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1571A - 管理装置、程序、管理方法以及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管理装置、程序、管理方法以及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1571A
CN110431571A CN201880019724.7A CN201880019724A CN110431571A CN 110431571 A CN110431571 A CN 110431571A CN 201880019724 A CN201880019724 A CN 201880019724A CN 110431571 A CN110431571 A CN 1104315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umables
information
situation
consumption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97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31571B (zh
Inventor
椎山拓己
大岛凉
木全隆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R&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31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1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31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1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67Software therefor, e.g. for battery testing using modelling or look-up t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92Determining battery ageing or deterioration, e.g. state of heal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Multi-Process Working Machines And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管理装置包括:目标信息取得部,取得表示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相关的目标条件的目标信息;利用信息取得部,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情形的利用信息;消耗信息取得部,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消耗信息;与决定部,依据(i)由目标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目标信息所表示的目标条件、(ii)由利用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与(iii)由消耗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

Description

管理装置、程序、管理方法以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理装置、程序、管理方法以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用于收纳电动摩托车用的蓄电池并为电动摩托车的用户提供充电电池的充电站(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16-5213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蓄电池是消耗品,由于使用而损坏、劣化等,性能会降低,因此,需要从充电站回收性能下降的蓄电池,并将新蓄电池补充到充电站。虽然蓄电池的性能劣化是随机发生的,但是如果每当蓄电池的性能低于参考值时才回收蓄电池,则操作效率和经济效率差。另一方面,根据自引入市场以来经过的年数进行回收可能会回收具有充足性能的蓄电池。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管理装置。上述的管理装置,例如系管理多个消耗品的利用。上述的管理装置,例如,具备有目标信息取得部,其取得表示多个消耗品中的至少一个的消耗情形相关的目标条件的目标信息。上述的管理装置,例如,具备有利用信息取得部,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情形的利用信息。上述的管理装置,例如,具备有消耗信息取得部,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消耗信息。上述的管理装置,例如,具备有决定部,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依据(i)由目标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目标信息所表示的目标条件、(ii)由利用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与(iii)由消耗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上述的管理装置中,目标条件亦可包含利用情形相关的条件。…
上述管理装置中,目标条件,可表示特定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与该特定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目标的值或范围的对应关系。上述管理装置中,决定部可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依据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以及目标信息所表示的目标条件,决定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所述目标。上述管理装置中,决定部可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以缩小所决定的目标、及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之差的方式,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上述管理装置中,利用情形,可为依据(i)自特定的消耗品的利用开始起对该消耗品的补给或再生的次数、(ii)自特定的消耗品的利用开始起算的该消耗品被使用者所利用的利用时间、及(iii)自特定的消耗品的利用开始时间点起算的经过时间的至少一方,或者依据次数、利用时间及经过时间的至少一方所确定的指标。
上述管理装置,可具备历程信息取得部,其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自该消耗品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历程的历程信息。上述管理装置,决定部可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根据(i)所决定的目标、及由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之差、与(ii)历程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历程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历程,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上述管理装置中,多个消耗品可分别为蓄电池。上述管理装置中,历程信息可为表示充电状态的历程的信息。
上述管理装置中,决定部可以使(i)由消耗信息所表示的消耗情形,与决定的目标相比表示劣化的进行较快,并且,使(ii)充电状态的历程与事先确定的条件符合的消耗品的优先情形,较其他消耗品的优先情形大的方式,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上述管理装置中,决定部可以使(i)由消耗信息所表示的消耗情形,与决定的目标相比表示劣化的进行较慢,并且,使(ii)充电状态的历程与事先确定的条件符合的消耗品的优先情形,较其他消耗品的优先情形小的方式,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
上述管理装置中,决定部可以使(i)由消耗信息所表示的消耗情形,与决定的目标相比表示劣化的进行较快,并且,使(ii)充电状态的历程与事先确定的条件符合的消耗品的优先情形,较其他消耗品的优先情形小的方式,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上述管理装置中,决定部可以使(i)由消耗信息所表示的消耗情形,与决定的目标相比表示劣化的进行较慢,并且,使(ii)充电状态的历程与事先确定的条件符合的消耗品的优先情形,较其他消耗品的优先情形大的方式,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
上述管理装置中,决定部可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依据(i)由目标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目标信息所表示的目标条件、(ii)由利用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与(iii)由消耗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判定各消耗品是否为不良品。上述管理装置中,决定部可对判定为不良品的消耗品,决定为无法利用。
上述管理装置中,决定部可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依据(i)由目标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目标信息所表示的目标条件、(ii)由利用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与(iii)由消耗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决定各消耗品的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上述管理装置中,决定部可对该优先情形与事先所确定的条件相符的消耗品,决定为无法利用。
上述管理装置中,目标信息取得部,可由利用情形复数的目标条件之中,取得表示与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符合的目标条件的目标信息。上述管理装置,可具备目标条件生成部,其将多个消耗品分别依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分类所得的1个以上的组,分别依据构成各组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统计量,生成各组的目标条件。上述管理装置,可具备抽出部,其依据决定部所决定的所述至少一个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由多个消耗之中,抽出应优先利用的一个以上的消耗品。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程序。亦可提供收纳上述程序的非挥发性性的计算机可读取媒体。上述程序,可为用以使计算机具备作为上述管理装置的功能的程序。上述程序,可为用以使上述管理装置中的信息处理程序实行的程序。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管理方法。上述管理方法,可为管理多个消耗品的利用的方法。上述管理方法,可由计算机实行。上述管理方法,例如,可具有目标信息取得阶段,其取得表示多个消耗品中的至少一个的消耗情形相关的目标条件的目标信息。上述管理方法,例如,可具有利用信息取得阶段,其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情形的利用信息。上述管理方法,例如,可具有消耗信息取得阶段,其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消耗信息。上述管理方法,例如,可具有决定阶段,其对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依据(i)由目标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目标信息所表示的目标条件、(ii)由利用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与(iii)由消耗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上述管理方法,目标条件可包含利用情形相关的条件。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消耗品的再利用品或中古品的生产方法。上述生产方法,可为用以生产多个消耗品的再利用品或中古品的生产方法。上述生产方法,可由计算机实行。上述生产方法,例如,可具有目标信息取得阶段,其取得表示多个消耗品中的至少一个的消耗情形相关的目标条件的目标信息。上述生产方法,例如,可具有利用信息取得阶段,其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情形的利用信息。上述生产方法,例如,可具有消耗信息取得阶段,其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消耗信息。上述生产方法,例如,可具有决定阶段,其对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依据(i)由目标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目标信息所表示的目标条件、(ii)由利用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与(iii)由消耗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上述生产方法,例如,可具有抽出阶段,其依据决定阶段所决定的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由多个消耗之中,抽出应优先利用的一个以上的消耗品。上述生产方法,目标条件可包含利用情形相关的条件。
又,上述的发明的概要,并未列举本发明的所有的特征。又,这些特征群的次组合亦可为发明。
附图说明
图1绘示管理装置100的系统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绘示电池管理系统200的系统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绘示电池站210的内部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绘示借出管理部356的内部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5绘示管理服务器220的内部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6绘示电池管理部520的内部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7绘示电池管理系统200的管理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8绘示电池管理系统200的管理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9绘示电池管理系统200的管理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10绘示数据表1000一例的示意图。
图11绘示数据表1100一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通信网路
22 可携式电池
34 发电装置
36 电力系统
38 电器
100 管理装置
110 目标信息取得部
120 利用信息取得部
130 消耗信息取得部
140 决定部
200 电池管理系统
210 电池站
220 管理服务器
230 用户终端机
312 电度表
314 配电盘
320 控制线路
330 电池收纳部
332 连接器
340 感测部
350 控制部
352 通讯控制部
354 充放电控制部
356 借出管理部
410 状态监视部
420 借出历程管理部
430 充放电历程管理部
440 管理目标取得部
450 优先顺序决定部
460 借出对象决定部
510 状态监视部
520 电池管理部
530 预约管理部
540 收纳部
542 电池信息收纳部
544 站信息收纳部
610 通讯部
620 管理组设定部
630 管理条件生成部
640 地域特性管理部
650 判定部
652 借出条件决定部
654 不良品检测部
710 管理条件
712 分布
720 管理条件
730 管理条件
800 管理条件
802 可携式电池
804 可携式电池
912 区块
914 区块
1000 数据表
1010 电池ID
1020 使用者ID
1030 借出状况
1032 借出时日
1034 SOC
1036 站ID
1040 归还状况
1042 归还时日
1044 SOC
1046 站ID
1050 归还后的充放电历程
1100 数据表
1110 电池ID
1120 劣化状态
1130 充电速度
1140 目前的SOC
1150 借出状况
1160 运用状况
1170 收纳场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透过发明的实施形态来说明本发明,但以下的实施形态并非用以限定权利要求书的相关发明。又,本发明的解决课题的手段不一定需要实施形态中所说明的所有特征的组合。又,图式中,对于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添付相同的组件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管理装置100的概要]
图1绘示管理装置100的系统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本实施形态中,管理装置100,例如管理1或多个消耗品的利用。消耗品,依该消耗品被利用的程度(亦称为利用情形),使质、量、价值及功能的至少一方减损。视消耗品的种类,对消耗品补给有形物质或无形物质,使消耗品的至少一部分再生,藉此使其质、量、价值及功能的至少一方回复。例如,当消耗品为蓄电池时,藉由充电蓄电池,可回复蓄电池的功能。消耗品可例示如蓄电池、接线端子等。
[管理装置100各部的概要]
本实施形态中,管理装置100,例如具备目标信息取得部110。目标信息取得部110,例如取得表示消耗品的消耗程度(亦称为消耗情形)相关的各种条件(亦称为目标条件)的信息(亦称为目标信息)。目标信息取得部110,可对多个消耗品中的至少一个消耗品取得目标信息。目标条件可包含利用情形相关的条件。
本实施形态中,管理装置100,例如具备利用信息取得部120。利用信息取得部120,例如取得消耗品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情形的信息(亦称为利用信息)。利用信息取得部120,可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利用信息。本实施形态中,管理装置100,例如具备消耗信息取得部130。消耗信息取得部130,取得表示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信息(亦称为消耗信息)。消耗信息取得部130,可可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消耗信息。
本实施形态装,管理装置100,例如具备决定部140。决定部140,例如决定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中的至少一方。决定部140,可依据(i)由目标信息取得部110所取得的目标信息所表示的目标条件、(ii)由利用信息取得部120所取得的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与(iii)由消耗信息取得部130所取得的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决定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决定部140,可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决定(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
消耗品的可否利用,可例示如(i)该消耗品的利用是否获得许可、(ii)该消耗品的利用是否受到禁止、(iii)该消耗品是否可利用、及(iv)该消耗品是否无法利用等。作为特定的消耗品的利用受到禁止、或特定的消耗品无法利用的例子,可例示如该特定的消耗品为不良品时、相较于该特定的消耗品应优先利用其他消耗品时等。
[管理装置100动作的概要]
管理装置100,依据下述的顺序管理多个消耗品的利用。藉由本实施形态,首先,目标信息取得部110,取得表示多个消耗品中的至少一个的消耗情形相关的目标条件的目标信息。此处,目标条件亦可包含利用情形相关的条件。利用信息取得部120,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情形的利用信息。又,消耗信息取得部130,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消耗信息。
接着,决定部140,由目标信息取得部110取得目标信息。决定部140可由利用信息取得部120取得利用信息。决定部140亦可由消耗信息取得部130取得消耗信息。之后,决定部140,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依据(i)由目标信息所表示的目标条件、(ii)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与(iii)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
藉由本实施形态,管理装置100可管理多个消耗品的消耗情形。例如,管理装置100,依据各消耗品的利用开始后的时期(亦称为导入时期),将多个消耗品分类成多个组来加以管理。在该场合,管理装置100,可管理构成各组的一个以上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偏差、分散或标准偏差。例如,管理装置100,与时间经过的同时,可抑制构成各组的一个以上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偏差、分散或标准偏差不致变大。
更具体而言,管理装置100,跟据决定部140所决定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由多个消耗之中,抽出应优先利用的一个以上的消耗品。而管理装置100,以优先利用所抽出的消耗品的方式,管理多个消耗品的利用。
藉由本实施形态,例如可抑制在特定的时间或时期导入的多个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偏差、分散或标准偏差。其结果,可在同时期回收大部分的在特定的时间或时期导入的多个消耗品。又,可在预先确定的第一时期,回收于特定的时间或时期导入的多个消耗品的第一部分,并于预先确定的第二时期,回收上述多个消耗品的第二部分。
藉此,例如可提升性能降低的消耗品的回收作业的作业效率。由于可一次购入消耗品,故新消耗品的补充作业的经济效率提升。又,可降低仍具有充分性能却被回收的消耗品的比例。另外,藉由本实施形态,例如可生产多个消耗品的再利用品或中古品。这些再利用品或中古品性能较均一、利用价值高。
[管理装置100各部的具体构成]
管理装置100的各部,可藉硬件实现、可藉软件实现、亦可藉硬件及软件来实现。管理装置100的各部,其至少一部分,可藉由单一的服务器实现、亦可藉由多个的服务器实现。管理装置100的各部,其至少一部分,可于虚拟服务器上或云端系统上实现。管理装置100的各部,其至少一部分,可藉由个人计算机或可携式终端机实现。可携式终端机,可例示如移动电话、智能型手机、PDA、输入板、笔记本电脑或膝上型计算机、随身计算机等。管理装置100的各部,亦可利用区块链(blockchain)等分布式账本或分布式网络来储存信息。
当构成管理装置100的构成要素的至少一部分为以软件实现时,以该软件实现的构成要素,在一般构成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可藉由启动已制定的该构成要素的相关动作的软件或程序来实现。上述的一般构成的信息处理装置,可具备有:(i)具有CPU、GPU等处理器、ROM、PAM、通信接口等的数据处理装置;(ii)键盘、指向装置、触控面板、照相机、语音输入设备、手势输入设备、各种传感器、GPS接收器等输入设备;(iii)表示设备、语音输出装置、振动装置等输出装置;与(iv)内存、HDD、SSD等记忆装置(包含外部记忆装置)。
上述的一般构成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上述的数据处理装置或记忆装置,可记忆上述的软件或程序。上述的软件或程序,藉由以处理器实行,可于上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藉该软件或程序使制定的动作实现。上述的软件或程序,亦可储存于非挥发性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上述的软件或程序,可为用以使计算机作为管理装置100或其一部分的功能的程序。上述的软件或程序,可为用以使管理装置100或其的一部分的信息处理于计算机实现的程序。
[电池管理系统200的概要]
图2绘示电池管理系统200的系统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电池管理系统200,例如具备有一个或多个电池站210、与管理服务器220。电池管理系统200亦可具备用户终端机230。电池管理系统200的各部,可透过通信网路10互相接收输送信息。
本实施形态中,通信网路10可为有线通信的传送路径、可为无线电通信的传送路径、亦可为有线通信的传送路径与无线电通信的传送路径的组合。通信网路10,亦可包含封包无线网络、因特网、P2P网络、专用线路、VPN、电力线通信线路等。通信网路10,亦可包含:(i)移动电话线路网等行动通讯网络、(ii)无线MAN(例如,WiMAX(注册商标))、无线LAN(例如,WiFi(注册商标))、Bluetooth(注册商标)、Zigbee(注册商标)、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等无线通信网。
本实施形态中,以电池管理系统200将一个或多个可携式电池22借出给使用者的情形为例,详细说明电池管理系统200。使用者将所借出的可携式电池22利用为电动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的电源。另一方面,一个或多个可携式电池22的管理者,将性能降低的可携式电池22由电池站210回收,并将新的可携式电池22导入电池站210。
本实施形态中,电池管理系统200系管理一个或多个可携式电池22。电池管理系统200,可分别管理一个或多个可携式电池22的利用。例如,可携式电池22系管理一个或多个可携式电池22分别的借出状态、运用状态(例如,充电中、放电中及待机中)、充电状态(例如,现在的SOC(State of charge,充电状态))、保管状态(例如,温度等)、劣化状态等。又,一个或多个可携式电池22的提供形态,并不限定于借出。又,「一个或多个」亦记载为「一个以上」或「至少一个」。
可携式电池22,可作为移动体、作业机械或电气机械的电源利用。移动体及作业机械,可分别为以电动机为动力源的移动体及作业机械。移动体,可例示如汽车、摩托车、具有动力单元的乘坐用载具、船舶、飞行物等。汽车,可例示如汽油车、柴油车、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复合动力车、小型通勤车、电动搬运车等。船舶,可例示如船、气垫船、水上摩托车、潜水舰、潜水艇、潜水推进器等。飞行物,可例示如飞机、飞行船或气球、气球、直升机、无人机等。作业机械,可例示如耕耘机、除雪机、剪草机、草丛砍除机、除草机、高压洗净机、吹草机、捣锤、BIPS(Battery Inverter Power Source,电池反向器电源(等。
可携式电池22,可为消耗品、蓄电池(更具体而言,为可搬运型蓄电池)的一例。电池管理系统200,可为管理装置的一例。电池站210,可为管理装置的一例。电池站210,可为收纳一个或多个的蓄电池的蓄电池收纳装置的一例。管理服务器220,可为管理装置的一例。劣化状态可为劣化情形的一例。
[电池管理系统200各部的概要]
本实施形态中,电池站210系收纳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电池站210,可管理一个或多个可携式电池22。例如,电池管理系统200分别管理一个或多个可携式电池22的利用。
本实施形态中,电池站210将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借出给使用者。电池站210将多个可携式电池22作为一组借出给使用者。电池站210,可因应于使用者将目前使用的可携式电池22收纳至电池站210,而将收纳于电池站210的新的可携式电池22借出给该使用者。可携式电池22的借出,可为可携式电池22的利用的一例。
在一实施形态中,电池站210将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进行充电。电池站210可将各可携式电池的充电历程的相关信息,写入各可携式电池的内存。充电历程的相关信息,可含有充电开始时刻、充电结束时刻、充电时的条件(例如,电压及电流的至少一方的相关条件)、充电开始时的SOC、充电结束时的SOC、及电池站210的识别信息(亦称为电池站ID)的至少一方。
在其他实施形态,电池站210可使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放电。电池站210,亦可将各可携式电池的放电历程的相关信息,写入各可携式电池的内存。放电历程的相关信息,可含有放电开始时刻、放电结束时刻、放电时的条件(例如,电压及电流的至少一方的相关条件)、放电开始时的SOC、放电结束时的SOC、及电池站210的识别信息(亦称为电池站ID)的至少一方。
电池站210,可判定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分别的劣化状态。例如,电池站210依据事先确定的充放电模式,对成为判定对象的可携式电池22进行充电、放电。电池站210,可分析所得的充放电曲线,判定可携式电池22的劣化状态。电池站210,可将各可携式电池的劣化状态的相关判定结果,写入各可携式电池的内存。
本实施形态中,电池站210,例如由发电装置34接受电力。电池站210,例如由电力系统36接受电力。又,电池站210,例如对电力系统36供给电力。电池站210,例如对电器38供给电力。
本实施形态中,管理服务器220管理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亦称为管理对象的可携式电池)。例如,管理服务器220管理管理对象的可携式电池的规格、借出状态、运用状态、充电状态(例如,目前的SOC)、保管状态(例如,温度等)、劣化状态、错误历程、借出历程等。运用状态,可例示如充电中、放电中、待机中等。
本实施形态中,管理服务器220管理电池站210。管理服务器220,可分别管理一个以上的电池站210(亦称为管理对象的电池站)。例如,管理服务器220管理管理对象的电池站的位置、规格、运转状态、运用状态、管理负责人(例如,辨识ID、姓名、名称、住址、电话号码等)、错误历程、借出历程等。
电池站的位置,可例示如该电池站所配置的位置的(i)纬度及经度、(ii)纬度、经度及高度、(iii)住址等。电池站的规格,可例示如该电池站的充电能力、该电池站可收纳的可携式电池22的最大个数(亦称为最大收纳个数NMAX)等。
运转状态,可例示如运转中、停止中、异常生成中等。运用状态,可例示如管理对象的电池站中的(i)可携式电池22的借出状况、(ii)运转率、(iii)成为借出对象的可携式电池22的优先顺序等。借出状况,可例示如(i)借出中的可携式电池22的个数、(ii)收纳中的可携式电池22的个数、(iii)可借出的可携式电池22的个数、(iv)相对于对大收纳个数的上述(i)~(iii)的个数的比例等。运转率,例如定义为相对于最大收纳个数NMAX的可借出的可携式电池22个数NRENT的比例(NRENT/NMAX)。
本实施形态中,用户终端机230利用可携式电池22或电池管理系统200的用户的通讯终端机。用户终端机230,例如可接受使用者的输入。用户终端机230,可根据用户的输入对管理服务器220发送各种要求。各种要求,可例示如用以检索符合特定条件的电池站210的检索要求、用以预约收纳于特定电池站210的任意或特定的可携式电池22的预约要求等。
在一实施形态中,用户终端机230由管理服务器220接收用以生成用户界面画面(亦称为UI画面)的信息。用户终端机230,可根据用户终端机230由管理服务器220所接收的信息,生成UI画面。用户终端机230,可将所生成的UI画面提供给使用者。UI画面可为用户终端机230所输出的信息的一例。在其他实施形态中,用户终端机230,可根据用户终端机230由管理服务器220所接收的信息,输出语音。
用户终端机230,只要可透过通信网路10与电池管理系统200的各部(例如,管理服务器220)接收传送信息的机器即可,其详细并无特别限定。用户终端机230,可例示如个人计算机、可携式终端机等。可携式终端机,可例示如移动电话、智能型手机、PDA、输入板、笔记本电脑或膝上型计算机、随身计算机等。
本实施形态中说明管理服务器220管理一个以上可携式电池22、及一个以上电池站210的情形。然而,电池管理系统200并不限定于本实施形态。在其他实施形态中,一个以上的电池站210的至少一方具有管理服务器220的功能,该至少一个电池站210,可管理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及一个以上的电池站210的至少一方。在该场合,电池管理系统200亦可不具备管理服务器220。
[电池管理系统200各部的具体构成]
电池管理系统200的各部,可藉硬件实现、可藉软件实现、亦可藉硬件及软件来实现。电池管理系统200的各部,其至少一部分,可藉单一服务器实现、亦可藉多个服务器实现。电池管理系统200的各部,可在虚拟服务器上或云端系统上实现。电池管理系统200的各部,其至少一部分,可藉由个人计算机或可携式终端机实现。可携式终端机,可例示如移动电话、智能型手机、PDA、输入板、笔记本电脑或膝上型计算机、随身计算机等。电池管理系统200的各部,亦可利用区块链等分布式账本或分布式网络来储存信息。
当构成电池管理系统200的构成要素的至少一部分由软件实现时,以该软件实现的构成要素,在一般构成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可藉由启动已制定的该构成要素的相关动作的软件或程序来实现。上述的一般构成的信息处理装置,可具备有:(i)具有CPU、GPU等处理器、ROM、PAM、通信接口等的数据处理装置;(ii)键盘、指向装置、触控面板、照相机、语音输入设备、手势输入设备、各种传感器、GPS接收器等输入设备;(iii)表示设备、语音输出装置、振动装置等输出装置;与(iv)内存、HDD、SSD等记忆装置(包含外部记忆装置)。
上述的一般构成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上述的数据处理装置或记忆装置,可记忆上述的软件或程序。上述的软件或程序,藉由以处理器实行,可于上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藉该软件或程序使制定的动作实现。上述的软件或程序,亦可储存于非挥发性的计算机可读取程序。上述的软件或程序,可为用以使计算机作为电池管理系统200或其一部分的功能的程序。上述的软件或程序,可为用以使电池管理系统200或其一部分的信息处理于计算机实现的程序。
上述的软件或程序,可为用以使计算机实行多个消耗品的利用的管理方法的程序。上述的程序,可为用以使计算机实行目标信息取得阶段(取得表示多个消耗品中的至少一个的消耗情形相关的目标条件的目标信息)的程序。上述的程序,可为用以使计算机实行利用信息取得阶段(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情形的利用信息)的程序。上述的程序,可为用以使计算机实行消耗信息取得阶段(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消耗信息)的程序。上述的程序,可为用以使计算机实行决定阶段(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依据(i)由目标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目标信息所表示的目标条件、(ii)由利用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与(iii)由消耗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的程序。上述的程序中,目标条件亦可含有利用情形的相关条件。
上述的软件或程序,可为用以使计算机实行一个或多个消耗品的再利用品或中古品的生产方法的程序。上述的程序,可为用以使计算机实行目标信息取得阶段(取得表示多个消耗品中的至少一个的消耗情形相关的目标条件的目标信息)的程序。上述的程序,可为用以使计算机实行利用信息取得阶段(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情形的利用信息)的程序。上述的程序,可为用以使计算机实行消耗信息取得阶段(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消耗信息)的程序。上述的程序,可为用以使计算机实行决定阶段(对于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依据(i)由目标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目标信息所表示的目标条件、(ii)由利用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与(iii)由消耗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的程序。上述的程序中,目标条件亦可含有利用情形的相关条件。
图3绘示电池站210的内部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本实施形态中,电池站210,例如具备有电度表312、配电盘314、控制线路320、电池收纳部330、连接器332、感测部340、与控制部350。本实施形态中,控制部350,例如具有通讯控制部352、充放电控制部354、与借出管理部356。控制部350的各部,可相互接收传送信息。
感测部340,可为消耗信息取得部及历程信息取得部的一例。控制部350可为管理装置的一例。通讯控制部352,可为目标信息取得部、利用信息取得部、消耗信息取得部、及历程信息取得部的一例。借出管理部356可为管理装置的一例。
本实施形态中,电度表312计测电池站210由发电装置34及发电系统36的至少一方(亦称为电力供给者)所接受的电力的电能。电度表312,可分别测定各电力供给者的电能。本实施形态中,电度表312计测电池站210供给至电力系统36及电器38的至少一方(亦称为电力需要者)的电能。电度表312,可分别测定各电力需要者的电能。
本实施形态中,配电盘314接收电力后,将该电力分散至电池站210的各部。配电盘314,可分别电连接于一个以上的连接器332。配电盘314,可分别电连接于一个以上的控制线路320。配电盘314可具有电源调节器。电源调节器可举有双向AC/DC电路。
本实施形态中,控制线路320控制可携式电池22的充放电。例如,控制线路320,由充放电控制部354接收用以控制充放电的信息或讯号。控制线路320,可根据来自充放电控制部354的信息或讯号,控制可携式电池22的充放电。
控制线路320,可具备一个以上的单向DC/DC电路。一个以上的单向DC/DC电路,可分别与一个以上的连接器332电连接。控制线路320,可具备一个以上的双向DC/DC电路。一个以上的双向DC/DC电路,可分别与一个以上的连接器332电连接。控制线路320,可具备与电池站210的最大收纳个数相同数量的双向DC/DC电路。控制线路320,可具备较电池站210的最大收纳个数少的数量的双向DC/DC电路。
本实施形态中,电池收纳部330至少收纳一个的可携式电池22。电池站210,可具备一个以上的电池收纳部330。一个以上的电池收纳部330,可分别收纳单一的可携式电池22、亦可收纳多个可携式电池22。
本实施形态中,连接器332分别与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电连接。电池站210,可具备一个以上的连接器332。一个以上的连接器332,可分别与单一的可携式电池22电连接、亦可与多个可携式电池22电连接。连接器332及可携式电池22的连接方式,可为有线方式、亦可为无线方式。连接器332,例如在可携式电池22及控制线路320之间传送电力。连接器332,可在可携式电池22及通讯控制部352之间,传送通讯讯号。连接器332,例如系配置于电池收纳部330的内部。
本实施形态中,感测部340计测关于可携式电池22及电池站210的至少一方的各种物理量。藉此,感测部340,可取得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的至少一个的相关信息、亦可分别取得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的各相关信息。感测部340,可将所取得的信息传送至控制部350。感测部340可具有一种以上的传感器。例如,感测部340具有一个以上的温度计,以测定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的至少一个的温度。温度计的测定方式,可为接触式、亦可为非接触式。感测部340可具有过电流、过电压检测器,以检测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的至少一个的过电压及过电流的至少一方。
本实施形态中,控制部350系控制电池站210的动作。控制部350实行电池站210中的各种信息处理方法。控制部350,可由管理服务器220及用户终端机230的至少一方,接收信息或要求。控制部350,可对管理服务器220及用户终端机230的至少一方,传送信息或要求。控制部350,可读取可携式电池22的内存所记录的信息。控制部350,可在可携式电池22的内存写入信息。
在可携式电池22的内存,例如,收纳有用户的辨识信息(以称为用户ID)、可携式电池22的辨识信息(亦称为电池ID)、表示用户或可携式电池22的移动历程或移动距离的信息、表示可携式电池22劣化状态的信息、表示可携式电池22的充电相关的限制(亦称为充电条件)的信息等。用户的辨识信息,可例示如(i)电池管理系统200的管理者分配给各使用者的ID、(ii)使用者的姓名、名称、通称或昵称、(iii)用户的住址、电话号码、各种服务的账户(例如,SNS的账户)、(iv)利用可携式电池22的机器(例如,电动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的ID等。
在可携式电池22的内存,亦可收纳表示可携式电池22的导入时期的信息。在可携式电池22的内存,亦可收纳表示可携式电池22的充放电历程的信息。表示充放电历程的信息,可含有表示充电历程的信息、及表示放电历程的信息的至少一方。充放电历程,可为可携式电池22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历程的一例。
本实施形态中,通讯控制部352控制通讯。在一实施形态中,通讯控制部352控制控制部350、与电池站210各部之间的通讯。在其他实施形态中,通讯控制部352控制控制部350、与电池站210外部的机器之间的通讯。例如,通讯控制部352控制控制部350、与管理服务器220及用户终端机230的至少一方之间的通讯。例如,通讯控制部352控制控制部350、与可携式电池22之间的通讯。通讯控制部352亦可为通讯接口。通讯控制部352可因应一种以上的通讯方式。
本实施形态中,充放电控制部354控制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的充放电。充放电控制部354,例如,藉由控制控制线路320而控制可携式电池22的充放电。充放电控制部354,例如分别控制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的开始充电或放电的时刻、该充电或放电结束的时刻、充电速度或放电速度等。
充放电控制部354,可制作充放电的时程表。例如,充放电控制部354决定对收纳于电池站210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中的哪一个可携式电池22进行充电。充放电控制部354,可决定对收纳于电池站210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中的哪一个可携式电池22、及充电至何种程度。
本实施形态中,借出管理部356管理电池站210中的可携式电池22的借出。借出管理部356,可管理收纳于电池站210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的状态。例如,借出管理部356管理上述可携式电池22的运用状态、充电状态、保管状态及劣化状态的至少一方。借出管理部356,可根据感测部340所取得的信息,管理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的状态。借出管理部356,可检测出可携式电池22的异常或不良情形。
本实施形态中说明控制部350配置于电池站210的情形。然而,控制部350并不限定于本实施形态。在其他实施形态中,控制部350的功能或控制部350一部分的功能,可藉管理服务器220实现。例如,充放电控制部354及借出管理部356的至少一方,配置于管理服务器220。充放电控制部354的一部分,亦可配置于管理服务器220。借出管理部356的一部分,亦可配置于管理服务器220。
图4绘示借出管理部356的内部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本实施形态中,借出管理部356,例如具备有状态监视部410、借出历程管理部420、充放电历程管理部430、管理目标取得部440、优先顺序决定部450、与借出对象决定部460。借出管理部356的各部,可互相接收传送信息。又,借出管理部356的一部分,亦可配置于管理服务器220。例如,优先顺序决定部450及借出对象决定部460的至少一方,亦可配置于管理服务器220。
状态监视部410,可为消耗信息取得部的一例。借出历程管理部420,可为利用信息取得部及历程信息取得部的一例。充放电历程管理部430,可为利用信息取得部及历程信息取得部的一例。管理目标取得部440,可为目标信息取得部的一例。优先顺序决定部450,可为目标信息取得部的一例。借出对象决定部460,可为抽出部的一例。
本实施形态中,状态监视部410监视收纳于电池站210的可携式电池22的状态。例如,状态监视部410分别取得收纳于电池站210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相关的各种信息。状态监视部410,可取得上述可携式电池22的运用状态、充电状态、保管状态及劣化状态的至少一方的相关信息。状态监视部410,可将状态监视部410所取得的信息传送至管理服务器220。
在一实施形态中,状态监视部410对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的各别的内存进行存取,以取得该内存所记忆的该可携式电池相关的各种信息。例如,状态监视部410由各可携式电池的内存,取得该可携式电池的劣化信息。在其他实施形态中,状态监视部410判断收纳于电池站210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的至少一方的劣化状态。例如,状态监视部410依据事先确定的充放电模式,对判定对象的可携式电池22进行充电、放电。状态监视部410分析所得的充放电曲线,判定上述可携式电池22的劣化状态。状态监视部410,可将表示上述可携式电池22的劣化状态的信息,写入上述可携式电池22的内存。
再者,在其他实施形态中,状态监视部410由感测部340分别取得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相关各种信息。例如,状态监视部410,可由感测部340取得取得表示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各别的充电状态的信息。表示充电状态的信息,可为表示SOC的信息、亦可为用以计算SOC的信息。用以计算SOC的信息,可例示如表示电压的信息、表示充电电流的累积值的信息等。状态监视部410,可由传感器340,取得表示目前的时刻或接近的测定时刻下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各别的各种测定结果的信息。状态监视部410,可由传感器340,取得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各别的各种测定结果、与取得该测定结果的测定时间所对应的信息。状态监视部410,可将状态监视部410由传感器340所得的信息,写入对应的可携式电池22的内存。
本实施形态中,借出历程管理部420管理收纳于电池站210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各别的借出历程。借出历程,可为表示可携式电池22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情形的利用信息的一例。借出历程,可为表示可携式电池22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历程的历程信息的一例。
在一实施形态中,借出历程管理部420,当收纳于电池站210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借出给使用者时,会对应地记忆借出的可携式电池22的电池ID、该使用者的使用者ID、借出时日、借出时的SOC。借出历程管理部420,亦可于上述信息还对应地记忆电池站210的站ID。在其他实施形态中,借出历程管理部420,当可携式电池22归还至电池站210时,会对应地记忆所归还的可携式电池22的电池ID、归还时日、归还时的SOC。借出历程管理部420,亦可于上述信息还对应地记忆电池站210的站ID。
借出历程管理部420,当可携式电池22借出时,可在该可携式电池22的内存,写入借出历程或其的一部分。借出历程管理部420,当可携式电池22归还时,可存取归还的可携式电池22的内存,判定是否记录有表示(i)导入时期或(ii)之前收纳的电池站210的站ID的信息。当在上述的内存未记录有表示(i)导入时期或(ii)之前收纳的电池站210的站ID的信息时,借出历程管理部420,可将本次的归还时日,记忆为本次归还的可携式电池22的导入时期。
借出历程管理部420,可分析可携式电池22的借出历程,计算出(i)可携式电池22的利用开始后的充电或放电的次数(亦称为充放电次数)、(ii)可携式电池22的利用开始后的可携式电池22借出给使用者的使用时间、及(iii)可携式电池22的自导入时期起的经过时间的至少一方。借出历程管理部420,可分析可携式电池22的借出历程,计算出根据充放电次数、使用时间及经过时间的至少一方所确定的指标。可携式电池22的充放电次数,可为对于消耗品的补给或再生的次数的一例。可携式电池22的使用时间,可为消耗品的利用时间的一例。可携式电池22的导入时期,可为消耗品的利用开始的时间点的一例。
借出历程管理部420,可将表示借出历程的信息传送至管理服务器220。借出历程管理部420,可将表示可携式电池22的导入时期的信息传送至管理服务器220。借出历程管理部420,可将表示借出历程的分析结果的信息传送至管理服务器220。
本实施形态中,充放电历程管理部430管理收纳于电池站210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各别的充放电历程。充放电历程,可为表示可携式电池22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情形的利用信息的一例。借出历程,可为表示可携式电池22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历程的历程信息的一例。充放电历程管理部430,可分析可携式电池22的充放电历程,计算出可携式电池22的利用开始后的充放电次数。
充放电历程管理部430,可将可携式电池22的充放电历程及该充放电历程的分析结果的至少一方,传送至管理服务器220。充放电历程管理部430,可将可携式电池22的充放电历程及该充放电历程的分析结果的至少一方,写入可携式电池22的内存。
本实施形态中,管理目标取得部440取得表示用以管理收纳于电池站210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的判断基准的管理目标的信息。例如,管理目标取得部440由管理服务器220,取得管理条件或借出条件的信息。管理目标取得部440,可将管理目标取得部440所取得的表示管理条件或借出条件的信息,传送至优先顺序决定部450。
本实施形态中,优先顺序决定部450对收纳于电池站210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分别决定成为借出对象的优先顺序。例如,优先顺序决定部450根据(i)管理目标取得部440所取得的管理条件或借出条件、与(ii)借出历程管理部420所管理的借出历程及充放电历程管理部430所管理的充放电历程的至少一方,决定优先顺序。上述的优先顺序,可为表示(i)可携式电池22的可否借出、及(ii)关于可携式电池22的借出的优先情形的信息。可携式电池22的可否借出,可为消耗品的可否利用的一例。关于可携式电池22的借出的优先情形,可为消耗品的优先情形的一例。
本实施形态中,优先顺序决定部450根据管理目标取得部440所取得的借出条件决定优先顺序。例如,优先顺序决定部450,分别对于收纳于特定的电池站210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亦称为区域的可携式电池22),由管理服务器220,取得作为借出条件的表示藉由与一个以上的电池站210所收纳的多个可携式电池22(亦称为全体的可携式电池22)相比决定的优先顺序(亦称为全体的优先顺序)的信息。优先顺序决定部450,根据由管理服务器220所接受的全体的优先顺序,决定收纳于特定的电池站210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中的优先顺序(亦称为区域的优先顺序)。
在其他实施形态中,优先顺序决定部450根据借出历程管理部420所管理的借出历程、及充放电历程管理部430所管理的充放电历程的至少一方,决定优先顺序。例如,优先顺序决定部450,在区域的可携式电池22之中,以使可携式电池22的状态符合事先所确定条件的可携式电池22的优先顺序,较可携式电池22的其他可携式电池22的优先顺序大的方式,决定区域的优先顺序。
事先所确定的条件,可例示如:SOC未在事先确定的范围内的条件、SOC未在事先确定范围内的时间长度满足事先确定条件的条件、SOC在事先确定的范围内的条件、SOC在事先确定范围内的时间长度满足事先确定条件的条件等。上述的事先确定的范围,可事先确定该范围的具体的数值范围,该范围的具体的数值范围,可依据事先确定的算法来制定。例如,上述范围的具体的数值范围,可根据时间及环境温度的至少一方来计算出。
例如,当SOC的值大于第一阈值的状态较第二阈值持续长时间时,即促进了可携式电池22的劣化的进行。因此,在该场合,优先顺序决定部450,会使可携式电池22的优先顺序、较其他可携式电池22的优先顺序大。
本实施形态中,借出对象决定部460,在区域的可携式电池22中,决定成为下一个借出对象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例如,借出对象决定部460,根据优先顺序决定部450所决定的优先顺序,由区域的可携式电池22之中,抽出成为下一个借出对象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成为下一个借出对象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可为应优先利用的消耗品的一例。
图5绘示管理服务器220的内部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本实施形态中,管理服务器220,例如具备有状态监视部510、电池管理部520、预约管理部530、与收纳部540。本实施形态中,收纳部540,例如具有电池信息收纳部542、与站信息收纳部544。管理服务器220的各部,可互相接收传送信息。状态监视部510,可为消耗信息取得部的一例。电池管理部520,可为管理装置的一例。
本实施形态中,状态监视部510分别监视管理对象的电池站210。状态监视部510,分别由管理对象的电池站210,取得电池站210的运转状态及运用状态的至少一方的相关信息。例如,状态监视部510,分别由管理对象的电池站210,取得表示电池站210的运转率的信息。状态监视部510,可分别由管理对象的电池站210,取得表示电池站210中有无异常的信息。状态监视部510,可分别由管理对象的电池站210,取得表示电池站210的停止或预定停止的信息。
本实施形态中,状态监视部510分别监视管理对象的可携式电池22。例如,状态监视部510,分别监视管理对象的电池站210,取得收纳于电池站210的可携式电池22的运用状态、充电状态、保管状态及劣化状态的至少一方的相关信息。
本实施形态中,状态监视部510监视使用者的状态。状态监视部510,可由用户终端机230,取得表示用户终端机230的位置的位置信息。例如,状态监视部510由用户终端机230,取得关于用户的各种信息。状态监视部510,可由用户终端机230,取得表示用户终端机230的移动历程的信息。在该场合,移动历程藉由GPS讯号所示的位置、与接收到该GPS讯号的时刻来表示。状态监视部510,可分别由管理对象的电池站210,取得收纳于管理对象的可携式电池22的内存的用户的移动历程的相关信息。
本实施形态中,预约管理部530管理管理对象的可携式电池22的预约状况。例如,预约管理部530接受来自用户终端机230的预约要求,以实行预约处理。预约管理部530,记忆预约处理的实行结果(亦称预约信息)。预约信息,包含用户ID、借出希望日、借出希望时刻、站ID、电池ID、希望的充电状态、利用费用、支付方法等的相关信息。预约信息,可包含表示接受预约要求的时刻(亦称为预约时刻)的信息、及表示预约时刻下用户的位置的信息。预约管理部530,可管理预约信息的历程。又,预约管理部530,可接受来自用户终端机230的检索要求,以实行检索处理。
本实施形态中,收纳部540收纳各种信息。收纳部540,可收纳状态监视部510、电池管理部520及预约管理部530所生成或取得的信息。本实施形态中,电池信息收纳部542分别收纳关于管理对象的可携式电池22的各种信息。电池信息收纳部542,可收纳表示管理对象的可携式电池22的借出历程的信息。电池信息收纳部542,可收纳关于可携式电池22的用户的各种信息。本实施形态中,站信息收纳部544分别收纳关于管理对象的电池站210的各种信息。
图6绘示电池管理部520的内部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本实施形态中,电池管理部520,例如具备有:通讯部610、管理组设定部620、管理条件生成部630、地域特性管理部640、与判定部650。本实施形态中,判定部650具有借出条件决定部652、不良品检测部654。
通讯部610,可为目标信息取得部、利用信息取得部、消耗信息取得部、及历程信息取得部的一例。管理条件生成部630,可为目标条件生成部的一例。判定部650,可为管理装置、及决定部的一例。借出条件决定部652,可为管理装置、及决定部的一例。不良品检测部654,可为管理装置、及决定部的一例。
本实施形态中,通讯部610,例如接收传送电池管理部520、与管理服务器220各部之间的信息。通讯部610,可接收传送电池管理部520、与管理服务器220外部的机器之间的信息。例如,通讯部610接收传送电池管理部520、与电池站210及用户终端机230的至少一方之间的信息。
本实施形态中,管理组设定部620将全体的可携式电池22分类为一个以上的组。例如,管理组设定部620由各可携式电池的利用开始后,因应各可携式电池被利用的程度,将全体的可携式电池22分类为一个以上的组。管理组设定部620,可根据(i)各可携式电池的充放电次数、使用时间及经过时间的至少一方、以及(ii)依据各可携式电池的充放电次数、使用时间及经过时间的至少一方所确定的指标的至少一方,将全体的可携式电池22分类为一个以上的组。
本实施形态中,管理条件生成部630在管理管理对象的可携式电池22时,生成判断基准的管理条件。管理条件,可包含关于可携式电池22的利用开始后,表示可携式电池22被利用程度的指标的条件。利用指标,可为可携式电池22的充放电次数、使用时间及经过时间的至少一个。利用指标,可为依据可携式电池22的充放电次数、使用时间及经过时间的至少一方所确定的指标。管理条件,例如表示可携式电池22的利用指标、与成为可携式电池22的劣化状态的管理目标的值或范围的对应关系。管理条件,可为目标条件的一例。利用指标,可为利用情形的一例。可携式电池22的劣化状态,可为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一例。
在一实施形态中,管理条件生成部630根据实验结果生成管理条件。管理条件生成部630依据下述步骤所得的实验结果,生成管理条件。首先,对于一个或多个可携式电池,依据事先确定的充放电模式,反复地充放电。接着,于事先确定次数的充放电结束的阶段,测定各可携式电池的劣化状态,计算该劣化状态的统计量。劣化状态,例如,可区分成正常状态、适当劣化状态、劣化进行状态、劣化末期状态等来表示。统计量,可例示如平均值、截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藉此,可得表示可携式电池的充放电次数、与可携式电池的劣化状态的统计量的对应关系的管理条件。
又,利用充放电次数及使用时间之间的换算因子,由表示可携式电池的充放电次数、与可携式电池的劣化状态的统计量的对应关系的管理条件,可得表示可携式电池的使用时间、与可携式电池的劣化状态的统计量的对应关系的管理条件。利用充放电次数及使用时间之间的换算因子,由表示可携式电池的充放电次数、与可携式电池的劣化状态的统计量的对应关系的管理条件,可得表示可携式电池的经过时间、与可携式电池的劣化状态的统计量的对应关系的管理条件。利用充放电次数、与根据可携式电池的充放电次数、使用时间及经过时间的至少一方所确定的指标之间的换算因数,由表示可携式电池的充放电次数、与可携式电池的劣化状态的统计量的对应关系的管理条件,可得关于可携式电池的上述指标、与可携式电池的劣化状态的统计量的对应关系的管理条件。
在其他实施形态中,管理条件生成部630利用管理服务器220由一个以上的电池站210所取得的信息,生成管理条件。例如,管理条件生成部630,藉由分析管理服务器220所取得的信息,计算出全体的可携式电池22相关的各种利用指标、与全体的可携式电池22的劣化状态的统计量的对应关系,藉此生成管理条件。管理条件生成部630,亦可根据基于实验结果所得的各种利用指标及劣化状态的统计量的对应关系、与分析管理服务器220收集的信息所得的各种利用指标及劣化状态的统计量的对应关系,生成管理条件。
再者,在其他实施形态中,管理条件生成部630对管理组设定部620所分类的一个以上的组,分别生成管理条件。管理条件生成部630,例如以下述的步骤生成各组的管理条件。首先,管理条件生成部630,例如,对电池管理部520进行存取,对一个以上的组,分别取得构成各组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各别的各种信息。接着,管理条件生成部630,分析由电池管理部520所取得的信息,对每个组计算出各种利用指标及劣化状态的统计量的对应关系。藉此,可得每个组的管理条件。
本实施形态中,地域特性管理部640管理每个地域的特性。例如,地域特性管理部640针对每个地域计算出不同利用指标的换算因数。例如,地域特性管理部640,首先,分析全体的可携式电池22的借出历程、或全体的可携式电池22的一部分的借出历程,抽出特定地域中的借出历程。接着,地域特性管理部640,根据所抽出的借出历程,计算出(i)充电次数及使用时间之间的换算因数、(ii)充放电次数及经过时间之间的换算因数、及(iii)充放电次数、与根据可携式电池的充放电次数、使用时间及经过时间的至少一方所确定的指标之间的换算因数的至少一方。藉由地域特性管理部640所计算出的每个地域的换算因数,例如,可利用于管理条件生成部630生成管理条件时。
本实施形态中,判定部650实施关于可携式电池22的各种判定。在一实施形态中,判定部650对于全体的可携式电池22的至少一个,判定该可携式电池于全体的优先顺序。在其他实施形态,判定部650对于全体的可携式电池22的至少一个,判定该可携式电池是否为不良品。至少一个可携式电池22,可为由管理组设定部620分类为同一组的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
本实施形态中,借出条件决定部652对全体的可携式电池22的至少一个,决定该可携式电池22的借出条件。例如,借出条件决定部652,作为关于全体的可携式电池22的至少一个的借出条件,决定该可携式电池于全体的优先顺序。借出条件决定部652,可将全体的优先顺序符合事先确定的条件的可携式电池22,判定为无法利用。借出条件决定部652,例如,将全体的优先顺序小于事先确定的阈值的可携式电池22,于至上述优先顺序大于该阈值为止,判定为无法利用。
借出条件决定部652,例如,藉由下述的步骤,决定全体的优先顺序。例如,借出条件决定部652,首先,由管理条件生成部630,取得关于至少一个可携式电池22的管理条件。借出条件决定部652,可由通讯部610,取得关于至少一个可携式电池22各别的目前的利用指针的信息。又,借出条件决定部652,可由通讯部610,取得表示至少一个可携式电池22各别的目前的劣化状态的信息。借出条件决定部652,可由通讯部610,取得至少一个可携式电池22各别的借出历程及充放电历程的至少一方。
接着,借出条件决定部652,分别对于至少一个可携式电池22,根据(i)表示利用指针及劣化状态的对应关系的管理条件、(ii)目前的利用指标、与(iii)目前的劣化状态,判定全体的优先顺序。藉由一实施形态,借出条件决定部652,分别对于至少一个可携式电池22,首先,根据目前的利用指标、与管理条件,决定成为劣化状态的管理目标的值或范围(亦称为管理目标)。接着,借出条件决定部652,以减小劣化状态的管理目标及目前的劣化状态之差的方式,决定全体的优先顺序。
藉由其他实施形态,借出条件决定部652,分别对于至少一个可携式电池22,首先,根据目前的利用指标、与管理条件,决定劣化状态的管理目标。接着,借出条件决定部652,根据(i)劣化状态的管理目标及目前的劣化状态之差、与(ii)借出历程及充放电历程的至少一方,决定全体的优先顺序。
更具体而言,借出条件决定部652,分别对于至少一个可携式电池22,根据劣化状态的管理目标及目前的劣化状态之差,比较目前的劣化状态及劣化状态的管理目标,判定劣化的进行较管理目标快或慢。又,借出条件决定部652,分别对于至少一个可携式电池22,判定借出历程及充放电历程的至少一方是否符合事先确定的条件。借出条件决定部652,根据(i)劣化的进行较管理目标快或慢的相关判定结果、与(ii)借出历程及充放电历程的至少一方是否符合事先确定的条件的相关判定结果,决定全体的优先顺序。
藉由一实施形态,借出条件决定部652,以使劣化的进行较管理目标快、且借出历程及充放电历程的至少一方符合事先确定的条件的可携式电池22的优先顺序,较其他的可携式电池22的优先顺序大的方式,决定全体的优先顺序。借出条件决定部652,以使劣化的进行较管理目标慢、且借出历程及充放电历程的至少一方符合事先确定的条件的可携式电池22的优先顺序,较其他的可携式电池22的优先顺序小的方式,决定全体的优先顺序。
例如,当特定的可携式电池22的劣化的进行较管理目标快时,借出条件决定部652,即分析该可携式电池22的借出历程及充放电历程,计算出以SOC较事先确定的阈值高的状态收纳于电池站210的时间的累积值。一般而言,SOC若长时间持续为高的状态,则会促进电池的劣化。因此,借出条件决定部652,当上述的累积值较事先确定的阈值大时,则将上述的可携式电池22的优先顺序,决定为较其他的可携式电池22大。藉此,可促进上述可携式电池22的利用,并防止SOC长时间持续为高的状态。其的结果,随着时间经过而借出次数增加,可慢慢缩小上述可携式电池22的劣化状态的管理目标与目前的劣化状态之差。
藉由其他的实施形态,借出条件决定部652,以使劣化的进行较管理目标快、且借出历程及充放电历程的至少一方符合事先确定的条件的可携式电池22的优先顺序,较其他的可携式电池22的优先顺序小的方式,决定全体的优先顺序。借出条件决定部652,亦可以使劣化的进行较管理目标慢、且借出历程及充放电历程的至少一方符合事先确定的条件的可携式电池22的优先顺序,较其他的可携式电池22的优先顺序大的方式,决定全体的优先顺序。
例如,当特定的可携式电池22的劣化的进行较管理目标快时,借出条件决定部652,则将上述的可携式电池22的优先顺序,决定为较其他的可携式电池22大。藉此,在一段时间内,可抑制上述可携式电池22的借出,随着时间经过而借出次数增加,可慢慢缩小上述可携式电池22的劣化状态的管理目标与目前的劣化状态之差。
此时,借出条件决定部652,可分析上述可携式电池22的借出历程及充放电历程,计算出以SOC较事先确定的阈值高的状态收纳于电池站210的时间的累积值。而以上数累积值愈大的可携式电池22的优先顺序愈大的方式,决定全体的优先顺序。藉此,可促进上述可携式电池22的利用,并防止SOC长时间持续为高的状态。其结果,随着时间经过而借出次数增加,可慢慢缩小上述可携式电池22的劣化状态的管理目标与目前的劣化状态之差。
本实施形态中,不良品检测部654检测不良品的可携式电池33。不良品检测部654,例如,对于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的至少一个,判定该可携式电池是否为不良品。不良品检测部654,例如以下述步骤检测不良品。首先,不良品检测部654,由管理条件生成部630,取得全体的可携式电池22的至少一方的相关管理条件。不良品检测部654,由通讯部610取得至少一个可携式电池22各别的目前的利用指针的相关信息。不良品检测部654、通讯部610,取得表示至少一个可携式电池22各别的目前的劣化状态的信息。
接着,不良品检测部654,分别对于至少一个可携式电池22,根据(i)表示利用指针及劣化状态的对应关系的管理条件、(ii)目前的利用指标、与(iii)目前的劣化状态,判定该可携式电池是否为不良品。藉由一实施形态,不良品检测部654,将目前的劣化状态由管理目标偏离的速度与事先确定条件符合的可携式电池22,判定为不良品。藉由其他的实施形态,不良品检测部654,可根据劣化速度的变化速度,判定可携式电池的良否。例如,不良品检测部654将目前的劣化状态对于最近的劣化状态有急遽变化的可携式电池22,判定为不良品。
使用图7、图8及图9,说明电池管理系统200的管理方法的一例。
图7绘示电池管理系统200的管理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在图7,表示在时间T1导入市场的可携式电池22的管理条件710、在时间T2导入市场的可携式电池22的管理条件720、与在时间T3导入市场的可携式电池22的管理条件730。
例如,管理条件710根据全体的可携式电池22的劣化状态的统计量计算出。统计量例如平均。因此,本实施形态中,各个可携式电池22的劣化状态具有以管理条件710为中心的分布712。又,随着时间经过,分布712会变大。然而,藉由电池管理系统200,例如,可抑制随着时间经过的分布712的增加。
图8绘示电池管理系统200的管理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图8概略表示可携式电池802及可携式电池804的管理条件800、可携式电池802的劣化曲线、以及可携式电池804的劣化曲线的一例。藉由图8的实施形态,在利用指标T11,可携式电池802与管理目标相比劣化的进行较慢。另一方面,可携式电池804管理目标相比劣化的进行较剧。因此,借出条件决定部652,以使随着利用指标进行(例如,随着经过时间增大),可携式电池802的劣化曲线及可携式电池804的劣化曲线,愈靠近管理条件800的方式,决定可携式电池802及可携式电池804的全体的优先顺序。
图9绘示电池管理系统200的管理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在实施管理方法时,可携式电池22的回收作业的一例。图9中,区块912表示下一年度亦可使用的可携式电池22,区块914表示由于故障、损坏、劣化等而变得无法利用的可携式电池22。图9的例子,电池管理系统200,以使导入市场经过4的阶段由市场回收的方式,调整管理对象的可携式电池22的优先顺序。
如图9所示,本实施形态中在将可携式电池22导入市场后经过一年的时间点,由于早期故障、电路故障、因用户不小心造成的损坏等,会使一部分的可携式电池22变得无法利用。因此,在经过一年的时间点补充可携式电池22。图9中,补充的可携式电池22,导入时期以「第二年」的区块表示。同样地,经过第二年及第三年。而在经过四年的时间点,将第一年导入的可携式电池22全部由市场回收。藉由本实施形态,可管理管理对象的可携式电池22的劣化状态的偏差,因此,例如可在同时期回收于同时期导入的可携式电池22。
图10绘示数据表1000一例的示意图。数据表1100,例如,可为收纳于电池信息收纳部542的电池信息的一例。数据表1000,可为表示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的借出历程的信息的一例。
本实施形态中,数据表1000,例如对应地收纳可携式电池22的电池ID1010、利用可携式电池22的使用者ID1020、可携式电池22的借出状况1030、可携式电池22的归还状况1040、与可携式电池22归还后的充放电历程1050。借出状况1030,例如包含:借出时日1032、借出时的SOC1034、与借出场所的电池站210的站ID 1036的相关信息。归还状况1040包含:归还时日1042、归还时的SOC 1044、与归还场所的电池站210的站ID 1046的相关信息。
图11绘示数据表1100一例的示意图。数据表1100,例如,可为收纳于电池信息收纳部542的电池信息的一例。数据表1100,可为表示一个以上的可携式电池22的充放电历程的信息的一例。本实施形态中,数据表1100,例如对应地收纳电池ID 1110、劣化状态1120、充电速度1130、目前的SOC 1140、借出状况1150、运用状况1160、收纳场所1170。
以上使用实施形态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所记载的范围。当业者应可明了可在上述实施形态进行各种变更或加以改良。又,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中,在特定的实施形态所说明的事项,亦可使用在其他的实施形态。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可明白施以如此的变更或改良的改良亦可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图式中所示的装置、系统、程序、及方法中的动作、顺序、步骤、阶段等各处理的实行顺序,只要无特别明示「在之前」、「在这之前」等,或者,并非将之前的处理的输出使用之后的处理,则应可以任意的顺序实现。关于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图式中的动作流程,即使便利上使用「首先」、「接着」进行说明,但并非必须以该顺序实施的意。
综上,虽然已经参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地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的更动与润饰,而且,就技术上不矛盾的情况下,在特定实施例中描述的内容可以应用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不脱离本案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案的保护范围将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中所描述的装置、系统、程序和方法中诸如操作、过程、步骤以及阶段等的每个过程的执行顺序,只要没有明确地说明为「在此之前」及「在此之后」以及前处理的输出用以后处理外,可以利用任意的顺序来实现。关于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中的操作流程,即使为了方便而使用「首先」、「接着」等进行了描述,并不意味着必须以该顺序执行。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7)

1.一种管理装置,其为管理多个消耗品的利用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目标信息取得部,取得表示所述多个消耗品中的至少一个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相关的目标条件的目标信息;
利用信息取得部,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情形的利用信息;
消耗信息取得部,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消耗信息;以及
决定部,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消耗品中的每个消耗品,依据(i)由所述目标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目标信息所表示的目标条件、(ii)由所述利用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和(iii)由所述消耗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
其中,所述目标条件包含所述利用情形相关的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目标条件表示特定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与该特定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目标的值或范围的对应关系,
所述决定部,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消耗品,
分别依据所述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以及所述目标信息所表示的目标条件,决定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所述目标,
以缩小所述决定的目标及所述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之差的方式,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利用情形,是依据(i)自特定的消耗品的利用开始起对该消耗品的补给或再生的次数、(ii)自特定的消耗品的利用开始起算的该消耗品被使用者所利用的利用时间、及(iii)自特定的消耗品的利用开始时间点起算的经过时间的至少一方,或者依据所述次数、所述利用时间及所述经过时间的至少一方所确定的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还具备历程信息取得部,其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自该消耗品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历程的历程信息,
所述决定部,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根据(i)所述所决定的目标、及由所述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之差、与(ii)所述历程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历程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历程,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消耗品分别为蓄电池,
所述历程信息为表示充电状态的历程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决定部,
以(i)由所述消耗信息所表示的消耗情形,与所述决定的目标相比表示劣化的进行较快,并且,(ii)使所述充电状态的历程符合事先确定的条件的消耗品的优先情形比其他消耗品的优先情形大的方式,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决定部,
以(i)由所述消耗信息所表示的消耗情形与所述决定的目标相比表示劣化的进行较慢,并且,(ii)使所述充电状态的历程符合事先确定的条件的消耗品的优先情形比其他消耗品的优先情形小的方式,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决定部,
以(i)由所述消耗信息所表示的消耗情形与所述决定的目标相比表示劣化的进行较快,并且,(ii)使所述充电状态的历程符合事先确定的条件的消耗品的优先情形比其他消耗品的优先情形小的方式,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决定部,
以(i)由所述消耗信息所表示的消耗情形与所述决定的目标相比表示劣化的进行较慢,并且,(ii)使所述充电状态的历程符合事先确定的条件的消耗品的优先情形比其他消耗品的优先情形大的方式,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决定部,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消耗品中的每一个,依据(i)由所述目标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目标信息所表示的目标条件、(ii)由所述利用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以及(iii)由所述消耗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来判定各消耗品是否为不良品,
对判定为不良品的消耗品,决定为无法利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决定部,
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消耗品中的每一个,依据(i)由所述目标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目标信息所表示的目标条件、(ii)由所述利用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与(iii)由所述消耗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来决定各消耗品的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
对该优先情形与事先所确定的条件相符的消耗品,决定为无法利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目标信息取得部,由利用情形的多个目标条件之中,取得表示与所述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符合的目标条件的目标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理装置,其还具备目标条件生成部,
所述目标条件生成部针对将所述多个消耗品分别依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进行分类而得的1个以上的组中的每个组,依据构成各组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统计量,生成各组的目标条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理装置,其还具备抽出部,
所述抽出部根据所述决定部所决定的所述至少一个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从所述多个消耗品之中,抽出应优先利用的一个以上的消耗品。
15.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用以使计算机具备作为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理装置的功能。
16.一种管理方法,其为利用计算机以管理多个消耗品的利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信息取得阶段,所述计算机取得表示所述多个消耗品中的至少一个的消耗情形相关的目标条件的目标信息;
利用信息取得阶段,所述计算机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情形的利用信息;
消耗信息取得阶段,所述计算机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消耗信息;
决定阶段,所述计算机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消耗品中的每个消耗品,依据(i)由所述目标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所述目标信息所表示的目标条件、(ii)由所述利用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所述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与(iii)由所述消耗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所述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
所述目标条件,包含所述利用情形相关的条件。
17.一种生产方法,其为利用计算机用以生产多个消耗品的再利用品或中古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信息取得阶段,所述计算机取得表示所述多个消耗品中的至少一个的消耗情形相关的目标条件的目标信息;
利用信息取得阶段,所述计算机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利用开始后的利用情形的利用信息;
消耗信息取得阶段,所述计算机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消耗品,分别取得表示该消耗品的消耗情形的消耗信息;
决定阶段,所述计算机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消耗品中的每个消耗品,依据(i)由所述目标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所述目标信息所表示的目标条件、(ii)由所述利用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所述利用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利用情形、与(iii)由所述消耗信息取得阶段所取得的所述消耗信息所表示的各消耗品的消耗情形,决定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
抽出阶段,所述计算机依据所述决定阶段所决定的各消耗品的(i)可否利用、及(ii)与利用相关的优先情形的至少一方,由所述多个消耗品之中,抽出应优先利用的一个以上的消耗品,
所述目标条件,包含所述利用情形相关的条件。
CN201880019724.7A 2017-03-22 2018-03-22 管理装置、程序、管理方法以及生产方法 Active CN1104315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6673A JP6345292B1 (ja) 2017-03-22 2017-03-22 管理装置、プログラム、管理方法及び生産方法
JP2017-056673 2017-03-22
PCT/JP2018/011555 WO2018174216A1 (ja) 2017-03-22 2018-03-22 管理装置、プログラム、管理方法及び生産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1571A true CN110431571A (zh) 2019-11-08
CN110431571B CN110431571B (zh) 2024-01-09

Family

ID=62635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9724.7A Active CN110431571B (zh) 2017-03-22 2018-03-22 管理装置、程序、管理方法以及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13149B2 (zh)
JP (1) JP6345292B1 (zh)
CN (1) CN110431571B (zh)
TW (1) TWI818907B (zh)
WO (1) WO20181742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5013B (zh) * 2017-12-29 2020-09-21 英屬開曼群島商睿能創意公司 電池交換站與管理電池交換站的方法
CN113454829A (zh) * 2019-02-20 2021-09-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服务系统、程序及存储介质
EP3951690A4 (en) * 2019-03-29 2022-05-18 Honda Motor Co., Ltd. INFORMATION PRODUCTION DEVICE, INFORMATION PRODUCTION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A
US20220219564A1 (en) * 2019-04-01 2022-07-1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battery management method
US11131714B2 (en) * 2019-05-31 2021-09-28 Sigmasense, Llc. Battery monitor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during charging
JP7112599B2 (ja) * 2019-07-09 2022-08-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装置、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210016795A (ko) * 2019-08-05 2021-02-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에너지 허브 장치 및 에너지 관리 방법
WO2021079982A1 (ja) * 2019-10-25 2021-04-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保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方法
JP7457939B2 (ja) * 2019-11-29 2024-03-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管理システム
US20230139438A1 (en) * 2020-04-06 2023-05-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harging power management device and charging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JP7231686B2 (ja) * 2020-10-22 2023-03-01 株式会社日本総合研究所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6944579B1 (ja) * 2020-10-22 2021-10-06 株式会社日本総合研究所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7249385B2 (ja) * 2021-07-30 2023-03-30 株式会社日本総合研究所 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US11444338B1 (en) * 2021-11-30 2022-09-13 Knoetik Solutions, Inc. Smart battery system
JP2024049468A (ja) * 2022-09-29 2024-04-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及び管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2960A (ja) * 2001-10-24 2003-05-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に用いる蓄電池の充電状態検出方法および蓄電池の劣化判定方法
CN1916653A (zh) * 2005-08-19 2007-02-21 株式会社Ntt设施 劣化判断装置、劣化判断方法、计算机程序
CN101639522A (zh) * 2008-08-01 2010-02-03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 二次电池的劣化状态诊断装置
JP2010223968A (ja) * 2003-06-27 2010-10-07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蓄電池の劣化判定方法および劣化判定装置
CN102236082A (zh) * 2010-04-22 2011-11-09 雷蒙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工业用车辆中蓄电池电缆老化的方法
JP2015015827A (ja) * 2013-07-04 2015-01-22 レスク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用バッテリ交換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7952A (ja) * 1997-05-09 1998-11-17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レンタル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バッテリ供給装置
JP2009021088A (ja) * 2007-07-11 2009-01-29 Ntt Facilities Inc 二次電池供給システム、及び二次電池供給方法。
MX2013004808A (es) * 2010-11-10 2013-06-28 Nissan Motor Aparato de diagnostico de la bateria del vehiculo.
EP3340131B1 (en) * 2011-07-26 2023-01-25 Gogoro Inc. Dynamically limiting vehicle operation for best effort economy
JP5793245B2 (ja) 2011-07-26 2015-10-14 ゴゴロ インク 乗り物診断データを提供するための装置、方法、および物品
ES2927565T3 (es) 2011-07-26 2022-11-08 Gogoro Inc Gestión térmica de componentes en vehículos de motor eléctrico
US10186094B2 (en) 2011-07-26 2019-01-22 Gogoro Inc. Apparatus, method and article for providing locations of power storage device collection, charging and distribution machines
WO2013016570A1 (en) 2011-07-26 2013-01-31 Gogoro, Inc. Apparatus, method and article for authentication, security and control of power storage devices, such as batteries, based on user profiles
EP2737593B1 (en) 2011-07-26 2023-11-22 Gogoro Inc. Apparatus, method and article for authentication, security and control of power storage devices, such as batteries
ES2754303T3 (es) 2011-07-26 2020-04-16 Gogoro Inc Aparato, método y artículo para la seguridad física de los dispositivos de almacenamiento de energía en vehículos
WO2013016562A2 (en) * 2011-07-26 2013-01-31 Gogoro, Inc. Apparatus, method and article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availability of power storage devices at a power storage device collection, charging and distribution machine
TWI537860B (zh) 2011-07-26 2016-06-11 英屬開曼群島商睿能創意公司 用於在一預訂電力儲存器件收集、充電及分配機器處預訂電力儲存器件之裝置、方法及物品
ES2668676T3 (es) 2011-07-26 2018-05-21 Gogoro Inc. Aparato, método y artículo para proporcionar ubicaciones de máquinas de recogida, carga y distribución de dispositivos de almacenamiento de energía
ES2791691T3 (es) 2011-07-26 2020-11-05 Gogoro Inc Aparato, método y artículo para la recogida, carga y distribución de dispositivos de almacenamiento de energía, como por ejemplo baterías
CN103875154B (zh) 2011-07-26 2016-11-09 睿能创意公司 用于在收集、充电及分配机之间重新分配诸如电池的电能存储设备的装置、方法及物品
CN111216680B (zh) 2011-11-08 2021-09-10 睿能创意公司 用于车辆安全的装置、方法及物品
BR112015011290A2 (pt) 2012-11-16 2017-07-11 Gogoro Inc aparelho, método e artigo para sinais de realização de curva de veículo
US9854438B2 (en) 2013-03-06 2017-12-26 Gogoro Inc. Apparatus, method and article for authentication, security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charging devices and power storage devices, such as batteries
US8985610B2 (en) 2013-03-08 2015-03-24 Gogoro Inc. Suspension structure and driving assembly comprising the same
EP2973941A4 (en) 2013-03-12 2016-09-14 Gogoro Inc APPARATUS, METHOD AND ARTICLE DESIGNED TO MODIFY EXCHANGE PLANS OF PORTABLE ELECTRIC POWER STORAGE DEVICE
US11222485B2 (en) 2013-03-12 2022-01-11 Gogoro Inc. Apparatus, method and article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a vehicle via a mobile device
WO2014165197A1 (en) 2013-03-13 2014-10-09 Gogoro, Inc. Apparatus, method and article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regarding a vehicle via a mobile device
JP6462655B2 (ja) 2013-03-15 2019-01-30 ゴゴロ インク 蓄電デバイスの収集および分配のためのモジュラーシステム
TWI618656B (zh) 2013-08-06 2018-03-21 睿能創意公司 利用一個或多個電力電池提供電動車動力的系統及方法
EP3030454B1 (en) 2013-08-06 2019-06-05 Gogoro Inc. Adjusting electric vehicle systems based on a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thermal profile
JP6695800B2 (ja) 2013-08-30 2020-05-20 ゴゴロ インク 熱暴走緩和を伴う携帯式電気エネルギー蓄電装置
EP3249601A4 (en) * 2015-03-12 2018-02-07 Omron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same, control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US10406926B2 (en) 2015-03-12 2019-09-10 Omron Corporation Battery selection device, battery selection method, battery selection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32960A (ja) * 2001-10-24 2003-05-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に用いる蓄電池の充電状態検出方法および蓄電池の劣化判定方法
JP2010223968A (ja) * 2003-06-27 2010-10-07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蓄電池の劣化判定方法および劣化判定装置
CN1916653A (zh) * 2005-08-19 2007-02-21 株式会社Ntt设施 劣化判断装置、劣化判断方法、计算机程序
CN101639522A (zh) * 2008-08-01 2010-02-03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 二次电池的劣化状态诊断装置
CN102236082A (zh) * 2010-04-22 2011-11-09 雷蒙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工业用车辆中蓄电池电缆老化的方法
JP2015015827A (ja) * 2013-07-04 2015-01-22 レスク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用バッテリ交換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60074A (ja) 2018-10-11
TW201907356A (zh) 2019-02-16
US20190377029A1 (en) 2019-12-12
WO2018174216A1 (ja) 2018-09-27
US10613149B2 (en) 2020-04-07
JP6345292B1 (ja) 2018-06-20
TWI818907B (zh) 2023-10-21
CN110431571B (zh) 2024-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1571A (zh) 管理装置、程序、管理方法以及生产方法
US1140894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6363754B1 (ja)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US11254235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EP3490837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for supporting energy supply to a mobile body
JP6740505B2 (ja) エネルギシステム、エネルギ管理サーバ、エネルギ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15571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CN110447048A (zh) 管理装置、管理系统以及程序
CN108382332B (zh) 一种电动汽车综合管控云服务器
US20140149332A1 (en) Action suggestion device, action suggestion system, action suggestion method, and program
TWI706366B (zh) 電動車充電站電能管理方法
JP6221188B2 (ja) 太陽光発電評点化システム
EP3770844B1 (en) Management system, program, management method and management server
JP5968039B2 (ja) 住宅用給電制御装置
JP2010146473A (ja) 電動車両用バッテリ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206932044U (zh) 一种便携式储能电源
US20220158455A1 (en) Power management apparatus,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KR102408467B1 (ko) 자가발전 장치를 이용한 대중교통용 전력 생산 및 마일리지 제공 시스템
JP2024033263A (ja) 通知方法、車両管理システム
CN114665552A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低电量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4002250A (ja) 電力供給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電力供給管理方法
JP2020174511A (ja) 電力管理装置、電力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電力管理方法
Niyato et al. Optimal wireless energy charging policy for a mobile node in Smart Grid environ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