面6A的上侧部分A1位于比左侧的面6A中的下侧(图1B及图2的下侧)的部分靠进深侧(图2的右侧、图4的上侧)的位置的方式倾斜。
因此,与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碰撞之后的制冷剂的流动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成为从图1B中的位置P2绕散热片7B的中心轴线顺时针回旋的流动(参照图1A中的散热片7B上的箭头)。
与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碰撞而改变了流动的朝向的制冷剂接下来沿着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的上侧部分A1流动。
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的上侧部分A1以上侧部分A1中的右侧(图1B及图4的右侧)的部分位于比上侧部分A1中的左侧(图1B及图4的左侧)的部分靠进深侧(图2的右侧、图4的上侧)的位置的方式倾斜。
因此,沿着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的上侧部分A1的制冷剂的流动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随着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成为绕散热片7B的中心轴线顺时针回旋的流动(参照图1A中的散热片7B上的箭头)。
沿着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的上侧部分A1流动的制冷剂接下来沿着散热片7B的右侧的面6B流动。
散热片7B的右侧的面6B以右侧的面6B的下侧部分B1位于比右侧的面6B中的上侧(图1B及图2的上侧)的部分靠进深侧(图2的右侧、图4的上侧)的位置的方式倾斜。
因此,沿着散热片7B的右侧的面6B的制冷剂的流动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随着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成为绕散热片7B的中心轴线顺时针回旋的流动(参照图1A中的散热片7B上的箭头)。
沿着散热片7B的右侧的面6B中的上侧(图1B及图2的上侧)的部分流动的制冷剂接下来沿着散热片7B的右侧的面6B的下侧部分B1流动。
散热片7B的右侧的面6B的下侧部分B1以下侧部分B1中的左侧(图1B及图4的左侧)的部分位于比下侧部分B1中的右侧(图1B及图4的右侧)的部分靠进深侧(图2的右侧、图4的上侧)的位置的方式倾斜。
因此,沿着散热片7B的右侧的面6B的下侧部分B1的制冷剂的流动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随着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成为绕散热片7B的中心轴线顺时针回旋的流动(参照图1A中的散热片7B上的箭头)。
沿着散热片7B的右侧的面6B的下侧部分B1流动的制冷剂接下来沿着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详细而言,散热片7B中的、从图1B的近前侧起第二个左侧的面6A)流动。
如上所述,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以左侧的面6A的上侧部分A1位于比左侧的面6A中的下侧(图1B及图2的下侧)的部分靠进深侧(图2的右侧、图4的上侧)的位置的方式倾斜。
因此,沿着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的制冷剂的流动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随着向第一方向D1行进而成为绕散热片7B的中心轴线顺时针回旋的流动。
这样,在制冷剂流路9内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并与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或右侧的面6B碰撞后的制冷剂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一边绕散热片7B的中心轴线顺时针回旋,一边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流动)。
详细而言,在图1A~图4所示的例子中,散热片7B具有与散热片7A相同的间距。螺旋形状的散热片7B的卷绕方向与螺旋形状的散热片7A的卷绕方向为反向。
在图1A~图4所示的例子中,散热片7C的形状与散热片7A的形状相同。因此,在制冷剂流路9内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并与散热片7C的左侧的面6B或右侧的面6A碰撞后的制冷剂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一边绕散热片7C的中心轴线逆时针回旋,一边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流动)。
散热片7D的形状与散热片7B的形状相同。因此,在制冷剂流路9内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并与散热片7D的左侧的面6A或右侧的面6B碰撞后的制冷剂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一边绕散热片7D的中心轴线顺时针回旋,一边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流动)。
散热片7E的形状与散热片7A的形状相同。因此,在制冷剂流路9内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并与散热片7E的左侧的面6B或右侧的面6A碰撞后的制冷剂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一边绕散热片7E的中心轴线逆时针回旋,一边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流动)。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散热片7A具备15个右侧的面6A,这15个右侧的面6A以随着制冷剂向沿着制冷剂流路9的流动方向的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3A~3F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接近搭载部5侧(图2及图3A~图3C的上侧)的方式形成。散热片7A具备15个左侧的面6B,这15个左侧的面6B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3A~3F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远离搭载部5(即,向图2、图3D及图3E的下侧移动)的方式形成。
在其他的例子中,散热片7A也可以分别具备15个以外的任意的多个右侧的面6A和左侧的面6B。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散热片7A的15个右侧的面6A与15个左侧的面6B在第一方向D1(图2的左右方向、图3A~3F的左右方向、图4的上下方向)上交替地配置。
详细而言,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散热片7A的第一个左侧的面6B(参照图1B)配置于图2的最左侧,在其右侧配置有散热片7A的第一个右侧的面6A(参照图1B),在其右侧配置有散热片7A的第二个左侧的面6B,在其右侧配置有散热片7A的第二个右侧的面6A,在其右侧配置有散热片7A的第三个左侧的面6B,在其右侧配置有散热片7A的第三个右侧的面6A,在其右侧配置有散热片7A的第四个左侧的面6B,在其右侧配置有散热片7A的第四个右侧的面6A。
散热片7A的第十五个右侧的面6A配置于图2的最右侧,在其左侧配置有散热片7A的第十五个左侧的面6B,在其左侧配置有散热片7A的第十四个右侧的面6A,在其左侧配置有散热片7A的第十四个左侧的面6B,在其左侧配置有散热片7A的第十三个右侧的面6A,在其左侧配置有散热片7A的第十三个左侧的面6B,在其左侧配置有散热片7A的第十二个右侧的面6A,在其左侧配置有散热片7A的第十二个左侧的面6B。
因此,散热片7A能够通过右侧的面6A形成接近搭载部5侧(图2及图3A~3F的上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并且通过左侧的面6B形成远离搭载部5(即,向图2及图3A~3F的下侧移动)的制冷剂的流动。
在图1A~图4所示的例子中,散热片7B具备15个左侧的面6A,这15个左侧的面6A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接近搭载部5侧(图1B及图2的上侧)的方式形成。散热片7B具备15个右侧的面6B,这15个右侧的面6B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远离搭载部5(即,向图1B及图2的下侧移动)的方式形成。
因此,散热片7B能够通过左侧的面6A形成接近搭载部5侧(图1B及图2的上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并且通过右侧的面6B形成远离搭载部5(即,向图1B及图2的下侧移动)的制冷剂的流动。
在图1A~图4所示的例子中,散热片7C具备15个右侧的面6A,这15个右侧的面6A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接近搭载部5侧(图1B及图2的上侧)的方式形成。散热片7C具备15个左侧的面6B,这15个左侧的面6B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远离搭载部5(即,向图1B及图2的下侧移动)的方式形成。
因此,散热片7C能够通过右侧的面6A形成接近搭载部5侧(图1B及图2的上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并且通过左侧的面6B形成远离搭载部5(即,向图1B及图2的下侧移动)的制冷剂的流动。
在图1A~图4所示的例子中,散热片7D具备15个左侧的面6A,这15个左侧的面6A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接近搭载部5侧(图1B及图2的上侧)的方式形成。散热片7D具备15个右侧的面6B,这15个右侧的面6B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远离搭载部5(即,向图1B及图2的下侧移动)的方式形成。
因此,散热片7D能够通过左侧的面6A形成接近搭载部5侧(图1B及图2的上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并且通过右侧的面6B形成远离搭载部5(即,向图1B及图2的下侧移动)的制冷剂的流动。
在图1A~图4所示的例子中,散热片7E具备15个右侧的面6A,这15个右侧的面6A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接近搭载部5侧(图1B及图2的上侧)的方式形成。散热片7E具备15个左侧的面6B,这15个左侧的面6B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远离搭载部5(即,向图1B及图2的下侧移动)的方式形成。
因此,散热片7E能够通过右侧的面6A形成接近搭载部5侧(图1B及图2的上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并且通过左侧的面6B形成远离搭载部5(即,向图1B及图2的下侧移动)的制冷剂的流动。
其结果是,在图1A~图4所示的例子中,与未形成接近被冷却体3侧(图1A、图1B及图2的上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及远离被冷却体3(即,向图1A、图1B及图2的下侧移动)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不对被冷却体3进行冷却而通过制冷剂流路9的制冷剂的流动,使被冷却体3的冷却效率提高。
如上所述,散热片7A的右侧的面6A具有上侧部分A1,该上侧部分A1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接近第二方向D2的一侧(图1B及图4的左侧)的方式形成。因此,散热片7A能够通过上侧部分A1形成接近第二方向D2的一侧(图1B及图4的左侧)的制冷剂的流动。
散热片7A的左侧的面6B具有下侧部分B1,该下侧部分B1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接近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图1B及图4的右侧)的方式形成。因此,散热片7A能够通过下侧部分B1形成接近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图1B及图4的右侧)的制冷剂的流动。
其结果是,与未通过散热片7A形成接近第二方向D2的一侧(图1B及图4的左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及接近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图1B及图4的右侧)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不对被冷却体3进行冷却而通过制冷剂流路9的制冷剂的流动,使被冷却体3的冷却效率提高。
如上所述,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具有上侧部分A1,该上侧部分A1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接近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图1B及图4的右侧)的方式形成。因此,散热片7B能够通过上侧部分A1形成接近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图1B及图4的右侧)的制冷剂的流动。
散热片7B的右侧的面6B具有下侧部分B1,该下侧部分B1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接近第二方向D2的一侧(图1B及图4的左侧)的方式形成。因此,散热片7B能够通过下侧部分B1形成接近第二方向D2的一侧(图1B及图4的左侧)的制冷剂的流动。
其结果是,与未通过散热片7B形成接近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图1B及图4的右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及接近第二方向D2的一侧(图1B及图4的左侧)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不对被冷却体3进行冷却而通过制冷剂流路9的制冷剂的流动,使被冷却体3的冷却效率提高。
如图1B所示,散热片7C的右侧的面6A具有上侧部分A1,该上侧部分A1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接近第二方向D2的一侧(图1B及图4的左侧)的方式形成。因此,散热片7C能够通过上侧部分A1形成接近第二方向D2的一侧(图1B及图4的左侧)的制冷剂的流动。
散热片7C的左侧的面6B具有下侧部分B1,该下侧部分B1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图4的朝上)行进而接近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图1B及图4的右侧)的方式形成。因此,散热片7C能够通过下侧部分B1形成接近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图1B及图4的右侧)的制冷剂的流动。
其结果是,与未通过散热片7C形成接近第二方向D2的一侧(图1B及图4的左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及接近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图1B及图4的右侧)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不对被冷却体3进行冷却而通过制冷剂流路9的制冷剂的流动,使被冷却体3的冷却效率提高。
如图1B所示,散热片7D的左侧的面6A具有上侧部分A1,该上侧部分A1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行进而接近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图1B的右侧)的方式形成。因此,散热片7D能够通过上侧部分A1形成接近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图1B的右侧)的制冷剂的流动。
散热片7D的右侧的面6B具有下侧部分B1,该下侧部分B1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行进而接近第二方向D2的一侧(图1B的左侧)的方式形成。因此,散热片7D能够通过下侧部分B1形成接近第二方向D2的一侧(图1B的左侧)的制冷剂的流动。
其结果是,与未通过散热片7D形成接近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图1B的右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及接近第二方向D2的一侧(图1B的左侧)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不对被冷却体3进行冷却而通过制冷剂流路9的制冷剂的流动,使被冷却体3的冷却效率提高。
如图1B所示,散热片7E的右侧的面6A具有上侧部分A1,该上侧部分A1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行进而接近第二方向D2的一侧(图1B的左侧)的方式形成。因此,散热片7E能够通过上侧部分A1形成接近第二方向D2的一侧(图1B的左侧)的制冷剂的流动。
散热片7E的左侧的面6B具有下侧部分B1,该下侧部分B1以随着制冷剂向第一方向D1(图2的朝右)行进而接近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图1B的右侧)的方式形成。因此,散热片7E能够通过下侧部分B1形成接近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图1B的右侧)的制冷剂的流动。
其结果是,与未通过散热片7E形成接近第二方向D2的一侧(图1B的左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及接近第二方向D2的另一侧(图1B的右侧)的制冷剂的流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不对被冷却体3进行冷却而通过制冷剂流路9的制冷剂的流动,使被冷却体3的冷却效率提高。
如图1B所示,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散热片7A的右侧的面6A与左侧的面6B形成于在第二方向D2(图1B及图4的左右方向)上相互错开的位置。详细而言,散热片7A的右侧的面6A配置于比散热片7A的中心轴线靠右侧(图1B及图4的右侧)的位置,散热片7A的左侧的面6B配置于比散热片7A的中心轴线靠左侧(图1B及图4的左侧)的位置。
因此,能够抑制通过散热片7A的右侧的面6A形成的接近被冷却体3侧(图1B的上侧)的制冷剂的流动与通过散热片7A的左侧的面6B形成的远离被冷却体3的(图1B的朝下的)制冷剂的流动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如图1B所示,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与右侧的面6B形成于在第二方向D2(图1B及图4的左右方向)上相互错开的位置。详细而言,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配置于比散热片7B的中心轴线靠左侧(图1B及图4的左侧)的位置,散热片7B的右侧的面6B配置于比散热片7B的中心轴线靠右侧(图1B及图4的右侧)的位置。
因此,能够抑制通过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形成的接近被冷却体3侧(图1B的上侧)的制冷剂的流动与通过散热片7B的右侧的面6B形成的远离被冷却体3的(图1B的朝下的)制冷剂的流动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如图1B所示,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散热片7C的右侧的面6A与左侧的面6B形成于在第二方向D2(图1B的左右方向)上相互错开的位置。详细而言,散热片7C的右侧的面6A配置于比散热片7C的中心轴线靠右侧(图1B的右侧)的位置,散热片7C的左侧的面6B配置于比散热片7C的中心轴线靠左侧(图1B的左侧)的位置。
因此,能够抑制通过散热片7C的右侧的面6A形成的接近被冷却体3侧(图1B的上侧)的制冷剂的流动与通过散热片7C的左侧的面6B形成的远离被冷却体3的(图1B的朝下的)制冷剂的流动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如图1B所示,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散热片7D的左侧的面6A与右侧的面6B形成于在第二方向D2(图1B的左右方向)上相互错开的位置。详细而言,散热片7D的左侧的面6A配置于比散热片7D的中心轴线靠左侧(图1B的左侧)的位置,散热片7D的右侧的面6B配置于比散热片7D的中心轴线靠右侧(图1B的右侧)的位置。
因此,能够抑制通过散热片7D的左侧的面6A形成的接近被冷却体3侧(图1B的上侧)的制冷剂的流动与通过散热片7D的右侧的面6B形成的远离被冷却体3的(图1B的朝下的)制冷剂的流动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如图1B所示,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散热片7E的右侧的面6A与左侧的面6B形成于在第二方向D2(图1B的左右方向)上相互错开的位置。详细而言,散热片7E的右侧的面6A配置于比散热片7E的中心轴线靠右侧(图1B的右侧)的位置,散热片7E的左侧的面6B配置于比散热片7E的中心轴线靠左侧(图1B的左侧)的位置。
因此,能够抑制通过散热片7E的右侧的面6A形成的接近被冷却体3侧(图1B的上侧)的制冷剂的流动与通过散热片7E的左侧的面6B形成的远离被冷却体3的(图1B的朝下的)制冷剂的流动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如图1B及图2所示,散热片7A的15个右侧的面6A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即,在图1B中,仅将配置于图2的最左侧的第一个右侧的面6A在图1B中示出,第二个至第十五个右侧的面6A未在图1B中示出。
因此,与多个右侧的面6A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未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的情况相比,散热片7A能够将接近被冷却体3侧(图1B的上侧)的制冷剂的流动集中增强。其结果是,能够减少不对被冷却体3进行冷却而通过制冷剂流路9的制冷剂的流动,使被冷却体3的冷却效率提高。
如图1B及图2所示,散热片7A的15个左侧的面6B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即,在图1B中,仅将配置于图2的最左侧的第一个左侧的面6B在图1B中示出,第二个至第十五个左侧的面6B未在图1B中示出。
因此,与多个左侧的面6B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未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的情况相比,散热片7A能够将远离被冷却体3(图1B的朝下)的制冷剂的流动集中增强。其结果是,能够减少不对被冷却体3进行冷却而通过制冷剂流路9的制冷剂的流动,使被冷却体3的冷却效率提高。
如图1B所示,散热片7B的15个左侧的面6A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
即,在图1B中,仅将配置于最靠近前侧的第一个左侧的面6A在图1B中示出,第二个至第十五个左侧的面6A未在图1B中示出。因此,与多个左侧的面6A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未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的情况相比,散热片7B能够将接近被冷却体3侧(图1B的上侧)的制冷剂的流动集中增强。
如图1B所示,散热片7B的15个右侧的面6B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
即,在图1B中,仅将配置于最靠近前侧的第一个右侧的面6B在图1B中示出,第二个至第十五个右侧的面6B未在图1B中示出。因此,与多个右侧的面6B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未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的情况相比,散热片7B能够将远离被冷却体3(图1B的朝下)的制冷剂的流动集中增强。
其结果是,能够减少不对被冷却体3进行冷却而通过制冷剂流路9的制冷剂的流动,使被冷却体3的冷却效率提高。
为了实现相同的目的,如图1B所示,散热片7C的15个右侧的面6A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散热片7C的15个左侧的面6B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
如图1B所示,散热片7D的15个左侧的面6A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散热片7D的15个右侧的面6B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
如图1B所示,散热片7E的15个右侧的面6A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散热片7E的15个左侧的面6B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
如图1B所示,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散热片7A的右侧的面6A与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交叠,且散热片7C的右侧的面6A与散热片7D的左侧的面6A交叠。
因此,与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散热片7A的右侧的面6A与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未交叠且散热片7C的右侧的面6A与散热片7D的左侧的面6A未交叠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接近被冷却体3侧(图1B的上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增强,能够使被冷却体3的冷却效率提高。
如图1B所示,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散热片7B的右侧的面6B与散热片7C的左侧的面6B交叠,且散热片7D的右侧的面6B与散热片7E的左侧的面6B交叠。
因此,与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散热片7B的右侧的面6B与散热片7C的左侧的面6B未交叠且散热片7D的右侧的面6B与散热片7E的左侧的面6B未交叠的情况相比,能够将远离被冷却体3(即,向图1B的下侧移动)制冷剂的流动增强,从而促进制冷剂流路9内的上下方向(图1B的上下方向)的制冷剂的移动,使被冷却体3的冷却效率提高。
如上所述,在图1A~图4所示的例子中,散热部6包括散热片7A、7B、7C、7D、7E。因此,与散热部6仅包含散热片7A的情况相比,能够将与第一方向D1交叉的制冷剂的流动增强,能够使被冷却体3的冷却效率提高。
在图1A~图4所示的例子中,图3A~3F所示的各截面内的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中心侧部分的倾斜度θ1与高度方向外侧部分的倾斜度θ2根据截面的位置而连续地变化。
详细而言,图3B的B-B截面内的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中心侧部分的倾斜度θ1(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比图3A的A-A截面内的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中心侧部分的倾斜度θ1(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稍小。
图3C的C-C截面内的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中心侧部分的倾斜度θ1(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比图3B的B-B截面内的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中心侧部分的倾斜度θ1(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小。图3C的C-C截面内的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外侧部分的倾斜度θ2(直线L2所成的角度θ2)比图3C的C-C截面内的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中心侧部分的倾斜度θ1(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大。
在图3D的D-D截面(包含散热片7A的中心轴线(直线L1)的截面)内,散热片7A沿图3D的上下方向延伸(直线L2),与散热片7A的中心轴线(直线L1)正交。图3D的D-D截面内的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中心侧部分的倾斜度θ1(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0°))比图3C的C-C截面内的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中心侧部分的倾斜度θ1(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小。图3D的D-D截面内的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外侧部分的倾斜度θ2(直线L2所成的角度θ2(90°))比图3C的C-C截面内的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外侧部分的倾斜度θ2(直线L2所成的角度θ2)大。
图3E的E-E截面内的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中心侧部分的倾斜度θ1(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钝角))比图3F的F-F截面内的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中心侧部分的倾斜度θ1(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钝角))大。图3E的E-E截面内的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外侧部分的倾斜度θ2(直线L2所成的角度θ2(钝角))比图3E的E-E截面内的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中心侧部分的倾斜度θ1(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钝角))小。
图3F的F-F截面内的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中心侧部分的倾斜度θ1(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钝角))比图3E的E-E截面内的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中心侧部分的倾斜度θ1(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钝角))小。
如上所述,随着进入A-A截面→B-B截面→C-C截面→D-D截面,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中心侧部分的倾斜度θ1(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逐渐变小,在D-D截面中,倾斜度成为0(θ1=0°)。然后,随着进入D-D截面→E-E截面→F-F截面,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中心侧部分的倾斜度(直线L1所成的角度θ1(钝角))从180°侧逐渐变小。即,图3E及图3F中的角度(180°-θ1)随着进入E-E截面→F-F截面而逐渐变大。
随着进入C-C截面→D-D截面,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外侧部分的倾斜度(直线L2所成的角度θ2)逐渐变大,在D-D截面中,与散热片7A的中心轴线正交(成为θ2=90°)。然后,随着进入D-D截面→E-E截面,散热片7A的高度方向外侧部分的倾斜度(直线L2所成的角度θ2)超过90°而逐渐变大。
在图1A~图4所示的例子中,通过使图3D所示的散热片7A的截面形状以散热片7A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且向图3D的右向扫掠而得到的其截面形状的轨迹相当于图1A~图4所示的散热片7A的外形形状。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冷却器2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除了后述的点以外,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同样地构成。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除了后述的点以外,能够实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同样的效果。
图5A、5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的一例的图。详细而言,图5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的被冷却体3与冷却部4的内部结构的关系等的图。图5B是仅将图5A中的冷却部4提取而示出的图。图6是沿着图5B中的Q-Q线的冷却部4的剖视图。
在图1A、1B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在制冷剂流路9内存在有不存在散热片7A、7B、7C、7D、7E的部位。因此,在图1A、1B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存在不与散热片7A、7B、7C、7D、7E碰撞而经过制冷剂流路9内的制冷剂。
另一方面,在图5A、5B及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5B中),在不存在散热片7A、7B、7C、7D、7E的部位配置有肋8A。如图6所示,在第一方向D1(图6的左右方向)上,肋8A在存在散热片7A、7B、7C、7D、7E的整个范围内延伸。
因此,在图5A、5B及图6所示的例子中,能够减少不对散热片7A、7B、7C、7D、7E进行冷却而通过制冷剂流路9内的制冷剂的流动,能够使被冷却体3的冷却效率提高。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冷却器2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除了后述的点以外,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同样地构成。因此,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除了后述的点以外,能够实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同样的效果。
图7A、7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的一例的图。详细而言,图7A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的被冷却体3与冷却部4的内部结构的关系等的图。图7B是仅将图7A中的冷却部4提取而示出的图。图8是沿着图7B中的R-R线的冷却部4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的散热片7A、7B、7C、7D、7E的立体图。
在图1A、1B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1B中),散热片7A、7B、7C、7D、7E各自的外形形状(轮廓)为圆形。因此,在图1A、1B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散热片7A、7B、7C、7D、7E各自的轮廓与搭载部5的下表面或壳体部8的内侧表面之间存在间隙(不存在散热片7A、7B、7C、7D、7E的部位),存在不与散热片7A、7B、7C、7D、7E碰撞而经过制冷剂流路9内的制冷剂。
另一方面,在图7A~图9所示的例子中,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7B中),散热片7A、7B、7C、7D、7E的外形形状(轮廓)与制冷剂流路9的截面形状一致。
在图7A~图9所示的例子中,图7B中的散热片7A、7B、7C、7D、7E的圆形部分的直径比制冷剂流路9的上下方向(图7B的上下方向)尺寸大。
另一方面,在散热片7A、7B、7C、7D、7E的圆形部分的直径比制冷剂流路9的上下方向(图7B的上下方向)尺寸大的情况下,散热片7A、7B、7C、7D、7E的一部分从制冷剂流路9伸出。
因此,在图7A~图9所示的例子中,散热片7A、7B、7C、7D、7E中的从制冷剂流路9伸出的部分被切割。
其结果是,在图7A~图9所示的例子中,如上所述,在沿第一方向D1观察时(即,图7B中),散热片7A、7B、7C、7D、7E的外形形状(轮廓)与制冷剂流路9的截面形状一致。
因此,在图7A~图9所示的例子中,能够减少不与散热片7A、7B、7C、7D、7E碰撞而经过制冷剂流路9内的制冷剂。
如图8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同样,散热片7A的右侧的面6A与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交叠。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冷却器2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除了后述的点以外,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同样地构成。因此,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除了后述的点以外,能够实现与上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同样的效果。
图10A、10B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的一例的图。详细而言,图10A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的被冷却体3与冷却部4的内部结构的关系等的图。
图10B是仅将图10A中的冷却部4提取而示出的图。
图7A所示的例子中,冷却器2具备一个被冷却体3。冷却部4具备一个搭载部5。在搭载部5的一个(图7A的上侧)面搭载有上述的一个被冷却体3。
另一方面,在图10A所示的例子中,冷却器2具备多个(例如四个)被冷却体3。冷却部4具备两个搭载部5。在上侧(图10A的上侧)的搭载部5的一侧(图10A的上侧)的面上搭载有上述四个中的两个被冷却体3。在下侧(图10A的下侧)的搭载部5的一侧(图10A的下侧)的面上搭载有上述四个中的剩余的两个被冷却体3。
在图10A及图10B所示的例子中,左上(图10A的左上)的被冷却体3在第二方向D2(图10A及图10B的左右方向)上,配置于配置有散热片7A的右侧的面6A和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的部位。
因此,通过散热片7A的右侧的面6A和散热片7B的左侧的面6A形成的朝上(图10A及图10B的朝上)的制冷剂的流动与上侧(图10A及图10B的上侧)的搭载部5中的搭载有左上的被冷却体3的部位碰撞。
其结果是,通过与搭载有左上的被冷却体3的部位碰撞的制冷剂的流动,能够使左上的被冷却体3的冷却效率提高。
在图10A及图10B所示的例子中,右上(图10A的右上)的被冷却体3在第二方向D2(图10A及图10B的左右方向)上,配置于配置有散热片7C的右侧的面6A和散热片7D的左侧的面6A的部位。
因此,通过散热片7C的右侧的面6A和散热片7D的左侧的面6A形成的朝上(图10A及图10B的朝上)的制冷剂的流动与上侧(图10A及图10B的上侧)的搭载部5中的搭载有右上的被冷却体3的部位碰撞。
其结果是,通过与搭载有右上的被冷却体3的部位碰撞的制冷剂的流动,能够使右上的被冷却体3的冷却效率提高。
在图10A及图10B所示的例子中,左下(图10A的左下)的被冷却体3在第二方向D2(图10A及图10B的左右方向)上,配置于配置有散热片7B的右侧的面6B和散热片7C的左侧的面6B的部位。
因此,通过散热片7B的右侧的面6B和散热片7C的左侧的面6B形成的朝下(图10A及图10B的朝下)的制冷剂的流动与下侧(图10A及图10B的下侧)的搭载部5中的搭载有左下的被冷却体3的部位碰撞。
其结果是,通过与搭载有左下的被冷却体3的部位碰撞的制冷剂的流动,能够使左下的被冷却体3的冷却效率提高。
在图10A及图10B所示的例子中,右下(图10A的右下)的被冷却体3在第二方向D2(图10A及图10B的左右方向)上,配置于配置有散热片7D的右侧的面6B和散热片7E的左侧的面6B的部位。
因此,通过散热片7D的右侧的面6B和散热片7E的左侧的面6B形成的朝下(图10A及图10B的朝下)的制冷剂的流动与下侧(图10A及图10B的下侧)的搭载部5中的搭载有右下的被冷却体3的部位碰撞。
其结果是,通过与搭载有右下的被冷却体3的部位碰撞的制冷剂的流动,能够使右下的被冷却体3的冷却效率提高。
<第五实施方式>
第五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通过适当组合上述的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来构成。
<适用例>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冷却器2的适用例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能够适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的车辆10的一部分的一例的图。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将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中的任一个、或者组合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中的几个而成的组合体适用于车辆10。
即,通过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中的任一个、或者组合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中的几个而成的组合体,对作为被冷却体3的、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的开关元件UH、UL、VH、VL、WH、WL、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的开关元件UH、UL、VH、VL、WH、WL、以及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的开关元件S1、S2进行冷却。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车辆10除了电力转换装置1以外,还具备蓄电池11(BATT)、行驶驱动用的第一马达12(MOT)、以及发电用的第二马达13(GEN)。
蓄电池11具备蓄电池壳体和收容于蓄电池壳体内的多个蓄电池模块。蓄电池模块具备串联连接的多个蓄电池单体。蓄电池11具备与电力转换装置1的直流连接器1a连接的正极端子PB及负极端子NB。正极端子PB及负极端子NB与在蓄电池壳体内串联连接的多个蓄电池模块的正极端及负极端连接。
第一马达12通过从蓄电池11供给的电力来产生旋转驱动力(动力运转动作)。第二马达13通过向旋转轴输入的旋转驱动力来产生发电电力。构成为能够向第二马达13传递内燃机的旋转动力。例如,第一马达12及第二马达13分别为三相交流的无刷DC马达。三相为U相、V相及W相。第一马达12及第二马达13分别为内转子型。第一马达12及第二马达13分别具备转子和定子,该转子具有励磁用的永久磁铁,该定子具有用于产生使转子旋转的旋转磁场的三相的定子绕组。第一马达12的三相的定子绕组与电力转换装置1的第一三相连接器1b连接。第二马达13的三相的定子绕组与电力转换装置1的第二三相连接器1c连接。
图11所示的电力转换装置1具备功率模块21、电抗器22、电容器单元23、电阻器24、第一电流传感器25、第二电流传感器26、第三电流传感器27、电子控制单元28(MOT GENECU)、以及栅极驱动单元29(G/D VCU ECU)。
功率模块21具备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以及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的输出侧导电体51集中而与第一三相连接器1b连接。即,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的输出侧导电体51经由第一三相连接器1b而与第一马达12的三相的定子绕组连接。
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的正极侧导电体PI集中而与蓄电池11的正极端子PB连接。
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的负极侧导电体NI集中而与蓄电池11的负极端子NB连接。
即,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将从蓄电池11经由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输入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力。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的输出侧导电体52集中而与第二三相连接器1c连接。即,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的输出侧导电体52经由第二三相连接器1c而与第二马达13的三相的定子绕组连接。
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的正极侧导电体PI集中而与蓄电池11的正极端子PB和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的正极侧导电体PI连接。
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的负极侧导电体NI集中而与蓄电池11的负极端子NB和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的负极侧导电体NI连接。
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将从第二马达13输入的三相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通过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转换后的直流电力能够向蓄电池11及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中的至少一方供给。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的U相开关元件UH、V相开关元件VH、W相开关元件WH、以及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的U相开关元件UH、V相开关元件VH、W相开关元件WH与正极母线PI连接。正极母线PI与电容器单元23的正极母线50p连接。
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的U相开关元件UL、V相开关元件VL、W相开关元件WL、以及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的U相开关元件UL、V相开关元件VL、W相开关元件WL与负极母线NI连接。负极母线NI与电容器单元23的负极母线50n连接。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的第一母线51与第一输入输出端子Q1连接。第一输入输出端子Q1与第一三相连接器1b连接。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的各相的连接点TI经由第一母线51、第一输入输出端子Q1及第一三相连接器1b与第一马达12的各相的定子绕组连接。
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的第二母线52与第二输入输出端子Q2连接。第二输入输出端子Q2与第二三相连接器1c连接。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的各相的连接点TI经由第二母线52、第二输入输出端子Q2及第二三相连接器1c与第二马达13的各相的定子绕组连接。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的U相开关元件UH、UL、V相开关元件VH、VL、以及W相开关元件WH、WL具备续流二极管。
同样,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的U相开关元件UH、UL、V相开关元件VH、VL、以及W相开关元件WH、WL具备续流二极管。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栅极驱动单元29向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的U相开关元件UH、UL、V相开关元件VH、VL、以及W相开关元件WH、WL输入栅极信号。
同样,栅极驱动单元29向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的U相开关元件UH、UL、V相开关元件VH、VL、以及W相开关元件WH、WL输入栅极信号。
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将从蓄电池11经由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输入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力,并向第一马达12的三相的定子绕组供给交流的U相电流、V相电流、以及W相电流。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通过与第二马达13的旋转取得同步的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的U相开关元件UH、UL、V相开关元件VH、VL、以及W相开关元件WH、WL的接通(导通)/断开(切断)驱动,从而将从第二马达13的三相的定子绕组输出的三相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
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为电压控制单元(VCU)。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具备一相的开关元件S1、S2。
开关元件S1的正极侧的电极与正极母线PV连接。正极母线PV与电容器单元23的正极母线50p连接。开关元件S2的负极侧的电极与负极母线NV连接。负极母线NV与电容器单元23的负极母线50n连接。电容器单元23的负极母线50n与蓄电池11的负极端子NB连接。开关元件S1的负极侧的电极与开关元件S2的正极侧的电极连接。开关元件S1和开关元件S2具备续流二极管。
构成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的开关元件S1与开关元件S2的连接点的第三母线53与电抗器22的一端连接。电抗器22的另一端与蓄电池11的正极端子PB连接。电抗器22具备线圈和对线圈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电子控制单元28连接。
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基于从栅极驱动单元29向开关元件S1的栅极电极和开关元件S2的栅极电极输入的栅极信号,来对开关元件S1和开关元件S2的接通(导通)/断开(切断)进行切换。
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在升压时,对开关元件S2设定为接通(导通)及开关元件S1设定为断开(切断)的第一状态和开关元件S2设定为断开(切断)及开关元件S1设定为接通(导通)的第二状态进行交替地切换。在第一状态下,电流依次流向蓄电池11的正极端子PB、电抗器22、开关元件S2、蓄电池11的负极端子NB,电抗器22被直流励磁而蓄积磁能。在第二状态下,以阻碍由流过电抗器22的电流被切断引起的磁通的变化的方式在电抗器22的两端间产生电动势(感应电压)。由蓄积于电抗器22的磁能引起的感应电压被叠加于蓄电池电压,从而比蓄电池11的端子间电压高的升压电压向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的正极母线PV与负极母线NV之间施加。
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在再生时,对第二状态和第一状态进行交替地切换。在第二状态下,电流依次流向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的正极母线PV、开关元件S1、电抗器22、蓄电池11的正极端子PB,电抗器22被直流励磁而蓄积磁能。在第一状态下,以阻碍由流过电抗器22的电流被切断引起的磁通的变化的方式在电抗器22的两端间产生电动势(感应电压)。由蓄积于电抗器22的磁能引起的感应电压被降压,从而比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的正极母线PV与负极母线NV之间的电压低的降压电压向蓄电池11的正极端子PB与负极端子NB之间施加。
电容器单元23具备第一平滑电容器41、第二平滑电容器42、以及噪声滤波器43。
第一平滑电容器41连接于蓄电池11的正极端子PB与负极端子NB之间。第一平滑电容器41使伴随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再生时的开关元件S1及开关元件S2的接通/断开的切换动作而产生的电压变动平滑化。
第二平滑电容器42连接于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及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各自的正极母线PI与负极母线NI之间、以及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的正极母线PV与负极母线NV之间。第二平滑电容器42经由正极母线50p及负极母线50n与多个正极母线PI及负极母线NI、以及正极母线PV及负极母线NV连接。第二平滑电容器42使伴随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及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的U相开关元件UH、UL、V相开关元件VH、VL、W相开关元件WH、WL的接通/断开的切换动作而产生的电压变动平滑化。第二平滑电容器42使伴随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升压时的开关元件S1及开关元件S2的接通/断开的切换动作而产生的电压变动平滑化。
噪声滤波器43连接于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及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各自的正极母线PI与负极母线NI之间、以及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的正极母线PV与负极母线NV之间。噪声滤波器43具备串联连接的两个电容器。两个电容器的连接点与车辆10的车体接地(body ground)等连接。
电阻器24连接于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及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各自的正极母线PI与负极母线NI之间、以及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的正极母线PV与负极母线NV之间。
第一电流传感器25配置于构成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的各相的连接点TI且与第一输入输出端子Q1连接的第一母线51,来对U相、V相、以及W相各自的电流进行检测。第二电流传感器26配置于构成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的各相的连接点TI且与第二输入输出端子Q2连接的第二母线52,来对U相、V相、以及W相各自的电流进行检测。第三电流传感器27配置于构成第一晶体管S1与第二晶体管S2的连接点且与电抗器22连接的第三母线53,来对流过电抗器22的电流进行检测。
第一电流传感器25、第二电流传感器26、以及第三电流传感器27分别通过信号线与电子控制单元28连接。
电子控制单元28对第一马达12及第二马达13各自的动作进行控制。例如,电子控制单元28是通过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处理器执行规定的程序来发挥功能的软件功能部。软件功能部是具备CPU等处理器、保存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暂时存储数据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以及计时器等电子电路的ECU(ElectronicControl Unit)。需要说明的是,电子控制单元28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是LSI(Large ScaleIntegration)等集成电路。例如,电子控制单元28执行使用第一电流传感器25的电流检测值和与对第一马达12的转矩指令值相应的电流目标值的电流的反馈控制等,来生成向栅极驱动单元29输入的控制信号。例如,电子控制单元28执行使用第二电流传感器26的电流检测值和与对第二马达13的再生指令值相应的电流目标值的电流的反馈控制等,来生成向栅极驱动单元29输入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是表示对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及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的U相开关元件UH、UL、V相开关元件VH、VL、W相开关元件WH、WL进行接通(导通)/断开(切断)驱动的时机的信号。例如,控制信号是被脉冲宽度调制后的信号等。
栅极驱动单元29基于从电子控制单元28接受的控制信号,来生成用于实际对第一电力转换电路部31及第二电力转换电路部32的U相开关元件UH、UL、V相开关元件VH、VL、W相开关元件WH、WL进行接通(导通)/断开(切断)驱动的栅极信号。例如,栅极驱动单元29执行控制信号的放大及电平移位等来生成栅极信号。
栅极驱动单元29生成用于分别对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的开关元件S1及开关元件S2进行接通(导通)/断开(切断)驱动的栅极信号。例如,栅极驱动单元29生成与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升压时的升压电压指令或第三电力转换电路部33再生时的降压电压指令相应的占空比的栅极信号。占空比为开关元件S1及开关元件S2的比率。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将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适用于车辆10,但在其他的例子中,例如也可以将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冷却器2适用于电梯、泵、风扇、铁路车辆、空气调节器、冰箱、洗衣机等那样的车辆10以外的物体。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实施方式,并非意图对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这些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主旨,同样也包含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冷却器,其通过使制冷剂在制冷剂流路内流通,来对搭载于搭载部的被冷却体进行冷却,其中,
所述冷却器具备配置于所述制冷剂流路内的散热部,
所述散热部具备:
多个第一面,它们以随着向沿着所述制冷剂流路的流动方向的第一方向行进而接近所述搭载部侧的方式形成;以及
多个第二面,它们以随着向所述第一方向行进而远离所述搭载部的方式形成,
多个所述第一面与多个所述第二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替地配置,
所述第一面具有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以随着向所述第一方向行进而接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且与所述搭载部平行的第二方向的一侧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二面具有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以随着向所述第一方向行进而接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的方式形成,
所述散热部至少包括:
第一散热片,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散热片,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相邻配置,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散热片及所述第二散热片分别具备具有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面和具有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二面,
所述第一散热片及所述第二散热片中的一方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随着向所述第一方向行进而形成顺时针回旋的制冷剂的流动,
所述第一散热片及所述第二散热片中的另一方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随着向所述第一方向行进而形成逆时针回旋的制冷剂的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中,
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形成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互错开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器,其中,
多个所述第一面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
多个所述第二面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分别形成于相互重叠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中,
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的所述第一面交叠,或者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的所述第二面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中,
所述被冷却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配置于配置有所述第一面的部位。
CN201910401169.0A 2018-05-16 2019-05-14 冷却器 Active CN1105042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4589 2018-05-16
JP2018094589A JP7027247B2 (ja) 2018-05-16 2018-05-16 冷却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4227A CN110504227A (zh) 2019-11-26
CN110504227B true CN110504227B (zh) 2023-02-21

Family

ID=68534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01169.0A Active CN110504227B (zh) 2018-05-16 2019-05-14 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53434A1 (zh)
JP (1) JP7027247B2 (zh)
CN (1) CN1105042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7002A (zh) * 2019-12-06 2022-07-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散热器以及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10762A (en) * 1932-11-22 1934-05-22 Owen David Lucas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pparatus for vaporizing or distilling liquids
JP2012074624A (ja) * 2010-09-29 2012-04-12 Toshiba Teli Corp 冷却管構造
JP2015185737A (ja) * 2014-03-25 2015-10-22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冷却器
CN105247312A (zh) * 2013-05-08 2016-01-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换热器
JP2017069518A (ja) * 2015-10-02 2017-04-0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冷却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10762A (en) * 1932-11-22 1934-05-22 Owen David Lucas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pparatus for vaporizing or distilling liquids
JP2012074624A (ja) * 2010-09-29 2012-04-12 Toshiba Teli Corp 冷却管構造
CN105247312A (zh) * 2013-05-08 2016-01-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换热器
JP2015185737A (ja) * 2014-03-25 2015-10-22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冷却器
JP2017069518A (ja) * 2015-10-02 2017-04-0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冷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27247B2 (ja) 2022-03-01
JP2019201101A (ja) 2019-11-21
US20190353434A1 (en) 2019-11-21
CN110504227A (zh) 2019-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25078B2 (en) Semiconductor element cooling structure
US8331092B2 (en) Cooling apparatus for semiconductor element
JP5738794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4470857B2 (ja) 電気機器の冷却構造
CN110247538B (zh) 电力转换装置
EP3112197B1 (en) Vehicle driving apparatus
JP5707279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6055868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10504227B (zh) 冷却器
US20090114371A1 (en) Cooling structure for electric device
US20200389049A1 (en) Electric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and drive unit
JP6149611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及び車両用駆動装置
JP5623985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18042311A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10867423B (zh) 冷却器
WO2018229929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6272064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7426336B2 (ja) 冷却器
JP7390277B2 (ja) 回転電機ユニット
CN110247564B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110323951B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110798076B (zh) 元件模块
JP2019161019A (ja) 電力変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