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4790B - 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及燃料电池单电池 - Google Patents

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及燃料电池单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4790B
CN110444790B CN201910809783.0A CN201910809783A CN110444790B CN 110444790 B CN110444790 B CN 110444790B CN 201910809783 A CN201910809783 A CN 201910809783A CN 110444790 B CN110444790 B CN 1104447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as diffusion
diffusion layer
melt adhesive
hot m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097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44790A (zh
Inventor
樊帆
郝义国
刘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ove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entral Hydrogen Energ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entral Hydrogen Energ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entral Hydrogen Energ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097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4479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0607 priority patent/WO202103588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444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4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44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4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004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characterised by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ies [M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007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with both reactants being gaseous or vaporis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2008/1095Fuel cells with polymeric electroly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及燃料电池单电池,具体地,提供了一种膜电极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对以下叠层进行压制的步骤,其中,所述叠层包括:第一气体扩散层,第二气体扩散层,和布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和所述第二气体扩散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质子交换膜,边框和热熔胶层,其中,所述边框以一定间隔包围所述质子交换膜从而在所述质子交换膜和所述边框之间形成空隙G,所述热熔胶层位于所述空隙G与第一气体扩散层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空隙G与第二气体扩散层之间。本发明的方法不产生气泡,并且一次成型,减少热压次数,而减小了质子交换膜损坏的几率。

Description

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及燃料电池单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一体化结构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这种制备方法制备的膜电极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全球的能源体系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发展高效的清洁能源代替石油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则是采用燃料电池进行发电,使氢气与空气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而产物只有水,这种燃料电池尤其将会运用到汽车上,成为汽车的清洁能源。
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换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更具有低温运行、比功率高等优点,因此PEMFC不仅可适用于建立分散电站,也适用于可移动动力源,如电动汽车、潜艇等,是军、民通用的新型可移动动力源。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为膜电极。通常把只含有催化层和质子交换膜的膜电极称为3层膜电极,也称催化剂涂层膜(Catlyst Coated Membrane,CCM),而把含有气体扩散层、催化层和膜的膜电极称为5层膜电极,除质子交换膜、附着于质子交换膜两侧的催化剂形成的催化层,以及气体扩散层外,还包括密封并电绝缘膜电极组件,并形成气体流道的边框。
由于燃料电池的反应物质是气体,如果发生泄漏,到一定程度容易引起燃烧、起火、甚至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燃料电池的密封特别重要,这对于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安全性非常重要,也是燃料电池能够走向实用化和商业化的重要前提。
同时,膜电极大多采用热压制备,传统的热压采用两次压制,即将边框和气体扩散层分开压制,由于压制过程中容易损坏质子交换膜,多次压制使得质子交换膜更易出现损坏。除此之外,在边框贴合过程中,由于上下两层边框中间空气的存在,在贴合压制过程中容易形成气泡,从而使得产品的外观不良。
中国专利申请CN201310732881.1涉及了一种膜电极边框工艺,包括聚合物膜和胶层,胶层起到粘结和密封的作用。其步骤繁琐并且容易出现气泡。
中国专利申请CN201810606372.7涉及了一种燃料电池和制造燃料电池的方法,其通过包围整个膜电极组件的粘结部将边框和膜电极组件连接起来。由于其粘结部的树脂是通过外周包围的形式粘结边框和膜电极组件,使得粘结剂会不可避免的附着在膜电极组件两侧的气体扩散层表面及孔隙内部阻碍气体的流通。
因此,现有技术需要一种在制备过程中不易产生气泡,并且步骤简单也不会阻碍气体流通的一体成型的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这种制备方法制备的膜电极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在压制过程中不易产生气泡,且一次热压成型的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以及膜电极组件和燃料电池单电池。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膜电极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对以下叠层进行压制的步骤,其中,所述叠层包括:
第一气体扩散层,
第二气体扩散层,和
布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和所述第二气体扩散层之间的中间层,
所述中间层包括质子交换膜,边框和热熔胶层,其中,所述边框以一定间隔包围所述质子交换膜从而在所述质子交换膜和所述边框之间形成空隙G,所述热熔胶层位于所述空隙G与第一气体扩散层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空隙G与第二气体扩散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压制为在110℃~150℃、0.5~1.5Mpa下的热压制;优选地,热压制的温度为130℃~140℃;优选地,热压制的压力为1~1.2Mpa;更优选地,所述热压制保持压力1~5min,随后降温至室温。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间隔为2~5mm。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热熔胶层具有大于所述间隔的宽度,优选地,所述热熔胶层的宽度为5~50mm。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热熔胶层具有夹在所述热熔胶层中间的中间增强层,所述中间增强层的厚度为5~20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增强层的材料的熔点高于所述热熔胶层的材料的熔点,优选所述中间增强层的材料的熔点高于150℃。
使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会产生气泡,且粘接结构简单,而且是一次性成型,仅通过一步热压就可以完成膜电极组件的各部件以及边框的粘结和密封,减少了热压次数,从而减小了质子交换膜损坏的几率。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膜电极组件,包括
第一气体扩散层,
第二气体扩散层,和
布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和所述第二气体扩散层之间的中间层,
所述中间层包括质子交换膜,边框和热熔胶层,其中,所述边框以一定间隔包围所述质子交换膜从而在所述质子交换膜和所述边框之间形成空隙G,所述热熔胶层位于所述空隙G与第一气体扩散层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空隙G与第二气体扩散层之间,且所述空隙G被热熔胶完全填充。
进一步地,所述热熔胶层位于第一气体扩散层与所述空隙G之间,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为阴极气体扩散层。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间隔为2~5mm。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热熔胶层的材料是热塑性弹性体或热塑性树脂,优选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聚氨酯弹性体TPU、丁苯橡胶或乙丙橡胶;优选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醚砜树脂PES或乙烯-醋酸乙烯EVA。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热熔胶层具有夹在所述热熔胶层中间的中间增强层,所述中间增强层的厚度为5~20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增强层的材料的熔点高于所述热熔胶层的材料的熔点,优选所述中间增强层的材料的熔点高于150℃。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边框上具有一对阴极气体歧管、一对阳极气体歧管和一对冷却剂歧管。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单电池,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膜电极组件。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燃料电池单电池。
按照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膜电极组件和燃料电池单电池,不会存在气泡,减少了热压次数保证了膜电极组件和燃料电池单电池的高质量,也减小了质子交换膜损坏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膜电极组件传统制备方法(A)和本发明制备方法(B)的流程图;
图2为燃料电池单电池的膜电极组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在加热平板上的层叠材料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制备的膜电极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的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是先在质子交换膜的阳极面和阴极面分别涂覆有阳极催化层和阴极催化层,然后再分别覆合阳极密封边框和阴极密封边框,然后再分别覆合阳极气体扩散层和阳极气体扩散层,制得膜电极组件。
而本发明则提供一种一次性压制成型的膜电极组件和工艺,减少了工艺流程和质子交换膜漏气的风险。
术语定义
本文所用的“质子交换膜”是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一种,其是由聚合物电解质组成,具有带磺酸根基团的支链且聚合物中不含有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的其它基团的聚合物。在燃料电池中,薄膜通常基于全氟磺酸材料,例如
Figure BDA0002184676600000051
Figure BDA0002184676600000052
Figure BDA0002184676600000053
等。薄膜还可以是复合材料,其包含可传导质子的材料以及可以某些性能,如耐高温、机械性能的其他材料。薄膜还可以是具有酸性基团的高分子薄膜,或者是本领域知晓的其余合适的材料。
所述质子交换膜的厚度通常可为10~50微米,更优选小于40微米,更优选小于20微米。
本文所用的“阳极催化层”和“阴极催化层”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催化剂。一般来说,可使用碳负载的催化剂颗粒,碳载体可以包括石墨、炭黑、纳米碳管以及碳纤维等。通常,碳负载的催化剂颗粒是50~90重量%的碳和10~50重量%的催化剂金属,所述催化剂金属包括用于阴极的Pt和用于阳极的重量比为2:1的Pt和Ru,还可以使用其它诸如Pd、Rh、Ir、Os、Au或Ag等金属,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其它合适的材料。将催化剂以催化剂油墨的形式施加的所述质子交换膜上,也可以采用其它合适的方式施加到质子交换膜上。
本文所用的“气体扩散层”是指帮助反应气体均匀、快速扩散至催化层的一种多孔材料层。气体扩散层例如可由气体扩散层基质和致密的微孔层组成,气体扩散层基质包括碳纸
Figure BDA0002184676600000054
纺织的碳织物或者无纺碳纤维网,而微孔层则一般为石墨或者炭黑和聚合物诸如聚四氟乙烯(PTPE)的混合物,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其它合适的材料。气体扩散层的厚度一般在50~300微米之间,优选100~300微米之间,更优选150~300微米之间。两侧的气体扩散层可以一样大,也可以不一样大,只需能够夹住边框。
本文所用的“热熔胶”起着粘结膜电极各层的作用,热熔胶的热熔温度应该大于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例如热熔胶的熔点为110~150摄氏度,使得热熔胶在燃料电池工作时不会热熔而渗入气体扩散层污染电极,同时这样可以在热压时减少对质子交换膜的损失。优选地,热熔胶为热塑性弹性体或树脂(例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丁苯橡胶,乙丙橡胶),或者热塑性弹性体或树脂(例如乙烯~醋酸乙烯EVA、聚醚砜树脂PES),最优选地,热熔胶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
热熔胶还可以是带有中间增强层的上述材料,中间增强层可以是熔点高于热熔胶熔点的聚酯或聚酰亚胺,例如PI、PET、PEN等材料,更优选地,为熔点高于150℃的聚酯或聚酰亚胺。中间增强层的厚度为5~20微米。
本发明对于热熔胶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以热熔后完全填充质子交换膜和边框之间的空隙为佳,而热熔胶的厚度也不能过厚,以免热熔后过度渗入碳纸表面而造成污染。通常,无中间增强层的热熔胶的厚度通常为30~70微米。而有中间增强层的热熔胶的两侧热熔胶厚度为10~30微米,两侧热熔胶厚度可相等。
本文所用的术语“边框”是指在设置反应区域以外可以隔绝阴阳极气体的材料。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边框具有通阴极气体的阴极气体歧管、通阳极气体的阳极气体歧管以及通水或者冷却剂的冷却剂歧管。边框材料选自聚酰胺、耐热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ABS树脂、聚丙烯、聚四氟乙烯、亚克力、聚碳酸酯、聚酰亚胺、聚丙烯PPN、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或乙烯共聚物,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其它合适的材料。边框材料优选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酰亚胺PI,最优选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边框的厚度与质子交换膜的厚度相当,通常为20~50微米。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中示出了常规的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A)与本发明方法(B)的工艺流程的对比。如前所述,常规的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是分两步进行贴合的,首先提供质子交换膜(即,提供CCM),然后再将边框贴合至质子交换膜上,最后再将气体扩散层贴合到质子交换膜上。而本发明的方法中,边框的贴合和气体扩散层的贴合是一步完成的。
图2示出了本发明膜电极组件的分解结构。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膜电极组件具有如下结构:边框100、第一气体扩散层104、第二气体扩散层105、质子交换膜106和热熔胶层107。边框100上还具有第一歧管101、第二歧管102以及第三歧管103。
进一步参见图3,其中示出了图2所示各部件的一种具体的层叠关系。其中,质子交换膜106以与边框100的内周边相距一定距离的方式嵌入边框100的中间,从而在质子交换膜106的外周边与边框100的内周边之间形成空隙G。空隙G的宽度通常为2~5mm。
在质子交换膜106的两侧分别层叠第一气体扩散层104和第二气体扩散层105。
图3所示的层叠方式中,热熔胶层107布置在第一气体扩散层104之上,在空隙G的下方。根据另一层叠方式,热熔胶层107布置在第二气体扩散层105之下,在空隙G的上方。
热熔胶层107具有对应空隙G的形状。典型地为中空的“回”字形形状,但不限于此。热熔胶层107具有对应空隙G的宽度,优选地略大于空隙G的宽度。热熔胶层107的具体宽度可为5~50mm,优选7~25mm。具体地,例如可为10mm、15mm、20mm,优选10mm。
热熔胶层107具有比空隙G更宽的宽度,从而其内周与质子交换膜106部分重叠,外周与边框100部分重叠,从而提供彼此的粘结面,具体地,热熔胶层107与边框以及质子交换膜之间的重合部分优选为2~10mm。
通过上述的设计,该方法仅在一边设置热熔胶就可以完成对两边的粘合和密封,这样显著减少了热熔胶的用量,从而也减小了热熔胶对膜电极组件的各部件的不利影响。
热熔胶层107还可以带有中间增强层(未示出)。中间增强层可以是熔点高于热熔胶熔点的材料。本发明对中间增强层材料没有特别限制,通常可采用聚酯或聚酰亚胺,例如PI、PET、PEN等材料。中间增强层的熔点可高于150℃,其厚度可为5~20微米。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无中间增强层的热熔胶层107的厚度通常为30~70微米。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有中间增强层的热熔胶层107的两侧热熔胶厚度可为10~30微米,两侧热熔胶厚度优选相等。
中间增强层的加入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强热熔胶层对阴阳极气体的阻隔性,另一方面可增强热熔胶层的强度。
如图3所示的热熔胶层107的布置方式使得当对层叠的各组件进行热压时,熔化的热熔胶可以进入空隙G中(参见图4),从而在第一气体扩散层104与质子交换膜106、边框100以及第二气体扩散层105之间形成薄层,从而将所述部件粘合在一起,并同时使第一气体扩散层104和第二气体扩散层105之间相互绝缘并隔离。
所述热熔胶层107热熔之后,会向两端延伸,从而减小与气体扩散层的催化层的面积。优选将热熔胶层107放置在阴极侧,使得阴极催化区域小于阳极催化区域,以避免自由基对于质子交换膜边缘的损伤。
可用于本发明的热熔胶可选自热塑性弹性体或树脂(例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丁苯橡胶,乙丙橡胶),或者热塑性弹性体或树脂(例如乙烯~醋酸乙烯EVA、聚醚砜树脂PES)。最优选地,热熔胶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一气体扩散层104为阴极气体扩散层,第二气体扩散层105为阳极气体扩散层。通常,气体扩散层为矩形,如正方形。
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104由较为致密的微孔层202和气体扩散基质层203构成,所述微孔层202与质子交换层106相邻,微孔层可以有效排出反应产生的液态水并保持气体传输。
第二气体扩散层105与质子交换层106相邻的一侧可同样具有一层较为致密的微孔层,第二气体扩散层也同样具有气体扩散基质层。
第一气体扩散层104和第二气体扩散层105可以一样大,也可以一大(有胶侧)一小(无胶侧),但气体扩散层必须能够夹住边框。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边框100具有多个歧管,分别流动阴极气体、阳极气体和冷却剂。第一歧管101为阴极气体歧管,其中流动有阴极气体,例如氧气;第二歧管102为阳极气体歧管,其中流动有阳极气体,例如氢气;第三歧管103为冷却剂歧管,其中流动有冷却剂,例如水。
边框材料优选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酰亚胺PI,最优选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质子交换膜106的厚度为20~50微米,其的两侧涂布有阴极催化层和阳极催化层,分别催化氧气和氢气发生还原和氧化反应,从而产生电能。其中,阴极催化层与阴极气体扩散层接触,阳极催化层与阳极气体扩散层接触。阴极催化层和阳极催化层的面积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本发明的膜电极组件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待质子交换膜、边框和气体扩散层备好之后,对上述材料进行层叠(如图3所示),然后一次性压制成型:第一层为第一气体扩散层104,第二层为中间层,第三层为第二气体扩散层105;所述中间层分为两层,第一层为热熔胶层107,第二层为质子交换膜106和边框100;其中,所述边框100将质子交换膜106包围在内,且所述质子交换膜106和边框100之间存在空隙G。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热压步骤,将上述层叠的材料放入加装具有加热管的平板201之间,加热两侧平板201,然后使其中一侧的平板向另一侧平板施压,保持压力1~5min,随后降温至室温。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两侧平板加热到高于100℃,优选110~150℃,更优选为140℃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一侧平板向另一侧平板施压的压力为0.5~1.5Mpa,优选为1Mpa。
使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当热熔胶107被加热到粘流态时,在热压过程中热熔胶107会优先被压入空隙G中,而由于第二气体扩散层105为多孔材料,在热熔胶被压入空隙G的过程中就可以顺利的挤出G中的气体,与第二气体扩散层105完成粘结而没有气泡的产生。
除此之外,该方法仅在质子交换膜的一侧设置热熔胶就可以完成对所有部件的粘合和密封,这样就减少了热熔胶的用量节约了成本,同时也减小了热熔胶污染电极的风险。
另外,通过提前层叠好再进行热压的方式,使得本发明的膜电极可以一次压制成型,减少了工艺流程和质子交换膜漏气的风险。
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膜电极组件的一种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
图4所示的膜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气体扩散层104、第二气体扩散层105和夹在第一和第二气体扩散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质子交换膜106、热熔胶层107以及边框100。边框100将质子交换膜106包围在内,且所述质子交换膜106和边框100之间存在空隙G,并且,热熔胶层107位于第一气体扩散层104和空隙G之间,且完全填充空隙G。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热熔胶层107可位于第二气体扩散层105和空隙G之间,且完全填充空隙G。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熔胶层107还可以带有中间增强层,中间增强层可以是熔点高于热熔胶熔点的聚酯或聚酰亚胺,例如PI、PET、PEN等材料。
该实施例中质子交换膜106上涂布有催化层,优选地,将热熔胶层107放置在阴极侧,使得阴极催化区域小于阳极催化区域。该实施方式可以避免阴极产生的自由基对于质子交换膜边缘的损伤。
上述膜电极组件进一步与双极板等部件组装可得到燃料电池单电池。本发明对双极板等部件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中适宜的双极板均可用于本发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膜电极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对以下叠层进行压制的步骤,其中,所述叠层包括:
第一气体扩散层,
第二气体扩散层,和
布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和所述第二气体扩散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质子交换膜,边框和热熔胶层,其中,所述边框以一定间隔包围所述质子交换膜从而在所述质子交换膜和所述边框之间形成空隙G,所述热熔胶层位于所述空隙G与第一气体扩散层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空隙G与第二气体扩散层之间,其中,所述热熔胶层具有夹在所述热熔胶层中间的中间增强层,所述中间增强层的厚度为5~20微米,且所述中间增强层的熔点高于所述热熔胶的熔点;
其中,所述压制为在110℃~150℃、0.5~1.5Mpa下的热压制;所述热压制保持压力1~5min,随后降温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地,热压制的温度为130℃~140℃;热压制的压力为1~1.2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隔为2~5mm。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膜电极组件,包括
第一气体扩散层,
第二气体扩散层,和
布置在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和所述第二气体扩散层之间的中间层,
所述中间层包括质子交换膜,边框和热熔胶层,其中,所述边框以一定间隔包围所述质子交换膜从而在所述质子交换膜和所述边框之间形成空隙G,所述热熔胶层位于所述空隙G与第一气体扩散层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空隙G与第二气体扩散层之间,且所述空隙G被热熔胶完全填充,其中,所述热熔胶层具有夹在所述热熔胶层中间的中间增强层,所述中间增强层的厚度为5~20微米,且所述中间增强层的熔点高于所述热熔胶的熔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热熔胶层位于第一气体扩散层与所述空隙G之间,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为阴极气体扩散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膜电极组件,其中,所述间隔为2~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热熔胶层的材料是热塑性弹性体或热塑性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膜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聚氨酯弹性体TPU、丁苯橡胶或乙丙橡胶;和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醚砜树脂PES或乙烯-醋酸乙烯EVA。
9.一种燃料电池单电池,包括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电极组件。
10.一种燃料电池堆,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料电池单电池。
CN201910809783.0A 2019-08-29 2019-08-29 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及燃料电池单电池 Active CN1104447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9783.0A CN110444790B (zh) 2019-08-29 2019-08-29 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及燃料电池单电池
PCT/CN2019/110607 WO2021035888A1 (zh) 2019-08-29 2019-10-11 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及燃料电池单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09783.0A CN110444790B (zh) 2019-08-29 2019-08-29 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及燃料电池单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4790A CN110444790A (zh) 2019-11-12
CN110444790B true CN110444790B (zh) 2020-12-04

Family

ID=68438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09783.0A Active CN110444790B (zh) 2019-08-29 2019-08-29 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及燃料电池单电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44790B (zh)
WO (1) WO20210358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07353B2 (ja) * 2020-03-12 2023-01-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22144978A (ja) 2021-03-19 2022-10-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接着剤の選定方法及び発電セル
CN113235120B (zh) * 2021-03-30 2022-04-08 清华大学 膜电极组件与水电解装置
CN117210843A (zh) * 2023-11-09 2023-12-12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75144Y (zh) * 2001-04-13 2002-01-30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单元的密封装置
US6979383B2 (en) * 2002-12-17 2005-12-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ne-step method of bonding and sealing a fuel cell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CN100346501C (zh) * 2002-12-23 2007-10-31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的密封结构
CN102468501B (zh) * 2010-11-16 2014-03-2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制备一体式可再生燃料电池mea时对催化膜的保护方法
DE102011105072B3 (de) * 2011-06-21 2012-11-15 Daimler Ag Haltevorrichtung mit einer Membran einer Membran-Elektroden-Einheit für eine Brennstoffzell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KR102126597B1 (ko) * 2012-10-09 2020-06-25 옥시너지 엘티디 전극 조립체 및 그 제공 방법
DE102013014083A1 (de) * 2013-08-27 2015-03-05 Elcomax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Membran-Elektroden-Einheit mit umlaufender Dichtung sowie Membran-Elektroden-Einheit
CN103715435B (zh) * 2013-12-26 2015-10-28 清华大学 一种聚合物电解质膜电极的封边框工艺
JP6493185B2 (ja) * 2015-12-07 2019-04-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
CN207097957U (zh) * 2017-05-04 2018-03-13 武汉喜玛拉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ema组件的封装结构
JP6855950B2 (ja) * 2017-06-15 2021-04-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4790A (zh) 2019-11-12
WO2021035888A1 (zh)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44790B (zh) 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及燃料电池单电池
CN104617310B (zh) 一种带密封边框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1393989B (zh) 一种带密封边框的核心组件及由此制备的膜电极
US8551668B2 (en) Sealing of a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JP6104050B2 (ja) 燃料電池用電解質膜・電極構造体
US9680166B2 (en) Integrated gas diffusion layer with sealing func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WO2007043587A1 (ja) 膜電極接合体および固体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CN110890569A (zh) 燃料电池组件、燃料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US11171341B2 (en) Fuel cel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uel cell
CN101800298A (zh) 一种边框叠层材料及其在制备带密封边框核心组件膜电极上的应用
JP2014120317A (ja) 燃料電池用の電解質膜と膜電極接合体、および燃料電池用電解質膜の製造方法
US20090311566A1 (en) Separating plate for fuel cell stac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5528266A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导流区支撑结构
JP2010027234A (ja) 燃料電池および燃料電池セルの電極体の製造方法
CN116666684A (zh) 一种自增湿燃料电池的密封结构及制造方法
WO2007113592A1 (en) Assembly for use in a fuel cell
JP5900311B2 (ja) 燃料電池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909961B2 (ja) 膜・電極接合体の製造方法、触媒層形成用基材、及び固体高分子形燃料電池
JP2013258096A (ja) 燃料電池用樹脂枠付き電解質膜・電極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EP4303970A1 (en)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aggregate roll,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and solid polymer fuel cell
JP2012190720A (ja) 固体高分子形燃料電池における膜電極接合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08352440U (zh)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用加强膜结构
KR102720163B1 (ko) 연료전지용 열처리 스택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20963405U (zh) 膜电极封装结构
CN218351509U (zh)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9

Address after: 430000 Building 1, No. 99, Weilai Third Road,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rove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9-6, 4th floor, building a, overseas talents building,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999 Gaoxin Avenue, Wuhan Free Trade Zone, 430205,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central Hydrogen Energ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