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4960B - 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4960B
CN110414960B CN201910437607.9A CN201910437607A CN110414960B CN 110414960 B CN110414960 B CN 110414960B CN 201910437607 A CN201910437607 A CN 201910437607A CN 110414960 B CN110414960 B CN 1104149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yment
user
layer
inform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376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4960A (zh
Inventor
吴进发
王军
卢鑫畅
王少鸣
郭润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376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49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4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4960A/zh
Priority to JP2021565093A priority patent/JP7460248B2/ja
Priority to EP20815186.0A priority patent/EP3979171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89945 priority patent/WO2020238622A1/zh
Priority to US17/337,412 priority patent/US2021028719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4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49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3Lists, e.g. purchase orders, compilation or processing
    • G06Q30/0635Processing of requisition or of purchase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2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shopp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0Payment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me bank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20Point-of-sale [POS] network systems
    • G06Q20/202Interconnection or interaction of plural electronic cash registers [ECR] or to host computer, e.g. network details,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from host to ECR or from ECR to EC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20Point-of-sale [POS] network systems
    • G06Q20/209Specified transaction journal output feature, e.g. printed receipt or voice outpu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2Aspects of commerce using mobile devices [M-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5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using wireless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6Payment applications installed on the mobil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4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displayed on the M-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6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read by the M-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5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using an alias or single-use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06Q20/40145Biometric identity che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75Indicating network or usage conditions on the user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1Inter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r service data unit [SDU] definitions; Interfaces between layer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及装置,第一设备获得订单信息并发送给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付款码,所述付款码是所述第二设备展示所述订单信息并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支付后,根据身份鉴权确认的用户支付身份生成并发送的;基于所述付款码,从对应的支付账户中对所述订单信息进行支付处理;将支付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展示,实现了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具备双向通信的能力,可以互相收发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付设备和收银机不能实现双向通信的问题,提升了用户消费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移动支付向线下支付领域的快速渗透,极大丰富了支付场景,用户对于移动支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支付设备,例如扫码器、刷脸支付设备等,与收银机的通信方式都是单向通信方式,只能从支付设备发送信息到收银机侧进行接收处理,支付设备功能简单,而收银机无法向支付设备发送信息,目前还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付设备和收银机不能实现双向通信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获得订单信息并发送给第二设备;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付款码,所述付款码是所述第二设备展示所述订单信息并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支付后,根据身份鉴权确认的用户支付身份生成并发送的;
基于所述付款码,从对应的支付账户中对所述订单信息进行支付处理;
将支付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展示。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订单信息;
展示所述订单信息,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支付后,根据身份鉴权确认的用户支付身份生成付款码,并将所述付款码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支付结果,其中,所述支付结果是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付款码,从对应的支付账户中对所述订单信息进行支付处理后获得的;
展示所述支付结果。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付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得订单信息;
双向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订单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付款码,所述付款码是所述第二设备展示所述订单信息并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支付后,根据身份鉴权确认的用户支付身份生成并发送的;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付款码,从对应的支付账户中对所述订单信息进行支付处理;
所述双向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支付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展示。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付处理装置,包括:
双向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订单信息;
第一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订单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支付后,根据身份鉴权确认的用户支付身份生成付款码;
双向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付款码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支付结果,其中,所述支付结果是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付款码,从对应的支付账户中对所述订单信息进行支付处理后获得的;
第二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支付结果。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种支付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种支付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获取订单信息并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展示订单信息,并生成付款码发送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基于付款码执行后续的支付处理,可以将支付结果发送给第二设备,从而第二设备可以给用户展示支付结果,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具备双向通信的能力,可以互相收发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收银机无法向支付设备发送消息的问题,并且可以在第二设备上展示订单信息、支付结果等,使得用户可以直观获知支付过程中的明细情况,提升了用户消费体验,也提高了支付安全性和正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支付设备与收银机的通信方式效果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付处理方法的应用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支付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支付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支付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支付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向通信框架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链路层设计效果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层的收发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层的请求-响应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信息的交互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信息的交互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付设备与收银机的双向通信方式效果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会员信息展示阶段的过程界面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付详情展示阶段的过程界面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支付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支付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先对几个概念进行简单介绍: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可以采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
刷脸支付:主要是基于人脸识别技术,通过获取人脸信息,对人脸信息绑定的用户进行用户身份识别,不需要用户输入其它信息,进而根据识别出的用户身份信息完成支付。
双向通信:即通信双方均可互相收发数据。
目前,店铺或商家通常是采用支付设备和收银机联合使用,以实现顾客支付买单,现有技术中的支付设备,例如扫码器等,与收银机的通信方式是单向通信方式,只能从支付设备发送信息到收银机侧,收银机进一步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支付处理,例如,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支付设备与收银机的通信方式效果示意图,支付设备和收银机通过USBHID模拟键盘实现单向通信,其中,USB人机交互设备(Human Interface Device,HID)类是USB设备的一个标准设备类,通过USB HID协议可以模拟人机交互的键盘,支付设备可以支持扫码或刷脸,收银机可以支持下单、结算等支付处理,支付设备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给收银机,收银机进行之后的支付处理,完成支付。
但是现有技术中这种方式,支付设备和收银机为单向通信方式,整个支付过程控制简单,支付设备的功能也比较简单,支付设备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弱,降低了支付控制能力,并且这样无法满足商家希望在顾客支付过程中在支付设备上展示顾客的会员、订单、结算等信息的需求,也无法满足顾客希望在支付过程中直观地了解到各种支付明细信息的需求,降低了消费体验,因此收银机和支付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是很有必要的,本申请正是为此而提供的一种支付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收银机作为第一设备、支付设备作为第二设备,提供了一种支付处理方法,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通过物理方式连接,抽象物理通信链路,在链路层定义标准读接口、写接口和控制接口,以屏蔽硬件物理通信链路的差异,从而实现了通用的双向通信框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通过双向通信模块互相收发数据包,使双方具备双向通信的能力,从而第一设备获得订单信息并可以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可以展示订单信息,进而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付款码,基于付款码进行支付处理,将支付结果发送给第二设备进行展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双向通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收银机无法向支付设备发送消息的问题,可以在第二设备上展示订单信息、支付结果等,使得用户可以获知支付过程中的支付明细信息,提升消费体验。
并且,第一设备还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用户身份信息请求,并接收第二设备返回的用户身份信息,为注册会员用户时,获取会员信息,将会员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进行展示,这样第二设备还可以展示更多的会员信息,提高支付过程的便利性和用户交互性,提升用户消费体验。
参阅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付处理方法的应用架构示意图,包括第一设备100、第二设备200、第一服务器300、第二服务器400。
第一设备100可以为面向商家的终端,例如为收银机,也可以为其它终端设备,并不进行限制,第一设备100上可以安装有各种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例如收银系统软件。
第二设备200为面向顾客或消费者的终端,例如为支付设备,具体并不进行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200上有图像采集装置,例如摄像头,可以采集用户的人脸信息,支持用户刷脸,并且还可以支持扫码功能,并不进行限制,第二设备200还具有展示界面,可以通过展示界面向用户展示信息。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00和第二设备200可以通过物理方式进行连接,例如串口、网线、USB、蓝牙等,并不进行限制,第一设备100和第二设备200基于双向通信模块互相收发数据包,双方具备互相收发消息,即双向通信的能力,例如第二设备200可以向第一设备100发送会员码或付款码,第一设备100可以接收第二设备200发送的会员码或付款码,进行处理后,向第二设备200发送会员信息或支付结果等。
第一服务器300能够为第一设备100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对于第一设备100上不同的应用软件,第一服务器300可以认为是提供相应网络服务的后台服务器,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设备100为收银机,第一服务器300为相应商家的后台服务器,则第一设备100可以基于接收到的会员码向第一服务器300发送会员登录请求,第一服务器300向第一设备100返回相应用户的会员信息。
第二服务器400能够为第二设备200提供各种网络服务,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200还可以支持不同的支付平台,用户在支付时可以根据需求来进行选择,对于不同的支付平台,第二服务器400可以为提供相应网络服务的后台服务器,例如,第二设备200可以将采集到的人脸信息发送给第二服务器400,以请求获取用户身份信息,第二服务器400可以根据人脸信息进行人脸识别,获取用户在该支付平台中的用户身份,并且第二服务器400还可以与第一服务器300进行通信,从第一服务器300获取该用户身份对应的会员码,会员码为用户预先在商家注册的身份标识,进而第二服务器400将获取到的会员码发送给第二设备200。
其中,第一服务器300或第二服务器400均可以是一台服务器,或是若干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云计算中心。
第一设备100与第一服务器300之间,第二设备200与第二服务器400,以及第一服务器300和第二服务器400之间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可选地,上述的互联网使用标准通信技术和/或协议。互联网通常为因特网、但也可以是任何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移动、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专用网络或者虚拟专用网络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包括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等的技术和/或格式来代表通过网络交换的数据。此外还可以使用诸如安全套接字层(Secure Socket Layer,SSL)、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网际协议安全(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IPsec)等常规加密技术来加密所有或者一些链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定制和/或专用数据通信技术取代或者补充上述数据通信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应用架构图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对于其它的应用架构和业务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问题,同样适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以支付处理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的应用架构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支付处理方法流程图,主要应用于第一设备侧,该方法包括:
步骤300:第一设备获得订单信息并发送给第二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以收银机为例,第二设备为支付设备为例进行说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过设计的双向通信框架,即双向通信模块,实现使双方具备互相收发信息的能力。
这样,在用户买单支付时,收银员根据用户购买的商品录入商品信息,第一设备获得最终生成的订单信息,并可以将订单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进行展示。
其中,订单信息例如包括商品名称、价格、总金额等,还可以包括优惠信息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
步骤310: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付款码,付款码是第二设备展示订单信息并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支付后,根据身份鉴权确认的用户支付身份生成并发送的。
具体地,第二设备接收到订单信息后,可以将订单信息展示给用户,进一步地,第二设备还可以提示用户确认订单信息,用户确认无误时点击确认支付,这时第二设备可以生成该用户的付款码并发送给第一设备。
其中,第二设备根据身份鉴权确认的用户支付身份生成二维码,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设备获取用户输入的身份特征,例如获取人脸信息,将用户的身份特征发送给相应的服务器,由该相应的服务器基于预设的人脸信息和用户支付身份的映射关系,进行匹配识别,将匹配识别的用户支付身份再返回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根据该用户支付身份生成相应的付款码。
例如,付款码可以是第二设备基于该用户选择的支付方式,例如选择微信支付,则通过人脸识别确认其在微信支付平台中的用户支付身份,即微信用户身份,生成微信的付款码,付款码是一次性的,每次支付都会更新,第二设备可以在线或离线生成付款码,付款码可以包括一串支付数字,并且微信后台服务器保存该支付数字和微信用户映射关系,以便之后第一设备根据付款码支付时,从微信后台服务器进行校验。
进一步地,在第一设备获得订单信息并发送给第二设备之后,还可以包括:若接收到第二设备返回的订单修改请求,则第一设备根据订单修改请求,重新获得订单信息。
也就是说,第二设备向用户展示订单信息后,若用户确认订单有误,还可以点击修改订单或订单有误,从而第一设备可以删除或编辑之前的订单信息,重新获得订单信息,并再次发送给第二设备进行展示,以使用户进行确认。
这样,用户可以在支付金额之前了解到订单详情,包括各个商品的价格等,可以保证支付正确性,提升用户消费体验。
步骤320:基于付款码,从对应的支付账户中对订单信息进行支付处理。
具体地,第一设备基于付款码提交对该订单信息进行支付请求,通过第一服务器,例如商家后台服务器,将该支付请求发送给第二服务器,例如,对应的支付平台的后台服务器,该支付平台的后台服务器对付款码进行校验匹配,校验匹配成功后,从付款码对应的用户的支付账户中对订单信息进行支付,并将支付结果通过商家后台服务器返回给第一设备,从而第一设备获得最终的支付结果。
步骤330:将支付结果发送给第二设备进行展示。
其中,支付结果中可以包括支付成功信息、支付金额,或支付失败信息等,还可以包括支付后更新的会员信息,例如新增多少积分、新增优惠券等,可以根据实际请求和需求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
这样,第二设备可以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支付结果,并展示给用户,进而完成整个支付过程,用户可以获知更多支付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和第二设备互相收发信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有更多的信息传输和交互能力,第一设备可以将订单信息、支付结果等发送给第二设备进行展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付设备和收银机不能实现双向通信的问题,使得用户可以直观看到整个支付过程中的明细情况,支付过程更加透明,保证了支付正确性,提升了用户的消费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另一种支付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于第二设备,参阅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支付处理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400: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订单信息。
步骤410:展示订单信息,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支付后,根据身份鉴权确认的用户支付身份生成付款码,并将付款码发送给第一设备。
步骤420: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支付结果,其中,支付结果是第一设备基于付款码,从对应的支付账户中对订单信息进行支付处理后获得的。
步骤430:展示支付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侧的支付处理方法是和第一设备侧的支付处理方法相对应的,具体执行过程是相同的,因此这里就不再进行赘述了。
进一步地,第一设备还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会员信息,进而第二设备上除了可以展示订单信息、支付结果外,还可以展示会员信息,具体地,参阅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支付处理方法流程图,主要应用于第一设备侧,该方法包括:
步骤500: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用户身份信息请求。
例如,当用户开始买单时,收银员触发第一设备通过双向通信模块发送指令给支付设备,即发送用户身份信息请求,进而以使第二设备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
步骤510:接收第二设备根据用户输入身份特征获得的用户身份信息。
具体地,第二设备接收到用户身份信息请求后,触发用户输入身份特征,例如提示用户扫码或刷脸等,进而获取用户输入的身份特征,通过服务器匹配处理,获得相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其中,若身份特征为人脸信息,则用户身份信息是第二设备根据采集到的人脸信息,通过服务器进行匹配获得的,其中,若用户身份信息表征用户为注册会员用户,则用户身份信息为用户的会员码。
例如,第二设备支持刷脸支付,第一设备发送用户身份信息请求后,第二设备触发人脸识别,提示用户面向摄像头进行刷脸,以采集用户的人脸信息,将人脸信息发送给第二服务器,第二服务器进行人脸识别确定在第二服务器中相应的身份标识,即用户支付身份,并通过第一服务器,从第一服务器请求该身份标识对应的会员码,将获得的会员码再返回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将会员码发送给第一设备。
进一步地,若根据人脸信息进行人脸识别失败时,说明该用户不是注册会员用户,则第二设备可以向第一设备返回该用户不是注册会员用户的提示信息,进而之后第一设备也无需请求获取对应的会员信息了。
步骤520:若用户身份信息表征用户为注册会员用户,则根据用户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的会员信息,其中,会员信息表征用户注册信息和与消费行为关联的权益信息。
具体地,第一设备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向第一服务器请求会员登录,从第一服务器获取对应的会员信息。
其中,会员信息例如包括当前会员权益、会员等级、积分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
步骤530:将会员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进行展示。
这样,用户可以在第二设备上获知会员信息,了解自己的会员权益,提升用户消费体验。
进而执行步骤530之后,收银员可以通过第一设备录入商品信息,生成订单,进行后续的支付流程,即下述步骤540-步骤570。
步骤540:第一设备获得订单信息并发送给第二设备。
步骤550: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付款码,付款码是第二设备展示订单信息并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支付后,根据身份鉴权确认的用户支付身份生成并发送的。
步骤560:基于付款码,从对应的支付账户中对订单信息进行支付处理。
步骤570:将支付结果发送给第二设备进行展示。
这样,第一设备还可以获取会员信息,生成的订单信息中还可以基于会员信息进行计算,例如是否有优惠券等,并且第一设备还可以将会员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上可以展示会员信息、订单信息、支付结果等信息,支付过程控制能力更强,更加丰富。
相应地,对应于图5所示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参阅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支付处理方法流程图,主要应用于第二设备,该方法包括:
步骤600: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用户身份信息请求。
步骤610:根据用户输入身份特征获得用户身份信息,并将用户身份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步骤620: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会员信息,其中,会员信息是第一设备确定用户身份信息表征用户为注册会员用户时,根据用户身份信息获取到的,会员信息表征用户注册信息和与消费行为关联的权益信息。
步骤630:展示会员信息。
步骤640: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订单信息。
步骤650:展示订单信息,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支付后,根据身份鉴权确认的用户支付身份生成付款码,并将付款码发送给第一设备。
步骤660: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支付结果,其中,支付结果是第一设备基于付款码,从对应的支付账户中对订单信息进行支付处理后获得的。
步骤670:展示支付结果。
这样,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具备双向通信能力,第二设备还可以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会员信息、订单信息、支付结果等,从而可以进行展示,展示给用户更多的支付明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过设计的双向通信框架,实现双向通信的能力,具体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基于双向通信模块互相收发数据包。
其中,数据包可以为上述用户身份信息请求、会员信息、订单信息、付款码、支付结果等等,还可以包括一些响应包,交互方式均是通过双向通信模块。
其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基于双向通信模块互相收发数据包,具体包括:
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依次通过业务层、应用层、传输层和链路层发送数据包,并依次通过链路层、传输层、应用层和业务层接收数据包。
具体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双向通信框架进行说明。参阅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向通信框架原理示意图。
如图7所示,分为协议框架和应用框架,其中,应用框架划分为业务层,是在业务使用过程中调用的,基于不同的业务可以设置不同的接口或协议,例如采用协议缓冲区(Protocol Buffer,PB)协议、接收(Receive,Rx)接口,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协议框架可以划分为链路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由各层互相配合完成双向通信功能,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是采用分层设计,抽象了协议层级,下面对协议框架中各个层进行说明:
1)链路层。
功能定义:负责链路层数据连通,屏蔽硬件物理通信链路差异,向上层提供原始数据的读写能力及操作物理通信链路,即控制物理通信开关的能力。
具体地:链路层中定义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和控制接口,并采用物理通信链路作为链路层协议,以使数据包通过物理通信链路、经由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或控制接口传输至传输层,并数据包通过传输层,经由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或控制接口传输至物理通信链路。
其中,链路层的物理通信链路采用以下任意一种:RS232接口、USB、网线、蓝牙,例如为Socket接口、串口等,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仅限于这几种物理通信链路,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其它物理通信链路,图7中仅以串口、USB、Socket进行示例说明。
这样,相比于目前都是针对某个特定硬件设计的,例如针对串口设计,在更换其它物理通信链路时,还需要重新修改链路层和传输层的调用接口或协议,适应性和移植性较差,本申请实施例中抽象了实际通信的物理通信链路,可以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即对不同的物理通信链路的支持,屏蔽不同物理通信链路的差异,这样,不管实际中使用USB、串口、网线、蓝牙等,都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双向通信框架完成通信,而不需要进行修改,需要切换物理通信链路时,只要实现链路层要求的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和控制接口即可,对上层是完全不可见的。
参阅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链路层设计效果示意图,如图8所示,链路层中定义了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和控制接口,链路层和传输层通过该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或控制接口进行数据通信,传输层中只需设计调用该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或控制接口即可,不同的物理通信链路对传输层是不可见的,不同物理通信链路例如USB、RS232接口、网口等,与该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或控制接口适配。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链路层的实现时,可以采用所需的物理通信链路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例如,第二设备选用RS232接口作为底层通信链路,同时使用一根RS232转USB线缆与第一设备连通。
2)传输层。
功能定义:传输层位于应用层和链路层之间,主要负责读取链路层数据,进行解析、校验、确认、去重等任务,将有效数据正确交付到应用层,并且对应用层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组装、发送、等待确认等任务,从而为上层业务层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状态可知的通信接口。
具体地,按照自定义的协议包格式,分别对应用层发送的数据和从链路层读取的数据进行解析,并约定校验、确认字符(Acknowledgement,ACK)、重传等实现逻辑,以及传输层中采用心跳保活机制对链路层的物理通信链路连通性进行检测。
参阅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层的收发流程示意图,包括数据写过程和读过程,具体包括:
第一方面:数据写过程,即发送过程,将应用层的数据发送至链路层。
S1、将应用层发送的数据进行组包,以数据包形式放到发送队列中。
S2、依次将发送队列中数据包发送至链路层。
S3、接收链路层返回的数据,进行收包处理。
S4、若为ACK包,确定已发送队列中对应数据包发送成功,若一直未收到或超过重发次数,则确定已发送队列中对应数据包发送失败。
S5、针对已发送队列中数据包,等待链路层的确认响应,若超过时间阈值,则重新发送。
第二方面:数据读过程,即接收过程,读取链路层数据传输至应用层。
S1、对链路层的数据进行解析,并进行数据校验。
其中,数据校验可以采用签名算法等,并不进行限制,可以校验数据是否正确。
S2、将接收到的数据放到接收包队列中,并确定包类型,若包类型为ACK包,则根据ACK包,对已发送数据包进行管理,例如可以去除ACK包对应的已发送数据包,若包类型为包含实际数据内容的数据包,则对数据包进行管理,例如进行接收包队列管理、去重处理、返回相应的ACK包等,若包类型为心跳包,心跳包主要是用于对链路层进行连通性检测,则进行心跳管理,例如可以根据心跳包,维护链路层的状态,并返回相应的ACK包等,心跳检测例如可以采用SYN协议等,并不进行限制。
S3、应用层预先在传输层注册,监听传输层是否有数据到来,传输层接收到数据包后,发送至应用层。
3)应用层。
功能定义:位于业务层和传输层之间,主要负责根据约定的应用层协议接收或发送数据,可以将从传输层获取到数据按照约定协议进行解析并识别,提供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通信或对等通信等应用协议。
具体地,应用层向传输层发送数据,以及接收传输层发送的数据,将从传输层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业务层,通信的两个终端既可以Client,同时也具备Server的能力,双方通信可以采用请求-响应的模式进行,具体参阅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层的请求-响应流程示意图,包括请求过程和响应过程,具体包括:
第一方面:请求过程,即发送过程,将业务层的数据发送至传输层。
该请求过程和上述传输层的数据写过程类似,具体地:
S1、将业务层发送的数据进行组包,将请求包放到请求队列中。
S2、依次将请求队列中请求包发送至传输层。
S3、接收传输层返回的数据,进行收包处理。
S4、根据返回的响应包,对等待响应队列中各请求包进行处理,可以执行确认响应、超时重发、错误等处理,发送给业务层。
第二方面:响应过程,即接收过程,将传输层数据传输至业务层。
S1、对传输层的数据进行解析。
S2、将接收到的包放到接收包队列中,并确定包类型,若包类型为响应包,则进行响应包管理,例如从等待响应队列中找到对应的原始请求,并可以将响应包发送给业务层,若包类型为请求包,则进行请求包管理,例如通知监听者有新的请求,这里监听者为业务层。
S3、业务层预先在应用层注册,监听应用层是否有数据到来,应用层接收到请求包后发送至业务层。
这样,如图7所示,第一设备中第一应用和第二设备中第二应用进行双向通信时,发送和接收数据均采用该双向通信框架,通信流程也是相同的,一方向另一方发送数据并另一方接收数据的过程为,一方发送数据经过业务层、应用层、传输层、链路层,另一方经过链路层、传输层、应用层、业务层接收该数据。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向通信框架,采用多层协议设计,通过多层配合实现双向通信功能,并且链路层中定义标准接口,可以支持不同的物理通信链路,屏蔽物理通信链路的差异,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物理通信链路,适用性更强,可以为应用和业务提供统一、方便的调用接口,实现稳定、可靠、一致的双向数据传输。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仅是给出一种双向通信框架示例,也可以根据需求扩展或精简协议层级,例如可以把某一层的功能向上或者想下合并到相邻层里边,也可以把某一层的功能再细分出一两层出来,具体并不进行限制。
基于上述实施例,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双向通信流程进行简单说明。参阅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信息的交互流程图,包括:
步骤1100:第一设备的业务模块通过双向通信模块等待新的请求到来。
即第一设备可以通过双向通信模块监听第二设备是否有发送请求。
步骤1101:第二设备的业务模块通过双向通信模块向对端发送请求。
例如,这里的请求可以为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例如会员码、付款码等,以使第一设备基于第二设备发送的请求进行相应处理。
步骤1102:第二设备的双向通信模块向第一设备的双向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1103:第一设备的双向通信模块通知业务模块收到新的请求。
步骤1104:第一设备的业务模块进行业务逻辑处理。
例如,若为付款码,则第一设备基于付款码进行后续的支付处理,并之后可以向第二设备回复支付结果。
步骤1105:第一设备的业务模块通过双向通信模块向对端发送回复。
步骤1106:第一设备的业务模块释放相关资源。
步骤1107:第一设备的双向通信模块向第二设备的双向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这样,将第一设备对该请求的回复数据通过双向通信模块发送给第二设备。
步骤1108:第二设备的双向通信模块通知业务模块收到对端的回复。
步骤1109:第二设备的业务模块进行业务逻辑处理。
即第二设备可以基于第一设备的回复数据,执行相应业务逻辑处理。
相应地,参阅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信息的交互流程图,包括:
步骤1200:第二设备的业务模块通过双向通信模块等待新的请求到来。
即第二设备可以通过双向通信模块监听第一设备是否有发送请求。
步骤1201:第一设备的业务模块通过双向通信模块向对端发送请求。
例如,这里的请求可以为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数据包,例如用户身份信息请求、订单信息、会员信息、支付结果等。
步骤1202:第一设备的双向通信模块向第二设备的双向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1203:第二设备的双向通信模块通知业务模块收到新的请求。
步骤1204:第二设备的业务模块进行业务逻辑处理。
例如,为订单信息、支付结果或会员信息,则进行展示处理。
又例如,为用户身份信息请求,则进行后续处理,获取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步骤1205:第二设备的业务模块通过双向通信模块向对端发送回复。
步骤1206:第二设备的双向通信模块向第一设备的双向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1207:第一设备的双向通信模块通知业务模块收到对端的回复。
步骤1208:第一设备的业务模块进行业务逻辑处理。
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过双向通信模块互相收发信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有更多的信息传输和交互能力,从而可以实现在第二设备上向用户展示更多支付明细信息,使得用户可以直观看到支付过程中各种支付明细信息,提升用户消费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下面采用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支付处理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以第一设备为收银机,第二设备为支付设备为例。
参阅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付设备与收银机的双向通信方式效果示意图,如图13所示,支付设备和收银机双向通信,即支付设备可以向收银机收发信息,收银机也可以向支付设备收发信息。例如,支付设备可以支持扫码或刷脸,会员信息展示、订单信息展示、支付结果展示等,收银机可以支持下单、结算、会员优惠获取等功能。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支付处理方法可以分为两部分,分为会员信息展示阶段和支付详情展示阶段,下面对这两部分别进行介绍:
第一部分:会员信息展示阶段。
参阅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会员信息展示阶段的过程界面示意图。如图14所示,具体地:
S1、商户通过收银机触发刷脸,即向支付设备发送用户身份信息请求。
S2、支付设备此时处于首页界面,在首页界面上显示有支付平台,例如微信支付,当然还可以支持其它支付平台,以供用户选择,这里仅是列举了一种支付平台,并且还显示有“此处扫码”、“刷脸会员支付”功能,支付设备接收到收银机触发的刷脸指令后,进入顾客刷脸界面。
S3、可以提示用户“请面向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脸信息,若通过后台服务器人脸识别成功后,获得用户的会员码,该会员码为用户预先在商家注册的会员标识,则将会员码发送给收银机。
S4、收银机基于会员码,向商户的后台服务器请求会员登录,并获取对应的会员信息,将会员信息发送给支付设备。
S5、支付设备进入展示会员信息界面,将会员信息展示给用户。
例如,会员信息可以包括会员等级、积分、当前会员权益等等,例如会员等级可以分为普卡会员、银卡会员等,展示的会员信息可以预先进行配置,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制,这样,用户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到自己的会员权益等。
第二部分:支付详情展示阶段。
参阅图1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付详情展示阶段的过程界面示意图,如图15所示,具体地:
S1、收银员通过收银机开始录入商品信息、结算,生成订单信息,收银机将订单信息发送给支付设备。
S2、支付设备进入展示订单信息界面,这时,用户可以通过支付设备展示的订单信息,核对订单信息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可以点击界面上的“确认支付”按钮,从而支付设备生成该用户的付款码,并将付款码发送给收银机。
S3、收银机基于付款码,发起支付,通过商家的后台服务器和选择的支付平台的后台服务器,支付平台的后台服务器从对应的支付账户中对订单信息进行支付,并返回支付结果,进而收银机将支付结果发送给支付设备。
S4、支付设备进入展示支付结果界面,展示支付结果。
例如,可以在该界面上展示的支付结果可以包括支付金额、支付成功信息等,还可以展示获得的会员权益等,具体并不进行限制,这样,用户可以获知支付信息。
S5、支付完成,支付设备回到首页界面,即完成整个买单支付过程。
这样,通过支付设备和收银机的双向通信,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整个买单支付过程中的明细情况,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支付处理装置,主要应用于第一设备,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600,用于获得订单信息;
双向通信模块1610,用于将所述订单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付款码,所述付款码是所述第二设备展示所述订单信息并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支付后,根据身份鉴权确认的用户支付身份生成并发送的;
处理模块1620,用于基于所述付款码,从对应的支付账户中对所述订单信息进行支付处理;
所述双向通信模块1610,还用于将支付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展示。
可选的,在将所述订单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之前,所述双向通信模块1610,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用户身份信息请求,接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用户输入身份特征获得的用户身份信息;
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1630,用于若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表征用户为注册会员用户,则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的会员信息,其中,所述会员信息表征用户注册信息和与消费行为关联的权益信息;
双向通信模块1610,还用于将所述会员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展示。
可选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采集到的人脸信息,通过服务器进行匹配获得的,其中,若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表征用户为注册会员用户,则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为所述用户的会员码。
可选的,在将所述订单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之后,第一获取模块1600进一步用于:
若确定双向通信模块1610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订单修改请求,则根据所述订单修改请求,重新获得订单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和所述第二设备基于双向通信模块互相收发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装置和所述第二设备基于双向通信模块互相收发数据包时,双向通信模块1610具体用于:
所述装置或所述第二设备依次通过业务层、应用层、传输层和链路层发送数据包,并依次通过链路层、传输层、应用层和业务层接收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链路层中定义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和控制接口,并采用物理通信链路作为链路层协议,以使数据包通过物理通信链路、经由所述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或控制接口传输至传输层,并数据包通过传输层,经由所述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或控制接口传输至物理通信链路。
可选的,所述链路层的物理通信链路采用以下任意一种:RS232接口、USB、网线、蓝牙。
可选的,所述传输层中采用心跳保活机制对所述链路层的物理通信链路连通性进行检测。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支付处理装置,主要应用于第二设备,具体包括:
双向通信模块1700,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订单信息;
第一展示模块1710,用于展示所述订单信息;
生成模块1720,用于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支付后,根据身份鉴权确认的用户支付身份生成付款码;
双向通信模块1700,还用于将所述付款码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支付结果,其中,所述支付结果是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付款码,从对应的支付账户中对所述订单信息进行支付处理后获得的;
第二展示模块1730,用于展示所述支付结果。
可选的,在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订单信息之前,所述双向通信模块1700进一步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用户身份信息请求;
根据用户输入身份特征获得用户身份信息,并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会员信息,其中,所述会员信息是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表征用户为注册会员用户时,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获取到的,所述会员信息表征用户注册信息和与消费行为关联的权益信息;
还包括,第三展示模块1740,用于展示所述会员信息。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1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可以包括处理器1810(Center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1820、输入设备1830和输出设备1840等,输入设备1830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等,输出设备1840可以包括显示设备,如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等。
存储器18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并向处理器1810提供存储器182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820可以用于存储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种支付处理方法的程序。
处理器1810通过调用存储器1820存储的程序指令,处理器1810用于按照获得的程序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种支付处理方法的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服务器可以为本申请中的第一服务器或第二服务器,基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请求,执行相应的处理操作,具体不再进行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阅图1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为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支付设备等。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1910、输入模块1920、发送模块1930、接收模块1940、输出模块1950、通信模块1960和处理器1970等。具体为:
存储器191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并向处理器1970提供存储器191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还可以存储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模块和电子设备所使用的各种数据等。
输入模块1920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等,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字符信息或触摸操作,以及产生与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的输入等,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模块1920可以接收用户在电子设备上的订单信息确认操作、输入的身份特征等。
发送模块1930可以提供电子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接口,并提供与其它电子设备之间的接口。
接收模块1940同样提供电子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接口,并提供与其它电子设备之间的接口。
输出模块1950可以包括显示模块,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等,其中,显示模块可以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或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界面等。
通信模块1960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蓝牙模块、红外通信模块等,对于与其它电子设备通信时,该通信模块1960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双向通信模块,基于双向通信框架实现互相收发信息。
处理器1970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91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910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
当然,图19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仅仅是其中一种示例,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本申请中的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并可以相应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支付处理方法。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支付处理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获得订单信息并发送给第二设备;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付款码,所述付款码是所述第二设备展示所述订单信息并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支付后,根据身份鉴权确认的用户支付身份生成并发送的;
基于所述付款码,从对应的支付账户中对所述订单信息进行支付处理;
将支付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展示;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订单修改请求,则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订单修改请求,重新获得订单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基于双向通信模块互相收发数据包,其中,所述双向通信模块分为协议框架和应用框架,所述应用框架划分为业务层,所述协议框架划分为链路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所述链路层中定义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和控制接口,并采用物理通信链路作为链路层协议,以使数据包通过物理通信链路、经由所述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或控制接口传输至传输层,并数据包通过传输层,经由所述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或控制接口传输至物理通信链路;
所述传输层按照自定义的协议包格式,分别对所述应用层发送的数据和从所述链路层读取的数据进行解析,并约定校验、确认字符ACK、重传的实现逻辑,以及所述传输层中采用心跳保活机制对所述链路层的物理通信链路连通性进行检测;
所述应用层向所述传输层发送数据,以及接收所述传输层发送的数据,将从所述传输层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所述业务层,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具备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能力,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通信采用请求-响应的模式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设备获得订单信息并发送给第二设备之前,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用户身份信息请求;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根据用户输入身份特征获得的用户身份信息;
若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表征用户为注册会员用户,则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获取对应的会员信息,其中,所述会员信息表征用户注册信息和与消费行为关联的权益信息;
将所述会员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展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采集到的人脸信息,通过服务器进行匹配获得的,其中,若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表征用户为注册会员用户,则所述用户身份信息为所述用户的会员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层的物理通信链路采用以下任意一种:RS232接口、USB、网线、蓝牙。
5.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订单信息;
展示所述订单信息,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支付后,根据身份鉴权确认的用户支付身份生成付款码,并将所述付款码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支付结果,其中,所述支付结果是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付款码,从对应的支付账户中对所述订单信息进行支付处理后获得的;
展示所述支付结果;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用户确认所述订单信息有误,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订单修改请求,以使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订单修改请求,重新获得订单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基于双向通信模块互相收发数据包,其中,所述双向通信模块分为协议框架和应用框架,所述应用框架划分为业务层,所述协议框架划分为链路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所述链路层中定义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和控制接口,并采用物理通信链路作为链路层协议,以使数据包通过物理通信链路、经由所述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或控制接口传输至传输层,并数据包通过传输层,经由所述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或控制接口传输至物理通信链路;
所述传输层按照自定义的协议包格式,分别对所述应用层发送的数据和从所述链路层读取的数据进行解析,并约定校验、确认字符ACK、重传的实现逻辑,以及所述传输层中采用心跳保活机制对所述链路层的物理通信链路连通性进行检测;
所述应用层向所述传输层发送数据,以及接收所述传输层发送的数据,将从所述传输层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所述业务层,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具备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能力,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通信采用请求-响应的模式进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订单信息之前,进一步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用户身份信息请求;
根据用户输入身份特征获得用户身份信息,并将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会员信息,其中,所述会员信息是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表征用户为注册会员用户时,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获取到的,所述会员信息表征用户注册信息和与消费行为关联的权益信息;
展示所述会员信息。
7.一种支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得订单信息;
双向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订单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付款码,所述付款码是所述第二设备展示所述订单信息并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支付后,根据身份鉴权确认的用户支付身份生成并发送的;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付款码,从对应的支付账户中对所述订单信息进行支付处理;
所述双向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支付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展示;
其中,若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订单修改请求,则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订单修改请求,重新获得订单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基于双向通信模块互相收发数据包,其中,所述双向通信模块分为协议框架和应用框架,所述应用框架划分为业务层,所述协议框架划分为链路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所述链路层中定义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和控制接口,并采用物理通信链路作为链路层协议,以使数据包通过物理通信链路、经由所述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或控制接口传输至传输层,并数据包通过传输层,经由所述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或控制接口传输至物理通信链路;
所述传输层按照自定义的协议包格式,分别对所述应用层发送的数据和从所述链路层读取的数据进行解析,并约定校验、确认字符ACK、重传的实现逻辑,以及所述传输层中采用心跳保活机制对所述链路层的物理通信链路连通性进行检测;
所述应用层向所述传输层发送数据,以及接收所述传输层发送的数据,将从所述传输层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所述业务层,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具备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能力,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通信采用请求-响应的模式进行。
8.一种支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向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订单信息;
第一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订单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接收到用户的确认支付后,根据身份鉴权确认的用户支付身份生成付款码;
双向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付款码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支付结果,其中,所述支付结果是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付款码,从对应的支付账户中对所述订单信息进行支付处理后获得的;
第二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支付结果;
其中,若用户确认所述订单信息有误,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订单修改请求,以使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订单修改请求,重新获得订单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基于双向通信模块互相收发数据包,其中,所述双向通信模块分为协议框架和应用框架,所述应用框架划分为业务层,所述协议框架划分为链路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所述链路层中定义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和控制接口,并采用物理通信链路作为链路层协议,以使数据包通过物理通信链路、经由所述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或控制接口传输至传输层,并数据包通过传输层,经由所述标准的读接口、写接口或控制接口传输至物理通信链路;
所述传输层按照自定义的协议包格式,分别对所述应用层发送的数据和从所述链路层读取的数据进行解析,并约定校验、确认字符ACK、重传的实现逻辑,以及所述传输层中采用心跳保活机制对所述链路层的物理通信链路连通性进行检测;
所述应用层向所述传输层发送数据,以及接收所述传输层发送的数据,将从所述传输层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所述业务层,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具备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能力,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通信采用请求-响应的模式进行。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4或5-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或5-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437607.9A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4149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7607.9A CN110414960B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21565093A JP7460248B2 (ja) 2019-05-24 2020-05-13 支払い処理方法、電子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20815186.0A EP3979171A4 (en) 2019-05-24 2020-05-13 PAYMENT PROCESS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A
PCT/CN2020/089945 WO2020238622A1 (zh) 2019-05-24 2020-05-13 支付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7/337,412 US20210287193A1 (en) 2019-05-24 2021-06-02 Payment process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37607.9A CN110414960B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4960A CN110414960A (zh) 2019-11-05
CN110414960B true CN110414960B (zh) 2024-02-13

Family

ID=68357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7607.9A Active CN110414960B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87193A1 (zh)
EP (1) EP3979171A4 (zh)
JP (1) JP7460248B2 (zh)
CN (1) CN110414960B (zh)
WO (1) WO20202386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4960B (zh) * 2019-05-24 2024-02-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705991A (zh) * 2019-09-18 2020-01-17 深圳市科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双向通讯的刷脸支付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0942304A (zh) * 2019-12-03 2020-03-3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支付结果的获取方法、装置、支付设备和收银设备
CN111047328B (zh) * 2019-12-16 2023-06-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支付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126993A (zh) * 2019-12-25 2020-05-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会员结算的方法、装置、图像采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4861B (zh) * 2019-12-31 2023-06-09 秒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资源转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61696A (zh) * 2020-03-31 2020-07-28 支付宝实验室(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付款码展示方法、支付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11461697A (zh) * 2020-04-17 2020-07-2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支付通信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769951A (zh) * 2020-06-28 2020-10-13 成都平凡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sb-hid设备的数据并行采集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2749970B (zh) * 2020-07-10 2023-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脸部支付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911524B (zh) * 2021-01-28 2021-11-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值提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627927A (zh) * 2021-08-03 2021-11-0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离线支付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2449A (zh) * 2011-09-07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交易系统及方法
KR20140030366A (ko) * 2012-08-27 2014-03-12 (주)신세계엔지니어링 양방향 무선통신 기반 결제처리 방법
CN103824185A (zh) * 2014-03-05 2014-05-28 平安付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低功耗蓝牙的移动智能终端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7551111A (zh) * 2017-09-23 2018-01-09 四川聚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03066A (zh) * 2018-07-17 2018-12-14 华润物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s终端收费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06985A (ja) 2000-04-25 2001-11-02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顧客の人体特徴を利用した決済システム
US8346929B1 (en) * 2003-08-18 2013-01-01 Oracle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ecure Web service architectures using a Web Services security assessment methodology
US8233416B2 (en) 2004-09-28 2012-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ff supports for networks having different link establishment protocols
JP2009043185A (ja) 2007-08-10 2009-02-26 Nova System Kk Posシステム、携帯電話、および、注文管理プログラム
KR20100060707A (ko) 2008-11-28 2010-06-07 주식회사 하렉스인포텍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구매자에 의한 결제 승인, 정산 및 멤버십가입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JP2014229137A (ja) 2013-05-23 2014-12-08 株式会社 ペンジュラム 決済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決済方法
US20160189162A1 (en) 2014-12-29 2016-06-3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which store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JP6770729B2 (ja) 2016-05-09 2020-10-21 株式会社寺岡精工 Pos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80181951A1 (en) * 2016-12-22 2018-06-28 AppCard,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commercial transaction data
US20180268408A1 (en) * 2017-03-20 2018-09-20 Square, Inc. Configuring Verification Information At Point-of-Sale Devices
CN107221111B (zh) * 2017-05-26 2018-07-13 深圳飞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近场无线pos装置、近场移动支付方法及系统
US10686684B2 (en) * 2017-11-02 2020-06-16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Individual application flow isotope tagging within a network infrastructure
EP3729766A1 (en) * 2017-12-24 2020-10-28 Arilou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ie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unnel-based malware detection
US11232450B2 (en) * 2018-01-12 2022-01-25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parameter of an individual for payment transaction
US11687929B2 (en) * 2018-03-23 2023-06-27 American Express Travel Related Services Co., Inc. Authenticated secure online and offline transactions
US20190385160A1 (en) * 2018-06-19 2019-12-19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process for on-the-fly cardholder verification method selection
CN110414960B (zh) * 2019-05-24 2024-02-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2449A (zh) * 2011-09-07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交易系统及方法
KR20140030366A (ko) * 2012-08-27 2014-03-12 (주)신세계엔지니어링 양방향 무선통신 기반 결제처리 방법
CN103824185A (zh) * 2014-03-05 2014-05-28 平安付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低功耗蓝牙的移动智能终端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7551111A (zh) * 2017-09-23 2018-01-09 四川聚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03066A (zh) * 2018-07-17 2018-12-14 华润物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s终端收费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79171A1 (en) 2022-04-06
WO2020238622A1 (zh) 2020-12-03
JP7460248B2 (ja) 2024-04-02
EP3979171A4 (en) 2022-07-13
CN110414960A (zh) 2019-11-05
JP2022532058A (ja) 2022-07-13
US20210287193A1 (en) 202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4960B (zh) 一种支付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276048B2 (en) Online payment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900907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live register receipt
KR102034365B1 (ko) 지불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8846657A (zh) 一种电子转账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0166427A (zh) 商家管理设备使用的安全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446904B (zh) 一种支付方法及pos机、posp
CN114973549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柜员机和数据处理系统
CN105046839A (zh) 被拒自助服务交易的协助批准
JP7034772B2 (ja) 提供サーバ、提供方法および提供プログラム
CN107239942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转账方法及装置
CN107609953A (zh) 订单的快捷处理方法和装置
US9070157B2 (en) Payment apparatus and EC server
WO2019214238A1 (zh)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2687042B (zh) 认证方法、认证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08024995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ducting transactions generated at point-of-sale locations
CA2881815A1 (en) Management of multiple electronic devices in a transaction session
JP6725923B2 (ja) 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035880B (zh) 一种远程的协助方法、系统及设备
JP2020134958A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6753511B2 (ja) 操作支援装置、操作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391642A (zh) 一种订单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服务器
TWI662498B (zh) 金融事務的代理方法及系統
CN113298514A (zh) 账户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86956A (zh) 一种绑定账户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