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0754B - 生物诱导装置以及生物诱导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生物诱导装置以及生物诱导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0754B
CN110430754B CN201880019189.5A CN201880019189A CN110430754B CN 110430754 B CN110430754 B CN 110430754B CN 201880019189 A CN201880019189 A CN 201880019189A CN 110430754 B CN110430754 B CN 1104307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logical
power
electrodes
induction
l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91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30754A (zh
Inventor
古泽洋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gen Hiromasa
Original Assignee
Furugen Hiroma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gen Hiromasa filed Critical Furugen Hiromasa
Publication of CN110430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0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30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0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9/0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 A01M29/24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electric shocks, magnetic fields or microwa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29/00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 A01M29/24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electric shocks, magnetic fields or microwaves
    • A01M29/28Scaring or repelling devices, e.g. bird-scaring apparatu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electric shocks, magnetic fields or microwa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ec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8Energy storage means, e.g. batteri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PV modu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Bir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铺设在设置面的生物诱导装置,其包括:平铺状的主体;多个电极,配置在所述主体的表面;控制元件,利用由规定电源提供的电力,能够对分别施加到所述多个电极的电力进行个别控制。

Description

生物诱导装置以及生物诱导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诱导装置以及生物诱导单元。
背景技术
现在已有通过对围着规定区域配置的电极施加高压电力,利用该高压电力击退害虫等生物,防止生物进入规定区域内的技术。
例如,下列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对埋设在建筑物周围或地板下地中的电极施加规定频率以及电压的交流电力,利用电极受到该电力产生的电场来防除击退害虫的技术。通过该技术,能够有效防除击退从地中接近建筑物的地板下的白蚁等害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7-2749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现有技术中,因电极的形状必须与设置面的形状相匹配,导致电极的通用性低,难以抑制电极以及装置整体的制造成本。此外,现有技术中,电极一旦设置完毕,就难以改变该电极的配置,从而无法对形成生物击退电场的区域进行多样变更。并且,现有技术中利用高压电力致使生物死灭,因此无法在规定方向上诱导生物来活捕生物。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配合设置面的形状进行设置、可对形成电场的区域进行多样变更,并能够在规定方向上诱导生物的生物诱导装置。
<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生物诱导装置是一种铺设在设置面上的生物诱导装置,其包括:平铺状的主体;配置在所述主体表面上的多个电极;利用由规定的电源提供的电力,能够对分别施加在所述多个电极的电力进行单独控制的控制元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易于配合设置面的形状进行设置、可对形成电场的区域进行多样变更,并能够在规定方向上诱导生物的生物诱导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的外观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的平面图。
图3是图2所示生物诱导装置的A-A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的电连接结构的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所具备的存储器中存放的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所具备的存储器中存放的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所具备的控制装置进行控制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图。
图7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图。
图7C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图。
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图。
图8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图。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的第3实施例的图。
图9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的第3实施例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变形例的生物诱导装置的外观斜视图。
图11A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变形例的生物诱导装置的实施例的图。
图11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变形例的生物诱导装置的实施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生物诱导装置100的概略结构]
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生物诱导装置100的概略结构。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的外观斜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的平面图。图3是图2所示生物诱导装置100的A-A剖面图。
图1~图3所示的生物诱导装置100是可铺设在任意的设置面(例如,地面、铺装面、地板面、壁面、屋顶等)的装置。生物诱导装置100是一种能够将在设置面上移动的昆虫或害虫等生物诱导至规定的捕获区域、防止生物进入规定的防除区域内装置。如图1~图3所示,生物诱导装置100的结构包括主体110、多个电极120、电池130、控制装置140以及太阳能电池板150。另外,在各附图中,相对于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设置面平行的方向为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相对于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设置面垂直的方向为Z轴方向。
主体110是形成生物诱导装置100外形的平铺状(tiled)构件。主体110用于组入设置其他结构部件(电极120、电池130、控制装置140以及太阳能电池板150)。作为主体110,例如可以使用陶器、瓷器、混凝土、树脂、玻璃、木材等绝缘材料。在此,图1~图3所示的例子中主体110为平板状(薄型的平铺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主体110也可以是片材状(更薄型的平铺状)、箱型(更有厚度的平铺状)等形状。另外,图1~图3所示的例子中,从上方俯视时,主体110呈矩形(即,薄型的长方体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从上方俯视时,主体110也可以是圆形、多角形等。另外,图3所示的例子中,主体110具有中空结构,但也可以不具备中空结构。
多个电极120在主体110的表面上被排列配置成矩阵状。多个电极120均呈点状。图1以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主体110的表面有64个电极120被配置成8×8列的矩阵状。作为电极120,例如可以使用铜、铜钨、银钨、黄铜、铝等导电性材料。另外,图1以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从上方俯视时各电极120呈矩形,此外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圆形)。
多个电极120中,以相邻的2个电极120作为一个组合,可形成多个组合。例如,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多个电极120包括电极A1、A2、…、AN及电极B1、B2、…、BN。在此,N为1以上的整数,本实施方式中,N=32。在本例中,电极120(A1)以及与该电极120(A1)邻接的电极120(B1)、电极120(B2)、电极120(A2)的任一个,可构成组合。各组合中,对一个电极和另一个电极施加电压极性相异的交流电力。例如,对一个电极施加+极性电压的交流电力时,对另一个电极施加-极性电压的交流电力。相反,对一个电极施加-极性电压的交流电力时,对另一个电极施加+极性电压的交流电力。另外,如图2所示,在多个电极120被排列配置成矩阵状的情况下,可以设置成,在主体110的表面上的沿着图中的X轴方向以及图中的Y轴方向上,均有被施加+极性电压的交流电力的电极和被施加-极性电压的交流电力的电极彼此交替排雷的配置方式。由此,在图中的X轴方向以及图中的Y轴方向的任一个方向上,可对邻接的2个电极120施加电压极性相异的交流电力,从而能够使接触到该邻接的2个电极120的生物受到交流电力的刺激。
在此,电极120的组合并不限定于相邻的2个电极。即,也可以由相离的2个电极120构成电极120的组合。例如,根据电极120的大小、间距、诱导对象生物的大小(尤其是有肢体的生物的情况下,其肢体的距离)的关系,即使对邻接的电极120施加电压的情况下,生物接触不到这些邻接的电极120,就无法对生物造成电刺激。在此情况下,可以根据电极120的大小、间距、诱导对象生物的大小,来决定构成组合的2个电极120的间距。
电池130被配置在主体110的内部。电池130是“规定的电源”以及“二次电池”的一个例子,用于向控制装置140提供电力(直流电力)。作为电池130,例如可以使用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在此,生物诱导装置100中作为“规定的电源”也可以使用外部电源来代替电池130(内部电池)。在此情况下,外部电源可以是直流电源(例如,外部电池等),也可以是交流电源(例如,商用电源等)。然而,像本实施方式这样在主体110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30的情况下,在设置生物诱导装置100时无需考虑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因此能够提高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设置简便性。
控制装置140被配置在主体110的内部。控制装置140通过配线(省略图示)与多个电极120分别电连接。控制装置140是“控制元件”的一个例子,利用由电池130提供的电力,控制对多个电极120分别施加的电力。具体而言,控制装置140利用该控制装置140具备的DC-AC转换器(例如,正弦波转换器、矩形波转换器等),将电池130提供的直流电力转换成输出用的交流电力。然后,控制装置140将生成的交流电力分别施加到多个电极120。
在此,控制装置140能够对分别施加到多个电极120的电力进行单独控制。例如通过在控制装置140中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执行规定的控制程序来实现该控制。例如,控制装置140能够对生物诱导装置100所具备的多个电极120中的全部电极120施加电力,也能够仅对特定的一部分电极120施加电力。无论哪种情况,控制装置140均能够根据适于防除特定生物的电力设定值(例如,电压、频率、占空比等),向各电极120施加相应电力。
例如,在特定生物的尺寸较小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40能够向各电极120施加电压值较小的电力。此外,例如在特定生物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40能够向各电极120施加电压值较大的电力。此外还例如,控制装置140能够向各电极120施加对特定生物而言敏感度高的频率以及占空比的电力。以下,关于由控制装置140进行的控制的详细情况,参照图6进行说明。
并且,控制装置140具备存储器142。存储器142中存放有第1设定表502以及第2设定表504。第1设定表502中,按生物的每个种类,设定用于防除该生物的优选电力设定值。第2设定表504中,对生物诱导装置100具备的多个电极120,分别设定与施加于该电极12的电力相关的电力设定值。以下,关于第1设定表502以及第2设定表504的详细内容,参照图5进行说明。
太阳能电池板150被设置在主体110的表面。当光照射到设在太阳能电池板150内部的太陽电池表面时,因该太陽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能够产生电力。由太阳能电池板150生成的电力被提供给电池130,用于电池130的充电。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因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50,而无需连接外部电源,利用电池130提供的电力,可长时间运转。此外,图2所示的例子中,太阳能电池板150被配置在主体110表面上的未设置多个电极120的区域,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在太阳能电池板150上设置多个电极120。在此情况下,可以遍布主体110表面之整体的方式设置太阳能电池板150。
例如,具有上述结构的生物诱导装置100,无论在室内或室外,可在平面状的设置面(例如,地面,铺装面、地板面、壁面、屋顶等)上排列铺设多个。此时,通过使用各种黏着元件(例如,黏着剂、灰浆、双面胶等)将主体110的底面部分粘贴在设置面(铺装面、地板面、壁面、屋顶等),能够将生物诱导装置100固定在设置面上。此外,例如可以在主体110的底面设置下垂的桩形构件,在此情况下,通过将该桩形构件埋入地中,能够将生物诱导装置100固定在设置面(地面等)。此外,例如在主体10的上下方向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将主体110的一部分埋入地中,将生物诱导装置100的固定在设置面(地面等)。另外,例如还可以通过各种连接元件,将生物诱导装置100与其邻接的其他生物诱导装置100连接起来。
[生物诱导装置100的电连接结构]
以下,参照图4说明生物诱导装置100的电连接结构。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的电连接结构的图。
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140与多个电极120分别电连接。由此,控制装置140能够向多个电极120分别施加电力。
另外,如图4所示,多个电极120包括电极A1、A2、…、AN及电极B1、B2、…、BN。控制装置140能够对相邻的2个电极120施加电压相异的交流电力。
另外,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140具备存储器142。存储器142中存放有第1设定表502以及第2设定表504。控制装置140能够根据存储器142中存放的第1设定表502以及第2设定表504,对多个电极120分别施加电力。
另外,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140与电池130电连接。由此,控制装置140能够利用电池130提供的电力(直流电力),对多个电极120分别施加电力(交流电力)。
另外,如图4所示,电池130与太阳能电池板150电连接。由此,电池130能够利用太阳能电池板150提供的电力,进行充电。
另外,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中,在多个电极120的各电极与控制装置140之间,设有作为“保护装置”之一例的保险丝160。由此,生物诱导装置100中,即使有异物或生物等接触到某电极120导致该电极120短路,过电流进入该电极120的情况下,通过与该电极连接的保险丝160,能够从电路中切断该电极120,由此能够避免过电流导致的电路损坏。
[存储器142中存放的信息的一例]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所具备的存储器142中存放的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5A是表示存储器142中存放的第1设定表502的一例的图。第1设定表502是按生物的每个种类,设定用于防除该生物的优选电力设定值的表。图5A所示的例子中,作为与电力设定值相关的数据项目,第1设定表502包括“电压”、“频率”以及“占空比”。将“电压”、“频率”以及“占空比”设定成可有效防除生物的值。尤其是“电压”,将其设定成不至于使生物死灭的程度的电压值。另外,对“占空比”,仅在施加于电极120的交流电力是矩形波的情况下设定其值。
在此,本发明的发明者通过试验等发现,根据生物的种类,优选对“电压”设定0~12V范围内的电压值。另外,本发明的发明者通过试验等发现,根据生物的种类,优选对“频率”设定300~2.0KHz范围内的频率值。
另外,也可以在能够与生物诱导装置100连接的外部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终端等)中设定第1设定表502。在此情况下,例如,控制装置140可以从外部设备取得与作为诱导或防除对象的生物的种类对应的电力设定值。
另外,在图5A所示的例子中,第1设定表502中设定了对生物种类无限定的电力设定值。该电力设定值用于以多种生物作为诱导或防除对象的情况。
图5B是表示存储器142中存放的第2设定表504的一例的图。第2设定表504是针对生物诱导装置100所具备的多个电极120,分别设定与施加于该电极120的电力相关的电力设定值的表。图5B所示的例子中,作为与电力设定值相关的数据项目,第2设定表504包括“电压”、“频率”以及“占空比”。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可对一部分区域内的电极120施加电力,而对另一部分区域内的电极120不施加电力。例如,在图5B所示的例子中,对电极A1、A2、B1、B2设定为施加电力,而对电极AN、BN设定为不施加电力。尤其是对电极A1、A2、B1、B2,“电压”被设定为“10V”,“频率”被设定为“1.0KHz”,“占空比”被设定为“50%”。这些电力设定值对应于图5A所示的“生物B”的电力设定值。即,图5B所示的例子中,第2设定表504被设定成由一部分区域内的电极A1、A2、B1、B2诱导或防除“生物B”。
[控制装置140的控制程序]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具备的控制装置140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首先,控制装置140判断是否对作为诱导或防除对象的生物的种类进行特别指定(步骤S601)。作为诱导或防除对象的生物的种类的特别指定,例如由外部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终端等)设定。
在步骤S601中,若判断为对作为诱导或防除对象的生物的种类不进行特别指定(步骤S601:否),控制装置140通过参照存储器142中存放的第1设定表502(参照图5),取得对生物种类无限定的电力设定值(例如,电压、频率以及占空比)(步骤S602)。然后,控制装置140进入步骤S605的处理。
相对而言,在步骤S601中,若判断为对作为诱导或防除对象的生物的种类进行特别指定(步骤S601:是),控制装置140对由生物诱导装置100诱导或防除的生物的种类进行特别指定(步骤S603)。例如,通过外部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终端等),设定由生物诱导装置100进行诱导或防除的生物的种类。
其次,控制装置140通过参照存储器142中存放的第1设定表502(参照图5),取得与步骤S603中特定的生物种类对应的电力设定值(例如,电压、频率以及占空比)(步骤S604)。然后,控制装置140进入步骤S605的处理。
在步骤S605中,控制装置140对生物诱导装置100所具备的多个电极120中要施加电力的电极120进行特别指定。例如,由外部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终端等)设定要施加电力的电极120。在此,施加电力的电极120可以是特定的一部分电极120,也可以是全部电极120。
接下来,控制装置140对通过步骤S605特别指定的各电极120,设定通过步骤S602或步骤S604取得的电力设定值(步骤S606)。在步骤S606中对各电极120设定的电力设定值,例如设定在存储器142中存放的第2设定表504(图5参照)。
然后,控制装置140对通过步骤S605特别指定的各电极120,生成基于在步骤S606设定的电力设定值(例如、电压、频率、以及占空比)的交流电力,并施加该交流电力(步骤S607)。然后,控制装置140结束图6所示的一系列控制。
在步骤S607中,施加于各电极120的交流电力可以是矩形波,也可以是正弦波。另外,在步骤S607中,施加于各电极120的交流电力的频率可以以规定频率(例如,1KHz)为中心频率并沿着时间序列变化的频率。由此,生物诱导装置100能够通过各电极120诱导或防除对电力的敏感度的峰值频率各异的多种生物。在此情况下,对施加于各电极120的交流电力的频率,可以按照预先决定的多个频率顺序进行切换,也可以随机进行切换。
通过图6所示的控制,控制装置140能够对特定的一部分区域内的电极120或所有电极120,施加基于适于诱导或防除特定种类的生物或多种生物的电力设定值的电力。由此,在生物诱导装置100表面上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用于防除特定种类的生物或多种生物的区域,欲在生物诱导装置100表面上移动的特定种类的生物或多种生物接触到该区域内的电极120时,会受到电力的刺激,而逃出该区域。在此,施加于各电极120的电力基于不至使特定种类的生物或多种生物死灭的电压值,因此,特定种类的生物或多种生物不会在该区域内死灭,而会逃离该区域。从而,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还能够利用于活捕特定种类的生物或多种生物的用途。
在此,对施加于各电极120的电力分别进行控制的方法并不限定于图6所示的方法。例如,可由外部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终端等)对第2设定表504(参照图5)直接设定各电极120的电力设定值。另外,可以通过控制装置140中设置的拨码开关等,对各电极120的电力设定值直接进行切换。
[生物诱导装置100的第1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7说明生物诱导装置100的第1实施例。在该第1实施例中,说明利用生物诱导装置100防止生物30进入包括房屋22在内的防除区域20内的例子。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的第1实施例的图。如7A~C所示,在防除区域20的侧方,以阻挡通往该防除区域20的进入路径的方式,排列配置有矩阵状(2×6列)的多个生物诱导装置100。
在图7A~C中,涂色的生物诱导装置100表示对各电极120施加5V(适于防除生物30的电压值)的交流电力的生物诱导装置100。相对而言,图7A~C中,未涂色的生物诱导装置100表示对各电极120未施加交流电力的生物诱导装置100。
图7A所示的例子中,内侧(防除区域20侧)的1列生物诱导装置100,对各电极120施加5V的交流电力。相对而言,外侧的1列生物诱导装置100,对各电极120未施加交流电力。即,图7A所示的例子中,能够由内侧的1列生物诱导装置100防止生物30进入防除区域20内。
图7B所示的例子中,外侧的1列生物诱导装置100,对各电极120施加5V的交流电力。相对而言,内侧的1列生物诱导装置100,对各电极120未施加交流电力。即,图7B所示的例子中,能够由外侧的1列生物诱导装置100群防止生物30进入防除区域20内。
图7C所示的例子中,所有的生物诱导装置100,对各电极120施加5V的交流电力。即,图7C所示的例子中,能够由所有的生物诱导装置100,防止生物30进入防除区域20内。
本实施例中,多个生物诱导装置100能够分别设定是否对各电极120施加5V的交流电力。因此,本实施例中,如图7A~C所示,能够仅限于多个生物诱导装置100中的任意生物诱导装置100(例如,配置在想防止生物30进入的位置的生物诱导装置100),各电极120施加交流电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例如,通过可与各生物诱导装置100连接的外部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终端等)、各生物诱导装置100具备的拨码开关等,容易对各生物诱导装置100进行设定。此外,并不限于将各生物诱导装置100设置于设置面时,在将各生物诱导装置100设置在设置面之后也能够进行各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设定。
[生物诱导装置100的第2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8说明生物诱导装置100的第2实施例。在该第2实施例中,说明由1个生物诱导装置100(多个电极120)将生物30以及生物50诱导至捕获区域40的例子。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的第2实施例的图。如图8A、B所示,在捕获区域40的侧方,以阻挡通往该捕获区域40的进入路径的方式,配置有1个生物诱导装置100。
在图8A、B中,涂色的电极120表示被施加5V(适于防除生物30的电压值)的交流电力的电极120。另外,在图8A中,未涂色的电极120表示未被施加交流电力的电极120。另外,在图8B中,有影线的电极120表示被施加10V(适于防除生物50的电压值)的交流电力的电极120。
在图8A所示的例子中,对从上方起第1~3、6~8行的各电极120施加5V(适于防除生物30的电压值)的交流电力。此外,对从上方起第4、5行的各电极120未施加交流电力。由此,在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表面上,由从上方起第1~3行的各电极120,形成用于防除生物30的第1区域。此外,由从上方起第6~8行的各电极120,形成用于防除生物30的第2区域。并且,在第1区域与第2区域之间,形成不会防除生物30的第3区域。其结果,生物30在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表面上会避开第1区域以及第2区域,移动到第3区域。并且,例如图8A所示,通过在第3区域的延长线上设置捕获区域40,可将生物30诱导致捕获区域40,有效捕获生物30。
图8B所示的例子中,对从上方起第1、2、7、8行的各电极120施加10V(适于防除生物50的电压值)的交流电力。另一方面,对从上方起第3~6行的各电极120,施加5V(适于防除生物30的电压值)的交流电力。由此,在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表面上,由从上方起第1、2行的各电极120,形成用于防除生物30以及生物50的两者的第1区域。另外,由从上方起第7、8行的各电极120,形成用于防除生物30以及生物50的两者的第2区域。并且,在第1区域与第2区域之间,形成只防除生物30的第3区域。其结果,生物30无法在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表面上移动。即,生物诱导装置100可防除生物30进入捕获区域40。另一方面,生物50在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表面上会避开第1区域以及第2区域,移动至第3区域。然后,例如图8B所示,通过在第3区域的延长线上设置捕获区域40,可将生物50诱导至捕获区域40,有效捕获生物50。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生物诱导装置100中,能够按每个电极120,单独设定施加的交流电力。由此,本实施例的生物诱导装置100,如图8A所示,能够将特定生物诱导至目的区域。另外,本实施例的生物诱导装置100,如图8B所示,能够防除特定生物进入的同时,将其他特定生物诱导至目的区域。
在此,例如通过可与生物诱导装置100连接的外部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终端等)、生物诱导装置100所具备的拨码开关等,易于进行各电极120的设定。另外,并不限于将生物诱导装置100设置于设置面时,在将生物诱导装置100设置在设置面之后也能够进行各电极120的设定。
[生物诱导装置100的第3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9说明生物诱导装置100的第3实施例。在第3实施例中,说明由多个生物诱导装置100将生物30以及生物50诱导至捕获区域40的例子。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的第3实施例的图。如图9A、B所示,在捕获区域40的侧方,以阻挡通往该捕获区域40的进入路径的方式,排列配置有矩阵状(4×6列)的多个生物诱导装置100。
在图9A、B中,涂色的生物诱导装置100表示对各电极120施加5V(适于防除生物30的电压值)的交流电力的生物诱导装置100。另外,在图9A中,未涂色的生物诱导装置100表示对各电极120未施加交流电力的生物诱导装置100。另外,在图9B中,有影线的生物诱导装置100表示对各电极120施加10V(适于防除生物50的电压值)的交流电力的生物诱导装置100。
图9A所示的例子中,从上方起第1、2、5、6行的各生物诱导装置100中,对各电极120施加5V(适于防除生物30的电压值)的交流电力。另一方面,从上方起第3、4行的各生物诱导装置100中,对各电极120未施加交流电力。由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从上方起第1、2行的各生物诱导装置100,形成用于防除生物30的第1区域。另外,由从上方起第5、6行的各生物诱导装置100,形成用于防除生物30的第2区域。并且,在第1区域与第2区域之间,形成不会防除生物30的第3区域。其结果,在本实施例中,生物30会避开第1区域以及第2区域,移动到第3区域。并且,例如图9A所示,通过在第3区域的延长线上设置捕获区域40,可将生物30诱导致捕获区域40,有效捕获生物30。
图9B所示的例子中,在从上方起第1、2、5、6行的生物诱导装置100中,对各电极120施加10V(适于防除生物50的电压值)的交流电力。另一方面,在从上方起第3、4列目的各生物诱导装置100中,对各电极120施加5V(适于防除生物30的电压值)的交流电力。由此,在本实施例中,由从上方起第1、2行的各生物诱导装置100,形成用于防除生物30以及生物50的两者的第1区域。另外,由从上方起第5、6行的各生物诱导装置100,形成用于防除生物30以及生物50的两者的第2区域。并且,在第1区域与第2区域之间,形成仅防除生物30的第3区域。其结果,生物30无法在多个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表面上移动。即,多个生物诱导装置100可防除生物30进入捕获区域40。另一方面,生物50在多个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表面上会避开第1区域以及第2区域,移动至第3区域。并且,例如图9B所示,通过在第3区域的延长线上设置捕获区域40,可将生物50诱导至捕获区域40,有效捕获生物5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能够按每个生物诱导装置100,单独设定要施加的交流电力。由此,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9A所示,能够将特定生物诱导至目的区域。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9B所示,还能够防除特定生物进入的同时,将其他特定生物诱导至目的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通过可与各生物诱导装置100连接的外部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终端等)、各生物诱导装置100具备的拨码开关等,易于进行各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设定。另外,并不限于将各生物诱导装置100设置于设置面时,在将各生物诱导装置100设置在设置面之后也能够进行各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设定。
[生物诱导装置100的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10说明生物诱导装置100的变形例。在该变形例中,将对电极形状以及配置与生物诱导装置100不同的生物诱导装置100’进行说明。图10是本发明的一变形例的生物诱导装置100’的外观斜视图。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生物诱导装置100’,仅说明相对于生物诱导装置100有变更的点。
如图10所示,生物诱导装置100’具备多个电极120’。多个电极120’分别形成沿着图中X轴方向延伸的带状。多个电极120在主体110的表面上,沿着图中Y轴方向排列配置。图10所示的例子中,在主体110的表面上有8条电极120’沿着图中Y轴方向排列配置。作为电极120’,例如能够使用铜、铜钨、银钨、黄铜、铝等导电性材料。
多个电极120’包括第1电极A1、A2、···、AN及第2电极B1、B2、···、BN。在此,N是1以上的整数,本变形例中,N=4。第1电极以及第2电极被施加电压极性相异的交流电力。例如,对第1电极施加+极性电压的交流电力时,对第2电极施加-极性电压的交流电力。相反,对第1电极施加-极性电压的交流电力时,对第2电极施加+极性电压的交流电力。另外,如图10所示,在主体110的表面上,第1电极与第2电极沿着图中Y轴方向交替排列配置。由此,邻接的2个电极120被施加电压极性相异的交流电力,能够给接触到该邻接的2个电极120的生物造成交流电力的打击。
[生物诱导装置100’的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1说明生物诱导装置100’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将说明由1个生物诱导装置100’(多个电极120’)将生物30以及生物50诱导至捕获区域40的例子。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变形例的生物诱导装置100’的实施例的图。如图11A、B所示,在捕获区域40的侧方,以阻挡通往该捕获区域40的进入路径的方式,配置有1个生物诱导装置100’。
在图11A、B中,涂色的电极120’表示被施加5V(适于防除生物30的电压值)的电力的电极120’。另外,在图11A中,未涂色的电极120’表示未施加交流电力的电极120’。另外,在图11B中,有影线的电极120’表示被施加10V(适于防除生物50的电压值)的交流电力的电极120’。
在图11A所示的例子中,对从上方起第1~3、6~8行的各电极120’施加5V(适于防除生物30的电压值)的交流电力。另一方面,对从上方起第4、5行的各电极120’未施加交流电力。因此,在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表面上,由从上方起第1~3行的各电极120’形成用于防除生物30的第1区域。另外,由从上方起第6~8行的各电极120’,形成用于防除生物30的第2区域。并且,在第1区域与第2区域之间形成不会防除生物30的第3区域。其结果,生物30在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表面上会避开第1区域以及第2区域,移动至第3区域。此外,例如图11A所示,通过在第3区域的延长线上设置捕获区域40,可将生物30诱导至捕获区域40,有效捕获生物30。
在图11B所示的例子中,对从上方起第1、2、7、8行的各电极120’施加10V(适于防除生物50的电压值)的交流电力。另一方面,对从上方起第3~6行的各电极120’施加5V(适于防除生物30的电压值)的交流电力。因此,在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表面上,由从上方起第1、2行的各电极120’,形成用于防除生物30以及生物50的两者的第1区域。另外,由从上方起第7、8行的各电极120’,形成用于防除生物30以及生物50的两者的第2区域。并且,在第1区域与第2区域之间,形成仅防除生物30的第3区域。其结果,生物30将无法在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表面上移动。即,生物诱导装置100’可防除生物30进入捕获区域40。另一方面,生物50在生物诱导装置100’的表面上会避开第1区域以及第2区域,移动至第3区域。其结果,例如图11B所示,通过在第3区域的延长线上设置捕获区域40,可将生物50诱导至捕获区域40,有效捕获生物5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生物诱导装置100’中,能够按每个电极120’单独设定施加的交流电力。由此,在本实施例的生物诱导装置100’中,如图11A所示,能够将特定生物诱导至目的区域。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生物诱导装置100’中,如图11B所示,还能够在防除特定生物进入的同时,将其他特定生物诱导至目的区域。
在此,例如通过可与生物诱导装置100’连接的外部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终端等)、生物诱导装置100’具备的拨码开关等,易于进行各电极120’的设定。另外,并不限于将生物诱导装置100’设置于设置面时,在将生物诱导装置100’设置在设置面之后也能够进行各电极120’的设定。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100’包括:平铺状的主体110;配置在主体110表面上的多个电极120、120’;利用由电池130(规定的电源)提供的电力,能够对分别施加到多个电极120、120’的电力个别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140(控制元件)。
由此,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100’,易于配合设置面的形状进行设置,并能够对形成电场的区域进行多样变更。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100’能够形成通过对分别施加于多个电极120、120’的电力进行个别控制来向规定方向诱导生物的电场。
尤其是,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在其主体110的表面配置有矩阵状的多个电极120。由此,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能够进一步实现电场形成区域的形状多样化。从而,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能够进一步实现生物诱导方向的多样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100’,通过控制装置140对主体110表面的一部分区域内的电极120、120’施加电力,而对另一部分区域内的电极120、120’不施加电力,从而能够在主体110的表面上(另一部分区域)形成用于诱导生物的诱导路径。由此,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100’能够在主体110的表面上,能够向规定方向诱导生物。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100’,通过控制装置140对主体110表面上的一部分区域内的电极120、120’施加第1电力,并对另一部分区域内的电极120、120’施加电压值比第1电力低的第2电力,从而能够在主体110的表面上(另一部分区域)形成用于诱导生物的诱导路径。由此,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100’能够在其主体110的表面上向规定方向诱导特定生物,同时能够防除其他生物(比特定生物小的生物)进入。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100’能够对主体110的表面上的一部分区域内的电极120、120’施加基于与生物种类相应的电力设定值的电力。由此,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100’能够在主体110的表面上,向规定方向诱导特定生物。
尤其是,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100’中,与生物种类相应的电力设定值包含不至使生物死灭的电压值。由此,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100’能够在主体110的表面上向规定方向诱导特定生物,且不会导致特定生物死灭。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100’,能够活捕特定生物。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生物诱导装置100、100’,能够对该生物诱导装置100、100’进行多种组合,并作为生物诱导单元利用及提供。与采用生物诱导装置100、100’单体的情况相比,生物诱导单元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形成用于诱导或防除生物的电场。另外,生物诱导单元中,通过变更多个生物诱导装置100、100’的配置,能够配合更多样形状的设置面,设置多个生物诱导装置100、100’。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范围记载的发明主旨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及变更。
例如,主体110表面上的多个电极120、120’的结构(例如,形状、尺寸、数量、排列等)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对于1个生物诱导装置100、100’设置有1个控制装置140,但并不限定于该形态。例如,还可以是相对于多个生物诱导装置100、100’设置1个控制装置140。另外,还可以将控制装置140设置在生物诱导装置100的外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对于1个生物诱导装置100、100’设置有1个电池130,但并不限定于该形态。例如,还可以相对于多个生物诱导装置100、100’设置1个电池13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对于1个电极120、120’设置有1个保险丝160,但并不限定于该形态。例如,还可以相对于多个电极120、120’设置1个保险丝160。此外,也可以采用不设置保险丝160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对于1个生物诱导装置100、100’设置有1个太阳能电池板150,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相对于多个生物诱导装置100、100’设置1个太阳能电池板150。此外,还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150设置在生物诱导装置100的外部。此外,也可以采用不设置太阳能电池板150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各电极120施加交流电力,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向各电极120施加直流电力。在此情况下,优选根据作为防除对象的生物的种类,对各电极120施加具有不至使该生物死灭的程度的电压值的直流电力。
本国及申请根据2017年8月15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7-156934号请求优先权,并且,本国际申请中引用上述日本专利申请的内部内容。
符号说明
20 防除区域
22 房屋
30、50 生物
40 捕获区域
100 生物诱导装置
110 主体
120 电极
130 电池(电源)
140 控制装置(控制元件)
142 存储器
150 太阳能电池板
160 保险丝(保护装置)
502 第1设定表
504 第2设定表

Claims (12)

1.一种铺设在设置面的生物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铺状的主体;
多个电极,配置在所述主体的表面;及
控制元件,利用由规定电源提供的电力,能够对分别施加在所述多个电极的电力进行个别控制,
所述控制元件对对象生物的种类进行特别指定,基于与生物的种类对应的电力设定值来生成所施加的电力,形成用于防除特定种类的生物的区域,
所述电力设定值包括电压、频率、及占空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的表面,所述多个电极被配置成矩阵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多个电极分别设有保护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规定电源,具备二次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太阳能电池板,其输出的电力能够用于对所述二次电池进行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元件对所述主体的表面的一部分区域内的所述电极施加电力,而对另一部分区域内的所述电极不施加电力,以在所述另一部分区域形成诱导生物的诱导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元件对所述主体的表面的一部分区域内的所述电极施加第1电力,并对另一部分区域内的所述电极施加电压值比所述第1电力低的第2电力,以在所述另一部分区域形成诱导生物的诱导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生物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元件对所述一部分区域内的所述电极,施加基于与所述生物的种类相应的电力设定值的电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诱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生物的种类相应的电力设定值包含不至使所述生物死灭的电压值。
10.一种生物诱导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诱导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物诱导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铺设所述多个生物诱导装置的设置面,
对一部分区域内的所述生物诱导装置施加电力,而对另一部分区域内的所述生物诱导装置不施加电力,以在所述另一部分区域形成诱导生物的诱导路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物诱导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铺设所述多个生物诱导装置的设置面,
对一部分区域内的所述生物诱导装置施加第1电力,并对另一部分区域内的所述生物诱导装置施加电压值比所述第1电力低的第2电力,以在所述另一部分区域形成诱导生物的诱导路径。
CN201880019189.5A 2017-08-15 2018-06-08 生物诱导装置以及生物诱导单元 Active CN1104307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6934 2017-08-15
JP2017156934 2017-08-15
PCT/JP2018/022107 WO2019035266A1 (ja) 2017-08-15 2018-06-08 生物誘導装置および生物誘導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0754A CN110430754A (zh) 2019-11-08
CN110430754B true CN110430754B (zh) 2022-05-17

Family

ID=65362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9189.5A Active CN110430754B (zh) 2017-08-15 2018-06-08 生物诱导装置以及生物诱导单元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412729B2 (zh)
EP (1) EP3669650B1 (zh)
JP (1) JP6618137B2 (zh)
CN (1) CN110430754B (zh)
CA (1) CA3058362C (zh)
PH (1) PH12019502146A1 (zh)
WO (1) WO20190352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1359A (zh) * 2021-03-05 2023-10-31 夏普株式会社 诱虫方法及诱虫装置
US20240172741A1 (en) * 2022-11-29 2024-05-30 NAGOYA General Incorporated Association Electric device and electric field barrier forming devi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8683Y (zh) * 2000-04-19 2001-02-14 卢孝伟 超声驱虫害防治器
US6223464B1 (en) * 1999-11-08 2001-05-01 Nelson M Nekomoto Apparatus for repelling ground termites
CN1946287A (zh) * 2004-04-27 2007-04-11 韦尔特·波尔曼 驱除动物的装置
CN202535985U (zh) * 2012-04-25 2012-11-21 李建新 电子变频螨虫驱除器
GB2521817A (en) * 2013-11-20 2015-07-08 Geoffrey Graham Sore Pest Control Arrangement
CN205337317U (zh) * 2016-01-28 2016-06-29 江苏绿能环保集成木屋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式防治白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33001A (en) * 1969-11-05 1972-01-04 Bel Art Products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activity of laboratory animals
JPH0239842A (ja) * 1988-06-17 1990-02-08 Contech Electron Inc 小動物に侵入を忌避させる装置
US5460123A (en) * 1993-04-23 1995-10-2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Agriculture Electroshock repulsion of waterfowl, aquatic animals, and small mammals
JP2002000164A (ja) * 2000-06-23 2002-01-08 Kansai Research Institute 害虫の駆除方法
WO2002089570A1 (fr) * 2001-04-23 2002-11-14 Junzo Toyota Tapis pour l'electrocution des rats, et procede repoussant les oiseaux et animaux nuisibles
JP2003204749A (ja) * 2002-01-11 2003-07-22 Suematsu Denshi Seisakusho:Kk 屋内用小動物忌避装置
US7389744B2 (en) 2006-03-29 2008-06-24 Jingxi Zha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a laboratory animal location and movement
JP2007274954A (ja) * 2006-04-05 2007-10-25 Yamaguchi Univ シロアリ等の防除撃退装置及び方法
DE102009035808A1 (de) * 2009-08-01 2011-02-03 Osypka, Peter, Dr.- In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ernhalten von erdgebundenen Tieren und/oder Vögeln
JP6495545B2 (ja) * 2015-11-02 2019-04-03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Koninklijke Philips N.V. 超音波トランスジューサアレイ、プローブ及びシステム
JP2017156934A (ja) 2016-03-01 2017-09-0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3464B1 (en) * 1999-11-08 2001-05-01 Nelson M Nekomoto Apparatus for repelling ground termites
CN2418683Y (zh) * 2000-04-19 2001-02-14 卢孝伟 超声驱虫害防治器
CN1946287A (zh) * 2004-04-27 2007-04-11 韦尔特·波尔曼 驱除动物的装置
CN202535985U (zh) * 2012-04-25 2012-11-21 李建新 电子变频螨虫驱除器
GB2521817A (en) * 2013-11-20 2015-07-08 Geoffrey Graham Sore Pest Control Arrangement
CN205337317U (zh) * 2016-01-28 2016-06-29 江苏绿能环保集成木屋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式防治白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058362A1 (en) 2019-02-21
JP6618137B2 (ja) 2019-12-11
EP3669650A1 (en) 2020-06-24
JPWO2019035266A1 (ja) 2019-11-21
PH12019502146A1 (en) 2020-06-08
US20200022357A1 (en) 2020-01-23
CA3058362C (en) 2021-07-27
EP3669650B1 (en) 2021-12-08
US11412729B2 (en) 2022-08-16
EP3669650A4 (en) 2021-05-19
WO2019035266A1 (ja) 2019-02-21
CN110430754A (zh) 2019-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54612B2 (ja) 誘電体バリア放電式プラズマ治療用の可撓性平面被覆体
US7771202B2 (en)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ical power
RU2565252C2 (ru) Индук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электропитания
US20120206090A1 (en) Charging device using magnets
CN110430754B (zh) 生物诱导装置以及生物诱导单元
WO2008048677A3 (en) Electrified ceiling framework
EP1796235A3 (en) An equipotential zone for work on energised conductors
RU2011140822A (ru) Способ подачи пита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дачи питания и система подачи питания
WO2010057026A3 (en) Rechargeable stimulation lead, system, and method
CN109310461A (zh) 非热等离子体发射器和用于控制的设备
IL42673A (en) Electric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a gaseous fluid
US11524594B2 (en) Contact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n electric connection between a vehicle and a power supply
CN111416073B (zh) 蓄电池组以及园艺和/或林业作业系统
FR2720195B1 (fr) Appareil électrique modulaire à bornes de raccordement protégées par une plaquette isolante.
EP2207241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power from a stationary unit to a mobile unit
JP6837662B2 (ja) 水生生物誘導装置、水生生物誘導システム、および水槽
US10314709B2 (en) Bone regeneration device
CN205560494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6066847A1 (en) Insect trap
JP2009291172A (ja) 静電気式捕虫器
Lee et al. Towards a three-phase time-multiplexed planar power transmission to distributed implants
JP2009240101A (ja) 微物吸着採取装置
KR102635130B1 (ko) 송전선 안전 조명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H05299191A (ja) 直流除電器
CN104738022B (zh) 一种电子捕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