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52658A - 一种改性pes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性pes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52658A
CN110452658A CN201910781692.0A CN201910781692A CN110452658A CN 110452658 A CN110452658 A CN 110452658A CN 201910781692 A CN201910781692 A CN 201910781692A CN 110452658 A CN110452658 A CN 110452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hot melt
melt adhesive
pes
mod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169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喆
李彩虹
陆子淳
赵新悦
卢沿衡
张钦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78169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526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52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26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81/00Adhesive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Adhesives based on polysulfo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81/06Polysulfones; Polyethersulf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PES热熔胶,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醚砜树脂PES100份,增粘树脂22~38份,软化树脂3~5份,增塑剂3~15份,增粘剂0.2~1份。本发明以聚醚砜树脂PES为主料,软化树脂、增粘树脂、增塑剂、增粘剂为辅料,对PES树脂进行改性,从而达到增韧目的;改善PES树脂在加热熔融时,粘度过大等问题,形成新的工艺,制备得到一种对金属的粘结性强,耐高温老化、柔韧的改性PES热熔胶,从而提高PES热熔胶的使用效率及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改性PES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熔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PES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熔胶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来的,最早应用于书本的装订上。热熔胶一直是增长最快的胶粘剂品种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热熔胶已经成为继聚合物乳液和传统的溶剂型胶粘剂之后的第三大品种。由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热熔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无毒无味,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性能优越,绿色环保,所以被人们广泛接受,并应用到诸多领域,如电器电子领域、机械领域、汽车领域、热水领域等。随着时代发展,热熔胶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不断发展改良,来适应市场需求。
目前应用于冰箱蒸发器上的主要是聚醚砜树脂(PES)热熔胶,其工作温度通常在130℃。经调查发现,其韧性不足,易变脆,不耐老化。针对这一情况,需对其进行改性,达到增韧效果。聚醚砜树脂(PES)是英国ICI公司在1972年开发的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是目前得到应用的为数不多的特种工程塑料之一;自1983年上市以来,由于其具有长期热稳定性和许多芳族砜的典型性质,在诸多方面取代了金属、玻璃以及陶瓷等材料。聚醚砜树脂(PES)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绝缘性能等,特别是具有可以在高温下连续使用和在温度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仍能保持性能稳定等突出优点,在许多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PES树脂不仅可以挤出成型、注塑成型、压膜成型、吹塑成型、吸塑成型和制成发泡体,还可以进行镀膜、超声波熔接等二次加工。
时代在发展,对PES热熔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PES树脂本身优良的特点,可以对其进行改性,进行PES热熔胶工艺优化研究,改善其在加热熔融时,粘度过大等问题,达到增韧目的,提高PES热熔胶的使用效率及利用率。将研发出的改性PES热熔胶快速、稳定的用于金属粘接,达到理想效果,并使改性PES热熔胶配方达到工业化要求,实现工业化生产,从而推动新型PES热熔胶的发展。对改性PES热熔胶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这种高性能的环保胶种不仅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而且对社会、环保具有深远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对聚醚砜树脂(PES)进行改性研究,提供一种对金属的粘结性强,耐高温老化、柔韧的改性PES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PES热熔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为了使PES热熔胶能够快速、稳定的用于金属粘接,并达到理想效果,就需要对PES热熔胶的配方进行研究,从而找到最优配方,实现工业化生产,推动新型PES热熔胶的发展。软化树脂的加入,产生小分子渗入到大分子链中,起到润滑的作用,可使PES的大分子链产生滑移,增加热熔胶产品的流动性。
优选地,所述增粘树脂占总组分的重量比为16.5~25.0%,所述增塑剂占总组分的重量比为2.0~10.0%。
优选地,所述增粘树脂为萜烯树脂、松香、二甲苯甲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由于增粘树脂本身性能优良,并且相容性好,可以赋予热熔胶优良的力学性能,可提高硬度、附着力、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增塑剂的加入,使材料的塑性增加;同时增塑剂长期留在聚合物中,不与树脂起化学反应,与树脂形成固体,增加了PES热熔胶的柔软性、曲挠性、耐寒性和伸长率,降低了PES热熔胶的硬度、模量、玻璃化温度、熔点、软化温度或流动温度,使PES热熔胶的粘度变小,流动性增加,从而改善了加工性能。
二乙二醇又叫二甘醇,是无色无臭、透明、具有吸湿性的粘稠液体;有辛辣气味;无腐蚀性。溶解性能与乙二醇相似,但对烃类的溶解能力较强。能够溶解硝酸纤维素、醇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和大多数染料,具有醇、醚一样的化学性质。二乙二醇产生的小分子会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分子链间的引力,增大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可能,降低聚合物分子链间的缠结,使树脂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可发生玻璃化转变,从而使材料的塑性增加,更易加工。
优选地,所述软化树脂为酚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乙烯基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增粘剂为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SEPS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增粘剂对PES进行改性,可以显著提高热熔胶的耐老化性能和黏度,并且使热熔胶具有高弹性。例如:SEBS极性大,自身粘接力强、对金属和多数非金属都有良好的胶粘性能,粘接强度高。
优选地,一种改性PES热熔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其中,所述增粘树脂为萜烯树脂,所述软化树脂为酚醛树脂,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所述增粘剂为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
本申请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添加,在改性PES热熔胶中起到增塑的作用。聚合物分子链之间的引力和缠结是对抗塑化作用的一大原因。所以,当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树脂一起熔融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小分子便会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引力,增大了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可能,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缠结,使树脂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可发生玻璃化转变,从而使材料的塑性增加,更易加工。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极性大,粘接力强、含有大量的羟甲基和酚羟基,对金属和多数非金属都有良好的胶粘性能,粘接强度高;刚性大、耐热性高;有较大的刚性,优异的耐热性及较好的抗烧蚀性;耐老化性好,包括高温老化和自然老化;耐水、耐油、耐磨、耐化学介质、耐霉菌等;电绝缘性能优良、本身易改性,也能够对其他材料进行改性、抗蠕变、尺寸稳定性好、制造容易、用途广泛。本申请中SEBS可以显著提高热熔胶的耐老化性能,并且使热熔胶具有高弹性。
萜烯树脂是由天然松节油加工而成的,具有透明性强、没有毒性、呈现中性、疏水结构、不结晶、电绝缘性、耐稀酸耐稀碱、耐热、耐光、耐老化和粘结性强等特点,且对各种合成物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易溶于芳香烃及植物油,是一种新型优良的增粘树脂,也是新型的热熔胶改良剂。本申请中萜烯树脂可以赋予热熔胶优良的力学性能,可提高硬度、附着力、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改性PES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聚醚砜树脂PES、增粘树脂、软化树脂、增粘剂、增塑剂;
(2)将步骤(1)称取的聚醚砜树脂PES、增粘树脂、软化树脂、增粘剂混合,在180~220℃下加热熔融,搅拌至均匀;
(3)温度降至30~50℃时,加入增塑剂,升温至180~220℃,搅拌至均匀,即制得改性PES热熔胶。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聚醚砜树脂PES为5500型号PES树脂。PES(5500)树脂作为基体树脂,本身性能优良,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绝缘性能等,特别是具有在高温下连续使用和在温度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仍能保持性能稳定等突出优点,与实际使用的环境相符(应用于电冰箱蒸发器里,使用温度常在130℃),且从价格等方面考虑,PES(5500)树脂是性价比最高的。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增粘树脂为萜烯树脂,增粘剂为SEBS。萜烯树脂,除了本身具有的高附着力、抗氧化性、热稳定性、相容性、溶解性、耐候性及优良增粘效果等优点,从性价比上来看,萜烯树脂也是最优选择。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了加快熔融速度、降低熔融粘度、改善润湿性、提高热熔胶的柔韧性和耐寒性。本发明选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增塑剂。增塑剂的小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间,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彼此的吸引力,增大了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分子链发生滑动的可能,降低了分子链间的相互缠绕,使树脂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玻璃化转变,从而使热熔胶的塑性增加。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聚醚砜树脂PES为主料,软化树脂、增粘树脂、增塑剂、增粘剂为辅料,对PES树脂进行改性,从而达到增韧目的;改善PES树脂在加热熔融时,粘度过大等问题,形成新的工艺,制备得到一种对金属的粘结性强,耐高温老化、柔韧的改性PES热熔胶,从而提高PES热熔胶的使用效率及利用率。
(2)本发明制备的PES热熔胶,通过平板硫化机制备热熔胶膜,通过铝片测试其力学性能,测得其拉伸剪切强度、熔体流动速率,均达到工业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改性PES热熔胶的红外光谱图;
图2为不同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用量与PES热熔胶拉伸剪切强度的曲线关系图;
图3为不同的二乙二醇的用量与PES热熔胶拉伸剪切强度的曲线关系图;
图4为不同的萜烯树脂的用量与PES热熔胶拉伸剪切强度的曲线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实验所用主要原材料及试剂见表1:
表1实验原料及试剂
仪器与设备:
XLB-D600*600*1平板硫化机:扬州正艺试验机械有限公司
WDT-W微控型电子万能试验机:承德精密试验机有限公司
XRL-400熔体流动速率仪A:承德精密试验机有限公司
CX-9880红外光谱仪:苏州海思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实施例1:
(1)称取PES(5500)树脂20g、萜烯树脂5.8g、酚醛树脂0.6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g、SEBS 0.2g;
(2)将步骤(1)称取的PES(5500)树脂、萜烯树脂、酚醛树脂、SEBS混合,在180℃下加热熔融,搅拌8min,至均匀;
(3)温度降至30℃时,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升温至180℃,搅拌8min,至均匀,即制得改性PES热熔胶。
本实施例制备的改性PES热熔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根据制备的改性PES热熔胶的红外光谱图(见图1)可明显观察到:在官能团区,于3100cm-1处有明显特征峰,该峰为苯环中C-H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500cm-1处为苯环骨架C-C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因此可以断定样品中含有苯环,符合PES的基本特征。而在2000-2500cm-1区间内出现不规则连续峰,经推断可能由空气中二氧化碳的O=C=O基团所影响,因此在解谱分析中应予以忽略。在指纹区,600-1000cm-1处可以确定为C-H的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而在1000-1300cm-1的连续吸收峰则对应酯,醚等官能团,从而验证了PES热熔胶内确实存在增塑剂,增粘树脂等酯类或醚类物质。综上所述,可以推断该PES热熔胶确是由PES为基体,各种小分子单体为辅料的共聚树脂。
实施例2~5:
称取PES(5500)树脂20g、萜烯树脂6g、酚醛树脂0.6g、SEBS 0.2g,实施例2~5中依次分别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6g、1.2g、1.8g、2.4g,所占比分别为2.2%、4.3%、6.3%、8.2%。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制备得到改性PES热熔胶。
对比例1:
称取PES(5500)树脂20g、萜烯树脂6g、酚醛树脂0.6g、SEBS 0.2g,不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制备得到改性PES热熔胶。
对比例1、实施例2~5配方编号分别记为:编号1、2、3、4、5。
性能测试:
(1)对实施例2~5、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改性PES热熔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通过平板硫化机将热熔胶制备成热熔胶膜,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本实验主要测试热熔胶膜的拉伸剪切强度,其按照的测试标准为ASTMD1002-2010,用标准测试铝片,进行测试。铝片的规格为25.4mm*101.6mm,厚度为1.5mm,其粘结部位的面积为25.4mm*12.7mm。实验前,需将铝片粘结面用标准目的砂纸对其进行打磨,主要目的为增加接触面积,破坏铝片表面的氧化铝,是热熔胶能与金属本身充分接触,从而为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测得实施例2~5、对比例1的不同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用量与PES热熔胶拉伸剪切强度的曲线关系图如图2所示。由图中可知,不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时,拉伸剪切强度最低,为3.751MP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所占比为6.3%时,拉伸剪切强度最高,为7.065MP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所占比为8.2%时,其拉伸剪切强度略微降低,为5.498MPa;实施例2~5的热熔胶膜的拉伸剪切强度先呈上升趋势,达到顶峰,然后呈下降趋势。
(2)对实施例2~5、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改性PES热熔胶进行熔体流动速率测定:
熔体流动速率(MFR)通常称为熔融指数(MI)。通过熔融指数可以判断出物料的加工流动性能,为加工的条件选择提供依据。本次熔融指数的测定是依据GB/T3682-2000《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进行。
其原理是在规定温度压力条件下,每10分钟从标准口模流出的熔体的质量。计算公式:
MFR=600m/t
MFR为熔体流动速率,g/10min;
m为切取样条质量算数平均值,g;
t为切取样条时间间隔,s。实验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测得实施例2~5、对比例1的热熔胶的熔体流动速率如表2所示:
表2不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用量对PES热熔胶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
编号 切料间隔时间(s) 平均质量(g) MFR(g/10min)
1-对比例1 30 0.2001 4.002
2-实施例2 30 0.3105 6.21
3-实施例3 30 0.4953 9.906
4-实施例4 30 0.5000 10
5-实施例5 30 0.6005 12.01
从上表分析可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所占比为0%时,其熔体流动速率最差,为4.002g/10min,DBP所占比为8.2%时,其熔体流动速率最好,为12.01g/10min,随着DBP所占比的增加,其熔体流动速率呈上升趋势。
实施例6~9:
称取PES(5500)树脂20g、萜烯树脂6g、酚醛树脂0.6g、SEBS 0.2g,实施例6~9中依次分别加入二乙二醇0.6g、1.2g、1.8g、2.4g,所占比分别为2.2%、4.3%、6.3%、8.2%。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制备得到改性PES热熔胶。
对比例2:
称取PES(5500)树脂20g、萜烯树脂6g、酚醛树脂0.6g、SEBS 0.2g,不加入二乙二醇,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制备得到改性PES热熔胶。
对比例2、实施例6~9配方编号分别记为:编号6、7、8、9、10。
性能测试:
(1)通过平板硫化机将实施例6~9、对比例2制备得到的热熔胶制备成热熔胶膜,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测得实施例6~9、对比例2的不同的二乙二醇的用量与PES热熔胶拉伸剪切强度的曲线关系图如图3所示。由图中可知,不加入二乙二醇时,拉伸剪切强度最低,为2.551MPa;二乙二醇所占比为6.4%时,拉伸剪切强度最高,为6.78MPa;二乙二醇所占比为8.2%时,其拉伸剪切强度略微降低,为5.498MPa;实施例6~9的热熔胶膜的拉伸剪切强度先呈上升趋势,达到顶峰,然后呈下降趋势。
(2)对实施例6~9、对比例2制备得到的改性PES热熔胶进行熔体流动速率测定:
测得实施例6~9、对比例2的热熔胶的熔体流动速率如表3所示:
表3不同二乙二醇的用量对PES热熔胶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
编号 切料间隔时间(s) 平均质量(g) MFR(g/10min)
6-对比例2 30 0.2106 4.212
7-实施例6 30 0.3701 7.402
8-实施例7 30 0.5053 10.106
9-实施例8 30 0.5740 11.480
10-实施例9 30 0.6027 12.054
由上表分析可知,二乙二醇所占比为0%时,其熔体流动速率最差,为4.212g/10min,二乙二醇所占比为8.2%时,其熔体流动速率最好,为12.054g/10min,随着二乙二醇所占比的增加,热熔胶的熔体流动速率呈上升趋势。
实施例10~14:
称取PES(5500)树脂20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8g、酚醛树脂0.6g、SEBS 0.2g,实施例10~14中依次分别加入萜烯树脂4.0g、6.0g、8.0g、10.0g、12.0g,所占比分别为15%、21%、26.1%、30.7%、34.7%。其余操作同实施例1,制备得到改性PES热熔胶。实施例10~14配方编号分别记为:编号11、12、13、14、15。
性能测试:
(1)通过平板硫化机将实施例10~14制备得到的热熔胶制备成热熔胶膜,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测得实施例10~14不同的萜烯树脂的用量与PES热熔胶拉伸剪切强度的曲线关系图如图4所示。由图中可知,萜烯树脂所占比为15.0%时,拉伸剪切强度最低,为2.997MPa;萜烯树脂所占比为21.0%时,其拉伸剪切强度最高,为7.056MPa;实施例10~14的热熔胶膜的拉伸剪切强度先呈上升趋势,达到顶峰,然后呈下降趋势。
综上所述,图2~4的拉伸剪切强度曲线图,都是先呈上升趋势,达到顶峰,然后呈下降趋势。呈上升趋势,是因为增塑剂的小分子在物理共混的过程中,进入到聚合物分子链间,从而扩大聚合物分子链的距离及其相互缠绕的强度,从而降低分子链间的吸引力和缠绕力,从而降低热熔胶本身的强度,达到增韧的效果,使之能够充分的浸润到测试铝片中,相当于增大了接触面积,从而使其拉伸剪切强度得到增强。到达顶峰后拉伸剪切强度呈下降趋势,是因为在微观上,增塑剂的小分子过多的浸润到聚合物的分子链中,使其分子链间的引力及相互缠绕力下降,分子链的流动性能不断增强,在外力的作用下,分子链易发生滑移,在宏观上,体现为融熔胶本身的强度不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热熔胶本身发生断裂。从而,拉伸剪切强度下降。
通过实施例4和实施例8的对比,实施例4热熔胶膜的拉伸剪切强度为7.065MP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所占比为6.3%;实施例8热熔胶膜的拉伸剪切强度为6.78MPa,二乙二醇所占比为6.3%。因此,优选技术方案为,以PES(5500)树脂为基材,萜烯树脂、SEBS、酚醛树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辅材,质量分别为20g、6g、0.2g、0.6g、1.8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所占比为6.3%,萜烯树脂所占比为21%时,其拉伸剪切强度最高,为7.065MPa。
(2)对实施例10~14制备得到的改性PES热熔胶进行熔体流动速率测定:
测得实施例10~14的热熔胶的熔体流动速率如表4所示:
表4不同萜烯树脂的量对PES热熔胶熔融流动速率的影响
编号 切料间隔时间(s) 平均质量(g) MFR(g/10min)
11-实施例10 30 0.2015 4.030
12-实施例11 30 0.5000 10.000
13-实施例12 30 0.6512 13.024
14-实施例13 30 0.7507 15.014
15-实施例14 30 0.9014 18.028
由上表分析可知,萜烯树脂所占比为15%时,其熔体流动速率最差,为4.03g/10min;萜烯树脂所占比为34.7%时,其熔体流动速率最好,为18.028g/10min,随着萜烯树脂所占比的增加,其熔体流动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本领域,工业使用的PES热熔胶熔融指数的范围是5~12g/10min。
编号11、13、14、15号配方,萜烯树脂所占比分别为15%、26.1%、30.7%、34.7%,其熔融指数分别为4.03g/10min、13.024g/10min、15.014g/10min、18.028g/10min,在规定范围之外,舍去。
编号12号配方,萜烯树脂所占比为21%时,其熔融指数为10g/10min,在规定的PES热熔胶熔融指数范围内。在以PES(5500)树脂为基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SEBS、酚醛树脂、萜烯树脂为辅材,探究萜烯树脂不同量对PES热熔胶的影响实验中,只有12号配方,萜烯树脂所占比为21%时,其熔融指数在规定的PES热熔胶熔融指数范围内。
综上所述,上述实验中熔融指数都呈上升趋势,从微观上分析,是因为不同量的增塑剂小分子插入聚合物的分子链中,使聚合物分子链间的距离扩大,使分子链间的引力及缠绕力有所下降,分子链间容易发生滑移,且能够充分浸润铝片,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其粘结力,流动性能得到增强。但流动性能越高,熔融指数超过PES热熔胶规定范围,其力学性能反而低,因为增塑剂小分子过多的加入分子链中,会使分子链间的引力及缠绕力过多的降低,本身强度进一步下降,在外力作用下,热熔胶本身会发生断裂,从而力学强度较低。
实施例15:
(1)称取PES(5500)树脂20g、松香4.5g、聚酰胺树脂0.6g、SBS 0.2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6g、二乙二醇0.6g;
(2)将步骤(1)称取的PES(5500)树脂、树脂、树脂、混合,在220℃下加热熔融,搅拌8min至均匀;
(3)温度降至30℃时,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升温至220℃,搅拌8min至均匀,即制得改性PES热熔胶。
实施例16:
(1)称取PES(5500)树脂20g、萜烯树脂7.0g、二甲苯甲醛树脂0.5g、酚醛树脂0.6g、SEPS 0.1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8g;
(2)将步骤(1)称取的PES(5500)树脂、萜烯树脂、酚醛树脂、SEBS混合,在195℃下加热熔融,搅拌10min至均匀;
(3)温度降至50℃时,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升温至195℃,搅拌10min至均匀,即制得改性PES热熔胶。
实施例17:
(1)称取PES(5500)树脂20g、二甲苯甲醛树脂6g、乙烯基树脂0.8g、SEPS 0.05g、SBS 0.05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0g;
(2)将步骤(1)称取的PES(5500)树脂、萜烯树脂、酚醛树脂、SEBS混合,在200℃下加热熔融,搅拌10min至均匀;
(3)温度降至40℃时,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升温至200℃,搅拌10min至均匀,即制得改性PES热熔胶。
实施例18:
(1)称取PES(5500)树脂20g、萜烯树脂6g、聚酯树脂0.6g、SEPS 0.04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0g;
(2)将步骤(1)称取的PES(5500)树脂、萜烯树脂、酚醛树脂、SEBS混合,在180℃下加热熔融,搅拌10min至均匀;
(3)温度降至30℃时,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升温至180℃,搅拌10min至均匀,即制得改性PES热熔胶。
性能测试:
(1)通过平板硫化机将实施例1、实施例15~18制备得到的热熔胶制备成热熔胶膜,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检测结果见表4。
(2)对实施例1、实施例15~18制备得到的改性PES热熔胶进行熔体流动速率测定:测得热熔胶的熔体流动速率如表5所示:
表5各实施例的PES热熔胶力学性能及熔体流动速率
本发明制备的PES热熔胶,通过平板硫化机制备热熔胶膜,通过铝片测试其力学性能,测得其拉伸剪切强度、其熔体流动速率,均达到工业级要求。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改性PES热熔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ES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树脂占总组分的重量比为16.5~25.0%,所述增塑剂占总组分的重量比为2.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ES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树脂为萜烯树脂、松香、二甲苯甲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ES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ES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树脂为酚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乙烯基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ES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为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SEPS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ES热熔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其中,所述增粘树脂为萜烯树脂,所述软化树脂为酚醛树脂,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所述增粘剂为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改性PES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聚醚砜树脂PES、增粘树脂、软化树脂、增粘剂、增塑剂;
(2)将步骤(1)称取的聚醚砜树脂PES、增粘树脂、软化树脂、增粘剂混合,在180~220℃下加热熔融,搅拌至均匀;
(3)温度降至30~50℃时,加入增塑剂,升温至180~220℃,搅拌至均匀,即制得改性PES热熔胶。
CN201910781692.0A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改性pes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4526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1692.0A CN110452658A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改性pes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1692.0A CN110452658A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改性pes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2658A true CN110452658A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88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1692.0A Pending CN110452658A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改性pes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526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6161A (zh) * 2022-05-30 2022-08-02 郑春华 一种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工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6217A (en) * 1978-02-28 1981-10-20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Limited Aromatic polyethersulphones having --OCH2 COR end groups
CN102925065A (zh) * 2012-11-09 2013-02-13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熔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6217A (en) * 1978-02-28 1981-10-20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Limited Aromatic polyethersulphones having --OCH2 COR end groups
CN102925065A (zh) * 2012-11-09 2013-02-13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熔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夏宇正 等: "《精细高分子化工及应用》", 30 September 2000,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柴春鹏 等: "《高分子合成材料学》", 31 January 2019,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6161A (zh) * 2022-05-30 2022-08-02 郑春华 一种共混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8157B (zh) 可直焊聚酯亚胺漆包线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9129B (zh) 聚酰胺热熔胶及其应用
CN103131382A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10855B (zh) 一种乙烯基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16278B (zh) 生物基二聚脂肪酸基乙烯基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77984A (zh) 具有优良的耐化学性的聚合物树脂组合物
CN104725622B (zh) 一种弹性树脂和及其制备方法及弹性手感漆
CN102002215A (zh) 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2658A (zh) 一种改性pes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7767A (zh) 高柔韧性粉末涂料用饱和中羟基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67204A (zh) 一种长效增粘的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应用
CN111925622A (zh) 一种耐化学品性优异的hi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7435B (zh) 一种iml用的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826995B (zh) 低粘度松节油基单萜乙烯基酯树脂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04038A (zh) 超高流动高抗冲ppo/pa66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11298A (zh) 一种覆膜纸袋底部封口用压敏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36897B (zh) 一种快速干燥醇酸磁漆用醇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99376B (zh) 一种可双固化粉末涂料用高Tg高抗冲击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50849B (zh) 高抗冲、耐磨、耐碱性优的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Zhao et al. Effect of isophorone diamine on curing kinetic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2-ethyl-4-methylimidazole/epoxy resin crosslinked network
CN110746758B (zh) 一种pc-abs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443364A (zh) 直溶型氯丁橡胶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CN101570627A (zh) 一种透明pc/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1741A (zh) 一种耐水煮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usin et al. Melt rheology of polyarylate/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blen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