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55765A - 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55765A
CN110455765A CN201910808830.XA CN201910808830A CN110455765A CN 110455765 A CN110455765 A CN 110455765A CN 201910808830 A CN201910808830 A CN 201910808830A CN 110455765 A CN110455765 A CN 1104557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escin
promoter
light intensity
color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088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55765B (zh
Inventor
金帆
杨帅
夏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91080883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557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55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5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557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57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28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021/6417Spectrofluorimetric devices
    • G01N2021/6421Measuring at two or more wavelength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28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 G01N2021/6439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with indicators, stains, dyes, tags, labels, mark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及设备,包括:获取检测所需的启动子的个数,并为每个启动子配置关联的荧光蛋白;将各个启动子以及关联的荧光蛋白进行组装,生成N色荧光蛋白组件;将N色荧光蛋白组件封装于目标载体,并将目标载体导入至待检测对象;采集待检测对象体内关于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光强参量;根据各个荧光蛋白的光强与浓度之间的斜率参量以及光强参量,分别计算各个荧光蛋白的浓度值。本申请通过斜率参量对光强参量进行分离,计算得到关于各个荧光蛋白的浓度值,即便不同荧光蛋白的光谱存在重叠的情况,也能够一一进行分离,最终用荧光蛋白浓度而非荧光强度表征启动子的活性,提高了启动子以及基因活性检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荧光蛋白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可将荧光蛋白应用于观测细胞内部的活动的领域中,例如荧光蛋白可以用于标记特定的蛋白,也可以作为报告探针用于检测特定基因的活性。荧光蛋白的开发和发展使得其光谱得到了全面的扩展,也使得多个荧光蛋白同时作用于同一检测过程成为可能。然而现有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对荧光蛋白进行激活的过程中,其激发和吸收光谱都很宽,多色荧光蛋白在激发光谱上存在重叠,在进行多色荧光蛋白应用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分离不同荧光蛋白的光谱,从而无法准确检测荧光蛋白浓度,降低了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及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技术,由于荧光蛋白进行激活的过程中,其激发和吸收光谱都很宽,多色荧光蛋白在激发光谱上存在重叠,在进行多色荧光蛋白应用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分离不同荧光蛋白的光谱,从而无法准确检测荧光蛋白浓度,降低了检测的准确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检测所需的启动子的个数,并为每个所述启动子配置关联的荧光蛋白;
将各个所述启动子以及关联的所述荧光蛋白进行组装,生成N色荧光蛋白组件;所述N的值为所述启动子的个数;
将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封装于目标载体,并将所述目标载体导入至待检测对象;
采集所述待检测对象体内关于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光强参量;
根据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光强与浓度之间的斜率参量以及所述光强参量,分别计算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浓度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设备,包括:
荧光蛋白识别单元,用于获取检测所需的启动子的个数,并为每个所述启动子配置关联的荧光蛋白;
荧光蛋白组件生成单元,用于将各个所述启动子以及关联的所述荧光蛋白进行组装,生成N色荧光蛋白组件;所述N的值为所述启动子的个数;
目标载体封装单元,用于将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封装于目标载体,并将所述目标载体导入至待检测对象;
光强参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待检测对象体内关于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光强参量;
浓度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光强与浓度之间的斜率参量以及所述光强参量,分别计算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浓度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的各个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的各个步骤。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及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确定所需的启动子的个数,为不同的启动子配置对应的荧光蛋白,将多个启动子以及对应的荧光蛋白进行组装,得到多色荧光蛋白组件,将多色荧光蛋白组件封装到目标载体内,例如与待检测对象匹配的载体中,并导入到待检测对象,实现对待检测对象进行活性检测或蛋白标记等检测任务,待任务结束时,采集待检测对象内该多色荧光蛋白的光强参量,并根据不同荧光蛋白特性对应的斜率参量以及光强参量,计算得到关于各个荧光蛋白对应的浓度值,实现了多色荧光蛋白的浓度检测。与现有的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技术相比,本申请预先确定不同荧光蛋白的蛋白浓度与荧光光强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就该对应关系确定斜率参量,在采集到混合了多种荧光蛋白的光强参量后,可以通过斜率参量对光强参量进行分离,计算得到关于各个荧光蛋白的浓度值,即便不同荧光蛋白的光谱存在重叠的情况,也能够一一进行分离,最终用荧光蛋白浓度而非荧光强度表征启动子的活性,提高了启动子以及基因活性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封装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S105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种荧光蛋白的光强叠加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S104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色荧光蛋白组件的检测效果图;
图7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S101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S102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S101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确定所需的启动子的个数,为不同的启动子配置对应的荧光蛋白,将多个启动子以及对应的荧光蛋白进行组装,得到多色荧光蛋白组件,将多色荧光蛋白组件封装到目标载体内,例如与待检测对象匹配的线粒体中,并导入到待检测对象,实现对待检测对象进行活性检测或蛋白标记等检测任务,待任务结束时,采集待检测对象内该多色荧光蛋白的光强参量,并根据不同荧光蛋白特性对应的斜率参量以及光强参量,计算得到关于各个荧光蛋白对应的浓度值,实现了多色荧光蛋白的浓度检测,解决了现有的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技术,由于荧光蛋白进行激活的过程中,其激发和吸收光谱都很宽,多色荧光蛋白在激发光谱上存在重叠,在进行多色荧光蛋白应用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分离不同荧光蛋白的光谱,从而无法准确检测荧光蛋白浓度,降低了检测的准确性的问题。
荧光蛋白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可将荧光蛋白应用于观测细胞内部的活动的领域中,例如荧光蛋白可以用于标记特定的蛋白,也可以作为报告探针用于检测特定基因的活性。荧光蛋白的开发和发展使得其光谱得到了全面的扩展,也使得多个荧光蛋白同时作用于同一检测过程成为可能。然而现有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对荧光蛋白进行激活的过程中,其激发和吸收光谱都很宽,多色荧光蛋白在激发光谱上存在重叠,现有方式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多个荧光蛋白的活体检测:1)选取两种光谱相差较大的荧光蛋白,以实现双色标记或检测,例如红色与绿色荧光蛋白同时使用,或者蓝色与黄色荧光蛋白同时使用,从而减少光谱重叠的区域。但该方式在需要使用三种或以上的情况下则难以避免光谱重叠。2)对信号保真度要求不高的系统,通过物理方法,例如选择特定的滤光片系统,在荧光成像时,尽可能减少光谱重叠导致的信号干扰。3)通过荧光光谱的荧光强度来表征与该荧光光谱对应的荧光蛋白的活性。然而上述方式均无法解决光谱重叠而导致荧光信号失真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针对一些复杂信号系统,只采用两种荧光蛋白无法满足对多个信号的同时检测的检测需求,即通过两张光谱相差较大荧光蛋白,无法应用于复杂的信号系统。2)当三种或更多的荧光蛋白同时使用时,物理手段已经无法消除由于光谱重叠导致的信号失真。3)不同的荧光蛋白的引入不同的质粒载体,而不同的质粒载体在目标对象中的拷贝数目以及载体抗性均存在差异,从而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上述差异无法定量控制,对于多个荧光蛋白的活性比对过程中,引入了不可控变量,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因此,本申请通过预先确定不同荧光蛋白的关于蛋白浓度与光强的线性关系,并获取该线性关系的斜率值,基于该斜率值实现对光强参量的分离,计算出各个荧光蛋白的蛋白浓度,克服了光强重叠而导致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并且将所有荧光蛋白封装到统一目标载体中,也减少了不同载体在待检测对象中克隆以及抗性的差异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流程的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计算机、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能够执行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操作的设备。特别地,该终端设备具体为一多色荧光报告集成装置,该多色荧光报告的集成装置可以包括有启动子模块、荧光蛋白模块和载体模块3部分构成,通过上述三部分共同协作执行多色荧光报告的输出任务。图1示出了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详述如下:
在S101中,获取检测所需的启动子的个数,并为每个所述启动子配置关联的荧光蛋白。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用户的选择指令,该选择指令用于指示本次检测操作所需使用启动的个数。在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解析选择指令,读取对应字段的数值,识别所需的启动子的个数。可选地,终端设备设置有交互界面,用户可以在该终端设备的交互界面上点击对应的UI按钮,实现对启动子的选取。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点击操作的坐标信息,识别该坐标信息对应的UI按钮,并获取该UI按钮关联的参数值,从而确定所需的启动子的个数。当然,用户通过本地的用户终端打开终端设备所提供的外部访问链接,通过外部访问链接生成终端设备预置的操作页面,在操作页面输入启动子个数,并通过外部访问链接返回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启动子个数后,则执行S101的步骤。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启动子可以对应一个检测任务,通过配置不同的启动子,可以实现对待检测对象的多任务检测,提高了生物检测的效率,减少检测次数,也能够实现不同任务的实现比对,方便了用户对于待检测对象的研究。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为不同的启动因子预先配置有关联的荧光蛋白,不同的荧光蛋白的照射光谱不同,从而发射的光谱也不同。但由于不同的荧光蛋白照射所用的光谱范围较强,因此不同的荧光蛋白之间的光谱会存在交叠的情况。终端设备在获取得到的启动子的个数后,可以从启动子库选取与个数相匹配的启动子,并根据选取得到的启动子的标识,提取与该标识关联的荧光蛋白作为该启动子对应的荧光蛋白。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包括启动子模块,通过启动子模块生成用于需求所需的启动子。具体地,该启动子模块内包含有M个启动子组件,该M的数值为终端设备在同一检测操作中,最大可配置的启动子个数。每个启动子组件之间相互独立,每个启动子组件的启动子序列可以替换,但每个启动子序列需要按照预设规则配置该启动子序列的前缀核酸序列以及后缀核酸序列。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包括荧光蛋白模块,通过荧光蛋白模块识别各个启动子关联的荧光蛋白。具体地,该荧光蛋白模块共包含(2M-1)个荧光蛋白组件,且每个荧光蛋白组件之间相互独立,每个荧光蛋白组件的结构类似:主要由核糖体结合序列,荧光蛋白的核酸序列和终止子序列构成,并且每个组件带有已优化的前缀核酸序列和后缀核酸序列,荧光蛋白组件可以根据该前缀核酸序列以及后缀核酸序列确定关联的启动子。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启动子模块中包含的启动子组件为4个。即终端设备最多能够同时调用四个启动子作用于同一待检测对象。
在S102中,将各个所述启动子以及关联的所述荧光蛋白进行组装,生成N色荧光蛋白组件;所述N的值为所述启动子的个数。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获取了启动子序列以及荧光蛋白后,可以将各个启动子序列与关联的荧光蛋白进行组装,生成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继而将多个荧光蛋白组件进行拼接,从而生成一个N色荧光蛋白组件。即该N色荧光蛋白组件内,包含有不同发光光谱的荧光蛋白以及对应的启动子。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启动子对应不同的荧光蛋白,而不同的荧光蛋白通过不同的光谱光线进行照射后得到,因此,将多个荧光蛋白以及启动子进行组装后得到的荧光蛋白组件,则包含有N种不同的发光光谱,在视觉上则体现为一N色荧光蛋白组件。该N的个数与启动子的个数相匹配。
在S103中,将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封装于目标载体,并将所述目标载体导入至待检测对象。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获取了多色荧光蛋白组件后,可以将该多色荧光蛋白组件装载于目标载体中,该目标载体具体为与待检测对象匹配的线性化载体,将多色荧光蛋白组件装载完成后,可以将其作为一载体质粒。将该载体指令导入到待检测对象中,执行后续的基因活性检测操作。该待检测对象可以为目标菌落,也可以为目标菌落所依附的动植物。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包括有载体模块,该载体模块包含有不同的载体模板。载体模块可以根据用户的检测任务,获取与检测任务匹配的载体模板,并将生成的多色荧光蛋白封装到该载体模板内,生成目标载体。该载体模板的主体核酸序列可以更换,以改变载体质粒用于不同待检测对象的宿主细胞。由于多色荧光蛋白组件中的各个启动子以及荧光蛋白的前后缀序列均已优化以避免发生重组,用户只需设计引物给启动子或载体,添加相应的前后缀序列以及选取相应的荧光蛋白模块即可直接应用于待检测对象上。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对创建的目标载体进行拷贝、克隆,生成多个目标载体,并将多个目标载体导入到待检测对象的多个宿主细胞。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提高后续操作的成功率,避免因宿主细胞损伤而导致检测失败。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封装流程示意图。参见图2所示,该多色荧光蛋白组件包含有4个启动子以及4个荧光蛋白。终端设备确定本次所需使用的启动子的个数,并基于该启动子的个数确定荧光蛋白的个数,并为每个启动子配置前缀序列以及后缀序列,即执行引物设计扩增目标启动子的操作,并将各个启动子与关联的荧光蛋白进行组合,得到4色荧光蛋白组件,并将该4色荧光蛋白组件封装到线性化载体,即目标载体内,实现了4段不同的荧光蛋白同一组装到线性化载体中,生成目标质粒,并对目标质粒进行转化以及克隆,导入到待检测对象中进行验证。
在S104中,采集所述待检测对象体内关于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光强参量。
在本实施例中,在经过预设的反应时间后,装载有目标载体的宿主细胞会在待检测对象内进行相应的生命活动,例如细胞复制、细胞异化,若宿主细胞为血液细胞,则可以通过血管在待检测对象的体内流动等。在到达预设的检测时刻时,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取样或整体采集的方式,获取待检测对象的检测样本,例如预设容量的血液样本或者预设体积的菌落样本,并采集该检测样本中关于多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光强参量。由于不同的荧光蛋白对应不同的发光光谱,终端设备可以获取各个发光光谱对应的光强数值,并将多个光强数值进行封装,得到上述的光强参量。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设置有摄像模块,通过调用摄像模块采集待检测对象的检测样本的检测图像,并对该检测图像进行图像分析,确定不同荧光蛋白对应的发光光谱的光强数值,得到上述光强参量。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各个像素点的像素值大小,确定该像素值所对应的光强参量,也可以通过光敏传感器,不同光敏传感器用于接收不同频段的光线,根据各个光敏传感器反馈的传感数值,确定关于对应频段,即上述发光光谱的光强数值,从而生成上述光强参量。
在S105中,根据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光强与浓度之间的斜率参量以及所述光强参量,分别计算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浓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将荧光蛋白导入到待检测对象之前,可以通过前置实验获取该荧光蛋白在预配置的发光光谱下的发光特性,该发光特性具体体现有发光光强与荧光蛋白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采集不同荧光蛋白浓度下对应的发光光强,可以构建发光光强与荧光蛋白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经过实验证明,发光光强与蛋白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符合线性关系,因而在拟合上述两者的函数关系时,可以通过一次函数作为目标函数,并通过采集的多个坐标对,建立两者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基于该函数表达式确定光强与浓度之间的斜率参量。对于不同的荧光蛋白均执行上述操作,从而能够确定各个荧光蛋白对应的斜率参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荧光蛋白的发光光谱较宽,即每个荧光蛋白存在主光谱以及次光谱,次光谱具体为与其他荧光蛋白的主光谱重叠部分的光谱,而荧光蛋白在次光谱的发光光强与蛋白浓度之间的斜率参量可以不同,在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获取每个荧光蛋白在所有荧光蛋白的主光谱下的斜率参量,即关于自身荧光蛋白在主光谱与次光谱下的斜率参量。在后续分离操作中可以根据主光谱以及次光谱的斜率参量,代入到对应的函数表达式进行浓度分离计算。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斜率参量确定不同荧光蛋白在所述光强参量中的贡献效率,并基于不同的贡献效率确定各个荧光蛋白的浓度值,实现了对荧光蛋白浓度的分离识别,避免了光谱重叠对于检测造成的影响,能够准确识别出各个荧光蛋白的真实浓度。
以上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通过确定所需的启动子的个数,为不同的启动子配置对应的荧光蛋白,将多个启动子以及对应的荧光蛋白进行组装,得到多色荧光蛋白组件,将多色荧光蛋白组件封装到目标载体内,例如与待检测对象匹配的线粒体中,并导入到待检测对象,实现对待检测对象进行活性检测或蛋白标记等检测任务,待任务结束时,采集待检测对象内该多色荧光蛋白的光强参量,并根据不同荧光蛋白特性对应的斜率参量以及光强参量,计算得到关于各个荧光蛋白对应的浓度值,实现了多色荧光蛋白的浓度检测。与现有的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技术相比,本申请预先确定不同荧光蛋白的蛋白浓度与荧光光强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就该对应关系确定斜率参量,在采集到混合了多种荧光蛋白的光强参量后,可以通过斜率参量对光强参量进行分离,计算得到关于各个荧光蛋白的浓度值,即便不同荧光蛋白的光谱存在重叠的情况,也能够一一进行分离,提高了蛋白浓度检测的准确性。
图3示出了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S105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3,相对于图1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S105包括:S1051~S1053,具体详述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光强与浓度之间的斜率参量以及所述光强参量,分别计算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浓度值,包括:
在S1051中,从所述光强参量中提取各个所述荧光蛋白对应荧光光谱的荧光光强;所述荧光光强具体为N个所述荧光蛋白在所述荧光光谱下的光强之和。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同的荧光蛋白具有对应的发光光谱,例如该荧光蛋白为红色荧光蛋白,则其发光光谱为红光所在的光谱区域;若该荧光蛋白为绿色荧光蛋白,则其发光光谱为绿光所在的光谱区域。终端设备在采集光强参量时,会根据不同荧光蛋白关联的发光光谱,分别确定在不同发光光谱对应的荧光光强。终端设备可以对该光强参量进行解析,从而确定不同荧光光谱对应的荧光光强。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荧光蛋白之间存在光谱重叠的情况,即便每个荧光蛋白对应一个荧光光谱,但在该荧光光谱下,除了对应的荧光蛋白对其光强数值存在贡献外,其他荧光蛋白也会在该荧光光谱下散发一定强度的荧光,即该荧光光强并非只是对应的荧光蛋白的荧光光强,而是多个荧光蛋白在该荧光光谱下的光强之和,即是一个多个荧光蛋白的叠加和值。终端设备会确定不同荧光蛋白对应的荧光光谱的叠加和值,并通过S1052以及S1053进行光强分离以及浓度值识别。
在S1052中,根据各个所述荧光蛋白在所述荧光光谱对应的所述斜率参量,构建关于各个所述荧光光谱的光强方程。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荧光打败在不同的荧光光谱下对应的光强与浓度的斜率参量可以不同,因此,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荧光光强所对应的荧光光谱,获取对应的斜率参量,并根据各个荧光蛋白的斜率参量以及该荧光光强,建立关于该荧光光谱的光强方程。
举例性地,若该N色荧光蛋白组件具体为4色荧光蛋白组件,即该多色荧光蛋白组件包含有4个不同的荧光蛋白以及4个不同的启动子,且在α荧光光谱下的荧光光强为Iα,该α荧光光谱下的荧光光强为4种不同的荧光蛋白共同作用下的总的光强。因此,可以根据荧光蛋白在该荧光光谱对应的斜率参量以及该荧光光强,构建如下光强方程:
Iα=c1βα1+c2βα2+c3βα3+c4βα4
其中,c1为第一荧光蛋白的蛋白浓度,βα1为第一荧光蛋白在α荧光光谱下的斜率参量,依次类推,c2~c4以及βα2~βα4分别为第二至第四荧光蛋白对应的蛋白浓度以及斜率参量。其中,蛋白浓度即为所需计算的未知量,而斜率参量以及光谱光强属于已知量。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种荧光蛋白的光强叠加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α荧光光谱下,四种不同的荧光蛋白均对该荧光光谱存在贡献,从而多种不同荧光蛋白在激励光的照射下,在该荧光光谱下发射出对应的荧光光强,并将多种不同的荧光蛋白的光强进行叠加,则得到关于α荧光光谱的总光强。其中,图4还给出某一荧光蛋白的荧光光强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基于该关系曲线可以确定斜率参量。
在S1053中,根据N个所述光强方程,计算出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所述浓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存在N个荧光蛋白,则对应N个荧光光谱,并为不同的荧光光谱构建不同的光强方程,从而得到N个光强方程。对N个光强方程进行联立求解,可以计算得到各个荧光蛋白的浓度值。举例性地,该荧光光光谱包含α、γ、ε以及θ,则可以得到如下4个光强方程。
其中,各个参量的具体含义可以参考S1053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一一解释。其中,各个荧光光强以及斜率参量均为已知量,而浓度对于不同光谱而言均为恒定的未知量,则可以通过上述方式组,计算出N个荧光蛋白分别的浓度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构建不同荧光光谱的光强方程,并基于多个多不同的光强方程计算出各个荧光蛋白的蛋白浓度,从而能够避免光谱重叠而对荧光蛋白浓度检测的影响,提高了浓度检测的准确性,为后续的生物验证任务提供了有效真实的实验数据。
图5示出了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S104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5,相对于图1所述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S104包括:S1041~S1044,具体详述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所述待检测对象体内关于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光强参量,包括:
在S1041中,获取用于采集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荧光光谱的激励光强以及照射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获取到待检测对象的检测样本后,需要通过激发光对检测样本进行曝光照射,用于曝光照射的光线可以为白光,即包含不同发光光谱的混合光,也可以根据N色荧光蛋白组件内包含的荧光蛋白对应的发光光谱,分别用各个单色光对检测样本进行曝光照射,获取多色荧光蛋白在不同的单色光的照射下所对应的光强参量。因而,在通过激励光对检测样本进行照射的过程中,会存在对应的激励光强以及激励照射的照射时长,终端设备在生成光强参量时,会获取上述两个参量。
在S1042中,根据所述激励光强以及所述照射时长对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原始光强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一中间参量。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摄像模块在预设的光路上获取检测样本中关于N色荧光蛋白组件发射的荧光光线,并通过光敏传感器确定该荧光光线对应的原始光强。该原始光强具体为光敏传感器回传的绝对数值,此时,该原始光强未经过任何预处理操作。因此,为了提高后续操作的准确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激励光强以及照射时长对上述原始光强进行归一化操作,即光敏传感器在确定荧光光线的原始光强时,也具有对应的采集时长,计算采集时长与照射时长之间的比值,可以去除时间量纲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计算原始光强与激励光强之间的比值,可以去除激励光强的不同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上述的归一化处理,可以得到原始光强所对应的第一中间参量。
在S1043中,获取与采集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荧光光谱的光路匹配的调整参数以及摄像装置的设备参数,通过所述调整参数与所述设备参数调整所述第一中间参量,得到第二中间参量。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采集多色荧光蛋白组件不同荧光光谱时,可以通过匹配的光路进行获取,为了消除光路对于光强参量的影响,终端设备会根据每条光路的特性,配置对应的调整参数。同样,不同的摄像装置,在成像过程中会出现色差,为了消除摄像模块之间的影响,终端设备可以获取该摄像装置的设备参数。终端设备在获取了调整参数以及设备参数后,可以对第一中间参量进行光强校准,从而消除了光路以及摄像模块对于采集过程的影响,得到第二中间参量,从而提高了数据采集过程的准确性。
在S1044中,根据所述待检测对象的细胞高度对所述第二中间参量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光强参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待检测对象的细胞高度越高,进行激励光照射操作以及荧光采集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光强损耗,为了进一步提高光强参量的准确性,消除不同待检测对象的细胞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终端设备可以采集待检测对象的细胞高度,并基于该细胞高度对第二中间参量进行矫正,通过上述三个校准操作后,则得到关于原始光强的光强参量。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色荧光蛋白组件的检测效果图。参见图6所示,不同的荧光蛋白在通过上述操作对原始光强进行预处理得到光强参量后,通过斜率参量对不同的荧光蛋白进行浓度识别,各个荧光蛋白在待检测对象的检测样本中能够清晰可见,且通过不同的检测装置,即设备A以及设备B得到检测结果一致,表明了上述预处理操作能够很好地消除环境因素对于蛋白浓度的影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原始光强进行归一化以及参数校准操作,能够消除环境因素对于蛋白浓度计算的影响,提高了蛋白浓度的准确性。
图7示出了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S101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7,相对于图1-6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S101包括:S1011~S1012,具体详述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检测所需的启动子的个数,并为每个所述启动子配置关联的荧光蛋白,包括:
在S1011中,识别各个所述启动子预配置的第一前缀序列以及第一后缀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每个启动子的特性,终端设备会预设为每个启动子配置对应的前缀序列以及后缀序列,即上述的第一前缀序列以及第一后缀序列。每个启动子的第一前缀序列与第一后续序列不可更改。当然,对应不同的待检测对象,即宿主细胞不同,对应的第一前缀序列与第一后缀序列需要与宿主细胞匹配,但不同的启动子按照预设的规则配置不同的前缀序列以及后缀序列。
在S1012中,从所述荧光蛋白库中选取第二前缀序列与所述第一后缀序列匹配的荧光蛋白作为所述启动子的荧光蛋白。
在本实施例中,荧光蛋白库中存储有多种不同的荧光蛋白,每个荧光蛋白也对应有前缀序列以及后缀序列,即上述的第二前缀序列以及第二后缀序列。终端设备在确定每个启动子关联的荧光蛋白时,由于启动子需要与荧光蛋白进行拼接,因此启动子的第一后续序列需要与关联的荧光蛋白的第二前缀序列匹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识别启动子的后缀序列以及荧光蛋白的前缀序列,建立启动子与荧光蛋白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能够提高了关联荧光蛋白识别的准确性。
图8示出了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S102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8,相对于图7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S102包括:S1021~S1024,具体详述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将各个所述启动子以及关联的所述荧光蛋白进行组装,生成N色荧光蛋白组件,包括:
在S1021中,将所述启动子与该启动子关联的所述荧光蛋白进行组装,得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前缀序列为所述启动子的第一前缀序列,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后缀序列为关联的所述荧光蛋白第二后缀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S1011以及S1012可以确定启动子的第一后缀序列与荧光蛋白的第二前缀序列匹配,因此将启动子与关联的荧光蛋白进行拼接,得到的单色荧光蛋白组件是以启动子的第一前缀序列作为前缀序列,以荧光蛋白的第二后缀序列作为后缀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生成了单色荧光蛋白组件后,需要也需要对多个单色荧光蛋白组件进行拼接,以生成多色荧光蛋白组件。其中,拼接的规则也与启动子与荧光蛋白相似,需要该单色荧光蛋白的前缀序列或后缀序列与其他单色荧光蛋白的前缀序列或后缀序列匹配,因此根据匹配的不同情况,可以划分为S1022以及S1023两种情况。
在S1022中,若任一其他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二后缀序列与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一前缀序列匹配,则识别该其他单色荧光蛋白组件为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上联蛋白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若该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一前缀序列,与某一其他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二后缀序列匹配,即该单色荧光蛋白是拼接与该其他单色荧光蛋白组件之后,即该其他单色荧光蛋白为该单色荧光蛋白的上联蛋白组件。
在S1023中,若任一其他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一前缀序列与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二后缀序列匹配,则识别该其他单色荧光蛋白组件为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下联蛋白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若该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二后续序列,与某一其他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一前缀序列匹配,即该单色荧光蛋白是拼接与该其他单色荧光蛋白组件之前,即该其他单色荧光蛋白为该单色荧光蛋白的下联蛋白组件。
在S1024中,基于所述上联蛋白组件以及所述下联蛋白组件,依次对各个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进行组装,得到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各个单色荧光蛋白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后,可以依次对各个单色荧光蛋白进行组装,从而得到多色荧光蛋白组件。优选地,终端设备配置有起始前缀序列以及结尾后缀序列,如某一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一前缀序列为起始前缀序列,则识别该单色荧光蛋白组件为起始荧光蛋白组件;若某一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二前缀序列为结尾后缀序列,则识别该单色荧光蛋白组件为末荧光蛋白组件。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多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组装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含有启动子模块以及荧光蛋白模块,该启动子模块中配置有多个启动子,不同的启动子预先配置有不同的第一前缀序列以及第一后续序列。同样地,荧光蛋白组件中包含有不同的荧光蛋白,不同荧光蛋白配置有不同的第二前缀序列以及第二后缀序列。需要说明的是,stGFP、mScarletl、CyOFP1以及Venus具体用于标示不同的荧光蛋白。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在获取启动子的过程中,会基于启动子的次序依次获取各个启动子,即需要一个启动子,则必然获取P1对应的启动子,若需要3个启动子,则必然获取P1、P2以及P3对应的启动子。如图可见,P1的启动子的第一后缀序列为L1,则与其对应的荧光蛋白为stGFP,而由于R(V)属于结尾序列号,若所需启动的启动子个数为1,则选取第二后缀序列为R(V)的stGFP荧光蛋白,反之,若启动子的个数大于1,则选取第二后缀序列为R1的stGFP荧光蛋白。同样地,若启动子个数为2,则N色荧光蛋白组件必然以mScarletl荧光蛋白结尾,则选取选取第二后缀序列为R(V)的mScarletl荧光蛋白为P2启动子匹配的荧光蛋白。以下以双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组装过程为例进行说明,如上述所,由于N的数值为2,即P1启动子对应的荧光蛋白为以第二后缀序列为R1的stGFP荧光蛋白,而P2启动子对应的蛋白为以第二后缀序列为R(V)的mScarletl荧光蛋白,且P2对应的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一前缀序列与P1对应的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二后缀序列匹配,即P2对应的单色荧光蛋白为P1对应的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下联蛋白组件,并将P2对应的单色荧光蛋白组件拼接在P1对应的单色荧光组件之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生成单色荧光蛋白组件,并基于各个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前后缀序列,组装得到多色荧光蛋白组件,提高了拼接操作的准确性,实现了将多个荧光蛋白封装到统一目标载体的目的。
图10示出了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10,相对于图1-6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还包括:S1001~S1002,具体详述如下:
进一步地,在所述将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封装于目标载体,并将所述目标载体导入至待检测对象之前,还包括:
在S1001中,识别所述待检测对象的对象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的待检测对象所需的目标质粒不同,因此为了使得生成的目标质粒与待检测对象匹配,终端设备需要确定待检测对象的对象类型。例如属于动物类型、植物类型或菌落类型,不同的对象类型所使用的目标载体不同。
在S1002中,获取与所述对象类型匹配的目标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对象类型获取与之匹配的目标载体,从而减少该目标载体在导入到待检测对象后被排斥或消灭的概率,提高检验操作的成功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识别待检测对象的对象类型,选取匹配的目标载体,提高检验操作的成功率。
图11示出了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S101的具体实现流程图。参见图11,相对于图1-6所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S101包括:S1101~S1102,具体详述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检测所需的启动子的个数,并为每个所述启动子配置关联的荧光蛋白,包括:
在S1101中,解析所述用户发送的测试任务。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将所需进行测试的任务文档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在接受到该任务文档后,可以通过语义识别算法,确定该任务文档包含的测试任务。
在S1002中,基于所述测试任务确定所述启动子的个数。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统计该测试任务的任务个数,以及不同任务之间的关联程度,从而选取与该测试任务相匹配的启动子的个数,实现了自动匹配的启动子个数的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测试任务进行解析,确定启动子个数,无需用于手动配置,提高了测试效率。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设备的结构框图,该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设备包括的各单元用于执行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各步骤。具体请参阅图1与图1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见图12,所述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设备包括:
荧光蛋白识别单元121,用于获取检测所需的启动子的个数,并为每个所述启动子配置关联的荧光蛋白;
荧光蛋白组件生成单元122,用于将各个所述启动子以及关联的所述荧光蛋白进行组装,生成N色荧光蛋白组件;所述N的值为所述启动子的个数;
目标载体封装单元123,用于将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封装于目标载体,并将所述目标载体导入至待检测对象;
光强参量采集单元124,用于采集所述待检测对象体内关于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光强参量;
浓度值计算单元125,用于根据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光强与浓度之间的斜率参量以及所述光强参量,分别计算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浓度值。
可选地,所述浓度值计算单元125包括:
荧光光强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光强参量中提取各个所述荧光蛋白对应荧光光谱的荧光光强;所述荧光光强具体为N个所述荧光蛋白在所述荧光光谱下的光强之和;
光强方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荧光蛋白在所述荧光光谱对应的所述斜率参量,构建关于各个所述荧光光谱的光强方程;
浓度值解析单元,用于根据N个所述光强方程,计算出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所述浓度值。
可选地,所述光强参量采集单元124包括:
光照参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于采集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荧光光谱的激励光强以及照射时长;
第一中间参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激励光强以及所述照射时长对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原始光强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一中间参量;
第二中间参量计算单元,用于获取与采集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荧光光谱的光路匹配的调整参数以及摄像装置的设备参数,通过所述调整参数与所述设备参数调整所述第一中间参量,得到第二中间参量;
光强参量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检测对象的细胞高度对所述第二中间参量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光强参量。
可选地,所述荧光蛋白识别单元121包括:
前后缀序列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各个所述启动子预配置的第一前缀序列以及第一后缀序列;
关联蛋白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荧光蛋白库中选取第二前缀序列与所述第一后缀序列匹配的荧光蛋白作为所述启动子的荧光蛋白。
可选地,所述荧光蛋白组件生成单元122包括:
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启动子与该启动子关联的所述荧光蛋白进行组装,得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前缀序列为所述启动子的第一前缀序列,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后缀序列为关联的所述荧光蛋白第二后缀序列;
上联蛋白组件识别单元,用于若任一其他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二后缀序列与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一前缀序列匹配,则识别该其他单色荧光蛋白组件为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上联蛋白组件;
下联蛋白组件识别单元,用于若任一其他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一前缀序列与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二后缀序列匹配,则识别该其他单色荧光蛋白组件为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下联蛋白组件;
多色荧光蛋白组件组装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上联蛋白组件以及所述下联蛋白组件,依次对各个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进行组装,得到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
可选地,所述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设备还包括:
对象类型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待检测对象的对象类型;
目标载体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对象类型匹配的目标载体。
可选地,所述荧光蛋白识别单元121包括:
测试任务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用户发送的测试任务;
启动子个数识别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测试任务确定所述启动子的个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设备预先确定不同荧光蛋白的蛋白浓度与荧光光强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就该对应关系确定斜率参量,在采集到混合了多种荧光蛋白的光强参量后,可以通过斜率参量对光强参量进行分离,计算得到关于各个荧光蛋白的浓度值,即便不同荧光蛋白的光谱存在重叠的情况,也能够一一进行分离,最终用荧光蛋白浓度而非荧光强度表征启动子的活性,提高了启动子以及基因检测的准确性
图1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3包括:处理器130、存储器13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3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3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132,例如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程序。所述处理器13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132时实现上述各个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S101至S105。或者,所述处理器13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13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单元的功能,例如图12所示模块121至125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13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3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13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132在所述终端设备13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132可以被分割成荧光蛋白识别单元、荧光蛋白组件生成单元、目标载体封装单元、光强参量采集单元以及浓度值计算单元,各单元具体功能如上所述。所述终端设备13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130、存储器13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3仅仅是终端设备13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3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所称处理器1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所述存储器131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13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13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13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13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13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13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13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13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13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检测所需的启动子的个数,并为每个所述启动子配置关联的荧光蛋白;
将各个所述启动子以及关联的所述荧光蛋白进行组装,生成N色荧光蛋白组件;所述N的值为所述启动子的个数;
将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封装于目标载体,并将所述目标载体导入至待检测对象;
采集所述待检测对象体内关于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光强参量;
根据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光强与浓度之间的斜率参量以及所述光强参量,分别计算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浓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光强与浓度之间的斜率参量以及所述光强参量,分别计算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浓度值,包括:
从所述光强参量中提取各个所述荧光蛋白对应荧光光谱的荧光光强;所述荧光光强具体为N个所述荧光蛋白在所述荧光光谱下的光强之和;
根据各个所述荧光蛋白在所述荧光光谱对应的所述斜率参量,构建关于各个所述荧光光谱的光强方程;
根据N个所述光强方程,计算出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所述浓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所述待检测对象体内关于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光强参量,包括:
获取用于采集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荧光光谱的激励光强以及照射时长;
根据所述激励光强以及所述照射时长对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原始光强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一中间参量;
获取与采集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荧光光谱的光路匹配的调整参数以及摄像装置的设备参数,通过所述调整参数与所述设备参数调整所述第一中间参量,得到第二中间参量;
根据所述待检测对象的细胞高度对所述第二中间参量进行调整,得到所述光强参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检测所需的启动子的个数,并为每个所述启动子配置关联的荧光蛋白,包括:
识别各个所述启动子预配置的第一前缀序列以及第一后缀序列;
从所述荧光蛋白库中选取第二前缀序列与所述第一后缀序列匹配的荧光蛋白作为所述启动子的荧光蛋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个所述启动子以及关联的所述荧光蛋白进行组装,生成N色荧光蛋白组件;所述N的值为所述启动子的个数,包括:
将所述启动子与该启动子关联的所述荧光蛋白进行组装,得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前缀序列为所述启动子的第一前缀序列,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后缀序列为关联的所述荧光蛋白第二后缀序列;
若任一其他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二后缀序列与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一前缀序列匹配,则识别该其他单色荧光蛋白组件为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上联蛋白组件;
若任一其他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一前缀序列与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第二后缀序列匹配,则识别该其他单色荧光蛋白组件为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的下联蛋白组件;
基于所述上联蛋白组件以及所述下联蛋白组件,依次对各个所述单色荧光蛋白组件进行组装,得到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封装于目标载体,并将所述目标载体导入至待检测对象之前,还包括:
识别所述待检测对象的对象类型;
获取与所述对象类型匹配的目标载体。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检测所需的启动子的个数,并为每个所述启动子配置关联的荧光蛋白,包括:
解析所述用户发送的测试任务;
基于所述测试任务确定所述启动子的个数。
8.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荧光蛋白识别单元,用于获取检测所需的启动子的个数,并为每个所述启动子配置关联的荧光蛋白;
荧光蛋白组件生成单元,用于将各个所述启动子以及关联的所述荧光蛋白进行组装,生成N色荧光蛋白组件;所述N的值为所述启动子的个数;
目标载体封装单元,用于将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封装于目标载体,并将所述目标载体导入至待检测对象;
光强参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待检测对象体内关于所述N色荧光蛋白组件的光强参量;
浓度值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光强与浓度之间的斜率参量以及所述光强参量,分别计算各个所述荧光蛋白的浓度值。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808830.XA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04557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8830.XA CN110455765B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8830.XA CN110455765B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5765A true CN110455765A (zh) 2019-11-15
CN110455765B CN110455765B (zh) 2021-11-19

Family

ID=68489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08830.XA Active CN110455765B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557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8211A (zh) * 2020-04-20 2022-11-25 索尼集团公司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程序、信息处理装置和计算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83491B1 (ko) * 2006-07-27 2007-12-07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프로모터 활성 측정용 벡터, 이를 이용한 프로모터 활성측정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에 의해 선별된 프로모터
KR20080093395A (ko) * 2007-04-16 2008-10-21 주식회사 제넥신 세포 기반의 항체 검출 방법
KR20130122034A (ko) * 2012-04-09 2013-11-07 한국생명공학연구원 프로모터 강도 또는 목적 단백질의 발현 양을 검출하기 위한 재조합 형광 번역 리포터 벡터 및 이의 용도
CN103627665A (zh) * 2012-08-28 2014-03-1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基于荧光的全细胞生物传感器镉离子浓度检测方法
CN104122238A (zh) * 2013-04-25 2014-10-29 华东师范大学 荧光探针中的比率探测方法
US20150203853A1 (en) * 2011-08-25 2015-07-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lasmid vector, method for detecting gene promoter activity, and assay kit
WO2016104549A1 (ja) * 2014-12-24 2016-06-30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蛍光標識された抗体可変領域を含むポリペプチドを含む抗原結合タンパク質を用いた蛍光免疫測定方法
CN106979938A (zh) * 2017-03-09 2017-07-25 东华大学 一种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目的基因表达定量检测的方法
CN108048480A (zh) * 2017-11-24 2018-05-18 湖北大学 一种split-TEV-Fast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其在检测蛋白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CN108226517A (zh) * 2017-11-27 2018-06-29 南京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用于免疫诊断检测的方法
CN109596838A (zh) * 2018-12-17 2019-04-09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单细胞内多种蛋白同时定量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9642869A (zh) * 2016-04-15 2019-04-16 伯克利之光生命科技公司 用于坞内测定的方法、系统和试剂盒
CN109913487A (zh) * 2019-02-14 2019-06-21 湖北大学 一种基于双荧光报告基因系统鉴定生物元件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83491B1 (ko) * 2006-07-27 2007-12-07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프로모터 활성 측정용 벡터, 이를 이용한 프로모터 활성측정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에 의해 선별된 프로모터
KR20080093395A (ko) * 2007-04-16 2008-10-21 주식회사 제넥신 세포 기반의 항체 검출 방법
US20150203853A1 (en) * 2011-08-25 2015-07-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lasmid vector, method for detecting gene promoter activity, and assay kit
KR20130122034A (ko) * 2012-04-09 2013-11-07 한국생명공학연구원 프로모터 강도 또는 목적 단백질의 발현 양을 검출하기 위한 재조합 형광 번역 리포터 벡터 및 이의 용도
CN103627665A (zh) * 2012-08-28 2014-03-1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基于荧光的全细胞生物传感器镉离子浓度检测方法
CN104122238A (zh) * 2013-04-25 2014-10-29 华东师范大学 荧光探针中的比率探测方法
WO2016104549A1 (ja) * 2014-12-24 2016-06-30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蛍光標識された抗体可変領域を含むポリペプチドを含む抗原結合タンパク質を用いた蛍光免疫測定方法
CN109642869A (zh) * 2016-04-15 2019-04-16 伯克利之光生命科技公司 用于坞内测定的方法、系统和试剂盒
CN106979938A (zh) * 2017-03-09 2017-07-25 东华大学 一种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目的基因表达定量检测的方法
CN108048480A (zh) * 2017-11-24 2018-05-18 湖北大学 一种split-TEV-Fast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其在检测蛋白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CN108226517A (zh) * 2017-11-27 2018-06-29 南京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用于免疫诊断检测的方法
CN109596838A (zh) * 2018-12-17 2019-04-09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单细胞内多种蛋白同时定量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9913487A (zh) * 2019-02-14 2019-06-21 湖北大学 一种基于双荧光报告基因系统鉴定生物元件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加胜 等: ""环化荧光蛋白生物探针荧光寿命成像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
邵田田 等: ""辽河下游CDOM吸收与荧光特性的季节变化研究"", 《环境科学》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8211A (zh) * 2020-04-20 2022-11-25 索尼集团公司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程序、信息处理装置和计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5765B (zh) 2021-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42248B2 (en) Image adaptive physiologically plausible color separation
US11893731B2 (en) Group sparsity model for image unmixing
CN103454204B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8351289A (zh) 分析装置
CN109285149A (zh) 人脸图像质量的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US1113733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article sorting system, program, and particle sorting method
CN109873670A (zh) 用于多光纤电缆测试的方法和系统
CN106796145A (zh) 从生物学样本的纯光谱提取
KR20210091704A (ko) 분석 측정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CN106404783A (zh) 试纸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9542562A (zh) 界面图片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EP3805401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medicine sensitivity test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CN110455765A (zh) 一种应用于细胞体的多色荧光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9063482A (zh) 宏病毒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US2017020665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or deconvolution
CN103778052B (zh) 一种前端javascript代码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KR101492972B1 (ko) 컴퓨팅 단말 장치의 광학 특성 캘리브레이션 방법과 광학 진단검사 보조장치
CN109033470A (zh) 一种仪器设备数据采集系统
Courtney et al. MATtrack: a MATLAB-based quantitative image analysis platform for investigating real-time photo-converted fluorescent signals in live cells
CN106651793B (zh) 一种pst杂散光测试数据处理方法
CN109815133A (zh) 一种软件测试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558938B (zh) 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机器学习工作流调度方法及系统
EP4372379A1 (en) Pathology image analysis method and system
US2024004667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alysing pathology image
CN106645109B (zh) 一种检测激素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