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8515A - 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8515A
CN110498515A CN201910817791.XA CN201910817791A CN110498515A CN 110498515 A CN110498515 A CN 110498515A CN 201910817791 A CN201910817791 A CN 201910817791A CN 110498515 A CN110498515 A CN 110498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g
administering
catalase
cyanobacterial bloom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77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广林
钟美娟
范孝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ove Agricultur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ove Agricultur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ove Agricultur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ove Agricultur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77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985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98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85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02F3/34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nzyme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对漂浮有蓝藻的水体喷洒药物,其特征在于使用无人机喷洒药物;本申请清除效果好,并可以节约药物使用量,避免药物对水体的污染以及水产的影响。

Description

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池塘由于清淤不到位,肥水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机肥,以及高温时投入饵料过多,造成水池营养过剩,在七八月份高温、高pH的时,蓝藻会大量繁殖,严重时会形成绿潮。
蓝藻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气囊,其通过调节细胞中的气囊数控制其上升和下沉,当蓝藻数量过多时,其会上升到水面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会阻碍水草光合作用以及水体和空气的气体交换,水草生长受到抑制,遇到高温天气水草就会死亡,造成腐烂坏水,使水池中氧气减少,造成水产呼吸困难,引起急性缺氧,甚至出现应激性。
目前治理蓝藻水华通常采用撒施化学灭藻剂的方法,撒施化学杀藻剂具有效果显著、见效快的特点,但是其也存在许多弊端:1)撒药为全塘撒药,要想达到教好的除蓝藻效果,则需要撒入大量的药;2)撒入大量的化学药物会对养殖水体造成污染,引起水产中毒,甚至死亡;3)撒入大量的化学药物还会破坏水体的微生态环境,致使蓝藻死亡后释放出的藻毒素,长期存在于水体中,污染水体,引起水产中毒,甚至死亡;4)藻毒素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氧,造成水产食欲不振,缺氧浮头。
目前尚未有既可以减少化学药物使用量,又可以杀灭蓝藻的方法,也没有减少灭杀蓝藻后水体污染,防止水产死亡的方法,也没有减少藻毒素在水体中的残留,预防水体污染及水产中毒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解决技术问题是1)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量,防止化学药物污染水体,以及引起水产中毒,死亡;2)防止藻毒素长期存在于水体中,引起水体污染后水产中毒;3)使水产健康生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对爆发蓝藻水华的水体喷洒药物,其特征在于使用无人机喷洒药物;所述药物能够有效杀灭蓝藻。
优选地,所述喷洒药物是将药物喷洒于漂浮于水面的蓝藻上。
所述药物是硫酸铜、高锰酸盐、硫酸铝、高铁酸盐复合药剂、液氯、clO2、O3 、H2O2和自制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自制药物中含有遇水释放H2O2的增氧剂和过氧化氢酶。
所述自制药物中还含有过氧化物酶。
所述自制药物为酸性。
所述自制药物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增氧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其它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即得自制药物;所述其它物质包括酸、碱和多肽中的一种或几种;增氧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其它物质的质量比为1~99:1~99:0~98:0~98。
所述一定条件为生产设备干燥且生产环境中温度低于含有增氧剂和过氧化氢酶的药物的吸湿点。
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采用无人机对漂浮有水面上蓝藻进行喷药,针对性强,去除率高,且可以明显减少药物的使用量,不引起水体污染以及水产中毒,安全高效。具体原因为:蓝藻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气囊,其通过调节细胞中的气囊数控制其上升和下沉,当蓝藻数量过多时,其会上升到水面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给采用无人机喷药创造了条件。
2.本申请自制药物中含有增氧剂和过氧化氢酶,可以起到快速补充氧气以及降解蓝藻毒素的效果,原因在于,过氧化物增氧剂溶解于水中产生H2O2,过氧化氢酶利用H2O2将绿藻毒素氧化,反应为R′H2+H2O2→R′+2H2O,降低了水中藻毒素的含量,进而防止藻毒素对水产产生毒害;由于采用无人机喷药,用量少因此对水体中的微生态环境破坏少,微生物可以通过氧化作用对藻毒素进行分解,而本申请中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剩的过氧化氢2H2O2→ 2H2O + O2,可以快速补充水中的氧气,避免藻毒素氧化分解消耗水体中的氧,造成水产食欲不振,缺氧浮头。
3.本申请中含有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可以降解藻毒素,反应为RH2+O2→R+H2O2,同时,为过氧化氢酶提供H2O2,提高分解效率。
4.本申请为酸性,可以调节水体的pH,防止pH过高,对水产产生毒害并防止蓝藻绿潮的发生。蓝藻在高pH值条件下对低二氧化碳有超强的吸收能力。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生产量很高,导致水体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pH值上升,蓝藻从而具备了很好的竞争能力,因此会导致蓝藻的爆发,因此降低pH可以预防蓝藻爆发。
5.在生产工艺上,本申请要求生产设备干燥,且生产环境中温度低于增氧剂和过氧化氢酶的吸湿点,原因在于,设备潮湿的情况下,过氧化物增氧剂会部分溶解于水中产生H2O2,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2H2O2 → 2H2O + O2继续产生水,致使增氧剂继续溶解,造成恶性循环,致使最终制造的产品不能释放O2,也不能降解绿藻毒素,即无法达到本申请的要求。在吸湿点控制方面,本申请通过控制吸湿点,防止在生产过程中过氧化氢酶和增氧剂吸湿,进而发生上述反应,致使最终制造的产品不能释放O2,也不能降解绿藻毒素,即无法达到本申请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对爆发蓝藻水华的水体喷洒药物,使用无人机喷洒药物;所述药物是浓度为100ppm的clO2。
所述喷洒药物是将药物喷洒于漂浮于水面的蓝藻上。
实施例2
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对爆发蓝藻水华的水体喷洒药物,使用无人机喷洒药物;所述药物是浓度为100ppm的clO2水溶液和200ppm的自制药物水溶液按照质量比9:1的组合物,所述自制药物现场稀释,并于稀释后1h内使用完毕。
所述喷洒药物是将药物喷洒于漂浮于水面的蓝藻上。
所述自制药物由增氧剂和过氧化氢酶组成。所述增氧剂为过硫酸钾。
增氧剂和过氧化氢酶的质量比为80:20。
将增氧剂和过氧化氢酶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即得自制药物;自制药物1%水溶液pH为6.8。
所述一定条件为生产设备干燥且生产环境温度低于25℃,相对湿度低于50%。
实施例3
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对爆发蓝藻水华的水体喷洒药物,使用无人机喷洒药物;所述药物是浓度为100ppm的clO2水溶液和200ppm的自制药物水溶液按照质量比9:1的组合物,所述自制药物现场稀释,并于稀释后1h内使用完毕。
所述喷洒药物是将药物喷洒于漂浮于水面的蓝藻上。
所述自制药物由增氧剂和过氧化氢酶组成。所述增氧剂为过硫酸氢钾。
增氧剂和过氧化氢酶的质量比为80:20。
将增氧剂和过氧化氢酶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即得自制药物;自制药物1%水溶液pH为2.3。
所述一定条件为生产设备干燥且生产环境温度低于25℃,相对湿度低于50%。
实施例4
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对爆发蓝藻水华的水体喷洒药物,使用无人机喷洒药物;所述药物是浓度为100ppm的clO2水溶液和200ppm的自制药物水溶液按照质量比9:1的组合物,所述自制药物现场稀释,并于稀释后1h内使用完毕。
所述喷洒药物是将药物喷洒于漂浮于水面的蓝藻上。
所述自制药物由增氧剂、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组成。所述增氧剂为过硫酸氢钾。
增氧剂、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质量比为80:19:1。
将增氧剂、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即得自制药物;自制药物1%水溶液pH为2.3。
所述一定条件为生产设备干燥且生产环境温度低于25℃,相对湿度低于50%。
实施例5
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对爆发蓝藻水华的水体喷洒药物,使用无人机喷洒药物;所述药物是浓度为1%的硫酸铜水溶液和300ppm的自制药物水溶液按照质量比3:6的组合物,所述自制药物现场稀释,并于稀释后1h内使用完毕。
所述喷洒药物是将药物喷洒于漂浮于水面的蓝藻上。
所述自制药物由增氧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柠檬酸组成。所述增氧剂为过氧化碳酰胺和过氧化碳酸钙按照质量比3:1的组合物。
增氧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柠檬酸的质量比为70:29:0.5:0.5。
将增氧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柠檬酸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即得自制药物;
所述一定条件为生产设备干燥且生产环境温度低于30℃,相对湿度低于40%。
实施例6
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对爆发蓝藻水华的水体喷洒药物,使用无人机喷洒药物;所述药物是浓度为1%的硫酸铜水溶液、浓度为100ppm的clO2水溶液和300ppm的自制药物水溶液按照质量比1:2:6的组合物,所述自制药物现场稀释,并于稀释后1h内使用完毕。
所述喷洒药物是将药物喷洒于漂浮于水面的蓝藻上。
所述自制药物由增氧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碳酸氢钠组成。所述增氧剂为过氧化碳酰胺和过氧化碳酸钙按照质量比2:5的组合物。
增氧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60:25:5:10。
将增氧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碳酸氢钠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即得自制药物;
所述一定条件为生产设备干燥且生产环境温度低于30℃,相对湿度低于40%。
实施例7
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对爆发蓝藻水华的水体喷洒药物,使用无人机喷洒药物。
下面结合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验一
供试材料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山东多芬农业有限公司。
1.2实验检测:生产状况及投入除氧水中后采用氧传感器检测除氧水中氧气浓度。
1.3供试材料:对比1(除自制药物生产料仓中有水未清理外,其它制备工艺均与实施例2中自制药物一致)、对比2(除自制药物生产时温度为35℃,湿度为85%外,其它制备工艺均与实施例2中自制药物一致)、对比3(除自制药物中未加入过氧化氢酶外,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2中自制药物一致)、实施例2中的自制药物。
本实验除检测物不同外,其它操作均一致。
2结果与分析
对比1和对比2为生产时遇到情况的总结,此两种情况生产出的产品部分溶解,像很稠的粥,流动性差,无法包装,认定为生产事故,为废品。
取同样的对比1、对比2、对比3(除自制药物中未加入过氧化氢酶外,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2中自制药物一致)、实施例2中自制药物各1g,分别溶解于1000ml水中,密闭静置30min后检测水中氧气含量,环境温度为20℃。
检测数据见表1。
表1
水中氧含量(mg/L) 静置30min后氧气含量(mg/L)
对比1 2.2 2.3
对比2 2.2 2.3
对比3 2.2 4.2
实施例2 2.2 8.4
由表1可以看出,出现生产事故的对比1和对比2,几乎没有增氧效果,其在生产过程中过氧化硫酸钾已于水反应释放出了H2O2,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2H2O2 → 2H2O + O2,致使其增氧性能丧失。对比3属于传统的速效增氧剂,具有增氧效果,但增氧速度比较慢。
实验二
供试材料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潍坊三通分析检测有限公司。
1.2实验检测:水中微囊藻毒素。
1.3供试材料:称取对比3(除自制药物中未加入过氧化氢酶外,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2中自制药物一致)、对比4(除未自制药物中加入过硫酸钾外,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2中自制药物一致)、对比5(除自制药物中未加入过氧化氢酶和过硫酸钾外,其它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2中自制药物一致)、实施例2中自制药物、实施例3中自制药物和实施例4中自制药物各1g,分别加入到含有微囊藻毒素的100ml水中,静置48h后进行检测。
1.4检测方法:根据GB/T 20466-2006 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本实验除检测物不同外,其它操作均一致。
2结果与分析
检测数据见表2。
表2
处理前微囊藻毒素含量(μg/L) 处理后微囊藻毒素含量(μg/L)
对比3 6.27 6.26
对比4 6.27 6.25
对比5 6.27 6.27
实施例2 6.27 2.85
实施例3 6.27 2.24
实施例4 6.27 2.13
由表2可以看出,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增氧剂配合,可以对微囊藻毒素起到很好的降解效果。
实验三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烟台莱州某水产养殖基地。
1.2实验检测: 溶解氧、微囊藻毒素和叶绿素a含量。
1.3供试材料:对比6(除采用撒施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一致)、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
1.4实验方法:
将初始条件相近且已经有蓝藻漂浮的鱼塘围隔成10个50平方米的小塘,每两个小塘为一组,分别采用对比6(除采用撒施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一致)、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方法进行试验,合计实验2两天,每天一次,实验后第七天检测水中溶解氧、叶绿素a含量和微囊藻毒素含量,其中对比6(除采用撒施外,其它均与实施例1一致)施用浓度为100ppm的clO2的量为25kg,实施例1至4的药物施用量各为8kg。
本实验除实验处理不同外,其它操作均一致。
本实验通过检测叶绿素a的含量,反应水中蓝藻的数量,叶绿素a含量越高,则蓝藻数量越高。
1.5检测方法
1.51水质测定方法
水质溶解氧:GB/T 7489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碘量法;
微囊藻毒素:SN/T 2678-2010 进出口淡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叶绿素a含量:分光光度法。
2结果与分析
溶解氧、微囊藻毒素和蓝藻数量的检测结果,为平均数值,见表3。
表3
溶解氧(mg/L) 叶绿素a(mg/m<sup>3</sup>) 微囊藻毒素(μg/L)
对比6 6.5 9.2 5.57
实施例1 6.2 6.9 5.61
实施例2 6.3 7.2 3.78
实施例3 6.3 6.9 3.58
实施例4 6.2 6.8 2.24
由表3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撒施的方法,施用量大,但去除蓝藻的效果不好,且水中残留有较多的微囊藻毒素,对水体有一定的污染;采用无人机喷药的实施例1相比于对比6具有用量少的优势,但是水体中依然有较多的微囊藻毒素残留,而实施例2至4用药少,且具有较好去除蓝藻的效果,并且可以降低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其中添加入过氧化物酶的实施例4更具有较好的降低微囊藻毒素的效果。

Claims (10)

1.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对漂浮有蓝藻的水体喷洒药物,其特征在于使用无人机喷洒药物;所述药物能够有效杀灭蓝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药物是将药物喷洒于漂浮于水面的蓝藻上。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硫酸铜、高锰酸盐、硫酸铝、高铁酸盐复合药剂、液氯、clO2、O3 、H2O2和自制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制药物中含有遇水释放H2O2的增氧剂和过氧化氢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制药物中还含有过氧化物酶。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制药物为酸性。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制药物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增氧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其它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即得自制药物;所述其它物质包括酸、碱和多肽中的一种或几种;增氧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其它物质的质量比为1~99:1~99:0~98:0~98。
8.如权利要求6所述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制药物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增氧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其它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均匀后,即得自制药物;所述其它物质包括酸、碱和多肽中的一种或几种;增氧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其它物质的质量比为1~99:1~99:0~98:0~98。
9.如权利要求7所述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条件为生产设备干燥且生产环境中温度低于含有增氧剂和过氧化氢酶的药物的吸湿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定条件为生产设备干燥且生产环境中温度低于含有增氧剂和过氧化氢酶的药物的吸湿点。
CN201910817791.XA 2019-08-30 2019-08-30 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 Pending CN1104985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7791.XA CN110498515A (zh) 2019-08-30 2019-08-30 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7791.XA CN110498515A (zh) 2019-08-30 2019-08-30 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8515A true CN110498515A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90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7791.XA Pending CN110498515A (zh) 2019-08-30 2019-08-30 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98515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49758A (ko) * 2007-11-14 2009-05-19 건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논우렁이를 이용한 부유성 조류 제어 방법
CN101624240A (zh) * 2008-07-08 2010-01-13 昆山瑞仕莱斯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蓝藻杀灭方法
CN108975484A (zh) * 2018-08-28 2018-12-11 天津农学院 一种酶促增氧调水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208684496U (zh) * 2018-04-21 2019-04-02 广东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赤潮治理粘土播撒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49758A (ko) * 2007-11-14 2009-05-19 건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논우렁이를 이용한 부유성 조류 제어 방법
CN101624240A (zh) * 2008-07-08 2010-01-13 昆山瑞仕莱斯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蓝藻杀灭方法
CN208684496U (zh) * 2018-04-21 2019-04-02 广东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赤潮治理粘土播撒装置
CN108975484A (zh) * 2018-08-28 2018-12-11 天津农学院 一种酶促增氧调水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侯晓虹等: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工程》", 30 April 2015,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王琪: "《化学动力学导论》", 31 March 1982, 吉林人民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0674B (zh) 一种含有克菌丹的杀菌组合物
Randall et al. Gas transfer and acid/base regulation in salmonids
CN102894002B (zh) 一种含有小檗碱和多抗霉素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9721426A (zh) 一种农用肥料增效剂
CN103858883B (zh) 一种含有啶氧菌酯与酰胺类的农药组合物
CN108191073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体解毒抗应激粉剂及其制作工艺
KR101764260B1 (ko) 수분산 나노 유황이 함유된 액체비료 조성물과 그 제조방법
CN107593720A (zh) 一种复方消毒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98515A (zh) 治理蓝藻水华的方法
CN103734194A (zh) 一种防治枯萎病的沼液复合杀菌剂
CN110498516A (zh) 具有净水并能够预防蓝藻水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6867A (zh) 含几丁聚糖和淡紫拟青霉的农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78129B (zh) 一种复配农用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5284790B (zh) 环保型牡丹、芍药鲜切花生物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90417A (zh) 一种含唑嘧菌胺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835406A (zh) 霜霉威和甲霜灵或精甲霜灵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6800458A (zh) 一种西瓜抗重茬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42238B (zh) 异氰尿酸在防治玉米顶腐病中的应用
CN102657222B (zh) 一种除草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09429A (zh) 一种含氯化胆碱的农药组合物
CN110092427A (zh) 一种虾塘使用的解毒剂及其应用
CN108294011B (zh) 一种含氯溴异氰尿酸和春雷霉素的可溶性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RU2764468C1 (ru) Жидкое комплексное удобрение
CN106927949A (zh) 一种用于降解农产品中农药及重金属的硒掺杂纳米钛溶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60118A (zh) 一种含四甲基戊二酸的农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