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21541A - 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21541A
CN110421541A CN201910853356.2A CN201910853356A CN110421541A CN 110421541 A CN110421541 A CN 110421541A CN 201910853356 A CN201910853356 A CN 201910853356A CN 110421541 A CN110421541 A CN 1104215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base plate
plate
pole
mark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533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21541B (zh
Inventor
张瑜
丁珺
杨琳
钱婷
严瑾
郝瑞华
陈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tor Vehicle Inspection Certification and Tech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tor Vehicle Inspection Certification and Tech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tor Vehicle Inspection Certification and Tech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tor Vehicle Inspection Certification and Tech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533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215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21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1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21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1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7/00Marking-out or setting-out work
    • B25H7/04Devices, e.g. scribers, for mar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7/00Marking-out or setting-out work
    • B25H7/04Devices, e.g. scribers, for marking
    • B25H7/045Devices, e.g. scribers, for marking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mark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该圆棒试样划线装置包括基础板;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基础板上,其顶部设有第一划线槽,所述第一划线槽上宽下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刀片,所述第一刀片的刃口凸伸于所述第一划线槽内;移动板,设置在所述基础板上且与所述固定板平行,所述移动板能沿所述基础板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所述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划线槽对应的第二划线槽,所述第二划线槽上宽下窄,所述移动板上设有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刀片的刃口凸伸于所述第二划线槽内。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划线操作方便,有效提高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棒状金属材料机械性能测试用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棒状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测试时,根据国家标准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和国际标准ISO 6892-1:2016《Metallic materials--Tensile testing--Part 1:Method of test at room temperature》,断后伸长率的计算公式为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因此需要在圆棒试样测试前进行原始标距的划线标记。
具体来说,在试验前,需要对圆棒试样的原始标距L0进行小标记、细划线等进行标记,测试过程一般将圆棒试样拉至断裂,测量断后标距Lu,断后伸长率的计算公式为(Lu-L0)/L0。标准中规定: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情况方为有效。
目前原始标距的划线一般有三种方式:人工划针划线,机械打点,全自动引伸计自动读取。
1)人工划针划线的方式比较传统,准确度无法保障,效率较低;
2)机械打点装置设置单一,一般每10mm打一点,打点的力度较大,如果试样的直径较小,打点深度较深,影响测试结果;
3)全自动引伸计,设备价格昂贵,一般接触刀片为弧形,很难与棒状圆棒试样进行有效夹持,且测试区域长度远远大于引伸计夹持区间,如果试验时断裂位置偏离引伸计夹持区间,则断后伸长率结果容易偏离规定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划线操作方便,有效提高测试效率。
具体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包括,
基础板;
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基础板上,其顶部设有第一划线槽,所述第一划线槽上宽下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刀片,所述第一刀片的刃口凸伸于所述第一划线槽内;
移动板,设置在所述基础板上且与所述固定板平行,所述移动板能沿所述基础板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所述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划线槽对应的第二划线槽,所述第二划线槽上宽下窄,所述移动板上设有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刀片的刃口凸伸于所述第二划线槽内;
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移动板;
其中,在所述基础板上还设有指示标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刃口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础板上设有沿基础板长度方向上布置的导轨,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设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使所述移动板通过所述联动板能沿所述导轨移动一设定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板还包括第一边块,所述第一边块形成在所述基础板一侧的外缘;在所述基础板的一侧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孔的间距相同;
所述第一边块和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固定,并通过所述指示标记以指示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刃口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板还包括第二边块,所述第二边块形成在所述基础板另一侧的外缘;在所述基础板的另一侧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的间距相同;
所述第二边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固定,并通过所述指示标记以指示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刃口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指示标记形成于所述基础板的两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开孔周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定位销,在所述第一边块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定位销适于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并伸入到所述第一定位孔中,以使所述移动板被固定在所述基础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螺钉,所述第一固定螺钉的前端适于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并抵靠在所述基础板的一侧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板包括固定在所述基础板上的第一圆棒靠板和第一直刀片座,所述第一圆棒靠板的外侧为一斜边,所述第一直刀片座的一侧为一直边,在所述第一圆棒靠板的斜边与所述第一直刀片座的直边之间形成向下收窄的所述第一划线槽;
所述移动板包括第二圆棒靠板和第二直刀片座,所述第二圆棒靠板的外侧为一斜边,所述第二直刀片座的一侧为一直边,在所述第二圆棒靠板的斜边与所述第二直刀片座的直边之间形成向下收窄的所述第二划线槽;
所述第一划线槽和第二划线槽的形状大小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直刀片座上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刀片与所述第一插槽接插配合固定,所述第一刀片的刃口伸入所述第一划线槽内;所述第二直刀片座上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刀片与所述第二插槽接插配合固定,所述第二刀片的刃口伸入所述第二划线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础板一侧的两个直把手,两个所述直把手与所述基础板旋转配合,当所述直把手旋转至顶部时,两个所述直把手的尾端配合形成一适于握持的提手部;当所述直把手向两侧旋转至底部时,用于支撑所述圆棒试样划线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使用方便,划线效率高且成本低。
应当理解,本发明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发明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六。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圆棒试样划线装置 100基础板 101
固定板 102移动板 103
固定装置 104第一划线槽 105
第一刀片 106第二划线槽 107
第二刀片 108圆棒试样 109
指示标记 110导轨 111
联动板 112第一边块 113
第一定位孔 114第一定位销 115
第一固定螺钉 116第二边块 117
第二定位孔 118第二定位销 119
第二固定螺钉 120第一圆棒靠板 121
第一直刀片座 122第二圆棒靠板 123
第二直刀片座 124直把手 125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申请。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六。如图所示,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100包括基础板101、固定板102、移动板103和固定装置104。
固定板102固定设置在基础板101上,在固定板102的顶部设有第一划线槽105,第一划线槽105上宽下窄。固定板102上设有第一刀片106,第一刀片106的刃口凸伸于第一划线槽105内。
移动板103设置在基础板101上,且始终与固定板102保持平行。移动板103能沿基础板10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在移动板103上设有与第一划线槽105对应的第二划线槽107。第二划线槽107上宽下窄,移动板103上设有第二刀片108,第二刀片108的刃口凸伸于第二划线槽107内。
如图1所示,圆棒试样109适于水平搁置在第一划线槽105和第二划线槽107的底部。由于第一划线槽105和第二划线槽107呈现上大下小的形状,适于与直径不等的圆棒试样109配合,第一划线槽105和第二划线槽107的底部相当于承载圆棒试样109的两个支点,从而从两头托起圆棒试样109。圆棒试样109紧贴着第一刀片106和第二刀片108的刃口。移动板103能沿基础板10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以调整移动板103和固定板102之间的距离,相当于调整第一刀片106和第二刀片108的刃口之间的距离,以选择圆棒试样109上的划线距离。圆棒试样109应当与基础板101平行,其长度方向与基础板10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始终垂直于固定板102和移动板103。
固定装置104用于将移动板103固定在基础板101上。
其中,在基础板101上还设有指示标记110,用于指示第一刀片106和第二刀片108的刃口之间的距离。在划线操作中,根据圆棒试样109所需要划线的长短,按指示标记110拉动移动板103到位,通过固定装置104固定移动板103。在第一划线槽105和第二划线槽107上搁置圆棒试样109,用手捏住圆棒试样109的两端,轻轻按压,并旋动约半圈,第一刀片106和第二刀片108在圆棒试样109的表面划上细线。
较佳地,基础板101上设有沿基础板101长度方向上布置的导轨111。移动板103的底部设有联动板112,联动板112通过滑块能与导轨111滑动配合,使移动板103能跟随联动板112沿导轨111移动一设定距离。更佳地,联动板112的滑块与导轨111之间设置滚珠,使移动板103和基础板101之间的滚动配合更流畅,使划线操作更容易操作。可选的,在基础板101上布置多根导轨111,方便联动板112与导轨111之间的滚动配合,使移动操作更方便。
较佳地,移动板103还包括第一边块113。该第一边块113形成在基础板101一侧的外缘。在基础板101的一侧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14,多个第一定位孔114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邻两个第一定位孔114的间距相同。该第一定位孔114就是用于定位第一刀片106和第二刀片108的刃口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圆棒试样109上的划线距离。当移动板103在基础板101上滑动时,第一边块113基本能保持在基础板101的一侧的外缘。第一边块113和第一定位孔114配合固定,并通过指示标记110以指示第一刀片106和第二刀片108的刃口之间的距离。
较佳地,指示标记110包括刻线和数字,指示标记110形成于基础板101两侧。指示标记110位于第一定位孔114的开孔周边。结合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基础板101的一侧依次开设有7个第一定位孔114。相邻两个第一定位孔114的距离均为10毫米。从左往右每个第一定位孔114对应的数字依次为:20、30、40、50、60、70、80。容易理解的,图4显示的位置中,当第一边块113的左侧贴合到基础板101一侧的刻线上,在第一边块113的左侧可以看到20字样,则代表第一刀片106和第二刀片108的刃口之间的距离为20mm。移动板103往右移动,第一边块113对准下一刻线,看到30字样,则代表第一刀片106和第二刀片108的刃口之间的距离为30mm。照此类推,当移动板103移动到最后一个第一定位孔114,对准刻线,且看到数字80时,代表第一刀片106和第二刀片108的刃口之间的距离为80mm。在划线操作过程中,根据所需要的划线距离,选择合适的第一定位孔114来滑动移动板103来进行定位。
较佳地,固定装置104包括第一定位销115。在第一边块113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第一定位销115适于穿过第一固定孔并伸入到第一定位孔114中,以使移动板103被定位固定在基础板101上。
较佳地,固定装置104还包括第一固定螺钉116。第一固定螺钉116与第一固定孔螺纹配合,第一固定螺钉116的前端适于穿过第一固定孔并抵靠在基础板101的一侧表面。在插入第一定位销115的情况下,再旋入第一固定螺钉116,使第一固定螺钉116的前端紧靠在基础板101的一侧表面,以提升两者之间的摩擦力,用于加固移动板103,提升稳固性能。加固移动板103主要是因为第一定位销115与第一定位孔114之间存在间隙,以免在划线过程中移动板103相对基础板101产生细微的滑动,影响划线结果。在第一固定螺钉116的前端可以设置硬橡胶垫,以进一步提升稳固性能。
较佳地,移动板103还包括第二边块117。该第二边块117形成在基础板101另一侧的外缘。在基础板101的另一侧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118,多个第二定位孔118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邻两个第二定位孔118的间距相同。该第二定位孔118同样用于定位第一刀片106和第二刀片108的刃口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圆棒试样109上的划线距离。当移动板103在基础板101上滑动时,第二边块117基本能保持在基础板101的一侧的外缘。第二边块117和第二定位孔118配合固定,并通过指示标记110以指示第一刀片106和第二刀片108的刃口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个第二定位孔118的间距可以与相邻两个第一定位孔114的间距相同或不同,在本实施例中,两者相同,间距为10mm。第二定位孔118的中心线与第一定位孔114的中心线在水平方向上错开一定距离,以指示不同的划线距离。在本实施例中错开的距离是5mm。同样的,指示标记110位于第二定位孔118的开孔周边。结合图5所示,基础板101的另一侧依次开设有6个第二定位孔118。相邻两个第二定位孔118的距离均为10毫米。从左往右每个第二定位孔118对应的数字依次为:75、65、55、45、35、25。当第二边块117的右侧贴合到基础板101另一侧的刻线上,在第二边块117的右侧可以看到25字样,则代表第一刀片106和第二刀片108的刃口之间的距离为25mm。移动板103往左移动,带动第二边块117对准下一刻线,看到35字样,则代表第一刀片106和第二刀片108的刃口之间的距离为35mm。照此类推,当移动板103移动到最后一个第二定位孔118,对准刻线,且看到数字75时,代表第一刀片106和第二刀片108的刃口之间的距离为75mm。在划线操作过程中,根据所需要的划线距离,选择基础板101两侧中的一侧,并滑动移动板103根据指示标记110来进行定位。通常,圆棒试样109所需划线的间距是圆棒试样109直径的五倍。例如,直径Φ4的划线间距为20毫米、直径Φ5的划线间距为25毫米,依次类推。因此,直径Φ4、Φ6、Φ8等的圆棒试样109可以选择基础板101的一侧的第一边块113来设置距离,而直径Φ5、Φ7、Φ9等的圆棒试样109可以选择基础板101的另一侧的第二边块117来设置距离。
较佳地,固定装置104包括第二定位销119。在第二边块117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第二定位销119适于穿过第二固定孔并伸入到第二定位孔118中,以使移动板103被固定在基础板101上。
较佳地,固定装置104还包括第二固定螺钉120。第二固定螺钉120与第二固定孔螺纹配合,第二固定螺钉120的前端适于穿过第二固定孔并抵靠在基础板101的另一侧表面。在插入第二定位销119的情况下,再旋入第二固定螺钉120,使第二固定螺钉120的前端紧靠在基础板101的另一侧表面,以提升两者之间的摩擦力,用于进一步定位加固移动板103,提升稳固性能。加固移动板103主要是因为第二定位销119与第二定位孔118之间同样存在间隙,以免在划线过程中移动板103相对基础板101产生细微的滑动,影响划线结果。
较佳地,结合图2和图6所示,固定板102包括第一圆棒靠板121和第一直刀片座122,两者可以分别固定在基础板101上。第一圆棒靠板121的外侧为一斜边,第一直刀片座122的一侧为一直边,在第一圆棒靠板121的斜边与第一直刀片座122的直边之间形成向下收窄的第一划线槽105。同样的,移动板103包括第二圆棒靠板123和第二直刀片座124,两者可以分别固定在联动板112上。第二圆棒靠板123的外侧为一斜边,第二直刀片座124的一侧为一直边,在第二圆棒靠板123的斜边与第二直刀片座124的直边之间形成向下收窄的第二划线槽107。这样的结构同样适于支撑不同直径大小的圆棒试样109。第一划线槽105和第二划线槽107的形状大小相同,使移动板103移动后不会改变支承角度,所有的圆棒试样109都能保持在导轨111的长度方向上。参考图6,图中示意性的说明该种包含斜边的结构适于支撑不同直径大小的圆棒试样109。在第二划线槽107内上部是直径Φ15的圆棒试样109,下部为直径Φ5的圆棒试样109,并且圆棒圆棒试样109在自身重量和第一、第二圆棒靠板121、123的斜边共同作用下,紧靠在第一、第二刀片106、108的刃口上使划线更容易。
较佳地,第一直刀片座122的顶面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一刀片106与第一插槽接插配合固定,第一刀片106的刃口伸入第一划线槽105内,形成一竖直的直线刀刃。第二直刀片座124的顶面开设有第二插槽,第二刀片108与第二插槽接插配合固定,第二刀片108的刃口伸入第二划线槽107内,形成一竖直的直线刀刃。该种结构使得第一划线槽105和第二划线槽107在承载圆棒试样109时,圆棒试样109的一侧贴靠在斜边上,另一侧始终贴靠在直线刀刃上,不存在现有技术中与刀刃接触不良的情况。
较佳地,参考图1和图3,圆棒试样划线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基础板101一侧的两个直把手125。该两个直把手125配合作用,具备提手和固定两个功能。具体来说,两个直把手125与基础板101旋转配合,参考图1,当直把手125旋转至顶部时,两个直把手125的尾端配合形成一适于握持的提手部,便于工作人员将圆棒试样划线装置100带入到工作现场。参考图3,当圆棒试样划线装置100放置在工作台面上时,两个直把手125分别向两侧旋转至底部搁置在工作台面上,用于支撑圆棒试样划线装置100,起到固定作用。
为了保证圆棒试样109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原始标距需要划两段标距,包括以下步骤:①圆棒试样109的测试区域用水笔涂色;②圆棒试样109置于第一划线槽105和第二划线槽107内;③用手捏住圆棒试样109的两端,略微向下施力,轻轻旋动约半圈,第一、第二刀片106、108在圆棒试样109表面划一细线,细线深度不超过0.3微米;④圆棒试样109平行移动到第二段需划标距位置;⑤用手捏住圆棒试样109下压轻轻旋动约半圈,第一、第二刀片106、108在圆棒试样109表面划一细线,细线深度不超过0.3微米,完成第二段原始标距标记;⑥圆棒试样109经过拉断测试后用游标卡尺测量两段标距伸长量,取最大的伸长量用于计算断后伸长率。
上述步骤①圆棒试样109测试区域用水笔涂色,该步骤主要为了在进行划线时,划线区别于未划线区域,用于后续标距伸长量的测量。步骤②圆棒试样109置于第一划线槽105和第二划线槽107内,对好划线位置。步骤③用手捏住圆棒试样109轻轻旋动约半圈,第一、第二刀片106、108在圆棒试样109表面划细线,细线深度不超过0.3微米。细线深度极浅,与人工划针划线的深度相近,优于机械打点技术。步骤④圆棒试样109平行移动到第二段需划标距位置。步骤⑤用手捏住圆棒试样109轻轻旋动约半圈,第一、第二刀片106、108在圆棒试样109表面划细线,细线深度不超过0.3微米,完成第二段原始标距标记。
本发明提供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100具有以下特点:
1.圆棒试样划线装置100较人工划针划线的方式,效率明显提高,准确度明显提升;
2.该圆棒试样划线装置100的原始标距划线过程较机械打点装置,无需每10mm打一点,只在必要的测试区域进行原始标距的标记,且划线标记的深度极浅,对测试结果影响更小;
3.该装置的原始标距划线过程较全自动引伸计,价格低廉,能够满足大部分客户的需求,在全自动引伸计夹持刀片对棒状和管状样品夹持不良且测试断后伸长率结果偏离规定值的情况下,通过该原始标距的划线装置校核断后伸长率的结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发明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包括,
基础板;
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基础板上,其顶部设有第一划线槽,所述第一划线槽上宽下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刀片,所述第一刀片的刃口凸伸于所述第一划线槽内;
移动板,设置在所述基础板上且与所述固定板平行,所述移动板能沿所述基础板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所述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划线槽对应的第二划线槽,所述第二划线槽上宽下窄,所述移动板上设有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刀片的刃口凸伸于所述第二划线槽内;
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移动板;
其中,在所述基础板上还设有指示标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刃口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板上设有沿基础板长度方向上布置的导轨,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设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使所述移动板通过所述联动板能沿所述导轨移动一设定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还包括第一边块,所述第一边块形成在所述基础板一侧的外缘;在所述基础板的一侧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孔的间距相同;
所述第一边块和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固定,并通过所述指示标记以指示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刃口之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还包括第二边块,所述第二边块形成在所述基础板另一侧的外缘;在所述基础板的另一侧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孔的间距相同;
所述第二边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固定,并通过所述指示标记以指示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刃口之间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标记包括刻线和数字,所述指示标记形成于所述基础板的两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开孔周边。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定位销,在所述第一边块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定位销适于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并伸入到所述第一定位孔中,以使所述移动板被固定在所述基础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螺钉,所述第一固定螺钉的前端适于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并抵靠在所述基础板的一侧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固定在所述基础板上的第一圆棒靠板和第一直刀片座,所述第一圆棒靠板的外侧为一斜边,所述第一直刀片座的一侧为一直边,在所述第一圆棒靠板的斜边与所述第一直刀片座的直边之间形成向下收窄的所述第一划线槽;
所述移动板包括第二圆棒靠板和第二直刀片座,所述第二圆棒靠板的外侧为一斜边,所述第二直刀片座的一侧为一直边,在所述第二圆棒靠板的斜边与所述第二直刀片座的直边之间形成向下收窄的所述第二划线槽;
所述第一划线槽和第二划线槽的形状大小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刀片座上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刀片与所述第一插槽接插配合固定,所述第一刀片的刃口伸入所述第一划线槽内;所述第二直刀片座上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刀片与所述第二插槽接插配合固定,所述第二刀片的刃口伸入所述第二划线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棒试样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础板一侧的两个直把手,两个所述直把手与所述基础板旋转配合,当所述直把手旋转至顶部时,两个所述直把手的尾端配合形成一适于握持的提手部;当所述直把手向两侧旋转至底部时,用于支撑所述圆棒试样划线装置。
CN201910853356.2A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 Active CN1104215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3356.2A CN110421541B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3356.2A CN110421541B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1541A true CN110421541A (zh) 2019-11-08
CN110421541B CN110421541B (zh) 2024-04-30

Family

ID=68418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53356.2A Active CN110421541B (zh) 2019-09-10 2019-09-10 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215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1516A (zh) * 2020-05-06 2020-07-17 刘娟梅 一种切割砧板用划线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87809A (en) * 1944-01-08 1947-05-06 Budd Edward G Mfg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device for scribing trim lines on workpieces
GB791635A (en) * 1955-08-18 1958-03-05 Edward Dale Owen Scriber
CN202453244U (zh) * 2011-12-14 2012-09-2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伸试样标距划线装置
CN204382262U (zh) * 2014-12-31 2015-06-10 谢先彪 试样标距划线机
CN106239469A (zh) * 2016-09-22 2016-12-21 中航试金石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标记划线装置
CN207087850U (zh) * 2017-06-29 2018-03-13 北京航瀛精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试样标距划线机
CN109702706A (zh) * 2019-02-20 2019-05-03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划线装置
CN210500240U (zh) * 2019-09-10 2020-05-12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87809A (en) * 1944-01-08 1947-05-06 Budd Edward G Mfg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device for scribing trim lines on workpieces
GB791635A (en) * 1955-08-18 1958-03-05 Edward Dale Owen Scriber
CN202453244U (zh) * 2011-12-14 2012-09-2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伸试样标距划线装置
CN204382262U (zh) * 2014-12-31 2015-06-10 谢先彪 试样标距划线机
CN106239469A (zh) * 2016-09-22 2016-12-21 中航试金石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标记划线装置
CN207087850U (zh) * 2017-06-29 2018-03-13 北京航瀛精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试样标距划线机
CN109702706A (zh) * 2019-02-20 2019-05-03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划线装置
CN210500240U (zh) * 2019-09-10 2020-05-12 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1516A (zh) * 2020-05-06 2020-07-17 刘娟梅 一种切割砧板用划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1541B (zh) 202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07973B (zh) 一种便携式树木胸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01225884Y (zh) 标距测量装置
CN206095779U (zh) 拉伸试样断后参数测量用夹具
CN207717524U (zh) 一种混凝土抗折试验机
KR20180071035A (ko) 연신율 측정장치
CN110421541A (zh) 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
CN204997721U (zh) 一种软管精确测裁装置
CN105891009B (zh) 一种生物骨骼小尺寸样本三点弯曲试验装置
CN201413403Y (zh) 光纤截取精密可调夹具
CN206300616U (zh) 一种教学用解析木年轮直径测量设备
CN114460097A (zh) 一种药用安瓿玻璃瓶检测装置
CN210500240U (zh) 一种圆棒试样划线装置
CN203148713U (zh) 碳纤维丝束线密度测试取样装置
CN210180336U (zh) 一种便携式教学用的标尺工具
CN105387790B (zh) 一种测头可变换的测厚仪及测试方法
CN209665345U (zh) 一种划线装置
CN216771281U (zh) 一种金属材料断后伸长率试验仪
CN208042964U (zh) 一种圆钢直线度检验台
CN109702706A (zh) 一种划线装置
CN212008291U (zh) 一种呼吸科标本检测台分度装置
CN211626439U (zh) 一种弯折机用板材弯曲程度检测装置
CN207456933U (zh) 下压线缆样品的机构
CN208833409U (zh) 一种硬质光纤张力测量装置
CN207379411U (zh) 鞋跟高度测量装置
CN201058027Y (zh) 面部美丽测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