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4376A - 传送带的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送带的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94376A CN110494376A CN201780089474.XA CN201780089474A CN110494376A CN 110494376 A CN110494376 A CN 110494376A CN 201780089474 A CN201780089474 A CN 201780089474A CN 110494376 A CN110494376 A CN 1104943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er belt
- input
- index
- state
- conve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2792 cor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738 Limeston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28 lime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2—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detecting dangerous physical condition of load carriers, e.g. for interrupting the drive in the event of overheat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能详细地掌握传送带的状态而更可靠地防止传送带变得不能使用的传送带的管理系统。除了表示带式传送机装置的状态的指标以及表示装接于该带式传送机装置的传送带的使用环境的指标的各个数据之外,还将上覆盖橡胶的磨耗量、作用于传送带的冲击力、张力、表示芯体的状态的指标、表示两端连接部的状态的指标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通过输入部5输入至服务器2。基于所输入的数据以及存储于存储部4的带规格数据库4a及按每个带规格预先输入有关于各个输入项目的允许范围的允许范围数据库4b,通过运算部3来监视传送带的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带的管理系统,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详细地掌握传送带的状态而更可靠地防止传送带变得不能使用的传送带的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以铁矿石、石灰石等矿物资源为首,各种输送物通过传送带来输送。传送带的上覆盖橡胶因被投入输送物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磨耗。此外,上覆盖橡胶因被投入的输送物而受到冲击,若输送物的表面锋利,则有时也会在上覆盖橡胶的表面产生割伤。传送带的芯体有时也会因弯曲疲劳而断裂,有时也会因异常张力而断裂。除了上述以外还存在传送带发生损伤的各种主要原因,当损伤变大时,传送带变得不能使用。
若传送带变得不能使用,则传送带线路停止而对输送物的输送产生大的影响。以往,提出了各种掌握传送带的状态的管理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被提出的管理系统中,仅掌握传送带的磨耗量。
然而,实际上传送带变得不能使用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磨耗,如上所述还存在各种主要原因。因此,对于更可靠地防止传送带变得不能使用而言存在改善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公报WO2013/179903A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详细地掌握传送带的状态而更可靠地防止传送带变得不能使用的传送带的管理系统。
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传送带的管理系统具备:输入部,除了输入表示设置于使用现场的带式传送机装置的状态的指标以及表示该使用现场中的传送带的使用环境的指标之外,还将所述传送带的上覆盖橡胶的磨耗量、作用于所述传送带的冲击力、张力、表示芯体的状态的指标、表示两端连接部的状态的指标这五个输入项目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输入项目;和服务器,供各个所述输入项目的数据输入,所述传送带的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采用了如下构成:所述服务器具有运算部和存储部,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带规格数据库,预先输入有所述传送带的规格;和允许范围数据库,按每个传送带的规格预先输入有关于输入至所述服务器的各个所述输入项目的允许范围,基于输入至所述服务器的各个所述输入项目的数据、输入至所述带规格数据库的所述传送带的规格以及输入至所述允许范围数据库的所述允许范围,通过所述运算部来监视所述传送带的状态。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为了监视传送带的状态,除了表示带式传送机装置的状态的指标以及表示该使用现场中的传送带的使用环境的指标之外,还使用上覆盖橡胶的磨耗量、作用于传送带的冲击力、张力、表示芯体的状态的指标、表示两端连接部的状态的指标这五个输入项目中的至少一个输入项目。伴随于此,与以往相比能更详细地掌握传送带的状态。因此,对于更可靠地防止传送带变得不能使用而言是有利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举例示出本发明的传送带的管理系统的整体概要的说明图。
图2是举例示出带规格数据库的说明图。
图3是举例示出允许范围数据库的说明图。
图4是举例示出使用条件数据库的说明图。
图5是举例示出库存数据库的说明图。
图6是以侧视简化地举例示出装接有传送带的带式传送机装置的说明图。
图7是图6的A-A剖面图。
图8是以俯视举例示出图6的传送带的两端连接(endless)部的构造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传送带的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图1中举例示出的本发明的传送带的管理系统1(以下,称为管理系统1)对图6、7中举例示出的装接于使用现场的带式传送机装置9的传送带12的使用状态进行监视。
在该带式传送机装置9中,传送带12架设于驱动带轮10a与从动带轮10b之间并以规定的张力张紧设置。在驱动带轮10a与从动带轮10b之间,传送带12由以适当的间隔配置于带长尺寸方向的支承辊10c来支承。
传送带12由芯体层14以及隔着芯体层14的上覆盖橡胶13a和下覆盖橡胶13b构成,所述芯体层14由利用钢帘线或帆布形成的芯体15构成。芯体层14是承受用于张紧设置传送带12的张力的构件。传送带12除此之外还附加宽度方向端部橡胶13c、增强层等适当、必要的构件而构成。
在传送带12的传输侧,下覆盖橡胶13b由支承辊10c支承,在回行侧,上覆盖橡胶13a由支承辊10c支承。在传送带12的传输侧,在带宽度方向并列配置有三个支承辊10c,通过这些支承辊10c,传送带12以规定的槽角度被支承为凹状。
驱动带轮10a由驱动马达旋转驱动。拉紧(take up)机构11使从动带轮10b移动,而使驱动带轮10a与从动带轮10b的间隔变化来使所希望的张力作用于传送带12(芯体层14)。
将适当的长度的多根传送带12的各个芯体层14的长尺寸方向端部彼此接合而形成为环状。在周长短的传送带12的情况下,将一根传送带12的长尺寸方向两端部的芯体层14彼此接合而形成为环状。因此,如图8所举例示出,在传送带12中,在长尺寸方向上将芯体层14接合的部分(两端连接部16B)和非两端连接部16A在长尺寸方向上相邻地存在。在该传送带12中,芯体层14由在带宽度方向上并列的多个钢帘线15形成。在两端连接部16B中,从在带长尺寸方向上对置的各个非两端连接部16A延伸的钢帘线15相互在带宽度方向上每隔一条地进入对方侧的钢帘线15之间。
在芯体层14由帆布形成的情况下,在两端连接部16B中,成为从在带长尺寸方向上对置的各个非两端连接部16A延伸的帆布接合为阶梯状等公知的构造。在非两端连接部16A中,芯体层14无接缝地连续,但在两端连接部16B中,像这样芯体层14成为接缝。因此,在两端连接部16B和非两端连接部16A中,在伸长率、作用的张力、弯曲性(弯曲刚性)上产生差异。
在该传送带12的上覆盖橡胶13a被投入通过另一传送带输送来的输送物C,被投入的输送物C通过传送带12输送至输送目的地。有时也会通过料斗等向传送带12投入输送物C。
上覆盖橡胶13a因被投入的输送物C而受到冲击。此外,在上覆盖橡胶13a,刚被投入并载置之后的输送物C以规定的表面压力按压上覆盖橡胶13a,并且相对于传送带12向与其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此时,在上覆盖橡胶13a上作用有摩擦力。上覆盖橡胶13a主要因输送物C的这一动作而发生磨耗。宽度方向端部橡胶13c有时也会相对于带式传送机装置9的导轨等滑动而发生磨耗。下覆盖橡胶13b有时也会相对于不能旋转或者变得不能顺畅地旋转的支承辊10c滑动而发生磨耗。下覆盖橡胶13b有时也会因作用于传送带12的张力不足等在带轮10a、10b之间产生打滑而发生磨耗。下覆盖橡胶13b有时也会相对于为了去除下落到下覆盖橡胶13b之上的输送物C而设置的刮板滑动而发生磨耗。
该管理系统1具备输入部5(5a~5g)和通过输入部5来输入数据的服务器2。服务器2具有运算部3(微型处理器)和存储部4(存储器)。
输入部5与服务器2可通信地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管理系统1具备七种输入部5a~5g,这些输入部5与发送部6连接。通过输入部5输入的数据从发送部6发送至服务器2。而且,服务器2与订购者终端设备7以及制造者终端设备8可通信地连接。订购者终端设备7以及制造者终端设备8例如使用个人计算机等。服务器2、输入部5、订购者终端设备7以及制造者终端设备8分别例如能通过互联网来连接。
服务器2例如设置于销售传送带12的销售商的公司。输入部5例如配置于传送带12的使用现场。订购者终端设备7例如设置于传送带12的使用商的公司。制造者终端设备8例如设置于制造传送带12的制造商的公司(工厂)。在传送带12的销售商和制造商相同的情况下(传送带12的制造销售商的情况下),例如在该制造销售商的公司配置有服务器2以及制造者终端设备8。
关于通过各个输入部5将数据输入至服务器2的频率,也可以设为在一周、一个月内为适当的次数等的不定期间,但尽可能设为每个定期的固定期间为好。该输入频率例如设为1次/日、1次/周、1次/月等。
磨耗量输入部5a将上覆盖橡胶13a的磨耗量P1作为输入项目,但也可以将下覆盖橡胶13b和宽度方向端部橡胶13c中的任一方或双方的磨耗量加入到输入项目中。在磨耗量输入部5a中例如可以使用感测上覆盖橡胶13a的磨耗量P1的各种类型的磨耗量传感器。或者,也可以将用于供操作者将磨耗量P1的数据输入至服务器2的输入终端设备(个人计算机等)用作磨耗量输入部5a。
冲击力输入部5b将作用于传送带12的冲击力P2作为输入项目,张力输入部5c将作用于传送带12的张力P3作为输入项目,芯体状态输入部5d将表示芯体15的状态的指标P4作为输入项目,两端连接部状态输入部5e将表示两端连接部16B的状态的指标P5作为输入项目,装置状态输入部5f将表示带式传送机装置9的状态的指标P6作为输入项目,使用环境输入部5g将表示传送带12的使用环境的指标P7作为输入项目。
在本发明中,具备除了表示带式传送机装置9的状态的指标P6以及表示传送带12的使用环境的指标P7之外,还将上述五个输入项目(P1~P5)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输入项目的输入部5即可。因此,可以采用如下构成,即,具备:在传送带12的使用期间中,除了指标P6以及指标P7的数据之外,还输入从五个输入项目(P1~P5)中选择的一个输入项目、两个输入项目、三个输入项目、四个输入项目的输入部5。或者,也可以采用像该实施方式这样具有输入七个输入项目(P1~P7)的输入部5的构成。
在冲击力输入部5b中例如可以使用感测作用于传送带12(上覆盖橡胶13a)的冲击力P2的各种类型的冲击力传感器。或者,也可以将用于供操作者将冲击力P2的数据输入至服务器2的输入终端设备(个人计算机等)用作冲击力输入部5b。
在张力输入部5c中例如可以使用感测作用于传送带12(芯体层14)的张力P3的各种类型的张力传感器。或者,也可以将用于供操作者将张力P3的数据输入至服务器2的输入终端设备(个人计算机等)用作张力输入部5c。
表示芯体15的状态的指标P4例如可列举出并列的芯体15彼此的带宽度方向间隙。在芯体状态输入部5d中例如可以使用照射X射线并感测该宽度方向间隙的X射线装置等。或者,也可以将用于供操作者将指标P4的数据输入至服务器2的输入终端设备(个人计算机等)用作芯体状态输入部5d。
表示两端连接部16B的状态的指标P5例如可列举出两端连接部16B的接合长度、两端连接部16B的表面状态(凹凸情况)。在两端连接部状态输入部5e中例如可以使用感测埋设于两端连接部16B的长尺寸方向两端位置的标记(彩色橡胶、刻印等)彼此的间隔的长度传感器、识别两端连接部16B的表面状态的数码相机等。或者,也可以将用于供操作者将指标P5的数据输入至服务器2的输入终端设备(个人计算机等)用作两端连接部状态输入部5e。
表示带式传送机装置9的状态的指标P6例如可列举出:输送物C的输送速度、每单位时间的输送重量;带轮10a、10b、支承辊10c的外径;为了使带式传送机装置9运转所需的电能等。在装置状态输入部5f中例如可以使用感测输送物C的输送速度的速度传感器、感测每单位时间的输送重量的重量传感器、功率计等。或者,也可以将用于供操作者将指标P6的数据输入至服务器2的输入终端设备(个人计算机等)用作装置状态输入部5f。
表示传送带12的使用环境的指标P7例如可列举出:使用环境温度、湿度;输送物C的规格(材质(硬度、含油量)、形状、温度等)。在使用环境输入部5g中例如可以使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硬度传感器、识别输送物C的形状的数码相机等。或者,也可以将用于供操作者将指标P7的数据输入至服务器2的输入终端设备(个人计算机等)用作使用环境输入部5g。
在存储部4中存储有:带规格数据库4a,预先输入有传送带12的规格;允许范围数据库4b,按每个传送带12的规格预先输入有关于各个输入项目(P1~P7)的允许范围;以及使用条件数据库4c。
在该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库存数据库4d、相关关系数据库4e存储于存储部4。在库存数据库4d中,输入有传送带12的使用现场或者其周边的料场(stock yard)中的传送带12的更换用传送带12a的库存量(库存长度)。需要说明的是,有时也将当前使用的传送带12与更换用传送带12a设为相同规格,但有时也设为不同规格。例如,有时也使当前使用的传送带12与更换用传送带12a的上覆盖橡胶13a的材质不同。
可知,在传送带的使用条件及传送带的规格与传送带的实际的寿命Jr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此,在存储于存储部4的相关关系数据库4e中,输入有表示关于此前使用的许多传送带的使用条件及传送带的规格与传送带的实际的寿命Jr的相关关系的数据。
如图2所举例示出,在带规格数据库4a中按每个传送带的规格(规格A、B、C、...)输入有构成构件的材质、大小等。例如,输入有:上覆盖橡胶13a以及下覆盖橡胶13b的橡胶种类(橡胶物性)和层厚、芯体15的材质(物性)和外径、构成芯体层14的芯体15的数量、并列的芯体15彼此的宽度方向间隙、两端连接部16B的接合长度等。
如图3所举例示出,在允许范围数据库4b中按每个传送带12的规格(规格A、B、C、...)输入有关于各个输入项目(P1~P7)的允许范围。由于在该实施方式中七个输入项目(P1~P7)被输入至服务器2,因此,输入有七个输入项目的允许范围,但如果输入至服务器2的输入项目为指标P6、指标P7以及另一个输入项目这三个,则仅该三个输入项目的允许范围被输入至允许范围数据库4b即可。
若上覆盖橡胶13a的磨耗量P1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过大,则容易产生故障。因此,例如对磨耗量P1设定有确定了规定的上限值的允许范围。
若冲击力P2变得过大,则容易产生故障。因此,例如对冲击力P2设定有确定了规定的上限值的允许范围。
若张力P3变得过大,则容易产生故障,若变得过小,则容易产生曲折而产生故障。因此,例如对张力P3设定有确定了规定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的允许范围。
无论作为指标P4的代表例的芯体15彼此的宽度方向间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过大还是变得过小,都容易产生故障。因此,例如对该宽度方向间隙P4设定有确定了规定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的允许范围。
若作为指标P5的代表例的两端连接部16B的接合长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则容易产生接合的剥离。因此,例如对该接合长度P5设定有确定了规定的上限值的允许范围。
若作为指标P6的代表例的输送速度P61变得过大,则上覆盖橡胶13a的磨耗量P1增大,若变得过小,则每单位面积的输送物C的装载重量增大而对传送带12的负荷变大。因此,例如对该输送速度P61设定有确定了规定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的允许范围。若作为指标P6的另一代表例的每单位时间的输送重量P62变得过大,则对传送带12的负荷变大。因此,例如对该每单位时间的输送重量P62设定有确定了规定的上限值的允许范围。
无论作为指标P7的代表例的使用环境温度P71、湿度P72过大还是过小,都容易产生传送带12的故障。因此,例如对该温度P71、湿度P72设定有确定了规定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的允许范围。若作为指标P7的另一代表例的输送物C的硬度P73过大,则容易在上覆盖橡胶13a产生损伤。因此,例如对该硬度P73设定有确定了规定的上限值的允许范围。若作为指标P7的另一代表例的输送物C的形状P74在外表面具有锐角部分,则容易在上覆盖橡胶13a产生损伤。因此,例如对该输送物C的形状P74设定有确定了被投入的输送物C中的表面具有锐角部分的输送物C的数量的比例的规定的上限值的允许范围。
如图4所举例示出,在使用条件数据库4c中输入有该使用现场的带式传送机装置9中的使用条件。该使用条件例如为:输送物C的输送速度、每单位时间的输送重量;带轮10a、10b、支承辊10c的外径等。此外,传送带12的使用环境温度、湿度;输送物C的规格(材质(硬度、含油量)、形状、温度等)也成为使用条件。
即,该使用条件与上述输入项目P6、P7重复。因此,也可以使用装置状态输入部5f以及使用环境输入部5g来将使用条件的数据输入至服务器2。该使用条件每当输送物C的种类变化等使用条件变化时被重新更新。
如图5所举例示出,在库存数据库4d中按每个传送带的规格(规格A、B、C、...)输入有库存量(库存长度)。库存数据库4d每当更换用传送带12a的入库以及出库时被更新。因此,成为输入有最近的库存量的状态。
运算部3成为基于通过各个输入部5输入的输入项目(P1~P7)的数据、输入至带规格数据库4a的传送带12的规格以及输入至允许范围数据库4b的各个输入项目(P1~P7)的允许范围来监视所使用的传送带12的状态的构成。
在该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成为运算部3基于输入至服务器2的各个输入项目(P1~P7)的数据、输入至带规格数据库4a的传送带12的规格、输入至允许范围数据库4b的各个输入项目(P1~P7)的允许范围来计算出传送带12的残存寿命Ja的构成。然后,成为将计算出的残存寿命Ja的长度作为传送带12的一个状态来设为监视对象的构成。
若详细说明,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来比较输入至服务器2的各个输入项目的数据和所对应的允许范围。然后,监视所输入的数据位于允许范围内还是位于允许范围外。在数据位于允许范围外的情况下,判断为该数据的输入项目为异常状态,对与该输入项目相关的部位、设备等进行检查。
若采用除了输入项目P6、P7的数据之外还输入磨耗量P1的数据的构成,则使用条件与磨耗量P1的相关关系变得明确。若采用除了输入项目P6、P7的数据之外还输入冲击力P2的数据的构成,则使用条件与冲击力P2的相关关系变得明确。若采用除了输入项目P6、P7的数据之外还输入张力P3的数据的构成,则使用条件与张力P3的相关关系变得明确。若采用除了输入项目P6、P7的数据之外还输入表示芯体状态的指标P4的数据的构成,则使用条件与指标P4的相关关系变得明确。若采用除了输入项目P6、P7的数据之外还输入表示两端连接部16B的状态的指标P5的数据的构成,则使用条件与指标P5的相关关系变得明确。
在本发明中,若采用除了输入项目P6、P7的数据之外还输入两个以上输入项目的数据的构成,则使用条件与各个输入项目组合的相关关系变得明确。例如,也可以采用:除了输入项目P6、P7的数据之外还输入磨耗量P1以及冲击力P2的构成;除了输入项目P6、P7的数据之外还输入张力P3以及表示两端连接部16B的状态的指标P5的数据的构成;除了输入项目P6、P7的数据之外还输入张力P3、表示芯体的状态的指标P4以及表示两端连接部16B的状态的指标P5的数据的构成。
关于残存寿命Ja的计算,与其他输入项目相比,磨耗量P1、两端连接部16B的接合长度P5的变化对残存寿命Ja的影响度大。因此,例如,计算出这些输入项目P1、P5的数据相对于允许范围的变动情况(变动率)。基于计算出的变动情况,计算出所输入的数据达到允许范围外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将该计算出的时间分别作为临时残存寿命Jb1、Jb2。然后,将各个临时残存寿命Jb1、Jb2中的最短的残存寿命作为残存寿命Ja。
关于其他输入项目(P2~P4、P6、P7),例如,若输入至服务器2的数据在允许范围内,则不考虑这些数据地计算出残存寿命Ja。另一方面,若这些数据在允许范围外,则考虑这些数据并如以下所举例示出地计算出残存寿命Ja。
认为:这些输入项目(P2~P4、P6、P7)的数据在允许范围外的情况与在允许范围内的情况相比,对传送带12的负荷大。因此,针对这些各个输入项目,设定使残存寿命Ja较短地计算出的系数K(0<K<1)。该系数K的大小并不是一样的,基于此前蓄积的实际数据,根据各个输入项目的重要度进行加权,根据输入项目而使其不同为好。
然后,首先,不考虑输入项目(P2~P4、P6、P7)的数据,如上所述计算出临时残存寿命Jb。接着,在这些数据在允许范围外的情况下,将对各个输入项目设定的系数K(K1、K2、K3...)乘以计算出的临时残存寿命Jb来计算出残存寿命Ja(Ja=Jb×K1×K2...)。
在本发明中,基于计算出的残存寿命Ja,确定传送带12的实际的寿命Jr。即,由于传送带12的使用开始时间点以及计算出残存寿命Ja的时间点是已知的,因此,明确出从使用开始时间点至计算出残存寿命Ja的时间点的期间。可以将对该明确出的期间加上计算出的残存寿命Ja所得的期间确定为实际的寿命Jr。本发明中的实际的寿命Jr原则上是指基于计算出的残存寿命Ja像这样确定出的寿命。
运算部3以规定的周期(例如,两周或者一个月)计算出残存寿命Ja。在该实施方式中,通知计算出的残存寿命Ja的电子邮件从服务器2发送给订购者终端设备7。
像这样,在本发明的管理系统1中,为了监视传送带12的状态,除了表示带式传送机装置9的状态的指标P6以及表示该使用现场中的传送带12的使用环境的指标P7之外,还使用其他五个输入项目中的至少一个输入项目,因此,与以往相比能更详细地掌握传送带12的状态。因此,对于更可靠地防止传送带12变得不能使用而言是有利的。
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计算残存寿命Ja的根据,除了上覆盖橡胶13a的磨耗量P1之外,还使用其他输入项目P2~P7中的至少一个输入项目,因此,能根据传送带12的使用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计算出适合的残存寿命Ja。即,能以更高精度掌握残存寿命Ja,因此,容易判定出传送带12的适当的更换时期。因此,不需要库存必要以上的更换用的传送带12a,也不需要进行其库存管理,因此,对于降低运行成本而言是有利的。
在该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基于输入至库存数据库4d的传送带12的库存量和传送带12的计算出的残存寿命Ja,从服务器2向订购者终端设备7发送更换用传送带12a的订购时期的联络或催促订购的联络。
若详细说明,则每当运算部3计算出残存寿命Ja时,确认在该时间点的输入至库存数据库4d的传送带12的库存量。然后,在需要的更换用传送带12a的长度比确认到的库存量长的情况下,库存量不足。该情况下,针对计算出的残存寿命Ja考虑交货所需的规定期间来指定更换用传送带12a的订购时期,通知该订购时期的电子邮件从服务器2发送给订购者终端设备7。在该订购时期邻近时,催促订购更换用传送带12a的电子邮件从服务器2发送给订购者终端设备7。因此,能针对传送带12的更换进行充分的准备。
若从订购者终端设备7发出订购更换用传送带12a的联络,则该联络经由服务器2发送至制造者终端设备8,或者直接发送至制造者终端设备8。基于该订购,制造者将订购的规格以及长度的传送带12a交货至订购者的料场。
需要说明的是,若传送带12的周长短,则有时也会更换全部(全长),但在周长较长的情况下仅更换必要的部分(必要长度)。因此,例如将关于输入项目(P1、P4、P5)输入的数据与能针对该数据确定传送带12的周向位置的数据一起输入至服务器2。由此,能掌握需要更换的传送带12的位置和长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基于使用现场的带式传送机装置9中的传送带12的使用条件、传送带12的规格以及预先掌握的上述相关关系,在传送带12装接于带式传送机装置9之前通过运算部3来计算出传送带12的预定寿命Jf。
具体而言,针对此前使用的各种传送带12,蓄积其使用条件(上述输入项目P6、P7)的数据、其带规格的数据、实际的寿命的数据,解析这些数据,由此会掌握使用条件及带规格与实际的寿命的相关关系。因此,成为能使用该传送带12的使用条件(上述输入项目P6、P7)的数据、该传送带12的规格的数据以及相关关系数据库4e来计算出该传送带12的预定寿命Jf的构成。计算出的预定寿命Jf从服务器2发送给订购者终端设备7。
计算出的预定寿命Jf具有一些误差。因此,通过如上所述计算出残存寿命Ja,容易判定出传送带12的更适当的更换时期。
在该实施方式中,成为使用了该传送带12时的使用条件、带规格、实际的寿命Jr的各个数据被输入、存储并更新于相关关系数据库4e的构成。然后,在计算今后使用的更换用传送带12a的预定寿命Jf时,使用更新后的相关关系数据库4e。
即,今后使用的各个更换用传送带12a的预定寿命Jf是使用每当更换传送带12(12a)时被更新的相关关系数据库4e,基于其使用条件和带规格,在装接于带式传送机装置9之前通过运算部3计算出的。通过像这样更新相关关系数据库4e,会反映出最近的使用条件的严重程度。因此,传送带12(12a)的预定寿命Jf的预测精度得到提高。
也可以在服务器2的存储部4中存储输入有更换传送带12所需要的费用的数据库、输入有更换所需要的时间的数据库等。在采用了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将更换传送带12所需要的费用信息从服务器2发送给订购者终端设备7。此外,可以使用服务器2统一进行更换传送带12所需要的时间表管理。
在将下覆盖橡胶13b的磨耗量P1加入至输入项目的情况下,对该磨耗量P1的允许范围(上限值)被预先输入至允许范围数据库4b。然后,也可以采用如下构成:在输入至服务器2的下覆盖橡胶13b的磨耗量P1在允许范围外的情况下,向订购者终端设备7或者制造者终端设备8中的至少一方发送通知该磨耗量P1在允许范围外的电子邮件。接收到该邮件的订购者、制造者进行如下应对:对带式传送机装置9的支承辊10c的旋转状态(能否旋转)、在传送带12与带轮10a、10b之间有无发生打滑、刮板与下覆盖橡胶13b有无接触等进行检查。由此,能提前消除带式传送机装置9的不良情况。
符号说明
1 管理系统
2 服务器
3 运算部
4 存储部
4a 带规格数据库
4b 允许范围数据库
4c 使用条件数据库
4d 库存数据库
4e 相关关系数据库
5 输入部
5a 磨耗量输入部
5b 冲击力输入部
5c 张力输入部
5d 芯体状态输入部
5e 两端连接部状态输入部
5f 装置状态输入部
5g 使用环境输入部
6 发送部
7 订购者终端设备
8 制造者终端设备
9 带式传送机装置
10a 驱动带轮
10b 从动带轮
10c 支承辊
11 拉紧机构
12 传送带
13a 上覆盖橡胶
13b 下覆盖橡胶
13c 宽度方向端部橡胶
14 芯体层
15 芯体(钢帘线)
16A 非两端连接部
16B 两端连接部
C 输送物
Claims (6)
1.一种传送带的管理系统,具备:输入部,除了输入表示设置于使用现场的带式传送机装置的状态的指标以及表示所述使用现场中的传送带的使用环境的指标之外,还将所述传送带的上覆盖橡胶的磨耗量、作用于所述传送带的冲击力、张力、表示芯体的状态的指标、表示两端连接部的状态的指标这五个输入项目中的至少一个作为输入项目;和服务器,供各个所述输入项目的数据输入,所述传送带的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采用了如下构成:
所述服务器具有运算部和存储部,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带规格数据库,预先输入有所述传送带的规格;和允许范围数据库,按每个传送带的规格预先输入有关于输入至所述服务器的各个所述输入项目的允许范围,
基于输入至所述服务器的各个所述输入项目的数据、输入至所述带规格数据库的所述传送带的规格以及输入至所述允许范围数据库的所述允许范围,通过所述运算部来监视所述传送带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的管理系统,其中,采用了如下构成:
表示所述带式传送机装置的状态的指标包括输送物的输送速度或每单位时间的输送重量,表示所述使用现场中的传送带的使用环境的指标包括使用环境温度以及确定输送物的规格的数值,表示所述芯体的状态的指标包括并列的芯体彼此的带宽度方向间隙,表示所述两端连接部的状态的指标包括两端连接部的接合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送带的管理系统,其中,采用了如下构成:
基于输入至所述服务器的各个所述输入项目的数据、输入至所述带规格数据库的所述传送带的规格以及输入至所述允许范围数据库的所述允许范围,通过所述运算部来计算出所述传送带的残存寿命,所述残存寿命的长度作为所述传送带的一个状态被监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带的管理系统,其中,采用了如下构成:
输入有所述传送带的使用现场或者其周边的料场中的所述传送带的更换用传送带的库存量的库存数据库存储于所述存储部,所述服务器与订购者终端设备可通信地连接,
基于输入至所述库存数据库的所述库存量和计算出的所述残存寿命,从所述服务器向所述订购者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更换用传送带的订购时期的联络或催促订购的联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送带的管理系统,其中,采用了如下构成:
基于所述使用现场的所述带式传送机装置中的使用条件、输入至所述带规格数据库的所述传送带的规格以及传送带的使用条件及传送带的规格与传送带的实际的寿命的预先掌握的相关关系,在所述传送带装接于所述带式传送机装置之前通过所述运算部来计算出所述传送带的预定寿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带的管理系统,其中,采用了如下构成:
在计算在所述传送带之后使用的传送带的预定寿命时,使用将使用了所述传送带时的使用条件、所述传送带的规格、所述传送带的实际的寿命的各个数据输入并更新后的所述相关关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80857A JP6926614B2 (ja) | 2017-04-14 | 2017-04-14 | コンベヤベルトの管理システム |
JP2017-080857 | 2017-04-14 | ||
PCT/JP2017/045343 WO2018189958A1 (ja) | 2017-04-14 | 2017-12-18 | コンベヤベルトの管理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94376A true CN110494376A (zh) | 2019-11-22 |
Family
ID=63792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89474.XA Pending CN110494376A (zh) | 2017-04-14 | 2017-12-18 | 传送带的管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32651B2 (zh) |
JP (1) | JP6926614B2 (zh) |
CN (1) | CN110494376A (zh) |
DE (1) | DE112017007433T5 (zh) |
WO (1) | WO2018189958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46089A (zh) * | 2017-04-14 | 2019-12-06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传送带的管理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13021A (ja) * | 1981-12-28 | 1983-07-05 | Bridgestone Corp | コンベアベルト伸び測定方法 |
JP2005258585A (ja) * | 2004-03-09 | 2005-09-22 | Sumitomo Heavy Ind Ltd | 成形機の部品自動発注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WO2005106139A1 (ja) * | 2004-04-28 | 2005-11-10 | Komatsu Ltd. | 建設機械のメンテナンス支援システム |
CN201287958Y (zh) * | 2008-09-26 | 2009-08-12 | 贲锡云 | 组合式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装置 |
DE112006004106A5 (de) * | 2006-08-30 | 2009-08-2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einer Fördereinricthung sowie Einricth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
WO2013179903A1 (ja) * | 2012-05-30 | 2013-12-05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ベルト個体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
WO2017033506A1 (ja) * | 2015-08-24 | 2017-03-02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コンベヤベルトの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005136A4 (en) * | 2006-03-29 | 2010-09-29 | Mats Lipowski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WEAR OF A TRANSMISSION BELT AND PERFORMANCE MONITORING OF A BELT DRIVE SYSTEM |
US20080047348A1 (en) * | 2006-08-28 | 2008-02-28 | Brown Barry C | Conveyor belt surveillance |
US7894934B2 (en) * | 2006-12-05 | 2011-02-22 | Veyance Technologies, Inc. | Remote conveyor belt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
US11243505B2 (en) * | 2015-03-16 | 2022-02-08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Cloud-based analytics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 |
-
2017
- 2017-04-14 JP JP2017080857A patent/JP6926614B2/ja active Active
- 2017-12-18 CN CN201780089474.XA patent/CN110494376A/zh active Pending
- 2017-12-18 DE DE112017007433.9T patent/DE112017007433T5/de active Pending
- 2017-12-18 WO PCT/JP2017/045343 patent/WO201818995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12-18 US US16/604,379 patent/US1113265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13021A (ja) * | 1981-12-28 | 1983-07-05 | Bridgestone Corp | コンベアベルト伸び測定方法 |
JP2005258585A (ja) * | 2004-03-09 | 2005-09-22 | Sumitomo Heavy Ind Ltd | 成形機の部品自動発注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WO2005106139A1 (ja) * | 2004-04-28 | 2005-11-10 | Komatsu Ltd. | 建設機械のメンテナンス支援システム |
DE112006004106A5 (de) * | 2006-08-30 | 2009-08-2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einer Fördereinricthung sowie Einricth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
CN201287958Y (zh) * | 2008-09-26 | 2009-08-12 | 贲锡云 | 组合式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装置 |
WO2013179903A1 (ja) * | 2012-05-30 | 2013-12-05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ベルト個体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
WO2017033506A1 (ja) * | 2015-08-24 | 2017-03-02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コンベヤベルトの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46089A (zh) * | 2017-04-14 | 2019-12-06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传送带的管理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8177478A (ja) | 2018-11-15 |
WO2018189958A1 (ja) | 2018-10-18 |
US11132651B2 (en) | 2021-09-28 |
US20200160281A1 (en) | 2020-05-21 |
DE112017007433T5 (de) | 2020-01-09 |
JP6926614B2 (ja) | 2021-08-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94872A (zh) | 传送带的管理系统 | |
JP6242014B2 (ja) | ベルト個体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 |
CN110536848A (zh) | 传送带的管理系统 | |
TW200931216A (en) | A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remotely monitoring the operational life of conveyors of articles | |
CN110506017A (zh) | 传送带的管理系统 | |
CN110494376A (zh) | 传送带的管理系统 | |
CN110506283A (zh) | 传送带的管理系统 | |
WO2018189960A1 (ja) | コンベヤベルトの管理システム | |
JP5745557B2 (ja) | 通信型シュレッダ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ュレッダ管理システム | |
Owen | Condition monitoring for conveyors | |
JP2024031524A (ja) | 卵の自動処理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 |
ITMI20080528A1 (it) | Monitoraggio remoto per la misurazione della durata operativa utile di trasportatori di articoli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Kanagawa Applicant after: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