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6304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6304A
CN110476304A CN201880021440.1A CN201880021440A CN110476304A CN 110476304 A CN110476304 A CN 110476304A CN 201880021440 A CN201880021440 A CN 201880021440A CN 110476304 A CN110476304 A CN 110476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upside
downside
connector
si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14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76304B (zh
Inventor
伊藤安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76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6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76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6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1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2Resilient sockets forked sockets having two le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3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or blade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4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fro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与对象侧连接器嵌合时,能够吸收错位及倾斜的连接器,且能够抑制连接器的大型化。连接器(20)的可动触头(28)具有上侧触点(300、320)、下侧触点(302、322)、上侧夹持部(304、324)、下侧夹持部(306、326)、上侧弹簧部(342)、下侧弹簧部(344)和两个连结部(312、332)。上侧触点(300、320)和下侧触点(302、322)通过上侧弹簧部(342)和下侧弹簧部(344)的弹性变形可彼此独立地移动。第二位置(P2)的上侧弹簧部(342)的上侧第二宽度(WU2)比第一位置(P1)的上侧弹簧部(342)的上侧第一宽度(WU1)小。第二位置(P2)的下侧弹簧部(344)的下侧第二宽度(WL2)比第一位置(P1)的下侧弹簧部(344)的下侧第一宽度(WL1)小。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与母线连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连接器,具有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连接器。如图30所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连接器80包括固定侧壳体82、固定侧触头84、可动侧壳体86、可动侧触头88。固定侧触头84固定于固定侧壳体82。可动侧壳体86向与嵌合/脱离方向F和横向Y正交的方向可滑动地组装于固定侧壳体82。不仅参照图30,还参照图31时,可动侧触头88具有与固定侧触头84接触的第一接触部882和与对象侧触头92接触的第二接触部884。第一接触部882总是与固定侧触头84接触。连接器80与对象侧连接器90嵌合时,第二接触部884与固定于对象侧壳体94的对象侧触头92接触。根据这种结构,连接器80与对象侧连接器90嵌合时,即使在两连接器80、90间具有错位,也能够通过可动侧触头88的倾斜吸收该错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607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也能够吸收对象侧连接器绕沿着嵌合脱离方向F延伸的旋转轴稍微旋转的状态那样的倾斜。但是,存在为了通过可动侧触头的变形允许这种对象侧连接器的倾斜,不得不增大连接器的尺寸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与对象侧连接器的嵌合时,能够吸收错位和倾斜的连接器,且能够抑制连接器的大型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具有固定触头、固定壳体、可动触头和可动壳体。
所述可动壳体具有开口部。
所述可动壳体以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固定壳体。
所述固定壳体和所述可动壳体规定收纳部。
所述开口部与所述收纳部连通,并且在与所述上下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上向前方开口。
所述固定触头具有被夹持部。
所述固定触头固定于所述固定壳体而被保持。
所述被夹持部位于所述收纳部内。所述被夹持部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向前方延伸。
所述可动触头具有两个上侧触点、两个下侧触点、上侧夹持部、下侧夹持部、上侧弹簧部、下侧弹簧部和两个连结部。
所述上侧弹簧部可弹性变形。所述上侧弹簧部支承所述上侧触点和所述上侧夹持部。
所述下侧弹簧部可弹性变形。所述下侧弹簧部支承所述下侧触点和所述下侧夹持部。
所述上侧触点与所述下侧触点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分别相对。
所述上侧触点通过所述上侧弹簧部的弹性变形能够彼此独立地移动。
所述下侧触点通过所述下侧弹簧部的弹性变形能够彼此独立地移动。
所述上侧夹持部和所述下侧夹持部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夹持所述固定触头的所述被夹持部。
所述连结部分别将所述上侧弹簧部和所述下侧弹簧部连结。
所述连结部的所述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上侧弹簧部和所述下侧弹簧部的前后方向的尺寸。
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连结部位于第一位置。
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上侧触点和所述下侧触点位于比所述第一位置靠前侧的第二位置。
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上侧夹持部和所述下侧夹持部位于比所述第一位置靠后侧的第三位置。
在与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前后方向两者正交的横向上,所述上侧弹簧部在所述第一位置具有上侧第一宽度,且在所述第二位置具有上侧第二宽度。
所述上侧第二宽度的尺寸小于所述上侧第一宽度的尺寸。
在所述横向上,所述上侧触点位于所述连结部之间。
在所述横向上,所述下侧弹簧部在所述第一位置具有下侧第一宽度,且在所述第二位置具有下侧第二宽度。
所述下侧第二宽度的尺寸小于所述下侧第一宽度的尺寸。
在所述横向上,所述下侧触点位于所述连结部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所述连接器和对象侧连接器的连接器组装体。
所述连接器分别各具有两个所述开口部、所述收纳部、所述固定触头和所述可动触头。
所述开口部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排列。
所述可动壳体具有位于所述开口部之间且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向前方突出的凸部。
所述对象侧连接器具有两个母线和母线保持架。
所述母线被所述母线保持架一体地保持。
所述母线保持架具有位于所述母线之间的凹部。
所述凸部在所述对象侧连接器连接于所述连接器时,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凹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连接器包括可动触头和可动壳体,因此能够吸收母线的错位且实现良好的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连接器中,在横向上,上侧触点和下侧触点位于连结部之间,因此能够通过上侧触点和下侧触点的较小的移动吸收母线的倾斜。由此,能够减少供上侧触点和下侧触点移动的空间余量,能够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装体的正面立体图,连接器与对象侧连接器相互分离,对象侧连接器的一部被切断并除去。
图2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的背面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的另一正面立体图,连接器与对象侧连接器相互嵌合。
图4是表示图3的连接器组装体的又一正面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中包含的连接器的立体截面图。
图6是表示图5的连接器的另一立体截面图。
图7是表示图5的连接器的又一立体截面图。
图8是表示图5的连接器的又一立体截面图。
图9是表示图8的连接器中包含的固定触头的正面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固定触头的背面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5的连接器中包含的固定壳体的正面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固定壳体的背面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图11的固定壳体的立体截面图。
图14是表示图11的固定壳体的另一立体截面图。
图15是表示图11的固定壳体的又一立体截面图。
图16是表示图11的固定壳体的又一立体截面图。
图17是表示图11的固定壳体的又一立体截面图。
图18是表示图7的连接器中包含的第一触头部件的正面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图18的第一触头部件的背面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图18的第一触头部件的侧视图。
图21是表示图7的连接器中包含的第二触头部件的侧视图。
图22是表示由图18的第一触头部件和图21的第二触头部件构成的可动触头的俯视图。
图23是表示图22的可动触头的仰视图。
图24是表示图22的可动触头和图9的固定触头的立体图,固定触头由可动触头的上侧夹持部和下侧夹持部夹持,可动触头与构成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的对象侧连接器中包含的母线连接。
图25是表示图5的连接器中包含的可动壳体的正面立体图。
图26是表示图25的可动壳体的背面立体图。
图27是表示图25的可动壳体的立体截面图。
图28是表示图25的可动壳体的另一立体截面图。
图29是表示图8的连接器中包含的弹簧销的立体图。
图30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连接器和对象侧连接器的截面图,连接器与对象侧连接器相互嵌合。
图31是表示图30的连接器及对象侧连接器中包含的固定侧触头、可动侧触头和对象侧触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装体10包括连接器20和对象侧连接器50。连接器20沿着前后方向可与对象侧连接器50嵌合/脱离。本实施方式中,前后方向为X方向。另外,本实施方式中,+X方向为前方,-X方向为后方。
如图1~图4所示,对象侧连接器50包括两个母线52和将这些母线52一体保持的母线保持架54。母线52为金属板,例如包括铜板。也可以对母线52的表面实施镀层。母线保持架54包括绝缘材料。两个母线52在与前后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且平行配置。本实施方式中,母线52螺纹紧固于母线保持架54。母线保持架54将两个母线52之间电绝缘。本实施方式中,上下方向为Z方向。另外,本实施方式中,+Z方向为上方,-Z方向为下方。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母线52的数量为两个,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母线5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上。
如图1~图4所示,母线52各自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部520和从连接部520的前部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延长部522。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母线52的延长部522沿着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双方正交的横向,向相同方向延伸。本实施方式中,横向为Y方向。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母线52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母线52如果具有彼此类似的形状,则也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尺寸。例如,两个母线52的连接部520的长度也可以不同。
如根据图1~图4的图能够理解,母线保持架54沿着母线52的延长部522设置。母线保持架54在其后部具有凹部542。凹部542位于两个母线52之间,且向前方凹陷。
如根据图5~图8的图能够理解,连接器20包括:两个固定触头22;固定壳体24;两组的第一和第二触头部件30、32;可动壳体35;两个弹簧销38。本实施方式中,各组第一和第二触头部件30、32构成可动触头28。换言之,连接器20包括两个可动触头28。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固定触头22的数量、可动触头28的数量和弹簧销38的数量与对象侧连接器50的母线52(参照图1)的数量对应地决定。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固定触头22使用相同材料形成为相同形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可动触头28使用相同的材料构成为相同形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两个固定触头22也可以具有相互不同的形状。另外,两个可动触头28也可以以具有相互不同的形状的方式构成。
参照图9和图10时,固定触头22各自具有大致矩形的板状的形状。固定触头22包括金属板。固定触头22具有前缘部220、后缘部222和一对侧部224、226。另外,固定触头22的一部分如后述那样用作被夹持部。换言之,固定触头22具有被夹持部。另外,固定触头22包括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被固定孔228。对前缘部220和后缘部222分别实施锥形加工。详细而言,前缘部220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是越向前方越小。另外,后缘部22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是越向后方越小。另一方面,在横向上,后缘部222的尺寸比前缘部220的尺寸小。由此,在固定触头22的侧部224、226分别形成有第一和第二台阶部230、232。在前后方向上,第一台阶部230的位置与第二台阶部232的位置不同。由此,在固定触头22相对于固定壳体24以错误方向插入时,能够得知该情况。
参照图11和图12,固定壳体24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外形。固定壳体24包括绝缘树脂。固定壳体24具有上壁240、下壁242、一对侧壁244、246和后壁248。上壁240、下壁242、侧壁244、246和后壁248规定向前方打开的内部空间250。在侧壁244的前缘形成有突起252。突起252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侧壁244的前缘的中央。
根据图13能够理解,固定壳体24的内部空间250被分隔壁254分割成两部分。详细而言,内部空间250被分割成上侧内部空间250U和下侧内部空间250L。根据图13~图15的图示能够理解,分隔壁254与侧壁244、246和后壁248连接,被它们支承。
参照图13、图15和图17,在上壁240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隔板256。隔板256位于上壁240的横向中央,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隔板256包括在前后方向上连续的前部和后部这两个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隔板256的前部的尺寸比隔板256的后部的尺寸小。同样,在下壁242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隔板258。隔板258位于下壁242的横向中央,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隔板258包括在前后方向上连续的前部和后部这两个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隔板258的前部的尺寸比隔板258的后部的尺寸小。
参照图13和图15~图17,在分隔壁254形成有向上方及下方突出的隔板260。隔板260位于分隔壁254的横向中央,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隔板260包括在前后方向上连续的前部和后部这两个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隔板260的前部的尺寸比隔板260的后部的尺寸小。
根据图8能够理解,隔板256和隔板260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相对。在上下方向上,隔板256的后部与隔板260的后部之间的距离尺寸,比固定触头2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略大。在上下方向上,隔板256的前部与隔板260的前部之间的距离尺寸,比隔板256的后部与隔板260的后部之间的距离尺寸大。同样,隔板258与隔板260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相对。在上下方向上,隔板258的后部与隔板260的后部之间的距离尺寸,比固定触头2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略大。在上下方向上,隔板258的前部与隔板260的前部之间的距离尺寸,比隔板258的后部与隔板260的后部之间的距离尺寸大。通过该结构,能够向隔板256与隔板260之间、以及隔板258与隔板260之间分别插入固定触头22。
如图14所示,在侧壁244的后部形成有在横向上向内侧突出的两个固定触头支承部262。这些固定触头支承部262分别向上侧内部空间250U和下侧内部空间250L突出。
如图13所示,在侧壁246的后部也形成有在横向上向内侧突出的固定触头支承部262。这些固定触头支承部262也分别向上侧内部空间250U和下侧内部空间250L突出。
如图13和图14所示,形成于侧壁244、246的固定触头支承部262各自在上下方向的中央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槽264。槽264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比固定触头2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大。通过该结构,槽264能够容纳固定触头22的侧部224或226的一部分。另外,固定触头支承部262的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向前方突出的圆形部(第一限制部)266。
如图11和图12所示,侧壁244、246还分别包括两个孔(第二限制部)268。根据图14和图16能够理解,孔268各自在横向上贯通侧壁244或246。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侧壁244、246各自也可以代替孔268,而具有形成于横向内侧的面的、向横向外侧凹陷的凹部。
参照图16,在后壁248形成有面向上侧内部空间250U的第一被抵接部270。另外,在侧壁246形成有面向上侧内部空间250U的第二被抵接部272。另外,在后壁248形成有面向下侧内部空间250L的第一被抵接部(未图示)。除此之外,如图14所示,在侧壁244形成有面向下侧内部空间250L的第二被抵接部272。根据侧壁244的第二被抵接部272与侧壁246的第二被抵接部272的位置关系能够理解,形成于后壁248且面向下侧内部空间250L的第一被抵接部(未图示),位于在横向上面向上侧内部空间250U的第一被抵接部270的相反侧。
如图18~图20所示,第一触头部件30具有:上侧触点300、下侧触点302、上侧夹持部304、下侧夹持部306、上侧弹簧片308、下侧弹簧片310和连结部312。根据图21~图24的图示能够理解,第二触头部件32等于使第一触头部件30上下反转而得的部件。即,如图21所示,第二触头部件32具有:上侧触点320、下侧触点322、上侧夹持部324、下侧夹持部326、上侧弹簧片328、下侧弹簧片330和连结部332。第一和第二触头部件30、32能够通过分别将单一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并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
如图22~图24所示,第一触头部件30和第二触头部件32构成(利用这两个部件)一个可动触头28。第一触头部件30的上侧弹簧片308和第二触头部件32的上侧弹簧片328构成上侧弹簧部342。另外,第一触头部件30的下侧弹簧片310和第二触头部件32的下侧弹簧片330构成下侧弹簧部344。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头28通过第一触头部件30和第二触头部件32的组合而构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动触头28也可以由单一的触头部件(未图示)构成。在该情况下,可动触头28能够设为第一触头部件30与第二触头部件32相互局部连结而成的结构。例如,能够采用第一触头部件30的下侧弹簧片310和第二触头部件32的下侧弹簧片330局部连结的结构。或者,也可以采用第一触头部件30的上侧弹簧片308和第二触头部件32的上侧弹簧片328局部连结的结构。无论是哪种结构,可动触头28只要具有两个上侧触点、两个下侧触点、上侧夹持部、下侧夹持部、上侧弹簧部、下侧弹簧部和两个连结部即可。
根据图18~图20的图示能够理解,第一触头部件30的上侧弹簧片308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在上侧弹簧片308的前端(第一前端)334的附近形成有上侧触点300。另外,在上侧弹簧片308的后端部形成有上侧夹持部304。上侧弹簧片308从其中央部向上侧触点300去时向斜下前方延伸。另外,上侧弹簧片308从其中央部向上侧夹持部304去时向斜下后方延伸。这样,上侧弹簧片308支承上侧触点300和上侧夹持部304。另外,第一触头部件30的下侧弹簧片310具有与上侧弹簧片308对称的形状。详细而言,在下侧弹簧片310的前端(第二前端)336的附近形成有下侧触点302。另外,在下侧弹簧片310的后端部形成有下侧夹持部306。下侧弹簧片310从其中央部向下侧触点302去时向斜上前方延伸。另外,下侧弹簧片310从其中央部向下侧夹持部306去时向斜上后方延伸。这样,下侧弹簧片310支承下侧触点302和下侧夹持部306。上侧触点300与下侧触点302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同样,上侧夹持部304与下侧夹持部306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在上下方向上,上侧弹簧片308的前端334与下侧弹簧片310的前端336的距离尺寸,比上侧触点300与下侧触点302的距离尺寸大。由此,能够将母线52容易地引导至上侧触点300与下侧触点302之间。上侧弹簧片308和下侧弹簧片310分别可弹性变形。通过上侧弹簧片308的弹性变形,上侧触点300至少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另外,通过下侧弹簧片310的弹性变形,下侧触点302至少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根据图21能够理解,第二触头部件32的上侧弹簧片328从其中央部向上侧触点320去时向斜下前方延伸。另外,上侧弹簧片328从其中央部向上侧夹持部324去时向斜下后方延伸。这样,第二触头部件32的上侧弹簧片328支承上侧触点320和上侧夹持部324。另外,下侧弹簧片330从其中央部向下侧触点322去时向斜上前方延伸。另外,下侧弹簧片330从其中央部向下侧夹持部326去时向斜上后方延伸。这样,第二触头部件32的下侧弹簧片330支承下侧触点322和下侧夹持部326。上侧触点320与下侧触点322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同样,上侧夹持部324与下侧夹持部326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上侧弹簧片328具有前端(第一前端)338,下侧弹簧片330具有前端(第二前端)340。上侧弹簧片328的前端338与下侧弹簧片330的前端340的距离尺寸比上侧触点320与下侧触点322的距离尺寸大。由此,能够将母线52容易地引导至上侧触点320与下侧触点322之间。上侧弹簧片328和下侧弹簧片330分别可弹性变形。通过上侧弹簧片328的弹性变形,上侧触点320至少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另外,通过下侧弹簧片330的弹性变形,下侧触点322至少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第二触头部件32的上侧弹簧片328和下侧弹簧片330能够独立于第一触头部件30的上侧弹簧片308和下侧弹簧片310地弹性变形。因此,第二触头部件32的上侧触点320和下侧触点322能够独立于第一触头部件30的上侧触点300和下侧触点302地移动。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触头部件30的上侧弹簧片308和第二触头部件32的上侧弹簧片328构成上侧弹簧部342。另外,第一触头部件30的下侧弹簧片310和第二触头部件32的下侧弹簧片330构成下侧弹簧部344。而且,上侧弹簧部342支承上侧触点300、320和上侧夹持部304、324,下侧弹簧部344支承下侧触点302、322和下侧夹持部306、326。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动触头28也可以由单一的触头部件构成,两个上侧触点和两个下侧触点也可以分别以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方式支承于上侧弹簧部和下侧弹簧部。在该情况下,这些上侧触点和下侧触点以至少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分别独立地移动的方式支承于上侧弹簧部和下侧弹簧部。
如图18~图20所示,第一触头部件30的连结部312将上侧弹簧片308与下侧弹簧片310连结。详细而言,连结部312在横向上将上侧弹簧片308的一侧部与下侧弹簧片310的一侧部连结。根据图20能够理解,在前后方向上,连结部312位于比第一触头部件30的中央靠后方的第一位置P1。在连结部312的前缘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突起。根据图18~图20的图示能够理解,第一触头部件30的连结部312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比上侧弹簧片308和下侧弹簧片31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小。另外,连结部31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比上侧弹簧片308和下侧弹簧片31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小。另外,根据图22和图23能够理解,连结部312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比上侧弹簧片308和下侧弹簧片310的横向的尺寸大。通过减小连结部31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且增大前后方向的尺寸,使连结部312的强度比上侧弹簧片308和下侧弹簧片310的强度更强。由此,能够允许连接器20与对象侧连接器50嵌合时的、上侧弹簧片308和下侧弹簧片310的弹性变形,且防止连结部312的变形。
如图21所示,第二触头部件32的连结部332将上侧弹簧片328与下侧弹簧片330连结。详细而言,连结部332在横向上将上侧弹簧片328的一侧部与下侧弹簧片330的一侧部连结。根据图21能够理解,在前后方向上,连结部332位于比第二触头部件32的中央靠后方的第一位置P1。根据图21能够理解,第二触头部件32的连结部332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比上侧弹簧片328和下侧弹簧片33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小。另外,连结部33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比上侧弹簧片328和下侧弹簧片33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小。另外,根据图22和图23能够理解,连结部332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比上侧弹簧片328和下侧弹簧片330的横向的尺寸大。通过减小连结部332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并增大前后方向的尺寸,使连结部332的强度比上侧弹簧片328和下侧弹簧片330的强度更强。由此,能够允许连接器20与对象侧连接器50嵌合时的、上侧弹簧片328和下侧弹簧片330的弹性变形,且防止连结部332的变形。
如图20和图21所示,在前后方向上,上侧触点300、320和下侧触点302、322位于比第一位置P1靠前侧的第二位置P2。在前后方向上,上侧夹持部304、324和下侧夹持部306、326位于比第一位置P1靠后侧的第三位置P3。在前后方向上,第一位置P1与第二位置P2之间的距离尺寸比第一位置P1与第三位置P3之间的距离尺寸大。这是为了使得上侧弹簧片308、328和下侧弹簧片310、330的前部的弹性变形比较容易,且使后部的弹性变形比较困难。换言之,这是为了使得上侧触点300、320和下侧触点302、322的移动比较容易,且使上侧夹持部304、324和下侧夹持部306、326的移动比较困难。
如图22所示,在横向上,上侧弹簧部342位于两个连结部312、332之间。根据图20~图22的图示能够理解,上侧触点300、320也位于两个连结部312、332之间。另外,在横向上,上侧触点300、320处于偏倚于中央的位置。如后所述,这是为了减小允许上侧触点300、320的移动的空间余量。
如图22所示,在横向上,上侧弹簧部342在第一位置P1、第二位置P2和第三位置P3分别具有上侧第一宽度WU1、上侧第二宽度WU2和上侧第三宽度WU3。本实施方式中,上侧第一宽度WU1与上侧第三宽度WU3相等。而且,上侧第二宽度WU2的尺寸比上侧第一宽度WU1的尺寸和上侧第三宽度WU3的尺寸小。这是为了使得上侧弹簧片308、328的前部比较柔软,且使上侧触点300、320(参照图20和图21)的移动容易。另外,这是为了使得上侧弹簧片308、328的后部比较硬,且使上侧夹持部304、324的移动困难。
下侧弹簧部344也与上侧弹簧部342同样地构成。详细而言,如图23所示,在横向上,下侧弹簧部344位于两个连结部312、332之间。根据图20、图21和图23能够理解,下侧触点302、322也位于两个连结部312、332之间。另外,在横向上,下侧触点302、322处于偏倚于中央的位置。如后所述,这是为了减小允许下侧触点302、322的移动的空间余量。
如图23所示,在横向上,下侧弹簧部344在第一位置P1、第二位置P2和第三位置P3分别具有下侧第一宽度WL1、下侧第二宽度WL2和下侧第三宽度WL3。本实施方式中,下侧第一宽度WL1与下侧第三宽度WL3相等。而且,下侧第二宽度WL2的尺寸比下侧第一宽度WL1的尺寸和下侧第三宽度WL3小。这是为了使得下侧弹簧片310、330的前部比较柔软,且使下侧触点302、322(参照图20和图21)的移动容易。另外,这是为了使得下侧弹簧片310、330的后部比较硬,且使下侧夹持部306、326的移动困难。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下侧第一宽度WL1、下侧第二宽度WL2和下侧第三宽度WL3分别与上侧第一宽度WU1、上侧第二宽度WU2和上侧第三宽度WU3相等。但是,下侧第一宽度WL1、下侧第二宽度WL2和下侧第三宽度WL3也可以与上侧第一宽度WU1、上侧第二宽度WU2和上侧第三宽度WU3分别不同。
参照图25~图28,可动壳体35具有框架部350和从框架部350向后方延伸的两对臂部352。可动壳体35包括绝缘树脂。另外,在框架部350设置有两个开口部354。换言之,可动壳体35具有两个开口部354。开口部354在上下方向上排列。臂部352的对的数量和开口部354的数量与对象侧连接器50的母线52(参照图1)的数量对应。
如图25和图27所示,在框架部350设置有从其上缘和下缘向前方突出的凸部356,和位于两个开口部354之间且在前后方向上向前方突出的凸部358。凸部356、358在横向延伸。另外,如图26和图27所示,在凸部356、358分别形成有向前方凹陷的容纳部360。另外,如图25~图27所示,在框架部350设置有从开口部354的横向的缘部的一者向前方突出的壁362。在框架部350没有设置从开口部354的横向的缘部的另一者向前方突出的壁。另外,如图26所示,在框架部350形成有向前方凹陷的缺口364。
如图25、图26和图28所示,在臂部352各自设置有在横向上向外侧突出的突起(被限制部)366。换言之,臂部352支承突起366。突起366以随着从后方向前方去而突出量逐渐变多的方式形成。换言之,突起366相对于横向和前后方向具有倾斜的斜面。在臂部352的前端形成有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前端面(第三限制部)368。换言之,臂部352支承前端面(第三限制部)368。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突起(被限制部)366和前端面(第三限制部)368均被可动壳体35的臂部352支承。通过该结构,能够简化连接器20的结构,缩小横向的尺寸。
如图29所示,弹簧销38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弹簧销38通过对一块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弯曲加工而制作得到。弹簧销38的外径比形成于固定触头22的被固定孔228的内径略大。
根据图8能够理解,固定触头22固定保持于固定壳体24。详细而言,固定触头22各自从固定壳体24的前方插入固定壳体24的上侧内部空间250U或下侧内部空间250L(参照图13~图17)。两个固定触头22以彼此上下反转的状态分别插入固定壳体24的上侧内部空间250U和下侧内部空间250L。以下,对插入上侧内部空间250U的固定触头22进行说明。固定触头22的侧部224、226(参照图9和图10)部分容纳于固定触头支承部262的槽264(参照图13、图14和图16)。固定触头22的第一和第二台阶部230、232(参照图9和图10)分别抵接于第一和第二被抵接部270、272(参照图16),由此限制固定触头22相对于固定壳体24的向后方的移动。换言之,利用第一和第二台阶部230、232以及第一和第二被抵接部270、272,固定触头22相对于固定壳体24定位。在该状态下,当弹簧销38压入被固定孔228时,固定触头22相对于固定壳体24向前方的移动被限制。这样,固定触头22被固定壳体24固定地保持。在固定触头22固定于固定壳体24的状态下,固定触头22的一部分(被夹持部)位于上侧内部空间250U内,且向前方延伸。插入下侧内部空间250L的固定触头22也同样被固定壳体24固定地保持。
根据图5~图8的图示能够理解,可动触头28收纳于固定壳体24的内部空间250(参照图13)。以下,对收纳于上侧内部空间250U的可动触头28进行说明,但收纳于下侧内部空间250L的可动触头28也同样。构成可动触头28的第一触头部件30和第二触头部件32从固定壳体24的前方插入上侧内部空间250U。如图5所示,第二触头部件32的连结部332抵接于侧壁246的圆形部266,由此,第二触头部件32相对于固定壳体24定位。同样,第一触头部件30的连结部312抵接于侧壁244的圆形部266(参照图14和图16),由此,第一触头部件30相对于固定壳体24定位。换言之,一对圆形部266作为限制可动触头28的向后方的移动的第一限制部发挥作用。
如图7和图8所示,在第一触头部件30相对于固定壳体24定位了的状态下,第一触头部件30在第一位置P1位于侧壁244与隔板256、260之间。由此,第一触头部件30利用侧壁244的一部分和隔板256、260的一部分限制横向的移动,并且维持其姿态。换言之,侧壁244的一部分和隔板256、260的一部分分别作为限制第一触头部件30的横向的移动的第四限制部和第五限制部发挥作用。同样,第二触头部件32在第一位置P1位于侧壁246与隔板256、260之间。由此,第二触头部件32利用侧壁246的一部分和隔板256、260的一部分限制横向的移动,并且维持其姿态。换言之,侧壁246的一部分和隔板256、260的一部分分别作为限制第二触头部件32的横向的移动的第四限制部和第五限制部发挥作用。
根据图24能够理解,在可动触头28收纳于固定壳体24的上侧内部空间250U的状态下,第一触头部件30的上侧夹持部304和下侧夹持部306、以及第二触头部件32的上侧夹持部324和下侧夹持部326,在上下方向上夹持固定触头22的一部分(被夹持部)。这样,可动触头28收纳于上侧内部空间250U。同样,插入到下侧内部空间250L(参照图13~图17)中的可动触头28也收纳于下侧内部空间250L。
根据图5~图8的图示能够理解,可动壳体35安装于固定壳体24的前部。由于臂部352能够进行弹性变形以及突起366具有斜面,臂部352能够从固定壳体24的前方进入内部空间250(参照图11)。突起366到达固定壳体24的孔268时,利用臂部352的恢复力,突起36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孔268内。根据图2能够理解,在侧壁244形成有突起252,且在可动壳体35形成有缺口364,因此,在可动壳体35以错误的方向插入固定壳体24的情况下,突起366不能到达孔268。由此,能够防止可动壳体35以错误的方向安装于固定壳体24。
根据图5~图8的图示能够理解,在沿着横向观察时,孔268的尺寸比突起366的尺寸大。由此,孔268至少在上下方向上在规定范围内允许突起366的移动。另外,孔268的缘部至少限制在上下方向上超过规定范围的突起366的移动。即,孔268作为限制超过规定范围的突起366的移动的第二限制部发挥作用。另外,孔268的缘部限制突起366的向前方的移动。换言之,孔268与突起366一起防止可动壳体35从固定壳体24脱落。这样,可动壳体35以至少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状态安装于固定壳体24。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壳体24形成有孔268,在可动壳体35的臂部352形成有突起366,但也可以在固定壳体24形成突起,而与其对应的孔或凹部形成于可动壳体35。
根据图5~图8的图示能够理解,安装于固定壳体24的可动壳体35与固定壳体24一起规定上侧收纳部37U和下侧收纳部37L。上侧收纳部37U是固定壳体24的上侧内部空间250U(参照图13~图17)的一部分,下侧收纳部37L是固定壳体24的下侧内部空间250L(参照图13~图17)的一部分。在可动壳体35安装于固定壳体24的状态下,可动壳体35的开口部354各自与上侧收纳部37U或下侧收纳部37L连通且向前方开口。
根据图5~图8的图示能够理解,两个可动触头28分别收纳于上侧收纳部37U和下侧收纳部37L内。夹持于可动触头28的固定触头22的夹持部也分别位于上侧收纳部37U和下侧收纳部37L内。可动触头28的姿态如上所述由固定壳体24维持。换言之,可动壳体35不涉及可动触头28的姿态维持。因此,能够简化可动壳体35的结构,由此,能够在前后方向上降低可动壳体35从固定壳体24的突出量。如果可动壳体35的突出量多,则可动壳体35受到外力时,容易产生相对于固定壳体24不适当的倾斜等问题。与此不同,如果可动壳体35的突出量少,则受到外力时,可动壳体35能够相对于固定壳体24在上下方向上适当移动。
如图6和图7所示,可动壳体35安装于固定壳体24时,位于上侧内部空间250U(参照图13~图17)内的臂部352的前端面368(参照图25~图27),位于连结部312、332的前方。这些臂部352的前端面368限制可动触头28的向前方的移动。这样,一对臂部352的前端面368限制可动触头28的向前方的移动。即,臂部352的前端面368作为限制可动触头28的向前方的移动的第三限制部发挥作用。同样,下侧内部空间250L(参照图13~图17)内的臂部352的前端面368(参照图25~图27)也限制另一可动触头28的向前方的移动。这样,连结部312、33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一对圆形部(第一限制部)266与一对臂部352的前端面(第三限制部)368之间,被它们限制前后方向的移动。
如图5所示,可动壳体35安装于固定壳体24时,第二触头部件32的上侧弹簧片328的前端(第一前端)338和下侧弹簧片330的前端(第二前端)340分别容纳于在可动壳体35的凸部356、358形成的容纳部360。容纳上侧弹簧片328的前端338的容纳部360在规定范围内允许前端338的移动,并且限制超过规定范围的前端338的移动。即,容纳上侧弹簧片328的前端338的容纳部360作为限制前端338的移动的第六限制部发挥作用。由此,防止上侧弹簧片328的屈曲。另外,容纳下侧弹簧片330的前端340的容纳部360在规定范围内允许前端340的移动,并且限制超过规定范围的前端340的移动。即,容纳下侧弹簧片330的前端340的容纳部360作为限制前端340的移动的第七限制部发挥作用。由此,防止下侧弹簧片330的屈曲。第一触头部件30的上侧弹簧片308的前端(第一前端)334和下侧弹簧片310的前端(第二前端)336也同样。这样,本实施方式中,上侧弹簧部342的第一前端334、338容纳于第六限制部360,限制其移动,下侧弹簧部344的第二前端336、340容纳于第七限制部360,其移动被限制。
根据图1~图4的图示能够理解,对象侧连接器50以错误的方向连接于连接器20时,可动壳体35的壁362抵接于母线52的延长部522,阻碍连接部520向上侧收纳部37U和下侧收纳部37L的进入。对象侧连接器50以正确的方向连接于连接器20时,壁362不会阻碍连接部520向上侧收纳部37U和下侧收纳部37L的进入。即,母线52的连接部520穿过对应的开口部354而分别收纳于上侧收纳部37U和下侧收纳部37L。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可动壳体35的凸部358至少部分容纳于母线保持架54的凹部542。
根据图24能够理解,对象侧连接器50(参照图1)与连接器20(参照图1)嵌合时,在上侧收纳部37U(参照图5~图8)和下侧收纳部37L(参照图5~图8)各自的内部,母线52的连接部520夹持于对应的可动触头28的上侧触点300、320(参照图20和图21)与下侧触点302、322(参照图20和图21)之间,而电连接于可动触头28。其结果是,母线52经由可动触头28电连接于固定触头22。
使对象侧连接器50(参照图1)嵌合于连接器20(参照图1)时,可动壳体35和可动触头28(参照图7)以吸收对象侧连接器50的嵌合轴相对于连接器20的嵌合轴的偏离及倾斜的方式移动。特别是可动触头28的上侧触点300、320(参照图20和图21)以及下侧触点302、322(参照图20和图21)以吸收对象侧连接器50相对于连接器20的绕嵌合轴的旋转(倾斜)的方式分别独立地移动。在对象侧连接器50的绕嵌合轴的旋转量一定的情况下,上侧触点300、320和下侧触点302、322的移动量取决于其横向上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上侧触点300、320和下侧触点302、322在横向上处于偏倚于中央的位置(参照图22和图23),因此上侧触点300、320和下侧触点302、322的移动量可以较少。换言之,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减小允许上侧触点300、320和下侧触点302、322的移动的空间余量。由此,能够实现连接器20的小型化。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图22和图23能够理解,在横向上,可动触头28的第一位置P1的中心与第二位置P2的中心彼此一致。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以可动触头28的第二位置P2的中心从第一位置P1的中心偏离的方式设置触点。
以上,记载了一些实施方式而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可动触头28由单一的触头部件构成,具有单一的上侧夹持部和单一的下侧夹持部的至少一方。
附图标记说明
10 连接器组装体
20 连接器
22 固定触头
220 前缘部
222 后缘部
224、226 侧部
228 被固定孔
230 第一台阶部
232 第二台阶部
24 固定壳体
240 上壁
242 下壁
244、246 侧壁(第四限制部)
248 后壁
250 内部空间
250U 上侧内部空间
250L 下侧内部空间
252 突起
254 分隔壁
256、258、260 隔板(第五限制部)
262 固定触头支承部
264 槽
266 圆形部(第一限制部)
268 孔(第二限制部)
270 第一被抵接部
272 第二被抵接部
28 可动触头
30 第一触头部件
32 第二触头部件
300、320 上侧触点
302、322 下侧触点
304、324 上侧夹持部
306、326 下侧夹持部
308、328 上侧弹簧片
310、330 下侧弹簧片
312、332 连结部
334、338 前端(第一前端)
336、340 前端(第二前端)
342 上侧弹簧部
344 下侧弹簧部
35 可动壳体
350 框架部
352 臂部
354 开口部
356、358 凸部
360 容纳部(第六限制部,第七限制部)
362 壁
364 缺口
366 突起(被限制部)
368 前端面(第三限制部)
37U 上侧收纳部
37L 下侧收纳部
38 弹簧销
50 对象侧连接器
52 母线
520 连接部
522 延长部
54 母线保持架
542 凹部。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具有固定触头、固定壳体、可动触头和可动壳体,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壳体具有开口部,
所述可动壳体以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固定壳体,
所述固定壳体和所述可动壳体规定收纳部,
所述开口部与所述收纳部连通,并且在与所述上下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上向前方开口,
所述固定触头具有被夹持部,
所述固定触头固定于所述固定壳体而被保持,
所述被夹持部位于所述收纳部内,且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向前方延伸,
所述可动触头具有两个上侧触点、两个下侧触点、上侧夹持部、下侧夹持部、上侧弹簧部、下侧弹簧部和两个连结部,
所述上侧弹簧部可弹性变形,用于支承所述上侧触点和所述上侧夹持部,
所述下侧弹簧部可弹性变形,用于支承所述下侧触点和所述下侧夹持部,
所述上侧触点与所述下侧触点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分别相对,
所述上侧触点通过所述上侧弹簧部的弹性变形能够彼此独立地移动,
所述下侧触点通过所述下侧弹簧部的弹性变形能够彼此独立地移动,
所述上侧夹持部和所述下侧夹持部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夹持所述固定触头的所述被夹持部,
所述连结部分别将所述上侧弹簧部和所述下侧弹簧部连结,
所述连结部的所述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上侧弹簧部和所述下侧弹簧部的前后方向的尺寸,
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连结部位于第一位置,
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上侧触点和所述下侧触点位于比所述第一位置靠前侧的第二位置,
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上侧夹持部和所述下侧夹持部位于比所述第一位置靠后侧的第三位置,
在与所述上下方向和所述前后方向两者正交的横向上,所述上侧弹簧部在所述第一位置具有上侧第一宽度,且在所述第二位置具有上侧第二宽度,
所述上侧第二宽度的尺寸小于所述上侧第一宽度的尺寸,
在所述横向上,所述上侧触点位于所述连结部之间,
在所述横向上,所述下侧弹簧部在所述第一位置具有下侧第一宽度,且在所述第二位置具有下侧第二宽度,
所述下侧第二宽度的尺寸小于所述下侧第一宽度的尺寸,
在所述横向上,所述下侧触点位于所述连结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尺寸大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弹簧部在所述第三位置具有上侧第三宽度,
所述上侧第二宽度的尺寸小于所述上侧第三宽度的尺寸,
所述下侧弹簧部在所述第三位置具有下侧第三宽度,
所述下侧第二宽度的尺寸小于所述下侧第三宽度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弹簧部具有两个上侧弹簧片,
所述连结部的所述上下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上侧弹簧片的所述前后方向的尺寸,
所述连结部的所述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上侧弹簧片各自的所述横向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壳体设置有两个第一限制部和两个第二限制部,
在所述可动壳体设置有两个臂部、两个第三限制部和两个被限制部,
所述第三限制部和所述被限制部各一个地支承于所述臂部,
所述连结部位于所述第一限制部与所述第三限制部之间,所述前后方向的移动被所述第一限制部和所述第三限制部限制,
所述第二限制部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允许所述被限制部的规定范围内的移动,而限制超过所述被限制部的所述规定范围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壳体具有两个侧壁,
所述第二限制部是在所述横向上贯通所述侧壁的孔,
所述被限制部是在所述横向上向外侧突出的突起,
所述被限制部位于所述第二限制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头具有两个触头部件,
所述触头部件各自具有所述连结部,
所述固定壳体具有第四限制部和第五限制部,
所述触头部件各自在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四限制部与第五限制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壳体具有第六限制部和第七限制部,
所述上侧弹簧部具有第一前端,
所述下侧弹簧部具有第二前端,
所述第六限制部容纳所述第一前端,而限制所述第一前端的移动,
所述第七限制部容纳所述第二前端,而限制所述第二前端的移动。
9.一种连接器组装体,其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和对象侧连接器,该连接器组装体的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分别各具有两个所述开口部、所述收纳部、所述固定触头和所述可动触头,
所述开口部在所述上下方向上排列,
所述可动壳体具有位于所述开口部之间且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向前方突出的凸部,
所述对象侧连接器具有两个母线和母线保持架,
所述母线被所述母线保持架一体地保持,
所述母线保持架具有位于所述母线之间的凹部,
所述凸部在所述对象侧连接器连接于所述连接器时,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线各自具有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连接部和在与所述连接部交叉的方向上从所述连接部延伸的延长部,
所述可动壳体具有从所述开口部的所述横向的一对缘部的一者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向前方突出的壁,
当所述对象侧连接器以错误的方向连接于所述连接器时,所述壁抵接于所述延长部,阻碍所述连接部向所述收纳部进入。
CN201880021440.1A 2017-04-28 2018-03-09 连接器 Active CN1104763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9941A JP6480500B2 (ja) 2017-04-28 2017-04-28 コネクタ
JP2017-089941 2017-04-28
PCT/JP2018/009289 WO2018198550A1 (ja) 2017-04-28 2018-03-09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6304A true CN110476304A (zh) 2019-11-19
CN110476304B CN110476304B (zh) 2020-12-01

Family

ID=63919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1440.1A Active CN110476304B (zh) 2017-04-28 2018-03-09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01601B2 (zh)
EP (1) EP3588691B1 (zh)
JP (1) JP6480500B2 (zh)
CN (1) CN110476304B (zh)
WO (1) WO2018198550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78093A (ja) * 2006-09-25 2008-04-03 Molex Inc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2012195299A (ja) * 2012-06-13 2012-10-1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EP2775548A1 (en) * 2012-01-04 2014-09-10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ower storage device
EP2790276A1 (en) * 2013-04-12 2014-10-15 J.S.T. Mfg. Co., Ltd. Connector
WO2015199071A1 (ja) * 2014-06-23 2015-12-30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及びコネクタ
CN106058569A (zh) * 2015-04-01 2016-10-26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以及基板间连接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60732A (ja) 2009-09-14 2011-03-24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JP5041563B1 (ja) 2011-06-27 2012-10-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装置および電池ユニット
JP6099944B2 (ja) 2012-11-22 2017-03-22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05191004B (zh) 2013-03-14 2017-10-27 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挠性电源连接器
JP6205273B2 (ja) 2014-01-10 2017-09-27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6134284A (ja) * 2015-01-19 2016-07-2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ジャック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
JP6438382B2 (ja) * 2015-12-15 2018-12-1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446392B2 (ja) * 2016-05-23 2018-12-2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と相手接続部材との接続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78093A (ja) * 2006-09-25 2008-04-03 Molex Inc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EP2775548A1 (en) * 2012-01-04 2014-09-10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ower storage device
JP2012195299A (ja) * 2012-06-13 2012-10-1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EP2790276A1 (en) * 2013-04-12 2014-10-15 J.S.T. Mfg. Co., Ltd. Connector
WO2015199071A1 (ja) * 2014-06-23 2015-12-30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及びコネクタ
CN106058569A (zh) * 2015-04-01 2016-10-26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以及基板间连接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98550A1 (ja) 2018-11-01
US20200028303A1 (en) 2020-01-23
CN110476304B (zh) 2020-12-01
JP2018190520A (ja) 2018-11-29
EP3588691B1 (en) 2021-05-12
EP3588691A4 (en) 2020-03-11
US11101601B2 (en) 2021-08-24
EP3588691A1 (en) 2020-01-01
JP6480500B2 (ja) 2019-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6335B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JP6463446B1 (ja) 可動コネクタ
KR102012843B1 (ko) 커넥터 단자 어셈블리
JP5638873B2 (ja) コネクタ
US10411405B2 (en) Connector mateable with and removeable from a mating connector by rotation of a lever
JP6325505B2 (ja) コネクタ
JP2007165194A (ja) コネクタ
JP2019021389A (ja) コネクタ
JP7154782B2 (ja) 可動コネクタ
JP4632671B2 (ja) 分割コネクタ
JP7107708B2 (ja) コネクタ
US2021010484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20061227A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06244969A (ja) 自動調芯用コネクタ
CN109390719A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TWI749528B (zh) 連接器用托架與連接器
CN110476304A (zh) 连接器
JP6133119B2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7366625B2 (ja) コネクタ
US10598869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ing system
US2020002105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7359007B2 (ja) 端子、端子連結体、及び基板用コネクタ
CN107925178B (zh) 卡缘连接器
JP2015201386A (ja) 雄雌共用端子および雄雌共用コネクタ
JP2022096918A (ja) 中継コネクタ及びバス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