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7176B - 检测方法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检测方法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7176B
CN110447176B CN201880019680.8A CN201880019680A CN110447176B CN 110447176 B CN110447176 B CN 110447176B CN 201880019680 A CN201880019680 A CN 201880019680A CN 110447176 B CN110447176 B CN 1104471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ition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beams
reference signal
channel qua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96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47176A (zh
Inventor
王静
刘柳
蒋惠玲
原田浩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447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7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47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7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无线链路失败检测方法和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了多个波束对,每个波束对包括基站用来发送信号的一个发送波束和所述用户设备用来接收所述信号的一个对应的接收波束,所述方法包括:在下层中,测量利用每个波束对中的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接收波束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作为所述多个波束对包含的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上层发送失步指示信息,使得上层根据该失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由此,可以在多波束场景中检测无线链路失败。

Description

检测方法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检测,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多波束场景中进行无线链路失败检测的方法以及对应的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TE)中,由于无线环境变化等原因,用户设备(UE)与基站(BS)之间的下行链路信道质量可能变差,导致无线链路失败(RLF),从而影响UE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为了避免这一问题,UE监视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以检测无线链路失败(RLF),并且在检测到RLF时,进行RRC重建。
具体地,UE在L1/L2层定期地测量下行链路信道(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无线质量,并且将所述无线质量与阈值Qout进行比较。如果所述无线质量低于Qout,则从L1/L2层向L3层发送失步(Out-Of-Sync,OOS)指示。如果L3层连续接收到N310个失步指示,则启动T310定时器。然后,UE将所述无线质量与阈值Qin进行比较,如果所述无线质量高于Qin,则从L1/L2层向L3层发送同步(In-Sync,IS)指示。如果在T310启动期间,L3层连续接收到N311个同步指示,则可以确定没有发生RLF,并且停止T310定时器。另一方面,如果在T310到期之前没有连续接收到N311个同步指示,则可以确定发生RLF。随后,UE开始进行RRC重建过程。
在新的无线接入系统中,使用了多波束技术,其中,基站可以使用多个发送波束向UE发送信号,UE可以使用多个接收波束接收基站发送的信号。然而,在这种多波束场景中,尚未提出检测RLF的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无线链路失败检测方法,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了多个波束对,每个波束对包括基站用来发送信号的一个发送波束和所述用户设备用来接收所述信号的一个对应的接收波束,所述方法包括:在下层中,测量利用每个波束对中的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接收波束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作为所述多个波束对包含的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上层发送失步指示信息,使得上层根据该失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被配置了多个波束对,每个波束对包括基站用来发送信号的一个发送波束和所述用户设备用来接收所述信号的一个对应的接收波束,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测量单元,被配置为在下层中,测量利用每个波束对中的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接收波束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作为所述多个波束对包含的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上层发送失步指示信息,使得上层根据该失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值得注意的是,用户被配置的多个波束对可以是相同类型的波束对,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波束对。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无线链路失败检测方法,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了多个第一波束对和多个第二波束对,每个第一波束对包括基站用来发送信号的一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和所述用户设备用来接收所述信号的一个对应的第二类型的接收波束,每个第二波束对包括基站用来发送信号的一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和所述用户设备用来接收所述信号的一个对应的第二类型的接收波束,所述方法包括:在下层中,测量利用每个第一波束对中的第一类型的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第一类型的接收波束对应的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作为所述多个第一波束对包含的多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并且测量利用每个第二波束对中的第二类型的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第二类型的接收波束对应的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作为所述多个第二波束对包含的多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多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并且确定所述多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在所述多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并且/或者所述多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向上层发送失步指示信息,使得上层根据该失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无线链路失败检测方法,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了多个第一波束对和多个第二波束对,每个第一波束对包括基站用来发送信号的一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和所述用户设备用来接收所述信号的一个对应的第二类型的接收波束,每个第二波束对包括基站用来发送信号的一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和所述用户设备用来接收所述信号的一个对应的第二类型的接收波束,所述方法包括:在上层接收从下层发送的第一数量的第一失步指示信息和第二数量的第二失步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失步指示信息是在通过测量利用每个第一波束对中的第一类型的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第一类型的接收波束对应的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而获得的所述多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第二失步指示信息是在通过测量利用每个第二波束对中的第二类型的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第二类型的接收波束对应的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而获得的所述多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发送的;在上层中,根据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失步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数量的第二失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被配置了多个第一波束对和多个第二波束对,每个第一波束对包括基站用来发送信号的一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和所述用户设备用来接收所述信号的一个对应的第二类型的接收波束,每个第二波束对包括基站用来发送信号的一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和所述用户设备用来接收所述信号的一个对应的第二类型的接收波束,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测量单元,被配置为在下层中,测量利用每个第一波束对中的第一类型的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第一类型的接收波束对应的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作为所述多个第一波束对包含的多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并且测量利用每个第二波束对中的第二类型的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第二类型的接收波束对应的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作为所述多个第二波束对包含的多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多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并且确定所述多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多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并且/或者所述多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向上层发送失步指示信息,使得上层根据该失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被配置了多个第一波束对和多个第二波束对,每个第一波束对包括基站用来发送信号的一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和所述用户设备用来接收所述信号的一个对应的第一类型的接收波束,每个第二波束对包括基站用来发送信号的一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和所述用户设备用来接收所述信号的一个对应的第二类型的接收波束,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在上层接收从下层发送的第一数量的第一失步指示信息以及第二数量的第二失步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失步指示信息是在通过测量利用每个第一波束对中的第一类型的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第一类型的接收波束对应的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而获得的所述多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第二失步指示信息是在通过测量利用每个第二波束对中的第二类型的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第二类型的接收波束对应的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而获得的所述多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发送的;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在上层中,根据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失步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数量的第二失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A和图2B是在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中使用的波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检测RLF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确定无线链路失败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UE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确定无线链路失败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检测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UE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检测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UE的框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检测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UE的框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1来描述可在其中应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BS)10和用户设备(UE)20。UE 20接收基站10发送的信号,并且向基站10发送信号。需要认识到,尽管在图1中示出了一个基站和一个UE,但这只是示意性的,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基站和/或多个UE。可以认识到,所述基站也可以称为发送接收点(TRP),所述UE也可以称为移动台(MS)或用户终端。
在多波束场景中,对用户设备配置多个波束对。具体地,基站可以使用多个发送波束向UE发送信号,UE可以使用多个接收波束接收基站发送的信号。
所述发送波束和所述接收波束可以是第一类型的波束,所述第一类型的波束用于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或下行链路数据信道(PDSCH)、用来进行CSI测量与报告和/或L1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测量与报告(即进行波束管理)、用来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CSI-RS等。如图2A所示,基站可以使用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B21、B22、B23和/或B24向UE发送数据。所述发送波束可以包括服务波束(例如B22和B23)以及候选波束(例如B21和B24)。在发送数据时,基站在服务波束中进行动态地调度。当服务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时,基站可以将服务波束切换为所述候选波束,从而执行波束恢复。另一方面,UE可以使用多个第一类型的接收波束b1、b2、b3和b4中的一个接收基站使用某个发送波束发送的数据。具体地,当基站使用某个发送波束(例如B22)发送数据时,UE在接收波束b1-b4中选择可获得期望接收质量(例如最佳接收质量)的接收波束(例如b2)来接收该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发送波束和所述接收波束形成一个波束对。类似地,对于每个发送波束,存在一个对应的可获得期望接收质量的接收波束,由此,所述多个发送波束和所述多个接收波束可以形成多个波束对。在下文中,为便于描述,可以将由第一类型的波束形成的多个波束对称为多个第一波束对。
可替换地,所述发送波束和所述接收波束可以是第二类型的波束,用于发送同步信号块(SS block),包括同步信号或物理广播信道。如图2B所示,基站可以使用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例如B1、B2或B3)来向UE发送信号。同样,所述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可以包括服务波束和候选波束,并且可以按照与第一类型的波束相同的方式使用和切换所述发送波束。另一方面,UE可以使用多个第二类型的接收波束(图2B中未示出)中的一个接收基站使用某个发送波束发送的信号。类似地,每个发送波束和对于该发送波束可获得期望接收质量的接收波束形成一个波束对,从而形成多个波束对。在下文中,为便于描述,可以将由第二类型的波束形成的多个波束对称为多个第二波束对。如图2A和2B所示,通常,第二类型的波束比第一类型的波束宽,因此,在下文中,也将第一类型的波束称为细(fine)波束,将第二类型的波束称为粗(rough)波束。需要认识到,在配置用户进行下行链路质量监视时,可以只给UE配置多个第一波束对或多个第二波束对,也可以给UE配置多个第一波束对和多个第二波束对。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当在L1/L2层中服务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时,执行上述波束恢复操作。在满足某些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波束恢复失败。此时,从L1/L2层向L3层发送失步指示,使得L3层可以至少部分地根据该失步指示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
首先,将参照图3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检测RLF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UE执行。如上文所述,该UE被配置了多个波束对,每个波束对包括基站用来发送信号的一个发送波束和所述用户设备用来接收所述信号的一个对应的接收波束。所述波束对的波束可以只包括第一类型的波束,只包括第二类型的波束,或者可以包括第一类型的波束和第二类型的波束二者。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01中,在L1/L2层中,测量利用每个波束对中的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接收波束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作为所述多个波束对包含的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在这里,作为示例,所述下层可以是L1层(物理层)和/或L2层(MAC层和/或RLC层),即L1/L2层,相应地,下文所述的上层可以是L3层(RRC层)。
UE可以监视配置给该UE的多个波束对。具体地,当基站使用波束对中的发送波束向UE发送参考信号时,UE可以使用该波束对中与所述发送波束对应的接收波束来接收所述参考信号,并且测量该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作为该发送波束的(下行)信道质量。由此,UE可以测量得到所述多个波束对包含的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
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来配置UE监视的波束对。此外,当UE监视的是第一波束对时,所述参考信号可以是用于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用于信道状态信息(CSI)测量(包括L1-RSRP测量)的CSI-RS、或者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当UE监视的是第二波束对时,所述参考信号可以是同步信号块(SS block)、同步信号(SS)、用于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或用于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在所述参考信号是同步信号块或同步信号,或用于RRM测量的CSI-RS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来配置该CSI-RS与发送给UE的PDCCH的DMRS之间的对应关系(可称为准同定位(Quasi Co-location)关系),使得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知道监视该参考信号的测量得到的是哪个控制信道(PDCCH)的信道质量。
继续参照图3,在步骤S302中,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在第一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中某一比例(表示为P1)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在某个时段(表示为T1)内低于某个阈值(表示为TH1)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在该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发送波束包括服务波束和候选波束。此外,所述比例P1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70%、90%、100%或者其他适当的值。所述时段T1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设置。此外,所述阈值TH1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Qout,其中,可以将参考信号或控制信道的块误码率(BLER)大于某个值(例如10%)时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设置为Qout。在该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发送波束包括服务波束和候选波束。
在第二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中的服务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L1/L2层中),并且所述候选波束中某个比例(表示为P2)的候选波束的信道质量在某个时段(表示为T2)内低于某个阈值(表示为TH2)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P2、T2和TH2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设置,并且可以分别与P1、T1和TH1相同或不同。例如,阈值TH2可以是上文所述的Qout,也可以是其他值。此外,P2可以是100%,或者可以是80%或其他适当的值。
在该实现方式中,L1/L2层中的这一波束失败事件可以是能够反映服务波束不可用的任何事件,并且可以根据无线通信系统的实际情况和/或无线环境适当地定义,或者可以是预先定义的事件,例如3GPP标准中定义的波束失败事件。例如,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中某个比例(表示为P3)的服务波束的信道质量在时段T3内低于阈值TH3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所述多个发送波束中的服务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所述P3、T3和TH3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设置,并且可以分别与前述的比例、时段和阈值相同或不同。例如,阈值TH3可以是上文所述的Qout,也可以是其他值。此外,P3可以是100%,或者可以是80%或其他适当的值。作为另一示例,在服务波束的信道质量在某一时段内低于某一阀值,并且候选波束的信道质量在某一时段内高于某一阀值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所述服务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
在第三实现方式中,在在某个时段(表示为T4)内成为服务波束的发送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具体地,当服务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例如上文所述的波束失败事件)时,基站将把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切换为服务波束。然而,如果切换后的服务波束仍然发生波束失败事件,则基站将把另外的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切换为服务波束。如果在时段T4内,成为服务波束的发送波束都发生波束失败事件,则说明当前可用于UE的波束的信道质量不佳,从而可以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以执行后续操作。可替换地,当在时段T4内所述多个发送波束中某个比例(表示为P4)的发送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时,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
继续参照图3,在步骤S303中,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上层发送失步指示信息,使得上层根据该失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具体地,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确定可用于UE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不佳,因此,可以向上层发送指示该UE与基站失去同步的失步指示信息,使得上层能够基于该失步指示信息来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如上文所述,所述上层可以是L3层,在下文中,以L3层为例来进行说明。
UE定期地重复上述步骤S301至S303,即,定期地在L1/L2层中测量所述参考信号的质量,从而确定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并且在该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L3层发送失步指示信息。
另一方面,UE可以在L1/L2层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并且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向L3层发送同步指示信息。例如,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中某个比例(表示为P5)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在某个时段(表示为T5)内高于某个阈值(表示为TH5)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所述P5、T5和TH5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设置。例如,阈值TH5可以设置为Qin,其中,可以将参考信号或控制信道的块误码率(BLER)低于某个值(例如2%)时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设置为Qin。此外,P5可以是100%,或者可以是80%或其他适当的值。可以看到,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可用于UE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较好,因此可以确定在UE与基站之间取得了同步,因此可以向L3层发送同步指示信息。L3层也使用该同步指示信息来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同样,每当UE在L1/L2层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时,都向L3层发送同步指示信息。可替换地,除了所述多个发送波束中比例P5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在时段T5内高于阈值TH5这一条件以外,可以附加进一步的条件,使得在这些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才确定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所附加的条件例如可以是,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中比例P5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在时段T5内高于阈值TH5的情况下,信道质量高于阈值TH5的发送波束与先前的服务波束至少有一个相同。附加这一条件的原因在于,如果信道质量高于阈值TH5的发送波束与先前使用的服务波束完全不同,这说明UE可用的波束的信道质量仍然不稳定,存在失去同步的可能性,因此不宜发送同步指示信息。
下面,参照图4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在L3层确定无线链路失败的具体方式。具体地,当如上所述在步骤S303中,从L1/L2层向L3层发送了失步指示信息时,L3层对该失步指示信息进行计数。当L3层连续接收到N310个失步指示信息时,L3层启动定时器T310,然后对接收到的同步指示信息进行计数。如果在T310启动期间,L3层连续接收到N311个同步指示信息,则L3层确定没有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并且停止定时器T310。否则,如果直到T310过期为止,L3层没有连续接收到N311个同步指示信息,则L3层确定发生无线链路失败,从而开始执行RRC重建过程。UE可以按照本领域公知的方式执行该RRC重建过程。例如,UE可以基于同步信号执行RRM测量,并且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来执行RRC重建。
利用上述方法,在多波束场景中,可以方便地检测无线链路失败。应当认识到,上文描述的方法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例如,尽管在上文中描述所述方法时,使用了各种比例,但可以将其替换为数量。例如,在步骤S302中,可以在预定数量的发送波束符合各种要求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此外,例如,可以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中某个数量的(例如1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在时段T5内高于阈值TH5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
此外,如上文所述,可以给UE配置多个第一波束对和多个第二波束对,从而UE被配置了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和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在这种情况下,在测量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时,可以不区分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和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即,可以测量包括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和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并且根据该信道质量执行后续操作。
下面,将参照图5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UE。该UE被配置了多个波束对,每个波束对包括基站用来发送信号的一个发送波束和所述用户设备用来接收所述信号的一个对应的接收波束。所述波束对的波束可以只包括第一类型的波束,只包括第二类型的波束,或者可以包括第一类型的波束和第二类型的波束二者。由于该用户设备的操作与参照图3描述的方法的相应步骤的细节基本相同,因此在这里省略对相同内容的描述。
如图5所示,UE 50包括测量单元501、确定单元502和发送单元503。
测量单元501在下层(例如L1/L2层)中,测量利用每个波束对中的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接收波束对应的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作为所述多个波束对包含的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如上文所述,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来配置UE监视的波束对。此外,当UE监视的是第一波束对时,所述参考信号可以是用于RRM测量的CSI-RS、用于CSI测量的CSI-RS、或者用于PDCCH的DMRS;当UE监视的是第二波束对时,所述参考信号可以是同步信号(SS)、用于PBCH的DMRS、或用于RRM测量的CSI-RS。在所述参考信号是同步信号,或用于RRM测量的CSI-RS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来配置该CSI-RS与发送给UE的PDCCH的DMRS之间的对应关系(准同定位关系),使得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知道监视该参考信号的测量得到的是哪个控制信道(PDCCH)的信道质量。
确定单元502可以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在第一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中比例P1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在时段T1内低于阈值TH1的情况下,确定单元502可以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在该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发送波束包括服务波束和候选波束。此外,比例P1和时段T1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设置。此外,所述阈值TH1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Qout。在该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发送波束包括服务波束和候选波束。
在第二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中的服务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并且所述候选波束中比例P2的候选波束的信道质量在时段T2内低于阈值TH2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P2、T2和TH2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设置,并且可以分别与P1、T1和TH1相同或不同。例如,阈值TH2可以是上文所述的Qout,也可以是其他值。在该实现方式中,如上所述,L1/L2层的这一波束失败事件可以是能够反映服务波束不可用的任何事件,并且可以根据无线通信系统的实际情况和/或无线环境适当地定义,或者可以是预先定义的事件,例如3GPP标准中定义的波束失败事件。例如,当所述多个发送波束中比例P3的服务波束的信道质量在时段T3内低于阈值TH3时,可以认为所述多个发送波束中的服务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所述P3、T3和TH3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设置。例如,阈值TH3可以是上文所述的Qout,也可以是其他值。作为另一示例,当服务波束的信道质量在某一时段内低于某一阀值,并且候选波束的信道质量在某一时段内高于某一阀值时,可以认为所述服务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
在第三实现方式中,在时段T4内成为服务波束的发送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的情况下,确定单元502可以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可替换地,在时段T4内所述多个发送波束中比例P4的发送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的情况下,确定单元502可以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
发送单元503可以在所述确定单元502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上层发送失步指示信息,使得上层根据该失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UE 50的各个单元定期地重复上述操作,即,定期地在L1/L2层中测量所述参考信号的质量,从而确定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并且在该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L3层发送失步指示信息。
另一方面,确定单元502可以在L1/L2层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并且在确定单元502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发送单元503向L3层发送同步指示信息。例如,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中比例P5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在时段T5内高于阈值TH5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所述P5、T5和TH5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设置。例如,阈值TH5可以设置为Qin
然后,UE可以按照在上文中参照图4描述的方法,根据所述失步指示信息和/或所述同步指示信息,在L3层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在这里,为简单起见而省略其相似描述。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检测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在该实施例中,对UE配置了多个第一波束对和多个第二波束对,即,对UE配置了多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细发送波束)和多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粗发送波束)。
如图6所示,在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检测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与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检测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在L1/L2层中检测出细发送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时,或者在L1/L2层中检测出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时,UE执行回退,以根据粗发送波束来检测无线链路失败。
具体地,参照图7,在步骤S701中,在L1/L2层中,测量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并且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事件。具体地,可以通过测量利用每个第一波束对中的细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细接收波束对应的细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作为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然后,根据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事件。如上文所述,L1/L2层中的波束失败事件可以是根据无线通信系统的实际情况和/或无线环境适当地定义的事件。例如,当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中某个比例的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在某个时段内低于阈值时,可以认为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其中,所述比例、时段和阈值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设置。可替换地,在该步骤中,可以在L1/L2层中测量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并且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如果在步骤S701中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即,在L1/L2层中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之后),或者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则在步骤S702中,UE回退到使用粗发送波束检测来检测是否发生RLF的状态。
接下来,在步骤S703中,在L1/L2层中测量利用每个第二波束对中的粗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粗接收波束对应的粗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作为所述多个第二波束对包含的多个粗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参考信号可以是同步信号(SS)、用于PBCH的DMRS、或用于RRM测量的CSI-RS。在所述参考信号是SS或用于RRM测量的CSI-RS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来配置该参考信号与发送给UE的PDCCH的DMRS之间的对应关系(准同定位关系),使得可以根据对应关系知道监测该参考信号的测量得到的是哪个控制信道(PDCCH)的信道质量。
继续参照图7,在步骤S704中,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在步骤S705中,向上层发送失步指示信息,使得上层根据该失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除了针对的对象被限制为粗波束以外,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S703到S705与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S301到S303相同,在这里为简单起见省略对相同内容的描述。
此外,UE可以在L1/L2层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并且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向L3层发送同步指示信息。
继而,UE可以按照在上文中针对图4描述的方式,基于所述失步指示信息和所述同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下面,参照图8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UE。该UE被配置了多个第一波束对和多个第二波束对,即,对UE配置了多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细发送波束)和多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粗发送波束)。此外,该UE执行的操作的细节与在上文中参照图6描述的方法的各个步骤相同,因此在这里省略对相同内容的描述。
如图8所示,UE 80包括测量单元801、确定单元802和发送单元803。
测量单元801在L1/L2层中测量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接收质量,并且确定单元802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事件。具体地,测量单元801可以通过测量利用每个第一波束对中的细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细接收波束对应的细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作为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然后,确定单元802根据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是否发生波束失败事件。可替换地,确定单元802可以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如果确定单元802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即,在L1/L2层中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发生波束失败事件之后),或者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则UE回退到使用粗发送波束检测来检测是否发生RLF的状态。
然后,测量单元801测量利用每个第二波束对中的粗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粗接收波束对应的粗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作为所述多个第二波束对包含的多个粗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然后,所述确定单元802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在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所述发送单元803向上层发送失步指示信息。
此外,确定单元802可以在L1/L2层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并且在确定单元802确定所述多个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发送单元803可以向L3层发送同步指示信息。
继而,UE可以按照在上文中参考图4描述的方式,基于所述失步指示信息和所述同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下面,参照图9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检测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在该实施例中,对UE配置了多个第一波束对和多个第二波束对,即,对UE配置了多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细发送波束)和多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粗发送波束)。
如图9所示,在步骤S901中,在L1/L2层中,测量利用每个第一波束对中的细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细接收波束对应的细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作为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并且测量利用每个第二波束对中的粗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粗接收波束对应的粗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作为所述多个粗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在这里,除了测量所针对的波束可能存在不同以外,上述测量步骤与参照图3描述的测量步骤基本相同,在这里不再赘述。
在步骤S902中,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并且确定所述多个粗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在这里,除了所针对的波束可能存在不同以外,上述确定步骤与参照图3描述的确定步骤基本相同,在这里不再赘述。此外,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第二条件可以仅在相应的时段、阈值和比例中的一个或多个上有所不同,其余内容相同。
在步骤S903中,在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并且/或者所述多个粗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向L3层发送失步指示信息,使得上层根据该失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在这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向L3发送失步指示信息的条件。例如,可以进行设置,使得仅在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向L3层发送失步指示信息,或者仅在所述多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向L3层发送失步指示信息,或者在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并且所述多个粗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向L3层发送失步指示信息。
同样,在该方法中,UE可以在L1/L2层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并且确定所述多个粗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并且在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并且/或者所述多个粗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向L3层发送同步指示信息。
继而,UE可以按照在上文中参考图4描述的方式,基于所述失步指示信息和所述同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下面,参照图10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UE。在该实施例中,对UE配置了多个第一波束对和多个第二波束对,即,对UE配置了多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细发送波束)和多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粗发送波束)。由于该UE的操作细节与在上文中参照图9描述的方法相同,因此在这里省略对相同内容的描述。
如图10所示,UE 100包括测量单元101、确定单元102和发送单元103。
测量单元101在L1/L2层中,测量利用每个第一波束对中的细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细接收波束对应的细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作为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并且测量利用每个第二波束对中的粗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粗接收波束对应的粗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作为所述多个粗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
确定单元102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并且确定所述多个粗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第二条件可以仅在相应的时段、阈值和比例中的一个或多个上有所不同,其余内容相同。
发送单元103可以在确定单元102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并且/或者所述多个粗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向L3层发送失步指示信息,使得上层根据该失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此外,确定单元102还可以在L1/L2层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并且确定所述多个粗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在确定单元102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并且/或者所述多个粗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发送单元103可以向L3层发送同步指示信息。
继而,UE可以按照在上文中参考图4描述的方式,基于所述失步指示信息和所述同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下面,参照图11描述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检测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在该实施例中,对UE配置了多个第一波束对和多个第二波束对,即,对UE配置了多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细发送波束)和多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粗发送波束)。
如图11所示,在步骤S1101中,在L3层接收从L1/L2层发送的连续的第一数量的第一失步指示信息和连续的第二数量的第二失步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失步指示信息是在通过测量利用每个第一波束对中的细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细接收波束对应的细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而获得的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第二失步指示信息是在通过测量利用每个第二波束对中的粗接收波束接收的、基站使用与该粗接收波束对应的粗发送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质量而获得的所述多个粗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发送的。例如,可以按照在上文中参照图3描述的方式来确定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一条件以及所述多个粗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并且在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一失步指示信息,并且在所述多个粗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二失步指示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一条件与所述第二条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步骤S1102中,在L3层中,根据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失步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数量的第二失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具体地,可以仅根据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失步指示信息来决定是否启动定时器T310,在这种情况下,当所述第一数量达到针对细波束设置的N3101时,可以启动定时器T310。可替换地,可以仅根据所述第二数量的第二失步指示信息来决定是否启动定时器T310,在这种情况下,当所述第二数量达到针对粗波束设置的N3102时,可以启动定时器T310。可替换地,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失步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数量的第二失步指示信息二者来决定是否启动定时器T310。在这种情况下,当某段时间内所述第一数量达到针对细波束设置的N3101并且所述第二数量达到针对粗波束设置的N3102时,可以启动定时器T310。在这里,N3101和N310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定时器T310启动之后,还可以在L3层接收从L1/L2层发送的连续的第三数量的第一同步指示信息和/或第四数量的第二同步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同步指示信息是在所述多个细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第一同步指示信息是在所述多个粗发送波束的信道质量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发送的。然后,可以根据第三数量的第一同步指示信息和/或第四数量的第二同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停止定时器T310。例如,可以仅根据第三数量的第一同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停止定时器T31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所述第三数量达到针对细波束设置的N3111时,停止定时器T310。可替换地,可以仅根据第四数量的第二同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停止定时器T31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所述第四数量达到针对粗波束设置的N3112时,停止定时器T310。可替换地,可以根据第三数量的第一同步指示信息和第四数量的第二同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停止定时器T31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某一时间内所述第三数量达到针对细波束设置的N3111并且所述第四数量达到针对粗波束设置的N3112时,停止定时器T310。
由此,UE可以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接下来,参照图12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UE。在该实施例中,对UE配置了多个第一波束对和多个第二波束对,即,对UE配置了多个第一类型的发送波束(细发送波束)和多个第二类型的发送波束(粗发送波束)。由于该UE的操作细节与在上文中参照图11描述的方法相同,因此在这里省略对相同内容的描述。
如图12所示,UE 120包括接收单元1201和确定单元1202。
接收单元1201在L3层接收从L1/L2层发送的连续的第一数量的第一失步指示信息和第二数量的第二失步指示信息。
确定单元1202在L3层中,根据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失步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二数量的第二失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具体地,可以仅根据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失步指示信息来决定是否启动定时器T310,或者可以仅根据所述第二数量的第二失步指示信息来决定是否启动定时器T310,或者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一失步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数量的第二失步指示信息二者来决定是否启动定时器T310。
在定时器T310启动之后,接收单元1201还可以在L3层接收从L1/L2层发送的第三数量的第一同步指示信息和/或第四数量的第二同步指示信息。
然后,确定单元1202可以根据第三数量的第一同步指示信息和/或第四数量的第二同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停止定时器T310。例如,确定单元1202可以仅根据第三数量的第一同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停止定时器T310,或者可以仅根据第四数量的第二同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停止定时器T310,或者可以根据第三数量的第一同步指示信息和第四数量的第二同步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停止定时器T31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所述第三数量达到针对细波束设置的N3111并且所述第四数量达到针对粗波束设置的N3112时,停止定时器T310。
由此,在多波束场景中,UE可以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在上文中,描述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检测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和对应的移动台。应当认识到,这些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尽管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使用计数值N310和N311以及定时器T311来确定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但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对其作出修改。例如,可以省略N310,使得每当收到失步指示信息,就可以启动定时器T310。可替换地,可以省略T310和N311,使得当连续接收到N310个失步指示信息时,可以确定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可替换地,可以省略这三个参数,使得只要接收到失步指示信息,就可以确定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可以看到,利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方法和对应的移动台,可以在多波束场景中,方便地检测无线链路失败。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中使用的框图示出了以功能为单位的块。这些功能块(结构单元)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此外,各功能块的实现手段并不特别限定。即,各功能块可以通过在物理上和/或逻辑上相结合的一个装置来实现,也可以将在物理上和/或逻辑上相分离的两个以上装置直接地和/或间接地(例如通过有线和/或无线)连接从而通过上述多个装置来实现。
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无线基站、用户设备(或用户终端)等可以作为执行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处理的计算机来发挥功能。图13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上述的无线基站10和用户终端20可以作为在物理上包括处理器1001、内存1002、存储器1003、通信装置1004、输入装置1005、输出装置1006、总线1007等的计算机装置来构成。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装置”这样的文字也可替换为电路、设备、单元等。无线基站10和用户终端20的硬件结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所示的各装置,也可以不包括部分装置。
例如,处理器1001仅图示出一个,但也可以为多个处理器。此外,可以通过一个处理器来执行处理,也可以通过一个以上的处理器同时、依次、或采用其它方法来执行处理。另外,处理器1001可以通过一个以上的芯片来安装。
无线基站10和用户终端20中的各功能例如通过如下方式实现:通过将规定的软件(程序)读入到处理器1001、内存1002等硬件上,从而使处理器1001进行运算,对由通信装置1004进行的通信进行控制,并对内存1002和存储器1003中的数据的读出和/或写入进行控制。
处理器1001例如使操作系统进行工作从而对计算机整体进行控制。处理器1001可以由包括与周边装置的接口、控制装置、运算装置、寄存器等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构成。例如,上述确定单元可以通过处理器1001实现。
此外,处理器1001将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数据等从存储器1003和/或通信装置1004读出到内存1002,并根据它们执行各种处理。作为程序,可以采用使计算机执行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动作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程序。例如,用户终端20的确定单元可以通过保存在内存1002中并通过处理器1001来工作的控制程序来实现,对于其它功能块,也可以同样地来实现。
内存1002是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例如可以由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P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它适当的存储介质中的至少一个来构成。内存1002也可以称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主存储装置)等。内存1002可以保存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可执行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等。
存储器1003是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例如可以由软磁盘(flexible disk)、软(注册商标)盘(floppy disk)、磁光盘(例如,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OM)等)、数字通用光盘、蓝光(Blu-ray,注册商标)光盘)、可移动磁盘、硬盘驱动器、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卡、棒(stick)、密钥驱动器(key driver))、磁条、数据库、服务器、其它适当的存储介质中的至少一个来构成。存储器1003也可以称为辅助存储装置。
通信装置1004是用于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网络进行计算机间的通信的硬件(发送接收设备),例如也称为网络设备、网络控制器、网卡、通信模块等。通信装置1004为了实现例如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和/或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Duplex),可以包括高频开关、双工器、滤波器、频率合成器等。例如,上述的测量单元、发送单元等可以通过通信装置1004来实现。
输入装置1005是接受来自外部的输入的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麦克风、开关、按钮、传感器等)。输出装置1006是实施向外部的输出的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器、扬声器、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灯等)。另外,输入装置1005和输出装置1006也可以为一体的结构(例如触控面板)。
此外,处理器1001、内存1002等各装置通过用于对信息进行通信的总线1007连接。总线1007可以由单一的总线构成,也可以由装置间不同的总线构成。
此外,无线基站10和用户终端20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硬件,可以通过该硬件来实现各功能块的部分或全部。例如,处理器1001可以通过这些硬件中的至少一个来安装。
另外,关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用语和/或对本说明书进行理解所需的用语,可以与具有相同或类似含义的用语进行互换。例如,信道和/或符号也可以为信号(信令)。此外,信号也可以为消息。参考信号也可以简称为RS(Reference Signal),根据所适用的标准,也可以称为导频(Pilot)、导频信号等。此外,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也可以称为小区、频率载波、载波频率等。
此外,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参数等可以用绝对值来表示,也可以用与规定值的相对值来表示,还可以用对应的其它信息来表示。例如,无线资源可以通过规定的索引来指示。进一步地,使用这些参数的公式等也可以与本说明书中明确公开的不同。
在本说明书中用于参数等的名称在任何方面都并非限定性的。例如,各种各样的信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等)和信息单元可以通过任何适当的名称来识别,因此为这些各种各样的信道和信息单元所分配的各种各样的名称在任何方面都并非限定性的。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信号等可以使用各种各样不同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来表示。例如,在上述的全部说明中可能提及的数据、命令、指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芯片等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子、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来表示。
此外,信息、信号等可以从上层向下层、和/或从下层向上层输出。信息、信号等可以经由多个网络节点进行输入或输出。
输入或输出的信息、信号等可以保存在特定的场所(例如内存),也可以通过管理表进行管理。输入或输出的信息、信号等可以被覆盖、更新或补充。输出的信息、信号等可以被删除。输入的信息、信号等可以被发往其它装置。
信息的通知并不限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式/实施例,也可以通过其它方法进行。例如,信息的通知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广播信息(主信息块(MIB,Master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等)、媒体存取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信令)、其它信号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施。
另外,物理层信令也可以称为L1/L2(第1层/第2层)控制信息(L1/L2控制信号)、L1控制信息(L1控制信号)等。此外,RRC信令也可以称为RRC消息,例如可以为RRC连接建立(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RRC连接重配置(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等。此外,MAC信令例如可以通过MAC控制单元(MAC CE(Control Element))来通知。
此外,规定信息的通知(例如,“为X”的通知)并不限于显式地进行,也可以隐式地(例如,通过不进行该规定信息的通知,或者通过其它信息的通知)进行。
关于确定或判定,可以通过由1比特表示的值(0或1)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由真(true)或假(false)表示的真假值(布尔值)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数值的比较(例如与规定值的比较)来进行。
软件无论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以其它名称来称呼,都应宽泛地解释为是指命令、命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程序、软件应用程序、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步骤、功能等。
此外,软件、命令、信息等可以经由传输介质被发送或接收。例如,当使用有线技术(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等)和/或无线技术(红外线、微波等)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资源发送软件时,这些有线技术和/或无线技术包括在传输介质的定义内。
此外,说明书中使用的“系统”和“网络”这样的用语可以互换使用。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基站(BS)”、“无线基站”、“eNB”、“gNB”、“小区”、“扇区”、“小区组”、“载波”以及“分量载波”这样的用语可以互换使用。基站有时也以固定台(fixedstation)、NodeB、eNodeB(eNB)、接入点(access point)、发送点、接收点、毫微微小区、小小区等用语来称呼。
基站可以容纳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小区(也称为扇区)。当基站容纳多个小区时,基站的整个覆盖区域可以划分为多个更小的区域,每个更小的区域也可以通过基站子系统(例如,室内用小型基站(射频拉远头(RRH,Remote Radio Head)))来提供通信服务。“小区”或“扇区”这样的用语是指在该覆盖中进行通信服务的基站和/或基站子系统的覆盖区域的一部分或整体。
在本说明书中,“移动台(MS)”、“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设备(UE)”以及“终端”这样的用语可以互换使用。移动台有时也被本领域技术人员以用户台、移动单元、用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台、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者若干其它适当的用语来称呼。
此外,本说明书中的无线基站也可以用用户终端来替换。例如,对于将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间的通信替换为多个用户终端间(D2D,Device-to-Device)的通信的结构,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各方式/实施例。此时,可以将上述的无线基站10所具有的功能当作用户终端20所具有的功能。此外,“上行”和“下行”等文字也可以替换为“侧”。例如,上行信道也可以替换为侧信道。同样,本说明书中的用户终端也可以用无线基站来替换。此时,可以将上述的用户终端20所具有的功能当作无线基站10所具有的功能。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例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还可以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切换来使用。此外,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例的处理步骤、序列、流程图等只要没有矛盾,就可以更换顺序。例如,关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法,以示例性的顺序给出了各种各样的步骤单元,而并不限定于给出的特定顺序。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利用长期演进(LTE)、高级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超越长期演进(LTE-B,LTE-Beyond)、超级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SUPER 3G)、高级国际移动通信(IMT-Advanced)、第4代移动通信系统(4G,4th 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5G,5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 system)、未来无线接入(FRA,Future Radio Access)、新无线接入技术(New-RAT,Radio Access Technology)、新无线(NR,New Radio)、新无线接入(NX,Newradio access)、新一代无线接入(FX,Future generation radio acces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注册商标),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码分多址接入2000(CDMA2000)、超级移动宽带(UMB,Ultra Mobile Broadband)、IEEE 802.11(Wi-Fi(注册商标))、IEEE 802.16(WiMAX(注册商标))、IEEE802.20、超宽带(UWB,Ultra-WideBand)、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其它适当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系统和/或基于它们而扩展的下一代系统。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根据”这样的记载,只要未在其它段落中明确记载,则并不意味着“仅根据”。换言之,“根据”这样的记载是指“仅根据”和“至少根据”这两者。
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对使用“第一”、“第二”等名称的元素的任何参照,均非全面限定这些元素的数量或顺序。这些名称可以作为区别两个以上元素的便利方法而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因此,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的参照并不意味着仅可采用两个元素或者第一元素必须以若干形式占先于第二元素。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确定(determining)”这样的用语有时包含多种多样的动作。例如,关于“确定”,可以将计算(calculating)、推算(computing)、处理(processing)、推导(deriving)、调查(investigating)、搜索(looking up)(例如表、数据库、或其它数据结构中的搜索)、确认(ascertaining)等视为是进行“确定”。此外,关于“确定”,也可以将接收(receiving)(例如接收信息)、发送(transmitting)(例如发送信息)、输入(input)、输出(output)、存取(accessing)(例如存取内存中的数据)等视为是进行“确定”。此外,关于“确定”,还可以将解决(resolving)、选择(selecting)、选定(choosing)、建立(establishing)、比较(comparing)等视为是进行“确定”。也就是说,关于“确定”,可以将若干动作视为是进行“确定”。
在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包括(including)”、“包含(comprising)”、以及它们的变形时,这些用语与用语“具备”同样是开放式的。进一步地,在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用语“或(or)”并非是异或。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确定的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作为修改和变更方式来实施。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是以示例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而言并非具有任何限制性的意义。

Claims (5)

1.一种终端,具备:
处理器,利用由基站使用包括服务波束和候选波束的多个发送波束而发送的参考信号,测量无线质量;以及
发送单元,在利用使用所述服务波束而被发送的参考信号所测量的所述无线质量满足某一条件的情况下,向上层发送与波束失败有关的指示,
在利用使用所述服务波束而被发送的参考信号所测量的所述无线质量满足所述条件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使用通过波束切换被切换成服务波束的候选波束而被发送的参考信号,来测量无线质量,
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同步信号块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这两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
所述条件是所述无线质量低于某个阈值。
3.一种终端的无线通信方法,具备以下步骤:
利用由基站使用包括服务波束和候选波束的多个发送波束而发送的参考信号,测量无线质量;以及
在利用使用所述服务波束而被发送的参考信号所测量的所述无线质量满足某一条件的情况下,向上层发送与波束失败有关的指示,
在利用使用所述服务波束而被发送的参考信号所测量的所述无线质量满足所述条件的情况下,使用通过波束切换被切换成服务波束的候选波束而被发送的参考信号,来测量无线质量,
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同步信号块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这两者。
4.一种基站,具备:
发送单元,使用包括服务波束和候选波束的多个发送波束,发送在无线质量的测量中被使用的参考信号;以及
接收单元,在利用使用所述服务波束而发送的参考信号而被测量的所述无线质量满足某一条件的情况下,从上层接收与波束失败有关的指示,
在利用使用所述服务波束而进行发送的参考信号而被测量的所述无线质量满足所述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候选波束切换成服务波束,
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同步信号块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这两者。
5.一种具有基站和终端的系统,
所述基站具备:发送单元,使用包括服务波束和候选波束的多个发送波束,发送在无线质量的测量中被使用的参考信号,
所述终端具备:
处理器,利用由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测量无线质量;以及
发送单元,在利用使用所述服务波束而被发送的参考信号所测量的所述无线质量满足某一条件的情况下,向上层发送与波束失败有关的指示,
在利用使用所述服务波束而被发送的参考信号所测量的所述无线质量满足所述条件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使用通过波束切换被切换成服务波束的候选波束而被发送的参考信号,来测量无线质量,
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同步信号块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这两者。
CN201880019680.8A 2017-03-22 2018-03-21 检测方法和用户设备 Active CN1104471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51783 2017-03-22
CN201710175178.3A CN108631889A (zh) 2017-03-22 2017-03-22 无线链路失败检测方法和用户设备
PCT/CN2018/079851 WO2018171631A1 (zh) 2017-03-22 2018-03-21 无线链路失败检测方法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7176A CN110447176A (zh) 2019-11-12
CN110447176B true CN110447176B (zh) 2023-07-25

Family

ID=635859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5178.3A Pending CN108631889A (zh) 2017-03-22 2017-03-22 无线链路失败检测方法和用户设备
CN201880019680.8A Active CN110447176B (zh) 2017-03-22 2018-03-21 检测方法和用户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5178.3A Pending CN108631889A (zh) 2017-03-22 2017-03-22 无线链路失败检测方法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1313B2 (zh)
EP (1) EP3605859A4 (zh)
JP (1) JP7136797B2 (zh)
CN (2) CN108631889A (zh)
WO (1) WO20181716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T3606168T (pt) * 2017-03-23 2022-01-14 Sharp Kk Dispositivo terminal,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e circuito integrado
US10602520B2 (en) * 2017-03-24 2020-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link control beam switching
CN109246732B (zh) * 2017-04-28 2020-05-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和终端
WO2019024988A1 (en) * 2017-08-01 2019-02-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CEIVING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CA3074881A1 (en) * 2017-09-12 2019-03-2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high-layer functional entity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WO2020040672A1 (en) * 2018-08-20 2020-02-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3648500A1 (en) * 2018-10-30 2020-05-0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Measurements in the case of missing reference signals
CN111132204B (zh) * 2018-10-31 2021-08-03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波束失败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06885A (zh) * 2018-11-12 2020-05-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指示方法、装置、终端、网络设备及介质
WO2020097762A1 (zh) * 2018-11-12 2020-05-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KR20200060965A (ko) * 2018-11-23 2020-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라디오 링크 페일을 결정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에 관한 방법
CN112673666B (zh) * 2018-12-04 2023-05-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的检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263394B (zh) * 2018-12-17 2022-07-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资源测量方法及终端
CN111479333B (zh) * 2019-01-23 2022-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925261A4 (en) * 2019-02-14 2022-10-05 ZTE Corporation CONNECTION MEASUREMENTS FOR VEHICLE D2D CONNECTIONS
US11317351B2 (en) * 2019-04-30 2022-04-26 Mediatek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with power saving
CN112104395B (zh) * 2019-06-18 2022-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检测的方法以及波束检测装置
CN115065394A (zh) * 2019-08-26 2022-09-16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168865A1 (zh) * 2020-02-29 2021-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147032B1 (en) * 2020-03-26 2021-10-12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periodicity modification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7291A (zh) * 2012-04-19 2014-12-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协作多点通信系统的参考符号端口的准同位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23628B1 (en) * 1998-05-06 2006-10-17 Lg Electronic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improv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sub-layer
CN201887949U (zh) * 2008-09-22 2011-06-29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确定无线电链路失败的无线发射接收单元
CN102907152B (zh) * 2009-09-25 2016-08-17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多载波网络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US8755286B2 (en) * 2009-09-29 2014-06-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484807B (zh) * 2010-04-01 2016-08-24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JP2011223135A (ja) 2010-04-06 2011-11-04 Sony Corp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KR101980101B1 (ko) 2011-09-16 2019-05-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빔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16685B1 (ko) * 2011-10-19 2019-08-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8971881B2 (en) * 2012-03-23 2015-03-0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an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KR20130127347A (ko) * 2012-05-10 2013-1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아날로그 및 디지털 하이브리드 빔포밍을 통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995798B1 (ko) * 2012-07-03 2019-07-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의 랜덤 억세스 장치 및 방법
CN103765946B (zh) * 2012-08-21 2017-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监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04754B (zh) 2012-10-04 2018-06-2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考虑天线端口关系收发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JP6105257B2 (ja) * 2012-11-02 2017-03-2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4093651A (ja) * 2012-11-02 2014-05-19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KR20140090533A (ko) * 2012-12-20 2014-07-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신호 송신장치 및 방법
US20150049600A1 (en) * 2013-08-15 2015-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oritizing frequencies in embms multi-frequency deployment during rlf/oos
KR102363547B1 (ko) * 2014-11-26 2022-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을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6470062B (zh) * 2015-08-14 2021-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JP2017092511A (ja) * 2015-11-02 2017-05-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
US10270514B2 (en) * 2016-01-14 2019-04-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beam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33945B1 (en) * 2016-03-23 2019-10-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fficient scheduling of beam quality measurement signals to multiple wireless devices
CN109565390B (zh) * 2016-07-21 2021-10-22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者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WO2018128442A1 (en) * 2017-01-05 2018-07-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erminal identification and paging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terminal in power saving state
CN110249657B (zh) * 2017-02-06 2022-07-15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监测无线链路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7291A (zh) * 2012-04-19 2014-12-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协作多点通信系统的参考符号端口的准同位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LM and RLF;LG Electronics Inc.;《3GPP tsg-ran2 Meeting #97: R2-1701968》;20170217;正文第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11872A (ja) 2020-04-16
CN108631889A (zh) 2018-10-09
CN110447176A (zh) 2019-11-12
JP7136797B2 (ja) 2022-09-13
WO2018171631A1 (zh) 2018-09-27
EP3605859A4 (en) 2020-11-18
EP3605859A1 (en) 2020-02-05
US11451313B2 (en) 2022-09-20
US20200028603A1 (en) 2020-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47176B (zh) 检测方法和用户设备
EP3641382A1 (en) Wireless link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1303408B2 (e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JP7427666B2 (ja) 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WO2020129228A1 (ja) 無線ノード、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0463243A (zh) 波束配置方法、移动台和基站
WO2019097653A1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プリアンブル送信方法
US11469926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and corresponding terminals, and base stations
CN111034100B (zh) 数据发送方法、确认信号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9138522A1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プリアンブル送信方法
US11374719B2 (en) Method for data detec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2022007088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9146574A1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プリアンブル送信方法
WO2019140557A9 (zh)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12236954B (zh) 用于高效链路重配置的客户端设备、网络接入节点和方法
WO2022208898A1 (ja) 端末、基地局、及び測定方法
WO2022208897A1 (ja) 端末、基地局、及び測定方法
WO2021090458A1 (ja) 端末
WO2021090457A1 (ja) 端末
WO2022085196A1 (ja) 端末
US2021038579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230028348A1 (en) Terminal and measuring method
CN118140514A (zh) 用于减少探测参考信号切换中断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